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基本类型

2024-04-15

对联的基本类型(共9篇)

篇1:对联的基本类型

不同类型的对联

办公室对联

气冲牛斗进纳八方之财,

味溢云霄齐聚九州之客。

创大业牛年昌盛

展宏图千秋辉煌

不坠青云志谁做寸光鼠

勇攀泰山巅甘为孺子牛

海纳百川映双丽

英贤至尊连五峰

岁寒三友龙马精神八金刚

春风一家芝兰秀丽两红梅

热门对联

银镜台前人似玉

金莺枕侧语如花

文窗绣户垂帘幕

银烛金杯映翠眉

方借花容添月色

欣逢秋夜作春宵

欢庆此日成佳偶

且喜今朝结良缘

紫箫吹月翔丹凤

翠袖临风舞彩鸾

春窗绣出鸳鸯谱

夜月捍斟琥珀杯

碧岸雨收莺语暖

蓝田玉暖玉生香

经典对联

比飞却似关睢鸟

并蒂常开边理枝

琴韵谱成同梦语

灯花笑对含羞人

一岭桃花红锦绣

万盏银灯引玉人

眉黛春生杨柳绿

玉楼人映杏花经

凤翔鸾鸣春正丽

莺歌燕舞日初长

花灿银灯鸾对舞

春归画栋燕双栖

绣阁昔曾传跨凤

德门今喜近乘龙

梧桐枝上栖双凤

菡萏花间立并鸳

篇2:对联的基本类型

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妙

种花种好种种种种成种种香

上联:一、三、八字读音 (条),调整的 (调),其余读音(掉),音调的(调)。

下联:一、三、八字读去音,种植的 (种),其余读上音,品种,种类的(种)。

上联读音:朝朝潮,朝潮朝汐。

下联读音:长长涨,长涨长消。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读音: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下联读音: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回文倒顺

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郎中王若俪

俪若王中郎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贤出多福地

地福多出贤

僧游云隐寺

寺隐云游僧

人中柳如是

是如柳中人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凤落梧桐梧落凤

珠联璧合璧联珠

静泉山上山泉静

清水塘里塘水清

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鼓柏香

雨滋春树碧连天

天连碧树春滋雨

叠字联

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

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重重迭迭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树

看山 山已峻

望水 水乃清

风竹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数字联

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花甲重开 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 内多一个春秋

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六合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童子看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讲命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尺蛇人谷 量量九寸零十分

七鸭浮江 数数三双多一只

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

五百罗汉渡江 岸边波心千佛子

一个美女对月 人间天上两婵娟

谐音联

清风满地难容我

明月何时再照人

檐下蜘蛛一腔丝意

庭前蚯蚓满腹泥心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

篇3: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类型及内涵

一、行为操作经验——有利于建立清晰的数学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联系起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 使它更加明智, 脑使手得到发展, 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 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这一论述, 阐明了操作是智力的起源, 是思维的起点。操作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确有独特的作用。首先, 操作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激发学习兴趣。其次, 操作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逐步发展, 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再次, 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 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我们要关注学生行为操作经验的积累。

例如, 在教学“千克与克的认识”时, 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片断:

⒈认识千克。

(1) 称一称。

请学生用台称称一下一袋盐的质量, 知道1袋盐正好重1千克。

(2) 掂一掂。

每位同学掂一掂一袋盐的质量, 感受1千克有多重。

(3) 估一估。

让学生拿出一个塑料袋装苹果, 再掂一掂, 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是1千克, 然后再称一称, 并在小组内说一说1千克大约有几个苹果。

(4) 找一找。

请学生先在小组内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并称一称, 掂一掂, 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5) 猜一猜。

教师出示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 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重, 然后让学生称一称验证, 引导学生再次感知1千克, 并感受物体外形大不一定重。

(6) 说一说。

教师让学生以千克为单位说说生活中熟悉的物品。

2. 认识克。

参照“认识千克”的教学过程, 通过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感受并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上述教学表明, 动手操作活动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如果单纯地用讲授的方法, 教师很难讲清“1千克”、“克”, 学生也很难明白。但上面这位教师却为学生安排了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找一找、猜一猜、说一说等动手操作活动, 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由此可见, 动手操作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 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去, 通过操作积累起丰富的感性经验, 从而建立起清晰的数学观念, 最终达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学会知识, 理解知识, 运用知识。

二、探究合作经验———有利于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中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以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为主。新课程改革很关注对学生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 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 是一个实践和再生的过程。因此, 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面对问题探寻个性化的方法, 强调探究与合作, 在探究与合作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 从而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

例如, 在“年、月、日”的教学中, 一位教师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⒈观察手中的年历卡:学生每人手中各有一张年历卡, 分别是2001年~2012年及1800年、1900年、2000年、2400年, 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 并说说判断方法。

2. 设疑:老师出生在1972年, 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通过设疑, 让学生产生寻找新的判断方法的欲望。

3. 讨论:用什么办法来研究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可以先统计每人手中的年份数, 再寻找规律。

