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建设林浆纸一体化的主要政策

2024-05-11

鼓励建设林浆纸一体化的主要政策(精选4篇)

篇1:鼓励建设林浆纸一体化的主要政策

鼓励建设林浆纸一体化的主要政策

财政税收扶持。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企业从事农、林项目的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对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投资项目的进口自用设备,除国发〔1997〕37号文件《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原来各自分散、独立的相关税收政策,进行全面系统的整合,使国家对林业产业的税费扶持政策更加明确,并且得以延续。

金融政策扶持。国家鼓励国内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和外商投资建设林纸一体化项目,并在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内外商业银行贷款等方面对林纸一体化建设予以积极支持。同时,鼓励条件好的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企业债券。

《林业产业政策要点》要求政策性银行应在业务范围内,积极提供符合林业特点的金融服务,适当延长林业贷款期限,对林业项目给予积极支持。建立面向林农和林业职工个人的小额贷款扶持机制,适当放宽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

《造纸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具备条件的制浆造纸企业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和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国内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应优先给予国内大型骨干制浆造纸企业建设项目融资支持。

林权扶持。建立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交易平台,积极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

贷款贴息政策扶持。中央财政对林业龙头企业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林产品加工业贷款项目,各类经济实体营造的工业原料林贷款项目,山区综合开发贷款项目,林场(苗圃)和森工企业多种经营贷款项目,林农和林业职工林业资源开发贷款项目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贴息。

《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关于加快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以木材为原料的制浆造纸企业可按消耗每立方米木材提取10元以上、一般不超过20元的造纸林基地建设资金,专项用于造林、营林等生产活动,提取的资金计入制浆造纸产品的成本。造纸林基地建设资金具体提取标准,由制浆造纸企业自行确定,目前已经高于提取标准的可不再降低。

《关于加快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国家适当安排一部分专项投资,支持造纸林基地建设;造纸林基地建设贷款纳入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范围,根据林业特点确定信贷政策,可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和宽限期,并允许以林地、林木资源作抵押;国家财政按现行规定继续给予林业项目中速生丰产林贷款的贴息,并适当增加贴息比重。

关闭落后产能。到2010年,有效产能达到9000万吨,淘汰现有落后产能650万吨,纸及纸板新增产能2650万吨,为林纸一体化提供发展空间。

篇2:鼓励建设林浆纸一体化的主要政策

赵 琳

(四川永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乐山,614500)

《中国造纸》2011年第30卷第1期 P37-39

摘 要:介绍四川永丰年产12万t漂白竹浆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建设、工艺技术、设备配置以及成功投运情况。

关键词:漂白竹浆项目;国产设备;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TS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4-508X(2011)01-0037-03;

作者简介:赵 琳先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制浆造纸企业生产技术和项目管理工作。

博主说明:四川永丰纸业是采用的DDS蒸煮技术,也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间歇蒸煮竹浆生产线!

四川永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丰)是以竹子为原料生产优质竹浆板和文化用纸及生活用纸的企业,总资产16亿元,产能25万t/a,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永丰牌”静电复印纸在非木浆产品中名列前茅,2005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永丰拥有30多年竹材制浆造纸经验,在竹材原料的培育和经营、生产规模、工艺技术及产品质量等方面,处于全国竹材制浆造纸领域的领先水平。

永丰年产12万t漂白竹浆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是经国家发改委核准的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一条漂白硫酸盐竹浆生产线及辅助工程,含2.4万hm2林竹原料基地,总投资10亿元。项目主体工程于2007年5月开始土建施工,2008年11月单机调试,2008年12月投料试车,半个月生产出合格产品。2009年全年生产漂白竹浆12.1万t设备运行可靠,产品质量稳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全年企业盈利近1000万元。实现了当年试运行,当年达产,当年收益的目标。该项目于2010年1月通过国家环保部的环保验收, 2010年8月通过国家发改委项目总验收。工艺路线和设备配置

