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通西域说课稿

2024-04-09

张骞通西域说课稿(精选8篇)

篇1:张骞通西域说课稿

张骞出使西域又称张骞通西域,指的是汉武帝时期希望联合月氏夹击匈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各国的历史事件。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张骞通西域说课稿,欢迎阅读参考!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与地位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共5个学习主题,讲述远古至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本课所在的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 讲述秦朝和汉朝的历史。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的建立时期,从此,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故本学习主题在教材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张骞通西域》作为本学习主题5课中的第4课,上承“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下启“丝绸之路的开辟”,展现了统一国家初步发展的历史画卷:从政治上讲,扩大了汉朝的疆域和统一,也有利于地区的开发;从民族关系上看,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融合的因素,也为后边教材的北方民族内迁及民族融合高潮的出现埋下伏笔;在对外关系方面,通过西域,东西方经济、文化等进行了广泛地交流,古老中国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我们吸收着外来文明的精华,同时向世界展示了华夏文明的灿烂辉煌。伟大史学家司马迁把他的两次出使称为“凿空”。从这个意义上说,“张骞通西域”在本学习主题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西域位于祖国西北,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和资源,加深了历史和和地理学科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

1、初一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展示自我的需要,对感性的事物比较容易理解,也初步具备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及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从而为学生乐于仔细“研究”本课知识、分组搜集与本课人物、事件有关的历史资料(文字、剧照、图片等)、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结合书上《张骞出使西域壁画》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编排表演历史短剧、争做“小导游”等活动奠定了基础,为开展活动性的课堂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本课以学生的参与、动手、动脑为主。

2、学生个体具有差异性,但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在本课的活动中及课后作业设计上都注意了层次性和学生自主性。

(三)设计理念

1、教师不应拘泥于课本,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通过改革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式,把最生动的历史知识呈现给每一个学生;

2、历史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学生应在感知历史中感悟历史;

3、历史原于生活,历史教学应把学生引入到现实生活 基于上述理念,我将以活动课形式呈现本课教学内容。

(四)教学目标及其重难点:

1、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依据教学设计理念和“课标”要求,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确定三维目标:

(1)识记和理解:记住西域的地理范围,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设置的意义

(2)能力和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课内外的历史资料,想象历史情景,评价历史人物,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能力、历史想象能力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初步掌握史地结合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并感悟张骞敢于冒险、勇于开拓、锲而不舍、忠于国家的优秀品质,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识新疆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尊重各地区、各民族习俗,自觉维护国家统一

2、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1)重点:西域的地理范围(狭义);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根据新课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和“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意义,确定二者为教学重点;

(2)难点:西域的地理范围;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初一学生刚开始学习地理,识读地图能力较差,且“西域”是古地名,让学生记住其地理范围有一定的难度;再让他们理解抽象的隐含知识更不容易,所以确定其为难点。

二、教法选择及依据

1、问题探究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情景教学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动机;

3、根据“论从史出”的学科特点选择了史料分析法;

4、依据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初中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三、学法选择及依据

根据新课标的目标要求、教学内容与初一学生特点选择了:

1、表演法

2、识图法、讲述法

3、辩论

4、问题探究法等 在教学中,教法学法相辅相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结合,生生、师生交流互动,达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历史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这堂名为“重走张骞通西域路”的活动课的总体设计思路是: 收集历史资料 — 感受历史场景 — 探究历史人物 — 关注现实生活 — 巩固小结 —课后作业

(一)收集历史资料——课前师生积极准备

1、确定主题、根据兴趣学生分成4组;各组同学根据需要收集与本课有关的网络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在此基础上,各组同学分别准备: 第1组同学通过对教材文字、图片内容的预习和理解,课外相关资料的收集处理及经历想象后,分工拟写汉武帝招募出使西域人才的诏书、设计张骞临行前与汉武帝告别的对话、编排历史短剧; 第2组同学把张骞首次出使西域路线分为4段:长安——玉门关、玉门关——大月氏、大月氏——阳关、阳关——长安,学生扮演的“导游”1、2、3、4分别准备解说词、进行练习;“导游”5对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情况做了简洁叙述的准备; 第3组同学分成正反双方,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张骞出使的背景、目的、经历、结果、影响等方面选择材料进行辩论准备; 第4组同学收集图片、文字材料,准备“历史的思考”这一环节的活动。

2、教师鼓励并教给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上网、书刊、影视等,指导各组学生的活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二)感受历史场景、探究历史人物、关注现实生活——课堂活动成果展示

1、图片导入:教师扮演主持人,媒体展示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北壁壁画,告诉学生此壁画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史上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巨大影响。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导入“重走张骞通西域路”主题活动

2、活动展示:

(1)第1组同学表演历史短剧《第323窟壁画》 剧情简介:

大殿上(教室前半部分),“汉武帝”正在批阅奏折,“信使”飞报:匈奴南侵,又将威胁长安!“汉武帝”气恼、焦虑,思考对策;一“大臣”献策:听说汉王朝西边的西域地区有个大月氏,与匈奴有不共戴天之仇,可派使者出使,以联合抗击匈奴。旁白介绍“神秘”的西域和大月氏的有关情况后,“汉武帝”采纳建议,决心抗击匈奴。

