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2022-11-02

第一篇: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关于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的研究

家庭教育中父教缺位现象对儿童的影

家庭是儿童首要的生活场所,家庭教育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适应社会的重要教育形式。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依赖和信任的人,也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中国有句古语:“子不教,父之过。”可见,在中国的古代,父亲这一角色就被放到了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可现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仔细留意,并不难发现这样的一些现象:学校的家长会,来参加的多数是妈妈;家长开放日,也是妈妈团;陪孩子参加少年宫各种课外学习,在门口等着的也都是妈妈;打来电话咨询孩子教育问题的大多还是妈妈。

那父亲们都跑哪里去了?他们在忙些什么呢?仔细观察发现,那些负担着养家重任的父亲们总是在说他们的工作太忙,因此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会孩子的教育。因此,教育孩子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妈妈们的肩上,由妈妈来承担子女教育。这些都反映出了当代家庭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父教的缺失。不可否认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父教也是不可缺少的,并且不可能也不能由母亲来替代。原因就是父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独特的作用。

但因这样那样的原因,很多父亲放弃或者部分放弃了教育子女的责任,这将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尽管父教缺位没有成为普遍现象,但这也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详细地思考和分析,并试着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从而缓解父教缺位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早在二战后,因为大批的男性在战争中失去了生命,西方社会就已经出现了对父教缺位现象的研究。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竞争增强、工作压力增大。因为经济压力等诸多原因,父亲们总是忙于工作和竞争,其结果就是逐渐远离了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导致了父教缺位这一现象的出现。

所谓父教缺位是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父爱或者父亲在子女教育中参与很少甚至孩子没有得到父爱或父亲没有参与子女教育的状况。

父亲对子女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父教缺位现象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 1影响孩子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

心理学家指出:良好的个性品质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正如德国革命家台尔曼所说:“不论你的将来走什么路,你的性格为你的行为提供了前提。一个人的历史就是他的性格。”

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形成孩子不同的个性品质。在教育子女时,因为性别的原因,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会有所不同。母亲会以女性特有的感情细腻、做事认真、性格温柔来感染影响孩子。她们常常是通过讲故事、教认字、唱歌、玩玩具等方式来和孩子进行沟通。她们更多关注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倾向于和孩子进行安静和没有什么冒险的游戏活动。

在这里,我们并不是去否认女性教育的重要性。的确母亲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可以说是功劳不小。但是,缺乏父教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内向、性格孤僻和自卑的特点。而父亲参与教育却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因为父亲通常都是具有这样的特点:比如坚韧、大胆、勇敢、坚强、果断、自信、豪爽、独立。这些个性特征对于形成孩子积极的个性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那是因为孩子在与父亲交往的过程中,一方面会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知不觉地学习和模仿自己的父亲;另一方面,父亲也在自觉、不自觉地要求自己的孩子具有以上这些个性品质。有资料显示,如果孩子在5岁前失去父亲,对他的个性发展很不利。孩子的年龄越小,所受到的影响就会越大。这样的孩子会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缺少自信,比较容易自卑。

2不利于性别角色的发展

性别角色是指儿童形成与自己的生理性别相同的社会价值期望的性别认识和性别行为的过程。

在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中,父亲和母亲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在男孩的性别角色的发展上,父亲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父亲在鼓励子女的性别角色行为发展上与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几乎所有发展理论都认为父亲在儿童的性别角色认同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模仿是儿童性别角色认同的基本途径。儿童会将父亲作为榜样进行模仿,父亲为男孩提供了一种男性的基本行为模式,使得男孩子把父亲看作是自己未来发展的模型去模仿父亲。可以说父亲的很多个性品质和习惯都会儿子的身上体现出来。而对于女孩子,父亲身上的男性品质使得她在今后的生活有了参照,可以从父爱中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因此父亲积极地和孩子交往,有助于孩子对男性、女性的作用与态度有一个积极的理解。研究显示,如果男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缺失父爱,会使得他们在性别角色的发展中倾向于一些女性化的表现。比如他们更喜欢一些非身体性的、非竞赛性的活动:看电视、看书等。当然,女孩的性别角色的发展也同样受到父亲的影响。如果女孩很小失去父亲,在青春期的时候,她们在与男孩子交往时往往会表现为羞怯、焦虑、更容易发生早恋现象。对她们以后的恋爱婚姻也都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女孩在她们的性格形成时期需要成年男性的陪伴和指导,这样她们在进入青春期时能够学会对男性的适当反应,为以后的恋爱婚姻打下良好的基础。

3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认知发展能力

父教缺失也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父亲和孩子的交往使得孩子掌握更多和丰富的社交经验。同时因为父亲在性格和能力上的有别于母亲的特点,使得孩子从母亲和父亲处得到的认知收获是不完全相同的。应该说从父亲那里可以学到更多丰富和广阔的知识,对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力起到独特的作用。这些对孩子的认知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可以说父亲较多地参与和孩子的交往,能日益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认知技能。美国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由男人带大的孩子的智商更高些,他们在学校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学习上更容易成功。

我们知道,在一个家庭中,母亲大多是比较忙的一个人,不仅要承担很多的家务和工作的压力。而随着孩子长大,独立性的不断增强,与外界交往的需要也随着不断增强,需要扩大交往范围和内容。但是因为父教的缺失,都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对孩子以后在社会上的人际交往不利。

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知道了父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独特的影响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很多父亲淡出了家庭教育,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承担着更多的教育责任。

