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无形资产准则的几点思考

2024-05-04

对无形资产准则的几点思考(精选8篇)

篇1:对无形资产准则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无形资产新准则存在的问题几点思考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充分借鉴了国际经验,力求国际会计准则本土化及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但新准则中,仍存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地方,本文就我国无形资产新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理论性探讨并提出笔者建议。

1.无形资产新准则中存在的问题

1.1无形资产确认的范围

1.1.1新准则中无形资产确认的范围

新准则规定,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和土地使用权。

1.1.2存在的问题

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过窄。随着经济知识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等无形资产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越来越大,我们已无法忽视新准则规定以外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的价值。比如在网络信息环境下的注册的域名,域名与企业名称、企业产品和商标等信息紧密相连。在网络环境里,它代表着企业的形象,能给企业带来有形的和无形的影响。又比如企业各种认证标识使用权,包括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认证、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标志等无形资产,企业经过一系列的验证程序、通过审核,归企业专享而不可转让。这些认证标志的使用,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样也是企业的资产。

1.2自创无形资产的计量

1.2.1新准则中自创无形资产计量的规定

新准则规定,对于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的确定应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1.2.2存在的问题

此规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没有明确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判定标准,这给了企业较大的自主空间。部分企业,为了粉饰报表或者其他的目的,利用盈余管理,随意调整资本化和费用化金额,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其次,双重职业判断,加大了判断结果的主观性和人为性。对于自创无形资产的计量,经营者和会计人员不但要职业判断是属于研究阶段还是开发阶段,而且还需要职业判断开发阶段是否满足规定中的五个特殊条件。无论是哪个判断,都是依赖于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样,就加大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难度,也使得判断结果较为主观。最后,我国的经济不够发达,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无论是经营者还是会计人员,职业素养参差不齐,职业判断能力有限,这进一步加大了判断结果的主观性,甚至被部分经营者利用,在经营业绩较为突出的,多进行费用化以达到节税目的,企业经营业绩不佳的时候,多进行资本化以提高经营业绩等等行为,进行人为调节,操控企业利润。

1.3无形资产信息披露

1.3.1新准则规定: 企业应按照无形资产的类别在附注中披露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期初和期末余额,累计摊销额,减值准备累计金额、摊销方法以及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成本和方式,以及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判断依据、摊销方法、用于担保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摊销金额等。

1.3.2存在的问题

尽管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规定披露的信息更为详尽,但仍存在一定问题:披露的形式单一,披露信息不完整。仍以披露历史财务信息为主。根据谨慎性原则,无形资产以历史成本计量,而对于无形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企业财务信息只反映无形资产的减值情况,而部分历史价值量较低的无形资产,已大幅增值,使得披露的信息失真。同时,信息披露的缺乏非财务信息指标,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了解更多的非财务信息,如无形资产的获利能力,已增值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自创无形资产项目进展情况等等。这些非财务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2.笔者的几点建议

会计记录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所以经济发展变化,也需要会计信息随之变化。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拓展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网络信息的高速发展,无形资产的内容更加丰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认证、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标志等无形资产以及人力资源应纳入无形资产中核算。这需要我国相关财务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并与之配套。

2.2自创无形资产的研发支出,首先对于研发活动是属于研究阶段还是开发阶段应制定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判定标准,使得企业能根据判定标准明确判断相关支出是费用化或是资本化,减少会计人员仅靠职业判断进行核算的主观性。其次,在企业确认符合资本化5个条件以前,可部分资本化,即允许企业按照当年发生研发支出的一定比例进行税前扣除,作为研发支出的备抵项目处理,以鼓励企业的研发行为。最后,在企业最后确认无形资产价值时,可聘请专业的中介评估机构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按照研发支出账面价值和评估结果孰低的原则,作为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如账面价值高于评估结果,则将高出部分一次性费用化。

2.3完善无形资产信息披露。除财务信息外,披露的形式和内容应更为灵活性。具体来说,可以细化单项无形资产的披露信息。在保守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对于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无形资产,除披露历史价值,也可以补充披露该项无形资产的现实价值,或某单项无形资产的具体情况。

新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的财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总体上提高了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和公司业绩的含金量,促进我国资本市场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但新准则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这要求相关部门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我国财务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继续教育,注重财务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不断推进我国新会计准则的贯彻执行。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辜位清.对无形资产相关会计问题的思考[J].财会月刊,2006.[3]刘胜强 王予尧 对我国新无形资产准则的探讨.财务与会计,2010(9).[4]朱小平杨扬 对我国企业应与管理现状的思考.财务与会计,2011(8).(作者单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篇2:对无形资产准则的几点思考

田 刚

〔内容摘要〕 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已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仅就国有资产是如何流失、原因分析以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作一个肤浅的探讨。

〔关 键 词〕 国有资产流失 原因分析 基本对策

〔作者简介〕 水城矿业集团公司 高级政工师

如何从制度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笔者主要从国有资产流失途径、原因分析以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进行初浅的探讨。

一、目前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途径

首先企业财务管理、经营管理中的流失。一是处置固定资产不入账。二是应收账款不入账。三是通过投资转移资金。四是在担保中的国有资产流失。五是购销环节的国有资产流失。六是在工程发包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七是私设“小金库”。八是偷漏国家税款,利用虚假发票报销,虚列成本。

其次是企业改制重组、产权转让过程中的流失。具体表现为:1、财产清查不彻底。2、资产评估不规范。3、资产剥离不严格。4、产权交易不透明。5、执行优惠政策不严肃。6、逃废债务。

