读道德经有感6篇

2022-06-21

第一篇:读道德经有感6篇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范文6篇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我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或许是缘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吧,我从小就喜欢历史。父亲收藏的《二十四史》经常被摆在案头,可学术研究性的历史总让我在阅读时感到有些枯燥乏味。一个偶然的机会,妈妈给我带回一套书——《明朝那些事儿》,我拿起其中的第一部《洪武大帝》读了起来。读着读着我就被这部书深深地吸引了,我仿佛遇到了久违的知音,一口气读完了七部长卷。了那段日子我真是如饥似渴,废寝忘食,一遍读完仍然感到意犹未尽,又再读了一遍。

作者从元末明初的农民军队反抗蒙元统治者开始,一直写到崇祯走向那

棵歪脖树。期间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与具体人物为写作背景,有条不紊地记述了从公元1344年到公元1644年大明王朝三百年风风雨雨与是非兴衰。

读了《明朝那些事儿》后,我不仅了解了这段历史,还从这部书幽默风趣背后也读出了一个道理。在书中出现的,无不是当时风口浪尖上的人物,可他们当中,有死而后已的忠良,也有王振、魏忠贤之类的佞臣。魏忠贤在身后留下千古骂名,为世人所不齿,可他当时却是风光无限,权倾一时,羡慕、嫉妒者不计其数。然而,当年那位奋起反抗魏忠贤却被害死的正直大臣杨继盛,却为世人所赞叹、仰慕,流芳百世。在当时,杨继盛不过是阶下囚罢了,指不定还有人在嘲笑于他。由此可以看出好人不一定会和徐阶、张居正一样得志,坏人却常与王振一般猖狂。不要羡慕别人,只要自己没有错,身正不怕影子斜,那些诋毁的话,大可不必计较,凡是历史自有公断。

通过读《明朝那些事儿》,我发现作者的文笔也十分了得,文中记述的王侯将相,在他笔下似乎活了:历尽磨难,矢志不移,终于一统天下的朱元璋;足智多谋的刘伯温;才高八斗、谨慎低调的宋濂;勇猛善战、忠肝义胆的徐达、常遇春;权倾一时、风光无限,死后却遗臭万年的魏忠贤;耿直忠贞,“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当年明月”将帝王将相的心术、韬略刻画得惟妙惟肖。读了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他们的智慧,还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一举多得。

读《明朝那事儿》令我如饮甘霖,回味无穷,那种感觉真好。

师院附中 八年级 付优

★ 书名:《明朝那些事》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日期:2016年11月出版第一版。

读《明朝那些事儿》很长时间了,却怎么也读不腻,每本书都是精华,不读,可就后悔了!

《明朝那些事儿》虽是写明朝历史,

可是作者却并没有如同《史记》、《资治通鉴》那样硬生刻板的摘下某段史实来叙述,而是通过自己的语言,用现代人的语言去解说某一段以理解的历史,从而让人从中受到启发,从一件小故事领悟人生千百年来轮回不变的定律,让人真正为历史所动,真正为中华文化所动,这是一套参悟人生哲学的书籍。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为自己的独到见解,并且分析的十分透彻。

比如第四部中“皇帝很脆弱”“大臣很强悍”中,就用具体的分析,分析了整个古代封建社会权力集于自己一手,如果有一条不合格,你注定是淘汰的对象。

再如“第一部”名将是怎样炼成的”,就用自己的见解,讲述了一段“草根”成名的艰难旅程,也证实了现代社会中,要想白手起家,不经历重重考试验是不可能成功的。

这就是这套整套书的魅力所作,通过对中国古代一个朝代的思考挖掘来探寻人生的真谛,让人如何在现代这个车

马喧曦,灯红酒绿的社会上顽强的生存下去的方法。

我认为,通过一套书,参悟人生,足矣。

写后小记:读这套书很长时间了,今天有机会,表述一下自己在此书中所得、所悟的部分内容,来与大家分享。

趁今年寒假有空余的时间,我又捧起了讲述明史的书——《明朝那些事儿》。

这本书开头主要讲述的是自幼是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因为忍受不了元朝的统治,先是出家做了和尚,后被人诬陷说他要起义,被迫投靠了当时的起义队伍。慢慢的,他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渐渐显露了出来,他先是打败了其它比他强的起义队伍,后又经过与元的数十年的征战。最后赶走了,元朝的皇帝,统一了中国。

