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输入比赛通知 教学设计

2024-05-20

任务一 输入比赛通知 教学设计(精选3篇)

篇1:任务一 输入比赛通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在Word2003中输入文字、保存和打开Word2003文档的知识,知道可以用Insert键对文档进行插入改写。

技能目标:掌握在Word2003中输入文字的方法;掌握保存、打开Word2003文件的方法;学会用Insert键对文档进行插入改写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建立分类管理文档的意识;在自主学习中感受成功的愉悦,体会学习的乐趣。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是比较狭窄,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节课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着重对word2003软件的认识和学习运用,让学生能尽量熟悉和使用word2003排版,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3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2003的方法,认识Word2003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2.难点:认识Word2003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输入比赛通知

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欣赏:利用Word2003制作的电子报刊样例。

教师:同学们,你们欣赏了利用Word2003制作的电子报刊样例,觉得怎么样呢?这些漂亮的作品都是用Word2003文字处理软件制作的。Word是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我们可以用Word来写作文、记日记,还可以在文章中插入漂亮的图片,做好以后,还可以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出自己的得意之作,让我们开始吧!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3.自主探索,交流分享(1)Word的启动 课件出示:

方法一:点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office —单击Word2003 方法二:单击右键——新建——点击Word文档(推荐)方法三:直接双击桌面Word2003图标 学生识记并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请选择一种你认为最好的方法启动Word。请个别学生向全班同学作示范。

4、合作学习,释疑解难(1)Word窗口组成 ①打开Word 2003窗口,教师分别介绍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垂直滚动条和水平滚动条、垂直标尺和水平标尺、文档编辑区、显示方式、绘图工具栏、状态栏的作用。

②Word 2003窗口和写字板窗口很相似,先打开写字板窗口让学生说说各部分的名称。③小游戏:找朋友。

Word的工具栏比写字板的复杂多了,里面有些工具是相同的,用直线“—”把相同的工具连接起来。比一比,谁又快又准确!

(游戏目的:熟悉菜单栏。为以后的Word学习打下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课件出示练习,学生思考后做题。

5、学中记

(1)输入文字,并对文字进行编辑,居中,字体,字号,加粗的设置教学(2)案例分析,使用Insert键对文档进行插入改写(3)小游戏,请你来当小老师

修改“寻物启事”中的错误,先在书上修改好,再上机修改(4)保存Word文档的方法

①单击“文件(F)”菜单中的“保存(S)”命令,弹出“另存为”对话框。②在对话框的“保存位置(I)”框中选择D盘中的“小问号”文件夹。③在对话框中“文件名(N)”框中输入文件名。

④单击“保存(S)”按钮。还有就是快捷方式:Ctrl+S(5)退出Word 的方法

6、课后练习与知识扩展

课堂小结:以后,我们进行文字处理时,都要用到这些菜单或工具。所以我们必须熟悉它们的位置和作用。以后才能更熟练地用Word来进行文字处理。

教学反思:我目前的做法是,先让学生欣赏Word制作的电子报刊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老师演示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要求来识记知识要点,在学生掌握了Word2003窗口组成基础上再进一步加深实例的难度,将所有练习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并逐步深入和扩展学生对Word2003排版结构上的认识。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们初步认识了Word 2003,并能在Word2003软件中输入比赛通知,还知道它的功能比以前学的记事本强得多,认识到学会Word 2003才可以进行较复杂的文字处理工作,才能满足我们日常工作需要,同时对Word 2003的学习有很大的兴趣。

篇2:任务一 输入比赛通知 教学设计

1 现状分析

20世纪末期, 在应试教育盛行的大背景下, 我国英语教学从小学到大学, 无不重视语言形式的教学, 教师和学生为了追求考试高分, 而过分关注语音、语法、词汇及句法等方面的训练和学习。近几年,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引入国内教学界, 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逐渐得到重视和培养。然而, 当学生经过中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 积累大量的语音、语法、词汇及句子结构知识, 掌握了一定的交际技巧, 意欲用英文表达自己的文化身份时, 却遇到了困难。究其原因就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缺失。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失语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大学英语教材母语文化内容缺失

