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师学分查询系统

2024-05-11

湖南教师学分查询系统(通用9篇)

篇1:湖南教师学分查询系统

学分系统教师基本信息勘误表

核对注意事项

1、能有形近字、同音字,空格等,身份证号每一个数字都要仔细核对。以后不接受因姓名和身..........

份证号错误导致无法导入学分的信息修改。

2、3、其他信息请根据本人教师资格证和专业技术证书如实核对。因国培系统要调用学分系统的信息。请填写准确的电话号码(长码)。

4、如果表中信息有错误,请在“修改”行中对应的单元格中用红笔更正。并在修改行中签字确认。并在表后附上相应的身份证、教师资格证复印件佐证。

5、如信息准确只要直接签字确认。

6、2015年后退休的拥有教师资格证的所有在编的老师都要填写相关信息(信息上交时间2014年6月16日前)。

7、幼儿园不管是否在编的老师也要单独成册(信息上交时间,有国培任务的教师信息在2014年6月28日前,暂无国培任务的可延后)(填写规则见附表)

8、请各校把教师信息勘误表配上封面整理成册,并请填写好封面的相关信息。

9、信息上交(两种方式都要)。

方式1:(浏阳学分管理专用QQ邮箱)方式2:纸质档上交到浏阳教师进修学校305办公室。联系电话:83652893 ...

2014年6月4日

附件:教师基本信息规范填写

1、所有文字在填写时前后、中间都不能出现空格。特别是教师姓名中不能出现空格,否则会影响学分数据的录入及查询。

2、.出生年月填写格式为:年-月(例如:1997-01)

3、学历填写为:中专、高中、专科(不要写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4、.工作类别填写:教师、校长、园长、校长(园长)(书记、副校长可写“校长”)

5、学段填写:幼儿教育、小学、初中、高中、校外教育机构

6、“学分登记证书编号”由系统自动生成。

7、任教学段填写:(照蓝色部分填写,不能少字和符号)

学前(不能填数字代码,不能更改学科名)

幼儿教师01保育员02

小学(不能填数字代码,不能缺省文字与符号,不能更改学科名)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03小学语文04小学数学05小学自然06小学体育07小学艺术08小学音乐09小学美术10小学劳动11小学劳动技术12 小学科学13小学外语14小学信息技术15小学舞蹈16小学综合实践活动17科技活动(小学)18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小学)19生命与健康常识(小学)20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21其他(小学)22

初中(不能填数字代码,不能缺省文字与符号,不能更改学科名)

初中思想品德23初中语文24初中数学25初中外语26初中社会27初中自然28 初中科学29初中物理30初中化学31初中生物32初中历史与社会33初中历史34初中地理35初中体育与健康(体育)36初中艺术37初中音乐38初中美术39初中劳动40 初中劳动技术41初中信息技术42初中综合实践活动43初中舞蹈44科技活动(初中)45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初中)46生命与健康常识(初中)47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48其他(初中)49

高中(不能填数字代码,不能缺省文字与符号,不能更改学科名)

高中语文50高中数学51高中外语52高中思想政治53高中历史54高中地理55高中物理56高中化学57高中生物58高中艺术59高中音乐60高中美术61高中体育与健康62高中信息技术63高中通用技术64高中综合实践活动65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66其他(高中)67

说明:中小学校教师的学段、学科的确定以教师主要任教的学段、学科为依据;校外教育机构教师的学段、学科的确定以教师资格证所登记的内容为依据。

篇2:湖南教师学分查询系统

增设了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小学、幼儿园新设置了副高级教师专业技术岗位。

在这次改革中增设了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在小学、幼儿园新设置了副高级教师专业技术岗位。以前小学最高设中级,中学最高设副高。中小学原来分中学和小学两个系列,这次改革建立了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全省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教研室及校外教育机构中实行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的现有在岗人员均列入改革范围。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黄赞佳介绍,这次改革结合我省实际,将小学教师副高级职称的比例从零提高到8%,幼儿园教师副高级职称的比例从零提高到4%,初中教师副高级职称的比例从10%提高到15%,其他高中学校教师副高级职称的比例从25%提高到28%。

“通过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体系,并将最高职务等级设置到正高级,进一步拓宽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使广大中小学教师首次拥有了和教授、研究员一样的职业发展空间,既符合中小学办学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也符合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发展动力。”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建华说。

黄赞佳认为,新的职称制度增设了正高级教师职称,打破了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的天花板,让中小学教师有了盼头,提升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地位,调动了中小学教师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积极性,

资料共享平台

根据人社部和教育部的批复,我省今年中小学正高名额为146人。如何做好这146名正高级教师的申报推荐和评审工作?

