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中国的孩子

2022-07-27

第一篇:在当下中国的孩子

读书笔记《给孩子当下的幸福》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书笔记

看这本书时很多次有感动到极致的感觉,就像看一部特别好的电影。电影是虚构的,但这本书记录的是真实的,这让我对原本感觉缺乏感觉的生活,又萌生了一丝希望。

或许擦亮眼睛,仔细找,感动还是能找到的,特别是我们还有天使一般的孩子做引领。则像一股细细的沙,慢慢流进心里,一点一点填补了石头的缝隙,同时带来一份柔润,抹平石头的棱棱角角。

作者马丽娟老师:中国第一批接受国际华德福?史坦纳幼儿教育协会培训的幼儿教师李跃儿芭学园资深教师,擅长教育管理,培养、提升教师团队以及对教育感悟的总结。在10年不间断地教育实践和教育管理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观察笔记及随笔心得,最终形成本书。

我带着这样的疑惑去读这本书:我们天天都在讲“要给孩子幸福”,那么究竟怎么样才算是给了孩子幸福?怎么样才可以让孩子感受当下的幸福? 在书中马老师给出了答案。马老师的答案:幸福对于有的人来说就是,他能撅着屁股在沙坑里玩一上午;能滚着一个破旧的轮胎在院子里撒欢似的跑上几圈;能七扭八扭地缝一个布包包;能将豆沙酱包在面团里放进烤箱;能拿个大瓢给菜地浇水,给羊洗澡……我的理解:给孩子当下的幸福,就应该让孩子享受他这个年龄段应该享受的任何事情,而不是给予孩子我们所理解的“幸福”。所以,当你看见孩子不顾刚穿上的新衣服,专注地趴在地上看蚂蚁时,请你不要阻止他;当孩子不顾弄脏双手玩泥巴时,请你不要指责他;当孩子天马行空地给你描绘他的理想时,请你不要嘲笑他…… 因为,这就是孩子眼中的“幸福”。

在读这本书时,有一些精彩片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片段一:点燃心灵的蜡烛

“我们要给予孩子机会,让他们真实地学会一件事情,就像他们真实地学会等待一样,孩子们才会真实地活在当下。”

我的收获:孩子们一旦学会了一件事情,他就是真正地学会了,不会忘记的一种学会。如果我们让一个小孩子很快地学会一件事情,那么相信他忘记得也快。因为,那是他人将别人的发现硬塞进孩子的记忆中,并不是孩子自己想真实地经验它而记住它。所以,就如马老师所说的“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点燃他们内心那盏不灭的蜡烛,保护好它,让它燃烧得更明亮、更久远。”

片段二:长着棉花糖腿的人

“一眼看上去,一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并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孩子。但是,通过孩子生活中的活动,我们会认识到,每个孩子状态背后都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所看不到的。而要想真正地帮助到一个孩子成长,了解孩子状态背后的一些缘由,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我的收获: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原本走的路就会不一样,正因为这样的不同才使得每个人都具有他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然而,孩子是需要我们成人的帮助,才会渐渐地了解这个世界的。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让一个有困难的孩子得到真正的帮助,显得尤为重要。而帮助一个孩子,不仅仅是指,对着孩子微笑,问他我可以帮助你吗,实际上,帮助的意义远不止这些,这是需记住的事情。我们不仅仅要蹲下身来看孩子,更要蹲下心来看孩子。

片段三:“难相处”背后的秘密

“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成人要带着一种敬畏和理解这个孩子的态度去感受他、帮助他。同时,还要看这个孩子的状态是不是已经超出了教育者所能帮助的范围,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帮助,我们都有必要了解他状态背后我们看不到的那部分东西。”

