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城镇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2024-04-09

恩城镇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汇报(通用8篇)

篇1:恩城镇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恩城镇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党委书记杜文陆同志在全县各乡镇观摩(恩城)会上的汇报发言

(2008年7月26日)

今年以来,我们恩城镇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一系列会议精神,坚持以“项项争先、年年进位”争先创优活动为总抓手,认真践行“干事创业讲科学,求真务实谋发展”的指导方针,紧紧围绕发展和稳定两大主题,突出狠抓了招商引资、民营经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服务业发展五大工作重点,大力强化平安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两大保障措施,用心把握,合力创业,全镇经济社会实现了新的发展。截止6月底,全镇新增私营企业42家,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新增个体工商户286家,完成全年任务的66.5%;实现工商税收780.9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48.8%,同比增加68.7万元,增长9.6%;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三小车辆养路费超额完成征收任务;美国白蛾防治实现了控制最好,97个村仅发生16处,并及时处理到位;实现了无到县以上集体访。下面,分七个方面做一简要汇报:

一、招商引资工作坚持走以多取胜、以大取胜两条路子,取得了新的成效

针对我镇这两年招商引资项目少、项目小的实际,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认为之所以招商引资成效不明显,核心的问题就是摆的位置不对、重视程度不够、下的气力不到。为此,我们确定了“跟踪帮扶扩张一批老的、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大的、广泛联系储备一批新的”这一思路,着力在“多”和“大”上下工夫。“多”,就是广泛进行动员,搜集招商信息和线索,让全镇上下各个阶层都热招商、参与招商、为招商献计出力。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不仅机关干部行动起来了,而且村级招商也开始破题上路,教师、企业干部职工特别是业务员、供应商也开始参与进来;不仅镇内动员起来了,而且所有的外来客商、恩城在外的工作人员以及在恩城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和二中同学会的成员也开始行动起来,给我们提供招商信息,从而大大丰富了我们的信息资源。截至目前,已掌握各类信息178条,从中筛选出67条有价值线索进行联络,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招商引资提供了资源、奠定了基础。同时,全镇有19家老企业开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寻求对外合资合作;有12个村庄实现了招商项目零的突破。“大”,就是在广泛搜集信息的基础上,从中筛选出9个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好项目,实行专门盯靠、重点公关。其中,借助县里开展的广东东莞招商活动,我们就新洽谈了4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新近洽谈的无锡大舟机械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的铝型材项目,也是由在无锡基地投资的广东客商牵头投资的。另外,我们还充分借助恩城交通区位优越、闲置资产、加工企业多、园区基础好等优势,广泛宣传、广泛联络,以商招商、以企招商、资产招商、全民招商的成效开始显现。截至目前,全镇招商引资续建项目4个,新开工项目5个,签约项目3个,在谈项目6个,合同利用外资3.49亿元。

续建项目:盛茂纺织品有限公司年产3万锭棉纱项目,西车间已整修完成,设备正在安装,办公楼已封顶;汾酒集团年产5000吨白酒项目,5000平方米的办公楼主体和3000平方米的灌装车间已装修完工,灌装设备已安装到位,5800平方米酒窖车间已封顶,3000平方米的二号酒窖车间已开槽;进城服装年产1000吨皮革着色剂项目2400平方米主车间竣工,正在安装设备;哈尔滨梅东集团与森力公司合作年产1.5万吨蛋白饮料项目,证照已办理完毕,生产设备已调试完毕。

新建项目:平原桑乐真空管有限公司年增产50万只真空管项目占地6000平方米的车间已完成主体;位于镇工业园内投资1200万元的德州福达食品有限公司已投产运营,现正在做鸡腿、鸡翅等肉制品加工的准备工作;位于镇工业园内的年产6000吨豆制品项目,2100平方米的车间已竣工,1000平方米的办公楼已封顶,正在安装调试设备;位于县城西外环,由济南瑞达汽贸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的汽车展销项目,5000平方米展厅改造已完工。签约项目:由福建祥龙投资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的大型加油站和餐饮服务项目,已缴纳定金并办理完相关证照手续;由广东中德远东机械有限公司投资7000万元的啤酒饮料整机设备生产项目,已缴纳定金并正在办理相关

手续;由安徽合肥客商投资1300万元的金色桃园娱乐中心项目,已完成布局及装修设计。

在谈项目:由河北客商与永泰纺织公司合资1800万元的棉纺加工项目、深圳东方玻璃灯饰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玻璃灯饰器材加工项目、广东克时敏包装设备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的包装设备加工项目正在商谈具体投资事宜;滨州佳禾饲料有限公司投资2800万元的饲料加工项目、武汉烁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的高蛋白酒糟饲料加工项目来恩城进行了实地考察;无锡大舟机械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的铝型材加工项目,已完成了在县二棉厂的选址,7月底前交纳定金,有望年底前投产一条生产线;香港客商投资8000万元的注塑五金件项目已达成初步意向,7月23-25日来平考察,该项目为高科技、外向型企业,07年销售收入1.3亿美元,居东南亚第三位;安徽客商投资2亿元的多晶硅光电子项目也已前来考察,计划下周到徐州和潍坊两家企业实地考察后确定。

二、民营经济围绕特色产业规模扩张和档次提升寻出路,实现了新发展

在民营经济发展上,我们既注重社会效益,更注重政府受益,坚持“政府当导演、群众当演员、能人当主角、园区做舞台”,突出抓好能人大户示范、园区建设和帮扶服务,全力打造木器加工和食品加工两大特色产业,力争跨入“全省民营经济特色产业乡镇”行列。一是抓能人促群体增生。围绕让群众的死钱变活钱、让能人变老板这一目标,我们在全镇筛选确定了100个民营大户、产业能人实行微机管理,镇、片、村三级重点跟踪,作为“抓千带万”的对象进行重点引导和扶持,促其发挥带动效应。上半年,全镇新增木板、木片、木器加工户48户,豆制品加工15户。这些项目虽然小,但我们坚信今天的小业户将会成为明天的大老板,栗振坤、栗振营、何克敏、杨步煜等人的今天就是他们的明天。二是抓骨干企业带动。对森力、奥力源、中普、富力达电动车、桑乐真空管等骨干企业,我们加大了支持、引导和帮扶力度,促其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森力公司通过与杏花村和美东集团的合作,实现了新的扩张,白酒项目达产后,不仅资产可实现翻番,利税可实现翻两番;中普公司投资1000万元整体购买奥伦八喜,已经完成了设备改造和员工培训并已投料,计划中秋节前集中上市;奥力源新征20亩地实施扩建工程,年底前可达到10万吨能力,从而实现与森力并驾齐驱;富力达电动车正在洽谈引进新能源电池项目。桑乐太阳能真空管新车间投产后,明年可实现生产能力翻番。德州江南香食品有限公司也正在做新企业投产前的准备工作。三是抓园区载体建设。为增强园区的平台作用,我们进一步加强了镇工业园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投资24万元完善了排水系统改造,促使了一些好项目进到园区进行生产经营。目前已投产的项目2个,在建的项目3个,签约的项目3个,在谈的2个。同时,我们在村级大力实施了“村企带动”战略和“一村一区”工程,全镇新规划建设村级加工小区12个,扩建4个。计划以此拉动农民就业结构的调整和收入结构的改变,带动更多的农民由一年两见收入向月月有收入、天天有收入改变。四是抓档次提升。一方面,打造加工龙头。乡吧佬加工企业全部通过了食品质量与安全QS认证,其中福达食品公司肉食加工项目通过了省质检总局的验收、国家局的批准,车间内全部清洁生产,改变了过去小作坊的落后局面;占地40亩的豆制品产业园,一期工程的三幢车间已经完工,正在安装设备,1000平方米办公楼正在装修;美艺居家具、天成家具、敬客电脑雕花板等企业先后投资新上免漆微电脑刻花设备,邹庄木器加工大户程桂忠投资100万元新上大型家具烤漆设备等,带动了木材收购、运输等衍生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木器加工业产业链条的形成;恩城立春、洪国豆制品厂、兴利食品厂等一批加工企业也正在抓紧施工建设。另一方面,培植新生亮点。重点扶持了拥有2项专利的祥泉太阳能开水器、孙石匠电子元器件、五里庄灯具、马庄电动车等一批加工项目。

