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合理指导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

2024-05-15

正确合理指导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精选11篇)

篇1:正确合理指导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

正确合理指导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

【摘要】为了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由专职护士对有针对性的合理指导和心理疏导,采用产前健康教育,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技巧,增进母乳喂养,及时疏通乳腺管等,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结果产妇术后乳汁充足达到81%,纯母乳喂养率89%,比过去产妇乳汁充足和纯母乳喂养有了提高。

【关键词】剖宫产术 正确指导母乳喂养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为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增加泌乳量,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我们对母婴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护理,经临床观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资料

选择产科行剖宫产的产妇64例

1.1 一般手术方式为子宫下段剖宫产,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新生儿体重2 5~4 0颗g,出生时Apgar评分均在7~10分的新生儿,开展母乳喂养的宣教。

1.2 方法

1.2.1按爱婴医院要求,接受母乳喂养宣教,给予母婴早接触、早吸吮,鼓励按需哺乳,实行24 h母婴同室,产妇术后6 h开始进清淡易消化的流汁饮食,母乳不足者采用小杯喂养婴儿。

1.2.2由专职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1)强化产前健康教育,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宣专职护士为入院孕妇强化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并做好产前评估,使孕妇及家属全面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从生理和心理上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②重视其家庭的参与,丈夫关心体贴妻子,母亲或婆婆提供母乳喂养经验常识,强化其母乳喂养意识。

(2)及时指导产妇正确哺乳技巧。婴儿出生后脐带处理完毕后,即与母亲局部皮肤接触,入病房30 min内专职护士帮助早接触、早吸吮,此后协助勤喂哺。术后4 h取半坐卧位,使母亲舒适,利于婴儿接乳头,便于哺乳。术后第一天,在给产妇即将输完液体时,拔除尿管,输液结束后,协助产妇下床自行排尿,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促进康复,利于产妇独立哺乳。

(3)剖宫产术后因受体位限制,伤口疼痛等因素,产妇多会放松母乳喂养,对此应耐心指导,鼓励产妇继续母乳喂养。具体方法:协助产妇采用侧卧位喂哺,即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别放在乳房上下方,使婴儿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另一手固定婴儿头部,防止鼻部受压影响呼吸首次协助哺乳的成功能够打消产妇因受体位限制怕伤口疼痛不能授乳的顾虑。

(4)增加营养,促进泌乳。为了使剖宫产术后产妇有充足的乳汁分泌,同时也使产妇身体尽快恢复,术后给予流质饮食如米汤、鱼汤等。

(5)保证睡眠时间。及时疏通乳腺管。

1.3 泌乳量的判断标准

母乳充足:两次喂哺间婴儿有满足感,小便每天超6次,大便若干次。

母乳不足:哺乳后婴儿仍哭闹不安,加配方奶粉喂哺后有满足感,小便每天超过6次,大便每日1次。讨论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提高母乳喂养是产科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剖宫产术后的产妇,由于饮食活动受限,以及伤口疼痛,导致精神紧张、焦虑、睡眠不足、食欲不振等,从而影响乳汁分泌,丧失母乳喂养的信心。

母乳来源的物质基础是有足够的营养摄入,乳母营养和饮食成份对乳汁有明显影响。产妇手术后8小时可少量服用米汤汁,24小时进流食以及时补充营养,促进乳汁分泌,增强了

哺乳的信心。消除产后休息不好、生气、忧郁、对哺乳信心不足等因素,以免抑制脑垂体分泌催产素,影响乳汁分泌。严寒、焦虑、疼痛等可使乳汁减少,特别强调的是,术后伤口疼痛,因此术后镇痛尤其重要。

疏通乳腺管。乳腺管堵塞不通及乳汁大量分泌可导致乳房胀痛,从而影响产妇的手臂活动,造成哺乳困难。同时,因乳房胀硬,乳头相对变短,造成新生儿吮吸困难,新生儿因此不愿吸吮母乳,及时疏通乳腺管可使母亲的乳房胀痛明显减轻,增加母亲的舒适感和母乳喂养的信心,新生儿也能含接乳头,愿意吸吮母乳,保证每日提取足够的营养,为母乳喂养、母婴同室的整体护理创造了良好条件。小结

通过采取护理干预和心理疏导,提高剖宫产术后纯母乳喂养率,而专职护士高度的责任和爱心最为重要,能给产妇提供最有力的帮助和支持,直至取得纯母乳喂养的成功。

浅谈产褥期妇女的康复治疗

摘要:产褥期是妇女产后康复、新生儿健康成 长及母乳喂养是否成功的关键时期,在产褥期妇 女生理、心理都有较大变化,科学的产后康复治疗 和保健服务有利于产妇更快、更好地恢复健康,提 高产后生活质量,如何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是产 科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关键词:产褥期;生理;心理;康复治疗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 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 一般为6周。在此期间,产妇心理、生理都处于脆 弱阶段,需要很好地调适恢复,如产后保健服务欠 缺,易发生产后并发症,影响正常康复,甚至危及 生命。产后康复对于母儿的健康和妇女产后生活 质量至关重要,如何促进产妇在产褥期康复,从而 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并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是产科迫 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医学

1产褥期生理变化 1.1生殖系统的变化①子宫复旧:胎盘娩出 后,宫底在脐下一横指,以后每日下降1~2cm,随 着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宫内膜再生,子宫体复旧,子 宫约在产后6周恢复至未孕大小,产后哺乳者子 宫底下降较不哺乳者快。②恶露:产后经阴道排出 的液体称恶露。最初3d为恶露血性,持续3~4d后 颜色渐淡转为浆液性恶露,血性恶露的时间过长 表示子宫复旧不良。浆液性恶露持续约7~10d,以 后逐渐变为白色恶露,持续2~3周干净。正常恶露持续4~6周,子宫复旧不良,或子宫内有胎盘或胎 膜残留时,出血多而且持续时间长。如恶露有异味 常提示有感染的可能.1.2乳房的变化分娩后开始有乳汁分泌,吸 吮刺激是乳汁不断分泌的关键。乳汁的质和量与 产妇的身体状况、饮食、生活习惯及精神状态有密 切关系,营养充足、生活规律、精神愉快都是促进 乳汁分泌的有利因素.2产褥期心理变化 在产褥期,各种生理、心理、经济和社会因素 都较易影响产妇的心情,如由于分娩带来的疼痛 与不适使产妇感到恐惧;对抚养婴儿的责任感到 紧张;对自己失去魅力的恐慌;以及居住条件、家 庭经济负担、夫妻感情、亲属的支持和帮助、产后 康复情况等的担忧、焦虑。特别是孩子的外貌及性 别不理想而产生的失望或自责,都会影响产妇的 情绪,不良的情绪状态不仅会影响身体的康复,而 且还会抑制乳汁的分泌,严重者会发生产褥期精 神障碍。在我国,有21.5%~61.1%的产妇经历过产 后情绪不稳和抑郁症,如果

