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大脑里装进“激动”的词汇

2024-04-20

在孩子的大脑里装进“激动”的词汇(通用5篇)

篇1:在孩子的大脑里装进“激动”的词汇

在孩子的大脑里装进“激动”的词汇

我对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的一个理解  闫学,女,1970年出生,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1991年毕业于济南大学中文系,分配到山东省章丘市实验小学工作至今。多年来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和方面取得突破,获得国家级优秀试验成果一等奖。先后担任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市教师进修学校兼职教师,现任学校教导处主任,坚持在一线教学。曾多次执教公开课,在各级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   在一个阳光和煦的初秋的日子,柔和的阳光温暖着大地,树木穿着各种色彩的鲜艳的盛装。一个外表儒雅而亲切的中年男教师领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树林中散步。孩子们在听老师讲述金色的秋天,讲述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在准备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然后教师建议孩子们谈谈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孩子们说:“一群白天鹅渐渐在蔚蓝色的天空里消失了”;“啄木鸟敲击着树皮,整棵树都发出响声”;“路边开着一棵孤零零的野菊花”;“鹳鸟站在巢边上,向很远很远的地方眺望,它在想什么呢?”;“一只蝴蝶落在菊花上,它在晒太阳……”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着,体验着一种无法比拟的思考的乐趣和认识的享受。男教师注意地听着,微微地点头,深邃的眼睛里露出一丝微笑。   这个人就是苏霍姆林斯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在这个“感悟秋天”的案例中,学生们关于秋天的谈论可谓异彩纷呈。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在这些优美的语言背后承载的是细腻而鲜明的思想,是孩子们自己的眼睛看到的真实而美好的世界,而且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已经学会了用语言感受并表达自己看到的一切。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得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思维的快乐,得到了莫大的享受。我不禁想起了我所听过的一些课(包括在我的课上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过),很多孩子对老师的讲解抱着无动于衷的态度,怎么也不能打动他,点燃不起他眼睛里的渴求知识的火花,仿佛这些孩子的思维停留在遥远的地方,是教师无论如何也唤不回来的……对于这种现象,相信每一个有良知的教师都曾经深深地困惑过,苦恼过。关于这一点,苏霍姆林斯基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他认为,如果词汇不是作为创作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背诵、接受别人的思想,而不去创造自己的思想,不用词汇把这些思想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变得对词汇缺乏领会力,因此儿童对教师的讲解表现出冷漠的态度也就不难理解了。他建议教师要像防止最大的危险一样防止这种冷漠的态度,防止儿童那种黯然失色的目光,要把生动的、使人激动的词汇装进儿童的意识,并且装进去之后,还得操心,不要使它变成一支干枯的花朵,而要像一只离巢飞去的歌鸟,尽情地欣赏周围世界的美丽。   我想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实际上包括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那就是:知识到底是什么?知识不仅是目的,还是手段,是获取新知识的手段!可是在我们的头脑中,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取知识,而且这种知识的获取数量越多越好,因此教学过程也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长期以来,这种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难道教学除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还会有别的目的吗?“记忆,保持,再现”成了我们一贯遵守的教学原则。但事实却令人不得不深思:许多学生的语言苍白,辞不达意,受过多年的语文教育后还很难写出流利明白的文章。虽然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没有让孩子头脑中那些积累的词汇活起来,变成自己的思想输出去,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并没有变成掌握新知识的手段,没有变成思维的工具,具体到那些已经在学生头脑中积存的词汇,并没有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没有变成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那些词汇僵化得如同一潭死水。由此我联想到当今的语文教学,“积累”是被提及最多的词汇之一,连过去的“基础训练”也改成了“积累运用”。但究竟什么是“积累”,怎样“积累”?“积累”后怎样运用?许多老师恐怕没有仔细地考虑过。   我注意到很多学生在老师的建议下建立了读书笔记,记录自己在读书时的感受和见过的妙词佳句,由老师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五年级女孩的读书笔记本,精美的封面,雅致的页笺,里面被女孩抄满了一个个优美的句子,还有大量的归类成语,可谓妙词佳句大荟萃。我被女孩如此认真的学习态度深深地打动了,心想这个女孩的作文一定很棒吧!但当我打开女孩的作文本时,一种深深的失望与惊讶的情绪淹没了我。这个女孩的作文成绩平平,随意挑选几篇仔细阅读,发现她在读书笔记本上记下来的那些妙词佳句并没有出现在她的作文中,还有些句子简直连通顺也算不上。这种现象使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们总是强调“积累”,这个女孩“积累”了那么多词汇,为什么看不出对她的写作有所帮助呢?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积累”失去了它的作用?   今日展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终于找到了答案。的确,那些优美的词汇并没有作为一种手段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儿童只是在接受,没有创造。也就是说,积累本身成了目的。那些词汇虽然数量可观,但它们是一只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鸟,没有自由,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力量;它们是一支支干枯了的花朵,没有颜色,也没有芳香。事实上,学生的`思维离不开词汇,我们很难想象离开了词汇我们的思考何在。也许有些思考我们没有觉察到语言的参与,但是当我们在思考逻辑性比较强的问题时,我们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语言的参与了。多年来,科学家的研究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人类的思考是借助于语言而进行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思考。上文提到的女孩,虽然积累了大量的词汇,但那些词汇并没有深入到她的意识之中,没有成为她思考的工具,没有成为她观察世界、表达思想的手段,那些词汇并没有“活起来”。   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使这些僵死的知识“活起来”呢?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是:教师要善于在儿童面前打开通往周围世界的窗口,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引导学生借助词汇来思考,进行生动的创作,认识客体、事物、现象和周围世界,并且认识其极细微的差别,深入思考这些差别。比如苏霍姆林斯基带孩子在一个初秋的日子里到树林去,感受大自然的一切,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把自己真实的思想用合适的词汇表达出来,体味思维的欢乐,享受创造的幸福。   因此,不是一味地“积累”,而是把知识变成思考的工具和手段,是我们当今的教师应该特别明确的一个很重要的理念。

