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市场分析制度

2024-04-20

采购市场分析制度(精选8篇)

篇1:采购市场分析制度

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一、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本公司的物资采购和管理工作内容及要求,物资采购管理制度【采购制度】。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的材料采购、验收等管理工作。

二、工作职责

1、材设科是本公司工程材料设备和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

2、施工单位具体实施工程材料设备的采购、验收发放使用等管理工作。

三、物资管理要求

1、按照批准的物资采购计划和文件,按质量准确采购各项目部所需的工程材料、工程设备,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本公司《采购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管理制度《物资采购管理制度【采购制度】》。

2、材料采购实行分级管理,物资种类分为:

重要物资:钢材、水泥、商品砼、设备。

主要物资:砂、石类、红砖、门窗、防水材料、电焊条、管材、电线电缆等各类地方材料。

辅助物资:其他建筑材料、燃料、周转材料等。

3、材料采购计划编制:

A、工程项目需用材料清单。

B、工程项目进度表(如遇计划更改,应补充计划表),在需用材料清单中应注明品种、规格、数量、质量要求以及供货时间等内容。各使用单位每月应提前将所需材料清单按物资种类报送质量科组织采购。

C、材设科接到需用材料清单应结合库存情况,统一策划,分别编制材料采购计划。

D、重要材料采购计划须经公司经理或各施工项目部负责人进行审核批准后实施,主要材料及其它材料采购计划由各施工项目部负责组织实施。

篇2:采购市场分析制度

机关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工作,规范物资采购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东莞市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局机关、各直属单位所有物资的采购均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物资采购,是指局机关、各直属单位用财政性及自有资金,通过购买、租赁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第三条 物资采购应当公开、公平、公正,遵循竞争、择优、效益的原则。

第二章 物资采购的组织

第四条 局机关成立物资采购工作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和纪检组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局办公室、计划财务科、人事监察科和各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各直属单位要相应成立物资采购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的物资采购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 物资采购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采购计划的审定,组织实施采购事项。

第三章 物资采购程序

第六条 物资使用部门应在每年的9月份前,向本单位物资管理部门,提出次年的物资采购计划,由单位物资管理部门汇总初审后,报物资采购工作小组审定。

物资采购计划应当包括采购项目 的性质、用途、数量、技术规格等内容。

第七条 物资采购计划经物资采购工作小组审定后,由财务部门列入下一年度的财政预算计划。

第八条 物资采购工作小组依据预算批复,负责组织实施物资采购,物资使用部门参与采购本部门采购项目的全过程。

第九条 办公室负责物资采购合同的签订,由物资采购工作小组组长签字确认后交财务部门办理付款事项。

第十条 物资由办公室及使用部门派员共同验收。验收合格后由办公室登记入库管理,财务部门登记入帐。

第四章 物资采购方式

第十二条 货物、服务、建设工程、其他工程类项目单项或同类批量价值50万元以上的,实行集中采购;15万元以上至50万元以下的,实行部门集中采购;15万元以下的,实行分散采购。

200万元以下的摄影摄像器材、空气调节设备、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速印机、投影机、各类应用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纸张、印刷、服务器;10台以下汽车;50万元以下的工程造价咨询等采购项目,实行协议供货。

第十三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货物或者服务,可以采用邀请招标方式采购:

具有特殊性,只能从有限范围的供应商处采购的;

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政府采购项目总价值的比例过大的。

第十四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货物或者服务,可以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

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或者重新招标未能成立的;

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

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紧急需要的;

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

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

必须保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百分之十的。

第十六条 采购的货物规格、标准统一、现货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采购项目,可以采用询价方式采购。

第十七条 具体的物资采购方式以市采购办审定的为准。

第五章 物资采购监督

第十八条 物资采购必须严格执行采购工作程序,做到“集体领导、公平竞争、择优选购”。

第十九条 对物资采购过程中出现的幕后交易、暗箱操作、虚假招标、投标人相互串通的欺诈行为和行贿受贿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党纪政纪的具体规定处理。

第二十条 供应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标、成交无效。

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成交的;

篇3:影响政府采购制度实行的因素分析

一、政府采购及资金管理现状

1、各地政府采购机构管理模式不一。

当前, 由于各省市县各级领导对政府采购重视程度不一, 同一个地区各县、市政府采购中心机构设立模式不统一, 有的编制是参照公务员管理, 有的是事业单位;有的机构独立, 有的隶属行政审批中心, 甚至有的是财政监督管理部门在行使政府采购机构的职能;此外, 监督部门有的是财政局, 有的是纪委监察局;一个地区的政府采购系统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和管理模式。