没有早期发现和及时 治疗,可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导致产妇自杀.3产褥期康复治疗 3.1促进心理适应对产妇的心理做正确的 评估,帮助产妇完成心理、社会的适应。产后的女 性由于体内雌、孕激素迅速下降,致脑内儿茶酚胺 减少,影响高级脑活动而易诱发抑郁,当心理压力 增加、身体疲倦过度时可能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因此,一定要让产妇保持愉快的心情,关心、体 贴产妇,给予生活上的照顾,生理、心理及情感方 面的支持,使产妇精神放松,心情舒畅,既可保证 母乳喂养的成功,又有利于降低产妇焦虑、抑郁的 发生.3.2改善休息环境产妇休息、哺乳都需要一 个良好的环境,居室要安静、整洁、空气新鲜、温度 适宜,夏季保持室内温度为22℃~24℃。冬季保 持室内温度为20℃~22℃。每日开窗通风,可先 将产妇和婴儿送到另一间屋子,然后通风,每次30 min,上、下午各一次,新鲜空气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健康。产妇白天休息宜半坐卧,同时用手轻轻 揉按腹部子宫部位,每日2~3次,可促使恶露、淤 血排出,还可避免产后腹痛、产后子宫出血,帮助 子宫复旧.3.3重视乳房护理产后母乳喂养,可刺激子 宫收缩,加速恶露排出,有利于产妇恢复和新生儿 健康,乳房的护理不可疏忽。产褥期乳房的体积和 重量增加,应穿着合身舒适的棉质胸罩,以防乳房 下垂并保证乳腺管通畅。每次哺乳前后用温水毛 巾清洁乳房,忌用皂碱或酒精擦洗,以防乳头皲 裂。初产妇易发生乳头皲裂,哺前湿热敷乳房3-5 分种,如出现皴裂时用儿童鱼肝油涂擦。为促进乳 汁分泌,可使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通过电极对 产妇乳房内部进行低频脉冲刺激,模拟较强的婴 儿吸吮,反射性地促进泌乳素及催乳素的分泌,同 时改善微循环,使乳腺管通畅,改善乳房肿胀、乳 汁瘀积情况,使产妇自愿放弃人工喂养,起到支持 促进母乳喂养的作用.3.4指导运动保健产后早期运动和形体训 练对产妇形体恢复有很大影响。阴道自然分娩者 应于产后6~12后起床稍微活动,产后第2天可在 室内随意走动,并开始做产后保健操。如:脚踩踏 板运动、交替踢腿运动、并腿伸展运动、仰卧起坐 运动、缩肛训练等。科学合理的产后早期运动和形 体训练,不仅能促进产后子宫复旧,预防痔疮、张 力性尿失禁、膀胱膨出、腰骶痛等产后并发症,还可恢复腹部肌肉紧张度,防止哺乳后乳房下垂,特 别是早期形体训练,对促进产妇形体的恢复,预防 产后肥胖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能满足现代女性爱 美的心理需要.4产褥期保健新模式 我国传统的产褥期是在家大吃静养,俗称“坐 月子”。出院后的产妇通过产后访视及产后42d门 诊检查来实现产褥期保健。调查显示,我国的平均 产后检查次数少,访视率低,产后出血、感染、贫血 发生率较高,农村的产褥期疾病发生率更高。随着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 保健意识与保健需求也不断提高,新的产褥期保 健模式应是全面化、连续化的院外延伸服务。现代 医院可开设“月子中心”,产妇在康复中心接受全 方位、多层次的康复治疗,或医院把多种形式的母 婴保健服务延伸到家庭,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和人 文关怀强度,指导产褥期妇女学会自我护理、自我 观察,重视产后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产妇遇 到问题,还可以随时通过电话、短信、网上交流等 方式,寻求母婴保健专家的帮助和保健服务指导.总之,建立产褥期保健新模式,科学地“坐月子”,才能保证产妇的身心健康,有效地提高产后妇女 的生活质量.

篇2:正确合理指导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讲究多

年轻的孙女士初为人母,没有经验的她每天都很准时地给宝宝喂奶,可宝宝却总是哭闹,这可把夫妻俩愁坏了。原来,她们把喂奶粉的经验套用在母乳上了。但是母乳喂养不同于奶粉喂养,每一位妈妈的乳汁都是为自己的宝宝设置的,根据宝宝的不同需求,每次喂奶时,乳汁的分泌量、浓度和成分都会有所调节。因此哺乳的妈妈要按照自己宝宝的需要来喂奶。但是奶粉的成分大多相同,其中含有数倍于母乳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新生儿不成熟的消化系统无法完全承受。由于无法根据个体安排奶粉量,人工喂养就需要人为地制造一个固定的时间表,以防过饱或消化不良。

按需哺乳学问大

“看孩子,别看钟”。这是国际母乳会的一句格言。就是说,母乳要按需喂养,而不是按时喂养。我国自古以来民间的传统习惯是按需哺乳。近年来通过反复的对比研究,发现按需哺乳是最省力、最符合人体生理需要的哺乳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只要宝宝想吃,就可以随时哺乳,而不要拘泥于是否到了预定的时间。

宝宝是伴随着水、葡萄糖、脂肪的储存被妈妈生出体外的。宝宝出生后的头几个星期,母婴之间要建立起正确的喂养方式。宝宝以频繁的吸吮来刺激母亲的乳汁分泌。宝宝吃得越频繁,妈妈乳汁的分泌越旺盛。最初几天,少量的初乳完全能满足宝宝的需求。过一段时间,只要母亲坚持喂养,让宝宝频繁地吸吮,乳汁就会越来越多。宝宝在3~6周需要的营养比平常多,也会通过频繁吸吮来提高母乳的分泌量。这是大自然安排好的供需关系,因此母亲要在宝宝需要时喂奶。

实践表明,按需哺乳的方法既可使乳汁及时排空,又能通过宝宝频繁的吸吮刺激大脑下垂体分泌更多的催乳素,使乳汁不断增多,同时也可避免母亲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宝宝在最初的几个星期,平均每两个小时吃一次奶,或者是在24小时内吃10~12次奶。一般在3个月之后,乳汁分泌量就会达到宝宝的需求。在按需喂养的基础上,母婴之间还应建立起令双方满意的喂养关系。

正确哺乳优点多

篇3: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产科2012年6~12月行剖宫产的产妇140例, 年龄20~38岁, 乳房发育正常, 孕周37~42周, 均为初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两组产妇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下还进行以下护理干预措施:①术前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包括母乳喂养的优点, 喂养时间和次数, 喂养姿势和技巧以及相应的乳房护理等[2], 强化母乳喂养的优点。②给予心理支持, 给剖宫产产妇多鼓励, 消除产妇顾虑, 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保证产妇有充足睡眠。③早吸允, 早接触, 多吸吮。产妇回病房后让婴儿与产妇进行皮肤接触和早吸允, 时间30 min左右, 每天让婴儿多吸允乳头。④产妇及时清洗乳头, 按摩热敷乳房, 及时疏通乳腺管, 防止乳房胀痛。⑤指导产妇采用正确喂奶姿势。采用环抱式坐位喂奶。⑥饮食护理, 增加营养。根据杨世萍等[3]报道剖宫产术后3 h内给予产妇进食米粥可取得良好效果。还可食易消化、高蛋白营养丰富的食物, 多饮鸡或鲫鱼汤水, 促进泌乳。

