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名师活动策划书

2024-04-27

访名师活动策划书(通用9篇)

篇1:访名师活动策划书

“访名师”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技能,能正确处理师生间的关系,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成果,我们第十四期顶岗实习馆陶支队中马固小学团支部积极响应河北师大“五个一”活动号召,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切实提高我们每位实习生的自身素质,使我们都有一个大的飞跃。

二、活动目的在实习生中开展访名师、拜名师的活动。通过“访”和“拜”,增加学习机会,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管理水平;了解名师、研究名师,对标定位,提高自身师德素养。

三、活动主题

加强师德教育实践,创建优秀魅力团队

四、活动时间

2012年5月22—5月25日

五、具体活动安排

1、提前预约:提前联系受访教师,并告知此次活动的目的。

2、收集材料:收集采访素材、准备采访时要问的问题。

3、邀请本校两位优秀教师进行访问。

4、召开学习研讨会,记录学习感悟。

六、活动总结

小组活动总结,记录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并上交个人学习感悟。

每位实习生将学到的教学技能、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今后的实习中,提升自我七、注意事项

1、被访问的对象要典型,能在实习生们中起到对教学、科研、班级管理等起到激励的作用。

2、采访前小组成员需积极讨论并做好充分准备,确立访问主题,访问完毕及时做好自我反思及总结。

3、加强宣传,及时将活动新闻上传博客。

篇2:访名师活动策划书

“访名师”活动策划书

“访名师”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技能,能正确处理师生间的关系,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成果,我们第十四期顶岗实习馆陶支队中马固小学团支部积极响应河北师大“五个一”活动号召,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切实提高我们每位实习生的自身素质,使我们都有一个大的飞跃。

二、活动目的

在实习生中开展访名师、拜名师的活动。通过“访”和“拜”,增加学习机会,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管理水平;了解名师、研究名师,对标定位,提高自身师德素养。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三、活动主题

加强师德教育实践,创建优秀魅力团队

四、活动时间

2012年5月22—5月25日

五、具体活动安排

1、提前预约:提前联系受访教师,并告知此次活动的目的。

2、收集材料:收集采访素材、准备采访时要问的问题。

3、邀请本校两位优秀教师进行访问。

4、召开学习研讨会,记录学习感悟。

六、活动总结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小组活动总结,记录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并上交个人学习感悟。

每位实习生将学到的教学技能、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今后的实习中,提升自我

七、注意事项

1、被访问的对象要典型,能在实习生们中起到对教学、科研、班级管理等起到激励的作用。

2、采访前小组成员需积极讨论并做好充分准备,确立访问主题,访问完毕及时做好自我反思及总结。

篇3:访名师活动策划书

赖正清, 浙江省特级教师, 衢州市享受教授级待遇中学高级教师, 龙游县小学语文教研员, 衢州市小语会会长, 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

从教40多年, 在教研岗位近30年, 为教师评点过近3000节课, 作过400多场讲座, 修改过近千篇论文、教案, 与几十位名师和骨干教师共同成长。发表论文60多篇, 研究领域涉及小学语文教学各个方面, 在识字教学的“双规教学法”、阅读教学的“三一教学法”、作文教学的“生活作文”、文本解读、诗词教学、命题评价等方面都有颇具影响的理论与实践。

徐良英:齐白石先生有句名言:“学我者生, 似我者死。”不瞒您说, 在教学生涯的某个阶段, 为了模仿名师, 我常常到了欲罢不能之境地, 用心地观看名师的课堂录像或品读名师的课堂实录, 然后再移花接木, 嫁接到自己的课堂上。结果呢, 事与愿违, 收效甚微。我们只偏向于学习名师的一招一式的“形似”, 而忽视了万变不离其宗的“神似”。请您谈谈模仿名师的利与弊。

赖正清:模仿本身是无所谓利弊的。因为, 任何技术技能的学习无不从模仿开始。厨师烹饪、医生手术、画家作画、书家写字、演员唱戏, 都少不得模仿。模仿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各个阶段都会有模仿。像我, 是民办教师出身, 当老师的第一天自己并没有上课, 而是请了一位以前当过十几年教师的生产队会计示范上课。我坐在教室后面听, 课堂的仪式、教学的流程、教师的语言、学生的活动, 一招一式看在眼里, 思考取舍, 第二天就模仿着用在自己的课堂上。当然, 你现在是衢州市名师, 我当年的模仿跟你不可同日而语, 你更多考虑的是怎样像名师那样, 把课上得出彩。比如, 学生爱表现, 教学效果好, 听课教师评价高等。而这些的确可以经常在名师的课堂教学中见到, 听课者肯定会产生模仿学习的冲动。正因为这样, 许多学校对外出听课老师都有“移课”的规定, 就是在外面听了名特教师上课, 回校要模仿名师的招式, 移植所观摩的某一堂课。这是很有意义的做法。至于模仿名师上课的弊, 就是你说的“收效甚微”, 那是模仿的取舍选择出了问题, 只能作为一种警惕, 而不是模仿本身的弊端。比如像于永正老师在“千课万人”活动中曾经上过三年级的作文指导课, 轻步缓行, 谐趣迭起, 我曾经用“低级趣味”来评价。所谓低级, 是指要求放低, 难度放低。三年级才开始学写作文, 抄作文、提供主题语段、主要学习写好提示语, 这样的学习任务学生不会感到难。所谓趣味, 是指于老师扮演猴母猴子的诙谐幽默, 作文评分的慷慨奖励, “三分文章七分读”的“伪”格言, 学生都很有兴趣。除了于老师特有的表演天赋一般人难以模仿外, 其他的如果都照搬于自己的课堂, 我想也是能够出彩的。模仿当然要看自身条件, 公鸡不要比下水, 鸭子不要比上架。2012春晚的农民歌手朱之文, 他是靠模仿著名歌唱家杨洪基的“滚滚长江东逝水”首次奇迹般地出现在众人眼前的。他模仿唱这首歌, 很符合他的嗓音条件, 唱得如鱼得水。而他有一次在《星光大道》模仿唱刘欢的《好汉歌》就差强人意, 因为调太高, 难以唱得自如。朱之文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 一是模仿可以缩短到达成功的距离;二是要依据自身条件来模仿。

徐良英:对一线教师来说, 名师的课堂都会成为关注点和焦点。在名师的课堂中, 我们常常惊叹名师教学理念的超前, 感叹名师解读文本的独到, 钦佩名师智慧的课堂生成。我们常常望名师兴叹, 那么对于一线教师, 我们到底应该向名师学些什么?您能结合具体的例子与我们分享您的感悟吗?