我的收获:面对这类孩子,我们需要的还不只是接纳这个孩子,更需要深入地了解在他的生活中,成人用什么方式在和他交流,还有他的生活环境、饮食、作息规律等都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建立一个适合他的生活环境和具有规律的生活节奏,还需要帮助他的人给他提供可以学习的情景。让他看到大人是如何对待一条金鱼,如何收拾打翻在地的鱼缸,如何与人一起做一个事情,如何表达自己……当他看到这样的场景,会从中学习到怎样真正地去照顾一条鱼,会学会用抹布擦拭桌面上的水渍,会学会协助同伴做一个事情,会学会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读这本书,我就像在看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字里行间充满着温馨爱与亲切。看着故事里的孩子们游戏、学习、捣乱,看着看着我就会被这些小家伙感染,跟着他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学习,一起思考,一起感悟,一起成长。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书里没有深奥难懂的语言,没有惊人的创见,没有苦心的劝导,有的只是老师对孩子浓浓的爱,一种发现优点的眼神,一种可以温暖孩子心灵的光,引领幼儿成长。透过马老师的眼睛,我更好地看到了孩子们的世界:一个宁静的世界,一个充满力量的世界,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我觉得应该像她学习,用心去体会孩子,真心将自己的生活和孩子们融汇在一起。

幼儿园老师,绝对不是我们以前想象的那样,只是一个“能带孩子的人”。同其他工作一样,幼儿教育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工作经验,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个人魅力,创造才华......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不是仅仅有“爱心”就足够的。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要成为一名我自己心中的理想幼儿园教师。

第二篇: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后感

(一)] 忽略掉进站时的拥挤和买票的不便,火车依然是我最喜欢的交通工具,《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后感

(一)。小差出完了,坐火车回家,这种短途的旅游火车,宽敞干净,座椅有点象飞机上的那种,不象传统的那种对座更适合朋友出游聊天打牌,但是很适合一个人的旅行。看一会儿窗外的风景,车窗剪下的风景一向是我热爱的。看田间风光掠过,忽然想起了家乡。最近很少看电视,昨晚在屋里偶然看到四川台的画面,才发现视频果然是有冲击力,洪水泥石流的严重程度,比文字感受到的还要严重得多。哎„„

椅背上有很宽的小桌板,放我的小电脑简直是太宽敞了,不做点功课都对不起这么舒适的环境。开始想做的功课其实是摘抄,因为觉得马老师的书里有感触的东西很多,想摘下来留着,摘着摘着,又觉得还想写写自己的感想,于是变成了摘抄加感想。

“小人儿有过经验”

这一小节记录的是孩子们在点心时间里的一次讨论,这次讨论是有大孩子参加的,他们讨论的话题是“有人经过你身边时不小心碰到了你,你该怎么办?”孩子们发表了各种各样的意见,在仔细地倾听以后,马老师感到激动,“曾有人说我们的孩子总是玩娃娃家、做针线活儿、种植、烤面包等,老师也不给孩子教授知性的东西,将来能有周密的逻辑能力吗?现在看来,孩子们的发言还不够缜密?不够有逻辑吗?看来,我们的工作的确是起到了作用”。

其实关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究竟应该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大概是我们都关注的问题吧。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实验,只能从前人的经验或者教训中去找寻倾向于我们心中“正确”的那一条路。我们都希望孩子长成以后是智慧的,逻辑的,沉静而有力量的,但是这些东西,是怎样来培养的呢?我想,马老师们的探索,是想告诉我们,在幼儿园这个阶段,带着孩子们做事情,帮助他们学会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通过适度的关注,就可以培养出我们想要的孩子吧。

在我看来,知性的内容、智性的教育方式,当然也会有效果,但是对孩子们来说,心力的消耗恐怕是有点过大了,而且智性的教育方式,特别是“言传”的那些部分,即使被孩子们吸收了,也很难内化,而很快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成遗忘曲线上的一个点。很显然,作为喜欢计较得失的父母,我们还是选择那些适合孩子们的年龄和心智,又能给孩子们润物无声的影响的内容和方式吧。

马老师是个有着成熟经验的老师,所以即使是这样的讨论,她也会控制节奏,“我不想就这类需要动很多脑筋的事情和孩子们再多说,也是因为,不想有意识地去调动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去思考比这更深入的问题,班里还有比他们还要小很多的孩子,他们会消化不了大孩子们谈论的内容。”对于一个混龄班的主班来说,随时意识到班里有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而他们在需求上有着很大的差别,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而在马老师的书里,常常都能看到这样的关注。

还有老师对孩子的态度问题,其实这一点还适用于家长。“老师也不想有意识地去过度赞赏发言的孩子说得有多么好,而是用比较自然、平和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他们的建议对大家很有帮助,大家都很感谢他们,这就够了。”“这也是为了帮助孩子们建立起一种因内在的需要而工作的动力,而不想让孩子们变成仅仅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赞许才工作的人。”

