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绪镇中心小学课程实施水平汇报材料

2024-04-11

洪绪镇中心小学课程实施水平汇报材料(精选8篇)

篇1:洪绪镇中心小学课程实施水平汇报材料

立足校本 提升特色

以小班化教育谱写课程实施的新篇章

——洪绪镇中心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汇报材料

我校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26人,教职工43人,其中专任教师37人。近年来,学校始终坚守小班化教育之路,秉持“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办学理念,倾心致力于小班化教育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以“四六”教学模式为核心的课程实施体系,全面提升了课程实施水平。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敬请指正。

一、让新课程理念,弥漫校园,浸润心间

2006年,我校针对生源少、师资优、校舍宽松的实际,推行了“小班化”教育改革。历时4年,在实践和探索中形成了“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小班化教育理念,在“润物细无声”中内化了新课程理念。

一是宣传新理念。精心打造校园文化,楼顶上“让每一个孩子沐浴春风享受阳光”、“让读书充盈生命”的新理念,时刻浸润着师生的心田。走廊、办公室随处可见的宣传匾牌,富有内涵的提示语,让师生处处感受到新思想的润泽。校长带头做新课程新理念专题培训报告,举行校长、干部、教师小班化教育沙龙活动,让教师在耳濡目染中提升了对新课程的认识。

二是学习新理念。开展“学新理念,做新教师”活动,对学习内容、时间、形式、数量、质量、奖惩等都有详尽规定。其主要学习活动归纳为“五个一”,即:每天写一张小黑板(新理念内容);每周记一篇读书笔记;每周听一节课(自听);每周写一篇评课稿;每周撰写一篇教学随笔。同时,学校建有标准化的教师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有专业化的洪绪教育网,为教师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提供了极大方便。

三是借鉴新理念。学校创造一切条件尽可能多的让教师外出学习,开阔视野,他山之石借作我用。近三年,枣庄市内学习达

六、提升“小班”特色,拓展课程内涵 我校推行小班化教育历时4年,在理念、文化、课堂、课程、机制等领域进行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有效拓展和延伸了新课程思想。

理念:发展“每一个”。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手段、教育评价等方面均具有适应“每一个”的变革,这也是新课程倡导的新思想。文化:精彩“每一个”。小班文化精致温馨、个性飞扬、自主创新。走进小班教室,自由组合的课桌凳、清新雅致的个性橱柜、自主创作的文化墙、个性飞扬的班风班训、“面向每一个”的星级评价栏、睿智灵动的“四角”建设(图书角、运动角、科技角、生物角)……处处绽放着新课程的思想火花。课堂:张扬“每一个”。创建了小班化课堂教学“四六”模式。即:在四个“百分百”小班化理念指导下的六环节教学。六个基本教学环是:导课明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评价提升—当堂检测。课程:适应“每一个”。学校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分类创建了多门校本课程,如“乒乓文化”、“剪纸艺术”、“墙壁彩绘”、“经典抄诵”等,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领域。机制:激活“每一个”。探索教师专职化改革,推行“书签式”备课,作文“赏析式”批阅,课程质量“达标制”考核,小班化名师评选,形成了一系列富有人文关怀的小班化教育机制,师生在“润物细无声”中享受成长的幸福和快乐。

小班化教育研究成果丰硕,《农村小班化实践与研究》课题获省三等奖,《从小班额走向小班化教育》入选枣庄市《追求新境界——2010》教育丛书,有10余篇小班化教育经验文章在各级报刊发表,我校多次在省市县素质教育论坛会上作经验交流,获得好评。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四日

篇2:洪绪镇中心小学课程实施水平汇报材料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对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方案》,对我校的课程实施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评,现将学校课程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38人,教职工48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常年秉持点亮“每一个”的教育思想,全面实施小班化“100%育人”策略,倾心致力于小班化教育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以“四六”教学模式为核心的课程实施体系,规范课程实施行为,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科研,构建校本课程,学校社会声誉和整体办学水平不断得以提高。

二、课程实施水平情况(自评得分504分)

(一)课程理念(40分),自评得分37分,得分率92.5%。

1、理念学习(15分),自评得14分,得分率93.3%。更新理念促转变,加大教师全员培训力度。我校对教师制定出一套学习培训方案,早计划,早学习,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多方齐头并进。学校制定了明晰的课程理念学习制度,以集体与自学相结合为学习方式,每位老师做到学习有记录、有反思,并通过理论测试、撰写论文及课堂实践等形式作为检查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教师通过边学习边反思,准确的把握其内涵,领会其精神实质,明确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反思教学中的成败,确定课堂改革的基本思路。

2、理念体现(25分)自评得23分,得分率92%。广泛宣传新课程,让课改精神深入人心。新课程的推进需要学校、家长、教师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因此,在校内,我们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文件,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相关的政策措施等;在校外我们通过向家长发放公开信、家访、召开家长会、填写家校联系卡等渠道,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能够紧紧围绕先进的教学理念,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使校园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尽最大努力地体现教育理念和学校特色。先后在办公楼和教学楼设立巨幅标语和展牌(办公楼为“让每个孩子沐浴春风享受阳光”,教学楼为“让读书充盈生命”),设立“读书吧”等。

在新课程实施中,结合学校实际,确立了“点亮每一个”的育人思想,把“创建适合每一个的教育”作为办学目标,突出“小班化100%育人”的办学特色,学校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总结都体现了新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二)课程开设(150分),自评得分150分,得分率100%。

1、国家课程(100分),自评得分100分,得分率100%。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臵实验方案》和《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臵实验方案》设臵课程。开齐开全课程,从不随意增减每周的课时数,做到教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完全一致,严格遵守统一的作息时间,学生的在校时间不超过六小时。

2、地方课程(30分),自评得分30分,得分率100%。严格按照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臵指导意见,要求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一、二年级设臵了传统文化课程,三至六年级设臵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传统文化等课程。

3、学校课程(20分),自评得分20分,得分率100%。

为了丰富学生生活,结合我校的实际,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乒乓艺术、剪纸艺术、绳彩跃动等校本课程,组织了跳绳、剪纸、音乐、书法等社团活动。

(三)课程资源(45分),自评得分37,得分率82.2%

1、教师队伍(10分)自评得分10分,得分率100%。加强教师的管理和配备。按照课程方案要求配齐、配足了各门课程专(兼)职教师,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大专及以上学历48人,占总人数的100%,教师年龄职称结构富有活力,中青年教师44人,占91.7%,具有中级职称16人,占33.3%,小学一级教师31人占64.6%。结合职称结构,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从事一线教学,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