赖正清:我2010年在《教学月刊 (小学版) 》上有一篇“卷首语”《且慢模仿》, 似乎有点反对模仿的味道, 其实我是抨击那种不顾自身条件、不顾使用环境和教学对象的“硬”模仿。像你提到的三点, 理念要先进, 解读要创新, 课堂要生成, 都是我们要大力提倡的。但我们应该模仿名师的过程, 而不是结果, 不能简单地把名师们的教学“成品”直接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比如王崧舟老师当年上《鸬鹚》, 有个精彩的片段“一‘抹’抹出了什么”, 学生、听课老师都大为振奋。后来就有许多教师在教到这儿时都要来“一抹”, 甚至于教到其他课文的类似动词也都要来“一‘△’△出了什么”, 就不见得有什么效果。其实, 关注这个动词是想由此环节把欣赏文本原来柔和悠然的“静”转化为体验欢腾活跃的“动”, 是王老师的诗意特质、文本的诗意风格、过程的诗意处理营造出了诗意的氛围, 才使学生有了诗意的发挥。否则, 学生如果天马行空, 回答抹出了天、地、钞票、房子、老婆……你不能说学生答错, 但跟教学本意相去甚远了。名师们上公开课, 我们看到的都是“台上十分钟”的绝活, 我们更应该学的是“台下十年功”的锻炼过程。当年教师技能培训, 我曾经说过, 语文老师需要具有“任政的字, 倪萍的脸, 赵忠祥的口齿, 濮存昕的语言”, 这些技能的学习和磨炼当然十分必要。而名师们理念的超越、文本的别解、环节的巧设、调控的灵动更需我们去琢磨体会。不过, 名师亦非完人, 人文至上、解读偏颇、话语霸权、学生歧视等等失误, 有时也会在课堂上出现, 我们就要有所甄别, 有所扬弃。

徐良英:窃以为, 之所以成为名师, 取决于名师的心态。在成长路上, 名师们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也会遇到一些“重峦叠嶂”。但遗憾的是, 我们面对“拦路虎”, 却不知所措或茫茫然, 但他们总是执著前行。我们发现, 许多名师在成名之前, 都有一个好心态。他们甘于寂寞, 勇于实践, 善于反思。那么, 在前行的路途中,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学习名师?

赖正清:第一, 占有时间。尽管很多人都信奉“不懂得休息就不懂得工作”, 而我还是顽固地认为, 除了少数天才, 绝太部分人要想成才成名, 时间是必备条件。现代社会, 享受越来越方便, 诱惑越来越多彩。你如果还是用前面那句话安慰自己, 享受、轻松不落于人后, 成功凭什么要垂顾于你呢?拿我来说, 刚教书时我才是一个初中生, 有了今天的发展, 我觉得只是在时间上赢了别人。人与人的聪明才智, 不过是一张纸的距离, 但时间可以拉大或缩小这个距离。

第二, 坚持“遇求”。成为名师, 是很多老师都向往的, 这是一个目标。但这个目标最好不要“追求”, 应该“遇求”——可遇不可求。“追求”要追, 容易浮躁, 也太累。“遇求”是遇, 向着目标走, 不三心二意, 顺其自然。遇到了, 当然要;没遇到, 继续走。对新教师我们提“三年五年十年”的成长计划, 其实, “十年”并非是成长的终结, 而可能是成长的新起点。

第三, 重视琐碎。精彩是琐碎铺就的。备课时把课文好好朗读几遍;课文后的生字照着田字格认认真真临摹几遍;要学生小练笔写作文, 自己也“下水”写一写。这些看起来很琐碎的事, 五年十年过去了, 就会令人刮目相看。

第四, 善于反思。贾志敏老师一词、一句、片段、全文“即席生成”的作文教学, 支玉恒老师用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的身份类比《太阳》的文本结构, 窦桂梅老师《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说书式”教学, 薛法根老师《九色鹿》的文本剪裁等等, 听课后需要我们思考与鉴别教者的意图和学生的语言收获;主题教学、诗意语文、球形建构、情智教育、生成理论等等教学流派和教学主张, 我们不能只顺着他们的理论和所举范例去学习, 更需要跳出来思考:主张会以小盖大吗?例子会以偏概全吗?实践会僵化拘泥吗?效果会离散语文吗?

徐良英:“一线名师”站在教学改革的前沿, 其课堂不仅展现个人的教学风格, 更重要的是传递教学的理念。观摩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一线教师”是带着目的和希望去听课的, 为了使自己能学有所感, 学有所获, 学有所思, 我们在观摩前应该做哪些充分的准备, 观摩时到底观什么, 观摩后还需要做哪些功课?请谈谈您的高见。

赖正清:我在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前, 一般都要先做做“功课”。搜一搜网络, 了解他的教学风格、主张、课堂实录;读一读文本, 力争有新的发现;想一想当前, 教学有哪些热点、焦点。观摩的时候主要看文本如何解读、课时如何分解、训练如何安排、教学如何有趣, 在听课笔记上及时记下感受。听课是“观”, 评课是“摩”, 研究切磋。不管发言与否, 都要做好自己评课的准备, 因为那是在理性上去学习课例, 提高自己“居高临下”看课的能力;更要好好听听别人的课评, 知道名课得失, 学习他人评课的视角。我曾经多次参加浙江大学举办的“千课万人”活动, 承担评课任务。每一次评课, 我都会提醒自己评课不要人云亦云, 不要去说一些正确的废话, 要有个性的发现、创新的表达。比如听了一位颇负盛名的名师上《清平乐·村居》, 我除了很欣赏他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的“语文化”之外, 对他在解读文本上的“偏颇”有不同看法。我就用“‘思’不断, 理还乱, 穿越时空见稼轩”为引句, 创设了“我”与稼轩——辛弃疾的一段对话这样的历史空间, 让辛弃疾现身说法, 发出我对这堂课的不同声音。去年上半年的“千课万人”, 一天听了8位名师的10节课, 我以“剑走偏锋”为题, 用了9个贬义词语评价这8位名师的课, 自贬为“歪批”——混乱比较、偏离主题、谬误引导、低级趣味、倒退分裂、平淡无奇、颠覆反动、东拉西扯、守材如命, 以这样“寓褒于贬”的形式, 抓住一点来赞赏各位名师的课。我想, 如果名师的课是一道大餐, 那么我们不能做纯粹的食客, 我们应该知道这些美味佳肴的制作秘诀, 因为我们回去还要当“厨师”的。评课就是“解密”, 但有的听课者恰恰放弃了这一机会, 实在可惜。