篇2:让孩子在音乐的世界里翱翔

由于我们区教育局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做了很多的工作, 使我们也接触到很多优秀的、不同的教育思想, 除了音乐上比较优秀的奥尔夫音乐教育, 国内的新教育, 国外的华德福教育, 以及古代儒家的教育思想, 让我们对音乐和音乐教育也有了更深的思考。

不说辞典里对音乐这一词条的解释, 也不说大学音乐基础教程里对音乐的名词解释, 如果要是让一个普通人来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音乐, 他会说什么呢?

我们想他会说, 音乐首先是好听的, 然后是让人放松的, 还有是让人愉快的。

我们见到有的很优秀的老师上的很“优秀”的课, 流程似乎无懈可击, 教法似乎无懈可击, 学生的座姿比较端正, 演唱的声音也比较完美, 能够看得出平时的基本功比较扎实, 但学生下课之后就伸懒腰, 一出门就脱口而出:“累死我了!”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 这么好的一节音乐课怎么会让学生那么累?作为听课者, 我们享受到了学生演唱带来的美好审美体验, 享受其中, 可是学生本身作为演唱者, 他们是主动地愉快地参与表演和演唱, 还是被老师作为一节优秀展示课的工具被动调遣?我们的音乐课是应该让学生放松, 体会愉悦, 下课满面笑容, 还是应该进行扎实的基本功的训练?在这样的课上, 音乐本身令人愉快和轻松的目的好像没有实现, 原因是什么呢?

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的学生一天有太多的时间在钻研数学、语文、英语, 因为那些是考试科目, 成绩的好坏的确是影响着一个学生、一个班乃至一个学校的声誉。他们已经很累了, 好不容易一周就这么两节音乐课, 我们还把他们整得似乎唱得很专业, 演奏得很专业, 还让他们觉得更累。我们教音乐的老师, 没有从整体上去考虑音乐和音乐学科在整个教育体系及人的成长过程中担负的责任和使命, 片面地狭隘地过于重视自己的音乐学科, 有时思考的重点可能更多地放在专业知识、技能、教法上等等, 其实往往忽略了音乐本身的愉悦价值, 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对音乐的需求。

教育的价值, 在于培养一个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音乐学科是辅助整体的教育体系来实现这一价值的。