2、集中采购难以成规模。

近年来, 随着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各地政府集中采购规模也实现了大幅增长, 但占全年政府采购的比重还是很低。政府采购过程中, 部门集中采购、分散自行采购现象普遍存在, 采购人有的在没有经过批准的情况下违规采购;有的将集中采购项目内的一些项目事由紧急而政府采购程序复杂难以满足其时间要求等为由而进行自行采购;有的为不进集中采购机构招标而对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限额标准将项目拆分成几期到自行采购的目的。如, 某区2011年的政府采购中, 集中采购仅占整体采购比例的45%。当前, 我国的政府采购范围较广泛, 主要涉及到货物、工程、服务几个领域内, 但在每一领域中具体采购项目却十分有限。同时, 电梯、空调列入政府采购目录里的货物有的单位在工程基础建设招标时一块完成, 综合布线、办公用房建设、修缮等政府采购需要公开招标的工程就直接放入工程进行邀请招标, 无疑也削弱了政府集中采购的规模。

3、采购预算编制不合理。

随着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推进, 各地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也逐步完善, 然而预算编制不全、随意性大, 造成政府采购计划执行慢、结转较多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当前, 我国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合理的定价体系, 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单位没有可参考的项目, 没有统一的价值标准。一方面采购预算偏低, 特别是电子类产品有的单位在做预算时不管市场价格变化参照上一年的成交价填报, 供应商因没有利润空间而不能响应, 造成流标;另一方面采购预算倚高, 如某一单位按照自己的想法可将购置打印机的预算定为10万元, 可市场采购价仅仅为6万元, 这样在采购统计报表中就出现了4万元的差价, 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可见, 预算编制有待进一步精细化。

4、监管力度不够。

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是规范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关键所在, 当前, 我国政府采购的各项环节都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一是对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督。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财务预算管理的影响, 我国的政府采购资金管理普遍存在着预算约束力不强、财政监管真空的现象。财政部门虽然每年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报送政府采购计划表, 并下发采购预算, 但在实际执行中缺乏有效的监督, 采购人依然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财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也不核对预算是否已经超出, 只要用户要买就给批。二是对采购人、供应商的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 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都不充分, 造成许多采购人、供应商知法犯法, 使社会公众对政府采购的公平、公正、公开性逐步失去信心。

5、缺少专业化采购人才。

自政府采购法颁布以后, 多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一支采购队伍, 但从人员素质、规模、业务等方面, 都远远不能够适应发展的需要。政府采购人员队伍的业务水平、政策理论、管理能力整体偏低, 采购中所必须掌握的招投标、合同、商业谈判、市场调查、服务以及其它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可见, 缺乏专业化的采购人, 使得政府采购工作难以做规范, 形成不了规模。

6、供应商资质审核不严。

在采购招标过程中, 由于对供应商资质审核不严, 甚至出现人情标、虚假标、收回扣、贪污受贿的情况, 这直接导致了供应商虚假中标、行业垄断、严重违约现象的发生, 严重影响政府形象。四是缺乏对供应商的管理与保护。由于我国的政府采购供应商机制尚未建立, 政府采购缺少年检制度, 多数情况下都是供应商临时性投标, 不能够形成长期合作机制

二、规范政府采购制度的策略

1、开展宣传培训, 增强各级政府对政府采购的认识。

尽管政府采购制度在西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但在我国还是一项改革的新举措, 实践证明推行改革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了提高各级领导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认识,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政府采购法》, 提高社会知晓度;通过集中培训、网上教学、广播电话、培训班等形式对采购人及供应商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 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政府采购工作重要意义, 并积极建好供应商诚信体系。只有争取社会各界对政府采购的支持和监督, 政府采购工作才能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2、完善采购预算编制工作。

政府采购预算不是独立的预算体系, 它不等同于采购计划, 政府应当要求预算单位必须提前做好采购的申报预算计划, 采购预算要对预算中的采购项目、资金来源、用途、采购设备名称、技术参数及配置要求等进行详细描述, 并在经过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报出合理的采购价格预算, 使采购计划更为合理、科学。此外,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预算的计划性, 将批次多、批量小的采购行为转化成为大批量少批次的采购行为, 遏制采购人将应当以公开抬标方式采购的货物或服务化整为零或者自行分散采购的行为, 实现规模采购, 达到降低采购成本节约资金的目的。

