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的幸福作文

2024-04-28

流失的幸福作文(精选8篇)

篇1:流失的幸福作文

流失的幸福作文

当夕阳的余辉透过百叶窗,斑驳地洒在冰冷的水泥地板上,我知道,这是幸福消失的光影,是幸福最后的温情。

一次一次地不经意,幸福已从指缝间溜走,想再一次品味它的甜蜜多姿,已无从拾起。恍惚间,自己似乎已成了被幸福遗弃的孤儿,在漆黑的角落寻找一丝若有若无的印迹。

我开始寻找幸福,寻找渐渐迷失的残香。

走在空旷的广场上,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心中似乎存留着一份真挚的感情,浏览着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我突然眼前一亮,原来是一个卖气球的小商,别看他只是一个人,却吸引了一大批小朋友的目光。有的孩子拉拉妈妈的手,噘起小嘴想让妈妈买一个,妈妈却拉着她走了,那个小男孩目光仍停留在那个有着孙悟空头像的气球,有的孩子直接撒开爸妈的手径直向氢气球的小贩冲过去,不顾一切的拿起一个向爸妈炫耀,露出了开心的笑脸,见爸妈摇摇头,于是就怅然地低着小脑袋离开了,好在还有一些父母,他们肯出一点钱,为孩子买回一份纯真的童年,那些拎着气球的小朋友,脸上洋溢着只属于孩提的灿烂的笑容,再看那些爸妈,也返老还童地哈哈大笑。我好想买一个,好想去感受那幸福的童年,但想到还要去参加那些讨厌的补习班,我放弃了感受幸福的机会。这难得的幸福就这样流失了。童年的记忆也随之遗失了。哦,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漫步在公园的林间小道上,嗅着青草的芳香,体味着这难得的.静谧,偶尔接起轻盈的柳絮,捕捉大自然的气息。忽然间听见几声欢笑声,循声而去,原来是几个姐妹在拍照留影,她们轻快地跳跃着,脸上浮现出青春的笑脸。他们呼朋引伴地一同拍照,摆出各式各样的pose,想把最美的一面定格在那个永恒的瞬间。他们评论着照片中的自己,炫耀着自己的美丽。空气在她们的笑容中活跃了,而这种幸福来自于在一起的快乐,她们的率真也为幸福增添了一抹色彩。哦,幸福原来也可以如此丰富!