当一个孩子出生来到尘世, 有三种东西是人之初所盼望的:善、美、真。

在生命的最初7年里, 善的原则对孩子最为重要, 他们观看我们, 观看周围的世界, 他们内心会感到这个世界是善的。

7~14岁的孩子接近这个世界, 并寻求美, 他们享受各种美的事物, 他们也发自内心地想要创造美———绘画、唱歌、朗诵诗……

14~21岁期间, 他们寻求真, 他们在世界范围内寻找真实和真理。

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 最初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慢。我们的教育似乎更急于求成一些, 音乐教学也犯着急于求成的毛病, 过于强调一节课的成败, 忽略了音乐长期的、系统的情感审美。

端正地坐一节课唱歌真的是很累的, 音乐课堂上多数的椅子是没有靠背的, 也没有桌子让学生哪怕暂时因为累了借一下力用来小憩的, 老师们想到过这一点没有?老师在课堂上热血沸腾地一直顺着自己的教学设计向完美冲刺的时候, 是否应该考虑一下学生是否累了, 是否打断一下这种冲刺让学生动一动?如果一个教师不具备很精深的教学艺术, 哪怕来一段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舞蹈让他们动一动, 体会一下欢愉也不是不可以。我们认为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愉悦和音乐的放松比在无趣的状态下学习音乐技能更重要。

音乐学科作为艺术教育学科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新课标中强调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 通过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教学来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逐步提升, 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第一位。那么, 怎样让我们的孩子们愉快地在音乐的世界里翱翔呢?

这里不难看出有两个重要的点:就是怎样在兴味盎然的状态下进行音乐情感的审美体验?音乐知识与技能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进行恰如其分的学习, 以帮助音乐情感的表现?

我们不是不要好的高水平的技能技巧, 而是如何在平时扎实的技能技巧训练时找到愉快的方式去进行, 发现学生已经产生了厌倦的时候如何及时地停下来, 重拾轻松与愉悦。

失败的课是这样的:这节课上完了, 下节课还得来;成功的课应该是这样的:这节课上完了, 下节课还想来。

其实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就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不过中, 我们的老师要想把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灵活地运用到每节音乐上, 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

一个好的音乐教师除了具备较精深的音乐专业素养之外, 更多地还应该具备其他两点:研习不同的教育思想, 杂家杂谈, 触类旁通, 融会贯通;涉猎更多的艺术门类, 如戏剧、美术等等, 多读书, 不仅仅要看专业的书, 还要读大量大量其他的书, 增强文化内涵、文化深度和文化修养, 你才能够有资格把自己叫做搞音乐教育的。

师与匠的区别就在于文化深度上。当一个人的专业发展到瓶颈的时候, 文化深度和修养会帮助你重新腾飞。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最高的美术、音乐学府招收学生时对文化分要求相对比较高的原因。

篇3:在孩子的大脑里装进“激动”的词汇

八年过去了, 全脑开发和全脑创新慢慢的被更多的志士仁人所接受, 并成为大众的话题和行动, 比如看见用左手打球或写字, 就有人说这人聪明, 为什么呢?他在开发右脑。因为右脑又称为本能脑或潜意识脑, 主要功能是1.图像化机能 (企划力、创造力、想像力) 2.与宇宙共振共鸣机能 (第六感、念力、直觉力、灵感、梦境等) 3.超高速自动演算机能 (心算、数学) 4.超高速大量记忆 (速读、记忆力) 。而左脑是意识脑主要功能除了主司语言, 也就是用语言来处理讯息以外, 还有1、知性、知识、理解、思考、判断、推理和行为抑制。2、五感 (视、听、嗅、触、味觉) 等信息转换、判断、和显意识还有密切的关系。

随着人们知识层次的拓展和眼界的深入, 全脑的概念应该随之拓展, 既然是一个“全”字, 那就应该在全字上下功夫。左脑是脑, 右脑也是脑, 小脑也是脑。生活中人们为了健康进行足疗, 因为中医认为脚是人的第二心脏, 足疗就是在养心, 养心就是在养生。而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也许会说, 某人笨手笨脚的, 也会说某人心灵手巧, 其实这些大众语言中所指心灵手巧中的“心”就指的是大脑, 大脑发达的人手脚笨不了。见过哪个搞科学发明的人是笨手笨脚的呢?又有哪个心灵手巧的成功人士是真愚笨者?