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恐怕是最值得学习又最难做到的一点。因为我们潜意识里对“好孩子”太渴望了,而我们又真的太爱我们的孩子了,所以让我们忍住对孩子们的表扬和夸赞,甚至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惊叹,都是有难度的事情啊。其实小朋友很容易受我们的态度影响,被鼓励着或是被打击着。

不知道是否准确,还是决定小结一下收获:

一、幼儿园阶段的孩子需要的是和大人一起做事情,而不是知性的内容、智性的方式;

二、小孩子不适合消耗太多的心力在那些需要比较多思考的事情上,所以混龄活动中的节奏控制尤其重要;

三、对老师和家长来说,在孩子们做了帮助我们的事情或是提供了很好的建议的时候,要用自然平和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他们的工作的意义和我们的感谢,读后感《《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后感

(一)》。

“当你创造了9个游戏的时候”

这个小节也是从孩子们的一个话题开始的,孩子们在讨论“当你创造了一个游戏,想和别人玩儿,却被人家拒绝了,你怎么办呢?”

孩子的回答,“如果你创造了一个游戏,人家不喜欢这个游戏,你可以再创造一个游戏。如果你又创造了一个游戏,别人还是不喜欢,你就再创造一个游戏,直到你创造的游戏里面,有一个是别人愿意玩儿的。如果,当你创造了9个游戏的时候别人还是不愿意玩儿,那你可以玩别人的游戏。”

看到这样的回答,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吃惊孩子们内心的力量。但是我完全相信,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们,如果你给过孩子们这样的机会和关注,一定会象马老师一样,看到孩子们强大的内心。

马老师能看到,因为她们已经给了孩子机会,“孩子们体验过那种被拒绝的感觉,他们才会经验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才会总结出这些话语来跟人分享。这些话语,一定不是之前有人用口述的方法教导给他们的”。

“孩子能获得这些品质的来源,就是要经历儿童群体中要经历的,这其中有可能是冲突,有可能是矛盾,或许还有被拒绝。”

其实给孩子们机会体验,站在家长的立场,我们一定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只是,我们会有小小的担心,就是担心当孩子们经验体验时,他们所处的群体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说负责照顾这个群体的老师或者家长,是否能够给到需要帮助的孩子们适当的帮助,而不是让孩子们只体验到的是伤害。在我们的体验中,作为家长的我们,其实常常是处理不好这个问题的,因为中国的家长,总是习惯性地用脆弱的一面去体验别人家的孩子,总是不自觉地在处理孩子们的冲突时,用谦让和示好的原则来要求自己家的孩子,破坏掉孩子们之间的原始生态。

所以有马老师这样的老师,是孩子们的幸事。马老师在书中分析了孩子们被拒绝的原因,以及在这种复杂情况中老师要如何去做。“在这个比较复杂的情景中,需要我们大人很敏锐地从这个‘拒绝中’作出判断,该引导哪一方作出变化。”并且把握引导的原则或者底限,“我们不能允许有人故意地有意识地来拒绝我们的孩子”。在马老师的经验中,“除了这种比较极端的情况,孩子被拒绝,孩子自己并不觉得有多么的沮丧。也许,孩子也会不舒服,但在很多时候,是我们成人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被拒绝,而为自己的孩子感到沮丧。”

其实从送孩子上幼儿园,甚至没有上幼儿园开始,我们对我们的小朋友关注的重点就变成了小朋友和他人的关系。因为我们都在自己的家里,无条件地接纳我们的宝贝,也同时明白,他不会在别的地方,再享受到这种无条件的接纳。所以,当他走入人群中,尤其是在没有我们陪伴的时候,他们能不能处理好与他人,与自己的关系,就成为我们最纠结的猜想。我想,马老师的分享要告诉我们至少两点,第一,我们担心的问题,只有让小朋友自己去体验,才能真正的从体验中经验到学习,并且总结出他自己的智慧来;第二,作为孩子们身边的大人,我们不是要替代孩子们去体验,比他们更沮丧,而是要学习智慧地去帮助他们,分析他们遇到的问题究竟是什么,然后给予适当的关注。

“是我们搞错了”