“全省今年只有146个正高的指标,而我们有120多个县市区,将近60万中小学教师,所以只能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建华介绍,这要求把本地业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具有教育家风范,对本地教育工作具有突出的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的教师选上来;同时,现在通道建立起来了,每年都会开展正高级教师的评审,优秀的教师都是有机会的。

推动更多优秀中小学教师向农村基层流动

“目前,城镇和乡村在教育资源配置上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农村教育仍然是教育事业中最薄弱的环节。”王建华说,这次改革工作的重要目标,是推动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鼓励教师长期扎根办学条件艰苦的`教育教学岗位,鼓励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

“改革在制度上统一了中学和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在评价标准上对农村教师进行倾斜,要求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中高级职称要有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的相应经历。”黄赞佳说,同时,这次职称改革允许跨校评聘,农村学校出现岗位空缺时城镇中小学教师可以申请跨校评聘,但应服务3年后方可流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中小学优秀教师受职称限制不愿意到小学任教和城镇教师不愿意到农村任教的弊端。

此外,适当调整乡镇及以下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中级增加5个百分点,高级增加3个百分点,重点用于解决在乡村学校工作满和30年、目前还是初中级职称、符合评审条件的乡村学校教师,目的在于引导基层一线广大教师专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引导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广大中小学教师对职称非常看重,把职称看作是个人自身职业发展的毕生追求。职称是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的阶梯和通道,承担着激励引导中小学教师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的重要功能。”黄赞佳说。

王建华介绍,这次改革要求各地在执行过程中把握好职称评审质量,按照“注重师德表现、注重教育教学工作实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改进、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的“四个注重”要求,将教书育人工作业绩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切实改变过去在职称评聘中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引导广大教师立足本职工作,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篇3:湖南教师学分查询系统

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促进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促进我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我省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学校应用、服务驱动”的指导精神,2014年7月8日,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与中国电信集团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分公司(以下简称:湖南电信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在长沙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对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网及其所属的远程培训系统、校本研训系统、教师网络联盟支持系统的平台拓展和项目推广进行统一规划、建设、指导、管理和监督。湖南电信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负责平台拓展建设、运营维护和全部的平台技术支持。

双方的精诚合作,必将加快我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必将全面提升我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质量,必将加强我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必将促进我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湖南省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必将迎来新的辉煌。

篇4:湖南教师学分查询系统

[关键词]高职 学分制 “双师型”教师

[作者简介]蒋德喜(1960- ),男,湖南道县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湖南 永州42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作者参与的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创新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号:XJK06CJG001)。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0-0067-02

“双师型”教师,是集普通教师素质和工程师(或会计师)素质于一体,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他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实践技能的示范者,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素质的、具有双重专业技术职称的复合型教师;他是具有“‘经师’能力(经典专业知识,让学生学会认知)+‘技师’能力(精湛专业技术,让学生学会做事)+‘人师’能力(价值引导,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事师’能力(职业引导,让学生学会发展)”的教师。当前,高职院校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高职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开展了以学分制为基础的教学管理改革。改革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够高、专业结构不合理、培训投入不足等。根据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标准”的要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人数合格比例应为50%,优秀比例应为80%。但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各高职院校还远远达不到这一标准。在有关专家对国内8省市29所高职高专院校(不包括高校职院和民办或二级院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显示,我国高职院校现有“双师型”教师比例明显偏低,教师队伍动手能力不强已成为普遍现象。仅以北京市高职等职业教育教学检查情况为例,据统计,北京市平均只有25.17%的教师获得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参加过职业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只有38.15%;教师中曾下厂实践的也仅占23.9%。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技术工人短缺的调研报告》中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西方发达国家达到40%),而企业需求的比例是14%以上,供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高职院校中“双师型”高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已经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经济和高职院校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面向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建设的全局。因此,只有培养“双师型”教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学分制管理的改革目标。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育部要求高职学院要充分认识到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切实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力度,要通过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和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活动,提高现有教师的“双师”素质,要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因此,推行学分制,我们要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大力宣传、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通过学分制中的“选教师”的程序,使教师们感到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压力,转变“轻实践”的陈旧观念,提高教师向“双师”素质方向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校要制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提出明确的培养“双师型”教师与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目标、任务、实施方案和措施。

二、加强对专任教师的培养力度

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应是高职院校加强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实施学分制改革,要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在当前,我们要把握“重点培养、全面提高”的原则,要重点培养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教学骨干,重视学科带头人、学术梯队建设以及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同时,对不同年龄的专业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战略:对青年教师,应着重抓岗前培训,安排他们到基层行业、企业参加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锻炼,以提高其专业技能;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学习,以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采取导师制,聘请各行各业的专家、负责人到校担任兼职客座教授,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对中年教师,应采取进修、承担科研课题等方式对他们进行提高。对老教师,可以安排部分老教师到国内外院校参观、考察、访问和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对青、中、老年教师采取不同的培养、培训战略以尽快提高他们的“双师”素质,适应学分制改革的需要。