第三是国有资产隐性流失。国有资产的隐性流失,是当前国资流失的一种新形式。一是“三产”企业无偿占用国有资产。一些国有企业投入资金、技术、物资开办大集体等各类“三产”产业。或让出适销产品的经营权给“三产”公司,或将国有企业的某个车间整建制地划出成为“三产”公司,或者为没有产权关系的“三产”公司提供贷款担保。在进行这些产权转移程序时,仅凭协商或领导意见确定,手续不全,资产转移无账可查,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二是国企“寄生公司”侵吞国有资产及其收益。主要表现是:一些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行业、高利润企业,把主营业务中高收益部分独立出来,由企业领导、员工私人投资成立的“民营”公司经营,获取的高额利润就成了职工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福利”。这类“寄生公司”不仅会造成巨额隐性国有资产流失,而且因其脱离监管易成为腐败行为的多发地带,但由于相关法规不完备、监管层认识不到位等原因,在刑法中仍是空白,这在客观上造成“寄生公司”的蔓延。三是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流失。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无实物形态,有的尚未资本化,管理难度大,也容易流失。这在一些经济状况良好,企业品牌效益好的国有企业转制中尤为突出。

第四是决策失误导致的流失。决策失误有多种原因,如局部利益或区域利益驱动、个人利益驱动、决策不符合程序、不民主、个人说了算、盲目决策等。决策失误往往体现在盲目跟进、重复建设、项目流产、没有市场竞争力的项目建设方面等等,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第五是资金帐外运作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一些企业通过转移或截留收入、利用虚假发票等虚列成本,设立“小金库”或“寄生公司”,使大量国有资产帐外运作,减少收益。如前几年查处的山西电科院山西省电力公司下属分公司在1998年到2003年间,就通过此法以发放各种奖金、为职工投资民营公司等将截留收入4285万元私分给个人,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第六是经营管理者能力局限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有些国有企业经营者受其经营管理能力所限,对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财务管理混乱,缺乏必要的内控制度或制度执行不力,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形成大量坏帐、担保损失、生产成本失控、债务到期不能支付等,使得企业连年亏损,甚至破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第七是企业高管人员渎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利用职权,侵吞国有资产。如涉嫌广东省较大国有资产流失案的珠海某集团房产案,在其集团旗下的压缩机公司总经理采取各种方式套取企业资金,侵吞企业资产,涉案金额超过5000万元。

第八是有关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不当行政行为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运营或监督、管理机构等在行使出资权、监督权、管理权时,越位干预企业自主经营权,或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的不当行政行为,造成企业决策失误、经营不善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

透过以上国有资产流失的种种现象,可以分析得出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包括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国有资产经营者的有效配置与激励机制欠缺、国有资产流转的相关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善、企业管理者素质低下、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国有资产监督不到位、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追究制度不力等。主要表现在:

一是国有资产产权不明晰。这些年,国有资产产权不明晰,出资人不明确,全民所有制的实质是,谁也不真正拥有产权。出资者不够明晰化、人格化,出资人代表的责、权、利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承担者,这种所有者的缺位为一些人挥霍、私分、转移国有资产敞开了大门。这是整个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根本原因。

二是对国有资产的宏观管理力度不够。国家针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环境有待建设与优化,如何规范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建立社会保障、促进国有资产有序流转等还在探索中。而过去对国有资产的具体管理是“婆出多门”,出资者的权力被不同部门分割,与所有者的其他权能割裂,这些部门各自行使出资者的职能,使出资者的权能逐渐演变成各部门自己的权能。这种行政部门管理企业的方式,直接影响政府对国有资产的宏观管理力度和效果。国有资产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相关行为人在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中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不明确,给不法之徒利用现行法律法规的漏洞,大肆吞噬国有资产。

三是企业经营者的有效配置与激励机制欠缺。选择、激励与约束经营者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正是国有企业管理最薄弱的地方。目前有的地方国有企业的领导人还是按传统体制选择和任命,有效的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建立,造成经营者原动力不足。这种上级组织部门考察任命的公司董事和企业经营者的方式,无法减少被选择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四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实事求是地讲,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后,其大部分国有企业仍是政府主导型的治理模式,股权高度集中。大多数国有企业在政府主导下建立了董事会、经营管理层和监事会。但现状是董事会与经理层往往是大面积交叉任职,监事会工作滞后。董事会与经理层并不能真正分离,之间的制衡关系也就名存实亡,从而影响董事议事规则及决策权力的分配,导致决策程序缺乏制约,决策不够科学、民主,出现投资或担保等损失。

五是经营者素质低下企业管理混乱。有些经营者因专业能力有限,企业管理不善,财务管理等内控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六是对国有资产运营的监督与评价不到位。监督是直接的约束,离开约束与监督,激励必然偏失方向。随着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实施,监督有了主体,但监督检查在时间上相对滞后,监督质量、时效与效果方面仍有待提高。而由财政部门组织的企业和任期考评仍是形式重于实质,企业往往以账面上的赢利来获取政府部门考核时的优良成绩。考核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考评结果的真实性一直备受争议,考评效果欠佳。所有者的监督与考评都不到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也就不足为奇了。

七是责任追究不力。责任追究不力包括责任追究制度与追究力度两个方面。因为产权不清晰,缺乏责任追究制度,没有一个明确的责任主体对国有资产流失负责。由于不承担责任,经营者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都存在着行为偏离股东利益和盲目决策的冲动,这也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几点对策

第一,构建科学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科学、可量度的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指标体系。这个评价体系要建立体现企业的效益、发展与个性包括行业、规模、经营难度、相关的宏观经济环境等,更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来确定一些量化或非量化指标。如签订经营责任制前,可由企业提出当年及未来三年的滚动发展计划。其次是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拓宽渠道,广纳贤才,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灵活用人机制。三是建立改革企业分配制度。要进行制度创新,探索实现国家、企业、员工多赢局面的国有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分配制度,用机制约束人力成本,激励人力资源,确保经营者及员工的行为不偏离出资者利益。

