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孩子建康成长的三大环境

2024-04-20

「家庭教育」孩子建康成长的三大环境(精选8篇)

篇1:「家庭教育」孩子建康成长的三大环境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本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原则,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在孩子3岁前就开始陪伴孩子上各类早教班、参与形形色色的技能培训,认为这样才能在孩子大脑发育的高峰期对孩子的智力进行充分开发。但是心理学家认为,其实充分接触大自然、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与循序渐进的养育节奏,才是孩子早期成长的三大重要前提。

一、自然环境:增添智慧与灵性

中国的家庭缺少庭院,但为孩子准备一个模拟的小自然环境是可取的,有阳光、星空、清洁的水、植物、自然的风与晨露,家具多用自然的材料,如木、棉麻、沙石等。孩子在孕育的时候,母亲的子宫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但母亲的心态、情绪、思想、行为、饮食或许已经完全社会化或者人文化了,作为对自然信息的补偿,一个怀孕的准妈妈可以多亲近大自然,闲暇的时候到郊外呼吸一下泥土与青草的芬芳,沐浴一下阳光与轻风,感受一下被自然怀抱的舒适是非常必要的。

怀孕的母亲保持一种轻度愉悦的心态,不是喜悦与高兴,是一种吻玫瑰花般,深呼吸后的恬淡、舒展、满足的感觉。因为母亲的心跳是孩子生命的律动,兴奋与悲伤这样过大的情绪都会让胎儿不安。生命与自然是一体的,在生命诞生与形成的初期阶段,婴幼儿的知觉与大自然是互相开放与连接的。所以,孕育中的母亲、3岁以下的孩子多与自然接触会给孩子增添智慧与灵性。

二、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基本内心结构

家庭的人际关系是孩子成长的第二大环境,首先是母婴关系,母亲与孩子亲密互动的行为方式决定孩子成年后的基本内心结构,很多心理与情绪的问题可能根植于早年孩子与母亲关系中的挫败、创伤与缺失,无条件地接纳、温暖、关怀、照料是重要的。母亲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正是孩子与外部世界建立良好关系的心理基础。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足够的相处时间乘以相处时投入的情感,两者缺一不可。2岁以下的孩子母亲需要更多时间陪伴在他的身边,除了爱与无微不至的关照,感恩孩子的到来也是重要的。

经科学家研究表明,天才都是保留着部分儿童知觉能力的人,所以父母是否可以尽可能地延缓言语与理性的教育,让孩子可以更充分的对世界感知时间长久一些。不要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其实茁壮的心智才能创造学习上的远行者。

篇2:「家庭教育」孩子建康成长的三大环境

1、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良好家庭教育环境,似春日里和煦的暖风,冬日里温柔的阳光,滋润着孩子的心田,沐浴着健壮的幼苗。没有充足的阳光、水分、土壤、空气,植物将无法成活;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孩子的身心发展将会受到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土壤”。有了这块养料充足、根基肥沃的土壤,再加上充足的光照,适宜的空气和水分,家园里的小苗才能茁壮成长。

2、不良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教育专家调研发现:绝大多数“成绩不好的儿童”,不是因为智力方面的差异造成的,而是受“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良家庭环境带给孩子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学习、生活、健康等方面,更为严重的是对孩子的情感、个性、品德等方面造成恶劣影响。

3、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教育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女健康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在影响孩子成长的诸多社会因素中,家庭显然是最重要的,它是一个人社会联系出现最持久的一种,而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又是居于稳定的一种主要家庭关系,长期以来,这种联系被看成是一种由父母抚养并塑造孩子行为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教养行为,把社会价值观、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传递给子女。

4、家庭氛围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家庭的情绪氛围是指家庭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它是通过语言和人际氛围构成的。这种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尤其对子女个性品格的形成有特别深刻的意义。心理学研究得出,在影响人们健康的众多因素中,有一个极易被忽视而又相当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情绪”。我们经常说要保持自身良好而稳定的情绪,以增进身心健康。其实,仅仅关注自己的情绪是很不够的。因为,每个人每天约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自己的家庭中度过。家庭情绪是一个整体,每个家庭成员都不能完全独立,都要受到家庭整体情绪的影响。而对家庭中未成年的子女来说,家庭情绪的整体状况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尤其重要。