2、办学条件(20分),自评得分15分,得分率75%。学校的各项设施和设备,基本达到二类标准,学校具有学生图书室一处,教师图书室一处,藏书8000余册,较好的满足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建有体育器材室、音美器材室、仪器室、微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等各项教学场所和功能用室。同时,学校加大各室的管理和运用,最大限度满足师生的需要,各室建有完整的规章制度,使用记录,评比制度,定期检查和反馈,充分发挥设备设施的作用。

3、其他资源(15分),自评得分12分,得分率80%。

合理开发和利用家庭和校外资源。成立了家长学校,定期开课,组织家校活动,充分宣传,深入了解。建立学生家庭档案,教育教学工作家校互补,按需求引领家长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亲子读书活动,探究研究等各项工作。学校根据需要,合理开发了龙庄村、生态家园、百草园等校外活动基地,针对学生实际,在周边社区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活动,拓展了校外资源。

(四)课程实施(165分),自评得分159分,得分率96.3%。

篇3:洪绪镇中心小学课程实施水平汇报材料

大连市甘井子区辛寨子中心小学的“养成教育”从“德———文 明习惯、 智———学习习惯 、体———运动习 惯、美———生活习惯”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用“养成教育”推进课程改革

辛寨子中心小学的教育思想是“实施养成教育,培养具有自主发展习惯的人”。我校把“养成教育”定为学校的教育思想,主要出于两点考虑:

一是更好地落实教育改革的任务。众所周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认为“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就是人身上稳定存在的品质———习惯。而“习惯”只有通过“养成”才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因此,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着眼点的“养成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二是为孩子一生发展奠基。课程改革提出的师生观为: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他们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是有着独立人格的人,有着个体差异的人,有着丰富个性的人。新型的教育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主动的发展。

二、学校课改的具体实施

(一) 创设有活力的校本课程体系,注重“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1.国家课程校本化。

1打造语文“特色”课堂。

从2010年8月,我们开始了课内大量阅读实验。“大量阅读”是指在不增加语文课时的前提下,把授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学国家教材,第二部分学自选教材。国家教材,注重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学生通读几遍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抓住主题,直接提出主线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之后,教师用省出来的时间引进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进行海量阅读。

2打造数学“特色”课堂。

2011年,学校进行了“基于预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 探索出了 “问———学———导———练———思”五 步教学模式。“问”是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教给学生方法,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是指学生的预习与小组合作;“导”是指教师的反馈指导、点拨;“练”是分层练习 ;“思”是指学生自我反思,也就是学生自省的过程。“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让学生的主体得到发展,真正把课堂还给孩子。

对于体育、音乐这些国家课程,学校同样打造“特色”课堂,注重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比如体育课,我们根据男女生的兴趣特点和性别特点,将男女生分为合班上课与分班上课。音乐课上,学校根据孩子的兴趣为他们开设舞蹈、名曲欣赏、合唱、鼓点等课程。

2.地方课程校本化。

地方课程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弥补了国家课程的空缺,加强教育和地方的联系。学校在立足于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把“养成教育”融入地方课程之中。我们的具体策略是将地方课程中的主题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体验中收获好习惯。比如在实施地方课程“公共卫生”内容时,我们开展了“食品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食品袋中的各种信息,体验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在充分考虑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开设了艺术修养类、科学素养类、身心素质类等课程。同时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学校开发了“养成教育”“书写、阅读习惯”等训练课,努力构建有特色、充满活力的校本课程体系。

(二) 通过隐性课程,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

我们的隐性课程是指校园中的各种主题活动和校园环境。每日清晨的“营养早餐”,学生们通过听德育故事、励志评书、身边榜样故事,近距离感受身边的文明。每天7:50~8:00是全校自主晨读时间,学生畅读喜欢的书籍。每天的400米跑步练习,培养了孩子们的健康体魄。每周的升旗仪式,学生们自己组织,自己展示,感受着升旗仪式的神圣与庄重。每月的小榜样评选,学校让孩子们和昨天的自己相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学校还通过德育班队会,各种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艺术节、科技节等,让每一个孩子在活动中收获良好的习惯。

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我们着重抓三件事:内容上处处体现“养成教育”,建设上处处展示学生形象,内涵上处处让学生知晓。

(三) 注重评价,用评价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1.根据年段特点,科学制定评价标准。

在学生习惯的评价上,学校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分别制定了不同阶段的评价标准,力求科学、全面,可行。

2.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1) 增值性评价,让学生认清自我,建立信心。

学生发展的初始状态叫“前状态”,之后是学校实施教育的过程,最后是学校要看的“后状态”。通过后状态和前状态的比较,衡量学校教育是否促进孩子的发展。比如通过建立学生档案,学校能够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进而鼓励、表扬,让孩子重拾自信。

(2) 多元化评价,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

教师、学生、家长都可以作为评价主体,综合运用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评价。其中我们更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学间的互相评价,通过学生的“自省”和同学的“互评”,使学生达到行为的自动化。

(3) 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习惯形成的过程。

我们既关注学生的终结性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在习惯形成过程中的表现。

三、学校课改的保障措施

(一) 以队伍建设为手段,保障课程改革的落实。

1.课题牵动,注重引领。

学校建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由校长统领,副校级分管,学科主任牵头,年级组长协理。

2.过程指导,确保落实。

每个月校长都要同老师们分享一些好的教育故事;每周教师们都要以组为单位在学科主任的带领下进行课程改革方面的专题研讨;每日教师们都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复课”、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师徒结对子等活动。

(二) 以制度为标准,使课程改革得以规范。

学校组织教师参 与制定了《辛寨子中心小学教学管理制度》《课题研究制度》 《“和谐团队”评比制度》《星级班级评比制度》等,并通过校园网进行反馈与评比。为了保障课程改革落实到位,各负责人还需在每月初制定一份课改“工作日志”,写好本月的工作内容,推进课改的实施。

(三) 以评价为导向,激励教师积极实施课程改革。

学校通过多种评价,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我们注重过程性评价,不完全以成绩衡量教师的教育教学,更注重班级孩子的变化。通过 校园网的 “日通报 ”“月汇总”,我们评出“和谐团队”,进行奖励;注重人性化评价,设立“单项奖”,给有突破者以鼓励;设立“他评奖”,让教师选出心目中的“最美教师”“笑意盈盈教师”“完美教室”;注重“柔性评价”,在升旗仪式、校会及其他场合,个性化地讲述科任教师和班主任的感人故事等等。这些看似“模糊”的评价既让教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鼓励了更多教师,真正激励他们积极工作。

(四) 以资源为保障,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

学校聘请相关专家,对课题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通过下载网络资料、购买相关书籍、查阅图书馆等多方收集资料供教师学习;通过QQ组群、校园研修网,随时发布信息,让教师进行交流。

