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治理模式

2024-04-07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治理模式(通用8篇)

篇1: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治理模式

课程:非政府组织(NGO)管理 任课教师:吴湘玲 学号:200691158007 姓名:李莹

浅谈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治理模式

一、引 言

“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形态,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本来是为克服“市场失灵”和弥补自由竞争机制缺陷而产生的,但在现代社会中,却以克服“政府失灵”和修补国家的社会服务职能为契机而获得了巨大发展。可以说,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和非营利部门作为三个基本的构成部分,共同形成现代社会的三大体系。由于国外的“非营利机构”大多是一些科研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慈善救助等方面的社会组织,其功能与我们的“事业单位”在外延上具有一定重合性。因此,自90年代中期,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进入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视野,一直被部分学者及实际工作者所倡导,试图作为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主导模式。这种观点提出不久受到了政府决策部门的重视,“非营利机构”或“非营利性机构”作为一个固定用语已在科技、卫生等领域的改革性文位改革的现实考察,认为现实中事业单位向非营利组织转化已经在相当高的水平上发生着。这一转化符合社会转型与公共事业发展趋势,是我国公共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受制度变迁相对滞后等的影响,这种转化尚未形成规范、成型、制度化的路径,而且不少人对“非营利机构”的理解还仅仅滞留于一种望文生义、似是而非的水平上,所以,对于“非营利机构”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模式的适用性问题上,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辨析。本文从公共服务营销的角度,通过对NPO受益人特质的分类研究,将非营利组织划分为以公众、顾客、成员为导向的三类组织,并分析了这三类组织的行为特征。以此为据,针对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实际,探讨了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治理模式。

二、基于受益人特质的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由于非营利组织的行为特征千差万别,以目的、组织、部门等进行的分类及其管理也一直都是一个模糊的过程。特别由于各国对处于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制度空间的关注焦点有所不同,所以对非营利组织这样一种组织形态的叫法多种多样,例如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免税组织等等。但是,无论非营利组织的形式多么复杂,它的寻利活动及其本质是一致的。“我们说一个非营利组织之所以被称为非营利性组织,并不在于这些组织实际上是否赚钱,更正确地说,这个称谓是指那些以推进科学、教育或慈善事业而非以赚钱为其首要目的的组织,即便实际上他们的财政搞得很好”。因此,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之间可以说是从纯粹公益性的非营利组织到纯粹商业性的营利组织之间的连续形态,差异则体现在动机、手段和目的,以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行为。Anthony和Herzlinger从受益人特性的角度可将非营利组织分为三类:以公众为导向的组织、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和以成员为导向的组织。由于非营利组织主要提供的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位于“光谱图”的前两列中。因此,从服务营销的角度,这三类组织的行为特征从接近纯粹慈善性到一定的商业性(见图1):

图1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之间的“光谱图”

1.以公众为导向的组织

以公众为导向的组织是以向公共的整体或部分的利益提供服务而存在,常见的公共系统包括中小学义务教育、慈善机构、环保组织、公共卫生保健及其它公共物品(如公益或福利救助机构等)。这类组织以追求名誉,完成公益使命为动机,以实现社会价值为目的,常常吸引大量的志愿者参与服务。组织的经费主要来自社会捐助和政府资助,受益人无需付费。由于组织的很多服务都是无形的,其效率难以衡量,且易出现“公地悲剧”。因此,常常面临管理有效性的危机。自律机制和社会监督是治理的关键。

2.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

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是为特定需求的个体顾客提供服务的。这类组织主要是社会服务领域,如非营利医院、大学、养老院、博物馆、垃圾回收站、邮电局和许多公共交通系统等,他们作为非营利组织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经常得到政府等组织的补偿,但同时要向受益者收取一定的费用(往往低于成本)。鉴于不同的公益项目,有时还可以吸引部分志愿者(专业)参与服务。在这类组织中,由于有公共部门的支持,其规模、活动范围和力度都很大,所能提供的服务市场发育良好,适于引进市场化机制,以低于市场平均价格的有偿收费来获取部分收入。这类组织可以学习企业的治理经验,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3.以成员为导向的组织

以成员为导向组织仅向其成员提供服务,俗称会员制。组织直接且经常以低成本的服务或免税为成员获取利益。组织的收益一般来自于会费、内部捐献和一些服务获取的费用,它们的受益人(会员)都是以会员费的形式支付所享受的服务。因此这类组织的管理由于涉及成员的具体利益,管理者多数需聘用业内专业人士,有较高的工作效率。由于受益人的特殊性,互惠机制是主要的动力机制,其治理模式必须体现合作。

当然,一个组织如果不能很好的界定自己组织的导向就会陷入困境。区别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与以公众为导向的组织比较困难,主要集中在谁的利益为先。在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中,即便是政府付款,顾客的利益还是先实现;而在以公众为导向的组织中,则是公众利益首先实现;以成员为导向的组织则是实现利益互惠。

三、我国事业单位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事业单位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建立起来的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依附于国家机关的公共服务组织系统。国务院1998年颁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事业单位是指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由国家机关或者其它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可以看出,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社会组织的一种基本形态,几乎遍布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无论在体制上还是在机制都属于政府职能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种国有的医院、学校、剧团、养老院、研究所、中心图书馆、美术馆等等。它协助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但它们在性质、组织形态、资金来源、隶属关系、服务对象等方面却是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社会转型与公共事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自组织能力与资源动员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力量举办的事业组织发展迅速,国家先后通过《民办教育促进法》、《公益基金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条例,在法律层面予以承认。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政事分开的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要求,经过前几轮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说,我国现行的社会事业体制,其主要特点是“政事不分”,政府职责范围缺乏明确的界限,包办了所有社会事业,而不论其是否具有公益性。从而使得事业单位同时承担了市场经济体制下本应由多种组织形式承担的社会事业职能。这既表现在宏观层次上,整个事业单位部门同时承担了多种社会事业职能;也表现在微观层次,大多数事业单位内部也同时承担多种职能。这种职能上的多元化是导致事业单位许多弊端的深层次根源。经历了近20年的改革,事业单位的这一基本特征仍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构成了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焦点和难点。要进行彻底改革,必须建立在对事业单位进行合理分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朱光明依据事业单位承担的社会功能的不同,将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大致划分为行政执行类、社会公益类和生产经营类三种类型。但仍然仅是权宜之计。从长远来看,为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管理和规范事业单位的行为,西方非营利组织分类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模式

