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名师工作室活动

2024-05-05

数学名师工作室活动(共12篇)

篇1:数学名师工作室活动

九台市2014年白洁数学名师工作室活动方案

一 活动目的:

白洁名师工作室是数学教师成长的共同体,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室,教学质量的促进者。关注数学教育教学前沿,为本工作室教师成长搭建阶梯,开阔研究视野,从而促进工作室成员的迅速成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通过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九台数学学科在深化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及高考试题复习和研究中的指导、服务、示范与辐射作用。

二活动时间:

2014年8月20日下午1:00

三活动地点:

九台一中阶梯教室

四活动程序:

1、主持人白洁讲话。

2、讲课人九台一中高三数学组赵海霞,附教案与导学

案。

3、听课记录人、刘成伟

4、评课人员、张洪泉(顾问)九台市进修学校高中部主任

赵蕊(助理)九台市第一中学数学教师

沈凯(成员)九台市实验高中教务主任

尤允(成员)九台市营城一中数学教师

5、评课记录人、夏维秋

6、专家点评及2014年高考考题分析、2015年高考复习

展望。

7、点评记录人、王芳

8、主持人总结

五活动要求

1、接待专家、听课人员由赵蕊负责

2、阶梯教室卫生及布置由刘成伟负责

3、录像由魏玉光负责、照相由范杰负责、多媒体由葛云

峰负责。

2014年8月12日

篇2:数学名师工作室活动

一、利川市城区5所小学打造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安排1、2014年春季第一至五周各学校继续锤打名师的示范课。

2、2014年春季第六周开展利川市“打造小学数学名师”观摩交流活动。活动共两天,第一天在第一实验小学观摩6节名师的示范课。第二天在都亭第一小学,上午观摩4节名师的示范课,下午由城区5所小学打造名师工程负责人,结合《计算教学“七步走”教学模式》分析和点评本校2节名师示范课。10位名师的示范课,从城区5所小学的25位名师中抽签决定,并按一至五年级的顺序执教。各乡镇中心小学名师打造对象和打造名师工程负责人务必参加观摩交流活动。

二、利川市各乡镇中心小学打造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安排

1、各学校安排5位名师按教学设计试教,2014年春季第三周前每位执教者至少试教一次。每节课试教时要拍摄四张照片:①执教者;②听课教师;③课件演示板块;④板书设计板块,并上传至842980562qq.com。

2、2014年春季第六周,各学校名师打造对象和打造名师负责人参加利川市“打造小学数学名师”观摩交流活动。

3、2014年春季第九、十周,各乡镇中心学校按市教研室的安排,开展“计算教学有效性研究”观摩交流活动。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第八周:南坪小学、毛坝小学、忠路民小、柏杨小学、沙溪民小、谋道小学、元堡小学

第九周:文斗小学、建南黄金小学、团堡小学、汪营小学、凉雾小学

篇3:数学名师工作室活动

学校坚持以名特教师为点、骨干教师为线,带动全体教师整体提高的师资队伍发展机制。以课题研究、校本研修、业务竞赛为载体,培养了一批省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李志强老师是这支优秀师资队伍的典型代表,成为兰州市首批“金城名师”,首批组建全市唯一一个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李志强名师工作室,现有成员11人,他们分别是来自西固区、七里河区、城关区、永登县8所学校的骨干教师。这是一个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积极向上的团队,是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工作室在省小数会和市教科所的领导、专家的指导下,多次送教下乡,受到普遍欢迎;在市内举办教学论坛、示范观摩课等大型教学活动多次。2013年4月,永登县电视台对工作室进行了专访报道,进一步扩大了工作室的影响力和辐射面。

名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搭建了一个学习提高、探讨交流、开放务实和全面发展的综合平台,使全体成员通过学习、交流、讨论,在理论水平、业务素养、创新意识、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化发展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工作室成员共发表论文10余篇,有3项个人课题获市级科研成果一等奖,5项个人课题获市级科研成果二等奖;3人在讲课比赛中获省市竞赛一等奖,1人在说课比赛中获省级一等奖。截至目前,8人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7人被评为兰州市教学新秀,2人被评为兰州市学科带头人和兰州市骨干教师,1人被评为甘肃省教学能手。

李志强名师工作室将在领衔名师李志强的带领下,在兰化总校孙宝国校长和兰化一校樊红兵校长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努力推动我市小学数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篇4:数学名师工作室活动

关键词:教研活动;模式创新;地理名师工作室

教研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纵观中小学教研活动,基本模式是“听课—评议”,而且很多评议是泛泛评说,缺乏深刻的自我反思和明确的改进意见,更没有后续修正行动和成果总结。会散人散,研究结束。这样的教研活动,于问题解决和教师成长都是低效的。