三、新农村建设围绕“双抓双带”工程抓落实,实现了新突破

我们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实施“双抓双带”工程的号召,紧紧围绕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抓落实,以园区建设和特色产业培植为突破口,狠抓产业中心村培植和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培植11个产业中心村的主导产业,突出抓好西关、五里、北铁匠三个产业中心村亮点建设,并成立了3个产业党总支,从而带动周围关联村庄,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突出村内工业发展,着力打造一批税收万元村。在全镇总结推广了陈营、元官屯等村庄的先进经验,以建设工业强村为目标,以纳税过万元为标尺,鼓励沿省道、国道的32个村庄上项目。一方面,打破了村域界限,鼓励镇内能人选好位置上项目;另一方面,鼓励招外引外来上项目。这样不但避免了与土地政策的冲突,而且在富村、富民上实现了新探索,更重要的是从长远讲对农民就业观念的改变带有现实意义。最终在全镇实

现企业总数过500家,百人一企业。二是着力培植产业亮点。在养殖业上,我们突出小区建设,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重点培植了大北关牛羊、叶庄肉牛、大洞可繁母猪、北站肉鸭和山鸡、胡庄及马王养鸡等,全镇新增养殖小区12个,新增养殖大户215户;在种植业上,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突出了示范基地建设,建成了百棚蔬菜示范区、一年四作陆地蔬菜示范园、雪莲果示范种植区等。同时,充分发挥产业协会“助推剂”的作用,完善了辣椒种植、豆制品加工、木器加工和个体商会等协会组织,全镇共有各类注册协会组织10个,今年新增各类会员600余人。木器协会已通过清晨家私开展对外合作和招商,豆制品协会已与河南许昌合作并争取到上级扶持资金20万元。三是狠抓了村庄的规划建设。目前,全镇97个村庄都制定了建设规划,其中,西台村两幢二层新型居民住宅楼试点楼工程已封顶,西关村与德州客商达成了沿顺河街修建10幢5层商品住宅楼小区项目意向,并完成拆迁房屋及地面附着物的丈量。对方在乐陵、夏津、齐河均已建成,想做全市第一个在乡镇开发小区的人,提出的优惠政策要求正在整理。1-6月份,全镇9个村庄硬化了大街;全镇完成105国道、平夏路和平武路以及村村通公路的补植,植树面积2347.6亩,植树22万株。25个村庄完成了街道绿化和围村林建设,共种植各类绿化树木3万余株。其中,大杨村新建围村林、片林140亩,植树1.15万株;扎实开展了春季卫生大整治活动,重点对11个产业中心村,尤其是对五里、北铁匠、西关3个中心村的大街小巷、文化大院、重点部位进行了集中清理。加强了对村村通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建立健全了养护管理专业队伍。

四、小城镇建设重点围绕“一街两区”建设搞突破,形象显著提升

在城镇规划上,我们已联系省城乡设计院对镇驻地总体规划进行修定,新规划围绕打造 名镇 商贸区、居住区、工业区、行政区,功能更加完备、更加科学超前。在城镇建设上,我们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各乡镇建设“一街两区”的要求,重点围绕105国道、平恩路、平夏路两侧开发做文章,“一街”为商贸一条街,“两区”为居住区和功能区。突出打造镇工业园、105国道西关段和南十里铺商贸区、平恩路两侧商住区、镇驻地拓新路商业一条街。目前,105国道两侧镇工业园新增建设面积1.9万平方米;西关段商贸区已经建成2.3万平方米,辅路铺装5000平方米,东侧排水设施300米,投资20多万元的照明工程正抓紧施工,两侧借助公路部门支持,排水工程已开工;为了加强南部发展,南十里铺商贸区建成商业楼4000平方米,105国道东侧5000平方米的两层商住楼主体正在设计之中;平恩路两侧商住区西侧已有(二棉厂至105国道)12家三层商贸楼封顶,3家主体工程正在施工,8家正在筹备建设;镇驻地拓新路商贸一条街,粮所段和工商所段及中间户正在紧锣密鼓操作之中,计划尽快建成西关片区融商厦、门店、家具市场、居住区为一体的新城样板区,全面提升小城镇的档次和水平。在城镇管理上,我们重点在亮化、净化上下工夫,彻底解决了打场晒粮、垃圾乱倒的问题,并且新安装了36个垃圾箱,专人管理。建立了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在城镇经营上,我们借助开发实现政府增收50多万元,居住区建设成功后还将有一个更大的收益。同时,计划对私有灯箱和主要路段按项实行政府统筹、市场化运作,用于解决管理、建设费用不足的问题。

五、服务业发展走街区结合的路子,呈现出新局面

上半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加快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抓服务业发展就是抓新兴财源的理念,服务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一方面,严格规划建设,激活发展的优势。在加快 “一街两区”规划建设和配套步伐,增强载体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专业市场的培育。目前,全镇已形成以鲁北家具、建材、牲畜交易、大北关鸽子等六大专业市场为主体,城区、西关等六个集贸市场相配套、有较强辐射力的市场流通网络,成为各类经济人和民营业户的主阵地。另一方面,着力项目引进,注重借力发展。一是借助外力壮大实力。今年上半年,全镇共有5个服务业招商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其中,投资500万元的平原名典咖啡语茶已正式营业;投资2000万元的金色桃园娱乐中心项目已完成布局及装修设计;投资3000万元的大型加油及餐饮物流服务项目已办理完有关证照手续;投资1200万元的汽车展销及维修项目,展厅已竣工,证照已办理完毕,计划7月28日举行开业庆典。规划面积3万平方米的居住小区项目正在实施中。二是深挖内力增潜力。我们重点围绕105国道以红运村美食城为龙头的餐饮业和以鲁北建材市场为载体的建筑材料业,平恩路以鲁北家具市场为平台的家具生产与销售,拓新路以百汇商厦为龙头的批发零售业,进一步研究制定了发展创新规划,围绕出特色、增实力落实服务措施。积极协助红运村在原来引进羊蝎子名吃的基础上,新上了辣鸭头、鸭脖子等名吃;通过协调交通、交警,帮其解决了客车服务大厅客户不足的问题,从而确保了上半年营业收入的稳中上升。同时105沿线借助去年的卫生大检查,实现了清洁卫生经营,西关段还新引进了小蒙羊、小肥羊等连锁店。据统计,上半年,全镇新增各类服务业经营户110家,全镇达到980家;新增从业人员440人,达到3700多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28.7%。

六、干部队伍建设围绕提高效能和增强合力作文章,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党建为先的理念,着眼于“抓基层、打基础、管长远”,以提高工作效能、凝聚工作合力为重点,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力夯实保稳定、促发展的组织基础。一是结合县里开展的“项项争先、年年进位”争先创优活动,在全镇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学先进、找差距,争先进、创一流”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带头招商引资、积极参与全民创业” 的“三带一创”活动,书记、镇长、分管同志分头参加各部门和部分工作片的讨论会,采取人人总结、人人讲的形式,并形成会议纪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工作创一流、单项工作争先进”的目标。广大党员干部“以恩城为家、以恩城为荣、为恩城增光”的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凝聚了合力,形成了人心思上的浓厚氛围。全镇08年黄水费征收实现了七天超90%的目标,自己和自己比七天干了过去半年的突击性工作。二是制定出台了学习、考勤、卫生、会议等10项机关管理制度和目标考核机制,脱产干部人人签定目标责任书,党委根据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严格考核奖惩,变就事论事和以人管人为制度管人和目标考核。三是通过选拔能人主持村务,让能人当家领路。在村级大力倡导了“能人入党,党员能人当干部,干部中的能人任支书”,一大批年轻有为的人才进入村级班子,有效地实现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党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特别是通过历练,镇、村干部最大的变化就是会协调、会服务了,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更灵活、更实用、更长远了。

七、平安建设围绕化解矛盾、营造和谐下气力,社会更趋稳定

在抓稳定上,我们坚持做到了不单就稳定抓稳定,而是采取综合的治本措施,确保平安、和谐。一是倡导提出了“开放、包容、诚信、感恩”的恩城精神,而且政府带头践行,干部争做表率,进一步改变民风。二是执法注重两个效果。自觉做到对人民内部的矛盾,有问题干部先协调、有分歧内部先解决,尽量少动或不动公安、法庭,尽量避免群众打官司;执法过程中,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强化干部、老同志的调解职能,尽量避免打官司,撕破脸。对干部正确处理,支持不纵容、保护不袒护;纠纷处理依法与依俗(村规民约)相结合。三是信访主动出击、矛盾及时处结。我们严格落实领导包案、接访和下访等制度,并充实加强了矛盾调处中心力量,同时要求各片、各部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应该解决并且能够解决的,要立即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要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对提出不合理要求的,要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并将处理情况向分管领导及时汇报。上半年,共受理来信26件,接受来访38次,处结率达96.4%,有效维护了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四是全力营造公平、公正。结合闲散宅基地清理回收、抗震救灾、计划生育等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大了执法和扶危济困力度,促进人人讲规则、守公德、讲诚信、献爱心,共同营造公平公正的生产生活环境。4月份全镇集中开展了农村财务集中整顿工作;6月份开展了 “计划生育集中突击月”活动;全镇97个村庄完成闲散宅基地回收,共收回1364.8亩,收取资金150.5万元。“5.12” 四川省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村庄以及社会各界踊跃为抗震救灾捐款,全镇共交纳特殊党费和捐款27.6万元,表现出强烈的大局意识。五是高度关注民生。小麦直补、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部落实到位。