徐良英:在纷纷扬扬、热热闹闹的教学改革中, 确实催生了一大批名师, 这些名师催热了课堂, 催热了媒体, 也催热了大批粉丝的心。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说, 名师的课堂层出不穷, 你方唱罢我登场, 好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这与许多主办方打着“名师”的旗子.开展形式多样的“名师课堂”, 实现“名和利”的双赢有关。有人说, 名师课堂的数量在递增, 质量在下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开设公开课的目的何在?开课的本身存在哪些问题?憧憬未来, 我们如何在规范有序的“名师课堂”中, 享受名师的引领, 看到春暖花开的美丽场景。请您给我们指点迷津。

篇4:“名师下乡”活动给我的启发

亮点

首先,董明华老师有效地把握住仰卧成桥的教材。所授内容属于水平二体操技巧类项目,笔者认为两个课时为宜,第一课时重点掌握仰卧推起成桥的方法,难点解决挺髋、反手推臂动作。第二课时拓宽教学内容。此外,技巧类的体育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缺乏尝试体验,没有形成正确的技术概念,认为此类活动枯燥无味,影响教学的有序开展。董老师充分考虑第一课时的难点,采取一系列的游戏,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会挺髋动作。

其次,适应了小学生身心特点,通过层层递进的游戏,吸引练习的兴趣。三年级是中、低学段,学生认知水平低,对新事物好奇,乐于尝试各种游戏。董老师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安排头顶传球的游戏,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得他们劲头十足地参与游戏。如游戏伊始,发现个别学生柔韧性差,一味地头顶传过,腰没有成反弓,老师说:“有一组学生传得又快又好,开心地把腰都用上了!”真正让学生在“比”的气氛中,“玩”得劲头十足!在双手腰下和头上拍手游戏中,学生的激情达到了顶峰,听到口令1-2双手胯下击掌,口令3-4头上击掌,在“啪啪”的掌声中,挺髋的动作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最后,教学设计能够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步步深入。董老师一直在传达:“知识—技能”的转化,更是环绕挺髋的难点,层层落实,达到本节课的预设目标。教学初期,学生从头顶传球的游戏,接着跪在垫子上头顶传球,到后来胯下传排球,过渡到胯下传篮球,最后的双手胯下、头顶击掌,淡化挺髋的理论知识,一步一步向“挺”的运动技能转化,告诫年轻教师:教学梯度如何设置,学生如何体验单个动作,尝试完整动作。

反思

首先,笔者认为要加强新课程标准的研究,把握不同阶段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将运动技能与学习兴趣结合起来,做到了寓教于乐,快乐体育。对仰卧成桥教学内容,需要考虑顶髋动作,不仅可运用头顶传球、“猜数字”等游戏法练习,还可变化条件地练习,安排胯下传小球,过渡到传大球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顶髋和蹬地动作。总之,教学设计要具有一定的梯度,让学生从简单的游戏着手,一步一步挑战更高的游戏,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其次,教师要关注细节,把握教学的微小环节,这是体育教师的教学素养,也是一节优秀体育课的关键之处。教学之初印象深刻:学生进入垫子的方向,角度如此一致!他说:“全体向左转,靠近垫子的最右边,走到垫子的最前端向右转。”董老师将学生的走向、站位,都考虑得清清楚楚,为每名体育教师敲响警钟,只有经过深思熟虑才会关注到每名学生的站位!与此同时,仔细揣摩学生的反应,教师要把教材、学生、教案“备”在心里。如两人一组推手练习,先要求一、三排学生原地坐在垫子中间,随后让第二、四排学生从左边走到学生身后,把手掌轻轻放在同伴肩上,监督练习者指尖是否朝后,肘是否内收。他巡视指导,让学生体验动作,建立正确的技术表象。

总之,此次“体育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刺透笔者心弦!对上一节高效、实用的体育课,教师需要关注教学细节,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达到层层递进、节节贯穿的目的。同时,把握新教材,系统梳理各个版块,了解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在具体的课时中,运用实效、新颖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

篇5:11名师讲座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为提高我们对化学各个方面的认识,普及科技新知识的认识,我们觉得有必要邀请一些高校名师给我们做一些精彩的演讲,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激发我们对化学的兴趣!

二、活动目的:提高科技创新素养,培养科技创新兴趣,深刻认识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三、活动时间:2010年4月下旬

四、活动地点: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博北D101水上报告厅(待定)

五、活动单位:安徽大学化鸿学社

六、参与对象:安徽省合肥市内各高校

七、讲座嘉宾:具有相关职称的或在某一领域有深入研究的老师

八、讲座内容:与生活相关的化学问题、环境问题等

九、活动流程:

1、主持人开场白请出嘉宾,宣布讲座开始(包括嘉宾背景资料介绍)

2、主讲嘉宾就讲座主题开始讲座

3、答疑解惑:

提问方式:采用现场提问的方式向讲座嘉宾提问

问题范围、类型:与讲座主题相关(事先组织人员准备一些问题,预防冷场情况发生)保证现场气氛活跃!

4、主讲老师做点评,与主讲嘉宾合影留念,主持人宣布讲座结束!

十、活动准备:

1、活动地点申请、主持人安排(组织管理部)

2、主讲嘉宾联系:外联部(获得主讲老师的相关资料、确定主讲老师的讲座主题)

3、活动宣传:横幅宣传、海报宣传(分别张贴在各食堂宣传栏内)现场拍照、请相关媒体做宣传摄影

4、活动现场布置:提前买好气球、租好鲜花、纸杯;确认投影机、话筒、音响等设备是否良好以及如何操作,提前调试好音响设备!讲座开始半小时之前必须确保会场整洁大方、座位安排有序、电脑正常有序、话筒清晰等事项!

5、提前统计好大概有多少人,保证会场位子坐满

6、礼仪:由社团联系化院礼仪队,出两名或者四名礼仪,接待主讲嘉宾和各兄弟院校参加人员以及我校学生进场,负责礼仪工作,及时送水、提问递话筒等事宜!