为此,笔者通过名师工作室月主题活动实践,创新活动模式,做精细教研,形成了基于问题解决的主题策划,基于行动研究的活动流程,基于课堂观察的问题解析,基于深度反思的成果表达,基于教师成长的研修过程等教研活动策略。

一、基于问题解决的主题策划

一般而言,每次教研活动都有个研究主题。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大多有明确主题,但主题的产生大都自上而下,对课堂里发生了什么关注不够,对教师需要什么研究不够。学校教研组组织的教研活动,多以临时性的问题解决为主,普遍缺乏持续关注的研究主题。

“月主题活动”是教委对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的规定动作。教研主题怎么来?需要持续多长的时间开展研究?每月临时确定一个主题,一年下来近十个主题,究竟哪个是重点?走马灯似的教研主题,真正有价值的弃之可惜,价值不大的又没有专门研究的必要。如何基于问题筛选教研活动主题需审慎对待。

首先,梳理新课程改革以来的地理教学研究情况。例如,学习方式的变革已成共识,并在学校广泛实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在地理课堂中常见;三维目标已被广大教师所理解,但在教学活动中实际执行的差距很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体现不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各地各校案例虽多,但对开发与运用的规律探究不够。其次,笔者深入学校、走进课堂,在听课与交谈中发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极深,中学地理教学所追求的最终结果还停留在知识的落实上,能力培养仍是副产品。再次,与学员共同研究筛选工作室三年周期要着力研究解决的问题,锁定三大主题:能力指向的地理教学研究;地理教学情态目标的实现与生态道德培养的有效方法;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路径及教学指导策略。

二、基于行动研究的活动流程

依据行动研究的理论及其经典步骤“计划—行动—观察—评价”[1],构建了工作室月主题教研活动模式,其基本流程是“方案设计—课堂行动—评议反思—方案修正—课堂行动—反思总结—撰写案例”。

方案设计。执教教师围绕研究主题选择课题,设计教学方案。如“能力指向的地理教学研究主题”,教学设计关键点是核心能力的确定、核心能力达成能力链的分解、实现各能力点的教学内容优化与教学环节设计。

课堂行动。执教者按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将能力培养过程和能力达成情况鲜明地表现出来。听课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视角分别观察每个教学环节,并填写课堂观察记录表。

评议反思。执教者分享课堂执行得失。听课者在分析课堂观察数据基础上,对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课堂执行情况给出评价意见。该环节成功关键在于教者与听者意见的充分交锋。

方案修订。执教者充分消化同伴评议意见,进行深入反思,并结合团队给出的综合改进意见进行二次备课,形成修正案。

课堂再行动。执教者按照修订的教学设计方案再次开展课堂行动。该环节着重看改进情况。

反思总结。工作室全体成员要对整个过程进行认真反思,帮助执教者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执教者写出本次行动研究的案例,形成成果。

三、基于课堂观察的问题解析

听课评课最普遍的现象是粗线条地听,凭着感觉评,过程粗放。即使有少数评课高手能细数各项得失,但客观上阻碍了其他参与者发言。笔者在本工作室采用课堂观察研究方法,力做精细教研。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以及相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进行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课堂观察利用观察量表从不同的视角解析课堂,用观测的数据科学、理性分析课堂教学,为评课、议课和教学改进提供第一手资料。”[2]通过精细的课堂观察,记录课堂状态,用数据说话,科学客观地反应课堂教学情况。

工作室分别从教师教学行为表现和学生学习行为表现两个视角,设计了基于能力培养的地理教学课堂观察记录表。教师视角的课堂观察表主要包括能力目标、知识载体、问题引入、活动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问题反馈等内容。学生视角课堂观察表主要包括能力目标、学习内容、活动时间、活动方式、活动过程、参与深度、反馈结果等内容。观察项目定量与定性结合,观察结果表达采取量化表征与质性描述结合。课后先分析课堂观察表,写出教学改进意见,再参与评课。

这样的听课、评课,过程更精细,结果更科学,参与者更有收获。这样的教研,不是简单的活动,而是运用了科研方法的教学研究。

四、基于深度反思的成果表达

在经历上述过程之后,作为教研活动已经完整,大多数教研活动至此终结,但工作室的教研活动模式还有成果表达的环节。本教研模式依据行动研究理论构建,其核心是问题解决和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静下心来深度反思,认真总结,将行动研究付诸文字,形成叙事研究成果。当然,最后优化了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也是极有价值的成果。

五、基于教师发展的研修过程

教研活动是学校最常见的研修方式,理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但现实是尽管执教者挖空心思,其他参与者仍难有触动,多是旁观者。