5、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由于对子女的期望所引发的对其健康成长方面的潜在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望子成龙一直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心愿和动力,然而我们所面对的现实却是,绝大部分家庭教育只重视智力因素的训练而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比如,有的家长把孩子学知识放在早教的首位;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盲目攀比;有的家长则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转嫁到孩子身上,而家长这种一相情愿的所谓理想跟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有时是背道而驰的,这势必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以至于导致孩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二、家长要全力打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1、建立良好家风,父母率先垂范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培育良好家风的优良传统。古人讲:“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要求家长作风正派,思想纯正,言行慎重,为儿孙做出表率。托乐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斯特娜夫人说得更透彻:“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的影响的结果。”

2、创设健康、和谐的心理成长环境

培养孩子成才不仅需要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标志。心理环境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助于儿童积极向上、乐观、自信品质的培养;相反,不良的心理环境,只能使人感到处处受压抑,导致各种不良品质的形成。生态教育环境理论强调利用环境来陶冶人,即通过创设最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来改变儿童的不良行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告诉我们,在原有的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儿童可以依据不同的环境,建立起新的行为习惯和方式。因此,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的意义就在于有效地掌握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各种环境因素,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利用和控制这些因素,使之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以保证儿童教育目标的实现。

3、积极营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搞好家庭教育环境建设,必须重视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的各个细节由家庭的风气来解决,而家庭风气不是想出来的,也不能用人工来保持。”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一个人终身受教育的场所。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优良的个性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离不开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更离不开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为此,家庭成员之间应团结和善,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理解和支持,在亲情、血缘的维系下建立民主平等的朋友关系。

4、把握教育之“度”,走出家教误区。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这里提出了“慈而有度,严而有格”的教育原则与方法。在家庭教育中,对教育的“度”的把握很重要。给孩子的爱,应该有所选择,有所斟酌,保持理性,把握好一个尺度,过与不及均不好,要防止过度溺养。我曾经接触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幼儿越来越不会讲话了,到中班做什么都是用手指,家人很是着急,来我这儿咨询,我一问这个孩子在家里有近5个人来照顾他,爷爷姐姐、外公外婆还有一个保姆,他的生活不需要表达,只需要听从安排或者动动手指指就可以了,不需要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5、创建学习型家庭,把家庭变成学习的乐园

篇3: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仍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所处的家庭教育环境十分令人担忧, 甚至有的让人痛心。有一次我到一位学生家去家访, 她家的情况就让我大吃一惊。倒不是因为她家的经济条件, 而是那位学生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态度, 实在让我震惊。该学生在校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 对学业基本上完全放弃了, 几次提出想退学。我和班主任到她家里一了解才发现, 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对立情绪几乎达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在父母看来, 他们辛辛苦苦把孩子养这么大, 孩子却不听话, 把责任全推在孩子身上, 怪孩子不争气, 对孩子失望到极点, 动不动就对孩子动粗。而在孩子看来, 父母从来就不知道理解和关爱自己, 无视自己的存在, 甚至当众说“只当没有这个女儿了”。于是孩子便自暴自弃, 放弃了人生追求, 心中充满了对家庭甚至对社会的怨恨, 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叛逆心理。这就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的结果。