从左右脑进化的角度和心脑联系的密度去思考, 把脚称为第二心脏之后, 自然就应该把手成为第二大脑, 只有这样才能对等, 只有这样才能顺理成章。前肢进化成手, 大脑发达, 大脑发达前肢才能进化成手, 恐龙的前肢为什么没有进化成手?其他哺乳动物的前肢为什么没有进化成手?其主要原因是它的大脑与体重的比例远远低于我们人类。我们不迷信某位大家, 也不需要考证脚是第二心脏到底是什么时候由谁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提出的, 他的依据是否通过某个机构认证或标准验收, 我们得相信自己的判断, 相信自己在自然的演变过程中远远地超过了同类, 脱颖而出的成为了地球临时的主宰, 同时我们也相信马克思讲的——劳动是猿进化成了人。我们必须尊重劳动, 我们必须劳动, 否则万一有一天, 我们由于丧失了劳动和劳动意识返祖成了新猿了, 谁来救我们?

第二大脑是大脑概念的延伸, 手之所以被称为第二大脑, 是因为手在动作的过程中有时发生的速度是用常规思维无法解释的, 例如骑自行车的人突然遇到障碍物时的急刹制动, 神枪手出手的动作, 再就是魔术师的动作更让人匪夷所思。有一些现象带给我们的思考是:在某种程度上好像手在一定的情况下, 能独立工作似的, 但从医学角度讲, 手的所有动作都受大脑的传出和传入的神经指挥, 之所以称手为第二大脑实际上是因为手和脑的关系太密切了, 密切的密不可分就像是邻居。其实手的功能在开发过程中同时也对大脑进行着良性的刺激, 这个刺激对细胞的分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心灵手巧, 手巧心更灵就是最好的写照。

人体本能器官的五脏六腑等只要在人生命过程中不人为的或意外的损坏, 就会本能的为人的生命默默地工作, 但人的可开发器官, 如大脑的思维能力, 眼睛的观察能力, 耳朵的听辨能力, 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鼻子的嗅赏能力及手的动作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改变其功能、调动其潜能、激发其量能。例如, 田径运动员就是通过训练让人的四肢发挥其最佳效果, 钢琴比赛就是比手指的协调和力度, 演讲比赛就是比口头语言的感染力和震撼力等。本能器官基本上不用教育和开发, 只要好好的保护就可为人服务。

人和人一生最大的区别就是可开发器官的开发差异, 冠军和运动员, 写字的和书法家, 教师和教育家, 爱画画的人和著名画家, 飞行员和理想是飞行员的人等等。在这些可开发器官中, 大脑是世界公认的第一位最有价值开发的器官, 也是人和动物的分水岭, 大脑的开发和利用是世界上任何一项开发无法比拟的, 人们把“脑矿开发”列为世界上最有价值和投资回报最佳的开发。那其他器官的开发怎样排顺序, 众说纷纭, 各抒己见, 我个人认为将双手动作的开发和利用列为第二位是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的必然, 是脑矿开发的延深。

手 (动手能力) ——第二脑矿开发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和力作, 闪电式手脑算和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为人体手部有6条经脉循行, 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 大约有99个穴位 (区) , 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

手的进化发展和大脑的进化发展密不可分, 而人生的理想和价值观取向密不可分,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理想, 理想再多、再大, 我们可以通过价值观进行分析指导。大致可分为利己型、利他型和双利型 (主观利己客观利他和主观利他客观利己) 。利己型的人凡事手往里拐, 像不懂事的小孩, 凡是东西就抓, 抓了就吃;利他型的人养儿育女, 为而不争, 为人处世善而无求;双利型的人我们暂时不做分析。由于手的作用就可看出价值观和人生理想, 那手的作用何止这些, 拒不完全统计手的动作数以万计, 手的作用的延伸让哺乳动物的前肢望尘莫及, 手也利他, 也可利己, 可干好事也可干坏事, 但手干事绝对听大脑指挥的, 所以我们在开发手的计算及其他功能的同时, 一定要注意手德, 把正义的利他的事多做, 把利己的非正义的事少做最好不做。