永丰年产12万t漂白竹浆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工艺路线和设备配置的主体思想,就是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我国竹纤维原料化学制浆的技术和经验,以节能环保,清洁生产为目的,兼顾项目投资和经济效益,选择国产设备为主(设备国产化率达80%以上),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国外引进,建成一条技术先进、设备可靠、规模适宜、投资节省的制浆生产线,使项目的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设备装备水平达国内领先。1.1 制浆生产线

(1)备料:原竹经削片(或用外购竹片)、筛选、洗涤、脱水,送料仓贮存,再经出料螺旋送蒸煮锅。主体设备鼓式切竹机、摇摆筛、鼓式水洗机和双螺旋脱水机等全部采用国产化设备。生产能力:每天运行18 h能满足500 t浆产量的供料。(2)制浆:蒸煮采用适宜于竹材制浆的低能耗间歇蒸煮系统,硫酸盐法制浆,共有6个阶段:料片填充、温充、热充、升温保温、置换和放锅。除第4和第6个阶段外,其余每个阶段都伴随着药液(黑白液)的加入和置换过程,不同温度的黑液通过设定好的程序控制送入不同温度的槽区贮存,并供下一锅继续循环使用。在蒸煮过程中,药液通过毛细管作用和扩散作用,进入料片内部。化学反应主要是药液与木素发生降解反应,使木素的大分子分解为较小的能溶解在水中的碎片,或把亲水取代基与木素大分子相连接,使它的衍生物可溶于水中,使纤维与木素分离,达到蒸解料片的目的。蒸煮锅选用4台国产的250 m3蒸煮器,现场制作温热黑液槽,蒸煮能力可达560 t(风干浆)/d。

洗选采用逆流洗涤、封闭筛选、中浓氧脱木素。蒸煮喷放的浆料首先经除节后送鼓式真空洗浆机串联洗涤,再经氧脱木素后进行压力筛选,经2台真空鼓式洗浆机串联洗涤脱水后送无元素氯(ECF)漂白系统。主设备鼓式真空洗浆机和各个反应塔为国产设备,压力筛、中浓泵等重点设备为进口设备。

ECF漂白:采用D0EOPD1三段漂白流程,使用二氧化氯(ClO2)作为主要漂白剂。其原理是:在一定环境下ClO2与木素反应,ClO2很容易攻击木素的酚羟基使之成为酚氧游离基,然后进行一系列氧化反应,结果木素由大分子变成小碎片,反应增加了浆中残余木素的水溶性和碱溶性,有利于木素的溶出。ClO2与非酚型的木素结构单元反应,但反应速率大大降低。ClO2与环共轭双键反应,从而增加了残余木素的水溶性和碱溶性。ClO2对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反应比氧、氯和次氯酸盐少得多,所以ClO2漂白选择性高。主设备鼓式真空洗浆机和反应塔为国产设备,中浓泵、混合器等为进口设备。

(3)ClO2制备:采用R8法制备ClO2,原料为氯酸钠、硫酸和甲醇[1]。反应制得浓度为8~11 g/L的ClO2溶液,在低温下储存,供漂白使用。工艺和设备从国外引进,冷冻站由国内配套。

(4)浆板机:采用国产夹网压榨气垫干燥浆板机,配套切纸及打包线。是目前国产运行的最大规格的气垫干燥浆板机之一。1.2 碱回收系统

与制浆配套的碱回收系统,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国内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设备。

(1)黑液蒸发:黑液蒸发站工艺设计消化吸收了国外木浆黑液结晶蒸发的先进技术,采用国产九体六效全板式蒸发器,入炉黑液浓度≥65%。

为减少总还原硫(TRS)的散发和对环境的影响,蒸发器Ⅳ、Ⅴ、Ⅵ效设有自汽提,将蒸发的二次冷凝水轻重分流,配有气提塔和高浓臭气燃烧火炬,将蒸发工段气提气体(SOG)和真空系统的小体积高浓臭气(LVHC)送火炬燃烧。

