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教育课堂改革

2024-04-23

自主教育课堂改革(共8篇)

篇1:自主教育课堂改革

自主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而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为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真正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师角色的转变,能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着力于实现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树立全面发展的人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民主合作的教学观和优质高效的效益观。真正把精力投入到教学管理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使课堂改革、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同步提高。按照全县“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计划教师认真学习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文件及相关教育理论和教育文件、材料,紧紧围绕精心备课、课堂设计、课堂训练、教后反思等环节开展研究,并严格落实教学常规。

篇2:自主教育课堂改革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实效性

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分工协作的意识,促进学生共同提高,但合作交流仅仅是小组学习的一个方面,不同的课型、不同的阶段适时、适度的采取合作学习,才能取得更佳的效果。如在练习课中,自主练习在先,合作交流应放在后面,而且应该注意合作的时间和形式;预习课也应该是自主探究在先,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在后。也就是说,确实有必要合作的再合作,而且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交流合作,提高合作的实效性,漫无目的的合作交流其实是对课堂的浪费。

二、上好展示课的几个前提条件和注意的问题

展示也就是学生把自己已经预习好的知识展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前提是把好预习关,只有会了才能表达得明白,只有存在不明白问题的同学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去听。不能不承认学生的基础和自身的领悟能力确实是存在差异的,展示也是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的最有效手段。所以,展示后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检查。也就是说预习关是上好展示课的有力保障,反馈课是对展示课的有效评价,二者缺一不可!

展示课中我采取了一定措施,避免小组内的一言堂,让每个同学都敢于表达。因为我个人认为: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和讲解一个题目一样值得表扬。另外,我认为教师指定展示课“小主持人”的办法也不是很可取,一个原因是其他学生的心理能否接受,二是教师的引领作用转嫁给了“小主持人”,三是这名“小主持人”考虑的不再是如何学好知识,而是变成了怎么主持好自己的“节目”!在学校上学期进行的“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的框架内,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性为主要手段,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中心目标,以提高教学效果为核心任务,灵活运用并逐步完善这次课堂改革。

1、自学探究课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是我们一贯遵循的基本原则。无论是新授、练习、复习还是讲评,我们都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新授课前,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新知识的时间,充分相信“中学的课本学生自己是能看懂的”,老师需要做的,仅仅是那些学生把握不准的知识点,或者是帮助那些对知识理解不够准确的学生;练习课中,学生练习前也给予学生自主练习的空间,教师需要解决的是那些大家都不能解决或者是都把握不准的问题,其他的,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去自己解决,或者是小组解决;复习课中,把知识点的复习完全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扫清知识障碍、自己去梳理知识结构,比老师在讲台上一遍遍讲解应该更有实效;讲评课时,在试卷下发后,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去自己寻找问题,自己改正试卷中出现的问题,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老师需要做的仅仅是那些大家都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要比老师从头到尾的讲解效果好的多。自学探究的实质是相信学生能力,相信学生的能力,是对时间的合理高效利用,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尊重和认可,这也是我校一贯坚持的“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样长期的坚持下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更是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

2、合作交流课

前面提到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部分问题学生自己不能解决。设置这类课型的目的是让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的思想进行激烈的碰撞,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合作交流必须有度,必须坚持“自主、互助”课堂教学中的三条最大极限原则,切实考虑到合作的必要性和实效性。合作交流,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表达、交际能力,训练学生积极发言、踊跃解决问题。

3、展示提高课

在充分的自学和合作的基础上,给予学生以充分战士自我的机会,使他们“从会做,到会讲”,实现了一个对知识驾御能力的质的飞跃,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问题理解的层次,同时鼓励他们大胆积极发言,又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性格,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里,要紧密联系小组实际,避免每次发言的都是那几个学习好的,或者展示的过程中稍有不当,同学或老师便白眼想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信心,帮助他们寻找学习的方法,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4、巩固总结课

巩固所学知识,总结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总结。总结的过程要适度的对学生和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经常性的进行总结的习惯,有利于他们形成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感悟进行反思,使他们不断的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对今后的学习生活积累丰富的财富。