纵观我国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 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编大学英语》和《新视野大学英语》、上海外语研究出版社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等, 这些教材所选课文的大多来自国外的报刊, 内容反映了欧美社会生活, 语言中透着英美的文化气息, 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和行文习惯都留在了字里行间, 而课文几乎很少涉及中国独特的文化。有调查显示, 英语教材中母语文化仅占1.42%左右。这样的教材选编, 对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地道的英语。但遗憾的是, 由于这些教材都没有重视中国文化的导入, 没有有效的输入就没有有效的输出, 因而学生不能从英语教材中学到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 教师也不能从教材中得到参考, 因而在教学中缺乏母语文化输入意识。

1.2 师资力量的不足

目前, 高校大部分英语教师自身中国文化积累和素养方面很不足。一方面, 他们是应试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 更没有经过正规的、系统的中国文化培训。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 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在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方面他们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 大部分英语教师很少有机会到国外进行长期进修学习或交流。因此, 他们自身跨文化意识薄弱, 他们的跨文化交际策略、经验以及应变能力都有待提高。教师自身母语文化修养不足, 跨文化意识薄弱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教师依旧遵循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课堂以讲解单词、句型结构的语言学习为主, 使文化完全游离于教学之外, 根本不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即使有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重视文化的输入, 大部分也是英美文化的输入。

1.3 学生对母语文化输入的需求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现代大学生越来越意识到英语作为交际手段的重要性。他们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出用英语表达观点的欲望。经过中学阶段在语音、语法、单词、句型结构的积累, 他们已经能够用简单的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由于从小生活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 他们熟悉的事件、文化、思想都带有母语文化的烙印, 这也正是他们想和他人分享的。适量的母语文化输入必定能够满足大学生表达自我思想的需求, 有助于他们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母语文化输入也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语言能力的培养, 帮助学生提高各方面能力, 把他们塑造成全面发展的人才也是每位大学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 英语教师应该利用好英语课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帮助他们提高人文修养。教师在英语课堂上重视母语文化的输入, 可以让学生得到中国优秀文化的熏陶, 学会如何为人处事, 把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内在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个人素质。

2 运用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输入母语文化

任务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的一种实用型的外语教学模式。它反映了现代外语教育的职能已由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向培养学生交际技能与人文素质的转变。所谓的任务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要求学生完成的语言活动。但是, 这种语言活动不是以语言形式为中心, 而是以教师所设计的交际活动为中心, 让学生在各种任务环境中不断地运用和检验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和其他的教学法相比, 它有鲜明的特色与优势。传统的语法教学法仅仅重视语言的标准性, 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而交际教学法恰恰相反, 重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而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方面则没有兼顾。在任务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 教师既可以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又可以兼顾到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下面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中“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这一篇课文为案例来说明一下如何运用任务教学法在课堂输入母语文化。

Skehan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分成三个阶段:前任务阶段、任务执行阶段和后期任务。因此, 在英语课堂输入母语文化也需要这三个步骤。

2.1 任务前期

在这一阶段, 教师要进行任务的选择, 确定并解释任务, 为学生的交流活动做好准备。教师在设计任务时, 应该反映出教学活动的目标, 也就是说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运用哪些语言知识, 培养哪方面的能力。同时, 教师选择难易适度的任务。对于学生而言, 布置要求完成的任务要难于他们的现实水平, 但学生可以通过运用知识和团队协作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教师一般应该选择与课文话题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当在课堂上学完“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s”这篇文章以后,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要求学生展示中国文化象征的教学任务,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用英文表达出中国文化的一些象征。首先, 在课堂上把一些中国文化象征的英文名称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各选一个不同的文化象征作为主题。然后以京剧为例, 向学生展示如何谈论中国文化象征 (先描述京剧产生的时间和历史, 再说明京剧的特点及代表人物) , 同时对比课文中描写美国象征的文章结构, 要求学生参照课文结构完成任务。最后,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网络、图书、电视等途径, 收集有关中国文化象征的材料, 进行讨论并整理、归纳、总结、仿写“中国文化最著名的象征”, 做口头汇报。

2.2 任务执行期

任务执行期完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这一时期可以分成两个阶段:资料收集期和讨论汇报期。在第一阶段,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收集资料。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他们才是完成任务的主体, 只有每个组员进行分工与合作, 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他们必须自主地分析任务特点, 找出任务的重点和难点, 研究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任务分配, 确保每个成员都有任务, 都为课堂演示出一份力。在此阶段,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提供协助、咨询、监督、评价, 并确保学生活动达到任务目标。在第二阶段, 课堂展示环节, 汇报者先汇报每个组员对小组工作的贡献, 然后汇报结果。

