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的学习方法

2024-05-09

浅谈生物的学习方法(精选9篇)

篇1:浅谈生物的学习方法

浅谈复习初中生物的方法

浅谈复习初中生物的方法

文/刘秀兰

摘 要:现在评价老师到底教得好不好,还是要看质量。质量要提高,复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摘要环节。怎么复习呢?方法很多。

关键词:生物复习;方法;课改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们还是要通过一定的测验来评价学生到底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我们头脑中还是存在学生考得好,老师教得就好的观念,这个是改变不了的事实,所以作为一名生物老师,我愿意把我的经验告诉大家,在复习生物这一阶段,我是怎么做的。

一、学习有关规定,把握考试的方向

不管是什么考试,都要以课标为依据,所以我很重视学习研究课标,知道考试不仅重视考查生物学基础知识、实验技能、探究能力,而且重视考查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创新精神、环保意识、科学态度和良好习惯。

我还认真分析每次考试的指导思想、考试方式、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及试卷结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确复习的方向,把握重点,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落实到位,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有效地提高复习的质量。

二、抓主线,构建知识网络结构

由于初中生物考试的要求不是很高,时间有限,复习基本只能进行一轮复习,再加上学生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平时花在生物上的时间较少,因此在复习中,一定要抓主干知识,突出重点,注意把相关的知识联系和比较,从点到面,尽可能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学生了解和记忆,夯实基础。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复习

复习不是单纯的知识点,如果让学生自我复习,这样的复习方法,学生厌倦,复习效果不佳。那我们运用多媒体就很好了,因为它可以将课程内容浓缩,系统化,条理化,并配以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这样学生有思有想,有听有看,有问有答,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比如,在复习血液循环的知识时,如果让学生自己复习效果肯定不好,但如果利用了多媒体,我们的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路径,花时少,而且效果好。

四、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插图

我们不管是哪次考试,都离不开图形,每次看图做答都有相当的比例,这些图一般都直接或者间接来自课本,这就暗示我们一定要重视课本上的插图,通过图形加以记忆,很形象也很直观,加速了我们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五、强化训练,及时评价

如果我们只讲不练,不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所以,复习时我们不要忘了适当的`练习,通过练习可以知道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及时弥补。我们在练习不能要求学生题海战术,要充分考虑到难度、覆盖面、题量。在讲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学生错的多的题,其原因是什么,要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

六、联系生活实际

现在的知识不像以前那么死,题型很灵活,特别近年来,很容易出一些生活中我们很熟悉的事情。比如有这样一道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某初三年级学生的近视眼时发现,该校有35%的学生都患有近视,请问该小组在一起讨论近视眼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当然,对于这样的题我们不能怕,我们要始终相信“题在书外,理在书内”。所以我们平时应该多关注生活中与生物相关的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总之,复习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关键看我们的老师去不去钻研,只要你肯用心,运用适合你学生的方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一定会有好的收获。

(作者单位 四川省资中县吴仲良第三初级中学)

篇2:浅谈生物的学习方法

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我们所说的学习常规,是指我们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步骤,包括预习、听讲、复习和作业,总结等步骤。

一.预习

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先浏览一遍讲课内容,在浏览时,应用笔将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划出来,将自己看不懂的内容标出来,将浏览后产生的问题记下来,有能力、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己做出预习笔记。通过这样的预习,为下一步听讲奠定基础,使自己的听讲更加有的放矢,听讲时就可以对自己已经弄懂的或重点知识重新加深印象,并比较一下老师的理解与自己的理解有什么差距,如果自己理解得不深,则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对于自己预习时还不懂的问题,则是听讲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当堂弄清楚。对于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如果老师讲到了,则要听懂,如果老师没有讲到,一定要向老师问清楚。预习也为将来的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听讲

很多优秀学生的经验都说明了一个共同点,即学生的主要功夫应下在课堂上。我们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解决一种矛盾,即已知与未知的矛盾,通过学习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然后又有新的未知的出现,我们再来完成这个转化过程。而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是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应该是很顺利的。有很多学生就是课上认真听讲,在45分钟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总有些人,课堂上不认真完成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白白浪费掉45分钟,反而在课下再花时间去完成转化,此时已没有老师的指导,只有课本上的内容,显然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如此花双倍或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就是常说的事倍功半。只要我们把主要功夫下在课上,那么,课下的负担也就会减轻,而且学习效果也会提高,时间上也会更加充裕,这就是常说的事半功倍。所以,听讲这一步骤是极为关键的。