4. 观察统计出的学习材料, 小组讨论发现的规律。

5. 反馈得出“4年一闰”的规律, 并通过猜想树立假设“用年份数除以4, 没有余数是闰年, 有余数是平年”。

6. 验证假设。

7. 引导学生质疑:1800年、1900年的年份数除以4, 也没有余数, 为什么是平年。

8. 阅读书本, 知道“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时, 须除以400”。

这样设计就留给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 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 在交流中发现, 在过程中理解“闰年与平年”的本质。同时, 在探究与合作的过程中还经历了一系列的思考过程, 积累了学习经验, 锤炼了学习品质, 提升了数学素养。

三、数学思维经验———有利于领悟数学学习的真谛

数学教学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 数学教学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数学思维活动, 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并发展数学思维, 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向数学家的思维结构转化的过程。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还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领悟比数学思维更高一级的数学思想, 才能让学生真正领悟数学学习的真谛。因此, 我们要重视数学思维教学, 力求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加以渗透。

例如, 在教学“平均数”时, 一位教师经历了如下的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三个笔筒, 里面分别有6枝、7枝、5枝铅笔。

师: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不用举手, 知道了就立刻站起来抢答。 (教师的话音刚落, 就有十几名同学一起站起来抢答道:6枝。)

师 (故作惊讶) :这么快呀, 你是怎么算的?

生:我根本没有算, 只要从第二个笔筒里移一枝笔到第三个笔筒里, 每个笔筒里就都是6枝了。

接着, 教师将笔筒里的铅笔的枝数改变了一下, 分别放了l枝、2枝、15枝。

师:你能知道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了吗? (学生计算后汇报)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用的是计算的方法, 先求出总数是18枝, 再平均分给三个笔筒, 每个笔筒里有6枝。

师:有没有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为什么不用?

生:这题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太不方便, 因为数字相差太大了。

师:说得真棒!我们要根据一组数的特点, 灵活地选用方法。

师:如果我把三个笔筒里的枝数再移动一下, 分别为6枝、2枝、10枝, 你能迅速求出平均每个笔筒有多少枝吗?

生:我觉得根本不用再算了, 因为总枝数没有变化, 还是18枝, 笔筒也没变, 还是3个笔筒, 所以不论怎么移动, 只要总枝数和筒数不变, 平均每个笔筒还是6枝。

……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教学的核心价值是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一道简单的实际问题, 经这位教师“借题发挥”, 巧妙改编, 适度引申, 就开启了学生的思考之门, 将他们的思维一步步地引向深刻。第一次求平均枝数时, 学生根本就没有算, 在抢答中体会移多补少的价值;第二次求平均枝数时, 学生用计算的方法体会求和平均数的普遍价值;第三次求平均枝数时, 学生发现总枝数和筒数不变, 根本就不用算, 对比中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可见, 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是让学生积累数学思维经验的有效途径。

四、综合运用经验———有利于提升数学学习的能力

朱德全教授指出:“应用意识的生成便是知识经验形成的标志。”作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核心成分, 应用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加以关注和发展。《数学课程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崭新的学习领域, 它顺应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 体现了“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的理念。为教师提供了新型教学方式的指导, 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实践性、探索性、综合性学习的渠道。让学生尝试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 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 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的综合可以拓宽知识的范围, 开拓学生的视野, 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从而相应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 在学完圆柱体积、容积后, 笔者设计了“巧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一活动课, 让学生测量一不规则石头的体积。有的学生受《乌鸦喝水》的启发, 有的学生受《曹冲称象》的启示, 将石头投入盛水的圆柱形 (或长方形、正方形) 容器中, 根据水面的上升高度计算出石头的体积。笔者又让学生测量一不规则的酒瓶容积, 学生开动脑筋, 把酒瓶盛满水, 再倒入一个规则的容器中, 同样测出了酒瓶的容积。最后, 让学生测量自己带来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或容积。整个活动, 不仅把生活中的问题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 将数学知识的各知识点综合起来, 还把数学与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 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及应用能力。

篇4:对联的基本类型

【关键词】意识;动机;认知;性格

性格是由心理,即意识决定的,弄清楚意识的基本功能与结构是进行性格分类与解释基础。

一、意识的基本功能及逻辑关系

传统心理学认为意识(心理)具有三种基本功能,一是意志功能,即确立目标并设法克服困难去实现目标的心理功能。意志具有目标指向性,并且为完成任务提供动力,意志功能也就是心理动力功能,也就是行为的动机功能;二是认知功能,即从外界获取、储存、加工、组织信息的功能,包括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推理、解释、决策等过程,认知功能的核心是思维功能;三是情感功能,即产生高兴、愤怒、焦虑、忧伤、同情等情感与情绪的功能。三种功能简称意识的“知—情—意”功能。

传统心理学认为这三种功能是并列的,都是心理的基本功能。笔者认为这三种功能并非并列关系,实际上,情感功能并不是意识的独立功能,而是动机与认知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认知的结果,比如,我们之所以会产生“担心”和恋人分离的情感与情绪,一是因为我们具有特别渴望和恋人心灵相融合的心理,这是动机的作用,其次,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可能察觉到恋人会离开的信息,然后就在心理想象各种分手的可能,这是认知的作用。结果就产生“担忧”的情感及情绪。因此,意识的核心功能其实只包括动机功能和认知功能两项,所以,性格的核心结构就包括动机结构和认知结构两部分。