十一、经费预算:横幅30元、矿泉水10元海报宣传30元、气球30元、鲜花20音响150元

总计:270元

篇6:山东大学名师访谈活动策划书

编辑:讲人生 发布时间:13-4-24 16:20:19.000

一、活动名称:讲人生——山东大学名师访谈

二、举办单位: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主办

山东大学学生会、山东大学研究生会承办

三、活动口号:不讲学术讲人生——走进名师人生,开启心灵对话

四、活动主题:

“我们向往大海,只有大海能纳百川;我们景仰高山,登高望远才知地阔天宽”,校歌中的这两句歌词,对每一个山大人来说,都是那么亲切,那么自然。我们伴着这样的歌声成长起来,度过大学生活,走过人生中最富有活力与激情,最饱含憧憬和奋斗的一段道路。

而在这段旅程中,我们的老师,扮演了至为重要的角色。从他们那里,我们获取的是知识和经验,是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深的学术造诣,更是一代代山大人海韵山魂的不断传承。在我们这所拥有的百年历史中,不知涌现出了多少专家名师。每天行走在校园里,从我们身边擦肩而过的,或许就是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散发着光芒与能量,用丰富的学识哺育莘莘学子,用人格的魅力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我们敬仰他们,热爱他们,更渴望走近他们。倾听名师的奋斗历程,感受专家的学者风范,而我们“讲人生——山东大学名师访谈“活动,就旨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与名师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山大专家学者的风范,聆听名师教授的心声。体会成长,感悟人生我们相信,我们收获的,会是很多,很多……

五、活动简介:

师生对坐,三三两两,你爱谈天我爱笑。青春的交融,激情的迸发,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引人入胜。我们这一活动,正是通过师生座谈、访谈、讲座等形式,在校园内开展的。春来草自青,我们结伴畅游;夏日茵茵,我们聆听鸟语,遍嗅花香;秋水潺湲,我们深思沉吟;冬日绵绵,我们氤氲热气中,听您将人生情怀娓娓道来。四季辗转,我们与可亲可敬的老师们共同打造一片属于山大人自己的心灵乐园。

六、活动内容:

活动采取的形式以师生访谈为主,时间、地点的选择较为多样化,以室内为主,结合户外论坛进行。名师嘉宾、主持人和同学们三方作为活动参与主体,以名师的人生经历为主线,重点针对求学生涯、工作经历、人生感悟、学术精神、特质品格等方面进行访谈活动,同时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环节。通过这一活动,使同学们更加了解我们的名师教授,分享他们的人生经历与生活感悟,收获启迪和激情,将山大人的学术精神和品格代代传承。

七、活动时间:

每一学期举办3—4期活动,安排如下:

第一学期:第6周、第9周、第11周;

第二学期:第4周,第7周,第10周,第13周。

具体日期视学期时间安排而定,并且参考教务、各学院工作安排。

八、活动进程安排:

(1)筹备工作:

1、主题与嘉宾的搜集和信息采集。与调研权益部门合作,在同学当中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搜集教师资料和活动建议,建立名师资源库、访谈主题库,确定访谈的对象、主题。

2、工作人员的配备。选拔主持人并对其进行培训,作为同学们的“代言人”,与名师进行直接交流;同时进行访谈活动工作人员的培训,保证活动进行的秩序和质量。

3、活动材料的准备。确定主题和嘉宾之后,有针对性地制作宣传材料,包括海报、传单、新闻稿等;访谈开始前的热场材料,例如专门为嘉宾制作的PPT、电子杂志和多媒体影像资料等;访谈结束后的祝福礼品,例如鲜花、工艺礼品,以及同学们手工制作的卡片,或者是现场采集的祝福册。

(2)宣传工作:

新活动开展需要打响知名度,因此宣传工作是重中之重。我们需要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具体进行如下:

1、海报。这一项内容作为历来的宣传手段还是相当有效的。但是我们的海报应当分出类型、层次和级别。应当制作两种类型的海报:彩色印刷版。适合在人流量较多的餐厅、教学楼门前展出,需要专门制作一个海报模板,包括本期主题、嘉宾简介等内容;纸质版。内容相对简易,在宿舍楼下张贴。

2、多媒体。多媒体手段也分为三部分:网站。学生会网站、青春山大、学生在线作为网站宣传的主力,需在其中发表高质量的新闻稿;电子杂志或PPT。用于访谈活动开始之前在教室内使用多媒体播放,既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又可以加深同学们对嘉宾的了解;山东大学广播电台。与之合作,在广播节目的广告时间段内播出我们的活动宣传。

3、其他。如公教楼大厅的电子屏幕,滚动播出我们的活动安排;在前期几次活动中印刷传单,在人流量较多的餐厅门口发放,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横幅,约在活动开始前一周,在校园内挂上大型横幅,起到宣传的作用。

(3)活动进行:

1、活动开场。安排能够调动气氛的活动,例如播放以嘉宾专题介绍为内容的演示文稿或电子杂志,或与嘉宾老师进行一些互动的小游戏,活跃现场气氛。

2、活动进行。形式不局限于访谈,也可以是嘉宾全程讲座或者是师生座谈,但是无论何种形式,都需要主持人全场调度、协调,紧扣主题,掌握节奏,保证整个活动过程流畅。

3、活动尾声。设置嘉宾与同学们的互动环节,进行诸如“情景模拟”、“模仿秀”和“送祝福”的小型活动,为整个访谈划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4)活动总结:

1、成果呈现。通过新闻稿、海报等形式,将访谈对话的内容和主旨用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并且在网站上发布,起到二次宣传的作用;同时为嘉宾制作一些节目花絮或者是部门成员共同制作的祝福礼品,表达对嘉宾名师的感谢之情,也是对活动成果的一次良好展示。

2、工作总结。召开总结大会,将活动的经验总结下来,并且及时记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便于下一次的改进;对干事的工作予以总结和点评,帮助其自身不断完善,最终达到整体工作能力的提升。

九.人员安排:

活动总监:山东大学学生会学术部部长。其职责是把握全局,对各校区活动实施总体协调,确保活动的顺利、有序进行; 活动执行:山东大学学生会学术部执行部长。其职责是所在校区活动的具体实施工作,主要负责前期筹划准备,协调各方,组织、安排、引领活动进程,合理配置资源,领导干事工作。