事业单位改革的实质是公共服务由国家机制提供转为由社会机制提供。公共部门向社会转移资源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与客观要求,事业单位非营利化应是上述要求的具体体现。因此,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可以按照公益性的程度和其受益人特质进行分类改革。对于那些具有政府职能的单位,应将职能回归政府;提供市场化服务的单位应向现代企业方向改制;具有较强公益性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可以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见图2)。

图2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光谱图”

1.以公众为导向———公益运作型组织模式

以公众为导向的非营利组织主要提供公共性较高、市场性较低的公共服务产品。这类组织是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的主体,也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重点,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基础教育、公益文化、公共卫生、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机构。对于这类事业单位,应以公众为导向,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采取公益运作型的组织模式进行改革。在登记授予其独立法人资格的同时,对其业务活动范围做出明确界定,并撤消其享有的行政级别。组织治理结构可参照现代非营利机构的运营模式,实行理事会主导。经费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和社会公益赞助。财政拨款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项目捐赠实施。对这类事业机构的管理,政府一般不再直接干预其日常业务活动,主要通过对其事业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实行项目管理、对其经营绩效定期进行评估、财务定期审计等方式进行,并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布组织运行情况。

2.以顾客为导向———服务收费型组织模式

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是为特定需求的个体顾客提供公共服务产品。这类服务一般具有一定公共性和较高的市场性。其特点是业务成本可以通过服务性收费来补偿,并适当获取利润。例如邮政与公共交通系统、大学、养老院等。这类事业单位一般都拥有比较稳定的财源,也常得到政府等组织的补贴,通常具备自主经营、自主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作为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对于这类事业单位的改革,应以顾客为导向,按照有偿服务的原则,采取服务收费型的组织模式进行。借鉴企业的基本治理模式,实行执行长(CEO)主导,转换经营机制,采用经济核算制,实行企业化管理。

3.以成员为导向———会员互益型组织模式

以成员为导向的组织仅向其成员提供服务,提供的是市场性较低、公共性也较低的公共服务产品。如各种行业协会、商会、学会、俱乐部等。对于这类事业单位,可以以成员为导向,采取会员互益型的组织模式。通过向会员收费,在会员范围内提供服务。由于涉及成员的具体利益,管理者多数需聘用业内专业人士,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对于这类事业单位以他们自行管理为主,建立共享式治理结构,实行理事会治理模式。

4.以市场为导向———市场竞争型组织模式

对于现在大量存在的、属于生产经营范围的,提供市场性高、公共性低(公益性较弱)的准公共服务产品的事业单位,如应用开发型科研机构、职业培训机构、社会中介机构、一般性艺术表演团体、新闻出版机构、广播电视机构等,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采取市场竞争型组织模式,核销其事业编制,使其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在转制过程中,国家可向他们提供免税减税、贴息贷款、放宽经营限制等优惠,最终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实行公司治理模式。

最后,对于那些承担政府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应将职能回归政府,由政府主导,实现社会和国家目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的改革,目的是提高组织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促进公益目标的实现。在大量社会需求促进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下,无效率的非营利组织也会被淘汰出局,只有坚持“做好事也要精益求精”,才能不断提高组织的社会效能,更好地实现组织的公益宗旨。以上提及的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和模式,不管采取何种模式,还需要社会变迁、体制改革、人事制度等相关配套措施,因此,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篇2: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治理模式

一)我国公共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

1.公共事业单位的结构不合理,资源严重浪费.2.公共事业单位因增长过快,机构重叠,人浮于事,使财政负担沉重.3.公共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滞后.(二)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

1.合理布局.2.减轻财政的负担.3.科学的管理体制.(三)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改革路径

1. 建立公共事业单位分类管理体制.2. 推行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3. 综合配套,稳步推进.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入和发展,中国政府进行了多次改革,精简机构,裁减人员,转变职能,这些改革举措与法治政府、简政放权、政务公开、民主治理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中国政府治道变革的潮流。这一变革,虽然没有像200年前的法国大革命那样轰轰烈烈,但是其影响、效果和变化的速度,完全超过了表面上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我们回首过去的20年,可以发现:日益有限的政府职能越来越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日益法制化的政府行为、日益民主化的政府决策、日益公开的政务信息,日益以公民和社会组织多中心自主治理为基础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这一切都使得中国政府的治理之道即治道发生了大规模的变化。当然,这一进程依然在进行之中。明年即将启动的事业单位改革,可以说是这一进程的又一重大举措。

从比较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事业单位,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很多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学者,或者想把成果用英文发表的中国学者,一直想不出一个适当的英文单词来表达中国的事业单位,因为英文世界里面没有对应的存在。我的建议是直接用汉语拼音。很多进行比较研究的学者发现,很难用国外的非营利组织(NPO)或者非政府组织(NGO)理论来研究中国的事业单位。中国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不仅难倒了学者,而且也难道了官员:事业单位如何在法律上界定?科研、教育、培训和医疗卫生等事业如何发展?政府在其中应该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根据西方的理论和实践,这些问题都很难回答。当然,问题再难,改革总是需要进行的。市场经济导向的改革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要迅速发展,事业单位不改革是不行的。我们有必要根据中国的实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治道变革的基本要求,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中国事业单位的复杂问题,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思路:

从组织的法律定位角度去看。现在的事业单位情况非常复杂,但有一个特点,在法律上都叫做“事业法人”,而且产权都是国家所有,从业人员除了临时工,往往都叫做国家干部。从法律的角度去看,应该把现在的事业单位分成三个类型:执行政府职能的法定单位,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公益单位,可以企业化运作的营利单位。这三个类型中,只有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公益单位基础保持事业法人的身份,法定单位转变成政府机构,营利性单位则变成企业法人。除了法定机构之外,所有单位都取消行政级别。

从财务运作的角度去看,法定机构执行政府管理和执法职能,完全由国家提供财政支持,它们可以根据所提供的服务收取适当的用户费用,如护照的成本费或者罚款收入,但所收取的费用全部收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企业化的营利单位,政府不再提供财政支持,但是如果国家有科研、培训等方面的项目,这些营利性的科研单位和教学培训机构,可以参与竞争招标。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公益单位,政府提供适当的财政支持,与此同时改革政府的拨款方式,提高公益服务机构的竞争性。

从人员运作的角度去看,取消统一的干部身份制度,法定机构的人员转变成公务员,营利性机构的人员身份与企业单位人员相同,公益性服务单位如基础性的科研机构继续保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身份。所有人员,除了法定机构可以拥有适当的行政级别之外,都不再保留行政级别,不再按照千篇一律的行政级别确定其工资和福利待遇。事业单位局级单位副部级人员等令人奇怪的现象应该在这一轮改革中消失。