(2)燃烧:采用单汽包低臭型竹浆专用燃烧技术,配双列四电场静电除尘设备,静电除尘率达99.5%。

(3)苛化::苛化系统主要采用传统澄清设备和压力过滤设备,白泥和绿泥的洗涤采用预挂真空过滤机。1.3 公用工程

(1)热电站:热电联产自备电厂的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技术,次高温次高压参数,配静电除尘设备,选用双抽冷凝式汽轮发电机组。

(2)废水处理站:废水处理选用德国百乐克工艺技术进行二级生化处理,第三级选用物化法絮凝沉淀进行深度脱色处理。废水从厂区废水管网汇流至集水池,经中和池用污水泵提升到斜筛去除废水中的纤维及部分CODCr,同时回收部分纤维。过斜筛后废水进入预沉池,控制预沉池水温符合要求,然后废水进入均质池冲气搅拌,同时投加营养盐,以利于生化处理。废水接着进入曝气池,去除大部分的污染物质,然后进入澄清池实现固液分离。澄清池出水投加絮凝剂,同时亦投加助凝剂进行脱色处理,处理后的水进入后絮凝池中再沉淀实现固液分离,出水即可达到排放标准或部分回用。澄清池分离后的部分污泥回流至曝气系统,剩余污泥与初沉污泥、后絮凝污泥一同泵送到污泥浓缩池,浓缩后再由泵送到带式压滤机进行脱水,使污泥含水量降至70%左右外运填埋。出水CODCr≤100 mg/L,色度≤40倍。单位产品投资额与设备国产化率

永丰年产12万t漂白竹浆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在试运行基础上经过几次消缺改造,2010年前10个月实现产品产量13.48万t预计全年可以实现产量16万t。按照项目最终决算报告数据计算,每万吨产品的投资额不高于7000万元。永丰年产12万t漂白竹浆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投资比率及国产设备比率见表1。

表1 投资比率及国产设备比率

项 目 土建工程投资 建筑安装投资 设备投资

其中国产设备 待摊投资 其他投资 总计产品质量、节能减排及部分技术经济数据 3.1 产品质量

生产的漂白竹浆板符合QB/T2608—2003漂白硫酸盐竹浆产品标准要求,见表2所示。

表2 产品质量指标

指标名称 行业优等品标准

抗张指数/N*m/g ≥55.0 耐破指数/kPa*m2/g ≥5.0 撕裂指数/mN*m2/g ≥8.5 白度/% ≥87 黏度/mL/g ≥650

尘埃度/ [mm·(500 g)-1]

0.3—1.0 mm 25 1.0—4.0 mm2 20 >4.0 mm2 不许有 交货水分/% ≤20.0

本项目产品

55.0—70.0 5.0—5.5 9.0—12.5 87.0—88.0 ≥70023 18 无 ≤15.0

占总投资比率/%

20.54 7.59 48.88 41.35 14.08 8.91 100

备 注

占设备总投资比率的84.61%

3.2 节能减排及部分技术经济数据

生产线节能减排及部分技术经济数据见表3所示。

表3 节能减排及部分技术经济数据

名称

国家或行业标准

项目

项目实际

标准名称

指标 pH值 6~9 色度/倍 50 悬浮物/mg·L-1 70 BOD5/mg·L-1 50 废水

CODCr/mg·L-1 200 氨氮/mg·L-1 15 总氮/mg·L-1 18 总磷/mg·L-1 1 AOX /mg·L-1 15 粉尘/mg·m-3 200 锅炉废气

二氧化硫/mg·m-3 1200 氮氧化物/mg·m-3 650 颗粒物/mg·m-3 120 碱炉废气 二氧化硫/mg·m-3 550 碱回收率/%

蒸煮用碱

自给率/%

煤耗/kg·t-1浆

650 蒸煮工序蒸汽消耗/t·t-

1浆

抄浆工序蒸汽消耗/t·t-1浆

生物质能源占浆厂耗能比例/%

水耗/t·t-1浆

6.5~7.5 ≤40 20 32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100 物排放标准》(GB 0.21 3544—2008)1.81 0.1 ~2·8 1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419 标准》(GB 16297—1996)46 表2二级标准 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

