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用道德绑架的议论文

2024-04-27

莫用道德绑架的议论文(精选8篇)

篇1:莫用道德绑架的议论文

莫用道德绑架

还记得前几天在微信上闹得沸沸扬扬的罗一笑事件吗?且不论该事件的真假,单就转发该事件的朋友圈来看,就足以让笔者感慨万千。

我是在上体育课的间隙玩手机刷朋友圈时看到众朋友同学都在疯狂转发罗一笑的募捐文章的。说实话,我一直是不喜欢发朋友圈的,除了刚玩微信时兴致勃勃地发了几条朋友圈外,就一直处于潜水状态,但每当我看到朋友圈大肆转发同一条募捐信息时,都会在指间犹豫,要不要跟风转发,可是我真的不喜欢发朋友圈,而且觉得转发的信息也不一定是真实的,于是之前我一直坚持坚决不发朋友圈的原则,可是,这次我却妥协了,也许是因为同为文人,对卖文章募捐这一新形式有种深深的同情,也许是因为这次太多人转发,特别是微信里的同学全都转发了,自己如果不转发,会不会给同学留下冷血的印象,我觉得是后者的原因为主,于是,我在道德绑架中无奈地点击了转发,转发后,觉得自己的良心得到了释然,但又觉得自己像个被强权打倒的士兵,狼狈不已,只不过,这次的强权变成了人们高尚的道德。

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道德绑架,或许就在公交车上,公车的让座问题,本来是种自发的美德,现在却成了年轻人的道德绑架,老年人一上车,年轻人就必须让座,若有不让座者,轻则被指责,重则被殴打,年轻人不让座反被老人掌捆的事件已不少见,让座本来是为了让年老体弱者提供更舒服的条件,可现在有些老年人每天退休生活过得舒适,精神饱满,有些身体素质比年轻人还好,站一会可能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相比之下,每天忙忙碌碌的年轻人疲于生活,劳累了一天,刚想在公车上眯一会,却被不分青红皂白的所谓道德给要求让座,如果只是劳累还好,还能强撑下,让就让吧,站会也没什么,可若年轻人遇到身体不适时,是否也要强行站起给健壮的老年人让座?我的朋友就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那天她正好身体不适,头晕的很,本想去医院看病,可就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位老人,一上车看到她没有主动让座,就在她身边喋喋不休地指责她,说她没有礼貌,不懂得尊老,最后我朋友无法,只好撑着站起来给老人让座,而她自己却差点晕倒。我听了她的讲述后不禁唏嘘,如果不让座就被视为道德败坏,那么这种衡量实在是太偏颇了。

而在虚拟生活中,如微信中的道德绑架,也让人头疼不已,就像前文中提到的,当朋友们都转发了募捐信息,或转发寻物启事,这时,你是不是也要必须转发诸如此类的信息,方能显得你有爱心,不冷血,有人情?这样或那样的道德绑架,不管是在现实生活还是在虚拟网络中,都如蜘蛛丝般缠绕着我们,让我们逃脱不得,感到厌恶的窒息。

道德如法律般,本是起着促进规范作用,让人们有更良好的行为,但美德的形成应是人人发自内心的实践,从而传播开来,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道德绑架却让这种美德成为了个人的作秀,人们做得不情不愿,每每在道德的高压下做出所谓的善行,都会感到一种恶心与反感,这样的善行,在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会不会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从而索性不做了,如此这般,又怎么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而善行,本来是人们发自内心做出的,人们之所以做善行,是为了获得内心的愉悦,可是被道德绑架的人,是在不自愿的情况下做出的,他们无法在践行美德后获得内心的愉悦,也就无法形成良性循环拒绝道德绑架作文议论文拒绝道德绑架作文议论文。这样的美德,在下次没有道德的监控下,会不会变成一种可怕的冷漠?

我们尊重道德,但拒绝道德绑架,让道德在空气中自由的呼吸,比将它强行加压到人的身上,会更让人喜爱。

莫用道德绑架

今年五月,山西省繁峙县副检察长穆新成被双X,其资产大约有两亿元。

打倒了一个贪官,这本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然而,当地却有很多人力挺副检察长穆新成,仅仅是因为他的贪污款中有一部分用于公益事业。

乍一看,穆的做法确实勉强可算得上是半个好人,虽然受贿,但他做“慈善”。实在也算的上是贪官中的极品

但是,在我看来,与其说穆是一个良心未泯的人,倒不如说是那本不属于自己的钱给自己弄个好名声。要说的难听点,叫“又当X子又立牌坊”这样的一个人却能得到当地相当一部分人的称赞,这是为什么?

中国呼唤法治社会也有一阵子了,为什么仍然无法真正建立呢?穆新成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抛开幕的道德问题不谈,也不管穆受贿是否是为了当地人民,穆收受巨额贿赂的客观事实确实存在的。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受贿判刑,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在当地一些人看来,只是因为穆的“良心”尚未泯灭,不仅受贿之事可以容忍,还“得竖拇指”。

我对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人背后的社会环境无话可说。就算穆受贿是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就算他良心发现到拿赃款做公益,在道德和法律面前,你选择什么?

不错,道德很美丽,道德也更让人引起共鸣,比起冷冰冰的法律起来,道德也更容易让人接受。但当道德与法律冲突时每个人都应该力挺法律。因为只有法律才是社会唯一可精确量度的准绳,只有法律才能维持社会最基本的运行。

然而,一些人在做出现实选择时却被道德吸引拒绝道德绑架作文议论文作文

于是有了力挺穆的人。如果仅仅是因为穆所做的那些“善事”,就网开一面,让道德绑架法律的话,那就将是一个穆新成落马而千千万万个穆新成将会屹立于中国的政府部门。此先例一开,葬送的将是政府的公信力,法律的尊严以及中国法制建设的前途。

鲁迅曾在《未有天才之前》中提到,在未有天才之前,应有产生天才的国民。

现在我想说,在拥有法制社会之前,应有容纳他成长的社会环境,而不是让道德等绑架了法律。

莫用道德绑架

子贡赎人而不取其金,在多数人眼中看来这是圣人之举,是行善的标杆。可孔子却不加赞赏反而批评他的所作所为。诚然,子贡的行善本意十分纯粹,但他的一个自以为更加高尚的举动却无形中提升了道德的准则,纵然人人都渴望向子贡学习,但是世人对于行善之后是否该领取奖金的态度已然悄悄发生了转变。

