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2024-05-10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共8篇)

篇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主要原因

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4个方面。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地面物质组成。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

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开矿。

篇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调理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各业生产。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2、采取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恢复地表植被;

3、合理放牧;

4、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安排生产生活;

篇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关键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策与措施,黄土高原

总面积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地区, 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阴山, 水土流失面积占了71%, 达45.5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要与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的治理进行比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自然原因有黄土疏松易侵蚀和崩塌;降水集中在夏季, 且多暴雨;植被稀疏, 侵蚀作用较强。人为原因有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采矿, 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产生的危害:造成河道淤积, 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降低土地生产力, 造成环境恶化, 使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包括水土保持和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的原则: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治理和开发相结合。基本措施有:压缩农业用地, 采用现代农业技术, 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场, 规定合理的载畜量。露天采矿, 及时回填复垦。目的:改善环境, 提高植被的覆盖率, 防止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保持水土, 建立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 应以县为单位, 以小流域为单元, 因地制宜采取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 防治结合, 集中连片, 综合治理, 逐步建立起措施配置合理的水土保持工程体系。针对多沙粗沙区沟道侵蚀和重力侵蚀严重的特点, 必须突出以治沟骨干工程和淤地坝为主的沟道坝系建设, 加大工作力度, 就地拦蓄利用水沙资源, 建设高产稳产农田, 促进退耕还林, 长期保持拦泥淤地效果;对风沙区的治理, 采取植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 制止沙漠扩张, 防治土地荒漠化。

一、全面、综合、系统研究水土保持, 提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科技水平

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力各个要素相结合, 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推动力:农业科技与农业劳动者结合, 可以形成高素质的劳动大军, 使农业经济从“体力经济”向“智力经济”转化。从1949~2009年以来, 我国对黄土高原经过综合、系统和全面研究, 不仅对黄土高原的形成、土地类型、灾害危害、经济发展、整治进程等取得翔实的资料, 掌握了土壤侵蚀发展规律, 更在水土保持、建设优良生态, 促进农业发展上开展科学试验。[1]在气候条件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 地球表层生物、物理、化学等过程, 特别是直接影响水土流失的地表水文过程、土壤侵蚀类型的演变过程也产生了新的特点,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的学科理论与内涵也发生了许多变化。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目前, 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滞后, 已成为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的限制因素。因此, 一方面要坚持应用现有的科研成果, 使之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尽快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黄土高原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研究与探索。一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动态监测评价关键技术。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其中的关键问题是监测网络结构、监测站点布设、监测指标体系、动态数据采集、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等, 亟待研究解决。二是在生物工程治理中, 培育根系发达、固土蓄水性能好、抗旱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的乔木、灌木和牧草, 以解决当前林木成活率低,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差的问题;三是进行土地集约化利用和人口承载力研究, 对土地粗放利用、人口密度过大和生态环境改善造成人影响的问题, 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四是探索工厂化养猪、养牛、养羊、养鸡和农产品深加工方向, 彻底解决野外放养破坏植被, 以农以粮为主, 农、林、牧加工业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通过现代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生态环境建设定会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大力发展水利工程建设, 建设高标准农田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各项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事业。兴水利、除水害, 始终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倾力关注和优先解决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黄土高原兴建了一大批各类水利工程, 在抗御水旱灾害、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粮食稳步增产、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用水需求、改善生态环境和航行条件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利建设取得的长足进步, 为发展现代水利奠定了良好基础。黄土高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十分突出, 与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极不相称。突出表现在: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标准低, 老化失修严重, 抗御水旱灾害能力不强, 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不相适应;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 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因此, 目前应坚持以水浇地和“四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田基本建设, 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多年实践证明, 针对黄土高原“十年九旱”和退耕的现实, 坡耕地不能稳产和高产的情况, 必须大力发展水浇地和搞好“四田”建设。陕西省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许多先进典型, 如榆林的以高标准基本农田为基础的综合治理典范;延安的高标准宽幅水平梯田, 咸阳北部高标准水平埝地, 渭南一些灌区配套齐全的高标准水地, 这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一段时间基本农田建设的发展思路将走向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秀美山川为中心, 以粮食增产, 农民增收为目标, 以兴水治旱为重点, 以精品农田建设为基础, 实现山水田林路沙统一规划,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优化配置,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全面提高的新路子。目前水浇地或沟坝地的粮食单产为3, 750~6, 000公斤/公倾, 相当于10~15公倾旱坡地产量, 每公倾梯田的产量也相当于3公倾旱坡地产量, 每公倾梯田的产量也相当于3公倾旱坡地的产出。长期的水土保持实践经验表明, 淤地坝是陕北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措施。在陕北地区的沟沟壑壑, 人民群众广泛流传着“打坝如修仓, 拦泥如积粮, 村有百亩坝, 再旱也不怕”, “沟里筑道墙, 拦泥又收粮”的说法。并亲切地称淤地坝为“粮囤子”、“钱袋子”。实践证明, 淤地坝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

多年来, 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发展旱区水利工程建设, [4]甘肃相继建成引大入秦、景电一期、景电二期、靖会、盐环定等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和一大批小型水利工程, 发展水浇地近20万公倾, 使陇中地区的水浇地面积达到32万公倾。庄浪县坚持34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累计修成水平梯田6.3万公倾, 每年拦蓄降水4, 185万立方米, 拦水效益达86%, 拦泥沙433万吨, 拦泥效益达97%, 庄浪县梯田化项目工程彻底改变了农业基础条件, 促进农业生产取得高效。事实证明, 在黄土高原干旱地区发展水利建设事业, 无疑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同时开展“四田”建设, 通过修筑高质量的水平梯田, 沟底修筑阶梯式沟坝地, 在田埂栽植经济林木, 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又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据甘肃水保局2000~2004年连续5年对测定调查表明, 在同类区, 同等化肥及投入情况下, 梯田比坡地在单位面积可增产年对测定调查表明, 在同类区, 同等化肥及投入情况下, 梯田比坡地在单位面积可增产825公斤/公倾 (见表1) 。粮食平均产量增加1, 183公斤/公倾, 使人民稳定脱贫致富, 土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事实证明, 在黄土高原干旱地区发展水利建设事业, 无疑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同时开展“四田”建设, 通过修筑高质量的水平梯田, 沟底修筑阶梯式沟坝地, 在田埂栽植经济林木, 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又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为此, 一是强化政府行为, 千方百计落实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农田建设的投入;二是必须坚持“建田”和“保地”两条腿走路的决策;三是进一步固本强基, 提高对农田基本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高标准现代农田可达到旱能灌、涝能排, 增加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使农业生产达到可持续健康发展。[3]按照“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 配套建设, 适当超前”的原则, 切实搞好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 进行田、水、路、渠的科学规划, 对废弃地进行复垦整治, 建成田面平整、格田成方、绿化成行、灌排设施配套、地力水平较高的高标准农田。解决了农村目前部分可耕地高低不平、农田环境面貌零乱、农田灌排系统不配套、抗灾能力降低等问题。黄土高原地区属于旱涝保收地面积小, 旱地面积大的地区, 旱地的丰收对粮、油、菜生产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整个地区中低产田面积大, 占黄土高原耕地面积的73.6% (见表2) , 在黄土高原285个县中, 属于低产县占47.4%, 中产县占41.0%, 丘陵区低产田面积比例还要大一些, 陕西米脂低、中、高产田农耕地的比例分别为68.1∶24.5∶7.4。

三、科学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减少小流域水土流失

小流域的综合治量与开发, 小流域治量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的一个单元体,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它反映了区域水土流失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但又充分地体现了地段性特征。小流域的治理就是根据某个流域的具体情况按照优化组合的原则, 将前述的单项防治水土流失的技术按一定结构进行科学配置, 形成流域内的综合系统。

首先是搞好设计。要制订好分步实施计划, 小流域的上游要封山育林, 陡坡垦种的要逐步改为梯田或退耕还林。要对城镇、人口密集的村庄和保护大片农田的地段先行整治。一是整体设计应根据流域的自然、社会特点以及生物种群的利用优势, 正确应用系统工程的原则和方法, 围绕经济发展目标,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实现生产水平的较大幅度提高;二是整体设计应根据流域经济形成、汇集与发展, 呈网络状循序渐进, 逐级递加的规律性, 由上而下, 建成各项措施, 合理配置的有机整体, 实现流域多元化, 多方位全面控制, 以达到水土资源的高效开发与永续利用;三是整体设计中的防洪系统、资源利用、经济效益三项指标要安全、优化、高效;四是整体设计应广泛对已有的技术进行改进组装、配套实施, 以小型提水保土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及保土耕作法等农艺措施协调配置为技术途径。

