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学区中心学校环境卫生

2024-04-08

陈大学区中心学校环境卫生(精选7篇)

篇1:陈大学区中心学校环境卫生

陈大学区中心学校环境卫生

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邓坤

副组长:郭成先

成员:各班主任

张跃民 沈玉建

陈大学区中心学校

篇2:陈大学区中心学校环境卫生

本学期学校总务工作坚持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协助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硬件建设;以学校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科研服务,为师生服务为宗旨,以提高后勤职工队伍素质为抓手,强化总务后勤工作的规范管理,确保后勤工作保障有力,服务到位,努力提高后勤服务工作质量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根据学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队伍建设。后勤服务人员是学校组成的一部分,他们素质的好坏也关系到学校的整体素质,后勤工作人员也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总务处要组织后勤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岗位规范,开展谈心活动,使他们思想观念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思维方式与时更新,思维层次与时提升,进一步增强服务观念,明确服务宗旨。严格执行相关的价格规定和收费规定,严守财务纪律,开源节流,做到财务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师生,财务公开化,开源节流,打足收入,压缩支出,把资金用在刀口上,为全力提升本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打造一流的教学品牌服务。

二、具体工作:

(一)队伍建设

1、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提高服务意识,平时多深入班级与办公室,多与教师沟通,提高服务质量,尽量使广大师生满意。

2、认真做好新学期开学准备工作,并做好教室、办公室的调整工作,做到服务到位。后勤组上班第一天对学校安全设施、措施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3、明确各自岗位职责,做到分工不分家,团结协作,全方位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为师生服务的工作,保证新学期顺利开学。

4、强化管理,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根据学校考核方案和绩效工资兑现办法及后勤各个工作岗位的目标责任,加大考核力度,加强过程考核,以激发调动每个后勤工作人员搞好服务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努力提高后勤服务工作质量。

(二)财务财产管理

1、认真学习并自觉执行上级收费文件和法规,深入领会主管部门的各种财务制度精神实质,坚决实行教育收费管理,努力促进校内财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做到依法理财,依法收费。

2、统一管理、分工负责,严格执行校长“一支笔”审批财务开支制度,坚持做好专控商品购买的控制和管理,合理使用预算经费,按比例开支。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领导搞好学校的采购工作,对欲报销的发票必须有经办人、证明人和审核人的签字,然后方可连同预算单一并报销入帐。

3、有计划性、统筹性地使用资金。严格执行支出预算制度。校内各项必须支出实行先预算、再审批、后办理制度,坚决杜绝资金支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开支。

4、建立规范的固定资产台帐,加强对校内各种教育教学设施的管理。对校内资产进行逐一清理登记,并建立资产管理明细帐。主动做好相关设备的添置,维修及各种物质供应工作,实行物资使用、保管责任制,谁使用谁负责,无故损坏或遗失者,由责任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5、坚持勤俭办学,严格财务管理。把学校有限的公用经费、生均经费真正使用好,严格把好日常经费使用关,杜绝一切浪费现象的发生。在经费使用上,从学校实际出发,做好校长参谋,严格核算,做到合理开支,统筹兼顾,保证重点。严守财务制度,办事坚持廉洁奉公,严格采办手续,积极推行财务公开,增强财务工作的透明度。

6、严格执行票据的统一管理。认真做好每月教师的工资发放工作。

(三)后勤工作

1、全体后勤人员都应加强自身学习,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以服务为荣,以服务为乐的思想,勤、实、细、恒地做好后勤工作。同时加强自我反省,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好的建议,并做好落实工作。

2、进一步明确校产管理职责,做到室室有人管、物物有人管,建立物产保管使用责任制度,尤其是一些损耗品的领用、登记与核销,并与考核挂钩。强化维修管理意识,对学校各项设施设备定期检修,做好保养维修工作,延长促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

