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

2024-04-30

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共6篇)

篇1: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

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

[摘 要] 邓小平同志在选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倡导改革开放和领导科技、教育的发展等方面贯穿有伟大的创新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内涵在于,创新是现代化事业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对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对于我们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邓小平关于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主要有“三条道路”、“两个飞跃”和“中心课题”等重要内容。

[关键词] 出路;必由之路;两个飞跃;中心课题

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曾强调指出:“我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农民没有积极性,国家就发展不起来。”[1]他还强调说,对于我们这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来说,如果“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2]。因此,邓小平对于我们国家的农村建设问题非常重视,对此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并且在农村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邓小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与意义。

邓小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可以概括为“三条道路”,即“走自己的路”,“走改革这条路”和走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所谓“走自己的路”,也就是开辟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富裕、农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道路。1984年10月26日,邓小平在同外宾谈到我国农村和城市的改革与发展取得初步成功,显著地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经验时指出:“我们取得的成就,如果有一点经验的话,那就是这几年来重申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原则„„中国农村就是根据这样的原则,走自己的路,取得成功的。”[3]由此可见,邓小平确认,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是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成功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唯一正确的道路。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我们国家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已经雄辩地证明,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的确是指导广大干部和群众科学地看待和处理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得以不犯和少犯工作上的错误的重要保证。而“走自己的路”,正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在农村建设中的基本要求。所以,邓小平把“走自己的路”作为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成功的最基本的经验。

但是,我国的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和农村建设要真正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即合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实际情况的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从而得以成功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进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为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多次强调说:“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这是因为“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5]。这表明,在邓小平看来,必须以改革求发展,通过改革为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扫除障碍,开辟新的“出路”。而这条新的“出路”就是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我国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的实践已经表明,邓小平以改革求发展、以改革为农民谋出路的指导思想是完全正确的。对此,邓小平本人更是深有体会。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在对外宾的谈话中感言:“坦率地说,在没有改革之前,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6]“总之,农村改革见效非常快,非常显著。”[7]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业、农村改革的效果之所以出乎人们意料的显著,邓小平在这里说得很清楚,是由于改革使亿万农民和农村基层组织从旧体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拥有了决策和经营自主权,从而极大地调动起他们的劳动积极性。正是基于这种深刻感悟,所以邓小平断言:“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也就是说,邓小平认为,我国农民、农村的“出路”就是走改革之路。邓小平在1988年5月18日同外宾的谈话中强调说,即使改革有风险,会出现曲折,“但我们必须走改革这条道路,有问题要及时妥善解决,不能停滞,停滞是没有出路的”[8]。总之,在邓小平看来,解决农业农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走自己的路”,这就要求我们百折不挠地进行改革,“走改革这条路”,因为只有改革才能探索和开辟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建设之路,也就是才能找到“自己的路”。在此基础之上,邓小平对于什么是“自己的路”,怎样走自己的路这个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邓小平所说的“自己的路”,是指从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另辟蹊径,走一条与西方发达国家截然不同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也就是农村城镇化、工业化之路。而这条道路,是邓小平进行调查研究并且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发明”而提出来的。

1987年8月29日,邓小平在同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的谈话中强调说:“我们真正的变化还是在农村,有些变化出乎我们的预料。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剩下的劳动力怎么办?我们原来没有想到很好的出路。”[9]这条出路在哪里?邓小平接着指出:“十年的经验证明,只要调动基层和农民的积极性,发展多种经营,发展新型的乡镇企业,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乡镇企业容纳了百分之五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10]在这里,邓小平把发展乡镇企业、实行农村工业化,作为解决农业家庭承包制后大量剩余劳动力再就业的“出路”。而农村工业化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实际上也就找准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出路”和整个农村实现现代化的“路”。这是因为正如邓小平所分析的那样:长期以来,我们国家70%-80%的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村每人只有一两亩土地,致使多数人连温饱都谈不上。所以,邓小平对于中国农民的重大发明“乡镇企业”,对于他们所探索和开创的“农村工业化”道路给予了高度评价。为此,他在这次讲话中接着强调说,“发展新型的乡镇企业”,“那不是我们领导出的主意,而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把权力下放给基层和人民,在农村就是下放给农民,这就是最大的民主”。[11]邓小平在另外一次谈话中也强调说,改革之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但“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12],而是农民的创造。邓小平告诉人们:只要进行改革,下放权力,给广大农民以自主权,他们所具有的巨大创造力完全能够找到自己的致富之路、农村现代化建设之路。邓小平在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一种解决中国农村建设之路的科学方法,这就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相信农民、依靠农民。

而农村工业化必然带来农村城镇化。邓小平在1987年6月12日的一次谈话中,高度关注和肯定了农村城镇化这一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邓小平在这次谈话中指出:“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13]邓小平在这里把在农村工业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基础上形成的一大批乡镇称之为“新型乡镇”。因为它们同传统的农村乡镇有着根本的区别,具有亦工亦农、亦城亦乡的特征,是现代化的乡镇。可见,在邓

小平看来,中国农村的城市化主要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由此可见,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所谓“走自己的路”,也就是走农村工业化、新型乡镇化之路。对此,邓小平说得很明确:在中国农村实行改革之后,“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到新兴的城镇和新兴的中小企业。这恐怕是必由之路。总不能老把农民束缚在小块土地上,那样有什么希望?”[14]在这里,邓小平把中国农村进行工业化、城镇化看作是具有经济必然性、合乎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必由之路”,从而是中国农民、农村脱贫致富、实现现代化的希望之路。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党和政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沿着邓小平探索和指引的道路前进,也就是要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坚定不移地继续“走自己的路”,走改革之路和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由之路”。对此,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否则,就有可能走弯路,不能很好地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十分丰富,除了上述三条道路之外,还有两点也很重要,一是“两个飞跃”,二是“中心课题”。

所谓“两个飞跃”,这是邓小平根据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特殊规律提出来的。他认为,我国的农业改革与发展要经历“两个飞跃”。1990年3月3日,邓小平在谈论经济问题时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与发展,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16]他还接着强调说:“乡镇企业很重要,要发展,要提高。”[17]这些重要的讲话,既是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绩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农业、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途径、办法的新的探索所作出的科学预见。当前,我国的农业、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第二个飞跃”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根据邓小平“两个飞跃”的思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抓好下列几项工作:一是为了“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农业生产要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农业和整个农村要在社会化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发展集体经济”。在这里必须强调指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发展集体经济很重要。邓小平在1980年5月30日的一次谈话中指出:“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18]可见,农业、农村经济由低水平的集体化到高水平的集体化,这是“两个飞跃”的重要内容;三是要“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继续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这条“必由之路”。