而我,如今却很少有机会这样幸福了。这种幸福又流失了。

流失的幸福,流失的岁月,无声,无痕……

篇2:流失的幸福作文

罗伯特-莱恩《市场民主制度下幸福的流失》读后

王绍光

(一)1990年,我到耶鲁大学政治系任教时,罗伯特-莱恩(Robert E.Lane)已经从尤金-梅耶讲座教授的位置上退休了.凡是在美国修读过政治学的人对他的名字都不会陌生,因为他曾经担任过三个主要学会的会长,即“美国政治学会”(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政策研究学会”(the Policy Studies Organization)和“国际政治心理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olitical Psychology).为了表彰他在政治心理领域的杰出贡献,1995年英国科学院(The British Academy)推选他担任院士.老人退休后仍住在离系里不远的一座公寓楼里.在校园里,人们经常能看到他提着老式布制书袋漫步的身影.在各类学术研讨会上,他总是静静地坐在一个角落,认真听讲,却很少发言.大概是在1998年,一次系里举办例行的午餐研讨会,莱恩也来了.那次会的主题是民主制度,主讲人是另一位退休教授,另一位前“美国政治学会”会长—即以研究民主理论闻名于世的罗伯特-达尔.虽然退休多年,达尔几乎每天都来系里,其精力之旺盛,思路之敏捷,一点也不象年过八旬的老人.达尔最著名的书是他那本1956年出版的《民主理论的前言》(A Preface to Democratic Theory),但我认为真正能展现其对民主问题深邃思考的是他六十五岁以后出版的书,如《经济民主的前言》(A Preface to Economic Democacy, 1985),《论民主》(On Democracy, 1999), 和不久前刚问世的 《美国宪法到底有多民主 》(How Democratic Is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 2002).每次与他交谈,我总能受到某些启发.因此,他主讲的研讨会当然不能错过.但是,那次会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达尔,而是莱恩.达尔具体讲了什么,现在已记不清楚.只记得,他讲完后,莱恩破例举手提问:“巴伯(罗伯特的昵称),你关于民主制度的好处讲得很系统,也很深入.不过,如果民主制度真象你说得那么好,它应该能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到幸福,对吗 ” “那当然,” 达尔答道.“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别国不去说它,近几十年来,咱们美国人中感到自己很幸福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而不是越来越多.” 听到这里,我突然有一种开窍的感觉.民主制度研究是二十世纪最后一,二十年的显学.各国学者对民主制度的方方面面都进行过探讨.民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人研究过,民主与稳定的关系有人研究过,民主与自由的关系有人研究过,民主与平等的关系也有人研究过,但从来没有听说有人研究过民主与幸福的关系.美国的国父们在《独立宣言》中曾庄严宣布:“人生而平等,享有造物主赋予的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如果追求幸福如此重要,为什么那么多研究民主的学者从来就没有想过探讨民主与幸福的关系呢 莱恩能从这个被人们忽略的角度提出问题,真不愧为大家.那天研讨会是怎样结束的,我已印象全无.只记得自己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为莱恩问题对我的启迪而兴奋.兴奋之余,脑海里也产生了一些问题:美国感到幸福的人真的减少了吗 在多大程度上减少了 这种心理变化与民主制度到底有什么关系 如果民主不能带来幸福,什么可以带来幸福我本人没有能力回答这些颇具挑战性的问题,便向莱恩请教.他让我稍微耐心一点,说他的新书将系统回答我的问题.2000年,耶鲁大学出版社推出了莱恩的新书,题为《市场民主制度下幸福的流失》(The Loss of Happiness in Market Democracies).书很长,达465页,光注释就有102页.次年,“美国政治学会”将该书评为政治心理类最佳学术著作.(二)两千多年前,希腊哲人很重视“幸福”这个概念.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东西.不过,进入中世纪,幸福这个概念几乎消失了.因为那时人们追求的是来世上天堂,而不是尘世浑浑噩噩的生活,不管它有多幸福.文艺复兴重新激发了人们追求幸福的兴趣,但直到边沁(1748-1832)的功利主义学说出现,追求幸福的意义才被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边沁认为,“避苦求乐”是个人行为的基础和区别行为善恶,是非的准则.他主张,个人利益的满足(利己主义原则)是保证“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利他主义原则)的手段.其后,经济学家们谈论过一阵幸福.但从马歇尔(1842-1924)开始,在经济学里,“幸福”这个概念逐渐被“功效”(utility)所替代.“功效”是一个经济学家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但同时又是现代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按照《麻省理工学院现代经济学词典》的定义,“功效”是“福利”(welfare),“满足”(satisfaction)的同义词,偶尔也指“幸福”(happiness).不过,“幸福”基本上已不在主流经济学家的视野之中;他们关心的只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增加人们的“福利”.