5、反馈提高课

对所学知识抽取部分重点或典型题目进行反馈,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有利手段,敦促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改进教学方法。反馈的题目不宜太多、太杂,一般是学习过程中出现过的原题或类似题目,控制在3分钟之内完成。有效的反馈和评价,能促使学生更加高效合理的利用课堂,更加自觉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篇3:改革课堂教学倡行自主教育

一、 打造自主质疑课堂, 践行“ 以生为本” 的课堂理念

( 一) 奠基 ———三段七步模式

“三段”: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训练提高。“七步”:创设情境, 激趣引学;设疑思考, 出示目标;明确方法, 指导自学;自主学习, 探究问题;合作交流, 完成目标;质疑再探, 拓展升华;迁移应用, 训练提高。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促进了学生的合作思想。

( 二) 实践———1371教学模式

在不断的学习与借鉴中, 我校根据具体情况, 结合学生特点, 构建了“以学为主、以学定教、以疑为线、先学后教”的“1371”教学模式。“1371”教学模式以学生质疑解疑为中心, 追求质疑性学习和问题性教学。“1371”自主质疑模式的基本结构是“一个导学案、三个学习阶段”。一是自主学习阶段:学生参照导学案先自主学习, 解决导学案教师设计的问题, 并提出一些疑惑。二是合作学习阶段:小组内互助研讨答疑, 教师适时点拨、精讲。三是达标学习阶段:课上及时练习, 消化理解, 梳理知识, 形成导图。七个具体步骤:即课前预习质疑、课上自主理疑、小组交流解疑、未解问题探疑、释疑展示评比、点拨精讲拓展、训练检测补救。一个评价体系:一种贯穿全课的激励性评价方法, 让评价竞争贯穿整个课堂。

( 三) 发展———一个框架下的多元学科模式

学校先后召开校领导会、学科主任会、各教研组教研会、部分教师座谈会, 研究各学科教学模式。学科主任、教研组组长和学科骨干教师展现了优良的业务能力、创新意识, 使学科自身特点得以体现, 模式框架的痕迹逐渐淡化。

( 四) 深化 ———教师个人风格展露, 名师队伍逐渐形成

课堂改革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使典型教师不断涌现。教师拥有较高的学科素养, 使个人风格与个人风采越来越多地显示在课堂中。

( 五) 方向———办出教学特色, 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学校大胆尝试社团活动走班制, 设有美术班、书法班、舞蹈班、乐器班、足球班、排球班、篮球班、体育技巧班、田径班……学生全员参加, 定期活动。学生们的积极性高, 使特长得以施展, 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 全面实施自主管理, 践行“ 以人为本” 的教育理念

陶行知先生说:“最好的教育, 是教育学生自己做好自己的先生。”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 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自主管理, 是学生自我成长的内在需求, 是赋予孩子自己管理的权利。自主管理既体现于课堂, 又体现于学校的日常活动、生活、纪律、卫生等各个方面。

( 一) 成竹于胸, 政策先行

学校制订 《辽宁工大学生自主管理实施方案》, 并召开全体教师会议, 集中学习研讨方案, 提升可操作性。

( 二) 点面结合, 逐层推进

学校成立了学校、年部、班级三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 按照学习、卫生、纪律等各个部门, 设置岗位, 让学生竞聘上岗。学校自主管理委员会运行一段时间后, 由校自管会的各个部长对年部参选同学进行培训, 成立年部自主管理委员会。

( 三) 各司其责, 细化落实

学校实行班内全员参与班级管理模式。原班委会改成常务班委, 由能力最强的班级干部组成。全班分成六个班委组, 每组负责管理班级一周, 制订符合实际情况的自主管理方案。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负责班级的一切日常事务, 包括日常值日任务、课堂的发言笔记、作业的布置检查、小考的监考评分、卫生的打扫检查、纪律的量化评价等。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模式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 四) 大胆尝试, 初见成效

自主管理委员会的成员根据分工不同, 各司其职, 定期召开交流会议, 反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遇到的问题。在班级自主管理的基础上, 年部自主管理委员会负责检查年部各班卫生、纪律、三操及板报的更换等具体工作, 并给予量化展示。学校自主管理委员会负责检查督促各年部的自主管理工作。这样就形成了三位一体、立体分层的自主管理体系, 极大地调动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也促进了班级之间的良性竞争。我校自实行自主管理后, 各项工作不但井井有条, 而且成效显著。自主质疑课堂生机盎然, 教学成绩稳步提升, 学生行为规范, 举止文雅。