3、加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力度。

作为“阳光下交易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就是加强对政府采购行为的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一是应当充分发挥监督管理机制, 建立事前约束、事中监控、事后严厉处罚监控体系, 如, 内部监督机制、法律监督机制、人大监督机制、纪检审计机制、社会监督机制等, 大力处理和协调在采购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完善监督机制, 即能够保证政府采购的透明化, 促进采购中的廉洁, 提升政府形象, 还能够强化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二是建立起诚信合作制度。针对供应商、相关代理机构以及评审专家的违规行为, 应做好“黑名单”制度, 加强合作伙伴的诚信度。三是确定管理机构与具体操作机构的职能, 建立起“各自运行、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

4、提高政府采购人员素质。

同商品采购和行政管理不同, 政府采购的专业性非常强, 它要求采购人员深刻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程序, 又应当具备一定的物资采购知识。所以, 应当引入懂专业的专门人才, 才能做好集政策、技术和法律于一体的政府采购工作。在引入人才的同时, 各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还应当制定不定期的采购业务人员的培训计划, 加强政府采购人员在国家政策法规、采购程序、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工作, 培养出全面新型的政府采购人员, 以适应政府采购工作的需要[4]。

5、建立集中采购管理体系, 规范供应商管理。

政府集中采购与管理是世界各个国家所采用的通用模式, 它能够有效地扩大采购的范围、降低采购成本。实践证明, 政府集中采购能够推动向政府采购的专业化、科学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较好地发挥集中采购的优越性。有效地规避有采购不透明所造成的供应内资质不够, 虚标、假标等现象。所以, 政府集中采购运行的是否规范、廉洁、高效, 直接关系到政府采购制度的成败。所以, 发展和完善集中采购机构的管理制度显得非常有必要, 政府采购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内部的管理制度;二是代理采购业务的管理制度;三是委托中介机构的管理制度;四是接受政府采购监督的管理制度;五是民事诉讼、仲裁案件的管理制度。

三、小结

综上所述, 政府采购是政府影响国民经济的一种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 建立起政府集中采购制度, 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一个规范、高效和政府采购行为应当从我国国情实际出发, 按照国际惯例, 借鉴国外成本经验, 完善相关监督管理机制, 做好政府采购的编制预算工作, 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摘要: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是对政府行使公共财政支出制度的一种有效的监督管理方式, 可以极大的提高政府采购的规范性、公开性和公平性。本文从政府采购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制度,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杨灿明, 李景友。政府采购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2]苏明。政府采购[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3]王亚星。政府采购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2.

篇4:我国政府采购制度问题分析

目前,政府采购制度已经成为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加强支出管理,实施宏观调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我国自建国以来,一直未能建立符合国际管理的政府采购制度,但摆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企业发展都迫切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采购制度。我国的政府采购实践是1995年从上海市开始的。这项工作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成效显著。2003年1月1日《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步入依法运行、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05年9月财政部成立了WTO《政府采购协议》(GPA)研究工作组,就加入GPA问题开展专题研究。2005年11月2日我国政府与欧共体签署了《中欧政府采购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中欧政府采购对话机制正式建立。同时,也说明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已经开始步入国际化阶段。

二、我国政府采购制度问题分析

被世人誉为“阳光工程”的政府采购越来越受到世界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政府采购作为财政支出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各国政府调节经济的有效手段之一。我国的政府采购从1995年试点到现在,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一)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自颁布实施至今,在实际操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政府采购法所规范的采购主体范围主要是指公共部门,既有政府机构又有公用事业单位。我国《政府采购法》所明确规范的主体范围是在我国境内的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在这三类主体范围中,还看不到占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而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凡是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政府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项目,无论采购主体是政府单位、公共机关还是国有企业或者民营企业,都要纳入政府采购法所规范的主体范围。

(二)政府采购缺乏有效监督

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加上其它配套改革措施不完善,使对政府采购监督和管理不到位。如:对采购人在集中采购过程中的行为不实施监管、对供应商的管理不到位、存在“暗箱操作”、存在“灰色地带等,使“阳光下的采购”不再“阳光。这些现象的出现大大降低了采购的效率,违背了政府采购公开、公平、物有所值的原则。正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负有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不履行职责以及在履行职责时配合不力,使采购活动各方当事人违反政府采购制度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政府采购规模小、范围狭窄