第二,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约束机制。在国有资产的经营中,缺乏监督与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在构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约束机制。首先,建立派出监事会制度。监事会是公司制企业法定组织机构之一,它代表出资者权益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因此,健全国有企业的监督机制,必须重视监事会工作,加强监事会的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监事会的工作成果,达到对企业财务、资产、生产经营管理及企业负责人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的目的。其次,加强政府审计监督。政府审计监督主要对大型国有企业进行不定期和定期审计来实现。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政府审计,不仅使企业置身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中,而且也能保证监督结果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增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约束与监督。

第三,进行社会审计监督。加强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力度。对审计中发现的企业舞弊或不正当交易等行为及时曝光。真正发挥社会中介审计的独立性、公正性和客观性,使其成为企业监督的有效管道之一。

第四,加大企业内部监督力度。对公司内部控制做出切实的评价,对管理中存在的缺陷或失败进行快速报告,促使高级管理层做出快速反应,并且及时地采取防范、纠正措施,使内部审计工作有机地融入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过程中。

第五,健全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一是加强企业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行为。加强企业制度建设,必须规范企业决策程序,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核算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购销管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等。以制度来规范并约束员工的行为,制度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必由之路,制度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二是规范企业内部产权管理。建立企业内部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改变过去行政管理方式,以产权为纽带对所投资公司进行治理型管理。促进所属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所投资公司董事会的决策程序以及派出高管人员的职务行为,通过代表出资者意志的产权代表在所投资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上对投资公司的投资、分配、管理制度和人事任免方案等方面的表决,有效维护出资人权益。另外,对企业所属国有资产要严格按权限进行处置。三是建立并执行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相应的专职审计工作人员。建立健全内审工作规章制度,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明确经济责任,纠正违规行为,检查内部控制程序的有效性,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四是严格企业担保制度。要强化自我保护与防范意识,从企业整体角度出发,制订对内、对外担保管理制度,对担保程序、单笔担保额度、担保总额、甚至担保责任人需承担的责任等做出详细的规定。通过严格担保制度,跟踪担保制度的执行情况,有效化解担保风险,保证国有企业的财产安全和出资人的合法权益。

篇3:对无形资产准则的几点思考

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商标权、商誉、商号、专利权、专有技术、销售网络、著作权、软件、网站域名、企业家价值、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资源性资产等。

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需要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确定了科技成果到底值多少钱、技术价值能否得到合资方的认可, 才能确定其价值及在注册资本中能占的比例。无形资产评估还可以增加注册资本金。企业的注册资本金较小, 在经营过程中就不能体现企业的形象和实力, 可能会失去一些很好的合作和发展机会。如果企业把无形资产评估作价增加注册资金, 就能巧妙、真实地展示公司形象, 迎来更多发展机遇。以无形资产质押贷款需要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担保法》规定, 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可以质押贷款。产权人及银行对知识产权的价值认同是否统一, 这就需要权威无形资产评估机构为其评估客观的公允价值。无形资产评估还可以为侵权索赔提供价值依据。在今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涉及到知识产权领域的侵权官司会越来越多, 对知识产权损失的价值如何计算, 因此, 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评估认识不足。

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人们对无形资产的作用、地位和价值认识不足, 无形资产的价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不到承认。无形资产的评估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贯彻执行, 大量侵权事件和地方保护主义的产生、严重的无形资产流失未引起一些部门的高度重视, 也是对无形资产缺乏全面深刻认识的必然结果。

2、评估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资产评估工作涉及到会计学、工程技术、市场学、法学等多门科学, 并且要知晓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以及被评估技术本身的成熟度、寿命期限、风险程度等, 要求执业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经验, 很多评估人员都是通过考试从其他行业中新近进入评估业的。虽然这些从业人员精通各自原先的行业, 但由于从事资产评估工作时间较短, 一些资深的评估人员少之又少, 缺乏相关学科领域内的知识积累和评估实践的经验积累, 难以将影响企业经营的各种因素有机地综合在一起, 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还有不少执业人员是从行政机关分流的离退休人员及聘用人员, 未经严格的业务培训和资格审查, 结果导致评估中操作不规范, 鉴定不科学, 数据不准确, 评估质量不高。

3、评估机构独立性问题。

虽然我国的资产评估机构形式上已经与政府部门脱钩, 但在实际业务中政府机构与中介机构之间权责不明确, 仍与政府产生不可避免的联系, 受制于政府的干预。同时, 在中介机构的业务中政府业务占有很重要的比重, 企业为了争取这部分利益, 会听命于政府机构。

4、无形资产评估结果披露的信息不充分。

现有的无形资产评估报告基本上都是按照有形资产评估报告模式进行表述, 为此造成无形资产评估报露的信息不充分, 如评估的价值表述不明确, 评估报告使用范围模糊, 无形资产评估信息披露不充分, 容易使评估报告信息使用者对评估结果产生误解, 甚至被有意或无意误用, 给国家、社会、单位和个人带来损失, 给评估行业带来不良影响。

三、加强无形资产评估管理的对策

1、提高评估人员素质。

无形资产评估业是依托科学技术和其他专业知识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新兴行业, 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综合性、创造性及复杂性。因此, 大力培养一大批无形资产评估的专门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不仅要求执业人员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而且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严谨的科学态度, 广阔的知识视野, 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等。

2、加强无形资产评估管理网站的建立。

财政部中注协应建立无形资产评估信息网站, 广泛搜集国内外各种无形资产交易信息, 评估掌握大量的无形资产评估信息, 并加以合理利用, 是保证无形资产评估结果真实、准确、科学的重要因素。在评估工作中建立公共信息网和常用数据库, 对于无形资产评估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高效化具有重要意义。

3、改革现行无形资产评估管理体制, 加强行业管理与行业自律。

无形资产评估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实行自律性管理, 才能克服以往行政性管理的弊端, 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和壮大。这就要求我们要尽量减少政府部门对评估的多头管理以及行政干预, 确保评估机构及人员的超然、独立, 还资产评估业本来面目, 使之真正成为客观、公证、独立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 坚决落实评估机构与行政管理部门彻底脱钩的要求, 从制度上和体制上解决资产评估业中存在的严重缺陷, 发挥资产评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应有作用。

