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为本:孟子的仁政思想

2024-04-29

以民为本:孟子的仁政思想(共12篇)

篇1:以民为本:孟子的仁政思想

以民为本:孟子的仁政思想

孔子曾提出“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等观点,认为统治者应遵守礼制、爱惜百姓。但他没有从根本上明确这一观点是“为什么”,也没有从操作层面明确“怎样”及“如果不又怎样”的问题。孟子继承了孔子的相关思想,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形成了完整的“仁政”学说。

什么是仁政:

仁政是“仁”的推广

《孟子?梁惠王上》中记有这样一件事:一次,齐宣王看见一头牛被牵去宰杀,他不忍心,下令用一头羊换下它。于是孟子对齐宣王说,这说明大王有“不忍人之心(即同情心、怜悯之心)”,假如他把这样的恻隐之心用于人事、治国上,那他就是在施仁政、行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仁”不过是每个人都有的“恻隐之心”的发展而已,“仁政”不过是“仁”的推广而已。

既然人人皆有恻隐之心,那么每一个统治者都有施行仁政的前提和基础。

如何推行仁政:

“推己及人”“与民同乐”

如何施行仁政呢?继续上面的故事来说明。齐宣王拒绝孟子让其推行仁政的建议,因为他自己有好货(即贪财)、好色的毛病。孟子说,世上人人好货、好色,大王只要通过了解自己的欲望,从而推知所有人民的欲望,并采取措施尽可能满足这些欲望,这样做,就是推行仁政。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a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可见推行仁政的方法不过是推己及人、想民所想、与民同乐。

如何看待统治者:

“君不仁即可诛”“民贵君轻”

假如一个统治者不能做到体恤百姓、尽心国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或对待这样的统治者?

孟子提出了那个时代最具震撼性的观点,即君王若没有必备的道德条件,人民在道德上就有革命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诛杀了君主,也不能算有弑君之罪。理由很简单,但很充分:君主违背了民心、丧失了人性。丧失了人性中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等,即“非人也”,“非人”如何能为人君主?借此,他更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的仁政思想处处有“以民为本”的痕迹:民贵君轻的思想关乎民生国计;对君主一人专政的体制进行批判,提倡德治,更是有民主思想的意思;与民同乐的思想对当今社会也有不小的启发意义。

【练一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1)根据材料,概述孔子和孟子有关仁政的共同认识。

(2)《孟子》思想是《论语》思想的发展,请结合材料说明《孟子》在哪些方面发展了《论语》有关仁政的思想。

【参考答案】

(1)重视民生,重视教化。

(2)《论语》中提出了推行仁政的目标,即人口增加、财富增多、教化普及。

《孟子》中不仅提出了推行仁政(王道)的目标,同时提出了推行仁政的步骤和措施:首先通过养民和保护资源,初步解决温饱问题(王道之始);然后通过为民置产、开办学校、进行伦理教化等,使社会安定有序(王道之成)。有关“仁政”的论述,《孟子》比《论语》更具体、更具操作性。

篇2:以民为本:孟子的仁政思想

谈《孟子》的仁政思想

本文论述了《孟子》中涉及的仁政.其主张:第一,提倡以王道统一国家,以仁政治国反对战争;第二,主张人民应该具有维持生存的生产资料、土地;第三,主张薄赋轻税,减轻人民负担;第四,主张统治者遵守农时,给民众以生产时间;第五,主张兴教化,兴孝悌,老有所养;第六,反对统治者奢侈浪费.

作 者:邓易难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辽宁,鞍山,114005刊 名: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ILIN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735(4)分类号:B222.5关键词:仁政 省刑罚 薄赋敛

篇3:论孟子的“仁政”思想

1.孟子“仁政”思想是现实社会的表现

列宁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 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1]因为要正确分析一个思想家的思想, 就要把他的思想放到产生这种思想的时代背景下去考察, 否则就无法对之作出正确的评价。

春秋战国时期,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革新时期。新登上政治舞台的封建地主阶级, 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和加强自己的军事实力, 都比较注意发展生产, 主要从是农业生产和军事手工业生产, 这些都是立国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 诸侯割据的局面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的发展, 新兴的地主阶级, 被压迫被奴役的农民和小生产者, 都希望结束诸侯国的割据局面, 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

孟子在总结历史上阶级斗争的经验教训基础上, 提出了“仁政”思想, 认为采取宽容政策, 走温和道路, 争取民心的办法, 注意解决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 缓和阶级矛盾, 更有利于巩固封建制度。其目的在于补救时弊, 革除暴政, 以缓和阶级矛盾, 稳定封建秩序。[2]

2.孟子“仁政”思想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孟子的“仁政”思想, 从思想渊源来看, 是对孔子“仁”学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仁就是爱, 就是对别人施予爱, 这是儒家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一般准则, 也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灵魂。孟子在此基础上, 提出“仁者爱人”, “恻隐之心, 仁也”。人人都心怀同情之心、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 这是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的, 它构成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论出发点。在孟子看来, 从这种普遍的同情心、不忍人之心出发实现仁政, 治理国家就易如反掌。换言之, 只有用仁者爱人的观念来推行仁政, 才能很好地治国平天下。应该说,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 对其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了自己仁政学说的总体纲领, 并把它发展成为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巩固地主阶级政权服务的政治纲领。

二、孟子“仁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孟子从“性善”论出发, 主张统治者要以“仁政”和“民本主义”治天下。他认为, 在治理国家中, 百姓最为重要, 由此提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哲学思想, 得民心关键在于为政。思想上重民, 经济上惠民, 百姓就乐于为统治者效力, 则天下安定。对此, 孟子以仁政学说为基础, 总结出一套治国安邦的政治理论。

1.政治上, “与民同乐”、“尊贤使能”、“反对兼并战争”