二、意识的基本功能与性格决定的基本逻辑

借助于意识基本功能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人的行为及行为特征的基本逻辑,也就是性格决定的基本逻辑了。我们的心理先有某些想法,在想法的驱使下指向了某个目标,于是产生了行为的方向,这就是“动机”。接着我们就会去寻找达到目标的方法与路径,就需要去认知、理解、决定如何行动,这就是“认知”过程。在认知的基础上,我们会产生喜欢、讨厌、忧虑、害怕等“情感情绪”,这些情感情绪的直接支配下決定做或者不做某件事,这就是“行为”。然后在行为中就会表现出不同的习惯与风格,这就是“行为特征”,一个人典型的“行为特征”就是他的性格特征。这个从动机到行为特征的决定逻辑如图2的“洋葱模型”所示。

从心理到行为由四个层次构成,动机与认知构成的心理是行为与行为特征产生的深层原因,是纯粹心理性的;情感情绪则是联结动机、认知与行为的桥梁,情感情绪不仅有心理性的,还有生理的成分,比如,担忧的时候,我们不仅能够从心理感受到这种情感,而且我们的表情也能反映出这种情感。正是这些情感与情绪直接推动或阻止我们的行为,所以,情感情绪具有从心理性的动机和认知向生理性的行为转换的推动功能。英语用emotion表达情感情绪概念是非常深刻的,“e”是“推动、促使”的意思,motion则有“运动、行动”之意,因此“e-motion”就是“使…..运动,使…..行动”的意思;生理系统是使行为发生的物理系统,包括神经、体液、内分泌、肌肉、骨骼等子系统,生理系统是纯粹生理的;行为则是心理、情感情绪与生理系统作用的结果,行为必须通过身体的运动才能实施。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一个人的行为与行为特征,也能够感觉出他的情感情绪,但只能推测出他的内部心理。

动机与认知是心理的核心成分,情感情绪是心理到行为的转换桥梁,生理系统是行为实施的物理机构,行为与行为特征则是动机、认知、情感情绪及生理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情感情绪不是性格的核心成分,仅仅根据一个人是否容易开心、生气、激动、焦虑等情感情绪是不能从根本上理解一个人深层次性格的,因为同样的情感情绪可能是由完全不同动机类型与认知结构造成的。同样,生理系统更不是性格的主要成分,生理系统只是行为发生机械系统。内部心理才是区分性格的核心,由于内部心理包括动机与认知两种核心要素,所以弄清楚它们的结构与性质是性格研究的关键所在。

1.动机。动机之于性格,正如发动机之于汽车,它为行为提供动力。动机是意识的核心功能之一,它是人类行为的动力系统,是行为的原始推动力,也是行为的原因,用通俗的话讲动机就是人们的“想法”。性格之所以复杂,部分原因在于人们的想法非常复杂,也就是动机非常复杂。有时候,甚至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那样做;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的想法就是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其实,过后才知道那只不过是假象而已;有时候,我们有这样的想法,而另一些时候则又是那样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动机的结构非常复杂,很多动机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我们的各种“想法”不是同样重要的,也不是同样清晰的,它们构成了一个结构系统,就像一栋楼房一样,我们的动机也包括层次结构,同时,每层的各种想法还形成了不同的房间结构。

2.认知。如果动机是行为的发动机,那么,认知就像导航系统,负责收集、处理各种地形地貌,并做出判断和路线选择。如同动机一样,我们的认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习惯或擅长通过观察、动手去认知事务,有的人则习惯或擅长通过想象,利用图像图去认知事物,还有的习惯或擅长利用符号,通过逻辑推理去认知事物。有时候我们用某种认知方式去认识事物,有时候又另一种认知方式去认识事物。每个人的大脑都同时存在多种认知方式,形成了不同的认知结构,我们将在第四章中详细分析认知的结构与性质。

正是由于人的心理动机与认知结构的复杂性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性格类型。

参考文献

[1]戴维.迈尔斯著,黄希庭译.迈尔斯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2]D.M.巴斯著,熊哲宏等译.进化论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Jerry M.Burger著,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篇5: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素为大众喜闻乐见。无论岁时节令、婚丧嫁娶,还是聚会庆典、行业开张,无不使用对联,且常用常新,历久不衰。对联,作为一门文学艺术,其文辞之隽永精妙、意趣之深远阔大、风格之多姿多彩,无不给人以艺术享受。正因如此,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15套中就有7套考了对对联,且均以“出上联,对下联”作为新的仿写题型,分值一般为4分,有的甚至高达6分。但据阅卷情况看,普遍失分现象严重,答题出现明显失误,现列举主要误区,望以之为鉴:

一、常识缺乏难成对

请看全国卷Ⅱ第24题的部分答案:

第一题:

春晖盈大地,大地盈春晖、秋实压枝低、落日映山红

科学能致富,跟党奔小康、技术显身手、携手奔强国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人安居民乐业人民安康

无疑,上述错误都是相当缺乏对联常识的典型表现,为什么?

