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的谱系有感

2022-06-26

第一篇:读道德的谱系有感

读《政治的道德基础》有感

《政治的道德基础》:【美】伊安·夏皮罗 著,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政治的道德基础》这部著作是关于政治中道德层面上的知识以及应用于解决当代问题、现今形势、未来政治发展的介绍性、讨论性、研究性读物。

刚拿到这本书时,翻开目录,我并不觉得里面的词汇陌生,对于学习有关政治知识的专业的我来说,除在课堂上吸取老师所讲的(政治)之外,我还在课外主动涉猎一些作品。细细一看,这本书中的观点很吸引我,其中的章节介绍了很让人生疑和好奇的问题与说法,我迫不及待的想研读一番,看了第一遍,印象不深刻,有些还是不懂,一时琢磨不透,我又看第二遍,写了这篇读后的认识及体会。

本书的导言部分一开始就提出了“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对政府忠诚,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拒绝效忠于它呢?”这个政治上的两难问题。我想到,我们现在生活在比较安定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国家。我们对于维护我们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政府除多有赞誉外,也不乏针砭其弊,在没有彻底损伤我(民众)的利益和基本生存条件的前提下,这个“我”是绝对不会真正反抗政府的,作为国家的一份子,我对未来总是抱有美好的期望。

全书分为八章,分别讲启蒙时期的政治、古典功利主义、权利和效用的并举、马克思主义、社会契约、反启蒙政治、民主、成熟启蒙运动中的民主。初看这些很有政治哲学意味的目录,看完第二章后,我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不叫做《政治的哲学基础》呢?

如果是“哲学”基础的话,那么历史上哲学大家的观念多如牛毛、

各有千秋,如何能被社会中的人们以及历史和风俗所共同认可的呢?何况,哲学一定程度上不能有效的改善生活、改善社会、解决很多具体问题,对于个人来讲,则有修生养性之用;对于政治运用者来说,则有助于培养治国的大智慧!但我们不能确定和衡量好哲学的作为程度,相反,我们还有着一种担心,那就是现实中有为了哲学而死的人,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很高,还有不在少数的诗人也有自己的哲学,有诗人的痛;一般生活的人们也有自己对于存在的意义,现实如果不符合这大多数人的正当需要,他们就会走向极端,飞蛾扑火。

最近我经历了这样一个体会,“我思故我在”、“我爱故我在”的切身感受,之后我又有了“我在,我思故我在”、“我在,我爱故我在”的感悟,因为如此,我重新拾起对生活本质的热爱和对我自己的期望、以及对爱的理性追求。因为如此,我真正的存在了。对于一个治理国家的机器来说,要让每个人都时刻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无疑要使前途真正光明。这样政府不仅要发挥其政治统治以及政治管理的合法性作用(政治合法性),而且还要在道德上让民众和历史认可。

典型的一个例子德国纳粹党统治时期,人们对于政治的狂热远胜于对社会道德的遵循,集中营内残忍的杀害无疑是道德的背叛。政治被泄私愤、争利益的暴徒所利用。

纵观中国历史长河,我们的先人总结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结论。西方政治发展成熟后提倡民主,我国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引进民主、科学至今也有了一个世纪的历史。我们对于民主的认识和实现都有着不统一的看法。本文从启蒙时期民主的初步探索到最后形成比较成熟的

认识,透出迄今民主的量化与质化,肯定边沁的功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契约主义作为政治的道德衡量的有意义的基础,这些基础归根到底都是围绕民主的实现。

对边沁来说,功利主义的自然基础植根于人类有机体生存的必然要求:“只要他还是人,在做任何事的时候,他都要不断地追求幸福”。边沁承认存在着快乐和痛苦的宗教的、道德的、政治的来源及制约,但是他坚持认为,他们都基于并且次于快乐和痛苦的生理来源及制约。他把快乐和痛苦解析为四个维度:强度、持续时间、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和“距离远近”他认为他的幸福原则同样适用于个人与政府之间的行为。我的理解是,政府为满足人们的最大幸福可以从这四个维度作出适当的努力。我们对现时政治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努力所得的效果。比如我们对于灾害如地震所采取的措施要有效有力,就要了解我们对于灾难的承受力与感受,减轻我们的痛苦。

他的具体看法是认为金钱可以作为类似温度计的尺度来衡量幸福感。这与道德无直接相关,但我想,他是表述金钱对于人的激励,抑或是反作用吧,这种反作用是不是有牵涉到道德的实例呢?