“汉武帝”担心:西域与西汉相距遥远,路途艰险,朝臣与百姓都心存畏惧,谁愿意去呢?“大臣2”献计道:“陛下可下昭招募。”于是,“汉武帝”颁布昭书,招募出使人才;“张骞”主动请缨,向“武帝”推荐自己;“武帝”决定派张骞出使。

长安城外,“汉武帝”和随从送别张骞一行?? 目的及依据:“皇帝的决心”、“神秘的西域”、“下诏招募”、“张骞应征”、“长安送别”5个历史片段呈现出张骞首次出使西域的背景、目的及西域的地理范围与人民的生活状况,初步感受到张骞迎困难而上、报效祖国的优秀品质。模拟“历史情景”,突破了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有利于学生感悟历史及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良好习惯和运用课本资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和表现等能力,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

(主持人设问“张骞一行百多人的征程,是否一切顺利”过渡到)

(2)第2组同学扮演导游介绍《漫漫西行路》 “导游”1介绍张骞从长安到玉门关的所见所闻,并点明玉门关名称的由来;“导游”2播放电视剧《汉武大帝》片段,表现“张骞”一行被匈奴所扣,十多年间,张骞矢志不渝,终于抓住机会,摆脱匈奴控制,到达大月氏,拜见大月氏首领,表明来意等情节。“导游”3介绍张骞等人在大月氏由于自身情况不能联合出兵后,沿南线返回阳关的路途上的经历,并联系唐朝诗人王维的相关诗句;“导游4”简介张骞等人从阳关返回长安、受到汉武帝接见的情景;“导游5”简介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情况。

目的及依据:描述起张骞等人的两次出使沿途上的风土人情、资源、自然条件、遭遇等,由此,同学们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背景、任务、始返时间、主要经历、活动结果等了解得比较清楚,落实了教学重点。这体现了教学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有利于学生把课本和课外收集到的资料的处理运用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培养表达能力、合作意识。

(主持人出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情况比较表”、学生填写、主持人强调后过渡到)

(3)第3组同学围绕“再说张骞”主题展开辩论 出示辩题“严格来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都未能完成任务。你认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第三组同学,根据准备、出示材料,进行针锋相对辩论。

目的及依据:在辩论中学生从经济、政治、精神影响方面理解了“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及“西域都护设置的条件、职责和意义”,通过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又促进其对历史事迹的了解,突破了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客观公正的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升华情感

(主持人再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中关注由历史的认识转化为对现实的思考,从而过渡到)

(4)第4组同学图文对照引发同学们“历史的思考” 展示图片、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到西域物产对内地及我们今天生活的影响,引出两个思考:“1家乡特色水果的发展”、“2西北地区的环境保护”。组织同学讨论,献计献策。

目的及依据:这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去主动探索、又有利于学生感受到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和发展,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注意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与关注现实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3、教师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评价

目的是全面是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关注过程与结果、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4、课后活动:(任选一题)

(1)重走张骞出使西域路绘制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要求:图的尺幅大小、图例、路线、必标地--长安、葱岭、大月氏人生活地)

(2)小作文(二选一): 我眼中的张骞

浅议张骞通西域对我们今天生活的影响

篇2:张骞通西域说课稿

材料二:

请回答:(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二图中的皇帝是何人?(2)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方向及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中的内容反映了这次出使遇到了什么艰难?请你列举出此行遇到的艰难险阻还有哪些?

(4)这次出使西域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有何意义?(5)我们要学习此人什么样的精神?

阅读材料:“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 请回答:

(1)两汉时期的“西域”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2)请以图表的形式总结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及作用。

(3)(3)“安有佳种自西来”反映了西汉与西域的关系怎样?请举例说明这种关系。

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在的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张骞通西域

1.读教材68页内容,说说汉武帝派人出使西域的原因是什么?

2.要到达大月氏,必须要经过哪里?在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找到大月氏了吗?

3.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又是什么?

4.根据地图,结合当时的情况,你能想象出一路上他们会遇到哪些困难?

5.在张骞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样的宝贵的精神品质?

6.结合以上问题,完成下列表格。

篇3:试论张骞通西域时的语言翻译

关键词:张謇,西域,探险,语言翻译

张骞 (前164—前114) , 字子文, 汉中郡城固 (今陕西省城固县) 人, 中国西汉卓越的探险家与外交家, 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有着重大的贡献。从翻译史的角度来说, 张骞长达十几年的西域探险活动也是一次中西民族口头语言沟通的机会, 是中西语言一次极好的碰撞与交流, 因此本文将从翻译史的角度来论述张骞通西域时的语言翻译实践活动及其意义。

