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有感

2024-04-13

读《道德经》有感(精选8篇)

篇1:读《道德经》有感

读道德经有感

老子用一段高深莫测的话来开始道德经,给人们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这句话正好概括了道德经中所含的道是无,用语言能表达出来的道不能算是真正上的道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而现在很多人把精力放在研究道德经本身语句的解释,岂不是本末倒置么?就算把道德经背下来,读通了,也不可能感知到道的存在。解读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感悟文本后边的那个道理,而正确的解读是为了更准确的把握文本之后的那个道理,但是,的确是有好些人执着于文本。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本身是个过程,演变的过程,天地初开本是混沌,混沌又是混浊与清澄二气,分开混浊为地 清澄化天。中间为气。古人不可能那么科学的明白氧气是光合作用,以及宇宙大爆炸论,所以迷信复古的理解一为混沌,二为阴阳,三为天,地,气。万物皆是道,他们之间演变的顺序亦为道,道意为平衡。不喜勿骂

就是道德经高易经的地方,道经用了生字,而没写一二三都是什么。首先道德经确定的是宇宙是一体的,跟本没什么阴阳,阴阳只是抽象,真正只存在统一的道,同样一二三同样是古人的抽象概念,如果明知其名词为何不说呢?其实不知道,只能用抽象数字来代替,因为每一步都是混沌的,都不知要分化出什么。就像是你用笔画各种形状,真正存在的只是笔,画出什么随你,当然阴阳肯定是最先出现的,因为不管画什么一出笔阴阳即存在,之后就不同了,一跟笔可化千万事物,不可能是八卦皆全的,一定省略部分元素,这个物才是有形的,这即是无极化有形,八卦正因为是实心的,全套的,所以无形。道德经用词精准严谨从一二三抽象开始!

为何老子认为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

马斯洛指出,一个欲望满足之后,人只是能得到一时的幸福感,紧接着一个新的欲望将取而代之,人就会再次被这一欲望驱动起来,这便是人类生存动机的本质,失去了对欲望追求的人,将失去生活的动力,进而引发抑郁、自杀的倾向。这将是一个无休止的循环,欲望的追求、满足、追求、满足将不停地进行下去,佛家言跳出轮回,道家庄子曰清心寡欲都说明他们看出了这一玄机,并试图改变它。今天的瑞典完全符合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瑞典很富有,没有军队,但战争期可全民皆兵。

篇2:读《道德经》有感

从古自今,中华民族便以文明有善而屹立于世界民族指标,《道德经》对影响后士的作用可谓巨大。它有我国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修著。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培养人们的优良品格,领悟人生真谛。

曾记得,还是孩子时期的我,便开始接触《道德经》这部著作,老师也总是引用其中的名句教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世,虽然那时我还尚且年幼,但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还是有所感悟,其中,影响我最深的,好还是对待人没有怎样的态度。

与人为善,与友为伴,是《道德经》中读如何为人处事的方法之一,做人只有多为他们建立起友好关系,相互信任,相互帮助,不虚伪,不造作,用一颗包容之心对待别人,用一颗感恩之心回馈他人,为朋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因为一些小事就和别人闹矛盾,这些原则让我在成长过程中,与同学,朋友进行和睦相处。以至于他们都喜欢和我交往,也没有因为我愚笨而笑话我。在我的圈子里,是一片和睦融洽的景象,少了勾心斗角,多了几分真心相待,这也许就是给大家在交友过程中的一些启示吧!

“天下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这也是老子在其著作中阐明的观点,没有什么事是从大事先做起的,必然是从一件件小事不断积累,方能成就大业;而做事业也先是从容易的事做起,由易到难,在不断攻坚克难的过程中创造出奇迹“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成功便是个最好的例子。这种方法也让我懂得如何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让我在巨大挑战下能从容应对,即便最后未能成功,也让我为自己的努力感到开心,因为,自己能达到自己意想不到的高度也是一种成功,为此,我希望将这本对我人生影响深远的著作分享给大家,希望能让大家能力有所提升。

篇3:读《道德经》有感

———《道德经》第二章

《道德经》第二章说:“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意思是:圣人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世事, 实行“不言”的教导。

这里的“圣人”, 不是儒家意义上的圣人, 是心灵与自然合一的人。老子的“无为”, 不是不作为, 而是不妄为、不刻意而为, 是顺任自然而为。“不言”, 就是不发号施令、不滥用命令的意思。实行“不言”的教导, 就是不硬去发布不符合规律的教令。