中间又讲述了朱元璋的改革和明朝的政法。其中,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便利用胡淮庸这个“导火索”,废除了丞相

制度。又创造了内阁。当初朱元璋只是想把权力归于君主,可是他错了,后面的朝代中,任何一个内阁都比丞相还会夺权。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个个嘴脸丑恶的小人,一个个专制夺权的宦官,一个个见利忘义的奸臣,当然,更看到了舍生取义的将领,还有独守正道的孤胆英雄。读完了这本书,回过头来想想,才发现自己从书中看到了好多的改变,人的改变,物的改变,环境的改变……而这些改变都是因“利益”起:兄弟互相残杀、父子反目成仇、将好好的一代王朝搅和的乌烟瘴气,不都是因“利益”而起的吗?

在这本书中,最让我佩服的人就是铁铉。他不过是一个书生,可是在面对朱棣的起义下,唯有他没有退缩,他前往了前线,找到了那些伤兵,逃兵,并带领着他们与朱棣展开了抗衡,正是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书生,让朱棣吃了不少苦头。看到这里,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就是这么普通的书生,就可以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这说明他怀有多大的爱国情怀啊!

在这本书的末尾,我看到了一句话“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是啊,我想铁铉正是靠着对国家热爱的心和随时准备为国家献身的信念而活的吧。

我认为,如果我们想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话,就必须树立我们人生的目标。只有准确的认识到我们每时每刻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虽然如今我们的国家不需要我们去着想,但是我们必须要为我们的未来着想。就像外国文学家说的那样“为面包而活”,意思就是:我们必须为我们自己有的吃而努力。因为一旦我们没吃的了,就会饿死。不说保卫国家,就连自己的命都没了,还谈何国家?

或许等我们拥有这个信念之后,我们的人生路会越来越顺畅的!

深圳市红岭中学石厦初中部初二:饶灵宁

共2页

第二篇:读《道德经》有感

《道德经》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读书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吸取新鲜营养,但同样也不能放弃对传世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习。读高中的时候,我曾经粗略的读过老子的这本著作,但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后来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慢慢的体会多了一些。

“无为”就是合道之为。通行本《道德经》第一章,老子就把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称作“无”(无,名天地之始)。天地未分之前,世上什么也没有,只有“先天地生”的道在“周行而不殆”地运行,布生天地和万物。可见“道”就是世界产生、发展、变化的本原,是天地万物的母体,也就是现在所称的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无”是道的根本属性。“无为”即是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采取的管理对策,是在对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有透彻理解后而采取的最简单而又最有效的管理手段。“无为”是一种管理理念,更是一种境界。

那么怎样才算是“无为”?怎样实施和推行“无为”?由于现阶段对世间万物及其客观规律的认识还很有限,对这些问题也许还没有准确一致的答案。但个人认为“无为”必有以下特点:

一、“无为”以平等为基础。虽然用现代科学的眼光看,天下万物因进化程度或组成的不同,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和动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等的分别,但在老子看来,天下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它们既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贵践之别。在天地和圣人的眼里它们都是草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都是一样的、平等的。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天下万物有些是我们生活所必须的,有些是不直接需要的,有些从某种角度看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但它们都是道安排给我们的朋友,它们有各自存在的理由,作为天地万物一员的人,不能也不应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其它万物的生死。

万物是平等的,也是自由的和多样的。平等是前提,自由和多样是必然的结果,因为万物是平等的,它们各自有自己存在的理由、生存方式和生活规律即有各自的“德”。谁也不属于谁,谁也不能命令别人该怎样生活。世间万物是平等的、自由的和多样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真心地按道的要求采取无为策略,让万物按各自的“德”自由平等也生长、生活。