348

排放标准》(GB

13223—2003)

95.5100≤350≤1·0

≤1·2

5≥65≤50结 语

永丰年产12万t漂白竹浆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的成功建设和顺利投产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山区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永丰长期坚持林浆纸一体化发展战略,通过实施林浆纸产业化经营,收到了扩大基地、促农增收、绿化山川、保障资源等多赢效果。永丰所在地沐川县林地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99万hm2上升到现在的9.67万hm2,森林覆盖率由13.9%上升到67.5%,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发展。

永丰年产12万t漂白竹浆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进行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评价验收的结论为:

①目工艺技术先进,采用低能耗间歇蒸煮、全封闭筛选、氧脱木素、ECF漂白、气垫干燥、九体六效全板式结晶蒸发、单汽包低臭型竹浆专用燃烧等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②设备选型科学合理,国产化率达80%以上,装备总体水平国内领先; ③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要求并符合竹材制浆特性; ④项目设计紧凑、流程顺畅、布局合理; ⑤产品质量稳定,符合行业标准、满足用户需求;

⑥环保设施配套齐全、起点高、成熟可靠、运行稳定,各项排污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⑦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⑧单位产品投资额低,项目投入产出比高。

总之,永丰年产12万t漂白竹浆林纸一体化项目工艺技术先进,设备选型合理,国产化率高,充分体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是竹材制浆工程的成功典范。参考文献

篇3:林浆纸一体化:引领产业的未来

12月14日,以“林浆纸一体化:引领产业的未来”为主题,由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联合APP(中国)主办的2013中国纸业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京举行。论坛汇聚了来自政界、业界和学界的近百位嘉宾,就中国纸业发展现状、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谭天星出席论坛并讲话,中国新闻社社委、社长助理张平,APP(中国)文化用纸事业部总经理、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志明代表主办方致辞。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高延敏,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国家林业局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副司长孙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中国造纸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伟,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院长曹春昱,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锡土发表演讲并参与现场对话。论坛上,来自APP的两位代表分别就林浆纸一体化模式和纸业节能减排进行了案例分享。

中国纸业可持续发展论坛源自2008年,秉承“绿色承诺 绿色发展”的理念,已成为推动中国造纸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阵地。

谭天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部署,强调生态文明的建设,这充分体现了国家打造美丽中国的决心和信心。这也意味着国家将继续加大淘汰造纸业落后产能步伐,力促纸业发展走上低碳之路。因此,面对国家战略和未来发展之路,造纸业应创新产业模式,完善产业协同推进建设,立足可持续发展,提升行业竞争力,从而促进整个造纸业更加低碳、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高延敏:打造中国纸业“升级版”

造纸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制造之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同步考虑,这是对于可持续发展最简单的要求。其次,造纸业要走创新驱动的思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但目前更重要的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第三,造纸企业要不断培养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忠诚度,要让产品有延续性和持久性。第四,要增加环保方面的投入,这一点无论是对于社会,行业还是企业,都越来越紧迫。第五,要考虑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最后,造纸业要建设社会诚信,要履行社会责任。

别涛:造纸业应规模化发展

造纸工业见证了中国环境管理发展的过程。1995年时,国务院就下发了关停小造纸企业的决定,当时5000吨产能以下的企业就关停了,如今造纸企业的产能都以百万吨计了。我个人认为适度的集中、规模化再加上技术的进步,这个行业还是有希望的。

造纸业是一个高耗水、高排放的产业,需要我们有更高的技术投入、更多的社会责任的约束。另外,外部环境也在加强监督,国家通过价格、税收等手段推动着企业把这些环境代价内部化,环保监管和企业经营不是敌人关系,而是协同推进的关系。我们不要将造纸业妖魔化,要共同引导它、支持它、推动它走向绿色发展。