其实,作为父亲,放弃教育子女的责任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管孩子、脾气不好,没法跟孩子生那个气等等这些听起来貌似有理由,但是都不足以让父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撒手不管,一定要负起自己应有的教育子女的责任。

第二篇:单亲家庭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调查报告

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1109403班 石玲

摘要:单亲家庭的特殊环境形成了单亲家庭孩子不同于正常家庭孩子的心理。我们应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他们,使得单亲家庭的孩子们的生理、心理健康协调地发展。

单亲家庭的形式古已有之,然而单亲家庭概念的提出,却产生于欧美国家对当代婚姻现实状况的考察:欧美国家六七十年代的离婚高峰促成了大量离婚式单亲家庭的出现。中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由于快速增长的离婚率,离婚式单亲家庭比重逐渐上升,由此而引发了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状态、生理问题、生活状况,教育等一系列问题。

所谓“单亲家庭”是指由于丧偶、离异、分居或者构成家庭主体的成员不齐全的家庭.由母亲或父亲单个抚养的孩子即为单亲家庭的子女.近年来随着离婚这一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心理问题也逐年增加。由此,我通过该次调查报告初步的调查和分析了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通过调查显示,

一、在认为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否有影响,94.4%人为有影响,5.6%认为没有影响,由此可看出绝大部分的离异父母认为离异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但

1 又迫于种种原因,从而不得不给孩子带来这些不良的影响。

二、在是否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存在心理问题时,近54%的被调查者认为存在,父母的离异等因素造成家庭的不完整使得他们悲哀、愤怒甚至反叛的心理,而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这种家庭会让他们感到孤单、寂寞、无助。在此问题中只有近8%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存在心理问题,38%的认为只有少部分存在。

三、有近63%的被调查者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比家庭健康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首先,许多父母认为在单亲家庭中,由于单亲父母的心理变异,“过分保护”或“重养轻教”,使得孩子失去自我;其次,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心理压力比其他孩子大,主要来自残缺不全的家庭本身,父母离异或丧偶是单亲家庭形成的原因,而不管离异或丧偶,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心理打击或折磨;最后,孩子的心理压力不容易找到正确的宣泄渠道,有些被调查者(老师)认为对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宣泄是很重要的,只有将心中的不愉快发泄出来,才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四、在你认为单亲家庭孩子存在哪些心理问题时,抑郁孤独有72%,没有安全感有64%,放任逆反有63%,情绪压抑有61%,怯懦自卑有56%,多疑、嫉妒有47%,厌学渺茫有36%,单亲家庭孩子由于在家庭里得不到父母离异之前的那种完整、温馨的亲情,在学校里又容易受到同学们有意无意的歧视,很容易出现自我心理封闭、自卑、忧郁、冷漠,甚至厌恶与他人接触。同时,自卑感又往往与强烈的自尊心相伴,极具反抗性,一旦有人对自己有不利言行,会马上反抗。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提出的建议,即使明知是正确的

2 也不会执行,表现出较强的嫉妒、猜疑、主观偏见等心理。由于存在上述心理困扰,容易出现一定的人际交往障碍。 同时,父母离异、家庭变故,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行为方式和应对方式。父母离异前的吵闹、打架,已经破坏了家庭原本和谐温馨的气氛,而家庭的破碎,更使孩子必须忍受失去父爱或母爱的痛苦,失去原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势必使得这些孩子在失落中惶恐不安,感到恐惧、悲伤,甚至会对自己身处这种境地愤怒不已,他们害怕被别人讥笑和排斥,害怕失败,对孤独和不明朗未来的恐惧渐增。

随着社会的发展,好多家庭随着人们的婚姻、社会等意识的变化而发生破裂,从而导致了许多孩子心理发展的不健全。相亲相爱的父母,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对孩子的正常、健康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可替代的良好教育因素。反之,没有一个完整稳固的家庭的孩子,其心理的发展容易产生偏差,思想行为上也就会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作为学习社会工作的我,将其也应该作为服务帮助的一个方面,关注单亲孩子的心理特点并实施正确的社会工作专业的方法去帮助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走出心灵的阴影,使他们的生理、心理健康协调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齐麟;论单亲家庭;人口学刊;

2、朴永馨;特殊儿童及其心理发展;心理学报;

3、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社会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附录:

单亲家庭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调查问卷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了高水平。但日益增长的离婚率与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已使越来越多的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因为家庭的残缺,这些孩子的心理发展容易产生偏差,思想行为上也就会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甚至成为双差生。因此,我对近50名单亲家庭的父母、出生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和一些正常家庭做了一次以调查问卷形式为主的初步调查,通过调查来使得我们社会工作者更多地去了解,去关爱这些最需要了解、关心的孩子,使他们重新找回自我。

第1题: 你认为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影响吗?[单选题] A、有

B、没有

第2题: 你认为单亲家庭孩子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单选题] A、大部分孩子都存在 B、不存在 C、只有少部分的人存在 第3题: 你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比家庭健全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吗?[单选题] A、是

B、不是

C、不一定

第4题: 你认为单亲家庭孩子存在哪些心理问题?[多选题] A、怯懦自卑

B、厌学渺茫

C、抑郁孤独

D、放任逆反

E多疑、嫉妒

F、情绪压抑

G、没有安全感

H其它 第5题: 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请给几点意见[主观题] 4

第三篇:单亲家庭对学生行为的影响分析报告

单亲家庭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的调查报告分析

吕刚

王秀香

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观念的变化,离婚率不断提高,这样就造成了社会上的单亲家庭不断增加,那么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如何呢?近一段时间通过在我校调查研究,发现单亲家庭学生身上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性格内向、孤僻、情绪不稳定

