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社会治理模式

2022-08-28

第一篇:我国的社会治理模式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治理模式

课程:非政府组织(NGO)管理 任课教师:吴湘玲 学号:200691158007 姓名:李莹

浅谈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治理模式

一、引 言

“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形态,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本来是为克服“市场失灵”和弥补自由竞争机制缺陷而产生的,但在现代社会中,却以克服“政府失灵”和修补国家的社会服务职能为契机而获得了巨大发展。可以说,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和非营利部门作为三个基本的构成部分,共同形成现代社会的三大体系。由于国外的“非营利机构”大多是一些科研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慈善救助等方面的社会组织,其功能与我们的“事业单位”在外延上具有一定重合性。因此,自90年代中期,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进入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视野,一直被部分学者及实际工作者所倡导,试图作为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主导模式。这种观点提出不久受到了政府决策部门的重视,“非营利机构”或“非营利性机构”作为一个固定用语已在科技、卫生等领域的改革性文位改革的现实考察,认为现实中事业单位向非营利组织转化已经在相当高的水平上发生着。这一转化符合社会转型与公共事业发展趋势,是我国公共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受制度变迁相对滞后等的影响,这种转化尚未形成规范、成型、制度化的路径,而且不少人对“非营利机构”的理解还仅仅滞留于一种望文生义、似是而非的水平上,所以,对于“非营利机构”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模式的适用性问题上,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辨析。本文从公共服务营销的角度,通过对NPO受益人特质的分类研究,将非营利组织划分为以公众、顾客、成员为导向的三类组织,并分析了这三类组织的行为特征。以此为据,针对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实际,探讨了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治理模式。

二、基于受益人特质的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由于非营利组织的行为特征千差万别,以目的、组织、部门等进行的分类及其管理也一直都是一个模糊的过程。特别由于各国对处于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制度空间的关注焦点有所不同,所以对非营利组织这样一种组织形态的叫法多种多样,例如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免税组织等等。但是,无论非营利组织的形式多么复杂,它的寻利活动及其本质是一致的。“我们说一个非营利组织之所以被称为非营利性组织,并不在于这些组织实际上是否赚钱,更正确地说,这个称谓是指那些以推进科学、教育或慈善事业而非以赚钱为其首要目的的组织,即便实际上他们的财政搞得很好”。因此,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之间可以说是从纯粹公益性的非营利组织到纯粹商业性的营利组织之间的连续形态,差异则体现在动机、手段和目的,以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行为。Anthony和Herzlinger从受益人特性的角度可将非营利组织分为三类:以公众为导向的组织、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和以成员为导向的组织。由于非营利组织主要提供的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位于“光谱图”的前两列中。因此,从服务营销的角度,这三类组织的行为特征从接近纯粹慈善性到一定的商业性(见图1):

图1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之间的“光谱图”

1.以公众为导向的组织

以公众为导向的组织是以向公共的整体或部分的利益提供服务而存在,常见的公共系统包括中小学义务教育、慈善机构、环保组织、公共卫生保健及其它公共物品(如公益或福利救助机构等)。这类组织以追求名誉,完成公益使命为动机,以实现社会价值为目的,常常吸引大量的志愿者参与服务。组织的经费主要来自社会捐助和政府资助,受益人无需付费。由于组织的很多服务都是无形的,其效率难以衡量,且易出现“公地悲剧”。因此,常常面临管理有效性的危机。自律机制和社会监督是治理的关键。

2.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

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是为特定需求的个体顾客提供服务的。这类组织主要是社会服务领域,如非营利医院、大学、养老院、博物馆、垃圾回收站、邮电局和许多公共交通系统等,他们作为非营利组织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经常得到政府等组织的补偿,但同时要向受益者收取一定的费用(往往低于成本)。鉴于不同的公益项目,有时还可以吸引部分志愿者(专业)参与服务。在这类组织中,由于有公共部门的支持,其规模、活动范围和力度都很大,所能提供的服务市场发育良好,适于引进市场化机制,以低于市场平均价格的有偿收费来获取部分收入。这类组织可以学习企业的治理经验,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3.以成员为导向的组织

以成员为导向组织仅向其成员提供服务,俗称会员制。组织直接且经常以低成本的服务或免税为成员获取利益。组织的收益一般来自于会费、内部捐献和一些服务获取的费用,它们的受益人(会员)都是以会员费的形式支付所享受的服务。因此这类组织的管理由于涉及成员的具体利益,管理者多数需聘用业内专业人士,有较高的工作效率。由于受益人的特殊性,互惠机制是主要的动力机制,其治理模式必须体现合作。

当然,一个组织如果不能很好的界定自己组织的导向就会陷入困境。区别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与以公众为导向的组织比较困难,主要集中在谁的利益为先。在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中,即便是政府付款,顾客的利益还是先实现;而在以公众为导向的组织中,则是公众利益首先实现;以成员为导向的组织则是实现利益互惠。

三、我国事业单位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事业单位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建立起来的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依附于国家机关的公共服务组织系统。国务院1998年颁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事业单位是指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由国家机关或者其它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可以看出,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社会组织的一种基本形态,几乎遍布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无论在体制上还是在机制都属于政府职能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种国有的医院、学校、剧团、养老院、研究所、中心图书馆、美术馆等等。它协助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但它们在性质、组织形态、资金来源、隶属关系、服务对象等方面却是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社会转型与公共事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自组织能力与资源动员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力量举办的事业组织发展迅速,国家先后通过《民办教育促进法》、《公益基金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条例,在法律层面予以承认。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政事分开的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要求,经过前几轮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说,我国现行的社会事业体制,其主要特点是“政事不分”,政府职责范围缺乏明确的界限,包办了所有社会事业,而不论其是否具有公益性。从而使得事业单位同时承担了市场经济体制下本应由多种组织形式承担的社会事业职能。这既表现在宏观层次上,整个事业单位部门同时承担了多种社会事业职能;也表现在微观层次,大多数事业单位内部也同时承担多种职能。这种职能上的多元化是导致事业单位许多弊端的深层次根源。经历了近20年的改革,事业单位的这一基本特征仍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构成了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焦点和难点。要进行彻底改革,必须建立在对事业单位进行合理分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朱光明依据事业单位承担的社会功能的不同,将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大致划分为行政执行类、社会公益类和生产经营类三种类型。但仍然仅是权宜之计。从长远来看,为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管理和规范事业单位的行为,西方非营利组织分类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模式

