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事业单位采购管理论文

2022-04-25

【摘要】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作为国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自《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发展飞速,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如何认识并防治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活动中的风险成为我们长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存在问题,结合作者的工作经历,提出了完善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我国事业单位采购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事业单位采购管理论文 篇1: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流程的内部控制探究

摘 要: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渐加强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工作的重视,在具体的采购工作中,落实规范化,制度化,统一化的具体要求。政府采购工作中,很容易受到各种风险的影响,导致政府采购工作必须强化内部控制,规范采购流程。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政府采购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旨在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控制度;优化策略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总体上是稳定的,且有着一定的发展优势,结合当今政府的采购工作,行政事业单位也需要做好一定的内控管理,总体上促进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政府采购工作在当今社会中属于新生的事物,立法时间较短,相关部门人员无法产生深刻的意识,导致在具体工作当中没有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作为约束出现了各种风险行为。因此就必须结合内部控制的方式,完善政府采购的工作制度,确保采购行为规范准确。

一、内部控制的涵义

内部控制就是一种起到监督,协调作用的内在的控制措施,以强调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对组织财产安全的保证,从而带来经营效率的提升。内部控制在实施过程中,遵循合法性,全面性,重要性,合理性,制约性与成本效益稳定性的多种原则,从整体上结合这种原则,建立稳定的体系,加强控制过程。实施内部控制时,必须依据一定的法律基础,结合岗位设置环节,审批与活动授予内容实现相互制约,相互分离的内部环境,从而确定好工作各岗位的纪律性与规则性,实现职责权力之间的统一结合。内部控制的过程主要用在重大支出,重大项目以及重大变更的内容上,需要由管理层亲自决策,用谨慎的原则去解决问题。同时,这种控制需要贯穿到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岗位与环节中,尽量减少成本,营造一种良好的控制环境,才能够为组织管理带来最大限度的效益。

二、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控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岗位职责不够清晰

通过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情况进行分析,一些岗位没有将工作职责进行标注,分工不够明确,工作责任与岗位要求不是一对一相匹配的,具体人员在开展采购工作时,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负面情形。

(二)采购制度执行力偏弱,政府采购控制活动不够全面

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关于政府采购方面的制度内容不够细致,大多是宽泛的概念。主要以《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的条款为主导,对于一些细节性的内容,如专项经费或是票据管理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失。由此,对采购制度产生限制,实际的执行监督效果较差。当行政部门提出采购申请后,具体的工作环节没有可以遵循的章程进行管理,工作流程不能顺畅的推进。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政府在采购方面选用的内部控制方式较为局限,信息公开以及归属管理不够合理,未能展现出系统性的特点,存在诸多内部控制隐含风险。当然,由于未能及时的申请报送采购计划,限制了前期的采购预算工作开展;后续采购合同执行和验收过程都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核验。

(三)缺乏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业务的风险评估

本身行政事业单位具有自身独有的性质特点,相关采购部门应当注重合规风险,有些部门并不具备风险预判能力,采购风险的认知程度较低,对于事后的弥补工作关注较多,最终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采购管理工作的稳定持续进行。事业单位缺乏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模式,对于主要经济活动内容,未有采取合理的方式识别风险。

(四)采购监督不到位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采购控制缺乏统一的规范性标准,过于形式化的完成采购过程,导致采购过程缺乏具体的监督。当供应商急切需要获取政府采购项目,会利用各种优惠政策,给出采购人员与政府相关人回扣,使单位的利益受到了损失,同时,对于内部控制机构的江都来说,也带来了一定的威胁。由于缺乏监督,这种问题时常出现在政府采购过程中,部分单位虽然设立的政府采购的内控机制,但是也只是局限于表面的层次,具体工作并未纳入监管范围中,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监督处于盲区,缺乏管理。

(五)采购信息沟通不畅

行政事业单位参与政府采购工作的各部门间,沟通交流不及时,信息数据的互换缺乏有效性,从而不利于采购风险的预先评估过程,对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内部控制产生消极影响的。除此之外,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政府采购信息系统,或是该系统不够完备,没有结合当前工作实际进行优化。具体而言,政府采购统一平台未能与其他系统,如预算系统和合同管理系统相联系,数据共享效果较差,存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形。