一、张骞通西域时接触到的西域人种和语言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访问的是位于中亚地区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诸国, 而且从这些地方, 张骞又初步了解到乌孙 (巴尔喀什湖以南和伊犁河流域) 、奄蔡 (里海、咸海以北) 、安息 (即波斯, 今伊朗) 、条支 (又称大食, 今伊拉克一带) 、身毒 (又名天竺, 即印度) 等国粗略的情况。从《史记·大宛列传》中的记载来看, 这些中亚国家百姓的相貌习俗特征为:“自大宛以西至安息, 国虽颇异言, 然大同俗, 相知言, 其人皆深眼, 多须髯。”“深眼, 多须髯”的容貌正是欧罗巴人种的主要特征, 欧罗巴人种又称为高加索人种,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 占世界总人口的54%左右。其特征是肤色浅淡, 眼睛深陷, 毛发较浓密。他们在全世界的主要分布区域是欧洲西部, 亚洲西部和南部, 而张骞所探险的区域正是在欧罗巴人种的生活区域。

张骞此次探险所要寻找的大月氏, 就是起源于东欧平原上古印欧人的一支。公元前2300年, 这个部族出现在伊朗高原西部, 后来他们翻越葱岭, 一路东迁, 在大约公元前1000年的时候迁徙到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居住, 所以目前学者们一致认为大月氏就是吐火罗人的后裔。公元前177年, 大月氏人被匈奴人袭击, 幸存的大月氏人又开始了艰难的长途迁徙。迁徙的月氏人分为两支, 少部分行动不便的月氏人, 向东南方向迁入甘南青海一带的羌人与吐蕃人区域定居下来, 并开始逐渐使用羌或者吐蕃人的语言, 他们被后人称为小月氏。而月氏的主力被称为大月氏, 至张骞公元前128年访问大月氏时, 当时的大月氏位于大宛以西1000公里左右, 在“妫水” (阿姆河) 以北, 南与大夏为邻, 又与大宛、安息、康居有着友好的往来。从《史记·大宛列传》的“自大宛以西至安息, 国虽颇异言, 然大同俗, 相知言, 其人皆深眼, 多须髯”来看, 这些部族属于习俗相近、语言相异的相同人种, 也就是同属于居住在中亚一带的欧罗巴人种, 但他们使用的语言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根据《西域翻译史》的作者考证云:“张骞所到的葱岭以西的这几个大国, 包括他要寻找的大月氏, 都是‘深眼, 多须髯’的民族, 所用语言虽不同, 但相互可以听懂。不是同一种语言的几种方言, 至少也是有亲缘关系的语言。根据本世纪初考古发现, 著名学者冯承钧推断, 康居语、安息语和于阗语同属伊兰系, 即东伊朗语支, 大月氏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 和龟兹的语言相近, 大约就是前面所说的吐火罗语了。”由此可见, 张骞此行至少也要接触到三种以上语言, 即匈奴语、伊朗语和吐火罗语, 所以张骞此次要探险的地区地理情况是复杂的, 接触的语言环境是多变的, 正因为如此, 张骞此行的语言翻译的工作更显得尤其重要。

二、与张骞随行的异族翻译人员

张骞第一次出行, 随行者有百余人, 对于这百余人的身份, 史书里几乎没有记载, 只记载有一个叫“堂邑父”的胡人, 因为在13年后他能和张骞一起回来, 所以才有了较多的说明:“骞以郎应募, 使月氏, 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此句下集解曰:“堂邑氏, 姓;胡奴甘父, 字。”又索隐云:“谓堂邑县人家胡奴名甘父也。下云‘堂邑父’者, 盖后史家从省, 唯称‘堂邑父’而略‘甘’字。甘, 或其姓号。”这就是说, 张骞的重要随员堂邑父是一个男性胡人, 堂邑县人氏, 名 (或字) 叫甘父。对于这个人突出的本领, 《史记》明确记载云:“堂邑父故胡人, 善射, 穷急射禽兽给食。”看来当初张骞招募探险队员时, 堂邑父是以两个本领入选:一是他善于射箭, 二是他本是胡人, 精通匈奴的语言和习俗。因此, 堂邑父在张骞探险队中的角色就有两个, 一是充当护卫人员, 二是担当口语译者。

对于遥远陌生的大月氏国, 胡人堂邑父和张骞一样的一无所知, 他们甚至不知道大月氏在何方位, 使用什么语言, 他们都简单地认为只要带上一个通晓匈奴语言的人, 就可以沟通无阻地到达大月氏国了。其实西汉所指“胡人”, 通常是指中国北方以及西方的游牧民族, 主要包括匈奴、鲜卑、氐、羌、吐蕃、突厥、契丹、女真等部落, 在西汉时尤其指匈奴一族。匈奴的英文名是hun, 是祖居阿尔泰山脉以东南、大兴安岭以西、蒙古草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北、华北平原以西北戈壁披发左衽的北方民族, 古北亚人种和原始印欧人种的混合体。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 其先夏后氏之苗裔, ……居于北蛮, 随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 ……儿能骑羊, 引弓射鸟鼠;少长, 则射狐兔, 用为食。”至于匈奴的语言, 《史记·匈奴列传》云“毋文书, 以言语为约束”, 桓宽《盐铁论·论功》却说“虽无礼义之书, 刻骨卷木, 百官有以相记”。这些记载说明匈奴是有独立的语言, 甚至是有成型的文字的。关于匈奴语的来源, 有专家认为匈奴人讲蒙古语, 但还有专家认为其语言属于叶尼塞语系, 有些则认为是东胡、蒙古语的混合。总之, 匈奴语言与张骞要去的大月氏部落的语言有着极大的差别。而堂邑父只能听懂匈奴的语言, 只能在匈奴生活的区域里充当张骞的译员, 对于这一路上多变的语言环境, 堂邑父一个译员显然难以胜任, 因此张骞必须在漫长的路途上不断地寻找合适的土著向导和译员, 为他们的探险活动充当语言翻译者。

