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樊推出优惠政策 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

2024-05-09

湖北省襄樊推出优惠政策 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精选3篇)

篇1:湖北省襄樊推出优惠政策 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

湖北省襄樊推出优惠政策 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

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如果到基层、到小企业或自己创业,天地也许会更宽广。日前,湖北省襄樊市推出多项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通过多种渠道就业。

据了解,今年襄樊市高校毕业生有14000余人,比去年增加了3000余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为此,今后该市在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时,录用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的比例,将不低于二分之一,以后会逐年提高。同时,鼓励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原服务单位有职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将优先考虑接收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县、乡各类事业单位,有岗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也应拿出一定岗位通过人事部门考核直接聘用这部分毕业生。

各级财政部门安排中小企业扶持发展资金时,要向聘用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倾斜。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和人事档案管理方面与国有企业员工一视同仁。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今后考录或招聘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年限,可合并计算为工龄。

高校毕业生在自主创业且符合条件时,在其自筹经费不足时,可向当地经办银行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从事微利项目的自主创业毕业生,贷款利息由当地政府承担50%。

篇2:湖北省襄樊推出优惠政策 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

安徽:稳健推进“三支一扶”

安徽在前几年选拔4000名大学生开展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三支一扶”工作的基础上,今年继续选拔600人左右,且明确由市县安排到基层有编制的单位。其中,全省每年招募200名医学专业大专以上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陕西:多渠道提高毕业生收入

陕西对到乡镇以下从医从教的高校毕业生取消见习期,可提前转正定级,并实行浮动工资制度,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向上浮动两档职务工资,大学专科毕业生向上浮动一档职务工资。参加省统一组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贫困县计划的,两年服务期满留在原地就业4年以上的,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财政补偿。对到西安市以外的煤矿、地质等事业单位一线就业的,可采取特殊考试方式招聘,对到煤矿、地质等企业就业的,由企业支付3万�D5万元安家费,允许列入企业费用,在税前扣除,并免征个人所得税。

青海:鼓励到基层自主创业

青海对自主就业和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有贷款需求的可比照下岗失业人员待遇提供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实行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的税收政策,对新办的服务型企业当年安置高校毕业生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3年以上劳动期限合同的,3年内免征营业税及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对新办的商贸企业当年安置高校毕业生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3年以上的劳动期限合同的,3年内免征营业税及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以上企业新增加的岗位,当年安置高校毕业生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3年内对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减征30%。

宁夏:建立完善就业见习制度

宁夏每年安排1000名高校毕业生到事业单位就业实习,安排1200名高校毕业生到宁南山区八县和红寺堡开发区支教,安排1000名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实习,就业实习服务期原则上为1年,支教服务期为1�D2年。

河南:加大选调生基层锻炼力度

河南提出,要注重从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大学生村干部”表现特别优秀的,可优先提拔担任乡(镇)领导职务。硕士、本科毕业的选调生在乡(镇)工作一定时期经考核称职以上的,可根据情况享受副科、正科级待遇。

内蒙古:面向基层就业定向招生

篇3:湖北省襄樊推出优惠政策 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

【关键词】河北省;大学生;就业;政策

近年来,由于恰好遭遇我国人口就业高峰,加之受到高等教育扩招速度过快、规模过大,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下降等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

一、河北省就业形势及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当前,河北省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在经济增长的强力拉动和积极就业政策的推动下,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劳动力就业总量矛盾有所缓解。尤其是近年来,省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方面的法规和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由于劳动力资源总量庞大,仍然存在劳动力总体供给过剩和结构性矛盾,加之金融危机余波未消,全省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在河北省就业大形势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就业承受的压力首当其冲。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招聘情况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中小企业成招聘的主要力量。随着河北省就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调整,应届毕业生进入大公司、大企业的机会明显下降,从毕业生就业市场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吸纳就业人员的绝对主力。但是,由于河北省城乡结构性矛盾的客观存在,这些中小型企业多位于城乡结合部甚至处在偏僻的乡镇,而不少学生又持有“宁要大中城市一张床,不要城镇乡村一套房”的心理状态,这使得就业中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

第二,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严峻,越来越多的企业受到冲击,利润空间急剧下滑。为了控制成本,裁员减薪成为企业常用的方法。据相关部门调查显示,去年全省企业除服务业用工需求比较正常,其他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用人需求量较往年下降近50%。许多企业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不裁员已经非常不易,何谈再招聘新员工。企业用工需求降低,就业市场招工用人单位数量急剧下降。