《史记》记载, 李斯曾经跟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学问。学成, 李斯去秦国之前和荀子辞行说:“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贫穷。长期处于卑贱的地位和贫困的环境之中, 却还要非难社会、厌恶功名利禄, 标榜自己‘无为’, 这不是士子的本愿。”当时的李斯, 年轻气盛, 志在有为, 弃楚就秦, 想干出一番大事业。无奈, 有为偏被有为误。秦二世二年 (公元前208年) 七月, 李斯被判处五刑, 判在咸阳街市上腰斩。李斯跟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出监狱时, 他回头对次子说:“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同出上蔡东门去打猎追逐狡兔, 又怎能办得到呢!”于是父子二人相对痛哭, 三族的人都被处死了。

李斯的老师如果不是荀子, 而是老子, 情况将若何?有为无为间, 迥异两重天。

有一个小和尚很贪玩, 一个晚上, 踩着椅子爬墙出去玩。师傅知道后, 搬走椅子, 坐在墙下等他回来。外出的小和尚回来后, 爬上墙, 跳到“椅子”上, 才发现椅子变成了师傅, 师傅是用脊背接住他的。小和尚一脸惊恐, 老和尚没说一言。小和尚诚惶诚恐地等待着师傅发落, 但师傅好像任何事没有发生过, 压根就没有提起这件事。师傅的无言之教和宽容, 让小和尚触动很大, 从此刻苦修炼, 变了一个人。若干年后, 成为寺院的长老。

不论教师还是家长, 最高的教育境界应该就是以身示范, 说教则次之, 棍棒则乱之。

不言之教, 是一种教育的大智慧、大境界。为人师者, 为人父母者, 要通过修炼自身, 让自己的榜样力量, 潜移默化, 润物无声, 给孩子以无言的影响。不言之教, 大过任何方式和技巧的说教。“光说不练假把式”, 你得先露一小手试试。

曾经见过不少深居办公室或研究室的论文或大作早就等身了的教育专家, 给活跃在鲜活的第一线的课堂上的教师点评公开课, 往往说得天花乱坠, 批得体无完肤。被点评教师或者其他与会者, 往往却不“感冒”, 心里不服气。为啥?因为他们会在心里说:“你既然是专家, 你讲一节课试试。”说三道四, 谁不会?关键是自己先能拿出个样本来, 并让大家服气, 这才是真专家。

鲁迅一生, 有两个老师对他影响深远。一个是寿镜吾先生, 鲁迅的评价是“方正质朴”, 自然影响鲁迅的恰恰是老师的人格力量, 并不是当时在三味书屋背诵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还有一个是日本的藤野先生, 让鲁迅肃然起敬的是藤野先生治学的严谨, 更关键的是对一个弱国弱民族学生的一视同仁, 没有歧视, 甚至更多地给予关怀关注。作为教师, 学问要大, 给学生一杯水就要拥有一桶水, 但这样仅仅能对学生“晓之以理”。更关键的是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 让学生的知情意行相统一, 对学生“动之以情”。对于一个人来讲, 随着时间的推移, 岁月的流逝, 当年在学校跟老师学的知识, 往往淡忘得很快, 留在自己脑海里永远抹不去的, 恰恰往往是老师的人格影响部分。那种影响, 正是“不言”的教导。一个教师, 甚至不经意地励志给孩子一句话, 足可成就孩子的一生。同理, 一个教师, 甚至不经意地侮辱讽刺给孩子一句话, 足可毁掉孩子的一生。不是危言耸听。譬如, 说给孩子“你能行”, 孩子带着自信出发, 孩子可能真的就能行。人的成功很难, 但有时候又似乎很容易, 有时人的成功容易到似乎就是为了一句话、一个嘱托、一个期待的眼神。“一句话, 一辈子”, 就是这样神奇。

好的老师, 好的家长, 甚至夫妻间、朋友间的相互激励, 最好的效果, 绝对不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 滔滔不绝, 云山雾罩, 而是一个综合的情境, “此处无声胜有声”:

孟母三迁, 远离了屠户、丧仪环境, 靠学校而居, 让环境给孟子以不言之教。

岳母刺字, 让时时在背的“精忠报国”的主题, 成为岳母为岳飞在沙场英勇杀敌的无言嘱托。

乐羊子妻, 更是聪明的女子, 羊子学业未成, 半道返家, 乐羊子妻挥刀断织, 一个动作, 远胜过千言, 羊子“复还终业”。

铁杵成针, 老婆婆的恒心, 感化了李白, “太白感其意, 还而终业”。

篇4: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

一、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塑造高尚的人格。

二、增加识字量,提高语文素养。在最佳的语言储备期,多读、多背国学经典,有利于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提高阅读、表达和写作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三、提高记忆力。中小学时段是记忆的黄金时期,如果进行有效开发,便会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四、提升文化素养。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学生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营养不良” ,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读国学经典,可使学生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中逐渐提高文化素养,最终成长为一个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国学经典荟萃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畅,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了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各方面的知识。

篇5:读《道德经》有感

《道德经》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读书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吸取新鲜营养,但同样也不能放弃对传世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习。读高中的时候,我曾经粗略的读过老子的这本著作,但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后来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慢慢的体会多了一些。

“无为”就是合道之为。通行本《道德经》第一章,老子就把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称作“无”(无,名天地之始)。天地未分之前,世上什么也没有,只有“先天地生”的道在“周行而不殆”地运行,布生天地和万物。可见“道”就是世界产生、发展、变化的本原,是天地万物的母体,也就是现在所称的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无”是道的根本属性。“无为”即是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采取的管理对策,是在对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有透彻理解后而采取的最简单而又最有效的管理手段。“无为”是一种管理理念,更是一种境界。

那么怎样才算是“无为”?怎样实施和推行“无为”?由于现阶段对世间万物及其客观规律的认识还很有限,对这些问题也许还没有准确一致的答案。但个人认为“无为”必有以下特点:

一、“无为”以平等为基础。虽然用现代科学的眼光看,天下万物因进化程度或组成的不同,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和动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等的分别,但在老子看来,天下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它们既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贵践之别。在天地和圣人的眼里它们都是草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都是一样的、平等的。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天下万物有些是我们生活所必须的,有些是不直接需要的,有些从某种角度看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但它们都是道安排给我们的朋友,它们有各自存在的理由,作为天地万物一员的人,不能也不应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其它万物的生死。

万物是平等的,也是自由的和多样的。平等是前提,自由和多样是必然的结果,因为万物是平等的,它们各自有自己存在的理由、生存方式和生活规律即有各自的“德”。谁也不属于谁,谁也不能命令别人该怎样生活。世间万物是平等的、自由的和多样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真心地按道的要求采取无为策略,让万物按各自的“德”自由平等也生长、生活。

二、“无为”以加强个人修养和以身垂范为手段。“无为”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不妄为、不胡为。因此,要推广和实行“无为”就必须加强对客观规律的研究和探索,以增加所采取对策的目的性和准确性。同时,更为主要的是要加强个人修养,做到以身垂范。要秉持“道德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慈”就是平等对待天下所有人,不分善、恶、美、丑都要照顾和关怀,象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俭”就是不甚、不奢,不占有别人的资源和权益,天下人的资源天下人共享,天下人的权益天下人均分。要做到少私寡欲,多予少取。少私寡欲是前提,只有做到少私寡欲了,才可能多予少取;“不敢为天下先”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不提倡什么,也不反对什么,即不干涉别人的自由,同时,不争名、不争利、不争功。有了这样的修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就会更深入、更全面,采取的管理措施才会更合道。

道布生了天地,衣养了万物,但道并不占有万物,也没有从中获得一点私利,因为他不谋私利,所以道成了世间万物的母体,它的功劳和功用才永远不会失去。受此启发,创建和管理一家公司也不能仅仅为了本公司的利益而巧取豪夺,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必须要以有利于公司员工和合作伙伴的成长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百年老店;同理“圣人”治国也不是为了个人或为某个小团体获取私利,而只是为了保护万物的平等权利,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为了民众生活得更自由幸福。只有以此为目的而采取的措施才是符合广大百姓利益的措施,才是合道的“无为”政策。

篇6:读《道德经》有感

如果要说老子当年写《道德经》的时候,确实有考虑过刻下些昭示后人的管理理论。至少我是很怀疑的——能牵强附会滥竽充数的也只不过是“治大国如烹小鲜”等比喻而已。好在华夏艺术中有“留白”一说,而读书中用得也最多,所以才有一百个人眼里的一百个林妹妹。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里小侃几笔,姑且算作我的愚见吧……