在工作室的研修活动中,所有成员都不是局外人,需提前进入研究状态,既要弄清教研主题,查找、学习相关资料,还要研读执教者的教学设计,为参与研究提前做准备。在课堂行动中,必须认真观课,填好课堂观察记录表。课后在分析课堂观察表的基础上提出有分量的评价与建议。整个过程都在主动思考、积极行动,为这堂可以生长的课出谋划策,同时也升华自己的教学智慧。

执教教师参与更深,促进更大,成长更快。从选择课题、教学设计到教案上网,要提前接受同伴的检视。课后要接受同伴和专家的质疑与建议,并在深度反思的基础上做出教学改进方案,再次上课。经历多次课堂实践与同伴互助,不断自审改进,反思总结,直至写出行动研究成果或教学案例。在反复的行动、思辨过程中,学会从研究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行动,在行动中展开研究。经历了这个过程会有一次飞跃的发展,其进步远胜过执教一堂被专家操控的公开课。

上述教研模式从运行实践看,基本实现了有研究的问题,有研究的过程,有科学的方法,有研究的成果,有教学的改进,有教师的成长,逐渐从粗放教研走向精细教研。

参考文献:

[1] 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2004重印):164-177.

篇5:数学名师工作室活动

上周六、周日在学校的安排下我参加了全国名师大讲堂走进赣州小学数学名师精品课“观摩活动”。期间听取了多位老师精心奉献的数学观摩课以及专家对当前数学教育前沿思想深入的剖析和解读,特别是北京市大兴区孙贵合老师展示的《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和他本人同各位学习者所分享的个人成长经历,自己对数学教育的理解,还有马希明老师的大型讲座,这些精彩的展示和精辟的论述都使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此次学习的几点心得体会。

在工作上注重与人合作。孙老师在和我们分享成长经历时重点说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孙老师的课上得如此精彩除了跟他本人的高素质密不可分以外,也离不开背后悉心培养他的老师;为他提出意见出谋划策,帮助他设计制作合适教具的团队。刚开始工作时孙老师曾经一度是闭门造车,虽然在这样的工作方式下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离成功还有很大的距离,为此他也感到了迷茫,在领导和同事的关心下他也明白了与人合作才能取得大的进步这是不可抗拒的潮流。结果他加入了现在的团队,在与人合作中明白了自己名字中“合”字的深意,更是取得了一个个了不起的成就。为此我感到作为一个新人,除了自己要努力专研以外,还要紧紧依靠学校,同事给予的帮助让自己更好更快的成长。专业上多听取师傅以及学校老师的建议,不断地完善自己。同时也要主动地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或者多参加培训活动来提高自己。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读懂学生。孙老师举了4块钱可以买哪些东西这样一个出现在课堂上的一个提问,老师的意思是想问4块钱有哪几种购物方案,而学生并没有这样理解,认为4块钱买了几种物品后就用完了,没有想到换一种方案。这个实例告诉我们,深入了解学生的重要性,我们老师要多体察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的语言,在课堂上将老师的语言转换成孩子易于理解的语言,这能让自己同孩子的交流更顺畅,使自己更有亲和力。此外孙老师还介绍了在课堂上如何选择学生回答的资源,我平时要更注重利用孩子回答的资源,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

在教学设计上要借鉴好的设计,也要体现自己的创新。孙老师在上《三角形的分类》一课中,借鉴了从信封中慢慢呈现三角形这一教学设计,跟别人全盘采用不同,孙老师注重创新,采用了不同的问法,不但考查了学生按角分类,还考查了学生按边的分类,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上,要多借鉴别人好的经验,也要结合学生实际,尝试进行改进,这不仅让自己的设计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在不断地思考中提高自身素养。

在课堂上要充分的尊重和引导学生。孙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在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环节,很舍得用时间,将时间空间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真正自主地进行探究活动,最大程度地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在交流环节,老师很机智地选择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注意根据三角形中边的特征来判断是否能形成三角形,提问很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形成认知。整堂课老师的设计组织真正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知识,体验了探索的乐趣,掌握了探索知识的途径。

此外,马老师对于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当中如何渗透的阐述,让我知道了在平时的教学中怎么进行数学思想的教学,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本身,更能学到一种思想。

篇6:数学名师工作室活动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小学数学名师展示活动,有机会与名师零距离交流接触,让我领略了名师的教育风采,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语文数学那份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了解之,钻研之深,五场课,五场讲座,留给了我太多太多的感受。