4、规范无形资产评估报告。

笔者认为无形资产评估报告应在以下几方面做些改进, 充分披露无形资产评估假设, 充分披露选择评估方法的依据, 充分披露各种评估参数的取值依据。只有做了这些改进, 才能使无形资产评估报告准确真实。

当然, 仅本文提出的几点建议和意见来加强无形资产评估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提高各界人士对无形资产评估的重要性的认识, 建立专门的无形资产评估管理机构, 配置专门的管理人员, 加强无形资产评估管理知识的普及和培训, 使企业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参考文献

[1]、杨博;我国无形资产新准则及其适用性分析[J];经济师;2006年08期

篇4:对无形资产准则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详细指出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存在的不足,这主要包括公允价值的界定、商业实质的判断标准、损益的确认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意见。

关键词: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公允价值 关联交易

0 引言

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新准则实施近2年来,增加了上市公司虚增利润的难度、部分抑制了关联交易、打击了证券投资市场上的投机活动,毋庸质疑,新准则为规范我国非货币性交易业务的会计核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由此产生的后果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试图对这一准则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建议。

1 公允价值的界定

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能更真实地反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取得资产的成本。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下的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能避免采用账面价值计量的诸多弊端。比如当换出资产、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不变时,按照账面价值进行会计处理,一旦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发生变化,所确认的换入资产入账价值及其损益就随之变化,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同时也能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公允的、与市场密切相关的会计信息,便于其做出决策。笔者认为,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指南中多次提到的公允价值,是不包含增值税的公平市场价值。但对外的交换基础,受价税分开管理体制的影响,仍可以理解为价税合一的金额。所涉及的补价,不是收支的全部补偿金额,而仅仅是指补偿的价格差异,即不包括补偿的增值税差异。在非货币性交换事项中,是否涉及补价,关键是看这两项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否相等。在存货与固定资产的交换中,由于固定资产的原值中包含了增值税进项税,所以考虑的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是含税的,而存货中通常不含增值税进项税,所以它的公允价值就不含税。这样就造成两项资产的公允价值计价口径不一致,从而导致补价的确定不准确、不公平。对企业涉及存货和固定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换而言,新准则的收益确认显然也是不合适的。例1:甲公司将生产使用的车床与乙公司的库存商品(办公家具)进行交换,车床的原值是10万元,已提取折旧5万元,净值为5万元,公允价为7.5万。库存商品账面价值为8万,公允价值为7.5万元,该例子让两者按照公允价值7.5万进行交换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假设乙企业换入的车床仍然作为固定资产使用,乙企业用7.5万的库存商品换7.5万的固定资产。但乙企业交纳的办公家具的销项增值税为7.5×17%=1275元无法从甲企业得到弥补,而乙企业的销项税额是必然要用现金支付的,且此时的销项增值税无法转嫁出去,只有乙企业来支付。显然这样的交易在现实中令乙企业是难以接受的。因此,按照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进行等价交换,在现实操作中存在很大的弊端,不能真正实现公平等价交换。因此建议将按照“公允价值进行等价交换”改为按照“交换价值(包含增值税)进行对等交换”。

2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的判断问题

企业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根据换入资产的性质和换入企业经营活动的特征等因素,换入资产与换入企业其他现有资产相结合能够产生更大的作用,使换入企业受该换入资产影响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换出资产明显不同,表明该两项资产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准确判断“商业实质”概念,除了提升财务工作者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年末依靠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证券评价等中介机构人员在资产评估、验资查账过程中维权把关外,财政部会计政策制定部门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标准)应是正确处理资产交换计价不实,导致信息失真,影响会计质量的关键。

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中的“25%”问题

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中给出了25%(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这个定量指标,低于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适用本准则,高于25%(含25%)的,视为以货币性资产取得非货币性资产,适用其他相关准则。例2:甲公司以库存茶叶换乙公司服装,甲公司茶叶的账面价值150000元,公允价值135000元,增值税率17%;乙公司服装的账面价值120000元,公允价值125000元,增值税率17%,以银行存款支付补价11700元。设交易中无其他税费。①判断交易类型:10000÷135000=7.4%<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②计量:甲公司增值税额=135000×17%=22950元,乙公司增值税额=125000×17%=21250元。

甲公司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 服装125000

应交税费—增(进) 21250

银行存款11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35000

应交税费——增值税(销)22950

借:主营业务成本150000

贷:库存商品——茶叶 150000

乙企业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茶叶 135000

应交税费—增(进)229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5000

应交 —增值税(销) 21250

银行存款11700

借:主营业务成本120000

贷:库存商品——茶叶120000

从此例可看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和收入的会计处理没有任何区别。因此《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制定修改,没有会计意义,应该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合并。事实上,在日益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物与物的交换,仍然是通过货币收付实现销售与购买行为的统一体。在这一统一体中,尽管从表面上看,可以不通过货币收付或者只收付少量货币,来实现销售和购买行为的同时完成,但其内涵离不开货币尺度的衡量,因此,交换只是销售和购买行为的一种简化形式,与销售和购买行为没有本质的区别。

4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的确认

新会计准则规定,满足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不满足条件的,一律不确认损益。为正确核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企业必须正确区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的性质,合理划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的归属,分别归属于“主营业务收支”、“其他业务收支”、“营业外收支”等科目核算。企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的确认所涉及的税金包括价内税和价外税,价内税如换出无形资产及不动产需交纳的营业税等,价外税也就是换出存货所应缴纳的增值税销项税。从换出资产类别与税金的关系看,换出资产可分为两类,即需交纳价外税(增值税)的存货和交纳价内税(营业税)的不动产或无形资产。这两类资产的盈利过程实现时所对应的流转税处理方法是不同的,当存货对外销售时,其所对应的增值税销项税不构成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在计算存货利润时,也不从销售收入中扣减。而营业税、消费税等价内税,在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等对外出售时,构成“营业外支出”或“其他业务成本”,在计算损益时也必须扣减。由此可见,价内税和价外税对企业的损益的影响是不同的,它们在会计处理过程中有着本质的不同。