三.复习和作业

每节课上,一般老师都要留一定量的作业,这些作业的内容多是讲课的重点内容,是应该认真对待的。作业的过程就是复习巩固听学知识的过程,但是,很多同学把作业仅仅当成是一种任务,甚至当成是个负担。因此,急急忙忙赶完作业,就认为当天的任务完成了,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学习的帮助是微小的。无论课上老师是否留有作业,课下都应该先进行复习,及时将当天老师所讲的知识复习一遍,这可

以加强记忆,克服遗忘。心理学家对遗忘和记忆都进行过实验和研究,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研究成果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就是说,刚刚学习完知识后,遗忘很快就开始,而且一开始遗忘得较多,过一段时间间隔之后,遗忘的发展越来越慢,遗忘得也就慢了。根据这一遗忘规律,我们应该进行及时的复习,不要等到遗忘得差不多时,再进行复习,那样,学习效果是不会好的。由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所以我们复习得越及时越好。

每天的复习一定要避免机械的重复,而应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知识的联系和老师讲课的思路,将老师讲课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述一番。

通过复习,加强了记忆,然后再来做作业,可以大大提高作业的效率,作业的困难、疑问、多可迎刃而解,而且通过作业又可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总结

总结是指在学习完某一章知识,对此章知识进行整理、重组,总结出该章知识的联系、知识的系统或知识的结构,以便我们能从知识的整体上把握知识,从而加深理解知识和灵活掌握知识。总结的方法

一般可用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和纲要法。

总之,做好总结是我们学习常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通过总结,不但可以复习巩固所学过的知识,而且能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知识连贯起来、综合起来,使知识建立起各种联系。这样,就使我们能在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上来对待知识,就好像我们站在山顶上来看山下四周的景色一样,不但能看清所有景点,而且能看清各景点间的关系。由于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上来看待知识,我们也就有了驾驭知识的能力,就是说我们能灵活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了。

篇3:浅谈高中生物学习方法的换位思考

一、重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大部分来自生活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实践教育, 在实践中得出教学理论, 这样不但强化了学生的记忆, 更给学生带来了乐趣,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利用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 农场、草地、树林、公园、花园、动物园、庭院、路旁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学习有关知识时, 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 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生物学习与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生活常识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的了解生物学, 同样生物学也让我们更懂得了应该热爱生活。

二、记忆方法

记忆就是客观存在, 是物质或物质系统变化的痕迹的即时状态。事实上, 最早的记忆是大自然的记忆。但人们习惯于大脑的记忆。可以认为, 大脑记忆是大自然记忆中的特殊部分, 故记忆可分为广义记忆和狭义记忆二大类。广义记忆泛指大自然的记忆和生命体力活动的记忆, 狭义记忆单指大脑的记忆。根据人类的约定俗成, 狭义记忆简称为记忆。

人的记忆在《辞海》的定义是“人脑经验过的事物的认知、保持、再现或再认”。识记即识别和记住事物特点及联系, 它的生理基础为大脑皮层形成了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保持即暂时联系以痕迹的形式留存于脑中;再现或再认则为暂时联系的再活跃。通过识记和保持可积累知识经验。通过再现或再认可恢复过去的知识经验。从现代的理论信息和控制论的观点来看, 记忆就是人们把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编码加工, 输入并储存于大脑里面, 在必要的时候再把有关的储存信息提取出来, 应用于实践活动的过程。把两者结合起来, 可以将记忆的含义表述得更确切一些。所谓记忆, 就是人们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应用过程, 是对信息的选择、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记忆按其内容可以分为5类:形象记忆, 即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忆;情境记忆, 对亲身经历过的, 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情绪记忆, 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语义记忆, 又称词语逻辑记忆, 是用词语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动作记忆, 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机能的记。如何运用这些记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记忆。

三、学会做笔记

做好课堂笔记是课堂学习的好方法, 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更能帮助学生把握重点难点, 同时做好笔记对于以后的复习, 起了很好的作用。

要走出做笔记误区, 做笔记不等于重视写、记而忽略听, 在做笔记前应该纠正这个错误的想法。一般来说, 教师在课堂上板书的内容是, 要学习的纲要。这些纲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清楚的了解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所以这些板书可以记录下来。

注意听老师的补充内容, 这写内容有部分是老师的心得体会, 有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 老师补充的内容可以记录一下。

记下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这些地方可能的老师疏忽的, 也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的地方, 所以这些要记下来, 及时找老师解答。