三、张骞与当地土著译员的接触

张骞的第一次通西域活动, 行程大致是这样的, 他先是到了匈奴地区, 被匈奴扣押了十余年之后, 携随员逃走至大宛:“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 西走数十日至大宛。”然后又至康居, 再至大月氏, 再至大夏。这一路而去, 都需要当地的向导和译员配合其行动。《史记·大宛列传》记云:“大宛闻汉之饶财, 欲通不得, 见骞, 喜, 问曰:‘若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 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 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 反汉, 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 遣骞, 为发导绎, 抵康居。”这里所说的“导绎”, “导”音“道”, 指的是在当地驿站工作的兼有译员职责的土著译员。此句下有索隐云:“为发道驿抵康居。发道, 谓发驿令人导引而至康居也。导音道。”这个“发驿令人导引而至康居”的人, 不仅要熟悉地形, 能把张骞一行引至西北方两千里外的康居国, 更要是一个精通康居国的语言, 能为张骞充当语言翻译的人。在这个向导的指引下, 张骞一行顺利到达康居国, 见到了“与月氏大同俗, 控弦者八九万人”的小国康居。然后, “康居传致大月氏”, 使张骞一行终于找到了“既臣大夏而居, 地肥饶, 少寇, 志安乐, 又自以远汉, 殊无报胡之心”的大月氏国。这一路的辗转之中, 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口语译员具体所做的工作, 但是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 张骞一行要从汉语环境进入到匈奴语言的环境里, 再从匈奴语言进入到康居伊朗语的环境里, 然后再要进入到大月氏的语言环境里面。可以想象, 如果没有当地土著译员的配合, 他们的行动将会困难得多。所以, 无论是张骞所说的“导我”, 还是大宛国的“导绎”, 康居国的“传致”, 其实都是土著译员配合张骞行动的记录。

至于张骞第二次出使行动, 则主要是联合乌孙国, 以断匈奴右臂。很显然, 这次行动是成功的:“骞既至乌孙, 乌孙王昆莫见汉使如单于礼。”临行时, 乌孙王又“发导译送骞还”, 这些记载已明确指出, 乌孙国有翻译人员在配合张骞的行动, 为他充当口语翻译。

四、张骞对于汉代语言翻译的贡献

回长安后张骞将一路的见闻, 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报告, 对葱岭东西、中亚、西亚, 以至安息、印度诸国的位置、特产、人口、城市、兵力等, 张骞云:“大宛在匈奴西南, 在汉正西, 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 耕田, 田稻麦。有葡萄酒。多善马, 马汗血, 其先天马子也。”“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 临西海。暑湿。耕田, 田稻。有大鸟, 卵如瓮。”这个报告所描述的葱岭一带的古代地理资料非常宝贵, 也对汉武帝今后的行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促使汉武帝产生了向大宛、大夏国一带拓展汉王朝影响的想法。而在实现这一设想时, 张骞已充分意识到语言沟通在对外交往中的作用:“且诚得而以义属之, 则广地万里, 重九译, 致殊俗, 威德遍于四海。”“重九译”就是要“重重九遍译语而致”, 是说要经过多重的翻译之后, 将汉语言译成多种语言, 将汉朝的文化传至远方异族, 从而将大汉的威望传布到四面八方。

“重译”这个词语在古代史籍中出现频率很高, 如《大戴礼记》卷三云:“重译而晓之, 不能使言语相通。”《周礼注疏》卷三十七云:“周始有越, 重译而来献。”《五礼通考》卷五十一云:“蛮夷戎狄, 重译来贡。”这说明先秦时人们已认识到要想和远方异族相沟通, 必须首先迈过口语关, 必须有多重语言翻译才能达到其目的。因此, 西周时代就已设有专门进行沟通语言的翻译官“象胥”, 象胥的职责就是导引异族使者熟悉中原文化和礼节, 并协同他们进行言语翻译。而这种“重译以达”的做法在张骞通西域时更得到了充分实践, 语言翻译工作也在张骞通西域时得到了最好的实践。正是在重重转译过程中, 张骞这位汉使从汉语言环境顺利进入与之相隔甚远的吐火罗语言环境中, 把汉朝的威望成功地传播到西域, 从而不仅传播了汉朝的文明, 也使汉代的统治者们意识到语言翻译工作者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2.