篇3: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治理模式

1 电力体制结构模式的演进

依据电力一体化经营的程度, 可以将国内外电力体制演进的历程划分为4 种结构模式, 即垂直一体化垄断型模式;发电市场开放型模式;输电市场开放型模式;输、配电市场开放型模式等4 种结构模式。 电力体制4 种结构模式的具体情况见表1。

2 目前我国的电力体制结构模式及未来可借鉴的模式

2002 年, 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 被视为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开端的标志。 该方案的重点是启动“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引入竞争”, 这表明之前的中国电力体制属于垂直一体化垄断型模式, 2002 年以后便进入了发电市场开放型模式。10 多年来,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只是修修补补, 没有再大的动作。2015 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 但是, 并未明确提出构建电力体制的输电市场开放型模式或是输、 配电市场开放型模式。 也即是说, 《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不再是基于电网的结构分拆, 而是现有模式上的深化改革, 进一步开放竞争性电力环节, 将电力进一步市场化, 还原真实电价, 最终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

目前, 德国和挪威实行的是一种发、输、配、售市场混合开放型模式, 这种模式既具备输配电市场开放型模式的优点, 又克服了其自身的不足, 对现有电力公司的体制也不需要作大的变动, 此模式恰恰可供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进行借鉴。 具体而言, 发、输、配、售市场混合开放型模式并不需要对电网公司发、输、配、售电各环节进行强制性拆分, 仅需要各环节独立运作、单独核算, 分别在市场上参与发、输、配、售各层面市场的竞争。 输、配电网络完全开放, 电网企业提供输、配电服务时按照政府或监管机构确定的统一标准收取过网服务费, 同时输、配电企业仍可以卖者或买者的身份出现在电力市场中。 此时输、配电市场向各类用户平等开放, 电力用户可任意选择供电商, 既可以直接向电厂购电, 也可以向任何电商、配电商、零售商购电。

3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

继《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以后, 2015 年11 月30 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对外发布了 《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等6 个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 我们再借鉴目前德国和挪威电力体制的发、输、配、售市场混合开放型模式, 事实上,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已非常明确。

3.1 核定独立的输配电价

电力市场建设重在理顺价格形成机制, 构建反映供需变化、 实现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间传导的价格信号。而核定独立的输配电价则是当前电力体制改革中极为关键的一环。 《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 从输配电环节入手, 公平开放输配电网, 政府按照“ 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则”, 核定输配电成本和价格。 允许在输配电价核定的相关参数、总收入监管方式等方面适当体现地区特点。 暂未单独核定输配电价的地区, 可采取保持电网购销差价不变的方式。 独立的输配电价有助于电网企业更加专注于电网安全运营和输配电优质服务, 而真实电价和消费总量由电力市场决定。另外, 根据张粒子教授的观点, 核定独立的输配电价是“放开两头”的前提。

3.2 继续扩大竞争领域

在目前的电力体制结构模式中, 只是在发电侧引入了竞争机制, 即开展竞价上网。 而根据“管住中间, 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 在加强对电网输配电环节监管的同时, 也需要在售电侧引入竞争机制。 在售电侧引入竞争就是要打破目前电网企业从发电企业单一购售电的局面, 形成“多买方-多卖方”的市场竞争新格局。

3.3 培育新的市场主体

根据201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放开售电市场, 就是要科学界定符合技术、安全、环保、节能和社会责任要求的售电主体准入条件, 为电力体制改革培育新的市场主体。 而据2015~2020 年中国电力配电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分析, 电改后的售电主体大概有5 类, 分别是:不承担电力输配任务的市县级供电公司 (可以重组为独立的售电公司) ;以五大发电巨头为主的发电企业;与电网有关联的工程建设公司;大型工业园区 (组建配售电主体) ;社会资本组建成的售电企业。 新市场主体的加入, 有助于电力市场的充分竞争。

3.4 逐步放开用户选择权

《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按电压等级分期分批放开用户参与直接交易。事实上, 2005 年国内首家大用户直接交易试点———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试点率先签约, 开启了用户与电厂直接见面交易的崭新交易模式。 截至2015 年, 除台湾、香港、澳门外的全国31 个省级行政区中, 有24 个在不同时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而从国外的实践来看, 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是一个逐步放开的过程。 具体而言, 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售电竞争市场的放开都是根据电压等级和用电规模, 采取了逐步放开策略。 改革初始仅放开大用户的购电选择权, 允许其自由选择自己的供电商;进而取消对中型电力用户的购电限制, 让他们也可以自由选择购电商;最后对一般用户无论用电量大小均开放购电选择权, 在售电环节建立完整的市场竞争机制。 随着我国发电侧市场竞争的引入, 以及各种售电主体的建立, 也可以逐步放开用户选择权。

3.5 加大社会资本的引入

“新电改”提出稳步推进售电侧改革, 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 根据《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规定, 允许符合条件的高新产业园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 组建售电主体直接购电;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成立售电主体; 允许拥有分布式电源的用户或微网系统参与电力交易;鼓励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服务行业和节能服务公司从事售电业务。 作为改革亮点, 注册认定将代替行政许可准入。 随着售电侧放开, 发电企业、供水供热企业、燃气企业、节能服务企业、新能源企业等市场主体将进入售电侧开展业务。 放开增量配电投资业务, 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调动社会资本参与配网建设的积极性。

3.6 全面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市场

《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中指出, 积极开展分布式电源项目的各类试点和示范。 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建设, 支持企业、机构、社区和家庭根据各自条件, 因地制宜投资建设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发电以及燃气“热电冷”联产等各类分布式电源, 准许接入各电压等级的配电网络和终端用电系统。 鼓励专业化能源服务公司与用户合作或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设分布式电源。 全面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市场, 能给发电市场造成一定的压力, 有助于发电侧竞争。 同时, 有利于新能源的引入从而降低环境污染。

4 结束语

电力体制改革的目的是逐步打破垄断, 发挥市场的作用, 最终追求电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篇4: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治理模式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方向

一、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存在问题

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虽然考虑了事业单位资金运作的一般规律,对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可能出现的对外投资、非独立核算等内容也做了相关规定,但是有时候却忽略了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服务市场资金运作的特殊规律,结果造成了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体系上的某些空白,结果也会导致部门资金评价效果的缺失,不利于真实地反映单位本身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益。

(二)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失真

我国会计制度中有关固定资产的核算仍然不够全面,在取得固定资产时只是按照实际成本价值入账,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但固定资产在后续使用时则没有核算磨损价值和计提折旧,由于在单位实际业务成本核算时没有考虑折旧费用,就会使得成本核算不到位,进而出现会计核算失真的现象。