在稳定上,我们自己和自己比有明显好转和变化,但距平安和谐的要求还要做大量工作,有时因工作不到位也给上级添了不少麻烦,不过我们一班人有信心实现由基本稳定向长治久安的转变,进而实现干群关系、群众之间的人际关系“双和谐”。

篇2:恩城镇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____年上半年,a市建设局在a市委、市政府及a市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一年有起色、二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的目标,不断拉大城市框架,加大城镇建设和管理力度,使城镇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截止_月底,a市城市建成区面积__平

方公里(包括汝南工业区),城市人口__万人,四个建制镇人口_万人,城镇化率达__._%。上半年共完成城市固定资产投资____.__万元。现将a市城镇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a市城镇建设情况

(一)加强城乡规划

一是按照建设厅要求,我市委托**市规划设计院对a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进行编制,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目前,相关基础资料的搜集工作已经完成,规划初步成果编制正在进行中。二是完成了中大街西段改造、**工业区*起,___处;其中新建工程___起,___处,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四是做好村镇规划工作。上半年**乡、**乡完成总规报批工作;**乡总规编制已完成,正积极进行报批;**乡正在积极进行政府选址工作。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一是道路建设。完成了市区_条主干道人行道彩砖铺设,完成**高速城区引线沥青砼罩面及道牙铺装,完成广成路道牙改造工程,**工业大道、轻工业园区道路砼路面基本完成,**路、油库路路基工作已完成。二是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成了污水处理厂脱氮设配安装;完成二水厂加压设配和加氯设配安装,改造和新铺供水管道____米,新发展用水户___户;新发展煤气用户____户,大大提高了煤气普及率;完成了**北路二星级公厕改造工程,东环路垃圾中转站已开工建设,无害化垃圾处理厂水文地质详细勘探工作正在进行。三是绿化工程。完成了**路、**路、**路绿化改造,高标准对**高速公路引线进行了绿化,同时在城区补植各类乔木___棵,花灌木____株,新铺草地____平方米。

(三)市政公用事业管理方面

一是在加强市政设施巡查维修的同时,对部分城市道路、雨水井进行了维修改造。上半年对市区***路共计____平方米破损路面进行了修补;城区排水设施清淤工作已基本结束。同时对路灯设施进行了彻底检修,使城市明灯率达到了__%以上。二是抓好城市客运管理,强化了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有效遏制了公交车招手即停,出租车乱调头等不文明现象。三是强化城市供水、供气管理,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挖潜改造,落实应急抢修队伍,保证正常供水、供气。

(四)市容市貌管理方面

一是环境卫生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实行了垃圾定时上门收集制度,集中清理了城市积存垃圾,对_条主干道清扫保洁权进行了竞价承包,落实了其他主干道和小街小巷清扫保洁责任制,卫生面貌大大改观。二是城市主干道和主要地段占道经营的势头得到了一定遏制。对城市主干道,繁华路段的占道经营,流动摊点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同时加大巡查力度,重点地段实行专人管理,蹲点守候,使乱摆乱放现象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治理。三是户外广告设置进一步规范,局属有关科室、二级单位密切配合,联合行动,集中清理乱贴、乱画、乱挂,拆除违章设置的户外广告,利用闲置广告牌书写了公益广告。四是建筑工地文明施工进一步落实。根据《建设部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我们多次对市区内的建筑施工工地、拆迁工程和市政施工工地进行大规模的整治活动,施工单位落实文明施工管理规定,集中整治工地内外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建筑施工工地建设风景墙率达___%,各施工工地都有了防尘措施。

(五)建筑市场管理方面

进一步强化建筑市场管理,建立健全工程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工程质量负责制、工程验收备案制等,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一步规范了工程招投标,切实加强了工程质量管理,造价管理和建筑工地安全管理。上半年共办理招标项目__项,建筑面积__.__万平方米,招标率达到__%,共办理建筑质量监督项目__多项,面积__万平方米,监督覆盖率__._%。依法发放施工许可证__项,建筑面积__.__万平方米,同时依法查处无证建筑__项,处理__起。

(六)在小城镇建设方面

篇3:恩城镇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4 污水井

古北口镇位于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 东邻新城子乡, 南接太师屯镇, 西连高岭镇, 北隔长城与河北滦平县相望, 距密云县城55公里, 距北京市区115公里。全镇总面积8410公顷, 辖区内有9个村民委员会, 4个居民委员会。年末常住人口9453人、4790户, 其中农业人口7028人、3126户。

经过几年的发展, 古北口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称号。2008年, 被市农委确定为北京市重点小城镇;2010年, 市政府授牌为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2011年, 被列入全国第一批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古北口在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通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 充分积蓄了资源和政策的发展优势, 为古北口镇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5污水处理厂内景

6 投资修建的污水处理厂

7 集中改造后的公共厕所

1 总体规划与绿色低碳实施方案

古北口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定位为:以长城文化和古镇文化为主导的生态型、国际型旅游休闲特色镇。因此,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贯彻了“能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思路, 创建“中国低碳生活示范区”、“国际休闲度假集聚区”和“大北京文化创意先锋区”。从宏观上合理制定城市综合发展战略, 确定城镇职能和产业布局、生态保护、文物古迹保护、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古长城保护, 做到人与自然、保护与开发、经济与文化的多元并存与和谐共生。

依据《密云新城规划 (2005—2020年) 》的相关内容, 规划末期, 镇域总人口将由现状的10472人减至9000人, 城镇人口将由现状的2000人增至5000人。镇域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0公顷以内, 镇区建设用地59.79公顷 (其中旅游设施用地6公顷) , 人均119.58平方米, 农村建设用地60公顷, 人均150平方米。

为保护境内特色旅游资源, 古北口镇特别编制了绿色生态专项规划。将规划区分为三个生态区:山林生态保育区、重点保障山林生态保育、可适度开发生态旅游;山前生态建设区结合山前良好的生态景观, 重点进行生态城镇建设;潮河生态保护区整治潮河, 疏通河道, 在其两侧布置100~200米带状防护绿地, 形成镇域生态系统网络。将镇区东西两个组团之间利用潮河防护绿地安排休闲开敞空间, 作为组团间的特色生态节点。

根据《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实施意见》的要求, 2011年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委托中国建筑设计咨询公司编写《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总体实施方案》。根据《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镇域规划》、《北京市密云县沟域经济发展规划》、《密云县古北口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 结合《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 (试行) 》 (建村[2011]144号) 对建设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的基础条件进行全面评估, 确定古北口绿色重点小城镇2012~2015总体建设目标 (见表1) 。

近期工作重点为:建成古北口绿色生态环境基础设施, 打造出一个农民示范村镇 (司马台新镇) , 一条生态型水域湿地保持带 (汤河生态流域) , 两个集中集贸市场 (老街区集贸市场、古御道特色商业集贸市场) , 三个生态旅游文明示范区。到2014年,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20%,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十一五”末下降15% , 基本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绿色生态建设目标。

8政府安装在各村主要道路上的节能路灯

9镇政府筹资在每个村建设安装污水处理系统

2 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情况

2.1 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2.1.1 浅层地源热泵应用工程

密云县古北口镇政府办公楼配套的地源热泵供暖及制冷系统, 建设规模约3000平方米, 项目投资920万元。项目于2011年开始实施, 建设周期为一年, 2012年底已投入使用。

2.1.2 太阳能路灯工程

密云县古北口镇镇部分主要街道、学校、卫生院等公共场所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 项目投资1251万元。项目于2010年开始实施, 建设周期为一年, 2011年底全部投入使用。

2.1.3 太阳能热水器和阳光浴室工程

安装农户太阳能热水器1067块, 建设阳光浴室8座, 建筑面积2442平方米, 集热器1008平方米, 总投资180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财政投资951万元, 其余为农户享受国家补贴。