马老师讲的这个故事和老师的处理方式,是让我有点疑惑的。虽然老师最后的结论我是认同的,但是具体的处理方式,老实说我不是特别能理解。 这个故事讲的是两个小朋友在用餐的时候,都认定某一个座位上的凳子是自己的,而发生了争执,两个人都有理由要坐在那一个位置,而不肯去坐旁边空着的座位。马老师的处理方式,是请助理老师在两个小朋友争执不下的时候又准备了两个凳子,并且告诉两个孩子,“是我们错了,孩子们”。孩子们疑惑,“为什么?”马老师说,“是我们没把桌子和椅凳准备好,人有的时候就没有将足够多的椅凳放在餐桌旁,人有的时候就想坐自己的位置,但就是没坐到,现在,我们要吧坐那两个位置可以吗?”孩子们争执的问题解决了,孩子们最后高兴地用餐去了。

从应急的角度来说,老师用任何方式控制住局面让孩子们归于平和,其实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马老师说,“我不想让孩子们觉得是他们其中某个人没有把事情做对,才给别人带来麻烦,也不想让孩子意识到是自己不好,才把事情做错了”,而采用了这样的办法,就有点让我困惑了。很明显,我们很少用这样认错的方式来解决孩子的问题。我们更倾向于给孩子真相,错了就是错了,理论上来讲,这样的事情总有对错,为什么不让孩子们面对呢?

对于我的困惑,马老师其实也有解释,“在孩子们还是很小的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出比较自私的状态。他们不会想我们大人理想中所期望的那样,希望孩子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做出一些让步,或者在有人和自己孩子抢玩具的时候,就会鼓励自己的孩子先让人家玩,之后咱们再玩,这才是与人合作的智慧选择。可是这也许是某些成人与成人之间的做事方式,不是孩子们的。在他们这么大的时候,需要的是更多的拥有,而这样的拥有是来自于大人智慧地给予他们,才能帮助他们长大了有力量更多地付出,而我们大人在孩子面前,就是要呈现出无私的状态来帮助孩子们,给予他们能量和支持,让他们在小的时候储存够了,长大了才能达到我们理想的理想状态。”

认真想来,我的困惑其实来自一个老问题,就是对孩子的保护和满足,究竟有没有界限,有没有度。按照马老师的注解,小时候应该多保护,长大了会有力量,可是另一方面,我们又赞同要孩子可以有一些负性的体验,比如说被拒绝,“错了”不也是一种负性体验吗?为什么不让孩子经验错了,然后来成长呢? 再想想,大概是和孩子的具体年龄和气质类型相关吧,也许,有机会可以和马老师交流交流,看看她对这个事情的判断。还有一些的基础理论部分,不认真学习看来是不行呢,老是会困惑在这些基本问题上。

第三篇:活在当下的诗歌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阴影,别人进不去,自己出不来,

也许是你睡觉的时候,

也许是你触景生情时,

它就像我们用那令人厌恶的虚伪饲养的虱子,

挥之不去,散之无果,

每个人都会做错事情,

如果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宽容的,

没有罪恶,没有丑陋,

那些所谓的正义该怎么去行使他们一贯的正义,

年少无知的张狂,

总是要为比支付不菲的代价,

别怪太高调,冒犯高贵教条,是吗?

拿着年轻预知,去消费不可思议的高贵,

连后悔都软弱无力,

回忆本应该是唯美,

似乎也没人愿意把那丑陋留下,

我们习惯于自己的成功,

活在当下,幻想诀别过去,

所以我们自以为是的放弃那些幼稚的过去,

苦苦奢求来日天晴,

天不随人愿,

与其自欺欺人,

为什么不能把回忆过滤成美好的?

过去的不能阻止,

现在的还能补救。

黑暗和光明双生双影,

既然改变不了阴影,

那就努力改变它的形象,

活在当下,缘于改变。

每个人都有一个阴影,

别人走不进入,自己出不来。

第四篇:真实的活在当下

人越惧怕死亡,人就活的越怯懦。而坚强乐观是对死亡的超越。人因为孤独而痛苦,又因痛苦而孤独,在冥冥中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为因果。看了余华的《活着》,才开始觉得自己从未真正的活着。

《活着 》讲述了福贵一生的悲欢,表达了福贵一生的起落盛衰,读它,我们会顿悟活着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人要靠记忆来慰藉,要靠倾诉来释然,要靠平静来概括,要靠回首来彻悟。悲怆的残阳微弱的呼吸着,无意感染了那一个午后的黄昏,带着些许的惆怅,带着些许的悔悟,带着些许的淡然,福贵讲述了自己的一生。