所谓对联,也叫“属对”,属,类也;对,配偶也。即以类字配成偶句以成,其最大特点是讲究对仗。具体说,它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相对,内容大致相关或相反。就中学语文以仿写题型出现的对对联,只要求宽对,平仄不作限定。

训蒙课本《千家诗》所附的《笠翁对韵》(东韵之一)写道:“天对地,雨对风,大地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何谓对仗?这就是经典阐释:词性上,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结构上,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内容上,或者正对,即两个并列的事物相对,如“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者反对,即上下内容相反相衬,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由此可知,“压枝低”、“映山红”无法对上“盈大地”;“携手”是动宾,无法对“科学”;“强国”是偏正,无法对“致富”这一动宾词组;而“春晖盈大地,正气满乾坤”,“科学能致富,勤劳可兴家”,“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就属理想的正对。所以,要拟好下联,首先要讲究对仗。

二、意趣浅俗难贯通

也有些答案在字词上很讲究对仗,但在立意上肤浅庸俗,与上联无法贯通,这也是对对联的明显失误。如:

第一题:

春晖盈大地,夏日满乾坤、秋风扫落叶

科学能致富,养猪可发财、体育可强身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牛健壮羊健壮牛羊健壮

古人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对联的“意”,就是主旨意趣、思想情感。好的对联,不仅要寓意明确,还要旨趣高远。“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之所以成为千古名联,就是因为它表现了博大的人文情怀和高远的思想境界。

因此,拟对下联,为确保意念贯通,旨趣一致,必须认真品读上联,仔细揣摩关键字词,充分把握其特点,是赞美还是批评,是祝福还是勉励,题材是大还是小,风格是高雅庄重,还是清新明快、幽默诙谐,等等。

分析今年所考对联,主要是春联,其意趣主要有以下几类:

1.咏春景,抒喜悦之情。如“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全国卷Ⅲ);“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全国卷Ⅲ);“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全国卷Ⅰ)。只有根据上联把握了题材与情感基调,才能对得意合神似。若以“夏日满乾坤”对“春晖盈大地”,则了无意趣;以“秋风扫落叶”对之,则更是意趣相悖、庸俗之至。

2.写时事,颂吉祥如意。借春联反映国家人民命运、时代生活变迁,是相当普遍的;以春联祈福纳祥,也不只是对个人、家庭的祝福,更多的是对祖国江山的热情赞颂、对社会前程的美好祝愿。如“祖国江山好”(全国卷Ⅰ),大题材,高境界,下联必以“大地气象新”、“乾坤气象新”等对之,才显大气磅礴,意趣贯通。“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全国卷Ⅱ),若以“牛健壮羊健壮牛羊健壮”对之,则强弱悬殊,境界差之千里,实在幼稚可笑,肤浅俗气。

3.说风习,树文明之风。如“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全国卷Ⅰ),“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福建卷)就是此类,所对下联就充分体现了题材相同、旨趣一致的原则。相反,以“养猪可发财”对“科学能致富”,则离题万里,俗不可耐。“千古文章意先行”,对对联一如作文,务求境界高远,格调高雅,上下意趣贯通。

三、用语生僻难思量

对联虽形式简短,但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必须充分掌握其高度的概括特征,以最精炼的形式唤起人们的美感,拟写对联也就是炼字炼意的过程。但在考场上,很多人为求对仗,常常生造词语,语意滞涩,令人费解。如: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旧去新来万户人家遇事乐,爱聚情散万丝泪痕罢酒香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军喜乐民喜乐军民喜乐

其中“旧去新来”、“爱聚情散”、“罢酒香”、“喜乐”均属生造词语,晦涩不通,这也是对联大忌。

写对联,用语以贴切为上,既不可胡乱生造,也不能堆砌辞藻,哗众取宠,务必细心斟酌,反复锤炼,主要做到:

1.精心选择近义词。1985年全国“迎春——长城”征联中,有这样一幅应征联,“东临碣石涛声旧,西近阳关柳色新”。此联在立意、对仗、平仄等方面都很不错,但“旧”表意不明,涛声能有新旧之分吗?几经斟酌,将“旧”换为“古”,则成为佳作。

2.下语务求有针对性。即用语切合特定的情、境、人、事,得体妥当。如鲁迅病逝,蔡元培作挽联如下:“著述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此联一是切合鲁迅其人,说成就谈遗嘱合乎事实;二是切合哀悼之情,风格沉稳谨严而深情。

四、修辞不顾难工巧

对联极重修辞,为使作品形象生动、内容深刻,往往需要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排比、反复、顶真、双关、叠字等。对下联作为一种新的仿写题型,一般有仿修辞的考查意图,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对得工巧。

譬如,“一代园丁乐”(全国卷Ⅲ),有人对之以“万户百姓喜”,就很不高明。字词虽对仗工整,内容却难以贯通,原因就是不明上联中的比喻——园丁喻人民教师。若明悟修辞相同的要求,就极易由园丁想到以“桃李”喻学子,这样,锁定了题材与意趣,“九洲桃李荣”就很容易对出了。所以,只有兼顾仿修辞,才能对得工稳。

对对联,除上述几类问题外,还有两点也须注意:一是上下联忌用字重复,尤其是异位重复。如:科学能致富,勤劳能持家;二是忌合掌,即因上下联反复使用同义词,导致上下联完全同义,表意贫乏。如:春晖盈大地,朝阳沐万物;科学能致富,技术可脱贫。

