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的道德绑架

2024-04-26

无形的道德绑架(共8篇)

篇1:无形的道德绑架

无形的道德绑架

子贡赎人而不取其金,在多数人眼中看来这是圣人之举,是行善的标杆。可孔子却不加赞赏反而批评他的所作所为。诚然,子贡的行善本意十分纯粹,但他的一个自以为更加高尚的举动却无形中提升了道德的准则,纵然人人都渴望向子贡学习,但是世人对于行善之后是否该领取奖金的态度已然悄悄发生了转变。

一笔赎金对于子贡这样的大户人家来说或许并不算什么,然而对于辛苦躬耕一辈子的农户人家来说将是不菲的巨款。未听闻子贡之事时,他们遇见鲁人会毫不犹豫的赎回,而后坦然接受应得的嘉奖。如若鲁国君主将子贡事迹大肆宣扬,人尽皆知之后,我们不妨假设,普通农户再次遇到鲁人时定会有所犹豫,他们会想到,从国家拿回先垫付下的赎金可能都会遭到世人的非议,甚至纠结之下他们选择了漠视需要帮助的人。子贡一举,已为当时之人造成了无形的道德绑架。

如今,世界的经济巨头颇多,他们在为个人谋取利益的背后仍然保有一颗行善济世之心,实在值得我们的称赞。比尔盖茨宣布过世之后捐出全部敌国的财富,巴菲特拍卖个人午餐所获金额如数捐出,索罗斯、戈登摩尔也都捐献了过半的资产。然而巨头行善的背后却无形中带来了道德绑架,在大多数普通人眼中捐款似乎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尤其是对于那些富可敌国的商业大亨来说。天津爆炸案之后,千万网友竟在马云微博评论中纷纷留言逼捐。“你这么有钱,为什么不捐一个亿?”“你不捐款,我们就抵制淘宝!”......这样的言论一番番地攻击着马云,万千网友躲在电脑屏幕之后握紧了腰包,暗喜自己的“高尚”。

行善本为一件好事,然而在太多人潜意识之中却还只是一个标榜自己的工具。他们在有意无意之中,炫耀着自己的高尚之举,他们将向善的道德起点一步步哄抬着,渐渐“取不取”“捐不捐”并不再可以由一个个体所能决定了,平凡的百姓开始选择漠视,占据较高社会地位的人们被推上了道德的邢台。无形的道德绑架就此形成,道德观发生了质的偏差,行善不再来自于我们一颗崇高的济世之心,开始成为了社会人物维护个人形象的无奈之举、被迫之举。

这样的绑架实在可怕,麻痹了普通人的善良之心,挟持着社会人物的选择权利,这样的行善早已成为压在心中的负担。如若当打破无形的道德绑架,每一位行善之人实属关键,他们应当有一颗纯粹之心,应当低调而行之,更应当时刻注意而非肆意抬高着行善的门槛。

篇2:无形的道德绑架

弱者,需援助的人。每个人未必有帮助弱者的义务,但弱者始终拥有自己思考以及决定的权利。不能因为受帮助,便剥夺了他改变的权利。

有那么一个案例:重庆市北大研究生段霖夏,作为一个高阶知识分子,他能够考上北京大学的研究生足以证明其人必有过人之处。然而,这个优等生的家境却一贫如洗,住在毛坯房里,面对着北大研究生四万余的学费,无力长叹。社会上舆论的帮助与爱心人士的馈赠,让段霖夏有了读研的保障,其中某玻璃厂老板李富华,正是他的最大帮助者。段某尊敬且感激的称他富华哥哥。然而数年后,李富华将段霖夏告上法庭,因为这个优秀的北大研究生早已休学去从事其他行业,四年的时间只修完了一门课程,李某觉得自己的善心受到了诓骗,起诉法院,要求追回善款。很多人到现在仍旧谴责段某白眼狼,怒斥其知恩不图报,没有好好完成学业。其实我不管段某事后经商以及信用缺陷之类的事,我只是想起一个问题。段某作为被援助对象,是否失去了选择的权利?而这样的闹剧仅仅是因为作为商人的李富华的房屋拆迁赔款不合理,李某试图通过该“知恩不报案”来取得媒体关注,使其获得更多的拆迁赔偿,他达到了目的,也引发了社会对慈善的思考。

诚然李某帮助段某是为了令他完成学业,更好的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人。但我认为,资助人对被资助者能指导,不能领导。被资助者之所以能被资助,说明其学业水平不差,如果补齐经济困难问题,能够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但倘若我是一个北大研究生,我还没毕业,我家里背负着重大债务,我欠了一笔巨额人情债,老实说我是很难投入的学习,因为我的压力已经超过了范围,遗憾的是,我并非北大研究生。当我面临父母日渐多病,家里负担加重,而我还在为家里增添负担的处境,压力可想而知。读研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工作,使家里摆脱困境,但是如果读了研,家里没有改变,父母更为老迈,双手空空多了一个硕士文凭却没有工作经验,赤条条的进入社会,而想改变的还那么多。惶恐席卷了这个北大研究生的心。

有人说他欺骗了李某的善良。的确,他没有按照大家所想的去认真完成学业,而是去投资经商让人很无法理解。其实我很无法理解有一个现状,就是如果一个人经济困乏,而手头有现金,他是否有权利支配这笔钱去进行投资?答案是肯定的。然而在段某拿到哥哥寄给自己的几千钱去投资话吧时,众人认为他明明有能力却欺骗群众。段某在演播厅说:“这是什么道理?难道我一定要卑微的去做棒棒,你们才相信我很穷,我需要帮助?”

这是很奇怪的一个现象,一个人没有断手断脚,群众不相信他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一个大学生不落魄到扫街洗碗,没人相信他真的走投无路。为什么一定要逼到悬崖才拉?那是底线而不是标准。段某后来的生意经营还是失败,信用也进入破产,更是由于李富华的上诉成了道德通缉犯。其实,他在被资助的那天起,就成了考上枷锁的囚徒。他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自由。弱者的权利被舆论,群众,道德所剥夺。诸多媒体将此定为国内第一起“知恩不报”的案例。其实并不准确,早在2005年在广西南宁便宣判了一起赠与合同纠纷案,只不过资助者与受助者签订了一份合同,书面合同规定这笔钱必须用于学习,“在取得学士学位前,不得退学,不得打工”等多项义务,同时还规定受助人中途退学要双倍返还财务。对于段某,多数人表示心寒,而作为学子,我表示心凉。为什么,接受帮助,就等于放弃了我选择别的路的权利。资助不是为了让被资助的人过得更好吗?为什么是强制被资助者往资助者所领导或者说期待的路上走?很多人指责受助大学生知恩不报,其实有没有想过,不劳而获本身就给受助人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对于资助人而言,这是他的善,而对于受助人而言,却是债。善是权利,债却是义务。欠了良心债,法院不帮,舆论攻击,成了千夫指。