一笔赎金对于子贡这样的大户人家来说或许并不算什么,然而对于辛苦躬耕一辈子的农户人家来说将是不菲的巨款。未听闻子贡之事时,他们遇见鲁人会毫不犹豫的赎回,而后坦然接受应得的嘉奖。如若鲁国君主将子贡事迹大肆宣扬,人尽皆知之后,我们不妨假设,普通农户再次遇到鲁人时定会有所犹豫,他们会想到,从国家拿回先垫付下的赎金可能都会遭到世人的非议,甚至纠结之下他们选择了漠视需要帮助的人。子贡一举,已为当时之人造成了无形的道德绑架。

如今,世界的经济巨头颇多,他们在为个人谋取利益的背后仍然保有一颗行善济世之心,实在值得我们的称赞。比尔盖茨宣布过世之后捐出全部敌国的财富,巴菲特拍卖个人午餐所获金额如数捐出,索罗斯、戈登摩尔也都捐献了过半的资产。然而巨头行善的背后却无形中带来了道德绑架,在大多数普通人眼中捐款似乎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尤其是对于那些富可敌国的商业大亨来说。天津爆炸案之后,千万网友竟在马云微博评论中纷纷留言逼捐。“你这么有钱,为什么不捐一个亿?”“你不捐款,我们就抵制淘宝!”......这样的言论一番番地攻击着马云,万千网友躲在电脑屏幕之后握紧了腰包,暗喜自己的“高尚”。

行善本为一件好事,然而在太多人潜意识之中却还只是一个标榜自己的工具。他们在有意无意之中,炫耀着自己的高尚之举,他们将向善的道德起点一步步哄抬着,渐渐“取不取”“捐不捐”并不再可以由一个个体所能决定了,平凡的百姓开始选择漠视,占据较高社会地位的人们被推上了道德的邢台。无形的道德绑架就此形成,道德观发生了质的偏差,行善不再来自于我们一颗崇高的济世之心,开始成为了社会人物维护个人形象的无奈之举、被迫之举。

这样的绑架实在可怕,麻痹了普通人的善良之心,挟持着社会人物的选择权利,这样的行善早已成为压在心中的负担。如若当打破无形的道德绑架,每一位行善之人实属关键,他们应当有一颗纯粹之心,应当低调而行之,更应当时刻注意而非肆意抬高着行善的门槛。

篇2:莫用道德绑架的议论文

在儿时的记忆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景:“妈妈,表弟翻我的玩具,弄坏了小汽车,我抢回来它还打我!”面对弟弟的胡闹,满地的狼藉,心中难免充斥着委屈。我们渴望着公平的对待,期待着有个人能站出来说出我们作为长者的心声。而等来的却是家长口中“你比他大…他弄坏就弄坏…你应该让着他”这样类似的言语,于是,“谦让”便衍生成为我们肩上不得不担负起的使命。其实,在我们在严格死守道德底线的同时,已然被安排在了不同的起跑线上,我们做了正确的事情,却遭到了那些以道德为名的约束或阻挡,最后被颠倒了黑白。于是我们大胆发问,何错之有?真相便是我们都盲目于“道德”的旗号,而被进行了行为上的“绑架”!

像是去年的天津塘沽爆炸事件,在各界人士伸出援助之手组织天津重建之时,马云的微博却被清一色的“逼捐款”留言所覆盖。不少网友指责马云“你不捐款,我也不淘宝了”“首富就应该捐1个亿”……好在逼捐的网友声势浩大,反对逼捐的人也不在少数,“你有钱就得多捐”,在逻辑上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慈善的首要原则就是自愿,哪怕他是中国的首富,他也有权力决定捐与不捐、捐多少,无人可以强迫,更没必要挥舞道德的“凶器”,去胁迫其他人要怎么样去做。就像韩愈在《原毁》中言:“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也。”道德是一种修养,不是一种义务,我们应该去呼吁人们去做,而不是由此化为了利器,去责备他们为什么不做;我们做好事,也不应该勉强别人也照着我们的样子去做。道德最适合来约束自己,而不适合拿来压制别人。

人们推崇道德大抵也是因为它的无害,能够逐渐增进社会的安宁和谐,平息纠纷与**。可如果道德成为人人手中强制他人的利器,就必然会成为每个人毡上的针、背上的刺,设法拔去。

篇3:莫用道德绑架的议论文

一、新闻传播中舆论“道德绑架”的含义

舆论“道德绑架”的现象始于互联网新闻的传播过程,后渐渐影响到传统媒体电视、报刊等其他媒介的新闻传播。近年来,随着网络平台的普及,网络空间成为新闻舆论发酵的主场地,道德评判被媒体或受众唯一化甚至绝对化,致使社会新闻舆论“道德绑架”的现象越演越烈,舆论导向单一化、极端化。国内最早一起网络舆论“道德绑架”案例发生在2005年,为重庆女孩陈易的“卖身救母”事件。陈易与深圳网友八分斋对峙,八分斋在整个事件中由“网络英雄”向“刽子手”身份转换,这正是网络舆论失控所致。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期间,网友纷纷通过微博、朋友圈等社交网络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范玮琪因在微博发布了孩子的照片,引来许多网民的不满,网友评论其“不发阅兵照片不爱国”,迫使其删除微博并道歉。同样被指责的还有大陆明星赵薇,因在大阅兵时没有发微博,她被扣上“不爱国”的帽子。再如,2015年天津爆炸事件发生之后,网友纷纷通过舆论压力逼迫马云捐款。几位名人遭遇的情况不禁让人感叹网络舆论中“道德绑架”的可怕。此类“舆论绑架”的案例在国内互联网平台的传播中非常普遍,酿制了一系列影响极为不好的网络暴力事件。