第一天观摩了牛献礼老师的一节认识面积的示范课及报告。通过这一堂课及报告使我认识到了再整个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并遵循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过程和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这样才能有效的进行教学。除此之外,教学要“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中心,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其次是徐斌老师的示范课及报告。在报告中他告诉了我们许多数学课堂的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最后他还说让我们不要用我们的方式让学生去接近知识,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接近知识。

第二天观摩了吴行鹏老师的一节认识小数和姜锡春老师的一节用字母表示数的示范课及报告。两位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都是引用生活中的例子导入课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易懂与乐学。

通过这次听课,我要把所得的知识经验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将学习作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篇7:数学名师工作室活动

3月4至5日,我去参加了在惠州市举办的中国教育梦“核心素养的课堂落实”全国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临现场的名师专家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长青、钱守旺、柏继明等老师,这些名师不但给来自本省市的几百名数学老师亲自示范数学课堂,还给老师们带来最前沿、最前线的数学思想的指导。我被名师们娴熟的教学技能,鲜明的教学特色,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的感染了、熏陶了。他们精彩的课堂教学、愉快的课堂气氛、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可激发学习兴趣。

钱守旺老师的《成正比例的量》,教学由从歌曲《时间都到哪儿去了》自然导入,用从数学的角度看变化引出变化的量,到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相关联的量)、再到成正比例的量(揭示正比例关系)、最后用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呈现的关于成正比例的量的例题(当做练习巩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突破了难点。这一系列的知识都从学生熟悉的环境中取材,且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要求我们做教师的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创设一种数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保持并放大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做真正的主人。

一堂好课就是要真正的与学生成为朋友,课堂上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没有任何约束,鼓励学生敢想、敢做、敢说。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大主,少当操作的主人。

柏继明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很好的《计量单位》,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并讨论问题,留给学生多角度的思考空间。从芈月传那着楚国的药方买秦国的药,结果把治病救人的药变成了害人性命的药,而这就是因为计量单位不一样,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计量单位不一样上才导致出了差错,接着课程有有所延伸,介绍了度量衡,并让学生自己讨论说出了时间,长度,面积,质量的单位,练习题也是有所提高,最精彩的就是小麦的日记,让学生给小麦的日记填上单位,最后小结的时候又给出了新问题,现在那些单位还没有统一,让学生为了能够方便努力学习。

专家善于抓住并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善于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善于引导学生提炼知识点、及时将旧知识转化知识到教学目标的新知识,这些做法都需要我去好好揣摩学习。专家创设的情境一方面是学生熟悉的、能够理解的;另一方面,情境中隐含的问题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关联,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值得去探究的。

三、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倡导“简约教学”的徐长青教师指出:学科教学迫切需要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在为《重叠问题》的课堂上,徐老师亲和、幽默、自然的教学风格,感染了每一个学生。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快速运转,积极踊跃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他们精彩的言语表达、大方的自我展示,积极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听课的老师们尽享了一场“玩转数学”的精神盛宴。掌声一次次为老师和学生响起,会场笑声不断,惊喜与赞叹声不绝于耳。课已尽,意无穷。徐老师用绝妙的课堂教学很好地诠释了他的教学理念:数学很好玩,数学使一切科学变得简单。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四、充满人性化的评语

在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很少看到“真好”,“真棒”等这些含糊性评价的语言,看到的是人性化的评价语:“善于观察,肯于动脑,敢于提问,太好了。”“我很分佩服这个同学的分析。”“我很佩服这位同学,他想到了动脑子。”“真了不起,给他掌声。”“某某同学的这种说法你同意吗?你太有创造性了”„„这些自然、精炼的评价语,充满了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不同的见解,来享受成功的愉悦。

篇8:数学名师工作室活动

1.1 农村骨干教师专业提升缺乏有效的培养路径, 成长乏力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指引下,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得到了有效推进, 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农村师资力量也有了较大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 城乡师资差距依然巨大, 特别是农村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缺乏有效引领, 培养路径捉襟见肘:一是依靠自驱力开展学习和研究, 专业发展缺乏深度;二是依靠校本化的常规教研活动, 专业发展缺乏高度;三是依靠少数几次零乱零碎的外出研修, 专业发展缺乏系统性。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和实施的国家课程, 是一门经验型的非学科课程, 但由于缺乏高层引领和培训路径, 很大一部分优秀的农村教师始终不得要领, 没有形成正确的课程观念, 仍旧以学科的方式开展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目标也就得不到体现和落实。