我们究竟是为什么去善?我们的善到底是为了用道德去绑架他人,还是为了利用财物实现他人因为经济困顿而无法实现的抱负?慈善在中国,日益演变成道德绑架,不仅受助者辛酸,资助者也心痛而无力。作为看客的舆论媒体群众,却是这恶性趋向的推波助澜者。也许大家是出自好心,但没有站在双方的角度,第三方其实是没有涉入的价值!这只会加深矛盾与问题的复杂性,这对于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好的现象。

什么是良性的慈善?施者不计,受者不忘。放在心上的利益计较,只会折损了自身的存在意义。受助者需要帮助,不简简单单是经济上,他们作为优秀人才,他们的尊严谁来尊重。现在很多高调慈善虽说也在捐,却将受助人放到极度卑微的地步。他这一生无论多优秀,他都需要感谢当初那个人的赏识,他永远不能忘记那个人的恩情。这个就是高调慈善,利用道德绑架了媒体勒令受助人乖乖低头,还一生的债。

篇3:无形的道德绑架

一、新闻传播中舆论“道德绑架”的含义

舆论“道德绑架”的现象始于互联网新闻的传播过程,后渐渐影响到传统媒体电视、报刊等其他媒介的新闻传播。近年来,随着网络平台的普及,网络空间成为新闻舆论发酵的主场地,道德评判被媒体或受众唯一化甚至绝对化,致使社会新闻舆论“道德绑架”的现象越演越烈,舆论导向单一化、极端化。国内最早一起网络舆论“道德绑架”案例发生在2005年,为重庆女孩陈易的“卖身救母”事件。陈易与深圳网友八分斋对峙,八分斋在整个事件中由“网络英雄”向“刽子手”身份转换,这正是网络舆论失控所致。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期间,网友纷纷通过微博、朋友圈等社交网络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范玮琪因在微博发布了孩子的照片,引来许多网民的不满,网友评论其“不发阅兵照片不爱国”,迫使其删除微博并道歉。同样被指责的还有大陆明星赵薇,因在大阅兵时没有发微博,她被扣上“不爱国”的帽子。再如,2015年天津爆炸事件发生之后,网友纷纷通过舆论压力逼迫马云捐款。几位名人遭遇的情况不禁让人感叹网络舆论中“道德绑架”的可怕。此类“舆论绑架”的案例在国内互联网平台的传播中非常普遍,酿制了一系列影响极为不好的网络暴力事件。

所谓新闻“道德绑架”,是指以道德为砝码,用美德来要求道德义务,以高标准姿态来评论新闻事件中的人或事物,特别是在新闻事件的舆论导向性上单一极端化,从而导致道德的评判被媒体或网民唯一化或绝对化。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陈力丹教授认为,“舆论绑架”现象是由媒体逼视所形成的:“媒体逼视是对私人领域过度公开报道的行为,这种行为报道给被报道者带来本不应该承受的压力,同时也造成了大众传媒的功能失调,是新闻媒体社会角色的错位。”造成“舆论绑架”的新闻事件,往往在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有一个认识度的问题。新闻传播者通过新闻内容所要形成的舆论传播导向,在实际的网络平台的传播空间里,往往是“抓住一个热点和话题,或者抓住对方的一句话、一个词,按照自己的理解,大肆渲染、炒作、批判,全然不顾及事实的真相、舆论的影响”。这样的行为通过自由的互联网网络平台的发酵,常常会给新闻当事人带来严重且不良的社会舆论压力,从而成为一种影响极为不好的网络暴力。换句话说,这既是对个体(网民或新闻接受者)实施了“绑架”,又最终“绑架”了媒体自身。

纵观上述观点,新闻舆论“道德绑架”现象可归为大众媒体抓住新闻事件具有争议性的言行,诱导受众卷入新闻报道之中,通过舆论导向大肆渲染、炒作、批判,变相地以舆论导向来控制新闻报道进程,向被报道者进行舆论施压,以实现利益需求的新闻舆论行为。

二、新闻传播中舆论“道德绑架”现象的主体

新闻事件的传播一般有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接受者几个环节。一般,新闻事件形成舆论“道德绑架”是传播者发布新闻内容在传播媒介上,以导向性的言辞诱导受众参与新闻报道事件,通过网络舆论向被报道者施加压力,在某种程度上达到新闻策划或报道的目的。合理利用新闻舆论“道德绑架”,可起到有效树立榜样或正确引导价值观的作用;一旦有目的不良的使用,常常会造成网络暴力现象。

梅罗维茨曾指出,与物理场地类似,媒体同样可以展示或隐藏某些东西,从而创造出新的信息场景。一方面,新闻媒体迅速而广泛的“传通”能力使得媒体新情境可以轻易聚集起海量观众,是最广泛意义上的公开;另一方面,新闻媒体有限的关注容量和对社会生活“探照灯”式的反映方式本身就使媒体新情境具有“舞台化”的效果,而媒体越是刻意渲染,媒体新情境的“舞台化”效果就越强烈,给被报道对象赋予的象征意义也就越明显。

例如,2016年4月15日,“广州花都42秒火灾视频”事件中,一段拍摄男子大火中被困防盗网的视频在网上引起讨论,15日下午,广州消防发微博怒斥视频发布者。各大新闻媒体对这一事件的后续报道以谴责拍摄者行为或者谱及消防救援知识为舆论导向,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烈争论。媒体的关注和众多网友、市民的舆论谴责把视频拍摄者和广州消防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谴责拍摄者的冷漠,有人指责消防的不作为或推卸责任、转移公众舆论视线。针对这则新闻事件,不能简单地说拍摄者与消防之间孰对孰错。拍摄者的行为有所不妥,引起了社会公众的迁怒。这一视频信息已经超出了公众对悲剧事件的心理承受范围,公众需要发泄情绪。视频拍摄者的不妥行为成了这一情绪的排泄口,自然也就成了社会大众舆论的焦点。正确的媒体舆论导向能够降低新闻事件本身的不良影响,而后续的新闻报道主要集中于防火防灾救援的引向和对不妥行为的谴责,新闻媒体在这一事件中承担起了警示和普及正确价值导向的作用。