三、调整和优化“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内容

在学分制改革的同时,应加强对在职教师进行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职业技能、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方面,应要求教师以充分满足专业所面向的职业或职业群的实际需要为度,在实际教学中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删减、筛选和再加工,向学生传授走向工作岗位后必须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的进修应是职教师资培训的重要方面,职教师资在理论知识上的要求并不比普教师资低,但两者侧重点不同。对职教师资在理论知识上的要求不在深度,而在广度,在于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职业和岗位工作的能力。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专业领域新理论、新发现层出不穷,职教师资必须及时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并在具体教学中及时向学生传递新信息、传授新知识,避免学生所学与实际工作需要严重脱节。

实施学分制改革时,我们发现当前多数专业教师职业技能水平过低,许多教师只掌握了本专业入门的专业技能,缺乏真正的实际经验。因此,对他们专业职业技能培训时,首先,应当要求其掌握与所授理论课程相当的专业职业技能。其次,专业技能的内涵,不仅指具体的技术、技能,也包括在实践工作中获得的工作经验和工作阅历,即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应有经验性知识和实践工作经历。例如,电信工程类专业的教师要有电子技术、电工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机械工程类专业的教师应具有模具加工、金属工艺等方面的实际操作和程序实践的经验与资历。另外,近年来,由于新技术、新工艺大量运用于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岗位,在专业职业技能上引发了突破性的革新和革命,因此,高职教师应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及时学习和掌握各种在实际操作中应用的新技术。同时,培训计划还应注重培养从业师资具备与其专业相符的专业技能和能力,强调让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性工作与培训不断更新、补充和提高他们的专业职业技能水准。

另外,高职教师还要掌握职业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这不仅关系到教师能否顺利地进行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而且还将影响到高职教育的存在价值和社会效益。为此,高职教师应加强职业教育和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仅学习职业教育学、职业心理学、教材教法,还应学习教育技术学、教育测量与评估等课程。同时,教育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学术水平的需要,是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化的必由之路,它能够使教师逐渐进入一种新角色,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因此,应鼓励教师参加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改造,为企业服务,这样既可掌握最新的科技动态,提高科技开发动力和创新能力,更新知识,又能使理论联系实践。应从物质上、精神上对取得科研成果的青年教师给予一定奖励,增强其从事科研的动力。

四、拓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1.校本培训。它是一种由学校自行策划、自行组织、自行实施、自行考核的教师培训模式。其核心是培训的自主化和个性化,即培训完全服务于本校的实际需要,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完全根据本校及本校教师的特点来编制设定,培训者基本由本校的教师来担任。校本培训目标非常明确具体,培训工作与日常工作密切结合,培训成果能及时体现在教师的工作之中。培训地点就在本校,培训时间与工作不冲突。由于目前高职学院专业种类繁多、经费紧张、师资短缺,教师很难抽出时间去参加校外培训,因此校本培训不失为高职在职教师培训的一种好方式。但校本培训的缺点是:组织起来有一定难度,培训面较窄;对师资条件不太理想的学校来说,培训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再有就是这种培训往往与学历联系不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2.校外培训。目前,我国已建设完成了44个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高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覆盖了大部分应用型专业和应用型学科。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师范学院建立起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来解决高职教师的培养培训问题,是既能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又能够适应高职教师特点和需要的一种有效途径和形式。

3.加强同企业的广泛联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和培训基地。校企合作办学是促使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的最佳途径,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突破口。通过合作办学,能使专业课教师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通过与企业合作,能够使教师了解和掌握技术生产的过程,掌握企业劳动组织的过程。这将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使他们逐步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4.自主培训。自主培训没有特定的形式,主要是教师根据自身的情况阅读材料,请教他人,记下学习收获。自主培训的优点是不拘形式,教师自己可以灵活掌握;缺点是教师要有较高的自觉性和悟性,否则就难以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

5.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训。职业院校要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来改善师资结构。兼职教师在高职的教育教学、实践指导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这里所称的“兼职教师”是指学校正式聘任的、已独立承担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的校外企业及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他们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经验和专业技能,又有较高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讲授能力。由于兼职教师来自企业和社会,尽管他们能够在讲台上为学生传授知识、指导实践,但一般说来,他们的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教育理论不足,教师基本技能包括教态、板书、普通话及现代教育技术有所欠缺,因此,对他们进行的培训更多的是着重于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要组织他们参加学院有关的教学会议、教学教研活动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

学分制的改革,涉及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条件的多个方面。作为职业院校,要有效地推行学分制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关键。

[参考文献]

[1]冯向东.推行学分制与教学制度与观念的深刻变[J].高等教育研究,2003(11).