篇4:洪绪镇中心小学课程实施水平汇报材料

摘要:常州市新闸中学“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以“共建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师生发展”为目标,开展了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数字化教师发展学校等环境建设,实施了团队研修、科研引领、互助研修等教师校本研修,进行了制订数字化课程开发任务单、数字化展评学习模式建模等应用研究。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展评学习中心;课程基地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1A-0061-04

2012年9月,常州市新闸中学成功申报江苏省“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为学校发展带来了变革时机。学校通过与新课改中崛起的新兴名校常州市勤业中学共建“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进行课堂变革,实现了学校发展三大目标:用项目建设推动学校发展,用优质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在课程建设中发展教师。

一、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的建设背景

(一)合作办学引入展评学习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常州市勤业中学经过13年的课改实践,总结了一套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展评学习法,受到普遍认可。2011年6月,常州市全力推进集团化办学,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勤业中学和新闸中学成立了勤业中学教育集团,两校共同进行展评学习研究。

(二)基于校情推行展评学习

研究伊始,我们对新闸中学的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这是一所城郊接合部的农村中学,学校发展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居多,已占学生总数的80%,其中来自民办简易学校的学生占42%。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业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二是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不高,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课堂教学效益低下,亟待进行课堂教学变革。展评学习法强调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学习,比较适合新闸中学学生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学情,能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特别是前端学习、展示评价和整理巩固三个环节,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整合优势深化展评学习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常态课堂中的展评学习,师生信息交互受到很大限制,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可以突破这一瓶颈。所以,我们把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作为“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的共建项目,用技术的力量,整合数字化和展评学习的优势,使学生学习变得更扎实有效。

二、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的建设目标

基于学校现状,学校管理层通过研讨,制定了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共建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师生发展。

项目建设的具体目标为:创建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着力形成数字化展评学习过程建模,提升学习质量;应用“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进行展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开设数字化教师发展学校,在课程研发中促进每位教师的成长,培育具有一定实践研究能力的教师团队,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实践研究能力的优秀教师。进一步转变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理念,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的建设内容

在省财政、区财政和区教育文体局的大力支持下,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的建设资金及时到位,使项目建设有了保障。帮扶学校勤业中学的全力支持,促进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学校高度重视项目建设,一方面,将项目列入学校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并将该项目建设纳入学校绩效考核,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内容之一;另一方面,细化实施方案,使项目建设有序开展,有效落实,逐步在环境建设、教师研修、应用研究等方面形成了一些有效策略,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一)环境建设

本项目的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校园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数字化教师发展学校三部分。

1.数字化学习环境

数字化学习环境是整个项目的物理基础,包括数字化网络环境、校园互动平台、虚拟体验中心以及师生学习终端。目前,在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按小组学习方式布置了8张学习桌,每桌配有6台触摸式笔记本电脑,1台实物投影仪,极大方便了学生的自主展评。学生展评的时候,可以在电脑上打开基于微软视窗系统的多种教学应用软件,实现电脑桌面的无线投影;除主屏幕外,电脑桌面还可以投射到教室四周的四块屏幕上,有助于学生比较、思辨能力的培养。此外,学校还在“人人通”的基础上,完成了瑞博数字化学习课程开发平台、“淘题吧”学习过程评价平台等的建设,为学生展评学习提供了多种课程资源、互动平台和自适应练习管理软件等,成为教师提升教学针对性、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减轻师生负担的有力武器。

2.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

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是项目的核心内容,包括数学探究实验中心、科学探究实验中心、环境道德实践中心、荷香网络文学社等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内容不同,但是目标一致。学校引进“淘题吧”等社会化探究学习软件,扩展瑞博数字化课程开发平台的学生活动模块,创设展评学习的数字化学生体验中心,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数字化展评学习,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

3.数字化教师发展学校

数字化教师发展学校是项目推进的组织保障。经过六年实践,常州市勤业中学领衔的中央电教馆重点课题“在PDS教育平台上,构建社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圆满结题并荣获优秀奖。本项目移植和拓展了该课题研究成果,开设新闸中学数字化教师发展学校,建设课程研发工作坊、班主任工作坊、职初教师研习坊等三个研修团队。通过“师徒结对——分享学科PCK”“聚焦课堂——提升课程实施能力”“网上教研——培育创新型优秀教师团队”这三种策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在课程实施中,通过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促进知识管理,凝聚教学智慧,让教师与项目共同成长。endprint

(二)教师研修

开展数字化展评学习,首先必须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惯习,提升教师促进学生数字化展评学习的能力。我校大力推进数字化学校建设,将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建设与应用研究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突破口,通过团队合作、科研引领、应用研究等系列研修路径,助推教师课程意识的唤醒、课程实施能力的提升和学校课程建设质量的提高。

1.团队研修

成立项目建设核心团队,宋志刚校长亲自领衔担任组长,教导处副主任许向宏负责项目实施,各学科负责人为研究核心成员,在管理、学科、学生、技术等方面明确分工,定期召开项目建设推进会。同时由管建峰老师领衔学校“数字化教与学研究工作室”,带领一部分年轻教师致力于数字化环境下的展评学习研究,初步形成“每年度一个主题、每学期一本书、每个月一次活动、每个人一堂课、每个人一篇文章”的研修制度,推进教师的研究能力和课堂变革能力。

2.科研引领

基于学校现状以及师生的实践积累,学校借助帮扶学校勤业中学及“常州市展评学习法研究会”的研究力量,邀请研究会会长孙国平到校指导展评学习法。每学年,不仅两校优秀教师互相流动,其他教师也多次参加勤业中学展评学习推进活动,明晰展评学习法的理念与操作路径。学校还邀请省、市、区多位数字化学习研究专家来校指导,帮助教师提升理念,拓宽视野。学校组织教师到省内外及我市10多所数字化实验学校进行参观学习,博采众长,丰富经验。我校是常州市“戴晓娥名师工作室”、常州市“地理E学习研修团队”活动基地学校,相关教师通过学习研修,视野更开阔,思路更宽广。

3.互助研修

基于学校的同伴互助研修,使项目建设逐步形成特色:各学科有应用,教与学有变化,课堂上有展评,区域内有展示,数字化有课例。面上,学科组和网上教研以“展评学习运用的情况和教学目标的达成策略”为重点开展校本教研;点上,以数学学科为重点,展开“数字化展评学习”教学模式研究;评价上,研制出《数字化展评学习课堂观察记录表》,进行专业观课,寻找改进课堂的证据;软件上,引入“淘题吧”学习平台、几何画板、谷歌地图等数字化学习软件……三年来,我校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美术等学科教师在省、市、区多个层面上执教数字化展评课,在区域数字化研究领域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管建峰老师在2014年“全国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成果应用展示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共8人次在全国、省市比赛中获奖。同时,学校积极承办市、区级公开活动,发挥辐射效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省、市、区领导对我校项目建设给予高度评价,项目也被评为省级优秀项目。