篇4:自主教育课堂改革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319-01

如何指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自主学习,需要我们教师恰当把握数学课堂的步骤,也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把握“兴趣”“探索”“讨论”“拓展”“评价”等几个环节,要求形成“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究创新——反思评价”的一种教学模式,实施互动、优化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好的情境,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也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在课堂上创设不同的情境,效果也自然不同。创设问题情境,通常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学生感到该问题值得品味,愿意体验,并自主探究。如创设趣味活动情境(例如讲故事、做游戏等),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在短短几分钟内融入其中,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设想象情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二、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自主发现探索

学生可参与的学习活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如何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能找到一条自主学习的道路,有赖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给予科学的指导。课堂上,教师应当好“启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情感与智慧火花,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愉悦空间;应当好“主持人”,控制教学过程,控制教学方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开放的活动空间;同时,还应当好“向导”,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学习,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基本技能和工具。

例如,从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不相邻的各顶点,把这些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

问题:(1)每个图形分别画了几条线?分成几个三角形?

(2)如果是十边形呢?二十边形呢?要不要画图?

(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思考过程和大家说说好吗?思考:还有其他的分割方法吗?仿照前面的研究方法,从你的分割的图形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动手,再小组交流。教师可以来回巡视,参与小组活动并适当指导。

这样的教学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现、研究、探索的平台,而且能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参与和探索的成功。

三、自主合作交流,体验讨论的乐趣

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往往能使学生多思维、多实践、多表达,更多地体验到讨论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供一切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不断地自由参与、主动探知,让数学课堂呈现出主动活泼的情景。但合作交流并非多多益善,我们应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例如在教学重点、难点处组织合作交流,不仅能攻克教学重点和难点,更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题多解时组织合作交流,往往能促使学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不能独立解决时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能促使他们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而产生个体学习的动力。比如初一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才能使制成的无盖的长方体的容积尽可能大呢?这样的问題对于初一的学生具有很大的挑战,因而适合开展小组学习,进行分工合作,彼此信任、互相支持。同时,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解决此题。

四、拓展提升,培养自主创新意识

创造对于初中生来说,并不是追求什么创新成果,而是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意识,培养一种创新的精神,一种创新的意识。因此,对初中数学教材拓展提升的过程中,应该时时注意渗透这个观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的教师在依照教材从事数学活动的同时,还应正确引导学生对例题展开一些探究,适当引申拓展,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如下面这个问题:若一条直线上有3 个点,则共有几条线段?若有6、10、n 个点呢?若将这条直线上所有取定的点和直线外的一点连起来,则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通过对教材的挖掘、拓展,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反思及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当问题解决后,不等于教学就此结束,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恰当的反思和评价对学生起着导向作用,其实这也是一个总结提高的过程。此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审视求解过程,总结经验,揭示规律,提炼思想方法,有时可对问题本身进行变换、推广及多解的讨论,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教师应以反思解决问题为基础,及时对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及探索结果等方面进行恰当的评价。反思与评价的形式可以多样化,这样更有益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水平的不断提高。

自主学习有利于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获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大脑中的信息能够在师生交流中不断地进行新的组合、加工、创新,使智慧的火花不断地迸发,自主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不断得到培养,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篇5:自主教育课堂改革

孟官营中学 魏林贵

在推进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校从实际出发,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热情。经过几番探索,构建了以“自主互动”为灵魂,以“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读-研-说-做”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一、创新校本教研,实现智慧共享

1、合作教研,教师凝心聚力

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学校加强了教师之间,级部之间,学科之间的研究与交流。通过开展“教研组每日一聚”“跨学科课堂观摩”等活动,组织教师及时交流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取长补短,智慧共享。

各教研组以课例为抓手,加强集体备课与校本教研的力度,通过实施同题研讨、个案剖析、查摆问题、商讨措施等系列举措,使教师明确课堂改革的目标。为了增强教研组的凝聚力,学校实行了“专题研讨级部承办制”,针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由课程部提出阶段性的研讨主题,然后由教研组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先在组内进行反复研讨,理清思路熟,增强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合作能力。

