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2024-05-02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精选13篇)

篇1: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护理的理想策略。策略:回顾1年间对120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例采取相应护理的资料。结果:120例患者中有55例痊愈,65例取得好的治疗效果,继续进行治疗。

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重点在于心理、饮食、预防感染、合理用药等方面,这样会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篇2: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1月~1月我科共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经过合理治疗后均取得良好效果,为降低其反复发作率,现将其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策略

1.1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患者中,男50例,女70例,年龄25~70岁,病程1~。

1.2辅助检查

所有患者均做电子纤维结肠镜检查加活检,肠道狭窄或进镜困难者加钡灌肠检查,实验室检查,进行粪便常规检查。

1.3治疗策略

全部患者均采用间歇疗法,每次住院时间为7~10d为1个有效疗程,一般共需3~6个有效疗程,经过几个有效疗程后,轻度、中度的患者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重度的患者亦可获得有效的缓解。

治疗主要应用中西药保留灌肠加口服,病情急、重者,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西药主要用免疫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蒙脱石散剂、肠道益生菌等;保留灌肠主要用甲硝唑或环丙沙星、锡类散、山莨菪碱、云南白药、蒙脱石散剂、肠道益生菌等。

2结果

55例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检查正常,肠黏膜恢复正常,65例取得好的效果,临床症状减轻,大便常规正常或轻度异常,肠镜检查黏膜肿胀减轻、溃疡减少,继续接受治疗。

3护理

3.1心理护理

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患者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多数具有内向、离群、保守、严谨、悲观、抑郁、焦虑紧张、情绪不稳定、易怒、对各种刺激反应强烈,而激动之后又难以平复的个性特点,因此,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同情心,给予其关心、安慰、耐心的指导,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经常进行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的变化,介绍成功病例,使患者从精神和心理上得到必要的支持和安慰,增加治愈的信心。

同时,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他们看电视、聊天或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以分散注意力,使心情舒畅,同时不能忽视患者家属的作用,做好家属的工作。

3.2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要指导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饮食的规律性,一日三餐做到定时定量,注意休息和安静,给予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纤维素饮食,精神紧张要补充B族维生素,急性发作期可以禁食或者经静脉补充营养,病情缓解后可以逐渐改为流质、半流质,再到普食,不过分饥饿,不暴饮暴食,这样有利于肠道消化平衡,避开因无节制饮食而致肠道功能紊乱。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腻为基本原则,宜食山药、扁豆、红枣,少食易胀气、多纤维的蔬菜、水果、饮料等食物,如西瓜、韭菜、大蒜、油炸食品、碳酸饮料等,不宜饮用牛奶或乳制品,少食高脂食物,以免因为其难以消化而加重肠胃的负担,例如高脂的快餐,避开过量饮酒,避开过敏食物。

本病以柔软、易消化,富含营养,有足够的热量为原则,部分患者无法制约自己,针对此种情况,在进行健康指导的同时,要注意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3用药的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期间,会不同程度地应用抗生素,保护肠黏膜的药物等,护士应严格掌握药物的性能、疗效、剂量及副作用,按照医嘱准确无误地给患者用药,向患者讲解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以及按正规治疗用药的`重要性,介绍成功病例,使患者从思想上重视,能积极地配合治疗。

3.4感染的预防

加强对患者预防感染知识的宣教,对于住院患者积极寻找潜在的慢性感染灶,除了有针对性地制约感染,如应用抗生素外,应每日对其病房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清新,用0.05%的健之素喷洒地面,擦桌面,避开与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接触,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4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他的反复发作与许多因素有关,如

①饮食因素是脾胃病的主要诱发因素,患者在饮食方面若不制约,进食一些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会诱其发病;

②精神因素,长期焦虑、紧张、工作压力大、劳累等因素使机体免疫力下降,使内环境失去平衡,从而诱发本病;

③感染是本病发生和继发的理由;

④未进行正规治疗或未坚持正规疗程治疗,病情稍缓解就自行停止用药,中断治疗,使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早地进行护理干预,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这样就要求护理人员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如康复医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知识,对患者进行认知矫正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正确指导患者,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制定护理计划,以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阎焕兰,姚小芳.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10):11.

[2]钟玉莲,王倩琴,何玉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心理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6,(16):2563-2564.

篇3: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其主要临床症状为程度各异的腹泻、腹痛及黏液血便等, 所有患者均经电子大肠镜检查得以确诊, 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30例。治疗组中男18例, 女12例, 年龄21~67岁, 平均年龄 (47.3±2.4) 岁, 病程5个月至7年, 平均病程 (3.1±0.4) 年。对照组中男17例, 女13例, 年龄22~69岁, 平均年龄 (47.5±2.6) 岁, 病程4个月至9年, 平均病程 (3.3±0.3) 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2]

需排除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肠结核、慢性血吸虫病、放射性结肠炎及缺血性结肠炎等疾病, 患者存在腹泻、腹痛以及黏液血便等典型症状, 且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均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特征相符合。

1.3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 (1) 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合; (2) 患者的年龄需≥18, 且不超过70岁; (3) 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该次研究; (4) 参与该研究前1个月内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或者细胞毒药物进行临床治疗。排除标准: (1) 急性感染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血吸虫病及阿米巴肠炎患者; (2) 存在穿孔、中毒性巨结肠、大出血或者癌变等合并证的患者; (3) 存在严重的内科疾病如心、肺功能衰竭患者; (4) 存在严重精神病或者意识障碍的患者; (5) 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患者; (6) 对该研究所使用药物有既往过敏史的患者。

1.4 方法

该研究中, 治疗组使用40 m L的黄连煎剂进行治疗, 康复新液30~50 m L摇匀备用, 根据病变范围选择不同的药量, 每天2次行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患者每天3次使用柳氮磺胺吡啶进行口服治疗, 每次的药物使用剂量为1 g。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1.5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完全消失, 且临床结肠镜检查显示, 患者的黏膜不存在异常表现;显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显著缓解或者基本消失, 且临床结肠镜检查显示, 患者的黏膜存在轻度炎症, 同时可伴有假息肉;好转:患者的症状有一定改善, 且临床结肠镜检查可见患者的黏膜炎症有显著好转;无效:患者的症状和临床检查结果均不存在任何明显变化。