其未加言明的假设是:一旦人们的物质需求满足了,福利水平提高了,他们还能不幸福吗幸福于是跟人们占有多少商品,拥有多少财富划上了等号.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心理学开始了对幸福的实证研究.以前,心理学关心的只是心理疾病;此后,幸福成了心理学中一个热门话题.再往后,社会学中发展出生活品质研究(quality of life research)这个分支,幸福成为其中一个重要指标.但到目前为止,幸福问题还没有引起政治学者的注意.莱恩恐怕是唯一的例外.莱恩相信,幸福才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其它人们为之奋斗的东西,包括金钱,财富,自由,民主,不过是实现这个终极目标的手段而已.幸福之所以被忽略的一个原因是,这个概念难以衡量.一个人赚了多少钱,一个家庭拥有多少财产,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有多高,这些都可以衡量,政府甚至保存着翔实的数据.幸福却因人而异.在某些人看来,一边喝酒,一边看世界杯比赛让人幸福死了;在另一些人看来,这简直是浪费时间.不错,幸福只是一种主观感受,无法找到客观的指标.不过,了解社会上到底有多少人感到幸福依然是有意义的和可能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通常用来检测人们主观感受的问题是:“就自己的整体状况而言,您是感到非常幸福,有点幸福,还是感到不太幸福 ”从六十年代起,一些国家已经积累了近四十年的幸福感受数据.莱恩整本书立论的基础是一个简单的观察:在1972-1994期间,说自己“非常幸福”的美国人一直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妇女,青年,黑人和其它一些少数民族感到不幸福的人更多一些 [一项更新的研究显示,在1960-2000期间,按不变价格,美国人均收入翻了三番,但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从百分之四十下降到百分之三十左右].在欧洲国家,幸福指标没有明显的下降,但是患忧郁症的人却在急剧增加.如果考察人们对生活各个方面的感受,情况也差不多:说自己婚姻生活“非常幸福”,对工作“非常满意”,对个人或家庭财务状况“相当满意”,对居住地“很满意”的人都在减少.同时,越来越多的欧美人要依赖药物来保持身材,提高“性”趣,帮助睡眠,清醒头脑,逃避无聊和抑制忧郁.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 莱恩分析的第一步是考察什么因素与幸福无关,什么因素与幸福有关.一般人认为,经济增长,提高收入水平可以使更多的人感到幸福.莱恩承认贫穷不能使人幸福.但通过分析各国的数据,他得出了一些出乎人们意料的结论.在概念上,他将经济增长和由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提高区别开来.经济增长的过程往往是痛苦的,因此它本身并不会增加幸福.收入水平提高在发展中国家则会产生增加幸福的效果.如果进行国际比较,很明显,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幸福指数也较高.这正是主流经济学家喜欢听的结果.但莱恩进一步指出,收入水平与幸福之间并不是直线关系,而是曲线关系.在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前,收入提高会增加幸福;当收入水平超过一定高度时,它的进一步提高未必会增加幸福.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在众多发达国家中,人均购买力最高的国家不一定是最幸福的国家;在一国内部,最富的人群不一定是最幸福的人群.莱恩对此的解释是,当人们对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basic needs)都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不太可能感到幸福.因此,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以前,收入每提高一点,都会使人感到更幸福一些.但是,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收入带动幸福的效应开始呈递减态势.收入水平越高,这种效应越小,以至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这个发现对政策设计具有很大意义.如果收入对增加幸福的效应会逐步递减,政府应在分配政策上应向低收入阶层倾斜,因为富裕阶层减少一点收入对他们的幸福不会有什么影响,而贫困阶层收入增加一些会使他们感到幸福了很多.这才能实现“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如果金钱不一定能买到幸福.那么,什么才是幸福的源泉呢 莱恩的回答很简单:情谊(companionship),即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和朋友间的友谊.他在书中引用了十九世纪英国诗人布莱克(William Black)的诗句:“鸟儿不能没有巢,蜘蛛不能没有网,人不能没有朋友”.当然诗句不能用作社会科学的证据,不过诗人的敏感往往使他们能够凭直觉对事物的本质作出准确的判断.各国在各个时期的研究发现,婚姻关系稳固,家庭关系谐调,邻里关系和睦,朋友来往密切是人们感到幸福的主要原因.相反,感到不幸福的人往往是经历了离异,分居,丧偶和孤独的人.例如,有好几项独立的研究证明,一个人朋友的数目比其个人收入或家庭收入更能预测他/她是非感到幸福.(三)在确定幸福的直接决定因素后,莱恩进入了该书的主题: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会增加人们的幸福,还是会减少人们的幸福