记教师的记忆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 有一下难记忆的地方, 老师有时会讲一下自己的学习技巧和方法, 不防把这记录下来, 这样不但能够开发自身的学习能力, 更能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做课堂笔记是同学们应该注意的事情, 上课应该以听为主, 做笔记为辅, 再好的笔记不能代替听课, 笔记可以快速记下, 课后在详细的回忆课堂内容记录, 这样不但整理了笔记也温习了讲课内容。

四、利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 思维方法是思维能力的关键, 所以思维方法在学习方法中占有核心的位置。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 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 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 两者密切联系, 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 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 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在实际运用时, 既可先分析后综合, 也可先综合后分析, 还可以边分析边综合。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 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 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 即同中求异。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 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 即从科学性出发, 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 即从实用性出发, 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比较和归类互为前提, 一方面只有通过比较, 认识生物的异同点之后, 才好进行归类;另一方面, 只有把生物进行归类, 才好进行比较。因此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 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 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 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

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 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 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 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 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 叫作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 叫作理性概括。抽象和概括也是互为前提的, 相辅相成的, 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进行抽象中以概括, 概括中以抽象, 以达到对知识正确、深入的掌握。

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才能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状态, 进而利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 才能从跟上解决为考试而学习的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封素芹.浅谈高中生物课的研究性学习.教苑荟萃, 2009, (31) .

篇4:浅谈学习高中生物的方法

一、理解记忆

生物学有文科的特点,因此有很多知识需要记忆,但这并不是靠死记硬背,需要的是理解记忆。理解记忆可采用如下方法:简化记忆法(即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联想记忆法(根据教材内容,巧妙的利用联想,帮助记忆)、对比记忆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独列出,然后从范围、条件、内涵、本原、外延等方面进行比较,求同存异,找出不同点)等等。

二、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课,要学会知识和理论如何与实际相结合、与生活相联系,从而使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理论更加丰富、更加扎实、更加全面,反过来又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三、善于观察思考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科学实验和实际的调查及各种生物现象的观察,因此,学习生物知识也不能脱离实际,既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多思考、多讨论,还应该通过学习前人设计的实验掌握生物学理论,并运用理论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来验证和探究生物学知识。

四、即时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较零散、繁多,因此需要即时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归纳总结时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即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如动、植物类群可按进化顺序串联),二抓联系(即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前后知识的纵横关系,形成知识网络。如染色体、DNA、基因、遗传信息间的关系的联系),三抓特点(抓重点、抓主流,进行归纳总结,不能大杂烩,胡子眉毛一把抓。如神经系统知识网络可将神经节不列入眼、耳以外的感觉器官,可一笔带过)。

五、学会灵活运用

篇5:浅谈初中生物常用的教学方法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在重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十分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去发现,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体。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对几种教学方法的尝试,与各位共同探讨。

一、直观教学法

1.巧妙运用黑板画

(1)黑板画能集中学生注意力。

(2)黑板画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概念。

(3)黑板画能指导学生正确观察实物、模型及挂图等。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通过演示实物、模型或生物挂图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体中细胞、组织、器官的组成及构造特点。由于学生初学时往往会对某些部位的分辨产生一定困难,这时我们如果能用黑板画恰当指示所要观察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位置,就会改善观察质量,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运用黑板画图解几种血管的位置,学生能正确识别这几条易混淆的血管。

2.充分展示教学挂图

(1)挂图能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的形态和构造。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有关细胞、组织和微生物,尽可能让学生直接看到各种动植物,增强感性认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不仅学生,即使是教师也没有接触过多少生物,而挂图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生物,认识它们的形态和构造。

(2)挂图能帮助学生掌握生理学知识。

动植物和人体某些生理机能很难用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是进行生理学实验。挂图在解决这一问题方面能显示它的独特作用。如在对“人体血液循环的模式图”和“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示意图”等挂图进行展示时,预先设计一些小问题让学生边看图边思考,加深对人体内相关器官生理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学好生理学知识的目的。

二、演示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可采用幻灯片、挂图、模型、电影等,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所学知识容易掌握和巩固。

三、参观法

在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实地实物观察、探究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参观法。例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一节,我们组织学生到农田去调查,让他们把调查结果加以整理并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学生能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体现了生物学的实用性。

篇6:浅谈高中生物复习方法

对于教材内容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因为每本教材中都有重要的章,每章甚至每节中,都有重点内容,这些内容是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必须重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正确理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归纳教材的要点重点,要求学生能根据要点把所要复习的内容展开复习,不一定每次复习都要阅读全教材,只需阅读要点、掌握重点就可以了,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复习效率。例如复习《呼吸作用》一节时要求学生把课本中的“呼吸作用过程图解”不仅要记住,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呼吸作用的每个过程,并且能复述出其中包含的内容。这种结合图文展开复习,不但复习了教材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掌握的知识比较牢固。