1.6 统计学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行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注:与对照组相比, aP<0.05

3 讨论

3.1 灌肠护理

灌肠前先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使患者对灌肠治疗及注意事项有充分的了解, 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用温水清洗会阴, 保证局部清洁。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 要加强保暖工作。治疗中需取100 m L的现配药物, 一般取左侧卧位, 灌肠液温度为38℃~40℃[3]。以免由于过凉而对患者的肠黏膜产生刺激作用, 从而影响其肠蠕动和药物治疗的效果;也要避免由于温度过高而刺激患者的肠黏膜, 以降低黏膜水肿或充血的发生率, 同时避免排便反射现象;针对便血量较多的患者, 需要适当降低温度, 针对怕冷患者, 需要适当提升灌肠液的温度, 治疗中要注意保持患者的舒适度;插管时, 要保证10 cm左右的深度, 且要注意使用石蜡油对患者的肛管前端进行有效润滑, 同时需要适当旋转肛管, 以防有粪块堵塞肛管引起药流不畅。动作要轻柔, 药液要缓慢注入肠内, 操作同时叮嘱患者做深呼吸、放松, 分散患者注意力。每天保留灌肠2次。灌肠后嘱患者静卧至少2 h, 并每隔20~30分钟, 需要为患者更换1次体位, 以确保治疗药物能够充分接触患者的肠壁, 最大限度修复患者的病变黏膜[4]。治疗中, 注意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观察其是否存在腹胀、腹痛、盗汗或头晕现象, 若有异常, 要及时地停止灌肠, 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并配合其进行临床处理。

3.2 心理护理

在治疗中, 受到疾病因素的影响, 患者往往会伴有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 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因此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在临床上, 紧张、忧虑等心理障碍会导致程度各异的大脑皮层活动障碍, 且会作用于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 从而导致肠血管平滑肌出现组织缺血或痉挛表现, 同时也会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并引发多种并发症, 如结肠黏膜水肿、充血等, 也会引起糜烂或溃疡等并发症。护理人员要关心体贴患者, 耐心开导, 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及治疗空间, 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 增强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及意志, 采用气功、音乐等或与病程阶段、体能状态相适应的体育锻炼, 使身心得以放松, 消除紧张、疑虑情绪, 避免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 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复发情况。因此积极的心理治疗配合药物治疗, 可避免和防治精神心理因素所致的病情复发和迁延不愈。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担心的问题、愿意接受哪些治疗, 认真倾听患者对疾病的叙述, 包括主诉、现病史等, 这些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并且鼓励患者对疾病治疗树立信心, 学习自我保健, 自我解除焦虑, 保持稳定的情绪。

3.3 饮食指导

UC的发病与饮食结构密切相关, 饮食因素是导致UC的常见原因, 这已经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识。因此, 在UC的治疗中, 要注意饮食, 以确保治疗效果[5]。治疗中, 患者要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 患者的日常饮食要坚持清淡、易消化的原则, 并要及时的补充蛋白、热量及维生素等, 要注意坚持少量多餐的原则;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也要避免食用海产品食物、牛奶等刺激性食物。发作期间进无渣半流 (如鱼、水蒸蛋、面条、稀饭等) 。勿食牛奶、乳制品、生蔬菜、芹菜、笋类、咖啡, 巧克力、冰汽水和辛辣食物等以免加重病情或导致症状复发。要高度重视饮食卫生问题, 以有效降低肠道感染的发生率。

药物保留灌肠能够确保治疗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病灶部位, 有助于促进肠壁对治疗药物的吸收, 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起效快, 且能够减少毒副作用, 因此可实现局部抗炎效果, 对于患者的肠道致病菌也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 因此能够对患者的肠道内环境进行改善, 可以加速溃疡的愈合。在临床治疗UC时, 中药保留灌肠属于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既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胃肠道功能, 也能够显著提高治疗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目前, 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已经普遍开展于临床, 由于较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较为敏感, 在灌肠治疗的过程中, 稍有不慎, 比如注药速度、药液温度及治疗环境等诸多因素没有掌握好, 都有可能造成患者对灌肠治疗的顺应性下降,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运用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使我深深体会到掌握好灌肠护理方法的重要性, 患者的疾病转归与我们的护理工作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有责任心, 对待患者要有同情心, 在对患者进行保留灌肠治疗的过程中要加强护理干预, 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思想顾虑, 同时施以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 做好健康宣教, 以达到较为满意的治疗目的。

摘要:目的 探讨药物灌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使用1 g的柳氮磺胺吡啶进行口服治疗, 每天3次;治疗组联合使用黄连煎剂以及康复新液进行相应的灌肠治疗。治疗期间, 进行灌肠护理、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等全面护理措施, 治疗结束后,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为80.0%, 两者比较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药物灌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完善的灌肠护理是提高灌肠治疗效果、保障治疗顺利实施,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药物保留灌肠,护理

参考文献

[1]中国炎症性肠病协作组.3100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病例回顾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 2006, 6:368-372.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中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中华内科杂志, 2008, 47 (1) :73-79.

[3]方巧云.保留灌肠的护理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 2006, 5 (5) :54-56.

[4]吴蓉, 陈桂娥.中西药复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D].浙江中医学报, 2005, 7 (4) :75-76.