按照经济学流行的说法,市场经济最大优势就在于,它能让人们在自己财力许可的范围内“自由地”做出选择,满足他们的偏好,从而将“功效”和“福利”最大化.换句话说,市场经济应该可以增加人们的幸福.莱恩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从四个方面证明,虽然市场经济可以带来不少好处,如减少贫困,改善健康,延长寿命,扩展教育,促进自由,但它却不可能带来幸福.第一,市场经济是滋生物质主义的土壤,物质主义使人不幸福.物质主义(Materialism)是指将物质追求作为目的的价值取向.被物质主义俘虏的人往往会暗想:“那些拥有豪宅,名车的人真让人羡慕”,“如果我有钱买更多我喜欢的东西该多幸福呀”,“看到喜欢的东西却买不起真让人难受”,“上街买东西给我带来很大的快感”.经济学家相信,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市场之所以能运作的前提.的确,如果人们都不把追求个人物质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目标,很难想象市场有什么用处.但经济学家同时相信,每个人都竭力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才能实行“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莱恩认为,这就完全错了.他列举了多项实证研究,每一项研究都表明,具有物质主义倾向的人更容易陷入忧郁和焦虑,更难感到幸福.为什么物质主义妨碍人们感受幸福呢 首先,物质主义者往往更自私.有一项很有意思的调查,它问人们如果得到一份两万美元的意外之财会如何处置.结果发现,具有物质主义倾向的人比其他人会将三倍的钱花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与家人和朋友分享,或捐助慈善事业.自私的人也许熟人很多,但朋友很少.他们也许渴望亲情和友情,但对金钱和物质的渴望更加强烈.按照莱恩的理论,缺乏亲情和友情的人是难以感受到幸福的.其次,物质主义者追求的是“外在目标”(extrinsic goals)而不是 “内在目标”(intrinsic goals).外在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与外人,外力有关,不受自己控制,因此便难以享受到自我满足的乐趣.再次,物质主义者追求的是“结果满足”而不是“过程满足”.他们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而不能享受工作本身所带来的乐趣.最后,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恐怕是不可能满足的.得到一样新东西的快感马上会被对更多东西的企盼淹没.这四个原因加在一起便产生了恶性循环:物质主义者很难感到幸福;不幸福感或忧郁使他们远离人群,更加孤独;缺乏亲情和友情使他们感到更加不幸福.第二,市场不是把人看作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活生生的灵性,而是把他们看作诸多生产要素中的一种.因此,庇古(Arthur Pigou)说,金钱是市场衡量人价值的准绳;奈特(Frank Knight)说,在市场交易中,人往往将其他人看作是赌博的老虎机.既然人只被看作一种生产要素,他们与其它生产要素(如资本)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一切取决于怎样做更有利可图.既然他人只是为自己赚钱可利用的工具,社会上于是出现了这样一批人,他们交友只是为了赚钱,然后又想用赚的钱来买朋友.然而,一旦受到铜臭玷污,亲情和友情就不复存在了.更严重的是,市场服从的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其中完全没有乡情,亲情和友情的位置.梅因在《古代法》里,滕尼斯在《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里都曾谈到,市场经济如何一步步瓦解了传统的家庭,宗族和乡里关系,如何在人之间造成了“所有人对抗所有人的战争”.韦伯更直截了当,指出市场对人没有尊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则说得最透彻: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撕掉了蒙在家庭上那温情脉脉的面纱,将家庭关系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第三,人们从劳动市场很难感受到幸福.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指出,失业是最大的市场失灵.但他说的还只是人力资源的浪费.实际上,失业也是破坏个人和家庭幸福的最大杀手.即使不看学术性的研究,我们也知道,失业对人的精神打击有多大.而各类研究都表明,失业往往与酗酒,离婚,忧郁症,精神失常,自杀有紧密的相关关系.失业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经济安全问题.在经济学和社会学关于收入分配的研究中,重点一般放在收入水平上,而忽略了收入安全.赚多赚少固然重要,但对一般人来说,能否维持一份稳定的收入更重要.一旦饭碗不保,谁还可能感觉幸福呢哪怕没有遭遇失业,劳动市场仍然可能给人们带来体力上和精神上的压力.比如说分工,从劳动市场发育和提高效率的角度看是十分必要的.但分工的一个后果是非技能化:将有创意的生产过程变成枯燥乏味的事情.卓别林的电影就是用夸张的手法来描述这种生产过程有多么摧残人.又如,从加强人们竞争意识的角度讲,拉大收入差距也许十分必要.但它对同事间的关系可能造成严重损害,并增加人们工作中的精神压力.第四,如果说在劳动市场人们得付出的话,消费市场理应是他们获得回报的地方.那么消费市场能否给人带来幸福呢 莱恩的回答是否定的.美国据说是消费者的天堂,那里购物中心的数量远远超过高中的数量.但在莱恩看来,这正好说明消费主义浸透了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也许消费可以给一些人带来快感,但要在成千上万种商品中挑选自己中意的东西会给很多人造成“认知过载”(cognitive overload)问题;并挤压他们与家人和朋友团聚的时间.除此之外,在消费主义的氛围里,人际关系可能被买卖关系取代,金钱可能变成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市场中必要的猜疑态度可能演化为人生态度.在这个意义上,市场本身就是造成社会疏离的内在原因.在经济学里,当市场失灵时,政府干预就名正言顺了.上面的分析证明,使人幸福也是市场失灵的一个方面.那么,政府干预,或更具体说,民主政府的干预能给人带来幸福吗 莱恩的对此似乎不太确定.因此,他给书的第五部分的标题加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民主是不幸福的根源之一吗 ”他的判断是,幸福不幸福取决于微观世界的经验,而不是在宏观政治领域的经验.一些实证研究似乎也支持他的这个判断,因为一个国家是否民主与该国民众是否感到幸福满意没有什么相关关系.通过三个层面的分析,莱恩得出结论,民主制度并不一定会带来幸福.就民主的过程而言,它充满了痛苦.例如:(1)所有麻烦的社会问题都是民主政治必须处理的问题;(2)当政府决定做一件事时,总是只与冲突各方的一方站在一边,因此得罪其它各方;(3)民主政府要做好事就要征税,但没有人喜欢交税;(4)行使各项公民权(包括最宝贵的投票权)都可能要克服一些困难,付出一些成本(如时间和精力).就民主决策的性质而言,它所能满足的是“要求”(demands)而不是 “需求”(needs).哪一个利益团体的声音大,影响政府决策的能力强,政府就可能满足它们的要求.而尽管有实实在在的需求,弱势群体恐怕也得不到政府的注意,因为在西方民主政体下,政客最在乎的是能得到多少张选票.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人大概不会感到幸福.就民主的结果而言,相当多的公民并不满意.这表现在,在西方社会中生活的人对他们天天与之打交道的民主制度似乎越来越没有信心:认为自己对政府的所作所为毫无影响的人越来越多,认为政府受到特殊利益集团操纵的人越来越多,认为政府对老百姓的事非常关心的人越来越少,相信政府的人越来越少.这一切使不少人对民主政治产生了无力感(powerless),无助感(helpless),疏离感(alienation).这些增加了人们的烦恼,而没有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四)莱恩的这本书对一些被人奉为圭臬的观念提出了挑战.这些年来,中国最时髦的词汇是 “增长”,“发展”,“市场”,“自由”,“民主”,“改革”,“转型”等.我们把它们作为目标苦苦追求.莱恩提醒我们,现有的经济理论和政治理论都错把手段当作了目标,陷入了“手段拜物教”.其实,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幸福,其它一切不过只是手段而已.更刺激我们思考的是,莱恩用理论推理和各国多年来积累的实证研究证明,我们所钟爱的“增长”,“市场”和“民主”未必能给我们带来幸福.那么,什么才是幸福的源泉呢莱恩的回答很简单:亲情和友情.两百多年前,法国革命打出了 “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号.从那时以来,右派偏爱“自由”,左派偏爱“平等”.莱恩既不是右派,又不是左派,他强调的是“博爱”.同时,在如何实现博爱理想的问题上,莱恩绝不是怀旧派,并不主张回到过去.他清楚地了解,田园诗般的过去根本就不曾存在过.莱恩也不是乌托邦派,他知道,过分强调亲情和友情也会造成很多令人不愉快现象,如感情负担,裙带关系,法纪松弛等.莱恩主张,对现实进行改造,尽量增加其中的亲情和友情;并在追求其它阶段性目标的时候,尽量避免伤害亲情和友情.对仍然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为了争取一个幸福的未来,记住这个忠告尤为重要.香港沙田吐露湾