媒体的新闻传播活动原本是现代社会环境监测和职能协调的重要承担者。然而,“舆论绑架”却转移了公众对事件的视线,破坏了协调的社会关系,从而妨碍了大众传媒履行社会功能。在给个体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媒体自己也陷入怪圈之中。特别是网络时代,媒体人的任何言行都容易引起公共关注,很轻易地被拉到公众面前赤裸裸地示人,并迅速传播。网络无限放大的功能会直接导致公众对传媒的本身不信任和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影响媒体的声誉。例如,2015年天津爆炸后的马云被逼捐事件,当媒体把这个私人事件公开化以后,无疑是把舆论的目光引向媒体点名的报道者,被报道者被看作“他者”,媒体和受众一起成为正义的一方,被点名者成了被舆论逼迫的对象。媒体在一次次以道义、正义为名的“舆论绑架”中,使被报道者感受到众多公众的压力。大多数的网民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事实上,真正的道义反而被忽视,这是新闻伦理规范意识的缺失。长此以往,公众会对媒体的公信力感到失望,对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功用产生怀疑。对于当下的互联网新闻媒体及其内容来说,失去公众的信任成为最严重的问题,它们失去了本身的公信力。

三、如何规避新闻传播中的舆论“道德绑架”现象

互联网只是新闻媒体中的一环,它是社会环境的“瞭望者”,职责是面向整个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新闻。如果互联网媒介越过了其角色定位,成为舆论导向的绑架者或审判者,必然会造成社会生活的无序化。在网络平台,舆论的参与广度、传播速度空前增强,对塑形社会道德有前所未有的作用。要规避互联网新闻传播中的舆论“道德绑架”现象,相关部门、媒体人、公众都应积极应对。

新闻传播过程中最基础的是新闻内容本身,客观准确的新闻报道是评论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新闻报道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导向,要善于从全局分析新闻事件,善于从表面现象找到事件的本质原因,避免片面的、不实的性报道。新闻写作的逻辑层次和评论除了要观点鲜明之外,更要做到以理服人,把握分寸,避免过激用词用语。

作为新闻传播过程中基本的执行者即媒体传播者,媒体人要自觉恪守道德底线,坚守传媒人的职业道德规范,积极担当起社会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除了具备各种知识之外,还应具备一种关怀精神,关怀国家、社会以及一切有关公共利益之事。

互联网平台本身的自由性,使其缺少相关部门的监管。而加强相关新闻媒体的监管,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新闻内容接受者的大众,要理性对待新闻事件,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不能一味成为网络暴民。

总之,互联网是当下传播范围最广、时效性短、民众参与度高的新闻媒体平台。媒体作为社会环境的观察者,职责是面向整个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互联网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舆论“道德绑架”现象应得到重视,媒体人、媒介部门、监管部门、网民公众都应自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媒体环境。

摘要: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文本信息在人们手中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随着媒介传播的日益多元化,新闻传播中所形成的舆论现象在互联网媒介平台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本文意在论述我国新闻传播中较常出现的舆论“道德绑架”现象,从新闻内容、舆论导向、传播者和接受者多个维度来深层次剖析出现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

关键词:新闻传播,舆论导向,“道德绑架”

参考文献

[1]陈力丹,王辰瑶.“舆论绑架”与媒体逼视——论公共媒体对私人领域的僭越[J].新闻界,2006(02):24-26+1.

篇4:中国式的道德绑架与精神阉割

掐头:“一个白胡子老头儿向我们讨钱。我的同伴约瑟夫·达尔朗什竟给了他一个五法郎的银币,我感到好奇。他于是对我说……”于是,讲了文中的这个故事。

去尾:“今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这样“掐头去尾”式的删减,表面看起来让文章结构更紧凑,主题更鲜明、突出,但是却让作者的格局变得小了,人物的道德受到了绑架,文章的精神遭到了阉割。

一、格局变小

莫泊桑,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处于萌发、上升时期的小说家,他的文学创作深受他的恩师福楼拜、自然主义文学大师左拉的影响,他的文学作品只是客观地揭示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不仅资本主义社会有,封建社会有,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而不会自觉地站在无产阶级的高度去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式的人际关系,或者批判那个被称为资产阶级代言人——菲利普夫妇的偏执势利的丑陋性格。这样的掐头去尾,让一位本来具有悲天悯人情怀的世界级作家变成了只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黑暗现实的具有阶级观念和思想的小说家。另外,这篇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我”(约瑟夫)的自述,他再怎么无私与伟大,也不会那么无情地批判他的母亲,将其塑造成一个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市侩形象。

那么,说到这里,有人不禁要问,莫泊桑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何在?文章的意义不在批判,而在建设——这篇文章不是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也不是批判哪个具有自私自利之心的人,而是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同情之心、悲悯情怀。批判现实,也许只会增加阶级间的仇恨,悲悯情怀,却能拯救人性于水火。

二、道德绑架

克拉丽丝是《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女主人公。说到克拉丽丝,我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样一个形象:冷酷、自私、无情、暴躁,唯利是图、置亲情于不顾的资产阶级市侩形象。以前学习这篇文章时,语文老师常常会引用马克思名言给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定性:“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克拉丽丝也因此被钉在唯利是图、自私冷酷的资本主义十字架上。

克拉丽丝真的就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自私自利、冷酷无情?实际上,她只是当时社会上的一名普通群众,远没有资格充当资本主义社会的代言人;她只是一个女人,为了家庭,她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同时,她还是一位母亲,为了子女,牺牲对于勒的亲情,牺牲自己的幸福,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惜;作为一个家庭妇女,为了维持这个家的稳定与完整,她宁愿忍受着生活的艰辛和贫困的煎熬,没有离婚,也没有趋炎附势、另攀高枝,对这个贫困潦倒的家庭不离不弃……她,一个女人、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幻想靠发了财的小叔子的资助改善自己拮据痛苦的生活条件,有错吗?因为心理的巨大落差大骂以致躲开于勒就被认为冷酷自私、六亲不认、十恶不赦,这公平吗?如何公正合理地看待克拉丽丝,需要我们仔细剖析、认真对待。

为何大骂于勒?不仅仅是嫌贫爱富,生活的穷困也使她变得容易暴躁;不只对于勒如此,对待丈夫菲利普也是这样。小说的原文写道:“我的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的生活感到痛苦,她常常找出一些尖酸刻薄的话,一些含蓄、恶毒的责备话发泄在我的父亲身上。这个可怜人这时候总做出一个手势,叫我看了心里十分难过。他总是张开了手摸一下额头,好像要抹去根本不存在的汗珠,并且总是一句话也不回答。我体会到他那种无可奈何的痛苦。”