2.3 后期任务

后期任务就是评价巩固期。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对汇报结果的评论中。首先, 教师根据学生的报告做出评价:对于学生用到的好词语和句子给予肯定, 甚至可以将一些文化词汇和重要句型写到黑板上, 增加学生对文化词语的印象, 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有严重语言错误的直接指出, 避免其他学生犯同样的错误。学生如果愿意参加评论, 也鼓励他们参与评论。最后, 针对学生汇报中出现的问题, 设计一些活动和练习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也可以布置一篇课外作文:假设你是导游, 写一篇旅游讲解词, 向国外游客介绍一种中国文化的象征。这样, 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认真听同学们汇报, 积极思考。完成整个任务, 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在教材讲解时, 有许多篇课文可以以任务的方式进行文化输入。比如讲解Culture Shock, Marriage Across Nations这些文章时, 教师以任务的方式要求学生将中美文化差异, 婚姻观差异进行对比。任务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做课堂讨论, 可以做成电视访谈节目, 也可以用戏剧表演的形式展现中西文化冲突, 等等。

3 结束语

在世界经济不断全球化的今天, 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广泛,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长期以来被定位对目标语文化的学习, 从而忽略了母语文化的输入。在现有条件下, 运用任务教学法增加课堂母语文化输入, 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文化词汇, 提高跨文化交际技能, 纠正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之间关系严重失衡的现象。学生每完成一次任务就是在进行一次真正意义的交际活动。当教师讲解或示例时, 学生因为要完成任务, 所以会带着目的去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语言的输出有利于他们巩固语言知识和掌握交际技能。但是, 这毕竟是一种新的尝试, 在教学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 特别是同时对师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英语教学中增加母语文化的输入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对课程进行科学设置和教材进行合理选用, 组织英语教师进行中国文化培训, 举办中英语言和中外文化的对比讲座, 开展有关中国文化的第二课堂活动, 这些都可以加深学生对母语文化的了解, 是培养学生的双向交流能力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Skehan 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UP, 1998.

[2]Willis J A.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Longman, 1996.

[3]许力生.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M].上海: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4]覃修桂, 齐振海.任务及任务教学法的再认识[J].外语教学, 2004 (3) :69-74.

[5]刘正光, 何素秀.外语文化教学中不能忽略母语文化教学[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6.

篇3:任务一 输入比赛通知 教学设计

摘要:口语和写作是语言输出的两种方式,然而在小学和初中的教学中,听和说的能力被忽视了,以至于学习了十多年英语水平依然是又聋又哑,口语教学的形势尤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输入输出理论的任务型口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输入理论;输出理论;任务型课堂;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一引言

Gass认为,学习者从语料输入到语言输出经历了被感知(注意到)的输入→被理解的输入→吸收→整合→输出[1]。而根据Swain的观点,学生对输出过程的感知会反作用于新一轮的输入,也就是会有目的的去感知自己输出过程中欠缺的信息,进而修正下一次的输出,通过这样螺旋上升式的循环过程,学生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输出水平[2]。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观察以及与学生的课下交流,作者发现学生的英语输入与输出之间没有形成完整链路,学生在进行到理解这一步骤时输入过程就被切斷了,因为中学教育是以高考为导向的,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输入是为了做对选择题,学生在听力方面的输入是为了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点,以致于语料输入的数量虽然不小,但相对应的语言输出却完全不成比例,无论是在写作方面还是在口语表达方面。并且为数不多的输出也很难有效作用于新一轮的输入,因为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被动式的接收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而不是在输出障碍的指导下去自主地学习、主动地注意到能提高输出水平的一些输入语料。章兼中教授曾经做过调查,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讲解竟然占用了80%以上的时间,学生很少有机会做口语练习[3]。下课后,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很难找到英语情境,即使是参加英语角也都是较为随意的口语练习,没有系统性的进阶式的设计很难实现有效口语输出。