1.2 农村本土名优教师固守本校各自为战, 缺乏引领舞台

每个区域、每所学校总有一定数量的本土名师, 农村学校也一样。以我们店口镇为例, 2012年10月统计显示, 获得诸暨市级优质课一等奖以上和诸暨市级名师称号 (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和名师培养对象) 以上的教师人数为23人 (绍兴市级以上为4人) , 占全镇教师的5%, 分散在各个校点。其中包含了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综合实践活动组成员、绍兴市中小学教科研指导工作委员会成员、绍兴市学科带头人、绍兴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等高层次名师。这些本土名师在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上均有相当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积淀, 但由于缺乏引领机制、培养制度和交流平台, 他们的专业引领更多的只存在于校本教研或常规校际交流, 无法在区域中做有规划的深度引领, 他们对于骨干团队的培养也只能是零打碎敲、不成体系。

基于以上客观现实及调查分析, 我们提出了“基于名师工作室的农村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这个课题。店口镇教育办公室在2012年10月成立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室”“教科研工作室”“小学语文工作室”等三个镇级名师工作室, 由具有相当资质的本土名师担任工作室导师, 吸收一批具有相当专业自觉的骨干教师作为研修员。本课题主要以“店口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名师工作室”为研究样本, 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综合实践活动组何铁勇担任该工作室导师。

2 实践举措

2.1 导师主导下的“工作室工作计划”制定

工作室工作计划的总框架由导师主导制定, 主要包括工作目标、工作规划、研究课题、培训方案等, 体现了导师的培训思路、理念、路径和方法。为了使工作室成员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有“共同的愿景”, 在每个学期开学初, 每个工作室的导师都要召集全体研修员, 对导师制定的“工作室活动计划”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 也就是使计划具体化。《诸暨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名师工作室方案》提出了工作室三年工作目标和任务, 成立了诸暨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名师工作室组成机构。然后在导师和研修员的共同研讨下, 根据区域特性提出了“基于诸暨城乡本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 设定了预期的成长目标和培养措施。该工作方案成为了全体成员的“共同愿景”, 让每位成员时时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需要做什么。

2.2 研修员自主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工作室的导师还应该要求工作室成员制订“个人发展规划”。他们应该依据“工作室工作计划”, 结合个人具体教学实践, 分别制订出三年中期目标和一年近期任务二份计划书。每份计划书可以分别从教育、教学、读书、科研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在自主制定的基础上, 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借鉴和修正, 然后由工作室导师进行全面指导与定向把关, 最终交予本人进行践行与落实。

2.3 阅读交流中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阅读, 推荐阅读书目与文章, 指导他们读“名著”与“名篇”, 写“反思”与“日志”, 这是大多数名师采取的提高骨干教师素养的一个“灵丹妙药”。在阅读的基础上, 还要不定期地交流读书体会, 深刻领悟专家、学者的教育思想, 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工作室每位成员都认真阅读教育理论著作和人文、科学著作, 学习与工作、个人成长有关的知识, 每学期写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读书笔记。

2.4 课题研究中提升研究能力

为了使教师能在专业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就要不断落实以研促教、边教边研、边研边教的研究方式, 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研究基地, 每一间教室都成为实验室, 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研究者。因此, 要求工作室成员平时要处处留心日常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情况、各种亟需解决的问题。并将“教学问题”作为自己教育科研的日常性研究, 使问题专题化、专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成员逐渐意识到做课题需要实实在在地做和长期积累。通过课题研究, 培养了工作室成员教学研究的意识, 提高了教学研究的能力, 走上在教学中研究、为教学而研究的行动研究之路, 走上研究型、专家型、智慧型教师的成长之路。

2.5 课例诊断中提高教学能力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 也是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的中心。在课例诊断中, 可以根据工作室预先确定的主题, 对课堂教学进行方向明确的专题性诊断。既可以是对不同教师执教同一教学内容的对比诊断, 又可以是对同一教师在不同班级连续执教同一内容的持续诊断, 从而有效引导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的使用等环节的把握, 全面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2.6 导师专题讲座中吸收专业的力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崭新的国家课程, 需要导师把自己的理解分享给研修员。开设丰富多彩的专题讲座是本次培训中名师工作室的一大亮点, 具有开阔视野, 全面提升学员综合素质的良好作用。不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 而且使老师们的视野得到了一次新的拓展, 使他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得到一次新的升华。何铁勇导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和课程理解, 精心选择、设计了五个专题讲座, 分别是“寻找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关注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设计”“起始课研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南的解读”“谈我的小课题研究”,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老师们受益匪浅。在工作室学习结束时, 研修员小周这样写道:“进入工作室这个大家庭以来, 我们学习着、收获着……理解了好课的标准, 领略了新的教学行为观, 重新认识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吸收了专业的力量, 真是受益匪浅, 这必将成为我教育生涯中一个永恒的记忆。”