篇4: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护理的理想方法。方法:回顾1年间对120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例采取相应护理的资料。结果:120例患者中有55例痊愈,65例取得好的治疗效果,继续进行治疗。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重点在于心理、饮食、预防感染、合理用药等方面,这样会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07-01

溃疡性结肠炎是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简称,为一种原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且以溃疡为主,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生或长期迁延,呈慢性过程。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科共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经过合理治疗后均取得良好效果,为降低其反复发作率,现将其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患者中,男50例,女70例,年龄25~70岁,病程1~15年。

1.2辅助检查

所有患者均做电子纤维结肠镜检查加活检,肠道狭窄或进镜困难者加钡灌肠检查,实验室检查,进行粪便常规检查。

1.3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间歇疗法,每次住院时间为7~10d为1个有效疗程,一般共需3~6个有效疗程,经过几个有效疗程后,轻度、中度的患者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重度的患者亦可获得有效的缓解。治疗主要应用中西药保留灌肠加口服,病情急、重者,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西药主要用免疫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蒙脱石散剂、肠道益生菌等;保留灌肠主要用甲硝唑或环丙沙星、锡类散、山莨菪碱、云南白药、蒙脱石散剂、肠道益生菌等。

2结果

55例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检查正常,肠黏膜恢复正常,65例取得好的效果,临床症状减轻,大便常规正常或轻度异常,肠镜检查黏膜肿胀减轻、溃疡减少,继续接受治疗。

3护理

3.1心理护理

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患者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多数具有内向、离群、保守、严谨、悲观、抑郁、焦虑紧张、情绪不稳定、易怒、对各种刺激反应强烈,而激动之后又难以平复的个性特点,因此,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同情心,给予其关心、安慰、耐心的指导,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经常进行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的变化,介绍成功病例,使患者从精神和心理上得到必要的支持和安慰,增加治愈的信心。同时,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他们看电视、聊天或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以分散注意力,使心情舒畅,同时不能忽视患者家属的作用,做好家属的工作。

3.2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要指导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饮食的规律性,一日三餐做到定时定量,注意休息和安静,给予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纤维素饮食,精神紧张要补充B族维生素,急性发作期可以禁食或者经静脉补充营养,病情缓解后可以逐渐改为流质、半流质,再到普食,不过分饥饿,不暴饮暴食,这样有利于肠道消化平衡,避免因无节制饮食而致肠道功能紊乱。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腻为基本原则,宜食山药、扁豆、红枣,少食易胀气、多纤维的蔬菜、水果、饮料等食物,如西瓜、韭菜、大蒜、油炸食品、碳酸饮料等,不宜饮用牛奶或乳制品,少食高脂食物,以免因为其难以消化而加重肠胃的负担,例如高脂的快餐,避免过量饮酒,避免过敏食物。本病以柔软、易消化,富含营养,有足够的热量为原则,部分患者无法控制自己,针对此种情况,在进行健康指导的同时,要注意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3用药的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期间,会不同程度地应用抗生素,保护肠黏膜的药物等,护士应严格掌握药物的性能、疗效、剂量及副作用,按照医嘱准确无误地给患者用药,向患者讲解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以及按正规治疗用药的重要性,介绍成功病例,使患者从思想上重视,能积极地配合治疗。

3.4感染的预防

加强对患者预防感染知识的宣教,对于住院患者积极寻找潜在的慢性感染灶,除了有针对性地控制感染,如应用抗生素外,应每日对其病房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清新,用0.05%的健之素喷洒地面,擦桌面,避免与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接触,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4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他的反复发作与许多因素有关,如①饮食因素是脾胃病的主要诱发因素,患者在饮食方面若不控制,进食一些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会诱其发病;②精神因素,长期焦虑、紧张、工作压力大、劳累等因素使机体免疫力下降,使内环境失去平衡,从而诱发本病;③感染是本病发生和继发的原因;④未进行正规治疗或未坚持正规疗程治疗,病情稍缓解就自行停止用药,中断治疗,使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早地进行护理干预,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这样就要求护理人员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如康复医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知识,对患者进行认知矫正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正确指导患者,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制定护理计划,以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閻焕兰,姚小芳.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0):11.

[2]钟玉莲,王倩琴,何玉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心理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6,(16):2563-2564.

[3]张西亮,许春进,丁辉.认知行为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伴情绪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28:47

[4]王华.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体会[J].吉林中医药,2007,(3):31.

[5]姜杰新.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师进修杂志,2004,12(27):51-52.

[6]谢惠婵.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22:107-108.

篇5: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幽门螺杆菌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溃疡性结肠炎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0例为实验组,另选50例有消化道症状但肠镜检查正常者为对照组,应用C呼气试验分别测定二者的HP感染率。结果:实验组HP感染率(26%)明显低于对照组(56%),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溃疡性结肠炎;感染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62(2010)06-0647-02幽门螺杆菌(HP)是消化道疾病中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目前已被公认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类病因不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发