对对联看似容易却艰辛,它是一个人学识积淀与语言修养的综合反映,但只要我们注

篇6:句子的基本类型

1、疑问句中的`反问句,语气词是:“吗”,表询问语气。

2、陈述句

3、疑问句,语气词是:“呢”,表询问语气。

4、感叹句,语气词是:“哪”,表感叹语气。

5、疑问句中的选择疑问句,语气词是:“...呢,...呢?”表商量语气。

6、疑问句

7、祈使句,语气词是:“吧”,表祈使语气。

8、疑问句中的反问句,语气词是:“吗”,表询问语气。

9、陈述句语气词:“的”表陈述语气。

10、祈使句

语气词:附着在词语、句子末了,表示语气。

询问语气:吗、呢

陈述语气:的、了

篇7:创新思维的基本类型

毛毛是一位不懂足球的人,却要成为预测足球比赛结果的专家,他是这样做的:

第一场比赛时,他发出1万封信,预测A队赢的5000份,另外的为B队赢。比赛结果出来,其中有5000人认为他预测是准的。第二场比赛,他给上次预测对那5000人再发预测比赛的信,2500人是C队赢,2500人生D对赢,同样他又赢得了2500人的信任,这时已经是连续的正确了。如此下去,经过几轮比赛预测,毛毛建立了极高的威信,因为有一些人看到毛毛的预测总是正确的。

人们从不信,到将信将疑,到相信,到全部相信,最后,就变得开始崇拜了,到了这个时候,你就是说地球是方的,他都会相信。

有了这样的铁杆“粉丝”,毛毛的名气自然不胫而走。这些人会现身说法,无条件地证明:毛毛是足球比赛预测的天才!

此时,毛毛不再公开进行预测了,而是开始招募会员,营造更加神秘的气氛,大师吗,从来不在人前显摆,这叫素养。

篇8:论谢逸唱和诗的三大基本类型

谢逸热爱山水与自由, 加之三试三落后的惆怅而隐居山林寄情山水, 尽情地同诗友唱和, 创作出了情感丰富的唱和诗。《全宋诗》辑录谢逸诗六卷, 共210首, 唱和诗有46首, 约占其全部诗作的百分之二十三。谢逸的唱和诗从形式上大体分为和韵诗与分韵诗, 其中和韵诗又包括依韵、用韵、次韵, 如《和陈倅宜黄书事》、《再用前韵》、《次张邦式韵》, 分韵诗较多, 例如《同吴迪吉汪信民游寺西塔寺分韵赋诗以荷花日落酣为韵探得荷花字》、《吴子珍家分韵咏席上果探得橘子川橘字为韵》等;从题材上分为友情唱和诗、闲情唱和诗、褒贬唱和诗三类。

一.友情唱和诗

谢逸唱和诗大多是与临川文人交往过程中以诗会友过程中形成的, 他们大多是同处的人, 即临川人, 他们的唱和被称为临川之会。临川之会的人大多是江西诗派的成员, 他们原本有着相近的诗歌创作理论, 容易拉近距离, 在相互唱和中更加能够增进友谊。谢逸的唱和诗中不乏表现友情的诗, 如《和饒正叔梅花》:

踈影横斜月色新, 肌膚清痩不禁春。侵凌臘雪寒先覺, 漏洩東風信最真。光滉粧臺人未起, 香迷野逕蝶難親。飄零点破蒼苔地, 安得靈犀為辟塵。

林逋《山园小梅》对梅花优美姿态的描写深深地刻在宋代文人心中, 随着文人唱和诗的兴盛, 咏梅成为他们重要的唱和主题。谢逸的这首咏梅诗, 与宋代咏梅诗人极写梅花妖娆可爱的形态不同, 而是写形态为次, 重在歌颂梅花的优秀品质:“侵凌臘雪寒先覺, 漏洩東風信最真。”将梅花视为知己, 同时又寄托着作者对友人饒正叔的无限思念与惆怅之情。

二.闲情唱和诗

作为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 谢逸秉承了本派一向善于用典的艺术风格, 以游乐、景色为切入点, 描写其对闲情逸致生活追求与向往, 从而抒发了他们面对人生失意的理智与平和的心态, 体现出了经久挫折之后的稳健和淡泊。

(一) 以典故拓宽闲情唱和诗的情感范畴

谢逸《次董之南韵》营造了一种清空、幽静的意境, “门外远山肤寸碧, 堂前溪水半蒿深。”门与碧山相对, 堂与溪水相邻, 无比惬意而诗意的生活环境令人向往之。更为令人陶醉的是“仰看老鹤有清兴, 静听幽琴无俗音”之闲鹤雅琴的雅致。继而诗人以“三釜及亲”“向平”“支道林”三个典故表现自己对隐逸闲适而安贫乐道心性的追求, “三釜及亲君养志, 一瓢在巷我甘心。向平婚嫁何年毕?杖策长随支道林。”“三釜及亲”, 古指一般年成每人每月的食米数量。而《庄子·寓言》载:“曾子再仕而心再化, 曰:‘吾及亲仕, 三釜而心乐;后仕, 三千钟而不洎, 吾心悲。”[3]此后“三釜养”则指以微薄的俸禄供养父母。谢逸借此不仅赞扬好友董之南安贫乐道, 而且也是诗人品性的写照, “一瓢在巷我甘心”正是他安贫乐道决心的表白。“向平”是一位有德隐者据《后汉书·向长传》载:“向长, 字子平。精通《易》、《老子》。安贫乐道, 隐居不仕。为子女婚嫁娶毕, 了断家事, 同好友游五岳名山, 不知所终。”[4]“支道林”亦是一位退隐山林不复出的隐居之士, 据《世说新语·排调》:“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 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5]