2.7 在教材编写中提升课程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与实施的国家课程, 而校本开发的主角毫无疑问就是教师, 相较于其他任何一门课程的实施都要求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教材的编写和案例开发是提升教师课程意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全国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和《浙江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南》的学习理解, 对浙江省教研室编写的《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手册》进行深入的分析, 探索其知识呈现和编写特点, 从而提高整体把握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 “铁勇工作室”的全体研修员相继编写出版了校本特色教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围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围棋文化》, 地方特色教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白塔湖湿地》, 以及浙江省教研室规定的三大领域之一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传统校园文化》。编写前的指导、编写中的探究、编写后的实施, 每位研修员对课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对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把握更加到位, 对课程的实施也更加生动自如, 课程意识和开发能力显著提升。

2.8 在各级各类示范展示中提升综合能力

1) 在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中示范展示。在活动中, 可以围绕某一个主题, 由指定教师执教, 通过课堂教学诠释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之后, 还可以开展相关研讨与研修等, 以使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们不但明晰此次活动主题, 还知道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充分践行与落实, 从而突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像这样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 就可以由工作室的成员“领衔主演”。这样, 得到充分历练的工作室成员, 可以逐渐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名师。

2) 在“名师送教”活动中示范展示。为了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作用, 可以组织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开展“名师送教”活动, 到对口帮扶的农村学校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组织主题讲座, 与农村教师结成“师徒对子”等, 通过传经送宝, 切实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带动作用。

3) 在“研修员专场”活动中汇报展示。名师工作室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研修员专场”, 展示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成长经历。研修员的成长的历程也是一种有价值的可利用的资源, 将其成长的过程展示出来, 对其他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良好的借鉴意义。而将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研究成果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 对开阔广大教师的眼界, 增强他们的研究意识也很有帮助。

2.9 创造性地组织名师工作室活动

《店口镇名师工作室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了“在导师的指导下每月集中研修时间不少于4小时”, 这是对一个工作室活动数量的刚性要求, 是必须落实与达到的。但是, 落实到工作室的具体活动中, 可能有很多变数与不确定。这就要求导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室活动, 打破固定僵化的模式, 使工作室活动与上层大型活动或大型会议相结合。这样, 研修活动就充分利用了身边的资源, 丰富了活动内容, 有效地利用了时间, 可谓一举多得。

3 成果与影响

3.1 在共同愿景中提升思维模式

建立名师工作室, 其实是建立教师培训的一种新方式。工作室的活动改变了成员固有的思维模式, 以人为本, 均在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惑上生成, 以激起成员内心的变化, 使其作为主体主动融入到工作室的活动之中。逐步形成的共同愿景促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参与学习, 有效提升了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实现成员专业化的发展。工作室成立以来, 研修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升显著, 涌现了绍兴市学科带头人1人, 绍兴市教坛新秀1人, 绍兴市优质课一等奖3人, 诸暨市优质课一等奖4人。

3.2 在规划和交流汇中智慧成长

在名师工作室的活动中, 无论是制定工作室计划, 还是个人发展规划, 均体现了工作室成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一方面, 要将准确自我定位与适合自身发展和追求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另一方面, 要注重培训内容与形式的灵活多样, 突出参与式、案例式、情境式、菜单式, 以适合工作室成员自身发展的需求。依托名师工作室, 成员们合作研讨, 交流思想, 分享智慧, 在相互影响中获得发展, 最终实现专业化自主成长。

3.3 在导师的引领下搭建展示的舞台

名师工作室是培养名师的摇篮, 通过导师的培养与引领, 能够打造出更多的名师。这些名师充分发挥着辐射与示范作用, 有力推动了区域教育的发展。因此, 要适当给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搭建舞台, 让他们充分展示, 在示范与引领中, 不断激发他们成长的动力与内驱力。

1) 辐射研修成果。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 导师和研修员工开展了2个省级课题、3个绍兴市级课题, 开设了市级公开课9节、镇级示范课18节, 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5篇 (其中核心期刊2篇) ;在基地学校开设教学展示专场2次;导师和研修员主讲学术报告和观点报告12次;导师何铁勇的专著《追寻教学之道》由宁波出版社正式出版, 编写了《铁勇工作室研修成果集》, 主编了《走进围棋》《围棋文化》《走进白塔湖湿地》《传统校园文化》等多本综合实践活动手册。工作室以现场和网络的形式向外辐射教学成果, 传播教学理念, 在全镇、全市甚至全省范围内介绍、推广。

2) 共享教育资源。根据课程特点和工作室目标, 系统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名师工作室建立自己的专题网页 (铁勇工作室http://www.zjjydk.cn/msgzs/) , 使之成为工作动态发布、成果辐射推广和资源生成整合的中心, 通过互动交流, 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目前, “铁勇工作室”的网上点击量已达11428次, 研修员上传的教案、观点报告、教育札记、规划总结、讲座、论文、案例、课题、导师宝典、研讨主题等栏目的教育资源近300个, 被评为诸暨市优秀工作室网站。