生于结肠、直肠等下消化道。目前关于HP感染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相关关系存在争议。作者就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一研究,旨在探讨HP感染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是否起预防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至经肠镜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30~67岁;有消化道症状但肠镜检查正常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29~65岁。确诊前均未行根除HP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实验方法 采用C呼气实验检测HP,分别收集0min(服尿素C前)、30min(服尿素C后)呼气,在仪器上进行CO2的检测。阳性判断值≥4.0±0.4,阳性者表明HP感染。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实验组患者共50例,其中HP阳性者13例,阴性者37例,阳性率26%,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HP阳性者28例,阴性者22例,阳性率56%,见表1。实验组中HP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HP是一种含多种复杂致病因子的病原菌,在胃黏膜定植后主要借助于致病因子发挥其致病作用,通过毒素的直接作用及诱导炎症反应等间接作用而损害宿主组织。其中,尿素酶、空泡形成毒素、细胞毒素相关蛋白、脂多糖等是主要的致病因子。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目前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免疫、遗传、环境、肠道细菌、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在关于HP感染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相关关系存在争议。有研究认为,HP的感染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呈负相关。HP主要引起Th,为主的细胞免疫,能影响肠道的免疫反应,改变机体对外来抗原的免疫反应,减少其免疫损害。此外,HP感染者其胃黏膜对其它抗原产生的特异性黏膜抗体反应明显提高,有助于减少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有研究发现,Defensins和cathelicidins两种抗菌肽,主要通过自身的`杀菌和诱导免疫反应来调节肠道菌群。HP的脂多糖可诱发潘氏细胞产生抗菌肽Defensins,对其它细菌具有杀菌作用,从而抑制其它致病菌引发炎症性肠病。Halme等选取炎症性肠病(IBD)患者200例(克罗恩病患者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例)和急性菌痢患者100例,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HP的IgG、IgA抗体滴度,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HP阳性率为18%,克罗恩病患者的HP阳性率为13%,对照组的HP阳性率为43%,IBD组HP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和Th2失衡,从而导致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其结果表明,HP的感染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呈负相关。但也有相反的意见。有研究通过检测IBD患者11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3例,克罗恩病患者47例)血清中HP的lgG抗体,发现未接受过柳氮磺胺毗啶治疗的IBD患者HP的IgG抗体阳性率为45%,基本接近对照组(52%),从而推测HP感染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本身无明显关系。Bell等提取了3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结肠组织进行基因扩增,并与缠绕菌属基因杂交均呈阴性,从而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与HP感染无关。我们通过应用C呼气实验检测HP发现,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HP阳性率为26%,对照组中50例患者HP阳性率为56%,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HP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进而推测HP感染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起预防作用。但是,HP感染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篇6: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了解新的护理模式对消化性溃疡病人治疗的影响。方法 在内科治疗的同时,通过以服药指导、消毒、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新的护理方法护理消化性溃疡患者。结果 29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279例治愈,复发率从以前的60%降为5%。结论 建立全新的护理观念,改变以往以饮食护理为重点的护理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药物

护理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现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发生和复发的关键因。因此,临床上如何成功地根除Hp和防止Hp传播是治愈和降低消化性溃疡发病率的关键 [1]。我科自2001年7月~2003年12月共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292例。在内科治疗中强调彻底根除Hp,以服药指导、消毒、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为指导思想的新的临床护理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292例,男253例,女39例;年龄18~56岁,平均37岁。包括十二指肠溃疡187例,胃溃疡79例,复合性溃疡26例,全部病例均经胃镜证实为活动期溃疡,并作过快速尿素酶试验,胃粘膜Giemsa染色,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Hp感染状况。结果Hp阳性269例(92%)。

(二)治疗方法

给予洛赛克20mg,每日2次,羟氨苄青霉素0.75g,每日2次,替硝唑1.0g,每日2次,三联治疗1周。继续应用金奥康20mg,每日1次,维持8周。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以了解HP根除状况。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先行止血处理,停止出血后,再实施上述治疗方案。

(三)治疗结果

我们以新的护理措施对29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治愈患者279例,复发13例,治愈率为95%,将以前60%的复发率降为5%。在5%的复发患者中,绝大多数是不服从服药原则,未回院复查者。

2纤维的半流质饮食。食物温度不能过热,吃些冷食如冷牛奶等能使血管收缩,控制出血;食物不宜过甜,过甜的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引起反酸;最好隔3~4 h进食1次,使胃中经常有少量食物用以中和胃酸。溃疡病合并穿孔、出血时禁食。少量出血时应戒烟酒,进流质或半流饮食,餐后应安静休息。避免辛辣、咸、浓茶、咖啡等饮料,牛乳和豆浆能稀释胃酸,其中含钙和蛋白质能刺激胃酸分解,故不宜多饮,不吃过热、过冷、太酸和油炸食物。进食时要细嚼慢咽。溃疡病人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采用合理的饮食原则。逐渐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疾病,精神紧张和不规律饮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因此合理的饮食不仅可以改善全身营养状况,而且对消化性溃疡的修复有帮助作用。

(四)心理指导及护理

指导患者了解紧张、焦虑的心理可增加胃酸分泌,诱发疼痛加重或溃疡复发,所以平时生活宜身心放松,胸怀宽广,保持乐观主义精神,促进溃疡愈合。同患者多交流,帮助他们了解病情,解除思想顾虑,解释溃疡病是因为HP感染引起。只要根据医嘱服药,彻底根除HP,就可根治消化性溃疡。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心理护理工作首先要重视病人的情绪变化。除了通过解释、支持、暗示等基本心理护理技术以外,应选择认知调整指导模式。首先要耐心倾听病人的痛苦与忧伤,了解病人的不良精神因素及各种应激。在取得病人绝对信任的基础上,指导病人调整各种不良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消除各种心理社会压力。例如帮助病人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念,不苛求自己,不给自己造成过重的压力;要学会放松自己,做到悦纳自己;学会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让别人理解自己;应适当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不至于太压抑自己。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学会顺其自然,不过分关注自己,克服自我中心;也不要过分地迎合别人,以至委曲求全。

(五)健康教育

同患者多交流,帮助他们了解病情,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根除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嘱其坚持服药。禁用致溃疡病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药物,防止溃疡出血。对患者积极进行卫生宣传教育,明确Hp的传染性,特别注意家庭内的感染,做好餐具的消毒。家庭成员中有类似溃疡病症状者,要及时来医院检查。定期举办专题讲座,讲解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遗传因素、Hp感染、环境因素)、诊断标准、诱因、症状、预防措施、饮食疗法、各种抗消化性溃疡药物使用(根除Hp、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药物)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注意事项、定期复诊指导。通过家属参与系统健康教育,可有效增加患者对PU的认识,改变患者的态度和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