第二综合整治。在具体工作中要处理好长期收益与近期收益,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 集体治理与个体承包的关系。小流域治理的综合治理, 各种治理措施的配置, 要为综合治理区的经济腾飞提供物质条件, 使治理开发与经济发展融为一体。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规模的扩大, 小流域内基本农田的增加, 林草发展和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 农林副渔的全面发展, 农副产业的兴办, 依托小流域发展商品经济, 将小流域的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和商品优势, 形成具特色的商品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治理, 定西试区土壤侵蚀模数由39.5吨/公倾·年下降为23.5吨/公倾·年, 成效显著。[2]针对黄土高原早作农业区地大面广, 有着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较大差异的气象因子与植被, 应因地制宜进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 加快配套和节水改造, 搞好末级渠道的配套, 完善农田灌排体系, 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 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工程项目, 扎实推进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夯实水利基础。不能采取单一的治理模式。

第三是典型引路。小流域是江河的最小单元, 是产水产沙的源头, 把小流域治理好了, 减沙减洪也就解决了。因此要将小流域治理作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和农业建设的战略性根本性措施。按小流域进行综合、连续、集中的治理, 是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要用典型引路的办法宣传小流域治理, 突出宣传一批凸显小流域治理的先进典型。通过典型示范引路、科技强力支撑等举措, 陕西千阳冯家山水库抢抓机遇, 迎难而上, 取得一定的成效, 生态效果明显, 过去的几年中, 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5.78公倾, 其中营造水保林500.76公倾, 经济林72.27公倾, 种草149.34公倾, 封禁治理474.36公倾, 维修生产道路6.72公里, 修建抽水站一处, 完成工程总投资264.05万元 (见表3) 。

四、推广集雨节灌技术, 促进旱作节水农业

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 正常年份全国半数以上城市缺水, 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亿元。每年由于干旱缺水损失粮食400亿公里以上, 2000年严重干旱时减产粮食达600亿公里。缺水是黄土高原当代和未来社会发展最为突出的矛盾, 节约用水, 既关系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 也成为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的任务。针对降水径流资源、井泉、河流、塘坝和已有的蓄水工程、农业生产、乡镇工业、人畜饮水进行水利计算, 确定集雨节灌溉系统规模控制范围, 根据水源位置, 提出集雨灌溉系统概算。

(一) 推广农艺节水技术。

一是推广小麦、玉米、水稻高产节水技术, 主要是根据作物水肥需求规律, 运用耕作技术, 减少无效用水。二是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 继续运用梯田与条田种植、水平沟种植、隔坡水平沟种植、坑田种植、地孔田种植、垄沟种植等传统的节水种植方式, 这些种植方式土壤含水率一般提高1%~8%。三是采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一批抗旱、节水、优质、高产小麦、谷子、牧草新品种, 1987~1988年乾县枣子综合试验区通过引进选育品种, 从23个品种中, 初步筛选出抗旱丰产品优的“晋麦20”、“晋麦21”和“多抗1号”小麦, 这些品种均为半冬性, 中早熟, 分蘖强, 成穗多, 抗青干, 籽白半角质, 品种优良。

(二) 推广节灌技术。

节灌的目的就是把有限的水资源最经济、最有效地用于农业生产, 把利用人工集存的有形水用于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时段或作物需水关键期定量补偿灌溉干农田。小麦一次性供水量控制在20~50毫米, 供水方式可采用微滴灌、微喷灌和小出流灌。玉米一次性供水量50~70毫米, 供水方式可采用微滴灌, 小管出流灌、瓦罐渗灌, 点浇等形式。[5]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水利局在缺水的黄草羊河试验, 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80毫米, 蒸发量达2, 198毫米, 春小麦生育期为3月上旬至7月下旬,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4.6毫米, 蒸发量658.1毫米, 土壤主要以中壤土为主, 地下水埋深120米以下, 试验区为全国节水增效灌溉项目区, 通过2000年试验, 虽然增产幅度不大, 但节水效果十分明显 (见表4) 。

(三) 推广应用薄壁水窖技术。

水窖 (又名水瓮、旱井) 或水窑, 是干旱缺水地区修建的一种蓄存“天水”的水利工程。它具有投资小、投工少、见效快和施工简单、群众易办、管理使用方便等特点, 不仅是解决山丘缺水地区人畜用水的好办法, 而且还能起水土保持作用, 深受群众欢迎。多年来, 旱区人们为了谋求生存, 创造和积累了不少修建水窖、水窑的好经验。这些工程, 在大旱之年, 不仅解决了人畜生活用水, 也为抗旱点种、点浇提供了水源, 对解决旱区群众生活, 发展农业生产都起到了显著作用。目前, 水泥薄壁水窖作为一种控制水土流失的新技术, 不仅具有积蓄雨水, 拦沙拦泥作用, 而且建在公路附近的薄壁水窖还具有保护公路及两旁农路和梯田的作用, 利用庭院建造的薄壁水窖和蓄雨水, 既可补充人畜饮水的不足, 又可以发展塑料大棚, 日光温室种蔬菜, 在果树需水关键期进行补充灌溉, 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宁夏海原冯川村在连续大旱, 作物基本绝种的1992~1995年集水补灌的瓜菜和地膜玉米单产分别达到1, 500~4, 100公斤/667平方米和410~650公斤/667平方米, 这是该地区“秋雨春用, 春旱秋防”, 且户户都可为的最有效最为现实的措施。

(四) 推广行走式节水机械灌溉播种技术。

行走式节水机械灌溉播种技术的主要工艺是用拖拉机牵引载有水箱的拖车, 后部牵引播种, 同时进行施水、施肥作业, 水箱上引出的水管与播种机施水装置相连, 播种时可一次实现开沟、施水、施肥、播种、覆土等多项作业。如果土壤墒情不好, 还可以结合苗期缺水, 进行苗侧施水、施肥联合作业。这项技术不仅充分利用了农村保有量较大的拖拉机等动力, 提高了现有动力机械的利用率, 而且配套的播种机具结构简单, 多功能, 复式作业, 造价低, 能够适应当前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 这项技术还体现了新的灌溉理念, 即灌溉不是大水浇地, 而是根据作物需水要求, 适时定量地施水到种子周围和作物根部土壤中, 从施水机理上避免或减少了多种形式水的浪费, 实现了高效、节水、抗旱、保苗和增产目的。

五、加快退耕还林还草, 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

长期的陡坡开荒, 滥伐森林, 过度放牧, 乱弃乱挖等, 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系统不断恶化, 生态建设的最急迫问题是植被恢复。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0]24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2]10号) 和《退耕还林条例》的规定, 国家林业局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各有关省 (区、市) 、有关部门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按照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确定的2001~2010年退耕还林1, 467万hm2的规模, 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国家粮食局编制了《退耕还林工程规划》 (2001~2010年) 。黄土高原开展了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并且取得了成绩。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 加快生态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生态建设的持续和稳步推进, 必须有强劲的后续产业支持, 否则难以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面对生态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 坚持生态优先、产业发展、农民致富的原则,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 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 切实加快后续产业发展, 有效巩固和扩大生态建设成果, 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大力发展草畜产业。确立“立草为业、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新思路, 大力发展生态型草畜产业, 实现山区由传统种植业向现代生态畜牧业的转变。推进草畜产业多元化。因地制宜地种植紫花苜蓿、红豆草等优质牧草, 扩大饲料玉米种植面积, 促进羊、牛、猪等养殖业的共同发展。重视引进优良品种, 加快专用品种选育、推广, 扩大优质专用型马铃薯种植。大力推行马铃薯脱毒化、标准化栽培技术和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种植, 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推进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的重组整合、技术改造与产品升级, 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马铃薯保鲜贮藏、分级包装、期货贸易等物流业, 全面提高马铃薯产后商品化率和加工率。