事业单位改革的实质是公共服务由国家机制提供转为由社会机制提供。公共部门向社会转移资源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与客观要求,事业单位非营利化应是上述要求的具体体现。因此,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可以按照公益性的程度和其受益人特质进行分类改革。对于那些具有政府职能的单位,应将职能回归政府;提供市场化服务的单位应向现代企业方向改制;具有较强公益性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可以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见图2)。

图2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光谱图”

1.以公众为导向———公益运作型组织模式

以公众为导向的非营利组织主要提供公共性较高、市场性较低的公共服务产品。这类组织是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的主体,也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重点,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基础教育、公益文化、公共卫生、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机构。对于这类事业单位,应以公众为导向,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采取公益运作型的组织模式进行改革。在登记授予其独立法人资格的同时,对其业务活动范围做出明确界定,并撤消其享有的行政级别。组织治理结构可参照现代非营利机构的运营模式,实行理事会主导。经费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和社会公益赞助。财政拨款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项目捐赠实施。对这类事业机构的管理,政府一般不再直接干预其日常业务活动,主要通过对其事业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实行项目管理、对其经营绩效定期进行评估、财务定期审计等方式进行,并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布组织运行情况。

2.以顾客为导向———服务收费型组织模式

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是为特定需求的个体顾客提供公共服务产品。这类服务一般具有一定公共性和较高的市场性。其特点是业务成本可以通过服务性收费来补偿,并适当获取利润。例如邮政与公共交通系统、大学、养老院等。这类事业单位一般都拥有比较稳定的财源,也常得到政府等组织的补贴,通常具备自主经营、自主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作为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对于这类事业单位的改革,应以顾客为导向,按照有偿服务的原则,采取服务收费型的组织模式进行。借鉴企业的基本治理模式,实行执行长(CEO)主导,转换经营机制,采用经济核算制,实行企业化管理。

3.以成员为导向———会员互益型组织模式

以成员为导向的组织仅向其成员提供服务,提供的是市场性较低、公共性也较低的公共服务产品。如各种行业协会、商会、学会、俱乐部等。对于这类事业单位,可以以成员为导向,采取会员互益型的组织模式。通过向会员收费,在会员范围内提供服务。由于涉及成员的具体利益,管理者多数需聘用业内专业人士,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对于这类事业单位以他们自行管理为主,建立共享式治理结构,实行理事会治理模式。

4.以市场为导向———市场竞争型组织模式

对于现在大量存在的、属于生产经营范围的,提供市场性高、公共性低(公益性较弱)的准公共服务产品的事业单位,如应用开发型科研机构、职业培训机构、社会中介机构、一般性艺术表演团体、新闻出版机构、广播电视机构等,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采取市场竞争型组织模式,核销其事业编制,使其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在转制过程中,国家可向他们提供免税减税、贴息贷款、放宽经营限制等优惠,最终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实行公司治理模式。

最后,对于那些承担政府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应将职能回归政府,由政府主导,实现社会和国家目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的改革,目的是提高组织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促进公益目标的实现。在大量社会需求促进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下,无效率的非营利组织也会被淘汰出局,只有坚持“做好事也要精益求精”,才能不断提高组织的社会效能,更好地实现组织的公益宗旨。以上提及的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和模式,不管采取何种模式,还需要社会变迁、体制改革、人事制度等相关配套措施,因此,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第二篇: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分析

摘要

家族企业是一个发展具有争议的组织形式。从我国家族企业目前的发展来看,一方面,家族企业不断兴起、迅猛发展、经济地位也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在家族企业中又容易出现创业者陷阱、家族成员内耗、“空降兵”的怅然离去、传承陷阱、中小股东被掠夺等现象,这一矛盾现象表明对家族企业,特别是对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研究还有待深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家族企业在经济和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整体上呈现出规模由小到大、作用由弱变强、发展由慢变快的趋势。而企业的内部治理状况在市场经济秩序逐步得以确立的今天,也成为企业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为此,本文将我国家族企业的内部治理问题作为分析与研究的对象。

家族制企业被看作是一种落后的企业制度,对它的理论研究也非常有限,与理论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我国的家族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经济实力上,其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家族企业一旦有了足够的政策土壤,就迅速成为中国私营企业创业的主流模式[1]。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家族治理模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弊端逐渐显现,家族企业面临着走出家族制的迫切要求。家族式企业的治理结构的发展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它也会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研究我国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的决定、影响因素,找到制约内部治理的核心因素所在,以推动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水平的改善,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指导私营企业建立与完善高效率的治理结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

关键词:家族企业 治理模式

第一章 绪论

1.选题背景

按照主流经济学的观点,由家庭所有并控制的家族制企业是一种日渐衰微的古典企业组织形态,在企业成长内在规定性的要求下,家族企业会沿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路径变迁,并最终过渡为由职业支薪经理所控制的现代股份公司制度(伯利、米恩斯,1932;钱德勒,1987)。既然现代公司制度是一种比家族企业制度更有效率、更富于成长性的企业制度安排,那么为什么家族企业会自愿“锁定在这样一个低效、落后的制度结构中”[3]呢?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展开了深入研究。

2.重要概念的界定

(1)家族企业

关于家族企业的定义和特征,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现有的各种定义表述,可以发现,家族企业应当具备以下三个特征:①家族企业由个人或家族合伙创办;②至少有两代的家族成员在企业中居于高级管理层;③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财政、财务有控制作用[4]。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家族企业:家族所有和家族经营。

(2) 家族管理

所谓家族管理是指家族成员不仅仅是企业的所有者,而且是企业的经营者,企业的经营运作是通过血缘、亲缘、地缘纽带维系。

第二章 我国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分析

家族制管理在企业处于创业阶段时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为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随着企业不断步入成长和成熟阶段,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我国经济全面融入全球经济所带来的国际化的压力下,原有的家族制管理模式因不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环境而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在现实企业发展的实践中,固守家族制管理的消