本文说,以前的功利主义存在忽视残疾人、剥削易受伤害的少数、不真实以及失去自主权等的危险,后来边沁也认识到这些。因此他对社会净效用再分配的思考使上述问题又得到一个解答。

后面又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不断的探讨,且放下。

再看马克思主义。

“如果谷物商人真的造成穷人的饥饿,私有财产真的具有掠夺

性,那将会如何?”伴随着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传统把剥削的概念视为判断政治合法性的基准。在这些问题上,如剥削的定义、剥削与劳动及经济、政治系统的关系,以及政治制度在消灭剥削上的作用等,马克思主义者之间也存在实质上的不同,然而所有马克思主义者都秉持着这样一个最为基本的信条:任何政治制度,只要它允许剥削,它就不具有合法性;反之如果它致力于提高剥削的反题----人类自由----它就拥有合法性。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历史上的每一个政治体系都曾允许某种形式的剥削。但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被认为有可能产生出不存在任何剥削的世界,自从卡尔·马克思提出这一论断以来,历史并没有证实这些可能性,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真的令人期盼,那会是怎么样的一种社会呢?

没有剥削的政治,是一种道德型理想政治。可以作为研究政治发展的道德判断基础。但是对于判断剥削,我还存在疑问,我们现在的企业制度,作为公司的白领,有很多都愿意接受剥削,珍惜被剥削的机会,富士康跳楼事件不引人深思吗?高强度的工作带来的只是无尽的压力,最终酿成这种悲剧。

我不由地想起马克思曾引用英国评论家登宁的话“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

所以资本剥削有时可以蔑视道德,违背道德。

最后一个是社会契约。社会契约由来已久,近代社会契约论的观点通常被认为起源于托马斯·霍布斯1651年发表的《利维坦》以及约翰·洛克的《政府论》。对于社会契约理论家而言,国家政权的合法性根植与契约理念。最初,关于契约的本质,契约的参与者以及如何执行,这些社会契约理论家各执己见,但他们都认为:被统治者的一致赞同(通过某种方式能被解读出来)是国家政权合法性的来源。如果国家政权体现了我们所一致赞同的,那么我们就负有对这个政权忠诚的义务;反之,我们有反对它的自由(在某种情形下,我们有反对它的义务)。本文举了美国的例子,因为它的建立被认为是社会契约的结果,是最初的社会契约表现形式的结果。对此我不熟悉,还有待于进一步去了解美国的建国,是不是真的是一种社会的契约?

以上三种“主义”为我们在考虑开篇导言提出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对政府忠诚,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拒绝效忠于它呢?”提供解决的办法,尽管这些理论还有很值得琢磨与商榷的地方,但总体来讲,他们的共通之处即要达到注重人的权利、人的自由从而构成民主社会,我个人看后认为,可以将他们综合起来。既考虑边沁的最大幸福指数,又看马克思对剥削存在认定和社会契约表现形式这三种,以期判断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权和社会是怎样一种状态,是不是理想的、真正符合我们的生存条件和公众认为合乎道德合乎人意的形式。

是为读后之感。

第二篇:读老子的《道德经》有感

《我与国学经典》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我第一次看《道德经》是在网上。初见《道德经》,我就被它那种深奥而不可理解的内涵和哲理迷住了,我深深的被书中那奥妙的语句所折服。世界上怎么会有将道诠释的如此完美的语言啊!后来,我在正规的新华书店中看到了实体版的《道德经》,我欣喜若狂地买下一本,爱不释手地读了起来。

老子是西方人最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老子的《道德经》是除《圣经》以外翻译成外国文字发行后发行量最多的世界名著。有谁能说《道德经》不是一部惊世骇俗的著作呢?