本文认为针对大学生英语输入输出能力不平衡的现象,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着意引导学生形成被感知的输入→被理解的输入→吸收→整合→输出→有针对性的输入的完整闭环以提高学生的有效输入和输出意识,并通过任务型课堂的实际操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二输入理论与输出理论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 提出的输入假说认为,语言输入的模式为“i+1”,i表示二语学习者现有水平,+1部分表示是输入的语言信息中所包含语言成分和语言形式稍高于学习者原有水平[4]。根据这一假说,只要新输入的信息对学习者来说是可理解并且是稍高于他自身语言水平的,那么这些+1部分的语言信息就会被习得。

加拿大语言学家Swain肯定了可理解性输入的作用并进一步发展为可理解的输出,她认为输出具有三种功能,首先是引发注意并习得特殊目标语形式,其次是假设检测的功能,第三学习者能够用语言来反省自己或他人输出的语言[2]。

英国心理语言学家Hammer 在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的基础上把输入分为精调输入和粗调输入,把输出分为练习输出和交际输出[5]。精调输入旨在促进学生有意识地学习经过教师用心挑选的语料,粗调输入旨在提供丰富的材料保证输入量。输入的新语言形式只有经历过练习输出阶段的假设、尝试、检验和修正才能融入到学习者内部语法系统中去并在交际输出时出现。

三设计输出导向的任务型口语课堂

中学时期一切以高考为导向的英语教育使得学生们形成了“重输入”“轻输出”的学习模式,大学英语教学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需要让学生自身认识到语言输出尤其是口语输出的重要性,同时也需要教师调整授课方式和课堂师生话语时间比例。本文认为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一种以学生口语输出为导向的任务型口语课堂可以增加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输出机会,提高口语输出能力。

任务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外语教学领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课堂操作模式。在Willis看来,语言的教学过程就应该是一个为了完成交流任务的过程,“学习者以交流为目的使用目的语,进而获得某一结果的语言活动”就是“任务”[6]。Nunan认为,“语言学习中的交际任务是学习者使用目标语言来理解、使用、输出语言或互动的课堂活动,其重点关注的是语言的意义,而非语言的形式。任务本身应具完整性,能独自作为一种交际行为”[7]。

Willis提出的任务型课堂,可以具体划分为前任务,任务环和语言焦点这三个操作过程。具体到大学英语课堂,结合作者使用的《新标准大学英语》,本文认为教师应该根据教材每个单元的主题和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任务。前任务,向学生介绍并明确具体地布置任务。这一环节,教师需要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和英语听说水平进行设置,如果不想整个任务课堂冷场或变成个别口语水平好的学生的个人秀,那么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也就是说对某些内向、焦虑、口语表达能力差的学生进行任务前的帮助,帮他们圈定难度适合、主题相关的适合精调输入的语料。任务环,教师要扮演好任务型课堂的角色,担负起鼓励、观察、监控、协助的角色。让学生充当主角,通过结对或小组的形式对课前输入的可理解性语言进行讨论或汇报,让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开口进行练习输出和交际输出。语言焦点是指学生在完成任务后教师要进行及时的情感反馈与信息反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肯定,对进步之处或者对“+1”部分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复现提出表扬,然后再对其中出现的语音语用语法等方面的错误进行纠正。最后教师以学生在输出过程中的失误为例,引导学生在课后有目的性地寻找能够修正并提升相关话题交际输出的语料进行学习与加强,以实现有效输出的引发注意和反省功能。

四结论

英语课堂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的一个过程,而不是教师单向输出、学生单向输入的一个过程。所以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和英语水平合理设计规划课堂,让学生在自己的指点和帮助下完成从输入到输出再到输入的完整过程。教师应该根据90后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联系社会生活,设计真实的场景和任务,让学生在准备任务、完成任务、接受评价的整个过程中实现新的语言信息的有效输出。

参考文献

[1] Gass. S. M. Input Interac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erM. Mahwah Larence Erlbaum,1997.

[2]Swain. M. 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125-127.

[3] 管乐,刘娟. 结合输入和输出理论与交际能力理论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学科园地J. 2010,1:163-164.

[4]Krashen. S.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 sition[M]. Oxford, Pergamon,1981.

[5]Hammer. J. How to Teach English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6]Willis.J.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Longman. 1996(23)

[7]Nunan. D.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Cam-

上一篇:美在身边作文700字下一篇:匆匆优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