所谓新闻“道德绑架”,是指以道德为砝码,用美德来要求道德义务,以高标准姿态来评论新闻事件中的人或事物,特别是在新闻事件的舆论导向性上单一极端化,从而导致道德的评判被媒体或网民唯一化或绝对化。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陈力丹教授认为,“舆论绑架”现象是由媒体逼视所形成的:“媒体逼视是对私人领域过度公开报道的行为,这种行为报道给被报道者带来本不应该承受的压力,同时也造成了大众传媒的功能失调,是新闻媒体社会角色的错位。”造成“舆论绑架”的新闻事件,往往在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有一个认识度的问题。新闻传播者通过新闻内容所要形成的舆论传播导向,在实际的网络平台的传播空间里,往往是“抓住一个热点和话题,或者抓住对方的一句话、一个词,按照自己的理解,大肆渲染、炒作、批判,全然不顾及事实的真相、舆论的影响”。这样的行为通过自由的互联网网络平台的发酵,常常会给新闻当事人带来严重且不良的社会舆论压力,从而成为一种影响极为不好的网络暴力。换句话说,这既是对个体(网民或新闻接受者)实施了“绑架”,又最终“绑架”了媒体自身。

纵观上述观点,新闻舆论“道德绑架”现象可归为大众媒体抓住新闻事件具有争议性的言行,诱导受众卷入新闻报道之中,通过舆论导向大肆渲染、炒作、批判,变相地以舆论导向来控制新闻报道进程,向被报道者进行舆论施压,以实现利益需求的新闻舆论行为。

二、新闻传播中舆论“道德绑架”现象的主体

新闻事件的传播一般有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接受者几个环节。一般,新闻事件形成舆论“道德绑架”是传播者发布新闻内容在传播媒介上,以导向性的言辞诱导受众参与新闻报道事件,通过网络舆论向被报道者施加压力,在某种程度上达到新闻策划或报道的目的。合理利用新闻舆论“道德绑架”,可起到有效树立榜样或正确引导价值观的作用;一旦有目的不良的使用,常常会造成网络暴力现象。

梅罗维茨曾指出,与物理场地类似,媒体同样可以展示或隐藏某些东西,从而创造出新的信息场景。一方面,新闻媒体迅速而广泛的“传通”能力使得媒体新情境可以轻易聚集起海量观众,是最广泛意义上的公开;另一方面,新闻媒体有限的关注容量和对社会生活“探照灯”式的反映方式本身就使媒体新情境具有“舞台化”的效果,而媒体越是刻意渲染,媒体新情境的“舞台化”效果就越强烈,给被报道对象赋予的象征意义也就越明显。

例如,2016年4月15日,“广州花都42秒火灾视频”事件中,一段拍摄男子大火中被困防盗网的视频在网上引起讨论,15日下午,广州消防发微博怒斥视频发布者。各大新闻媒体对这一事件的后续报道以谴责拍摄者行为或者谱及消防救援知识为舆论导向,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烈争论。媒体的关注和众多网友、市民的舆论谴责把视频拍摄者和广州消防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谴责拍摄者的冷漠,有人指责消防的不作为或推卸责任、转移公众舆论视线。针对这则新闻事件,不能简单地说拍摄者与消防之间孰对孰错。拍摄者的行为有所不妥,引起了社会公众的迁怒。这一视频信息已经超出了公众对悲剧事件的心理承受范围,公众需要发泄情绪。视频拍摄者的不妥行为成了这一情绪的排泄口,自然也就成了社会大众舆论的焦点。正确的媒体舆论导向能够降低新闻事件本身的不良影响,而后续的新闻报道主要集中于防火防灾救援的引向和对不妥行为的谴责,新闻媒体在这一事件中承担起了警示和普及正确价值导向的作用。

媒体的新闻传播活动原本是现代社会环境监测和职能协调的重要承担者。然而,“舆论绑架”却转移了公众对事件的视线,破坏了协调的社会关系,从而妨碍了大众传媒履行社会功能。在给个体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媒体自己也陷入怪圈之中。特别是网络时代,媒体人的任何言行都容易引起公共关注,很轻易地被拉到公众面前赤裸裸地示人,并迅速传播。网络无限放大的功能会直接导致公众对传媒的本身不信任和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影响媒体的声誉。例如,2015年天津爆炸后的马云被逼捐事件,当媒体把这个私人事件公开化以后,无疑是把舆论的目光引向媒体点名的报道者,被报道者被看作“他者”,媒体和受众一起成为正义的一方,被点名者成了被舆论逼迫的对象。媒体在一次次以道义、正义为名的“舆论绑架”中,使被报道者感受到众多公众的压力。大多数的网民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事实上,真正的道义反而被忽视,这是新闻伦理规范意识的缺失。长此以往,公众会对媒体的公信力感到失望,对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功用产生怀疑。对于当下的互联网新闻媒体及其内容来说,失去公众的信任成为最严重的问题,它们失去了本身的公信力。

三、如何规避新闻传播中的舆论“道德绑架”现象

互联网只是新闻媒体中的一环,它是社会环境的“瞭望者”,职责是面向整个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新闻。如果互联网媒介越过了其角色定位,成为舆论导向的绑架者或审判者,必然会造成社会生活的无序化。在网络平台,舆论的参与广度、传播速度空前增强,对塑形社会道德有前所未有的作用。要规避互联网新闻传播中的舆论“道德绑架”现象,相关部门、媒体人、公众都应积极应对。

新闻传播过程中最基础的是新闻内容本身,客观准确的新闻报道是评论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新闻报道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导向,要善于从全局分析新闻事件,善于从表面现象找到事件的本质原因,避免片面的、不实的性报道。新闻写作的逻辑层次和评论除了要观点鲜明之外,更要做到以理服人,把握分寸,避免过激用词用语。

作为新闻传播过程中基本的执行者即媒体传播者,媒体人要自觉恪守道德底线,坚守传媒人的职业道德规范,积极担当起社会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除了具备各种知识之外,还应具备一种关怀精神,关怀国家、社会以及一切有关公共利益之事。

互联网平台本身的自由性,使其缺少相关部门的监管。而加强相关新闻媒体的监管,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新闻内容接受者的大众,要理性对待新闻事件,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不能一味成为网络暴民。

总之,互联网是当下传播范围最广、时效性短、民众参与度高的新闻媒体平台。媒体作为社会环境的观察者,职责是面向整个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互联网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舆论“道德绑架”现象应得到重视,媒体人、媒介部门、监管部门、网民公众都应自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媒体环境。

摘要: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文本信息在人们手中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随着媒介传播的日益多元化,新闻传播中所形成的舆论现象在互联网媒介平台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本文意在论述我国新闻传播中较常出现的舆论“道德绑架”现象,从新闻内容、舆论导向、传播者和接受者多个维度来深层次剖析出现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

关键词:新闻传播,舆论导向,“道德绑架”

参考文献

[1]陈力丹,王辰瑶.“舆论绑架”与媒体逼视——论公共媒体对私人领域的僭越[J].新闻界,2006(02):24-26+1.