冷酷无情?是的,对于破了产遭了殃、处于困境中的于勒,克拉丽丝竟然置之不理,甚至避之唯恐不及,确实有点冷酷,有些无情。如果不这样做,领回了于勒,又会怎样?为了于勒一人,不仅会拖累整个家庭、拆散这个家庭,就连好不容易要成婚的二姐婚事也一定会黄——两个大龄剩女婚姻无着,作为母亲怎一个愁字了得?本来生活拮据,此时不仅梦幻破灭,还要负担于勒的生活开支,这个家庭已经濒临崩溃、不能承受生活之重,于勒会不会成为压垮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反之,年老的于勒生活虽然劳累痛苦,但他暂时还能自食其力,还没有生存之忧、性命之虞,不必急于领回。无情?为了家庭殚精竭虑,日夜操劳,维系每个家庭成员的日常开支和生存发展,这难道不是亲情?除了爱家人的亲情,还有对菲利普的爱情。即使生活拮据、心情痛苦,但是对菲利普、对这个让她操碎了心的家庭依然不离不弃,即使放在离婚率居高不下的今天,也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我们不必刻意地、一厢情愿地批判克拉丽丝的冷酷与无情。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克拉丽丝的自私与唯利是图。她的自私,不是为个人,也不是为一己私利,而是为了整个家庭,为了维持家庭的生存与稳固,不得已而为之。克拉丽丝,她不是圣人,永远不能达到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她只是一个小市民,一个家庭妇女,我们不能对她苛求太多,求全责备。我们不要盲目拔高克拉丽丝的思想境界,也不要对她求全责备,她成不了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在她身上既无法完全体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也代表不了那种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无产阶级情怀,她只是一个小市民、一个家庭妇女,她要生存,要维持整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只能如此——无奈的选择,无情的抛弃。

所以,对于如何看待克拉丽丝,我们要摆正心态,她的身上确实有许多人性的缺点需要引起我们警醒、批判与反思,但是不能求全责备,也不能上纲上线。她的所作所为,包括抛弃于勒,也许并非她的所愿,更不是她自私冷酷性格所致,而是为贫困生活所迫,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家庭妇女,更多的是为了家庭而作的辛酸无奈的抉择。

三、精神阉割

作家梅子涵曾讲过这样的故事,文革时人们就着咸菜吃着窝头,心里却在想着: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还得勒紧裤腰带攒钱去帮助美国人民脱离帝国主义苦海,去支援苏联人民逃离修正主义的深渊……现在想想,当时的人们的思想单纯幼稚得可笑!但是,如今编选教材的专家们还在延续着这种思想: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还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至少曾经是、现在有的地方仍然是这种现象。于是,教材继续维持着对资本主义精神的阉割,对自我精神的麻痹与毒害,自以为是地对文章继续进行着中国式“掐头”“去尾”的删减。

克拉丽丝躲避于勒的举动,在很多外国人包括众多的法国人看来非是道德低下。人们只是尊重她的选择,尊重她选择的权利:是可怜、拯救于勒一人,还是拆散一家人?靠于勒发财的神话破灭,殷切的希望成了泡影,但是困窘的生活还得继续;躲避于勒,只是生活所迫作出的辛酸无奈的抉择,并非全是冷酷无情的抛弃。同时,人们也尊重于勒的选择——于勒,暂时还能自食其力,还没有生存之忧、性命之虞,既然于勒还不愿回家去拖累他们,就应该尊重他的生活选择。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纯粹为了批判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思想,而是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同情之心,要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既然如此,《我的叔叔于勒》在选入教材时为何还要做“掐头”“去尾”式的删除呢?这样的处理,归根结底在于东西方的思想观念上的差异。西方人注重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尊重人性与人权,提倡悲天悯人的情怀;而中国人仍然注重集体统一的阶级观念,善于用渲染阶级对立的情绪和意识来阉割文章所应体现的个体精神与人权要求,片面强调了群体的批判思想……

由于语文教材需要面对尚未形成独立的判断与鉴别能力的未成年学生,所选文章的思想内容确实需要甄选、过滤和净化;但是,这样的做法又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以偏概全,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更要区别对待。因此,我们衷心希望语文教材的主编们,不论是人教版的还是苏教版、沪教版的,在编纂教材时,对待那些经久不衰的经典名篇,能够高抬贵手,尽量呈现原汁原味的精神大餐,少些这样“掐头”“去尾”式的删减,也让教师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少些盲目的拔高、随意地上纲上线,少些道德绑架与精神阉割,多让读者去判断、鉴别、领悟与品味,以期更加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篇5:绑架的社会道德的作文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的。这话我信。

那天遇见乞丐乞讨,便翻找兜里的零钱,刚好有三个五毛钱的钢镚。正要给乞丐时,有两位看着比较有钱的大妈凑了过来,一把将我的手扒拉到一边,一人给乞丐10块钱。我愣了一下,才把三个可怜的钢镚小心的放在那两张纸币上面。乞丐托举双手,不停冲两位大妈感谢,似乎没我什么事儿了。

也罢,我这人就这样,向来碰见乞丐,总是要表示表示的,至于乞丐理不理我,从未想过。我转身要走,就感觉有人扯住了我的衣服。回头一看,是那两位大妈。

找我有什么事么?我一脸茫然。其中一位叉着腰相当不屑地看着我,十分不高兴地说,我俩老太太都一人给了乞丐10块钱,你怎么才给一块五,你看合适么?另一位大妈也叉着腰,不时的附和。我完全蒙了,我这是遇见神了,他们三个不会是一伙的吧?想自己也算是“行善”多年,还头一次碰见这样的。两位大妈见我像个似的杵在那,便提高了嗓门,指责我没同情心,不善良,不讲公德。围观的人开始议论纷纷,但是最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要求我再给乞丐10块钱,否则甭想离开。好汉不吃眼前亏,我扔下10块钱后才得以脱身。

离开了很远,突然又听见两位大妈的声音: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这样呢。得,我又罪加一等,我竟因为10块钱,把其他年轻人都给连累了。

一件根本与那两位大妈没有任何关系的事,两个根本与我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就这样神奇地变得有了关系。什么都甭说,我感谢那个乞丐!

林子大了,什么鸟人都有,你见到的,远远不及这世界存在的。

朋友养只小狗,平时宠爱有加,却从不带着出门。有一天,小狗一直蜷在客厅的角落,只是偶尔望望门口。朋友以为小狗病了,便将宠物店的医生请到家里为小狗诊治。医生随便询问了朋友几句,又摸摸小狗的脑袋。小狗见到生人立马兴奋起来,围着医生转,还不时地汪汪几下。医生说小狗在楼上太久了,领出去遛遛就会好的。

朋友倒是听话,抱起小狗就去公园了。公园里有很多人,大家都用好奇的眼神看着朋友。朋友看看自己怀里的小狗,心想,可能自己抱着小狗显得太另类,于是就把小狗放到地上。小狗第一次被领到公园,都谈不上兴奋,简直疯掉了,开始撒欢儿地蹽,见谁跟谁汪汪几声,还不时地钻到人的裤裆下,咬人家裤脚。有害怕的,特别是小孩子,都以为小狗要咬他们,一边忙着躲闪,一边厉声尖叫。