至于所谓“中心课题”,这是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设想。这个重要设想,是1990年12月24日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人谈到沿海如何帮助内地时提出来的。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强调说:“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邓小平之所以要把共同富裕作为一定时期的“中心课题”,这是由于在他看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至于这里所说的“将来总有一天”具体是指什么时候,也就是大概在什么时候把共同富裕问题提升到我们党和国家“中心课题”的地位,邓小平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不言而喻,在今天,我们应当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我国一切工作,尤其是农村地区一切工作的“中心课题”,因为我们

是建设社会主义性质的新农村,而且农民的贫困问题更是亟待解决。

邓小平的“两个飞跃”、“中心课题”的预言和设想与他的三条道路的思想及其实践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和联系。邓小平提出的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飞跃”,他所包括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和继续发展乡镇企业,不言而喻,这是继续走改革之路,“走自己的路”,走农村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而把共同富裕作为“中心课题”,则是开辟和坚持这三条道路的最终目的。邓小平曾经明确地指出,进行农村体制改革,目的就是为了把亿万农民从旧体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调动起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从而使亿万农民得以脱贫致富,也就是以改革求发展,以发展求富裕。而走农村工业化道路,也是因为“无工不富”,只有走上这条“必由之路”,才能使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可见,实际上“两个飞跃”、“中心课题”的预言和设想是三条道路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它的丰富和发展,与后者一起形成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完整理论。我们相信,有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梁中堂:《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吕书正:《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宁夏党校学报》,2000年第1期。

[1]《邓小平文选》: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l993.

篇2: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

设计艺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理论研究组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这五句话提出的要求,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我们要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把握“二十字”方针,努力发挥设计艺术学院的专业特色,紧紧抓住“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两大方面,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潼南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一、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

1、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2、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5个方面。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是系统性的、综合性的,目的在于全方位推进农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主要有八大方面。

(1)、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新农村之“新”,就新在城乡统筹、城乡互动、城乡和谐。

(2)、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现代农业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3)、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要加快推进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改革,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以及农村金融体制和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4)、发展农村公共设施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突出解决的问题。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城乡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要始终坚持农民自愿、政府支持、项目支撑的原则,采取农民出工出力、社会扶智扶资、市场方式运作的办法。

(5)、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新农村建设中要解决的又一个重点问题。多年来农村公共事业欠账多、包袱重,不仅直接关乎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严重影响到农村、农业的发展。解决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问题: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二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6)、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新农村最重要、最关键的目标。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制定一系列重农补农政策的核心和主题。建设新农村必须努力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7)、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和首要环节。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8)、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同时要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支持和有力帮助。要防止有关部门无动于衷,或者借机向农民伸手。新农村建设既要量力而行,也要尽力而为。要按照农民的意愿,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入手,速度可以有快有慢,水平可以有高有低,但都必须有所作为。不要搞一个模式,不要搞一刀切。

今天,我国是在实行城乡统筹战略,逐步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既标志着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也表明我们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顺应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既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原则,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从农村服务城市,到城市带动农村。工与农、城和乡,这两大关系正在实现着从未有过的历史性转变。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三农”倾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事故缺乏保障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投入力度,在农村建立大病、重病统筹机制。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总的要求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总量平衡、品种多样、安全可靠和营养丰富的农产品生产格局。要加快发展农区和牧区畜牧业,保护和利用好渔业资源,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的节约型农业。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支撑。要坚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全面落实二轮土地承包政策,依法确权、确地到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在此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的机制。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推进以乡镇机构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乡村债务化解工作。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整体改革,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发展农村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明显改变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增加农民收入,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更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尽快见效的具体增收措施,又要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长期过程,“十一五”期间关键是要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规划先行、因地制宜。二是突出重点、示范引路。三是政府支持、农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要坚持五个机制:一是投入机制,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对农村投入增长的机制。二是工作机制,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涉农部门的事,党和政府的各部门尤其是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都要有“一盘棋”的观念,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建设项目、增加资金投入时都要向农村倾斜。三是引导农民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建立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激励机制。四是加快建立吸引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机制。五是逐步建立改变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新体制。

二、解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蓝图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生产发展首先指的是农业的现代化,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十一五”时期,不仅工业要转变增长方式,农业也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一方面协调粮食与其他作物的比例,力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协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家一户的农民由于生产生活分散,信息不灵,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带领农民致富过程中有很大优势,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数量已经超过15万个。为了促进农民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专家提出,应当尽快制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明确政府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政策。

要达到生产发展的目的,就要激活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专家指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首要的是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其次,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

非农产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也包含在“生产发展”的要求之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产业链,可以使农民在加工增值的过程中增加收入。在非农产业不发达的地区,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城市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也是“生产发展”的渠道之一。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就要对现行的一些政策措施进行清理,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

“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

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实际增长11.5%。保持农民增收势头不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得到广大农民支持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从宏观层面来讲,农民增收可以激发广大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使农民的需求成为一种有效需求,从而增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

建设与改善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农民生活宽裕的条件之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水、电、道路、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需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目前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之比高达22∶1,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九成左右农民是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农村公共事业滞后的现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补贴,帮助农民建立起包括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障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农村商品市场总量不足,分布不尽合理,同时假冒伪劣产品较多,这给农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专家指出,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形成现代流通方式下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方面。

“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

近年来,虽然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文化生活却单调乏味,同时一些不良文化有所抬头。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因此,如何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前不久,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对农村文化建设做出全面部署。随着一系列文化工程的实施、文化建设机制的建立健全,农村地区的文化面貌会逐步改观。

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的表现之一。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中出现的人情淡漠等现象,在农村地区已经有出现的苗头;另一方面,传统的陋习在一些农村地区还广泛存在。一些地方攀比修造坟墓,甚至出现豪华的活人墓。这些都与新农村“乡风文明”的要求格格不入,亟待改变。

“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

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长期以来,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人满意。“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是对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农村的房舍、街道建设缺乏规划,浪费大量土地;通行条件差,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缺少硬件设施,加上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垃圾污染严重。另外,随着一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工业污染问题凸显,亟待改变。专家指出,在新村镇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尊重农民意愿,在国家、社会力量的支持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量力而行,避免搞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要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等,做一个长期规划,在规划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