篇4:中国式的道德绑架与精神阉割

掐头:“一个白胡子老头儿向我们讨钱。我的同伴约瑟夫·达尔朗什竟给了他一个五法郎的银币,我感到好奇。他于是对我说……”于是,讲了文中的这个故事。

去尾:“今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这样“掐头去尾”式的删减,表面看起来让文章结构更紧凑,主题更鲜明、突出,但是却让作者的格局变得小了,人物的道德受到了绑架,文章的精神遭到了阉割。

一、格局变小

莫泊桑,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处于萌发、上升时期的小说家,他的文学创作深受他的恩师福楼拜、自然主义文学大师左拉的影响,他的文学作品只是客观地揭示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不仅资本主义社会有,封建社会有,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而不会自觉地站在无产阶级的高度去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式的人际关系,或者批判那个被称为资产阶级代言人——菲利普夫妇的偏执势利的丑陋性格。这样的掐头去尾,让一位本来具有悲天悯人情怀的世界级作家变成了只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黑暗现实的具有阶级观念和思想的小说家。另外,这篇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我”(约瑟夫)的自述,他再怎么无私与伟大,也不会那么无情地批判他的母亲,将其塑造成一个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市侩形象。

那么,说到这里,有人不禁要问,莫泊桑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何在?文章的意义不在批判,而在建设——这篇文章不是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也不是批判哪个具有自私自利之心的人,而是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同情之心、悲悯情怀。批判现实,也许只会增加阶级间的仇恨,悲悯情怀,却能拯救人性于水火。

二、道德绑架

克拉丽丝是《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女主人公。说到克拉丽丝,我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样一个形象:冷酷、自私、无情、暴躁,唯利是图、置亲情于不顾的资产阶级市侩形象。以前学习这篇文章时,语文老师常常会引用马克思名言给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定性:“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克拉丽丝也因此被钉在唯利是图、自私冷酷的资本主义十字架上。

克拉丽丝真的就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自私自利、冷酷无情?实际上,她只是当时社会上的一名普通群众,远没有资格充当资本主义社会的代言人;她只是一个女人,为了家庭,她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同时,她还是一位母亲,为了子女,牺牲对于勒的亲情,牺牲自己的幸福,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惜;作为一个家庭妇女,为了维持这个家的稳定与完整,她宁愿忍受着生活的艰辛和贫困的煎熬,没有离婚,也没有趋炎附势、另攀高枝,对这个贫困潦倒的家庭不离不弃……她,一个女人、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幻想靠发了财的小叔子的资助改善自己拮据痛苦的生活条件,有错吗?因为心理的巨大落差大骂以致躲开于勒就被认为冷酷自私、六亲不认、十恶不赦,这公平吗?如何公正合理地看待克拉丽丝,需要我们仔细剖析、认真对待。

为何大骂于勒?不仅仅是嫌贫爱富,生活的穷困也使她变得容易暴躁;不只对于勒如此,对待丈夫菲利普也是这样。小说的原文写道:“我的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的生活感到痛苦,她常常找出一些尖酸刻薄的话,一些含蓄、恶毒的责备话发泄在我的父亲身上。这个可怜人这时候总做出一个手势,叫我看了心里十分难过。他总是张开了手摸一下额头,好像要抹去根本不存在的汗珠,并且总是一句话也不回答。我体会到他那种无可奈何的痛苦。”

冷酷无情?是的,对于破了产遭了殃、处于困境中的于勒,克拉丽丝竟然置之不理,甚至避之唯恐不及,确实有点冷酷,有些无情。如果不这样做,领回了于勒,又会怎样?为了于勒一人,不仅会拖累整个家庭、拆散这个家庭,就连好不容易要成婚的二姐婚事也一定会黄——两个大龄剩女婚姻无着,作为母亲怎一个愁字了得?本来生活拮据,此时不仅梦幻破灭,还要负担于勒的生活开支,这个家庭已经濒临崩溃、不能承受生活之重,于勒会不会成为压垮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反之,年老的于勒生活虽然劳累痛苦,但他暂时还能自食其力,还没有生存之忧、性命之虞,不必急于领回。无情?为了家庭殚精竭虑,日夜操劳,维系每个家庭成员的日常开支和生存发展,这难道不是亲情?除了爱家人的亲情,还有对菲利普的爱情。即使生活拮据、心情痛苦,但是对菲利普、对这个让她操碎了心的家庭依然不离不弃,即使放在离婚率居高不下的今天,也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我们不必刻意地、一厢情愿地批判克拉丽丝的冷酷与无情。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克拉丽丝的自私与唯利是图。她的自私,不是为个人,也不是为一己私利,而是为了整个家庭,为了维持家庭的生存与稳固,不得已而为之。克拉丽丝,她不是圣人,永远不能达到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她只是一个小市民,一个家庭妇女,我们不能对她苛求太多,求全责备。我们不要盲目拔高克拉丽丝的思想境界,也不要对她求全责备,她成不了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在她身上既无法完全体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也代表不了那种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无产阶级情怀,她只是一个小市民、一个家庭妇女,她要生存,要维持整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只能如此——无奈的选择,无情的抛弃。

所以,对于如何看待克拉丽丝,我们要摆正心态,她的身上确实有许多人性的缺点需要引起我们警醒、批判与反思,但是不能求全责备,也不能上纲上线。她的所作所为,包括抛弃于勒,也许并非她的所愿,更不是她自私冷酷性格所致,而是为贫困生活所迫,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家庭妇女,更多的是为了家庭而作的辛酸无奈的抉择。