三岁看大, 七岁看老;百年树木, 九年树人。基础教育指的是教育的根, 他和义务教育、免费教育没有必然的联系, 前面是指教育的规律而言, 后面则是就政府或其他机构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而言, 教育的目标让人幸福得生活、高尚的生存。从人的生命形成开始, 教育就大张旗鼓的伴随着生命的历程开始了——胎教、婴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和大学后的终身教育, 生命不息教育不息, 这就是爱, 这就是人类比任何别的动物发展优先的原因。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栋高楼, 我个人认为, 6岁以前的一切教育都在做地基, 闪电式手脑算就像地基里30%的白灰, 尽管没有“控股”, 尽管比例不是很大, 但在整栋大楼的“生命历程”中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致一损俱损, 一荣俱荣。他开的是心智, 他是大脑和第二大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12岁以前在做底槽, 中学在做楼房的框架, 大学在做楼房的功能性装修, 工作后则是楼房在投入使用, 楼房是做何种用途要看社会的发展需求和人的主观努力双向决定, 这也就是说装修和改变用途是经常地事, 为了能适应未来的各种装修, 地基的开挖和打夯一定要有前瞻性, 底槽的下放一定要有预见性, 要为未来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变化把底槽设计的多元一些, 为未来的植架做好真正意义的基础。

篇4:让农村孩子沐浴在习作的春风里

关键词:语文教学,农村小学,写作

一农村小学生习作存在的问题

1. 学生缺少自主读书的意识, 不善于从书本中寻找习作训练点

我执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 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量不多, 有些书籍也过于陈旧, 脱离了现在的教育实际。学校一些老师不太注重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 也不能以身作则带领学生一起读书。由于家长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给孩子购买大量的课外读物, 学生的语言积累的素材相对比较匮乏, 习作能力提高相当困难。加之农村学生的生活比较单调, 没有太多的机会走出去开阔眼界, 这就让学生在习作时无话可说。同时, 学生自己平时的阅读量不够, 语言描述不够准确、精练。

2. 学生习作的内容单调, 不善于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

在平时批改学生习作的过程中, 我发现很多学生不善于使用“总分总”的结构, 有的文章只有一个自然段、有的文章开头没有空格, 甚至有的文章全文看不到一个标点符号。再细看学生文章的内容, 要么缺少语言、神态、动作描写, 要么语言重复出现, 让人读起来感到很啰唆, 更谈不上语言的优美和生动。可见, 教会学生一些必需的习作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3. 学生习作的内容描写不具体, 重点不够突出

学生在故事描写的过程中, 不能使用语言技巧把故事内容写得比较丰满, 故事的重点不突出;也有的同学喜欢在文章中写多个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是草草带过, 根本不会思考使用一些修辞、成语、名人名言、优秀古诗词等。

4. 学生没有走进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 没有将生活融入习作中

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不善于观察, 很难发现生活中可写的内容, 再加上老师千篇一律的习作题目, 一下子让学生缺少了习作的兴趣, 觉得习作没什么意思。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我认为教师要多多发掘一些适合农村孩子习作的题材, 紧密结合农村孩子的生活特点, 写一写他们生活中的事。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的策略

如何才能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水平, 我个人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老师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第一, 老师、同学的掌声是学生习作的动力。在我的习作课堂中, 我都会让孩子朗读自己的文章, 其他同学在倾听的同时要发现他人文章中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哪怕是一个词语、哪怕是一个优美的句子、哪怕是一段生动的描写。在读与听的交融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更多的是让读文章的同学明白自己的文章中哪些地方得到了他人的认可和表扬, 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第二, 经历是最好的素材, 老师要利用各种活动来促进学生习作。我执教的班级里有一大半孩子都是留守儿童, 他们平时和父母在一起的机会很少。记得在一次主题班队活动课上, 我让孩子们来谈谈和父母之间发生的最难忘的一件事情。孩子在简单的分组讨论过后, 一个一个轮流走上讲台畅所欲言。其中, 一个孩子的发言让我深受感动:一次回家过程中, 父亲骑着三轮车载着她和妹妹, 在一条小路上车子滑进了路边的沟里, 父亲的手臂被荆条划了一道深深的口子, 但父亲依旧忍受疼痛把她和妹妹先救了出来。说到这里, 班级里鸦雀无声, 发言的孩子低下头去, 两行热泪流了下来, 我立刻为这位同学和她伟大的父亲鼓起掌来, 班级里立刻掌声雷鸣, 久久没有平静——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就产生了。其实, 每一个孩子都有难忘的经历, 关键是教师要唤起孩子的记忆, 让沉睡的记忆苏醒, 便会产生优秀的文章。