3.后勤组及时做好校舍、器材等维修工作,保证设施的完好率和师生的安全。后勤人员假期中做好校舍保养维修工作。

篇3:陈大学区中心学校环境卫生

1 历史与现状

在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之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工作主要以条线工作为主线, 工作人员按业务条线来进行分工。多数条线业务工作的负责人一般情况下是长期不变的, 从事公共卫生工作和医疗工作的人员基本上没有业务上的交叉, 分别属于防保科和医务科管理。因此,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人员在不更换岗位的条件下只要掌握自己负责的条线业务工作即可, 而区疾控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培训和指导, 只要满足社区公共卫生条线工作人员的需要即可。因为与疾控中心各个专业对应的条线工作人员相对长期固定, 社区条线工作人员经过长期的工作和实践都比较熟悉业务, 基本不需要重复培训, 只需要对变更和新增的工作内容进行培训即可, 如有人员变动, 只需培训变动人员。因此, 疾控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培训指导一直按照原有的轨道进行, 也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需要。

在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之后,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结构和功能有了很大的变化, 由原来传统的医疗与防保分离的模式变成以全科服务团队为主的新型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打破了原来的以业务条线分工和公共卫生与临床医疗分离的工作模式, 形成以块为主的全科团队服务模式。临床医生和护士在逐渐地参与到公共卫生工作中来, 原来只承担几个条线业务的防保人员也要承担更大范围内的公共卫生工作。面对以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和不熟悉的业务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 特别是承担部分公共卫生工作的全科团队的医生和护士感到掌握公共卫生业务有一定的难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质量控制部门, 对全科团队的公共卫生工作进行相应的二级培训指导和二级质量控制。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社区的变动, 在培训和指导方面作了相应的调整和探索, 希望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求, 提高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培训指导水平。

2 过渡时期做法及建议

改革的初期, 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和质量控制部门人员对工作不熟悉的现状, 疾控中心将各个条线的业务工作撰写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由卫生局下发到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作为全员学习培训的书面参考资料。为了更好地让全科团队人员掌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区疾控中心将各个专业条线的业务做成幻灯, 由各个科室的科长或业务骨干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体业务人员进行全员集中培训。通过全员集中培训, 使以前未从事过疾病控制工作的人员对此项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 疾控中心集中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质控部门的人员进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质量控制技巧的培训, 使其掌握对社区团队工作质控的方法, 保证业务工作质量。在指导方面, 加强下社区指导的频率, 每次指导时填写“下基层工作实录单”, 发现问题跟踪进行指导, 保证过渡时期的工作质量。过渡时期, 全科团队人员不可能短时间内掌握所有业务工作, 应先普及培训基础的业务工作, 重点培训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工作, 对重要环节要作重点指导和跟踪质控, 保证工作质量。

3 理顺后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训指导的建议和对策

3.1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训的建议

3.1.1 培训对象及内容

(1) 对质控部人员的培训。对质控部的培训不仅是培训业务, 更是培训师资, 培训社区团队的师资。在培训常规工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二级质控和二级培训的培训, 使质控部门真正起到对团队工作的培训指导和质量控制的作用。同时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培训, 使质控部人员能在突发事件处置中起到统筹指挥的作用。另外, 可以根据质控部人员的需求, 进行一些科研工作方法、公共卫生理论等方面的培训, 以全面提高社区科研创新水平。在每次专家组质控评估后, 可以集中对质控部进行培训, 分析评估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有针对性的进行一级培训和二级培训, 以提高社区工作质量。 (2) 对社区团队人员的培训。在下发工作规范的基础上, 对团队成员的集中培训应尽量减少, 以避免影响团队正常的工作。对团队的培训根据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如果需要区疾控中心集中培训的社区, 可以利用中午或周会的时间集中, 预约疾控中心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某个专题的培训;充分发挥社区质控部门对社区团队的二级培训作用, 质控部作为社区团队的师资, 结合日常二级质控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灵活地运用小块的时间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

3.1.2 培训的频率

对于没有变动的常规工作, 每年集中培训1~2次, 考虑到社区工作比较繁忙, 不能抽出连续过长的时间, 可将工作培训内容按专业相对集中分类培训, 每次在半天至一天之间;对于变更的工作、项目性工作、临时性的应急工作及时进行培训和指导;对于考核评估后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3.1.3 培训的方式

社区医生对传统的集中讲课的培训方式还是比较欢迎的。疾控中心在主要工作的培训上还应以集中培训为主, 但也要和其他几种培训方式并用, 如集中讲课中加以互动讨论, 多举案例, 对有需求的社区下发纸制的资料和电子资料。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每年进行更新, 下发纸制或电子文本。根据社区计算机网络的推广应用和社区工作人员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建议在疾控中心的网站上建立“网络课堂”栏目, 上挂培训幻灯和操作规范供社区下载, 并设立网上答疑栏目, 随时对社区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3.1.4 培训的时间