1.3 临床观察指标

剖宫产术后产妇初泌乳时间;泌乳量的判断标准:量多, 满足婴儿吸吮后仍有乳汁排出;量中, 满足婴儿的需要;量少, 不能满足婴儿的喂哺需要;无, 挤压乳房无乳汁溢出。泌乳量多与中为泌乳量充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 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术后开始分泌乳汁时间比较。

观察组泌乳时间早于对照组时间, P<0.05, 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1。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产妇术后泌乳量比较。

观察组48 h和72 h泌乳量充足的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 P<0.05, 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2。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比较。

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为85.71%, 对照组的母乳喂养率为65.71%,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3。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 母乳可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智力, 减少婴儿患病率, 这些优势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4]。母乳的营养成分较完备, 达到婴儿的需要, 尤其对6个月以内的婴儿更为适合。母乳还含有促进脑组织发育的脂及酸, 和各类专用霉, 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母乳含有多量抗体。新生儿能从母乳中获得免疫体, 婴儿在6个月内很少得麻疹、小儿麻痹、腮腺炎等传染病。母乳的温度宜于婴儿食用而且清洁、新鲜, 随时可食用, 被污染的机会较少。产妇母乳喂养, 可密切的母子感情, 可使小儿获得更多的母爱, 也有利于婴儿早期的智力发育, 还可帮助尽快减去怀孕期增加的体质量。在产后哺乳, 还可能帮助产妇的子宫收缩, 减少产后出血, 使子宫尽快恢复。

本研究中针对影响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的因素进行了护理干预, 结果显示, 观察组产妇术后与对照组产妇比较乳汁分泌时间早, 48 h及72 h泌乳量明显增多, 均P<0.05, 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为85.71%, 对照组的母乳喂养率为65.71%,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对剖宫产术后的产妇采用护理干预是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重要措施, 取得满意护理效果, 充分说明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消除产妇顾虑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促进乳汁分泌增多, 保证泌乳量充足, 对饮食进行护理干预, 有利于母乳分泌。乳房干预护理保证乳腺导管通畅。采用环抱式喂奶方式可防止婴儿压迫腹部刀口, 能很好控制婴儿的头部, 使婴儿胸部能更好地贴近产妇的胸部, 进行有效吸吮[5]。

总之剖宫产术后产妇通过护理干预消除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 使泌乳量明显增多, 能提高母乳喂养率, 有利于母婴的健康。

参考文献

[1]郭静.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26) :79-80.

[2]李敏.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临床影响的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33) :217.

[3]杨世萍, 张淑萍, 李静, 等.剖宫产后3小时产妇进食米粥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6) :462.

[4]黄春燕, 石海凤.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2) :232-233.

篇4:正确合理指导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

[关键词] 剖宫产术;正确指导;母乳喂养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5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64-02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为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增加泌乳量,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我们对母婴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护理,经临床观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选择产科行剖宫产的产妇46例。

1.1 一般手术方式为子宫下段剖宫产,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新生儿体重3.0-4.0kg,出生时Apgar评分均在8-10分的新生儿,开展母乳喂养的宣教。

1.2 方法

1.2.1 按爱婴医院要求,接受母乳喂养宣教,给予母婴早接触、早吸吮,鼓励按需哺乳,实行24h母婴同室,产妇术后6h开始进清淡易消化的流汁饮食,母乳不足者采用小勺喂养婴儿。

1.2.2 由专职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1.2.2.1 加强产前健康教育,尤其是母乳喂养·乳房的护理等知识宣教。责任护士为入院孕妇强化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并做好产前评估,使孕妇及家属全面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从生理和心理上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重视其家庭的参与,家属关心体贴产妇,强化其母乳喂养意识。

1.2.2.2 及时指导产妇正确哺乳技巧,哺乳前清水清洁乳房。婴儿出生后脐带处理完毕后,即与母亲局部皮肤接触,入病房30min内专职护士帮助早接触、早吸吮,此后协助勤哺乳。术后6h取侧卧位,使母亲舒适,利于婴儿接乳头,便于哺乳。术后第一天,在给产妇即将输完液体时,拔除尿管,输液结束后,协助产妇下床自行排尿,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促进康复,利于产妇独立哺乳。

1.2.2.3 剖宫产术后因受体位限制,伤口疼痛等因素,产妇多会放松母乳喂养,对此应耐心指导,鼓励产妇继续母乳喂养。具体方法:协助产妇采用侧卧位哺乳,即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别放在乳房上下方,使婴儿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另一手固定婴儿头部,防止鼻部受压影响呼吸首次协助哺乳的成功能够打消产妇因受体位限制怕伤口疼痛不能授乳的顾虑。

1.2.2.4 增加营养,促进泌乳。为了使剖宫产术后产妇有充足的乳汁分泌,同时也使产妇身体尽快恢复,术后给予流质饮食如米汤、鱼汤等。

1.2.2.5 保证睡眠时间,及时疏通乳腺管。

1.3 泌乳量的判断标准 母乳充足:两次喂哺间婴儿有满足感,小便每天超6次,大便若干次。母乳不足:哺乳后婴儿仍哭闹不安,加配方奶粉喂哺后有满足感,小便每天超过6次,大便每日1次。

2 讨 论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提高母乳喂养是产科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剖宫产术后的产妇,由于饮食活动受限,以及伤口疼痛,导致精神紧张、焦虑、睡眠不足、食欲不振等,从而影响乳汁分泌,丧失母乳喂养的信心。

母乳来源的物质基础是有足够的营养摄入,乳母营养和饮食成份对乳汁有明显影响。产妇手术后6小时可少量服用米汤汁,24小时进流食以及时补充营养,促进乳汁分泌,增强了哺乳的信心。消除产后休息不好、生气、忧郁、对哺乳信心不足等因素,以免抑制脑垂体分泌催产素,影响乳汁分泌。严寒、焦虑、疼痛等可使乳汁减少,特别强调的是,术后伤口疼痛,因此术后镇痛尤其重要。

疏通乳腺管。乳腺管堵塞不通及乳汁大量分泌可导致乳房胀痛,从而影响产妇的手臂活动,造成哺乳困难。同时,因乳房胀硬,乳头相对变短,造成新生儿吮吸困难,新生儿因此不愿吸吮母乳,及时疏通乳腺管可使母亲的乳房胀痛明显减轻,增加母亲的舒适感和母乳喂养的信心,新生儿也能含接乳头,愿意吸吮母乳,保证每日提取足够的营养,为母乳喂养、母婴同室的整体护理創造了良好条件。母乳主要来源于物质基础,要有足够的营养摄入,因此营养和饮食的科学搭配对乳汁分泌也有明显的影响。