5 关注企业关联方交易

众所周知,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是公平交易,是在交易双方自愿和熟悉市场情况下进行的,从而形成的交易价格是公允的,而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往往不是建立在公平交易基础上,因为关联方之间交易通常以微妙的、非竞争性的方式进行,通过虚假的交易达到企业经营目的是关联企业惯用的手段,在日常实务工作中,企业交易特别是处在资产重组过程中的资本交易、非货币性交易、企业并购交易等的计价是否公平,交易双方是否为关联方,很难判断,需要依靠诸如资产评估、证券评价等中介机构的专业判断。为防止关联方之间虚假的非公平交易的交易行为,应做到对关联方交易进行充分的披露,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方企业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关联各方的关系,包括母公司、最终控制方、对外公开提供财务报表的最低中间控股公司,并且不仅披露发生交易的比例,还必须披露发生交易的金额。

6 存在将非货币性交易转化为货币性交易的行为

由于交易双方只要有一方支付了高于25%的货币性资产,该项交易就可确认为货币性交易,从而不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约束,所以许多上市公司将原本可以一步完成的资产置换业务转变为出售资产与购入资产两笔现金业务。而货币性交易的好处,在于高价出售资产的收入减去资产的账面价值仍可直接计入当期收益,从而实现利润操纵的目的。对于以上所述的将资产置换转换成资产买卖的行为,从形式看,这项交易反映为两笔独立的买卖行为,由于买卖过程中有了货币的收与付,因此是两笔货币性交易,其会计核算不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约束。但是,如果从交易的整个过程来看,卖是为了买,货币收到又付出,只是充当了一个交易的媒介。在这里,货币与资产的流转机制与资产置换并没有显著区别,因此从交易的实质来看,这是一笔非货币性交易。对诸如此类的交易,应依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鉴于此,可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增加一条:“在同一会计年度内,企业之间发生互相处置资产给予对方的行为,视为非货币性交易”,以约束将一次性非货币性交易转换成两步走的货币性交易。

参考文献:

[1]中华入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2008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会计准则研究组.会计准则重点难点解析[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6.

[5]崔金勋,高丽敏.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质疑.会计师.2008.8.

[6]李锡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变化及其问题探讨.时代经贸.2007.

篇5:对无形资产准则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对。套计六要素”的全面性、“日常”活动”的概念、“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概念困惑不解,指出会计六要素内容不全面,“日常活动”、“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概念逻辑循环,空对空而无法探锋。提出了作者的权宜之计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关键词:会计准照 困惑

《企业会计准贝—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以来,较好地实现了新旧转换和平稳实施,为保证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有个别地方不尽人意,提出如下:

一、对《基本准则》的几点困惑

(一)会计对象是否具体表现为会计六要素?“基本准则”在第一章第十条指出:“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令人困惑的是,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交易或者事项只能确定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要素吗?是否还涉及其他要素?从“基本准则”

第五章“利得”和“损失”的定义可知,“利得”和“损失”也是交易或者事项产生的,也就是说,交易或者事项除了涉及会计六要素之外,还涉及“利得”和“损失”。当交易或者事项发生时,不仅按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也要确定“利得”和“损失”。因此,人们按传统观念把企业会计具体对象理解为会计六要素,就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有关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定义,有关会计核算方法的定义,会计恒等式的概念等等。

(二)如何界定“日常活动”和“非Et 常活动”?根据《基本准则》对收入、费用和利得、损失的定义可知。收入和费用是在“日常活动”中形成和发生的,利得和损失是在“非日常活动”中形成和发生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对“日常活动”的定义是: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没有给出非日常活动的定义,我们只能将“非日常活动”理解为不是日常活动的活动。由于《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在“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中只给出“日常活动”的一个总括概念,没有指明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只举例说:“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保险公司签发保单、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软件企业为客户开发软件、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商业银行对外贷款、租赁公司出租资产等,均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其实,不作上述举例,人们也知道上述活动是日常活动,问题是除上述以外的活动如何界定是“经常性活动和与之相关的活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又举例说:“无形资产出租所取得的租金收入属于日常活动所形成的,应当确认为收入,但是处置无形资产属于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净利益,不应当确认为收入,而应确认为利得”。大家都知道,出租无形资产和处置无形资产,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都是偶尔为之的交易或者事项,怎么出租无形资产就是经常性活动,而处置无形资产就不是经常性活动呢?有些企业多少年都不出租无形资产,甚至根本就没有这个业务,怎么就是经常性活动呢?诸如此类的如:企业对外投资,企业对所有者分配利润,企业收到所有者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等,是日常活动?还是非日常活动?恐怕没人说清楚,以“收入”和“利得”的定义为例,《基本准则》指出:“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

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这里显然不知道“所有者投入资本”是“日常活动”,还是“非日常活动”,如果是“日常活动”,利得定义中“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会使人困惑不解,由于„„所‟有者投入资本”是“日常活动”和利得无关。反之,如果“所有者投入资本”是“非日常活动”,那收入定义中“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便是废话,因为“所有者投入资本”不是“日常活动”,怎么能和收入有关呢?要排除的话,也应该排除日常活动的活动。只排除一个“所有者投入资本”的非日常活动,有什么意义呢?在“收入”和“利得”定义中,怎么能说清楚„„所有者投入资本”是“日常活动”,还是“非日常活动”呢?

同样,在“费用”和“损失”定义中,人们也无法界定“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是“日常活动”,还是“非日常活动”,说它是日常活动,每年只进行一次,和经常性根本不搭边;说它是非日常活动,每年都进行一次,又好像在经常进行,怎么说清楚是不是经常性活动昵?