篇3:流失的幸福作文

关键词:辅导员,岗位,幸福感

一、岗位速写:“万能”的辅导员

关于辅导员的岗位描述网上流传过这样的一个段子:“学生不上课?找辅导员!学生校外住宿?找辅导员!学生宿舍有问题?找辅导员!学生失恋情感郁结?找辅导员!学生不交学费?找辅导员!学生成绩有问题?找辅导员!学生实习实践?找辅导员!学生社团指导?找辅导员!学生评优评先?找辅导员!学生就业?找辅导员!收退教材费?找辅导员!几乎所有与学生相关的工作都找辅导员!有一天, 领导抓住学生之后, 首先问的话就是:你辅导员是谁?……”这个段子被冠以一个形象的标题——《万能的辅导员》。与之呼应的还有这样一个调侃:辅导员工作=民工的体力+领袖的头脑+文员的文笔+打字员的速度+侦探的洞察力+外交官的口才+教师的知识+医生的常识……诙谐搞笑之余, 这些段子将辅导员事必躬亲、随时待命的岗位特征以及良好的个人素质要求描绘得淋漓尽致, 仿佛印证着外界给予辅导员的这一称谓——“超级保姆”。

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的逐步精细, 辅导员工作的内容和时间也在无限延伸, 私人时空随之萎缩。为明确辅导员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作出如下规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在现实情境中, 由于职责界限不明和任务过度摊派, 辅导员没有迎来双重身份应有的尊重和自豪, 却逐渐沦为二者中的“夹心层”。一方面是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现状, 一方面是专业地位、工作成就感、晋升空间等往往不及同等用人资质的其他教职工岗位, 使得辅导员日渐成为大学校园中名副其实的“蚁族”。

二、岗位体会:溜走的幸福感

稍加留意不难发现, 近些年来各高等院校的招聘信息中, “研究生学历”“主要学生干部经历”“中共党员 (含中共预备党员) ”“XX专业或相关专业”“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成为高校辅导员用人的基本条件。此外, 求职者还需通过笔试、面试甚至是才艺展示的层层选拔才能求职成功。在用人方面辅导员整体素质并不输于高校其他岗位工作人员, 然而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 辅导员们的满意程度往往低于高校其他岗位工作人员。“超级保姆”“夹心层”“校园蚁族”, 这些称谓与其说是外界对辅导员工作内容与地位的调侃, 不如说是辅导员对于自身工作的真切体会。相对于应聘与刚入职时的积极与热情, 辅导员们的幸福感正在随着工作的时长偷偷溜走。

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 是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这份评价不仅来源于个人体验, 也与外界因素相关。笔者认为辅导员幸福感的流失, 可以从工作情境、支持系统以及个体认知三个维度进行简要分析。

(一) 工作情境

工作情境对辅导员心态有一定影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生活管理是辅导员工作的两大模块, 具体包括学生党团建设、品行培养、心理辅导、学习和就业指导、突发事件处理、困难学生资助等等, 涉及几百名学生的各种大事小情。原本繁杂的工作情形在职责不明的前提下进一步被强化。尽管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心理压力大, 辅导员在职务晋升与职称评定等道路上却面临着与此不相应的困难。正因如此, 职业倦怠日益成为辅导员普遍的心理状态, 它是辅导员幸福感流失的源头之一。

(二) 支持系统

支持系统包括精神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支持, 本文谈论集中于精神层面。它通常源于家庭、友人、同事、工作对象及其他社会层面。社会支持理论认为, 个体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大就越有利于个体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对辅导员来说, “夹心层”“超级保姆”等称谓恰恰诠释了其在校园中地位面临边缘化、在校园内外重要性得不到认可的境遇。辅导员在疲于奔命的同时, 也时常因为工作过于琐碎损坏着他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权威的退化加剧了管理的难度, 也降低了工作的成就感。社会支持与社会互动密切相关, 长时间工作必然导致与亲友互动机会减少, 而高投入与低回报之间的反差削弱着亲友对其工作的肯定。忙碌的工作与周遭的误解, 一同降低着辅导员工作的幸福感。

(三) 个人特质

作为一种主观体验, 幸福感高低同样受到个体性格、认知风格等心理因素的左右。乐观、开朗的个性以及不同的认知风格, 有助于辅导员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培养多种兴趣以及搭建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 对工作压力的缓解以及负面情绪的释放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外界因素难以调控的背景下, 对自身做出适当的调整, 更有助于辅导员们在工作之中获取正能量。

三、岗位探索:幸福感的回归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成长的引路人, 辅导员自身良好心态的建立与保持十分关键, 与此相关的正是来自工作的幸福体验。

(一) “幸福”源自于对岗位的正确认识

工作琐碎、成就感低、晋升困难、前景不明常常使外界甚至是辅导员自身对其工作产生偏见。实际上, 和校园内任何一个专职岗位一样, 辅导员也应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党团建设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应具备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一定的学生管理素养。就个体素质而言, 辅导员岗位从事者理应获取自身和外界的肯定。作为几百名学生的管理者, 辅导员的工作成效关系到整个校园的安全、稳定和正常运行。辅导员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关联性, 辅导员对于岗位的正确认识和高校内外正确的理解与支持, 是辅导员幸福感获取的源泉之一。

(二) “幸福”有赖于对岗位的积极认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尤其是对个体品行的影响, 更需要长时间才能显现。每一个打算从事或者已经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始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育人心态, 这样才能对这一岗位保持认可并长期坚持下去。寻找辅导员工作的意义不能一味停留在表面, 停留在这份工作能够带来多大的荣耀以及物质性收益上。教育工作者在育人过程中, 不仅收获着助人成才的喜悦, 同时也获得了许多自我完善的机会, 这些共同构成了辅导员工作最大的价值与魅力所在。同样, 外界对于辅导员工作成效的评价也应抱有辩证、发展的眼光, 少些功利, 多些期许。

(三) “幸福”需要不断调节与感悟来维系

幸福心态的维系, 一方面有赖于个体有效释放压力的能力, 一方面有赖于个体从工作中感悟幸福的能力。任何一份工作在带给个体成长和收益的过程中无不对个体施加着一定的压力。学生意外事故、心理异常、不予配合等等无一不是缠绕在辅导员头上的“金箍”, 学会有效预防与斗争是每一名辅导员对抗岗位挫败感和压力的必修课。正确地评价自我, 调整对工作期望, 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支撑网络, 扩展应对问题的资源, 学会享受生活, 学会控制情绪和适当转移注意力等, 是辅导员们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需要修炼的诸多方面。