三、精神阉割

作家梅子涵曾讲过这样的故事,文革时人们就着咸菜吃着窝头,心里却在想着: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还得勒紧裤腰带攒钱去帮助美国人民脱离帝国主义苦海,去支援苏联人民逃离修正主义的深渊……现在想想,当时的人们的思想单纯幼稚得可笑!但是,如今编选教材的专家们还在延续着这种思想: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还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至少曾经是、现在有的地方仍然是这种现象。于是,教材继续维持着对资本主义精神的阉割,对自我精神的麻痹与毒害,自以为是地对文章继续进行着中国式“掐头”“去尾”的删减。

克拉丽丝躲避于勒的举动,在很多外国人包括众多的法国人看来非是道德低下。人们只是尊重她的选择,尊重她选择的权利:是可怜、拯救于勒一人,还是拆散一家人?靠于勒发财的神话破灭,殷切的希望成了泡影,但是困窘的生活还得继续;躲避于勒,只是生活所迫作出的辛酸无奈的抉择,并非全是冷酷无情的抛弃。同时,人们也尊重于勒的选择——于勒,暂时还能自食其力,还没有生存之忧、性命之虞,既然于勒还不愿回家去拖累他们,就应该尊重他的生活选择。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纯粹为了批判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思想,而是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同情之心,要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既然如此,《我的叔叔于勒》在选入教材时为何还要做“掐头”“去尾”式的删除呢?这样的处理,归根结底在于东西方的思想观念上的差异。西方人注重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尊重人性与人权,提倡悲天悯人的情怀;而中国人仍然注重集体统一的阶级观念,善于用渲染阶级对立的情绪和意识来阉割文章所应体现的个体精神与人权要求,片面强调了群体的批判思想……

由于语文教材需要面对尚未形成独立的判断与鉴别能力的未成年学生,所选文章的思想内容确实需要甄选、过滤和净化;但是,这样的做法又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以偏概全,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更要区别对待。因此,我们衷心希望语文教材的主编们,不论是人教版的还是苏教版、沪教版的,在编纂教材时,对待那些经久不衰的经典名篇,能够高抬贵手,尽量呈现原汁原味的精神大餐,少些这样“掐头”“去尾”式的删减,也让教师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少些盲目的拔高、随意地上纲上线,少些道德绑架与精神阉割,多让读者去判断、鉴别、领悟与品味,以期更加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篇5:道德绑架的议论文

对这件事情我认为这是一起道德绑架事件。那位女儿因为自己给老人买到了半程的车票结果因而让别人给自己让座,让别人担负起这样不应该由自己担负的责任,这样的行为是一件道德绑架事件,我们不应该因为这种行为的道德绑架性质而屈服。因为这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题中的女儿说自己想要尽孝心所以才给老人带去看病,并且因为想要尽孝因而道德绑架,让其余的人收到原本不应该自己担负的责任,这种行为只让自己的老人受到屈辱而不会得到被尊重被孝顺的感觉。

我们反对道德绑架,但这个任务却需要很多人的`努力,因为这是一个并不怎么容易办到的事情。就像是教师和医生的职业很容易被人道德绑架一般。作为一个老师,普通人普遍认为是应该敬职敬业,这点本来是没有任何的错误,但因为他应该敬职敬业因而要求他无私奉献,无论怎样都必须要做到为学生考虑,而不应该把自己放在某个位置,理直气壮的要求着他们做到一切,需要他们用无数的时间去做孩子的保姆,这种事情甚至还有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然而老师并不是孩子的保姆,他们只是一群给孩子授课的人,他们也是如孩子一般的人类,也应该有自己想要的自己所想要做的,不应该因为自己的私欲而要求别人如何如何。老师也需要自由,老师没有义务为他人的私欲而失去自己的身体健康。

我们现代社会,无论是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古代的‘任意礼智信’无不要求我们腰符合自己的道德观,而别人的一切都不应该我们去做出抉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道理谁不知道,但为什么却还是这般多的人不愿意用这样的观点去看问题,去做出不道德绑架的事件?

篇6:道德绑架议论文

道德绑架,这个词虽然听起来与我们来说十分遥远,却在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因为你是……所以你应该……”像这种以自己的主观认知,来约束别 人做一些类似圣人所做的人,在我们身边并不鲜见。

因为自己是年青人,是否就应该给老年人让座?这个问题曾经在微博之中引起轰动,反响强烈,年轻的网友们纷纷晒出了自己对此事的不满,以及自己曾经被迫让座的经历。

尊老爱幼,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优良传统,如今有那么多年轻人对老年人让座而感到不满,算是传统文化的缺失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我曾经看过一个视频,视频中的老人因为年青人不肯让座,一个老头就指着他骂,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其间不乏推搡,拉扯等恶意举动,最后年青人没有办法才向老人让座。视频中年青人显然是身体有些不舒服,才不能给老人让座的,老头一直很强势,很无礼,表现得比一个年青人还壮实些。由此可鉴,网友们对让座给老年人的不满是有原因的,获得如此反响,恰恰证明了此类事件在我们生活中并不鲜见。

这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起来,道德绑架这个词被多次提及,道德的定义应被重新审视,。像不给老年人让座,这种实质上就是不尊老的举动,是否违反了道德底线?

道德底线,本身就无明确的定义,其在我们的意识中,是主观且独立的。所谓道德,本身就与自身的素质,性格有关。道德的高低,造就道德底线的不同,所谓道德底线本身应由自身的素质来定,而不是以古之圣人为模板,醚让别人来生硬模仿。并且,道德底线虽关乎素质,但并非具有法律意义,何以来约束绑架他人?

当然,自身的道德底义自已是要坚守的,但拿来约束别人就不对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这是他们的自由,限制了自由,谁都会难受的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小学时便学过的道理,应以此话约束自己,拒绝道德绑架。

2、道德绑架

少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了,山顶冷不冷?

“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即以圣人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行为。道德绑架的现象在生活中也时时发生。比如说公交车上一定要给老人让车,富裕的人一定要捐钱要救济他人等等。

尊老爱幼的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让位是好心,却不是必须的责任,倚老卖老逼迫别人让位不但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反而得到别人的唾弃和嫌恶,以及别人捐不捐钱由别人的意愿决定,即使不捐钱是不道德的,那强迫捐钱的行为难道就是道德的行为?