三、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控的优化策略

(一)健全预算编制程序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设置好部门预算过程,健全预算的编制程序,确保预算过程能够符合政府采购过程的前提要求,并且这也是采购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预算编制科学化,系统化,可以提升政府采购工作的整体质量,确保采购工作顺利进行。在编制预算程序是行政事业单位,要依据科学化,合理化,具体化的要求,做好详细的市场调研,对采购项目有所了解,同时,结合采购物资的市场现状,基于一定的价格,做好规划。根据采购项目要将预算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确保在预算实施时,每笔预算都能够有详细的记录,并进行有效控制。需要登记一定的支出日期以及责任人信息,方便后续检查工作进行,为了确保预算编制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对分类采购项目做好及时的审核筛查。

(二)优化采购岗位设置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需要依据完善岗位责任制度为指引,注重岗位职责权限的相互分离,特殊岗位的人员采用定期轮岗的方式,有效的落实岗位监督审计工作,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采购人员专业素质培训

采购人员的专业素质过强,管理理念创新才能够规范,采购工作重视政府的采购流程,在具体的采购过程中,能够符合工作的具体要求。可以组织人员在线培训以及人员轮岗制度设定的培训内容,在这种过程中,提升采购人员的综合素养,优化人员的监督管理能力。特别是在内部审计過程中,要强化制度的约束力,防止人员的疏忽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应当依据一定的专业素质培训规范人员的行为,确保采购工作可以更加专业准确进行。

四、完善政府采购风险评估机制

通过成立事业单位内部的政府采购风险评估小组,对于既定的工作目标,提升工作质量,增强政府采购风险识别的准确性,明确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地位,细分采购计划编制环节、采购预算环节、采购申请环节、采购实施环节、 采购验收环节的风险关键点。同时完善风险评估更新机 制,结合外部经济环境及政策变化因素,进行行政事业单 位政府采购活动风险的重新识别、评估和控制。此外,还需要对风险管理工作予以重视,强化风险预先防范工作的重要性,确保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五、加强政府采购信息沟通

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特别是对于政府采购工作所涉及到的部门来说,建立适宜的政府采购信息沟通网络,选择性引入全新的信息化技术,更好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效果。还需要注重政府采购信息的公开程度,确保社会公众能够直观且清晰的了解到政府采购流程,提升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透明程度。

六、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需要借助全面的内部控制机制,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强化内部控制意识,优化政府采购流程,提升信息沟通效率,有利于进一步展现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工作成果。

参考文献:

[1]彭岩岩.行政事业单位采购管理内部控制风险与应对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07):93-95.

[2]罗利红,刘明辉.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管理研究[J].会计师,2020,(23):54-55.

[3]高品品.刍议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优化[J].当代会计,2019,(23):11-13.

作者:赵玉凤

我国事业单位采购管理论文 篇2:

完善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思考

【摘要】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作为国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自《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发展飞速,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如何认识并防治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活动中的风险成为我们长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存在问题,结合作者的工作经历,提出了完善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完善 事业单位 政府采购 内部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认识、把握、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近段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主要思路。作为国家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自实施以来,在加强事业单位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宏观调控等方面彰显成效。但随着采购规模范围等方面的飞速发展,政府采购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一些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始暴露出来,认清风险、通过健全内部控制合理防范风险,成了保障政府采购工作健康、有序运行的首要任务。本人在某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岗位工作多年,结合日常事务中的点滴积累就如何做好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工作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

一、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简述

(一)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内涵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由此,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可表述为:按照国家政府采购法律、条例、规章的要求,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衔接的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工作规程和控制措施,旨在规范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活动,防范控制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风险。

(二)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要素

1.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组织。单位负责人负责本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单位应该设置政府采购内部控制机构或承头部门,做到各司其职。内部控制机构或承头部门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应充分发挥财务、内部审计、资产管理等其他部门的作用,多管齐下。

2.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实施。政府采购内部控制需要梳理采购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分析确定采购活动风险点、落实合适的风险处置方法、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并督促相关人员认真执行等。