极影响已显示出来。

1.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

(1)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优点

第一,节约企业成本。家族企业依靠血缘关系,使得企业中的家族成员对企业有着极大的认同感和忠诚感,形成了较强的向心力,对工作异常的投入,家族成员彼此齐心协力,节约了企业的管理费用。

第二,决策迅速,执行有力,反映灵敏。由于家族企业所有者数目较少,企业组织结构简单,一般没有庞大的金字塔结构,当企业和市场发生变化时,往往凭借家族领袖的经验和眼光迅速做出决策,在执行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规模结构单一,加上家族领袖在家族内部的权威,往往能很好的贯彻决策者的意图,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第三,减少代理风险。现代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代理的问题,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经理的目标函数和企业所有者的目标函数不完全重合,再加上信息的不完全对称,从而存在着代理成本和风险,而在市场经济制度还不是很完善。

(2)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缺点

第一,组织机制障碍。

由于家族企业内部存在着各类利益集团,特别是家族成员和“外人”之间的利益差别很大。而且,由于夹杂着复杂的感情关系,使得领导者在处理利益关系时会处于更复杂的景况,甚至是两难的境地。企业领导人的亲属和家人违反制度时,管理者很难像处理普通员工那样一视同仁,这给企业内部管理留下了隐患。家族企业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特点,这就是:可以共苦但不可同甘,创业初期,所有矛盾都被创业的激情所掩盖,但创业后的三关—分金银、论荣辱、排座次,往往给组织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当对待荣誉、金钱和权利的看法出现分歧时,夫妻之间、兄弟之间、父子之间都可能出现反目现象。

第二,人力资源的限制。

在家族式企业中,一般外来人员很难享受股权,其心态永远只是打工者,难以真正融入组织中。家族企业所有者一般都竭力培养自己的儿女成为接班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一般都是本家族人员,而外来人员很难进入公司的核心层。任人唯亲、严重排外是家族企业的固有倾向。外来人员在家族企业中很难得到应用的支持,这就极大的限制了他们的特长和潜能的充分发挥。而任何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必然要不断的吸纳新的优秀的人才。企业要做大,要发展,单纯在家族成员中选择人才的结果,就是选择面变得越来越窄,可用的人越来越少。长期的家长制管理会使领导者变得自负,更加排斥社会上更优秀的人才加盟。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日益深入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企业管理的复杂性不断上升,具有专业知识的职业经理人势必要取代不能胜任的家族成员,否则,随着专业人才的缺乏,家族企业会受到管理“瓶颈”的制约。

第三,不科学的决策程序。

决策的独断性是许多民营企业初期成功的重要保证,许多企业家在成长过程中靠的就是果敢、善断,因为抓住了一两次稍纵即逝的机会而成功的。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生意越做越大,投资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个人的能力很难驾驭企业的发展,这个时候,保证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就显得越发的重要。由于家族企业渗透着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对投资行为缺乏长远的规划,短期行为比较严重,往往是“家长”依靠个人的经验,主观随意的进行决策,使决策风险加大。如果家族企业在创业初期靠的是果敢、独断的决策抓住了一两次稍纵即逝的机会而成功,那么随着企业的发展,外部环境的变迁,投资风险的加大,单单靠企业者的判断已经无法把握整个市场情况的变动,为了保证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制定一个科学的决策程序也就更加重要。

第四,融资渠道的单一性。

由于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融资服务仍主要面向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因此家族企业很难从国有银行筹集一定的资金来发展企业。由于家族企业规模较小,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物资,或抵押物难以变现。从贷款者的角度考虑,为了降低风险,也会产生抵押条件苛刻、对抵押品要求过严的问题,从而使家族企业的抵押率过低,进一步降低了家族企业贷款的获取率。有些家族企业在特殊的成长背景下,因土地、厂房、设备等的产权残缺而难以抵押,难以获得自己所需的资金融通。

2.制约因素分析

家族企业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世界范围内创业型企业所无法跨越的一个成长阶段。企业由家族制向公司制的改造并不是企业形式的法律化或组织架构的公司化,而是一个涉及企业所有权结构、控制权配置结构和治理机制等多个层面的全方位制度变迁过程。创业家族拥有企业控制权是家族企业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特征。根据以上学者的分析,我们分别从家族企业的资金来源、控制权、业主素质和传统文化这几个方面来说明对家族企业的影响程度及制约作用。

(1)家族企业创业资金来源

资金是最为重要的资源,没有资金,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创立。在成熟的市场规则下,原始资金更是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家族企业在创业时期的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业主和其家族投入,比例约占69%。近年来,这一比例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13.7%,达到了82.7%(1996年)。也就是说,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也主要源于业主及其家庭。其他渠道的资金,在企业初创时所占的比例很小,而且随着企业的发展,比例还在降低,家族企业从初创到后续发展,其主要资金均来自于业主及其家族的内源式融资,而不是靠社会化的资本集中制。

由于企业产权是企业决策权与管理权的最终来源,产权结构的单一性必然导致单一的经营决策权和管理权。因此,在家族企业创业和发展初期通常采用家族管理模式。

(2)家族企业管理风险和管理成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风险按照来源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其一是来自企业外部的市场风险,这可以通过多种经营、加强市场分析和战略管理手段来加以降低或回避。其二是来自企业内部的管理风险。在家族企业创业和发展初期,由于各种规章制度和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企业采用家族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回避来自企业内部的管理风险。

家族企业如果聘用职业经理来管理企业,就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职业经理的才能越高,企业相应付出的成本就越高。所以,尽管家族成员的管理水平低于外部职业经理,在支付能力的强制约束下,企业也不得不优先任用家族成员来管理,以保证企业的管理成本控制在适度的水平。

(3)业主素质

在家族企业中不乏高素质的企业家,但从总体来看,业主的素质还不高。

第一,学历水平较低,文化素质不高。

第二,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由于长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外人极端的不信任,使得他们把企业经营管理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和家族手中,不敢放手让外人插手经营。 第三,思想浮躁,决策专制。