“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从全国来看,各地具体情况差别比较大,但基本制度已经确立起来。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从国家层面来讲,要出台村民自治法的实施细则。

2006年我国已全面取消农业税,在“后农业税”时代,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是“管理民主”的要求之一。乡镇政府要为本地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要担负起社会管理的职责,为乡村提供公共服务。同时,乡镇政府要对村民自治进行正确引导。另外,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个中心,切实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干部耗费的精力经常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严重影响了基层干部带动农民致富的积极性。专家指出,基层民主建设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很大的课题。

三、结合我院专业特色紧扣“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两大方

1、村容整洁

(1)、“村容整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论述:

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村庄规划工作,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可从各地实际出发制定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重点解决农民在饮水、行路、用电和燃料等方面的困难,凡符合目录的项目,可给予资金、实物等方面的引导和扶持。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大力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注重村庄安全建设,防止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对村庄的危害,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要本着节约原则,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加重农民负担,扎实稳步地推进村庄治理。

(2)、在我国部分地区农村村庄建设规划滞后 有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发达的苏南地区还是欠发达的豫东和皖北地区,农村从居住来讲都比较散乱。镇村建设规划,尤其是村庄建设规划明显滞后,这使新农村建设中的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面临成本高昂的问题。

淮河、长江流域相对黄河和东北地区,村庄散乱现象十分突出。农民对村镇规划建设有着强烈要求。推进村镇规划建设,可以开辟大量新耕地,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可以大大降低公共设施建设成本,实现农村生活社区化,打造承担“工业反哺、城市带动”的平台。

新农村建设“踩”在我国内陆发展的起飞阶段,农业税取消、国家开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门槛边,农民对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既有愿望又有能力的“节点”上。这个时候进行村镇规划、产业规划和城乡规划,搞新村镇建设,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绕过发达地区村庄建设上走过的弯路,发挥后发优势,抓住新的先机,积聚跨越发展的能量。

2、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

附录: 1、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

篇3: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是中央为新农村描绘的美好图景, 也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实现这五句话提出的要求, 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

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历史任务的内涵、破解新农村建设难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主要是指物质层面,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指精神文明, 而管理民主则属于政治文明范畴。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 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新农村, 必须夯实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力的提高, 没有农民生活的改善, 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就失去了经济基础, 农民也会失去积极性。因此, 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任务,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 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明显的改善, 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和各方面的实惠。

“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 包括文化、风俗、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 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减小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 促进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和进步, 需要先进科学与文化的提升;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 离不开广袤农村土地上人们的安居乐业, 同样也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浸润与影响。

“村容整洁”要从解决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 让农民得到实惠。当前, 农村人居环境比较差, 面临的问题还很多, 要解决也存在轻重缓急的不同。我们不能将“村容整洁”片面理解为就是兴建新村庄, 只注重农村房子是否整齐划一, 道路是否宽阔等表面的东西。决不能把新农村建设搞成农村新一轮的大拆大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不搞一刀切。要量力而行, 充分考虑当地财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 不能盲目攀比、更不能通过加重农民负担和增加乡村负债搞建设。

“管理民主”是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 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则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要努力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一个“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基层战斗堡垒[1]。同时要尊重农民的意愿, 发扬民主, 使农民充分享有村民自治的民主权利,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2 建设新农村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2.1 政府与农民的关系

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要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协调工作;要通过确定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 制定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 防止建设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和失误;要通过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 以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来, 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建设资金, 以引导农民投工投劳投资, 新农村建设政府是主导, 农民是主体。因此, 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意愿, 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真正把决策权教给农民。在制定规划时不仅仅要让干部参与, 农民代表也要参加, 真正做到规划源自于农民规划于农民。要坚持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眼点, 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引导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 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

2.2 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的关系

2.2.1 工业化和城镇化,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离开了工业化和城镇化, 新农村建设是无法想象的。

在城市化水平过低, 绝大多数人口都在农村的情况下,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可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效果会大打折扣,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难以实现。而城市水平越高, 农村人口越少, 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和带动就越有成效。所以新农村建设必须走统筹城乡发展之路, 要注重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 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就农业论农业, 就农村论农村, 让农村唱独脚戏。因此, 建设新农村绝不意味着放弃或反对城镇化与工业化。

2.2.2 新农村建设对于工业化和城镇化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 欧洲大约用了400年时间, 美国用了200年, 日本用了100年。我国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比他们多得多, 到2005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亿人, 其中农村的实际居住人口7.57亿 (农村户籍人口9.4亿) 。即使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顺利推进, 2010年农村人口仍会有7亿左右, 2020年还会有5亿左右。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 留在农村生产、生活的人口的绝对数量仍然是惊人的。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加快城镇步伐, 引导一部分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 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快新农村建设, 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 让农民也能够分享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文明成果, 保证继续生活在农村的这些人和生活在城镇的人有差不多的生活质量, 使他们在农村也能安居乐业, 让选择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的人更具理性而不是不计后果, 这有利于中国城市化建设健康发展。

2.3 “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集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五大建设于一体, 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必须统筹安排, 协调推进, 而不可顾此失彼。

在韩国的新村运动中, 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农民进行国民精神教育, 他们经常对农民的精神培养, 启发和唤醒并不断强化农民自身“勤勉、自立、合作”精神, 激发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只有4800万人口的国家参加“新村运动”的人数达11亿人次[3]。他们认为, 只有以搞项目为载体, 以推进国民精神为动力两者相辅相成, 互相推动。中韩两国由于在地域、人文等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中国不能全然照搬韩国经验, 但韩国的“新村运动”体现了一种为改变落后, 自强自立、团结合作的精神力量, 这种力量具有最广泛的共同性, 也是中国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综观韩国农业变迁, “新村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韩国新农村发展经验值得研究, 许多经验对中国有益。

2.4 典型示范与因地制宜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要“突出特色, 不强求一律”[4]。在新农村建设之初期, 适当创办示范村, 通过典型示范来探索规律、积累经验, 进而带动本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是, 如果把所在的示范村都选择在本地经济发达条件优越的地方, 各级政府又加大投入对其进行包装, 集中了当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样的新农村即使建起来也没多大示范推广价值, 因为其它量大而广的普通村和贫困村受人、财、物的限制, 根本学不了, 这样的示范村, 除了上级作为政绩和供外地人参观外, 没有多少推广价值, 因此,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应多些试点, 少些示范, 多些雪中送炭, 少些锦上添花。在选择示范村时, 也要注重将当地普通村和贫困村列入其中, 引导农民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标准”和当地不同农村的实际, 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新农村建设之路[5]。因地制宜的根据当地的特点和自然环境进行新农村建设。