3.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在对单位层面的风险评估时,应该重点关注单位是否组织好内部控制工作;是否建设好内部控制机制;是否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是否管理好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以及财务信息的编报情况等。在对政府采购管理情况时应重点关注政府采购业务的组织和验收程序的执行、政府采购业务相关档案的保存是否规范。风险评估之后,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控制措施大体包括:不相容岗位要分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有关经济活动统一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健全财会管理制度;经济活动相关信息内部公开等。

(三)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建立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1.有力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实施良好的政府采购内部控制,才能为资产安全完整提供制度保障,才能保证资产交易的公开,公平,从而防止资产被暗箱操作导致流失的风险。

2.是反腐败的重要手段。做好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工作,可以消除权力寻租空间,严防利益输送等违法行为,防范事业单位内部风险。

3.能有效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政府采购工作各环节规范。最大限度地确保财务工作的核算和监督作用。

二、政府采购内部控制运行中凸显出来的问题

(一)政府采购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政府采购法的实施,政府采购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强化了采购人的政府采购意识,逐渐使采购人接受政府采购。但是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有的单位这方面意识仍比较薄弱,管理理念出现偏差,认为政府采购简单,按照国家规定办就行了,不需要内部控制,加上资金来源于政府,所有风险最终是由政府承担,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甚至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现象,致使经济活动不规范,职责权限不清晰,给国家经济造成不必要的让人痛心的浪费和损失。

(二)缺乏牢靠的制度笼子

某些事业单位缺乏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使得制度建设呈空白。即使已经制订了的,其制度建设也显薄弱,主要表现在:内容不完整,采购机构随意指定,岗位职责模糊不清,没有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

(三)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的准确性不強

某些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制度方面工作做得不好,报出的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准确性不强。如预算编制时间仓促,准备不充分,导致预算编制粗糙;财会部门与业务部门缺乏沟通或业务部门未参与进来,导致预算编制与执行,预算管理与政府采购连接不上;随意编制预算,导致预算约束不够。预算执行力低,影响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缺乏专业的政府采购负责人

某些事业单位没有专门负责政府采购工作的部门和工作人员,缺乏熟悉政府采购的操作规程和专业技术采购人员,使单位在利用新技术,独立及时地解决遇到的问题时面临困境。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薄弱,最终导致工作效率和质量较低,影响单位的正常运行。此外,采购人员岗位设置不合理,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做得不好,无法保证政府采购工作的高效运行,造成工作的得过且过。

(五)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实施监督不力

部分事业单位虽然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也开展了对政府采购相关工作的内部审计,但基于各种原因,往往是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实质的内部监督作用。财政部门和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从当前看也存在局限性,其代表的政府监督一般针对财政资金的具体运作情况,而忽略了单位自身对内部控制方面的监督建设。外部监督包括新闻监督,社会大众监督,是最具有公平性的监督,但以国际的视野来看,与国外相比差距还比较大。

三、如何完善政府采购业务内部控制

(一)增强风险意识

事业单位带有一定的公益性,但这并不代表在运行过程中不存在风险,确认有风险,才会制定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及保障资产的安全。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梳理采购流程,查找政府采购过程中的风险点。政府采购的主要风险有:

1.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等部门之间没有沟通好,采购预算和计划根本没有编制,和编制粗糙,可能导致采购失败或者资金、资产浪费。

2.政府采购活动不符合要求。采购方式的选择、采购信息的发布不符合规定,在招标中舞弊,可能导致单位被遭受处罚或被诉讼、所购产品价高质次、单位资金受损。

3.采购验收不规范。可能造成收到产品与合同约定不一致,付款审核不严,可能造成單位资金或信用受损,影响单位正常工作开展。

4.采购业务相关档案保管不善,信息不完整。可致采购业务无效、责任分不清。

(二)完善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

单位应当向管理要效率,从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建立起规范的适合的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并视情况的变化,不断修善,扎牢制度的笼子。政府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应包括:一是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机构和岗位职责合理有效设置,统一管理政府采购业务;二是着眼于政府采购业务工作详细说明及流程图的建立;三是拧紧责任发条,厘清各岗位权限、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四是着眼于政府采购业务内部监督和自我评价长效机制的建立。