[2]杨德广,王锡林.中国学分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3]刘国良.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西部科技,2004(10).

[4]陶书中.略论高职教育发展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05(1).

[5]唐贵伍.高职高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与对策[J].高教论坛,2003(6).

[6]张铁岩.高职高专“双师型”师资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

篇5:教师学分考核标准

一、安全管理学分奖:

1、幼儿在园期间出现意外情况如:皮肤有擦伤、肿紫块、咬伤、脸部抓伤等,如出现以上情况违扣2分;(一学期不超过3次期末安全奖也可加分,如伤势严重或家长投诉就无资格获得)但当班教师如隐瞒不报办公室或家长来投诉的情况。违扣5分。

2、幼儿在园期间如出现:伤筋动骨、出血缝合、烫伤、逃离幼儿园等情况情节严重的。(自行负责医药费50%、探望费)违扣10分。

3、若出现家长要幼儿园进行赔偿的情况,其事故后果责任教师将要分担部分责任,并要承担10%的事故赔偿费用。

4、当班教师下班离园前,将未领走的幼儿在4:50以后有秩序的送到值班室,与值班老师做好交接工作。违扣3分。

5、幼儿给陌生家长接走,未及时跟家长联系。违扣5分。

6、幼儿离开教室,教师未发现。违扣5分。

(★注:如一学期班级无上述情况发生,在期末给每位老师加安全奖30分。)

二、常规纪律学分奖:

1、晨间活动(8:10 —8:40)有组织、有指导,教师注意力必须集中,不可以聚众闲聊。违扣3分。

2、晨间活动没有准时开展。违扣2分。

3、晨间活动后需将器械整理好,放回原位。违扣2分

4、值班教师早餐必须在7:00之前用完早餐,早班教师在7:50之前用完早餐。违扣3分

5、早操出操遵守时间,要求带班教师必须认真示范早操动作。违扣3分

6、每日带班教师要做好幼儿点名册的点名工作,如发现误点现象,扣3分

7、幼儿午睡间带班教师不得入睡,应经常巡视,注意幼儿体温及手中是否有物品、午休幼儿盖被情况。违扣3分。

8、不带班教师午睡期间,不得使用幼儿的被子。违扣2分

9、下班未打卡前教师都应在班级里,不得聚集在保安室。违扣2分

10、值班教师每天于7:00在值班室值班,做好晨检。违扣3分

11、教师如带其他班级幼儿离开教室参加活动需与当班教师做好交接工作。违扣10分。

12、未按照《幼儿园一日生活作息表》组织班级各项活动,违扣5分。

13、有住宿的教师有义务保持教师宿舍的整洁,每个寝室需安排人员进行轮流打扫。如每月卫生检查低于6分,其负责人员扣5分(每月由行政人员对教职工宿舍进行不定期抽查一次,进行打分)。

14、本园教职员工可向幼儿园推荐不同岗位的人员,如教师推荐保育员加10分,推荐教师20分(学分在被介绍人在园工作满一学期方可加入)

三、卫生、保育学分奖:

1、保持办公设备(电脑桌、电钢琴等)的整洁,不随意堆放物品。违扣2分

2、及时为尿湿或衣物弄湿的幼儿更换衣裤。违扣5分

3、每周三下午为幼儿检查指甲。违扣3分

4、保证幼儿饮水的供应,每个幼儿的杯子做好记号,并使用自己的杯子喝水。违扣3分

5、组织幼儿有序地上下楼梯,引导幼儿上下楼梯需靠右边走。违扣2分

6、餐前有序地组织幼儿,不得看电视。主班老师带领幼儿进行谈话活动或安静活动,配班老师或保育员阿姨分发饭菜。违扣2分

7、严格按照午餐时间领取幼儿饭菜。违扣2分

8、在用餐及点心环节中需分发相应的餐具,并正确引导幼儿使用用餐巾(毛巾)。违扣2分

9、组织幼儿餐后散步活动,排列好队伍(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拉衣服)。违扣2分110、幼儿午睡时间要准时,时间为12:00——14:30。违扣2分

11、起床时要组织幼儿做起床操。违扣2分

12、做好幼儿离园护理,保证幼儿仪容仪表干净整洁。违扣3分

13、离开教室关闭一切电源及水龙头,如遇长假需关闭厕所的水阀门。违扣3分

14、认真做好幼儿的点名工作,幼儿每月出勤率达90%为标准,90%以上高一个百分点奖励1分,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