地域广阔且自然环境恶劣的黄土高原, 单靠人工的力量来恢复植被是不可能的。事实证明:在不同的降雨条件下, 就会有相应种类的生物生长繁衍, 这就使生态系统具有自然修复功能, 其必要条件是停止或减少人类的干扰影响。因此, 在继续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同时, 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针对黄土高原大片人口密度比较小、降雨适当的地区, 要采取退耕、封育、禁牧等措施, 促进生态自然修复, 恢复植被覆盖, 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程。退耕还林还牧[6]其目的是因地制宜封山、造林、种草和禁牧、达到“山青、水秀、村美、人富”。国务院提出“退耕还林 (草) , 封山绿化, 以粮代赈, 个体承包”的十六字方针, 对指导生态恢复与重建有指导意义。当前应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加大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 坚持退耕还林还草和贫困山区移民, 禁止徒坡开荒种地, 恢复林草植被。对部分退耕确有困难的贫困山区, 应实行向条件相对较好或耕地充足的地区整体移民, 以减轻山区的人口压力, 防止退耕反弹。同时应制定政策, 禁止对现有荒山荒坡的开垦, 禁止对荒山荒坡过采、过牧等掠压式经营, 造成新的水土流失。还要加强对现有林草植被的保护, 封山育林育草, 使荒山荒坡的植被得到一定恢复后, 再进行植树种草的荒山绿化工作,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草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 一是可以带动畜牧业发展和养殖业的发展, 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二是饲草喂畜, 畜粪肥田, 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减轻退耕还林还草的压力, 提高农民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甘肃定西试区实施在梁峁沙棘、油松林带和沟道反坡台、水平沟内大面积种植紫花苜蓿和红豆草、草木樨等, 不仅迅速提高了地面覆盖度, 减少了水蚀、风蚀, 而且还为畜牧业提供了优质饲草来源, 改变了当地生态小气候。带动庄浪县在全县范围年推广紫花苜蓿种植面积0.60万公倾, 红豆草种植面积0.07万公倾。[6]

六、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 强化监督监测工作

西部大开发, 必将伴随着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 产生新的水土流失是客观的现实, 因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预防监督工作面临着重大的压力。一是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大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的协调和监督执法力度, 促进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法制体系和执法体制建设, 制定黄土高原执法情况监督工作规范和黄土高原近期水土保持监督工作规划, 明确流域预防监督工作的思路和目标。二是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 推进监测评价工作。实施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 同时力争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做好水土保持监测规划, 完善水土保持常规监测点建设, 开展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益的监测评价试点。加强监测, 是目前水土保持工作的迫切要求, 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 全面摸清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状况和水土保持基本现状。三是按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 (水利部12号令) 的规定, 坚持“科学、创新、务实、发展”的工作思路, 落实重点治理工程的水土保持定位监测, 加强重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 开展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或水库区的区域监测, 加快水土流失数据库建设步伐, 逐步实现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全面监测。建立适合黄土高原实际的土壤年流失量监测模型, 开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系统”, 逐步实现水土流失监测工作的定量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防洪影响及加快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建设的必要性, 论证上中游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在防洪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研究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防洪不利影响的对策, 掌握水土流失分布状况, 并对水土流失发展趋势做出科学预测, 为流域水土保持和防洪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四是加强监测制度建设, 完善监测技术体系, 严格监测资质管理, 保证监测质量。创新和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市场运作与社会参与的新机制。坚持预防监督、保护环境, 把预防保护工作放在首位, 加大预防保护力度, 最大限度地减少、防止新的人为水土流失, 以减轻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的任务和压力, 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搞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工作, 通过规范化建设来提高执法队伍素质, 提高监督执法水平。五是按照国家规定, 聘请有资质单位进行编制水保方案, 严把审批质量关, 提高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效率, 使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同时加强了水务与发改、环保、国土、交通等部门协作配合, 抓住开发建设项目立项的关键环节, 从源头入手, 充分发挥部门联合互动优势, 切实做好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和落实工作, 建立和完善了有偿使用自然资源和恢复生态环境的机制, 实施生态补偿保证金制度和矿山生态恢复工程, 有效维护绿色生态环境。

七、推进依法治水和科技兴水,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 人均水土资源相对匮乏, 而水土流失又比较严重的国家, 水土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显得尤为珍贵。加强宣传教育, 强化全民水保意识和法制观念。健全完善水法规体系, 抓紧出台《黄土高原各省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条例》、《黄土高原各省区节水条例》、《黄土高原各省区农田水利管理条例》等水利法规, 适时修订水利规费征收管理办法。建立水利科学研究和技术成果推广专项资金, 加强水利基础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工作, 把水资源优化配置、防灾减灾、节水技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和水利工程技术难题研究, 纳入政府科技攻关计划给予重点支持。完善水利科技推广体系, 加快以工程技术、节水技术、水利技术等为重点的水利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加快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质监测与评价、水土流失监测等水利信息系统建设, 加强水文站网建设, 增强防灾减灾指挥决策和水资源管理支撑能力, 为社会提供全面、快捷、准确的水利信息服务, 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健全完善水政监察执法体系, 加强水事纠纷调处, 依法查处河道设障、非法采砂、非法取水、非法设置入河排污口等水事违法行为, 维护健康水事秩序。要进一步宣传《水土保持法》, 不断提高城乡人民和各级领导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广泛深入地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森林法》及有关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 做到面向领导, 提高对水保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 采取有效方式, 对水土保持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 扩大宣传覆盖面。司法部门、新闻宣传和教育部门都应积极配合《水土保持法》的宣传, 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水土保持工作的大气候;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法规体系。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差异很大, 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地方配套法规, 从上到下形成完整的水土保持法规体系, 才能把法律法规落到实处;要建立一支能打硬仗的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队伍。各级都要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督机构, 专门负责实施《水土保持法》。再好的法律如果没有一支过硬的执法队伍来监督实施, 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要配备好人员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执法条件, 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监督执法人员, 精通法规、秉公执法, 敢于和任何违法行为做斗争;面向山区群众, 增强水保国策意识;面向开发建设单位, 使其自觉履行防治水土流失的义务和责任。搞好人员与队伍建设, 要严格执法。各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机构对于违反法规, 造成水土流失灾害和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的, 要依法追究开发建设单位法人和主事者的责任。对置国家法律于不顾、我行我素, 本位主义严重, 造成恶劣影响的, 要迅速查明情况, 专案上报, 严肃处理。各级公检法部门要配合做好执法工作, 决不允许任何破坏水土资源的现象存在。

八、切实加强对发展现代水利的领导, 搞好水土保持宏观战略研究

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本着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把发展现代水利和水土保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领导任期水利工作目标责任制, 把治水业绩作为各级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黄土高原各省、地市、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加快水利发展的具体措施, 切实解决制约水利发展的投入不足和体制性、机制性问题。采取以奖代投的措施, 鼓励省、市、县政府加大对水利投入。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要大力支持水利事业发展。发展改革部门要把水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积极推进水利重点工程建设。财政部门要根据水利事业的发展需要, 积极筹措资金, 加大投入力度。国土资源部门要做好水利工程土地征用和补偿工作。环保、住房城乡建设、交通、农业、林业、物价、扶贫、气象、工商、税务、电力、金融等部门和单位, 要抓紧研究和认真落实支持水利发展的具体措施。各级机构编制、财政部门对具有社会公益职能的水利事业单位, 要按其职能核定编制和经费。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强宣传, 形成全社会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水利发展的舆论氛围。

建国60多年以来, 面对黄土高原日益严酷的生态环境, 当地人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大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 坚持走“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治穷致富”的生态建设路子, 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恢复与调整理念上,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水土保持实践, 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 使我们的主观意志与自然规律相统一,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存与发展“双赢”的新理念, 由“征服自然”转为“适应自然”, 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 但终因自然环境严酷、人民生活困难、投入资金不足, 生态环境不良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 今后一个时期,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以国务院批复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为依据, 按照“防治结合, 保护优先, 强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方略。研究生态演替变化, 探讨生态系统发展规律, 对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建设秀美山川, 发展国民经济, 生态系统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应在已有土壤侵蚀区划和水土保持治理分区基础上, 充分考虑人工自然恢复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 研究并做出新的分区方案, 包括:生态修复潜力评价、主要水土保持重点地区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分区,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分区。近期研究重点是投资机制与管理体制。应实施科技与工程一体化制度与模式, 从工程建设经费中划出一部分资金, 重点支持研究工程建设中急待研究解决的若干科学技术问题。尽快制定全国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规划, 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全国水土保持科研单位围绕重大科技问题联合攻关、协同作战。