(三)会计报表信息不够准确

企业的财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损益表组成,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主要是由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组成,此种负债表的财务平衡公式是:资产十收入=负债+支出+净资产,将财务状况信息和业务信息合在一起,混淆了时期和时点会计信息。再者,单位不编制现金流量表,使得单位现金收支情况无法得以准确反映,不利于单位领导依据会计信息来进行决策管理,也容易使外部使用者对单位财务状况和信息做出错误判断。

二、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未来改革方向

(一)完善和健全会计法规制度

在法规体系建设上,要有较强的操作性、实用性、科学性、严谨性,完善其配套措施,注意各相关法规的衔接,避免执行的混乱,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使会计各项工作及监管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堵住会计核算不规范的法律漏洞。同时,加大会计法规实施力度,强化单位负责人的第一负责人意识,增强法纪观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除要求及时整改外,应严格依法处理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守法必先知法,知法才能守法。要搞好会计监督,进行法制教育,加强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以法制作为经济工作的支柱和经济活动的准则,才能严把财务收支关,保证会计监督卓有成效地进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出台配套制度,保障会计人员积极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能,如财政部门可以建立会计人员举报制度,设立举报中心,鼓励和支持会计人员检举揭发违反财经法律、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私设小金库、偷税漏税行为的人和事以及违反会计法规,打击迫害会计人员的行为同时,可以设立会计人员监督基金,对维护会计法规和保护国家财产的要给予奖励,提高会计人员的监督热情和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单位负责人加强财经、会计法规等法制教育培训。《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这就必然要求单位负责人要全面了解会计法规,自觉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对此,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单位负责人进行会计法规教育、培训,使单位负责人充分理解、支持会计管理工作。

(二)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核算体系

针对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疏漏,笔者认为事业单位在会计制度改革时可以适当参照企业会计制度的会计核算方式。例如,林业事业单位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下,增设“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项目,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购置固定资产时,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改进账务处理。此外,各事业单位也应做好计提坏账准备,在资产项目下增设“坏账准备”科目,按规定提取坏账准备。在年终时应根据应收款项的账面余额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额,对坏账准备账面余额进行补提或冲减;对已确认并已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先借记应收款项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然后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款项。总之,要通过客观地计提坏账准备,较为准确地反映潜在的坏账损失可能对债权带来的影响,充分体现会计处理的谨慎性原则,避免集中核销坏账对支出带来的强大压力。首先,完善会计科目体系。

现行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体系考虑了事业单位资金运作的一般规律,对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可能出现的对外投资、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等内容也做出了规定,却忽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服务市场资金运动的特殊规律,造成事业单位科目体系设置上的某些空白。由于制度没有设置相应的核算科目,致使接受投资的各单位在账务处理随意性很大,如不加以规范,容易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其次,采用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计量的基础是在会计分期的前提下各个期间收入与费用配比的财务成果,向使用者提供主体资源的来源、控制、运营成本(或提供服务的成本)等评价主体财务状况、变动情况、是否经济有效运行等全面的财务信息,能够综合、完整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运营(经营)业绩和受托责任。国#l-~lz营利组织普遍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收支确认原则,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也应以权责发生制作为收支确认标准并进行成本核算。

(三)建立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

第一,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收支管理。要将预算内外资金真正都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统筹安排,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必须强化收支管理。对收入的强化管理,要积极鼓励各部门、各级单位利用现有条件创收,以弥补财政拨款的不足,并对收入完成情况进行目标责任制考核,以奖惩分明的激励措施有力地推动收入的开展。支出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事业经费支出涉及面广,名目繁多,强化支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法规制度的同时,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单位基础管理所必须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增强约束能力,强化支出管理。

第二,推进管理会计的运用,建立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只包括财务会计,不包括为单位内部服务的管理会计,并且事业单位主要是为宏观的预算管理服务,内部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很好地体现。随着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断变化,灵活地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建立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才能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四)对事业单位结余进行改进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将负债列入净资产核算,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建议取消“专用基金”科目下的“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住房基金”等科目,将专项资金列入“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同时:增设“结余”要素,月末将各账户余额对应结转到“结余”账户,正确反映非营利组织增收节支的结果和运用资金的成绩;增加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内容的核算和反映;为适应国库集中收入的需要,调整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支出的核算内容,以及时反映事业单位资金运作方式的变化;为适应政府采购的需要,调整采购业务的核算程序,以全面反映事业单位不同来源资金进行采购的内容和程序。(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蔡丽兰.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财务与会计,2008__

篇5: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治理模式

1.由于收付实现制所反映的会计信息缺乏客观性、可比性和全面性,不能适应以绩效为导向的事业单位管理改革的需要。因此未来事业单位会计可引入企业会计的理念,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一般核算原则。

2.事业单位会计可以改变固定资产核算模式,参照企业固定资产核算方法,取消“事业支出设备购置费”、“固定基金”和“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设置“累计折旧”科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和 固定资产清理 科目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列入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固定资产原值的减项,充分体现固定资产的净值。

3.取消行业会计制度, 完善通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现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合并, 制定一套规范所有事业单位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4.改进无形资产的核算模式,引入权责发生制, 将无形资产在一定年限内分期摊销, 其摊销额计入事业支出。

5.将基建会计纳入单位预算会计统一核算。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 而且有利于防止固定资产流失和防范财务风险。方式为推行权责发生制和改变基建会计核算模式。

篇6:我国投资体制的问题与改革方向

2003-07-03 09:3

3为了使国家能有效地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调控,达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投资项目效益的目的,首先需要对目前我国投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一、切实落实国有单位投资主体之间的分工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就明确提出,要把国有单位投资项目划分为公益性、基础性和竞争性三大类,并分别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承担。由于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并没有真正得以实现。当前应该借国家机关行政机构改革以及对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之机,明确各国有投资主体的职能和分工。

1、政府投资管理和项目管理职能分离

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承担着社会和经济发展多方面的责任,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仅是其众多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政府中直接管理建设资金的人员数量及专业、时间、能力有限,不可能对种类众多的大量国有单位投资项目进行具体的管理,尤其是在需要精简政府机构的背景下,政府摆脱繁琐的项目管理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重要改革措施。因此,政府的投资管理职能和项目管理职能分离是必要的,即政府部门只对投资的总量、结构(投向)进行管理和调控,而把建设项目从决策到实施的工作交给由国家授权的机构(企业)去完成。

2、非经营性投资与经营性投资分离,组建对经营性国有资产承担全过程管理的政府部门

为国家和社会公众服务的公益性投资与有经济收益的投资性质不同,在管理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将两者分开管理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管理,防止顾此失彼,互相制约,有利于相关行业的发展。