一些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缺乏一方家长的影响和感情交流,所以就显得孤僻、不合群,不轻易暴露自己的想法,和很多人保持距离,不轻易相信别人。部分单亲家庭学生课间也很少和同学一起活动,上学、放学也往往独来独往,不与其他同学结伴而行。在其他方面,他们也能表现这种孤僻与自卑,并且非常敏感,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一句没有任何针对性的话,有的单亲家庭的学生就以为老师是在针对自己。很多单亲家庭的学生情绪波动比较大,经常出现一些不良的情绪,想摔东西,想离家出走,甚至想自杀等等。在我校的调查中,单亲家庭学生与正常家庭学生相比,上课经常走神的前者比后者高6.2%;觉得自己很不幸的前者比后者高8.9%;单亲家庭学生中50.6%的学生曾有过离家出走的念头,比正常家庭学生高出11.8%。这些惊人的数目充分反映出单亲家庭学生存在不良情绪是非常突出的。

二、易怒、自卑

有些单亲家庭学生,由于家庭的缺陷,郁闷的心情无处渲泄,于是表现为性情暴躁,遇事易冲动,攻击性比较强,所以会出现打架、骂人、斗殴等行为。在调查中发现反抗攻击特点比较突出的和遇事冲动、不计后果的单亲家庭学生与正常家庭学生相比,分别高5%和16%。单亲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以及离异父母对子女的互相推诿,家庭中的长期冷战或争吵都是造成子女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比如,有的学生觉得父母的吵吵闹闹让同学、邻居们看到、听到都是很丢人的事,自己脸上很不光彩;自己家庭的经济不如以前,自觉矮了许多,因而产生自卑感。由于自卑而缺乏自信,有的学生就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也就越来越差,甚至于有的学生会常常萎靡不振,破罐破摔。我校初二的一位男生,在学校整天蓬头垢面,萎靡不振,昏昏欲睡,在班里几乎不与任何同学交往。

三、憎恨、多疑、嫉妒

有的学生对父母的离异充满憎恨,他们讨厌父母争吵,憎恨父母不顾他的成长和感情,憎恨不提供抚养费的父或母,或站在父母之中的一方,憎恨另一方。这种憎恨久而久之对心理发展产生不良作用,进而扩展到对学校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对其他人,甚至对社会的不满、冷淡,他们认为既然没有人关心我,我又何必去关心别人呢?所以对同学对集体的事缺乏热情,对公益事业表现冷淡,还有的故意破坏纪律,损坏公物。调查显示对社会公益事业表现盲目和冷淡的单亲家庭学生比正常家庭学生高近6.5%,具有较强敌对心理的单亲家庭学生比正常家庭学生高出9.8%。单亲家庭学生多疑和嫉妒的心理特征比正常家庭的学生显得突出一些。在我们进行的调查中,单亲家庭学生与正常家庭学生对比,具有较强多疑、嫉妒心理特征的前者比后者高约5%。其表现为对别人的议论,对许多事情非常敏感,总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猜疑别人是不是在说自己的坏话,猜疑老师是不是不信任自己了,假如一个活动没有让他参加就会胡思乱想,对胜过自己的同学产生嫉妒(因为家庭的变故,很多单亲家庭学生的学习成绩比以前有所下降,过去曾不如自己的同学,可能超过自己),不服气,于是会产生对立情绪,觉得不公平,同时也带来了人际交往的困难。我们认为,这种心理的产生与自卑心理有关,同时虽然自卑,但潜意识里还是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于是就乱猜疑,好嫉妒,进而由嫉妒产生憎恨。

四、散漫、霸道、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处于无教育和监管能力家庭的单亲家庭学生容易表现为这一类型。行为表现为无组织、无纪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行我素,自控能力差,常迟到,旷课,爱说谎话,对老师的批评不予理睬,缺乏上进心,对集体漠不关心,学习成绩较差。由祖辈哺养,或溺爱,或缺乏监管、教育能力,择友不良且沾染社会不良习气的单亲家庭学生容易属于这一类型。由于缺少管教,从小养成骄横的习气,事事处理以自我为中心,心目中没有父母、老师、同学,法纪观念淡薄。个别的由于择友不良,沾染不良习气,容易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我们曾对85名学生进行细划统计,学习成绩较好的有26人,一般的15人,39名同学成绩较差,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尤其是成绩差的学生比例过大。多数老师表示,很多单亲家庭的学生在学习上确实处于劣势。

单亲家庭学生由于上述不良心理特征,对于他们认知能力发展,学习成绩提高,人际交往,自我控制能力及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等方面均产生重要影响。调查表明,经常旷课、迟到、早退的学生中单亲家庭(主要指离异家庭)学生占83%;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的学生中单亲家庭学生占81%;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中单亲家庭学生占78%。在我校调查中,单亲家庭学生与正常家庭学生相比,几乎没有朋友的前者比后者高2%;与同学能够友好相处的后者比前者高7.2%。据有关统计,我国违法犯罪青少年中有10-30%的人来自单亲家庭。我校调查中,双差生中的单亲家庭学生占25.4%。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去消除单亲家庭学生的阴影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找出行为教育方式及教育对策:

1.关心第一

从目前来看,班主任承担了解决单亲家庭子女问题的主要责任。如有意识地让单亲家庭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加到集体活动中来,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长,树立自信心。由于部分单亲家庭学生性格孤僻、思想成熟,个别学生在开始阶段并不为老师的“关心”所打动,班主任往往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逐渐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对他们的特别关心还要掌握“度”,不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弱者,否则会适得其反。 2.心理开导

结合我校学生的年龄阶段,认为老师过分关怀会使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加敏感,结果适得其反。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状况,通过聊天等方式,增加学生对父母离异的认识,让学生坦然面对现状,并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改变自己。

3.全员育人

虽然班主任对整个班级的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其他任课老师也应承担起教育学生的任务,在课堂上发挥学科优势,适度引导。如我校张老师针对语文课本及课外读物中有不少涉及爱情的文章,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增进对纯洁爱情的认识,让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容易理解家长离异的原因。

4.教育家长

尽管学校教育对孩子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学生的品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形成与改变,家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在处理问题时,必须给孩子留出空间,永远为孩子负责。家长自身的问题是学生发展的一大障碍定期召开家长会、老师和家长多联系,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有教育家长,从而转变学生。

总之,作为老师应充分了解、理解学生,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引导和帮助。比如,当学生对前途充满了恐惧、担心和忧虑,情绪极不稳定时,教师绝不能随便批评、指责,应更加关心他,以减轻他的内心痛苦;老师不仅要关心、安慰,还要适时、适当地讲清道理,告诉他今后还可能会遇到哪些变化、挫折,让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老师同学都要谨慎从事,避免当面谈论敏感话题,平时要注意让其他同学和这些单亲家庭子女友好相处,防止结交坏朋友,走上邪路;教师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目标,正视现实,把握自己的命运。教师更要与家长密切配合,进一步引导、鼓励,以帮助学生彻底摆脱痛苦,走出阴影,获得新生。

第四篇:关于单亲家庭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在任何社会组织中,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进程最具影响力。家庭的结构,家庭的功能,家庭的历史传承,家庭的种族民族背景,家庭的宗教信仰,家庭的时代地域环境,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的文化含量,家庭的人际关系,家长的综合素质及其教养态度、教育能力、教育方式等对儿童的心理行为的形成乃至人格的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可以说,正是上述诸因素的混同效应在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社会组织中大量存在的单亲家庭,由于家庭结构残缺或家庭教育功能发生障碍,从而成为诸多儿童个性心理不健全以至发生畸变的根源。探讨这类家庭在亲子互动过程中子女心理行为的形成特点及规律,是极具现实意义的一个课题。

论文关键词:单亲家庭 心理行为 儿童 社会化进程 社会组织 历史传承 宗教信仰 地域环境

一、单亲家庭的结构模式与功能特征

在现实社会中至少存在着四种家庭结构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以及单亲家庭。单亲家庭大都是由核心家庭(即由丈夫、妻子和他们的亲生或领养的孩子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发生变故演变而来。离婚、丧偶、一方被劳教、未婚先育后被一方遗弃都会制造出一系列单亲家庭。近年来,特别由于离婚率、非正常死亡率、犯罪的增加,致使单亲家庭在家庭结构类型中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单亲家庭可能是所有家庭结构中较多的一种模式。本文只讨论“因离异而造成的”单亲家庭这一模式。

社会学研究表明,家庭主要为孩子承担两大职责:一要为孩子提供安全、健康成长的环境,保护孩子免受不良影响;二要为孩子进入社会之后有正当的行为并接受特定的社会文化做准备。这也是家庭的两大实质性功能。一般地说,核心家庭这两大功能的发挥较少存在什么障碍,且有“家庭自豪感、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支持,有凝聚力、适应性强、乐于交流、能融入社区社会并为之作贡献、有核心且目标一致的价值观,欢乐的家庭氛围等”这些表象呈现。而单亲家庭可以说大都功能不健全,他们难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和支持性的相互依赖的成长环境,他们或许可能或许不能满足孩子的基本物质需求,但是他们肯定不能满足孩子思想健康成长的要求与充分的精神慰藉。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从现象上看,属于“典型的家庭”的核心家庭是完整的、幸福的,属于“特殊的家庭”的单亲家庭是残缺的、不幸的,其实,单亲家庭一切不幸的总根源却是家庭功能的受损与障碍。这类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很难一一举出,但下列一些特征却是共同的:“不信任、不自信、缺少欢乐、自卑感强”,按照弗洛伊德“人格的发展主要是幼年生活经验的产物”的理论。我们可以推断:儿童生活过的那个曾让他伤感的家庭中接受的信息将对他起到消极的阻碍作用。

二、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行为的一般特征

1. 离婚前后短期影响

一些单亲家庭形成前首先经历了冲突家庭阶段。父母长期的分歧、敌对、争吵不休,制造了冷漠的家庭氛围,特别是父母的不良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安全感和负性情绪体验,在以后的生活中容易出现心理病理症状。社会心理学家时蓉华认为,

“由于父母经常的感情冲突,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且极易出现情绪混乱,降低其社会适应能力,增大孩子患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父母间对事物难以调和的态度和看法,很有可能内化成孩子的不良认知模式,从而形成神经质个性与闭锁内倾心理,让其内心感到痛苦并变得敏感、焦虑、抑郁,很难建立信任感。父母离异前的情感冲突阶段对子女的心理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离婚后进入单亲阶段给孩子留下的创伤性影响。美国精神病医生德斯帕特也说:不是离婚给孩子们造成种种影响,而是离婚之前的夫妻不和状况已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离婚不过是这种不和状态的结果而已。有人还发现,有严重的家庭冲突但没有离婚的家庭,对孩子总的不良影响比单亲家庭更为严重,孩子表现出更大的攻击性,出现的问题更多。“父母离婚不可避免地会使子女遭到不幸,但如果生活在一个婚姻非常不美满的家庭里,儿童在感情上受到的伤害更大。”

