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2024-04-16

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共8篇)

篇1: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论幼儿园管理中对以人为本思想的运用

施伟(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华泰矿业有限公司幼儿园,山东莱芜 271106)摘要:人类社会进入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世纪,办学理念与管理实践迫切需要全面的革新与提升,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新时代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尤其在信息社会,越来越体现人的平等,因此幼儿园教育管理应该建立良好的互动、沟通关系,建立现代民主型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以人为本

在幼儿园管理教育中实施以人文本应该从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制定情感教育管理模式与任命高素质的园长等方面出发。

第一,教师是幼儿园教学工作的主体。幼儿园教师是学前教育的实施者,担负儿童的全面教养工作,儿童的饮食、起居、智力的发展和知识的增长,都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的。儿童的品德、行为习惯直接受教师的熏陶,儿童的兴趣、爱好及情感、性格都是在与老师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教师是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化的指导者、生活起居的保育者、身心健康的护理者,游戏活动的同伴。幼儿园工作中注重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确立教师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他们的工作潜能。幼儿园教师具有以下职业特点: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幼稚性;教育任务的全面性、启蒙性;教育内容的生活性、细致性;教育过程的创造性;教育手段的主体性。因此,要尊重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尊重教师的劳动,认识到教师教育水平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未来人才早期培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与民族的振兴,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也直接关系到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体现。

第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园长的责任就在于了解职工的不同需求,通过激励来挖掘职工的潜力。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注重组织中个体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当某一种需要没有满足的时候,人就会努力地追求它,产生一种内驱力,当这种需要满足以后,就会产生新的需要,再驱使人去追求它,直到自我实现。通常物质激励包括工资、奖金、补贴、保险以及各种福利待遇,也包括职工的工作环境、办公条件等。此外,幼儿园的园长对教师的内心亦给予尊重,使她们获得真正的自信。对于外在的荣誉、地位、赞美也可给予适当的满足,以求相得益彰。对教师的精神激励途径有多种多样,主要通过倾听、沟通、适当的赞美、有效的提拔和鼓励职工参与管理等方式来实现。

第三,建构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融合的管理模式。制度管理是指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约束规范职工行为,严厉奖惩,从严办园。情感管理是指在发挥组织、计划和规章制度的管理作用以外,以人为中心,以情为主线,重视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心态、形象等因素的管理,挖掘成员的潜能,形成群体价值观和凝聚力,共同实现教育目标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本、以情为主,重视情感管理,其核心是高度重视人的情感因素,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强调人的共识、协作和积极参与管理,进行情感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无为而治”。要求管理者要公正对待所有人,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互相合作的关系,把尊重和激励送给每一位职工,这是现代教育管理中真正的以人为本。长期的幼儿园管理实践表明,要以情为主线贯穿于规章制度当中,充分发挥非理性管理对教职工的教育和激励作用,这样达到理性管理侧重治标,而非理性管理侧重在人性、人心的管理,重在治本。坚持以人为本,以情为本,以理为基础,情理相融,才能提高管理的高效率。

第四,创建学习型组织,营造人人学习的良好氛围。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的需求,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建构学习型组织,使全体成员形成不断学习、提高的态度与习惯。所谓幼儿园学习

型组织,是指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以人的发展为本,立足幼儿园实际,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使全体成员,人人、时时、处处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从而获得组织与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使学习与工作达到一体化。

第五,高素质的园长是实现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关键。在幼儿园管理实践中,园长的素质是实现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关键。成功的园长应具备以下素质:

具有良好的品德。做人必须要好,有才无德不会得人心,不会成大器。园长要和自己的同事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勉励的关系。要以正直和诚实取代虚伪和奸诈,以诚待人,这样会形成畅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的及时反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隔阂,在幼儿园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

要有宽容之心。园长要廉洁自守,胸襟宽广,气量大。没有容人之心,便不能做到用人之才。作为园长不能因为职工的性格、爱好、生活中一些琐细的习惯于自己要求不符,就必欲除之而后快,这是通向失败的捷径。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园长责任重大,必须要有容人之量,能够任用“持不同政见者”。