主 持 人:需具备专业主持素养的主持人,可与山东大学电视台合作,由其提供一组固定的主持人选,或者在学生会内部选拔具备主持特长的干事,进行培训。

场务干事:以学术部干事为主,适当调用其他部门干事。合理配备资源,按宣传员、联络员、技术员、安保秩序人员等严格分工。其职责是做好活动前期宣传、联系嘉宾、管理与维护多媒体设备、维持会场秩序,以及联系各工作人员和主席,保证访谈的有序进行。

宣传报道:学通社记者。其职责是负责活动的新闻稿报道工作。

宣传部干事。其职责是负责活动的海报总结工作。

礼宾司仪:以学术部干事为主,分为礼仪、引导员等。其职责是负责嘉宾以及媒体的接待、引导工作,引导观众入席,负责文件传递和嘉宾的饮水供应,体现学生会的良好风貌和礼仪。

十.活动秩序:

(1)所有工作人员至少提前45分钟入场;活动执行和场务干事在活动开始前1小时入场进行布置和安排工作;

(2)观众在活动开始前30分钟入场,由引导员引导,秩序员维护观众秩序,可根据需要划分观众座区。在活动开始前10分钟入座完毕;

(3)活动开始前5—10分钟,由主持人和礼宾司仪迎接嘉宾入场、就座。

(5)活动在规定时间开始;

篇7:访名师体会:感受名师的魅力

4月下旬我们以xx一中支队的名义采访了xx一中的党委书记——李xx。其实对于李书记我们并不陌生,早在xx实习培训的时候,我们就已经领略到了李书记的风采,讲起话来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滔滔不绝,颇有一种大家风范。

当时在培训期间他就讲到,打算在xx一中打造一种“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即力图改变“满堂灌”这种传统的被动的教学模式,开创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新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当时听了李书记的这番理论,感觉颇为惊讶,一个小小的县级中学在教学理念上能够走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真是不可思议。

我实习的学校恰巧就是xx一中,能在这样一位有远见的领导带领下工作,真是万分荣幸。而且我也有意识的在观察李书记是如何将自己的“高效”课堂理念向全校推广的。

学期之初,在全校的教研会上,李书记拿出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向大家介绍“何为高效课堂”,但是大多数教师并不理睬,只有少数几位教师不时地做笔记。散会后,大家一笑了之。在以后的半个多月里,李书记的“高效”课堂便成了办公室里的话题,但没有几位老师肯接受他的新理念,还是照样用最传统的方法讲课。

后来几次学校例会,没有见李书记再谈什么新教育理论,我以为他是见大家都不接受知难而退了。可是没过几天,李书记通知大家,刘君老师要在班内上一节英语公开课,并且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新模式。于是大家带着一种怀疑和好奇的心情来班级听课。只见刘老师用几句流利的英语把大家带入教学情境,在学习某个场景时,刘老师没有一句一句的给同学讲解,而是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不同场景,编出一些对话,并通过小组向大家展示成果。从整节课来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得非常快乐并且印象深刻。可以说,在传统模式和新的教学模式的较量下,传统模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它已经无法适用于当代素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了,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模式以其高效、自主和具有探究性等优点正在登上教育的历史舞台,展示它独有的魅力。

刘老师讲课成功后,在学校获得巨大反响,许多老师都来向李书记取经,探讨“高效”课堂新理念如何应用到课堂。半个学期过去了,“高效”课堂在一中已经不是什么陌生的名词了,许多老师都陆续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小组教学了。

现在,李书记打算在初一年级进行“高效”课堂的阶段性验收,这也就意味着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已经在教师中得到了肯定和施行。从最初的一笑了之到现在的深入人心,这其中的困难和阻力可想而知,但李书记没有放弃,正向他曾经所说:“任何一个学校都有可能成为名校,但那要看它有没有那个决心和那份坚持。”也许这就是一位名师所应有的魄力与勇气。

篇8:访名师心得

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爱护学生,严谨求实;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学工作。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教育园地。他,就是我们今天采访的名师— —于洪峰老师。

(一)谈教学经历

于老师出生于教育世家,初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邢台师专。****年正式步入教师行列,那时,刚毕业的他被分配到了村小学,担任那里的音乐和生物老师。五年后,于老师因教学成绩优异被调入威县实验中学。刚入实验中学的他就被委以重任,接手了毕业班的教学工作,而且带出了那届最好的升学成绩。三年后,于老师因各方面表现突出一跃成为学校最年轻的年级主任。

(二)谈教学理念

于老师始终信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他能精心讲授每一门课、每一节课,能真诚面对每一名学生,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教学工作中,钻研教育教学新方法,吸收先进教学理念,博采众长,大胆创新,总是以鼓励学生为主,增强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从课题导入上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欢迎。

(三)谈教学感悟

教学的真正目的不是知识地点的储存转移,而是将知识化为智慧,因此于老师身上所具备渊博的知识、聪明的才智、宽广的胸怀等各方面优秀的素质使他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而这一切均有赖于教师的学习、实践、积累、反思与创造。无论是什么科目的教师,都要有开阔的视野,这样也会使我们更多的体会到收获的喜悦和满足。“成功之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谁又知道,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痕,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是我学习名师过程中最真切的感受,每一位名师在成长过程中,无一不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学习着,积累着。

人民教师对我来说是一个既亲切又熟悉的职业,我的母亲是一位小学教师,我的童年就是在母亲的谆谆教导下成长的,她对每一名学生的细致和耐心深深地影响到年幼的我,点滴间感受到教师的神圣与伟大,从此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这个梦想就在我年幼的心灵中生根发芽。终于,我怀揣着崇高的理想和满怀的热情站在了三尺讲台上。看着孩子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一张张可爱的脸庞,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倾付自己全部的热情,把所学的知识传授给他们。如果我们仅仅只懂得书本上的知识去教育学生,那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同时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渊博的学识,其它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也都是要有讲究的。这都需要我不断地学习、探索、更全面的掌握各学科的知识,来帮助学生们更扎实掌握所学知识;“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话使我认识到要做一名优秀教师不但要有

丰富的书本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教学知识,对事业的热忱和责任感。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注意观察,不断培养和发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教师的工作平凡而辛苦,然而当我全身心投入其中时,我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幸福与快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心中的信念,希望通过我点点滴滴的努力让我的学生们都拥有一双属于自己的心灵翅膀,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的翱翔。

篇9:访名师活动策划书

..。

..高考物理名师访:考前经典技巧大点拨

一、今年物理高考哪些知识点比较重要?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网易高考聊天室参加网易教育频道和中学生报合作举办的高考名师面对面系列活动。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广州天河中学刘济宽老师,就高考物理复习冲刺等问题进行指导。

主持人:刘老师,首先请您给各位网友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刘济宽: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网易提供这样的平台,跟大家见面,我是天河中学的物理老师.我今年是教育工作以来的第17年,之前是在湖南株洲工作。99年的时候调到广州市天河中学。

主持人:刘老师对高考物理经验丰富的老师,现在离高考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您认为这段时间内,物理学科考生要注意哪些知识点?