参考文献

[1].高照良, 张晓萍.粮食安全问题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9

[2].赵晓英, 陈怀顺, 孙成权.恢复生态学——生态恢复的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7

[3].高照良, 彭珂珊.西部地区生态修复与退耕还林还草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5

[4].段巧甫.水土保持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9

[5].高照良, 张晓萍, 彭珂珊.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及其规划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7

[6].水利部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淤地坝建设势在必行[J].人民黄河, 2004, 36 (5) :42~43

篇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关键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辩证法

人是一颗能思想的芦苇。哲学思想和原理对解决地理问题有指导价值。如能正确运用,可达到宏观调控、提纲挈领之效果,亦有高屋建瓴、运筹帷幄之气势。比如,用辩证法的观点审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不仅能使我们对该问题的认识上升一个层次,还可以启发我们找到解决此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一、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危害

1、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普遍联系的

自然地理环境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这四个基本圈层在能量的支配下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从而产生自然地理动态的物质体系——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成为地球表层的组成要素。”[ ](P24)各要素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整体。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同时又有差异性和多样性。基于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和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规律,可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总结如下。

水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同样,其危害也是多方面的。李永红、高照良总结为:恶化生态环境,引发黄河水患,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危害农业生产,导致贫穷落后。[ ](p149-152)张喜荣等总结为:“破坏土地资源,生产能力降低;农田破坏严重,削减土壤肥力;降水少而不均,干旱灾害不断加剧;林草比例严重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两者用词有差异,但实质是相同的,即水土流失的危害表现在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五个方面,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又进一步造成了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2、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地理环境整体恶化的关键部分

自然地理环境每时每刻都在演化,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和变化发展的永恒性。演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系统的特点。根据辩证法,系统“具有要素、结构、功能三大要素”[ ](p43),这在环境演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某个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化,也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变化”[ ](p87-8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会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由于土壤侵蚀,肥沃的表土层逐渐失去,土地变瘠薄,生产力下降。同时,地面被流水侵蚀出现沟谷,随着沟谷不断延长加深,昔日平整的塬面被切割分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形,这反过来加剧了水土流失。并且,由于土地肥力下降,植被覆盖度变差,土壤侵蚀更易发生。河流的产流模式、大气的温度和水汽含量等一系列地理要素都将产生响应。黄土高原整体环境趋于脆弱。

由此可见,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变化的关键部分。如果不加限制和抗衡,水土流失会使当地地理环境的演化陷入恶性循环。这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中要素相互组合、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各地理要素协同作用、相互促進,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动力强劲、危害严重,构成了一个愈演愈烈的反馈机制。

3、水土流失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根据质量互变原理,地理环境及其要素的变化,先是从量变开始的,当量变逐渐积累,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发生质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是量变长期积累达到质变的结果,冰冻三尺,非一夜之寒。纵观中国历史,“陕西关中之所以成为13 个封建王朝的建都之地,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这一地区植被茂盛,生态良好,为农业文明的发育和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只是由于后来生态遭到破坏,黄土高原地区逐渐落后了。”[2]同样的道理,要想改变黄土高原当前的水土流失现状,也需要采取综合手段,使各种积极的力量持之以恒地汇聚,把各项有效的举措都坚持足够时间,才能用量的不断积累换取质的重大改观。急功近利、急躁冒进只能适得其反。

4、利用系统优化的观点治理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发生整体变化的过程。而事物的变化,又大多有“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特点,往好的方向转变难,往坏的方向发展容易。黄土高原出现今天的地理特征,是数千年来往坏的方向发展的结果。但是,根据系统优化的观点,如果我们遏制住水土流失的势头,其他地理要素也会往好的方向发展。例如,“打坝淤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项有力措施,做法是在沟谷中修建淤地坝,对河川径流起抑制作用,从而堵截向下游输送泥沙的通道。淤地坝除了保水保土保肥的功能,还有滞留洪水、调蓄径流的功能,并使沟谷变成小平原,因而增加了耕地面积和土层厚度,改善了交通条件,使当地生态系统得到优化,进入良性循环。

二、从对立统一的观点看水土流失的本质和核心

1、水土流失与保持的统一性和斗争性

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存在着水土流失与保持的此消彼长、你进我退。这是一对辩证矛盾。如果不存在流失,也就无所谓保持,体现了矛盾的统一性。但是,流失掉的多了,保持下的就少了。保持住的多了,流失掉的就少了,这又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当黄土高原气候变暖,蒸发变旺盛,降水变率增大,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增加时,水土流失的强度和范围就会扩大。反之,当气候变得温暖湿润,植被生长良好,暴雨减少时,有利于水土保持。同理,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加剧时,黄土高原生态系统不堪重负,水土流失加重;反之,如果人类减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开发利用的强度,防治水土流失,区域生态就会逐步改善,进入良性循环。

2、人地矛盾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主要矛盾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多种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这里存在总降水量较少但植被生长需要较多水分和人类生产生活需要大量水资源之间的矛盾;存在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而植被生长发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对稳定的水源供应之间的矛盾;存在夏季暴雨集中流域产流迅速而土壤和植被对水分的吸收和涵养需要一个过程之间的矛盾;存在自然资源的再生更新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而人类的开发利用过度频繁的矛盾;存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改善当地居民生活之间的矛盾。

篇5:高考地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

1.地形方面:黄土高原平地少,斜坡多,地面破碎。

2.土质方面: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3. 降水方面: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

4.植被方面:植被被严重破坏,大多数地区地表裸露。

二、人为原因:

篇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和河流的综合治理

[考纲要求] 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

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知识精讲]

一、水土流失的治理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1)脆弱的环境

快速增长的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很大。人口增加解决吃饭问题开垦陡坡、林地、草地等,造成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2、水土流失的治理

(1)水土流失的形成

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暴雨的冲刷

人为因素是形成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使原来的林草植物被破坏殆尽,地法恢复;开矿。露天煤矿的建设,大面积挖开原生地面,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降低,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河道滩地开矿使大量泥党小组直接进入河道,增加河流泥砂

3、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压缩农业用地,挖掘水资源潜力,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生产率,建成高产农田,这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

扩大林、草地面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改善天然草场和植被: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加强放牧管理,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场,保持水土

4、水流域的综合治理

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可以看作为一个完整的地域单元。从泥沙的生产到输水输沙,均在小流域内完成。可以利用小流域的经验,进行更大流域的治理。

重点: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秤体系。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工程见效快,工程养林草,林草治根本,林草固工程;提高土地生产率,农业技术是关键

模式:见第二册选修课本P63页 治理方针:保塬、护坡、固沟

二、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的为例

1、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

(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范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大部

干旱原因: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时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景观特征:水分条件自东向逐渐变干,自然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要特征

荒漠改造: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原生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水资源比较缺陷乏,改造难度大。人类活动形成的荒漠,其实质是类似于荒漠景观的严重的土地退化,表现为土地下伏沙层裸露,原因固定的半固定的沙丘活化,例如乌兰布和沙漠、科尔沁沙地等。这些荒漠的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容易治理和利用(2)荒漠化的发展

移民开垦一方面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带来荒漠化问题,其中与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最为严重

在半干旱的旱农耕区周围,如科尔沁沙地和内蒙古后山地区,沙质草原遭到过度农垦,或者固定沙丘在被开垦后活化,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

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在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等地,常常可以见到这种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

在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主要是过度樵柴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造成沙丘活化,例如塔里木盆地边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和河西走廊等地区的绿洲周围

在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使得河流下游或者扇缘植被缺乏水原而生长衰退,加上樵柴破绿洲周围的固定沙丘,导致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例如塔里木河下游和石羊河下游等地