“向平”和“支道林”归隐的共同原因多半是出于对山川林间, 蝉鸣禽逐生活的向往。他们的无拘无束, 他们的我行我素, 都是心性的真实流露。谢逸也有同感地说:“枝策长随支道林”, 足显谢逸对二人行为的推崇与向往。在此诗中, 诗人以典故拓宽了闲情雅致的情感范畴, 即“其追求并非局限于简单一味地倾慕闲适与宁静, 更将诗人对于闲情逸致的理解上升至安贫乐道的性情体验的层面”。[6]

(二) 以游乐写闲情

游乐活动是唱和诗产生的重要载体, 又是诗人用以休闲逸情的最佳途径。谢逸许多唱和诗就是以游乐为背景抒发闲情逸致的。如谢逸的《游西塔寺分韵赋诗怀汪信民以渊明停云诗岂无他人念子实多为韵探得念字》、《游西塔寺分韵得溪字》、《与诸友游南湖分韵得红字》等, 谢薖的《约诸人游罗坊观》、《与诸友汲同梁泉烹黄粟新芽》等诗, 皆是通过诗人与友人相约游乐感兴而发, 大多是诗人闲情逸致的流露。

三.褒扬唱和诗

谢逸与王立之、汪革交往密切, 友情深厚, 常常以诗歌来传达友谊与相惜之情。与王立之的唱和诗有《和王立之见赠四首》、《王立之寄书言其子阿宜渐学作诗及问余稚子梦玉安否作诗奉戏》、《和王闲叟见赠兼简李商老》等诗歌。这些诗作或通过日常生活细节的描述表露出王、谢二人无话不谈的交情, 或借诗歌来表达对对方才能的赞扬与人品的赞美。例如《和王立之见赠四首》 (其一) , 诗人正是将其诗品与人品并举而赞誉的, 赞其五言律诗成就之高:“五言若长城”, 赞誉其诗风既具词意隽永、寄托深远之魏晋正始诗风特色, 又兼有谢灵运诗歌的鲜丽、清新之气。人品如诗品, 谢逸肯定了王立之不慕高官厚禄, 淡泊名利, 宠辱不惊的高尚人格, “端能励节气, 何必五鼎烹”。谢逸在此诗中, 将品诗与评人巧妙地融为一体, 以诗品见证人品, 以人品映辉诗品, 足见谢逸对好友王立之的仰慕之情。

汪革是谢逸人生当中的又一密友, 亲密无间, 惺惺相惜。汪革 (1071-1110) , 字信民, 临川 (今属江西) 人。哲宗绍圣四年 (1097) 进士。教授长沙、宿州。蔡京当国, 以周王宫教召, 不就, 复为楚州教授, 卒, 年四十。谢逸与汪信民的唱和诗有《游西塔寺分韵赋诗怀汪信民以渊明停云诗岂无他人念子实多为韵探得念字》、《汪信民顷赴符离约谒告还家为盛集戏作诗嘲之以助一笑仍率诸友同赋》、《用汪信民韵送叔野迎妇山阳》、《次韵汪信民见寄》等诗歌。其中《次韵汪信民见寄》一诗表达了诗人对汪信民辞去“周王宫教召”仍为楚州教授之职, 不以高官为念, 保持一颗正直、淡泊之心的赞许之情, “不贪但守司城宝, 无泽应辞季武车。”世人皆不理解汪革所为, 唯独谢逸能够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 “直道逢人多龃龉, 高怀向我最恢疏。”诗人以“池种青莲看妙浄, 庭栽翠竹悟真如。”中的“青莲”、“翠竹”象征汪革不畏权贵、不贪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品格。

四.结语

谢逸将其人生性情与诗歌创作融为一体, 达到了诗中有我, 生活有诗的诗意人生、人生诗意的最高境界。谢逸寄情于山水, 独善其身, 修身养性。诗人或寄情于闲景, 或以古代前贤自喻, 抒发了“一瓢在巷我甘心”的洁身自好, 淡泊名利的良好品质。身在凡尘, 交友甚广;隐居山林, 不忘友人, 谢逸借助诗歌来抒发友情, 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质的钦佩与敬仰之情, 比如对好友汪革人格的敬仰。从诗句行间可以看出, 谢逸对好友的评价标准有二个, 一是才华, 侧重于诗歌创作方面;二是人格魅力, 以才和德来褒奖友人, 如此既客观而又真诚。

摘要:谢逸是宋代江西诗派重要诗人之一, 诗作至今存有200余首。其中唱和诗占23%, 这些唱和诗从题材上分为三大类, 即友情唱和诗、闲情唱和诗、褒扬唱和诗, 从中不仅能够窥探出谢逸寄情山水的闲情雅致与淡泊功名的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儒家伦理品格, 而且其友情唱和诗展现了谢逸与江西诗派其他成员的交往、切磋诗艺的情形, 抒发了惺惺相惜的深厚友情。

关键词:谢逸,唱和诗,类型

参考文献

[1]王直方.王直方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2]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五[M].北京:中华书局, 2003.