刘济宽:高考的知识点是很多的,所有的要考的知识点都在考试大纲中有说明,哪些是一级的要求,哪些是二级的要求,所以建议考生将认真看看考试大纲,哪些知识点是比较重要的,还有哪些知识点自己掌握得不够好,或者还有哪些知识点自己平常还重视得不够。往往是一级的知识点是比较基础的要求,二级知识点是高考的要求要更高一些。

主持人:二级知识点是高考的重点吗?

刘济宽:也不完全是这样的,物理学科包括了几个大的板块,一个是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这几个板块,力学和电学是最重要的。从表面上来看,力学和电学高考的占分比例都是38%,其他的三个板块占分比例都是8%,这样合起来就是100%。

二、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主持人:您认为单选题和多选题什么解题办法和答题技巧?

刘济宽:选择题一般是10道题,物理没有分单选和多选的,都是不定向的。根据这几年的高考,通常选择题里面的单选题和多选题,大概都是50%左右的。而且多选题往往是以双选的形式出现的,这样对备考和参加考试的考生来讲,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些题目应该可以从题目表露的信息判断这道题是单选,因为题目中问的答案只能是唯一的,这样就可以断定是单选的,用我们的分析方法找出正确的答案。如果是判断不出来,估计双选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主持人:具体到知识点,您认为哪些板块的内容容易出单选的,哪些板块容易出双选甚至多选题。

刘济宽:例如竖直上抛运动,要求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一个位置的时间,经过这个位置的时间是多少?对物理考生来讲,只要具备一定的基础,就应该可以判断出这道题的答案有两个,因为上升的时候要经过这个位置,下落的时候也要经过这个位置。

主持人:求速度也是两个选项。

刘济宽:对的,经过这一点可能是正的,也有可能是负的。

主持人:类似的,考力学,机械波是否会考。

刘济宽:你提的这个例子是很好的,机械波的传播有两种传播方向,如果没有明确传播的方向,就要根据题目判断传播的方向是唯一的还是有两种可能性,如果可以确定的话,那么答案是一个还是两个,就要进行判断,对考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主持人:力学和电学是考试的重点,尤其是力学在各个阶段是应该重视的,刘老师对答题技巧也说了几点,有借鉴意义的是选项单选和多选各占一半,如果都是单选的答案,就要进行检查了。刘济宽:单选和多选各占50%的比例是比较常见的,并不是说今年的高考就一定是50%。

主持人:如果做的答案都是单选或者都是多选就应该检查。

刘济宽:这样的情况就不太可能出现的。

但是,我认为力学比电学更重要,原因是电学的内容很多的地方都涉及到力学的基础。如果说力学基础没有打牢的话,对电学的学习和处理,分析方法、思路都会带来一些影响,所以建议考生一定要重视力学基础。

主持人:就力学板块而言,有哪些知识点是比较重要的。

刘济宽:力学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有三条主要的思路。

一、牛顿运动定律。

二、能量的思路,能量的思路包括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原理等等。

三、动量的思路,这就包括了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

力学里面这三条思路,在高中物理里边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高考。高考里面不可想象哪次高考都没有牛顿运动定律,或者没有动量守恒定律,或者是没有动能定理和机械守恒定律的。

力学里面还包括了相对边缘的知识,例如机械振动,机械波等,这些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在高考里面,也应该说是必考的,但是相对比重要比这三个低一些。

主持人:电学部分注意哪些?

刘济宽:电学主要指电磁学,内容也是很多的。基础应该是电场,其次是电路、磁场和电磁感应,最后是电磁波。相对来说,电磁波部分如果出题的话,往往会在选择题中出现,在大题目里面不太可能涉及的。电学主要是电和磁两部分。这里比较常出实验题。

主持人:您认为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这三部分的内容各占了8%,是否集中体现在客观题中?

刘济宽:这些内容的命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占分的比例是只是8%,折算成150分,8%一个板块占分也就是12分左右。12分是不太可能出一个大题目的,所以最大的可能性是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就是选择题,近年的高考的客观题都是10道题,客观题要考虑到高考的题目知识点的覆盖面。

所以这些客观题考的知识点是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有的时候电学和力学也会出现,但是相对少一些。因为客观题要照顾到考的知识点和面。

三、今年高考物理的热点有哪些?

主持人:下面请刘老师针对刚才讲的学科知识的重点,请您大胆的预测一下,今年高考重点的知识点,哪些是需要特别留意的,或者今年可能以什么样的题型反应出来。

刘济宽:刚才也提到了一些,例如力学中的三条思路是必考无疑的。而且这三条思路很可能在大题中出现,我估计牛顿定律是少不了的。动能定律、机械守恒定律、功能守恒定律在以往的考试中会考到的,如果不考的话,不太可能。

电学中,在大题里面也会有的,例如电磁学中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应该是常考的,还有电磁感应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主持人:说到力学中的三大重要的知识点,有一个考生问到,在高考中的物理,动量定理、动能定理运用得不熟练,是否有立竿见影的办法可以提高。

刘济宽:这个问题在高考中出现的时候,往往是在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背景中出现的,如果分析的对象仅仅是一个物体,物体受到的力也只有一个,这个物体的过程只有一个的话,这个问题就相对太简单了。因为动量定理就是反映力对时间的积累的效果,合力的冲量等于物理动量的变化,这里面有一定的因果变关系,动量的变化就是冲量作用的结果。

动能定理是另外一个方面,是力对空间的积累效果。力作了功,力是合力或者是所有的力,那么效果就是使动能发生了变化。外力对物理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这一类问题,在高考题中,因为必须要考虑一定的区分度,不可能保证每一个同学都会做,所以背景比较复杂,表现在哪些方面?一个是分析的对象多了,可能有两个物体,甚至三个物体。另外一个就是过程多了,可能有两个过程,三个过程,还有受力也复杂了。