二、重视“双基”复习,构建学科内知识网络

生物学科应把精力放在“双基”教学和能力培养上。因此,第一,注重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充分使用好能体现生物学学科特点的“双基”题。通过“双基”题的训练和测试,及时发现问题,查缺补漏,以扎实的“双基”教学使学生打好牢固的基础。第二,加强对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得出结论显然不是最主要的,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才是至关重要的。可采取有序的多种课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第三,注重生物学科的内在联系,构建学科内综合知识网络。在教学中将生物学科内的知识依据其内在联系加以综合,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一个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再由面到体的生物知识网络体系。

三、让学生课前演讲进行复习导入

复习课内容对学生来说已失去新鲜感,甚至认为已全部掌握,因而往往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失去对知识的进一步渴求。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求知欲,我尝试变换课的结构,让学主课前演讲进行复习导入,每堂课开始五分钟,让学生上讲台讲解和复述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上台的学生讲解不当之处,其余学生可随时提出疑问和修改补充;然后教师再将本节课所需复习的基本知识点有重点地进行点拨,让学生明确疏漏和不足之处,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巩固所学基本知识,又可以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这一活动的开展,将会使学生上台讲解的系统性越来越强,不仅能够较系统地复述基本知识,而且还能做些归纳,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短短五分钟,能促使学生在课外刻苦钻研,网罗信息,勇于实践,积极为课堂上上讲台演说准备素材,还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总之,让学生课前演讲进行复习导入,能很好地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复习课真正形成巩固、提高、拓展的崭新局面。

高考生物复习备考建议

1、全面复习,把握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建立前后知识联系?

由于生物课有三本教材,信息量大造成复习难度大。若能在学习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建立前后知识联系,将有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各个知识点,有助于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到有关的知识,并有助于他们形成学科能力。因此,老师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络。在第二轮复习当中,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容易。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光合作用的过程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结)。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优化。?

2、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动手实验能力?

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因此生物实验一直是生物学高考试题中必考的内容,近几年的高考理综测试题中,生物部分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即第Ⅱ卷中必有一道生物实验题,主要包括观察实验、实验分析和设计实验等形式。每年在高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分数比值都相当大,而且考生在此失分也比较多。由此反映出:在教学过程中,实验还是比较薄弱的。?

所以要理解所学实验、实习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析、分析和处理;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本项能力要求,实际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理解教材中实验和实习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二是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实验思想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三是具有开放性的考查实验思路和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

另外,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综试题,生物部分实验试题的分值逐年提高,生物实验试题已不仅仅限于教材中的实验,由于素材来自生活、生产和高新科技,其特点是具有广泛性、新颖性,这主要是对学生实验理念和实验能力的测试。所以在平时复习实验的过程中,还要理解实验程序,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以及各步骤之间的联系,从中学时就会研究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要善于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并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实验能力的培养,形成善于开展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3、提高知识应用能力,材料分析能力?

考纲中要求能应用学过的知识和术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观点,解释和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些相关生物学问题。因此老师在复习过程中需收集些相关素材,让学生按能力要求分层训练。?

4、关注社会热点,收集近年来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材料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关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相关重大热点问题”。这些热点或者说是人们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都是联系生活、生产、社会、自然和前沿科学实际等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自然科学进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这些问题一直是近几年来高考命题素材的热点,对于这些热点问题要理性看待。试题素材框架几乎就是用这些问题打造的。“处处留心皆学问”,学生平时就要注意多从各种报刊、杂志及电视网络上收集近来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材料,以备在高考中出现。

5、注重知识小结?

篇7:浅谈生物的学习方法

浅谈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摘要:实验是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只有认真钻研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推动生物学科的发展。在实验教学中,实验准备是实验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充分而便利的实验准备是成功实验教学的保障;实验引导能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由于教师与学生的近距离交流,教师有条件有机会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引导;实验操作是实验教学的核心环节,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和创造能力的激发都依赖于此环节。实验教学需要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的激情与心血,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创新和充实。

关键词:实验教学、方法和技巧、探究、整合、创新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运动规律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因此,只有认真钻研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推动生物学科的发展。生物实验提供给了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学习热情的直接切入点,在生物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生物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列入了新课程的具体目标。为了帮助学生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生物学教师应创造条件开展实验教学,努力探索开辟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教学的新途径。