近年来,在工矿开展、居成点和道路等基本建设中,不重视环境保护破坏植被、污染水源、弃土弃渣等造成荒漠化发展迅速。这种荒漠化土地呈点、线状、邻过城镇或者在矿开发区,面积小而分散,但对人类生活和生存环境危害较大。相参集中分布的地区如内蒙古的东胜和准格尔煤田等

2、荒漠化的原因与防治

(1)荒漠化的成因

从自然因素看,西北地区的地表除山丘陵外,平地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加上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这就为风沙活动提供条件

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多雨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相反,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的进程,但并非决定性作用

人类不仅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也是荒漠化的受害者。人为因至素主要表现为过度樵柴、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交通不注意环保等方面

(2)荒漠化的防治

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

内容:一是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三是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整治模式:

首先有明确的整治目标,即贯彻国家环境和资源法规,建立既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

其次,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

第三,要有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这是因地制宜实施治理措施,完成荒漠化防治目标的基本保证

建立早期预警系统,是预防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3)治理措施和经验

干旱、半干旱流沙地区飞机播种、设置沙障固沙、钻孔深栽等造林技术世界领先

宁夏中卫沙坡头采用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荒漠植物一般具有强大的耐旱力,有的根系和地下茎特别发达,以便从土壤和岩隙间吸收水分;有的茎叶具有毛或细刺;或者退化无叶,以减少蒸腾;有的具有耐盐特性

“三北”防护林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三、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为例

1、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1)防洪

长江洪水灾害:主要是由于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再加上河道宣泄能力不足所致。造成洪灾的原因。首先是自然因素。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如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同时来水,尤其是上游川江洪水也随之袭来,多股洪水遭遇叠加在一起,长江干流就势必会出现特大洪水。其次人为原因加剧了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过度砍伐,陡坡开荒等造林水土流失的加剧和围湖造田等)

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干流重庆奉节日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处于上游山区转人中下游平原的转换位置,控制着长江上游全部来水和来沙,并且对整个中下游洪水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三峡工程建成后,可以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如遇大于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配合分蓄洪工程及其他防汛措施,也可以避免荆江河段干堤溃决造成的毁灭性灾害。同时,由于上游洪水得到有效控制,可以大大缓解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减轻洞庭湖淤积,还可以大幅度减少分蓄洪水乱的巨大损失。因此,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特别巨大,这是其他防洪措施所难以替代的,防洪的需要,成为三峡工程的首位目标

(2)发电:长江三峡段位于我国地势从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水量大。建成后将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站。长江流域特别是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不中。修建三峡水电站对于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有重要意义

(3)航运:三峡工程的兴建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川江航运条件。水库建成后,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深加宽,从而使航道的通过能力提高,运输成本可降低1/3(4)三峡工程对中下游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三峡水库提水流往丹江口水库,再引水到华北)以及库区水产养殖等方面,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

2、百万移民及其安置

(1)移民安置任务的艰巨性(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贫因落后,特别是人多地少,产业劳动力容量低,使移民环境容量不足,这是移民安置遇到的最大困难

三峡地区教育、科技落后,人口文化素质较低,加上人们的风俗习惯和乡土观念,给移民安置增加了一定难度和障碍

移民得不到妥善安置,可能会留下闹返迁的后遗症,成为影响地区社会安定的不稳定因素。

(2)移民安置条件

三峡地区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和潜在的环境容量(从宏观、库区移民结构、土地资源三方面分析)

三峡移民大多可以就地后靠、就近安置,这是三峡移民的一大特色

三峡工程建设周期长、使得安置移民的生产和生活工作有足够的时间从容进行 三峡移民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全国的支援。对三峡库区移民,国家首次实行了开发性移民的方针

(3)开发性移民

过去水库移民长期沿袭按被淹没的实物量,向移民一次性发放赔偿费的做法。由于没有帮助移民开发新的生产出路,等赔偿费用完,移民的生活往往仍没有着落,从而产生种种问题和矛盾。

开发性移民也就是通过发展经济来安置移民,即除去一次性补偿外,移民投资作为开发资金,因地制宜地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发展经济、广辟生产安置门路,拓展环境容量,对移民迁建后的生产生活安置作全面安排

3、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和对策(1)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

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中下游: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们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调节局地气候。此外,与火力发电相比,还可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危害等

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库区:水库蓄水将淹没土地、耕地;在移民开发和城市迁建过程中,处理不当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水库可能诱发地震,并使库区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增加;库区和库尾的泥沙淤积加重;三峡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水库蓄水可能增加蚊虫孳生,对人群健康带来影响等

(2)生态与环境问题对策

一是不可逆转的影响,但仍可采取措施加以补救或挽回部分损失。淹没耕地、文物古迹、水生生物

二是影响较大,但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轻其不利影响。如水土流失问题、泥沙问题等

三是负面作用较小的影响。水库地震、陆生动植物的影响等

(3)三峡工程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影响和对策

总的来说,三峡景观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奇峰秀色还在,峭壁陡岩尚存。建成后还会出现新的景观。

通过迁移重建、原地保护、开发新的旅游区等加以保护

[能力训练] 右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完成1~3题:

1.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A 冲击扇

B 河流沿岸平原 C 河边滩地 D 河流三角洲

2.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 热量充足 B 太阳辐射强 C 水资源丰富 D 土壤肥沃 3.该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A 水土流失的治理 B 酸性土壤的改良 C 荒漠化的防治 D 河流的综合整治

4、我国“十五”计划提出,要“加强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读“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示意图回答:

(1)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 施加的影响。

(2)在东线方案工程中,可利用 河主干线及周边平行水道作为输水渠道。

(3)东线方案主要能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缺水的地区(自北向南依次为)河、河、河三大流域用水的紧张情况。

(4)在图中A、B、C各段输水道中,可依靠自流输水的是

段。

(5)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与。5、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首次倡议在三峡地区兴建水利工程。世纪交替,风雨沧桑,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孙中山先生的夙愿已经变成现实,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已经成功实现了蓄水、发电和航运。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有关三峡工程的问题。

(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慨。”《长江之歌》中的“雪山”是指()

A、昆仑山脉 B、唐古拉山 C、巴颜喀拉山 D、横断水脉(2)人们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是因为()

①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②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 ③水能资源丰富④与多条铁路和京杭大运河相交 ⑤河流沿岸经济发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3)离三峡工程最近的一个峡谷是:()

A、瞿塘峡 B、西陵峡 C、小三峡 D、巫峡(4)三峡工程竣工后的生态效益有:()

①防洪 ②开发性移民 ③净化环境 ④旅游 ⑤养殖⑥供水灌溉

A、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⑥(5)“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为什么长江荆江河段洪水威胁特别严重?三峡工程建成后,对荆江段的防洪有何作用?

(6)从自然区位看,三峡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级和第_____级阶梯过渡地带,从经济战略区位看三峡所起的作用是。

(7)从三峡工程的输电范围看,三峡工程的建设对我国东部沿海的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有何积极意义? 6、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启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从图中可以看出,南水北调东线输水通道主要通过 河;中线调水起自三峡,经过(河流)上的丹江口水水库,调往北京。

⑵试分析南水北调的主要原因。

⑶试分析南水北调输水和北方用水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输水: 用水:

7.读下列某地区地形图(图1)以及图中B点所在地区的气温降水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A处地形区名称是,它在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义是(至少答出三项):

(2)B处地形区的名称是,其成因是。

根据图1和图2所示资料,分析B所在区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3)C所在地形区目前面临的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分析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4)C所在地形区工业结构按其优先重点发展的顺序是:(填字母)

A.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电力、煤炭

B.煤化学工业、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电力

C.煤炭、煤化学工业、电力、有色金属冶炼

D.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 8.读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黄河源头,三年跨断流》

据玛多县水文站观测,1997年1月至3月,玛多县附近黄河干流出现首次断流;1998年10月20日至1999年6月3日,扎陵湖至鄂陵湖河段断流持续近8个月。其后,黄河源区连续两年出现黄河干流跨长时间断流。2000年河源区沼泽湿地及湖泊面积比1976年减少2748.53平方千米。1998—2001年,河源区原有的6000多个湖泊,干涸了约一半。仅2001年夏季,玛多县境内就有800多个湖泊干涸。同时地下含水层变薄,水循环模式改变,对地表水的调蓄功能降低。