这样就要求考生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就必须要将这些问题的时空分析得清楚。这样分析的话,就建议大家不要慌张、紧张,一步一步的来,从第一个状态开始,将状态所有的物理量包括速度、加速度等情况弄清楚,特别是受力搞清楚。将各个状态之间所连接的过程的特点弄明白,受力有哪些、有什么特点?时间是如何的,位移是怎样的,对某一个过程进行判断适合是动能定理还是动量定理。

主持人:将物理的过程分成一段一段,之后分析用什么定理。

刘济宽:对!将过程分析得清楚,要结合示意图,如果将合理的示意图画出来了,物理的过程就理解清楚而且比较直观了,这样对考生就有很大的帮助。

主持人:画比较合理的示意图,现在如何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是否有适合的训练题。

刘济宽:画物理示意图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物理技能,也是基本的技能,相信在高考复习的时候,老师会有比较系统的训练,如果考生认为画物理示意图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可以找一些比较规范的参考书,找一些典型的例题看一下,借鉴一下示意图是如何画的,要反映哪些要素。例如受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四、不提倡题海战术,克服紧张心理,稳定考场发挥

主持人:拿一些相应的练习题做的话,效果是怎样的? 刘济宽:现在我们不提倡做很多的题,因为时间是有限的,从现在到高考只有半个月的时间,通过做大量的题,训练考生是不太现实的。我们也提倡学生有针对性的通过做某些方面的题有意识的提高某方面的能力或者是解决自己某些方面的问题。

例如画示意图的问题,我就觉得可以找一些典型的例题,自己尝试先画一下,分析一下,画完了以后,对照参考书的标准解答看一下是如何画图的,如何解题的,这样对自己是有一些借鉴的。

主持人:高考对每一位考生来说,紧张是共性的,基本上每一位考生走进考场都受情绪影响的,如何克服紧张的心理,不要影响考试的发挥。有的时候发试卷就会浏览一下,发现一些大的题目,题型比较新颖,如何克服畏难心里,正常的发挥。

刘济宽:对考生来讲,高考是比较重要的。有紧张的心理是难免的,我认为首先第一点要觉得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基本上所有的考生都是有的。假如我是考生走入考场的时候,坐在凳子上,心里砰砰跳,就要想这是正常的,好比参加体育比赛,我们看奥运会及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大赛的时候,运动员也都会有些紧张的,都有一些焦虑的情绪,这是正常的,完全不要在意。作为考生来讲,我建议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最好就将注意力集中到试卷上来,将注意力集中到试卷上以后,你的注意力就转移了,就慢慢的忘记了焦虑和紧张的情绪。这样就有利于自己思考问题。考试中遇到一些困难也要这样去做,心定下来后,说不定就能解决问题了。

主持人:是否可以这样想,考生看到题目后,当做平时的训练,不要过于的紧张。

刘济宽:对!主要将注意力放在题目中,心就会安定下来,也就不觉得紧张了。

五、高考物理答题顺序怎样安排比较合理?

主持人:说到做试卷,您认为就高考而言,作题的顺序,时间的分配,是否有比较好的建议? 刘济宽:物理高考的题量不是很多,就是18道题,我建议大家做题的时候,还是从第一题开始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前面的选择题考的是比较基础的知识点,难度不是很高的。应该说是十来道选择题,如果是正常的考生大概在25分钟左右,尽量在30分钟内完成,快一点可以在20分钟就作完了。这样做完后说不定感觉就来了、进入状态了。下面还有二道实验题和六道计算题,二道实验题估计用25分钟到30分钟,这样就比较合理的安排时间。按照这样的顺序答题,就不会有多大的问题。后面的六道大题的难度往往也是按照由浅入深的,真正比较难的,要拉开距离的,往往会安排在最后两道题,我们称作压轴题,保证了前面的题可以解答出来,中间的题也可以答出来,最后的两道题不会做,问题也不是很大的。

主持人:对于对后的两道题,如果是不会做,有的时候会有几个问,有一些问还是可以做出来的?

刘济宽:对的,如果时间分布得合理,后面的时间还是有时间思考的,最后的题也会有主持人说的特点,不会一个大题就一个问,让所有人不会做,往往也是分解的,也有一、二问比较简单或者比较基础的问题,考生如果看到这个题,看完了以后,还有一些眉目,能够知道一点点,说不定这一点在第一问就出现了,作完了就可以拿到相应的分,对于考生来说也是好的。后面的不会做,也没有多大的关系,也是正常的。

六、遇到陌生的知识点、新的题型该如何下手?

主持人:做后面的计算题的时候,看到的题是很陌生,但是分值比较大,觉得自己不会做,就留下了空白,您对他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刘济宽:这个问题,跟刚才说的大题有类似的地方,往往最后两题,特别是最后一题的难度比较高一点,形式考生比较陌生一点,如果觉得情景陌生,就完全放弃了,可能会吃亏的。不如花一点时间,仔细的思考一下,陌生情景的背后,转化为比较熟悉的模型,这个问题就变得相对比较简单,其中有一部分是可以解答的,这样的话,就能够拿到相应的分,这样就是比较好的。

如果想了一会儿,还是觉得没有眉目和头绪,我建议考生象这样的题,不会做,可能别的同学多半也是同样的情况,放弃了也未尝不可的。所以我觉得高考的时候,要大胆的放弃,实在不会的题,放弃也没有关系的。

六、对于基础不错的同学想考高分有什么建议?

主持人:保证自己肯定能作对的,要将分数拿到。有的考生问,在物理考试的时候,觉得题目比较熟悉,题目也可以做出来,但是最后的得分总是不高,如果想拿高分,在哪些方面要加强?