(三)应用研究

我校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在五大领域实现了突破:

1.制订数字化学习任务单

学校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四个维度,引导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分析研究学情,确定校本教育目标,选择适应校本教育目标的探究实验资源,应用数字化平台,规划课程活动,指导教师编制学习任务单。任务单包含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评价三个部分,学生按任务单要求开展展评学习,记录学习过程和结果。教师通过数字化课程任务单的开发,课程意识、课程实施能力和数字化展评学习应用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如地理学科李妍老师执教“电子地图的应用”时,提出了三个学习目标:1.会利用电子地图识别方向、量算比例尺,能在平板电脑上绘制图例。2.会利用电子地图制定旅游方案。3.会利用电子地图进行虚拟旅游。与目标对应,设计了三个学习任务:1.绘制从家到学校的简易地图。2.编制野外综合实践游程规划。3.虚拟旅游比赛:玩转嬉戏谷。并与任务一致,设计了相应的评价量规。在数字化学习任务单引领下的E课堂,让教师可以更大胆地革新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享受到数字化课堂的快乐!

2.数字化展评学习模式建模

通过展评学习法的数字应用和课堂实践,逐步形成了数字化展评学习模式:“网上自学—展示评价—一对一反馈”。三个环节相辅相成,充分发挥了学生线上和线下学习的最大能动性,创建了“让每一个孩子自信地展示自己,让每一对师生深度对话,让每一个生命焕发光彩”的数字化展评学习课堂。如英语学科盛凌老师改变了单词朗读的传统带读方式,让学生自己听录音,自定听读的遍数,学生完全成了学习的主体,自己调控学习方式和内容,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3.应用“淘题吧”自适应测试系统

日常的展评课堂中,前端学习、课堂互动、课后作业等,都含有大量的丰富的数据信息,如果对这些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就可以进行差异化和个性化教学。因此,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引入了“淘题吧”自适应测试系统平台,用于数学学科教学。如管建峰老师把展评学习的“前端学习”和“随堂反馈”这两个环节设置在“淘题吧”平台上,利用平台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利用“笔记本无线投影+电子粉笔”进行典型错误展评。同时对学生的多种学习行为数据进行采集、统计、分析以及挖掘,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差异为准绳,让每一位学生个性化发展得以实现。此外,还可以利用“淘题吧”的“作业本”功能,让学生自我检测,教师通过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分数、反思等数据的分析,设计或调整下一课的教学;利用“淘题吧”的“淘学乐”模块,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拓展练习;利用“淘题吧”的“章节星级指标率、错题查看率、总结反思率”的监控功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引导学生养成“科学解题、有错必纠、及时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4.其他媒体促进展评效能最优化

在数字化学习中心,学生可以运用其他信息终端和网络技术,比如微视频、谷歌地图、QQ语音、PhotoShop图片处理软件等,进行内容传播和学习信息交互处理的学习,并延伸出电子化的学习、探索性的学习、经验的学习、拓展的学习、增强的学习,将展评学习的效能最大化,让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的展评学习更快乐,也更有收获。如语文学科徐雪妹老师运用强大的QQ语音聊天功能,让朗读这类作业不仅高效落实,而且形成数字化朗读的操作模式:一是任务布置要清晰,要根据不同的文体要求去设计朗读任务以及预习作业和巩固性作业等;二是教师参与是关键,教师是整个任务的设计者,更是引领者、参与者,教师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有效保证学生持久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多元评价有活力,数字化平台上学生既是参与者,也是评价者,如果还能有家长的参与,效果自然更好;四是激励制度要跟上,比如利用群投票选出有进步的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展示、分享学生的成果,班级之间进行PK等等,都是提升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式。endprint

5.数字化展评学习研究无缝延伸

在数字化环境中,我们的每一堂研究课,都要经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研讨环节,组织教师对教学设计、现场教学和教学反思进行跟帖研讨。比如,我校每月一次全体教师参与的跨学科主题教研活动,先由教科室确定研讨主题和开课教师;课前教研组集体备课、磨课,把教学设计上传到瑞博平台,全校教师先行学习研究;课中全校教师根据研讨主题共同听课;课后由3—5名不同学科的教师现场议课,其他教师网上评课、回帖。这样,更好地提升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水平。应用教学设计技术优化课堂,应用教学观察技术分析课堂,应用信息平台交流教学反思,我们在以提高教师教学实践智慧为目的的数字化校本研修中,采用了如此多的技术支持,实现了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自我建构。

四、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的建设经验

三年来,在省、市、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全校师生立足本校,脚踏实地,将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建设成江苏省“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优秀项目。通过研究与实践,我们初步形成以下经验:

一是全方位顶层设计,推进项目科学发展。从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的研究目标、环境规划、任务设计、组织实施、反馈评价等方面全方位设计项目研究方案,系统规划、整体统筹项目实施行动,使目标、行动、评价一致化、最优化。

二是集团化合作办学,借力促进内涵发展。汲取优质学校的办学经验,学习优质学校独创的教学模式,调用优质学校的智力资源,结合本校实际,立足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项目建设,实现集团办学内涵的无缝对接。

三是共同体贴合校情,激发师生自主发展。针对新闸中学学校现状、教师现状和学生现状,建立区域内的研究共同体,聚焦课堂教学,调整教学策略,“数字化展评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实现了学生个体的最优化发展,每一个孩子爱学、乐学、会学;实现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每一个教师爱教、乐教、能教,课程实施质量有了显著进步。

责任编辑:杨孝如

Learning Center for Digitalized Exhibition and Evaluation and School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SONG Zhi-gang & GAO Hong

(Xinzha Middle School, Changzhou 213012, China)

Abstract: The center of Changzhou Xinzha Middle School establishes the goals of digitalized exhibition and evaluation center construction, innovating mod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nstructing such activities as digitalized learning environment, digitalized learning center for exhibition and evaluation, and digitalized teacher development school. This center helps teachers to do team research and training, and direct their scientific research. Meanwhile, teachers are encouraged to do some practical research such as formulating digitalized curriculum task sheets and digitalized learning patterns.