2.1.4 其他新能源和镇区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工程

政府投资1263.37万元, 建设生物质气站4座, 总建筑面积3536平方米, 解决了5个村1387户村民的日常生活用气问题。对镇区的供热系统进行改造升级, 投资1818万元建集中供热厂一处, 铺设热力主管线1.84千米, 采用新型燃煤供热, 拆除原有小型锅炉房10处, 消减燃煤近1500吨。

2012年政府投资10万元, 对101国道两侧73盏, 每盏400瓦的白炽路灯进行节能改造, 每年可节电108711.6度, 节省开支10万元。

2.2 发展建筑节能与发展绿色建筑

司马台新村建设总投资5亿元, 总用地面积23.7公顷 (355.5亩) , 节约土地239亩, 总建筑面积94315.7平方米。在司马台新村建设中推广新型建筑节能民居建设。外墙使用挤塑装饰保温板, 窗体采用中空保温玻璃钢窗, 质量全部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冬季采暖采用独立空气源热泵供暖, 初期投资约为100元每平方米, 仅为地源热泵投资的三分之一。制取相同热量时低温空气源热泵同燃气式相比节省41%, 同电热膜相比节省69%, 可减掉燃煤锅炉6台, 削减燃煤用量近3000吨。

在独立采暖农房中, 镇政府投资1804万元对全镇820户64000平方米农房进行了节能改造, 供暖方式上正在试用 “碳晶地暖”技术, 具有采暖舒适、环保节能、占用空间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系统寿命达50年以上, 单位采暖费用比普通水地暖节省费用达40%以上。目前, 古北口地区已有10余户利用推广这一采暖技术, 并受到农户的一致好评。

公共建筑方面, 完成了古北口镇幼儿园改扩建工程, 建筑面积2378平方米, 采用外墙保温、中空门窗保温方式, 2013年投入使用;投资119万元对政府办公楼进行了节能改造, 更换了中空门窗, 加装了楼房保温材料。

2.3 环境污染防治

依据镇总体规划, 先后投入亿元资金实施了司曹路一期工程、马北路支线工程、司马台景观路东延工程, 总里程达17公里, 极大地改善了古北口对外交通条件, 同时对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 栽植乔灌木和花草10多万株;积极实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小流域治理等工程, 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 实施人工造林5000亩, 封山育林1万余亩, 实施彩叶林工程7000亩, 抚育中幼林9.45万亩, 共栽植各类苗木80余万株, 全镇生态林面积100590亩, 林木覆盖率达到75%;投资1300万元完成了汤河流域生态治理工程, 使汤河流域生态环境和旅游景观等得到整体改善;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积极适应城镇化发展要求, 加快公共服务项目建设, 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 建成了文体中心和幼儿园, 镇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全镇拥有中心卫生院1所, 拥有小学、初中、幼儿园各1所。村村建有农民文化健身广场等群众生活休闲娱乐设施。一方面注重对古镇文化深入挖掘, 另一方面按照古镇保护规划, 正在积极实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区修缮恢复工作。

2.4城镇污水管网建设

2.4.1镇区污水治理工程

密云县古北口镇镇区现有污水处理厂1座, 建筑面积1214平方米, 铺设管线3000余米, 日处理污水500立方米, 工程总投资430万元。其他行政村共建有小型污水处理站23处。

2.4.2 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工程

计划投资1800万元, 改造污水厂一座, 铺设污水管网7268米、中水回用管网1400米, 改造并新建村级污水处理站30座。使全镇污水处理覆盖率逐年提高, 北京水源地水质得到保持。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工程已经水务部门设计。

2.4.3 加强污染防治和垃圾处理工程

以垃圾集中转运和资源化利用为主要方式, 投资320万元, 建设集中垃圾转运站一座, 购置专业垃圾清运车4辆, 垃圾转运车1辆, 全镇配置垃圾桶600余个。采取“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模式, 实现全镇垃圾统一转运、统一集中处理。扎实推进改厕工作, 全镇达标公厕18座, 做到专人管理, 开放率达到95%以上。农村户厕改造率达90%以上。

3 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长效制度建设

古北口镇全面实施了道路、景区、河道、民俗村、镇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保洁网格化管理机制。从2010年开始, 为保护密云水库水质, 古北口镇政府采取了“护水、护河、护山、护林、护地、护环境”的“六护”措施, 整合护林员、护水员、保洁员、护路员等人力资源, 组建了687人“六护”巡查队伍, 实行网格化管理, 各村以村民小组为单位, 根据山场面积、道路里程、河道面积、农田面积和分布, 将本村的资源划分成若干个网格, 明确每个网格的责任人, 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任务和管理目标, 实行“任务到格、责任到人、一岗多责”的原则, 建立巡查和管护工作流程。

篇4:恩城镇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一、企业科技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生产规模的增长

2880家重点企业实现的产品销售收入为32777.94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70%;实现产品销售利润4126.66亿元,平均每家企业1.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17%。重点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效益明显提高。

2880家重点企业科技经费支出总额达到974.97亿元,平均每家企业支出科技经费3387.65万元,比去年同期的2700.22万元增长了25.46%,高于产品销售收入16.70%的增长幅度,达到去年全年的59.52%。

2880家重点企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达到597.76亿元,接近去年全年的60%,比去年同期的452.36亿元增长了32.14%;平均每家企业支出2077.01万元,比去年同期的1593.39万元增长了30.35%。

2880家重点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2.97%,接近3%,比去年同期的2.77%和去年全年的2.50%都有所提高,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82%,比去年全年的1.52%和上半年的1.63%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2880家重点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为10521.74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2.09%,比去年全年的28.34%提高了接近4个百分点。2880家重点企业获得来自各级政府的科技拨款22.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6亿元。政府科技拨款占企业科技经费筹集额的比重为2.05%,比去年同期的2.31%下降了0.3个百分点。

二、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规模和投资强度不断增强

2880家重点企业共开展科技活动项目8.47万项,平均每个企业开展29.45项;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4.98万项,平均每家企业17.30项,比去年同期的28.82项和15.70项有所增加。平均每个科技活动项目和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支出的经费分别为115.05 万元和120.07万元,科技活动项目的项均经费和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的项均经费则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以上。

2880家重点企业每个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平均使用的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达到12人,而2004年为8.45人,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项均投入人力资源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随着企业科技投入总量的增长,企业技术创新的规模也在扩大,反映出企业开展的科技活动项目和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数正在不断增加。在开发项目总数增长的同时,单个项目的平均投资强度并没有下降,而科技开发项目和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的项均支出经费比去年同期还增长了20%。

三、自主创新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比例不断加大

从研究开发经费、研究开发人员、研究开发项目、发明专利申请等角度进行监测,可以看出自主创新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比例不断加大。

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方面,2880家重点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科技活动经费的比重达到61.31%,比去年同期的59.10%提高了2个百分点。R&D经费增速明显高于科技活动经费25%和主营业务收入19%的增速。

在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方面,2880家重点企业拥有的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达到59.49万人,比2004年底的54.15万元增加了5万多人,增长了9.86%,同期职工总数减少了50万人,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达到4.81%,比2004年的4.41%有所提高,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达到48.36%,在2004年比2003年提高3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又提高了3个百分点。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达到9109人,比2004年底的8249人增加了860人,增长了10.43%。重点企业科技人才增长开始提速。

在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方面,2880家重点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数接近5万项,比去年同期的4.5万项增长了11%,项均经费投入增长了20%。平均每家企业开展的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数比去年上半年增加了2项,达到17项。

在发明专利申请方面,2880家重点企业共申请专利18751项,其中发明专利6719项,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9.72%和15.36%。累计拥有的发明专利达到15419项,比2004年底的10772项猛增了4647项,增长幅度超过43.14%。

四、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强化

在2880家重点企业中,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有331家,仅占2880家重点企业的11.5%,但各种监测数据都表明,国家认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强于全国平均水平和重点企业的平均水平。

国家认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02%,首次超过3%。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82%,均高于重点企业的平均水平和省级认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的平均水平。331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数仅占重点企业的11.5%,但其支出的科技经费和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超过全部重点企业两项经费总额的54%和55%。

国家认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平均拥有的科技人员、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具有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以及具有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数分别达到1526人、834人、280人和13人,明显高于省级中心所在企业的286人、126人、45人和2人的平均水平。可以看出,国家认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的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已经具有一定的团队规模和较好的层次结构。