显然,不能用„经常性活动”来定义„„日常活动‟‟,笔者认为,„经常性活动”和“日常活动”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叫法,说„„日常活动”就是„经常性活动”,和说„经常性活动‟‟,就是“日常活动”没什么两样,如此定义只能导致概念上的逻辑循环。

(三)如何理解“利得”和“损失”?《基本准则》在第五章第二十七条给出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然后在第八章第三十八条给出了“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两个概念的区别仅仅是“不应当计入当期损”和“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其他完全一致,“应当”和“不应当”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笔者认为,必须先界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是什么,然后才能定义“不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如果不知道“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o e099是什么,怎么能知道“不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是什么呢:否则,就要先界定“不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是什么,然后再定义“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如果哪一个都不界定,其结果就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就是“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之,“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就是“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基本准则》给出利得和损失的定义是: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这就是说,只要是日常活动中形成或发生的,尽管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流出,都不是“利得”和“损失”,这样一来,人们通常所说的“资产减值损失”、“股票买卖价差形成的利得或损失”、“投资损失”等等,还应不应该称为利得和损失呢?怎样区分此利得、损失而非彼利得、损失呢7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权宜之计

(一)会计对象包括会计六要素、利得和损失会计对象按经济特征分类,不仅包括会计六要素,还包括“利得”和“损失‟,‟将收入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定义为“广义收入”,将费用、所得税费用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定义为“广义费用”,会计具体对象表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广义收入、广义费用和利润,由此得到利润表上利润的三个层次:营业利润=收入一费用利润=收入一费用+利得一损失净利润=广义收入一广义费用=利润一所得税费用并且得到会计恒等式:资产+广义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广义收入

(二)“日常活动”和“非日常活动”的界定笔者认为,界定“日常活动”和“非日常活动”,无非就是区别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还不如采用列举法,指出收入、利得,费用、损失各自包括的内容,归纳如表1:对于会计实践出现新的交易或者事项,再规定属于那个会计科目,这样,会计人员就不用煞费苦心去琢磨怎么也界定不清的“日常活动”和“非日常活动”了。

(三)关于利得和损失为了将日常的利得和非日常的利得、日常的损失和非日常的损失区别开来,将日常活动和非日常活动形成的利得统称为广义利得,将日常活动和非日常活动发生的损失统称为广进口贸易对辽宁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义损失。将非日常活动形成的利得称为狭义利得(即会计准则定义的利得),将非日常活动发生的损失称为狭义损失(即会计准则定义的损失),而日常活动的利得或损失,是广义的利得或损失,仍属于(狭义)收入和(狭义)费用。

广义利得与狭义利得、广义收入与狭义收入的关系如表。

三、对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笔者认为,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至少有以下两个途径:

(一)将会计六要素中的“收入”和“费用”的内涵扩大,由“日常活动”扩展到“全部交易和事项”,也即前面提到的“广义收入”和„„广义费用”,用“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分别代替“利得”和“损失”,不再单独定义利得和损失,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下述问题:

1.解决了会计对象内容构成上的混乱。会计对象按经加入M2M业务的LTE系统的随机接入性能研究济特征的分类就是会计六要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就是由会计六要素构成的,从而解决了有关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定义,有关会计核算方法的定义,会计恒等式的概念等等一系列问题。

2.避免了“日常活动”的利得、损失和“非日常活动”的利得、损失概念上的混淆不清,利得和损失仍是传统意义上的利得和损失,如股票买卖价差利得和损失,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等等。

(二)重新定义利得和损失。由于“日常活动”和“非日常活动”难于界定,不用“日常活动”和“非日常活动”定义利得和损失,为了避免和人们通常说的利得和损失区别开来,应当换成其它名称,从便于会计实务操作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义利得和损失。

2010年4月2日,财政部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争取在2011年年底前完成对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相关项目的修订工作。笔者期望在对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相关项目的修订工作中,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参考文献:

[1]祥,蒋听,何春林.新编基础会计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

篇6:对无形资产准则的几点思考

摘要:,财政部又陆续新增了一系列新准则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重新修订。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已经有大量跨国企业进驻我国,跨国贸易也日益兴起和繁盛。为了缩小由于会计准则不同导致的交易成本上升,近年来,财政部在致力于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同时,一直保持着与国际会计的趋同,此次修订也不例外。文章在回顾我国会计准则变迁史的同时,浅谈了新会计准则的几点变化并提出了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国际趋同 变迁史 会计准则

一、我国会计准则变迁史

制度是环境的产物,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规则。诺斯说过制度是一个社会博弈的规则。会计制度即指维护社会经济生活中会计活动秩序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等外在制度和保障会计制度有效实施的机制。会计制度的产生就是各方利益主体相互博弈后的结果。

我国会计制度的出现和发展过程,从奴隶社会的官厅会计的建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官厅会计逐步发展和稳定。这段时期官厅会计的主导地位是与当时自然经济环境相适应的。到了明清后期开始,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官厅会计逐渐被政府会计取代。近代中国,一直处于政治动荡时期,战火不断,在这段时期我国会计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等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会计制度变迁则伴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过程不断完善。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会计制度只是借鉴前苏联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并结合我国特色不断进行补充和修改。在这段时间,由于政治运动的冲击和经济体制僵化,对会计制度的发展冲击极大,甚至由于过度强调政治而否定会计制度的作用。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和与国际经济体系的接轨,会计制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92年11月财政部以部长令的形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宣告我国会计准则的正式诞生。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由19章共26条组成,主要定位于基本会计准则,总体表述比较原则,还不包含对具体会计事项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具体要求,但是在当时却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接下来的十几年,财政部成立专家组不断对会计准则进行完善,12月颁布《企业会计制度》,2月15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在此期间还发布了很多其他具体的会计规范。在我国会计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虽然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但是仍然在较短的时间内迈出了一大步。而且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求,始终注意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特色,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的步调。