老子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道家虽然重隐逸修行,可世界不能清净,也是修道中人所不愿看到的。所谓推己及人,与道已近的人们,总也是希望拿出有为之方,好用一番作为扬一派学说,同时为了世界的清净,出一翻力气。

道家思想用于管理,并不似其他各派那么张扬,也不似儒家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就祭出“中庸”二字。道家讲究守拙和不言。所谓守拙,就是钝治的延伸;而不言,则是针对于机巧之徒的无上法门。现实运营中,很容易遇到外界局势的巨大波动,也很容易碰到行业局面的天翻地覆,更容易撞上企业内部的紧急情况。当外界变动太快时,任何的机巧之谋都没有了用武之地,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无法从外界获取正确的信息,从机构内部发出再多的信息,都是徒劳的。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汉武大帝》中写到刘彻和太后的权利斗争时,刘彻一度陷入极度的劣势中,太后在宫中派了很多太监宫女作为眼线,监视他每一个动作。这样的情况如果在商场上遇到了,那么被监控的企业一定是大大的不利了。可是刘彻很聪明,在屡次试图突破“围剿”失利之后,索性扮了天真,整天与派来监视自己的宫女太监打闹玩耍,也不再说什么大志向大抱负,疯言疯语,不久就骗得太后安了心。

太后虽然派出了那么多的眼线,可是刘彻这个被监测的信息主体没有发出任何可供分析的资料。没有了分析的主体,这些线人等于瞎了眼睛,聋了耳朵。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久而久之,权力斗争中双方的心态发生了彻底的扭转:太后因为得不到刘彻的消息,也渐渐放宽了心;刘彻也在与宫女太监的相处中长了经验,并且发现了很多先前因为浮躁而没有发现的东西,为此后的大翻盘做了周密的准备。http://

当然,在商场上,对手是不可能像太后和刘彻一样还存在着一点点的血缘关系的,所以很少有半死不活的情形出现。所以,借鉴归借鉴,依样画葫芦可不行。比如说企业制度,就是很好的“拙政”:死守制度,至少在定制制度时预料到的问题,此后就可以避免了;至于日后遇到了问题,都不能轻易对制度加以改造,特别是那些由于大脑发热的改造,更是不允许的。任何冲动在道家看来,都是“锐气”之故;而锐气在《道德经》里,被老子称为是“人之私”:怀私行事,哪怕是行有为之善,都是初衷不纯的,又是离道日远。谈判时意欲先发制人,就是锐气过盛;激励部属时过分注重物质或精神奖励,则是滋养了部下的锐气;上司训斥部属,则是放纵自己的锐气。还有诸多不妥之处,都是需要管理者们小心处理的。

用道家的思想套到管理的准则,大概以理服人、不以势取胜算是比较重要的原则;实在到了非以力取胜的地步,大多是紧要关头不得已而为之。良好的管理,大概就是日积月累的改善,在不知不觉中,把安排落实下去;在不言之间,把事情做好。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管了好似没有管一样,如同周瑜戏蒋干,把自己的力量延伸到对方的机体中,把自己的大变革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时时获取信息,时时做出调整,就没有大的危险可言了。

《道德经》崇尚“不言”简直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这不能不说是人的悲哀。语言是最大的沟通工具,人类之所以和动物不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语言的推动。而道家反对多言,说话在老子眼中,和缺乏智慧简直就是同义词。可能是老子在图书馆供职久了,安静的环境决定了他对于那些喜好制造“噪音”的人的反感,也未可知。不过,成熟的管理的确是不需要语言的。正所谓“悠兮,其贵言。”只不过要达到成熟的境界,本身就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篇7:读《道德经》有感

——读书征文

老子的一部《道德经》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传统思想文化而影响深远,笔者有幸加以拜读,感悟颇深。