2.5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利益的关系

据国家某部测算, 至1999年中国乡村共计负债4000亿元左右, 平均每个乡镇负债400多万元, 每村负债20多万元。债务总额是2000年农村各项税收收入的8.6倍, 约占当年农业增加值的28.15%。这就是说乡村两级即使不吃不喝, 也要近9年才能偿清债务。所以, 债台高筑, 恶性循环, 这不但是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黑洞, 同时也是影响农村金融安全的一大隐患。因此, 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实事求是, 量力而行, 绝不能盲目攀比, 乱上项目。即“新一轮”造成新一轮增加农民负担, 新一轮损害农民权益, 新一轮的大量占地, 新一轮的重复建设, 新一轮的形象工程。

3 新农村建设需要斧正的观念

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改革开放以前, 由于对农民限制过死, 使整个经济缺乏活力。改革开放之所以生机勃勃, 一个重要原因是逐渐消除了对农民的种种束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农民问题依然是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制定中长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时, 应把农民非农化作为首要问题安排[5], 贯彻到我们实际工作当中去。

3.1 正确认识和对待农民

目前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下, 我国大多采用农民、农村这一提法, 不是不对, 但我们的思维一定要有前瞻性, 在观念上解决农村就是意味着落后, 农民也是意味着落后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从户口制度到社会保障制度上与城市接轨, 现行的户籍制度, 主要包括户籍登记制度、户口迁移政策及管理体制, 以及与户籍相关的粮食购销、住房、劳动用工、人事、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 这些制度使农民在身份、地位、就业、教育培训、福利、劳保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 而这些不平等限制了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和定居生活, 妨碍了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和小城镇的发展。对农民的错误认识, (1) 认为农民保守落后, 科学文化素质低;封建意识和愚昧的东西不少, 但这不是农民自己不愿学科学、学文化、而是长期形成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结果。今天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60周年了, 他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并不比城市差, 民主法制意识并不比市民弱, 全国亿万农民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参加直选村民委员会就证明了这一点。 (2) 认为农民贡献小;中国农民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推算, 1953~1978年的25年间, 国家通过剪刀差从农业中抽走了6000~8000亿元的巨额资金, 而1978年, 国家工业固定资产总计不过9000多亿元, 有专家初步计算发现, 农民工每年为我国奉献的价值高达1.75亿元人民币, 而农民工拿的却很少[6]。

这里就涉及到制度经济学的问题, 要从制度上进行合理的安排。共和国的工业大厦, 是中国农民的血肉之驱筑成的, 中国城市建设最光辉的篇章还是中国农民的心血和汗水谱写的。我们对农民工要从劳保、子女升学、就业同城里人一样对待。当前, 虽然面临国际资本运作中出现的金融危机, 中央果断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我们农民工还大有用武之地。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建设新的铁路干线, 高速公路以及住宅建设还是我们的农民工在显身手。

3.2 我国农民对改革开放的贡献

3.2.1 向农民征用的1亿几千万亩耕地是促成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 (1) GDP中的相当一部分是由土地价值转化而来, 并不是什么人生产出来的, (2) 很多人的资本积累是来自土地价值市场化。 (3) 各地地方政府以提供低价征用农民土地为条件吸引海内外投资。 (4) 国家以低价征用农民土地进行基本建设, 节约了投资, 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 (5) 通过征用农民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大大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 同时带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

3.2.2 我国农民提供的几亿廉价劳动力为我国经济的国际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当今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的商店里摆满了中国制造的商品。中国商品能够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的重要原因是价格低廉。美国等发达国家工人的月工资在1000美元以上, 中国农民的月工资在100美元左右。中国农民工劳动力成本低, 而生产出的产品拿到国际市场上出售, 中国生产的产品当然具有极大的竞争力。使中国成了世界制造业的基地。

3.2.3 我国农民为全社会提供比较充裕、价格低廉、品种齐全的食品, 很好地解决了人口的吃饭问题, 为改革开放能在长期稳定的环境中顺利进行提供了物资保证[7]。

4 破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几点对策

加快发展小城镇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农村城镇化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也是我们解决“工业反哺农业”的关键性步骤。

4.1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 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 都具有重大意义。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建立以公促农, 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最终达到城乡共同发展繁荣。提高城镇化水平, 增强大城市以及城市群的整体实力, 可以更好地配置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 进一步发挥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整体竞争力。

4.2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 发展很不平衡,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4.2.1 要坚持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 坚持城镇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合理、集约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 走可持续发展、集约式的城镇化道路。

4.2.2 要全面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条件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 发挥市场对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作用, 通过市场实现城镇化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 吸引各类必需的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 同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加强和改善政府对城镇化的管理、引导、规范。

4.2.3 要坚持走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 推进各级各类城镇协调发展, 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发挥各级各类城市和小城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职能作用。

4.2.4 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 合理确定各地城镇化发展的目标, 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化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 加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分工协作, 实现城市以及地区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4.2.5 要通过深化改革, 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 营造城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4.3 坚持以规划为依据, 以制度创新为动力, 以功能培育为基础, 以加强管理为保证

要深入认识和全面把握城镇化的发展规律, 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 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 保证规划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要加快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要通过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 合理引导城镇化发展的规模、速度、节奏, 优化结构和布局。要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明确规划实施的主体和责任,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领导和管理。要完善法律法规, 依法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 及时发现和纠正规划实施中的偏差, 保证规划实施[8]。

4.4 加快推进省管县财政改革的步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必须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 反对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

大中小城市城镇化过程, 省管县充分发挥县域经济的作用将是一个努力的方向。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区划为单元的区域经济, 它既不是单一的农村经济, 也不是县本级经济, 而是包括县域范围内的全民、集体和私人经济等多种成分、各类产业和各个经济层次 (县、乡、村) 全部活动的总和。“县域”涵盖“三农”, 联结城乡,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

并非是县 (市) 花钱都由省财政同意, 而是在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便的情况下, 提升其地位, 享受地市级待遇。主要优越性在于:能把省对县 (市) 的扶持政策和各种补助资金及时到位;减少中间管理层次,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行政管理成本;省对县 (市) 能及时有效进行财政监督;能真正体现县 (市) 事权与财权的统一, 调动县 (市) 的积极性, 有利于公共行政权利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地市级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体现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职能的发挥[9]。