3) 推进基地建设。店口镇教办要求每个名师工作室联姻一所学校为教学研修活动的基地, 每个成员都要“帮、扶、带”本校或外校一至两名教师, 还要签定协议, 并制定“帮带”计划, 实现专业素质的共同提高。店口一小是“铁勇工作室”的基地学校, 工作室成立以来, 导师带领研修员和基地骨干积极开展课程探索, 先后开发了《走进围棋》《围棋文化》《走进白塔湖湿地》等综合实践活动手册, 并在社区、学校进行了多项主题实践活动。2013年, 《围棋文化》获浙江省精品课程, 《走进围棋》获绍兴市优秀课程;研修员李丽执教的《小庙会》获绍兴市优质课一等奖, 基地骨干教师俞敏明的《健康成长我靠我》、骆可平的《爱的教育》、金莹《学校小围棋节》获二等奖。

名优教师的缺乏和骨干教师发展平台的贫乏导致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乏力, 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遭遇了瓶颈, 而名师工作室建设有效破解了这一困局。“名师工作室”的现象体现了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农村学校对于高质量教师的强烈需求, 这是教育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是推进教育均衡公平发展的重要举措, 也是推动农村优秀教师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全力.名师工作室环境中的教师专业成长:一种专业共同体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 2009 (13) :31-34.

[2]徐新民, 缪爱明.名师工作室的长效管理运行机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26) :18-20.

[3]朱广清.名师工作室效能优化:以江苏省常州市名师工作室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 2013 (07) :81-84.

篇9:数学名师工作室活动

一、“静下心”学习理论

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我算是门外汉,但是怀着对这门学科的向往与期待,我热情高涨、兴致勃勃,力争不放过每一次集中学习的机会,力争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课上,认真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认真做好每一堂笔记。也许是觉得自己基础薄弱,也许是不想错过老师讲的每一句精彩的话语,所以,每一次学习我都把笔记记得满满的。为了尽快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我为自己制订了读书计划,认真阅读老师推荐的政策性文件、书籍,以及与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相关的著作、文献,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基础课程改革纲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策略》《给教师的建议》《语文综合性学习》等,充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认识和理解,从中获得最先进教学理念和最前沿信息,以增强对这门课程的领导力与执行力。

二、“走出去”开阔视野

十几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明白仅靠书本上的学习是很难把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真正经得起考验的还应该是来自反复实践总结出的经验。在刘老师的带领下,我和工作室的学员们一起走出去取经学习,开阔视野。我们参加了“重庆市2015年春季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工作会”“名师工作室建设经验及成果培训”“渝西片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工作会”等,不仅身临我区两所最有特色的实践活动基地学校,还听取了其他区县特色学校的经验分享,目睹了兄弟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显著成效,感受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在渝西片区的发展前景,还聆听了德高望重的秦德林老师“如何成为名师”、钟志农老师“教育科研——名师成长之路”以及年轻有为的李秀伟名师“创造成长共同体”的讲座。名师们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一句句精彩绝伦的言语让我们看到了名师成长的历程,指引着我们每一个学员前行的方向。特别是今年5月参加了在安微合肥举办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十三届研讨会”,与教育专家、教学名家零距离接触,聆听教育教学理论讲座,获取教改最新信息,经历课堂改革实战全过程,更让我备受鼓舞,既见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举国上下掀起的课改浪潮,更叹服综合实践活动十年课改取得的辉煌成果。

三、“潜下心”实践研究

大足区2015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优质课竞赛,为我提供了实战的机会。为了检验自己近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检验自己是否能将所学理论運用到教育实践中去,我毅然报名参加了本次赛课。赛前,我找来了重庆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的地方教材,反复筛选授课主题,听取了刘老师的建议和意见后,结合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和四年级下册《编织五彩的生活》,我选择执教了《趣味棕编》。通过纂写教案、上课、评课研讨、修改教案等磨课过程,我最终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为了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我还执笔撰写了《以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方法引领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课题评审书,并召集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教师成功申报了大足区规划课题。

四、“沉下心”总结反思

诚然,短短几个月以来,在刘兴才老师孜孜不倦的指导、点拨下,在工作室学员们真挚诚恳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努力学习,收获不少,但是,作为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我也深知自己离名师工作室学员的培养目标还相差很远,自己身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例如,自己的新课程理解能力、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还不强;在读书学习方面用功不够,读的书篇不多,有些书研读得还不够透彻;在科研方面,缺少动笔撰写的能力和毅力,课题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还比较欠缺,等等。

今后,我首先要扩大阅读量,提升理论水平,提高个人修养;其次,我要勤动笔,及时总结反思,将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有价值的思考、读书心得等及时记录下来,提高写作能力和深入思考的能力;再次,我要扎扎实实开展课题研究,以科研促发展。

“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我坚信,只要自己能守住这份坚持,矢志不渝,并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精神学习、研究和实践。路,就在自己的脚下,我将勇往直前!