第四,缺乏理想和信仰。

第三章 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家族制管理在企业处于创业阶段时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必然性,随着企业不断步入成长和成熟阶段,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我国经济全面融入全球经济所带来的国际化的压力下,原有的家族制管理模式因不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环境而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在现实企业发展的实践中,固守家族制管理的消极影响已经显示出来。

在企业进入成长期和成熟期后,需要适时地推进家族制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的转变。

1.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蜕变模型”

家族企业同所有的生物一样经历着一个从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到退出期的生命周期。在这个生命周期中,其管理模式也经历着一个从家长式管理、家族式管理、泛家族式管理到职业经理人管理的“蜕变”过程,一步步趋于成熟和完善。企业对于管理模式的选择应该是相对于其生命周期来说的,不能抛开家族企业所处的特定发展阶段而简单地评价哪一种管理模式最适合、最有效,也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任何企业都需要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每一种管理模式都有其生存的土壤,家族式的管理并非天然就是与“落后”联系在一起的。根据现实中的一般情况,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可按如下阶段来划分:

(1)创业阶段—私营企业,家长式管理中国的家族企业一般都是由以下四种方式创业而成: ①从个体户起家,逐渐积累发展起来,在发展过程中吸收家族成员的加盟;

②直接由家庭成员出资兴办;

③朋友、同事参股合资开办的合伙式企业,其中关键人物占大股份;

④通过组建、承包、买断乡镇企业或国有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红帽子”企业等。

以上形式的共同特点是:企业的所有权归一个或一些投资者所有。

(2)成长阶段—家族企业,在这个阶段,企业己经由一个私营企业发展成为家族企业,企业不仅吸收与创业者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进入企业,而且扩大用人范围,开始吸纳朋友、同学、同事、邻居等具有初步信任关系的成员进入企业。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步入正规化,各项规章制度逐渐建立,而且企业的发展也不再依赖于个人,而是一个利益相关的共同体。家长式的一言堂管理模式发展成为家族式管理模式。

(3)成熟阶段—家族控股的股份制公司,泛家族式管理模式如果企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的过程获得成功,企业便迈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进入了成熟期。成熟期是企业生命曲线中最为理想的时点,在这一点上企业的控制力和灵活性达到了平衡。这个时期的家族企业已经完成了控股公司的转变,发展成为公众型上市公司。而泛家族式管理模式也在这个阶段大行其道。

所谓泛家族式管理,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发展了家族式管理的概念:①泛家族管理的“家族”是指家族网络圈,即包括亲属、创始人共同体和情缘共同体组成的具有家族性质和血缘特征的家族群体。其中创始人共同体是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起人与其同学、同事、同宗等结合成的利益共同体,具有与血缘关系相同的特征;情缘共同体是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培育某些企业成员成为亲信并结合为利益共同体,也具有与血缘连接方式相同的特征;②泛家族管理中的“管理”是指现代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结构与传统的家族管理的管理结构相融合,演变成为新型的管理模式。

(4)自由退出阶段—股权绝对分散的上市公司,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在这个阶段,家族逐渐从管理层淡出,扮演投资者角色;很多专业管理人才进入高层,形成了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

第四章 我国家族管理模式的优化对策分析

一、职业经理人监督制度的完善

我国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己经司空见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或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许多家族企业纷纷引入了职业经理人,来弥补家族内部的知识与能力的不足。但我国的家族企业在引入职业经理人的过程中,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创业家族的企业主,为防止企业为他人所控制,或经理人员跳槽泄露关键信息,一般会亲自将企业客户状况、营销网络、财务、产品研发、投资决策等信息掌握在自己和家族手里,在很多情况下,是不会轻易地让非家族成员的经理人完全知晓掌握这些信息的,外来经理仅仅只履行职能。因此,在我国应当建立有效的职业经理人监督激励约束机制。

1.建立有效的经理人制度

我国的经理人市场刚刚开始建设,有效的经理人市场就是一个有良好信用制度支撑的特殊的人力资本市场,是一个能查到个人信用纪录的市场机构,是一个能对经理人失信行为实行有效惩罚的市场机制。

(1)建立各方支持的大容量的经理人才信息库,将企业部门经理以上人员都列入经理市场选择的范围,以利于在更大范围内选拔人才。

(2)建立招聘经理的信息公布制度,高价聘用经理后公开登报,并议定如果经营不善下台时仍要公开登报,以对被聘者形成压力。

(3)建立职业经理的法律保护制度、职业经理的自律制度等。

(4)民间社会逐步形成权威公认的第三方机构,对职业经理人的能力及道德进行科学的评价,并建立完善的职业经理人的评价体系,企业主依据评价情况,决定是否继续留用及奖惩方式与数额。

(5)还应将职业经理人作为重要的社会阶层形成一种民间性团体组织,由行规形成一种行业自律。

(6)通过组织形成应有的职业经理人档案,记录经理人的受聘业绩,以便职业经理人在社会、市场的约束下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建立职业经理人才测评制度、岗位资格证书制度建立职业经理人才测评制度,运用国际通用的科学方法,对职业经理的智力、世界观、爱好、心理素质、知识面、事业心、荣誉感、道德责任等评价指标进行综合量化分析,并对职业经理过去的业绩、曾任职的成败、所握权力大小评定等级。建立职业经理市场准入禁入制度,凡希望成为职业经理者,需经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才能进入该市场。凡有造成企业破产或重大损失等经营劣迹者,将依其所负责任,确定为若干年或永远不得成为职业经理的“市场禁止进入者”。

3.建立有权威的市场执法和监督机构,强化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市场信用建设,规范会计师、审计师和律师事务所、公证仲裁机构、计量质量检验认证机构、信息咨询机构、资产资信评估机构等各类中介机构对企业的监督作用。

二、企业监督约束制度

1.建立职业经理选拔聘任制度

按照市场规则和企业的目标需求,家族企业在选拔、录用、引进职业经理人时,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聘任程序和解聘程序。将职业经理人作为一种生产经营要素,按照生产要素的一般采购程序,公开条件要求,公开待遇和职位。