[2]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篇4:张骞通西域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又将其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汉书》虽是纪传体史书,但不同于《史记》的是,它只专一记述西汉一朝史事。这种纪传体的体裁称为断代史,是班固的创造,以后历代的“正史”都是采用这种体裁。《汉书》中的名篇有《霍光传》《苏武传》《外戚传》等,名句有“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善者不疵细瑕”“千人所指,无病而死”等。

【关于作者】

班固是东汉时期人,出身于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都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在他们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写文章、诵诗赋。父亲过世后,班固利用家藏的丰富图书,开始撰写《汉书》。他“潜精研思”25年,才写成了《汉书》,但由于这部著作长期未能脱稿,没有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所以他一直默默无闻。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大将军窦宪率军北伐匈奴,班固一心想要建功立业,于是随军出征。这次出征大获全胜,但后来窦宪因篡权被杀,班固也受到株连,死于狱中。

【精彩选读】

汉朝初期,匈奴人经常骚扰北方边境,给汉朝带来很大的威胁。汉武帝刘彻决心改变这一局面,于是下了一道诏书,招募精明强干的人出使到西域,去联络与匈奴人有仇的月氏共同攻打匈奴。月氏在匈奴的西边,所以要到月氏去必须经过匈奴的地盘。胆小的人听到这样的使命,吓得直吐舌头,哪里敢来应征?

有个叫张骞的下级官员,他认为攻打匈奴是为了汉朝的安全,出使西域即使有很大风险,也是应该要做的,于是就报了名。一些勇士纷纷效仿他,也报了名,其中有个叫堂邑父的匈奴降将。

于是,汉武帝任命张骞为使者,让堂邑父当翻译,和其他应征的人组成了一百多人的队伍,从陇西(今甘肃省)出发,到西域去联络月氏国。谁知一行人刚出陇西,就碰上了匈奴人。因为寡不敌众,张骞他们都被俘虏了。匈奴单于听说张骞要到月氏国去,就把他软禁起来。而张骞却时刻在等待机会逃走。

过了好几年,张骞和堂邑父两人终于找到了机会,偷偷逃出匈奴。他们一连往西走了几十天,一路上尽是沙漠和草原,找不到食物和水,只能射些飞鸟和野兽来充饥。走着走着,终于到了一个热闹的地方,那里的人鼻子高高的,眼睛蓝蓝的,他们以为那里就是月氏国了,一打听,才知道那个国家叫大宛。

大宛国国王早就想跟又大又富庶的汉朝往来,见到了张骞他们,赶快拿出好酒、好肉款待。当得知张骞出使西域的任务后,大宛王立即派骑兵和翻译护送张骞和堂邑父到了康居国,再请康居人护送他们到月氏国去。

月氏国自从国王被匈奴杀害以后,就西迁到了大夏国境内,和大夏国合并成了一个国家,改名为大月氏国。大月氏所在的地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生活十分安乐,早就把报仇雪耻的事情忘在脑后了。张骞几次向大月氏王陈述汉朝想和他们联手的意思,大月氏王总是故意把话岔开,不作正面回答。张骞在那里住了一年多,达不到目的,就只好往回走。

在回国的路上,张骞和堂邑父又被匈奴人捉住,软禁了一年多。后来匈奴发生了内乱,张骞和堂邑父就趁乱逃走,回到了长安。他们这次出使西域,一共花了十三年时间,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了解到西域的很多国家都想和汉朝交往。后来,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兵征讨匈奴,并大获全胜。没有了匈奴的阻碍,在张骞的推动下,西域的许多国家都与汉朝建立了友好关系。

从此以后,西域出产的葡萄、核桃等陆续传入汉朝,汉族人先进的生产技术也传到了西域。其中汉朝的丝绸还通过西域进一步传到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因此,后来的人们把由张骞开通的汉朝到西域的道路称为“丝绸之路”。

【国学任务】

下面几个成语均出自《汉书》,请你根据释义写出来寄给我们,全部答对就能获得精美奖品。

1.临渊羡鱼,不如( )( )( )( ):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2.天不变,( )( )不变:“天”不会发生变化,体现“天”的意志的人世之“道”也不会发生变化。

3.安不忘( ),盛必虑( ):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在兴盛之时必须考虑衰微之时。

篇5:张骞通西域同步练习题

1.王之涣《凉州词》之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汉朝时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A.大秦B.西域C.安息D.新疆

2.西汉前期,威胁西汉王朝的北方少数民族被称为()

A.匈奴B.大月氏C.羌族D.乌孙

3.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其使命是( )

A.开通陆上丝绸之路

B.帮助西域各国摆脱匈奴的统治

C.联络西域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D.联络西域乌孙国王,夹击匈奴

4.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首次出使西域B.张骞再次出使西域

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东汉派班超经营西域

5.狭义的西域是指()

A.今西藏地区B.河西走廊

C.今西北地区D.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

6.西汉以前,新疆地区不知道开凿水井,后来学会了凿井技术,并出现了独特的既用于灌溉又解决生活用水的坎儿井,这种“坎儿井”最有可能出现在()