有人开始指责朋友,一个公共场合,怎么能把狗撒开呢,太没有道德,太没有公德,太缺德。不一会儿,围过来好几个人,你一言,他一嘴,无一例外,都在指责朋友。朋友满头大汗,抱起小狗转着圈不停地给大家作揖赔罪。朋友定下神来一瞧周围这几个人,有隔壁单元的李家大爷,有兄弟单位的王师傅,有曾经一起打过牌的`张婶,有一起聊过天的赵大哥……都熟人。朋友差点喷血,他们昨天还带着各自的小狗在公园遛来着,今天竟责备起别人了。朋友无语,抱着小狗冲出了包围圈,心里暗暗发誓,再也不领小狗出来了。

朋友给我讲这个故事时,我在一旁一直呵呵地乐。临别,我跟他说,那天可能是社会道德日。

唠起这两件事,又让我想到另外两件事。

老板说给我们三个员工每人一根火腿肠,结果有一天碰见老板,老板满脸自豪地问我火腿肠好不好吃,还说是进口货。我蒙圈了好几天后,才想起偶然看见过那两个同事分食三根儿火腿肠的情景,当时连让也未让,三下五除二就把那火腿肠吞了。我还纳闷,一个火腿肠,至于吃得那么急么?我去,原来是进口货。

一朋友搭我的车。上车之后便开始炫耀,以前搭别人的车,都是宝马、奔驰、卡宴什么的,最次最次也得是个帕萨特。我的车不好,就是个平民车,谈不上档次,连牌子货都不是。我就不好意思地跟人家说,这回可屈了您了。没想那朋友竟然说,今天的确有要紧事,另外,今天高兴,给你点面子。得,我的时间和汽油,合着都跟着我一起虚荣了,头一回感觉得便宜卖乖这事儿这么高大上呢。

篇6:道德绑架的议论文

对这件事情我认为这是一起道德绑架事件。那位女儿因为自己给老人买到了半程的车票结果因而让别人给自己让座,让别人担负起这样不应该由自己担负的责任,这样的行为是一件道德绑架事件,我们不应该因为这种行为的道德绑架性质而屈服。因为这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题中的女儿说自己想要尽孝心所以才给老人带去看病,并且因为想要尽孝因而道德绑架,让其余的人收到原本不应该自己担负的责任,这种行为只让自己的老人受到屈辱而不会得到被尊重被孝顺的感觉。

我们反对道德绑架,但这个任务却需要很多人的`努力,因为这是一个并不怎么容易办到的事情。就像是教师和医生的职业很容易被人道德绑架一般。作为一个老师,普通人普遍认为是应该敬职敬业,这点本来是没有任何的错误,但因为他应该敬职敬业因而要求他无私奉献,无论怎样都必须要做到为学生考虑,而不应该把自己放在某个位置,理直气壮的要求着他们做到一切,需要他们用无数的时间去做孩子的保姆,这种事情甚至还有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然而老师并不是孩子的保姆,他们只是一群给孩子授课的人,他们也是如孩子一般的人类,也应该有自己想要的自己所想要做的,不应该因为自己的私欲而要求别人如何如何。老师也需要自由,老师没有义务为他人的私欲而失去自己的身体健康。

我们现代社会,无论是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古代的‘任意礼智信’无不要求我们腰符合自己的道德观,而别人的一切都不应该我们去做出抉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道理谁不知道,但为什么却还是这般多的人不愿意用这样的观点去看问题,去做出不道德绑架的事件?

篇7:无形的道德绑架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

学期:2015-2016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引言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古至今,中国的圣人早已了解道德的最低标准。“道德绑架”就是在用圣人的标准来要求普通人,用美德来要求道德义务,或混淆政治义务和道德义务。现社会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而使一些人的心灵造就缺失,在迷心逐物中开始逐渐出现了一些冲破道德底线而被大学生称之为“道德绑架”的现象和事件,以至于一次又一次地刺激着人们的心灵。

一、调查背景、调查目的及方式

随着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们把越来越多的问题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其中包括人们的“义愤填膺”和对某些公德问题的评论,从中诞生了一个特殊的词语——“道德绑架”。

也许这个词已不是陌生的存在,或者它对于某些人来说还是生疏的。为此我们制作了一份相关的调查问卷,本次社会实践的调查目的就是想一方面向大家普及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是想给人们一定的警示,从而使道德意识能够更深入人心,使我们这个大社会的道德文明能够得到更好的完善。调查方式:网络问卷

二、实践过程

本次实践过程分为设计问卷、网络分发问卷和回收问卷、电脑统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电信2班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计数据、形成报告、最终定稿五个阶段。本次调查对象是对现阶段的所有大学生而言,而调查范围不单只在广东省进行,其中还包括北京、湖南、湖北、浙江、江西、上海、重庆、广西、天津、安徽、河南、福建、江苏、河北、河南等全国20个省份,4个中央直辖市,2个自治区,同时也有一小部分显示的调查范围是国外的,对这个我个人表示有点质疑,但绝不会影响到我们整个调查报告的正确性和真实性,不过还是以广东省的广州市和珠海市为多,整个调查报告从设计问卷到最终定稿总耗时约50多天。具体调查范围的数据如下(因为调查的省份比较多,而且占的比例也很少,所以下面的省份和数据分析有可能没有显示出来):

附录(中国各省的地理位置分布情况):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电信2班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设计问卷:从九月份老师报置这份社会实践调查作业起,我们这组就开始做好准备工作。先是每个人都想好一个自己觉得好的主题,然后我们四个人就找时间聚在一起讨论主题的方向。确定好主题之后我们就开始从网上收集一些关于“道德绑架”的资料,然后就想题目。在设计问卷出来之前我们会对我们所出的题目再三检查,哪出的好,哪出的不好,我们都会留意到,并且会马上改正过来。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是打算打印200份调查问卷就我们学校调查。后来想到当面访谈的时间关系,还有局限于我们学校调查的话似乎还不能看出当下社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电信2班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会大部分人的心理。于是我们就想到了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对全国进行调查,那这次的调查数据就包含了全国不同省份人对道德的心理想法,所以我觉得这份调查报告对大家来说更具有说服力。由于是网络问卷,所以调查的题数就有十一道题,题目简单而又具有代表性。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电信2班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网络分发问卷和回收问卷:从分发调查问卷到我们回收调查问卷总历时90多个小时,也就是四天多的时间。在这短短的四天多里,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比如说晚上从网上发调查问卷给同学们,有些同学就直接视而不见(看他们的扣扣显示的是在线,却一直没见他们的回复)心里感觉不好受。我们这次回收的网络调查问卷有300多份,经过我们的筛选,选出了300份有效的调查问卷(一开始的时候我是提议比300份还要多的份数,但由于时间和其它私人的关系,只能决定到300份)。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电信2班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统计数据、形成报告至最终定稿:统计数据完成后,我们就开始分析数据(因为是电脑统计的数据,所以数据的结果相对于人来说要快很多,没那么麻烦,数据也准确得多,但也有很多人的报告的数据是瞎编的或者是从网上复制粘贴的,这样不需要用太多的脑子,但这样子做有意思吗?值得吗?),然后我们就开始作报告,作报告也是一项需要绞尽脑汁的脑力活,我们是对着电脑现成地想到什么就一个字一个字地打在电脑上,在这过程中,我们的报告改了有改,感觉改了N次。最后经过我们的意见一致并且形成了报告,最终定下稿来。