国外的研究表明:父母离婚对儿童的消极影响一般要弥留18个月,过后孩子的情绪便渐归平静。但在这段时间内,儿童是极度痛苦悲哀的,要经历一个“拒绝、生气、失望、容忍、顺从”这样一个过程。父母离婚后这段时间儿童普遍会感到内疚(他们为父母的离婚有自己的责任而感到内疚)、自卑、敏感、孤独感强、与人不融洽,有丧失感、被遗弃感、焦虑和不安全的消极心理,这种消极的心理会影响到儿童将来处理感情和工作的关系;在性格上将表现得孤僻内向、固执、少语、倔强、情绪不稳定;语言认识能力有限,社会适应能力差等;在行为上多数表现出学业成绩差、多动、说谎、偷窃、逃学、攻击、反社会、喝酒、离家出走,青少年犯罪和自杀行为也明显高于完整的家庭的同龄人。离婚后虽说子女靠单亲抚养,但往往夫妻双方有时还保持某种藕断丝连的来往,如果一些离异夫妻之间的敌意仍然存在,争斗、辱骂、讥讽不但会引起子女焦虑与愤怒,也可能成为子女效仿的榜样。

2. 离婚后长期影响(主要是养育方式所施加的)

进入稳定的单亲家庭阶段以后,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在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过程中将逐渐发挥日益明显的作用。单亲家庭有可能承续家庭破裂前的教养方式,也有可能中断原来的教养方式而有所转变。但无论如何,均不出劳拉·E·贝克所分析的四种类型:权威型、专制型、放任自流型和漠不关心型。一般而言,采取“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单亲家庭向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与限制,并要求他们遵守,对孩子更加表现出热忱和热心并尽力抚慰其心灵创伤,很少粗鲁蛮横地对待孩子;亲子之间交流与沟通的密度加大,一旦孩子出现行为偏差便严加管教。这样,孩子容易从灰暗的情绪中逐步恢复到活泼、愉快的状态,自卑感减弱,自尊感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也得到发展。采取“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单亲家庭对孩子也提出相应的要求,但他们非常看重孩子对他们的遵从,当孩子有抵制性情绪时,他们并不是耐心地听取其意见,制造出一种民主的气氛让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希望他们毫无保留地接受大人们的管教,否则便强迫孩子去做或施加惩罚,完全压抑了孩子的自我表达和独立意识。孩子继续处于由离异前的冲突所造成的焦虑、孤僻、郁闷的情绪状态,容易变得有强烈的攻击性,毫无责任感,学习成绩走低,性格上或许变得冲动、顽劣,很难让父(母)亲对其进行严格、合理、连贯的教育。以“放任自流型”教养方式为主的单亲“将孩子视为花朵”,不对孩子提出行为的标准与要求和进行管教,允许他们自己做出许多决定,而不在乎他们有没有能力决策,孩子行为随便随意,基本不受约束;当家庭面临较严重的经济生活压力时,父(母)亲觉得自己不能为子女提供比较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与支持性学习环境时便有一种内疚感,这种内疚使得父

(母) 亲在感情上不愿意对子女施以刺激,家庭内便不怎么严格要求管教他们,对外采取“过度保护”的策略,以求得亲子关系的平稳与融洽。这样教养的结果是子女变得非常不成熟,当遇到与他们期望相冲突的事件时,他们很难控制住自己的冲动,抗拒、任性、不听取别人的意见,表现出反叛行为。他们可能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或过分地依赖父(母),做事缺乏

坚持性。“漠不关心型”的教养方式在一些单亲家庭比较常见:父(母)亲总体上不关心子女的成长,甚至对之在态度上是拒绝否认的,只在满足了他们最低的衣食要求外,就不再尽心尽责;大人通常在生活中面临着沉重的负担,以致他们很少有时间和精力与孩子呆在一起,忽视对孩子的精神心理需要,孩子失去了完整的父爱或母爱又无法得到单亲正常的关爱,所以容易发展出更强烈的依恋行为;由于单亲对教育孩子没有兴趣,平时对孩子提供的刺激较少(如言辞交流量低),易造成孩子认知、游戏以及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的缺陷,也许使智力的发展滞后、受挫;又由于孩子的行为较少受到约束与修正,孩子便容易出现行为越轨,对他人攻击性强,逃学,离家出走。

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并不总发挥作用,当其教养得不到预期效果时,他(她)们可能要反思并修正教养方式,这就是说,家庭中的影响是多向性的,“儿童自身的特点是影响到父(母)的态度和育儿实践”。林崇德,1995)孩子的有些特性也在塑造父母的教育行为。

总而言之,夫妻正式离婚后,毕竟会使孩子在最需要父母之爱的时候更加难以得到完整的父爱或母爱,这对孩子的成长乃至一生的身心健康都极为不利。幼年时爱的缺失加大了对之教养的难度。