对于非经营性领域的建设项目,如科技、文教、卫生、城市道路、国家和省级公路(这些公路都不应该收费)、桥梁、江河湖泊的治理、政府和事业单位办公、国防、治安等方面的建设项目,应该由政府投资建设。具体由政府中制定计划和规划的宏观调控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各项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及国家的财力支持能力等,每年将相应的建设资金划拨到职能主管部门,如教育、文化、卫生、交通、国防、公检法等部门,由这些部门负责建设。

目前我国国有单位经营性固定资产总量达到7万亿元以上,分布在十几万个国有企业之中,并每年以近万亿元的速度不断增加。为了管好这么庞大数量的固定资产,避免部门分管造成的投资、建设、管理与资金回收之间的脱节,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益,新组建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应承担国有资产从投资决策到资产回收全过程的管理。

国资委作为国家股东的总代表,对改组后的国有企业执行资产负债管理。负责任命由国家管理的企业国有股董事和董事长,并与国有企业(董事会)签订5—7年的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计划合同,合同中规定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和经营的目标,作为定期对企业进行考核的依据,而对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利用自有资金和从市场融资进行的项目建设不予干涉,但可以对投资方向和规模进行指导和规范。该部门作为国有股的代表统一收取国有资产股的利润,作为产业发展的资金,资助不能完全自我发展行业(如一些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

3、分级管理,地方政府承担国有资产投资管理的相应职能

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为了提高由地方管理的经营性固定资产的效益,应该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为此,要尊重地方的利益和要求,对国有企业采取分级管理的体制。即采取一级(中央)调控,两级(中央和省级)管理的办法,在各省级单位(包括计划单列市)设立相应的地方政府国资委,代表国家管理隶属于地方的国有企业。

在非经营性投资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也要有分工,即分别负责其各自管理的范围。但中央政府有责任资助相对落后的地区,尤其是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4、国家授权企业承担国有单位经营性投资主体的责任

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投资应该由国有企业承担,但是,我国有十几万个国有企业,不但在规模上相差悬殊,而且在管理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每个企业都有投资权,国有单位的投资决策和管理权过于分散,不利于国有经济的发展。比较好的办法是选择和组建大的企业集团和专业资产管理公司,由国家授权其为国有单位投资主体,负责国有资产的投资、保值、增值和回收。

国家授权投资主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企业集团(公司),其领导层(集团公司)是国有资产所有权转让的受体,承担由国家或地方国资委以契约形式授予的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的责任,是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企业集团内部应按我国的《公司法》实行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董事会和管理委员会是所有者的代表,行使企业集团资产所有权主体的职责和权力,具有投资决策权,决定集团范围内用自有资金和商业银行贷款兴建的投资项目。企业集团(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根据市场发展情况运作。除了国家对企业集团有特殊要求的投资项目,国家在固定资产投资和贷款等方面一般不应再给企业集团特殊的支持。

二是适用于自然垄断或国家需要重点掌握行业的国家公司。如国家电力公司、国家铁路公司、国家电信公司等。这些公司是以行业为主组建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总公司与其下属企业不是行政关系,而是按现代企业制度,以资产为纽带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总公司的董事会是国家授权的国有资产的代表,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责和权力,具有投资决策权。考虑到我国土地辽阔和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可以按地域或其他原则,在同一行业中可以同时存在多个国家公司。如国家火电公司、国家水电公司、国家核电公司,或南方电力公司、北方电力公司等。

三是专业资产管理公司,亦可称为投资公司或控股公司,是由国家或地方国资委直接指挥的担负投资职能的资产管理公司。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按国家或地方国资委的指令和指导性信息,制定关系国家或地方发展的项目建设计划,确定具体项目并选择合作的地区和企业集团,筹集用于项目建设的国家或地方国有投资,作为国家或地方国有资产的股东监督项目的建设及项目建成后的经营,并收回经营利润。这类公司只对建设项目参股或控股,一般不参与项目建成后的具体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

5、对国有企业进行规范化改组,组建强大的国家队

我国目前国有资产的数量虽然庞大,但由于国有企业的平均规模小、数量多,使国有资产过于分散,不利于管理,利用效率不高,也容易流失。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规范化改组。通过改组、改造、联合、兼并、出售等办法,优化国有企业的资产构成,提高国有企业的平均资产规模,减少国有企业的数量。对达到标准的上述三类国有企业,赋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职责和权力。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和授权的企业以300家左右为宜;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资委管理和授权的企业以100家左右为宜;每个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管理和授权的企业可在50家左右;加上其它一些特殊的企业,全国的总数在4500家左右,平均每家企业的资产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

在具体操作时,应对各种企业应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改组和改造。对目前已经成为经济实体的行业总公司庞大机构要进行精简,按高效的原则和企业运行的要求设立机构和配置人员,彻底改变行政管理的模式,以产权关系为纽带,明确总公司与其下属企业之间资产管理与经营的责任,逐渐向规范的企业集团过渡。

对中小型的国有企业,采取自愿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将其逐渐纳入企业集团。对于设备陈旧、产品和技术落后,各企业集团都不愿意要的中小企业,则可采取向社会拍卖的方式收回

资金或采取招标租赁的方式由租赁者经营。对于那些不适宜纳入企业集团,效益还可以的国有企业,可将其国有资产转入专业资产管理公司,由后者控股并负责其发展的资金投入。对国有企业进行规范化改组是一项复杂而且政策性强的工作,要搞好这项工作,不能急于求成,切忌采取“搞运动”或“一刀切”的办法。在组建企业集团时,不能搞“拉郎配”,应该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双向选择、自愿组合,以经济和产权关系确定各自的位置。

二、改进政府部门对投资活动的管理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家在财政上的放权,以及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元化的发展,我国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指令性计划逐渐减少,尤其是2003年国家决定不再对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规模下达指令性计划之后,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指令性管理,其范围只有国家预算内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部分和国家开发银行的政策性贷款。这两部分资金加上采用合资等方式调动的资金,只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2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应该如何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管理才能对全社会的投资起到调控作用呢?

从科学决策的角度出发,在讨论政府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管理时,首先要明确政府部门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该不该管?如果要管的话,应该管哪些方面?具体又应该由哪些部门来管,怎么管才能使固定资产投资取得好的效果?