要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园长的人格魅力是与教师建立友好关系的重要基石,用真诚的态度赢得教师的尊敬。只有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才能构建真正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而其自身丰满的人格源于不断自我修炼,多学习,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同时也要进行价值观、人生观的学习,以高尚的情操、儒雅的修养给教师以“细无声”的滋润。

要识才、用才、唯才是举。园长要善于、勤于挖掘、任用人才,大才大用,小才小用,无才不用,使之各得其所。在用人时不能以貌取人,不能求全责备,不以小疵弃人,不以好恶取人,不因嫉妒耽误用人。

要真正关心教师,不与教师争功。没有园长对职工的真正关心,就不可能出现职工对单位的真正忠诚。只有真心关心教师,教师才会吐露自己的肺腑之言,园长才能听到正确的反馈建议,才能做到耳聪目明、言路畅通、集思广益,吸取群众智慧。园长要鼓励职工努力工作,建立功勋,切忌与他们争功。

要有渊博的知识。广博的知识是创造的源泉,只有具备雄厚的知识做基础,一个人才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才不会被社会中繁杂的现象所迷惑,才能在管理中做出科学的决策。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一位优秀的园长不仅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广博的知识结构。作为园长要为职工树立不断学习的榜样,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带动全园职工不断学习和进取,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和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要具有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正常工作,特别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园长应该情感热烈而稳定,待人接物合乎本性又合乎情理,近于古语所说“随心所欲不逾矩”。园长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幼儿园发展的潜在因素,一个具有朝气向上、开朗性格、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园长,会以积极的心态感染幼儿园的每位职工,会带动大家一起迎接未来与挑战。

参考文献

【1】姚艺,建立“以人为本”的幼儿园管理模式【J】,学前教育研究,2001,02

【2】韩艺群,“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高校教师管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8

地址: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南冶华泰矿业有限公司幼儿园施伟收

电话:***或***

篇2: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人们想过怎样的生活,正过着怎样的生活,谁让人们如此生活?我想,除了让人敬畏、越探究越神奇的天地之外,就是人们自身了。

现代社会如前行的地铁,自有其运行的轨道。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个人身处其中,如沧海一粟,难免有身不由己之感。但是,人毕竟不是机器。人有主动性、创造性,有仰望星空的理想,有情同彼此的关爱,欲望、激情,所以,人类社会经历了那么多曲折、反复,才会历久弥新,生机勃勃。

前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如果墨守成规,不对飞速变化的现实世界作出新的应对,就会失去眼前稍纵即逝的机会,延误未来的发展。毕竟,我们活在当下。所以,应该由当代人决定当代人的生活选择,自己作出古今是非得失的判断。以人为本,就是以当代人的生活实践、利益诉求为本。

当今世界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高效率、创造型的人才——例如擅长市场开发、资本运作的企业家,精于高新技术的工程师,作为一种短缺的资源,其价值——体现在收入上,必定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以人为本,就是要承认个体之间的能力差异,尊重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效率优先,各尽所能,各负其责,做大物质文化产品的总量,每个公民才会从中分配更多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利益。而政府要建立符合国情、覆盖全民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以稳定社会、促进共同发展。

篇3: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1.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性

针对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来说,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不仅具有迫切性, 还具有必然性[1]。在开展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 医务工作人员是工作主体, 所以, 只有不断加强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效力与作用, 才可以保证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从而充分发挥医务工作人员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不仅要尊重医务工作人员的物质需求, 还要满足医务工作人员的精神需求, 防止其出现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认识, 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在具体工作中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与态度。

2.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实施策略

2.1 设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医务工作人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 只有在满足其物质、精神需求的基础上, 才可以促进其不断进步。所以, 在实际工作中, 一定要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设立。

2.1.1 尊重医务工作人员

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 需要处处为医务工作人员着想, 尊重医务工作人员的想法;同时, 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必须以身作则, 通过自身形象说服医务工作人员, 并且以自身人格魅力感染医务工作人员, 不断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个人修养, 摆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落实。

2.1.2 注重医务工作人员的精神需求

经济利益诱惑会严重冲击医务工作人员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乱开药”、“收回扣”等现象频繁发生, 使患者越来越不信任医务工作人员[2]。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医务工作人员的精神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发生了思想认识错误情况。所以, 医院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 需要围绕医务工作人员的自我社会地位、价值、归属等问题展开, 及时了解医务工作人员的精神需求, 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