孙健:国家提倡林浆纸一体化

木浆造纸业是木材的深加工产业,是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2012年我国造纸工业的产量已经超过亿吨,但是木浆产量仅为22%,国产木浆仅为10%左右,这种差距正是市场潜力。

国家鼓励木浆造纸企业实行林浆纸一体化发展,鼓励企业营造原料林基地。因为企业从选种到基地建设的标准化、规模化,以及后期的利用,都要比一般分散的种植利用效率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对于造纸企业来说,怎样通过合作社,或者是基地连农户的形式,把土地充分利用起来,现在是最好的机遇。

张文魁:企业环保成本要更多内部化

中国经济增长的升级版要从“老三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转向“新三高”(高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率、高价值链条)。

过去,企业环保成本主要是由民众和社会来承担,导致我国产品价格好像很低。如今随着社会转型发展,环保成本要更多的内部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主动承担环保成本和环保责任,这样看起来是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但实际上一方面是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增进老百姓福祉,另一方面也是倒逼企业走一条集约发展道路。

张平:为纸业发展创造互动交流的平台

纸业谋求可持续发展,不仅受到市场变化的驱动,也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阶段的深刻变化相关。刚刚落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部署,提出把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和主要任务。面对日益加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一度被公众认为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的造纸业急需环保和可持续模式引领未来的发展。我们不仅要为中国造纸文化的源远流长鼓与呼,更要为中国纸业的未来发展创造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

赵伟:造纸业进入战略转型期

中国造纸业2012年产量超过了1亿吨,但是产量增速只有3.2%, 2013年前十个月增速继续放缓,大概只有5‰。

当前造纸工业正面临增长速度放缓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加等多重压力,生产经营遇到了困难。但造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会有根本性改变,行业特有的较高需求弹性系数将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继续保持同步。造纸业一定要坚定信心,通过加快转变方式,调结构,依靠科技进步的创新,练内功、提升行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曹春昱:技术是造纸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量

“十二五”期间,中国造纸工业基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理念,转型升级步入可持续发展路径,针对目前产业结构性局部过剩、资源和环境制约愈加严厉的现状,在节能减排降耗方面,关键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仍将是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现代生物技术、生物质精炼技术、膜材料处理技术、能源管理技术已开始成功地应用于造纸行业,并呈现加速普及的现象。但是如何尽快通过企业、院所合作,以及政策支持,共同使这些新技术具有可应用性,是我们发展中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马志明:坚守绿色承诺 倡导林浆纸一体化

国家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加快,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对于中国纸业提出了不可回避的变革责任。这种责任不仅承载着纸业历史的延续,还关系到造纸工业与自然关系生态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APP深知资源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始终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中国,APP是人工林种植规模最大的纸浆企业,倡导世界通行的林浆纸一体化模式,遵循了环境的保护原则,我们遵循用一棵树还一棵树的原则,如此使林业资源生生不息,真正做到产业可持续发展。

徐锡土:生活用纸发力二三线市场

虽然目前造纸业存在一些瓶颈,但生活用纸的市场潜力仍然很大。因为目前中国人均用纸量远远低于全球人均用纸量。值得一提的是,北、上、广,珠三角等地区人均用纸量已经达到7到8公斤了,未来生活用纸市场的爆发性增长会在二三线市场。

篇4:鼓励建设林浆纸一体化的主要政策

近年来,我国造纸工业发展突飞猛进,造纸工业的发展也受到了政府、NGO以及行业专家等在内的广泛关注。其原因在于: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造纸工业一直走以草浆造纸为主的发展道路,与世界造纸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纤维原料结构的不合理及供应不足的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造纸工业的健康发展。而为了促进造纸业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国际造纸大国如拿大、瑞典和芬兰早在上个世纪就开始推行“林纸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