4.5 发展现代农业

当前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新农村建设。

4.5.1 要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

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

4.5.2 要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

切实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 今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 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 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

4.5.3 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支持农业科技项目,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 鼓励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4.5.4 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同时, 加强农村法制建设, 实施依法治农方略, 保证农业各项工作依法进行, 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和经营法律化、制度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失地问题, 给农民以公平的补偿, 妥善的安置, 加快建立有关城乡劳动者就业的制度,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10]。

4.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在对农民的培训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直接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职业教育, 是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多样化教育需求, 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的重要举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T.W.舒尔茨计算出美国战后农业生产的增加, 20%靠物质投入所得, 80%靠科技及教育。

4.7 加大政府统筹力度, 整合职业教育资源

推进新农村建设, 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围绕这个工作重点, 服务新农村建设, 着力培养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满足新农村建设对职业教育多样化需求;面向农村这个广阔天地, 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 各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力度, 整合职业教育资源, 构建网络系统, 实行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的职教资源整合, 形成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骨干、初等职业教育为基础, “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协调发展、服务农村”的现代职教体系。加大农民素质“阳光工程”实施力度, 投资于农民的全面发展。积极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和完善在各级政府领导下, 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入, 面向农村, 服务农民的职教管理新体制。

4.8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服务新农村建设

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 主要应该立足于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 提高农村劳动者综合素质。目前农村动力基本上有3个走向: (1) 走出农村, 步入城市到非农产业就业; (2) 就近转移到新兴小城镇 , 从事非农产业; (3) 基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和自身贫困状况, 留在已被改造了的具有现代性质的农业生产领域就业, 即现代农民。职业教育要念好“农”学经, 面向农村输送新型劳动者。心里要装着农民, 办学方向瞄准农村, 农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就象我们搞订单农业一样, 培养出农村真正留得住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能发挥作用的、为广大农民服务的实用性人才。

农村职业教育要实现这样的定位:要切实组织实施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 (1) 绿色证书工程, (2) 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3) 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 (4)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一方面要对未来预备劳动力进行教育设定。要在坚持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 加大能力教育和技术教育, 以培养现代农业所需要的新型农民, 满足农民渴望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经营者和管理者的迫切愿望。另一方面, 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劳动力的文化和技能教育, 实现“洗脚”进城向“洗脑”进城的转变, 以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第二、三产业及在小城镇从事非农业的迫切需要, 把劳动力资源化为劳动资本[11]。

摘要:从全面理解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入手, 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提出了新农村建设需要斧正的观念及破解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农业,农民

参考文献

[1]姚雄.全面理解新农村建设的目标[N].江门日报, 2006-03-07

[2]安载学.韩国农业对我们的启示[J].农业与技术, 2006, (6) :15-20

[3]王世玲.借鉴韩国新农村运动经验4万亿打造中国新农村[EB/OL].人民网, 2005-11-18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北京新华网, 2006-02-21

[5]李念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M].红旗出版社, 2007.1:401-403

[6]秦兴洪.世纪课题:进一步解放农民[M].红旗出版社, 418-421

[7]刘保军.充分认识农民对改革开放的贡献[M].红旗出版社, 2007.1:427-428

[8]胡锦涛.推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EB/OL].新华网, 2005-09-30

[9]王占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M].红旗出版社, 2007.1:393-396

[10]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补充[EB/OL].天涯博客天涯社区0668KU.COM, 2007-03-27

篇4: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主体性理论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如何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重温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理论,选择其中若干主要思想作分析,探讨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作用和启迪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实践主体性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自始至终都充分肯定人的主体地位,提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性思想。

1人始终是实践活动的主体。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实践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认为“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人为了能够生存和发展,首要任务就是与呈现在自己面前的自然客体发生关系,同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以获取维持自身生命的存在和延续的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人是改造自然的主体,自然是客体。正如马克思所说“创造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是人,现实的人,活生生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以人为主体而不断生成的自主运动。唯心主义虽然强调了人的主体性,但否定了主体以及客体的客观实在性。而旧唯物主义把主体理解成进行感知活动的感性的人,把人置于自然之下,这都是不正确的。另外,马克思肯定了人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同时又指出现实的人和主体又不是等同的,只有现实的人具备了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后,并主动投身于实践,才能成为创造历史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具有主体性。

2在实践中确证人的主体性。

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从传统西方哲学中继承下来的,他吸取了其中的唯物主义传统,但又严厉地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哲学的非历史性;吸取了西方传统主体性学说,但又批判了这种学说的唯心主义基础,而确立了自己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性学说。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性说明,人的认识是积极能动地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主体性是受社会实践所制约的。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着眼于“改变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是人的主体性的真正基础。在实践活动中,人感受到自己的智慧、才能,体味到自己的力量和坚强的意志,从而了解到人之为人的快乐。

3人的主体性是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创造性的统一。

人作为实践主体的主体性,就是人作为主体在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自觉能动性,具体表现为人的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创造性。

自主性就是主体在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所显示的主人性质。有自主性的人会把自己看成是主动者,把万物视为被动者,“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为自然立法”等观念,都是主体性的体现。自主性带有自发、盲目因素。自为性就是主体的自觉性,是扬弃了的自主性。选择性是扬弃了的自为性,它标志着人的意志自由或自由决断的性质。选择性使主体有了更大自由。创造性又是选择性的展开形式,也是人之主体性的最高形式。马克思说“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性使主体的活动能够将主体内在固有的尺度和客体内在固有的尺度统一在自己的实践活动里,并最终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对象。

马克思关于主体的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论述是相互联系的,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因素的占有和支配;自为性侧重于主体目的,表现为主体活动的内在尺度和根据。选择性和创造性侧重于主体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创造;只有四者结合和统一,才是完整的主体和真正的主体性。

二、马克思实践主体理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人是最根本的,尊重主体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因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亿万农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把解决农民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最高标准。

1要充分肯定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农民始终是农村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居民达7.5亿左右,接近全国人口的60%;农村居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从事的职业虽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仍然达3.4亿左右,占农村居民的45%。农民是农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建设和改善环境的主体。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农民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和最终受益主体。因此,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不能仅仅把农民作为政府关爱、扶持的对象。要以农民为本,把农民看做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依靠力量,从思想认识上和工作中都把农民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只有实现农民的主动参与,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才能顺利贯彻实施,政策的效果才能真正发挥。

2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能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