A.秦灭六国后B.张骞通西域后

C.班超通西域后D.西域都护设置后

7.张骞通西域后,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日益密切,下列哪些是从西域传入的?( )

①汗血马 ②葡萄③核桃④小麦⑤打井技术⑥西域魔术

A.①②③⑥B.①④⑤⑥C.①②③④D.①②⑤⑥

8.汉武帝时,两次出使西域的著名探险家是()

A.张骞B.班超C.甘英D.安敦

9.绘制张骞第一次出使路线图。

拓展训练:

10.某同学到新疆去旅游,在博物馆里见到了许多当地出土的中原丝织品,他肯定地说,大量丝织品从中原传人新疆最早在()

A.秦灭六国后B.张骞通西域后

C.班超通西域后D.西域都护设置后

11.成语典故“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同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密切相关?()

A.张骞B.班超C.甘英D.安敦

12.张骞以忠诚、勇毅和智慧,成就一番大事业,成为了中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和探险家。受张骞的影响,东汉时期与之齐名的历史人物是 ( )

A.班固B.窦固C.班超D.甘英

培优训练:

13.说一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作用。

14.西域都护是在什么情况下设置的?它的设置有什么意义?

达标训练:

1.B2.A3.C4.C5.D6.B7.A8.A

9.仿图绘制张骞第一次出使路线图。

拓展训练:

10.B11.B12.C

培优训练:

13.答: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内地和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西去东来的.人员增多。内地的丝绸和铁器等产品,先进的铁器制作和打井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骏马、瓜果、蔬菜、音乐、舞蹈和魔术等传入内地。

篇6: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组号: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实。学习重点和难点

1、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是本课的重点。

2、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本课的难点。

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①目的:______________②时间:________________ ③困难:______________④结果: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次出使西域:

①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②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③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作用:打通了_____________ 加强了_____________

4、西域都护府的设立:

①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②政府: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职权范围:________________

二、丝绸之路

1、开通时间:____________

2、开通条件:① ___________________汉武帝

②____________________张骞 ③____________________西域都护

1、基本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历史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班超经营西域

1、班超出使西域 时间_________

2、_________出使大秦。

3、大秦使者来访时间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1、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四、堂清检测:

一、选一选

1、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A、汉武帝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2、汉朝时期,中国同西方的贸易通道称为“丝绸之路”,其路线是()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欧洲 B、长安——今新疆——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C、长安——今新疆——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欧洲——西亚

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为了联络大月氏同西汉一起东西夹击()A、大秦 B、匈奴

C、大宛 D、楼兰

4、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 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古时称()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

5、西汉以前,新疆地区不知道开凿水井,后来学会了凿井技术,并出现了独特的既用于灌溉又能解决生活用水的坎儿井,这种“坎儿井”最有可能出现在

A、张骞通西域之后 B、班超经营西域之后 C、西域都护设立以后D、昭君出塞 之后

6、中央政府管辖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天山南北地区最早的行政军事机构是()A、黑水都督府 B、西域都护 C、北庭都护府 D、安西都护府

7、当时,西汉传入西域的物品与技术是

①丝织品与金属工具 ②铸铁技术 ③井渠法与坎儿井 ④葡萄与石榴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司马迁称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为“凿空”,主要是由于()A、张骞没有完成使命 B、西域不愿同西汉夹攻匈奴 C、了解到西域的历史地理与风俗人情 D、开辟了西汉同西域的交通

9、回答下列有关两汉对外关系发展的问题:

⑴西汉武帝时,曾两次出使西域的是谁?这个人出使西域,开辟孔道,在我国历史上称为什么?

⑵试从与西域建立外交、发展国际交通与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方面,说明他通西域的贡献。

⑶你认为他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试抒发你的意见。

知识图解:

篇7:张骞出使西域教学反思

本课是作为全校公开课、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多次修改,并且在组内公开试讲了多次,由学科组老师们多次评课,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而最终定稿的。因此,本节课是组内所有老师们悉心指导的结果,在此感谢组内的老师们、特别是我的指导老师乔二虎老师。上完这节课,总结上课效果,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优点和不足。

(一)优点方面:

1、课程目标设置清晰,根据大纲要求的重难点以及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重点放在张骞出使西域的历程以及张骞出使西域的结果两方面,特别是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作用。

2、授课方式新颖,采取编排历史剧的方式学习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经历,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自己表演的方式,也使得学生对这段历史知识印象深刻。

3、采用了大量的图片教学的方式,例如,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经历、丝绸之路的路线图、丝绸之路的影响第一方面——西域都护的设置、以及丝绸之路的特征作用等,都是通过呈现图片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归纳并总结得出结论,这比教师直接进行口头描述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增强了学习效果,提高了学习效率。

4、课程的内容安排,难易适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不足方面

1、语言表述过于平淡,不利于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学生的讨论等活动,展开的不是很充分,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对于学生的回答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起不到鼓励学生的效果;其次,对于很多人举手而没有被叫到回答问题的时候,没有给予适当的鼓励评价,而是让大家集体说答案,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整个教学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板书,并且没有强调学生易出错的地方。