在技术开发活动规模、知识产权产出和拥有方面,国家认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国家认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平均开展的科技活动项目和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数分别达到91项和61项,明显高于省级技术中心所在企业。而在知识产权拥有方面,国家认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平均申请的专利数达到23项、申请的发明专利数达到10项、累计拥有的发明专利达到34项,而省级技术中心所在企业仅为4.38项、1.33项和1.61项。国家认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申请的专利、申请的发明专利、累计拥有的发明专利以及拥有的国际专利数分别占全部重点企业的40%、49%、73%和92%。

今年上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国内职务发明专利申请共计24609项,2880家重点企业申请发明专利6719项,占全国的27.30%,而331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就申请了3335项,占全国的13.55%。

五、基本特点

(一)重点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增速

监测数据表明,重点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和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而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的增长幅度高于科技活动经费和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今年上半年,重点企业科技投入增长幅度扭转了最近几年一直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幅度的局面,超过主营业务收入6个百分点。以上表明,企业科技投入较高速度增长带来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创新投入强度的提升。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呈现增长态势

重点企业R&D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科技活动经费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速。重点企业科技人才和科技经费等主要资源向研究与试验发展聚集,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以发明专利为代表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的迅速增加,反映出重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自主创新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比例不断加大,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强化

各种监测数据都表明,国家认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强于重点企业的平均水平。其科技经费和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技术创新人力资源规模和层次结构、申请发明专利数量等都位于重点企业的前列。

(四)企业自主创新面临形势仍不容乐观

篇5:灵武农场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1-7月份,灵武农场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加快推进城镇化”为中心目标,依托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危房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狠抓年初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1、商贸市场重点突破。我场以打造 “垦区城镇商贸明珠”为目标,秉承都市理念,对商贸中心进行了高标准规划和设计。目前,地上附着物评估工作已完成,同时以征地搬迁为重点,积极与农业银行、供销社对接,农利达公司的异地重建完成选址,项目建设正在办理用地审批,力争10月份开工。

2、文化中心积极筹措。我们重点以突显农场历史文化特点和塑造军垦文化灵魂为构想,使西北第一个国营农场的文化底蕴在文化中心的设计规划中得以彰显。目前,项目总体规划方案初稿基本完成,正在办理用地审批,力争10月份开工。

3、排污工程即将启动。排污综合整治项目完成了与灵武市的对接,设计方案通过初评,正在按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完善。目前,按设计方案正积极与秦汉渠管理处对接。

4、危房改造扎实推进。我们重新修编了场部建设规划,以规划为先导,确定了目标任务和工作方案,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通过拆(拆旧建新)、改(改造升级)、开(重新开发)的手段,积极推进危房新建及基础设施建设

进度。截止目前,开工新建紫苑西区140户,1.3万平方米。

5、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上半年,新修农九队居民区水泥道路7200平方米;农五队新建生活污水排水管道1890米,硬化道路4418平方米;翻新建设宽度为13米的场部农场渠交通桥1座,现已陆续投入使用。

6、翻新加固和旧村整治稳步推进。现已完成农三队、农五队翻新加固217户,根据规划和居民要求,计划增加27户,共计244户。农三队、农五队旧村整治工程正在加紧施工,预计年底前投入使用。

7、环境绿化思路创新。让绿色成为灵武农场的名片,这是实施环境整治的新理念。今春,农场共栽植无絮垂柳、松柏等10余种绿化树木2300余株,栽植花卉1000余株,平整绿化带2000多平方米,使城镇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0%,在全场主要道路形成“树连树,绿接绿”的绿化格局,极力营造“绿野城镇”。

篇6:恩城镇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上半年,全县环境保护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环保局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环保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政府、系统两套环保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指标,制定措施,靠实责任,狠抓落实,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现就工作进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靠实责任,细化指标,落实环境统一监督管理职能 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之后,我们积极向县政府汇报,及时传达了会议精神,专题进行研究,对全年工作进行了精心谋划。随后召开了由各乡(镇)长、县直有关部门参加的全县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将环保主要工作指标纳入县政府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具体考核指标分解到各乡镇,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由环保局牵头,负责统一监管,统一考核。同时把全年重点环保工作和亮点工作进行认真梳理,汇编成册,实行目标管理,县考核办每月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公布考核结果,书面表扬先进、鞭策后进。环保局机关内部制定了领导分工负责、任务到股室、责任明确到人的工作责任制,建立了月初汇报安排、月底小结讲评、年终考核奖惩兑现的激励机制,为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削减总量,改善质量,狠抓污染减排措施的全面落

一是制定减排计划。今年我们修订完善了“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方案,完成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新增量预测,形成了预测报告,初步拟定了“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责任书,确定了主要污染物减排控制指标,待全市减排会议召开后,正式下发。同时按照全市污染减排计划,本着总量控制的原则,确定了全县今年主要污染物减排控制指标,其中COD排放总量计划控制在?吨以内,SO2排放总量计划控制在?吨以内,氨氮排放总量计划控制在?吨以内,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计划控制在?吨以内,至六月底全县主要污染物实际排放总量COD?吨,SO2 ?吨,氨氮?吨,氮氧化物?吨,均在计划控制指标以内。支撑污染物削减的项目主要有镇原县污水处理工程、县城垃圾填埋场工程、畜禽养殖污染减排项目、机动车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及大气污染防治等。

二是落实减排措施。县城垃圾填埋场已全面建成,将尽快协调通过环保验收,并进行试运行;生活污水处理厂已通过可研、立项和环评,目前正报审施工图,待资金拨付到位后即可开工建设;镇原县丰庆养殖业有限责任公司、镇原县子轩养殖专业合作社污染减排项目正在努力争取资金,同时计划从全县排污费中列支一部分用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制定了《镇原县“十二五”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城镇居民生活煤改气工程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城区主干管网已铺设完

成,入户管道正在安装;按照全市安排,我们将积极配合完成机动车污染减排任务,同时组织专门人员开展了辖区内涉重金属污染源普查,目前全县没有涉及重金属排放的企业。

三、依法行政,重点监管,强化环境安全管理

1、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及信息公开。今年我们严把环境准入关,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禁止引进“双高”污染项目,坚决杜绝越权审批、违规审批,对于今年新开工的建设项目,按照县级环保部门审批权限,对临泾乡政府职工宿舍楼等32个建设项目进行了环评审批,确保了“环评”制度执行率达到100%,同时保证了辖区内环境安全,没有发生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为了确保项目审批公开透明,我们对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工程建设领域项目环保审批情况在县政府网站进行了政务公开,面向社会对王府陵扩建工程等78个项目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实现了项目信用信息共享。

2、加强企业及三产服务业环境监管。为切实解决全县企业及三产行业排污费征收难、标准低及所引起的部分环境污染问题,为广大居民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我们召开班子会议,专题讨论,认真研究,制定落实了三条措施加强企业环境监管。一是强化部门联动。以县政府文件印发了《关于加强企业环境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对于今年不在规定时限内补办排污申报手续和缴纳排污费的业主,工商部门不予办理企业营业执照年检,环保部门对拒不执行的个体工商户进行案件

移送,司法部门坚决予以配合。同时要求对污染严重、影响较大的个体户,积极动员,宣传引导,通过政府行为逐步搬迁或淘汰。二是开展定期排查。环保局定期从工商部门掌握全县企业及三产行业个体工商户基数,并通过各乡镇排查和环保人员抽查相结合的办法确定具体户数,建立动态档案。三是引导公众参与。通过媒体宣传、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搭建部门、业主和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积极宣传和引导,增强环保意识,有效化解企地矛盾,形成共识,达到经济与环境双赢。

3、强化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及辐射环境安全管理。上半年我们主要就城乡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和辐射源环境安全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车辆15次,对全县22家医疗机构的辐射源进行了排污申报登记,登记率达到100%,督促所有医疗机构办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许可证发放率达到100%,完成了辖区内医疗射线设备的调查摸底和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操作人员的持证上岗率达到100%。目前县城三家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全部拉运到西峰医废中心集中处理,乡镇医疗废物全部利用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杜绝了违法处置医疗废物等情况的发生。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我们成立了辐射监理机构,确定了专门管理人员,建立了辐射管理档案,健全了辐射源管理制度,落实了监管措施,有效防止了辐射安全事件的发生。

4、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监管。为了加大对饮用水源的保护力度,我们成立了由监察大队副队长任组长、五名监察人员为成员的管护机构,全面负责饮用水源安全问题的监督检查,根据新划定的《镇原县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划方案》和重新修订的《镇原县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严格落实了防护措施,强化了污染治理,加大了污染隐患排查,确保了在保护区内严禁设置排污口,堆置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和其它废弃物,有效遏制了保护区内一切威胁水源安全的环境违法行为,做到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保证了饮用水源地环境监管的规范化、经常化和制度化。