实验准备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准备是实验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充分而便利的实验准备是成功实验教学的保障。

1.1 利用先进仪器设备,使实验准备化繁为简

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高中生物实验室的先进仪器设备的配置越来越齐备,恒温水浴锅、离心沉淀器、生物传感器等设备都来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身边,为生物实验的开展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在高中生物实验中经常要进行水浴加热,例如,斐林试剂对还原糖的鉴定,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等实验。在以往的实验中,水浴加热需要的仪器有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烧杯和温度计,实验准备较繁琐,实验中学生对恒定的水浴温度较难控制。

为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操作,我校在实验教学中使用“恒温水浴锅”进行水浴加热,降低了实验操作的难度,同时降低了危险系数,避免了酒精灯的误操作和烧杯中的沸水给学生造成的伤害。课前接通电源并调节好所需温度,以备课上使用,大大缩短了水浴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对实验历程进行探究,对错误操作进行纠正,并对自己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进行反思,从而增加了课堂容量,使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实验,增强了学生对自身动手能力的自信心。

1.2 充分挖掘教师创造力,轻松解决实验难题

教师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制作教具,解决实验教学中的难题。

例如,探究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本实验的准备中重要的实验仪器――诱虫器,是需要老师自行制作的,诱虫器根据土壤中小动物的避光性达到诱捕小动物的效果。有关诱虫器的结构,教材上已经给了我们指导,但具体用到的材料和制作方法需要教师认真思索、解决难题。本着简约、经济、实用的观念我自行制作了诱虫器(右图为我自行制作的诱虫器),选择的材料都是既便宜又容易获得的,实验效果十分理想。

首先,诱虫器的支架结构是选材的一个关键,支架一定要具备支撑稳固和便于调节两个特点,铁架台是实验室常备的材料,他重量适中、支撑稳固,且铁圈部位灵活、便于调节,使用铁架台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进行照明的电灯和灯罩结构需要具备灵活方便的特点,本实验选择了颈部可弯曲亮度可调节的台灯,这种台灯灵活性强,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节亮度和位置,而且成本低廉。无底花盆的材料选择和制作是实验准备中的一个难点。本实验选择了实验室中廉价的塑料制垃圾筒为材料。制作无底花盆时,用烧红的玻璃棒在垃圾筒底部戳数个孔洞即可,达到了节约、高效的目的。无底花盆内需要放置一个金属网,金属网网眼的大小至关重要。网眼太大,土样容易漏掉,网眼太小,体型大些的小动物不易通过。通过反复的比较实验,结果证明石棉网的网眼大小十分符合实验要求,但需要去除网上的石棉,具体做法是将石棉网在水中浸泡后,进行敲打除去石棉,这样石棉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最后剪成适合于无底花盆的大小即可。漏斗的选择要适合于无底花盆大小,为防止土壤和小动物从花盆底物逸出,漏斗口最宽处与无底花盆的底部直径相近即可。试管的大小要根据漏斗的大小来选择。根据土壤中小动物的避光性,漏斗壁和试管壁要贴上纸(纸张颜色越深,实验效果越佳),使外界的光线无法透射进来。最后,用化学实验室中常备的中和热测定器做底座插入试管,增加了诱虫器的稳定性,而且成本低廉,还达到了美观的效果。

2 实验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引导能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能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能营造平等宽松的学术氛围,能让学生有思考空间,能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近距离交流,教师有条件有机会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引导。教师具有何等水平的引导能力,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引导,采用怎样的引导方式,如何让引导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作用,对实验教学质量乃至人才培养质量都至关重要。

2.1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一定要把大自然还给学生,让学生到户外亲自去尝试,亲身去探究。

例如,探究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时间的安排。本实验时间较长,准备工作复杂,不适于课上进行活动。建议学生课下分组调查取样(选择一定区域进行为期半天采样活动)和进行小动物的采集工作,课上进行分析讨论。

在实验教学中,我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四到五人为一组),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双休日的时间到不同地点进行环境调查,并撰写环境报告,提交老师。在对环境报告进行严格的审核后,选择安全且适于小动物生活的样地进行取样。然后,引导学生制定每个样地需要安排的土样采集的次数。由于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我进一步指导学生对每次取样的时间进行讨论(此探究实验应选择小动物活动频繁的夏秋季节进行)。为了做到随机取样,我引导学生对取样的方法进行讨论,并制定具体步骤,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并在收集小动物后进行填写(下表为某小组学生设计并填写的数据收集和统计表),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统计和讨论,确定样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第一次取样 第二次取样 第三次取样平均值