第三,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不少毕业生盲目就业。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加和经济形势严峻等种种因素使刚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很多大学生担心“毕业即失业”的危险,于是“临时抱佛脚”,不管招聘岗位与自己的学历和专业是否相称,便一拥而上,致使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了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寻求如超市上货员、餐馆服务员、后勤维修工、物业管理人员等技术含量和工作经验要求不高的职位等现象。

第四,“先就业再择业”成为许多大学毕业生无奈的选择。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许多大学生留在大城市、大公司的梦想被打破,他们不得已退而求其次,以更现实的眼光寻找着自己的就业岗位,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期望值。不少大学生认为,如果一时找不着机会,可以先想办法就业养活自己,将来再“二次就业”,目前,到基层和艰苦边远的地方也许是更现实和明智的选择。选择当村官,参加公务员考试等,也成了大学生热门的选择。

二、制约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从目前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的情况看,最大的制约因素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供求不匹配。河北省城乡两元结构性矛盾和较低的城市工业化水平,造成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而且,由于河北省产业结构偏重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以至于大量大学生与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起就业于低工资低技术含量的企业。二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存在与市场经济需求的不适应。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都急需大批有创业创新能力的人才,而教育供给力不足。计划经济的负面影响使高校没能很好地与产业合作办学,学校教育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三是信息不对称。高校尽管比较重视教育的就业导向,注重对产业信息和市场信息的搜集和分析,但由于人才培养普遍有一个教育期,相对市场实际形势的变化,存在一个滞后期。企业由于获取市场信息不足,对毕业生全面情况了解不够,在招聘大学生时出现的“高薪买低能”和有能力学生跳槽的情况使企业蒙受双重损失。大学生由于对就业形势缺乏科学分析,导致盲目就业,既造成人才资源浪费,也不利于就业市场稳定。针对以上问题以及就业新形势,河北省应积极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促进就业工作。

三、促进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定分析

(一)促进经济发展,拉动就业需求

加快经济发展是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也是保就业的当务之急。应积极实施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并举战略,努力稳定现有工作岗位,避免就业形势恶化带来消费疲软,导致经济衰退,造成恶性循环;同时,努力创造新的就业增长点,拉动就业岗位增加。近些年来,河北省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一二三产业结构失衡,战略支撑产业偏少,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当前,河北省关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加快河北经济发展搭建了坚实平台,全省各界应贯彻好这一战略部署,落实好省政府的十大产业发展规划,加大产业调整力度,促进河北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要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围绕河北省支柱产业,加大对高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为高素质大学生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要加快城市工业化的进程,积极制定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乡域经济,促进城乡经济全面协调发展。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扶持中小企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二)面向社会需求,深化教育改革

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接不够,大学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需要对接不够,大学生在校期间就业能力培养不够,很多企业在招聘到大学生后还需要让他们到企业自办的技校“回炉”,加大了企业用人成本。所以,增强市场意识,深化教育改革,面向社会需求办学,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一,改进教育体系,把教育与产业、就业联系起来,引导高校面向市场办学,实现供求匹配良性联动,从源头上缓解就业结构性的矛盾。第二,高校要把优化和调整学科设置作为教育改革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方案更新和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的改进,为河北经济建设培养多层次的实用人才。第三,高校要面向产业办学,大力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使他们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第四,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提升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在高校教育工作中的分量,通过职业心理测评、“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形式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我,评估职业机会和社会环境,择优选择职业目标和路径,使其在未来较短时间内实现个体人力资本、兴趣和职业的匹配,为顺利就业和人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加强各方联动,积极促进就业。第一,扶持相关企业,确保就业岗位。针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好缓缴社会保险费、降低社会保险费费率、给予适当相关补贴等措施,帮助企业减轻负担。第二,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完善支持创业的政策体系,实施税费减免、场地安排、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提供创业咨询服务,鼓励更多大学生加入创业者行列。第三,鼓励大学生从事特定职业。推行特别职业培训计划,提供市场激励,增强大学生从事特定职业的能力和积极性。第四,做好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保障工作。解决好到基层就业大学生的编制、工资、劳保、组织、户口等问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第五,完善市场监管和服务工作体系,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协调和监督,指定有关部门收集发布准确有效的就业信息,免费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加强社会、企业、高校、大学生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实现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供需对接。第六,完善人才预测制度,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定期对河北整个产业结构需求做专题调查,把握市场规律、行业发展规律,做好相关信息发布和失业调控工作。同时,下大力度做好特困大学生等特殊群体就业援助工作,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参考文献

[1]杨艳红.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2]邢志杰.我国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供需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4(2).

[3]胡金秀,宋占新,吴宝华.金融危机影响下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

基金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课题名称:河北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研究。课题编号:JRS-2011-1032。

上一篇:文化局工作总结下一篇:培训中心一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