要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能动作用,必须发挥农民主体的能动性、尊重农民主体的选择性、肯定农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要充分发挥农民的能动性,鼓励农民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广大农民了解新农村的内涵和建设目标,知晓新农村建设与农民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让农民明白新农村的建设是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和生活幸福的大事业。只有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使广大农民群众自发地将愿望和热情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内心动力和自觉行动。

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自主选择性,是保障新农村建设成功推进的一个重要前提。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尊重农民的选择意愿。只有农民知道自己最期盼什么、最需要什么,才更能为自身群体的前途负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民创富活力的涌动,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的智慧及力量源泉。

创造性是主体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的创造性表现为在改变自己命运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乃至农业现代化中所体现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性劳动和不断地提升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让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

大限度地迸发出来,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只有让农民既能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创造历史的主体,又能与其他社会主体一样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内在地统一于广大农民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才能真正全面地发挥和实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

3尊重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自主权利。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利,就是要尊重农民自主选择职业和劳动方式、自主支配劳动对象和劳动成果、自主选择进入市场网络参与市场竞争、自主参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权利。农民主体的自主性是一个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都已证明了这一点。凡是农民自主性发挥得比较好的时期,就是农村经济相对繁荣的时期。改革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了农村的繁荣,与它有效发挥了广大农民的自主性是分不开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样必须发挥农民的自主性。要把“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让农民拥有建设新农村的发言权。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在决定支援农村时要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并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踏踏实实为农民办实事。地方政府要充分考虑农民对自身价值的认定以及对自身利益的诉求和维护,但不能越俎代庖,切忌盲目地替农民作决定。

4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是紧密相连的。人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人主体性的发展。马克思坚定地认为,“人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把这一思想运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它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要求。新农村建设恰恰改善农村经济社会环境。促进广大农村居民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素质。无论发展经济还是发展社会事业或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农民群众的多方面需要,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发挥农民的主体性,正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农民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当农民真正意识到自己是新农村建设实践活动的主体,是行动的唯一发动者和操纵者时;当农民用自己的理性去判断,而不迷信他人或外在力量时;当农民能够自觉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对自身作为对象活动主体地位的认识达到了自觉和自为时,他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作为主体的内在潜能,并自觉地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质,促进主体能力的全面提高。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是人全面发展的表现和确证。这就要求我们在关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更应该对新农村建设具体过程中人的发展程度给予高度的重视,把农民主体性的发挥程度作为人性发展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方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及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篇5: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

一、以“亲民”为出发点,着力健全建设机制,努力实现创建工作的“三大突破”。天下民为本,万事民为先。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我县始终把百姓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着力在全县上下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合力。一是规范工作模式,实现了个体性领导向群体性领导的突破。过去,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主要是由宣传思想工作部门挑大梁、唱主角,1996年以后,我县创新工作方式,逐步建立起县文明委统一领导、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各乡镇密切配合的创建工作模式,克服了“单打一”的格局,形成了“大合唱”的氛围。二是细化工作目标,实现了一般性号召向具体性要求的突破。为增强创建工作的操作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我县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目标分解为宣传教育工作、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硬件建设工作、科技工作、卫生工作、文化工作、体育工作、广播电视工作等8大类54个小项,分别制定标准和要求,逐项加以落实。三是严格工作考核,实现了弹性规定向硬性规定的突破。为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我县先后建立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导向机制、帮扶乡镇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和文明村镇创建考核以及农村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长效工作机制,将各项工作纳入干部实绩考核体系,与干部使用、奖惩直接挂钩,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干部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年以来,全县广大干部深入到新农村建设一线,梳理热点、难点问题4000多条,解决问题3800余件,办实事300多件,新增农村富余人员就业岗位3302个,劳务输出4.82万人,纳入社会救助体系的农村特困群众达7800人。

二、以“为民”为切入点,着力打造建设平台,努力改善农村的“三大环境”。改善农村的发展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农民的迫切希望。我县始终把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作为工作的第一目标,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重点是大力实施农村文明村镇创建“五个一”工程,突出抓好小康示范村建设。一是科学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适度超前”和“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注重县城总体规划与乡、村规划相结合,以乡镇和行政村所在地为主,由县建设部门统一规划设计,并提供风格迥异的小康楼图纸供农民选用,有效避免“千村一面”和“年年建新房,不见新村庄”的现象。截止今年6月底,全县15个乡镇已有13个制定了乡镇建设规划,20%以上的行政村制定了村级规划,大部分村的建设规划正在制定当中。二是狠抓示范。根据县域实际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我县以“公路沿线文明走廊”创建为重点,在全县范围内确定了10个乡(镇)和30个村作为农村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示范点,并从中选择了像石镇镇、富林村等一批班子强、基础好、经济较富裕的村镇,率先启动,以点带面,梯度推进。同时,落实了县级领导干部挂点和县直单位共建制度,建立了为民便民的服务体系,规范了服务内容、办事程序、工作制度和创建目标、创建责任人等制度,并一一张贴上墙,有力推动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年,我县石镇镇被推荐为全国文明村镇先进乡镇的候选单位。三是多元投入。实行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统筹安排农业综合开发、水利、林业、扶贫开发、土地整理等各项涉农项目资金,着力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信贷投入为辅助、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年,全县仅用于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县城饮水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水利基础设施以及林业改造建设等方面的国债资金就达2047万元。四是完善设施。坚持从“一看树二看路,三看卫生四看居住”的要求出发,以“五改三建”(即改水、改路、改厕、改橱、改圈,建公路、建沼气、旧城改造)工程为载体,大力整治“脏、乱、差”,积极倡导“净、绿、美”,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目前,我县农村改水受益人口达97.88%;改厕受益户5.35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投资600万元兴建沼气池,农村沼气池总量超过1万个;农村农网改造全面完成,农村电费每度下降了0.5元;15个乡镇全部贯通水泥(油)路,通水泥路的行政村92个,占总数的60.9%;农村移动电话和电话覆盖率达99%,农村有线电视网络覆盖率已达50%;乡乡镇镇都建有条件优良、环境优美的光荣院(敬老院、福利院)。

三、以“爱民”为立足点,着力抓住建设根本,努力提高农民的“两大素质”。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因此,我县坚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全面实施“素质工程”,着力提高农民素质。一方面,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开展了“解放思想学教活动”、“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新江西”和“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万年在行动”主题教育,纵深推进了以“关注民情、心系百姓”为主题的“民情系列”活动,形成了“让农民得实惠、让干部受教育”的长效机制;以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广泛开展了“农村家庭道德评议”、“首届十大道德标兵”和星级信用农户、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涌现出“全国农村学习实践‘xxxx’重要思想基层干部标兵