我们所面对的孩子们所处的家庭环境千差万别, 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家长都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 都成为培养孩子的专家。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 从他呱呱坠地开始父母就要用心呵护他、关爱他, 当他对这个世界开始认知的时候要时刻关注他、支持他、尊重他。因为孩子不仅是一个生命, 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世界———一个他自己眼中的世界。一定要让孩子看到的时刻都是一个美好的世界, 一个有希望的世界。还是上面那个例子,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是他自己的, 说他不爱孩子是不可能的。当初孩子从出生到长成一位漂亮的小姑娘这个过程一定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不少欢乐和喜悦。然而随着孩子的成长,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一点一点变成失望时, 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就发生了改变, 孩子的路也越走越窄, 越走越弯。这种教育的结果大多是父母的不良心态造成的。教育的出发点不正确, 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父母把自己没能实现的理想强加给孩子完成, 另一种是“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在作怪, 父母认为自己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 孩子就应该言听计从, 听话的孩子长大后才孝顺, 把孩子听话作为对自己付出的回报。这两种错误观念的共同之处在于教育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教育孩子必须以孩子为中心, 围绕孩子成长的需要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不管做什么事情, 只要孩子努力做了, 成也是自己的孩子, 败也是自己的孩子。孩子需要鼓励, 需要支持, 需要尊重。不管遇到什么问题, 家长和老师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找问题, 尤其是在孩子刚刚开始认知这个世界的时候, 这是最关键的。父母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所以说孩子是无辜的, 孩子的错误往往和父母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不少家长常常抱怨说现在的孩子真是没法管教, 严也不是, 宽也不是, 轻不得, 重不得。这么好的生活条件, 这么好的学习环境, 一点也不知道珍惜。想当年我们这一代人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还要发奋读书。如今这代孩子忘本了, 一点吃苦精神都没有。想尽一切办法希望孩子能继承吃苦耐劳的革命传统。记得有一本书上介绍一位母亲为了给女儿上一堂“忆苦思甜”课, 花了四百元买了两张《白毛女》的舞蹈剧票陪女儿一起看, 看完后母亲问女儿有何感想, 女儿说:“没什么感想, 就是觉得杨白劳太不像话了, 欠黄世仁的钱老拖着不还, 害得女儿去抵债。不过这喜儿也太傻了, 既然黄世仁那么有钱, 就嫁给他算了, 何必要躲到山里去当白毛女?”听了女儿的话, 母亲被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个事例就告诉我们, 现在孩子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十几年前已经没法比了。现在的电视、网络等媒体那么发达, 孩子们所接受的信息量, 能跟十几年前比吗?现在的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早已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了。培养孩子千万不能停留在给他吃、给他穿、给他钱花这个层面上, 必须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 注重孩子心理的健康。在物质生活相对满足的今天, 心理缺失是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今大学生犯罪率上升及那些不可思议的行为方式, 主要原因就是孩子们的心理缺失, 价值观扭曲。在这物欲横流的复杂社会里, 孩子们所接受的电视、网络等媒体中金钱至上、权钱交易等不良思想充斥于孩子们的视界, 如何做好孩子的心理教育确实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这绝对不是一天两天或三年五年的事情, 必须从孩子刚开始认知这个世界开始, 一直到走向社会, 甚至贯穿孩子的一生。所以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开始教育孩子起, 我们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心理可能人人都有, 但是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孩子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成人是成才的前提。首先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然后才能考虑让孩子能成为什么“家”。如今社会竞争日益加大, 家庭教育最大的误区就是过于注重孩子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心理的培养。家长跟孩子在一起只谈学习, 不断给孩子施加压力, 从不关注孩子提出的一些想法, 认为孩子的想法是幼稚的、错误的, 久而久之, 孩子就将自己封闭起来, 不愿与父母交流, 甚至面对父母每天的唠叨产生对立情绪, 故意顶撞父母。要教好孩子, 首先要把自己看成一个孩子, 和孩子一起学习, 一起做游戏, 成为孩子最亲密的朋友, 孩子愿意把高兴事和烦心事都告诉你, 和你一起分享快乐、分担忧愁。遇到事情, 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之要让孩子在快乐中认知这个世界, 在潜移默化中知道对与错, 认识到真善美, 让孩子的成长像一颗小树苗无遮无拦地享受阳光雨露, 直至长成一棵笔直的参天大树。

篇4:「家庭教育」孩子建康成长的三大环境

关键词:心理成长 家庭教育 精神文化缺失 亲情沟通缺失 建立自信心缺失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250-01

1 精神文化的缺失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有的世界,他的成长取决于和他接触的家长和教师给他营造的直接包围着他的“教育小环境”。家长作为和孩子接触时间最早、最长的关键人物,是“小环境”的主要引导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个引导者往往都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成长,他们几乎都猜不透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孩子心理很空虚,也很脆弱,他们的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弱,道德情感不稳定,如果家长长期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培养,将来孩子必定会道德缺失,以至于不懂得珍爱生命、珍惜时光和珍重自己。社会上就有很多这种屡见不鲜的例子,如遇到点挫折就选择轻生的孩子;没有爱心,没有同情心,更加缺乏对父母、对社会的责任感,只求索取,不懂得奉献等等。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要从小做起,孩子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就很难成才。”所以说,关注孩子的精神文化成长势在必行。学校和家庭就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多为孩子提供一些读书的环境,让他们爱上读书,以好书为友,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爱读书、爱学习的习惯。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由此可见,书籍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2 亲情沟通的缺失