(三)强化预算管理工作

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是执行政府采购首要和关键环节。单位的政府采购预算应做到程序规范、方法科学、编制及时、数据准确。为此,应该把单位内部各部门的预算编制责任落实;为保证预算编制的合规性采取有效措施;单位内部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起来;编制方法要完善,预算编制要细化;强化相关部门的审核责任等。只有预算编制成功,才能保证预算的执行力,从而保证预算的严肃性。此外,单位应当应加强和改进政府采购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评价、反馈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四)培养专业的政府采购人才

单位应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政府采购工作,把好人员入口关,选拔和任用员工以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重要标准。采购人员不但要有较强的业务水平,还应对政府采购的有关法律、法规条款尽可能地熟悉,还要对市场行情,经济走势多做了解,不断提高对高科技的认知水平。另外,对于在实践中遇到的因自身相关专业人员的缺乏而不能很好的解决的问题,一是引进专家或中介机构协助开展工作,同时培养单位自身关于内部控制建设方面的专业人员;二是发挥专家或中介机构的作用,对已建立运行的内部吗,控制具体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及时改进其间发现的问题。采购人员在政府采购工作中应坚守职业底线,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加强政府采购监督体系建设

为保证健康有序的政府采购制度的实现必须建立严格规范的监管制度,扎紧监管篱笆,实施有效的监督。内部审计机构应监督政府采购全过程,实施跟踪由招投标开始,盯住合同签订的关键点,督促财务和其他业务部门对合同内相关条款负责,尽量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内部监督,财政审计部门监督和社会大众监督之间需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不断提高协商水平,将政府和民间的智慧汇聚在一起,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

(六)建立健全政府采购项目档案

政府采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有效降低采购活动可能存在的舞弊风险,采购人应保管好采购过程中产生的文件、会议纪要、预算批复、合同文本、验收单及财务单证等,做好全面系统地记录,按要求归档、保管,严防毁损、散失。

四、结束语

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推进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长效发展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保持定力,不忘初心,扎实工作,行稳致远,为推进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工作健康、有序、规范地运行多做工作,做好工作。

参考文献

[1]路丽华.加强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建设的相关建议.经济研究导刊,2016.7.

[2]谢磊.健全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控制度的思考.企业研究 2014.06.

[3]《关于加强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管理的指导意见》财会[2016]99号.

[4]《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

作者:王霞

我国事业单位采购管理论文 篇3: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机制对于实现财政资本的高效运用至关重要,不仅如此更有助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出现的贪污腐败受贿等不良现象,因此,政府采购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主要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的重要性为出发点,简要分析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如行政事业单位负责政府采购的人员专业性较差、政府相关部门监督工作不到位以及实际采购与规定不符等,最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政府监督

一、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概念及特征

与其它一般的采购行为不同,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有其固定的流程,毋庸置疑,要先向上申请采购,当申请采购通过审核方才可以执行,最后采购的物品存入仓库或分发给有需求的事业单位人员使用,但殊途同归,政府的采购行为与其它采购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过程。

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征:首先,众所周知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与其它一般的个体或企业的采购主体不同,并且用于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部门、行政税收所得以及单位内部的收费等;其次,政府的采购行为由国家政策指导,并且没有任何盈利性质;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行为是严格遵循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要求行事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公开透明性。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政府采购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具有积极的作用,自2003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有法可依,变得更加标准、更加透明,让很多的贪污、腐败、受贿等不良行为得到遏制,使得政府的财政资金利用效率越高,这在某种程度上为我国的政府执法执政提供了便利,不仅如此,政府采购管理让行政事业单位对于采购更具监督性,且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体质改革以及政府公共财政体系具有正面影响,可以说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行为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三、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行为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政府采购行为的主体是各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以及其它国家机关单位,且各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有必要对采购行为进行严格管理,这是因为规范的政府采购行为有助于政府部门对市场进行宏观的经济调控;除此之外,当前各地政府部门将个体采购融入团体采购中,二者相得益彰使政府或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利用率得到较大提升,从而避免了资金浪费;一般的,政府采购大多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开展,让企业更加适应市场规律的同时倒逼企业更加注重相关产品或服务的内在质量问题,最重要的,政府的采购行为使得市场的经济更加活跃,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内需;另外,由于政府采购从招标前到招标最后都进行监督管理,因此很多让在采购交易中的违规、违法行为无所遁形,这无疑从根源上杜绝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四、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负责政府采购的人员专业性较差