(六)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一定要按疗程带药,在院外坚持服药,达到疗程。嘱患者停药1个月、半年后回院复查。嘱患者坚持消化性溃疡的正规治疗、休息、饮食原则,不自行停止,禁用或慎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在秋冬或冬春变换季节时,注意保暖。定期门诊复查,如有疼痛持续不减、规律性消失、排黑便等应立即到门诊就诊检查。患者有时因工作原因住院治疗时间比较短,未达到疗程标准。因此,患者出院后一定要按疗程带药,在院外坚持服药,达到疗程。嘱患者停药后1个月、6个月后回院复查。嘱患者在回医院复查HP转阴性之前,禁止使用致溃疡病药物如阿司匹林、非甾体类药物,以防溃疡出血[3]。(1)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使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酒,禁食酸、辣、过甜及粗糙食物。(2)向病人说明情绪与疾病关系,情绪紧张和忧虑可导致溃疡病的发生和复发,故应避免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情绪稳定。(3)说明三大并发症(胃穿孔、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的诱因及前兆症状。如出现上腹部疼痛、压迫感、恶心、呕吐、黑便等及时到医院复诊。

三、讨论

以前因为对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不清楚,人们一直以饮食护理作为消化性溃疡护理的重点。现在认识到根除Hp是治愈溃疡病的关键,因此,改变以往的护理方式,建立全新的护理观念,是本文中心。可概括为三条。第一,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本病的病因、服药原则、卫生消毒方法,取得患者的配合,讲明按疗程服药可彻底治愈此病,一旦彻底根治,一般不会再感染及复发。第二,复查是否根除Hp是防治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关键。以前溃疡治疗愈合后,Hp仍持续阳性者溃疡病的复发率达60%~70%。因此复查结果Hp为阳性者,在症状未发生之前,要医嘱继续三联治疗,以根除Hp。第三,防止传播。此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的排泄物,排泄物要先消毒后处理。患者的餐具要单独消毒,不可公用,减少传播机会。

参考文献

[1] 周殿元.幽门螺旋杆菌与十二指肠疾病.中华消化杂志,2010,2(2):69.[2] 张颖.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 5(2):225-226

篇7:中医怎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方解:本方取黄连清热化湿:生地、白头翁凉血和营、消炎解毒:三七化瘀活血止血;儿茶、五倍子、珍珠粉有收湿敛疮、生肌止泻作用。全方合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收效良好。

笔者体会: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必须饮食清淡,忌食油腻、荤腥以及不消化食品,并戒烟酒、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寒温、调饮食,保持心情愉快,情绪乐观。

篇8: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4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23例, 其中男14例, 女9例, 年龄20~55岁, 平均年龄39岁, 病程1~15年, 均为慢性活动性和反复发作结肠炎患者,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变累及范围等资料,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康复新液50ml加生理盐水50ml混合成灌肠液加温37~40℃, 每晚1次;对照组采用锡类散3g加庆大霉素8万U加地塞米松5mg加生理盐水100ml混合成灌肠液。方法同上, 14d为1个疗程, 两组都在静脉滴注消炎及支持治疗的药物基础上进行保留灌肠。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消失, 大便成形, 结肠镜检查黏膜正常。有效:腹痛、腹泻明显减轻, 临床症状控制, 大便基本成形, 结肠镜检查黏膜轻度充血、水肿, 少量糜烂溃疡面有部分假性息肉形成。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控制, 大便次数减少, 结肠镜检查有一定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2]。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好转) /总例数]×100%。

1.4 结果

见表1。

2护理体会

2.1 灌肠护理

灌肠前向患者详细解释、介绍灌肠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并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灌肠液加入输液瓶内, 采用一次性输液器, 末端去掉输液针头, 连接一次性吸痰管, 充分润滑吸痰管前端, 患者取左侧卧位由肛门轻轻插入病变部位, 灌肠液滴入要慢, 量不要超过100ml, 以利于药液保留, 灌肠过程中, 如患者出现便意, 嘱其深呼吸, 放松腹肌, 并减慢液体滴入的速度。当患者出现腹痛或面色改变, 立即停止灌肠并对症处理。灌肠后嘱患者卧床休息至少1h以上, 并每0.5h改变1次体位, 以利充分发挥药效。

2.2 饮食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是累及直肠和结肠的炎症性疾病, 是一种慢性病, 需要长期治疗, 因此饮食及营养的调配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正确指导、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少渣食物, 以少量多餐, 避免吃生、冷、硬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忌烟酒。

2.3 心理护理

心理因素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再加上本病病程长、恢复慢和担心愈后, 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多疑、紧张等心理。因此, 护理人员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耐心解释, 做心理健康疏导, 鼓励患者多交流, 讲出自己的症状和感受, 让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知识, 指出局部用药优于全身用药, 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提高药效, 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 增加治愈信心[3]。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是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较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康复新液是美洲大蠊干燥虫体的乙醇提取物制成的溶液, 主要成分为黏糖氨酸, 经药理学证实具有去腐生肌, 促进肉芽组织增生, 促进血管新生, 改善胃肠黏膜创面微循环、加速机体病损组织修复再生、抑菌抗炎、消除水肿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4], 它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 改善局部环境, 促进溃疡修复。同时还应加强饮食护理及心理疏导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我科将2009年10月-2011年12月共收治的43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50ml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锡类散、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溶于生理盐水100ml, 保留灌肠。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总有效率96%, 高于对照组的80%。结论: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加上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更佳。

关键词:康复新液,结肠炎,保留灌肠,护理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 (M) .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613.

[2]杜宏女.中西医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及护理 (J) .中国中医急症, 2009, 18 (9) :1561-1562.

[3]汪水芝, 刘红英.心理及饮食调节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影响 (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8, 21 (5) :559-560.