2004年,北京市政府将把农业的节水作为重点。现在北京市每年的用水大概是37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占了40%。明年政府的大量投资将用在农业节水上,要把浇灌和漫灌技术改为滴灌技术。同时,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把农业用水量降下来在开源节流上。据统计,北京自1999年以来已连续5年干旱,目前密云水库蓄水量仅有7.7亿立方米,官厅水库蓄水量只有1.9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回答:

(1)引起黄河断流现象主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能力训练答案]

1、A

2、B

3、C

4、地表径流、京杭大运河、海河、黄河、淮河、A、节约、综合利用、防治水污染

5、(1)B(2)C(3)B(4)D(5)长江出三峡后进入长江中下游平原,荆江段河道弯曲,水流变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容易泛滥成灾。三峡水库具有巨大的调蓄功能,能减轻荆江段的洪涝灾害。(6)二 三 带动华中、西南乃至整个流域的经济发展。(7)水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三峡工程的建成发电可有效地改善我国东部城市的能源结构,用水电取代煤、油等能源,可减轻城市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6、⑴京杭运河 丹江口 ⑵南方资源丰富,北方缺乏;北方用水量大,供需矛盾尖锐;改善生态、加强生态建设。⑶输水过程中要注意沿线环境的治理和保护,确保清水北上。北方要注意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质。

7.(1)秦岭 南北方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旱地与水田分界线等等。

(2)渭河平原,断裂下陷形成的地堑。有利条件:①地势较为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500米左右),有河流经过(河谷地区)。灌溉便利,土壤肥沃;②夏季气温较高,雨热同期。限制性因素:①冬季气温较低(最低气温低于0℃);②年降水量较小(约600mm),冬春季较干旱(12月至次年3月降雨量少于60mm)。

(3)水土流失。原因分析:①自然因素:a.黄土是由较细的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b.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c.黄河在此多支流。②人为因素:a.植被的破坏毁林开荒,b.不合理的耕作制度,c.露天开矿。(4)D

篇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理》教学设计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标】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活动建议】调查本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危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保护治理措施。【学习目标】

1、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了解我国水土流失的状况,学会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3、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原理。【重点与难点】重点:

1、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难点:

1、认识水土流失的治理与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原理。【教学时】2时【教学过程】(第1时)复习:区域及区域差异、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发展)的关系导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与实施途径(转变观念,调整行为,加强国际合作)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区域内,人类通过能动地控制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在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又不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条下,既满足当代人和本区域发展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和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是相当复杂的,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不尽相同。(题2)新授: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知识背景介绍)

一、中国水土流失的概况据水利部遥感中心1990年调查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8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平方千米;风力侵蚀面积188万平方千米。4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减少耕地4000万亩,造成经济损失4000亿元。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东北黑土地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地区等地区,都有水土流失发生。而黄土高原是我国甚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从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获悉,虽经多年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仍有4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1%,依然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另:据三北防护林建设局提供的资料,“三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55.4万平方公里。其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之大、范围之广、强度之剧烈,居全国首位。)(过渡)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表现在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自然原因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等。人为原因主要指引起地表土壤加速破坏和移动的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以及其他人为活动,如战乱等。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原因又是什么呢?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出主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1、黄土的特性

2、降水集中,多暴雨

3、地质构造的不稳定

4、植被稀疏(覆盖率低,不足%)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开垦陡坡、毁坏树木、过度放牧和樵采、滥用土地(挖窑洞、采矿等)(学生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小结过渡]在水土流失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中,人类社会以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自然因素所致;进入人类社会以后,随着生产活动的发展,人为因素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例如,陕西省的安塞县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据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发现,本区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仅占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只要人类控制和改善自己的行为,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水土流失是可以得到控制和治理的。(第2时)水土流失对区域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又该如何治理水土流失?

三、水土流失的危害(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出主要的危害)

1、侵蚀的危害

2、淤积危害

3、引发山区的泥石流

4、造成生态恶化、加剧洪涝灾情

6、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如何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

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a)

治理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b)

治理经验: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可采取哪些有效的举措来改善环境与发展经济呢?(学生思考,提出建议)例如:①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不仅可以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而且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调动他们进行水土保持的积极性,从而主动去进行水土保持工作)②扩大林、草的种植面积。(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燥,扩大林草的种植面积,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而且还可以改变局部地区的气候,从而改善本区的生态环境)③水土保持工作应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光治理,不开发,农业得不到发展,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他们就没有进行水土保持的积极性,甚至为了增加收入,毁林、毁草开荒,反而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因此,要边治理,边开发。④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案例研究】湿地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1、湿地的价值(功能)

2、湿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板书设计】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一、水土流失概况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

三、水土流失的危害

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1、主要措施——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

2、治理经验——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连续治理。

篇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关键词:黄土高原,影响因素,水土保持,发展思路

黄土高原哺育了华夏儿女, 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与西北内陆之间, 是我国西部高山高原与东部丘陵平原之间的一个起伏不平和地面很破碎的高原, 全境几乎都被第四纪黄土所覆盖。黄土高原沟道之多堪称世界之最, 沟道纵横是黄土高原的一大自然景观, 是我国独特的地理区域, 它在地理上有许多显著的特色。黄土高原的土地辽阔, 是我国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是我国矿产资源 (特别是煤炭) 最富集的地区, 矿产资源具有种类多、储量大、组合好、位置适中等优点, 在全国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地盘。但千百年来, 水土流失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沉重的灾难,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治理的地区之一。

一、水土流失的现状和特点

水土流失在国外叫土壤侵蚀, 美国土壤保持学会关于土壤侵蚀的解释是:“水、风、冰或重力等营力对陆地表面的磨损。或者造成土壤、岩屑的分散与移动。”英国学者对土壤侵蚀的定义是:“就其本质而言, 土壤侵蚀是一种夷平过程, 使土壤和岩石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转运、滚动或流失。风和水是使颗粒变松和破坏的主要营力。”土壤侵蚀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全球约有196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受到各种形式土壤退化的影响, 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国水土流失尤为严重, 根据最新第2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表明, 全国现有的水土流失面积为356.0万平方公里。在黄土高原64万平方公里中, 集中连片的水土流失面积有45万平方公里, 其中丘陵沟壑区面积占该区总面积约40%, 水蚀、风蚀、重力侵蚀都很严重, 每年从黄土高原输入黄河的泥沙达16亿吨, 实际产生侵蚀的土壤在20亿吨。据粗略考察, 黄土高原长于1公里的沟道有30多万条, 总长度达100万公里以上。这些沟道都是山洪冲刷形成的, 是洪水沟, 80%以上是干沟, 无常流水其原因是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暴雨频繁、水土流失严重, 造成肥土大量流失, 从根本上恶化了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 造成黄河下游历史上经常决口、泛滥和频繁的水旱灾害, 给该区农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严重阻碍了该区的经济发展。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是制约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据观测, 一般土壤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5, 000~10, 000吨, 有的甚至高达20, 000~30, 000吨。面蚀主要产生在坡耕地上, 15~25度陡坡每年每公顷流失土壤75~150吨。沟蚀中沟头前进年均3米左右, 有的甚至一年前进30多米;在沟中由于沟底下切, 加剧了沟壑两岸崩塌、滑塌等重力侵蚀, 成为小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在长期流水侵蚀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 形成沟壑交错其间的塬、梁、峁。丘陵沟壑区沟谷密度2.5~7.5公里/平方公里, 地面分割度为25%~45%, 地势起伏很大, 从分水岭顶部到沟谷底部的最大落差有200~300米。地面坡度可达35°~55°, 多出现直立的陡崖, 易出现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平坦耕地一般不到1/10, 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10°~35°的斜坡上。地块狭小分散, 不利于水利化和机械化。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生态恶化的突出特征是水土流失问题。

据黄土丘陵区一些小流域的典型观测, 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40%~50%, 沟壑的产沙量却占总产沙量的50%~60%。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 归纳总结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侵蚀强度大。该区侵蚀模数大于15, 000吨/平方公里。年以上的水蚀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同类侵蚀强度面积的89%, 局部地区侵蚀模数高达3万~5万吨/平方公里。二是时空分布集中。6~9月, 产沙量占年产沙量的80%以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 主要集中在黄河中游7.86万平方公里的多沙粗沙区, 该区域面积仅占总面积的12.3%, 年产沙量却达11.82亿吨, 占同期黄河输沙总量的62.8%, 其中粒径大于0.05毫米的粗泥沙3.19亿吨, 占粗泥沙输沙总量的72.5%。三是泥沙主要来自沟道侵蚀。该区沟壑发育, 沟道侵蚀十分严重。尤其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 崩塌、滑塌、泻溜等重力侵蚀十分活跃, 沟谷面积虽占总面积的40%左右, 而产沙量却占总产沙量的60%以上。