二、“无为”以加强个人修养和以身垂范为手段。“无为”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不妄为、不胡为。因此,要推广和实行“无为”就必须加强对客观规律的研究和探索,以增加所采取对策的目的性和准确性。同时,更为主要的是要加强个人修养,做到以身垂范。要秉持“道德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慈”就是平等对待天下所有人,不分善、恶、美、丑都要照顾和关怀,象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俭”就是不甚、不奢,不占有别人的资源和权益,天下人的资源天下人共享,天下人的权益天下人均分。要做到少私寡欲,多予少取。少私寡欲是前提,只有做到少私寡欲了,才可能多予少取;“不敢为天下先”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不提倡什么,也不反对什么,即不干涉别人的自由,同时,不争名、不争利、不争功。有了这样的修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就会更深入、更全面,采取的管理措施才会更合道。

道布生了天地,衣养了万物,但道并不占有万物,也没有从中获得一点私利,因为他不谋私利,所以道成了世间万物的母体,它的功劳和功用才永远不会失去。受此启发,创建和管理一家公司也不能仅仅为了本公司的利益而巧取豪夺,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必须要以有利于公司员工和合作伙伴的成长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百年老店;同理“圣人”治国也不是为了个人或为某个小团体获取私利,而只是为了保护万物的平等权利,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为了民众生活得更自由幸福。只有以此为目的而采取的措施才是符合广大百姓利益的措施,才是合道的“无为”政策。

三、“无为”以达至和谐为最终目标。实行“无为”就是为了达到人和人、人和环境、各环境因素之间的全面和谐。要实现这样的全面的和谐。领导者除了前述加强个人修养外,在目前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还很有限的条件下,尤其要做好以下二点:一是善于倾听百姓的心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处于第一线的“百姓”对客观事物的接触最直接,认识也最清楚,他们总结出的经验往往也最接近客观规律,他们也最清楚自己是不是得到合道的对待,他们的心声往往也就是“道”的要求,“以百姓心为心”就容易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实行“无为”的捷径。二是要当好调和万物矛盾的“气”。“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个世界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不光人和人之间,人和物、物和物之间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阴阳),矛盾本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但因为(道向阴阳之间)冲填了“气”而实现了和谐,由此可见“气”是调和矛盾、实现和谐的关键。

第三篇:读《道德经》有感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系东周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在陕西写成,据《楼观先师传》和《楼观本记》载,周昭王二十五年,尹喜候西游入秦的老子至函谷关,在楼南高冈筑台(位于现陕西周至县终南山北麓楼观台),老子述《道德经》五千言以授之,故此处胜迹又称楼观台,在这里写出了这部凝结了华夏智慧的绝世之作。《道德经》上下篇五千余言八十一章。记得初次知道《道德经》是在小学的时候,看到的电视里面的少年张三丰抄写《道德经》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到得大学时候,时间充裕,终于是将这本短小精湛的道教经典看完了,心里感触良多,写与同学老师共勉! 《道德经》是韵文哲理诗体,全文共八十一章,其中钱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道是体,德是用,构思严谨,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并且文章内阐述的观点和哲理非常发人深省。汉末张陵长五斗米道,立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教典,创立道教,并做《老子想尔注》以宗教的观点阐述了《道德经》,故成为道教经典。

当然,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文章仅是个人见解,如有不对之处,敬请老师海涵教导。

“无为”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有人认为老子的思想是反对仁义智慧,反对革命,主张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甘守懦弱、逆来顺受、保守倒退的观点。可是我通读全篇,却感觉其实不是老子的思想无为,而是人们误解了老子的“无为”的真正意思,“无为”二字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不违反自然规律而为。“无为”的这个含义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其他经典中也有表述。比如:老子提出“无为”不是叫人不作为,也不是自己不作为。对于该做的事情,老子是主张要做的。所以所谓的“无为”,我觉得应该是内心平和的去处理事情,顺势而为,而不是人们理解的无所为的意思。

前三十七章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五章、第八章、第九章、第三十三章。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作自息。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大风箱吗?静止的时候,它只是一个空虚的世界,一旦运动起来,就会运转不息,永远不会枯竭。政令多反而会行不通,不如保持内心的虚静。老子在这段话里面,阐述的思想,是一切都是顺应自然规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在社会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就像万物的枯荣,天地的运转,谁也没有办法将其破坏,最