根据上级单位的计划下达时间和社区工作开展的规律, 常规工作集中培训时间最好在3月和9月, 项目性工作、临时性工作根据上级单位的要求随时培训。

3.1.5 培训后评估

对于质控部的培训, 由疾控中心根据情况进行书面或操作考试的评估;对社区团队的培训, 由社区质控部结合日常工作的质控进行相应的评估, 以掌握不同团队的理解效果和后续的工作的质量。

3.2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的建议

3.2.1 指导对象及内容

(1) 对质控部人员的指导。质控部人员不仅是部分工作的直接承担者, 也是对社区工作的培训指导和质量控制者,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对质控部的指导更应该加强。对质控部指导内容除了常规工作、项目工作和应急工作外, 还应根据需要进行科研和统计等方面的指导, 尽量通过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课题等方式来加强对这方面的指导;每次考核评估后, 对质控部进行针对性分析指导。 (2) 对团队人员的指导。目前, 根据各社区的不同情况,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由团队人员承担的任务也应不同。疾控中心的指导首先根据业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其次根据质控部提出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2.2 指导方式

结合质控工作, 定期到社区对质控部和团队进行指导;疾控中心按专业条线与质控部分管人员建立电话联系, 定期询问需求, 及时进行指导;根据临时工作和应急工作的特性, 在布置工作后, 进行跟踪性的指导;建立网络联系, 通过中心网站, 进行网上答疑指导;对科研的指导, 利用课题合作等形式指导。

3.2.3 指导频率

根据工作性质和社区需求对质控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指导;对团队指导根据业务工作情况和社区的需求而定, 尽量及时指导, 解决问题。

3.2.4 指导后评估

到社区指导继续填写区疾控中心的“下基层工作实录单”, 并对指导的结果进行当场评估,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对存在的问题将进行跟踪指导和验证, 保证社区存在的问题能够切实得到解决。

4 培训指导的八个建议原则

4.1 因内容而定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内容较多, 性质也不同,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掌握要求也不同, 因此, 应根据具体内容 (如常规工作、应急工作、项目工作、科研工作等) 来确定培训和指导的方法。

4.2 因社区而定

不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不同的特点, 如有的社区企业多, 有的社区老人多, 有的社区高档小区多, 有的社区试点多等等, 因此, 对社区的指导和培训要根据社区的具体工作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指导。

4.3 因人而定

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结构来看, 存在着年龄的两极分化和学历职称分布不均的情况。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新进大学生的增多, 情况有所变化。因此, 在培训指导中应充分考虑年龄、经验、学历等不同的情况, 对不同人群进行方法适宜的培训指导, 如年龄较大的人群采用比较传统的集中讲课方式, 而年青的大学生可以用讨论方式和利用互联网的方式等。

4.4 因时而定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发展较快, 对社区指导和培训的内容应根据业务的发展不断地及时地更新, 根据社区形势不断更新, 对社区指导和培训的方式也应不断地探索, 寻找最佳的方式。

4.5 因需而定

对社区的培训指导要根据社区的具体需求而定, 有需求才有服务, 了解需求才能有的放矢, 满足需求。因此, 建议疾控中心定期在不同范围内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沟通和互动, 了解社区的具体需求, 由区疾控中心统一安排, 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培训。

4.6 因发展趋势而定

随着社区卫生改革的深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将不断拓展, 业务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区级疾控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培训指导更应具有前瞻性。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趋势, 准备相应的内容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培训指导, 如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科研发展要求进行相关的卫生统计软件和统计方法的培训指导等。

4.7 发挥二级培训的优势

在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中, 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质控部门, 对团队工作进行二级培训和二级质控。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 充分显示出其特色和作用, 对提高社区全科团队的工作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区疾控中心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培训好质控人员, 他们也是好的二级培训的师资, 使其充分发挥优势。

4.8 提高疾控中心自身培训指导水平

篇4:陈大学区中心学校环境卫生

大学数学(指非数学类专业所需的数学课程)是高等学校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对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大学数学课程改革,虽有不少研究和试点,但仍比较分散;教学研究的骨干队伍也“青黄不接”。有鉴于此,“中心”成立后,将致力于为广大有志于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教师提供一个探索、研究和交流的平台,有利于组织教师、集中智慧、形成合力。