(四) “幸福”需要不断提升自我来点缀

任何工作都是一次带薪学习的机会。投身岗位并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另一个成长的起点, 辅导员工作亦是如此。增加知识储备深化岗位职能, 进一步发展专长, 把握不同的沟通渠道与技巧, 培养广泛兴趣等, 成为越来越多的从业者的自我提升方式, 它们更成为辅导员职业发展的一项要求——拥有丰富知识储备, 得体的言行, 出色的专长, 灵巧的处事方式, 广泛的兴趣爱好, 每一项人格和职业特质在为学生进行良好示范之时, 也在不断将每个辅导员个体修饰得更加完美。与之对应, 各院校应为辅导员构建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 支持各类岗前和岗中培训, 完善晋升机制, 增加经费投入, 明确工作职责, 优化工作待遇, 同时关心辅导员心理健康和家庭生活为辅导员们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支持。

参考文献

[1]张莉﹒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探析[J]﹒出国与就业, 2011 (7) ﹒

[2]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3]http://baike.baidu.com/view/892997.htm?fr=aladdin﹒

篇4:流失的幸福作文

国企人力资源危机严重

国企最经常面临而且对企业造成严重影响的首要危机,是人力资源危机。调查指出,59.8%的国企存在人力资源危机,35.1%的国企认为人力资源危机对其企业产生了严重影响。在外商独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面临人力资源危机的比例降至41.1%和52.4%,人力资源危机造成严重影响在外企和私企分别降至27.4%和34.3%。

国企人力资源危机的重要表现形式

员工流失和管理人员流失是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30.5%的国企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员工离职率高所造成的危机,而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中高层管理人才意外离职所导致的危机的国企比例高达42%,有同样遭遇的外企和私营企业的比例分别只有25.3%和32.9%。中高层管理人才的流失是国企人力资源危机的重要表现形式。

中高层管理人才的高流失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机制不完善,企业本身不成熟,企业战略、组织能力、企业文化等的不匹配。对国企的中高层管理人才来说,企业很难真正实现按经营业绩来对他们给付报酬。

国企管理人员危机识别能力较弱

在本次调查中,研究人员列出了19种危机情况,如果不能及时针对这些情况采取措施处理,就有可能对企业造成危害。

国企管理人员的危机识别能力最低,只有24.1%的国企管理人员具备中等或者较高的危机识别能力,低于合资(34.8%)、外资(25.2%)和私营企业(29.4%)。

国企对中高层管理人才意外离职措施不到位

数据表明,外企对于管理人才的意外离职所采取的措施系统性更强,而国企的应对措施更多的是一种临时性的应急行为。在外企中,有27.4%的企业在平时就注重接班人的培养,一旦有主要管理人员意外离职,可由接班人直接接任,不会对企业的生产运营造成重大影响。而在国企中,有18.4%企业对管理人员意外离职持不在意态度,并且由上级领导指派接班人。临时应急性地由上级领导指派管理人员的行为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新任管理者对于企业的适应还是企业员工对于新任管理者的适应都需要时间,并且企业战略的连续性得不到保障。

国企中的“一高两低”现象值得深思

“一高两低”指:高人力资源危机,低危机识别能力和低效的危机应对措施。当今社会,人员流动是正常且必需的,关键在于流动的频率以及流入的是否是企业想要的人、流出的是否是企业想留的人。中国最缺的不是资金,不是技术,更不是市场,而是人才,特别是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和带领中国企业前进的领军人才。

国企中的中高层管理人才经验丰富,了解行情,懂得管理,有广泛的资源网络,他们应该是国企的无形资产,他们对于企业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国企没有站在战略的高度上把人作为企业资产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形成完善有效的人才激励和人才约束机制,直接导致了国企经常出现高层人事危机。

篇5:流失的幸福作文

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有赖于人们幸福感的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幸福感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园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奠基人和儿童的启迪者、引路人,她们的职业幸福感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事业和每一位儿童的终身发展。

一、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新世纪以来的一个热点话题。综合各家之言,可以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得到满足、理想得以实现、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的教育主体生存状态,以及因此而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1]幼儿园教师的这种生存状态和快乐体验无论对儿童教育、学校发展还是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儿童的幸福直接关联。没有教师“幸福地教”,就没有学生“幸福地学”,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幸福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将是双倍的幸福。其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关乎教师团队的幸福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参照管理学上的“木桶原理”,教师团队的幸福感取决于幸福感最低的教师。所以,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才能提高整个教师团队的幸福感,增强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最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关乎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人是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教师在学校获得的职业幸福感会延伸到家庭、社区,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对于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都会产生积极的潜在效应。

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很多,大体可分为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职业因素三大类。[2]个人因素主要包括性别、教龄和年龄、职称、个人健康与婚姻状况等,组织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管理制度、领导风格与组织气氛、组织人际关系等,职业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期望、经济收入、职业价值观、职业倦怠、工作—家庭冲突

转自

北京博苑教育

网站

等。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持续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体验和生存状态。幼儿园园长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和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二、制订规划:提升职业幸福感的目标策略

首先要组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同时指导教师制定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通过两个“发展规划”的协同配合,发挥远景目标的方向引领作用。