所以不要站在所谓的道德高点去批判别人,指责之前先反思自己是不是符合这套所谓的道德准则,以高标要求别人,自己却也无法达到这个标准,实在是不要脸的两面派,不要再突出自己的“高尚”了,秀儿们,不要让道德成为他人的负担。

韩愈有言: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也。

道德不是义务,我们提倡道德,但不提倡道德绑架。道德应该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善意,而不是在别人强迫之下受伤害,本应该是社会一股良好风气,此时却成为束缚他人的枷锁。

3、被绑架的,是人心

生存在这个快速更替的时代,约束的东西自然越来越多。万物得到一定的约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但,过分的约束,甚至是变了质的约束,未必就一定是好事,正如道德绑架。

什么是道德绑架?道德绑架是一种以道德的名义过分约束和左右他人的行为。相信你一定在生活中遇到或看到过类似的场景: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这看上去似乎真的没什么不对劲,让座的人考虑到老人站着不方便,出于好心所作出的本能行为。但是每一个结局都如此圆满吗?曾在网上看到这么一件事例:一位老人带着自己的孙子乘坐公交车,当老人将孙子安置在空位上了之后,站在了一个坐着的年轻人旁边,盯着他。年轻人实在受不了,将位置让给了那位老人。其实很多时候,我觉得被过分约束和被绑架的不是道德,是人心。

看来善意的结局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圆满。

在道德绑架面前,善意显得那么可悲可哀。英国曾有过这么一位著名的慈善家Olive Cooke,遗憾的是她已经告别了世界,是以跳桥自杀的方式。在她的一生中,她尽心尽力地为慈善事业作出奉献,坚持卖了几十年的手工塑料花,为皇家退伍军人协会筹款,还捐助了二十个慈善机构,甚至连自己的退休金也捐赠了出去。我们都以为,善良的人应当是为众人的祝福和敬意所包围着的,但是,这位善良的奶奶每月接到超过两百封要求她捐款的邮件以及电话。“我已经付出太多了,我再拿不出更多了。”这句发自肺腑的话,在人性的丑恶面前,显得那么苍白,那么无力。直到她所有的积蓄被掏空,甚至连她寄给儿子的二百五十英镑失踪了的时候,道德绑架彻底切断了她最后的希望……老人尽了她的所能,人们却还在背后说她捐的太少。道德,没有被绑架,被绑架的,是人的心,而绑匪是人心中填不满的欲望。

或许你会问,“他们为什么不反抗呢?”并不是他们真的不想反抗,而是他们反抗过后,换来的并不是理解和接受,而有可能是更加刺耳的说辞和抨击。道德,它一直都在,但是人心,却会为欲望和利益所迷惑,成为它们的奴隶。

面对道德绑架,我们要敢于说出那一声“不。”面对被道德绑架的人,我们不要成为那所谓的旁观者和键盘侠。人心的欲望可以把人变成魔鬼,但是在这个世界上,仍然有真挚的善良和无私存在,仍然有理智和理解存在。正如前面说到的那个让座的故事,后头是有一位老大爷将位子让给了年轻人,说道:“我下一个站就下了。”后来老大爷站在那位老人的孙子旁边,盯着老人的孙子看,老人的孙子也受不了了,将座位让给了老大爷。

其实,道德没有被绑架,被绑架的是人心。用道德来约束自身,是圣贤,用道德来约束天下,是贼寇。

4、道德绑架

“你跟小孩子那么计较干什么”“你怎么还跟老人家吵架呢”“大家都不容易互相体谅吧”类似于这种话已经随处可见,不再仅仅是一小部分人。

小孩子去表哥家里玩,非要人家架子上的手办模型,那都是表哥辛辛苦苦攒下的,自然不会那么轻易给出去。小孩子哭闹不已,孩子父母说:“不就几个玩具吗?干嘛那么小气。”但表哥坚决不给,那小孩子便一把将整个支架柜子给弄倒了,稍微易碎一些的手办就这样摔坏了。“不就几个玩具吗。算了。”孩子父母又开口了。表哥一把抓起那个孩子,丢在地上:“赔钱。”“不就几个玩具吗,赔就是了。”那孩子的父母依然满不在乎,当表哥将摔坏的手办损失统计之后,孩子的父母大发雷霆:“几个破玩具哪里就值几万块钱了?你就是想讹我们!”表哥将官方价格一一找出来摆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依然不愿意。“既然你们管不住自己的小孩,就让我来帮你管教。”表哥持起衣架要打那小孩,孩子父母实在招架不住,只好给了钱带着小孩子走了。

这样的事情我们在生活中时常可见,可最终长辈都会告诉你:“人家只是一个小孩子而已。大度一点吧。”如果这样还体现不出事情的严重性,那就让我们来看看下个事例。

在某网站一位网友发表了一篇文章,称自己姑姑的孙子在自己嫂子怀孕四个多月的时候,在嫂子身后猛推,要不是自己赶紧扶住,嫂子就会倒在地上了!问起这个孩子为什么要推孕妇的时候,熊孩子竟然说就是为了要看孕妇会不会流产,因为电视上都是这样放的。

如果孕妇摔倒流产了,这件事情是不是也可以用“只是小孩子”来推卸过去呢?道德绑架是熊孩子的保护符,那么等他们长大了,又有什么来做他们的保护符呢?