“中心”将聘请国内外从事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改革的著名教授主持研究课题,从我国当前大学数学的教学现状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出发,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成功的经验,与时俱进地对我国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特别是一些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改革与实践,统筹兼顾不同类型与不同层次学校和专业大类的需要,总结并推广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培训师资,推动我国大学数学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中心”还将积极探索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评估工作。

“中心”第一年度将组织以下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1)针对当前我国大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我国已取得的改革成果和经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理念、改革思路和建议。

(2)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对大学数学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进行改革探索和实践。

(3)探索与实践如何将数学实验、数学建模以及现代化科学计算工具的使用融入大学数学的教学(含不同专业大类对数学实践性教学的基本要求,对各种教学模式、考核方法的规范化等)。

(4)深入研究应用较广的国内外大学数学教材,附有评注地编译可为广大数学教师借鉴的例题、习题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先从北美和俄罗斯的《高等数学》和国内有关杂志所刊登的相关内容做起)。

(5)通过调查研究,起草《大学数学课程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注意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的要求)。

“中心”将在今后的研究实践过程中,把集中研讨与分散研究相结合,强调改革实践,务求所取得的成果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有针对性地召开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举办师资培训班。交流、总结并逐步推广改革成果;开设窗口,加强与海外同行的交流,逐步扩大国际影响。

篇5:陈大学区中心学校环境卫生

“大学区管理制”工作总结

推进“大学区管理制”是市、县教育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举措。我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市、县教育局关于“大学区管理制”相关文件精神,按照“高品位、精内涵、强特色,”的工作定位。积极准备,精心实施,确保全镇教育实现优质化、平民化、普惠化,办好灞源人民满意的教育。我镇共有校点20个,以片为单位组成四个大学区,各片所在完小为学区长学校。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各学区都能精心谋划,科学布署,结合实际,开展工作。从整体上来看,我镇“大学区管理制”工作运行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领导重视,强力推进

1、愿望强烈,发展意识强。学校把“大学区管理制”视为学校发展的契机,“均衡资源”、“合作共生”、“弱者变强,强者更强”等改革发展目标,让各小校、弱校看到了希望。从实际情况来看,学区长学校有再上台阶,成为强校、名校的愿望;成员校虽然因各方面原因处于滞后状态,但是谋发展、求质量、赢得社会认可的愿望比较强烈,这将成为推动“大学区管理制”工作的动力之源。

2、积极动员,提高认识。我镇启动会之后,各校及时召开了教师大会,学习了相关会议精神,使教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大学区管理制”的重要意义,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3、成立机构,统筹规划。镇中心学校成立了专门机构,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各学区也成立了大学区管理机构,召开了管理行政联席会议,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分析各成员校的优势和特点,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让大学区的各项活动能够有序有效地落实到位。

二、群策群力,有效实施

为保证大学区管理制的有效落实,各学区认真部署,密切配合,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管理策略方面:

(1)、制定方案,完善制度。各学区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如:大学区教师培训制度、大学区教师交流制度、教师评价制度、每月集体备课制度、校本教研活动制度、课堂互评制度、德育联动制度、行政联席例会制度、大学区信息交流制度、后勤资金保障制度等。

(2)、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各学区基本都能做到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前期工作进行小结,安排下一步工作。

(3)、建立骨干教师信息库。林青小学学区、中心小学学区建立骨干教师信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大学区的示范引领和带动辐射作用,实现教育人才资源优化配置。

2、教研方面:

(1)、联合教研组,激发活力。在大学区领导机构的统一管理下,各学校具体落实,将成员校的学科教研组进行对接,成立以各校“教研组长”为主要成员的分学科联合教研组,指导学区的学科教学、教研工作,拉近了学科教师间的距离,增强了教学教研指导的力度和密度,对推进区域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效明显。

(2)、公开课活动,示范引领。林青大学区组织了教研公开课活动、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心小学学区组织骨干教师公开课。

(3)、同课异构,智慧课堂。同课异构活动,能引导教师通过对教学策略和组织形式的不同演绎,来研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问题及目标的价值取向等,能使新教师在观念的碰撞和多元思维的融合过程中拓展思路、提升育人水平。