1.制定幼儿园远景发展规划。发展要有方向感,幼儿园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远景规划。我们倡导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幼儿园优劣势的分析和研讨,集体确定学校的发展定位、思路、目标和措施。要引导教师将个人的职业价值取向与幼儿园的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幼儿园当做自己职业生活的土壤,觉得自己在幼儿园要发展、能发展,感到自己在幼儿园有奔头、有希望,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2.制定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我们根据“学生欢迎、家长满意、同行认可、领导放心”的四好型教师总体目标的要求,引导教师在幼儿园远景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广大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总结和反思,不断实现和超越预设的职业目标,并在其中切身体验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与幸福。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幸福感的路径策略

一般来说,职业幸福感较强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也较好,职业幸福感较弱的教师专业发展也相对较差。[3]围绕教师专业发展这条主线,要在职业观、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情意等方面着力,来整体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6]研究的具体途径有理论学习、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

1.成立学习型小组,凸显特长。我们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成小组,如美术小组、音乐小组、家长工作小组、环境布置等小组,让有相同特

转自

北京博苑教育

网站

长和爱好的教师在一起研讨,使这些教师在这一领域更强、更好、更有自信。一学期下来,大家一起来分享各自的成果,让自己的特长为他人所用。

2.加强选择性培训,提升专业技能。每学期,我们根据教师的需求和幼儿园的发展需要,进行菜单式培训:有专门面向新教师的入门培训;有面向青年教师、成熟性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分层培训;有班级管理、教科研实施、课题研究等单项培训;还有蒙台梭利、奥尔夫音乐等特色培训等。这些具有针对性的选择性培训,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加强学习研修,提高理论素养。鼓励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对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教师,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促使其再进修学前教育专业。同时每学期要求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开出书单,幼儿园为教师购买书籍、订阅教育刊物、推荐阅读材料。并通过开展读书沙龙活动、读书漂流活动、读书汇报会等,不断拓展教师的专业视野,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

4.利用名师资源,促进共同发展。聘请师德好、业务精的特级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在班级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帮助;设立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评选标准,并对骨干教师压担子、铺路子、搭台子,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实施课题研究和培养青年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

5.加强教学研讨,提升业务水平。通过开展预约听课、开门听课、一日活动观摩指导等活动,加强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考核。同时有计划地举行“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等教学研讨活动,为教师提供广阔的演练空间和展示舞台,让教师们在幼儿园真正体验着辛苦中的幸福、忙碌中的快乐。

四、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提升幸福感的环境策略

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心理环境。教师体验职业幸福的关键是自己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那么教师在工作中有哪些基本的需要呢?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教师在工作中最基本的需要有:尊重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学习的需要和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健康向上的组织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温馨、融洽的心理环境,来逐步满足教师的各种需要。

1.从情感入手正确引导。幼儿教师大多是女性,她们情感细腻,情绪容易波

转自

北京博苑教育

网站

动。所以,一方面要进行正面引导,邀请心理学专家来园进行讲座和培训,帮助他们找到合理有效的调节方法,及时排除心理障碍,另一方面党工团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增强凝聚力,开阔心胸,陶冶情操。另外,考虑到教师既是教师又是母亲这样特殊的身份,每学期除正常的公休以外,我们还增加二天调休,当教师感到身体不适时、当教师感到情绪不佳时、当教师家里有事时,只要与班里教师协调好、与园长打个招呼就可以放心地休息,营造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

2.以谈心交流排忧解难。人是需要倾诉的,教师只有将心中的苦水吐出来,心里才会轻松。园长除了每天开晨会、每日巡视活动、听课活动等与教师交流指导外,还要定期开展座谈会,把相同年龄段的教师集中在一起谈话。一方面人数比较少,可以谈得深入一些,另一方面同龄人在一起更容易沟通交流。对于教师提出的合理要求和实际困难,园长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教师解决。比如孩子的入学问题,园长可以通过校际间的优势互补,予以妥善解决。

3.以激励机制体验成功。人是需要被肯定、被赞美的,只有得到了别人的认同,教师才会有自信,才会快乐,才会幸福。为此,我们推出“讲讲身边的优秀教师”、“令我感动的一些事”等活动,让教师们讲讲身边感动的事情,并做成展板展出,一方面被大家真诚赞美的教师会感到无比自豪,自信心大大增强,另一方面由于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感染力强,也获得了家长们的认同。

4.园长要多为大家谋福利。园长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确保收入年年提高,并利用职称评定、骨干教师评定、教师进编、各种荣誉等杠杆,来激励不同层次的教师向更高台阶迈进。通过设立《两文明三优秀》,即“教育文明岗”、“后勤文明岗”、“优秀班主任”、“优秀新教师”“优秀保育员”等奖项,激励教师向着明确的目标奋进。

“幸福只可以接近,不可能完全达到,但追求它却能使人生更美好”。[8]总之,园长要有宽广的教育情怀和浓郁的教师情结,为教师的职业幸福铺路搭桥,使教师的精神生活不断得到丰富,心理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职业品位不断得到提升,个体价值不断得到体现,让每一位教师都尽情享受职业的幸福愉悦。

转自

北京博苑教育

篇6:时光的流失作文

一个月悄悄的从我身边走过。踏入的第一步,只想让时间快点过去,但没想到之后我却想让时间努力的停留,哪怕是一分钟也好。

暑假中,我去了补习班,在那里我既可以学习又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学习的`时候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一眨眼就来到了月底。要和你们说再见了,还记得那些点滴的光阴吗?刚到的时候,我并不熟悉你们,又无法融入集体,无论是自习还是下课,我总是捧着书在读。