2、骨干示范,名师引领课堂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我们充分利用“名师工程”和其它的校本资源,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学校中层领导干部和级部主任带头上示范课、研究课,以名师效应带动和影响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改研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通过名师多形式的引领,努力让教师逐渐实现视域的拓宽、理念的刷新和行为的改变。

二、聚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1、“开门讲课”成为制度,提升常态课质量。

学校提出“节节都是公开课,人人敢上公开课”的囗号,要求教师精心备课,加强研讨,让“开门讲课”成为制度,每节都要开门讲课,提升常态课的质量。坚持领导听评课制度,规定中层领导必须包靠级部听课每天至少一节。同时中层干部带头上示范课,组织教师结合课堂实例客观地总结梳理出课改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引起各位教师的重视,并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尽快地修正、完善。

2、关注教学细节,推行“主题式”观课议课

以往我们在听评课时都追求面面俱到,从导入到结束各个教学环节都认真听、认真记、认真评。这种听评课方式看似全面,但重点不突出,往往如蜻蜓点水,不管是对开课教师还是对听课教师都帮助不大。在“读研说做”教学模式研究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关注课堂教学细节。小组合作是否有效?学生发言面是否广泛?教师讲授时间真的压缩了吗?课堂上究竟有几个真问题?本学期,在学习了《如何做研究型教师》一书中《课堂观察与评价》后,我们受到了启发,开始推行“主题式”观课议课。“主题式”观课议课一改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的做法,每次观课议课活动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或以“小组讨论发言的有序性”为主题;或以“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规范性”为主题,使教研活动更具针对性,使研究更有深度。从而破解了许多导致课堂低效的问题,使教师的教研能力、教学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3、改变评价标准,变关注教师为关注学生活动

传统课堂的评价,我们的评价标准更多指向课堂上一些表面因素的评价(如气氛热烈、时间分配恰当、课外作业量适度、教态自然等),关注的焦点是以教师为重点,主要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本身。伴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开始探索与之相配的新的课堂评价标准。

首先,想办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起决定性作用。从学生的角度来评价课堂。主要从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率、自主学习时间、回答问题的创意性、学生知识的达标率等方面进行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看教师的引导发挥得如何,这样,课堂评价就有评价教师为主转变为评价学生为主。

课堂标准的改变促使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师们由过去只注重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关注学生如何学;由过去只注重评价优等生,转变为关注全体学生,更关注学困生。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实践性、开放性、活动性,教师们从重视合作学习的形式逐渐向合作学习的质量转变,使合作学习的效果有了长足的进展。

篇6:自主教育课堂改革

[摘 要]: 当今世界,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教育体制的国家,都非常重视向青少年传授历史知识,在普通教育的教学计划中都把历史课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提倡学习历史、重视历史教学,这是由历史本身的特殊作用所决定的。但历史的教学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是由历史知识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提高学生素质, 教师必须在课堂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必须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能够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 逐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因此就要挖掘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培养研究性、创造性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尝试

引言

当今世界,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教育体制的国家,都非常重视向青少年传授历史知识,在普通教育的教学计划中都把历史课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提倡学习历史、重视历史教学,这是由历史本身的特殊作用所决定的。但历史的教学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是由历史知识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历史知识的特点主要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具体性;过去性;阶级性。基于这些特点,初中历史教学就极易陷入两大误区:第一,只注重思想性,把历史课上成枯燥无味的说教课,导致学生对历史课失去兴趣。第二,只注重内容,把历史课上成故事课,每每兴致一来,就信口开河,集传说、电视剧、街头小报等等成一体,学生兴致很高,但偏离了历史课思想教育的主旨。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首先就要对传统教育教学思想观念进行深刻变革, 要求教师从根本上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旧的思想观念。而要提高学生素质, 教师必须在课堂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必须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能够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 逐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

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如果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始终是我在探究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环节中的一个重点课题,因此本人在教学中尝试采取了以下几点改革措施:

一、挖掘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一)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

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例如:我在讲《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这节课的时候,八国联军是初中学生最难记忆的部分,因此,我对同学们说:“大家想想怎样来记不容易忘?”通过教师提醒学生编成顺口溜“饿得没法,日熬一鹰”或“因祸得福,美日依靠”来记,学生对这八国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了。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二)探索概要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基本要领