[3]庄子.孙通海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 2003.

[4]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65.

[5]刘义庆.世说新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篇9:体育评论的基本类型及素养分析

关键词:风格;魅力;素养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1-0136-02

一、体育评论的基本类型

在体育新闻报道中,体育评论是一种“常规武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之后,媒体本能地表达立场发表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评论始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3月23日在上海创办的《申报》。“《申报》每期都有‘论说一篇,置于首页’。同时还强调,言论有‘系乎国计民生’,‘上关皇朝经济之需,下知小民稼穑之苦’[1]。中国体育评论最早何时出现,学界尚无定论。进入21世纪,体育评论极大繁荣却是不争事实。这和体育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提升直接相关。大致而言,中国体育评论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匕首投枪型

被称为“大眼”的李承鹏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他以长年批评中国足球的假、恶、丑而著称。李承鹏的评论风格颇有鲁迅风骨,用词尖刻,似“匕首投枪”之尖锐。比如:“高喊一定要出线的中国足协,其实没那么关心能否出线了。它只关心谁来出钱。出线足球堕落成出钱足球,这才是中国足球最大悲哀。”

(二)嬉笑怒骂型

笔名棋哥的王奇是评论队伍中的另类高人,由于有多年媒体和体育圈的工作经历,加之有浓重的“革命”情结,他的评论味道非常独特。比如:半年前,春天里,鲁俊老师迈进横批是“中超公司”的大门,仰望上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雄赳赳,豪情满怀,斗志昂扬。十一后,秋风瑟,鲁俊同学走出牌匾是“中超公司”的小槛,回望下联“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怨悠悠,拍着屁股,人走茶凉。选在国庆之后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前,鲁俊老师辞职了,大清完了。迎着萧瑟秋风而结束中超公司的“活儿计”,很是能体会出中国足球水潭的浑浊寒凉,一般圈外人真受不了。

(三)人文贵族型

张晓舟是中国媒体圈中难得一见的知识分子型评论高手。在写体育评论之外,他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著名的摇滚乐评人和策展人,他的评论和李承鹏有相似之处,但人文知识分子“精神贵族”的气质更为浓重。比如:少有其他职业的人像运动员那样,把人生像西瓜一样一刀劈成两半,是疯人院还是养老院,是绚烂还是腐烂?血肉已模糊,对酒且当歌。

(四)专业理性型

复旦经济系出身的周文渊堪称体育评论界的专业典范。和其他人四面出击、放言四海的喜好不同,周文渊数十年如一日专事中国足球评论,其评论鞭辟入里,逻辑性极强。比如:当蔡振华、韦迪步N年前王俊生、阎世铎们的后尘前往东瀛取经时,感叹差距巨大是毫无意义的,更应该用心领悟日本人联赛为本、认真做事的成功真谛,这样才不至于夭折或扭曲今年中超所展示的良好发展势头。靠大肆烧钱而非制度创新只能营造一时的虚假繁荣,而解决不了中国足球体制性缺陷这一最大病灶。

(五)风流才子型

擅评论者一般都个性突出,狂放不羁,大仙和刘原是突出代表,笔名大仙的王俊以诗词和流行歌词入评论的风格十分独特。而刘原则以善于自嘲,善于以男女情爱为引而著称,读他们的文字,你能充分感受到一种风流才子气。比如西班牙威武,荷兰痛苦,斯内德、罗本、范佩西的心情眼看要荒芜,在多么痛的领悟中,多么无助的迷路。世界杯伟大的殿堂,荷兰人被无情地“梅花三弄”,一弄憔悴,二弄心碎,三弄长悲。世界杯史上最不幸的球队由此怆然产生。(大仙)西班牙为什么会被瑞士干掉?因为他们是纨绔一代,迷失一代,内心没有主体思想的一代,这群公子哥把球场当成妓院,妓院都失火了,他们还纶巾羽扇玩优雅。当然,这要归咎于该队的激励机制做得不好,假若立下军令,凡是输球,队员一律剥光猪,只穿一条红内裤,以手无寸铁的姿态扔进疯牛环伺的斗牛场,你且看他们会不会打败钟表匠。(刘原)

(六)媒体跨界型

白岩松是公认的“国嘴”,他在电视上的评论风采我们早已领教,其实他还是一个文字极佳的写手,其文字评论也以理性思辨见长,但风格颇有“电视味”,比如:“目前的中国足球极像一个天天调皮搗蛋一点儿不争气的孩子,可你骂他?连打他都没有用!还得哄他!怎么办?对中国足球真正有用的可能只有放弃幻想了。用足够长的时间去做最基础的事,然后用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去改变自卑,去重新学会打真正的比赛。而这个过程要用多长时间没人知道,估计上帝也会因此而哭。”以上是对当今体育评论风格类型的大致归纳,其他人的评论风格或多或少都有他们的影子,但盖因以上诸位知名度高,风格“辨识度”高,所以以他们为类型中的典型。

二、体育评论的素养

在新闻领域中,评论属于“高端产品”,评论版块往往是媒体的“门面”,而评论员基本上都是这家媒体的“招牌”。那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评论员应该具备那些素质?