那一天,你拍了我一下,好奇的问我:”你老是坐在这里读书,不怕头上长蘑菇吗?″我望了望你,笑着说:“蘑菇只会长在泥土里。″

“哦,好吧!我们走出去玩吧″。你拉着我的手使劲把我往外拽。”哦,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啊?″我鼓起勇气的问道。

“上一次不是说过了吗?书里边有这么多的内容你都可以记住,难道还记不住我的名字?″我没有说话,装作一副努力在想的样子。”好了,我叫陈静茹。″

之后你提议玩捉迷藏,四个人一组。我、陈静茹、陶苏洁、王雨婷,我们几个人分在一组,原本认为很无聊,却没想到成为我最珍贵的回忆。

有你们在真好,每一天都很开心!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最珍贵的回忆,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要说再见了……

篇7:追忆流失的时光作文

走在这有百年校史的校园中,别样的心绪涌在心头,曾几时,自卑无时无刻的缠绕在心头,梦中的大学在哪儿?那个被书香氤氲的大学在哪儿?当我第一次走进你的时候,走在这不大但凝缩这我所有的想象中的那样的大学出现了……西北大学这所全国重点高校,让我发狂让我第一次近距离的感受这样的气氛,走进教学楼,这种浓厚的学风让我欣喜,与辛辛学子们一起,捧起自己心爱的书一起的学习别有一番滋味,偶尔目光对视一阵害羞又立即扭过继续钻进书的海洋遨游其中,蒙蒙之中我感觉自己属于这所学校,但现实又将我拉了回来,唯有努力才是真,是的,唯有努力才是真。就让现实永远的被书香淹没吧……我一次次的鼓舞着自己,做最真实的自我。偶尔学累了走在校园小路上碰见有人问“同学,你知道咱西大……”慌的忙逃之夭夭,溜回教室继续看书,或许,西大就是我梦中的那所大学,一个西大就够了,我所想象中的学风就这样出现了……我真的很高兴在这样的校园中发现了自我,找到了我最需要的东西……

现实再次被无情的拉回,在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承认上述的都是我好高骛远,真真的做回如今的自己,文邹邹的东西是没人爱的,一个人的世界多了份孤单也多了份冷静,童话里都是骗人的自己创造的童话更容易欺骗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更易被瞻仰,两所学校如此的近距离但差距有如此的强烈,尽管毕业几年了偶尔想起当初傻傻的我无尽的酸楚感涌上心头,有时候文字不单单只是享受同时它也是情感宣泄的工具,一个人最后悔的就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的力量有时候是有限的,有限的力量做有限的事情就不会给自己增更多的烦恼,人要活得坦荡荡问心无愧,属于自己的别人占不了不强求不攀比不抱怨才是做人的根本。

在最困境的时候莫过于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很感谢在人生的道路上朋友们对我的支持与鼓励,让我能够突破自己不断的奋进,细想起来自卑不单单只代表伤感,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化悲哀于奋进的人才能更多的承受挫折痛苦,而今的同龄人越来越多的做起了蹭饭族,随之而来的就是面临的方方面面的现实问题,中国教育存在的缺陷愈来愈明显,空空泛谈的大话、教条主义的课本知识、以优异的`考试成绩为目的学生、培养学习机器的老师。我们的想象力呢?我们的实践能力呢?我们的抗压能力呢?最终的受害者除了学生自己还会有谁为之买单?

当年我也是浩浩荡荡的毕业大军中的一员,也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生存压力,心高气傲的人总想去外闯一闯直到撞得头破血流方肯回头,被残酷的社会磨得渐渐收敛起火热的性情是否就意味着开始按部就班的走大多人的老路,拼爹时代已经到来有个靠山坐享其成也是快活,绝大多数的年轻人则没有这么好运自然没有这样的美差,偶尔抱怨有情可原倘若因此就当做发泄工具则是愚笨的表现,现实中是没有谁对谁错的。

篇8:反思客户流失的真相

“冷漠”这样一个听起来很中性的东西竟然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确实很有意思,甚至许多人会感到吃惊。因为“冷漠”既不是“粗暴”,也不代表“敌意”,更多的是缺乏关心。

但如果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呢?在与一家公司打交道时,你会在什么时候感觉满意度降低?如果一款产品存在缺陷,联系客服之后,一位阳光、靓丽的客服代表帮你解决了问题,最终你对这家公司的观感可能很好。但反过来想,如果遇到的是一个照本宣科的家伙,纯粹只是走走过场,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有人曾试图找到这样一家公司:员工敬业度低而客户满意度高,但到现在为止尚未发现。说到那些“以客户为中心,”的伟大公司,他们的伟大之处便包括令人难以置信的员工敬业度。敬业不仅仅指情绪高涨、乐观快乐,同样也指员工发自内心地“在乎”(即冷漠的反义词)。员工每天去工作,对于产品、服务和体验拥有一种主人翁精神。

如果一家公司内形成文化,所有员工都愿意融入其中,客户自然能感觉得到。虽然看不见,但它就在你和客户进行的日常互动中,隐含在客户体验的不同方面。

上一篇:五四青年节活动通知稿下一篇:读唐诗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