3 小 结

通过采取护理干预和心理疏导,提高剖宫产术后纯母乳喂养率,而专职护士高度的责任和爱心最为重要,能给产妇提供最有力的帮助和支持,直至取得纯母乳喂养的成功。

参考文献

篇5:母乳喂养正确方法

★ 母乳喂养的宣传标语

★ 鼓励母乳喂养的宣传标语

★ 联合国推动母乳喂养活动方案

★ 举办母乳喂养周宣传活动方案

★ 清明节踏青好处

★ 读书好处作文

★ 比喻句的好处是什么

★ 农村党员学习什么好处

★ 比喻句的好处

篇6: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体位的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0月—2007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剖宫产产妇200例, 年龄23岁~36岁;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100例, 观察产后2 d~5 d母乳喂养情况以及术后腹部切口的愈合情况。该产妇均为硬膜外麻醉、腹部横切口、足月初产。产妇无母乳喂养经验, 经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喂奶姿势指导。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产妇手术后按常规回病房去枕平卧6 h, 回病房后即开始进行母婴皮肤接触30 min, 早吸吮, 以后按需哺乳, 术后第1天开始采用坐位环抱式哺乳。分床上坐位喂奶法和床下坐位喂奶法。①床上坐位喂奶法:产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 在身体的一侧放小棉被或枕头垫到适宜高度, 同侧手抱住婴儿, 婴儿下肢朝产妇身后, 臀部放于垫高处, 胸部紧贴母亲胸部, 产妇对侧手以C字型托住乳房, 婴儿张大嘴巴含住同侧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吸吮。②床下坐位喂奶法:病房坐椅一张放于床边, 产妇坐于椅上靠近床缘, 身体紧靠椅背, 以使背部和双肩放松, 产妇身体的方向要与床缘成一夹角。婴儿放在母亲床上, 可用棉被或枕头垫到适宜高度, 产妇环抱式抱住婴儿哺乳, 其他姿势同床上喂奶法。

1.2.2 对照组

按常规早吸吮, 母婴接触, 按需哺乳, 术后第1天开始采用传统的坐位横抱式、平卧位和侧卧位喂奶法。

2 讨论

2.1 母亲喂奶体位与婴儿含接姿势的关系

母亲喂奶的体位直接影响婴儿含接姿势。观察发现:①平卧位。乳房显得较平坦, 乳头及周围乳晕不易凸起, 婴儿不易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 婴儿感觉不适。②侧卧位。容易出现乳头疼痛及乳损现象, 不利于达到正确的含接姿势。③传统的横抱式坐位喂奶。母亲要抱住婴儿身体, 有切口的腹部要承受婴儿体重的压力和摩擦, 母亲较难控制婴儿的头部, 含接姿势受到一定的影响。④环抱式坐位喂奶。婴儿体重受垫高处支撑, 母亲只需抱住婴儿上半身, 减轻了产妇抱婴儿的负担, 并能很好地控制头部, 使婴儿胸部能更好地贴近母亲的胸部, 婴儿极易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 进行有效吸吮。经观察, 实验组第1次有效吸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

2.2 有效吸吮与母亲喂奶感受和自信心的关系

无效吸吮, 产妇疼痛及乳头损伤, 体位不适, 心理压力加重, 自信心差, 还抑制射乳反射, 乳房内乳汁淤积, 乳汁中的抑制因子使细胞停止泌乳, 乳汁减少, 自信心更差。有效吸吮, 婴儿含住了全部乳头及大部分乳晕, 在口腔内形成了“长奶头”, 不易出现乳头疼痛及乳损现象, 母亲、婴儿感觉舒适。舒适松弛的体位、有效的吸吮还可促进射乳反射及催乳素的分泌, 有利于乳房的排空, 乳汁分泌增加, 母亲喂奶有满足感, 自信心增强。我们观察发现, 扁平乳头采用环抱式床下坐位喂奶法也能达到有效的吸吮。

2.3 切口愈合和喂奶体位的关系

观察发现:母乳喂养体位对腹部切口的愈合有一定的影响。横抱式喂奶法由于婴儿腹部贴母亲腹部, 腹部切口受压、摩擦, 特别在剖宫术后4 d~9 d, 切口疼痛缓解, 对刺激感觉不敏感, 有的甚至擦脱敷料才发现, 造成切口感染, 影响切口愈合。

3 小结

篇7:剖宫产术后病人的母乳喂养指导

【关键词】剖宫产;母乳喂养;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522-02

1 临床资料

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共收住剖宫产病人150例,随机调查对象98例均为初

产妇,年龄22岁至25岁,由于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等原因(除母亲合并中毒妊高征、先兆子痫、子痫、产后大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等救治暂未行母乳喂养:婴儿方面阿氏评分<7分、早产、窒息儿入新生儿科监护期间禁食或鼻饲。),术式采用硬模外麻醉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为腹部横切扣。其中由于心理因素、母乳喂养知识缺乏30例,占30.6%;乳头发育异常(扁平或内陷)20例,占20.4%;奶涨18例,占18.4%;乳头错觉30例,占30.6%。若不及时纠正常导致母乳喂养失败,我们通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给与针对性指导,确保了母乳喂养的成功。

2 方法

2.1 产后宣教及母乳喂养方法指导

2.1.1 重视产妇的心理护理:从怀孕到分娩引起产妇一系列内分泌变化是一次强烈的心理生理应急过程,剖宫产术后病人由于输液,刀口疼痛,插尿管等使他们的情感较以往显得更脆弱,敏感,心理状态更趋不稳定,护理人员应运用沟通技巧主动与产妇进行交流,了解产妇的需求和存在的顾虑,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抓住产妇情感变化多给他们鼓励和支持。并传授母乳喂养知识,讲解母乳喂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消除她们的紧张心理,使母乳喂养取得成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术后几天所谓的“空乳房”并不意为乳房内一点奶也没有,婴儿是伴着水、葡萄糖和脂肪储存而诞生的,头几天少量初乳完全能满足婴儿需求。并鼓励术后病人6小时后可以进行饮食,以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

2.1.2 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及重要性:母乳喂养可增进母子感情;同时也是早期智力开发的课堂;婴儿的智商高。对于母亲而言,母乳喂养可以预防产后出血;促进子宫复旧;哺乳闭经是产后6个月中有效避孕方法之一;与婴儿的密切接触得到心理安慰;减少产妇乳腺癌及卵巢癌的危害;母乳喂养方便、经济卫生、安全。

2.1.3 早接触早吸吮:剖宫产术后病人住院期间全部实行母婴同室,住院时间为5至7天。剖宫产术后病人在作出应答后30分钟母婴皮肤接触实行早吸吮,早接触。通过早吸吮早接触让婴儿有效频繁得吸吮乳头,能刺激产妇的腺垂体及神经垂体释放催乳素。同室可以使垂体后叶分泌催产素,而垂体后叶素的分泌,可使乳泡周围的肌上皮收缩而射乳保持乳腺管通畅。对于剖宫产术后的病人母乳喂养指导应建立责任制,书写护理记录交班,帮助产妇尽早开奶,及早建立泌乳反射。

2.1.4 喂奶体位:坐位喂奶体位最佳,能使婴儿有效含接乳头。剖宫产术后的病人最初几天刀口疼痛,此体位受限。护理人员应向病人耐心解释,由于腹部是横切口,鼓励病人采取半坐卧位或坐位,减轻腹部切口张力,能减轻刀口疼痛。知道病人采用坐位環抱式母乳喂养体位,产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在身体的一侧放小棉被或枕头垫到适宜高度,同侧手抱住婴儿。婴儿下肢朝向产妇身后,臀部放于垫高处,胸部紧贴母亲胸部,产妇对侧手以“C”字型托住乳房,婴儿张大嘴巴含接同侧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吸吮。护理人员应耐心示范和指导,使其掌握哺乳技巧,尽量减少母乳喂养中常见的乳房问题,一旦发生可根据以下措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解除她们的心理负担。