《道德经》,一部以短短五千言而让后人以实在说不清有多少万言的文字去诠释它,而且永远言犹未尽的传世经典。那么,《道德经》讲的究竟是什么呢?《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共三十七章,起首句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称之为《道经》。下篇共四十四章,起首句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称之为《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奥义,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讲述了阴阳变幻的微妙;《德经》讲述了处世的方略,道出了做人处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一句“绝圣弃智”,表达出了老子望天下人返璞归真、不弄虚作假、祸福相依、杜绝智慧,抛却巧辩和对人以诚相待的思想品质;一句“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出了“道”无为的中心思想:以无为治

天下;一句“道可道,非常道”,道出了道义的奥义„„在《道德经》中,这样的名句警句还有很多,真是数也数不完,说也说不尽。

攻读完了《道德经》,我感慨良深,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道德经》中那人类要顺应宇宙自然的客观条件,合乎自然规律地生存,只有爱护宇宙并且与自然融为一体,人类才能健康的生存下去。一旦人类破坏了自然,违背了自然的规律,那么我们人类一定会遭到残酷的报应和惩罚,甚至会带来灭顶之灾的理论已在我心中深深扎根。我知道,只要我们放下一切,顺道之自然,不对自然加以干涉,那么人类的命运会更加美好!

一部《道德经》,短短五千言就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启示,由此可见,我们中华文明的国学是多么得博大精通,所以,我们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一定要将国学传承下去,让中华文明永远的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第三篇:读《教育中的道德原理》有感

我很多时候都在想“教育”为什么这么值得我们思考与探讨,而“教育中的道德”有事怎样存在于发生作用的?杜威说:“教育具有改变社会秩序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除了国家本身以外,任何其他机构都没有这个特点。”教育的这种社会性的确是独一无二的。我回忆起了上学期学过的《教育社会学》。教育它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公共事务与专门的事业,它对社会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有一定的联系。

而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符合社会生活的?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教育之中与社会联系最为密切的那就是道德教育,而学校就是连接两者的天桥。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机构,离不开社会生活,不断地向学生与社会传授着知识。说到这里,那就不得不说学校的道德教育问题。杜威所认为的学校道德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一、狭隘性。智育与德育是分离的,学校教师并没有把两者有机结合,从而时刻警惕学生是否违规;其次在教育问题上缺少了生活上的指导,换句话说,德育的面太窄。

二、形式化。如今很多学校老师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仅仅走一个形式,把它当作任务来完成并为真正把它纳入到教育的体系中。所以学生只是刻板地遵守着,在遇到实际的道德问题,很少能够从理性的正确的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当然,杜威还看到许多其他的问题,我就不一一列举出来了。 杜威将学校教育作用定于培养学生的知识,情感与能力上。他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要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是学生形成一种主动的道德观念。那么我们的学校就要走出条条框框的限制,走出自我封闭的理念,让德育最大化的扩展到学生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当然是最好,让这种主动性的道德观念去驱使我们的行动。让德育不止存在于思想道德课上,不止存在于教导处,这也就是前文我所提到的目前目前学校道德教育的狭隘性和形式化。

杜威十分看重学校中的教育作用,存在于深灰中又作用于社会。当然并不是杜威所有的观点我都能读懂,可能大多数都是无法解读的,我也只能节选点片段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断章取义的地方难免会存在。其次我觉得自己的这些见解还是太肤浅,没看到本质,也没能例出有利的论证。一句话,学无止境,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

第四篇:读《道德经》有感

《道德经》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读书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吸取新鲜营养,但同样也不能放弃对传世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习。读高中的时候,我曾经粗略的读过老子的这本著作,但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后来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慢慢的体会多了一些。

“无为”就是合道之为。通行本《道德经》第一章,老子就把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称作“无”(无,名天地之始)。天地未分之前,世上什么也没有,只有“先天地生”的道在“周行而不殆”地运行,布生天地和万物。可见“道”就是世界产生、发展、变化的本原,是天地万物的母体,也就是现在所称的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无”是道的根本属性。“无为”即是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采取的管理对策,是在对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有透彻理解后而采取的最简单而又最有效的管理手段。“无为”是一种管理理念,更是一种境界。