作者简介:覃贤,女,出生于1979年1月,小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重庆市大足区西禅小学副校长、大足区刘兴才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名师工作室学员,主要从事学校管理、课程建设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

篇10: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总结

自从加入了朱晓丽老师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在市相关领导的指导下,在领衔人朱老师的带领下,我觉得我各方面都有了进步。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总结一下这学期的工作: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培训,听课,评课,并做了大量的听课笔记。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数学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为此,我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从而更好地体会在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上好课。在日常的教学中, 我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楚教材的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

因此,在课堂上,我能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重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凡是学生能解决的知识,老师绝不包办,只是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教会学生学习诀窍,减

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课后,我能经常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提优补差工作。我以自己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赢得了老师和学生的信任。所教班级的教学效果显著。我在平时能关注考试的命题,在各类考试的命题方面,有着自己一定的见解。

篇11:数学名师工作室个人总结

紫荆中学 张晓禄

我能成为数学名师工作室的一员,深感荣幸。光阴荏苒,时光飞逝,转瞬间,一学年已经过去了。在这一年中,虽然忙碌,但我感觉过得很充实。这一年中,我积极参与我们数学名师工作室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共同研讨各种教育教法,相互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在教育思想理念和教育技能方面都有了相应的提高,现将本学年的名师工作室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素养

在明确工作室工作任务与努力方向、根据工作室发展规划和设立了工作室工作目标后,我们作了个人基本情况简介,拟订适合自己个人计划和主攻方向,也为我们选了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方面与专业理论知识方面书籍,让我们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同时我在完成教学工作后,更多时间进行广泛读书和学习阅读更多专业教学报刊杂志,从中获得最先进教学理念和最前沿信息。通过多次理论学习,我明白了以科研促教研重要性,更新了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学素养,同时也提升了自己教学水平。

二、在思想上,以身作则,积极上进

我时刻以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思想上要求上进,业务上刻苦钻研,能认真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注重自己的师德形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循循善诱。

我不敢懈怠,只有更加努力。新的学年开始,我将继续努力,立足本职,乘势而上,再添新绩。

篇12:数学名师工作室个人总结

(元谋一中 永学春)

去年,我有幸成为楚雄州普通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不知不觉,一学年已经过去了。在这一年中,除了搞好自己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还完成工作室相应的任务,虽然感到忙碌和辛苦,但我觉得学到了很多知识,理论水平得到了提升。这一年中,我积极参与数学名师工作室的各种教研活动,共同研讨各种教学方法,通过交流和探讨,取长补短,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方面都有了相应的提高。现将本学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投身工作室的交流与学习

一年来,我按照工作室的具体要求认真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深入钻研教材,课程标准,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做到心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为教学工作打好了基础;经常观看优秀课堂教学视频,了解总结优秀课堂教学的方法特点,把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研究;阅读优秀的教育教学文章,从中获得启发与提升;与工作室成员一起共同交流心得,探讨高考热点和冷点问题。

二、大胆实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在工作中,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在新的形势面前,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转变思维方式,结合工作实际,与时俱进。进入名师工作室后,积极参与每次教研室组织的名师工作室活动,向有教学经验的各位教师学习各种教育教法和教学技能。特别是参加楚雄州普通高中

关注,老师的指导没落到实处,甚至是走形式,则课堂教学的效果是甚微的。

除此之外,我认为一堂新课开始,我们可通过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教材所蕴含的兴趣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然后,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自学的目标、内容,同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课堂上不能总是纸上谈兵而浪费时间,学生真正动手的时间较少,教师要真正做好学生在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和指导者。

五、讲团结协作,重实效

我在平时的工作,注重学习,与本组教师建立积极的团结合作伙伴关系,在学生中除了做到严肃的师生关系外,还尽力做到与学生建立友谊关系,让学生在心理上有种严而不惧的思想。在日常教学工作我把自己在参与过程中的体会、感悟、思考、变化以实话实说的形式进行交流,在我积极参加过程的同时,对教学有了新的感悟,教学组织能力得到了提高。我通过教学实践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参加与学校和教研组的各种教研活动,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动作用,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新课程的理念落到教学工作的实处。

上一篇:化学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下一篇:银行面试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