15、美工课中有需要使用胶水、颜料时,要备有抹布给幼儿擦手,违扣2分。

16、如家长有保育方面的投诉。违扣5分

17、幼儿物品遗失(包括衣服、被子、枕头),班主任负主要责任。违扣5分

四、文明纪律学分奖:

1、严格遵守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上班时间坚守岗位,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工作时间不接打私人电话和发短信、不化浓妆、不串班)。违扣5分

2、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衣着大方(工作时间不穿高于5CM高跟鞋及拖鞋,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首饰、不穿吊带衫、不穿露胸、露背、露肚衫)。违扣5分

3、教师按规定时间每周一、五穿园服。违扣5分

4、班级里的物品如有丢失或损坏。(对照班级财产清单)每项扣5分,以此类推。

5、当天未来幼儿,教师要及时和家长联系,了解原因(中午幼儿午睡时间可联系家长)。违扣5分。

6、有变项体罚情况,家长有投诉或园方直接看到的。违扣15分

7、教师上、下午换班,需经副园长批准,未经批准扣5分。

五、教学学分奖:

1、按时上交教研活动详案、反思、主评、备课本、周计划、会议记录及听课笔记。违扣5分

2、室外宣传栏必须每周更换新内容,对外宣传内容需打印。违扣5分

3、每月主题墙、家园联系栏、区域材料等需更新内容(自制区域玩具每月新增2件)。违扣3分

4、幼儿来园登记表于每月底必须交到办公室。违扣2分

5、园方交于教师的任务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违扣5分

6、备课本应规范,做好效果分析、会议记录。违扣5分

7、领用书本、教玩具及教学材料应定时归还并登记。违扣3分

8、参加市、区各项活动评比获一、二、三等奖,优秀者(凭证书),分别加:30、20、10、5分

9、班级组织的亲子活动,家长参与率不能低于70%。另外班级组织的活动,照片+签到等记录齐全的,教师可加10分。

10、幼儿园组织的大型亲子活动,家长参与率不能低于70%。低于70%扣2分、低于60%扣3分、低于50%扣4分、低于40%或以下扣6分。

11、家长会(包括期末幼儿素质汇报活动、家长开放日),家长的参与率不能低于90%。低于90%扣2分、低于80%扣3分、低于70%扣4分、低于60%或以下扣6分。

12、园内各类评比活动一、二、三等奖,分别加10、6、3分。

13、教师为幼儿园出谋划策,园内活动献计献策被采纳者可加10分。

14、教师代表幼儿园参加大型文艺演出(包括社区活动),个人可加10分,除全体教师参加的活动外。

15、幼儿园大型文艺演出指导老师(1个节目)可加10分。

16、园区期末优质课评比一、二、三等奖,分别加15、10、5分。

17、教师代表幼儿园参加对外展示的公开活动可加10分。

18、教师指导幼儿参加园外各项活动,现场比赛的活动一、二、三等奖,分别加10、6、3分;非现场比赛获奖数量在18人以上加学分20分,8—17人获奖加10分,8人以下获奖加5分。

19、每月幼儿综合素质测评,高于30分的班级加2分、低于20分的班级扣2分。

20、参加瓯海区教师素质提升活动(凭教师发展中心签到),加4分。

六、全勤学分奖:

1、按时参加园内或园外的各种活动及会议。违扣10分

2、临时出园办私事必须向办公室请假,做好外出登记后打卡外出,未经同意上班时间外出。违扣10分

3、教师早上打卡后不能外出(早班7:45之前)。违扣3分

4、请事假必须提早一天(24小时),请年休必须提早一周(7天)发短信给副园长,并到保健医生处签字,如没有短信告知和签字扣5分。

5、一学期教师上班时间内无外出记录,加10分。

注:教师学分制,每学期每位教师可享有100分基础分,每学期期末按学分高于基础分外的分数以每分5元的奖励方式给予,学分低于基础分外的分数以每分为3元的扣除方式进行处罚。

篇6:教师学分认定工作总结1

学分认定工作总结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教育局关于教师培训的各项要求,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确保每位教师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这一年来我园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研修活动,同时不断完善园内各种培训研修制度、考核机制,以确保教师培训工作培有提高,训有成效。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工作开展提供宝贵经验,现将本年度教师学分认定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成立专项管理机构

教师培训工作,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是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必由之路。我园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的教师培训领导小组,专项负责教师培训的选派、组织、考核等各项工作,确保教师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章立制,细化要求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使培训工作有章可依,有制度可循。我园在本年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XXXX幼儿园教师培训制度》、《XXXX幼儿园校本研修制度》《XXXX幼儿园教师培训奖惩制度》、,《XXXX幼儿园教师园本本研修考核办法》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明确了教师培训及研修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研修的积极主动性。