篇5:洪绪镇中心小学课程实施水平汇报材料

2007年12月27日,《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颁布后,我们本着“积极贯彻,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开始全面实施课程标准。现将我们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教师培训,促使理念转变。

任何改革,必须从革新观念开始,才能带来行为的转变。

1、健全学习制度,让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我们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方案》,对《方案》中的每一项评价标准与要求,都要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解析,明确课程实施标准与要求,分析目前课程实施中我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制定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写出自查报告。

2、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学习意识。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每周五定为学习日,对教师特别是老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年轻教师会自制课件,老教师会上网查询资料,进行一些简单的电脑操作。

二、认真落实课程方案,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1、科目开设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开设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并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没有随意增减任何一门课程课时。

2、严格遵守课程方案,学生在校时间不超6小时。节假日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实行平时考试无分数评价,按等级评价学生。规范使用教辅资料,没有乱征订的现象。

3、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评价。学校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生的品德与公民素养、学习与实践能力、审美与表现能力、运动与健康状况等分类评价、分项表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发展自己的特长。开设了多种活动兴趣小组,如书法小组、舞蹈小组、象棋小组、少年拳、剪纸等。

三、强化课程实施,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和水平

1、开展课堂教学交流与研究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堂研讨课。上课后,及时进行说课、评课,总结经验,找出不足。

2、通过开展每天上午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下午一节活动课等方式,大力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认真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建康标准》,按照标准测试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学生早上到校时间不早于7:30,上课时间不早于8:00。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不超过6小时。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

四、突出学校特色,创造性实施新课程

在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新课程的基础上,我们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每位学生都能做到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加强学生的品格教育。

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师资力量不足,不少教师担任3门以上课程,缺少专业的美术和微机教师,对美术课程、地方课程及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2、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制还不够健全,评价方法还需进一步的完善。

篇6:课程实施水平汇报材料

——2011年东营市小学课程实施评估汇报材料

汀罗镇中心小学现有10各教学班,在校学生425人,教职工31人。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各种实验室及电教、音体美等仪器、器材设备、教学配套软件等全部按照省一类标准配备。多年来,学校一直秉承“尊重生命,让生命闪光”的办学理念,坚持“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把快乐还给孩子”的教育信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坚持素质教育方向,积极转变课程理念,开全开足开好课程,充分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凸现学校办学特色,积极推进课程实施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校先后荣获市级规范化学校、市级教学示范校、市十佳小学、市级绿色学校、县教育先进单位和县教学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狠抓课程管理,促进课程实施

(一)规范课程开设,落实课程方案。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教师任课实行专兼并举,跨级跨班。为确保课程开设落到实处,一是采取班子包级包班门外听课、查教案等形式监督检查备课及上课情况,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综合考评。二是强化对非书面考试科目的过程和评价管理。三是以省体卫督导为契机,投资近万元配齐体育、音美器材,为开课铺好路。

(二)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历来把校本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发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对课程开发具体目标、实施计划、内容、管理网络、保障措施等都做了详细规定,并进行评价,成立了专门的课程开发机构,以保障课程开发工作正常开展和实施。现已开发开设《儿童电影》、《中国象棋》、《经典诵读》等校本课程。

(三)实行教师1+1课程模式,深化学生特长“2+1”建设。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潜能,所有教师在任教一门专业课的基础上,再辅导一个社团。学生打破年级、班别,各取所需、自主报名,共成立了儿童画、棒针编织、滑板、电脑制作、小主持、书法、乒乓球、篮球、跆拳道等多个跨年级社团,教师根据自己的优势自行申请带不同社团,实现了师生全员参与。社团走班活动,锻炼了学生能力,张扬了学生个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今年全县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我校学生代表汀罗镇参加比赛获得男女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全市青少年科技大赛中,我校有三名学生获市一等奖;有多名学生的习作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二、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一)狠抓教师对教育法规、教育理论的学习。每学期都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等省市关于素质教育的有关文件,并在开展研讨交流,撰写学习心得、举行业务理论测试,开展“我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征文、举办“加强师德修养,打造幸福教育人生”演讲比赛、教师“一读(一天至少读一篇教育文章)、二写(一周写两篇教学日记、一学期写一篇教学论文)”等,既规范了教学行为,又提高了业务能力。

(二)不惜投入,抓住机会,组织教师交流学习。省市县组织的各类培训,我们都积极派出教师参加。我们还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努力将优秀教师和教育专家请进来。本月底,我们就诚邀全国著名教育策划人李振村先生和青年教育专家陈金铭到我校做专场报告,同时邀请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为我们执教《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方式,老师们既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见识,对于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充分利用远程研修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学期,我校的21名教师参加了全省组织的远程教育研修活动。我校的五位老师还参加了“新教育”举办的“网络师范学院”的研修学习。这种研修是不同于以往远程教育培训的新型研修方式,是基于职业认同基础之上的高密度学习。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参加研修的老师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这五位教师是最初的五粒种子,有了他们,就会有更多的老师跟上来,学校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狠抓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

(一)加强集体备课和隐形性备课,落实有效教学框架。

我校每个年级均有两个班。学校要求上课前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必须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确定教学目标,共同找寻所教内容的“交集点”(既事物之间联系的关键点),共同设计具有一定思维深度和长度的“大问题”,以便引领学生参与学习,在“思”的状态中感受知识的魅力。

相对于书写教案,对教材的解读相对处于隐形状态。而解读教材恰恰是施教的起点,直接决定着课堂的授课效果和效率。为了避免老师逾越这一环节,直接借用优秀教案,学校要求每位老师上课前至少将教参上的解读和建议在课本上作简要批注,检查常规时一并检查。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综合了各种教学理论,初步建构起了保障课堂教学有效的基本教学框架。这个框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让老师在上课时所做的每件事都朝向既定目标,有效避免了课堂上个别老师“摸着石头过河”、“信马由缰”的状态。

(二)加强教学全程的监控与指导。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对学案、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堂教学、听评课、课外辅导、单元检测等各环节做到一月一检查、一查一分析一反馈,始终将教学常规的落实置于教学全过程的监控之中。班子成员落实包级包班责任制,一周至少到所包班级预约听课一节,老师每周至少听本校教师一节课,这样,既对上课教师有督促作用,又为听课者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实现了执教者与上课者的双赢。

(三)认真组织教师听评课研训活动。今学期,我们采取了各学科教师轮流赛课的方式,人人上一堂课,课后集体讨论。这一活动的开展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今年以来,我校先后有10位教师获县级以上奖励,其中3位教师在县市优质课评选中获奖,2位教师执教县级展示课,有6位教师在市县教学能手评选中脱颖而出,其中2人被评为“东营市教学能手”。

四、狠抓教育科研,推动内涵发展

一是在全校教师中开展“知性阅读”活动,通过共读教育经典提升教师素养。这几年,我们已经共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静悄悄的革命》、《56号教室的奇迹》、《构筑理想课堂》、《儿童的人格教育》等多部经典著作。二是推行“微格”研究,我们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将教学分割成细小的组成,分别加以研究,及时将研究所得运用于教学实践,获得共识后作为学校的一项制度巩固下来。三是通过案例进行反思,我们倡导的核心理念为:“讲教师自己的教育故事。”如今,我校教师能够随机地、积极地反问自己的教育教学:“怎么样?”“为什么这样?”“该怎样?”„„我们把老师的教育反思编辑成册,每位教师人手一本,此举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很好的督促和激励作用。四是举办教师“学习节”,对外展示我校教师的成功形象,检阅教师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师的学习意识、改革意