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大段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可以借鉴语文科的学习方法,如找出每一句的重点词(动词或名词),简化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同时,可结合数学的“集合”概念,对各条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分析重组,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便于系统掌握。例如:我在讲《南京条约》的时候,将其归纳为:赔款、割地、五口通商、设驻领事、协定关税五点;讲《马关条约》是将其归纳为: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四点,极大方便了学生记忆。

二、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

对教材知识的进一步挖掘和联系,包括学科重点知识的挖掘、学科内知识的联系、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等。它是学生学习能力强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只有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和联系,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一)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

教材各部分的文字材料、图表等,首先直接反映相关部分的主题,体现为显性知识。同时,它们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它部分的主题,体现为隐藏性知识。在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对隐藏性知识深入挖掘和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迁移。如1927年南昌起义,对创建革命军队这一主题来说是显性知识,在隐性知识上则反映出:国共十年对峙局面开始。教材中这类隐藏性知识不少,可作为学生能力开发的重要题材。

(二)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辛亥革命失败,直接原因是袁世凯篡夺,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则可以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社会性质,它决定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从革命的特点可以分析革命属于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革命的失败,又可以得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规律性的结论。

(三)探索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联系

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跨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以正在学习的内容为立足点,联系其它学科中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或对比,从多学科的角度,更为完整地理解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综合知识解答相关问题。如学习到《马关条约》问题,可以联系到当今中国与台湾这一政治时事热点问题,三、培养研究性、创造性学习能力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创造力的开发。要开发创造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创 造精神和品格,鼓励知识的运用和创新,指导正确的创造方法的和提供良好的创造环境。在教学中可先由教师示范,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造力的开发训练:

(一)自己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

在教学中,学生要由被动转为主动,思考方位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转换一下角色,站在教师或命题者的角度,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既是学生创造力开发训练的有益尝试,同时又可以加深对教师或命题者的认识和理解,对学习有很大益处。设计题目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可先参照相关练习题或试题,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然后再发展到自己独立设计,要尽量突出其创新性、综合性、现实性,同时也可增加一些趣味性。

(二)对历史事物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提出假设推理

通过对史实的了解,必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认识,要把这种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论点。对教材中没有下结论或结论模糊的历史问题,要大胆尝试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同时尝试对一些历史事物的发展可能性作出大胆的推理和假设,可通过与之相类似的历史事物的对比、借鉴来提出问题,如:假设甲午战争中国获胜,又该如何评价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如果袁世凯不告密,戊戌变法是否会失败?等等。这些假设的提出,说明学生已经以逆向思维或发散性思维的形式,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探究历史的真谛。

结束语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同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要鼓励学生超过自己,并以此为荣,让学生能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摘取更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2002年5月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99年12月.

[3]周 敏.镇江丹徒中学,江苏镇江.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篇7:自主教育课堂改革

白银市第三中学

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人地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教育适应新时代的必然要求,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在学习借鉴山东青岛第四十四中学、榆中县小康营中学和山东杜朗口中学教学改革的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将遵循“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合作探疑、竞争展示、当堂达标”的原则,逐步在我校推行“自主预习、合作交流、展示拓展、检测反馈、归纳总结”的师生互动自主合作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开放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增效提质。为了使本次课堂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背景

㈠ 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战略,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㈡ 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这种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㈢ 从农村教育环境来看。我校处在农村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信息较为闭塞,农村学生居住较散,农村学生家长素质较低,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不够科学,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对自己子女的学习情况也不关心,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不强。尤其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部分农村学生转入城区中学追求更加优质教育资源的趋势日增。

㈣ 从当前农村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沿袭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模式,致使农村初中的教学现状处于低效状态。教师讲得多,费时多,学生学得少。课堂教学中学生面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愿听,不愿学,不愿读,不愿写,不愿参与展示,更没有质疑提问、合作研究的氛围。教师对学生多压制,多包办,多埋怨。这一教学现状已远远不能适宜于教育改革,远远与“有内涵有质量的义务教育”相悖。