人一旦被上帝关注,那么他得到的不是垂青,就是遗弃。那一抹悲伤的气氛还未退却,又增加了一份妻离之痛,家珍之父罗鼓声张的接走了女儿,带着福贵未出生的孩子。福贵木讷了,哑然了,没有说一句话。男人一旦犯错就难以让人原谅,男人一旦倾家荡产就少了拥有时的霸气,福贵看着妻子走了,默默耕种着租来的五亩地,他要养活一家人。人往往在容易活的时候不安分地活,而在难以活下去的时候又要竭力地活下去,福贵学会了耕地,看着年迈的老母蹒跚在旁福贵心中也许很痛;看着伶俐的女儿凤霞,福贵也许在狠狠地咒骂自己。我一直认为:亲情是人内心中无形的线,看着亲人为自己所累时,人的自责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福贵也如此。福贵的人生轨迹从圆滑优美的弧线变的曲曲折折、颠簸不平了,而他在一直竭力的想要好好的活。此时的福贵叫“富贵”,带有点讽刺性的悲凉,但此时的福贵很真实,很认真的在活着。

人一旦真实得活着,那不真实也变的真实了。正如余华自己说的:“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是他带给我们最重要的信息,坚持活着,再苦再难也要活着,因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活着》像一支古老的歌谣,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生命中脆弱与顽强、欢喜与哀伤的真相,让我们懂得卑微生命中蕴藏着些微的却如金子般闪亮的光芒,让我们懂得人性的温情能够一步步把无边的苦难变成继续前进的力量。

其实,自己的生活别人难以懂,别人的生活自己也不会刻意去懂,在这个时代中,我们都要好好地活着,无需惧怕死亡和时代的局限,只需真实的活在当下。

第五篇:我对雷锋精神在当下的思考

——写在纪念学习雷锋活动五十周年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

--摘自《雷锋日记》

三月又到了,一个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有着丰碑意义的名字渐渐从抽象变得具体;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精神,也正在从一种个人的道德行为扩展为社会的公共道德,成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伦理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就是雷锋,一个来自湖南长沙穷苦出身的个子不高的普普通通的汽车兵。一场意外,给他二十二岁的花样年华和向上人生过早地划上了休止符。而他短暂的一生却因为他崇高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坚定地共产主义信仰和纯粹的人生价值追求,拥有了迄今为止无人企及的荣誉,也成为我军走上中国政治和社会运动前台的第一人。

如果没有五十年前伟人的题词,或许这个世界上将不会有更多的人知道"雷锋"这个名名字,只会有"雷锋精神"与世长存。雷锋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周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雷锋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积淀,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精神。雷锋说,要做“暴风雨中的松柏,不做温室里的幼苗”“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一声”耳边就响起了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雷锋说,“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耳边就响起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咏唱。

然而,在经历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之后的当下的中国,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利益经济,在切实改善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物质化”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三十年以来我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实事求是”的原则得到肯定。许多新的价值观的已出现,自主、自强、自立的价值观逐渐树立,竞争、风险、效益、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了独立的人格,个人的创造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市场经济的独立性使自我意识、自觉意识开始觉醒,人的价值、权利、尊严、人生的意义开始强化,开始重视对物质价值的追求......但是也诱发了个人主义的泛滥,助长了拜金享乐主义的盛行,造成了价值取向的混乱,淡化了集体观念、社会责任和公共道德意识。“小月月”事件,“徐老太事件”层出不穷,一时间,做好事开始变得功利,真心做好事的人,在一次次的受伤和尴尬后,再也无力承担高昂的成本。雷锋精神,渐行渐远,雷锋这个名字在岁月的沉淀中变得更为抽象。一句口号,一首歌,一段被人遗忘的日记,再或者是一截流沙,一缕苍茫,一行时间之涯上的脚印,成为大多数都会变成对童年美好回忆的缅怀。那段在我们人生当中为数不多的对精神粮食的渴望,已经变成我们回忆里最纯洁的童话。我们甚至不再要求自己去成为一个好人,究其因由,我不能尽述,相信很多人,都不能用言语来表述内心世界以灰黑色为主的那一片荒芜。因为要吃饭,因为要应对那一双双充满欲望的眼睛,我们甚至把做人的准则都降低了,不落井下石,不趁火打劫,不做所有违背良心的事情。我们与“雪中送炭”这个成语擦肩而过,我们与“舍己为人”这个词汇形同陌路。