识和实践能力。“学习节”为期一周,内容包括上公开课、举行教师演讲会与辩论会、作专题报告会等。

五、改革评价机制,促进师生成长

为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增强教师自我反思、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本学期,进一步优化教师“成长档案”,从教师成长规划、教育研究和工作成果等方面,记录教师专业成长的足迹。完善了学生成长记录袋,同时,实施“十星少年”评价制,从德、智、体、美、劳等多个维度制定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自实施争星以来,学生的思想、行为有了明显变化。

“志当存高远,大鹏同风起”。规范教学行为,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实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办好人民满意学校,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和目标。

汀罗镇中心小学

篇7:迎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汇报材料

一、办学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让每个学生都成功”的办学宗旨。遵循“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教学原则。坚持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注重实际应用,塑造美的心灵”为育人目标。运用科学与民主的思想和方法,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建立严格、科学、规范、开放的高效率的运行机制,建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培养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二、具体措施:

(一)规范教学管理。

1、提升管理智慧,落实管理目标。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校班子成员清醒地认识到:要想让教师尽快地适应课改、融入课改,学校领导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一是当好课改的排头兵,变“居高临下”为“平等合作”,变“指手画脚”为“指导帮助”,变“检查评比”为“协商切磋”。二是当好服务者。在管理上,我们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人性的富有弹性而又能鼓励教师开展创造性工作的管理制度,做到“无情制度”,“有情管理”,为师生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三是当好组织者。要求管理者要以平等、首席的身份,鼓励教师在课改中讲真话,提困难,为课改的组织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尤其是对青年教师,尽量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允许失败,善待失败。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明确,注重学习,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定期进行领导班子学习培训,有较强的开拓进取精神,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和教育管理经验,并经常深入教学一线,任教一门学科、分管一个年级,扎实有效的组织好教师的教学研讨工作。学校注重开展好统筹规划教学研究,严格执行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要求,重视学科教研组活动的开展。

2、实施梯队培养,促进专业发展。

新课程需要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更需要骨干教师的带动、辐射作用。我校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政策,建立学校的名师教师队伍,形成“名师效应”,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素质。我校在经费很紧张的情况下,派出多人次赴外地学习,尽量让教师多渠道汲取营养,提高水平,并要求外出学习培训的教师回家后及时将新精神新理念传达给其他教师,这样扩大了培训面,努力使每个教师都有收获。此外,我们也号召老师们利用学校先进的网络资源进行自我研修,提升业务能力。同时,加强梯队建设,促进教师共同发展,开展 “师徒结对”活动,通过这种“导师制”,由骨干教师对新教师从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帮助指导,以老带新,帮助新教师迅速成长。采用新教师的“公开课”“优质课”、年轻教师的“随堂课”、老教师的“经典课”,分步优化,分层发展,整体推进,每种课型都在教研组内进行详细的评课议课,使每位教师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一年来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探讨,每位教师的理论水平都有所提高,能将吸收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培新帮带”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

3、以课程为核心,形成高效管理机制。

课程改革中都是以课程这一核心开展的,教学管理机制也理所应当的以课程为核心开展,我校建立了一套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实行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年级组长、学科教研组长的作用,各司其职,保证各项工作规范、高效进行。研究、制定校本教学计划,组织、指导教师具体落实,并且有变化能及时调整计划,保证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为保证教学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我校严格落实教育局制定的《教学事故处理办法》,制订了《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校本教研制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教师常规教学考核办法》等校内文件,初步形成了以课程为核心的学校教学管理运行网络和机制。并严格教务管理,采用“平时检查与随堂听课相结合”的办法,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努力做到“开齐、上足、教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严格课程管理,保证课程实施。

学校认真抓好课程管理,严格执行上级教学主管部门课程设置方案,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共同商谈新课改实施的方案以及研究课题,并就“新课改、新概念、新教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坚决杜绝“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教师们深入挖掘课程资源,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生活经验,让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实践和探索,孩子们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信息,通过运用观察和多种调查方法和途径去研究。学校制定详细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各班抓住自己特点,有重点开展活动。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我校针对本校学生实际,相继开设了“赏千古美文,品书香文化”的校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的诵读、课外乐读,并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让所学内容进行内化,付诸于行动中,相继开展了“演讲比赛”、“读书交流会”、“书香家庭”等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训练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今年学校又重新审视,利用国防教育这一课程,旨在通过国防教育的普及,增强全体学生的国防意识,形成“心系国防、情系国防”的良好氛围,促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三个层面中得到和谐的发展,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改善教学条件,盘活教育资源。

我校专科以上学历教师30 人,小学高级教师6 人。能够按照教师所学专业设置岗位,为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提高了人员保证。我们把优秀作为一种品质追赶,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把优秀当作一种习惯用一生来养成。要求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外,还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快乐的情绪、主动的精神,让师生在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为师生的和谐发展与终身幸福奠基。真心面对每一个孩子,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用高尚的情操塑造人,我校加大教学投入力度,逐步完善了仪器室、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微机室,体育器材室,班班多媒体,教师人手一台电脑,部分教室安装防盗门窗,并做到了各项教学设备有专人管理,登记造册,认真履行借用手续,充分发挥教学资源使用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真正实现各项设施为教育教学服务。与此同时注重的软投入力度,近两年用于补充教学资源库,购买教学资料、教师培训、外出学习交流等经费达到 3万元,师生在逐渐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四)校本研修—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

1、优化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我们要求教学设计要有明确的教学理论作指导,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觉学习为主,要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要在全过程中为学生创建表现和展示的空间。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将备课的过程变成教研组教师研究、对话、分享的过程。注重集体备课,备课经历单元个人主备、集体议课、个性运用三个过程,课堂上,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吸引力,教学更贴近了学生的实际。

2、聚焦课堂,改进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我们把管理的重点转向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效果,鼓励学生勤学好问,敢于问难质疑,提倡合作学习。尊重学生对教学的意见,重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评价指标设计结合学生的真实体验,便于学生回答,引导教师针对学生学的实际来改进自己的教,创设舞台,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我们为不同层次教师创设展示教学的平台,让教师在一次次的课堂历练中,学会教学。一年来我校参加了数学、阅读课、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多位教学骨干在活动中展示了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教师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爱心育人,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和张扬,孩子们在各项活动中的出色表现也为学校赢得了声誉。