三、坚持走出去,带回来的培训模式 本年度,我园在完成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之外,积极争创机会组织我园教师外出培训、交流,并要求参培教师必须按时培训,认真做好记录,要把先进理念、做法带回园。在回园后,参培教师不仅要向其他教师交流参培的心得感悟,还要负责未参培教师的再培训工作,即一人参培全园受益。通过这种模式不仅使参培教师从中得到锻炼,还能使培训效益得到最大化。

四、采用多种培训形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根据上级区、市教师培训指导思想,依据我园实际,建立和谐、平等、信任的培训者和学习者的关系,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把师德培训放在首位,强化教师教学技能,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的品位,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集中与分组讨论相结合,教师“自学”与“互学”相结合,培训与考核相结合。以“课例”为载体进行教学型培训;以“课题”为载体进行研究型培训;以“学”为着眼点进行学习型培训。按培训要求开展了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主题研讨”活动;对继续教育教材,认真研读,做好笔记及读书心得体会,贴近教师课堂教学生活培训的内容,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有实效、有吸引力。

五、严格教师培训考核工作

年末我园对每位教师的培训研修情况,根据园内的相关制度、细则进行严格考核,考核过程坚持公开公正,使考核结果能真正地反映出每位教师一年来的学习情况及效果。同时,幼儿园将把此项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的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作为评优树模的重要依据。

六、整理收集材料,充实教师发展档案袋

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在认真做好培训、考核工作的同时,随时做好了教师继续教育的档案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方案开展培训工作,并及时做好培训记录、考勤记录、培训者的培训讲稿或提纲、教师的学习心得、学习笔记、研讨案例、教师教育教学案例等材料收集,充实教师档案袋,为教师今后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矗。

七、培训成果

通过一年来的培训,我园教师师德修养得到大幅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很大转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能力都有所提高,园内的每一位教师都超额完成了当年的培训任务,整个教师培训工作运转平稳高效,成绩突出。

总之,一年来,我园的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坚持培训与教研、培训与教改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通过培训,教师的教研能力提高了,教学理念加强了,教学方式有了转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今后我们将把这一工作更好的开展下去,为建设一支良好的教师队伍而努力。

篇7:关于教师培训学分认定登记工作的

各学校:

现将教师培训学分认定登记工作有关事宜作如下说明,未尽事宜可向师训股进行咨询。

1.教师培训学分认定登记工作涉及到教师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师职务评聘等,务必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管理办法》执行,做好学分认定和登记工作。

2.集中培训根据文件安排,自报到之日算起,每天按8学时计算。

3.各类基金会组织赴省外集中培训均按国家级计算,如苗圃计划上海培训、美丽园丁计划北师大陕师大培训、青葵花计划培训,上海华信基金会培训等。华信基金会“网一起”培训算省级,陕师大送教下州算州级,苗圃计划送教活动算县级。

4.赴山东、四川、广东考察学习算县级,赴兰州挂职培训和跟班学习以及教育教学活动系列专题讲座算县级。

5.国培计划远程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培训、中国移动网上培训、干部在线教育培训均参照第十条进行认定。

6.校本培训必须有具体的校本培训研修计划。

篇8:规范学分登记,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学分登记工作有个人申请、学校审查、登记建档、上报、初审、复审、归档、发放证书等诸多环节, 我们认为要公正、规范、准确地进行登记,必须做到认识到位、思路明确。

学校审查是基础。为把学校审查的基础工作做好,我们重视宣传、认真试点,强化学分登记管理员培训。2013年3月25日,教师教育股在市教师进修学校召开了会议,确定培训工作较好的有一定代表性的范家园中心小学为试点单位。2013年5月22日举办了全市学分登记管理员培训班,总结了试点工作经验,印发了《汨罗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管理资料汇编》, 分发了5000多个教师学分登记档案袋。为便于学校审查有据可依 ,2013年5月30日前,教师教育股将2011年、2012年全市教师所有培训项目、学分用电子文档公文传输的形式下发到各学校。2013年6月28日, 全市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半年度工作讲评会在进修学校举行,学分登记工作作为一项议程进行再次发动和强调。由于前期工作扎实,绝大部分单位认识到位, 教师个人申请主动, 资料收集较齐, 乱填乱报现象比较少, 登记建档也较为规范,为初审工作做好了必要准备。