终还是要选择不加以干预的“无为”的态度。而时代的发展,又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比如现在在网络小说中,却是把这段话看作了激愤之语,而不再是老子的无为思想的延伸和解释。当然,老子的思想是好的,劝导人们在天地眼里,万物都是一样的,都有自己的使命和作用。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老子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当然,体现在现代里面的,可能就是太极最为人熟知了,太极里面讲究的就是以弱胜强,以柔克刚。水的水滴石穿,教导我们的是我们要一往无前,坚持一个目标,去努力的做到。当一切东西我们都能做到善时,还有什么不能达成呢?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意思是当一旦得到的东西已经很丰富了,就不要贪得无厌,不如停下来,你所占有的金钱地位多了,别人就会眼红,终究是不能“长保” 的。人一旦发富发贵,往往会骄傲自大,这样反给自己栽下祸根。这是一个对自身能力的理智认识,超越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就会“盈”,这时,只有功成则身退,才是理智的选择。联系到现代社会,我们也是一样,树大招风,只有对自己的能力清楚的认知,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知道满足而不妄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地去奋斗的人是有志气的。言行不离道之规律中的人能够活得长久。躯体虽死而精神仍然存在于世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的。这句话是文章里面我最喜欢的话之一了,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灵之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胜人者,凭借的是自己的蛮力,自胜者,凭借的是坚强的意志,只有自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本章是老子对有道者的高度赞扬。指出人生当自知、自胜、自强。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天地之志,并与世长存。而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更需要有这些精神,知人、自知、知足、强行!

后四十四章中,我喜欢第四十二章、第六十四章、第八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与《易经》中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一生二,乃至生万物的一种内涵,也是将万物存在以及运行的规律,都是顺着道的规律而运行的。老子认为道就是事物的运行过程,所以在老子的眼里,才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说法,当然,我们知道,在太极里的两仪,就是阴阳的意思。所以这里可以看出古人对阴阳衍生万物的看重。

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的意思是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老子阐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句话的意思是听起来舒服的话不能相信,值得相信的话通常不那么顺耳。“信言”就是信实可靠的引人入道之言,必以真为本。有道者言语质朴简约。其文风既不像表现情感的诗词歌赋,更不像猎取功名的八股文章。虚华美言,也能传世以扬名,邀宠以获利,但不能启人本性,救人真命。老子的文风质朴无华,绝无“美言”媚世之病。

文章里面还有很多的处世箴言,限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一一提及了,很希望同学嗯都可以去看看这本书,的确是很有好处的,我们能够从中学习到很多对人生,对社会的处事态度。愿同学们、老师们,能够在《道德经》的陪伴下,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第四篇:读《道德经有感》

读《道德经》有感 2011.11.29阅读(1)

下一篇:我的Qzone第一天 |返回日志列表

 赞赞赞赞 转载 分享 评论 复制地址 编辑

《道德经》是我国的一部完整的哲学体系,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之一,更是老祖宗留给子孙为人处事的一种规范和标准。它阐述了道家对宇宙、万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人生观,社会观的认识。什么是道?什么是德?这二个问题对于我们学习《道德经》非常重要。“道”是道种智,指自然发展的规律;“德”是一切智,指顺着自然发展的规律去做事。

什么是自然规律呢?自然规律也是指自然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处处可见,比喻说:一年四季的变化;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春天播种,夏天成长,秋天收获,冬天珍藏;为人之道,为官之道等等都是自然规律。

有的人认为是对的,对方却认为是错的;有的人今天认为是对的,过几天以后却错了;有的人今年认为是对的,过几年后却错了;有的人今生认为是对的,可是等到子孙一代又错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他们是以自我为标准,没有理解、体会、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办事,所以错了。如果真正遵循《道德经》讲的自然规律去做,是不可能有错的。因为它是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也不随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小时候,我认识一位老者。他曾告诉我:“年轻时想也不敢想的问题,到儿子一代就变成了口头谈了,到时孙子一代也敢做了。老人讲的一句简单的话,我觉得老人是有智慧的,老人的目光是远大的。