今年刚刚开学,学校有积极筹备了教师教学系列大赛。学校制定了方案和详细的活动日程表,以说课、优质课、撰写教学设计、教师基本功等方式,把大赛与校本研修结合起来,把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教学问题作为校本研修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开展校本培训,把教师在比赛过程中的教学表现与课后教学效果结合起来,把课前、课中的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最终落实到学生身上,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学校要以此次大赛这一平台,展示教师的教学风采,形成钻研业务、研究问题的习惯,达到改进教学策略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3、抓过程,促常规管理。

我校坚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管理教学、根据教学过程的特点来管理教学、遵循教学规律来管理教学在教学常规工作中严要求,勤督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教案、作业进行抽查和定期的检查,并把从教案、作业中报露出的问题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详尽的分析,给老师们提出合理的建议,让老师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有章可循。

学校又进一步加大了对教学流程的监控力度,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质量观。坚持领导包组的随堂听课,校长、主任一起听课、及时调研,聚焦课堂,坚持听教师的常态课,通过课堂发现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找出课堂困惑,在听课、评课、研讨的过程中共同提高,并进行课堂监测,使学生最大程度的掌握新知,课堂效果达到最佳,使教师少走弯路,不断成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有明显提升。

4、重视质量分析,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所在。但是,质量决不是一次考试,一份试卷,一个成绩能说明得了,质量的内涵绝不仅仅与此,因此老师们理性地分析考试,分析成绩,以此透析分数背后折射出的教与学现象,能够不断改进教学,提高质量。我校从学生实际出发,夯实基础,定期进行阶段性测试,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每次考试过后都十分重视质量分析,重视精细管理、过程管理,坚持从教师个人、学科组、全校三个层次进行考试分析,查找考试中学生暴露出来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分析原因,由考试结果追溯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并认真落实切实有效的提高措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今年开学初,精心为孩子们设计了“星级评选”,让他们在收获喜悦的同时为家长“报喜”,同时也让家长分享这一阶段的收获,从而有力的促进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这种评价方式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鞭策和鼓舞。

5、主题研究,提升教学智慧。

学校在校本教研上进行了探索,努力发挥学校教研活动的职能,把课题研究与常规的教学教研结合起来,绕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展主题研究活动,着重抓好三个点,一是有主题,围绕主题、课题开展,这个课题是来自于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研究课题。二是有一堂实践课——一节能反映课题研究思想、解决课题中的一个问题的教学探索课。三是有一次研讨活动—— 一次由学科教研组围绕课题,对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度进行的研讨,使教学教研活动中体现有课题研究,让课题研究内容渗透于平时的教学、教研活动之中。数学组的“说数学”、语文组的“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良好的语感”等研究主题,从学生的学习中产生,从教学的教学中产生,从“备课组集体备课”到“围绕新课程理念提高课堂教学”,从“个人教学反思”到“集体听课、评课,集体反思”,从“同伴互助,相互学习”到“听取专家意见”,无不体现着“校本教研”在我校教学工作中的落实。随着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教师专业化成长得到进一步提升,4名教师在各科优质课评比中获奖,今年我校的两位教师又参加数学和语文主题教研活动,深受好评。

三、存在问题 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和这次教学评估,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教学运行和教学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形势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1、教师专业化发展迫在眉睫实施课改实验以后,新旧教育理念发生碰撞,新课程行动研究尚待加强,在过去的实践中教师的观念普遍转变,在实践中也颇有收获,但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改进策略、管理策略、评价策略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2、地方课程的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没能总结出成功的经验,特别这两种课程的评价,可操作性不强。

3、学校财力不足,使学校一些专用教室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和建设。

4、对教师评估、学校评估经验不足,档案管理中过程性资料还需进一步完善。

五、整改措施

1、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拓宽培训渠道,开展校本培训,使教师的学习、教学、科研紧密结合起来,开展好主题式校本教研,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培养专家型、智慧型教师。

2、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使其尽快成长。我们将努力挖掘学校内部人力资源,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引、领的作用,建立最有效的培训机制,大部分教师能向学者型、科研型、创新型的素质结构转换。

3、积极推进三级课程管理,地方课程的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形成系统,发展特色,加强评价。

4、加强教学的全程管理,做好备、教、改、辅、考教学各个环节的落实工作;进一步强化教师自我监控,引导教师做好每次课的教学反思,每一次的检测质量分析,不断改进,不断提高质量。

5、加强档案资料管理,完善评估方案,积累评估经验。

6、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建优质教育资源。

总之,我校积极地开展了新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这将对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将以这次教学评估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更新观念,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开创学校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篇8:华山实小课程实施水平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华山实验小学的全体教师,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课程实施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1200余名学生,2004年以来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围绕“团结中捕捉机遇,稳定中谋求发展”的办学思路,以打造“教研科研实验校,教育教学示范校”为办学目标,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办学成绩突出,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颁布后,我们本着“积极贯彻,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开始全面实施新课程。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保障

组织和制度是课程实施的保障。为确保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学校及时建立了组织管理与业务指导机构。成立了课程实施水平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负责教学的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加强决策和部署,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要求以教导处为主体,协调各职能部门,负责具体工作。

二、具体情况汇报

(一)加强教师培训,促使理念转变。

任何改革,必须从革新观念开始,才能带来行为的转变。

1、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理念。自2004年以来,通过对学校现状的缜密分析,经过民主协商和科学筹划,更新了学校办学理念,制定了学校远景发展规划和近期工作目标,并且积极通过家长会、会议、校报、网络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及时、全面地向广大师生宣传新课程理念,营造出浓郁的宣传氛围。学校一直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努力做到“校园处处会说话,面面墙壁能育人。”让警句、名言、名人时刻陪伴着学生,鼓励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在不断总结自己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科研先导特色,艺体教育特色”的办学特色,制定了“做好每件事,快乐每一天”的校训,鼓励教师树立“爱心、耐心、责任心、上进心”的教风,培养学生具有“自信、求真、乐学、创新”的学风,在新课程实施中,结合学校实际,确立了符合素质教育的办学思

想。

2、健全学习制度,让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我们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方案》,对《方案》中的每一项评价标准与要求,都要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解析,明确课程实施标准与要求,分析目前课程实施中我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制定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写出自查报告。

3、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学习意识。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每周三定为学习日,对教师特别是老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年轻教师会自制课件,老教师会上网查询资料,进行一些简单的电脑操作。近年来,我校开设了自己的网站,老师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撰写教育教学博客、案例,上传课件等等,老师们可以互相点评、交流,起到了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作用;去年,学校又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备课平台,充分发挥学校平行班多的优势,将一---六年级各学科经过集体研讨、集思广益的备课、学案、课件上传到平台,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