2.2 始终贯彻落实人文关怀

人的思想觉悟层次主要是取决于其所处环境与面对的问题, 所以, 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 必须全面了解医务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 转变其思想观念, 从而不断提高其思想认识与政治觉悟。

2.2.1 加强沟通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 通过个别谈话、交流等面对面的方式, 或者通过短信、邮件等形式, 了解医务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 以倾听者的角色掌握医务工作人员的实际困难、服务意识、工作态度等, 接受其反馈意见, 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解决医务工作人员的实际问题, 使其工作更加顺心、安心[3]。

2.2.2 解决实际问题

在医院日常工作中, 贯彻落实各项换岗制度、休假制度等, 保证医务工作人员得到很好的休息;同时, 按时发放岗位津贴, 落实福利待遇, 让医务工作人员知道: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从而充分调动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解除医务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 使其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

2.2.3 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条件

在医院发展过程中, 根据现有条件, 合理配备与使用人才, 通过聘用制度的规范使用, 引进更多的人才。建立与完善各项晋升制度与科研制度, 鼓励医务工作人员投入到科研工作当中, 不断充实自我,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与技能, 为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可靠依据, 实现医院发展目标[4]。

2.3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改革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围绕教学、科研、医疗等方面展开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不断实施,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3.1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理想信念教育。医务工作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现象的发生, 主要就是因为理想信念不坚定、不正确。医务工作人员的职业准则就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 同时, 这也是医务工作人员的理想信念[5]。为此, 在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必须强化医务工作人员对理想信念的认识,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3.2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医疗行业具有高风险、高技术水平的特点, 在发展过程中, 医务工作人员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医务工作人员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患者, 因为疾病困扰、沟通不便、经济条件差等问题, 导致患者经常将一些不满发泄到医务工作人员身上, 致使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与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所以, 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 必须对医务工作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通过沟通、劝解等方式, 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 使其可以冷静面对各种情况, 合理、高效处理突发事件。

2.3.3 注重道德教育

在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一定要加强对医务工作人员道德的约束, 通过医德教育、道德活动开展、道德奖惩工作等手段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医德, 强化自身约束,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成为患者心中的“白衣天使”, 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尽可能减少甚至避免误会与不理解情况的发生[6]。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工作, 需要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感染医务工作人员, 使其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同时, 通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正确引导与启发医务工作人员, 使其紧跟时代步伐, 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2.3.4 强调法律教育的融入

要想有效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与道德素质, 不仅要进行道德约束, 还要强调法律教育的融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法律知识, 不仅可以让医务工作人员理解医院和患者之间的契约关系, 还可以在医疗活动中, 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医院作为服务方, 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执行患者检查、开药、护理等工作, 避免出现乱开药、乱收费等现象。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十分重要, 是全面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通过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实施, 需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断提高全体医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业务技能与道德素质, 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 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促进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医院管理中,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落实医院思想政治工作, 不仅可以提高整体医务人员的素质, 还可以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质量, 对医院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意义。随着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得到了全面落实, 促进了医院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分析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重要性的基础上, 阐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实施策略, 为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刘钰.从以人为本视角出发谈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决策与信息:下旬, 2011, (11) :222-222.

[2]杨澄莉.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以人为本”原则[J].企业家天地 (下半月) , 2014, (07) :186-187.

[3]李康.浅谈医院如何以人为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J].决策与信息 (下旬刊) , 2014, (05) :11-11.

[4]朱剑.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以人为本”原则[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14, (51) :28-28.

[5]王小钊.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新形势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4) :7-8.