蚂蚁(单位:只) 21 32 25 26

蚯蚓(单位:条) 0 2 1 1

蜈蚣(单位:条) 1 0 0 0.3

2.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注重实验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在教学中,生物课要与信息技术适时适度的整合。常态课上计算机、投影仪等电子设备的`使用屡见不鲜。在实验室中的实验教学,由于有专门的材料和仪器需要学生操作,所以教师往往忽视了实验室中电教设备的使用。其实,实验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更是必不可少的。

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为例,此探究实验需要将实验装置放到25――35℃的环境中培养8――10h.我校在进行此实验课的教学时采用分步教学的方法。课下对学生进行分组,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培养液的配置和酵母菌的培养,并用相机拍照保留数据和DV拍下培养过程,剪辑后与课件进行整合链接;课上演示幻灯片、展示照片、播放录像,学生通过录像、照片对石灰水颜色深浅进行比较,并在实验课上用烧瓶(或锥形瓶)、玻璃弯管、双(单)孔胶塞进行装置的组装、改进和谈论,最后,利用课前制备的酵母菌培养液滤液在课上进行酒精的检测。虽然,本探究实验耗时较长,但是由于合理利用了多媒体设备,使得课外和课堂环节环环相扣,保证了实验的完整性,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达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使实验教学得到升华。

3 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操作是实验教学的核心环节,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和创造能力的激发都依赖于此环节。

细心观察,以巧制胜

简单的实验有时往往不易出现预期的效果,其实认真揣摩实验流程,细心观察实验材料,我们便不难发现原因。

例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淀粉遇碘变蓝的显色反应,所用材料为马铃薯匀浆(制作方法是将马铃薯洗净、切块,加入蒸馏水,在粉碎机中搅成匀浆,倒入烧杯中待检验使用),匀浆由于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而呈现浅褐色。学生在对马铃薯进行取样时,取浅褐色匀浆和碘液,充分摇匀混合后并未出现蓝色。

小技巧是,在用滴管取样时,应将滴管尖端伸向烧杯底部,取白色的部分,然后滴加碘液,此时蓝色较明显,若取上部浅褐色匀浆,再滴加碘液则基本不变色。这是由于马铃薯中淀粉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短时间内淀粉会在烧杯底部形成一层白色的沉淀。

3.2 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实验意图

在用苏丹Ⅲ染液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显色实验中,实验材料除了花生种子,还增加了花生种子匀浆(制作方法是将干花生种子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在豆浆机中研磨出乳白色的花生浆)。在花生匀浆中滴加苏丹Ⅲ染液直接观察,会发现颜色并不是橘黄色,而是匀浆和染料的混合颜色――粉色,改用不同浓度的花生匀浆颜色依然为粉色,但将粉色的液滴滴加到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即可观察到橘黄色。其实,设置花生种子匀浆这种新实验材料的目的是与花生种子切片染色后镜下观察作对照,从而说明苏丹Ⅲ染液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显色反映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3.3 巧妙设计,事半功倍

在实验中,操作方法不是一成不变,教师应该融入自己的智慧,加以创新和完善。

例如:在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操作流程中,传统做法要用纱布(或尼龙布)和漏斗对研磨好的绿叶进行过滤,用小试管收集滤液,用棉塞塞严防止挥发。然后用毛细吸管吸取滤液在滤纸条上划线,滤液线要求划得细、直、齐。此过程较繁琐,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而滤液线的好坏又直接决定了色素分离的效果。

创新做法是将绿叶在研钵中充分研磨之后,不进行过滤,取一片载玻片,用载玻片较薄的切面在研钵中蘸取研磨好的绿叶浆,再将蘸取了绿叶浆的载玻片切面在滤纸条上沿铅笔线轻压一次即可。这样既避免了过滤和重复划线的繁琐,又保证了滤液线细、直、齐而且颜色较深,色素分离的效果十分理想。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尤其依赖于科学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实验对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科学方法、培养能力和形成科学素质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物教师应强化实验教学的意识,通过观察、探究和调查等实验方式,增强学生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生物教师更应努力探索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推动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生物学科的发展。

总之,实验教学需要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的激情与心血,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创新和充实。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陈彦 姚列明  霍中生  宁智华。 论实验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 实验技术与管理。 24卷3期

[2] 周燕茹(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浅谈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篇8:浅谈生物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预习习惯