“与民同乐”, 统治者关心人民的疾苦, 在他们尽情享乐时, 不要忘记自己的百姓。与民同乐, 与民同忧, 可以说是仁政的最大效果, 也是推行仁政的政绩的最高表现。仁政的推行, 不外乎是理想政治的实践过程, 它既是得民心的最佳良方, 亦是与民同乐同忧的具体措施。若能行此不懈, 则社会祥和、国泰民安。

“尊贤使能”, 在政治生活中, 他认为制订法律和执行法律的人同等重要, 有了一套好的理念, 如果没有一套好的制度去施展, 再好的理念, 在政治上也不能实现。同样, 仅有一套好制度, 而没有适当的人来运用, 制度本身就形同虚设。因此, 制法与执法之人, 相互为用是政治成败的关键所在。“反对兼并战争”, 战国时, 各国统治者为扩充土地, 战争为兵家常事, 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灾难, 孟子认为兼并战争是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的根本原因。孟子从“仁政”思想出发, 提出“春秋无义战”。[3]

2.经济上, “制民之产”, 使民以时, 轻徭薄赋

孟子从历代王朝兴衰的历史中, 认识到统治者离不开劳动人民的支持, 而要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必须给农民以固定的田产, 维持起码的生存条件。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使人民流离失所, 对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 孟子主张“制民之产”, 这样老百姓衣食无忧, 自然会服从国君的统治。如果没有固定不变的产业, 就不会有安分守己的恒心, 如果没有恒心, 就会违法乱纪, 无所不为。他说:“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畜妻子, 乐岁终身饱, 凶年免于死亡, 然后驱而从善, 故民之从也轻。”[4]孟子的这一国策, 既可以缓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 又可以限制土地兼并。

使民以时, 轻徭薄赋。孟子认为, 制民之产只是从制度上保证了人民有必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但如果统治者横征暴敛, 人民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 仍然无法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所以, 孟子主张, 为人君者应该“使民以时”, 鼓励人民发展多样化农业, 保护生产力, 做到不失时机、有计划地安排多种生产活动。不侵夺民时, 让他们有计划地从事生产, 是人民生活安定富足的基本保证。孟子在仁政中特别强调减轻农商赋税, 减轻其生活负担。他警告统治者, 如果过度地征发兵役、徭役、劳役, 这样残害百姓, 统治者将会失去百姓的支持, 最终失去天下。

3.教育上, 用仁、义、礼、智这些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道德对人民进行教育

在发展生产, 维持人民基本生活条件的基础上, 孟子主张对人民实行教育。孟子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 民畏之:善教, 民爱之。善政得民财, 善教得民心”。[5]他认为好的政治措施不如好的教育更有效。善政只能使人民敬畏, 善教才能使人民衷心拥护。而作为劳心的统治者, 只有受过一定的教育和实践锻炼, 才能有渊博的知识和做好政事的本领, 才能制定符合国情的政策。而对于被统治者, 必须进行“仁义礼智”教育, 把儒家孝悌忠信等道德观念通过教育推行于天下, 使之成为全民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 从而起到稳定封建统治秩序的作用。

三、孟子“仁政”思想的意义

1.孟子“仁政”思想贯穿着浓厚的民本思想, 具有历史发展的进步意义

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对中国自从周末以来渐次顿兴的民本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总结。孟子作为地主阶级的思想家, 其“仁政”思想在相当程度上又突破了自己的阶级立场的局限。始终坚持“民贵君轻”的观点, 贯穿着浓厚的民本思想, 这反映了孟子重视人民、反对暴政的思想的进步性。孟子处在封建制度已在各诸侯国相继建立, 各诸侯国正用兼并战争统一中国的战国时期。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 从巩固新兴的封建制度出发, 虽然对“民”的关心爱护主观上是从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的, 有着阶级局限性和消极性, 但却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为民请命, 希望人民得到土地, 避免战乱的侵扰, 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6]这也即说明, 孟子的仁政思想蕴藏着重要的民本原则, 具有一定程度的人民性。[7]

2.孟子“仁政”思想成为后来封建统治者施政的指导思想, 是封建统治者用以巩固政权的武器, 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 儒家思想一直占据思想文化的主导地位, 其中孟子的思想主张更具有特殊的历史影响。虽然在当时由于各诸侯国致力于用武力争夺财富、扩大土地, 孟子的思想主张并未被统治者采纳, 但却为后来的封建王朝提供了施政的理论基础。中国历史上的“盛世”, 几乎都因为奉行过以民为本、利民、富民的仁政, 并制定出合乎“仁政”、行之有效的相应经济政策而得以实现的。

3.孟子“仁政”思想作为一种传统的思想资源, 对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孟子主张“制民之产”、轻徭薄赋, 以实现百姓生活富足的目的。“富民”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通过适当的途径, 即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也包括个体私营经济, 这就是当代的“制民之产”。

孟子的仁政思想中始终贯穿着“民本”思想, 以民为本, 一切从仁民、爱民出发, 蕴含着朴素的亲民、爱民思想, 这是我们古老的东方文化的宝贵遗产。今天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其进行了改造、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 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与胡锦涛同志强调的“情为民所系, 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是依据时代特征对民本思想的发展和概括, 它们传承了孟子民本思想的精华, 并赋予其全新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政之所兴在于顺民心, 政之所废在于逆民心。[8]因此, 我们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一切为了群众, 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孟子的“仁政”思想无外乎一个“仁”字, 始终贯以“仁者爱人”。仁爱是一切道德之根源与根本, 是人最起码、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道德情感。仁爱为中华传统道德的首要观念, 发展到现代社会主义道德体现为为人民服务。[9]从孟子的仁爱到现代的为人民服务, 它们有着共同的文化底蕴, 内在精神上具有一致性, 为人民服务内在地蕴含了传统的仁爱精神。现在, 我们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提倡为人民服务依然要重视仁爱精神, 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 以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孟子是战国中期诸侯蜂起, 百家争鸣高潮中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体系中, “仁政”思想占重要地位, 其“仁政”思想是在继承孔子仁的思想上提出的, 旨在劝告统治阶级对人民群众要施仁爱, 孟子思想中贯穿的一条主线是“民本思想”, “民为贵, 社稷次子, 君为轻”。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当时社会的诸侯争霸战争是背道而驰的, 是一个巨大挑战。但是“仁政”思想为统治者争取民心, 缓和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孟子,仁政:政治哲学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M].第2卷, 第512页.