篇4: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以人为本思想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人力资源管理;传统人事管理

随着知识社会化趋势的愈加显著,在全球化竞争的大背景下,当前我国人的全面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首当其冲受到巨大挑战。故而,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与时俱进、应对挑战,成为当前的一大课题。

一、以人为本思想推动思维方式更新,全面科学认识人

以人为本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旨,就是“把人视作管理的主要对象和最重要的资源,把人的发展作为管理的主要目的,在管理过程中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准则,尊重人、关爱人、理解人、信任人,实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使人获得超越于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1]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是与马克思主义相一致的,是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根本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它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传统人事管理强调以事为中心,其管理理念是“以事为本”,要求因事择人,将人视为成本,把人当作一种“工具”。这种人事管理过分注重人对工作的适应性,强调要按照国家劳动人事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发布的劳动人事管理规定和制度对员工进行管理。人事部门在组织中更多地关注于事务性的管理,其管理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而不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思维方式的迟滞严重影响了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进而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以人为本思想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引入和发展,使管理理论实现了“从‘工具人假设( 即认为人是工具,是实现组织的经济与社会利益和目标的手段) 向‘目的人假设( 即认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组织发展的最重要和最终目标)的质的飞跃,它把人理解为管理的主体”[2] 。人被看作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管理的出发点放置在“人”之上,管理的归宿点也是为了实现人与事的优化配置,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因而能够达到“人”的价值与“工作”的目标有机统一。市场经济在我国肇兴时期,资本是第一性的资源,国家政策都向资本倾斜,形成“人追着资本跑”的现象,招商引资能力是对地方政府进行评价的关键指标。当前,人才则成为政策的聚焦点,引进人才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只要能吸引人才,政策照顾、资金投入等都全力倾注,形成的是“优惠政策围绕人才设”的局面。这便是思维方式转变的最好印证。

二、以人为本思想促进管理模式革新,加强参与式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指“一定的组织或者管理者群体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并且得到人们认同与遵从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基本样式或者模型,是对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内容与管理方法等要素的综合概括与高度提炼”[3] 。一般来说,管理模式根植于一定的组织文化与环境,依据特定的管理对象与管理思想,理论上具有科学性,方法上具有代表性,实践上具有普遍性。

参与式管理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参与管理过程的成员更乐于接受其参与形成的管理政策,从而更能提高工作绩效,充分发挥其价值。参与式管理提倡扁平型组织结构,将管理权限下放到基层,让被管理者拥有更多发挥自己主动性、创造性的机会和空间。信息分享、知识发展和培训、报酬系统、权力分享共同构成参与式管理的四维结构模型,也是参与式管理的四种基本机制[4] 。上述四个层面的内容是组织成员最关注的要素,对有关四项决策的参与,使组织成员确信自己在决策过程中发表了意见,是有效的参与,公平感显著提高,主动性与效能感进一步提高,因而,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更易于高效达成。现阶段,组织成员参与式管理的方式主要包括所有参与(持股)、经营参与(重大事项民主决策)与信息参与(第三方机关介入)三种形式,主要见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中的参与式管理则多采用“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民主生活会、群众意见座谈会以及民主监督等形式。

三、以人为本思想催生激励机制建立,发挥管理有效性

传统人事管理的绩效考核不能很好地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核的方法只限于定性的描述,造成的结果就是不分优略,难以针对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正负激励。

以人为本思想应用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最显著地改善就是根据人的需求层次来调试激励机制,以科学的考核方式(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结合、自我考核与组织考核结合、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结合)及其结果为依据,将绩效考核结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它环节(员工培训、薪酬管理、职业生涯管理等)相挂钩,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人员聘用的重要依据 [5]。相应地,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满足人在物质与心理多方面的预期,最大限度的调动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随着以人为本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根深蒂固,无论在公务员管理、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以及私营企业管理中,都具备从个体、团队和组织三个层面的,包括物质、精神和信息三种方式的激励机制,使成员获得生理、安全、社会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的自我满足和价值实现。

四、以人为本思想加快管理制度完善,提升管理规范化

任何先进的理念与实践都需要制度的保障,才能持续地发挥其效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制度化的浪潮中,对制度的重视前所未有,因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也日益热烈,尤其是随着以人为本思想的不断深化,相关的管理制度也处于不断的更新与完善中,涵盖从招聘任用、薪酬福利到考核奖惩、培训学习以及文化氛围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机制,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

为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科学管理,保障国家公务员的优化、廉洁,提高行政效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人事管理主要依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93)进行规范。随着现代社会对政府需求的转变,服务型政府的提出与建设使得原来的管理方式不再适用,于是出现了更为规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人事管理行为进行规制。后续又有诸多新的管理规则被引入,如绩效考核方式、公务员进出规则、社保体系“双规”合并等等,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既注重工作实效,又兼顾社会公平。

总而言之,当前,经济全球化、 社会知识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广泛性、 快速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也日趋明显, 这些变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在国际化、职业化与知识化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短板也即未来需不断改进的方向,在后续的发展中,应不断将以人为本思想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相融合,真正释放“人”的资源势能,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何娟.人力资源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3]冯周卓.走向柔性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注释:

[1]吴彤:《论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管理及其途径》《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第4期,215页.