5、积极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及生态县建设工作。今年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上,按照国家对农村环保工作的统一部署,我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为主线,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推动生态县建设为目标,全面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试点示范工作,各乡镇村均成立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领导小组,层层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编制完成了《2012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已通过省市专家评审,目前正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就绪后尽快组织实施。按照生态县建设规划,制定了2012年度生态县建设工作计划,确定了年内完成0个国家级生态乡镇、0个省级生态乡镇和0个市级生态乡镇创建任务,同时完成0个国家级生态村、0个省级生态村

和0个市级生态村创建任务。目前已编制完成0个国家级、个省级生态乡镇0个国家级、0个省级生态村的创建方案,报市环保局初审,0个市级生态村的创建方案编制已初步完成。同时组织开展了镇原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的资料收集、数据汇总,完成了《镇原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自查报告》和《甘肃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绩效评估考核自查报告》,为国家开展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和转移支付绩效评估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四、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1、加强油区井场环境监管。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市局《关于贯彻执行<甘肃省石油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通知》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方案确定的工作思路、措施及办法,加大督查力度,规范执法程序。工作中局长亲自带队,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现场督办,确保了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以宣传教育为主,处罚处置相辅相承的工作原则,在油区开展《甘肃省石油勘探开发生态保护条例》、《镇原县石油勘探开发井位审批程序及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石油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等法规文件的宣传,现场讲解环境保护在石油开发中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油区干部职工保护环境的

责任感和自觉性。二是严格审批程序。今年,对县内规划布设的油井全部执行了环评审批制度,严格出具《石油勘探开发井场建设项目审批表》,对不符合环保法律规定的油井一律不予出具,从源头上遏制了污染事故的发生。三是开展井场专项排查。为摸清近年来全县石油开发情况,我们针对目前存在的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认真研究,及时安排,迅速行动,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监察大队队长为副组长的石油井场治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油区排查治理工作方案,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措施,从二月中旬至三月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五十天的井场资料大普查、污染隐患大排查行动,全面摸清了辖区内井场分布概况、油井生产状况、井场规范化管理情况,掌握了全县石油井场监管的第一手资料,建立了监管档案,有力推进了石油井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工作。四是多措并举,督促石油企业落实环保措施。我们采取进场勘察、现场排查、分类处置的工作方法,通过下发整改通知书、处罚违法案件、教育违法事件当事人等办法,标本兼治,综合处置,从根本上扭转石油井场监管不力的局面。通过加大对井场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监察力度,有效地遏制了石油井场钻井、试油、采油环节泥浆池防渗布破损、岩屑乱推乱放、钻井泥浆处置不规范等问题的发生,进一步规范了油区“两废”管理,确保了油区环境安全,使得井场标准化建设率、泥浆无

害化处置率、验收率均达到100%。

2、积极组织开展环境风险企业隐患排查工作。为了全面掌握全县境内存在的风险源企业,我们派出两个工作组集中利用一周时间对全县工业企业和相关单位环境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根据掌握的情况,确定全县存在风险隐患工业企业和单位共15家,及时督促风险源企业进行了限期整改,按照规定填写了《环境风险隐患现场排查登记表》、《环境风险隐患单位登记表》和《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汇总表》,建立了风险源企业名录库,组织人员编制完成了风险源环境应急预案。

3、加强排污申报登记及排污费征收工作。为尽快健全排污申报动态管理体系,今年我们组织监察人员对辖区内94户污染源进行了排污申报登记,并按照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排序结果确定了重点源名录,建立了动态监管档案

五、依法行政,强化宣传,环保基础工作有序开展

1、规范行政执法,加强环境宣传教育。今年我们始终把行政执法管理纳入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当作环保工作的主要内容来抓,尤其是严格执行了行政处罚审批制度,做到了执法主体正确、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得当、执法程序合法、执法文书完整规范。在执法中坚持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对罚没款严格使用规定票据,执行罚缴分离制度,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使执法到位率和案件查处率均达到

100%,至目前未发生行政复议、诉讼等情况,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同时我们将环境宣传教育寓于执法过程中,在环境监察现场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采取召开群众大会、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宣讲《甘肃省石油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环保法律法规,向油田职工和油区群众讲解环境保护在油田开发中的重要意义,鼓励广大群众参与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切实增强了群众和企业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今年我们制定了“六五”普法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了宣传内容,强化了宣传措施,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我们大力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在县城中心街道和两大油田开发区块设立宣传点,同时利用手机短信和新闻媒体扩大宣传面,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

2、及时组织开展环境统计调查。第一季度我们组织专门人员利用一周时间到全县所有企业开展环境统计调查,对全县农业污染源(种植业、养殖业)、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基本情况、污染物种类及排污量进行了全面调查统计,指派专人到省环保厅进行了统计业务培训,并现场进行了严格的数据录入、汇总分析及上报,为国家掌握基层环境质量提供了可靠数据。

3、加强政务信息报送。为了全面了解局重点工作办理情况和掌握即时性工作动态,为上级部门及领导提供决策依

据,我们结合近期开展的业务工作和全县组织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及“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优化环境”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今年累计向市环保局及县委、县政府各办公室报送各类信息24条,采用17条。

4、加强机关管理及加大硬件建设力度。我们围绕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素质高的精干环保队伍这一目标,结合县委组织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优化环境”活动,在局机关组织开展了“四项”教育活动(政治理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党风廉政教育、专业技能教育),不断加大干部职工的学习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同时我们将制度建设作为机关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经过局班子会议讨论,今年废止了4项制度,新建了3项制度,修订完善了10项制度,强化了权力运作过程中的监督制约,严格教育职工做到“四不让”(不让领导布置的工作在自己这里延误,不让需要办理的公文在自己这里积压,不让前来办事的群众在自己这里受到冷落,不让单位的形象在自己这里受到影响)。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上半年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市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具体指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至年底完成困难较大。主要表现在:县城垃圾填埋场仍未通过环保验收,无法进行

试运行,生活污水处理厂资金未拨付到位,开工建设困难较大。

六、下半年工作计划

篇7:恩城镇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一、2010年沧州市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启动情况

(一)认真落实会议精神,迅速部署三年大变样工作。全省会议之后,我市高度重视,立即行动,迅速部署。一是结合去年三年大变样重点工作评估组对我市重点工作的评估意见,起草了《关于全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贯彻落实意见》。二是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三年大变样工作。会上,传达学习了陈全国省长、宋恩华副省长讲话精神,进一步细化完善了《2010年沧州市区城市建设“十大工程”》,落实了“十大工程”实施单位和实施方案,对我市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指挥部及办公室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和充实,领导力量得到了加强。会议还对全市三年大变样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困难进行了分析,对三年大变样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三是召开了2010年“城乡规划年”活动工作会议和全市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目前,正在筹备召开全市三年大变样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对全市三年大变样工作再部署、再动员、再掀新高潮。

(二)以主城区城建“十大工程”、县城“十个一工程”为抓手,下更大的决心,全力推进三年大变样工作向纵深开展。2010年沧州市主城区计划实施城建“十大工程”,总投资455亿元,其中政府投资40亿元,社会投资415亿元。

1、新城起步工程。包括沧州体育场、市民服务中心、沧州图书馆、沧州博物馆、武术馆等14项工程;

2、道路畅通工程。包括新建西环、吉林大道、上海路、广州路等7条道路,拓宽改造新华路、解放路、交通大道3条道路,改造小街小巷35条;

3、城市排水及“两厂(场)”建设工程6项;

4、住房建设工程。包括11个精品住宅小区和7个新开工住宅项目;

5、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包括大和庄、大季屯、四合新村、荷花池区域改造等23个项目;

6、绿化美化及街道景观整治工程。包括“125”专业绿化工程和“468”社会绿化工程以及新华路、浮阳大道、清池大道三条主要街道和7条次要街道的景观整治工程;

7、教育设施建设工程。包括河北工专新校区、沧州一中新校区和市少儿体育业余训练中心3个项目;

8、民政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功能齐全,现代、环保、绿色的公益性综合殡葬服务项目;

9、集中供热及管网建设工程。包括沧州华润热电3#机组,新建浮阳大道热网主干线及换热站12座和分支管道8段;

10、启动运河水系改造和景观整治工程。

目前,“十大工程”项目正在抓紧进行开工前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从4月上旬开始陆续开工建设。