(一)知识贮备

任何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应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一个体育评论员也必须具备更广阔的知识面,比如要评论英格兰和阿根廷足球队之间的比赛,就应该知道英阿马岛战争的历史背景;想探索日本体育崛起的秘密,本尼迪克特的《菊花与刀》就是应该熟读的经典。所以,一个评论员应该对天文地理、社会文化、医药科技等方面的知识都有所涉猎。所谓的“知道”分子对于评论员而言,只是一个基本及格线。而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所有评论员都应该至少在一个领域中深入钻研,这样才能取得更大成就。

(二)批判精神

如果说知识储备是成为一个评论员的第一道门槛,那么独立思想和批判精神则是第二道门槛,而且是最难逾越的。原因在于批判精神属于新闻事业的价值范畴,而非新闻实务范畴。一份优秀的报纸必定有崇高的新闻理想,一个出色的评论员必定有精神上的高标远致。新闻史上鼎鼎大名的《大公报》就创办之初就提出了这样的理念:“报业天职,应绝对拥护国民公共之利益,随时为国家贡献正确实用之知识,以裨益国家,业言论者,宜不媚强梁,亦不阿群众”[2]。当今时代,《大公报》的理念同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因为随着网络的普及,知识的获取更非难事。而知识转化为思想却是一个奇妙的“化学变化”,绝非一日之功可成。陈寅恪先生所言的“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更是一个不容易达到的境界。若一个人只重视知识吸收,不注重思想锻造,在发言时就容易落入人云亦云的窠臼。

三、体育评论的新挑战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兴起,传统的体育新闻报道模式也受到了巨大冲击,体育评论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变化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媒体竞争空前激烈,真正意义上的独家新闻极度稀缺,这导致很难再有对于独家新闻报道的独家评论,那种依靠独家新闻占据评论制高点的环境已不复存在。第二是在微博席卷全球的时代,人人都是“记者”,各种信息虚实相生,真假难辨。这固然有信息“民主化”的意味,但也有负面效应,即“有其不可驾驭、令人兴奋而又无政府的特性;极具活力、容易过头、超强的煽动性”[3],这就对评论者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评论只能建立在掌握事实之上,否则会因前提错误而谬以千里,混淆视听。因此在新环境下,体育评论员除了具备知识储备和思想素养外,还需要具备多种能力。

(一)距离要近

广积人脉逼近事实。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无论在社会主义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新闻事件的真实性都是新闻报道的第一前提。因此,要想写出一篇高屋建瓴、鞭辟入里的评论,必须离事实更近,正如罗伯特•卡帕的名言:“如果你拍的不够好,因为你离得不够近”。但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中,要想接近事实却绝非易事,这就需要新闻评论者有非常强大的人脉关系。人脉关系的获得一般有赖于两点,一是从业平台,二是自身知名度。以中国短道队的王濛事件为例,白岩松可以利用央视这一平台对其进行独家专访,从而获得相对全面的事实,哪怕只是当事人的一面之词,也比凭空想象有价值得多,他对此事的评论也因此更有的放矢。同一事件,《体坛周报》的评论员张路平没有采访到王濛,但他却利用多年跟踪采访中国短道队所获得的人脉关系掌握了本次事件方方面面的事实,他对此事的评论也因此能发人之不能发,言人之不能言。

(二)脑子要快

不抢第一落点,但要抢第一观点。新闻评论员可以不争抢占有新闻事实的第一“落点”,但要尽可能赶在别的媒体发声之前找到独家视角,抛出第一观点。同样以王濛事件为例,王濛一度放言要将冬管中心兴奋剂和“黑金”丑闻曝光,大多数媒体只是对“奥运冠军应该珍惜自己的名誉”,“对金牌队伍管理落后于时代”等观点反复热炒,《西安晚报》却在第一时间刊登了《谁搞定了王濛》的评论,指出“应该有司法机关介入此次事件,而不能任由冬管中心和王濛关起门来私了。对于公众,我们不能接受眼睁睁地看着一些毒瘤被一只只看不见的手所遮盖,因为这是对法制社会的公然挑衅。”毫无疑问,这种独特声音的发出就给人眼前一亮,听觉一震的效果,而且还有利于引导公众向事件深层追问。

(三)出手要快

快速分析快速处理。倚马可待,下笔千言是新闻记者的一项基本功。尤其是在网络(微博)、电视已可以实时直播新闻事件的时代,拥有一双快手就显得更为重要,否则当网络、电视上已经众声喧哗之时,即使你的声音再独特也很容易被淹没。所以,必须具备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后快速分析新闻事实,快速处理新闻事实的能力。一般而言,快的能力首先体现在“会看”上,要能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阅读最有价值的新闻细节,这需要你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其次,必须“会听”,要能从新闻当事人的话语中剥离冗语,抓取最有新闻价值的话,特别是在采访混合区中和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当事人往往都是简单应付,很难抓到猛料,所以必须会听,以免把宝贵时间消耗了。应该指出,会看会听只是成为一个优秀体育评论员的基本素质,接下来的提炼观点才是关键一步,这才是区分评论员能力高下的分水岭。

参考文献:

[1]郑连根.新闻往事[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0.

[2]张季鸾.本社同人之志趣[N].大公报,1926-09-01.

[3]格雷姆•特纳.普通人与媒介—民众化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上一篇:2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下一篇:昂山素季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