还有一次,我父亲病了,我陪父亲去医院看病。有个朋友说:“要孝敬老人呀!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见过父亲,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样子的,更别说叫一声父亲了,你能陪你父亲去看病真是幸福”。我无言,我沉思,我终于体会孝是一种伟大,一种美德,一种自然规律。

为人之道,就是五伦之道,五伦之道也是自然之道。如果五伦(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之道正常,没有冲突,没有摩擦,和睦相处,也就是人类遵循自然规律了,人类也就幸福。

现实生活中,五伦之道运行得怎么样呢?夫妻之间,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最后离婚分手;父子同样有冲突,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跟本不把父母放在眼里,花钱比父母挣钱还快;兄弟之间为了利益,相互争吵,夺分家产,兄弟相残也有听闻;朋友之间忘恩负义,中伤别人为快,哪里还记得“信义”二字呢;领导同下级的关系也是惟妙,上级命下级,下级口服心不服,最后弄得二败具伤。这些都是违反五伦实行的,也是违反〈〈道德经〉〉讲的自然规律的。我们怎样才能挽回,回到正常呢?

从现在做起,从小孩做起。因为小孩是未来的希望,只有小孩有了“德”父母就欢喜,只有小孩有了“德”国家才有希望。

从现在做起,从本人做起,因为人是构成社会的因素,只有本人有了“德”家庭才会幸福,只有家庭幸福了,社会才会安定,只有社会安定了,国家才会团结富强。

从现在做起,从教育做起,常言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要把“德育”课作为重点课程,像学英语一样列入升学考试的范围之内。只有这样,中国传统文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从现在做起,从政府官员做起,政府为优秀品德的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空间。让他们明白做官不是为了自己的五欲(财、色、吃、名、睡)而是为了民众的利益,让他们想贪而不敢贪,只有这样的政府才会生生不息,受民敬仰。

“道可道,非常道;名则名,非常名”这句话是〈〈道德经〉〉的总纲。老子认为按规律办事,符合民众意原,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自然规律,违背民意,会得到自然惩罚。

每个国家与每个国家的体制不一样。一个国家的体制不一样,发展方向也不一样,切不盲从。一个国家内部的发展方向一样,但地域环境不一样,切不攀比。

西方是资本主义国家,表面上经济发达,只不过是暂时的。因为西方经济是在竞争和贪欲中建立起来的,要明白一个国家的资源终究是有限的,时间长了,在不能够满足大众的欲望和要求下就会向别国发动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这样的国家会长久吗?因为竞争和贪欲是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所以一切违反自然规律的经济也必然会失败,更何况体制早就决定了存亡。

西方提出的“平等,自由,民主”也是不靠谱的,不实际的。因为他们所谓的“平等,自由,民主”是把自己的幸福架在别人痛苦之上的

幸福,我们要反对它,世界人民也要反对它。

中国是一个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人民不紧朴素,而且勤劳;中国的人民不紧节约,而且爱好和平;中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中国人民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国家制度也是世界上最优越的国家制度。我们为自己生长在中国而骄傲,为自己生长在中国而自豪。

21 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也是中国繁荣的世纪,是中国人民带领世界人们走向和平的世纪,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世界发展的规律。中国每一个人民都有责任、有义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要发扬优良的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标准,官爱民,民拥政,让中国成为外国的榜样;让中国人成为世人的榜样;让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世界

 赞赞赞赞 转载 分享 评论 复制地址 编辑

第五篇:读《道德经》有感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人留给我们后人数不尽的珍宝,其中不乏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各个层面。老子的《道德经》就是当中一颗夺目耀眼的宝石。这本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籍,曾经启发了无数人,当中包括我们熟悉的逍遥之人庄子、道教祖师张道陵和炼丹神仙葛洪等等。书中的奥妙之处,可见一斑。而现今我重读《道德经》,相对过往更别有一番体会。为此,我将自己的一些愚见叙述下来,以便日后回味。