随着社会大众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很多家庭都努力把孩子送入最好的教育机构。细心的教育工作者们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与环境看,发现孩子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有不少家长,把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强加给孩子、于是打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借口,强迫孩子学很多东西,结果家长过高的期望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压力,过多的干涉和指责使孩子变得手足无措,失去“自由”的孩子,没有倾诉对象,开始变得“横行霸道”“我行我素”。造成这种现象正是由于家庭亲情沟通的缺失。如今,很多的父母只是把孩子养活大了,而不是精心的教育大,父母只注重给孩子富足的物质条件,以为孩子有了好的物质就是拥有了一切;关注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成绩得高低就代表了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指标;只关心自己孩子与别的孩子之间的比较,常常说出“看看人家某某”或“你怎么就比人家笨呢”之类的话,而忽视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久而久之,心理失衡、得不到宣泄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就越来越紧张,问题层出不穷。

其实,这种矛盾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许多的教育专家不止一次的强调过家长要学会和孩子沟通,首先家长要做到把自己当成孩子,设身处地的多多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多多尊重他们的意见,多多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其次要成为孩子的好朋友,放下“领导”的身份和孩子敞开心扉交谈,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孩子和家长真正做到无话不谈时,那么亲情之间的沟通将不再是问题。

3 建立自信心的缺失

读到一则寓言。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们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

年轻的父母也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是,一些人得到了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是用的常常是锄头。

现代的父母都很自信,他们相信,在自己“精心”的教育、培养下,自己的孩子一定会是十分出众的。可是,现实中却反映出很多的孩子,在父母过高的期望中,越来越感到无穷大的压力,他们无论怎样努力的学习,始终都达不到父母老师的要求,自信心不断的受到打击,没有成功感,孩子們就没有继续学习的动力,开始变得烦躁,痛苦,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据统计,这种厌倦学习的孩子与日俱增,初中生高达50%,小学生高达70%。还有的父母,喜欢包办孩子的一切大小事,造成孩子抗挫折能力差,在集体生活中很难给自己定位,不会与他人友好相处,产生悲观和厌恶的心理。于是,很多的孩子,开始用叛逆的行为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有的甚至长期迷恋网吧,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快乐和自信。

由此可见,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势在必行,我们需要寻找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培养一个好孩子,是对家庭和民族发展负责。正确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把精美的刻刀,当我们手中有一块玉石时,我们必须做得正确。

参考文献

[1]周莹.浅谈幼儿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教育科学,2009(14):131-132.

篇5: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议论文

从心理学上来说,影响儿童发展的基本因素有三个:遗传、环境(教育)和儿童自身的能动性。遗传决定论以优生学创始者高尔顿为代表,该学派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的遗传素质决定的,他用谱系调查法来证明天才的遗传性质,提倡优生学以改良人种。环境作用是指影响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含教育)。环境决定论以行为主义者华生为代表。他提出:请给我十几个强健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放在我自己的特殊世界中教养,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中,我随便拿一个来,都可以训练其成为任何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能够任意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领袖,或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他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外界影响的被动结果。

以上两种观点在当时曾轰动一时,但其片面性也显而易见,随着遗传与环境进一步深入研究,研究者们发现了二者的复杂关系,人类心理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者相辅相成所造成的,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我们无法改变遗传因素,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环境(教育)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格。环境影响又分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影响,今天,我就来谈谈家庭环境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1.小孩子模防能力很强,你现在的所做所为都会影响到他们