5、请不要用错做错

“道德”这两字在我们生活以及学习中经常用到,尤其是在人性方面,但是依然会有人违背了这两字。

有些人总是以道德来威胁人,这就是“道德绑架”。对方本来没有做错事,反倒被他说着,就成了错事。

生活上的例子总是很多,还记得地铁站上,一位大妈跟一位买了座位票的女生,这位女生因没有让座给大妈,被大妈骂了一通,但是许多旁人都说“人家姑娘买了这座位的票,是应当做的啊!”但是大妈却吵着说:“我是老人哎,你应该让座吗?怎么学的,不让座给老人,没点道德修养!”这句话让许多网友很气愤。视频一发在网上,许多人都在说是大妈的问题。其实我也这么认为。

每个人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也在享受权利,更何况人家是应当的呢!反而你却用“道德”一词来评价人家,请你自己先看好词,再去使用。在生活上,很多人会以自己是老辈或者其他人士,威胁无辜人,来满足自己。口头上说“道德”,但实际又懂得什么?有人说你要有道德就必须履行义务,但我认为这是错的,义务和道德是根本两码事,不沾边。每个人都有道德底线,但是有人越过了,会变成道德绑架。有人会以自己的经历去否定他人的所作所为,不在观点问题上切入矫正,而是以一种偏激的态度去责问乃至讽刺或辱骂,人和人的经历不同会导致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看法,有部分人会认为自己经历的优先度高于他人,做不到换位思考便先去讽刺批判一番,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应该换位思考问题。而不是乱用道德,去评价一个人。

篇7:道德绑架议论文高中高二优秀作文

“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即以圣人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行为。道德绑架的现象在生活中也时时发生。比如说公交车上一定要给老人让车,富裕的人一定要捐钱要救济他人等等。

尊老爱幼的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让位是好心,却不是必须的责任,倚老卖老逼迫别人让位不但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反而得到别人的唾弃和嫌恶,以及别人捐不捐钱由别人的意愿决定,即使不捐钱是不道德的,那强迫捐钱的行为难道就是道德的行为?

所以不要站在所谓的道德高点去批判别人,指责之前先反思自己是不是符合这套所谓的道德准则,以高标要求别人,自己却也无法达到这个标准,实在是不要脸的两面派,不要再突出自己的“高尚”了,秀儿们,不要让道德成为他人的负担。

韩愈有言: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也。

篇8:莫用道德绑架的议论文

关键词:道德绑架,新闻真实,目的与手段

在一段历史时期内, 我们的新闻报道充斥着“善意的谎言”。例如, 为几代人所熟悉的雷锋、焦裕禄、黄继光等通过媒体报道树立的典型人物, 经过历史的冲刷沉淀以后, 我们知道了新闻通讯中的“谎言”:雷锋日记的后期内容是文化班子创作而由他抄写的、焦裕禄去世前枕头下并没有《毛泽东选集》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两本书、黄继光堵枪口之前的心理活动来自记者的想象……

一、善意扭曲事实, 新闻被道德所“绑架”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 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在新闻报道中, 如果意识形态挂帅, 理念先行, 用“道德”的名义压制新闻从业基本准则, 如真实、客观、公平等, 这便是道德“绑架”新闻的现象。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市场”标准对新闻报道方式的渗透越来越大, 事实选择逐渐回归新闻价值标准, 报道结构呈现职业化, 但道德“绑架”新闻的现象, 至今依然存在。例如最近一次的中国新闻奖, 其中新闻通讯类作品四成多的评审意见, 核心概念不是新闻专业的衡量标准, 而是诸如“思想性”、“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爱国主义情怀”等词汇[1]。显然, 意识形态化的道德标准是评选的标准, 而非新闻专业方面的标准。

(一) 道德“绑架”新闻价值

传播者要满足接受者享用新闻的使用价值, 如事实的重大、异常和冲突性、解惑、情感和志趣相投等等。但在实际工作中, 传媒会受到很多限制, 不能完全依照事实的新闻价值来选择, 相当多的宣传要求压制着传播者遵循新闻价值标准选择事实。例如灾难报道, 本来应该突出人与自然的冲突, 然而我国传媒的报道传统, 表现为灾害本身描述较少, 似乎不是新闻, 救灾才是新闻, 把关于基本事实的报道和企图改变事实的意向混淆并颠倒了新闻的主次。所以灾害报道要以救灾为主, 背后的逻辑是要宣传“善”、“美”的一面、“道德”的一面, 认为过多的关于灾情的报道可能会使人们产生消极情绪。

(二) 道德“绑架”新闻真实道德绑架新闻, 也是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之一。

例如汶川地震中关于抗震小英雄林浩的报道。他是经过媒体报道的汶川大地震中年龄最小的救人英雄。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 他与姚明并行, 作为中国队的国旗手步入鸟巢。当初传媒报道林浩在地震中救出两名同学的事迹, 但后来陆续爆出林浩救人事件有假。据《新京报》深度报道部主编在一次内部会议上透露, 早在2009年一次回访中, 他们就了解到这样一个情况:林浩当初是被学校的一位副校长抱出来, 放到了操场上, 后来又被送到了医院里。他们班原本有40来个学生, 活着的有10来个, 林浩跟电视台的记者说, 他救了两名学生, 所以成了英雄, 但活着的其他学生, 没有一个承认是被林浩救的。后来了解到这件事情的出入:当地记者去医院采访的时候, 很多小朋友都说自己多么勇敢, 林浩说我也救了两个人。这个时候护士跟央视记者说, 你们赶快过来, 这个小朋友很勇敢, 他救了两个小孩。后经央视采访和播出, 新闻就这样出去了。央视记者在这一报道的过程中, 并没有及时验证, 而是为了衬托抗震救灾的大主题, 宣传大灾中的大爱, 迅速将林浩树立为典型。随后, 各大媒体纷纷跟风, 谎被越说越圆。

(三) 一种新闻职业道德的悖论:道德掩盖真相

在林浩事件中, 《新京报》内部产生了争论, 有人认为应该报道真相, 因为林浩靠此获得了很多利益, 如果不报道的话, 他可能会靠着这样一个谎言, 继续获取更多的利益。也有一些人认为, 如果公开的话, 会不会伤害了一个9岁孩子的前途?《新京报》最后的决定是不作报道, 他们相信有更多传播的途径, 让大家知道这个事情, 林浩也会从这个过程中进行一些反思。林浩仅仅是一个9岁的孩子, 报纸的记者和编辑们不愿用强大的媒体力量对这样一个小孩子做批评报道。

这个决定体现的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体现了新闻工作中的职业道德, 但遵循这一职业道德的原则, 却掩盖了事实的真相。

(四) 道德“绑架”新闻客观性原则

客观报道是新闻从业的基本准则之一, 它要求报道者将事实和意见 (包括价值判断) 分开;以超脱情感的中立观点表述事实;报道中努力做到公平和平衡, 为事实涉及的各方提供应答机会。但在实际的操作中, 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常常为“道德”所绑架, 除了正面拔高典型外, 反面的情形便是较常见的“媒介审判”, 即记者或编辑以自己的道德判断, 给罪犯嫌疑人以道德审判, 诸如“杀人狂魔”、“肉弹”、“罪该万死”、“十恶不赦”、“狡辩”、“冷面被告”等等, 不给一方说话的机会, 以道德的名义影响公众。从法理学的视角看, “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 是新闻媒体职能的错位, 打乱了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 有悖于法治精神。