2. 平时的阅读应更好地为习作服务

每周我都会让学生们去阅读一篇文章, 然后去抄一抄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好段, 最后要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抄写这些词语、句子的原因, 把优美的词句和同学分享, 点滴的积累让孩子的文章更加生动优美。有的孩子会在自己的摘抄本上抄上一些经典诗句、有趣成语等, 将一个小小的摘抄本充实得丰富多彩。课余看着孩子们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交换自己的摘抄本, 有说有笑地交流, 阅读会让孩子们的习作之路更加精彩。

3. 用心去观察、思考会让文章更加精彩

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在执教《莫泊桑拜师》这一篇课文时, 就让班上的孩子站在学校门口去观察一大早老师、同学进校园的情景, 并把自己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这让很多孩子发现了不少有趣的事情:低年级的孩子进校园都是蹦蹦跳跳的, 高年级的孩子进校园都是成群结队的;学生进校园都背着大大的书包, 老师进校园都提着小小的包包;男生进校园都是边走边闹的, 女生进校园都是窃窃私语的等。其实, 一旦孩子去认真地观察一件事, 哪怕是最为细微的一件事, 都会有很多奇妙的发现。后来, 我们班那个星期的周记《学校门前的发现》就很自然地完成了。

篇5:和孩子们一起浸润在馥郁的书香里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内容,阅读指导

一、直面阅读失趣

现在的孩子每天面对各种媒体, 阅读量很大, 显然这与新课标所要求的阅读不是一个层面。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高阅读品位, 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每次接手新班级之初, 家长普遍反映:孩子在家不看课外书, 沉迷电玩, 被逼得没办法就随手找一本漫画书来解围。面对此情况, 我采用朗读激趣、故事激趣、奖励激趣、悬念激趣等方法, 利用家校交流Q群, 发倡议书, 与孩子们一道签订读书公约等, 将孩子们慢慢地引上阅读之路。

二、甄选阅读内容

让学生爱上阅读, 首先要找到他们感兴趣的阅读材料。我认为, 在儿童时代这一记忆的黄金时间, 一定要让经典文化为学生积累终生的储备。

(1) 课前阅读。每天课前2分钟阅读校本教材《国学经典360》。下发材料之时, 我先带领孩子们读正确, 然后采用自由吟诵; 适度解读;熟读成诵;联想运用的模式进行。每天的朗读, 恰当的引用, 生动、丰富了他们的交谈、日记语言, 让我感受到经典带给了孩子的快乐、成长, 也塑造着孩子们的灵魂。

(2) 课上指导。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 我都会认真地上好第一堂《好书推荐课》, 采用谈话式、猜图式、续写式等多种方式去激发孩子们的阅读欲望, 如在向刚接手的三年级孩子推荐《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一书时, 我将书中的人物插图一一拍下来, 做成幻灯片, 让学生观察人物特点, 猜猜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 最后将前部分的内容以夸张的语调、丰富的表情读给孩子们听, 后面的内容留下悬念, 让他们自己找书读去, 第二天就有孩子把这本带回了教室, 后来全班同学都在一周时间内读完此书, 课下就有了更多共同交流的话题。

记得有次我在阅读课上指导学生朗读《那是一定的》这首诗时, 他们很兴奋。在反复吟诵几遍之后, 全班都会背诵了, 我又顺势推荐薛瑞萍主编的《日有所诵》。小琪同学在第二天就创作了一首小诗《天和地》发到了我的邮箱。