(二)课程开设

在课程开设方面,我校认真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设置与开发,能够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和《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开齐课程科目并开足课时数。教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一致,严格遵守统一的作息时间。学校重视开展好信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地方等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各门课程都有专(兼)职教师。地方课程开设了《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等课程,近年来,结合学校实际,开发了校本课程—《智力七巧板》,学校成立了书法、篮球、舞蹈、合唱、电脑美术等兴趣活动小组,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得发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课程资源

课程设置后,科学、合理的配置教师资源是保证课程顺利实施的首要前提。我校现有教师人,教师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学历达标率100%。我们努力发挥各位教师的作用,按照课程方案要求配齐、配足各门课程专(兼)职教师,让有才能、有特长的教师兼任两门课程,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岗位设置上,做到教师学历、年龄与职称合理搭配,激励机制健全,使教师队伍呈现良好的工作状态,人人迸发出了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学校力求给每一位师生搭建成长和发展的平台,扎实落实学校办学理念,使每一位教师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

为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我校加大了教育设施的投入力度,图书、实验器材、体育器械、校园网络等设施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各种设施使用制度完善,使用率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合理开发和利用家庭和校外资源。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负责协调组织家校活动,充分宣传,深入了解。另外,为进一步实现教育教学工作家校互补,学校为家长和教师开通了飞信平台,按需求引领家长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读书活动,探究研究等各项工作,充分利用家庭资源。

(四)课程实施

扎实开展教学研究。做到了教研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计划具有针对性,便于操作;定期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发挥教研组长作用,抓好教研活动。建立教研组长负责制,扩大教研组长的管理权限,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制定好教研活动计划,拟订好教研专题,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本学科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教研组内的集体备课、同课异构、听课、说课、评课活动,做到内容具体、发言充分、记录详实、注重实效,教研效果显著。

1、教学活动扎实有效。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重点、难点分析准确,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环节设计合理,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为中心,运用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和发展。教师作业设置合理,批改及时,并及时进行反馈和矫正。

2、教育活动丰富多样。打牢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根基。开展了常规教育和主题教育,有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规范庄重,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班会,组织学生学习《华山实小行为规范六点》、《小学生守则》,组织开展了体育节、合唱节、七巧文化节等各种评比活动, 培养学生知荣辱、感恩泽、有责任;每学期观看一次“爱国教育影片”,组织一次“安全教育讲座”;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安全、道德法制等教育;每月一期主题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让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心智,发展了能力;学校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艺术节和兴趣小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参与率和积极性高,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3、严格执行规定安排学生课业。学生课业完全依照省标准执行,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双休日与其他法定节假日从不安排上课,每天保证学生9小时睡眠时间,作业布置,讲巩固也求实践,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严格遵循不同年级的不同要求布置作业。学校坚决做到校内寒暑假、节假日、双休日和平时不统一补课,不搞有偿补课,学校不为社会上举办的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文化补习班提供任何场所。

一切教材和教辅资料,均由上级主管部门做主,学校从未私自给学生订买任何资料,教师更无向学生摊派或强迫性地推销教辅资料。学校按规定安排体育课、大课间和体育活动,确保了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年召开春季运动会、秋季运动会等。

4、课程评价。

围绕课程标准,我校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以激励性评价为核心,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评价,内容上分成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过程性评价主要有课堂表现、作业、学习态度等构成平时成绩,记录以等级进行;终结性评价以书面考查与识字、朗读、口语等构成期末综合成绩。学校不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排列名次,学生的成绩只是作为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依据。对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学校也正在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逐步为每个学生建立评价档案,评价结果都以等级或描述形式表达。同时实施学生评价多元化,扩大表彰门类与数量,让大多数学生体验成功。

建立了学生成长手册,内容多元化、个性化,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体现了一种崭新的质量观和学生观。

5、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新课程的基础上,我们狠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倡导每天一个好习惯,实行零存整取工程,要求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每位学生要能做到讲普通话、写规范字。

6、学校特色确立科技教育品牌。

我校特色学校的建设分为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三个阶段。我校的重点课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基于此,对我校特色学校建设进行了重新定位:智力七巧板,做为学校校本课程的一部分,是学校重点打造的一个特色项目。依托学校的重点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学校特色是开放而多元的校本课程体系。在做好做

强学校特色的基础之上,进而形成特色学校。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按照学校特色建设方案,主要进行了以下举措:

一、将智力七巧板纳入课程,扎实开展;对各年级的具体任务、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作业的呈现形式等方面做了重点研究;

二、开展了“七巧文化周”活动:通过七巧文化周,进行了班级文化建设、知识测试、优秀作品评比等活动;

三、壁画展示:在学校后面两层教学楼的磁砖墙壁上,我校师生自己动手,将创作的七巧板优秀作品绘画在墙壁上,分“古诗配画”“阳光体育”“绿色环保”“大好河山”等几个版块。

四、在班级文化建设上,班级“特色班牌”及“作品展示”两个环节已经到位;

五、期末,对优秀师生作品进行了收集整理并装订成册;

利用暑期时间,本着打造“具有浓郁书香气息的精致的实验小学”为目标,重点打造了“两厅两廊”,既两个教学大厅和两个长廊。构想是:一楼大厅重点设计两个墙面,一个以铝塑板材料为主,呈现学校精神文化力系统,重点是校训“做好每件事,快乐每一天”和用智力七巧板拼成的校标,银色背景,蓝色字符;另一面墙壁设计成以竹简壁画形式的文化墙,内容为与读书有关的古典内容。二楼大厅设计成一个开放的书吧样式。其中一面墙壁为“用阅读点亮人生”的师生作品民展示。两条长廊设计成开放的书廊。设计理念是:学校处处有书香,学生时时有书读。在书架形状设计上,要讲究富有童趣的设计,在“七巧板”形状的基础上,增加心形、塔形、月牙形等。富有童真童趣。同时讲究色调搭配。要给人以清新自然,赏心悦目的感觉。两条长廊采用门套窗套包装的方式。地面贴80*80的地面砖。两面墙壁1.5米处贴40*80的地面砖。上面刷淡蓝色乳胶漆,并以师生绘制的雅臻的绘画为点缀;教学楼大厅更换成钢化玻璃门。整个设计,争取达到“开放”“精致”的效果。

三、今后工作设想

1、努力做好精细化管理,规范细节管理。

2、抓好学校特色建设,积累师生素质提高成果。

3、逐步探索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学生管理、评价体系。

4、做细学校管理人员、教职工的培训工作。

5、不断探索“以校为本”的管理与发展策略。

6、进一步细化教师量化考核方案,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加大教科研力度,以教科研促教学。

7、多方面筹集资金,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

上一篇:关于女排成功的作文下一篇: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