2.完善协议条款,约束职业经理人的行为

家族企业应当制定较完善的公司章程并与经理人签订详细的劳动合同,以规范约束经理人行为。企业主与职业经理人要签订书面聘用协议书,协议书条款应包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经理人的试用期、工作任务、责任、奖罚、工资奖金等待遇,以及支付方式、支付时间、升降级方式、解聘条件、违约责任、权利等。

3.建立、完善其他的相关管理制度

健全财务制度,在财务管理上将审批权、执行权、记录权分开,使部门之间互相监督;建立定期报告制度,经理人定期以书面形式向企业主(董事会)总结汇报自己的经营行为,使业主及时了解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掌握生产、销售、财务收支等情况,也同时作为考核经理人的依据;增强职工民主管理监督,建立工会组织,通过职工或职工代表对企业决策、管理实施民主监督,赋予他们对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决策班子、经理人就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质询、控告等权力。

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家族企业可以同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相溶合。换句话说,家族企业应当而且可以走向现代化之路。将家族企业的优势和现代管理的优势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家族企业管理模式,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家族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体制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是企业家和管理学者共同的责任。

注释

[1]张厚义等.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5.[2]晓亮,论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J」,经济研究资料,2002,(12):40

[3]陈郁,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储小平.家族企业研究: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话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5):53. 参考文献

[1]张厚义等.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5.[2]晓亮,论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J」,经济研究资料,2002,(12):40

[3]陈郁,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储小平.家族企业研究: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话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5):53.

[5]易宪容,家族上市公司的制度分析,财贸经济,2002,(3):51一53。

[6]张宏伟,家族企业组织层面研究的新进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l):32一35。

[7]王祖强.,古典家族企业向家族式股份公司演进的路径与特征[J],当代经济研究,2004,

(6):41一43。

[8]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5一18。

第三篇: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生态治理的启示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以前的“先污染后治理”模式对我国现今生态治理问题带来了巨大的考验,而生态社会主义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追求目标,突出强调自然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本文借鉴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阐述对我国现今生态治理的启示

关键字:生态社会主义;生态环境;启示

随着全球变暖、粮食危机、气候异常、环境破坏问题的日益突出,人类的生存空间一次又一次受到大自然的警告。使人类认识到生态问题愈来重要,过去的过分注重经济发展俨然对大自然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生态社会主义就是从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的现实为出发点,有力的批判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人类过分的追求物质财富增长,对大自然过分的索取的观念进行了质疑。生态社会主义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追求目标,强调人与自然一元论,对我国现今处理生态问题有一定的启示。

一、生态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与理论基础

20 世纪70 年代,生态社会主义首先出现在德国,随着绿色生态运动的发展,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在整个西欧迅速崛起,在短时间内风靡欧洲,80年代才开始传入中国,经过90年代的启蒙期,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进入21世纪,生态社会主义研究在中国渐入佳境。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第二个方面是当代的西方生态学、系统论以及未来学理论;第三个方面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理论。[1]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周甜

首先,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的,并不是单一的索取与服务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演化过程。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问题不单单是自然问题,更是一种社会问题,其实就是上升到人类层面上的东西,人与自然要和谐的相处,实现人类自由的最终格局也是人类依附于自然并利用自然。

其次,生态社会主义坚持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最根本原因。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当代生态危机不仅是纯自然领域的问题,也是社会、政治问题[]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照康 鸿,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总是过分地追求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这种资本主义的贪婪欲也是造成西方发达国家生态急剧破坏的催化剂,资本家对自然无限制的掠夺,超过了生态环境所能够承受的范围,造成生态失衡,而西方资本主义者在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却是生态危机转移,以经济转移为耳目,实际却把生态破坏转移到一些不发达国家,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将生态危机全球化,使问题更加的严重,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建立一个生态健康的大社会,而维护好我们所生活的大环境,人类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再次,生态社会主义最终结果就是一种社会井然有序、公平公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社会,有学者认为环境破坏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一种社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王晓华会公平问题[],资本主义社会本质上就是一种不公平的社会制度,永远存在剥削与被剥削者,永远有利益化在其中。而社会主义则追求的是一种公平主义,追求的是一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化道路,因此生态社会主义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上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我国生态问题的起源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增长,但是在增长的同时,我国的生态大环境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最明显的就是现今大城市严重的雾霾,北方与南方气候极端异常的现象,这其中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依赖成分,人们总是有一种先把经济搞上去,国力强大,生态环境可以再治理的心态,这其实是早期人们对整个社会大环境认识的偏差造成的。另一方面,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殖民,[]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应对生态危机的启示范楷西方主义国家把国家的一些制造企业引入中国,在享受到其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破坏,在加上一些监督部门监管不力,造成的大气、土壤、水质污染,这些后续的污染有些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我国现今生态问题表现在许多方面,水土流失严重,90年代的统计数据,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土地沙漠化严重,草原退化严重,草原退化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退化速度扩大导致牧草产量持续下降;森林资源的锐减,现今中国的许多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森林赤字是最典型的生态赤字,当代人已经过多消费后人的森林资源;生物物种的加速灭绝,几乎每天都有几种物种灭绝消失;地下水位下降,过量的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再加上我国淡水资源匮乏,水资源显得愈来愈宝贵;大气污染严重,主要是工业废气的排放不达标所造成的;现今这种污染还有向农村挪移的现象。

这些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其实也是给予我们一种警告,西方的先进科技可以学习但是要辩证地看待,不能盲目地追求经济而把我们生存的家园破坏掉。

三、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生态治理的启示

首先,生态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我们更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提出要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说明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做不到的,资本家一味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改变不了生态危机这个关键性问题的。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并将其发扬光大。

其次,建立健全各种执法制度,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针对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企业要依法处罚,可以实行群众举报制度,以群众作为监督力量,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实行环境考核奖惩机制,使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深入人心。

再次,生态社会主义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生态殖民的丑恶本质,戴卫·佩帕谴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这种生态殖民主义行为“环境的质量与一个社会物质财富的丰裕与贫乏是紧密相关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是通过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掠

[4] 戴卫·佩帕.生态社会主义:夺来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环境,使之成为全世界羡慕的对象”。从纵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这更使我们国家要提高自身的实力,然而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还没有改变,集约型经营发展缓慢。这需要转变经济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由原来的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并且形成节约资源能源的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空间布局,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所在。

最后,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空间,我国自然资源虽然丰富,但是人口众多十几亿人民对环境的索取同时对生态平衡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必须从自身做起,提高全民素质,要把环境保护时时刻刻放在心中,应该做这个社会环境的监督者与执行者,树立一种生态保护的新风尚、新理念,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一起抓,要养成一种生态危机意识,保护好生态环境,“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各种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要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以优化资源利用、提高资源产出率、降低环境污染为重点,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会,促进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 2- 19.