和很多制造业一样,造纸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仍是造纸原料问题。目前国际上先进造纸企业的主要原料仍是木浆,而木浆原料又主要是由大量的人工木材来供应,因此,造纸也是一个消耗木材的产业,目前世界上大型的现代造纸企业的主要木材原料占造纸原料的93%以上,是世界木材的最大用户。据统计,造纸用材为世界工业用材的27%,每年消耗7-8亿立方米用材。而随着世界原始森林数量的减少,在国际上很多国家已把木材等森林资源作为重要战略性物资,制定种种措施限制出口,因此依赖大量进口木材会对整个造纸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不及时解决造纸业的原料供应问题,还将会大大阻碍造纸工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建立安全的国家经济体系,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便开始号召造纸企业推行林浆纸一体化循环经营模式。2001年2月,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颁布了《关于加快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执行政策。2003年6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对造纸企业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做了明确规定。当年12月,国务院就批准了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要求必须大幅提高中国纸业木浆的自给率,并计划到2010年将纸业木浆的自给率提高到20%,实现造纸业与林业共同发展。2007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又发布了国内首部《造纸产业发展政策》,进一步为造纸行业林纸一体化的发展指明方向。

目前我国造纸工业正在进入以原材料结构调整为核心的关键时期。其中以金光APP浆林纸一体化模式进行得最早,APP从1994年开始,便开始在中国推广林浆纸一体化循环经营模式,截至2006年底,APP在中国造林面积已超过500万亩。2005年3月,金光集团APP旗下的海南金海浆厂年产100万吨漂白木浆正式投产,海南金海浆厂是亚洲最大的浆纸加工基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制浆生产线,其浆厂的投产也意味着中国第一家林浆纸一体化循环经营模式的形成。目前国内大型纸业集团如泰格林纸集团、晨鸣纸业、华泰股份、美利纸业等也开始大力推进林浆纸一体化,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加快实施林纸一体化工程项目进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针对国外纸业产品进口发起的反倾销案,也坚定了大型造纸企业大力推行“林浆纸一体化”的产业模式。

我国造纸业现状分析

造纸业废水排放总量仅次于化工制造业,位居各行业第二位,废水中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高居第一。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造纸行业的经济贡献率却仅为2.2%。在“环境门”前,作为造纸术的发源地,中国纸业竟面临被淘汰出局之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造纸业前行的步履却显得格外滞缓。在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中,造纸企业仅3家:晨鸣造纸集团排名第141位;金东纸业(母公司为金光集团APP)排名第383位;华泰集团排名第429位。3家造纸企业的平均销售额为69.4亿元,为500强平均水平234.9亿元的29.5%。企业入选总数占0.6%,销售额占总额不足0.2%。

有分析认为,掣肘中国造纸业迅速发展的症结,首先是传统造纸工艺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以其对水质的污染为例:2004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221.1亿吨,其中造纸业废水排放量高达31.8亿吨,占总量的14.4%;按废水中最重要的COD来看,全国工业COD总排放量为509.7万吨,其中造纸业占了33%。

一个经济贡献率仅2.2%的“弱势行业”,却以14.4%的废水和33%的COD排放量污染着中国本来就极为匮乏的水资源,这显然是个得不偿失的“赔本买卖”。

草浆污染——历史遗留问题

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诞生于东汉时期的蔡伦时代,当时造纸的原料是以麻为主的破布和渔网;到了唐宋时期,造纸开始使用麻、树皮、稻草等原料;而当中国的造纸术传到西方后,制浆的原料依然以麻布和稻草为主。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制浆技术的出现,在西方,木材开始逐渐成为造纸的主要原料。人们发现,木材比其他原料更适合于现代化大生产,纤维形态比其他原料好,并且更易制造出各种高质量的产品,其生产效率高,易于污染治理,体积密集,便于运输和保存。