三、问卷分析

本次有效调查的人数达300人之多,其中120个男生,180个女生。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电信2班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在调查的时候让我最感到无奈的是被调查人只是随便地填一下,完全没有思考过。但也有值得我们开心的是这次调查的人群里也有不少的师兄师姐们(也就是大

二、大

三、大四),这次的调查让我感觉到的是这些师兄师姐们都很支持我们这次的调查报告,还有很多跟我同届的同学们,不管是不是跟我同一个学校的,我都感觉非常的开心,对你们也非常的感谢。具体数据如下

1.你了解“道德绑架”吗?

A了解 B不了解 C听说过但没了解过 数据统计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电信2班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由图表可知,现社会的大部分人都有了解过“道德绑架”是怎么回事,而也有一部分人听说过但没有了解过,甚至有些人一点都没有听说过,但这两者的比例相差不大,百分比之差只在2.67%。

2.如果你在坐公交车或地铁,遇到站着的老人你会让座吗? A会 B不会 C要考虑一会儿 数据统计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电信2班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由图表可知,在社会里还是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是属于“道德缺失”的那种,就是在公共场合之下也不会给老人让座,还有一些人会在犹豫,但那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我们的社会还是很美好的,因为在我们这次调查中有80%以上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给身边的老人让座,这是很值得我们去给赞,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3.在路上遇到拿着重物的老人你会上前帮助吗? [单选题] A直接上去帮忙 B想帮忙但不敢 C不会帮助 数据统计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电信2班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由图表可知,也许是因为近几年来许多人遭遇“碰瓷”的事件,导致现在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不可言说的隔阂,“想帮忙却又不敢”这个选项占据64.67%,其实我们心里是希望可以帮助老人家的,可又不愿意因此让自己陷入困境。可以说,如果我们之间没有猜疑与隔阂,这个社会会变得更美好。

4.如果一名老人倒在路边没有意识,你会? [单选题] A害怕被讹选择直接走过 B不管怎么样救人要紧先做紧急措施 C什么都不会还是拨打120吧 数据统计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电信2班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由图表可知,还是有一小部分的人会因为害怕麻烦上身而忽视身边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人,那为什么会发生“小悦悦事件”就可想而知了。还有超过一半的人选择“什么都不会打120”这个选项的,我们采访的都是大学生,可选择做紧急措施的并不多,这说明学校对于学习简单的紧急措施这方面不够严格,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面不够广,也不够重视。还有一个可能,也许是学生不够自信,这也是对急救措施的了解程度不够的问题。

5.对于“小悦悦”事件中那些旁观者见死不救的行为你怎么看? A我不看好这种行为,因为在他(她)们面前的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不可以见死不救

B我表示中立,因为在场的每个人各有各的想法,大部分人都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C我表示赞同,因为在当下看来,很多被诬陷的事件发生在我们的身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电信2班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边,在场的人之所以不帮,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保证 数据统计

由图表可知,A与B两个选项的选择率仅仅之差4个百分比,也就是说,这300个学生里有149个选择了不愿意见死不救的选项,这应该算是一个好的现象了。表中立的也多,是啊,他们也会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我不懂,那是生命,那毕竟是活生生的生命。

6.公交车上一女子抱着小孩却无人让座,司机无奈停车七分钟,最终一位外地中年男子让座!对于这位司机停车等让座的行为你认为是属于道德绑架吗?[单选题] A我觉得是,无论司机的出发点是什么,半路停车永远都不是公交车司机应该做的事

B我觉得论为道德绑架未免有些牵强,因为这是唤醒乘客良知之举,还有益于促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电信2班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C不太清楚 数据统计

由图表可知,大概131位同学选择了A,143位同学选了B,这题主要想了解下同学们是否真的理解“道德绑架”这个概念。“用圣人的标准要求普通人,用美德来要求道德义务,或混淆政治义务和道德义务。”从百分比的多少看,许多同学还是不够了解“道德绑架”的。

7.每逢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总有人乐于搞捐款排行榜,对捐款少或不捐的明星和企业进行谩骂攻击甚至上门围堵“逼捐”。对于搞捐款的人们的这种做法。你有什么看法?

A我认为他们不应该这样强逼别人,因为这是别人的自由,搞捐款的人的这种做法很明显就是“绑架”别人的道德

B我认为是对的,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唤醒有钱人士的良知,让他们知道爱心捐款并不是属于自己花钱的一部分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电信2班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C我表示中立,因为我没什么看法 数据统计

由图表可知,这个问题表意更明显一些,选A的占据83.33%,与其他选项相差甚远。虽然这个题表意非常明显,但依然有同学选择另两个选项,其中不乏有来闹的同学这些我们可以忽略,但总是还有个别选择的。

8.对于前一段时间在公交车上有老人殴打不让座的年轻人的事件,你觉得老人的行为属于“道德绑架”吗? A是 B不是 C不知道 数据统计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电信2班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由图表可知,这个问题问得直截了当了,与上题一致,依然有同学选择“不是”“不知道”的选项。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个别学生对这些内容并不关心。社会上发生这些事件,必然会引起全社会人的沉思,是现在有些老人家过于嚣张跋扈了,还是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如此不敬老了呢?

9.最后,我想问一下大家,有没有必要去深入了解一下关于”道德绑架“的话题?