当我在班级朗读这首小诗后, 同学们就经常缠着我:“老师, 你什么时候再带我们读《日有所诵》呢?”不久, 我也惊喜地发现很多同学买回了《日有所诵》, 就这样, 班级里由开始的不愿读到我要读。

(3) 课余阅读。除了校本教材, 我还为班级的学生推荐了很多优秀的读本, 如《夏洛的网》《柳林风声》《小乔治的神奇魔药》《大林和小林》《鲁滨逊漂流记》《木偶奇遇记》等等。

阅读, 我一直走在孩子们的前面。为了能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我经常搜集名师们推荐的书目, 自己先有选择地阅读, 觉得有价值在班级推荐时, 我会将所看到的最精彩、最有趣的内容情节与孩子们分享, 他们的兴趣被激发后, 我就通过Q群, 发倡议, 让家长带着孩子去买书, 和孩子一道认真阅读, 我会找机会了解他们的阅读进度, 给他们交流的机会, 渐渐地有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读完一本后, 阅读走在前面的同学就要求老师继续推荐新的书目, 不光是学生, 很多家长也经常在群里交流、咨询阅读的情况……阅读, 就这样层层递进地进行, 且形成了良好读书环境。

三、约定阅读时间

学校规定每周给孩子们一节课进行课外阅读。课上, 我有时让孩子们自由阅读, 有时带领他们读, 形式活泼多样。如, 读《三字经》这样的韵文时, 我采用分组巡回接力的形式;读“绕口令”时, 采用看谁读得又快又好的赛读方式;读人物性格鲜明的文章时, 采用表演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另外, 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打擂台赛读等形式都能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朗读中, 他们享受着阅读的乐趣, 感受着语言的魅力。因此, 下午上课前的一段时间, 已经成为我班孩子们潜心阅读的最佳时间, 其实, 一经孩子们喜欢上了阅读, 哪怕是课间的休息时间, 他们也不放过。

四、指导阅读方法

在阅读中让孩子们认识诚信、勤奋、友谊等优秀品质, 并在生活中用以指导思想言行, 提高自己的形象, 提升文化品位。渐渐地, 学生就能感受到文化的价值、魅力所在, 从而爱上读书。我采取的如下方法指导效果颇佳。

(1) 诵。遇到精彩片段, 我会让学生或诵或唱, 情趣无穷, 更容易唤起孩子的情感体验。

(2) 读。生生共读。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互相影响, 共同提高。师生共读。示范读、比赛读、引领读, 形式多样, 很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教学相长。亲子共读。通过在Q上留言、家长会等形式, 让家长明确亲子共读的意义, 做到“同读一本书”, 使得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由学校延伸到家庭。

(3) 讲。在阅读中, 我引导学生读一些浅显易懂的小故事, 或一些精彩的语段。既加深印象、加深理解, 更能与同学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产生共鸣。

(4) 摘。让孩子摘抄好词佳句。同时, 在日记、说话中请孩子自觉运用好词佳句, 并及时分享运用最恰当、最精彩语段。

(5) 演。学生自由组合, 课下排练, 在阅读课上演一演近期阅读中最有意思的片段, 给孩子们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及展示的舞台。

(6) 唱。很多的唐诗宋词、毛泽东的诗词、儿童诗等都被谱曲, 而且旋律优美, 偶尔在学生面前唱上几句很能激发其阅读兴趣。

(7) 写。孩子最初的写就是模仿, 如:我经常出示自己的读书笔记, 引导他们怎么写读书笔记等。每阅读完一本书, 他们就以日记的形式表达, 并找时间让大家分享, 日积月累, 他们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强了。

五、收获阅读成果

首先, 通过多读, 识字能力大大提高。学生并不因为课外阅读量的增加而觉得负担重, 相反, 语文课上, 我和学生都很轻松愉快。

其次, 坚持阅读, 锻炼了学生的记忆力。记忆力的提高, 知识的丰富, 也促进了想象力、理解力、表达能力等智力水平的提高。在刚过去的一学期, 我辅导的学生习作有多篇发表于各类报纸杂志。

上一篇:厦门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时政热点:最强环保部门才能执行最严环保法下一篇:1展厅管理制度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