二、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导向,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创新,真正做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服务”“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益”,使课堂教学达到“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显出来”的理想效果,切实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打造符合我校特点的高效课堂,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开创教学改革的新局面,开创农村中学课堂改革的新篇章。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

㈠ 认真学习领会模式,在教学中把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起符合我校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㈡ 全体教师要真正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实践教学模式,把握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精神实质,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改革的过程中,反对拿来主义,所有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风格、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走出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路子。

㈢ 学习推广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和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培养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勇于进取的工作态度和驾驭新型课堂教学的能力,挖掘教师潜能,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培养研究型、改革创新型教师。

㈣ 学习推广先进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步骤

㈠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1年7月在七、八年级推行)

1、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组 长:张绪兴 副 组 长:年承泽 李光成

成 员:许承荣 周涛云 王金凤 魏永国 杨 婷 吴贵玺 吴正峰

高国权 苏文红 狄秀芸 张文兰 杨建权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李光成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教师培训:由教务处组织培训,统一思想、落实精神。

3、各年级按学校规定完成班级小组架构建设,定人定座次定小组成员职责。由年级组长、班主任具体落实。学习小组的组建要根据学习成绩、性别和性格特点等情况,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每个组6人左右,每个组可设文科组长、理科组长各一名,小组学习实行任务驱动,竞争展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由教务处组织召开全体学习小组组长会议,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要求。

5、组织听评课活动,以评促改。方式主要有:每年级每周至少上一节课改示范公开课,年级组长安排与领导小组成员随堂听课相结合,教研组长组织听评课。教师听课后要及时写出点评。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以学论教。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由评教师的基本功为主变为评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为主。

6、及时评估反馈。各任课教师要及时对班级各学习小组进行评价,每月一次班评,每期一次校评。教务处每月对师生共用导学案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小结。教务处、年级组、教研组每月对课改情况进行总结,教务处负责备案,领导小组负责抽检。

7、期末教务处、各年级组、教研组写出总结。

㈡推广阶段(2011年9月后在全校初高中年级全面实施)

五、课堂教学重要环节的调控

㈠ 加大教师讲解时间的调控力度。课堂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的,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不预习之前不讲,没问题不讲,有问题学生不讲之前不讲。课堂上要及时纠正错误,给出正确答案,改变教师作用,由教、领变为启发、督促、帮助。㈡ 加大学生练习方式的调控力度。让学生掌握和推行练习的基本方式,如提问、对话、复述、争辩、阅读、默写、摘抄、作业、实验、设计、小结、表演、游戏等。达到“以练习为主线,以思维为主攻,以发展为主旨”的目标。

㈢ 加大交流展示的调控力度。充分地让学生展示。激发比、学、赶、帮、超的兴致和愿望。交流展示要更多地关注中下游学生。

㈣ 加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调控力度。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可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亦可在课中自学,自学目标要明确,任务要具体,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

㈤ 加大检查落实的力度。加大对学生作业、随堂练习、随堂笔记、校本学案、单元检验试卷等的检查力度。

六、师生共用导学案编写使用基本要求

“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对老师而言:体现在对课堂教学的总体目标的把握上,并具有可操作性和记录价值,每一篇“导学案”都是教师新的教学理念的体现和实践记录。对学生而言:是由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学生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设计的,以培养学习习惯和创新意识,训练和发展独立学习能力为主线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学习方案。

㈠ 导学案的产生过程:任课教师按分工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导学案”草稿交教研组长审核。教研组长初审“导学案”后利用星期一教研例会将“导学案”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任课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对“导学案” 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适当修改,形成个案,交教务主任审定后印刷。上课前一天任课教师将“导学案”发至学生,第二天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教研组长负责收齐前一周“导学案” 交教务处存档。

㈡ 导学案的使用

对学生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提高题,碰到生疏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向老师质疑。要求学生在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三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2、课堂上注意书上作好标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课后记”及时评价。

3、每隔一定时间后,将各科“导学稿”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对教师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多少酌情而定),以了解学情。

2、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6个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议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3、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的思维,主要包括: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得知识,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第二、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第三、课堂教学中除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外,教师自己的思维也要得到充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4、用“导学案”进行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因而教师必须提高三个能力:一要提高备课中的”厨师”能力。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精收反馈信息。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在能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功夫,在能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功夫。二要提高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教学中教师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通过平等、民主的师生交往,了解学生的知识需要与情感渴求。三要提高教学时的“导演”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