生态社会主义就是以生态效益为核心,追求的也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更是要保护好已有的资源与环境,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应有之义。

第四篇:关于我国民营企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凌,应丽芬.代际传承——家族企业继任管理和创新[J].管理世界,2003,

(6).[2]顾文斌,李颖,李梅.论民营企业的治理模式及其转变[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24).

[3]储小平.家族企业的成长与社会资本的融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4]吕福新.家族企业的资源短缺与理念接续[J].管理世界,2003,(12).

[5]王志明,顾海英.家族企业成长与治理结构的变迁[J].财经科学,2004,(5).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论文关键词:治理模式;创新;民营企业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国民营企业治理模式发展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找出家族式治理模式的局限性,制约了我国民营企业成长壮大的。并尝试提出“共同治理”的新模式及对创新途径。

1 我国民营企业治理模式的现状和成因

公司治理是指联系企业各相关利益主体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它包括治理结构和治理的机制,属于基础的制度层面。基于监控主体的不同,构建了公司治理模式的一般构架。由于历史、文化与具体制度环境的差异,导致了各国的公司治理系统有所区别。在我国众多的民营企业当中,家族式企业占有绝对分量,家族式企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虽然股份公司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主导性的企业制度,但由于家族式企业本身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使它形成民营企业的一种主要力量。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企业初创成本低。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市场秩序尚未健全、契约法规和产权尚不完善、契约的履行得不到可靠保证的环境下,企业初创时期人们把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的家庭与企业这两种形式加以结合,利用血缘和亲缘关系,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得创办企业所需资金、人员及社会关系,从而可以减少搜索信息、订立契约及履行契约的成本。家族成员在具有权威的企业家长的领导下,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对企业有着较强的认同感和忠诚,企业内部交易的协调较为容易、协调成本也相对较低,发生矛盾冲突时避免了由于引入第三方监督造成成本过高的问题。

(2)家族成员可信度高。①由于缺少清晰、稳定的法制环境,缺少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为确保可信度,企业的所有者只能选择家族之内的可信的人员参与经营。从这层意义上说,采取家族治理模式也是由于客观环境的逼迫所采取的不得己选择。②在家族式企业中,由于所有制和控制权都集中在家族内部,而家族成员更容易形成相同的目标,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责任不对等、激励不相容的情况很小,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代理的风险。

(3)适应经济体制剧烈变革和游戏规则不断变更的环境。在市场规则迅速调整的过程中,民营企业为了赢得市场竞争优势,不得不经常性地突破已有的政策限制,或者采取各种花样变通的做法,这种政策博弈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得企业家严格控制内部高级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的忠诚度,防止出现内部人告状、从而引致政府管制的关注情况,这样的体制性环境决定了以家族治理模式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选择。

(4)内部凝聚力强。家庭主导型企业在初创时期,由于困难重重,在艰难的条件下难以立足,经济力量薄弱,经营不规范,财务制度和财务管理也不健全,家族这个利益共同体

比较容易凝聚家族力量、克服困难。支撑小企业渡过起步阶段的难关尤其是在农村和小城镇,适应周围的环境尤为必要。这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相适应。企业初创阶段,选择了家长式管理模式,而家长是有权威的,这位强有力的人物(同时也是企业的主要投资者和创办者)作为统帅,发挥决策、合作、筹集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更容易使家族成员团结在其周围。2 我国民营企业家族式治理模式的困境

随着我国民营企业走过初创期,家族式治理模式本身所固有的一些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并开始制约我国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困境体现在:

(1)家族化治理在决策方面的独断性、亲情大于制度导致管理的随意性以及私营企业主的能力局限性往往容易导致决策失误。个人或家族决策尽管能够提高决策效率,但决策质量与决策者的素质能力紧密相关。这种决策模式易于形成“家长”作风,降低决策科学性。在家族化治理模式中,家长集权制会抑制其他员工的创新动力,独裁和专断往往是创业型企业家最易犯的错误。由于权力的集中、决策的专断,企业对“家长”过分依赖,企业的荣辱安危都系于一人之身,缺乏制度制衡就成为民营企业的顽症。另外,与家长制相对应,企业内部主要以人治方式进行管理,主要依靠个人经验与智慧、情感的好恶等来管理企业,管理的主观随意性大,缺乏全面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尽管私营企业主的文化程度有逐渐提高的趋势 ,但总体来说,仍难以适应企业发展对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高能力需求。

(2)家族网络的封闭性具有成本劣势。尽管民营企业的“忠诚”与“信任”具有节约交易成本的经济价值,但封闭的家族网络也使得企业决策具有一定的代价和机会成本。家庭内的人际网络关系能降低企业内的交易费用,却增加了“圈内人”与“圈外人”之间的交易费用,非家族成员很容易感到被排斥或被忽视,两权合一使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之间的交易费用大大增加。

(3)家族化治理的排外性损害治理效率。家族化治理的排外性主要表现为下述方面:① 家族意志的影响力很大,使得外部职业经理人常常不得不屈服于家族意志,阻碍外部职业经理人进入与作用发挥。② 信息高度集中于内部家族成员手中,家族外部成员很难获取民营企业发展的必要信息,影响家族外部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作用。③ 家族的强势地位容易侵占中小股东的应得利益,出现公司财产权利的变相转移,影响外部股东的投资意愿。由于家族式企业的资产主要由家族投入,因而家族在企业的控制中处于强势,造成企业权力结构的封闭性,权力分配向家族网络倾斜,不利于企业成长壮大和技术创新,因此极可能导致企业成长极限。