同时,各县(市)继续开展“十个一”工程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实施城中村改造、景观街道整治、公园、广场、三星级酒店、二甲级医院、大型商场、大型超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和标志性建筑等共148项,总投资285亿元。

二、百项重大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全省百项重大建设项目我市有8项,分别是:

(一)新华路(铁西街—浮阳大道)、清池大道(解放路—新华路)、浮阳大道(解放路—新华路)景观整治工程。主要内容:对三条道路、总长4591米的路段进行景观整治,完成90座既有建筑外立面改造;完成其中75座建筑物“平改坡”改造;抓好街道两侧广告牌匾的整治以及绿化改造和道路硬化。按照“一楼一策、一街一特色”的原则,对道路两侧广告牌匾进行规划设计,更换路缘石2.4万米,铺装便道8.1万平方米,改造收水井159座,改造亮化设施9处。计划4月10日开工,10月1日前竣工。

(二)沧州体育场。占地260亩,建筑面积4万平米,建筑规模3万人座,计划投资3亿元。计划4月下旬开工,2012年12月竣工。

(三)沧州市图书馆。占地50亩,建筑面积3万平米,总投资3.6亿元。计划6月中旬开工,2011年底竣工。

(四)管道大厦及酒店建设工程。主楼为双塔式A、B座,主楼高23层,配有多层裙楼和配楼。整个建筑以管道的形状作为主题,占地6.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5万平方米。计划7月份开工,2011年底竣工。

(五)生活垃圾发电厂。项目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800吨,总投资3.93亿元,9月份投入运营。

(六)上海路。项目地处沧州市新城,道路全长2860米,控制红线80米,占地373亩,总投资5.。01亿元。计划4月底开工,2011年“五一”前竣工通车。

(七)迎宾大道景观带、沧北景观带绿化项目。主要包括迎宾大道景观带东西两侧各50米的绿化范围,总面积33.5万平方米,目前已开工建设,计划5月1日前竣工;沧北景观带西起京沪高速北出口,东至迎宾大道,全长4.7公里,总面积51.7万平方米,目前已开工建设,计划10月1日前竣工。

(八)火车站区域改造项目。占地540亩,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拆迁面积24.2万平方米。目前,拆迁前调查摸底已经经完成,正在上报规划方案。

三、廉租住房和棚户区改建情况

(一)廉租住房保障情况。全市共为10069户家庭提供廉租住房保障,其中:实物配租1986套,发放租赁补贴8083户,发放租赁住房补贴436万元。

(二)廉租住房建设情况。计划已经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具体地块。其中:市区万家家园廉租住房项目占地56.04亩,建设住房960套,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计划4月份开工建设。同时,计划在运河区新建廉租住房5万平方米。南皮、吴桥、肃宁、任丘、青县等5个县市正在办理廉租住房立项审批手续。

(三)经济适用住房进展情况。全市共开工4个项目,13.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84亿元。其中:黄骅市馨苑花园开工面积3.5万平方米、410套,完成投资5800万元;泊头安居家园三期开工面积2.4万平方米、310套,完成投资4300万元;河间金瑞小区开工面积4.1万平方米、540套,完成投资5100万元;青县渤海公司住宅小区开工面积3.5万平方米、440套,完成投资3200万元。

(四)旧住宅小区改善工作进展情况。正在开展摸底调查、制定改造计划,争取近期开工实施。

四、城中村改造及回迁房建设情况

(一)城中村改造情况。目前,我市已拆迁11个城中村,分别是蔡庄子、小赵庄乡东村、王御史、小圈、小孙庄、五七新村、小屯、许官屯、前辛庄、后辛庄、王官屯,拆迁5423户、拆迁118万平方米。

今年计划改造13个城中村,上半年计划改造6个,分别是大和庄、大季屯、后辛庄二期、四合新村、前辛庄·许官屯新村、小赵庄东村二期。目前正在进行一级开发成本核算,审查各项目规划方案,力争4月份进入拆迁实施阶段。

(二)回迁安置房建设情况。自启动城中村改造工作以来,共需安置被拆迁户7715户,目前已竣工回迁安置用房5177套,已安置拆迁户3214户。

五、两厂(场)建设情况

(一)污水处理项目。我市与省政府签订责任状的17个污水处理项目中,5个已建成投入运行,分别是东光县污水处理厂、吴桥县污水处理厂、任丘市污水处理厂、青县县城污水及再生水处理工程、泊头市双狮赵污水处理厂;肃宁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正在试运行;其它9个污水处理项目正在进行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工作,已完成投资4.45亿元,计划9月份全部投入运营。

篇8:恩城镇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灌口镇自2011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二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首批国家绿色低碳小城镇示范镇 (全国七个, 福建唯一) 以来, 按照“集约节约、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总体要求, 以树立环保理念、发展低碳产业、推进绿化美化、提升城镇品味、完善市政配套和倡导低碳生活为抓手, 加快推进绿色小城镇建设。

1 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镇规划

由于灌口镇镇区位于厦门城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 因此具有较好的规划基础。已编制规划包括:

(1) 总体规划层面:《厦门市集美区空间布局规划》 (2011) 、《厦门市灌口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总体规划》、《厦门市集美灌口片分区规划》 (2011—2030) 等。

(2) 专项规划层面:《厦门市灌口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公共设施专项规划》 (2011) 、《厦门市灌口综合改革试点镇绿地及旅游专项规划》 (2011) 等。

2金龙科技环保型汽车生产线

3 正新轮胎生产线

4 风景湖畔的灌口新城

(3) 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厦门市灌南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3) 、《厦门市集美、后溪工业组团规划》 (2004) 、《厦门机械工业集中区二期用地控制性规划及概念性城市设计规划整治》 (2006) 、《厦门市灌口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11—03管理单元之生活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1) 、《深青工业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8) 等。

(4) 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灌口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中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2011) 、《灌口镇双桥小区方案设计》 (2004) 、《灌口生活区 (黄庄片) 城市化改造项目策划》 (2004) 等。

灌口小城镇的建设规划坚持绿色低碳理念, 按照国家示范镇要求, 高起点编制了《灌口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示范总体实施方案》、《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专项实施方案》、《灌口镇建筑节能及发展绿色建筑专项实施方案》、《灌口镇污水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专项实施方案》、《灌口镇环境污染防治专项实施方案》、《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及《灌口镇环境规划》等。努力构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的宜居宜业的生态环保新城镇, 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灌口小城镇发展全局的重要取向, 把绿色产业作为经济持续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然路径, 把环境质量作为营造宜居家园的第一目标,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综合规划, 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 探索创新发展路径, 致力于建设“产业发达、宜居亲和、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集美新城重要组团。

两年多以来, 灌口小城镇先后投资10多亿元, 全面启动和建设中心城区生态圈工程、河流治理工程、大气污染防控等生态城镇建设系列工程。通过全方位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生态镇建设, 灌口小城镇在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的同时, 区域总体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平稳良好的态势, 空气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 空气环境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呈上升趋势, 地表水水质持续向好。

2 绿色低碳建设营造“绿色福利”

灌口小城镇的环境建设本着“提升品位、增强魅力”的原则, 强抓污染整治, 完善市政配套, 净化镇容村貌, 镇村面貌明显改观。

2.1 夯实农村基础配套

一是完善设施。加强新农村建设, 实施一批道路、排水沟 (管) 、挡土墙、路灯、房屋前后硬化、体育设施、健身器材、自来水管铺设等项目, 两年来修建农村道路12.71公里, 开展“村村通”道路拓展, 农村饮用水全部采用自来水,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辖区内所有用户均使用电、液化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作为燃料, 使用清洁能源的村 (居) 民户数比例100%。二是开展整治。对田头村、上塘村、灌口新村等首批市级重点提升示范村的道路景观、建筑立面、污水管道等进行改造, 加强农村污水、垃圾和面源污染治理, 对具备接管条件的村 (居) 生活污水就近接入城市污水管网, 同时对近期不具备接管条件的田头村、双岭村开展生活污水处理试点项目, 使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8.44%, 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75%;建设农村垃圾处理中转站, 已建成铁山、黄庄、上头亭、凤泉小区四座“四合一”清洁楼并投入使用;强化村道村路绿化建设, 基本实现辖区内18个村 (居) 道路硬化、环境美化的目标, 真正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三是强化管理。完善新农村建设的后续管理机制, 提高信息化建设, 在田头村建设农村信息化试点, 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水平, 促使村 (居) 公共环境治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实现新农村与镇区建设的协调推进。同时完成全镇12个行政村及4个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规划选址设计, 建成黄庄外口公寓、上头亭通用厂房、铁山社区服务中心等一批集体经济项目, 启动上塘村、李林村、三社村集体发展项目前期工作,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6510元增长到2012年的16398元。