二、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黄土高原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 该区的自然条件是土层深厚 (50~100米) , 土质疏松 (主要是粉砂壤土) , 沟多沟深 (每平方公里沟长3~5公里, 沟深30~50米) , 地面坡度陡峭 (大部在15~25度之间, 有的甚至35度左右) , 雨量稀少、暴雨集中 (大部地区年降水量400~500毫米, 北部只有200~300毫米;汛期降雨量占年降水量的60%~70%) , 植被稀少 (原有天然林只占总面积的6%, 到处是光山秃岭) 。在这样不利的自然条件下, 加上历史上不合理的经济活动 (主要是毁林毁草, 陡坡开荒种植) , 造成水土流失中面蚀与沟蚀都十分严重。水土流失的水和风是主要的动力, 地形地质和植被是条件, 土壤是侵蚀的对象。水土流失从成因分析, 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发生和发展的内在条件, 决定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土壤、地形、地貌、地质、植被等。

(一) 地貌。

地貌是指地表起伏的形态, 如陆地上的山地、平原、河谷、沙丘, 海底的大陆架、大陆坡、深海平原、海底山脉等。根据地表形态规模的大小, 有大地貌、中地貌、小地貌和微地貌之分。大陆与洋盆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地貌单元, 较小的地貌形态如有在流水和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沙垄和沙波等。地貌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 对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地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地貌发展变化的物质过程称地貌过程, 包括内力过程和外力过程。内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貌的两种营力, 地貌是内力过程与外力过程对立统一的产物。地貌制约着土地利用和水土流失程度。黄土高原作为一个地貌组合类型, 它四周均为山地环绕, 是一盆地式的高原, 其总的地势是北和西北高, 东和东南低, 呈现出西北向东南倾斜之势。主要地貌特征由塬、梁、峁、沟、谷组成。沟壑纵横、坡陡沟深, 沟壑密度为3~6公里/平方公里, 其中大于0.5公里的沟壑区达27万条, 缓平地仅占土地面积的1/5, 丘陵地区坡度在15°以上土地占50%~70%。长期的流水侵蚀切割, 塑造了残塬梁峁和沟谷等多种地貌形态。在各种雨强的情况下, 一般侵蚀量与坡度成正相关, 陕北是黄河中游的重点区, 也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全区25个县 (区) 中, 就有85%个属于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县, 区内土壤侵蚀模数高达1~5.9万吨/ (平方公里·年) (见表1) 。按全区平均的水土流失面积计算, 相当于冲走表土0.4~0.5厘米, 严重的可达2厘米。每年向黄河输沙7.0亿吨左右。地面坡度是决定径流冲刷能力的基本因素, 径流的大小决定于径流的数量、深度和速度, 而流速大小又取决于地面坡度, 在一定范围内, 地面坡度愈大, 水土流失也更为严重。当雨强较小时, 水土流失量增长率也不大, 雨强极高时, 侵蚀量增长显著增大, 另外坡长坡向对水土流失也均有影响。沟壑纵横、切割破碎是黄土高原地区突出的特点。如晋陕丘陵沟壑区不大于3°的平地均不多于5%, 与其余各区的黄土丘陵比较, 不大于15°的土地明显减少。

(二) 土壤。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 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是侵蚀的对象, 又是影响径流的因素。因此, 土壤的各种性质都会对侵蚀产生影响。结构良好的土壤中, 有适宜的水、气、热条件, 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反之结构不良的土壤中, 其水、气、热条件差, 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土壤容易遭受侵蚀的原因有二种, 一是土壤分散, 二是土壤的透水性不良, 雨水的入渗速度慢, 使地面极易形成径流。黄土高原大部地区为黄土所覆盖, 厚度一般为100~200米。土壤中砂粒及粉砂粒含量多、黏粒少、颗粒间黏结力弱, 稳定性差, 易遭水蚀和风蚀。黄土高原线状侵蚀特别明显和强烈, 黄土高原土壤抗冲性弱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所以研究其抗冲性和抗蚀性, 对水土流失的制约因素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通常人们利用土壤的抗蚀性和抗冲性做为衡量土壤抵抗径流侵蚀的能力。土壤愈黏重, 胶结物愈多, 其抗蚀性愈强, 腐殖质能把土粒胶结成稳定团聚体, 因而含腐殖质多的土壤抗蚀性强, 凡植被较好和梢林茂密的地方, 枯枝落叶层厚, 结构松软, 其土壤抗冲刷能力极强, 抗冲刷系数均在98 (L.s) /g以上, 土壤质地较黏重, 小于0.01毫米的物理性黏粒含量为30%~45%, 土体不易在水中分解, 土壤抗冲性较强, 土壤抗冲刷系数介于0.262~1.412 (L.s) /g之间, 多见黑垆土与塿土土壤;凡植被稀疏气候干旱, 生态脆弱、环境恶劣, 土壤质地松散, 土壤抗冲性极差, 小于0.01毫米的物理性黏粒含量仅为5%~10%, 土壤沙化严重, 土壤抗冲刷系数仅为0.010~0.047 (L.s) /g。

(三) 植被。

植被就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所谓植物群落, 是指据一定地段的植物的总体, 如森林、灌丛、草丛、果园、玉米地等。植被对地面起着保护伞作用, 与土壤类型与质地相比, 植被覆盖程度对土壤入渗速率有更为重要的影响, 植被覆盖的多少决定着土壤水土流失的程度。高大茂密的树木及草地可以截留大部分雨水, 同时还可以削弱雨滴对地面的击溅侵蚀能力, 随着植物郁闭度的增加, 使地面出现径流的时间推迟, 并使入渗水量增多。土壤的入渗速率高, 水就会迅速渗过土壤表面蓄纳入土体, 从而不产生径流和泥沙, 这不仅能减轻水土流失, 还能缓解黄土高原水资源匮缺问题。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多为黄绵土、黑垆土, 土壤结构一般, 土壤稳定入渗率最快为5~12毫米/分钟, 初渗率在40~60毫米/分钟之间, 入渗率最慢仅有0.5毫米/分钟, 初渗率20毫米/分钟, 黄土结构疏松土壤稳定入渗率一般在0.5毫米/分钟以上。林地开垦后, 土壤腐殖质组成亦发生一定的变化。表2的结果表明, 土壤中的胡敏酸、富里酸含量都随开垦年限而下降, 但胡敏酸在全碳中的比值较富里酸变化幅度大, 故随开垦年限增长, 胡富比降低。林地的胡富比为1.02, 开垦后, 胡富比呈降低趋势;开垦20年后, 胡富比降为0.41, 反映出随侵蚀加重, 土壤熟化度下降。另外, 土壤胡敏酸与土壤结构关系密切, 胡富比的下降反映出开垦后土壤结构状况的退化。由于土壤类型、质地、结构、肥力水平、利用方式的不同, 因而土壤较肥沃, 有机质含量较高时, 土壤颗粒的水稳性程度高, 不易破碎, 结皮不易生成, 土壤入渗速率快;林地在积累有大量植物落叶的情况下, 灌丛草本由于植物的茂密生长, 软体动物的栖息和繁衍, 土壤疏松, 结构良好, 稳定速率最大, 由于植被对雨滴的拦截, 枯落败叶对地表的保护, 以及植物根系对土壤的组绕固结作用, 提高了土壤抗蚀性和抗冲刷能力。植树造林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之一。黄土高原由于人为的砍伐薪柴, 严重的破坏了地面植被, 光山秃岭随处可见, 由于燃料极缺和新造林地的枯枝落叶也被搂扒干净, 地面覆盖度极低, 田间作物枝叶比较繁茂亦只有一个较短时间, 土壤结构难以改良, 不利于雨水入渗。因此, 在黄土高原的应推广作物间作套种和草粮等高带状间套等措施, 以增加植物郁闭度。