(4)家族式治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代际传承风险。家族式治理企业一般并不从外部市场上公开招募“掌舵者”,局限于家族内部寻找,限制了择优范围,权力的交接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衰败,极有可能出现“三代消亡”的现象。

正是由于这些家族式治理模式本身所固有的矛盾和缺陷,导致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常遇到难以克服的瓶颈,从而出现“死亡率”很高和“短寿”的现象。

3 我国民营企业治理模式的演变及创新途径

在模式选择方面,我国民营企业治理模式不可能一步到位地直接从“家族化治理”向“职业化治理”转化。在转轨经济中,职业经理人市场与金融市场、法律制度与社会信任制度的建设都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同时,家族企业家有意愿将经营家族企业看作体现家族追求与实现家族成就的事业,他们不会完全将企业交由职业经理人而坐等分享红利,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

中国民营企业在二次创业过程中,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摆脱家族治理的局限性,但也不能彻底走向“职业化经理人”的完全治理,因此,采取由家族成员和职业经理人共同参与的“共同治理”模式应该能成为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困境的一条新出路。

在职业经理人制度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家人”和“外人”之间缺乏信任。在这种信任缺失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不请职业经理人是等死,请职业经理人是找死”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两难问题,民营企业应该设计一个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够充分发挥职业化经理人专业优势的治理模式。我国民营企业建立共同治理机制并使其良好运转需要以下5 个方面的条件。

(1)推进家族企业产权与家族文化观念变革,确定家族企业由家族化治理向共同治理的演变方向。中国家族企业的成长很难沿着所有权与经营权彻底分离的路径展开,但它可以通过产权和文化两方面的变革来打破家族制度的天然束缚。产权变革方面,家族企业的发展方向可采取“控制权家族化、经营层社会化、股权逐步公众化”的模式,通过经理层持股、员工持股计划等方式确立股权激励获得可持续发展。家族文化观念变革方面,企业所有者要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业缘、事缘理念。

(2)通过经营信息资源、管理权和剩余索取权三方面共享,促使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享走向共赢。委托——代理理论表明,减少代理成本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是:允许代理人拥有部分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减少代理人的道德风险。所以家族企业必须建立3个方面的共享机制:①经营信息资源共享;②经营管理权共享;③剩余索取权共享。这种共享多赢的机制有利使管理者诚心诚意、尽心尽力地为企业工作。

(3)建立家族企业主与职业经理人以及家族企业与社会的双重互信机制。①家族企业要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建立一整套有利于吸引外部社会资本、提升自身信誉度的规范制度;②家族企业主在确定委托——代理关系时,要选择的代理人必须是值得信任的代理人,既信任代理人的能力,又信任代理人的职业道德。随着信任的深化控制权逐渐下放,直到完全授权,这时“职业经理人”才能充分发挥专业才能。

(4)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内部治理机制,使家族资源与“外人”能力有效结合。在激励方面,除了满足经营管理者成就需求外,还应该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本薪酬制度和产权激励制度;在约束方面,则可采用公司章程约束、合同约束、程序约束等内部约束与法律约束、道德约束、市场约束、社会团体约束等社会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家族资源与“外人”能力相结合。

(5)完善资本市场,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强化法律治理与契约治理,促进民营企业由封闭走向开放。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市场能够科学合理地评估人力资本的管理才能与技术研发能力,为人力资本方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提供制度支持;完善的资本市场能够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并减少融资成本。健全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和资本市场是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运行基础,但这两个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必须依赖于完善的法律制度。法律制度规定的运作规范、威慑力量和惩戒措施是保证委托人利益和代理人利益不受侵犯的重要手段。

我国民营企业想要在治理模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就必须遵循 “互信、分享、共治、多赢” 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家族成员与职业经理人的互信原则,互信是共同治理模式的运作基础。②坚持分享与共治原则,分享与共治是共同治理模式的运作手段。③坚持共赢原则,共赢是共同治理模式的运作目标。④家族企业应该逐步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与监事会的专业化分工与制衡机制,通过投票权、对管理者的监督控制权以及对战略决策的最终决定权对管理者进行约束,逐步建立起合理的授权结构和契约治理机制,实现“家人”与“外人”共同治理

第五篇:浅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的发展前景

作者:捷盟咨询顾问陈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对社会的影响程度在不断地提高,各方对企业担当社会责任的期望也在不断地加强,在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宏观背景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于众多企业而言,社会责任履责内涵早已从“公益”和“利益相关方沟通”的角度逐步拓展到了价值创造和战略推动的层面,特别是2012年国资委将加强社会责任管理作为中央企业管理提升的十三项专项内容之一之后,企业社会责任再度成为各方热议的话题,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创新模式也越发的备受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式发展历程的总结和创新方向的展望,就责任管理模式的发展进行一些浅显的探讨。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发展历程

“社会责任”应该算不上是一种新颖的概念了, 古今中外从儒家提倡的“和谐”, 到佛家提倡的对自然的“善地净土”;从柏拉图《理想国》中宣扬的“全体公民的幸福”到近代西方的“盖亚”假说,无不透露着先哲们对社会责任的忧虑和思索。

现代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公认是在1924年谢尔顿的《管理的哲学》一书中,但企业社会责任的快速发展时期,还得从上世纪90年代算起,期间包括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倡导的“全球契约”在内的几件关键事件,为企业社会责任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推动力基础。

企业社会责任能够在我国得到规范化的广泛性推广,得益于以“三重底线”、“利益相关方”等理论为基础的一系列“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的制定和颁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需求,是最初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也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方式奠定了通行的模式雏形。

首先,在追求履责绩效披露最优化的前提下,企业根据各种报告编写标准的涵盖议题,对社会责任履责活动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规划,第一次在超越“公益活动”的视角下,以规范性履责框架对相应的工作进行了整合提升,形成了包括公司治理、