”1名、第三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1户、全省首届“十大道德标兵”1人,省级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3户、地市级标兵户36户、县级“十星农户”5101户。另一方面,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了“科技活动月”、“百名医生进千村”、“阳光工程”培训等活动。精心编制农村普法简易教材,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坚持不懈地普及推广自然科学、医疗卫生等科学知识,有效遏制了xx和封建迷信活动,率全省之先实现了农村死亡人员遗体火化率达100%的目标;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兴建了300余幢农村中小学教学楼,每所农村学校都配备了电脑,适龄儿童就学率达100%;组织XX多名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帮助近15万农民掌握了一至两门实用技术;建立了以“县文化馆为龙头、乡镇文化站为依托、村文化室为基础、各文化户为补充”的四级文化网络,全县15个乡镇都建有文化站,陈营镇文化站荣获省级“百强文化站”称号,汪家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

四、以“富民”为主攻点,着力突出建设目的,努力促进农业经济的“两大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在于兴县富民。近年来,我县围绕“两个65%”目标和省委提出的“20字”方针,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紧紧抓住“基地”、“产业”、“企业”三要素,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万年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一是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全面实施“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战略,狠抓特色农产品基地及昌万公路和206国道沿线瓜果、蔬菜、蚕桑、花卉苗木高效经济作物带建设,以贡米、生猪、珍珠为主的特色种养发展迅速。去年,全县高效经济作物占种植业的比重达46%,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2%;特色种养产业超粮食产值的专业村遍及15个乡镇,已达30多个,各类种养基地达26个,直接辐射带动农户3.8万户;农民人均收入达2775元,净增542元,增长24.3%。二是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坚持把发展农业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核心环节,大力培育新兴农业企业,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县农业企业已达187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6家,国家无公害产品和“绿标”产品13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个;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达60多家,带动农户3万多户。三是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着眼于整合周边3市18县(市、区)近6亿斤商品粮资源,去年兴建了江南米业批发市场,今年1-5月已完成交易额达3327.9万元。投资7000万元的招商项目万年珍珠城已基本竣工;面积达6000㎡的万昌综合市场,年交易额达1亿元以上。~年,全县有农产品上市为主的有形市场29个,以粮食、肉食品为主的上市商品成交量达7.7万吨,上市成交额达4.1亿元。同时,注重小城镇建设与市场培育、发展非农产业相结合,使城镇建设与产业建设互动发展。石镇镇招商引资兴建了石镇商贸广场,可容纳10000多人进行交易,带动了鄱、余、万、乐四县(市)附近市场繁荣;大源镇结合辖区仙人洞、神农宫的旅游开发,投资80万元,将镇区街道修缮一新,吸引了一批外来客商投资兴业,去年新增个私业户30户。

回顾万年建设新农村的历程,我们体会到,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倾情~是前提,体察民情是关键,关注民生是核心,实现民富是根本”。在这些方面,我们虽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村镇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县虽有87%的乡镇完成了所在地的建设规划,但村级规划相对落后,近4/5的行政村尚未形成规划,绝大多数的自然村基本无规划,而且规划水平不高,局限于当前现状,缺乏长远眼光。二是农村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尤其是以公路交通、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和以卫生、教育等为主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比如,上饶市连接波、余、万三县的唯一咽喉要道——万弋公路,是省会南昌经昌万公路,直通浙江的第二条东西走向主通道。但由于线形差,半径小,特别是盘岭山头山高路窄,弯多坡陡,行车艰难,已成为滨湖三县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另外,位于全省12条重点堤防工程之一的梓埠联圩的大型泵站姚坊电排站年久失修,已临近报废程度,威胁到波、余、万三县五乡(镇)8万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等等。三是农民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几年,我县积极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社会新风,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赌博和一些陈旧落后的风俗在农村还一定程度的存在,特别是少数农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不足,片面的把市场经济理解为“金钱”的经济,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有所减弱。四是城镇化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我县城镇化进程起步晚、起点低、水平低,小城镇非农产业规模小,经济总量不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24:1,差距较大。同时,农民在创收、户籍、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享受水平低于城镇居民增收门路不多、渠道不宽,扶贫攻坚任务艰巨。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规划先行,切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重点要抓好“四个一”。

一是搞好一个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始终坚持把科学规划置于首位,围绕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按照“群众积极性高的村镇优先、移民扶贫村镇优先、空心村优先”的原则,结合村村通项目的实施,以建设中心村、中心镇为重点,将村镇建设计划纳入县城总体规划,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地对全县城乡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加快县乡村城镇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在操作中,规划要由城建部门统一实施,经费可由县乡两级分担,不应增加农民负担。计划到~年,全县所有乡镇和3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建设规划;到~年,5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村级规划;到XX年,所有行政村完成村级建设规划;力争到2020年全县农村人口减至20万人,基本安置在中心村。

二是抓好一批典型,加快新农村建设。结合小康示范村工程和文明村镇创建“五个一”工程,按照规划统一、建房面积统一、建房高度统一、式样立面统一、外墙面砖统一“五统一”的原则,积极推广“四位一体”(即猪舍、厕所、沼气池、瓜果蔬菜种植)的能源生态模式,突出抓好10个示范乡(镇)、30个重点村的规划建设,全面启动“百万小康生态村”示范工程,努力使新落成的村庄成为“风格独特、功能完善、整洁净美、生活富裕”的花园式、生态型的小康生态村。力争到XX年,全县30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成为小康生态村,达到中等小康水平生活的农户4000户;到2020年,全县100个行政村、100个自然村成为小康生态村,达到中等小康水平生活的农户10000户。

三是突出一个整治,改善农村环境。按照“总体部署,分步推进”的原则,以“五改三建”工程为载体,大力开展“建设新农村,建设好家园”活动,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全面改善农村环境。重点是狠抓农村宅基地整治,通过拆旧建新、专项整治、村庄整理,盘活存量宅基地,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强农村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等基础设施和卫生、文化等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三拆四清两取缔”工程,即拆除违章违法建筑和露天粪坑、棚厕;清除乱堆乱放杂物、暴露垃圾和不良文化及其它有碍观瞻现象;取缔沿路摊贩和非法市场,力争农村环境“一年有起色、三年大变样、五年换新貌”。同时,不断创新载体,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农民素质。