那么怎样才算是“无为”?怎样实施和推行“无为”?由于现阶段对世间万物及其客观规律的认识还很有限,对这些问题也许还没有准确一致的答案。但个人认为“无为”必有以下特点:

一、“无为”以平等为基础。虽然用现代科学的眼光看,天下万物因进化程度或组成的不同,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和动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等的分别,但在老子看来,天下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它们既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贵践之别。在天地和圣人的眼里它们都是草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都是一样的、平等的。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天下万物有些是我们生活所必须的,有些是不直接需要的,有些从某种角度看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但它们都是道安排给我们的朋友,它们有各自存在的理由,作为天地万物一员的人,不能也不应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其它万物的生死。

万物是平等的,也是自由的和多样的。平等是前提,自由和多样是必然的结果,因为万物是平等的,它们各自有自己存在的理由、生存方式和生活规律即有各自的“德”。谁也不属于谁,谁也不能命令别人该怎样生活。世间万物是平等的、自由的和多样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真心地按道的要求采取无为策略,让万物按各自的“德”自由平等也生长、生活。

二、“无为”以加强个人修养和以身垂范为手段。“无为”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不妄为、不胡为。因此,要推广和实行“无为”就必须加强对客观规律的研究和探索,以增加所采取对策的目的性和准确性。同时,更为主要的是要加强个人修养,做到以身垂范。要秉持“道德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慈”就是平等对待天下所有人,不分善、恶、美、丑都要照顾和关怀,象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俭”就是不甚、不奢,不占有别人的资源和权益,天下人的资源天下人共享,天下人的权益天下人均分。要做到少私寡欲,多予少取。少私寡欲是前提,只有做到少私寡欲了,才可能多予少取;“不敢为天下先”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不提倡什么,也不反对什么,即不干涉别人的自由,同时,不争名、不争利、不争功。有了这样的修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就会更深入、更全面,采取的管理措施才会更合道。

道布生了天地,衣养了万物,但道并不占有万物,也没有从中获得一点私利,因为他不谋私利,所以道成了世间万物的母体,它的功劳和功用才永远不会失去。受此启发,创建和管理一家公司也不能仅仅为了本公司的利益而巧取豪夺,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必须要以有利于公司员工和合作伙伴的成长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百年老店;同理“圣人”治国也不是为了个人或为某个小团体获取私利,而只是为了保护万物的平等权利,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为了民众生活得更自由幸福。只有以此为目的而采取的措施才是符合广大百姓利益的措施,才是合道的“无为”政策。

三、“无为”以达至和谐为最终目标。实行“无为”就是为了达到人和人、人和环境、各环境因素之间的全面和谐。要实现这样的全面的和谐。领导者除了前述加强个人修养外,在目前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还很有限的条件下,尤其要做好以下二点:一是善于倾听百姓的心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处于第一线的“百姓”对客观事物的接触最直接,认识也最清楚,他们总结出的经验往往也最接近客观规律,他们也最清楚自己是不是得到合道的对待,他们的心声往往也就是“道”的要求,“以百姓心为心”就容易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实行“无为”的捷径。二是要当好调和万物矛盾的“气”。“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个世界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不光人和人之间,人和物、物和物之间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阴阳),矛盾本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但因为(道向阴阳之间)冲填了“气”而实现了和谐,由此可见“气”是调和矛盾、实现和谐的关键。

第五篇:读《道德经》有感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系东周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在陕西写成,据《楼观先师传》和《楼观本记》载,周昭王二十五年,尹喜候西游入秦的老子至函谷关,在楼南高冈筑台(位于现陕西周至县终南山北麓楼观台),老子述《道德经》五千言以授之,故此处胜迹又称楼观台,在这里写出了这部凝结了华夏智慧的绝世之作。《道德经》上下篇五千余言八十一章。记得初次知道《道德经》是在小学的时候,看到的电视里面的少年张三丰抄写《道德经》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到得大学时候,时间充裕,终于是将这本短小精湛的道教经典看完了,心里感触良多,写与同学老师共勉! 《道德经》是韵文哲理诗体,全文共八十一章,其中钱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道是体,德是用,构思严谨,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并且文章内阐述的观点和哲理非常发人深省。汉末张陵长五斗米道,立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教典,创立道教,并做《老子想尔注》以宗教的观点阐述了《道德经》,故成为道教经典。