劳工权益、环境保护、社区公益、产品责任在内的内容体系。

其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履责绩效对外披露的主要方式,是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持续发展的有力环节。通过社会责任履责活动和成果的详尽披露,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相应工作进行全面掌握,通过不断地沟通可有力的促进企业履责工作的调整和完善,在尚未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益相关方“沟通—改善”机制的前提下,简单的形成了一种社会责任持续提升的螺旋上升闭环。

最后,在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中,均要求企业在报告中明确披露各自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模式,并对管理模式的内容给予了规范性说明。例如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式分为了四大模块,分别为责任治理、责任推进、责任沟通、合法守规,并将是否进行规定内容的披露作为评价报告编制质量的标准。根据报告指南的引领,我国大多数已发布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均已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了管理体系,并针对责任推进和责任沟通的需要进行了初步的培训体系、考核制度建设。

由于是否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已成为判断我国企业是否有效推进社会责任工作的标识,从2008年开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呈现出了迅猛的发展态势,据统计2012年我国共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1708份,国资委直接管理下的115家中央企业全部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社会责任工作的推进之中,体系化、实效性、创新性的管理模式的研究显得更加的势在必行,特别是在国资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中央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之时,可以预见以管理模式创新为基础的下一个企业社会责任发展高潮即将到来。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企业越发的认识到社会责任履行对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对于众多的企业来说,社会责任管理不再是一种孤立的管理系统,而是逐步的融入到了企业的整体管理体系和具体的业务管理职能之中,围绕此类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变化的需求,中国企业开始不断的关注“全面责任管理”(TRM)概念,“全面责任管理”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主流模式。

“全面责任管理”应该已经不能算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了,学者沃多克(Waddock)等人早在2002年在便提出了全面责任管理的定义和实施路径,众多的国外全面责任管理模式经验对我国相应体系的构建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全面责任管理是指一种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社会责任管理模式,其理论基础是以管理流程优化为目的的“4I”模型,由四个以“I”字母开头的英文单词所代表的要素组成,分别是鼓舞推进(Inspiration)、融合(Integration)、改进(Improvement)和考评(Indicators),简要的描述就是首先以战略的高度将责任观念注入到企业价值观层面,然后再通过企业战略对企业工作计划制定的指导性作用,将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完全融入到企业的业务流程之中,其后建立起一套像全面责任管理那样的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的持续发展闭环,在考核和改进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全员的参与和重视程度,不断的优化责任管理和绩效达成的流程。

日本野村研究所于2004年提出了一套推进社企业责任管理的“五步法”原则,对我国全面责任管理模式的构建有着较为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根据“五步法”的规定流程,企业第一步需要先进行利益相关的确定和期望分析,在不断互动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社会责任议题;第二步根据责任议题制定出企业的责任愿景并将其与企业的整体愿景进行融合;第三步由企业社会责任愿景为引领,制定出企业具体的社会责任战略;第四步根据战略制定出可操作的、融入在日常工作之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年度计划,并进行相应的执行和考核;第五步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将企业具体社会责任执行情况再次披露给利益相关方,通过利益相关方的反馈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进行再度完善。

根据全面责任管理内涵和日本野村研

究所的“实施五步法”,在综合中国社科院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规定的责

任管理内容基础之上,笔者尝试着建立了

一套中国企业的全面责任管理流程,以求

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我国企业全面责任管理模式的简单探

以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所规定的责任管理应包含的责任治理、责任推进、责任沟通和合法守规四大模块为基础,本次研究将全面责任管理分为了责任愿景、责任治理、责任监督和责任推进四个链性关联的模块,以一种闭环责任链的形式,实现了全面责任管理的长效机制的形成,并在加强责任管理和业务管理关联性的同时,提高了基层对责任履行的参与和重视程度。

责任愿景是指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的有效融合过程,在此阶段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确立将更趋于价值导向的理性思索方式。企业将通过整体发展愿景实现的需求,更有针对性的审视责任履行的宏观方向和目标,制定明确的责任愿景、领导层承诺和责任文化价值观体系。在此基础上,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将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融入到企业的整体战略制定过程。在此阶段企业有必要在监管机构、投资者、客户、合作伙伴、员工、社区范围内对企业的利益相关方进行重新的确立,并对不同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履责期望进行重新的研究。

责任管理包含管理构架的确立、规制体系的制定、支撑体系的建设。其主要内容是在企业内部建立由最高领导层直接负责的管理机构,并实现责任管理体系的层级化,使每级业务管理体系中均含有相应的责任管理机构,实现责任管理体系和日常管理体系的融合;其后根据企业战略实施的需要,制定具体的社会责任的年度工作计划,并根据年度计划开展的具体需要建立起包括培训、宣传等内容在内的责任支撑体系。年度计划的很多内容都可以融入到日常工作计划的制定当中,例如员工权益维护计划可在人力资源工作的年度计划中实现,依据此类方式基本实现企业

检查

责任履行和日常工作的融合,在企业内部形成全员参与、全面融合的责任履责态势。

责任监督是指通过建立社会责任沟通和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实现企业内外部对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成果的监督,

对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质量、各利益

相关方的满意程度进行掌握,其结

果将直接作为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持

续改进的基础依据,对全面责任管

理体系螺旋闭环的形成有着不可替

代的重要作用。此部分的建设重点

是定期性的内外部社会责任沟通方

式的确立,和涵盖全部社会责任工

作的绩效考核量化指标体系的建立。

责任推进则主要依托《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对外信息披露方式得以实现,通过上一阶段获取的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客观认识,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对当年的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进行全面的描述和披露,并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进行纵向比较,以单独附表的形式对各指标的在最少两年内的变化进行详尽的说明,针对绩效欠优的指标项,企业需要进行改进承诺的制定,并且改进承诺将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进入到下一轮的责任绩效愿景的完善流程。

正如史特隆伯格在《西方现代思想史》中指出的那样“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一种时代的精神,这种时代精神影响着思想和表达的所用领域”可以这样认为当今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逐步的进入到了责任管理的时代,全面责任管理模式将帮助企业最终完成愿景和操作层面的责任意识表达,使企业在核心业务的框架内进行社会责任机会的分析和履行,并在全员、全流程的参与形式下最终实现责任和核心竞争力的双向提升。

上一篇:我发现了蚂蚁的奥秘下一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