根据国际经验,一国的政府采购规模一般应为GDP的10%~20%,如美国为20%,欧盟为14%左右,目前,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约占当年GDP和财政支出的比重约为1.7%和7.5%。2006年,全国实际采购3681.6亿元,政府采购占当年GDP的比重1.8%。2009年,全国实际政府采购7413.2亿元,政府采购GDP的比重2.2%。2010年全国实际采购8422亿元,政府采购占当年GDP的比重2% ,相比之下我国政府采购规模明显偏小。而且从我国目前各省市的实际采购情况看,主要局限于一些财政专项拨款的设备购置、车辆购置和采购限额以上的一些易于操作且较为标准化的产品,一些采购资金规模较大的工程类项目、各行业中的网络开发产品等还没有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三、加强和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对策

(一)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立法

在借鉴国际政府采购制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政府采购的具体实施背景,对我国现行的《政府采购法》及其配套法规加以完善,逐步形成完备的采购法规体系,从而使政府采购活动都在法律框架下进行。2002年颁布的《政府采购法》虽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进步性,但是由于内容相对简单而产生了很多问题。因此导致立法难以实现对政府采购市场的有效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民族工业受到损害,也阻碍了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国际化。因此,在实践中不断对《政府采购法》进行修订和完善使之趋向成熟,明确政府采购宏观调控的意图和目的,应该成为今后一段相当长时间内的工作重点。

(二)建立监督机制,体现“三公”原则

实施政府采购活动,必须追求“三公一优”的最佳目标。能否实现目标,则要靠采购的全过程监督管理来保证。财政部门作为政府采购的主管机关,应增强对所属部门的业务监督,提高政府采购职能部门的自我监管能力,并积极配合纪检、监察等部门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工作。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还应将政府采购工作纳入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对称。建立必要的举报奖励制度,保证政府采购的高度透明,充分调动和激发社会公众的公共监督意识。保证政府采购行为的公平、公开、公正。

(三)扩大采购规模、拓宽采购范围

政府采购本身就是一项发挥采购商品的规模效应、节约和使用有限的财政资金的活动。政府采购自从出现以来,就成为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方法,而且政府采购支出一般占政府全部支出的1/3,由此可见政府采购制度已构成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和国际接轨,我国必须扩大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范围应涵盖各单位的各类办公用品、设备、公共设施及政府所需的劳务(公共工程)。此外,要把握好政府采购金额起点的尺度,采购金额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政府采购活动作用的发挥,达不到实施政府采购的目的。通过这些规定来改变现在我国各地政府采购范围偏小、规模不大的现状。

(四)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未来展望——绿色采购制度

四、政府绿色采购的含义

绿色政府采购是指采购人在使用政府资金依法采购规定的货物、工程和服务时,要注意环境保护,将环境保护贯穿于整个政府采购的过程中。政府采购的绿色标准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技术标准,而且规定产品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再利用的全过程均须符合环保要求。

五、我国推行绿色采购的对策

(一)大力倡导绿色采购观,培育绿色消费意识。在建立任何一种制度之初,都必须努力使最广大的群众了解甚至熟知这样一种制度的存在及其优势,从而最终接受它。在国外绿色消费是一种时尚、一种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表现。然而,在我国绿色消费仍是一个较为新鲜的话题。为此,政府应通过各种手段大力倡导绿色采购,培育绿色消费意识,使绿色采购、绿色消费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

(二)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绿色采购有效推行。从长期发展及发达国家推行政府绿色采购的经验来看,通过立法强制推行政府绿色采购是制度确立的必然之路。当前,应该从生产、购买、消费等环节上进一步规范绿色行为,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绿色链。在生产环节上,通过法律法规把那些物耗能耗高、严重污染环境的生产企业淘汰出局,鼓励支持绿色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在购买环节上,要加快制定政府绿色采购标准。通过此标准来引导企业生产和规范政府的采购行为。在消费环节上,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调节和规范人们的消费活动及行为,限制和革除不合理消费倡导绿色消费。

(三)通过经济手段,扶植绿色采购发展。由于采购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因此,采用绿色手段推行绿色采购是经济活动规律的客观要求。实施价格补贴。政府在采购时可为绿色产品支付额外的费用,或对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实施补贴。如德国政府对生产绿色食品的农场每公顷补贴300-500马克。为此,要允许政府以高于市场平均价来购买绿色产品。通过财政补贴以补偿生产企业对环境的治理费用和保护稀缺资源,引导、鼓励更多的企业从事绿色生产。

参考文献:

[1]邓晓军.中国政府采购制度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学术交流.2010(5).