5、整个课程的知识点过渡方面,略显拖沓。课堂整体节奏较慢,不够紧凑流畅。

(三)今后改进方向

1、要在语言表述上下大功夫,多听课,听别的老师是怎样带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要多多进行练习,使自己的语言也能够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会鼓励学生的多种方式,听课,多向老老师学习,看看他们上课时如何鼓励学生。

3、在把握整体课堂节奏以及课堂知识点之间的过渡方面,要多磨多练,减少拖沓现象。

篇8:张骞通西域说课稿

一、张骞“凿空”西域

在汉武帝即位的第六年, 汉武帝得悉在匈奴的打击之下被迫西迁的大月氏国仍然想恢复以前的国土, 也就是想复国, 汉武帝为了联合大月氏国共同打击匈奴, 所以派了张骞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国。但张骞的第一次出使并不怎么顺利, 刚离开大汉的国土就被匈奴抓获, 然后被迫在匈奴生活了十多年, 然后才逃脱匈奴的魔爪, 继续自己的使命, 向西奔跑, 经过非常艰难的跋涉, 到达了大月氏国。这个时候因为大月氏国已经在一个物土相对比较富饶的地区定居下来了, 而且没有报仇的心思, 这个时候张骞也只能回国, 但是又一次地被匈奴抓获。一年后, 张骞再次逃脱, 返回了汉朝。虽然这次张骞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 但是却对沿途西域各国的生活习俗有了一定的认识, 这也算西汉第一次比较完整地了解到西方地域的情况[1]23。在河西走廊打通后, 张骞再一次出使乌孙和其它国家, 这次张骞携带了大量的经济资源, 从河西向西域出发, 到达乌孙国后, 恰逢乌孙国内部传位的纷争, 张骞没有达到和乌孙国联盟的目的, 但是乌孙派了自己的使者向汉朝表示感谢, 和西汉王朝正常建立了外交关系。张骞在乌孙国又向其它的西域国家和大宛、安息等国家派了副使加以联络, 这次出使四年后张骞回到了汉朝, 不久去世[2]15。在张骞去世不久, 他所派出的副使也完成了使命返回了汉朝。从此, 西汉和西域各国的交通线正式打通, 西汉王朝也和西域甚至欧洲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正式外交关系。

虽然在西汉之前, 丝绸之路已经出现, 但是规模和时间都没有西汉的影响大, 所以很多人仍然认为丝绸之路是张骞开拓的。在著名的《史记》中记录了“于是, 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然张骞凿空……”[3]12对于凿空的含义, 有几种解释方法:在西汉之前通往西域地区的道路常常由于战争或者民族之间的纷争而中断, 没有真正的实现畅通;即便是在某个时候实现了畅通, 但是由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 茫茫的沙漠和大草原缺乏相应的物资保障, 没有足够的人身安全保障;在西汉之前的文献资料中对于丝绸之路的详细记载资料都不够完善和具体, 其地理概念和路线都比较模糊, 不清晰。只有从张骞出使西域之后, 人们才对这条丝绸之路的概念清晰起来, 大大扩展了中国人的视野和地理文化知识。再加上当时西汉王朝庞大的国家实力, 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有力措施, 和西域各国建立一种相对比较友好的外交关系, 使丝绸之路得到扩展和发展, 最终实现了中西方交流的第一次繁荣, 从这个角度看, 可以认为张骞“凿空”西域的这种说法还是非常恰当的[4]120。

张骞“凿空”西域的意义非常重大,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比较大规模的外交活动, 而且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巨大成就, 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张骞通过个人的经历, 详细地记录了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山川、物产等情况, 为中国人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 一个新的知识天地;它加强了中国和西域各国之间的交流和联系, 打破了中国人以前对于中国在地理知识上的盲目想象, 开始真正地了解和掌握西域各个民族和国家的真实情况;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加强了中华民族和西北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往, 使中华民族和边疆民族之间的交流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5]73。张骞通过两次出使西域, 历尽了千辛万苦, 最终靠着自己的坚忍不拔和对汉朝的忠心, 实现了中华民族对外交流的高峰, 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这种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舍我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地学习和发扬。

二、张骞出使西域和西方“文体”之间的交流

虽然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 东西方通过非常薄弱的草原商道而实现比较脆弱的文体交流, 这种交流对于中华民族的体育运动发展扰动非常小, 中国当时的体育娱乐运动的发展, 显出相对独立的发展态势。在西汉及之前的体育活动中主要有两种文化, 一种是北方民族特别是匈奴民族非常重视的实用性骑射文化, 另一种是以广大汉族为代表的农业文明所推崇的健身娱乐休闲文化。骑射文化由于其生活方式的特点限制了它的发展, 是一种非常活跃的文化形式;健身休闲文化由于农耕文明生活的稳定性, 也为这种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基础, 其发展相对比较完善, 再加上长期的发展, 规模和质量都呈现出一种比较强势的姿态, 这种体育文化结构的发展也呈现出一定多元化[6]。从商周朝代开始中国的体育文化发展逐渐的走向了独立和专业的发展方向, 在周朝建立了以礼制文化为基础的体育文化制度之后, 这种严格的文化制度大大限制了体育文化的发展, 整个社会文化变得停滞不前。在春秋战国时期加上不少人对周朝文化的回溯和怀念, 所以周朝的礼制文化在社会上仍然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 在秦朝统一之后, 在法家严酷的社会规范下, 礼制文化反而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再加上秦朝非常残酷的社会制度, 使整个社会体育文化的发展非常缓慢。西汉建立初期由于整个国家社会在遭受到长年的战争后千疮百孔、满目疮痍, 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 体育运动仍然发展缓慢。随着汉朝国力的逐渐恢复, 张骞出使西域为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恰当的出口。