篇9: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药物灌肠治疗;结肠炎;溃疡性;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53-02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与多发的疾病,通常情况下,这种疾病发生的病因都不能够予以明确的诊断,它容易诱发肝功能的障碍与皮肤病变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此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治疗。在医学研究领域中,中药灌肠能够对溃疡性结肠炎病情有所缓解和治疗。为了能够证明中药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疗效更显著,笔者经过病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进行了溃疡性结肠炎病症的临床效果观察,现将临床观察的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男57例,女63例,平均年龄为43.7岁。患者的入选标准为:患者均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病症,其临床的症状反应为血性腹泻、呕吐,并伴有体重的减轻的症状,并且患者的病情已经得到临床的诊断患者家属同意参与本次临床实验的研究,同时可以很好地配合治疗。患者并未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并且在近2到3年内无癌症与心肌梗死等能够影响本次实验的其他症状,对两组实验进行在年龄与性别,以及血压与病程等方面进行科学与合理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其具有可以比较的特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在实际的治疗中,需要对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美沙拉嗪肠溶片这种常规药物的治疗,并且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能够对患者的用药剂量予以明确与有效的规定[1]。患者需要每天服用这种药物三次,并且每次的用药剂量是0.7克,并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周的治疗疗程。而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的是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病症,医护人

员对患者的用药计量进行有效的说明[2],并且让患者清楚在使用中药时需要注意的禁忌,防止出现不良反应与突发状况。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10克的白芨与苦参,20克的黄檗与石菖蒲这种药物,30克的紫草与地榆,并配有2.8克的青黛与1.6克的三七粉,加入1.5升的上药用水进行药物的煎制与获取,需要医务工作者提醒患者进行中药保留灌肠的治疗[3],且其治疗的周期也是一周。

1.3 观察指标:

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对两组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予以常規项目的监测。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要同医护人员进行配合工作,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症进行问询,并使得患者在无压力的情况下机械牛常规身体检查项目的进行,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医务工作者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予以实时性地观察与了解,并掌握其变化的规律,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与咨询,促使患者能够更加积极与主动地配合治疗的进行[4]。在实验的一周之内对两组患者予以全天候式地动态常规记录,其中包含记录24小时之中心率、收缩压与舒张压在数值上的变化情况,并对患者在直肠与结肠病情的观测。在观测指标中,还需要对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常规检查予以重视,比如:血糖的高低、肝功能是否正常、血脂的高低、尿常规等检查项目分析,并对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予以实时地观察与记录。

1.4 判定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得以有效的缓解与恢复;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溃疡性结肠炎症状逐渐恢复,症状稍有缓解;无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溃疡性结肠炎症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与恢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的病例之和占总病例的百分比。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包SPSS15.0,对研究中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X2)检验。

2 结果

在实验组的研究中采用药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总有效率为81.60%,比对照组采用的常规药物的治疗在总有效率方面高出4.9%,P<0.05,说明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溃疡性结肠炎能够诱发许多急性的病症,在医学研究领域中,许多医学书籍与药理中都明确记载,溃疡性结肠炎这种病症在发生的过程中,会带有血性腹泻、呕吐与面色苍白的特性,甚至可能发生肛周疾病等症状,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需要依据其变化的特征,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合理与科学的治疗。本次临床实验中的实验组采用的药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病症,在治疗效果上更显著,患者恢复地更加快速,更具有一定的临床实验意义,可以得以新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许琳琳.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02(20):01.

[2] 余小女.中药滴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02(04):02.

[3] 黄远红.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航空航天医药,2010,03(01):01.

篇10: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临床表现

(1)腹部症状

①血性腹泻:为最主要症状,粪中含血、脓和粘液。较重者每日腹泻可多达10~30次,呈血水样,无粪质。

②腹痛:轻型病人和缓解期可无腹痛或呈间歇性隐痛,一般为痉挛性左下腹或下腹部阵痛,偶可涉及全腹,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若并发中毒性巨结肠或炎症波及腹膜,则为持续性剧烈腹痛。

③里急后重:因直肠炎症刺激所致。

④其他:常有腹胀、嗳气、恶心、食欲不振及呕吐等表现。

鉴别:

(1)慢性细菌性痢疾:往往有过明确的急性细菌性痢疾史,且从粪便、直肠拭子或内镜检查时所取得的渗出物进行培养,可分离出痢疾杆菌,抗菌药治疗有效。

(2)慢性阿米巴肠病:病变以近端结肠为主,溃疡的边缘为潜行性,介于溃疡之间的结肠粘膜正常,粪便中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包囊或滋养体,用抗阿米巴药物治疗有效。

(3) 肠道激惹综合征:粪中可有大量粘液,但无脓血。除肠道症状外,患者往往伴有头痛、焦虑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明显的神经官能性症状,x线和结肠镜检查仅提示有结肠痉挛等改变,而无别的炎症病变可见。

(4)结肠癌:本病多见于中年以后,表现为腹泻、脓血便和肠梗阻等。x线检查显示病变部位有粘膜破坏、肠壁僵硬、充盈缺损及肠腔狭窄等肿瘤征象;直肠指诊可触及肿块,内镜检查可见到癌肿,并可经活组织检查证实。但必须指出,有时可在结肠癌的基础上并发结肠炎;或反之,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基础上并发结肠癌。

(5)克隆病:克隆病病变主要侵犯回肠末端,腹痛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里急后重少见,粪便常无粘液脓血,腹部肿块,瘘管形成,肛门及直肠周围病灶较多见;x线钡剂造影检查于回肠末端可见线样征;乙状结肠镜检查多属正常,若累及直肠和结肠时,可见病变部位粘膜呈卵石样隆起,有圆形、纵行线状或匐行性溃疡,多无渗出性或接触性出血,病变呈节段性分布,粘膜活组织检查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篇11:2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体会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其病理表现为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和多发性溃疡形成[1]。临床表现与病变范围、严重程度、病型及病期等有关。对吉林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4例临床护理方法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临床资料收治的病人共24例, 其中男13例, 女11例。年龄20~63岁, 平均年龄42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黏液脓血便、腹泻、腹痛。

2 护理方法

2.1 一般护理

注意病情观察护理病情, 对病情较轻者应注意休息, 避免劳累, 减少活动量;病情较重的患者或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应卧床休息, 保证睡眠充足, 以减少肠的蠕动并减轻腹泻、腹痛等症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渣、易消化富含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 以供给机体足够的营养。忌寒凉刺激性食物如水果、冷饮等减轻对黏膜及肠的持续性刺激, 防止肠出血及肠穿孔的发生。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 有严重肠道症状。严重营养消耗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 应用PN或EN对维持和恢复患者营养, 保持病变组织质量和功能是有益的, 但对溃疡性结肠炎本身的发展无缓解作用。观察有无脱水症, 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清蛋白、体重及电解质的变化, 配合医师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饮食以高蛋白、少渣、易消化食物为宜, 忌食生冷粗糙及刺激性食物。在急性发作期宜给无渣半流质饮食, 避免冷饮、水果、多纤维素蔬菜及其他刺激性食物。