[2]特古斯:《论人本管理的激励机制》《前沿》,2012年第7期,121页.

[3] 肖鸣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选择因素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137页.

[4]观点参见陈万思,丁珏,余彦儒:《参与式管理对和谐劳资关系氛围的影响:组织公平感的中介作用与代际调节效应》《南开管理评论》,2013年第6期,48页.

篇5: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人获得和谐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以人为本,要求社会尊重人的权利,提高人的素质,改善人的生活质量,优化人的发展环境,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各类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以人为本就是要求社会更加和谐、更加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所有这一切都充分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坚定地向人回归,走进以人为本的新时代。

以人为本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冲破了以神学为代表的宗教保守势力对人的思想禁锢,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关注现世人生,改变生存条件,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马克思继承了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优秀思想遗产,并把对人的价值和全面发展的伟大理想置于由他实现了的哲学革命变革的基础之上。马克思科学的人学思想为现时代以人为本的理念提供了不竭的思想源泉,是社会主义转向关注人的生存和价值的`不朽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根基。“以人为本”的“人”是指现实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所有社会成员,其主体是人民,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动力。“本”就是根本。“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人民的生存、享受、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目的和衡量标准。

社会和谐是指社会共同体内各种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实现社会和谐是古往今来人们不断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和谐社会。它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胡锦涛从六个方面归纳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根本前提。以人为本,就是突出人是社会的核心和主体,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就是围绕人这一核心和主体处理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保证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等各个层次结构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发展。因此,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内容,没有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就无法成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最终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心情舒畅,生活幸福,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而非静态,相对而非绝对的过程。

篇6: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新的重大战略思想,其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也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特别是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胡锦涛同志这一重要论述,立足于新的实践,在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指明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开拓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维、新领域、新空间。

一、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本质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人,工作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因此,我们说以人为本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注重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

以人为本,必须注重沟通意识。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就是思想上的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思想上的互动。应当结合实际抓住时代思想的主旋律来进行,应当结合干部群众的愿望、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不能单一的生硬地进行单向灌输,更不能要求职工放弃自己的思想认识、意愿而去被动地适应和接受上级的要求。从本质上来说,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应该是理解人,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思想上的互动与互助,才能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

以人为本,必须突出服务意识。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当我们掌握了职工想法与心理,就能够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方向性。使职工感受到我们是站在彼此尊重的角度进行沟通,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正因为如此我们尊重他们、理解他们,职工才能把我们视作朋友以诚相见,以心换心。并且在工作中我们要把职工的学习、工作、生活和疾苦时刻放在心上,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因为对人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起码条件。

以人为本,必须达到教育目的。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要采取引导、鼓励的方法逐步渗透,不能操之过急。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排除思想障碍,解除思想疙瘩的方法以及恰当地教育、引导、鼓舞和鞭策,是更多的人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教育上要寓教于现实、寓教于生活、寓教于活动。只有紧紧抓住时代思想的主旋律,注重源于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贴近职工,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二、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中榜样精神的要求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也常说抓一个典型树一面旗帜,就能带动一片,抓一个标杆集体,就能带动一批集体。因此我们要从不同层面、不同岗位树立起各类先进典型,通过评选青年标兵、先进个人、模范党员、红旗党支部等一系列的评选奖励活动,让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当职工面对榜样,可以对照、检查自己,让每一个职工能够在对比中找准自己的定位,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使自己树立正确的方向和前进的目标,从而达到净化心灵、塑造人格和教育自我的目的。