1. 张骞“凿空”西域对西汉的影响。

在文体交流方面, 张骞率先打开古老中华文明和西域各国交流的大门。在张骞“凿空”之前的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主要是内部的整合和发展, 随着西汉王朝同西域各国之间的影响力日益增大, 东西方之间文体交流的外在条件已经逐渐形成。在不少的文献资料中都记载了在张骞出使西域后, 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和汉朝之间的体育交流活动。在体育文化交流过程中, 汉朝人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民族伤痛和苦难而菲薄外来体育文化, 相反, 以极大的胸怀对外来体育文化进行学习、传播和欣赏, 西汉人对外来体育娱乐文化进行了吸收、同化和发展, 实现了体育娱乐运动的大发展[7]21。在当时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中, 要求士人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 建立了士人一种比较和谐的文化情结, 体育娱乐运动和文化与音乐、舞蹈、文学等的联合不仅提升了体育文化的境界, 也为士人能够从多个角度和层次认识体育文化提供了条件, 为士人进一步理解和学习西域舞蹈活动奠定了思想和文化基础。通过历史的研究可以发现, 在中国历史上体育运动发展的高峰阶段, 总是伴随着一个体育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只有一种旧的体育文化在吸收和借鉴外来的体育文化之后, 才能为原来的体育文化注入新的的动力和活力, 使它展现出新的生命。在文献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 西域各国的歌舞文化可以直接进入汉王朝宫廷之中, 也就是说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和联系可以上升到国家的层面, 这和张骞本人的努力和人格上的魅力有着重要的关系。通过这种体育交流活动, 对于汉王朝的体育架构和文化传统的发展都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在这种影响下, 西汉也在潜移默化地开展自上而下的体育文化运动。虽然在西汉时期体育交流活动仍然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对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形成了全民体育文化活动。

2. 西域体育娱乐文化在西汉社会生活的影响。

在丝绸之路上各个民族的体育活动和文化都和他们的生活有着比较重要的联系, 具有比较鲜明的地域色彩。例如由于西域地区有着茫茫的大草原和戈壁滩, 日常生活中对于马非常重视, 是平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所以骑术等体育活动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一些少数民族的孩子在年龄特别小的时候已经开始骑马, 在少年时期骑术已经相当地熟练, 这对于习惯田园农耕文化的汉朝来说, 是非常难以想象的。在丝绸之路上, 中西方的体育文化交流活动是相互的。例如在西汉时期, 大宛国盛产当时非常有名的汗血宝马, 汉武帝本人也非常希望看到马的本面目, 进而改善汉朝战马的素质和质量, 所以汉朝就多次引入了汗血宝马, 这对于中国军事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比较重要影响。同样在汉朝政府在招待外国使节官员时, 常常要演奏一些中国古老的音乐, 同时还有宫女的舞蹈表演以及角抵百戏等文化节目, 也向西域各国展现出了西汉王朝的体育文化[8]62。

张骞“凿空”西域不仅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交流, 而且也加强了西汉王朝和西域各国的政治、科学、文化以及文体方面的交流, 其中文体方面的交流在整个交流活动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通过张骞“凿空”西域的行动, 打开了中国人的视野, 扩展了中华民族对外交流的广度, 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 对于中华民族文体方面的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摘要:丝绸之路的建立和畅通不仅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而且也为体育运动的交流提供了重要途径, 为中华民族的体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中华民族的体育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张骞,凿空,西域,文体

参考文献

[1]姚如好.张骞“凿空”与西汉民族体育大发展的现代启示[J].体育科技, 2012.

[2]李平.我国西汉时期的体育发展及对政治的影响[J].兰台世界, 2013 (12) .

[3]罗敬党.张骞的生平事迹及历史成就新议[J].大观周刊, 2011 (18) .

[4]赵天宝.西汉张骞与中华民族的形成[J].长安大学学报, 2009 (11) .

[5]李楠, 王建光.试论张骞通西域时的语言翻译[J].兰台世界, 2011 (22) .

[6]任艳荣.“张骞凿空西域”历史现象再探讨——兼论秦汉时期中原王朝外交战略格局形成之原因[D].中央民族大学, 2009.

[7]刘静.古代丝绸之路的商品流通[J].兰台世界, 2012 (16) .

上一篇:县委统战部支部18年工作总结和18年工作计划下一篇:蚁贪之祸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