3. “经济紧张”对单亲家庭的影响

单亲家庭所面临的困难是严峻的、现实的,父母也承受了更多的负担,尤其是单亲父(母)面临的“经济紧张”和“角色超载”,而前者往往成为单亲家庭所遭遇的主要问题。生活拮据对这些家庭的影响重大,因离婚等造成的经济收入降低甚至中断引起生活质量的下降,成为许多单亲家庭所具有的共性。由于大多数单亲家庭是“母—女(子)”模式的,母亲们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有稳定的职业和固定的收入,没有足够的抚养孩子的资源,孩子缺乏营养和医疗保健,在课堂上精力不足,身体健康得不到有效保证,监护人为谋生必须分散精力以至于很少关心他们和了解他们的需要,他们没有一个良好的身心环境,有的孩子就已辍学或面临辍学的威胁。特别是那些生活贫困、失业、工作能力很低、教育背景窄狭的母亲,养育儿童的技能也很差,她们往往以让孩子得到温饱为满足,严重缺乏对孩子心智成长的关注和与孩子的感情交流,从而削弱了家庭内的关系。一些带孩子的单身父亲因经受着贫困的压力和经济的限制,也面临着同样的状况,以至较多地产生了问题儿童或劣迹儿童,正是家庭的贫困重创了许多儿童的成长轨道。

当然,也有一部分单亲家庭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经济保障,不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上学等,但这并不能保证对子女的教养会取得实效。

三、影响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行为的其他因素

许多宏观的、微观的、主观的、客观的、远期的、近期的因素共同作用都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发展与人格走向造成重大影响,单亲家庭儿童对离婚的适应程度也受这些因素中的一部分制约,这无疑形成了难以预测单亲家庭教育效果的诸多变量。具体而言,下列因素在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中不能被忽视,尤其是单亲家庭儿童。

1. 家庭的民族背景、文化传承、宗教信仰、时空环境。

2. 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单亲会更多地与孩子交流,更多地鼓励孩子,并赋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去探索世界。当孩子长大以后,他们会更多采用关爱、说理、赞扬和纪律等方式来教育孩子。相反,社会经济地位低的父(母)更可能对孩子采取严厉的态度,有更多的体罚现象。

3. 社会支持性。社区、邻里、朋友、亲戚的物质、情感支持会大大缓解单亲家庭的压

力和儿童心理调适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祖父母的介入。反之,家庭与邻里以及社区关系的破裂容易导致少数儿童出现不良行为。

4. 学校、教师的影响。

5. 婚变次数。儿童经历父母婚姻变故的次数越多,适应就越困难,适应持续的时间也就越长。儿童不断经历着严重的家庭冲突以及不一致的抚养方式会极大伤害儿童的身心健康。

6. 父(母)观念行为系统的作用。如道德境界、家庭价值观、生活方式、父(母)身教示范。

7. 非抚养方的影响。如果离异父母能消除彼此的敌意,与没有监护权的父(母)保持接触,并与家族内的亲戚、儿童的老师与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取得一定的社会支持,或者非抚养方经常给予儿童不同程度的精神与物质的关怀,就会使儿童的发展情况得到改善。

8. 单亲的心理健康水平。

9. 单亲的受教育程度及教养能力。

10. 亲子关系。单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角色超载”、“责任超载”,从而容易加大日常生活中与孩子发生冲突的频率,使亲子关系别扭、紧张,致使一些单亲丢弃部分责任的现象发生。但也有相反的情况。

11. 多子女单亲家庭产生的共享环境与非共享环境的差异。

12. 家庭规模与子女排行。

13. 儿童所接触的伙伴影响。

14. 儿童的年龄。由于离异而较早形成单亲家庭时,若孩子尚在学前阶段,这个时期子女常见的情绪性反应大都为恐惧,自责,退缩,缺乏信任感,敌意性强,在个性上渐渐变得内倾、孤僻,这可能是和不良的单亲家庭环境导致的自卑心理而自我封闭有关。如果离异发生在孩子处于学龄时期,儿童则较多地表现出抑郁、焦虑、恐惧、自卑,青少年表现为与父(母)疏远,过早结交异性朋友,出现一些破坏性的反社会的行为,如违法犯罪等。

15. 儿童的气质、遗传性因素。小部分单亲家庭教育出了非常优秀的子女使得许多完整家庭相形见绌的事实让人们感到惊讶,这恐怕除了教养方法的得当,单亲有修复、展开家庭功能的能力,孩子没有成为劣质教学的受害者等因素外,最关键的可能是儿童的气质或遗传特征有效地保护了他们的心理与感情免遭过大的伤害,或者如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所说,先天地具有一种内倾气质,而有内倾气质者“皮层觉醒水平高,更成熟,在更小的年龄就会按社会要求行事”,“学习较容易,比外倾者学得较多”。艾森克还说,人与生俱有以特殊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反应的倾向,遗传的生物因素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英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的研究也有类似的结论,“人格(气质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一个人的先天特性会影响他人对他的反应,影响他本身的学习方式,也限制了环境力量对他的人格的可变性。”他甚至认为,整个人格约有三分之二决定于环境,三分之一决定于遗传。

16. 儿童的性别。

四、几条对单亲家庭儿童教育的干预措施

1. 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体味“教师与家长是教育的天然同盟军”的意蕴,“要重视对单亲家庭的访问,以真诚在和谐的氛围中共建亲师交往的桥梁,帮助亲子双方走出痛苦、焦虑的心理阴影,抚慰心理创伤”;帮助家长成为孩子消极行为的首要消除者,提高家庭整体机能;调适亲子关系,让亲子之间相互发现,相互信任,相互鼓励,让父(母)亲欣赏子女;改变孩子学业落后的状况,重塑孩子的自信。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到家校联系的各种活动中来,丰富自己的教育信息资源库。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要加强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给他们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卡,密切关注他们的在校表现,及时地对这部分同学暴露的心理行为进行干预;班主任要对单