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人们好像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过于通俗,要么过于玄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国学的弘扬,需要摆脱这两个极端,走一条中间道路,做到深入浅出、微言大义。虽然“文化热”、“儒学热”、“国学热”的浪潮此起彼伏,但真正将自己的文化看做安身立命之本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大家对待文化、对待国学,仍然没有走出经世致用、急功近利的目的预设。为什么要学国学?因为国学对我有用;为什么要读国学?因为里面有智慧、有技巧、有升官发财的门路。于是,在今人的眼里,国学已经蜕变成了赤裸裸的经世致用之术,成了彻头彻尾的“用经”!仅求其“用”,不见其“体”,将是最大的无用。仅求其“术”,而对国学的“道统”视而不见,将是中国文化最大的悲哀。

在《道德经》中,老子倡导的思想精髓便是“无为”,这不是片面意义上的无为,乃是遵循世界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地去作为,是劝导人们“不可妄为”,否则,一定会遭受大自然的惩罚,得到事与愿违的后果。老子倡导的“无”的精妙含义,其实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思想观。“无为乃大,不争则强”,其实说的是人应该有一颗良好、包容 的心态。老子为了阐述他的“无为”和“不争”的观点,引用了很多大自然的现象来加以说明,大海能包容,而且总是甘居下位,所以能做到无边无际,不可估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如此,好多的矛盾纠纷,引发原因皆出自不能包容,心胸狭隘。现在社会经济急速发展,城乡建设飞快,拆迁和土地征用大量增多,在补偿等经济利益面前,人往往会迷失本性,甚至会导致兄弟反目,夫妻倒戈,其祸害已不可言喻。

老子倡导人们应持有一颗至柔至善之心,所谓的“柔能克刚”也源自于此。持“柔”的心态,并不代表是“弱”,相反,“柔”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正面的良好心态,“水至柔”却“无往而不胜”,能穿透任何坚硬的物体,能随意地到达任意的端点,哪怕是极小的缝隙都能穿过。在自然界,水也因为其至柔而具有了独特和无法战胜的品质,除非借助其它物体或条件,单凭外在的力量是无法左右和固定它的形状。《道德经》中,老子倡导的“德”为“上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在这里,老子是说,具备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这才是真正的有德。如果有意作为,恪守形式上的德,还算不上是“上德”。做好事不留名、见义勇为等我们崇尚的道德模范可能也源自于此吧。修养自己的身性,提升自己的品行,而不去强求别人的评价,这可能是老子想教导人们为人处世的态度 吧。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知而行,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从这一章中,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遵循着某种规律运行着,掌握着这种规律(或原则),就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实况。他认为人之心灵深处是透明的,好像一面镜子,这种本能的智慧,上面蒙着一层如灰尘般的情欲(情欲活动受到外界的诱发就会趋于频繁)。老子认为我们应通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返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和外物运行的规律。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有的人读《道德经》,读老子,批评老子的认识论是彻头彻尾唯心主义诡辩论,这样的认识实际是一种误解。老子是一位博学多识之人,他有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在《道德经》很多的章节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涉及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内容,这些都表明老子极为重视生活实践。但更重要的是,老子的《道德经》流传两千多年经久而不衰,到现在仍能经得住实践检验,就说明老子是极富智慧之人,是天才的哲人。他的意思是,并不是什么事都只有经过本人的实践才能认识,那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重视理性认识,间接认识。拿到今天来说,就是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自知,明事。

一部《道德经》的品读,让我受益匪浅,也看到了自己 很多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我知道,学贵力行,圣贤文化的学习,贵在把它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才能从中得到真实的利益。

篇8:读《道德经》有感

——《道德经》第十章

《道德经》第十章说:“载营魄抱一, 能无离乎?专气致柔, 能如婴儿乎?”意思是说:精神和身体合一, 能不分离吗?结聚精气, 致力柔和, 能像无欲的婴儿吗?

“能如婴儿乎”, 王弼本、帛书本皆作“能婴儿乎”, 今从傅奕本。

婴儿、水、女性, 这是老子常用的意象, 正可以代表老子的无为、柔软、低下、谦和、素朴、不争等思想。婴儿, 又是老子所重笔刻画的:在第二十章里, 老子写道:“我独泊兮, 其未兆;沌沌兮, 如婴儿之未孩”, 意思是:我独自恬然淡泊而无动于衷;混混沌沌的样子啊, 好像一个还不会笑的婴儿。在二十八章里, 老子写道:“知其雄, 守其雌, 为天下溪。为天下溪, 常德不离, 复归于婴儿”, 意思是:深知什么是强雄, 却安于柔雌的地位, 甘做天下的溪涧, 永恒的“德”就不会离失, 而回复到婴儿似的单纯质朴状态。在五十五章里, 老子写道:“含德之厚, 比于赤子”, 意思是:含“德”浓厚的人, 比得上初生的婴儿。由此可见, “婴儿”是老子五千言中反复提到的意象。