2.2 乳头发育异常

乳头发育异常最常见的是乳头扁平或凹陷。对于剖宫产术后的病人作出应答后30分钟第一次哺乳,护理人员应耐心指导和帮助产妇及家属,在每次喂哺间隔采取以下方法纠正乳头扁平或凹陷。

2.2.1 哺乳前湿热敷乳房3至5分钟,同时按摩乳房以增加乳房的血液循环,促进乳汁分泌,并挤出一些乳汁使乳头变软,继而捻转乳头引起立乳反射。

2.2.2 乳头伸展练习:将两拇指平行地放在乳头两侧,慢慢地由乳头向外方拉开,牵拉乳晕皮肤及皮下组织,使乳头向外突出。随后,将两拇指分别放在乳头上下侧,由乳头向上、下纵行拉开,此练习重复多次,作满5分钟,每日2次。

2.2.3 注射器抽吸如头法:(1)注射抽吸器制作:取5ml或10ml一次性注射器一副(视病人乳头大小选用),用刀片把注射器乳头侧去除,使其成一相同的空筒。(2)使用方法:把活塞从去除乳头侧插入,带有把柄的针筒罩在内陷的乳头上,抽吸活塞,抽吸空气量约5至10ml,直至乳头突出,并保持负压5分钟,保持越久,乳头越不易回缩,结束时分离活塞,可反复使用。

2.2.4 乳头保护罩:经过上述处理后,婴儿仍未吸吮成功时,知道产妇在扁平或凹陷明显一侧乳头,使用乳头保护罩,乳头保护罩对乳头周围组织起到稳定作用,让婴儿饥饿时先吸这侧,此时婴儿的吸吮力强,易吸出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哺乳后应将婴儿抱起轻拍背部1至2分钟,排出胃内空气,以免吐奶。

2.3 奶涨

2.3.1 奶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剖宫产术后病人自觉疲劳,伤口疼痛,术后输液,插尿管等原因致哺乳体位受限,行动不便,给哺乳造成一定困难,不能做到有效吸吮,而发生乳汁淤积,乳腺阻塞,乳腺阻塞从而产生乳房胀痛。此时,婴儿不易含乳头,产妇也因怕疼而减少喂奶次数,使乳汁无法有效排除。

2.3.2 嘱产妇增加喂奶次数,饮食宜清淡,喂哺前湿热敷乳房3至5分钟,随之柔和地拍打乳房次数,手以“C”型握住乳房先往胸壁压,再以大拇指或食指压住乳晕,挤出部分乳汁使乳晕软化,让婴儿正确地含吮乳头和大部分乳晕,使婴儿充分有效吸吮。

2.3.3 自制吸乳器:用30ml一次性注射器2副,去除其中一幅注射器的活塞及两个枕头,再取一次性输液器一套,剪一根长约5cm的输液管连接两个注射器乳头,用无活塞一端罩在乳头上来回抽吸,使乳房肿胀消失为止。

2.4 乳头错觉

2.4.1 原因:由于剖宫产术后的病人体位受限,再加上母乳喂养知识缺乏,认为最初几天无奶,爱子心切,不听医务人员指导,在初次喂养成功之后怕婴儿吸吮“空乳房”吃不饱,瞒着医护人员进行人工喂养,造成婴儿产生乳头错觉。乳头错觉表现为觅食反射强烈,但触及母亲乳头即哭闹拒食,或触及乳头即撮口吸吮致含接困难,若不及时纠正常导致母乳喂养失败。

2.4.2 及早发现,及时指导。每天由主班护士询问母乳喂养情况,并把泌乳量及哺乳次数,婴儿大便次数、颜色。记录在新生儿体温单,发现不足,及时处理。乳头错觉的纠正,要在婴儿不甚饥饿或未哭闹前指导母乳喂养,可通过换尿布,变换体位等方法,使婴儿清醒,产妇采取坐位哺乳姿势,使乳房下垂易于含接。撮口吸吮应轻弹足底,在婴儿张嘴欲哭時,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迅速放入口中,使婴儿产生有效吸吮。

2.4.3 应用乳头保护罩。对于婴儿嘴张大触及乳头即哭闹的婴儿,给予重点指导,让产妇不要着急,放松身心休息,并反复讲明人工喂养的不利之处,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产妇使用乳头保护罩,让婴儿吸吮乳汁,避免陷入再次人工喂养的恶性循环。待其有效吸吮后,婴儿安静不再哭闹,取下乳头保护罩,婴儿会毫无察觉地直接接触乳房,继续吸吮。

3 结果

剖宫产术后病人由于刀口疼痛,输液,插尿管等引起焦虑情绪及母乳喂养知识不足30例,经产后宣教给予技术指导,吸吮成功30例,占100%。乳头发育异常20例,给予乳头伸展练习,注射器抽吸再加上使用乳头保护罩,至出院时成功吸吮乳头19例,占95%,另有一例仍使用乳头保护罩。奶涨的18例,于产后2至3天发生,经处理后1至2天奶涨消除,成功率100%。乳头错觉30例,出院时纠正30例,占100%。

4 讨论

剖宫产术后病人由于心理因素再加上母乳喂养知识不足,护理人员应鼓励其早进食,早

翻身,早拔尿管,早下床活动,可以促进产妇淡化病人角色,增强自身健康,使其精神愉快,食欲增强,促进乳汁分泌。护理人员通过产后宣教和指导,不但使产妇学到母乳喂养知识,而且使家属也获得了术后有关知识,能给产妇提供正确协助。通过耐心示范和给予具体帮助,采用坐位环抱式母乳喂养体位,使母亲、婴儿感觉舒适,婴儿获得有效吸吮,增加了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确保母乳喂养成功。

乳头发育异常是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本资料经过临床探索,对于乳头扁平或凹陷者,早发现给予耐心细致指导,采取一系列处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临床上我们给予乳头伸展练习和注射器抽吸,再加上使用乳头保护罩,获得了满意效果。乳头伸展练习法是离断束缚内陷乳头的有效方法,能使乳头突出,但见效较慢。注射器抽吸法乳头虽易吸出,但吸出后易回缩。指导产妇使用乳头保护罩,它对乳头周围组织起到稳定作用,通过婴儿吸吮施加压力,使扁平或内陷的乳头外翻,乳头经中央小孔持续突出。这三种方法结合,取长补短,本材料表明95%的内陷乳头至出院时纠正,效果显著。

奶涨主要是产后最初几天未得到充分有效按需哺乳,加强术后指导,鼓励增加喂哺次数,指导正确的喂哺姿势,并督促产妇做好按需和夜间哺乳,与婴儿同步休息,并自制吸乳器使乳腺管通畅,减轻乳胀。