俗话说的好,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从在妈妈肚子里开始,他们就有模仿能力,当妈妈听优美的音乐时,他们会静静的倾听,妈妈听欢快的音乐时,他们会手舞足蹈,甚至会动小脚丫,在妈妈肚子里翻跟头,逐渐的,宝宝长大了,会走路了,你能发现,谁家的孩子,行为举止都会像谁家的人,还记得9月份刚开学的时候,在活动时我发现,很多宝宝喜欢跷二郎腿,不用说也知道,这是谁的杰作,哪怕学校的影响再大,这些行为也只能在家庭教育基础之上再修改,所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们的行为举止,对宝宝的成长都很重要。

2.培养小孩子价值观,家长的任何行为对小孩子有直接的影响

前阵子《变形记》中的两位男主角,一位是来自城市的易虎臣,他家很有钱,易爸爸更是出手阔绰,压岁钱一给便是几千,导致易虎臣花钱如流水,根本不在乎任何事,而另一个来自山村的孩子恰恰相反,他一个月才只有几块钱生活费,除去买学习用品,都用在弟弟妹妹身上,在他爸爸的身上,我们也看到了节俭这个词,孩子的价值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家长的行为导致的,你要孩子节俭,那么请您先节俭。

3.家长与小孩子的互动,把正面的好的信息直接的带给他们

很多父母与孩子发生隔阂,发生惨剧,都是不沟通的缘故,现在的孩子都是新一代的小公主小皇帝,处在青春期特别容易叛逆,一句话不到头就容易发生争吵。作为家长,应该主动与孩子互动,把好的信息带给他们,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悄无声息的消除隔阂。

二、如何正确营造家庭环境促使幼儿健康成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第一个学校,家长肩上扛着这么重的任务,到底该怎么做呢?

1.健全的家庭结构

健全的家庭结构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作用,在这样的家庭当中,父母所扮演的角色都恰如其分,有能力来照顾幼儿,关心幼儿。相反,一些家庭结构不健全的家庭,父母整日吵架,辱骂,连自己的基本日常生活都不能保证,怎么会有良好的精力来关心照顾幼儿?曾经看过一则新闻,一个孩子由于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长期的压抑致使他犯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以致到最后挥刀砍向自己的亲生母亲。这是一则悲剧,一则由于家庭不健全而导致的悲剧,设想假如他的父母没有分开,给他健全的爱,他又怎会走上这条道路?因此,健全的家庭结构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2.合理的教育方式

教育方式指的是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中所运用的方法和形式。当今社会父母所采用的教育方式大体分为过度保护、溺爱、民主等等。

过度保护的家庭教育方式表现为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下,他们愿意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包揽一切,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是这种过度的包办代替方式似的教育方式并不能给幼儿带来良好的成长,反而会适得其反,还会滋生幼儿的一些不良习惯。

溺爱的教育方式给了孩子过多的愿望,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能够满足的还是不能够满足的,家长通通给予。长期这样下去,孩子一旦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满足,便会大吵大闹,这种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形成自私的性格,只知道被别人爱,却不知道爱别人。

民主的教育方式比较合理,父母尊重、信任孩子,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以平等的地位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上进,接受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当孩子有感兴趣的事物时,家长能够积极倾听孩子的想法,并且加以引导。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幼儿的生理心理才能得到健全的发展。

3.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一种积极的家庭精神环境。家庭氛围从正反两面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谐、团结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生活,健康学习。而嘈杂、吵闹的家庭氛围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生活和学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建构良好的家庭氛围,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篇6:「家庭教育」孩子建康成长的三大环境

濮阳市南乐县第一实验小学杨伟利

摘要:家庭是孩子温馨的港湾,是孩子实现理想放飞希望的摇篮,是孩子人生的起点。宽松和谐的家庭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营养,同时又可以帮助孩子消除疲劳、紧张和烦恼,为成长中的孩子注入生机和活力,增强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和谐是一种氛围,需要家长用心去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孩子在成长中没有压迫感,身心得到正常、自然、健康的发展。首先,提高家长素质是创设良好家庭环境的关键,二、家庭教育要民主化。平等、尊重、信任是家庭民主的三、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有一颗尊重孩子的心,有一颗宽容的心,家长应该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孩子做知心朋友。四。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关键词:和谐家庭环境孩子健康发展