A没必要 B我觉得一定要 C可要可不要 数据统计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电信2班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由图表可知,现在社会出现的许多不可思议的事,如题目中提到过的事件,这些事,如果不是真真切切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怎么会相信。这些事都与道德绑架有关,这道题70%的同学认为一定要深入了解,我想,这是令人可喜的。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我们发现人们对于道德绑架这个概念的意识还是不够强烈,但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已经出现了许多这样的现象。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在如今越发复杂的社会的影响在变得越来越警惕,变得好像有点冷血,不怎么愿意去帮助别人。但是其实只要我们心中依然有一颗满怀热忱的心,愿意试着去相信,也许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了。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一个问题是“在路上遇到拿着重物的老人你会上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电信2班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前帮助吗?”数据表明“想帮忙却又不敢”这个选项占据64.67%,其实我们心里是希望可以帮助老人家的,可又害怕因此会让自己陷入困境,所以选择了做一个冷漠的人。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可能老人家真的需要帮忙呢?这样想着,内心就在纠结着,但是如果我们之间没有猜疑与隔阂的话,我们就会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循环圈,每个人是帮助者也都是被帮助者,这样的世界不正是我们梦想能建立的王国吗? 试着换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可能就没有那么多让人烦心的矛盾了。前段时间发生的在公交车上有老人殴打不让座的年轻人的事件,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这是不恰当的,老人家的粗暴行为引起了社会很多人的不满。年轻人是本应该给老人家让位,可是也许座位上面的年轻人上了一天的班,实在累的很,他只是想小小的休憩一下,没有看到老人家,并没有不敬老的意思。个别老人家把“尊来爱幼“这个词语当成了霸道的挡箭牌,把让位当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让我们携手共创一个和谐友爱的社会!

(二)建议

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平台,大学更是大学生的一个小社会,学校应该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观念,让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沉着应对,学生也应该就此重视起来。

五、问卷的局限性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电信2班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在此次调查报告中,存在不少不足之处。首先,此次问卷调查所发放的问卷数量只有300份,而且仅限于大学生,年龄都在一个层次,不够广,其中可能还参杂着一些乱填的学生,这也是网络问卷的一个弊端。种种问题导致问卷结果说服力不够强。原本计划好的采访环节也因为种种原因而砍掉了。因为是网络问卷,怕有些同学觉得题目太多导致不耐烦填写问卷,我们把题目缩至11题,也没有出非选择题。这些都是此次作业的不足之处,还请谅解。

六、实践收获

(我们)

在上了几次课后老师便开始布置这项作业了,首先是要4个人成为一个小组,建议是一个宿舍一个小组,刚好四个人。所以我们三个人的宿舍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可是有的人花了大半辈子也没弄明白什么是真的道德。道德是用来约束有错的人,不是用来禁锢无辜的人。制定自己的准则,绑架别人的道德,这是一种畸形的价值观。那些站在所谓道德据点的人们大可不必咄咄逼人,慷别人所慨,强别人所难。每个人的成长方式不一样,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请停止道德绑架,世界不是法庭,而你也不是法官。P.S.参考方向:书籍网络

附录 word文档一份《关于“道德绑架”调查问卷默认报告》

篇8:无形的道德绑架

关键词:道德绑架,新闻真实,目的与手段

在一段历史时期内, 我们的新闻报道充斥着“善意的谎言”。例如, 为几代人所熟悉的雷锋、焦裕禄、黄继光等通过媒体报道树立的典型人物, 经过历史的冲刷沉淀以后, 我们知道了新闻通讯中的“谎言”:雷锋日记的后期内容是文化班子创作而由他抄写的、焦裕禄去世前枕头下并没有《毛泽东选集》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两本书、黄继光堵枪口之前的心理活动来自记者的想象……

一、善意扭曲事实, 新闻被道德所“绑架”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 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在新闻报道中, 如果意识形态挂帅, 理念先行, 用“道德”的名义压制新闻从业基本准则, 如真实、客观、公平等, 这便是道德“绑架”新闻的现象。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市场”标准对新闻报道方式的渗透越来越大, 事实选择逐渐回归新闻价值标准, 报道结构呈现职业化, 但道德“绑架”新闻的现象, 至今依然存在。例如最近一次的中国新闻奖, 其中新闻通讯类作品四成多的评审意见, 核心概念不是新闻专业的衡量标准, 而是诸如“思想性”、“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爱国主义情怀”等词汇[1]。显然, 意识形态化的道德标准是评选的标准, 而非新闻专业方面的标准。

(一) 道德“绑架”新闻价值

传播者要满足接受者享用新闻的使用价值, 如事实的重大、异常和冲突性、解惑、情感和志趣相投等等。但在实际工作中, 传媒会受到很多限制, 不能完全依照事实的新闻价值来选择, 相当多的宣传要求压制着传播者遵循新闻价值标准选择事实。例如灾难报道, 本来应该突出人与自然的冲突, 然而我国传媒的报道传统, 表现为灾害本身描述较少, 似乎不是新闻, 救灾才是新闻, 把关于基本事实的报道和企图改变事实的意向混淆并颠倒了新闻的主次。所以灾害报道要以救灾为主, 背后的逻辑是要宣传“善”、“美”的一面、“道德”的一面, 认为过多的关于灾情的报道可能会使人们产生消极情绪。

(二) 道德“绑架”新闻真实道德绑架新闻, 也是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之一。

例如汶川地震中关于抗震小英雄林浩的报道。他是经过媒体报道的汶川大地震中年龄最小的救人英雄。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 他与姚明并行, 作为中国队的国旗手步入鸟巢。当初传媒报道林浩在地震中救出两名同学的事迹, 但后来陆续爆出林浩救人事件有假。据《新京报》深度报道部主编在一次内部会议上透露, 早在2009年一次回访中, 他们就了解到这样一个情况:林浩当初是被学校的一位副校长抱出来, 放到了操场上, 后来又被送到了医院里。他们班原本有40来个学生, 活着的有10来个, 林浩跟电视台的记者说, 他救了两名学生, 所以成了英雄, 但活着的其他学生, 没有一个承认是被林浩救的。后来了解到这件事情的出入:当地记者去医院采访的时候, 很多小朋友都说自己多么勇敢, 林浩说我也救了两个人。这个时候护士跟央视记者说, 你们赶快过来, 这个小朋友很勇敢, 他救了两个小孩。后经央视采访和播出, 新闻就这样出去了。央视记者在这一报道的过程中, 并没有及时验证, 而是为了衬托抗震救灾的大主题, 宣传大灾中的大爱, 迅速将林浩树立为典型。随后, 各大媒体纷纷跟风, 谎被越说越圆。

(三) 一种新闻职业道德的悖论:道德掩盖真相

在林浩事件中, 《新京报》内部产生了争论, 有人认为应该报道真相, 因为林浩靠此获得了很多利益, 如果不报道的话, 他可能会靠着这样一个谎言, 继续获取更多的利益。也有一些人认为, 如果公开的话, 会不会伤害了一个9岁孩子的前途?《新京报》最后的决定是不作报道, 他们相信有更多传播的途径, 让大家知道这个事情, 林浩也会从这个过程中进行一些反思。林浩仅仅是一个9岁的孩子, 报纸的记者和编辑们不愿用强大的媒体力量对这样一个小孩子做批评报道。

这个决定体现的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体现了新闻工作中的职业道德, 但遵循这一职业道德的原则, 却掩盖了事实的真相。