一、无为之为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① 意思是说“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为的,然而又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的。这无为而无不为之说,依我的浅见对于治国大有益处。这就是后人所称的“无为而治”。那么应该如何“无为治国”?老子就此而提出了“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的意思不是说治国就像小菜一碟,就像煎鱼一样轻松;而是指治国之道应该像煎小鱼那样,不能经常随便翻动,不然小鱼就会被搅烂,不成样子。这也比喻统治者不能经常扰民。可见,老子对统治者扰民、掠民的行为是深恶痛绝的。无独有偶,在两千多年以后,在浩瀚的太平洋彼岸,也有一个人这样说:“管治得最少的政府,管治得最好。”这个人就是《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美国的精神之父,美国的第三位总统——托马斯·杰佛逊。两位同样曾在自身所处的时代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历史伟人,虽然相隔遥远的时空,但在政治上的观点却不谋而合。这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历史的必然。因为这样的治国之道,无论是上至统治阶级,下至平民百姓,都是受到推举的。如发生在汉朝初期的“萧规曹循”,就是一个突出的典范。汉相曹参,同汉高祖、萧何原来都是秦朝的小吏。后来他跟随高祖起兵,立了大功。当他听说有个叫盖公的人“善治黄老言”,就立刻派人把盖公请来,并修了一座大宅给他住,以便日后向他请教道家的治国精髓。这就是《史记》提到的“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② 曹参不断学习道家的治国之道,等他当了汉相后,就完全遵循道家的“无为而治”,老老实实地按照上任宰相萧何的规章办事。这就是所谓的“萧规曹循”。当然,曹参也不是无所作为,史书中说:“参为相国,遵何之政。择郡国吏谨厚者则除为丞相史,其文刻深务声名者,辄斥去之。”③ 由此我们可知,曹参对官员的选拔十分慎重,只任用忠厚谨慎的人当官,对那些油嘴滑舌的人是不屑一顾。而因为曹参的这种“无为而治”,汉初的经济有了极大的发展,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如史书评论的:“民歌之曰:‘萧何为法。斠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因宁谧’。”④ 古人“无为而治”,为后人树立了治世的榜样;可惜的是历代统治者都喜好追求权力,因此最能满足统治者权力欲望的儒家学说就占了上风,道家思想只有在国力尽丧之时才被搬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历史的悲哀。而这种悲哀,一直延续至今。在现代社会,凡新的领导上任,一定要大张旗鼓的改革,不然就显得自己没有领导水平。有这么一个笑话,某村有一块地,上届村官规划是百亩鱼塘,但刚挖好养了几天鱼,就换了一个村官。新来的说要建成百亩桃园,于是填平了种桃,桃刚种好就快结果时,又换了村官。这时新的村官提议办成奶牛场,养奶牛。这样折腾来折腾去,不知浪费了多少的资源和财力。但不折腾,如何能显示领导人的“英明”呢?但这样的“英明”,只能当成笑话。聪明的领导人有聪明的“做法”。如老子说的:“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⑤ 做到“不知有之”的领导人,才是最为出色的领导人;做到“无为而治”的国家,才是最有实力的国家。

二、道法自然

《道德经》有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⑥ 意思很简单,就是说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得法则是自然的。老子以此告知世人:道的思想是贴近自然,悟自然之机,得自然之趣。读了这句话,我回忆起一篇庄子的文章,名为《马蹄》,当中的要义就是讲“道法自然”。它是这样说的:“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⑦ 大意是马有自己的本性,伯乐说善治马,虽然略有成效,却把马弄死了不少;陶匠和木匠善于治土和治木,但都是依靠破坏事物的本性而成功的。从这里可看出庄子严厉地批判伯乐治马、陶匠治土和木匠治木他们三者的行为都是违反了马、粘土和木材的本性,但是他们都得到了世人的称颂,以致这些违背自然之理的做法能够代代相传。不过,这不该仅仅归咎于他们,而是应该归咎于那些所谓“治理天下”的人。因为他们治理天下的规矩和办法,都直接残害了事物的自然和本性。久而久之,天下都被他们弄得一团糟。可见,庄子的思想和老子一样,都主张“道法自然”,他甚至觉得远古之时,人们无拘无束,以禽兽为友,憨厚无知,纯真朴实的年代最为理想。可惜的是,庄子的这些梦想却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遥远。到了现今社会,大自然不仅没有得到人们合理的对待,反而由于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而导致受破坏的程度日趋严重。森林迅速消失,草原变成荒漠,生物不断灭绝,还有光化学烟雾、废气污染、热岛效应、臭氧空洞、全球变暖、酸雨危害、核威胁„„在经历无数次的生态灾难之后,人们才突然醒悟,发现想征服自然的自己是多么的狂妄和无知。于是,人们不得不转而谋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如日本首位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所说的:“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甚至已经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达到的十分糟糕的状况,从而向近代开始的科学文明提出了严厉的指控,这使人感到惊讶。”这说明了“道法自然”的思想无论是对于古代的农业社会,还是对于现代的工业社会,在有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上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的。