家庭是孩子温馨的港湾,是孩子实现理想放飞希望的摇篮,是孩子人生的起点。宽松和谐的家庭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营养,同时又可以帮助孩子消除疲劳、紧张和烦恼,为成长中的孩子注入生机和活力,增强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和谐是一种氛围,需要家长用心去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孩子在成长中没有压迫感,身心得到正常、自然、健康的发展。据调查发现在和谐愉快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表现为精神振奋,、积极向上、性格豁达、活泼乐观、充满自信。相反,一个成长在压抑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往往是带着忡忡忧心与精

神负担迈入家门,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表现为缺乏热情,性格内向,感情脆弱,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出现忧郁症、逆反心理等,形成子女与父母之间思想上的代沟从而产生情感上的隔阂。因此,健康、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父母应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在关爱中成长,在愉快中学习,在欢笑中生活。

那么如何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呢?

首先,提高家长素质是创设良好家庭环境的关键。家庭教育是言传身教、迁移默化的,家长的以身作则非常重要,在要求孩子的同时自己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对孩子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答应孩子的事就一定兑现,兑现有困难的事不要轻易许诺。因为如果父母经常言出不行,说话不算数,就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可信度,也会让孩子效仿,如果家长有出言不行的“过错’,就一定给孩子一个合理的解释,郑重其事地向孩子道歉,求得孩子的谅解。向孩子承认错误也是教育,要强化教育要求,淡化教育痕迹

二、家庭教育要民主化。平等、尊重、信任是家庭民主的,优化教育环境,启发自我教育,创设自主学习的家庭氛围,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命所在。家庭成员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是家庭实现民主化的基础,家长有民主,孩子才能有“自立”。家长要营造和谐环境,家庭氛围亲和成员之间才会建立人人平等、互相关心、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相体谅、互相爱护、和睦团结的关系。情感是双向交流,父母要主动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有发言权。孩子虽小,同样需要理解和尊重。尊重他的想法,聆听他的意见,哪怕其意见是幼稚、不成熟的,也要对孩子充满信任,相信他的上进心、相信他的是非判断。孩子的意见若能得到家长的采纳、重视,无疑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只有这样在民主的实行中孩子的自立意识才会随之诞生,作为父母必须尊重、孝敬老人,对待兄弟姐妹要宽容和帮助,夫妻之间理解和信任,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孩子才可能获得稳定、温暖的家庭幸福,并从中学习到关心与信任。

三、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有一颗尊重孩子的心,有一颗宽容的心,家长应该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孩子做知心朋友。家长不仅要在生活上照顾孩子,在学习中引导孩子,还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给与恰当的关怀与抚慰。面对孩子的不当看法时,应该像对朋友一样阐明其道理,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当孩子犯错误时,更要表现出家长的民主性,允许孩子申辩自己的行动理由和自己的感受,在听清楚明白后再进行理智的帮助和教育,避免纯发泄性的责备和带侮辱性的谩骂。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认为,父母让孩子通过语言把所有的感情——积极的和消极的,都表达出来,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其实这也是父母和孩子交朋友的第一个要求——坐下来听孩子倾述,跟孩子交流,有时并不需要作父母的自己说,只要静静地听孩子把话讲完,让孩子觉得您真正理解了他的想法,体味出父母对他是尊重的,孩子也就满足了。父母作为倾听者给孩子的关注、尊重和时间,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帮助。所有的孩子

都盼望父母成为他们的朋友。

四、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人是有差别的,成长的基础和环境各不相同,成功的道路也是千万条,但对个人来讲仅有一条最佳的道路,也就是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路。成功在于选择,选择在于自知,成功就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路,家长不要用分数和名次让孩子过早的成为“失败者”。家长要努力创造适合孩子的天资需要的丰富多样的成长和发展环境条件。灵活运用各种知识传递途径,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一项自己喜欢做的事,他就会主动去学习,久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建立起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系统。同时,成才教育绝不单纯把成为伟人、名人、领导,作为终极目标,就社会需要的多样性来讲,不可能人人都成为伟人、名人和领导,也不可能都成为栋梁之才,经济建设对人才需要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和学历要求的多层次化,鼓励孩子根据个人特长、爱好多方面发展,使孩子在各类学习中都获得成就感,都有所收获。作为家长对孩子成长的目标,需要一个统一的“定位”,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而全家人的意见有可能也有所偏差。所以有必要研究社会的需要,综合自己的成长经验,在全家人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给孩子一个“定位”。要真正做到和谐的步调一致,使整个家庭教育形成一个合力。