(四) 道德“绑架”新闻客观性原则

客观报道是新闻从业的基本准则之一, 它要求报道者将事实和意见 (包括价值判断) 分开;以超脱情感的中立观点表述事实;报道中努力做到公平和平衡, 为事实涉及的各方提供应答机会。但在实际的操作中, 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常常为“道德”所绑架, 除了正面拔高典型外, 反面的情形便是较常见的“媒介审判”, 即记者或编辑以自己的道德判断, 给罪犯嫌疑人以道德审判, 诸如“杀人狂魔”、“肉弹”、“罪该万死”、“十恶不赦”、“狡辩”、“冷面被告”等等, 不给一方说话的机会, 以道德的名义影响公众。从法理学的视角看, “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 是新闻媒体职能的错位, 打乱了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 有悖于法治精神。

二、影响道德“绑架”新闻的因素分析

道德“绑架”新闻现象的出现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它是媒介生产过程中各种力量因素作用、媒体职能认知不确定的结果, 也是简单迎合受众口味的产物。厘清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才可能使媒体人有意识地发现自己行文中的问题, 进而防止问题的再现。从整体上看, 有四个层次的因素左右着媒体的内容生产, 从微观到宏观可以分为个人、组织内部、组织外部和文化四个层次[2]。

(一) 个人因素

媒体组织在生产的过程中, 记者、编辑、部门主任到总编, 都是层层的“把关人”, “把关人”具有自我审查的意识, 这个意识中就包括道德层面的审查。除了个人的价值观、生活背景以外,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角色认知也会影响媒体的内容。例如是以中立报道者身份观察还是作为参与者加入。参与者角色占主导的情形, 一般出现在社会动荡或变革时期 (中国现在便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 这种角色认知下的记者, 积极参与社会运动, 总想着推动社会向理想的目标前进, 具有精英意识[3]。相对于据守新闻专业主义的中立者角色, 参与者的角色显现更多的主观成分, 报道便不由自主地带有道德绑架的色彩。不论作为“把关人”还是“参与者”, 这两种情形都可能涉及“第三人效果”, 即他们会认为这个新闻虽然对“我”来说就是一堆材料, 但对大多数受众可能会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善意”地进行把关, 按照拔高的道德标准剪裁新闻, 形成道德“绑架”新闻的结果。

(二) 组织的因素

媒体组织内部的一些“潜规则”、惯例等, 同样影响着媒介内容的生产[4]。惯例帮助记者迅速将未知事件归类, 用统一的格式将其重构, 进行框架化处理等, 而这类框架、母题等往往是带有价值判断的。诸如“这是一次行凶抢劫”、“这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等等。

(三) 社会环境与制度因素

媒体组织以外的因素, 主要是指媒体所在的社会环境与制度环境。中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的转型期, 政府作为强权的一方, 影响力渗透一切, 远没有达到“小政府、大社会”的理想状态。我国的报刊和其他媒体的刊播必须经过审批, 均为国有资产, 宣传任务的下达一般都带有强烈的“道德”方面的考虑, 如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等。而从技术层面来看, 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得新闻更容易按照既定的道德标准来呈现, 比如对图片、视频等进行处理;另一方面, 由于信息传播渠道的增加, 使得事件有更多出口, 媒体单方面用恒定的道德标准“绑架”新闻又变得更加困难。

(四) 文化因素

从目前我国传媒的报道传统而言, 形成于1942年延安整风背景下的《解放日报》改版, 而不是建国的1949年。解放以后, 以武装斗争为背景的根据地的党报工作传统被全盘继承了下来:新闻报道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普遍而有效的宣传方式是典型报道。于是, 赋予报道以较强的道德色彩成为传统, 正面煽情到没有人性。例如先进人物不是累死, 就是带病坚持工作或不顾家人的安危无私奉献, 甚至倡导90多岁的军医坚持每天做手术, 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不能学, 不敢学。在“道德”的名下, 传播的是非道德。

三、宣扬道德的目的正当, 手段本身也要道德

如果从传媒与政治的关系来定性传媒职能的话, 其中一个方面便是传媒具有教育、引导群众的职能, 于是出现诸如传媒是人民的教科书、精神文明的场所、学习的园地等等说法。早在清朝末年, 官方开明派就在各地组织过读报活动, 通过读报来启蒙, 提高民众文化知识水平。[5]随着文化知识在社会的普及, 这种职能的认识虽然存在, 但在淡化。在我们社会的基层, 仍然有居民小区组织读报活动的, 在这个意义上, “教育者”的观点能够成立, 但不是主要功能。

在当今的信息快餐时代,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受众的注意力停留时间越来越短, 微博的流行使得很多传播内容在140字以内完成。这种情况下, 虽然事实往往是纷繁复杂的, 但一般老百姓希望接受的新闻信息, 属于泾渭分明, 可以做出价值判断, 特别是道德判断的那类, 并不希望接受的信息让人太费脑筋。媒体要适应这种需求, 就要简单地对事实的性质归类, 而一旦简单做出这样的价值判断, 就容易出现道德“绑架”新闻的现象。

以道德的名义“绑架”新闻, 很多情况下被描述为善意的, 但是目的是否能够为不合情理或不合法的手段辩护呢?马克思将这类情形描述成“目的使手段变得神圣”, 他说:“需要不神圣的手段的目的, 就不是神圣的目的, 而且, 难道报刊就不会也接受这个原则并且大声宣称‘目的使手段变得神圣’吗?”[6]不幸的是, 我们的传媒至今还在经常以“道德”的名义叙说着各种不真实的新闻或细节不真实的新闻。

本文并不是否定道德对新闻的影响, 新闻负有传播道德的责任, 但要强调:“善”与“美”的新闻, 更需要“真”。如果以“公众利益”、“道德宣扬”的名义而在具体行为中不遵守基本道德 (诸如体现人性、敬畏生命、实话实说、守法等等) , 这就证明了目的的不真实。手段的合理合法与目标的正确, 应该是对应的、统一的。

参考文献

[1]中国记协网.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目录及公告[EB/OL]. (2011-06-18) .http://www.xinhuanet.com/zgjx/jiang/zgxwj.htm.

[2]See Pamela J.Shoemaker and Stephen D.Reese:Mediatingand Message:Theories of Influences on Mass Media Content.White Plains, N Y:Longman, 1996:64.

[3]SeeBernardC.Cohen:ThePressandForeignPolicy.Princeton, NJ:PrincetonUniversityPress, 1963:191.

[4]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393-394.

[5]李斯颐.清季末叶的阅报讲报活动[J].文史知识, 2002 (7) .

上一篇:基础教育学习心得下一篇:布什总统关于伊拉克战争的激情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