5灌口城镇风貌

2.2 丰富城镇绿化资源

一是“点”上突破, 主要在城区公园、小区公园、企业厂区绿地和在建、待建工地、三角地的绿化美化。已经建成的公园和小区公园有:总面积达39公顷的风景湖公园、11公顷的涌泉绿色园林、3.5公顷的航天公园等一批园林精品项目, 绿化美化幸福家园、凤泉小区、乐活小镇等10多处社区公园, 实现居民走出家门500米就能享用绿地的目标, 很大程度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尤其风景湖公园作为大型市政休闲景观公园, 配套了长约4公里的环湖道路、石亭、青石栈道、湖心岛、夜景灯、景观小品等公共设施, 绿化总面积达21万平方米。未来还将建设15公顷万宝观光公园、5.46公顷灌北公园、6.40公顷上塘公园及灌口新城公园、顶许社区公园等。二是“线”上开花。沿深青溪、瑶山溪、顶许溪两侧的防护林带形成绿道、绿廊等景观带;灌新路、集美北大道两侧已建设不低于50米的绿化带;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沿线两侧各征地20米宽, 按照规范要求种上景观树;2.2公里的田塘绿道正在建设, 策划了23公里的环山慢行系统, 基本形成蜿蜒的城市绿廊。三是“面”上提升。依托灌口镇的山地景观资源, 沿灌口西北面的天竺山、仙棋山、越尾山、笔架山等山脉, 打造旅游休闲景观区, 使坑内森林人家、汽车越野赛场、双龙潭生态运动景区、龙谷山庄、台湾火龙果园、仙棋山庄、五彩山庄、东辉大峡谷等景区的绿化、美化、彩化, 有机融入山脉大自然体系中, 提升灌口的生态环境水平和层次。

6 整治后的风景湖公园一隅

7 灌口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站出口生态景观

9日处理6万吨的杏林城市污水处理厂

2.3提升城镇宜居环境

一是开展流域及污水整治。投资2亿多元实施深青溪、瑶山溪、拐仔溪、东李溪、田李溪改造综合流域环境整治工程;投资3000万元建设风景湖污水再生处理工程, 实现节水循环和绿化灌溉;投资1200万元建设风景湖片区污水综合治理工程, 将污水及10毫米雨水收入市政污水管道集中进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进一步完善了通往污水处理厂的排污管网系统工程, 切实加强“三废”治理设施建设。镇区供水、供气、供电普及率达100%。二是城镇面貌明显改观。提高集约用地,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连片示范区乘势发展, 建设镇域中心区、西部机械工业区、东部信息软件园区、南部现代物流园区、北部生态运动休闲区;完成灌口中路、金龙路、三南路等17条主要市政道路和机械工业集中区的道路、人行道、路灯及绿化建设, 全镇人均道路面积达15.34平方米, 基本形成了快速便捷的镇区交通网络;进一步推进主要道路的环境景观整治, 对金龙中路沿街建筑进行立面改造, 人行道彩砖硬化, 形成错落有致、绿色环保、别具特色的城镇发展格局;策划了凤山庙路改造工程、风景湖商业街等项目, 打造一街一景、一路一貌, 独具特色的城镇景观。三是提高节能建筑质量。建筑节能低碳主要是利用可再生能源, 与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中心签定“碳交易”减排合作协议, 灌口市民中心建筑群成为联合国建筑节能减碳项目, 建成后可在国际上进行碳交易。目前, 利用已建成风景湖公园的两侧进行生态环境改造与公共建筑建设, 大力推广绿色节能建筑与照明系统, 包括太阳能屋顶与夜景工程、太阳能路灯与公园夜景照明等, 实现低碳节能减排。

3 绿色低碳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灌口小城镇经济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积极转方式、精心调结构,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按照“新兴产业零碳排放, 支柱产业低碳排放、传统产业去碳排放”的产业发展思路, 着力构筑起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财政贡献高的低碳产业新体系, 有力促进了经济和环保协调发展。

3.1 提升传统农业

按照“一村一品”思路, 着力引入台湾农业科技, 大力种植山苏、芭乐等500多个新品种的蔬菜、瓜果、花卉, 发展高优无公害绿色农业, 改造和引进几十个高优和晚熟水果品种, 使万亩果园提升品质, 其中捷圣生态农业区先后引进特种菜良种50多项, 建成一百多亩的特种菜种植园, 年培育种苗50多万株, 年产特种菜450多吨, 是厦门市目前规模最大的特种菜生产基地;仙灵旗休闲农庄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 其畜牧专业合作社生产无公害的黄羊、香猪肉走俏全国, 更带领村民走上特种养殖致富的道路;各村因地制宜, 建成2000亩仙景芋生产基地, 打造本地特色农产品, 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3.2 推进节能减排

大力引导和支持机械工业集中区内170多家工业企业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努力实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了绿色锐变, 促进了产业低碳与绿色发展的结合, 获得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荣誉称号。大金龙3年来投入研发资金3.6亿元, 建设专门研发中心, 研发了混合动力、全电动旅游车等10多款新能源汽车;厦工致力于天燃汽装载机等节能减排产品的研发和车间照明的节能改造, 取得显著成效, 955—3型天燃汽装载机能源消耗是原同系列型号柴油装载机的50%, 维修成本减少60%;三圈工业园建设日处理污水200吨地埋式污水处理站, 年可减少排污7万吨, 实现节水循环, 将处理后的水用于浇灌绿地和清洁厂区, 实现污水零排放和企业清洁生产。

3.3 发展新兴产业

利用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 建设2平方公里的现代物流园区, 己有嘉盛物流等五家企业入驻, 尚有数十家物流企业正在洽商入驻, 拟建物流总部区设立公共服务平台, 争取引进物流企业设立总部;配合软三建设发展软件信息服务业。此外, 以正新汽车文化中心 (汽车文化主题公园) 、双龙潭生态运动旅游区、民俗文化园乡土风情区、仙棋农家乐、龙谷山庄、仙岭孔雀园等一批集山地休闲、农事体验、生态旅游和农业参与性项目等为主的山地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正在引领灌口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4 绿色低碳呵护青山绿水

灌口小城镇的保护建设较好地解决了文物、资源传承保护与开发建设之间的矛盾, 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合谐, 历史与现代的融合。

4.1 保护开发生态山体

衔接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相融合, 双龙潭生态运动景区开发建设30多公顷的山地, 全部建设成为绿色草坪和在山体中保护性修建生态运动场所, 既节约资源又保护山体,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坑内森林人家、仙棋农家乐、龙谷山庄、仙岭孔雀园等一批集山地休闲、农事体验、生态旅游和农业参与性项目为一体的山地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项目也全部采用保护性开发建设, 受到国家和省级建设、生态环保部门专家的好评。其中, 仙棋农家乐获得国家级生态休闲农家乐称号, 龙谷山庄获得省级绿色生态农庄称号。

4.2 保护历史文化古迹

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城镇发展的灵魂, 灌口镇至今有文物点65处, 其中市级文物2处, 区级文物1处, 承载和延续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灌口老街、九十九间古厝、凤山祖庙、深青驿站等人文要素, 有机融合在建设之中, 使文物在新城建设中得到传承与弘扬, 形成独特的传统风貌特色。风景湖公园建设围绕元朝末年遗存的古驿道、塔仔塘古石桥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 与周边历史文化设施形成“古桥、石亭、书院、戏台、牌坊、文化墙”等驿道文化主题公园。

4.3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灌口拥有十分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尤其在民间文学、曲艺、戏曲、民间工艺、民间信俗、饮食文化和民间游艺等方面具有厚重历史积淀, 现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答嘴鼓、市级非遗项目大使公信俗、闽南童谣, 后者列入厦门市闽南生态文化保护实验区规划项目。每年举办一届的海峡两岸“大使公文化节”, 使凤山庙成为灌口与台湾乡亲进行宗教民俗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5 绿色低碳建设赢得发展空间

2012年以来, 灌口小城镇建设总共安排103个项目, 总投资超过22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50项 (续建14项、新建36项) , 总投资45.68亿元;社会事业项目18项 (续建7项、新建11项) , 综合投资18.35亿元;农业项目2项, 投资2000万元;三产经营性企业投资项目5项, 总投资64亿元;工业产业项目27项 (续建14项、新建13项) , 总投资73.88亿元;征地拆迁项目预计安排20亿元。

上一篇:变爷爷(800字)作文下一篇: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