[2]刘永鑫.政府采购执行中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财税纵横.2010(6).

[3]陈小霞.政府采购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理论研究与探讨.2010(7).

篇5:规章制度——采购管理制度

为更有效的制止铺张、浪费现象,切实管理好办公经费,依据相关法规、政策,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采购管理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一、要由民主推荐,成立采购管理小组,至少三人以上。

二、对常规性及较大宗的单位办公用品的采购,年初要有具体详细的计划,并报单位领导办公会审批。

三、对单笔购置5000元,批量购置10000元的固定资产,要上报局机关审批。

四、采购单价在500元(含500元)以下的(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低值易耗品和日常办公用品,以及在500元以内的日常开支由办公室负责人审批决定;购置单价在500元以上的大宗款物品或500元以上的支出项目由办公室负责人报请局分管领导审批。

五、办公室对所采购的办公用品及其他物品应进行入库清点、造册登记,对价值在200元以上的大宗办公用品及其他物品应建立相应台账,对其领用人、保管人、使用人都一一登记。领取时要经办公室负责人审批通过,履行必要的领借手续,一旦丢失或人为损坏应照价赔偿。

六、采购小组在外出采购时,不得一人独自行动,须3人以上集体行动。

七、采购小组在外出采购时,对所购物品需经市场调查,做到心中有数。严把质量关,力争使所购物品物美价廉。

八、采购小组在采购后,对采购发票要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把关,发票内容要实事求是,所购物品品名、规格、数量、单价、价款、经办人等内容应齐全。

九、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附:采购小组名单

篇6:农资采购验收制度

1、农资、农药、化肥的提供商必须是经种植场管理部技术科评定的合格厂家或代理商(农药销售商)。

2、所采购的农药、化肥必须具备农药登记证号、产品标准号、生产许可证或准产证号。

3、所采购的农药、化肥必须是经种植场管理部选定的“允许使用表”中或“限量使用表”中所列的范围。(符合进口国安全施用要求的)

4、采购农药、化肥先有管理员会同巡视、植保员向种植场管理部提出申请,有种植场管理部向总经理汇报批准后,再有种植场管理部负责统一购进。

5、购进、入库时要检查所购农药、化肥的质量保证期、出厂日期、批号、以及标签上的其他各项内容,如:农药名称、有效成分含量、剂型、农药类别、毒性标志等,并要查明使用范围及使用说明、注意事项、生产厂名称和地址等。

6、如发现标签内容不完整,破损或残缺不全,包装质量差或易破损的,固体粉末农药,受潮结块,色泽不均匀,颗粒粗糙;液体乳油农药、混浊、分层、有沉淀;悬浮剂农药,经摇动后仍有分层的,不予购买和入库。

篇7:药材采购制度

1.采购中药材严格按《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执行。

2.采购人员根据生产部门提供的所需药材采购计划单,从合法的供应单位购进中药材。

3.购进中药材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察、选择合法、合格的供应商。严禁擅自提高药材等级,以次充好,为个人和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4.采购中药材,应当验证供应商提供的 《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GSP证书》、《GMP证书》、销售人员的授权委托书、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关资料,所提供的资料均需加盖公司原印章,审查合格后归档保存以备查。

5.每年与药材供应商签订明确质量条款的“药品采购合同”,供应商保证所提供药品是合法的、质量合格的药品。

6.所购的中药材应有包装,包装上应该注明品名、产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等相关信息。

7.药材的购进坚持“按需进货、货比三家、择优选择、质量第一”的原则,注重药材购进时的实效性和合理性。

8.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材不得购入。

篇8:政府采购制度实行中影响因素分析

一、政府采购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法律法规制定的影响

《政府采购法》是2003年国家通过法律条文的形式予以颁布实施的政府法律,其制定的法律层次较高,足以看出国家对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视。但从目前法律实践来看,由于《政府采购法》颁布10多年来,并没有相应的配套法律制度对其进行解释,影响了《政府采购法》的执行效力。例如:政府采购制度中回避制度的具体实施等。同时,我国政府采购法律规定和国际法律规定没有进行接轨,和发达国家法律规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不断的完善。