二、新会计准则中的国际趋同

自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会计准则也一直处于紧锣密鼓的改革阶段,为了保持趋同我国也不断紧跟随其脚步。20财政部相继对《企业会计准则DD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DD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DD职工薪酬》《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DD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DD合并财务报表》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DD金融工具列报》进行了修订,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DD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DD合营安排》和《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DD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等三项具体准则。

其中为了适应我国企业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实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把原四十五条:“(五)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修改为:“(五)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的计量。”与IFRS13中公允价值计量的说法保持了一致。同时为了保持与IAS19号关于职工福利准则的趋同,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九号-职工薪酬》进行修订,首次提出了离职后福利内容并规范了短期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等内容。同时继5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DD合并财务报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DD联营安排》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2号DD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后,今年对企业会计准则的修改中也体现了与上述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三、对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思考

杜静然认为,可以把会计准则看做是一种制度,把会计准则的制定看作是一种制度安排,它随同其他社会经济制度内嵌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之中。而从当前社会经济环境现状来看,我国已经有很多企业在境外上市或者在境外筹资,国际贸易更是在各大企业中日益增加。因此为了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也为了促进资本在全球的流动,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国际趋同方向已经确定。但是“趋同不等于等同、趋同是过程、趋同是互动和趋同是新的起点”,这是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提出的国际趋同五项原则。应该把五项要求作为我国进一步建立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指引。趋同并不等同于完全照搬国际会计准则的各项规定,可能无可避免的要做出一些选择和取舍,但是应该从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保持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特色的角度出发,制定一套清楚、明确的计划,来保证我国会计制度的稳步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季秀杰.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应用.商业经济,(6)

[2] 张磊.盘点建材财会大事.中国建材报,2014.12.22

篇7:对无形资产准则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各级财政相继开展了公共财政理论指导下的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等多项改革。这些都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指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最近,财政部公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规范了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笔者试结合财政工作实践就贯彻落实办法谈几点看法。

一、明确行政事业资产的监管主体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本质上属于公共资产,其资金来源大都来自政府财政公共支出,具有资产配置领域的非生产性、使用目的的非生产性、资产使用的无偿性等特点,它不同于企业资产,没有完整的资金循环链条,其日常运转和价值补偿也需要财政资金支持。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是由政府财政部门主管政府公共资产。在我国加入WTO,各个领域的管理和改革逐步与国际接轨的大背景上,由财政部门主导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大势所趋。

1998年以后,我国各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相继撤消,但制度上未作相应调整,由此引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分工不清、体制不顺的问题,这是行政单位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弱化的重要原因。财

政部新的管理办法已经明确各级财政部门是负责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财政部门要肩负起这一重任,抓紧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机构,整合现有的分散在财政内部各职能部门的资产管理职能,同时研究、制定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评估、统计报告及特殊资产管理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切实履行起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各项职责。

二、找准资产管理的突破口

行政事业资产管理长远目标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力打造产权明晰、配置科学、使用合理、处置规范、监管公正、评价科学的管理新模式,确保资产的完整与安全,实现资产的保值和有效利用。当前,要抓住资产处置和产权变动这一突破口,全面规范各个环节的管理。难点是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管理问题。

在“非转经”问题上,首先应明确各级政府是“非转经”资产的所有者,享有这部分资产的终极处置权和收益权。“非转经”收益应作为政府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其次,要严格行政事业“非转经”的申报审批管理,对于国家财政拨给的行政事业费、上级专项补助以及其他用于维持事业正常发展、保证完成行政事业任务的资产不能转让。行政单位利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的要一律停止,已经举办的要限期脱沟。

三、认真研究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衔接问题

在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中,资产配置要体现科学、公平的原则。为此,要研究各类资产的配置标准、定额问题,逐步使资产管理与实

物费用定额和预算定员定额管理相衔接,并在编制单位部门预算时予以统筹考虑。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解决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出路。行政事业单位拟购置资产,必须由本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审核资产存量后,提出品目、数量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同意,各单位才可以将资产购置项目列入单位部门预算。在配置行政事业资产的过程中,预算单位主要是审核资金的可行性,财政部门主要是根据单位资产存量和履行职能的需要,审核资产配置的合理性。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预算的编制过程。这样做,既有利于科学配置行政事业资产,保证政府公共资产占用的公平,又有利于减少预算编制的盲目性,又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财政资金。

四、探索建立行政事业资产调剂机制

对于各行政事业性单位与组织需要新购与新建的资产,应尽可能从现有资产中调剂;把行政事业单位中超标配置、低效运转或者长期闲置的国有资产,调剂到需要的单位,以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占用苦乐不均、资产闲置浪费等问题,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必要时可将行政管理与市场化经营进行有机结合,采取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措施,鼓励资产占用单位通过资产使用权转让的方式及时将闲置资产转化成有效资源。

五、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在全面开展资产清查、摸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占用“家底”的基础上,借助“金财工程”的网络平台,开发建立全国行政事业资产管

理信息系统,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网络系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数据库、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网络系统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中央与地方、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国有资产动态管理信息平台,以全面、及时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入口、使用到出口等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提高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

六、开展对行政事业资产使用的绩效评价

篇8: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的几点思考

确认时点。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 企业于会计期末, 至少在年末检查是否发生了资产减值损失, 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新准则第四条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规定体现了灵活性和原则性的统一, 要求企业在年度终了或资产负债表日必须对有关资产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 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必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而平时各会计期末则可检查或不检查是否发生了资产减值损失, 也可计提或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平时会计期末是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自主决定。

确认标准。主要分为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永久性标准不符合"资产是能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这一观念, 不承认未来经济利益的波动, 在实务中, 识别减值损失是永久性的还是暂时性非常困难, 给会计人员和管理当局带来不少麻烦.可能性标准主要采用资产账面价值直接与界限比较, 在账面价值高于界限时, 即确认资产减值的发生, 并不关注账面价值高于界限发生的可能性。经济性标准引入了可收回金额的概念,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采用的是永久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标准。