[2]翟德晋.孟子思想评析与探源[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3.

[3]《孟子.尽心下》[M].

[4]《孟子.滕文公上》[M].

[5]《孟子.尽心上》[M].

[6]葛满.试论孟子的民本思想[J].浙江师院金华分校学报.1982, (1) .

[7]游唤民.论孟子的民本思想[J].湖南师院学报, 1982, (1) .

[8]刘柞昌.孟子的仁政学说及其进步意义[J].史学月刊。1985, (1) .

篇4:以民为本:孟子的仁政思想

什么是仁政:

仁政是“仁”的推广

《孟子·梁惠王上》中记有这样一件事:一次,齐宣王看见一头牛被牵去宰杀,他不忍心,下令用一头羊换下它。于是孟子对齐宣王说,这说明大王有“不忍人之心(即同情心、怜悯之心)”,假如他把这样的恻隐之心用于人事、治国上,那他就是在施仁政、行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仁”不过是每个人都有的“恻隐之心”的发展而已,“仁政”不过是“仁”的推广而已。

既然人人皆有恻隐之心,那么每一个统治者都有施行仁政的前提和基础。

如何推行仁政:

“推己及人”“与民同乐”

如何施行仁政呢?继续上面的故事来说明。齐宣王拒绝孟子让其推行仁政的建议,因为他自己有好货(即贪财)、好色的毛病。孟子说,世上人人好货、好色,大王只要通过了解自己的欲望,从而推知所有人民的欲望,并采取措施尽可能满足这些欲望,这样做,就是推行仁政。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可见推行仁政的方法不过是推己及人、想民所想、与民同乐。

如何看待统治者:

“君不仁即可诛”“民贵君轻”

假如一个统治者不能做到体恤百姓、尽心国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或对待这样的统治者?

孟子提出了那个时代最具震撼性的观点,即君王若没有必备的道德条件,人民在道德上就有革命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诛杀了君主,也不能算有弑君之罪。理由很简单,但很充分:君主违背了民心、丧失了人性。丧失了人性中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等,即“非人也”,“非人”如何能为人君主?借此,他更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的仁政思想处处有“以民为本”的痕迹:民贵君轻的思想关乎民生国计;对君主一人专政的体制进行批判,提倡德治,更是有民主思想的意思;与民同乐的思想对当今社会也有不小的启发意义。

【练一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1) 根据材料,概述孔子和孟子有关仁政的共同认识。

(2) 《孟子》思想是《论语》思想的发展,请结合材料说明《孟子》在哪些方面发展了《论语》有关仁政的思想。

【参考答案】

(1) 重视民生,重视教化。

(2) 《论语》中提出了推行仁政的目标,即人口增加、财富增多、教化普及。

篇5:孟子仁政学说的本质

孟子仁政学说的本质

子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主张“保民”而王天下,反对武力兼并战争。认为君主以爱人之心对人民,“省刑罚,薄税敛”孟子梁惠王上》,给人民以固定产业,使免于饥寒痛苦,再用礼仪教化,就可统一天下。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暴虐的君主可以废黜是当时客观情况在孟子思想上的反映。孟子“仁政”思想是复杂的思想体系,反映着新旧交替期社会变革在某些人们意识上打下的双重烙印,即:一方面不得不面对现实,另一方面又固执地迷恋往古。孟子的思想中,后者是主导的,前者是从属的。

孟子从“仁政”出发,提出了著名的“民贵君轻”的学说,从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要求,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上看,孟子的仁政学说的主要方面是为民请命的,尽管孟子是代表由奴隶主贵族转化而来的那部分地主阶级的利益而提出他的政治主张的,尽管“民贵君轻”口号不可能真正实行,尽管仁政学说本质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企图缓和人民的反抗斗争。但是不能否认,孟子是丛剥削阶级中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并引起很大重视的思想家仁政思想非孟子首创,在《书经》中可发现其萌芽。但第一次使用“仁政”,并把这一思想发展为完整体系仁政学说的.则是孟子。“仁政”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人民性的学说,它与反人民的法家学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孟子的仁政纲领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里开明知识分子所追求的政治理想,一切有志于改革的政治家总是把孟子的仁政学说作为改革的指导方针,而且许多耿直、富于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往往利用这个学说为武器,揭露、谴责历代封建反动派的黑暗统治。

篇6:孟子的仁政具体内容

惜晴柔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

儒学社会政治层面功能的形成和加强,同时也就减弱了儒学作为一般伦理道德修养和政治理想层面的作用。在原始儒学那里,它是通过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去启发出人们遵守道德规范、追求理想社会的自觉。所以,儒学对于士大夫们的修身养性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可是,当儒学的一些主要内容被政治制度化以后,它就成了不管你自觉与否,自愿与否,都必须遵守的外在规范,因而它的修养意义和作用就大大地被减弱了。这样,儒学制度化方面的成功,却成了它在道德修养功能方面走向衰危的契机。

到了汉末,政治制度化了的儒学礼教(名教),一方面成为束缚和压制人的自然感情的东西,一方面又成了那些伪君子沽名钓誉的工具,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玄学乘此流弊而起,调和名教与自然(性情)的矛盾,而其中又都强调以“自然”为本。并且在理论学说上,玄学也明确地提出了“道明其本,儒言其用”(《后汉纪》卷十二“袁宏曰”)。所以,自从玄学诞生以后,儒学尽管在政治制度层面仍然保持着它的统治地位,而在思想修养层面的功能,却已为玄学或道家(以及道教)所取代。东晋南北朝以后,以至于隋唐时期,佛教思想的影响又超过了玄学,在士大夫的思想修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末的约七百年间,儒学只有那些体现为政治制度化方面的东西,在统治阶层的维护下继续起着作用。