(四) 降水。

降水也称大气降水, 是指液态的水汽凝结物 (或固态的水汽凝华物) 从云中降落至地面的一种天气现象。降水在黄土高原暴雨的发生频率最高, 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降水形式。由于黄土高原暴雨与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密切相关, 使黄土高原的暴雨具有历时短、强度高的特点, 如陕西周至县的黑峪口和山西省太原市梅洞沟的历时5分钟的降雨量均超过50毫米, 为国内极值。降水是水土流失发生的动力, 包括了直接打击土壤, 形成击溅侵蚀, 还可形成地表径流, 冲刷土体, 以一种综合效应来影响侵蚀。严重的土壤侵蚀往往只发生在几场暴雨中, 一次大的降雨有时可占全年侵蚀的80%~90%, 输沙量占全年的63.4%~94.9%, 黄土高原地区降雨集中、强度大、暴雨多, 所造成的土壤侵蚀极为严重, 并使黄河干支流输沙量大幅度增加 (见表3) 。6~9月雨量占全年雨量的60%~75%, 大的降雨极易产生地面径流, 径流极强的冲刷和搬运能力, 使土壤遭受强烈侵蚀, 每次大的降雨过程, 加剧了河流的淤积。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容许流失量大大高于土壤容许流失量, 因大量不合理的开发建设使晋陕水库淤积严重。1958~1997年定西地区大于等于5毫米, 大于等于l0毫米降雨资料表明 (表4) , 大于等于5毫米降水主要集中3~11月, 降水304.0毫米, 84%的水量又集中于5~9月, 计255.3毫米, 7~9月降水179.8毫米, 占总量的59.1%, 7~8月降水最多, 分别为64.7毫米和71.7毫米, 占到总量的21.3%和23.6%, 降水变率达到38.8毫米和36.9毫米;大于等于10毫米降水量共226.3毫米, 61%的出现在7~9月, 年内大于等于10毫米降水最多的是7月和8月, 分别为50.5毫米和56.6毫米, 占总量的22.3%和25.0%, 降水变率达到37.3毫米和38.5毫米。

三、影响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

天然草地的无节制放牧, 可引起鳞片状面蚀的严重发展。顺坡耕作的旧耕作制度, 可大大加剧坡面土壤侵蚀产沙量。封山育林育草可以增加地面植被盖度, 提高土壤抗蚀能力。地面林草植被遭到破坏后, 易引起土壤理化性状恶化, 使其抗蚀性能减弱。在黄土高原地区, 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是加剧土壤侵蚀, 导致土壤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伴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 土壤侵蚀量也急剧增加, 说明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发生了极为显著的影响, 人为加速侵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占据了主导地位。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 致使黄土高原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随着人口增加, 造成资源减少和环境恶化, 形成生态环境系统恢复与重建不可逆转的局面。近2000年来, 人类活动强烈地影响着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演变, 使土壤侵蚀在自然侵蚀基础上, 叠加了人为加速侵蚀 (见表5) 。由于不合理的利用土地, 毁林毁草、滥垦滥牧、开荒扩种、陡坡耕作、开矿修路及不合理的弃土弃渣等都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因人口的剧增, 土地产出率很低, 人们为了生存, 极力向自然索取, 导致土壤侵蚀加剧 (见表6) 。

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

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既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之一, 又是世界上开展水土保持具有悠久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国家。从20世纪初开始, 中国就进行了对水土流失规律的初步探索, 为开展典型治理提供了依据。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 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 总结出了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经验。1991年中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使中国水土保持步入了依法防治的轨道。1998年~2000年国务院先后批准实施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对21世纪初期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 并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新要求和黄土高原地区的特殊情况,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是:防治结合, 保护优先, 强化治理, 必须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 坚持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加强生态保护, 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以产沙集中, 对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有重要影响且经济相对落后的多沙粗沙区为重点。以小流域为单元, 采取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注重治沟骨干工程建设, 同时, 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 切实控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随着国家经济战略重点向中西部转移, 黄土高原地区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而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的经济, 就得解决严重的水土流失这个“头字号”环境问题。21世纪,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保护应针对新时期生态建设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任务, 以黄河多沙粗沙区为重点, 加快以治沟骨干工程为主体的小流域综合治理, 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采取封山育林、封坡禁牧等措施, 加快林草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的改善;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区域经济、减少入黄泥沙为目标, 建设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屏障, 为治理开发黄河, 实现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提供支撑和保障。

根据国家“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 对水土流失治理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治理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 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区基本得到治理, 平均每年减少入黄泥沙8亿吨, 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近期目标是:用10年时间, 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2.1万平方公里, 其中多沙粗沙区治理面积5.5万平方公里, 增加林草植被面积10.1万平方公里, 建设治理骨干工程和淤地坝10.61万座;基本控制人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平均每年减少入黄泥沙达到5亿吨, 使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初见成效, 生态环境恶化得到遏制, 农业生产结构得到合理调整, 逐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现。使项目区内植被覆盖率从17.8%提高到41.1%,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06元提高到1, 263元, 人均占有粮食由378公斤增加到532公斤。

五、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对策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的发展定位, 落实科学发展观,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 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 坚持“预防为主”方针, 加强水土保持法制体系建设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 在遏制新的水土流失的同时, 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 落实综合性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大力推进以重点预防保护、重点监督、重点治理为核心的总体防治战略, 整体推进, 不断改善全县生产条件, 推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 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

水是生命之源, 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 具有基础性、有限性、脆弱性三个特点。土地资源的补给和再生一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一旦超过了极限, 要想恢复是非常困难的。水土资源的这三个特点, 决定了人类对待它的态度应该是: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 使之可持续地利用。为此:一是加强领导, 增加投入, 加大宣传, 强化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为保障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各省 (区) 主管部门以质量为重点, 以效益为中心, 加强管理, 落实责任, 确保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顺利实施。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发展的关系, 按照生态要求发展经济, 遵循经济规律管理生态建设。二是重视法规与标准建设,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三是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 出台优惠政策, 多方筹措资金, 推广科技成果, 建立典型样板, 带动了整个项目区建设速度、质量标准和规模的提高, 使工程建设的实施效果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四是建立联动、联管运行机制, 加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在继续做好水土流失防治, 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 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把群众实现良好生态的愿望统筹考虑进来, 并切实加强相应措施的建设。五是加强封育保护, 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 促进大范围的生态环境改善。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 控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和侵害。大力调整农牧业生产方式, 在生态脆弱地区, 封山禁牧, 舍饲圈养, 依靠大自然的力量, 特别是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 增加植被, 减轻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六是建立起完善的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网络和信息管理系统, 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手段对辖区的水土流失状况实施及时、准确、持续的监测, 并定期向全社会公告, 依靠信息化带动水土保持工作的现代化, 为水土流失防治、监督和管理决策服务, 为生态建设提供依据。七是根据部、省、市有关工作部署和技术要求, 在大量调查研究、系统分析、广泛听取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编制规划, 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水土保持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八是加强水土保持技术支撑体系, 研究制定适合各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方水土保持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开展科技攻关、试验工作, 培育、发展水土保持技术市场, 使水土保持规划、方案编制、技术评估论证、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监测等规范有序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礼先.黄土高原生态用水与植被建设[J].水土保持研究, 2000, 9 (3) :5~7

[2].曲格平.西部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生态环境与保护, 2000, 7 (5) :8~13

[3].彭珂珊.中国水土流失问题的初探[J].四川草原, 2004, 11 (1) :6~12

[4].刘震.我国水土保持的目标定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3, 1 (4) :1~5

[5].刘震.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8

[6].李嘉珏, 李仰东.甘肃黄土高原林业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1, 16 (1) :87~91

[7].李世东, 刘霞.黄土高原和新疆干旱荒漠区退耕还林区域模式研究[J].防护林科技, 2004, 25 (4) :3~7

[8].李裕元, 邵明安.黄土高原子午岭森林群落演替与结构特征演化[J].西北植物学报, 2003, 23 (5) :693~699

[9].刘秉正, 吴发启.土壤侵蚀[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

[10].刘江.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999

[11].倪绍祥.土壤类型与土地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北京高校自主招生下一篇:品质驻厂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