上述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固定资产投资是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任何国家的政府都不能对本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不管不问,任何现代国家对政府预算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部分都有一套必要的审批程序;而当全社会投资不足或投资过热,影响到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时,各国政府都要采取措施调控甚至直接出面干涉。我国目前还是以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主导因素的发展中国家,担负国家和地区发展责任的政府,更需要利用固定资产投资去实现多方面的发展目标,不能对固定资产投资放任不管。

1、明确政府管理的范围

目前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按所有制划分,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人和外资共四大类,按投资主体(决策主体)可分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其它企业、个人、外商等六个部分。其中前三个是国有资产投资主体,使用的是国有资产,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政府对其使用有优先决策权。后三个投资主体使用的是非国有资产,政府没有对这些资金的使用的支配权,其他企业中包括有国有资产投资的股份制企业,其投资决策权归企业董事会,对国家控股的部分,政府有一定的决策权。非国有单位的投资总量近几年以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速度增长,目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已接近1/2,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作用越来越大。

因此,从总的原则上讲,政府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对国有资产投资有决策权,必然要对其进行管理;非国有资产与政府没有所有权与决策权方面的联系,但由于非国有资产投资在全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政府对其发展应进行必要的调控。例如投资属于国家所有的矿产、水利、森林资源的开发项目,必须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才能进行。另外,在环保、规划、土地使用等方面还要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虽然政府对国有单位投资有决策权,但由于国有单位投资数量庞大,政府的职能的重点在于宏观管理和社会服务,但有必要对各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在投资管理中的职能进行分划,明确各自的分工与协调方式。对于非经营性投资,应该完全由政府部门决策和建设;对于经营性投资,由政府部门确定投资方向和总规模,由国家授权的国有企业具体决策和建设。

2、理顺政府部门在投资管理中的分工与合作关系

固定资产投资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活动,因此,负责制定国家发展规划和计划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该承担起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调控的职责。具体的工作包括: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调整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变化的信息,制定全社

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和结构发展计划;需交国务院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项目的审核;特大型外资项目的审批;用于项目建设的国际金融机构和外国政府贷款使用方向和数量的审批等。

作为国有投资重要来源的预算内资金和其他财政性资金由财政部提出的供给总量,并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资金分配计划予以拨付。

承担国家金融运行和调控职能的中国人民银行应根据国内资金的情况,确定年内可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贷款总规模、政策性贷款规模、建设债券的发行规模和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

专门负责经营性国有资产投资和经营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家承担国有资产投资和经营管理的具体工作,其在投资方面的职责应包括:代表国家与获得投资主体授权的企业签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经营目标的合同,并监督和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审批需要国家预算内投资资金、各种专项建设基金和政策性贷款建设的项目,并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的这些资金使用方向及数量,在被授权的国有企业之间进行分配;作为企业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代表,回收企业国有股的利润,并根据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将这些利润用于国家鼓励和需要大力发展的行业建设等。

作为国家建筑业主管部门的国家建设部,其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主要职责应该是:负责房地产业开发的指导和管理工作;与城市规划有关的各项政策、标准和相关法规的制订、发布和监督执行,大中城市建设规划方案的审批或审核上报;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和居民住房的建设标准及配套标准的制订、发布和监督执行;与投资建设有关的设计、施工、监理及各类咨询行业资质标准的制订、发布和评定监督。

三、加强中央政府的投资调控能力

要通过投资体制改革,建立一系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投资管理方法和调控手段,来提高中央政府的投资调控能力。

1、提高投资规划的权威性

对固定资产投资调控起作用的投资规划可分为两类,一是宏观计划,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和五年计划、产业发展计划、地区发展规划、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等等,这些计划可以使投资主体知道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点,国家对投资的调控目标,国家未来经济的走向等等;另一类是微观的,是政府与得到授权的国有企业(企业集团和专业投资公司)签订的企业发展计划合同,在企业和国家签订的计划合同中,要有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计划。例如,在5年之内某电力公司要增加多少装机容量,完成多少公里一定规格的电网改造等。

2、重视使用经济手段

合理利用税收、价格、利率、证券发行、信贷等杠杆,调控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利用税收调控主要是通过设置与投资有关的税收,或对现有的一些税实行减收和免收的办法去调控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如:征收投资方向调节税;对企业为进行技术改造而进口的高新技术设备,减免进口环节的一些税收;对企业利用盈利投入国家鼓励建设项目的资本金和还贷资金,退还部分或全部企业所得税;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项目,在其投产后一定时期内减免企业所得税等。这些都是对调整投资结构有一定作用的措施。价格调控是国家通过对其控制价格的产品制订优惠性价格的办法,提高投资主体对国家鼓励建设项目投资的积极性。如:可在一些铁路新线上继续执行过的新路新价等。利率调控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用于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行调控,提高或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以抑制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或投资总量的增加。二是用于投资结构的调整,主要是对国家鼓励发展行业的建设项目在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由政策性银行对该项目发放软贷款,或者由国家财政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贴息。

国家掌握的建设债券发行和企业股票上市的批准权,都可以用来支持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建设,增加投资主体向这些项目投资的积极性,达到调整投资结构的目的。

3、实行严格的法律约束

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的建设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的多个方面,因此,许多方面的法律和法规都能对其起到约束作用,如:关于土地和其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产业政策、筹资和融资、城市规划、企业组建、招投标、合同执行、设计、施工、监理、审计、统计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基本上都已建立了法律或法规,对投资的调控效果很明显,问题的关键是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起不到预期的约束作用。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一般没有人专门地研究投资体制,也没有制订专门的《投资法》,但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环境保护、土地和资源利用、产业发展、货币金融、企业组建、合同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法律约束。

考虑到投资建设涉及的方面和领域太多,无法用一部《投资法》来解决投资建设领域的可能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因此,当前我国不应该追求制订一部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都能起调控作用的《投资法》,而是应该制订对国有单位投资主体有约束作用的《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条例》或《国有资产投资法》。

4、建立有效的投资信息导向制度

对投资者有引导意义的信息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与未来资源和市场条件发展变化有关的信息,包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总需求与总供给信息,国家产业政策变化信息、产业发展和调整信息、行业的需求和供给信息、地区市场发展和变化的信息、国际市场发展和变化的信息、产品的价格走向以及各种对投资者建成项目的效益可能产生影响的信息等;另一类是产品技术信息,包括新技术、新产品在产业中的应用前景和对市场的影响、国外同类技术应用效果情况、国内同行对技术的看法和采用计划、产品更新换代的时间周期等。政府的信息导向方法有两种,一是信息发布制度,即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在其管理范围内定期公开发布有关的行业、地区、技术发展和应用信息,如国家计委(现国家发改委)从2002年开始推出的产业信息发布会那样。这种制度应该扩大到其他有关部门和地区,同时要不断改进,提高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二是培训制度,即由政府或政府委托有关单位定期举办企业领导培训班,向他们传达有关的信息。一些发达国家,如法国、瑞典都有以中小企业为对象的技术服务中心或类似机构,定期培训企业领导。