乳头错觉是由于人工喂养造成的,乳头错觉一旦产生,产妇也会有一定的心理障碍,感到苦恼焦虑,这种体验让母亲感到受抵制和受挫折,母乳喂养信心更加不足。护理人员应做到每班交接记录,母乳喂养情况,及早发现,给予指导。乳头错觉极易产生,医护人员应加强工作责任心,认真履行岗位责任制,对于新入科人员把好岗前培训关。乳头错觉的纠正,应掌握好喂奶时机,通过换尿布,更换体位或轻弹足底,使婴儿清醒让其能含接乳头。对于张嘴拒乳哭闹的婴儿,护理人员要使产妇和家属坚定信心,并配合使用乳头保护罩,使婴儿吸吮母乳。乳头保护罩的使用可消除母亲及婴儿的焦虑情绪,有效预防母乳喂养困难者成功地继续母乳喂养。乳头保护罩使用简单、方便,特殊的造型设计,可以让婴儿更贴近产妇的胸部,当不再使用乳头保护罩时,婴儿会毫无察觉地直接接触乳房继续喂奶。本资料30例得以成功纠正。

剖宫产术后的病人经过几天住院期间成功的母乳喂养指导,基本掌握了母乳喂养知识及技巧。出院时仍应加强宣传,使产妇和家属都支持母乳喂养的好处,强调按需喂哺让所有婴儿在出生后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满4个月后添加辅食的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若哺乳出现问题应及时咨询。

参考文献:

[1] 徐海清,周爱琴,婴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华现代妇产科杂志,2008,2(3):246.

[2] 彭宗秀,产后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华现代妇产科杂志.2008,2(1):145.

[3] 杨雪娇,张佃花,蔡岱青,剖宫产术后产妇早进食有利母婴健康,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1):65.

篇8:浅谈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10月以来于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列为研究对象,年龄22~43岁,孕周36~41周,新生儿体重2 300~4 100g。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间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和母乳喂养宣教;研究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基金会母乳喂养教程[1]所述:“剖宫产术后随意卧位、早期翻身,可促进产妇早泌乳、充分泌乳。母乳喂养体位可直接影响婴儿含接姿势及有效吸吮。舒适松弛的体位,有效的吸吮可促进泌乳反射及催乳素的分泌,有利于乳汁分泌增加。无效的吸吮,产妇体位不适,心理压力加重,可抑制泌乳反射,乳房内乳汁淤积,乳汁中的抑制因子使细胞停止泌乳,乳汁减少。”[2]宣教母乳喂养的知识,对产妇及家属讲解乳房的护理和母乳喂养的知识,以及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指导正确的哺乳姿势、哺乳方法,纠正错误的母乳喂养方法和姿势;以及产后全面的心理护理和整体护理,使产妇从心理和生理上接受母乳喂养。观察两组之间母乳喂养率的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视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对照组50例产妇中有31例采用母乳喂养,19例采用人工喂养,母乳喂养率为62.0%;研究组50例产妇中有43例采用母乳喂养,7例采用人工喂养,母乳喂养率为86.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国际上已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作为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均有益,对婴儿的益处包括提供适合婴儿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促进胎儿发育;母乳中丰富的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纤维结合蛋白、双歧因子和溶菌酶、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可提高新生儿免疫功能,抵御疾病;母乳喂养时婴儿吸吮的肌肉运动有助于面部正常发育,可预防龋齿等;母乳喂养时婴儿与母亲皮肤的频繁接触可增进母婴间的情感联系。对产妇而言,母乳喂养时婴儿的吸吮刺激可促进泌乳素的分泌,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母乳喂养时引起的闭经有利于产后恢复,减少产妇远期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险性;母乳喂养经济方便[3]。对产妇尤其是剖宫产术后产妇及家属讲解乳房的护理和母乳喂养的知识,以及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指导正确的哺乳姿势、哺乳方法,纠正错误的母乳喂养方法和姿势,对产妇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和整体护理,从而使产妇从心理和生理上接受母乳喂养。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加强剖宫产术后心理护理,宣教母乳喂养知识,指导正确的哺乳姿势可有效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基金会.母乳喂养培训教程[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0-16.

[2]陈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J].现代医院,2007,7(9):89-90.

篇9: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若干问题

【摘要】为了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减少产后乳房瘀积胀痛,由专职责任护士针对性干预,提高母乳喂养率。结果:干预组产妇术后纯母乳喂养率以及术后48小时泌乳量明显均高于普通护理组。结论:深入了解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因素,加上积极、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很好地提高剖宫产术后的纯母乳喂养率及纯母乳喂养质量;促进产褥期的恢复,减少住院天数,提高产妇产褥期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剖宫产术;护理干预; 母乳喂养; 减少乳房胀痛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院2013年上半年收治剖宫产的产妇提起80例,足月新生儿,体重2.5-3.5kg,随机分成干预组和普通组,每组40例。

1.2 方法:产后母乳喂养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8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均在孕期进行母乳喂养宣教,产后实施母婴同室,在母乳喂养过程中有专人进行调查登记。

1.2.1 护理方法:随机将行剖宫产的产妇80例分成干预组和普通组,每组40例,普通组按级别护理要求,接受母乳喂养宣教,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给予产科母乳喂养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从入院开始由专职护士对孕妇就进行针对性地护理干预和心理疏导,让其有适应的心理准备为,术后及时协助生活助理,及时了解产妇所需,针对其不足及时协助告知,凝问及时解答,对其饮食,睡眼,生活习性根据其特点及时调整,术后及时协助医生及麻醉师做好镇痛的护理。

1.2.1.1 干预组护理措施:

(1)强化产前母乳喂养的教育和心理疏导,尤其是母乳喂养、乳房的护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等知识宣教。做好产前评估,及时纠正不利于母乳喂养的认识。如孕妇有乳头凹陷,教会孕妇牵拉乳头,促进喂养的成功。

(2)及时指导产妇正确哺乳的技巧,当发生乳头皲裂时在喂奶完毕后将乳汁涂在乳头上,促进乳头的尽快愈合。每次喂奶后,如乳房仍有较多的余奶,应及时挤出,排空乳房。乳房瘀积引起发热超过38度以上的,应暂停哺乳。

(3)婴儿出生后脐带处理完毕,即与母亲局部皮肤接触,入病房30分钟内责任护士帮助早接触、早吸吮。

(4)剖宫产后因受体位限制,伤口疼痛等因素,产妇会放松母乳喂养,此时要耐心指导。具体方法:手术当日协助产妇采用侧卧位喂乳[1],即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别放在乳房上下方,使婴儿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在嘴里,另一手固定婴儿头部,防止鼻部受压影响呼吸。术后1天开始坐位环抱式哺乳,当乳质分泌较多,新生儿未及时进食乳汁时,要及时将乳房多余的乳汁及时要及按摩乳房,然后及时挤出乳房中多余的乳汁,促进乳腺的排空,可以促进乳汁的再次分泌,还可以防止乳房瘀积引起疼痛及发热。

(5)保证充足睡眠,及时疏通乳腺管。有研究证明,对产后泌乳起决定作用的是泌乳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GCS)的浓度[2]。所以术后镇痛,能有效地减轻剖宫产妇的伤口疼痛,以此保证充足的睡眠,指导产妇养成与婴儿同步睡眠的习惯。保证每天睡眠时间累计8~9小时,充足睡眠还能促进产妇术后恢复及泌乳,促进产妇生活自理。