(二)政府采购各环节控制难度大

政府采购中涉及到政府招标、供应商中标和供应等诸多环节,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哪个环节出现了漏洞,都会影响到政府采购制度的有效执行。首先,我国政府采购中,对供应商的资质审核不严格。部分供应商采用违法的手段,通过虚假资质来获得政府采购资质,进而中标。同时,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中,缺乏必要的年度检验制度,很多供应商都是本着临时中标的思想,缺乏长期合作制度的实现。其次,评标专家不 “专”。我国政府采购中,多采用了内部人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对供应商产品和价格进行评标。而内部人评标往往缺乏专业性要求,主要变现为评标专家专业水平不够,评估的经验不足。再次,我国政府采购工作中,专业采购人才较为缺乏。我国自政府采购法律规定颁布依赖,已经逐步建立起了一支具有一定素质和敬业精神的政府采购专业人才队伍,但和我国政府采购的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难以满足政府采购工作的需要。政府采购人员在相关业务水平和政府采购的制度规定以及管理能力方面还较为欠缺。政府采购中所需要掌握的合同签订、商务谈判、招投标办法以及相关市场调研等等相关知识还不具备,业务还不够熟练。由于政府采购专业人才的知识欠缺,直接影响了政府采购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使得政府采购规范性难以提高。

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相关对策思考

(一)完善政府采购法律相关规定

首先,需要不断的对《政府采购法》进行修订,并对相关法律条文在实践的基础上予以完善,可以先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进行规范,待条件成熟后,通过修订《政府采购法》来进行全面的完善,以提高法律执行的效力。其次,要加快对违反政府采购制度处罚条例的制定,通过对相关不规范行为的处罚,可以有效的提高政府采购相关人的约束力,进而提高政府采购法律规定的刚性。再次,要积极学习发达国家政府采购制度中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政府采购的现实需要和特点,不断的推进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和国际法律制度的接轨,提高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规定的层次。

(二)加强对政府采购各环节的控制

首先,要加强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制度,政府采购是一种阳光采购制度,通过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可以规范政府采购的程序,提高政府采购的监督效果和水平。在建立监督制度的过程中,要强化对政府采购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通过规范职能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作用,来不断的提高监督的效果,实现政府采购的阳光化和规范化,逐步在社会中建立起廉洁政府的形象。同时,在政府采购中,要积极的提高社会群众对政府采购的监督参与度,通过社会监督, 来防范内部监督可能带来的弊端。

其次,要加强对供应商的规范管理,政府采购中,供应商担当了重要的参与角色,供应商的规范程度直接决定了政府采购的规范程度,通过集中供应商管理,来逐步建立起供应商名单制度,对表现良好的供应商,可以和政府之间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减少招标手续,优化进入政府采购的程序。而对于表现不佳的供应商,应逐步建立起黑名单制度,禁止其再进入政府供应商的企业目录中,通过优化供应商的程序管理,来逐步建立起“规范运行、高效管理”的工作机制。同时,要积极推动政府采购的规范化程度,逐步建立起目录单位采购,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规避采购中不透明不规范的采购行为,确保政府采购制度能落到实处。

最后,要完善专家评价制度,政府采购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发挥其效力,需要专家的参与,使得专家能够真正的在政府采购过程中起到监督、评价和专业的作用。要保证专家工作的独立性,确保专家意见能够不在外界的影响下发挥其作用,减少外部因素对专家评价的影响。同时,要发挥专家的集体作用,充分发挥专家组的作用,确保专家意见客观公正。只有专家评价在独立客观的基础上做出,才能确保评审意见能够客观公正,使得评审专家的意见能够促使政府采购效率的提升,确保阳光采购能落到实处。

摘要:政府采购制度是公共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履行政府的监督职能,提高政府管理的规范性和公开性。本文对政府采购制度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政府采购,影响因素,采购制度

参考文献

[1]庄小茜,陈洁.我国政府采购法律监督机制的问题及完善[J].现代商业,2011

[2]左少君.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理论思考[J].求索,2010

上一篇:同堂分层教学反思下一篇:情谊词语的意思及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