首先,要在企业中选树那些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际性、生活性的榜样个人和集体,让职工时时刻刻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如果榜样远离了职工,那么榜样的感染作用、号召作用、警示作用就会被淡化,时间久了职工就会感觉缺乏学习的动力。所以在选榜样时,应该尽量选树那些与学习者有着共性特点的榜样。应该注意选树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更贴近于现实生活的先进典型,不能一味选树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大、全的典型。因为不同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取向是不同的,也就会有不同的时代榜样,所以选树榜样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树立新时代新形势下的企业榜样。应该宣传那些为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让他们成为全部职工学习的榜样,同时也应该引导教育职工关注现实生活,认识人生价值,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学会健康快乐的生活,树立我是在为自己工作的思想意识。

其次,树立榜样需要得到大部分职工价值判断的认可,因为榜样激励不能脱离道德教育的现实生活根基,失去它的现实人性基础,榜样个人与榜样精神就不能达成长久的共生状态。因为榜样的精神树立起来了,但是作为榜样个人的生活困难缺依然存在,那么就会给部分群众的价值判断带来误解,影响了群众学习榜样的劲头,就会造成人人赞扬榜样,但无人将学榜样付诸行动的结果。所以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对遇到困难的榜样个人更加地关心,要时刻把他们的冷暖挂心头,要使这种榜样行为与精神都受到职工的认可与推崇,不但要在精神上予以表彰宣传,更因该在物质奖酬上得到强化。

三、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中企业文化的要求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部职工长期实践并共同遵循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企业精神的体现。

第一,人是企业的基点,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必须结合时代文化的要求,创建一个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这也是时代赋予“以人为本”、彰显人文关怀的经济管理模式的一种进步要求。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可以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统一思想认识,形成一股力量,真正在思想上去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化的要求,增强企业竞争力。

第二,“人”是企业的核心要素,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每个职工都有独立的思想和价值观,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因素放在中心地位,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主导地位,开发好人力资源,用好人的智力和潜力,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所在,而企业文化建设更是关系发展和职工个人发展的关键问题。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中每位职工的文化。做企业文化工作,就是要真正地做到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互动。

第三,职工拥有共同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准则,也是职工对企业共同价值的认可,从而对企业产生稳定的认知感、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我们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都制定了相关的工作制度、工作职责,要求职工能够很好地遵守和贯彻企业制定的制度和安排,从而达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所有职工的工作行为规范,搜来自于企业制度的规范。但是我们知道,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人的行为受自身思想价值取向的支配,思想是对人的内在约束,因而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企业制定了一种内在的约束机制,这种内在约束机制规范了企业职工的行为准则。当这种行为准则与价值观念得到全部职工认可的时候,就会在企业职工中形成一种价值理念,这就是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理念在人的价值取向上的具体反映,所以我们说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职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能够激发职工的士气,充分发掘企业的潜能。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后,才能激发企业职工的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我们只有在企业中营造一个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亲情企业氛围,才能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职工队伍。

第四,通过开展一系列健康有益的活动让职工切切时时地感受到这种健康和谐、积极向上、充满自信和希望的氛围,并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引导和体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使职工思想逐步融入到企业文化中,达到“我心在企业,企业在我心,人企合一”的精神境界,强化“公司是我家,我要更爱它,企业有效益,我才有效益”的观念以此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了一支既有崇高目标又能精益求精、爱岗敬业,既有开拓创新精神又善于合作的企业队伍。

四、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中和谐企业的要求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文明企业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和有机组成部门,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作为企业应该针对企业实际,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一,企业领导班子中的领导干部是党的形象代言人,他们的言谈举止对职工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观、政绩观、群众观,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正确的议事规则,不搞小团伙,不搞个人说了算。增强企业领导人员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意识,从而形成一个凝聚合力,树立正气的领导集体。

第二,职工是构建企业的基点,领导干部不但要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而且还要真正地帮组职工解决实际存在的生活困难。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关爱,体会到在一个和谐集体汇总的幸福感。工作上要加大职工教育培训的力度,加强业务理论的学习,为职工更多地搭建提高业务技能水平的平台,使他们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努力打造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成为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第三,教育和引导职工有关心企业,忠于企业,与企业同舟共济的思想。应该在以人为本原则的指导下,请阿华职工依规办事,严格遵守劳动工作激励的自觉意识。而且在企业实现发展最大化的同时,还要对职工付出艰辛的劳动,在合理范围内给予最大化的劳动报酬。这样才是企业与职工的双赢,职工才能更加努力地工作,公而忘私,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