刘济宽:这位考生的情况,我估计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主要解答不规范造成的。

物理高考评卷的时候,对考生解题的规范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如果不规范的话,不知不觉这里丢一点,哪里丢一点,得分就不高了。

还有一个就是心态的问题,考生认为这个题容易,解题的速度加快了,毛躁了,平时的毛病和不良的习惯,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如果说,错了一个小数点,这个地方错了一个小数点,答案就错了,这个答案在下一步还要用到,就象滚雪球一样,后面的分就丢得差不多了,后果可以想象的,分数不会很高的。建议考生在考前对自己解题的规范性,要有意识的训练一下,这是可以做到的,不会花费很长的时间。

主持人:对于基础好的同学来讲,注意解题的规范,端正心态,如果想拿高分,还是很有希望的。

刘济宽:注意规范,正常的发挥水平,正常的高考跟体育比赛是一样的,体育比赛是靠实力说话的,有实力在考场上可以发挥出80%的实力,可以说是正常的发挥水平了。如果可以做到100%的发挥水平的话,我们可以称之为超水平的发挥。正常的话,往往发挥70%—80%就是正常了。

主持人:刘老师提到了,在阅卷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解题不规范的问题,您根据阅卷的经验,是否发现另外一些比较共性的,答卷的时候容易犯的错误,从这些错误表明这些同学的知识是具备的,因为这些问题导致了丢分,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七、高考物理答题有哪些规范必需注意?

刘济宽:往年高考改卷的时候,就是改大题的时候,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因为解题不规范,丢分,这是非常冤枉的,我们明明知道考生具备了这样的知识,因为解答不规范,造成了丢分,这是十分可惜的。

例如说,计算题的时候,单位没有写正确,或者说单位写丢了,就肯定要扣分的。例如说,答案表达正确,就给满分,如果答案错了,例如加速度的单位是二次方/秒,如果丢了二次方就错误了,作为答案错误扣分了,这样是很可惜的。

主持人:除了单位表述错误,还有哪些要注意的?

刘济宽:我们都要求解答计算题的时候要有恰当的文字说明,如果没有将文字说明写好。文字说明有一个作用就是将物理关系和物理原理表述得清楚,这个过程遵循了什么样的规律,这个状态遵循了什么样的规律,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是怎样的,这些都要表达得很清楚。这是高考对考生考察重要的方面,就是考察学生表达的能力,如果说,没有表达清楚,作为改卷的老师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就要扣分的。

另外,关于作图的问题,例如说,实验题中的光学题,几年高考都要求画光路图的直射和反射图,如果自己要求不严格,光线画得不规范,该有箭头没有箭头,该用实线用了虚线,虚线用了实线,这些都要扣分的。

主持人:光路图要标出光的位置,实像和虚像的实线和虚线画错误了,整个就错误了。刘济宽:这肯定要扣分。但如果讲的实像和虚像这是往往是透镜成像的知识点,这是这几年高考已经不作要求了。

主持人:您总结了阅卷的时候,考生犯的错误,有一点就是考察考生的表达能力,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有一些考生没有做到。我有一个疑问,考生写解答题的时候,是否是分步给分的。例如文字下面有原理和公式,如果文字是正确的,例如用到了万有引力,公式里面犯了一些错误,怎么给分?

刘济宽:如果是你讲的这种情况,正常规范的解答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写出相应的公式,然后代入数据求解,这是正常的步骤,考生按照这个步骤解题,步骤是正确的,公式写错了,文字表达虽然正确,但应该没有分了,因为这就等于是原理错了,虽然是说万有引力定律,但你公式写错了,就不认为是万有引力定律了,应该说文字表达和公式这两部分中以公式为主,文字表达是为辅助的,正因为文字说明仅仅是辅助作用,所以有些学生平时就不太在意,文字说明就不要抛开,所以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八、一些大题目做了一半卡住了怎么办?

主持人:有一些考生反应,做了一些题目的时候,作了一半的时候,就卡壳了,这个时候应该如何解决?这是针对一些大题,例如实验题。

刘济宽:这样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或者突然因为某一件事情把自己的注意力引开了,导致大脑出现短暂空白,遇到这样的情况,考生不要紧张,这是正常的,这是所有考生都可能会遇到的情况。要及时的调整过来,将注意力再转移到问题本身,继续思考,就不会有多大的问题。

主持人:如果实在做不下去了,可以放一下,做其他的题有灵感再做。

刘济宽:这也是常见的,突然碰到一个问题,就是想不起来,可以放一下,通过做其他的题,也许其他的题会有灵感和启发,回头再想,就会想得清楚了,我记得有一次英语考试,突然有一个单词不会写了,但是到了后面题目里面居然出现了那个单词,也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的。主持人:做物理题的时候,一下子想不起来用什么原理,或者知道用什么样的原理,但是不熟悉知识点,跳过这个题,做其他的题的时候,也许会有解题的思路,跟您举的例子是比较相似的。

刘济宽:有的时候,前面做到某一个地方的时候,觉得这个题用这样的方法就做不下去了地越来越艰难了,这时放在一边,做下面其他的题的时候,就可能发现那个题不能用那种方法,做其他的题可能会提供类似的启示。

主持人:所以考试就不要紧张。

刘济宽:平常心就可以发挥得正常。

主持人:考物理的科目,这方面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紧张就会影响考试的情绪,相反,不紧张,很多的题就会平静的解答。

刘济宽:有一点紧张不要怕,这是正常的,毕竟是高考,所有的考生都有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只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考试中去就可以了。

九、高考前半个月在物理这门科目上应该做的事

主持人:今天的访谈也接近尾声了,下面请刘老师将没有讨论的问题进行补充。

刘济宽:现在到高考只有十几天的时间,可能有一些考生觉得该复习的地方都已经复习到了,还有十几天的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度过,在焦虑中等待考试的来临,我认为这十几天的时间,可以做几件事情。

第一,好好的将自己所学的知识,高考要考的知识归类,尽量的梳理一下,让这些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二,要回归课本,看一下书,梳理一下这里面出现的细节,例如平时没有注意的细节,就是查漏补缺。在考试之前,一、二个星期要做的。有一些细节,在我们平时的复习都是抓主干的知识,细节不一定都注意到了,所以建议考生要多看一下书。第三,尽量抓自己的解题规范性的训练,刚才也提了,这方面还是可以做的。每天拿一道比较典型的例题,自己解一下,完整的解答和参考书的标准解答过程进行对比,看一下自己在哪些地方存在不足,有哪些疏漏,我认为这样做是比较重要的。

主持人:刘老师说了,考前还有二个星期,必须要做的三件事,将所学的知识归类,形成体系。回归课本查漏补缺。要将经常犯的错误,进行归类,经常做一些典型的题,如果做好三件事情,还是有帮助的。

最后,请刘老师对考生说几句寄予的话。

上一篇:清四乱方案下一篇:受伤的意思及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