2.2 用药护理

需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如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硫唑嘌呤可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白细胞减少、溶血反应等, 用药过程中, 加强监护, 如患者出现荨麻疹、多形性红斑, 同时或相继出现黏膜、皮肤和眼部损害等斯-约综合征表现, 应告知医生, 立即停药, 密切观察, 并做好对症治疗。护理上注意口腔、眼、鼻、耳及外阴等黏膜卫生及护理, 尤其注意防止眼睑粘连及继发感染。应餐后服用, 服药期间定期复查血象。严密观察环孢菌素的不良反应, 本药可出现感觉异常、血压升高、恶心、呕吐, 极个别患者可出现头痛及癫痫样大发作。用药过程中要监测血肌酐浓度、肝功能, 若分别超过患者入院时正常值的30%和50%时, 需酌情减量;同时也要监测血压变化, 尤其是舒张压, 若持续超过12 k Pa, 应立即减药量观察5-ASA的不良反应, 如密色拉嗪会引起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脓尿和血中肌酐、尿素升高, 故原有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或禁用[2]。用药过程中每周要随访2次尿常规, 每周测1次肾功能, 尿中一旦出现大量白细胞、脓细胞、蛋白或血清肌酐、尿素升高时, 立即减量或停用。

2.3 腹泻的护理

患者必须保持身体干净、干燥、无气味, 直到腹泻得到控制, 患者房间内应放除臭剂, 且应方便患者如厕, 要用清水 (不用肥皂) , 手纸应选择柔软, 动作要轻柔, 仔细护理肛周皮肤, 这对治疗和预防皮肤破损很有必要。坐浴, 地布卡因, 雾气熏蒸或其他外敷方法或软膏都可以减少刺激和肛门不适。当严重腹泻时要及时补充水分、营养物质及电解质等, 用以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

2.4 临床心理护理

由于本病病因不明, 症状反复发作、持续存在, 且进行性加重, 使患者丧失治疗的信心, 抑郁或焦虑。此时护理人员应该耐心向与患者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多沟通, 耐心解释治疗方法, 倾听患者的倾诉, 使其了解积极配合治疗。生活中注意自我调节, 可使症状得到较好控制和长期缓解, 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协助患者及亲属认识患者目前的实际健康状态, 明确精神因素是诱发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因素, 同时要安慰患者, 使患者以健康平和的心态应对疾病, 缓解焦虑、恐惧心理。

3 健康教育

与患者共同制订饮食计划, 保证其摄入足够的营养, 避免辛辣、多纤维、冷饮等刺激性食物。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 保持乐观的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本病反复发作, 应嘱患者坚持长期治疗, 不能随意更换药物及停药, 服药期间需大量饮水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 出现异常情况如疲乏、手脚发麻、头痛、发热、排尿不畅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以免延误治疗。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25

篇12:30例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体会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观察;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大肠的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人群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控制急性发作,维持缓解,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重症病人禁用抗胆碱能药物或止泻药物.以免诱发中毒性巨结肠[1]。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0例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最小 15 岁,最大 72岁。病程0.5年~20年。大多数病人都是因间歇性粘液脓血便、腹痛、发热以及里急后重等为主诉。

1.2 方法 强调休息、饮食和营养。重症或暴发型患者应入院治疗,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病情严重者应禁食,并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患者的情绪对病情会有影响,可予心理治疗。对腹痛、腹泻的对症治疗,要权衡利弊,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止泻药如地芬诺醋宜慎重,避免诱发中毒性巨结肠。抗生素治疗对一般病例并无指征;但对重癥有继发感染者,应积极抗菌治疗。柳氮磺吡啶(简称SASP)是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该药适用于轻、中型患者或重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已有缓解者。糖皮质激素对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疗效,适用于对氨基水杨酸制剂疗效不佳的轻、中型患者,特别适用于重型活动期患者及急性暴发型患者。一般予口服泼尼松;重症患者先予较大剂量静脉滴注。硫唑嘌呤或巯嘌呤可试用于对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对激素依赖的慢性持续型病例,加用这类药物后可逐渐减少激素用量甚至停用。

1.3 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30例,治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3%,治愈率93.33%。

2 护理

2.1病情观察 观察腹泻次数,粪便形状,是否有血及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腹痛等,监测粪便检查结果。严密观察腹痛的性质、部位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以了解病情的进展情况。如腹痛性质突然改变,应注意是否发生大出血、肠梗阻、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等,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2.2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食用质软、易消化、少纤维素又富含营养、有足够热量的食物,以利于吸收、减轻对肠黏膜的刺激并供给足够的热量,以维持机体代谢的需要。避免食用冷饮、水果、多纤维的蔬菜及其他刺激性食物,忌食牛乳和乳制品。急性发作期患者,应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病情严重者应禁食,按医嘱给予静脉高营养,以改善全身状况[2]。应注意给患者提供良好的进餐环境,避免不良刺激,以增进患者食欲。观察患者进食情况,定期测量患者的体重,监测血红蛋白、血清电解质和清蛋白的变化,了解营养状况的变化。

2.3腹泻护理 由于急性发作期或重症病人腹泻次数较多,里急后重症状严重,应在床旁放有便器,且要指导病人和家属做好肛门及周围皮肤的护理,如手纸要柔软,擦拭动作轻柔,便后用肥皂与温水清洗肛门及周围皮肤,必要时给予抗生素软膏涂擦以保护皮肤的完整。注意观察排便次数、粪便的量、性状并做记录。