尽管这一时期儒学文献方面的研究也并没有中断,但像唐孔颖达编纂的“五经正义”之类的著作,除延续汉儒和玄学家的观点外,并没有多少新意。所以,儒学在人们的思想修养方面,也发挥不出多大的作用。后人在评论儒释道三教的社会功能时,常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孝宗皇帝赵Y语,转引自刘谧著《三教平心论》卷上)这种说法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佛道的学说在人们的修身养性方面所起的作用远比儒学为大。

两汉时期儒学性格的重大变化,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儒学的两个层面的社会功能的消长等,是很值得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三、中国儒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以程、朱、陆、王等为代表的宋、明、清时期的性理之学的儒学

篇7:浅论孟子“仁政”的古今影响

论文摘要:孟子的“仁政”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仁政学说的基石,对当时及以后的封建社会乃至当今社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先介绍孔子伦理学意义上的“仁”,其次介绍孟子“仁政”学说提出的背景,最后引申出孟子仁政思想的古今影响。

“仁”和“仁政”是儒家人学思想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孔子在吸收前人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了“仁”学,孟子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一、孔子“仁”的辨析

从字形上看,“仁”,从“人”从“二”,是“二”“人”的结合,二个是人对等的位置关系,意味着二个人之间的矛盾经过化解达到统一。可见是一种关系,他强调双方的对等,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妇有别”、“兄友弟恭”、“朋友有信”都同时对双方提出了权利义务上的要求。

孔子的“仁”属于伦理学范畴,关于 “仁”他有许多解释,如“仁者,人也”①、“仁者,爱人”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主张以爱人之心协调人际关系。这种伦理学意义上的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孔子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他强调身体力行,认为“求仁而得仁”④,只要有坚定的志向,始终不渝地追求,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孟子“仁政”提出的背景

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的轴心时代,当时王道解枢、礼崩乐坏、诸侯并起,战争,压抑,管制,使得民不聊生。目睹当时的社会环境,孟子关心人民疾苦,积极为改变这种现状寻求出路。在对君民关系进行深切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仁政。

“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说“为仁由己”,他强调道德上的自觉自律,孟子把这种道德意义上的“仁”扩充发展成为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使之具有法律性质的约束力,就是“仁政”。

三、仁政的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

在仁政问题上,孟子关注的对象有两个,即居上位君主和处下位的百姓。他提出仁政的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所以“仁政”既是统治者平天下的法宝,又是维护百姓利益的重要手段。

(一)为统治者治理天下提供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治国之道。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君主的施政态度:“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推行仁政不是“挟太山以超北海”,而是属于“为长者折枝”之类。

为什么仁政可以如此轻而易举的实现呢?孟子主张性善,“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⑤”恻隐、是非、羞恶、辞让之心,人皆有之,因此君王不普及“仁政”,不是客观上不能为,而是主观上不愿为。将此四端推广于政治上,也就有了所谓的不忍人之政,即“仁政”。“人皆可以为尧舜”⑥,通过“法先王之治世”,每个国君都可以成为圣王,达到平天下的目的。[!--empirenews.page--]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孟子的仁政思想对后世的统治者影响是深远的,西汉初年从刘邦到汉景帝所实行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以及唐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等都直接受孟子思想的启发。唐初政治家魏征依托孟子的“民贵君轻”提出了“君好比舟,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劝诫统治者要居安思危。[1][2]下一页

(二)孟子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提出“仁政”,启发了人民的觉醒。

孟子关注民生问题,在当时激烈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中,他看到了民心向背对于国家政权安稳的决定性意义,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⑦,极力反对“暴政”,“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⑧肯定人民有推翻暴君的权力, 赞成“汤放桀”、“武王代纣”的正义行动。

孟子的治国理论给封建统治者和人民描绘了一幅理想的仁政蓝图。他在如何对待人民问题上的主张,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仁政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古代的“仁政”思想在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仍不失为一种宝贵的财富。早在2000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人最为天下贵”这一光辉的人学命题,时至今日,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正是对这一思想的延伸和升华。

1、孟子的贵民思想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利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这些都是得益于孟子“以民为本”的重要启示而制定的。

2、孟子主张节用爱人、轻徭役、薄赋敛,并且多次谈到不违农时的重要性:“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⑨”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是农民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减轻农民负担,最后宣布取消农业税,这是真正的为民着想、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

3、孟子的限制君权思想启发我们:如果不对权利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就不可能有效的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要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就要切实努力进行民主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通过健全的体制真正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4、孟子提倡尊贤贵士,发挥人才的积极主动性。“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⑩。适当的选人、用人是富国强民的关键。这一主张与我们党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用人路线和用人标准是一致的。

五、结语

孟子的政治哲学以“仁”为核心,以“仁政”为归宿,从而人也在“仁”学里找到了自我的本质及价值。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洗礼,孟子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实践中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他的仁政思想,作为一种传统的思想文化资源,对当今社会主义建设价值巨大,理应为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

注释:

①《中庸》。

②《论语•颜渊》。

③《论语•卫灵公篇》。[!--empirenews.page--] ④《论语•述而》。

⑤《孟子•离娄》。

⑥《孟子•告子》。

⑦《孟子•尽心下》。

⑧《孟子•万章下》。⑨《孟子•梁惠王上》。

篇8:孟子的“仁政”思想及现实意义

一、孟子“仁政”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孟子处于诸侯混战的战国时代, 这一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转变时期, 是社会全面转型的时代。在经济上, 奴隶社会鼎盛时期时, 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并且使得大片的荒地得到开发土地所有权随之发生变更即由公田制向土地私有转变, 这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迫使奴隶主贵族不得不承认土地买卖的合法性。于是, 社会阶级关系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地主阶级作为新的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在政治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社会阶级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 政治领域的斗争也更加激烈。在文化上, 战国中期, 学术上也相应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政治学术思想的大解放。孟子的政治思想就是在这种不稳定的政治环境、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孟子“仁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对孔子“德治”和“仁学”的传承和创造性的超越, 孟子从“性善”论出发主张统治者要以“仁政”和“民本主义”治天下。只有君主做到在思想上重民, 经济上惠民, 百姓才会心甘情愿地为君主效力, 则天下才会太平安定。