局级初审是关键。这次初审,送审单位多,登记人数多,审核项目多,并且没有已有经验,教师教育股和教师进修学校十分谨慎,安排了7位同志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初审工作。教师教育股的一位同志负责组织,电子文档和归档验收各安排一人负责,另四人分成两组进行培训项目、证明材料、学时学分的审查,每天初审约300~400人。初审力争做到严格标准,统一尺度,尊重事实,以教育局教师教育股编印的学分登记通报以及教育局各股室下发的通知和通报为依据,逐人逐项地进行资料查实和学分学时审核,在定性和定量上比较客观。初审本着对教师负责,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做到了耐心和细致。在出现送审不及时、材料不详实、表格不规范、电子文档格式错误的情况下,审核小组采取现场培训,退回材料,多次审核,面批面改,签字确认等多种办法,保证了初审工作的展开。

在初审过程中, 我们从登记人数、资料收集、文档格式、管理员业务水平、材料真实性等多方面作比较,并通过与管理员交流、了解等形式,对学分登记进行评价,纳入各单位队伍建设目标管理。对学时学分不依标准定性定量的; 登记建档不规范, 没有分年度装订的; 年度登记表与附件材料脱钩的;格式不规范,档案袋填写漏项较多的;特别是电子文档格式错误多的; 格式不准确,留有空格,前后矛盾的 ;姓名、身份证号、学分编号、项目名称、培训时间、培训单位、学时、 培训层次等不准确的, 《导入表》和《导出表》等上传成功率低 的,下达整改意见通知书,限期改正。

公示并反馈是保证。为了确保学分登记的客观、公正、准确,也为了扩大学分登记对教师专业成长和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力,我们将两个年度的登记情况下发到各单位, 要求在2013年8月26日至9月5日进行公示,核实无误,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学分登记管理员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然后再予以上传并打印证书。

这次学分登记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好的促进。一是要开设更多的培训项目,给教师学习以机会;其次要建设一支稳定且素质较高的学分登记管理员队伍;第三是要重视学分运用,并合理设置学分登记在学校和教师目标管理中的目标层次和权植,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管理的一项内容;第四,教师教育股年底要将局各股室的教师学习情况装订成册,作为初审时的查证材料。

篇9:学分制下高校教师的适应性调整

关键词:学分制;高校教师;性适应调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高校逐步推进学分制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高校学分制改革,对教育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师应按照学分制要求,尽快做出适应性调整。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分制实施的成效,对整个教育教学改革关系重大。

一、学分制及其特点

学分制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完善的学分制最早从美国哈佛大学开始实施。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是一种具有弹性的新型教学管理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选课为核心,以学分作为计量学生学习量的标尺,注重因材施教,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满足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作为改革的目标。学分制是集导师制、选课制、弹性学制三位一体的教学管理制度,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1.以选课为核心的多样化培养机制

选课是学分制的核心。学分制改变了学年制教学制度下整齐划一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个性化的培养计划,自主选择专业、选择修读课程和授课教师,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以满足社会对多层次、多规格人才的需求。学分制以学生为本,能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学生的特长,满足学生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2.有助于理论与实践贯通的弹性教学模式

学分制实施弹性学制,学习时间的决定权在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修学时间,修学的年限不受固定模式限制,可修满学分提前毕业或延后毕业。灵活的学习时限既能为能力较强的学生创造较高的修学效率,也有助于更多的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工作能力。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修满学分提前毕业。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参与社会创新实践活动的安排确定具体修读计划,实现创新创业。大多数学生可灵活安排修学的时间和进度,安排更多的时间进行实习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贯通,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3.给予学生全程修学指导的导师指导制度

导师制是学分制实施的重要保证。学分制的实施,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个性化培养。但这一预期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强化导师制,导师给学生在专业选课、实践、就业、思想等方面给予全程的修学指导。首先,学分制的实施以选课为前提。由于受学生自身对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理解的偏差,往往在选课环节不能合理地选择修学课程,有的仅凭一时爱好选修一些课程,或者根据是否较容易获得学分作为选修课程的依据。这些都可能使学生在实现自由选课的同时,带来专业知识间的不匹配,或者修学课程体系不完善,甚至修学前后逻辑颠倒。这些问题亟需通过导师制完善来解决。其次,学生在思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需要导师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

二、学分制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学分制打破了原有学年制下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组织、同质化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无疑会对高校教师提出一些新要求。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不论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上都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1.知识性传授向知识与技能兼顾型教学模式转化

学年制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虽然经过一些改革,但我国大学的课堂教学仍没有较大的改观。学分制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要求教师在教授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知识与技能培养兼顾,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2.教学内容的一体化安排向个性化、多样性发展