(4)、“送教”入校,促进提升。通过骨干教师送课、课后互动研讨,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运用教材、设计教学流程、驾驭课堂、灵活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等专业能力,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提升小校、弱校教师队伍教学教研能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5)、课题研究,推动校本教研。充分发挥学区长的引领作用,在课题研究方面,由课题负责人牵头,组织成员学校共同参与,共同开展研究;整合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的课题,统筹规划学区内课题的开题、研究、结题、展示,扩大课题研究的覆盖面,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在学区长的带动下,各成员学校也结合自己的特点,开展了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

3、转任交流方面:

在全镇开展了教师转任交流。通过转任交流使学区间、校际间的教育教学得以交流,为大学区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科学谋划,特点突出

一是由点到面,分步实施,全面推进。为了确保我镇“大学区管理制”工作的稳妥性和实效性,我镇“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工作从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完善阶段三个阶段逐步推行。第一阶段主要是学习借鉴其它“大学区管理制”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制定我镇推行“大学区管理制”的实施方案、评估标准和考核办法;第二阶段主要工作是选定试点学校,便于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大学区管理制”改革,注重树立典型,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打造特色。第三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逐步完善“大学区”管理运行机制,总结推进“大学区管理制”工作经验,表彰先进,进一步促进工作管理常态化,通过创新教育管理机制,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益。

二是在原有教研的基础上探索大学区一体化管理新模式。均衡教育是当前义务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真正的均衡不仅是教育设施的更新跟进,更应该是教育观念、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内涵建设的融合共进。我镇在大学区管理制过程中以“科学谋划、合作共享、优质均衡、内涵发展”为主题,以科学制定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为保障,以建设教师团队为核心,在原有教育管理、调研模式基础上,从学校理念,校园文化、师资建设、区域教研、德育建设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一体化管理新模式。推动各大学区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我镇基础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客观讲,我镇还存在着区域、校际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我们在教育实力均衡的同时也急需整体提升。“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但在实际中我们也发现了“大学区管理制” 试行中显露出的一些问题。

1、对大学区管理制的重要意义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别学区长学校有主观认识障碍,害怕对升学有影响,工作力度不大,办法不多,成效不大;成员学校工作缺乏主动性,一味等待学区长学校的安排。二是有部分教师还不清楚大学区管理制究竟是干什么,和自己有什么关系,还在持观望态度。

2、教师转任交流还存在困难。原因主要四点:一是人员紧缺。这点在小学校尤为突出,有的学校甚至不能满足正常编制的需要,学校只有通过加大教师工作量解决教师短缺问题。二是学科人员不均衡。体音美和英语学科教师极度缺乏。三是教师老龄化严重,很多人不适于交流。四是缺乏转任交流的制度保障。

3、缺少专项资金。设施配备、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等方面的专项经费,有很多工作无法开展。作为成员校,尤其一些小校,经费维持正常运转都很艰难,要和学区长学校搞一些活动,一旦牵扯到费用,有畏惧心理;作为学区长学校,一两次活动负担费用还行,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显然就成了沉重负担。如果不落实专项经费,强者就有可能被弱者拖垮。

4、学区内学校考核制度还不健全。原因主要有:一是时间短,考核制度还不是很健全,考核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没有显现出来,因而现有的考核方案大都以粗线条呈现。二是学区内校际间无论是硬件、师资、生源都存在着很大差异,上级在考核方面没有统一的方向性、指导性文件,学区长学校要制定内部考核制度缺少方向性。

5、学区内校际间时空条件也对工作造成障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安全问题。教学点一个人,正常时间参加活动要放学生,利用下午组织教师的活动,学区校际间距离远,路途安全是个大问题。二是时间、人员调配问题。借助电话、网络可以解决部分沟通问题,但集体培训、集体备课、学生活动等直接交流不可替代,学区统一活动,需要各校调整时间、人员,安排车辆等。三是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家在现任职学校附近,外出交流,对教师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负担,没有评价激励措施,难以调动教师流动积极性。

五、下一步的对策及建议

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不同形式向社会广泛解读和宣传改革政策和内容,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良好氛围,要让师生和学区群众认识到实施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工作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认识到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工作是教育民生的重要内容;认识到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工作是维护教育稳定的重要举措。