1、政治方面

第一, 以民为本、与民同乐。在孟子看来, 君主要想得到人民的拥护, 就必须施仁政, 做到“重民”、“爱民”、“保民”、“利民”。孟子曾说:“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孟子认为人民比君主更高贵, 认为人民的地位比君主的地位更重要。

第二, 任贤使能。在政治生活中, 孟子认为实行德治需要招贤纳士, 统治者应选用贤才来治理国家。只有仁贤在位, 才可以使国家富强。孟子还主张选才不能偏听偏改要全方位考察, 应从民间选出贤能之士作为政府的支柱。

第三, 反对兼并战争。春秋战国时代, 统治者为了争利求富、争城夺地的战争连绵不断。孟子疾呼“春秋无义战” (《孟子·尽心下》) , 认为兼并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灾难, 使民不聊生。

第四, 反对暴政, 宽省刑罚。孟子严厉谴责残暴人民的暴君, 对暴虐人民的国君, 视其为独夫民贼。孟子多次称颂尧舜文武之德, 统治者要以此为榜样, 关心人民的生活, 宽省刑罚, 反对“不教而诛”。

2、经济方面

第一, 制民之产, 实行井田制。推行仁政的开始在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需要。只有使人民的生存有了基本的保障, 才可以教之以伦理道德而引之向善。孟子还主张把土地所有权制度化, 实行井田制。并认为行仁政, 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不正, 井田的面积就不均, 作为俸禄的田租收入就不公平。只有田界划分正确了, 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办妥了。

第二, 轻徭薄赋, 使民以时。孟子主张君主应减轻农商赋税, 进而减轻普通百姓的经济负担。在减轻赋税的同时, 孟子还主张统治者应该“使民以时”, 鼓励人民发展多样化农业, 从而保证其生活安定富足。

第三, 重视发展农业和商业, 促进经济繁荣。孟子在“仁政”中主张农业、商业一样重要, 既要看到农业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 又要重视商业对封建经济的促进作用。同时, 孟子还认为减免关卡和市场税收是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关键。

3、文化教育方面

第一, 兴办学校, 教民孝悌, 以明人伦。孟子十分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使百姓有稳定的生活, 仅仅是王道之始, 而王道之终是教育, 必须对人民施以教化。只有借助和通过伦理教育学习做人和培养人的徳性, 才能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孟子希望通过教育使百姓遵从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各种社会关系, 这样一来, 整个社会就安定了。因此, 孟子主张兴办乡间学校, 对人民进行道德教育, 使其明人伦。

第二, 修身养德。孟子主张统治者在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之前, 首先要讲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他说修身是管理家庭的基础, 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只有统治者端正自己的态度, 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具备了良好的作风, 天下的百姓才会效仿, 国家也才会安定、和谐、太平。

三、孟子“仁政”思想的现实意义

我们在思考孟子仁政学说的现实意义时, 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孟子“仁政”思想中的进步性我们要肯定, 并加以创新和超越用以指导现实工作。而对于其思想中的落后性, 我们需要摒弃。这样才会对我们现实工作更加具有指导意义。

首先, “仁政”思想让我们认识到了必须坚持以德治国的方略,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仁政强调的是“仁”, 而“仁”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 “仁政”思想所坚持的民本原则要求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力量, 我们党执政时要真正地做到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让人民变被动为主动, 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 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最后, 应深入挖掘其与现代化建设相契合的方面, 使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政治上, 政府应该想尽办法减轻人民的负担, 所推行的政策一定要惠及人民。另外, 要充分关注并帮助弱势群体, 使其切身利益得到保障, 并且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想。在经济方面, 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的同时, 大力发展工商业。并且在对待国有企业的问题上, 须知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 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文化教育方面, 国家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梁月富, 王海艳.论孟子的“仁政”思想[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0 (2) .

[2]孟子·滕文公上[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

[3]王斌.试论孟子"仁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09 (5) .

[4]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5]葛满.试论孟子的民本思想[J].浙江师院全华分校学报, 1982 (1) .

[6]廖加林, 赵立华.论孟子的"仁政思想"及现代价值[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4 (3) .

篇9:孟子散文中仁政民本思想之探

【摘 要】儒家思想一直在封建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究其原因:一方面,儒家思想适合封建统治者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另一方面,孔孟思想的核心“仁政”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爱惜民力,轻徭薄赋,发展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促使社会向前发展。文章就孟子散文中的仁政民本思想略作了探析。

【关键词】孟子散文 仁政民本思想 影响

悠悠中华,滚滚江河,上下五千年,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个人,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直到今天,他的政治理论、经济观点、哲学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仍为人们所沿袭,所实践,所证明。他,就是孟子。

一、孟子思想核心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又一位大师,早年曾游学齐、魏等诸侯国,曾为齐宣王客卿。宣王很尊礼孟子,但对他的学说始终不采用,这是因为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在讲“攻伐”,而他却一味宣传王道仁政,不符合统治者要求。孟子生性刚烈,他的处世原则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在对待国君态度上,孟子绝没有孔子那样恭顺,他认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表现了他刚正不阿的性格。他推崇大丈夫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而且他的胸襟抱负也是远大的,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的自信。孟子政治主张的核心是“仁政”,这与孔子“仁”的学说和“德政”是一脉相承的。孟子仁政王道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民本论”,即“民贵君轻”,他要求统治者以民为本,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同时大力推行学校教育,进行礼乐教化。

孟子的仁政主张有两方面理论依据,即政治理论——民本论和哲学理论——性善论。从民本论出发,统治者要想统一天下,长治久安,必须推行仁政;从性善论出发,百姓需要贤明仁爱的国君,这为统治者推行仁政提供了可能。总之,民本论是建立在行仁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基础之上的。