第四,通过上级对下级的关爱,下级对上级的尊重,职工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关爱他人,团结协作,互敬互爱的和谐人际关系。有了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才能形成信任、共融、统一的整体,从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通过树立统一的发展目标,推进职能部门之间互相协调、相互配合,实现各职能部门整体功能的最大发挥,才能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篇7:浅析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管理

摘要: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就是从尊重员工个体入手,满足员工积极进取所需的各种环境,搭建员工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正确引导员工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改造,着力打造员工发展成才的人文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三支”人才队伍保证。

关键词:以人为本;沟通;人文关怀

引言

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就是让企业员工有尊严,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人文关怀,引导员工树立与企业共成长的主人翁意识。当前,青海油田正全面迈向建成千万吨高原油气田的征程中,这就要求广大员工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艰苦奋斗、敢于拼搏的思想,依靠广大员工凝心聚力,勇夺第一的团队意识,如何引导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创造性的开展和加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达到凝心聚力,统一思想的目的?这是摆在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就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谈一点个人认识和看法。

1.尊重个体,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

以人为本的政治思想就要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员工依靠企业提供的发展平台,充分展示个人智慧和才华,企业依靠人才进步,人才依靠企业发展。因此,人才与企业之间相辅相成,唇亡齿寒。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尊重员工个体的创造,积极培养员工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要充分尊重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提供员工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机遇;积极培育员工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努力营造鼓励员工干事业的环境,将员工的发展放在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关注个人的前程,主动提供人才发展的有利空间,让员工看到有付出才有收获,有创造才有前途的希望,帮助员工实现发展成才的梦想,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忠诚意识,实现个人与企业相互统一发展。

2.积极沟通,增强队伍的和谐稳定

队伍的和谐稳定就是全体员工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高度统一,表现为团队有共同的目标和理想信念,并通过追求信念把员工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巨大的精神合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引导正确的理想信念作为第一导向,要避免不公平的待遇导致个体思想出现问题,导致团队行动不统一、甚至矛盾出现扩大化。从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善于观察员工思想动态,客观的、准确的分析产生原因,避免放大问题后果,出现处理不公的现象。要关心和鼓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帮助员工解决各种困难,增强员工的幸福感,引导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投入到工作中去。沟通要做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切忌居高临下,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解员工的情绪,摸清员工的脾气,区别对待,对症下药,营造互帮互助、平等自由、和谐宽松的温馨氛围。

3.真诚待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情感因素最能左右一个人的变化。只有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才能产生好的亲切感,才能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企业必须要善待每一个职工,领导体贴关心下级,下级关心上级,以情感人、以诚待人,与群众关系非常融洽,职工对你充满信任,企业的凝聚力才会增强;相反,如果企业内部人员关系比较紧张,就会造成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产生心理距离。结果是容易转化为一种对抗力和负影响力。因此,企业领导干部要深入职工中间,经常性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变化、心理变化,帮助职工尤其是困难职工的生活,把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让企业职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信心和凝聚力。

4.文化留人,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组织成员所共同信仰的管理哲学、行为规范与价值体系的总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使员工获得朝气与活力的动力源泉。实施以人为本管理,必须要构筑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做到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与企业形象三者的有机统一。有了正确的价值选择与良好的精神状态,不把它通过形象塑造在市场上展示出来,也难以收到应有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只有将这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理念先行,树立职工是企业主人的理念

以人为本企业管理理念认为,在企业生产中,人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应把人作为企业的核心,重视人性、人的价值、地位和作用,做到一切管理理念都应围绕着人是最宝贵的资源来展开。因此企业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管理,即调动职工对物质资源的配置和赢利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创造员工满意度,使员工通过在工作上和事业上被公众肯定和尊重,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成功感和满足感。企业只有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切实把握“以人为本”的管理宗旨,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方针,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包括:“企业发展、职工富裕”的核心理念;“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安全理念;“学习成就未来”的学习理念;“干好本职工作就是人才”的人才理念等一系列以员工为核心的管理理念,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能源化工集团提供了坚强保障。