为了做好投资需求和市场信息的发布工作,国家和各级政府还应建立项目开工和投产登记制度,这是关系到各种产品供给和需求在短期、中期、长期变化的重要信息,在国家只对国家出资的项目和特大型项目进行审批之后,掌握建设项目信息的情况主要依靠项目开工和投产的登记。应该由国家统计部门来承担这项工作并把统计口径扩大到全社会。

四、建立投资项目的效益保证制度

1、应落实投资决策者责任制

(1)执行谁出钱,谁审批项目的制度。国家有关部门只审批使用国家预算资金、建设债券、建设基金和政策性贷款的建设项目;地方政府和国家授权企业审批自己投资范围内的项目;当有多个出资的主体时,应共同协商审批。使用银行贷款的项目,应该让贷款银行参加可行性论证会,让其了解项目情况,决定是否贷款,但没有审批权。

(2)贯彻执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对于建设项目较少,缺少有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的单位,如学校、医院等的建设项目,上级主管部门或建设主管部门要帮助搞好项目建设的管理工作。

(3)国家主管部门要严格考核授权投资主体和项目法人的业绩,并酌情给予奖励和处罚。

(4)严明法纪,对因个人失职、失误、以权谋私而给国有项目建设带来重大损失的,不但要给予行政处罚,还应进行法律制裁。

2、严格投资项目可行性论证的制度

(1)规定凡有国有资产投入的项目,都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认为可行之后,才能投入建设。对未经可行性论证就开始建设的项目,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对经可行性论证认为不可行的项目,坚决不能建设,并应给得出“不可行”结论的论证单位一定的支持。

(2)坚决杜绝“首长项目”和“政绩工程”。这个问题是把可行性论证变成可批性论证的主要原动力,也是多年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建立相应的限制制度并通过改革实现“政企分离”和“政资分离”是防止这类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

(3)改变可行性论证费用由建设单位从项目建设费用中直接支付的办法。应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资中划出一部分项目前期论证费,由投资主管部门掌握,项目立项后,由主管部门选择可行性论证队伍,并根据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支付论证费用。如果论证可行并批准建设了,再从建设费用中扣除这部分费用。

3、完善各项外部监督制度

固定资产投资涉及许多部门的管理权限,如土地、环保、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城市规划等,这些部门认真履行职能,对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都会有一定的制约。

审计是督促国有资产投资决策和建设管理人员合理使用建设资金,并及时发现资金使用问题的有效手段。国家审计署和各地的审计部门要统一安排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定期审计,内容应包括立项审计、建设执行审计和竣工审计等;国有大中型项目的投资方应对项目的建设定期进行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才能起到审计监督的作用。

4、建立项目后评价制度

后评价是在项目建成运营之后的若干年(一般是2—4年)内根据项目实际运营的结果,对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等方面的质量进行的评价。进行后评价主要是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建设项目提供借鉴。同时主管部门可据此对比项目可行性论证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运营的差距,评定可行性论证的质量,并予以公布,作为评定可行性论证单位业绩的主要依据。

5、规范投资项目社会咨询服务体系

投资主体往往会因为人力、时间、专业、信息资源、经验和水平等方面的限制,而难以正确地决策和管理好项目的建设。社会上的规划设计、项目评估、财务、法律、信息、监理等投资咨询服务单位,可以成为投资主体提高决策水平和项目建设质量的好帮手。

一是严格从业登记和资质评定制度。工商部门和有关的资质评定机构要根据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审批每个咨询服务单位的从业资格和水平等级;并要建立咨询业绩和质量档案制度。

二是咨询服务单位要与政府部门真正脱钩,这是使其保持咨询评估客观公正的必要条件,也是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水平的压力和动力。

篇7: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治理模式

【摘 要】近十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带来银行账户数量的增加,社会经济组织结构和经济成份也愈发多元化和复杂化。多元化的经济组织必然带来多元化的账户管理需求.但由于制度的滞后性及历史局限性,现行银行结算账户管理体制,逐渐显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亟需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账户管理;体制改革;存在问题;系统完善银行账户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1 多元的经济组织结构、复杂的经济成份,职能部门的管理需要,提出对账户管理体制进行大力改革的要求

近十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带来银行账户数量的增加,社会经济组织结构和经济成份也愈发多元化和复杂化。多元化的经济组织必然带来多元化的账户管理需求.但由于制度的滞后性及历史局限性,现行银行结算账户管理体制,逐渐显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在银行结算账户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银行账户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1.2 科学技术的应用,为账户管理提供新机遇

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为账户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的建立和推广,为账户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科技化管理手段。规范了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使用.确保了存款人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唯一性。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的建成,为银行机构识别客户身份,提供了快捷有效的技术手段,使得我国银行账户实名制得以真正落实。网上银行的推广,一方面,方便了客户的业务办理和资金汇划,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商业银行客户识别和客户管理的难度,为洗钱、套现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温床。为了应对技术革新给账户管理工作带来的风险,必须研究新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利用科学技术,创新管理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1.3 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对账户管理提出新课题

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的开放程度显著提高,国外的机构和个人开始大量进入中国进行旅游、学习、投资、经商等各项活动,在中国境内开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如何科学有效规范境外机构和个人开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是对账户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课题。尤其是境外机构设立的合法性及境外个人身份的真实性如何核实问题,已成为当前境外机构和个人开户业务中最大的风险点,亟需相关管理部门探索出新的管理方式.既能满足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账户管理需求,又能实现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预防打击跨境资金犯罪的目的。

1.4 账户管理工作的发展.对账户管理系统提出新的要求

首先,由于账户管理系统没有实现与商业银行行内业务系统的连接,导致商业银行不能自动将开户信息从其行内业务系统中,发送到账户管理系统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账户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账户信息的准确性。其次,账户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全国统一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并没有在账号标准化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三,账户管理系统的年检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目前仅有账户年检的登记和查询功能,年检工作的具体操作,仍需要商业银行手工完成,自动化程度底。账户管理系统的功能,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完善,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支持账户管理工作的作用。

1.5 实践中账户管理制度的弊端和局限性不断显现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经过近十年的实行,一些弊端和缺陷逐步显现出来。作为现行制度的补充,人民银行先后下发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实际操作中的账户管理问题。但仍然有一些核心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现行账户管理基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及时改进已发现的制度漏洞和缺陷,提高账户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改革银行账户管理体制的方向和思路

2.1 建立银行账户登记制度

建立银行账户登记制度,取消账户行政审批制,探索使用经济手段,开展银行账户管理工作,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