亲家庭学生给予加倍的关心和爱护,帮助他们从压抑消沉的情绪状态中恢复正常,改善学生的在校行为表现。

3. 利用家长委员会组织部分家长向单亲家庭送温暖献爱心,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向教子无方、教法不当的单亲出点子、提建议。

4. 政府有关机构(如教育行政部门、妇联、老干部科)可组织有经验、水平高、觉悟高的退休老师、老干部组成义务帮扶组对单亲家庭提供建议与指导,提升家长营造积极家庭氛围的能力,使一些单亲家庭转变“消极的养育”为“积极的养育”。

5. 政府有关机构开通“危机协助热线”,聘请儿童教育专业人员对家长提供咨询服务,对单亲家庭予以格外的关照。

6. 民政部门、社区等组织机构为单亲家庭创造就业机会,在贷款、低保、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和优先考虑,帮助单亲家庭解决生活困难。

7. 单亲家庭也要积极寻求社会各方面的同情,有效利用各种支持系统。对学校、社区、亲朋、邻里、志愿者提供的帮助要乐于接受,而不能拒绝漠视,同时也要积极参与一些活动,扩大交往联系范围。单亲家庭自身也要淡化家庭破裂带来的心理创伤,对生活抱有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开发生活情趣。

当然,单亲家庭的激增是一个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等领域引起的社会性问题,如何遏制单亲家庭增长趋势并缩减其数量是最应该“干预”的,每一个深切关注这个问题的“匹夫”以及有权之士、有识之士、有志之士应有所思考、有所动作,从源头上防止家庭免于分裂,因为这对于维持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十分重要。

单亲家庭是特殊家庭的一种,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行为与核心家庭儿童相比有较多的消极成分。对这类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干预,关键在于对与其生活的单亲及离异后双方关系的干预。指导单亲合理安排经济、子女、家务等;鼓励并帮助离异者分析上次婚姻失败的原因,指出再婚后家庭与初婚家庭的不同特点,提高其对再婚的适应能力;鼓励并帮助离异者在适当时候重建家庭,也有助于父(母)子女身心状态的恢复。“对儿童的干预主要训练自我照顾能力,培养其对父(母)的眷恋与感情”(施璐芳,2002),让孩子理性地思考问题,接纳父母离异的现实,儿童也许能较早地走向心理成熟。

第五篇:单亲家庭对网瘾青少年影响文献回顾

在离婚率日渐升高的今天,单亲家庭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家庭形态,单亲家庭虽然早已产生,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作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社会问题和研究课题,国外有关单亲家庭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较为成熟,而我国则从近些年才开始对单亲家庭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际的研究,这与我国近年来单亲家庭数量的增多和单亲家庭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凸显是息息相关的。下面就单亲家庭对网瘾青少年影响的研究进行文献回顾。

一、单亲家庭、网瘾、青少年的概念的界定

(一)、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古已有之,最早形成于欧美国家对当时婚姻状况的考察。西方学者有如下的界定,Schlesinger对英语国家进行了18年的研究,他将单亲家庭的概念界定为“以男性或女性为家长,同被抚养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多由死亡、离婚、分局、抛弃或未婚所形成”。(1980)在费纳(Finer)报告,即英国单亲家庭委员会的报告中,单亲家庭被定义为:“一个没有配偶与之生活(或同居),并与其未婚的没有独立的年龄在16岁以下,或年龄在16岁到19岁,但正在接受全日制教育的子女一块生活的父亲或者母亲所组成的家庭”(艾略特,1992,161页)。

关于单亲家庭的定义,目前我国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不一。在《婚姻家庭大辞典》中,是这样描述单亲家庭的:“单亲家庭是指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因夫妻一方去世或父母离异而成”(1988,48页)。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单亲家庭的界定“单亲家庭是指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我国台湾学者把单亲家庭分为广义的单亲家庭和狭义的单亲家庭,所谓“广义的单亲家庭是指一个成年人与其未婚子女共组的家庭,其中包括户长、分居、配偶死亡、或配偶遗弃家庭,或因工作关系,配偶分人两地或户籍分开两地,也可能来自情妇或未婚妇女及其子女”。“狭义单亲家庭是指一个成年人和一个或一个以上18岁以下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在1987年求实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妇女学词典》中,“把单亲家庭归为残缺家庭或者是核心家庭的一种类型。在这种家庭中作为家庭主体的夫妻缺少一方,因此只存在血缘关系,不存在姻缘关系”。

综合国内外关于单亲家庭概念的界定,按照中国《婚姻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单亲家庭至少应包括以下含义:(1)家庭成员关系单一:父或母一方缺失,只有父子(女)或母(子)女的关系;(2)子女为未成年人。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单亲家庭就是指只有父亲(母亲)一方与其未婚的、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

(二)、网瘾

“网瘾”(Internet addiction)一词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在美国出现,如今已有1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网瘾”不是中国制造,也不是新出现的流行词。网瘾最初被称之为网络上瘾紊乱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或是过度使用网络。这种现象指得是由于过多地使用计算机而妨碍了正常的生活,这一概念是1995年提出来的,最早是指在网络上拼命地赌博,并将此类沉迷于网络的行为视为精神疾病,但此结论并不获得医学界的支持,大部分人将网瘾视为一种心理上的紊乱。 在2005年和2007年发布的《网瘾报告》中,却有对“网瘾”的界定,在认同”上网给青少年的学习、工作或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不良影响”前提下,如果满足了“(1)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2)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3)向亲人隐瞒了自己上网