篇6: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

××省东营市东营区黄河路街道地处中心城区,总人口11余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妇女在农村人口中占很大比重,妇女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黄河路街道妇联立足实际,积极发挥妇女组织优势,为广大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搭建平台。

一、在构建农民增收机制上发挥引导推进作用。

构建农民增收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发挥农村妇女作用,增加她们收入水平,从而增加农村家庭和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是构建农民增收机制的重点所在,也是妇女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黄河路街道妇联从三个方面入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是引导妇女自主创业,增加经营性收入。结合各地开展的全民创业活动,通过典型带动、政策驱动、宣传鼓动多管齐下,激励广大农村妇女走出家门、自主创业。近年来,黄河路街道每年新增私营企业100多家、个体工商户300多个,其中由妇女创办或领办的占到30左右,女企业家达到80多人。2005年11月份,我们率先在全市成立了第一家村级妇联组织-东赵社区妇女联合会。每年开展“黄河路街道十佳创业女性”评选活动,举办“优秀女性创业事迹”报告会,激发广大妇女的创业热情,扩大和提升妇女创业的规模和质量,以鼓励妇女劳力转移增加工资性收入。二是抓好妇女技能培训,增加从业收入。据调查: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原因是缺乏熟练工。黄河路街道10多家农村精密铸造企业,缺少熟练工200多人。同时随着城市的做大做强、服务业的兴起和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也越来越旺,农村妇女劳力的就业空间不断扩大。妇女组织应当有的放矢抓好妇女技能培训工作,2005年街道妇联先后举办了棉布加工、家政服务、电脑操作等各类培训班30多期,培训妇女1860多人。通过组织妇女劳务输出洽谈会、设立劳力转移工作站等渠道,加大劳力转移与用工单位的对接力度,建立正常的妇女劳力转移通道。目前转移妇女劳力1000多人,增加工资性收入20多元元。三是提高妇女种养水平,增加生产性收入。从农村劳力从业结构分析,在外从事工业、服务业的以男性劳力为主,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以妇女劳力为主,要提高这部分妇女劳力的收入水平,关键要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妇女组织应与农口部门、种养大户密切配合,帮助务农妇女发展特种养殖、果蔬苗木等优质生态种养项目,应与招商引资紧密结合,大力引进龙头加工项目,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产品加工增值,扩大市场销售,增加种养收益。

二、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上发挥组织保证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村妇女还处在封闭半封闭环境中生产生活,受封建传统思想影响较深,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精神文明水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尤为重要。黄河路街道妇联通过加强学习宣传,培养农村妇女的时代精神。以唤起主体意识为重点,广泛开展“做四有四自新女性、为实现两个率先添光彩”等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妇女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追求,广泛宣传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内容的先进性别文化,积极营造男女平等、协调发展的舆论氛围。进一步创新宣传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发挥现代媒体与互联网作用,采取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做到用科学知识武装妇女,用高尚道德引导妇女,用先进文化陶冶妇女,促使广大农村妇女充分展示出时代风采。通过加强活动组织,吸引妇女广泛参与。实践证明,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把广大妇女组织起来,从事健康有益的社会活动和文体娱乐活动,是提高她们精神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街道妇联每年都组织一些吸引妇女广泛参与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包括“巾帼环保”活动、“健康婚育知识”竞赛活动、“党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活动等等,对广大妇女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形势教育。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巾帼健身”活动,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妇女健美操比赛等,带动了数以万计的妇女加入到全民健身行列。通过加强阵地建设,拓展妇女活动平台。近几年,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村级经济的弱化,农村教育、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注重打造精神文明活动平台。街道妇联积极争取,把建立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列为街道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到目前,辖区活动场所总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积极与文化教育部门联手,争取各级部门支持帮助,加大图书馆、活动室的投入力度,为组织开展精神文明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在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事业,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街道妇联大力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累计募集助学资金10多万元,资助1200多名贫困儿童。积极组织妇女参与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通过协助文化、科技、司法等部门,定期组织文化下乡、科

技下乡、法律下乡等活动,把寓教于乐的文艺演出送到村头田头,把致富知识、法律知识送到农民手中。在传统节日、农闲时节,组织妇女自编自演文娱节目,开展读书活动。通过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清除封建迷信、赌博等陋习,用社会主义新思想、新风尚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认真做好卫生服务。农村妇女是家庭的操持者,创建卫生家庭、卫生村庄、卫生环境,她们是“主角

”。街道妇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向广大农村妇女宣传卫生知识、环保知识;结合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组织她们打扫和维护家庭卫生、社区卫生,改变不良卫生习惯。尤其在计划生育工作中,街道妇联组织配合计生部门,搞好妇女健康检查、孕期卫生保健,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措施落到实处。针对不少妇女从农民变为工人的实际,协助劳动部门督促企业,为女职工落实好养老、医疗、失业、生育等保障制度。

四、在构筑农村和谐社会上发挥加固奠基作用。

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谐家庭又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农村妇女一般是当家人,构建和谐家庭她们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街道妇联着重作好三个层面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倡扬良好家风。深化“美德在农家”活动,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建设良好家风为目标,做到读书活动进家庭、道德评议进家庭、治家协议进家庭、文体活动进家庭、道德教育进家庭。推动全街道涌现出更多的“五好家庭”。二是做好维权工作。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是妇女组织的基本职能。街道妇联进一步发挥“妇女维权岗”和“家庭暴力投诉站”的作用,作好法律援助、法律培训、接待来信来访等工作。有力遏制家庭暴力的发生和蔓延,切实维护妇女权益,维护家庭和社会的和谐。进一步加强维权阵地建设,拓展便捷、高效的维权通道,形成了以妇女维权热线和妇联信访窗口为龙头的咨询投诉网络。依托各方面法律援助机构,为维护妇女权益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服务和保障。三是开展结对帮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困难户在逐步减少,但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不能丝毫减弱,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街道妇联对经济困难户,重点帮助他们提高谋生本领和致富能力,采取结对帮扶、技术帮扶等形式,使他们尽快树立信心、脱贫致富;对病灾户,重点是解决他们的一时之难、燃眉之急,通过发动社会募捐、联系重点资助等形式,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对农村孤寡老人,街道妇联帮助他们安度晚年,定期组织人员照料他们的日常生活,协助民政部门解决好他们的集中供养问题。

上一篇:zz教学设计评价稿下一篇:熟读《弟子规》争做好员工读后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