2.2 强化基本存款账户管理

对基本存款账户的管理,把好进入银行结算的大门,确保进入银行金融服务体系的机构,都是经过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批准或登记设立的合法机构,防范非法机构进入银行服务体系。建议采用以基本存款账户,为年检对象的年检制度。改造账户管理系统,使存款人的所有开户行,都可以查询基本存款账户年检信息。为确保年检标准的统一,保障商业银行公平竞争的环境,可以考虑将年检工作由当地人民银行进行审核。

2.3 简化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分类体系

建议将基本存款账户之外的其他单位结算账户,统一归于“一般结算账户”,一般结算账户如需办理现金业务.需经过一定的审批或登记备案手续。

2.4 坚持预算单位开户审批制度

建议人民银行联合财政部门,制定全国统一的审批手续和凭证。人民银行依据财政部门出具的审批手续,核准预算单位的开户申请。

2.5 加强银行账户大额现金交易管理

现金由于在日常交易中不留交易记录,无法进行追踪和审查。正常交易中,需要使用现金进行大额交易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应该对存款账户大额存取现行为,进行严厉的控制和审查。

2.6 完善账户管理系统功能

首先要探索商业银行行内业务系统与账户管理系统直接连接的方式,提高账户核准和备案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其次要尽快实现账户管理系统与同城交换系统、支付系统的连接,更便捷的实现人民银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银行结算账户的非现场监管。

2.7 扩大银行存款账户监管范围

将包括储蓄账户、定期存款账户在内的各类存款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信息都纳入到账户管理系统中,使账户管理系统能够查询到所有单位和个人在银行系统中的开户情况和完整的信息资料。

2.8 推进银行结算账户开销户档案电子化管理模式

现行档案管理模式传统而落后,不仅保存成本高,时限较长,而且日后查找起来,也非常不便,增加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建议修订账户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和鼓励商业银行,通过电子化方式,保存档案资料,提高账户档案管理的效能和水平。

2.9 统一银行账号编码规则

依托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账号编码规则,有利于规范银行账户信息内容,有利于快速识别存款人身份,也有利于预防各类金融诈骗行为。

【参考文献】

篇8:小议我国广播事业的改革方向

一、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背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这一点在广电媒体表现的也十分突出。新兴的网络媒体强势登陆, 以其独特优势迅速占领市场, 给广播媒体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 此外, 广电行业内部的竞争也愈加激烈。随着时代的进步, 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时间广播事业媒介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好宣传服务成了研究的热点。各级广播事业系统都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发展广播事业的关系这一大课题, 深入开展关于广播事业改革思路、趋势、经验、教训、办法、措施的研究, 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上世纪90年代初期起, 我国的广播事业业务研究伴随着广播事业改革的进程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随着广播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广播事业从业人员不断解放思想, 在一次一次的尝试中, 不断发掘广播事业媒体自身的传播优势。90年代, 中国广播电台空前热闹, 各种新的节目形式不断出现在听众眼前。围绕名牌栏目展开对节目形态的研究成为广播事业业务研究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 我国社会主义广播事业渐成规模并初步实现了现代化, 尤其是90年代末的几年时间我国广播事业随着产业化步骤的加快, 一批广电集团的组建改造等呈现出了一种高速增长的态势。进入21世纪, 我国广播事业产业又面临许多新的形势变化。随着新技术的使用, 传播渠道已经从稀缺变得过剩, 广电媒体“自己人”之间的竞争也是前所未有的激烈。由于市场的竞争, 所以给我们广播业带来了压力。但是, 很多时候压力就是动力, 只有在压力面前, 我们广播传媒人才能痛定思痛, 将我们的广播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而不是一味在过去的老路上徘徊不前。所以, 有竞争才有发展, 竞争是广播业发展的源动力。

二、我国广播事业的改革方向

1. 多开发节目资源。

播节目可以当作几种节目生产形态来运营, 那么就可以考虑到把它作为一种产品形式放到市场当中, 接受经济规律的考验。所谓节目资源的充分开发, 就是一个节目可以在不同角度, 在不同的市场领域当中对它实行销售或体现它的价值, 即开发是多层次的、多角度的、多范围的。显而易见, 目前中国广播媒介只是开发了广告经营这一个部分, 其他经营方式比如节目交易, 节目素材交易和延伸市场的开发力度还远远不够。即使在广告领域中, 也还存在精耕细作的问题。改变广告营收模式, 还必须要革新广告管理机制。为此, 各电台还要探索适合自我发展的广告管理机制。

2. 加强报道力度。

新闻有着特殊的性质, 那就是时间性, 任何一个媒体在发生新闻后都会第一时间向大众解读。广播业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传播新闻快。所以, 我们的广播业要抓住这一特点, 多报道一些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新闻, 这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如果广播媒体能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信息的话, 那我们的广播收听率自然会上升, 受众影响力也会有所提高的。我们这方面是起到了自己的关注民生的角度。当然, 我们在报道中不光是报道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我们要加大报道力度, 引起政府重视, 从而让政府来解决老百姓生活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是我们广播媒体的职责所在。当然, 广播业的整体影响力也会有所扩大。让广播将老百姓和政府联系起来, 使老百姓的生活更加透明, 广播媒体还起到监督和舆论的作用, 使我们的政府更好的发挥其职能。

3. 打造多个广播频道。

大家都看到电视业的蓬勃发展, 我们的电视频道由之前的几个频道已经发展至几十甚至上百个频道, 我们不得不感叹电视业的发展迅速。当然我们的广播电台在今后的发展中也是要走多频率道路的。现在的听众要求越来越高, 电台广播应该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而开发不同的广播频道, 尤其是中央级别的电台, 更应该多开发其他频道, 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发展多频率的过程中, 我们要从听众出发, 打造一个有个性和针对性的广播频道, 以提高电台的认知度。当然, 我们每个开设的频道之间也是存在竞争的, 之前我们就说过, 良性的竞争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动力和发展契机, 可以让电台和市场挂钩, 为电台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打造多个广播电台还能帮助电台抢占细分市场, 使其定位更加鲜明、合理。紧紧盯住细分市场, 确定每个频率的理念, 形成鲜明的个性。使电台的受听率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在科技高速发展, 媒介竞争激烈的今天, 改革创新直接关系到事业的发展, 直接关系到能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迎接挑战、发展自己。中国的广播媒体还有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 希望我国广播传媒人能够不断加深对广播电视理论创新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更好的运用相应的改革发展策略, 使我国的广播事业发展的很快更好。■

参考文献

[1]罗哲宇.广播电视深度报道[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

[2]杨伟光.中国广播电视论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

上一篇:中班:瑶族舞曲(重点领域:音乐)下一篇:游泳池承包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