从1880年到1970年不到100年的时间里,木材在造纸原料结构中的比重已由10%上升到93%。现在世界上主要的造纸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瑞典、芬兰等,几乎全部用木材纤维造纸。过去主要用草造纸的国家,如生产草浆历史悠久的西班牙,纸张产量和质量长期上不去,品种也少。自20世纪60代开始营建造纸用材林,到70年代后期,西班牙草木比例改成3∶7后,纸和纸板的产量便猛增4.4倍。反之,一些继续以草类为主要原料的国家,造纸工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在我国,由于建国后对纸业的属性认识不足,加上森林资源非常贫乏,当时百业待兴,经济建设需要木材的领域很多,许多人错误地认为,用木材造纸是浪费资源,用草类原料才最符合中国国情。到1958年,我国纸业形成了以草为主的原料格局。20世纪70年代,纸业界的有识之士指出“中国纸业应该走以木材为主的道路”,草木之争宣告开始。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才最后明确了以木材为主的原料策。以草为主策的失误,使国内纸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事实上,中国传统造纸业对环境的破坏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建国初期,尽管国际上普遍采用木材造纸,但出于节省成本、节约森林资源的考虑,中国造纸业采用麦草作为造纸的主要原料。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草浆造纸带来的弊端不断凸现。

在人们印象中,纸业一直背负着“严重污染环境”的恶名,只不过大多数人在前面都要加个“小”字——“小造纸”。所谓“小造纸”,一般是指年产量1万吨以下的造纸企业。这些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其鼎盛时期全国竟有10000多家,现在仍有3000家左右。“小造纸”工艺简单、设备落后,缺乏污水治理设备,含有高浓度化学污染物的污水往往从“后门”直接排入了当地的河流湖泊,成为污染大户。据调查,目前大多数中小纸厂排放的污水,其COD(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指标一般都超出国家标准的3倍以上。

草浆厂为何上不去规模呢?原因有二:一是大部分草类的收割必须集中在某一季节,这就要求草浆厂必须在一个时段内完成全年的原料采购,庞大的堆放场地、原料长期日晒雨淋造成的损失,都令草浆厂非常头疼;二是由于草类纤维原料运输半径比木材小,所以草浆厂只能设在原料产地附近,规模受到原料供应量的限制,其技术装备水平相对于大规模的木浆生产相差了几十年。目前我国最大的草浆生产线只有10万吨,大多是1—3万吨。草浆厂的污染治理水平与其规模有很大关系。

草浆造纸对环境最大的污染就是排放出的废料——草浆黑液。草浆黑液含硅量大、粘度高、滤水性差,造成提取率低,一般只有80—85%,而木浆可达到95%以上。其次,碱回收率低,一般只有65—75%,而木浆可达98%。第三,用水量大。所有这些造成草浆厂中段废水排放的污染物量比木浆高6—7倍。草浆污染是国际造纸界至今尚未解决的课题。

在诸多水污染事件中,淮河污染事件比较典型。由于沿河纸厂排污严重,淮河流域水环境日趋恶化,到2004年,淮河中下游黑水四溢、鱼虾绝迹,府不得不依靠行手段强制关闭了许多小造纸厂,才避免了整个水系的崩溃。

林木造纸——匮乏阻碍发展

那么,中国造纸业能否改变以草浆造纸的老路,走上林木造纸的新途呢?专家指出,如是新途又将面临破坏森林资源的问题。森林是防治水土流失、阻止土地沙化的天然屏障,是净化空气、提高大气质量的天然氧仓,同时又是诸多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天然保护区,对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倘若为发展造纸业而伐大量的森林,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样不可小视。

2003年结束的全国第6次森林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森林覆盖率为18.21%,较1949年增加了1倍多。但中国人均占有森林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森林质量低,单位林地平均林木蓄积量小,只相当于一些发达国家的50%左右。

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所长徐大平教授说:“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每年仍然需要进口大量的木材。2004年的木材和锯材的进口量接近我国产量的一半,外贸依赖度极高。此外,中国还进口了2451万吨的纸浆、废纸和纸产品,大约相当于1亿立方米木材造纸后的产量。”一些国际舆论称:“中国在买世界的森林!”