二、孟子仁政民本思想在其散文中的体现

孟子早就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他在《孟子·尽心下》中提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可见,君主治国必须首先照顾到百姓的利益,否则国家很难长治久安。当然,孟子的民本思想仍是从如何巩固封建统治的立场来强调民本的,因而仍带有一定阶级局限性。但他能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充分体现了封建时代进步思想家的战略眼光。因此我们说孟子把古代的民本思想发展到顶峰。

从这种“民贵君轻”思想出发,孟子敢于揭露“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的悲惨现实。孟子认为:“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并对暴君发出声讨:“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敢于站在人民的立场替广大黎民百姓说话,大胆揭露社会弊端并批判统治者的昏庸,实在令人钦佩。

孟子一方面敢于揭露社会黑暗,另一方面极力推行王道,施行仁政。他认为:“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故曰:‘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他主张以德治国:“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同时还强调推恩于人:“《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孟子·梁惠王上》)以德服人,让人心悦诚服。

孟子这种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张还表现在“制民恒产”方面。他在《孟子·梁惠王上》中讲道:“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在孟子看来,一个圣明的国君治理天下,必使天下贤能之士都被招揽到他的朝中,使所有耕种的百姓都聚集在他的田野上,所有经商的人都愿到他的集市中买卖交易,如此下去,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百姓殷实富足,谁能抵御过他呢?

孟子仁政民本思想还体现在“与民同樂”争取民心方面。他在《孟子·离娄上》中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可见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梁惠王下》中写道:“‘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孟子向齐宣王列举了与民同乐和不与民同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形,证明了“与民同乐,天下王矣”的重要性。正如他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同时,他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战争胜负取决于民心向背。

三、孟子思想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历代开明国君无不从中获取教益,采取措施,巩固统治,促使社会向前发展。汉高祖刘邦吸取秦亡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从而出现了汉初稳定发展局面以及后来的“文景之治”;唐太宗李世民认识到君民关系如舟水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提倡大力发展生产,励精图治,兴利除弊,从而有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建国之初,百姓困顿,民生凋敝,要爱惜民力,“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安养生息之”(《明太祖洪武实录》)。如此史实不胜枚举。孟子仁政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减轻了人民负担,促使社会向前发展。

孟子民本思想的积极影响表现在:在一定程度上对封建社会的社会矛盾起到缓解协调作用,为近代中国接受西方民主思想提供了一定基础,锻造了中华民族御侮图强的爱国主义,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一定借鉴意义。

首先,孟子提出一套“制民恒产”的土地制度和薄收赋税、社会分工等经济制度,让人们能够仰可事父母,俯可蓄妻子,实现老有所养,少有所依。实现财物平均分配就不担忧贫穷,百姓生活安定就不怕人口稀少。目前党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缩小城乡差距地域差距,全面脱贫向小康社会迈进,无疑是英明之举、伟大之策。

其次,孟子的天人合一、民为国本思想,与党的十八大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实现绿色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的关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再次,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在人性向善方面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良好的关系,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国家富强了,人民生活才能殷实富足;只有人人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平等自由,公正法治,和谐完美。

篇10:孟子与朱熹仁政说之比较

孟子与朱熹仁政说之比较

仁政学说是孟子、朱熹政治思想的核心.面对各自生活时代的迫切要求,两人在仁政的`理想目标模式、以民为本理念的贯通等方面做出了相近的阐述,表现了共通的思想旨趣.但是在仁政说的理论依据以及具体实施手段上又存在着差异.比较二者的异同,人们可以对仁政模式多些理解,并赋予它以现时代的意义.

作 者:谢桂娟 苏静艳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师范学院政治系,吉林,延吉,133002 刊 名: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B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7(2) 分类号:B222.5 B244.7 关键词:孟子   朱熹   仁政说   异同  

篇11:论孟子仁政思想及其当代现实意义

一、孟子“仁政”思想的基本内容

孟子在其系统的“仁政”思想中, 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融入到社会政治生活中, 从人性出发, 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提出了具体的政治策略。他主张:“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 (选自《孟子·离娄上》) 。孟子将家、国、个人三者看成组成部分。把人文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 强调自身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具体在行动上, 即思想与行为的统一才是儒家之道关于“仁政”的基本方针。

(一) “仁政”期待的理想社会

孟子说;“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这是一幅孟子“仁政”政治主张所最终达到的一种社会现象图景。从孟子所描绘的图画可以看出, 孟子注重百姓, 明白百姓吃饱穿暖才是行王道的开端, 也是仁政的基本。

(二) “仁政”对统治者的要求

孟子坚持“性善论”, 承认客观环境对于人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实行仁政, 他要求统治者实施“仁政”的根本策略——减轻赋税, 固定“恒产”。这份恒产是指足以维持人基本生命需求所固有的产业。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孟子所谓的“恒产”并非是把土地分给百姓, 归百姓所有, 而是赋予百姓土地使用权;此外, 恢复井田制。“方里而井, 井九百亩, 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 同养公田, 公事毕, 然后敢治私事” (选自《孟子·滕文公上》) 。即把田地按照“井”字形均分成九块, 每块一百亩, 共九百亩, 中心一百亩为公田, 周围八块分给百姓作为私田。百姓必须先种公田, 再种私田, 而公田的产出则作为八块私田百姓所缴纳的赋税。孟子将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与君主统治的政权稳定联系在一起, 充分做到利民、富民。

(三) 对百姓的要求

孟子保障百姓的基本措施是:“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材木不可胜用,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选自《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即不违背农时, 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渔网不进池沼打捞, 鱼鳖就吃不完;按季节进山林砍伐, 数目就用不完。粮食、鱼鳖和木材用不完, 就使百姓的生存、死亡没有了缺憾。生存、死亡没有缺憾, 便是仁政---王道的开端。人只有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上, 才会服从道德遵守法规。