为了使我们的孩子身心都能健康发展,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成才,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具有完善的人格,每个家长都要努力,都要积

极主动的多方面配合。通过家庭成员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孩子一定会全面发展,健康地成长。

【参考资料】

1、《和谐家庭》(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儿童成长攻略∕和谐家庭人生指导丛书》(现代教育出版社)

3、《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农村读物出版社)

篇7:「家庭教育」孩子建康成长的三大环境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孩子最讨厌家长的三种表现:

一、说话不算话。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遇到过家长说话不算话的情况。孩子们遇到这样的情况,会觉得家长不可理喻,甚至觉得家长无耻,会从心里再也不相信家长。比如一位家长,曾经答应孩子做到什么事情,就给孩子买一双好运动鞋,但当孩子做到了,家长就开始跟孩子解释:“房子要装修”,“工资又下降”,“你爸爸要换辆新车”等等。把孩子气得好多天每天跟妈妈生气,最后,妈妈拗不过孩子,还是给孩子买了,但孩子仍然从此非常反感妈妈,不再相信妈妈的话。当这个妈妈跟我诉苦的时候,我第一句话就是一个字:“该!”妈妈苦笑着说,“我知道,但我们家的经济条件的确不好,确实买不起那么贵的鞋,一双要上千块呢!”我说:“买不起,你就不该承诺!”

二、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几乎所有的孩子都遇到过家长拿自己与别的孩子比的情况。孩子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会很反感家长,不想听家长说任何一句。比如一位家长在孩子吃饭前,往往会不咸不淡地说一句“咱们家后院你张叔家的孩子又考上重点高中了”!孩子说:“我一听这句话,就一口也吃不下去了。”我问为什么,孩子说:“妈妈每次都在证明我是我们小区唯一的一个笨蛋!”

三、说一套做一套。

大部分孩子会意识到家长说一套做一套,但往往不会说出来。比如一位妈妈曾经说:“孩子会撒谎,我什么都能容忍,就是不能容忍孩子撒谎!”但孩子说:“妈妈也撒谎!刚刚接了电话,还跟人家说‘过两天去北京’呢!其实昨天就来北京了!”

还有一个被认为是抑郁症的孩子曾经这么说过:“我最讨厌妈妈的事就是每次她总会自以为是地觉得自己说的肯定没错,但一旦错了,她就又说‘妈妈也不是专家,错了就错了么’!”

篇8:「家庭教育」孩子建康成长的三大环境

一、家庭环境对于儿童来说具有发展趋势重塑的作用

儿童的成长主要受遗传和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 遗传因素对于宝宝来讲已经无法改变, 能改变的主要是后天的成长环境。 后天环境主要是人的影响, 尤其孩子成长环境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父母角色, 父母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嗜好等等会给孩子先天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发展、 社会交往能力、 价值观、思维方式等等。 而人的一生中, 学龄前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尤其是0~3 岁的时期。 所以, 家庭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孩子一生的成长。

二、家庭环境是一个人一生发展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影响孩子成长的三大因素众所周知, 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三大因素, 其中社会环境相当广泛, 不定性因素大, 而相比之下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是比较容易去完善的。而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这两者相比, 家庭环境比学校环境影响更早、更持久与更深远, 所以家庭环境因素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儿童成长有潜移默化、熏陶感化的潜在教育因素

它可以表现在人们相互的言谈行为、表情、要求中。 家庭氛围的融洽与否决定孩子在性格上有很大的差别。 愉快家庭中的孩子在家里感到有安全感、愉快、生活乐观、信心十足、待人和善, 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气氛紧张中的孩子则缺乏安全感、情绪不稳定、容易紧张和焦虑、长期忧心忡忡, 对人不信任, 容易发生情绪与行为问题。 所以, 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是相当重要的。

四、适宜的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需要的家庭物质环境的创设对他们来说则更为重要

上一篇: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作文600字下一篇:陕西省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