二是加强领导,统筹规划。一要把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作为全镇教育系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重点工作,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全镇统一安排和学区自主工作相结合,强力推动。二要结合片区实际,有计划、按步骤完成阶段性目标。

三是要加大投入,合理调配资源。一要设立大学区专项资金,为大学区工作提供专项经费保障,同时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有效考核。二要加大师资投入,不断扩大优质教师资源总量,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每年招教工作,要保证每招一名教师都能真正落实到需求的岗位上,杜绝随意流动。

四是要加强培训,创新理念。创新教育发展理念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遵循人才培养和成长规律,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质量观的同时,切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新思路、新办法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具体讲:一要强化创新竞争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二要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转变观念,在谋划、研究各项改革发展措施时,坚持用科学、有效、快捷的手段来破解各类难题。三要提升境界,杜绝等靠要的思想,针对本校实际,正视问题,积极应对,科学统筹,奋力破解,务求实效。

五是选好路径。一要形式统一与深度融合相结合;二是要资源共享与壮大资源相结合;三是要优者更强、弱者变强相结合;四是要整体推进与局部突破相结合,在整体均衡、提升的同时,打造特色品牌。

篇6:陈大学区中心学校环境卫生

推进“大学区管理制”工作情况汇报

推进“大学区管理制”是市、县教育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举措。我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市、县教育局关于“大学区管理制”相关文件精神,按照“高品位、精内涵、强特色,”的工作定位。积极准备,精心实施,确保全镇教育实现优质化、平民化、普惠化,办好四屯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准备情况

“大学区管理制”是要实现学区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先进管理理念共建,校际优秀教师交流,绩效评价体系整合,教、科、研协同补充,形成区域内学校发展均衡化,教师成长专业化。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周至县教育局“大学区管理制”实施方案,对学校情况做到:

1、统计学校教师年龄结构、职称等级、任教学科、特色技能、所获荣誉等基础数据。

2、统计学校教育教学器材设施,按照标准作出差补报表。

3、统计学校继续教育、校本研修的开展情况、学时的多少、学习类别、急需科目等情况。用以上措施更好的了解全镇“家底,”为下一步推进学校资源、教师、管理理念的共享。

4、走访群众对现阶段全镇学校的意见及期望,关注人民最关心的方面。

5、与部分教师座谈,征求他们对于实施“大学区管理制”的看法及观点。

二、建议

1、“大学区管理制”是否可以将优质大学区与薄弱大学区结对帮扶,推进更大区域内高水平、分层次、多样式的教育均衡化。

2、“大学区管理制”是否可以将教师交流轮岗时限延伸为6年或9年,更好促进薄弱学校的跟进发展。

篇7:陈大学区中心学校环境卫生

一、活动目的

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宣传、继承、发扬陈原道精神,深刻缅怀革命先辈为党、为国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丰功伟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二、活动原则

瞻仰活动坚持隆重、热烈、节俭、实效的原则,广泛宣传革命先烈陈原道党的光辉历程,由栏杆中心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具体活动。

三、活动程序安排

(一)活动时间:2015年4月2日或3日

(二)活动地点:陈原道故居

(三)活动人员:青岗小学、联合小学、陈泗湾小学中高年级学生

(四)活动领导小组:

长:王耀平

成员:孟令柱 张家树 胡捍东 张赦业 陈绍金 后勤保障:各带队教师

安全小组:张家树

像:孟令柱

(五)活动要求:

1、栏杆集镇中心学校准备两个花篮;

2、各校须有校旗、队旗、彩旗;

3、少先队员必须佩带好红领巾;

4、行进途中各班要队列整齐,不能散队,更不能擅自离队。

(六)活动程序:

1、8:00各校整队集合,校长做指示后出发。2、8:30(到达目的地)原地休息后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3、栏杆集镇中心学校代表敬献花篮。

4、呼号(主持人: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生:时刻准备着!)

5、解说员讲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6、学生列队瞻仰故居。

7、活动结束,师生有序返校。

(七)注意事项:

1、所有老师应密切配合,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纪律,不得私自半路下队回家,确保学生交通及其他安全。

2、各位老师应到岗到位,全程参加完活动

巢湖市栏杆集镇中心学校

上一篇:初中政治学科教学感想下一篇:信息技术七年级上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