预习是学生在上新课之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阅读,它不是漫无目的的把书读一遍,而是要求学生在带着任务的情况下去疏通教材。例如,教师在讲《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这一节内容前先提出如以下3个问题:1.怎么验证植物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2.你知道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什么吗?请你制定一个探究其成分的方案。3.生物圈中氧气的来源是什么?二氧化碳的来源有哪些?教师通过预习展示这环节,就会知道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燃料的燃烧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知识。对于氧气、二氧化碳的验证和绿色植物怎样维持生物圈的二氧化碳—氧气平衡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则不能解决的,教师就把这些问题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讲课时只针对这部分学生不理解的知识讲清楚讲透彻。这样,学生听课的注意力集中了,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了,听课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可见有效预习,能避免教师在上课时面面俱到,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生物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记笔记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学生上课做好笔记尤为重要,对他们以后的复习有较大的益处。但是学生记笔记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他们常常将课上教师的话一字不落的写在笔记本上或者只记老师黑板上的板书内容。生物课上,教师提醒并指导学生笔记本多多记本节课的知识点、自己存在的问题、课堂的探究发现、教师课堂上补充的内容等。例如:教师在教授《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时,帮助学生理解人体血液循环的过程,指导学生笔记本上记录:1.在人体血液循环中体循环的过程是:左心室→主动脉→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过程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2.体循环中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中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最好学生自己能够把这个血液循环过程及血液成分变化形成图表。课后学生对笔记进行整理和完善。学期结束时,在班上进行生物优秀笔记的评选,对优秀的笔记进行表扬并奖励,并把优秀的笔记放在教室后面的桌子上进行展览,让其他学生学习并反思。

三、实验的习惯

实验是学生学习和了解生物学知识的主要手段。在上实验课时,我发现一部分学生不会做实验,别的同学在做实验时,有的同学在很悠闲的聊天,或这边看看那边瞧瞧而已。鉴此,在做实验前教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动脑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教师再指出这个实验方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完善实验方案,这种习惯形成后学生就会用科学的态度看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实验时必须很仔细很小心,也需要学生有很好的耐心。在上实验课时,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把实验做成功,进而对实验课真正产生兴趣。对于在实验中失败的小组,教师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在失败中修正自己的方法和步骤。有些学生没有认真做实验也就不可能有预设的实验现象,他们就自己随便将实验结果写在报告册上。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务要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一丝不苟完成实验过程、真实记录实验结果的良好习惯。

四、思考的习惯

虽然初中生物学上的知识点很多,但是这些知识点不是孤立存在的:1.新学的知识、以前学过知识之间会有联系。例如,教师在教授《能量的释放和利用》时里面有植物呼吸作用的知识,学生之前已经学过了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识,当然这两个知识可以联系起来。学生可以比较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实质和气体变化分别是什么。通过比较学生复习了光合作用的知识,对呼吸作用知识理解也更加深刻了。2.生物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会有联系。例如教师在讲授《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时要用到数学的知识。学生会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细胞分裂一次形成两个细胞,分裂两次形成四个细胞。那么,这个细胞经过n次分裂后形成多少个细胞?3.生物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教师在教授《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时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平时我们不能暴饮暴食?设置这些问题,能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生物学知识。因此教师培养学生学会问“为什么”,很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

五、复习的习惯

在考试之前教师要给学生进行复习,在复习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画出概念图、表格或者用比较等手段来进行复习。例如:学完第22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之后,用比较的方法找出遗传和变异的相同点和异同点,这样学生记忆起来就很方便。又如,在复习神经系统时,我和学生一起归纳了神经系统的概念图,这样就条理很清楚。当然学生在每天结束学习后都问一下自己:“你今天学了什么内容?”在下一次上课时,教师在让学生做练习之前也给学生复习的时间,这样学生对知识有了印象,练习的效果肯定比不复习的好。复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回忆起以前的知识,还能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得到升华。

六、错题整理习惯

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部分知识在教师讲的没有完全掌握而自己却没有发现,练习中就会出现错误。错题整理是一个学生在改正错误获得正确的过程。错题整理首先要准备一本本子,将平时不会而错的题目以及每次练习中错误的题目抄下来,然后用红笔把正确的答案订正好,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这道题目里涉及的知识点有哪些,答题的思路是什么,以后在解此类题目时要注意什么,如果对题目进行改动,你会怎么改等等。期末考试前,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只要看书本、笔记本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和把错题本上的题目,从头开始看一遍或者再做一遍这个题目,不会的看旁边的解题思路。这样的复习很简单,如果能坚持下去,初二下学期的学业水平测试对学生来说就很容易了。