6.结语: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和谐、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当然,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发挥还需依赖企业不断发展所提供的人力与资金的保障,但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不断创新、自身机制的不断完善,才能做到与时俱进,达到凝心聚力,促进和谐稳定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范秋静.“以人为本”思想与学生管理[J].法制与社会,2013,(2):208-209.[2]刘玉金.试论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中的“以人为本”思想[J].求实,2011,(z2):171-172

篇8: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高校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管理办法。近年来, 各高校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 不断加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财力与精力的投入, 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 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管理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

目前, 高校大学生主要以90后为主, 他们成长在社会高速发展时期, 个性化差异较大, 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做好学生管理工作需要高校与学生的紧密配合。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过于重视社会发展的单方需要, 忽视了学生的个体需要, 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只是为了使其尽快适应社会, 满足社会的需求, 这样就难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 我国普遍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过于“统一化”, 为了防止学生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 强制学生遵守校内各项规章制度, 虽然这种做法可以有效的做到对学生的管理, 但是学生在这种管理体制下难以发挥自身的风格和个性, 不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使得培养出的大学生千篇一律, 更无法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二) 管理方法上缺少人文关怀。

每一所高校都存在着一些思想品行不端正、违反纪律的学生, 这类学生的出现除了受自身因素的影响外,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是促使这类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高校在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对学生要求严格, 学生一旦犯错误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虽然这样可以保障校园安全和学生学习、生活的有序进行, 但这还会使学生在强大的约束力下失去了学习、生活的自由, 致使学生对待各种事情不主动, 甚至会产生厌学的心理。此外, 这种缺少人文关怀的教育管理方法还会使高校管理者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对学生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上, 无法抽出时间对自己进行深造来全面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

(三) 管理内容上未能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

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各行各业不仅需要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还需要他们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 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 从而在社会中站稳脚跟。但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 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师只是一味向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缺乏拓宽学生的眼界, 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这不仅会导致学生在日后的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 长期以往还会导致学校的落后, 国家的落后。

(四) 过于强调管理者权威导致关系紧张。

受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学生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 不能对老师进行反驳, 老师受到绝对的尊敬。但在西方国家, 师生之间是良师益友的关系, 相处十分融洽。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学生的个性需要得到空前的释放, 但由于高校管理者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过于严厉, 虽然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有效的掌握专业知识, 但是师生间的关系也会因此而紧张, 不但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 还激发了学生的反抗情绪, 有些学生甚至会产生过激行为。这就需要高校在对学生管理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重视学生的需求, 缓和双方的关系, 确保学生管理工作有效和谐的开展。

二、以人为本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现途径

(一) 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管理理念。

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从事的是对学生的训导, 缺乏对学生的服务精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则需要以学生为出发点, 对学生的价值和自尊给予充分的尊重, 做好对学生的服务工作, 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对的学生群体, 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就需要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同时, 高校还要做到对学生管理与服务的统一,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体系, 重点做好学生的价值引导、素质测评、个性发展、心理咨询等工作, 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 高校学生工作规章制度设计需要人性化。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受到了刚性化的规章制度的制约, 这些规章制度虽然可以确保校园各项工作、活动有序进行, 但是也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 高校规章制度的制定要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 确保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合情合理合法, 不但能够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还要在规章制度中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 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此外, 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过程中要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充分吸收学生的意见建议, 确保规章制度的人性化, 同时还要对现行规章制度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和完善。

(三) 提高管理者素质, 吸收学生参与管理。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果的好坏受管理者素质的直接影响, 因此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素质。作为学生管理者, 所从事的日常管理工作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 积极深入学生群体, 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课外活动中的思想和行为, 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此外, 学生对自身的思想行为最为了解, 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积极吸收学生参与进来, 这是现代教育的大趋势, 还要顺应时代发展, 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为社会培养出优秀人才。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以人为本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现途径, 以期高校顺应时代发展, 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为社会培养出优秀人才。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

参考文献

[1]武金娟.“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征和要求[J].职业技术, 2011.

上一篇:第二学期小学科学工作总结下一篇:益店高级中学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