2.4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及或糖皮质激素,注意观察药物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柳氮磺胺吡啶的不良反应分为两类,一是剂量相关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痛、可逆性男性不育等,指导患者在餐后服用可减轻消化道不良反应;另一类不良反应属过敏,有皮疹、粒细胞减少、自身免疫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服药期间必须定期复查血常规,一旦出现此类不良反应应改用其他药物。服用糖皮质糖皮质激素是重型及暴发型病人的首选药物,也适用于氨基水杨酸制剂疗效不佳的轻、中型病人。常用氢化可的松200~300mg或地塞米松5~15mg静脉滴注,一般1周左右病情控制,可改为泼尼松30~60mg口服,病情好转后逐渐停药,防止反跳现象[3]。

2.5心理护理 由于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较长,症状反复出现,使病人易丧失治疗的信心,或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向病人解释治疗、护理知识,使病人能积极配合治疗,注意自我调节饮食、心态,使疾病得到长期缓解,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健康指导

该病一般呈慢性迁延过程,病程较长,症状反复出现,使患者感到心理负担过重。护理人员应耐心给予解释,使患者及其亲属能正确认识此病,从饮食、休息及坚持合理用药等方面进行自我护理,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诱发因素,达到控制疾病发展,使病情逐步缓解直至康复;指导患者摄入足够营养,避免多纤维、过冷等刺激性食物;轻型患者可从事一般轻工作,恢复期可增加户外活动;指导患者正确服药的方法,并告知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坚持用药的重要性;如出现腹泻、腹痛加剧,便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J].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

[2] 杨秋云.思密达等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8(16):12-14.

篇13: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都是本院的患者。一共40例, 女18例, 男22例, 年龄最大的为66岁, 最小的为30岁, 平均年龄为39.6岁;患病时间1~15年, 平均患病时间6.8年。主要病症为腹部胀痛、粘液脓血便、大便糖稀不适。通过粪便常规检查、纤维结肠镜得到确诊, 并且排除由肝脏、胰腺等影响胃肠道的疾病。

1.2 方法

治疗方法主要以药物为主, 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氨基水杨酸制剂为常用药物。运用局部静脉、口服、灌肠给药为治疗手段。有严重并发症者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2临床表现

2.1 消化系统的表现

①腹泻:腹泻的患者轻重程度不同, 轻度患者3~4次/d;重度患者每天排便次数能够达到30余次。粪便质量大多呈现稀水状或糊状, 并混有脓血, 黏液, 其中主要症状为血性腹泻。②腹痛:轻度患者型和病变缓解期的患者可能没有腹痛, 或者表现轻度到中度隐痛, 有绞痛和弥漫性腹部触痛的患者为少数。3) 其他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恶心、腹胀、食欲不振和呕吐等症状。

2.2 全身表现

在急性发作期或急性期经常会半有中度或低度发热情况, 重度患者会出现高热和心动过速。在患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贫血、衰弱、消瘦、营养不良和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等症状。

2.3 肠外表现

经常会有口腔黏膜溃疡、关节炎、眼色素血管膜炎、结节性红斑、溶血性贫血、慢性活动性肝炎等免疫状态出现病变。

3护理措施

3.1 一般常规护理

提供给患者良好的住院环境, 让患者尽可能的卧床休息, 并让家属减少探望次数及时间, 稳定患者的情绪。需要了解患者的患病历史, 包括既往史、手术史等, 告之患者家属应该注意的事项。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要严密观察, 特别是中毒性巨结肠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例如皮肤弹性是否有脱水现象, 仔细观察患者的鼓肠、腹痛、肠呜音等情况, 如有情况要立即通知医生并马上进行抢救。

3.2 病情观察

为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 要仔细注意观体温, 腹痛的性质和部位, 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若腹痛性质突然改变, 需要注意有没有产生中毒性结肠扩张、肠梗阻、大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情况。如果腹膜受到刺激和高热伴腹痛时有可能会发生肠穿孔, 要立即通知医生且帮忙抢救。

3.3 灌肠护理

第一需要给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病房内要有适宜的湿度、温度, 为防止受寒, 灌肠时要注意拉好窗帘, 做好保暖工作。为了可以灌入更多的药液来促进病情的恢复, 灌肠前患者要先进行排便, 而且排便后使肠腔容量增大, 直肠的压力也相应减少, 可以避免排便反射由直肠压力刺激引起的。这样对肛门括约肌的刺激强度也相对减少, 液体在肠内能够保留更长的时间。

3.4 饮食护理

患者需要食用利于吸攻的食物, 要少纤维素又富含营养, 质软、易消化、有足够热量的食物, 供给身体足够的热量, 减轻对肠道内膜的刺激, 禁止食用牛乳或乳制品。

3.5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此病的治疗后效果、诱发因素, 且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指导要增强体质, 才利于病情的缓解。患病期间不能吃油炸食物, 烹调各种菜肴要尽可能少油。患者在发作时期, 由于不能食用蔬菜, 要注意适当补充各种营养制剂。

4结果

通过临床的治疗护理人员精细、周全的护理, 此次的40例患者中已有35例治愈出院, 发热、腹泻、便血、腹痛等症状均有好转, 利用结肠镜检查显示结肠炎已经有所好转, 另外4例仍有轻微的腹痛、腹泻等症状。总有效率高达87.5%, 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讨论

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有关溃疡性结肠炎的知识, 正确自我护理和良好的心态对患者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预防复发具有重要性, 患者需要自觉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和自我护理, 对病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院方需要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条件, 降低复发率, 提高临床治愈率。

摘要: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和愈后与临床护理方法的关联。方法 把我院多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资科进行整理分析, 并对所有患者在心理、灌肠、饮食等各方面进行精细护理后, 再进行比较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患者经过精细的护理后, 死亡率为2.9%, 得到改善的效率为94.2%, 跟治疗前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护理工作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能否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因素, 对愈后作用也很重要。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护理分析,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上一篇:镍矿销售合同下一篇:中水灌溉城市观赏植物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