当然,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文章仅是个人见解,如有不对之处,敬请老师海涵教导。

“无为”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有人认为老子的思想是反对仁义智慧,反对革命,主张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甘守懦弱、逆来顺受、保守倒退的观点。可是我通读全篇,却感觉其实不是老子的思想无为,而是人们误解了老子的“无为”的真正意思,“无为”二字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不违反自然规律而为。“无为”的这个含义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其他经典中也有表述。比如:老子提出“无为”不是叫人不作为,也不是自己不作为。对于该做的事情,老子是主张要做的。所以所谓的“无为”,我觉得应该是内心平和的去处理事情,顺势而为,而不是人们理解的无所为的意思。

前三十七章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五章、第八章、第九章、第三十三章。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作自息。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大风箱吗?静止的时候,它只是一个空虚的世界,一旦运动起来,就会运转不息,永远不会枯竭。政令多反而会行不通,不如保持内心的虚静。老子在这段话里面,阐述的思想,是一切都是顺应自然规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在社会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就像万物的枯荣,天地的运转,谁也没有办法将其破坏,最

终还是要选择不加以干预的“无为”的态度。而时代的发展,又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比如现在在网络小说中,却是把这段话看作了激愤之语,而不再是老子的无为思想的延伸和解释。当然,老子的思想是好的,劝导人们在天地眼里,万物都是一样的,都有自己的使命和作用。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老子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当然,体现在现代里面的,可能就是太极最为人熟知了,太极里面讲究的就是以弱胜强,以柔克刚。水的水滴石穿,教导我们的是我们要一往无前,坚持一个目标,去努力的做到。当一切东西我们都能做到善时,还有什么不能达成呢?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意思是当一旦得到的东西已经很丰富了,就不要贪得无厌,不如停下来,你所占有的金钱地位多了,别人就会眼红,终究是不能“长保” 的。人一旦发富发贵,往往会骄傲自大,这样反给自己栽下祸根。这是一个对自身能力的理智认识,超越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就会“盈”,这时,只有功成则身退,才是理智的选择。联系到现代社会,我们也是一样,树大招风,只有对自己的能力清楚的认知,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知道满足而不妄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地去奋斗的人是有志气的。言行不离道之规律中的人能够活得长久。躯体虽死而精神仍然存在于世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的。这句话是文章里面我最喜欢的话之一了,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灵之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胜人者,凭借的是自己的蛮力,自胜者,凭借的是坚强的意志,只有自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本章是老子对有道者的高度赞扬。指出人生当自知、自胜、自强。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天地之志,并与世长存。而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更需要有这些精神,知人、自知、知足、强行!

后四十四章中,我喜欢第四十二章、第六十四章、第八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与《易经》中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一生二,乃至生万物的一种内涵,也是将万物存在以及运行的规律,都是顺着道的规律而运行的。老子认为道就是事物的运行过程,所以在老子的眼里,才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说法,当然,我们知道,在太极里的两仪,就是阴阳的意思。所以这里可以看出古人对阴阳衍生万物的看重。

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的意思是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老子阐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句话的意思是听起来舒服的话不能相信,值得相信的话通常不那么顺耳。“信言”就是信实可靠的引人入道之言,必以真为本。有道者言语质朴简约。其文风既不像表现情感的诗词歌赋,更不像猎取功名的八股文章。虚华美言,也能传世以扬名,邀宠以获利,但不能启人本性,救人真命。老子的文风质朴无华,绝无“美言”媚世之病。

文章里面还有很多的处世箴言,限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一一提及了,很希望同学嗯都可以去看看这本书,的确是很有好处的,我们能够从中学习到很多对人生,对社会的处事态度。愿同学们、老师们,能够在《道德经》的陪伴下,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上一篇:道德模范人物事迹下一篇:担当不力整改措施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