(6)饮食指导 术后6小时后让产妇进食自己喜好的半流质,进食后鼓励并协助产妇下床活动,肛门排气后进食软食,然后过渡为普食。饮食的营养素要全面,易消化,促进乳汁的营养全面。产妇饮食以荤素搭配,可进含高纤维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1.2.1.2 普通组护理措施:

按爱婴医院的要求进行母乳喂养宣教,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产妇术后6小时开始进半流汁,排气后给予常规饮食。母乳不足者可采用小勺喂养婴儿。

1.3 泌乳量的判断标准:母乳充足:两次哺乳后婴儿有满足感;母乳不足:哺乳后婴儿仍哭闹不安需加配方奶粉哺乳后有满足感。

1.4 乳房瘀积胀痛的标准:产妇平卧或坐起,检查者用右手拼拢手指,平触乳房。双侧乳房平软,无硬结、无触痛、胀、麻,及全身发热反应;触之有痛、胀、麻,双侧或一侧乳房有硬结,及全身發热,说明乳房有瘀积。

2 结果(详见术后母乳喂养对比图)

2.1 泌乳情况比较:干预组产妇术后48小时泌乳量明显均高于普通组,48小时泌乳量基本能满足新生儿的需要。

2.2 母乳喂养率的比较:干预组产妇术后纯母乳喂养明显高于普通组产妇纯母乳喂,且干预组更级及时撑握母乳喂养的技巧。

2.3 产后乳房瘀积发生率:干预组产妇术后乳房瘀积发生率仅2.5%;普通组产妇术后乳房瘀积发生率高达30%,其中50%存在引起发热现象,延长了住院天数,影响术后恢复及产褥期生活质量。〖XC55.JPG;%56%57〗〖XC56.JPG;%56%57〗

3、结论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含有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有助于婴儿发育,同时母乳可提供婴儿足够的抗体,预防婴儿疾病的发生[3]。提高母乳喂养是产科的一项重要工作。及时进食,消除产后忧郁、失眠、对哺乳信心不足等因素,及做好剖宫产术后镇痛等,对术后母乳喂养非常重要的。本文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和心理疏导,使剖宫产妇产后纯母乳喂养率以及48小时泌乳量提高,干预组明显高于普通组,说明合理的护理干预能给产妇提供帮助和支持,提高剖宫产术后纯母乳喂养率及纯母乳喂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钟冬秀.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体位的临床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134.

[2] 李晓英,罗万英.产科母乳喂养中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四川医学,2001,22(1):90-91.

篇10:正确合理指导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

关键词:剖宫产,母乳喂养,新生儿抚触,哺乳体位

为改善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效果, 2012年初, 统计分析了在该院实施剖宫产术的100例产妇的开放式问卷。并结合临床护理经验, 归纳出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有:①疼痛;②术后体位活动受限;③担心术后所使用的药物妨碍婴儿的健康等, 为了探讨剖宫产术后对产妇实施护理, 提高产妇舒适度, 促进乳汁分泌, 改善母乳喂养的效果, 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00例行剖宫和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例在该院实施剖宫产的产妇,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00例。每组的年龄、孕周、胎产次无明显差异。均排除严重妊娠并发症者。对观察组加强了适时尽早活动、新生儿抚触、哺乳体位的示范和指导。以图改善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泌乳量、婴儿吸吮的有效性和满意度。

1.2 方法

1.2.1 产前健康教育

术前对孕妇做好母乳喂养的健康宣教, 指出母乳是新生儿的天然食品, 利于新生儿的成长发育, 并传授其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有关技巧, 为实施母乳喂养做好准备[1]。用生动的事例让产妇深刻认识到:哺育孩子是母亲的天职和义务;任何一种代乳品都无法取代母乳滋养新生儿的功效。实施母乳喂养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产妇的康复[2]。

2.2适时尽早活动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后入病室须去枕平卧6 h。6 h内以被动活动为主, 6 h后以主动锻炼为主。具体做法如下:第1步:术后2 h, 操作者先用单手掌沿小腿自下而上环行按摩, 再用双手的四指和掌跟循序、反复轻捏小腿肌肉, 持续2 min.;第2步:术后3~4 h产妇肢体活动功能逐渐恢复时, 操作者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 轻握产妇四趾做足趾的屈伸运动, 连做10次。并鼓励产妇主动参与足背屈伸及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协助产妇做膝关节的屈伸活动, 连续做5~10次。两侧肢体活动交替进行;第3步:术后6 h, 产妇垫枕, 根据产妇意愿选择半侧卧位、侧卧位等体位, 增加翻身次数。翻身时应先用腹带将腹部切口包扎好, 以免活动时切口疼痛。

1.2.3 新生儿抚触

就是通过医护人员或父母对新生儿皮肤各部位进行有次序、有手法技巧的抚摩[3]。剖宫产术后产妇回到病室, 皆行母婴肌肤早接触、早吸吮达30 min以上。实行24 h母婴同室, 按需哺乳。观察组实施新生儿抚触。示范并指导产妇和家属对新生儿抚触。具体要求:在安静、舒适 (室温28~30℃、温馨的环境裸露新生儿全身, 按操作标准从头面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足、背部抚触, 力量由轻到重, 并揉搓大肌肉群。对新生儿有稳定情绪、促进肠胃蠕动、刺激听觉视觉、改善睡眠品质的效果。同时会增进亲子情谊。

1.2.4 坐位环抱式哺乳法

具体做法:产妇取半卧位或坐位, 身后垫棉被或枕头支撑。产妇一侧大腿上用小棉被或枕头垫到适宜的高度, 再用同侧手抱住婴儿。将婴儿臀部放于垫高处, 其下肢伸向产妇的身后, 其胸部紧贴母亲胸部。产妇另一只手的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 用四指托住乳房, 用乳头刺激婴儿的口唇, 使其张大嘴巴含住同侧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并吸吮。术后24 h对观察组产妇施行坐位环抱式哺乳法。对照组产妇按常规、分时段进行护理。体位不限。

1.2.5 疼痛干预

剖宫产术后由于切口疼痛而不敢活动, 因舒适改变使产妇拒绝哺乳。有学者报道[4], 镇痛泵 (PCEA) 治疗后, 产妇能得到较好的休息睡眠, 并且能有效抵制疼痛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 使产妇催产素分泌增加。

2 观察指标和结果

2.1 泌乳量

泌乳量依满足新生儿需要而定。良好:奶量多且能满足新生儿喂哺需求;不良:奶量不足, 未能满足新生儿喂哺需求。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根据χ2检验,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观察组较对照组产妇泌乳量增多。

2.2 婴儿吸吮的有效性和满意度

根据表2可见, 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说明观察组较对照组的喂奶体位更能使婴儿达到有效的吸吮。

3 讨论

在每位待产妇在入院之初, 做好母乳喂养宣教指导。使其了解:母乳喂养方便、无污染、营养好、易消化吸收、温度适中、含有丰富的抗体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新生儿有效吸吮可以促进产妇子宫收缩, 利于子宫复旧, 日后可大大降低乳腺和卵巢发病机率, 使每位产妇树立对母乳喂养的信心, 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