有人说“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 有人说,雷锋是你们的,不是我们的;有人说,雷锋是过去的,不是现在的;有人说,雷锋是被塑造的,不是纯天然的。雷锋精神就这样被可有可无的遗弃了,没有人心生内疚,因为群体中每个人都这么思考,所以每个人就都可以心生坦荡了。可是为什么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自私?越来越贪婪?

冷漠自私贪婪的社会,绝不是一个好的社会。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我们其实很脆弱。所以“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健全人格结构的金字塔中,除了本能欲望驱使的“本我”,遵循现实原则的"自我"之外,还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价值、道德和良心的“超我”。拥有坚定地信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支撑,才有可能构建完善健全的人格 。才能够真的做到“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才能使我们的人生脱离低级趣味的追求,到达更加纯粹的层次和境界。雷锋人生观最光彩夺目的就是——他正确地解决了“为谁活着,怎样做人”的问题。他把“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作为自己的信条,“时刻准备着为党和阶级的最高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直至生命”。在这样的人生观指导下,雷锋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勇往直前的革命干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用生命践行了为共产主义事业毕生奉献的誓言。正是他的思想的高度才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颗善良的种子。雷锋也是一个平凡的人,做了一些平凡的具体的好事。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事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我们不反对可贵的质疑精神,当有些人在打着探寻史实和真相的噱头,拿道听途说、断章取义的事情津津乐道,作为自己坦然的追逐自己的欲望的藉口时候,不知他们是否问过自己:就算是作秀,我做到了吗?法律是行为的下限,道德是行为的上限。楷模的意义在于他所凝聚的精神力量和灵魂高度;在于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于雷锋精神体现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人道主义和利他主义;在于他昭示的社会主义的道德责任和社会良知;在于他倡导的每个公民道德都应具备的价值观、人生观公德观、职业道德精神和理想人格。

有位僧人曾赞叹雷锋是圣人!但雷锋本来就不是媒体所塑造的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那个人,他有缺点,有血肉,他是你行走于尘世间迎面相逢的那个路人。倘若每个人都能以如此平和平等的心态去面对、接纳、融入这个小个子男人,那么雷锋精神将一直存在下去,并且被继承,被发扬,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普世价值标准。

如何学习雷锋精神?我小时候以为那就是做好事,现在想来应该用“帮助”这个词来表述更合适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譬如蹬不动三轮车的伙计,看不清公交牌的老者。把你的时间给予那些没时间的人,把你的精力献给那些没精力的人,助人为乐,在助人之时,心里真会感到愉快。而这一精神,“很多时候,只是举手之劳。”比如,公交车上让座、斑马线上扶老人过街。勤俭节约,不少人请客吃饭,吃不完,打个包,也不丢面子吧?敬业爱岗,用现代的说法,叫职业素养。集体主义,也就是团队意识,如何去合作,如何去沟通。钉子精神,就是挤时间学习,补己之不足。也可以理解为,进取心,学习雷锋精神也许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只要我们从身边的事做起,这些都不难做到。那么,我们何不从现在就去做呢?

雷锋离开我们五十年了。在这个春天将至未至,乍暖还寒的时候,伴着学习雷锋常态化的春风,我们已经感到了阵阵的暖意。这股暖流来自坚守藏区支教12年,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胡忠、谢晓君夫妇;来自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用最简单、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为病人治病,与病人肝胆相照的老军医——吴孟超;来自退休后义务植树22年的好书记——杨善洲;来自8年来用烤羊肉串赚的钱,资助上百名贫困学生的义侠巴郎——阿里木...... 五十年来,雷锋精神感染和教育了几代中国人。雷锋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生动诠释,它在一代又一代人手中传承发扬,是一面永不褪色的光辉旗帜。一个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我们的社会真正的尊重“雷锋精神”,我们才能说,我们为雷锋精神骄傲;只有我们每个人把学习雷锋化作自觉自愿地行动,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上一篇:镇扶贫日活动总结下一篇:知法守法懂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