依靠进口可以解决中国造纸业的困境吗?专家认为:每一个国家都应专注于生产自己生产效率最高的产品,国际分工使得各个国家专业化地生产最适合本国生产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使贸易各方获得更大的福利。基于这种理论,有人认为,既然中国的森林资源不具备优势,不如将造纸业淘汰出局,所需纸品全部依靠进口——况且中国现今并不缺少外汇储备。但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能源价格的高涨将使运输成本对产品的影响日益加重。更重要的是,过度专业化将削弱一个国家对于谋生的支配能力——一旦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采取垄断或敌视行为,则国民经济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一些以资源为基础的行业。如前一段的油价、铁矿石价格的急剧上涨等,就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国家的经济格局不能简单地按比较优势理论构架。

造纸业虽划属轻工类,但其原料普遍为木材,属资源性行业,不可能完全依赖进口,否则将使本国的经济安全受制于人。

草浆造纸污染环境,木浆造纸又无森林资源保障,中国造纸业面临环境与发展的两难抉择。

专家认为,原料结构不仅影响产品品种档次和质量,还影响着企业的建设规模、装备水平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和劳动生产率。在造纸工业的历史上,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都存在造纸原料草木之争的经历,然而最终,人们还是确定木材为更适合现代造纸工业的原料。目前在全球造纸原料中,木材已占到93%以上。选择木材作为造纸原料,可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品质,而且在控制污染方面也有成熟的工艺。用木材作为原料可以促使产业向循环经济方向发展。

现在,纸业已成为世界木材的最大用户。据统计,造纸用材为世界工业用材的27%,每年消耗7亿—8亿立方米,需要伐几千万公顷林地。许多年前,有人曾担心纸业是否会成为破坏全球生态系统的罪魁祸首。但是多年来世界纸业的发展证明,纸业不但没有破坏生态,而且还促进了林业的生态建设。纸业把林业基地建设作为自己生存的重要条件,在循环经济方面摸索出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良性的发展模式。这一点已从北欧、北美一些纸业较为集中的国家的产业发展中得到了印证。

统计显示,在一些森林覆盖率达到30—70%的国家,每年用于制浆造纸的木材占原木总产量的30—60%以上。如美国1974年制浆造纸用材达到1.8亿立方米,占采伐量的36%;瑞典占63.8%;芬兰占55.5%;日本是个木材进口国,1977年制浆用材为3400万立方米,占木材总消耗量的31.4%。这说明,木材制浆造纸乃是森林资源最经济合理的综合利用方式。

林纸一体化——渐进的和谐之路

解决林业资源紧缺问题,中国必须依靠大力发展人工林的策,调整产业布局。国家发改委在造纸业“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强调,要实施“林浆纸一体化”策,鼓励国内造纸企业大力营造人工速生丰产林,逐步实现“自给自足”。

所谓林纸一体化,其实质就是投资一体化和经营一体化,也就是说,林地纸厂既同属一个投资主体也同属一个经营主体。在我国,林纸一体化问题已经论证了二十多年,但进展相当缓慢。直到2001年2月,由原国家计委、财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后,林纸一体化才开始加快发展步伐。

据悉,目前全国有二十余家以木材为主要原料的制浆造纸企业,正在建设自营造纸原料林基地,但无论在总量还是品种结构上都远远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我国森林资源现状是绝对量较大,覆盖率低,人均占有量少,地域分布极不均衡,林龄结构不合理,可采资源不足,今后浆纸木材原料供求形势将十分严峻。因此,加快造纸原料林基地建设将十分紧迫。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在我国推行以木代草的林纸一体化模式还是一个渐进过程,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纸业还不能完全离开草类原料。因此,随着中国纸浆生产总量的增加,草浆生产量不但不会减少,反而还会有所增加。就此,府应加大对草类纤维制浆清洁生产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目前造纸业的治污能力;同时,要从长计议,全力推广,逐步实现以木代草,使中国纸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上一篇: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动起来下一篇:物业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