二、“仁政”思想在当代的延伸

(一) 用现代眼光审视“仁政”思想

1.“仁政”最初的实质

从“仁政”思想提出的背景来看, 孟子建议实行仁政,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君王巩固自己的统治。主张实现“仁政”需要教化, 所以孟子格外重视教育。主张兴办学校, 以此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共同构建良好的社会。同时, 孟子也认识到, 减轻人民的负担是有限度的, 这个限度就是统治者的根本利益要得到保证和满足。因此说, 他主张的“重民”并非是“仁政”的目的, 而是实现“仁政”的手段, 或多或少有阶级局限和消极的性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孟子“仁政”思想的出发点是民众, 并通过一些历史教训, 对统治进行规劝,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 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

2.“仁政”与“以人为本”

孟子认为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强大必然遵循儒家“仁”的规律, 即当政者必须“以民为本”, 只有在民生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国家才能长久发展。他坚持重视民众, 反对统治者一意孤行, 不顾及现实民众意向的专制统治。当前,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政治方针, 可以说对孟子思想有所汲取。从提法和内容看, 二者有相似之处, 但其中还是有着根本区别的。当代社会的“以人为本”更多关心的是人的个体利益。可以说“以人为本”一定程度上有对仁政思想的继承, 但更多的是改变和超越。而孟子的“以民为本”主要是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利益与需求的满足来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具有很强的局限性。

(二) “仁政”在当代的现实延伸

当今中国发展的主题是构建和谐社会, 做到强国、富民, 从而提高国家的总体综合国力。要如何来做呢?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从科学发展观所讲的“以人为本”角度, 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首位。

1.“仁政”与执政方针

“仁政”之民本思想的内容包含重民、惠民、爱民和用民的思想, 对于当今构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和谐发展和小康社会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政策方面, 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执政为民”理念要求对人民负责, 为民造福, 依靠人民, 团结人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突出“以人为本”, 淡化社会矛盾, 为政权的稳定提供有利条件。

对于国家执政, 不仅是止于政治、文化、经济, 也包括社会公共服务。首先, 保障生存的基本需要, 为每个社会成员都提供基本就业保障、养老保障、基本生活保障等;其次, 满足基本尊严和基本能力的需要, 为每个人都提供基本的教育和文化服务;再次, 满足基本健康的需要, 为每个人提供基本的健康保障。值得一提的是, 这些基本保障也应随着社会基本公共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 水平不断提高。

2.“仁政”与和谐社会

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 以“礼”为外观表现, 可以说是一种人学, 它的内容涉及为人之道, 包括分析人的本性、追问人生的价值、建立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等等。这些思想, 有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身, 认识社会。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建构和谐社会。

2005年以来, 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 “和谐”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从个体的角度出发, “仁政”希望通过人自身的道德修养, 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准则, 进而拓展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从进路而论, 构建和谐社会, 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思想道德体系和先进文化建设, 都可以从孟子“仁政”思想中得到借鉴。在新的历史时期, 承接和弘扬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为美的社会理想, 才能最终达成各阶层人民的和睦相处、和谐共治。

结束语

从之上论述我们不难看出, 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积极价值, 但他把“仁政”的实现完全寄托在封建统治者的“仁爱之心”上, 具有一定幻想的色彩。本文虽意图发掘孟子“仁政”理想与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联系, 但对其思想并非完全赞同。对于当前正在向现代国家转型的中国而言, 孟子的“仁政”思想仍有待完善和提高。

其一, 孟子的思想是围绕“人治”社会而展开, 而中国转型应从“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简单来说, “人治”社会就是政令围绕君主及管理者展开, 而法治社会是政令围绕政治体制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展开;其二, 在“仁政”体系中, “明君”或“贤君”的存在至关重要。因为儒家的政治是与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的, 所以很强调君主自身的道德修养。而在如今的法治社会, 掌握行政权利的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执政行为是要严格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 个人的主观意识对政策制定和执行并不起关键作用。即使想要在政治运行的过程中表现自己的偏好, 也必须通过正当的政治程序和法律程序。孟子的“仁政”思想作为向法治社会转型的中国来说只是借鉴其积极方面的价值, “仁政”的“人治”思想与法制是不同的, 但在法治的框架内, “仁政”作为施政方针而存在, 还是有可供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 1980.

[2]朱熹.孟子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 1992.

[3]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

[4]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8.

[5]金良年.孟子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7.

[6]孟子.诸子集成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 1954.

[7]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84.

[8]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6.

[9]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

篇12:论孔子的“仁政”思想

摘 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但孔子强调的“仁”已经不是处于伦理道德领域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而变成了一种治国学说。“仁政”思想是孔子在前人思想基础上创立的政治观,它的基本内涵是爱人和富民,它的实现方式是克己复礼。孔子的“仁政”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影响中国历史文化两千余年,对现在社会也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仁政;克己复礼;治国

1 孔子“仁政”产生的背景

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这是中国奴隶制开始崩溃,封建制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这既是我国历史上动荡不安的时代,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伴随着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整个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秩序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社会的阶级关系、政治关系出现了新的因素和成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法、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尤为显著的是西周以来传统社会秩序和礼制体系发生了崩溃,以“周礼”为代表的礼制文化出现了危机。这种文化危机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天下无道”。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春秋战国之际是一个“天下无道”的多事之秋,各个诸侯、家族专权,他们制定礼乐,决定战争,把持政治,以致社会上出现了君不君、父不父、子不子等各种秩序颠倒错乱的现象。孔子在当时纷乱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构建了一套包括哲学、伦理、政治、教育、历史、文学等多方面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仁”的思想,最富有创造性,是他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而提出的一个综合性很强、包容性很广的思想观念。这套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成为了影响中国历史文化达两千余年的政治观。