毫无疑问,政府采购行为最重要的就是负责采购的人员,但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制度还不够完善导致采购人员不能得到优质的相关培训。一般的,负责采购的人员需要在采购前设计采购计划,但由于专业性较差,因此容易出现需要采购的物品不明确、无法全面的预算采购资金以及采购方案不健全等缺陷。这将直接导致采购人员在外出采购过程中无法明确需要采购物品的参数、型号以及数量等,最后必然造成采购成本的预算与实际支出有出入,如此可见,政府采购人员的专业性对于采购行为有多么重要。

(二)政府相关部门监督工作不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与此相关的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规模也逐渐扩大,但随着规模的扩大弊端也逐渐显现,即政府行政采购的监督体制却追不上经济日益发展的步伐,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般的绝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对投标前或投标中的事公开的程度较小,甚至不公开,而只注重将招标之后的结果公之于众,这使得基层群众对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行为不能全面监督,发现不了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的效率;除此之外,政府采购监督部门一般只关注招标之前监督的步骤与形式是否合理,却忽略了招标的具体过程;另外,若负责政府采购的审批人员专业水平差,那么一些财政部们不仅担任物品需求方又要承担相关的政府采购审核、审批事项,一个部门担任多种角色势必影响采购流程监督的效率。

(三)实际采购与相关规定不符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主要有五种方式:最常見的就是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其次还有询价方式以及单一来源采购和竞争谈判。每种采购方式都需要遵循不同的规章制度,例如在以询价形式进行政府采购时,相关规定明确指出各事业单位在制定采购方案时禁止直接指定某一品牌或其它指向性参数等,但尽管这样还是存在一定缺陷,例如在购进打印机设备时,虽然几种不同品牌的打印机有相同的参数,但它们的价格却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若政府采购部门严控采购成本,那么采购人员很大程度上会选择较便宜的打印机,如此不仅形成采购人员的实际采购与相关规定不符的境况,更浪费了资源。

五、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中面对的问题措施

(一)构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体制机制

首先,理清各部门的自身职责,按劳分配,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政府采购的具体流程和方案以及采购方式,紧接着编制预算计划,按规则申请审核等。众所周知,政府采购主要分为预算、采购以及交易三个部分,这中间存在的风险也是不容小觑的。基于此,为了使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行为准确高效的进行,有必要建立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体制机制,使采购行为更加公正化、透明化,让群众参与到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中,从而在根源上杜绝腐败违法行为。

(二)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共享,科学有效管理政府采购行为

近年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应运而生,政府的采购管理也应该借助大数据,建立公开透明的网络信息平台,在平台主页设置采购信息查询、信息发布以及资金流转等,负责采购的人员通过在平台主页上发布采购相关信息的同时可以让更多的供货商前来投标,在不同维度上提升了政府采购的效率,使事业单位的采购行为更加科学、公开、透明。

(三)制定政府采购的流程规则

基于以上两个对策,为了政府采购行为更加高效、公正、公开、透明,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制定采购流程,即采购确认阶段、预算编制阶段、实物验收阶段以及实施采购阶段和流程监督阶段,让采购过程中的徇私舞弊行为无所遁形。除此之外,确定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并定期对相关审批以及采购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政府采购的效率。

六、总结

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行为不仅直接关系到相关部门的运行成本,而且对于政府发挥相应的市场职能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不仅如此若政府采购科学编制采购预算可以极大程度提高政府资金利用率,对减少社会福利的额外损失方面起到正面作用。虽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制度的发展史有十几年时间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行政事业单位负责政府采购的人员专业性较差、政府相关部门监督工作不到位以及实际采购与相关规定不符等,为使政府的采购行为更加准确高效就需要对政府具体的采购流程进行监督管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共享,科学有效管理政府采购行为并且制定政府采购的流程规则,希望我国的政府采购发展的更好。

参考文献:

[1]王雅群,卢惠芳.浅谈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6.

作者:吴霞

上一篇:英语学习效率英语语法论文下一篇:高等课程教学有机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