学分制通过选课,消除了原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单一,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创新型、多样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的弊端。在授课环节上,打破了专业和班级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和时间自主安排选修课程。教师授课不再以行政班级划定,而是按选定的班级授课。班级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储备、学习需求都有很大的差别。教师在授课中不能再像学年制那样安排统一的教材、整齐划一的授课内容、统一的进度,提出一样的要求,而是要在充分了解选课班级学生实际和需求的前提下,设计不同层次的授课计划、安排不同的讲授内容,提出不同的考核标准,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要根据不同授课对象选择多种教学方法。

3.由单一的课堂组织教学向课内课外全方位教学延伸

在学年制下,教师只要能精心做好教学计划,按计划进度安排好课前备课,组织好课堂教学,就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甚至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随着学分制的实施,要求教师不仅要组织好课堂教学,而且要向课前、课后延伸,不仅要承担导师职责,还要加强实践指导。为此,要求任课教师在上好自己专业课程的同时,担任学生导师,对学生在选课、思想、生活等方面给予科学指导。为适应这一变化,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学习相关的学生管理知识和技能,当好导师。另外,素质培养的重任使得高校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要不断向实践领域拓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在实践育人的理念越来越得到重视的情况下,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学分制管理将会成为推动创新实践活动更好、更有效发展的有力助推。实施过程中,需要专业教师组成的竞赛指导委员会全程对学科竞赛、专业实践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创新实践活动的悉心指导。在学分制下,就要求教师对这些创新实践活动的流程、规则进行全面学习,积极参与学生创新实践,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4.专业教学由教师单打独斗向教学团队合作转化

选课是学分制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学分制的实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修学课程,选择授课教师,并对授课教师做出评价。可以说,在学分制实施之后,学生评教将成为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主要依据。将市场竞争全面引入教育教学过程,教师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样的竞争不仅在本专业、本院校出现,随着各学校学分的互认,各高校从校外引入大量的精品课程供学生选修,无疑会使竞争由校内向校外延伸,特别是地方高校教师的压力会不断增大。为此,专业教师需要进行整合,形成特色优势,组建教学团队,打造精品课程,将是未来高校教师必然的选择,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是教师的必然要求。

5.由偏重学术科研向学术科研与教学研究并重转变

在原有的教学评价体系下,教师学术科研水平高低是评价一个教师优秀与否的标准,而且多数高校依此标准对教师进行科研奖励。这样的评价系统促使教师将更多精力用于学术研究,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没有科研成果的支撑是很难取得评优评先资格。学分制下,教师水平的高低,更多地由学生进行评价。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教师加强教学研究,并运用于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学校给予积极的奖励。引导教师将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有机结合,是学分制改革对高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三、学分制下高校教师的适应性调整策略

学分制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目前,高校教师对于学分制改革仍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随着学分制改革的推进,高校教师应高度认识学分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形成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教育观,根据学分制要求做出适应调整。

1.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学分制改革首先要求高校教师形成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教学理念。教师首先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观,在教学全过程主动服务于学生,在学业指导、实践教学、思想疏导等方面给予学生全面指导。其次,要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为目标,通过灵活多样的授课过程提供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实现个性化、创新性人才培养,教师要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上先行一步,在不断学习中得以锻炼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树立学术科研与教学研究并重的理念,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

2.树立竞争意识,寻求团队合作共赢

学分制将市场竞争最大限度地引入课堂教学,高校教师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高校教师应尽快树立竞争意识,适应发展需要。学分制下的竞争的最终结果是以竞争促进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学分制下寻求团队合作是取得这一成效的最佳路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与专业相近或相关的教师沟通合作、发挥特长,实现优势互补,开展合作教学公关和研究,争取上项目、出精品,以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特色优势学科等方式取得教学上的重大突破,在教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3.勇担导师责任,助力学生全程发展

为适应学分制变化,专任教师应主动承担导师责任,在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等各方面予以科学引导,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第一,教师要深入宿舍、食堂、课堂,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了解,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第二,提升内在修养,言传身教,以广博的知识素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第三,加强学生管理知识学习,提高参与学生管理的能力。

4.提高教学技能,力争专业与博学结合

学分制灵活的选课制度和弹性学制,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学分制下,高校教师开设的选修课程要得到学生的好评,一般需要专业课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融入学科前沿知识,并关注学生需求。所以,教师在开设必修专业课的同时,要不断学习,涉猎跨学科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博专结合,以丰富的课堂授课内容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高校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丰富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为促进学分制改革,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培训制度,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07-30(1).

[2]王海娇,任泓泽.完全学分制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教导刊,2013(12):89.

[3]吴旭东.经管类专业创新实践学分制管理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55-359.

上一篇:2019年个人升职述职报告怎么写下一篇:小学五年级语文《天上的街市》优选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