术后切口的疼痛、对新生儿的牵挂和缺乏母乳喂养经验等, 使产妇容易产生忧郁情绪。加上长时间处于同一个体位, 使产妇腰酸背痛而出现烦躁不安、失眠等症状, 以致拒绝医生的检查和护士的护理。护士要主动抚慰产妇, 反复强调产妇适时尽早活动的必要性和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认真示范讲解具体操作方法, 使产妇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与体贴。使她们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 激发其母乳喂养的欲望。早期为产妇按摩双下肢、被动与主动活动有利于改善产妇的下肢血液循环和肢体的活动能力, 防止血栓形成, 缓解忧郁情绪。

新生儿抚触可以增强新生儿迷走神经紧张性, 增加促进食物吸收的激素如胃液素、胰岛素等的分泌, 使婴儿摄奶量[5]。由于新生儿吸吮的频率及强度相应增加, 从而增加了对产妇乳头和乳晕上的感觉神经末梢的刺激。由此传入神经反射弧引起产妇下丘脑分泌和释放催乳素, 下丘脑还抑制催乳素抑制因子 (PIF) 的分泌, 使腺垂体释放催乳素[6]。因而乳汁分泌增多。并增进母婴情感交流, 将产妇的注意力转移到婴儿身上, 减轻自身疼痛感。

新生儿有效含接母亲乳头与母亲哺乳自身体位有关。临床观察发现:乳母仰身平卧位时, 乳房扁平、乳晕乳头不凸起, 新生儿不易含接乳头和大部分乳晕。且新生儿口鼻向下, 会感到呼吸憋闷;乳母侧卧哺乳, 由于躯干会不时晃动, 亦不利于新生儿有效含接, 甚至发生乳头被新生儿咬痛的现象;半坐位是哺乳的最佳体位, 既能使新生儿有效含接乳头和大部分乳晕, 又能让新生儿呼吸自如。同时, 还会减轻产妇腹部切口的疼痛, 相对平稳舒适。

新生儿有效含接还与乳母抱持新生儿的方式有关。采取坐位横抱式哺乳法时, 乳母腹部切口因承受新生儿体重, 容易导致乳母的紧张疲劳甚至疼痛。影响新生儿有效含接乳头。因此, 我们推荐坐位环抱式哺乳法, 使新生儿尽可能地贴近乳母的乳房含接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呼吸自如吸吮有效。

新生儿有效吸吮与母乳喂养呈现正相关。临床观察表明:新生儿每一次有效吸吮都有利于乳汁排空和乳汁再分泌;新生儿的饱腹感使乳母获得满足和愉悦。从而增强了产妇母乳喂养的自信心。临床中还发现:乳头扁平的产妇使用自制吸乳器后, 行坐位环抱式哺乳法也取得了有效吸吮的效果, 坐位环抱式哺乳法有利于产妇腹部切口的愈合, 产妇及家属都很满意。

上述护理实践表明:实施适时尽早活动、配以新生儿抚触和正确哺乳体位等护理措施有利于母乳喂养, 有益于母婴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张自珍, 于小华, 胡小平.护理干预对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 7 (11) :29-30

[2]余利红, 吴梅娟.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5) :32-33.

[3]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08-109.

[4]胡伟青, 刘捷, 杨永珍.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产妇心理及生理因素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3) :27-28.

[5]庄依亮.现代产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120.

篇11:剖宫产术后改良式母乳喂养姿势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基础措施。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手术指征放宽,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母乳喂养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明显下降达65%。特别是产后24-48小时内由于伤口的疼痛、子宫收缩疼、输液管及导尿管的插入、体位受限,常使得一些剖宫产妈妈很快就产生了畏惧心理,从而丧失或放弃了母乳喂养信心[1]。

为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我院从2008年5月开始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体位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

2008年5月~2009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剖宫产产妇600例中,年龄18—40岁。均为硬膜外麻醉、足月产妇。产妇通过接受母乳喂养宣教,无母乳喂养经验,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观察产后1--3天母乳喂养情况 。

2 方法

2.1实验组 产妇按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护理,回病房在产妇有应答反应后30分钟内即开始母婴接触,要在保证新生儿,母亲清醒,母婴保温情况下进行早接触,早吸吮。母婴接触30分钟以后按需哺乳,这样能有效地刺激乳汁分泌。术后当天开始采用“T”字型即改良式母乳喂养姿势,产妇取平卧位(身体一侧腰背部垫一软枕)、半坐卧位或坐位,另一人一手抱住婴儿臀部,另一手托住婴儿头肩部,使婴儿身体与产妇身体垂直呈“T”字型,产妇对侧手以C字型托住乳房,婴儿张大嘴巴含住同侧乳头及大部分乳晕,两颊鼓起,双唇外翻,有节奏地吸吮。24-48小时后产妇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喂哺体位。

2.2 对照组 按常规早吸吮,母婴接触,按需哺乳,术后第l天开始采用传统的坐位、站位、侧卧位横抱式及环抱式或平行式喂奶法。

3 讨论

3.1 传统的横抱式坐位喂奶母亲既要抱住婴儿身体,有切口的腹部又要承受婴儿体重的压力与摩擦,母亲劳累、紧张,较难控制婴儿的头部。因此,含接姿势受到一定的影响;坐位哺乳是最佳体位,但剖宫产产妇由于最初几天腹部切口疼痛、输液管及导尿管插入后的牵绊,此体位受到一定的限制;传统平卧位时乳房平坦,婴儿不宜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婴儿不能建立正常的吸吮方式,产妇认为自己无乳汁分泌,对母乳喂养信心不足,心里压力加重,可诱发催乳素抑制因子产生,使乳汁分泌减少[2]。

3.2 “T”字型改良式母乳喂养姿势,母亲只需一手托住乳房,减轻了产妇抱婴儿的负担,消除了紧张、恐惧感,并能很好地控制头部,婴儿极易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能有效吸吮。我们观察到,实验组第1次有效吸吮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有吸吮次数越多,对乳房的刺激越强,乳汁分泌也就越多。母亲、婴儿感觉舒适。舒适松驰的体位、有效的吸吮还可以促进射乳反射及催乳素的分泌,有利于乳房的排空,乳汁分泌增加,母亲喂奶有满足感,增加了母乳喂养的信心。

4 结果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它不仅富含免疫物质,能帮助婴儿抵抗疾病,而且通过母乳的喂养,还能够增强亲子的互动,母婴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有助于家庭和睦、社会安定。但是,如果产妇不注重喂养姿势,婴儿不能有效吸吮,反而会影响母乳喂养的成功率[3]。因此母乳喂养体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母乳喂养的成败,指导产妇学会正确的哺乳姿势,改良后的剖宫产哺乳体位,更大的意义就是在于让婴儿对乳头进行有效的吸吮,以促进射乳反射和泌乳素的分泌,以及让婴儿适应和习惯妈妈的乳头;正确舒适的体位和婴儿衔乳姿势的正确,还能够增强妈妈哺乳的信心,使得乳汁更加充沛。能很快满足新生儿的需要,使新生儿体质量迅速恢复。

参考文献:

[1] 梁改花.剖宫產术后母乳喂养体位的探讨[J]家庭护士.2008.9:2500.

[2] 黄醒华.母乳喂养的生理基础[J].中华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2):82-83.

上一篇:手术协议书范本下一篇:天津市武清区2012届高三政治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无答案,2012武清一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