二、影响道德“绑架”新闻的因素分析

道德“绑架”新闻现象的出现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它是媒介生产过程中各种力量因素作用、媒体职能认知不确定的结果, 也是简单迎合受众口味的产物。厘清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才可能使媒体人有意识地发现自己行文中的问题, 进而防止问题的再现。从整体上看, 有四个层次的因素左右着媒体的内容生产, 从微观到宏观可以分为个人、组织内部、组织外部和文化四个层次[2]。

(一) 个人因素

媒体组织在生产的过程中, 记者、编辑、部门主任到总编, 都是层层的“把关人”, “把关人”具有自我审查的意识, 这个意识中就包括道德层面的审查。除了个人的价值观、生活背景以外,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角色认知也会影响媒体的内容。例如是以中立报道者身份观察还是作为参与者加入。参与者角色占主导的情形, 一般出现在社会动荡或变革时期 (中国现在便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 这种角色认知下的记者, 积极参与社会运动, 总想着推动社会向理想的目标前进, 具有精英意识[3]。相对于据守新闻专业主义的中立者角色, 参与者的角色显现更多的主观成分, 报道便不由自主地带有道德绑架的色彩。不论作为“把关人”还是“参与者”, 这两种情形都可能涉及“第三人效果”, 即他们会认为这个新闻虽然对“我”来说就是一堆材料, 但对大多数受众可能会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善意”地进行把关, 按照拔高的道德标准剪裁新闻, 形成道德“绑架”新闻的结果。

(二) 组织的因素

媒体组织内部的一些“潜规则”、惯例等, 同样影响着媒介内容的生产[4]。惯例帮助记者迅速将未知事件归类, 用统一的格式将其重构, 进行框架化处理等, 而这类框架、母题等往往是带有价值判断的。诸如“这是一次行凶抢劫”、“这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等等。

(三) 社会环境与制度因素

媒体组织以外的因素, 主要是指媒体所在的社会环境与制度环境。中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的转型期, 政府作为强权的一方, 影响力渗透一切, 远没有达到“小政府、大社会”的理想状态。我国的报刊和其他媒体的刊播必须经过审批, 均为国有资产, 宣传任务的下达一般都带有强烈的“道德”方面的考虑, 如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等。而从技术层面来看, 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得新闻更容易按照既定的道德标准来呈现, 比如对图片、视频等进行处理;另一方面, 由于信息传播渠道的增加, 使得事件有更多出口, 媒体单方面用恒定的道德标准“绑架”新闻又变得更加困难。

(四) 文化因素

从目前我国传媒的报道传统而言, 形成于1942年延安整风背景下的《解放日报》改版, 而不是建国的1949年。解放以后, 以武装斗争为背景的根据地的党报工作传统被全盘继承了下来:新闻报道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普遍而有效的宣传方式是典型报道。于是, 赋予报道以较强的道德色彩成为传统, 正面煽情到没有人性。例如先进人物不是累死, 就是带病坚持工作或不顾家人的安危无私奉献, 甚至倡导90多岁的军医坚持每天做手术, 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不能学, 不敢学。在“道德”的名下, 传播的是非道德。

三、宣扬道德的目的正当, 手段本身也要道德

如果从传媒与政治的关系来定性传媒职能的话, 其中一个方面便是传媒具有教育、引导群众的职能, 于是出现诸如传媒是人民的教科书、精神文明的场所、学习的园地等等说法。早在清朝末年, 官方开明派就在各地组织过读报活动, 通过读报来启蒙, 提高民众文化知识水平。[5]随着文化知识在社会的普及, 这种职能的认识虽然存在, 但在淡化。在我们社会的基层, 仍然有居民小区组织读报活动的, 在这个意义上, “教育者”的观点能够成立, 但不是主要功能。

在当今的信息快餐时代,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受众的注意力停留时间越来越短, 微博的流行使得很多传播内容在140字以内完成。这种情况下, 虽然事实往往是纷繁复杂的, 但一般老百姓希望接受的新闻信息, 属于泾渭分明, 可以做出价值判断, 特别是道德判断的那类, 并不希望接受的信息让人太费脑筋。媒体要适应这种需求, 就要简单地对事实的性质归类, 而一旦简单做出这样的价值判断, 就容易出现道德“绑架”新闻的现象。

以道德的名义“绑架”新闻, 很多情况下被描述为善意的, 但是目的是否能够为不合情理或不合法的手段辩护呢?马克思将这类情形描述成“目的使手段变得神圣”, 他说:“需要不神圣的手段的目的, 就不是神圣的目的, 而且, 难道报刊就不会也接受这个原则并且大声宣称‘目的使手段变得神圣’吗?”[6]不幸的是, 我们的传媒至今还在经常以“道德”的名义叙说着各种不真实的新闻或细节不真实的新闻。

本文并不是否定道德对新闻的影响, 新闻负有传播道德的责任, 但要强调:“善”与“美”的新闻, 更需要“真”。如果以“公众利益”、“道德宣扬”的名义而在具体行为中不遵守基本道德 (诸如体现人性、敬畏生命、实话实说、守法等等) , 这就证明了目的的不真实。手段的合理合法与目标的正确, 应该是对应的、统一的。

参考文献

[1]中国记协网.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目录及公告[EB/OL]. (2011-06-18) .http://www.xinhuanet.com/zgjx/jiang/zgxwj.htm.

[2]See Pamela J.Shoemaker and Stephen D.Reese:Mediatingand Message:Theories of Influences on Mass Media Content.White Plains, N Y:Longman, 1996:64.

[3]SeeBernardC.Cohen:ThePressandForeignPolicy.Princeton, NJ:PrincetonUniversityPress, 1963:191.

[4]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393-394.

[5]李斯颐.清季末叶的阅报讲报活动[J].文史知识, 2002 (7) .

上一篇:娘家代表婚礼致辞下一篇:闻集中学英语教研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