在我们的教育上, 应该倡导一种“向孩子学习”的观念。婴儿, 人之初, 性天真。身上没有岁月的印痕, 处事简单, 从不把事想复杂了, 富于好奇心, 充满求知欲, 初生牛犊不怕虎, 毒虫猛兽都会让他三分。老子说, 对于赤子, “毒虫不螫, 猛兽不据, 攫鸟不搏”。老虎来了, 大人没命地奔跑, 结果跑不过老虎, 还是被吃掉。老虎来了, 婴儿或者压根不把老虎放眼里, 依然泰然自若, 老虎一般不去动他, 还可能与之嬉戏。这就是婴儿身上的那种气场。我们的教育要摆好这种天理与人欲的度, 不仅要把孩子教育成社会人, 还要保护孩子固有的那种自然的天性。依托天性来教育, 扬长避短。同时, 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那些可贵品质, 学习那些成人世界里已经不复存在的单纯与美好, 见素抱朴, 清心寡欲, 不让我们的教育游离人的原点太远, 时时刻刻守住本原。

关于这种人的原点和本原, 《中庸》中写道:“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可离, 非道也。”就是说: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 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 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 如果可以离开, 那就不是“道”了。《论语》中也说:“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人的根本是需要坚守的, 而婴儿不正是站在人类的原点上吗?

“能如婴儿”, 正是老子所追求的自然真朴的境界。

这是因为婴儿更能符合老子在《道德经》中的主张:

首先, 婴儿非圣非智非巧非利。老子主张“绝圣弃智”、“绝巧弃利”, 抛弃聪明和智慧, 人民才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巧和利, 盗贼自然消失。老子认为人的本性应是真纯质朴的, 知识和智慧腐蚀了人类的天性, 从而产生出诸如追名逐利的恶习。老子认为, 不如抛弃这些文明垃圾, 使人民恢复到无知无欲、宁静不争的自然状态。

其次, 婴儿既素又朴无私无欲。老子主张“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老子认为要使人的认识有所归属, 即外表单纯、内心质朴、减少私欲, 抛弃所谓圣智礼法的学问, 达到没有忧虑的境地。而婴儿恰恰符合这一点。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 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 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也就是说:缤纷的色彩, 使人眼花缭乱;纷繁的音乐, 使人听觉不灵敏;丰美的饮食, 使人味觉迟钝;纵情围猎, 使人内心疯狂;稀罕的器物, 使人操行变坏。因此, 有“道”的人只求安饱, 不追逐声色之娱, 摈弃物欲的诱惑, 吸收有利于身心自由的东西。婴儿, 正是既素又朴无私无欲的, 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再次, 婴儿是柔弱不争的, 这符合老子“贵柔”的观点。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水是柔弱的, 善于居下不争, 老子认为最好的善应该像水一样, 提出“上善若水”的观点。刚则易折, 柔则长久。“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揣而锐之, 不可长保。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水碗已盛满, 不如停止下来;捶打金属使它尖利, 难保长久。金玉满堂, 没有守得住的;富贵而骄傲, 自己招灾。功成业就, 退位收敛, 是合于自然规律的。要像婴儿那样, 不要争强好胜, 做人要藏锋, 而不是磨得锋芒毕露, 那是“不可长保”的。

我一直觉得, 人生是个轮回。婴儿出生, 到教育使之社会化, 到老年人的习性又“复归于婴儿”。这人生轨迹, 整整就是一个圆圈。人生的路, 要经过“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 到“见山不是山, 见水不是水”, 再到“见山还是山, 见水还是水”的三重境界。而婴儿化, 是人生的开端, 又是圆满结局。记得每年的六一儿童节, 成人间最美的祝福莫过于——“愿你像婴儿一样永远生活在儿童节里”。返老还童, 是道家的追求。童心常在, 谁又能说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美好追求呢?

我们看绘画, 很多大师的作品, 充满朴拙气息, 有的甚至像孩子的涂鸦, 却韵味无穷。

上一篇:最“商业”的感恩节祝福语下一篇: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教案《小心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