三、众妙之门

一本薄薄的《道德经》,蕴含无数的人生哲理。而我最喜欢的一段话,就是它开篇之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⑧ 用这段话来作为我最后的感想,有很深的含义。因为它既是整本书的精髓所在,又是老子思想最难理解之处。历朝历代的学者,对这段话的理解是莫衷一是。但其中多数人认为,老子提倡的“道”,不应局限于《道德经》中的“道”,因为它是十分玄妙的。用文字和语言描述出来的“道”,非真正的“道”。用老子的话说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⑨ 道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因为“一”是“道”所生的,所以人们又把“道”称为“太一”。“一”是宇宙没有分裂时混沌的统一体,由这个统一体分裂出“有”和“无”的两个对立面,再由两个对立面产生新的第三者,最后又生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既然天地的万事万物都来源于“道”,那么“道”可说是天地的开端,万物的本源。但是老子有时把“道”说成是“无”,同样也称之为“有”,这时人们就会犯糊涂了。究竟我们应该怎样称“道”才好呢?其实,老子说“道”是“无”,指得是“道”是没有特点、形状和性质;但这样的“道”也是“有”,因为它产生了世间万物。万物的存在就是“有”,从而凸显了“道”,但只有孤零零的“有”而不具备其它性质特点,那就是“无”,也从而凸显了“道”。因此,老子的话不仅没有矛盾,而且是“众妙之门”。虽然老子的“道”是如此的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但它落到现实生活中的治国、齐家、修身等等,莫不有“道”。它成为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方法。可见,“道”既是万事万物的开端,也是为人的根本。《道德经》这本书,上篇(第一章至三十七章)称为道经,下篇(第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称为德经,就是从各个方面阐述了人生道理。当“道”渗透到生活层面是便成了“德”,“德”是道之用的显现。不过,老子所说的“道德”同儒家提倡的“仁义道德”并不一致。孔子的道德强调人们的伦理因素,仁义是孔孟道德的核心。但是老子对儒家的这种“道德”说很反感,认为仁义这些东西是人为的,做作的,是对“道”的破坏。当世人失去了“道”之后,才产生了“德”,失去了“德”之后,才有了“仁”,失去了“仁”之后才有了“义”,失去了“义”之后才有了“礼”。因此是“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道。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⑩ 那些所谓的圣人之见,都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但是由于儒家思想从汉朝开始就在中国封建社会奠定了不可动摇的统治地位,因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深受儒家思想的束缚,把“仁义礼智信”挂在口边,宁愿做伪君子,也不做真小人。有些人甚至鄙弃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觉得其思想是荒诞的、消极的,殊不知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无知之人”。而那些能理解老子思想,理解道家真义的人,才是这个世上真正的“超脱之人”。

最后,我想用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作为本文的总结,这是他在当年读了道家经典后写下来的。诗中抒发的感情可谓尽得我心,使我回味之余还带点唏嘘。而诗的内容是:

感兴二首

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

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

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

虽异匏瓜难不食,大都食足早宜休。

参考书目:

①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老子;

② 《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司马迁; ③④《汉纪》卷五·汉孝惠帝纪,荀悦; ⑤ 《道德经》第十七章,老子; ⑥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老子; ⑦ 《庄子》外篇,庄子;

⑧ 《道德经》第一章,老子; ⑨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老子; ⑩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老子。

鱼能深入宁忧钓,鸟解高飞岂触罗。

热处先争炙手去,悔时其奈噬脐何。

樽前诱得猩猩血,幕上偷安燕燕窠。

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上一篇:搞笑日记400字下一篇:exo之我来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