时间”三个条件中任何一个,“就认为该网民从一定程度上具有网瘾特征,即判定属于‘网瘾’”。

(三)、青少年

6岁-29岁都定义为青少年

本次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重头主打网瘾青少年数量这一数据: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约为14.1%,人数约为2404.2万人。„„我国城市与农村青少年网民中的网瘾比例相近,估算我国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的人数大约为3329.9万人。

网瘾青少年

看起来很吓人的数据,有网友以为是2400万未成年人患上网瘾,其实该报告把6岁-29岁都定义为了青少年。而在2005年的第一次网瘾报告中,甚至把35岁以下都作为青少年。

因此,报告中“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逾2400万”的数据,涵盖了大量已经工作甚至结婚生子的青年,并没有实际保护未成年人的意义。

二、单亲家庭对网瘾青少年的影响

关于单亲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国内研究文献《2009年子女网瘾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子女网民中,网瘾子女的比例约为14.1%,人数约为2404.2万人。在网瘾子女中身处单亲家庭的孩子比较多,尤其是与母亲共同居住的单亲家庭孩子。据专家介绍,一方面父母离婚容易使孩子心灵受到伤害,产生叛逆心理;另一方面,单亲家庭中家长(特别是母亲)总是试图以加强管教的方式来弥补另一家长的缺失,这样事无巨细的密集管教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从而使孩子从家中逃离至网吧。数据结果同时显示,如果与父母一起居住,将有可能有效地抑制网瘾。网瘾程度越严重的子女,“未与双亲一起住”或“仅与父母中的一方一起住”的比例越高;非网瘾子女中,“与双亲一起住”的比例较网瘾子女高。1这也给我们对子女防治网瘾提供了参考,那就是一定要注意家庭环境,家庭的稳定与否对子女至关重要。

邓志伟 (2003)认为:①单亲家庭使青少年人格发育受阻;②单亲家庭使青少年性格心理扭曲;③单亲家庭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变异;④单亲家庭使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弱化。更极端的则认为单亲家庭是滋生“问题青少年”的温床(张健、陈一筠,2000)。

在单亲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问题上,王世军(2002)把单亲家庭对子女的负面影响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体质跟不上,严重影响孩子的教育。单亲家庭由于经济条件比较差,不能很好的满足子女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造成子女身体素质比较差。②单亲家庭子女致力于非智力因素受损,难以提高学习的成绩。认知水平普遍偏低。③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这一只是心理学家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李索克说过:父母离婚带来的床上仅次于死亡,子女心理的正常发展遇到障碍是最常见的消极后果。在单亲家庭中,能提供情感的父母少了一人,孩子因缺乏情感关怀容易产生疏离自卑等问题。更有甚者,有的离异的单亲家庭教孩子过多的恨,他们把家庭破裂的原因、责任统统归咎于对方,教唆孩子要恨对方,把对对方的不满和愤怒在孩子面前尽情发泄,站在偏激的立场上丑化前配偶。这样的后果是完全破坏了孩子心中保留的父母的良好印象,使孩子陷入信任的危机中,甚至养成怀疑一切,恐惧社会的不良性格。④单亲家庭子女社交能力差。单亲家庭子女性格内向,性情孤僻,具有明显的非社会性。另外,当单亲家庭形成时,往往以为社会关系的减少,甚至终端,突然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社会生活的天地。由于社会歧视及其他因素也减少了他们建立社会联系的可能。⑤单亲家庭由于夫妻间的离异、分居、丧偶等变故使得其文化生活的范围和空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陈桂蓉(2004)认为,单亲家庭的文化生活与完整家庭相比,无论是在量上

还是在质上都处于缺损状态。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了单亲家庭普遍存在的物质生活贫困外,他们在情感和精神方面存在的困惑和障碍也是重要因素。

三、单亲家庭对网瘾青少年的教育方式研究

针对单亲家庭的子女通常表现出来的孤僻、任性等性格弱点,专家表示,这与单亲家庭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有直接关系。要让孩子有健康良好的心态,首先家长要摆正心态,避免陷入三个误区。

(一)、情感暗示过多

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比如,一些家长经常说“孩子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很可怜”一类的话,在孩子的心灵罩上阴影。其实,父母亲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很大。父母不经常在身边陪伴并不影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要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二)、一味排斥对方

很多夫妻离异后,一方带着孩子,就不愿意让对方与孩子接触,有的甚至干脆搬迁到对方找不到的地方,让孩子看不到父亲或母亲。有的有意识地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向孩子灌输敌对情绪。比如"你爸爸没有文化,像他那样肯定没什么出息"之类的话,孩子听得多了就会在心理上对另一方形成排斥,这是许多单亲家庭孩子性格偏离正常轨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过分溺爱孩子

溺爱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单亲家长表现往往更明显。他们总觉得夫妻离异了,很对不起孩子,因此,孩子有任何要求,无论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无条件满足。孩子总能得到满足,他的抗挫折能力就无法得到锻炼,就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点。

总之,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原则是坦诚、沟通和鼓励,家长和老师不要对婚姻家庭这些事避而不谈,要让孩子知道离婚和结婚在社会生活中都是非常正常的事,而沟通会使老师了解他们内心的情感需求,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安慰和鼓励,也许就能改变他的人生。

上一篇:当前经济运行状况分析下一篇:党群工作综合考评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