.确认范围。国际会计准则规定, 如果存在资产可能减值的迹象, 应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果不可能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则企业应确定资产所属的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 新准则没有采用产出现金单元的定义, 而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采用了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的定义。

确认方法。由于内外因作用, 导致资产的可收回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 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确认资产减值的方法有备抵法和直接冲销法.我国目前采用备抵法, 备抵法更体现披露目的, 具有体现谨慎性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等优点, 但相对烦琐;而直接冲销法优缺点正好与备抵法相反。

2 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由于不确定因素多, 对外部信息做出正确估计和判断较为复杂。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新准则采用了多重标准, 针对不同类别和不同性质的资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采用最能体现其现实价值的计量属性.对于未来短期内将要收回的流动资产, 可以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对于以使用为目的的短期资产, 可以按现行成本进行计量;对于以出售为目的的短期资产, 可以按现行市价、公允价值或可变现净值计量;对于将会持续使用的长期资产, 可以按可收回金额计量;对于将会出售的长期资产, 可以采用销售净价、公允价值或可变现净值计量。

3 资产减值的恢复

对资产减值的恢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后, 资产的账面价值成为新的成本计量基础, 企业不应在以后期间调整资产的成本, 即不允许转回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 FASB是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另一种观点认为最后一次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后, 只有在确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所使用的估计发生改变时, 才能转回以前年度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的账面价值应增至其可收回金额, 由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而增加的资产账面价值, 不应高于资产以前年度没有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时的账面价值.两种观点各有利弊, 如果准则制定机构偏好谨慎, 更重视准则可能产生的现实影响, 力图避免因允许转回造成的利润操纵, 那么就会采纳禁止转回的观点;如果制定机构更重视准则和相关理论的关联, 希望更完美地再现理论的精髓, 并不特别重视因允许转回可能造成的利润操纵, 那么它就会采纳允许转回的观点。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年度终了, 企业应计提的减值损失准备如果高于已提损失准备的账面价值, 应按差额补提损失准备;如果低于已提损失准备的账面价值, 应按差额冲回已提的损失准备;已确认并转销的资产减值损失, 如果以后又收回, 应当调整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基于谨慎性原则的考虑, 我国对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情形严加限制, 强调只有原来导致资产发生减值的因素在当期发生有力变化, 使得其可回收金额超过账面价值时, 才允许转回以前期间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 我国企业利用减值转回人为调整利润现象频频发生, 对2004年度减值损失转回金额最大的前20家上市公司年报进行分析, 发现这些公司, 通过转回前期资产减值损失不同程度地人为调整损益, 2家ST公司分别增加当年利润32495万元和4 500万元, 占各自当年净利润的309%和581%, 成功地摘除了ST;4家上市公司分别增加当年利润28 080万元、6 885万元、6373万元和5 003万元, 避免当年出现亏损;6家上市公司维持或提升了公司的业绩.为了杜绝这些现象, 新准则明确规定已经计提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

4 资产减值的列示

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和存货跌价损失记入"管理费用"账户, 因其均为流动资产损失, 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密切相关;长期投资减值损失、短期投资跌价损失以及委托贷款减值损失记入"投资收益"账户, 三者均为投资损失;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减值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均为长期资产的减值损失, 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相关度较小。若某种无形资产不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 则全部转入当期管理费用, 而国际准则列入其他费用净额。

企业的资产减值损失在利润表上分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投资损失分别扣减利润总额, 分别作为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净额、投资净收益3个项目列示。按《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规定, 企业单独编制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作为资产负债表的附表。将企业计提的减值本期增加数、本期减少数、资产账面价值及净值单独反映, 而以前则是在资产负债表主表上反映, 现在资产负债表主表反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固定资产净额, 这是重要性原则的体现。

5 资产减值的披露

对资产减值结果的披露阐述和规定较为详尽的是IAS 36, 它不但要求披露当期应当计入损益或直接冲减权益的资产减值的金额、在损益表中的项目、当期冲回的减值损失, 还对分部报告中应披露的减值信息做出规定.我国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资产减值相关的下列信息:当期确认的各项资产减值损失金额;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累计金额;提供分部报告信息的, 应当披露每个报告分部当期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相对于《企业会计制度》中存在的对披露内容要求过于简单的问题, 新准则有了很大的改进。

资产减值的披露方式从对损益分析的影响角度看, 主要有不计入损益直接计入权益、计入经常性损益和计入非经常性损益3种观点。不计入损益直接计入权益观点是为了防止利润操纵, 没有理论依据, 目前支持者甚少。应计入经常性损益观点认为如果没有减值, 相对于减值损失的数额将通过折旧或摊销在一段时间内分配计入经营活动的成本, 既然折旧费或摊销费作为经常性损益, 减值损失也可以。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 即使不减值, 相对于减值损失的数额势必将通过折旧或摊销在一段时间内分配入经营活动的成本, 由于减值和摊销、折旧发生的原因不尽相同, 减值往往是由非正常因素导致的, 将其作为非经常性损益披露, 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正确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并且不是所有的资产都能折旧和摊销。因此, 资产减值损失的披露方式采用非经常性损益披露更为适宜。

新准则更多地考虑了我国的实际情况, 针对《企业会计制度》所带来的不足, 引入了总部资产、资产组、资产组组合等全新的概念, 明确了进行减值测试的前提, 加强了实务可操作性, 提出了按资产组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 规定了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方法;既适应中国企业的实际状况, 又保持适当的前瞻性, 相信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 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

摘要:2006年, 国家财政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 单独制定并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专门的准则规范体系使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更趋规范, 可操作性更强。本文将对此做些探讨。

上一篇:课赛《狼和小羊》教案下一篇:危急值管理与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