篇9:浅谈高中生物的学习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程;学习方法

高中生物课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它既有背诵的内容,又有计算的内容;既注重学生理论的学习,又注重学生对实验的掌握。因此,学习高中生物,成了让学生比较头痛的一件事。那么高中生物到底应该如何学习呢?其实,高中生物的学习并没有学生想的那么难,在这里,笔者就总结了一下高中生物的学习方法。

一、上课之前要认真预习课本知识

很多同学都认为,高中课程太紧,根本没有时间预习,而且只要上课时好好听讲了,预不预习根本没关系。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任何课程在上课之前进行预习,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好本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高中生物课同样如此。如果真的觉得学习重,那就可以灵活地制定预习时间,当时间比较宽松时,预习得可以细致一点,当时间比较紧时,不妨把要学习内容读上一遍就可以了,因为这样可以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在上课时不至于一头雾水,可以为在课堂上听懂老师的讲解做一个很好的铺垫。我在讲课的过程中,发现那些凡是在课下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了预习的学生,在上课时总能很好的跟着老师的思路来进行学习,而那些没有预习的学生学习起新知识来明显地要更费力一些,因此,在课前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预习是很有必要的。

二、上课时要认真听讲,记好笔记

有的同学认为,不管学习什么知识,即使平时学的再好,经过一段时间也会遗忘的,因此,平时上课学的差一点也没关系,只要在复习时抓紧就一定没有问题,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如果一个学生在平时上课不好好学习,即使在最后复习很多遍,效果也不会很好,而且复习时还会很费劲。相反,如果他在平时好好学习,即使遗忘了某些知识点,只要一复习,那些被忘记的知识点就会马上被想起来。所以,在进行生物学习时,学生在上课时应该好好学习,不要害怕知识点会被遗忘。

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最应注意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要走神。当遇到某些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做好标记,等老师讲完课以后再进行思考或向老师请教,千万不要停下来自己去想,否则就会错过老师对其他知识点的讲解,得不偿失。我原来就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学习非常认真,就是爱钻牛角尖,当上课时遇到老师所讲的某一个问题跟自己想得不一样时,他就会完全陷入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中,再也没有心思学习其他的了,因此明明是一个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但成绩就是提不高。当我发现他的这个问题后,就经常与他谈话,告诉他这样的学习方法是不正确的,课上有什么问题可以留到课下和老师一起解决,否则会耽误对很多别的知识的学习的。经过几次谈话,他终于改掉了钻牛角尖的毛病,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三、课后要做好对知识的整理,并要进行巩固练习

要想学习好生物,在课后学生还应及时对照教材对课堂笔记进行梳理和补充,这个过程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整理好知识以后,还要进行对知识的巩固练习,应先用5到10分钟的时间将课上内容回顾一遍,然后开始进行相应的课后练习,这样比直接做练习,效果要好很多,可以更好地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尤其是当学生学习了几课的内容之后,要及时的对这几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生物的方法。我班上就有这么一个同学,他每学完几节课的知识之后,就会将这几节课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除了平时的笔记本之外,他还特地准备了一个本子整理这些知识。经过这样的整理,这些生物知识就在他的头脑里形成了一个系统,对于他来说,学习生物就一点也不费劲了。每次考试之前,他只要拿出自己的整理本来,将上面的内容进行全面复习就可以了,不像其他的同学,又是翻书,又是看笔记的,还经常忘记某一知识点到底是在书上还是在笔记本上。我把这个同学的方法在全班进行了推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同学都觉得经过整理,不再觉得生物知识杂乱无章了,复习时也不再害怕会把某个知识点给丢了。

四、要重视对观察和实验的学习

在生物学习中除了理论知识外,最主要的就是对生物观察和实验的学习。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不重视观察和实验,是不可能真正学好生物学的。在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实验的作用不只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过程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技能,而且生物学实验也是学生进行体验学习的重要形式。在做每个实验之前,学生要认真阅读实验指导。在做实验时,要仔细观察,如实记录、认真分析、得出结论。另外,要学好生物学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观察时,要针对不同的观察内容和观察目的,设计不同的观察要求,如观察实物(标本、模型)要先整体后局部;观察实验现象时,要注意现象的动态变化和观察的细致性;在整个观察活动中还要注意“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观察生命现象,注意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但是,有的同学在做生物实验时就很不认真,觉得只要自己将这些生物实验的步骤背下来,考试的时候肯定没问题。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因为不经过亲自试验,有些步骤是很难理解的,只要出题的方式稍有变动,这些只靠背步骤来准备考试的学生就不会做这些题了。所以,加强学生对实验和观察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上一篇:超市运营部下一篇:高一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