2 “仁政”思想的创立

关于“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属于一种伦理道德概念。“仁”从人从二,指人与人的关系。“仁”的本义,是表示彼此间一种敬意的礼仪形式,说明仁是一种爱的情感和美好道德理念。所以,最初人们把一个人对他人的同情、爱护和帮助之心,慈善、宽厚的态度称为“仁”。孔子继承了前人的观念,把“仁”从伦理要求发展为“仁”的思想体系,使“仁”成为孔子思想的核心。

在《论语》一书中有109处关于“仁”的问答,我们发现孔子在对“仁的道德”和“仁的政治”的问题上,其着眼点已不是个人伦理道德的仁,而是接近政治的仁,即把仁的伦理道德升华为一种对为政者的要求,从而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国学说。

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颜渊篇中,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这里的意思是:“出门好像去接待贵宾,使役百姓好像去承当大祀典。自己所不喜欢的事物,就不强加于别人。在工作岗位不对工作有怨恨,就是不在工作岗位上也没有怨恨。”试图将仁超越伦理道德而向政治领域跃进的思想倾向。在卫灵公篇中,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论语·卫灵公》)意思是:“百姓需要仁德,更急于需要水火。往水火里去,我看见因而死了的,却从没有看见践履仁德因而死了的。”这里,他已经明确提出了用仁来治国理民,使“仁”变成了政治思想。

“仁”作为伦理道德,在春秋后期是一种理想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概括成了一种政治的理想:把政治伦理化,同时把国家人格化。

3 “仁政”的基本内涵

尽管在《论语》一书中,他没有明确地使用“仁政”这一词,然而孔子对“仁的政治”的所指却是明确的。如在《论语》中,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这里的“爱人”的主体其实指的是君主或从政之人;而“人”则是普通的百姓。所以,“仁”实际上是对从政者的对待老百姓态度上的一种要求。后来,中国的封建皇帝几乎都将“爱民如子”当作座右铭,事实上,都是在向人民表白:他们所实行的是仁慈于普通百姓的政策措施———“仁政”。那么孔子“仁政”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

3.1 爱人

《中庸》载:“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亲亲为大”就是说,爱自己的亲属,就是最大的限度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务本》)这句话以孝悌为“仁”的第一要义,是“仁”的根本所在,“孝悌”正是血缘亲情的首要关系。孔子认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人的根本。可见孔子这里讲的“仁”是指封建家族制度里的基本道德规范,那么由己及人,由家庭讲仁,推广到社会讲仁,天下太平了。因此他又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孔子讲仁的目的,是在把封建家庭的精神支柱和道德基础——“孝悌”,扩大为国家生存的基础。孔子这种通过道德教育来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自律意识,使之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的自律方法,比起通过他律的、强制的、暴力的手段来治理和统治人民要进步得多,这是对人的价值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人这种特殊的生命存在的尊重。

爱首先是亲情之爱,就是所谓的“爱从亲始”,但这决不意味着仁只限于孝悌,或者仅以孝悌为仁。仁之为仁,必须施及他人。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务本》)虽然生根于血缘亲情之爱,然而并不到此为止,它还要推己及人,要把父母之爱推广到一切人,“仁”就由亲情之爱转化成了人与人的一般关系的准则。“仁者爱人”从消极方面说,就是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从积极方面说,就是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颜渊》)孔子曾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认为自己的学说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基本观念。据曾参的解释:“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所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推想他人也有这种需求需要满足。所谓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我不愿意别人这样对待我,我也就不要这样对待他人。“忠恕之道”概括了孔子“仁者爱人”的两个方面的内容。

3.2 富民

颜渊篇子贡问政时,孔子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孔子把“食”列为三大政治任务之首,后世发展为“民以食为天”的政训,这是一个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再有子路篇记载,孔子到卫国去,看到这个国家的人口众多,冉有问:“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他不但主张对老百姓要“教之”,还要“富之”。他还强调要“利民”、“惠民”、“养民”等等,其目的是使百姓“足食”。

其次,孔子从保护人民的生存出发,反对各国君主对百姓增加赋税,过分剥削,主张强调减轻赋税和徭役,反对苛捐重赋。孔子看到了当时社会两极分化、贫富悬殊过大的现实,认为这是造成社会不安、国家颠覆的基本原因,因而提出了平均主义的经济主张。他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再次,孔子针对一些国家统治者与老百姓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时,提出从政的人不能过于贪婪,而应节俭。如季康子患盗求教于孔子时,他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他谴责统治者的奢侈浪费,主张统治者要用德行引导和感化老百姓。他对子产的“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十分赞赏,并以此作为成为 “君子”应该努力实践的必由之路。

最后,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在满足人民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加强教化。他主张统治者治理国家时要恩威并施。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即用政令加以刑罚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绝不是最好的办法。最上之策是以仁德教化百姓,以礼约束百姓,样就可以使老百姓明廉耻、辨是非。

4 孔子主张“仁政”的实现方式

与“仁”的思想相联系,孔子在治国的方略上主张“礼让为国”,即用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他要求统治者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之间的界限。“礼”就是孔子主张的“仁政”之实现方式。

孔子的最高社会理想则是“天下归仁”。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以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若能做到约束自己,使自己符合礼的原则,就是“仁”。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而做一个符合“仁”原则的人,在视听言动各个方面都要符合礼的规定。由此可见,孔子的“仁”和“礼”是融为一体的。关于礼、仁的关系,孔子认为,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礼的最高境界,礼是实现仁的途径。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注重仁和礼的结合,实质上是注重了人道与政治的结合。在孔子看来,仁与礼并不矛盾。因为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二者的结合,才是完善的政治。仁和礼互共同作用,为封建宗法制社会制度服务。

总之,孔子把关于“仁”的伦理道德概念上升到“仁政”的治国思想,这种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其关于“仁政”的思想内涵成为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资源。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蔡尚思.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

[3] 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4] 邹新,赵建功.论孔子的仁学[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8).

[5] 孟威.孔子“仁”学思想浅释[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2001,(12).

上一篇:OA相关管理软件-什么是ERP(企业资源计划)下一篇:点石家具厂生产管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