七、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㈠ 告知学生学习的内容,下发导学案。

㈡ 自主预习就是学生阅读教材,做学习笔记,独立思考,独立完成“预习学习”“探究学习”内容。㈢ 合作交流就是各小组长组织检测交流小组成员“预习学习” “探究学习”内容完成情况,对有一定难度但难度系数不大的题目组内交流解决。对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不了的各种问题,或者是教师早已预计到的难题作适当的点拨,鼓励组内再讨论交流解决。

㈣ 展示拓展就是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各组学习情况,学生讲对了,老师肯定,不必重复,讲的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更正,对于难度较大及规律性的内容,可在典型启发的前提下适当的讲解。

㈤ 检测反馈就是教师将早已准备好的检测题(检测题的设置一定体现学习目标,并且题目要典型,符合中考题型)分发给学生,学生快速解答,然后学生之间快速批阅,教师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上交学案,教师批阅反馈。

㈥ 归纳总结就是学生概述本课学习目标、重难点,并填写学案。也可由教师总结梳理。自主预习、合作交流、展示拓展、检测反馈、归纳总结既可以是五种互相关联的课程组织形式,也可以是一节课的五个不同阶段。

八、作业的基本要求: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与深化,是巩固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检验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要精心设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

九、存在并要注意的问题

在教改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难以估计到的,在教改之初,急需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㈠ 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的转变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突破课堂就是教师单纯传授知识、学生单纯认知的圈子,改变上课就是教书,教学目标就是传授知识的现象,树立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知识应用能力的思想。

㈡ 突破教师不讲学生就不会,教师少讲唯恐学生不明白的观念,改变“满堂讲”、“满堂灌”、“满堂练”、“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树立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认知能力,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

㈢ 突破教学无轻重、无深浅、经验出成绩的观念,改变工作浮躁、自以为是的工作态度,树立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孜孜以求、潜心研究、诲人不倦的思想。

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决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进行持之以恒的艰苦的探索,更需要全校教师的集思广议、通力合作。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集体的智慧是崇高的。我们有信心开创课堂教学的新天地,为我校书写一页最辉煌的教育篇章。

白银市第三中学

篇8:自主教育课堂改革

自古以来, 中国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都是以“老师讲, 学生听”为主要模式, 因此在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发展之后, 教师这个教授主体已经在学生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即便对于英语快班这些有一定自主能动性的学生来言, 摆脱对于以教师讲授为核心手段的教学模式的依赖也是非常困难的。英语, 作为中国学生学习的第一外语, 是我们了解世界, 走向国际的一项基础技能。对于除汉语以外的其他语言的学习, 学生们更倾向于从有知识、有经验的老师那里获取他们需要了解掌握的知识, 这样就给“老师讲, 学生听”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一条继续深化的途径, 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课堂英语自主学习的教育改革有着不可磨灭的障碍。

其次, 虽然教师的教授是英语学习中必然存在的一个过程, 但就总体而言, 真正意义的学习, 实质上, 是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主动的过程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 这其中必然包含学习者对于知识的主动汲取和兴趣动力等因素作用。就当下从中国应试教育体制所反映出的现象来看, 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 从自身的发展出发, 真正地将自主学习英语作为一项渴求的技能来获取的学生却是少之又少。甚至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如果在考试中没有取得理想的分数, 一些学生便会感受到英语学习的挫败感, 感觉自己无法从中实现自己的目标, 进而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动力。在这种功利性的激励机制缺失的情况下, 学生会渐渐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放弃对英语学习的希望。因此, 从主观上而言, 学生普遍缺乏对于知识的渴求和研究的兴趣, 是制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以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动机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反之, 动机作为主观上存在于人体中的一项自我激励机制, 则会阻碍教育改革前进的步伐。

除此之外, 笔者还认为, 不良的学习习惯也是阻碍英语自主学习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其中不良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 含糊不清的地方一盖而过等等, 这些对于学习效率都有着致命的影响。因此, 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基础, 即便是在课堂上运用了自主学习英语的良好方法, 但是对于自主学习成效的实现也是功亏一篑的。

2 对快班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尝试和探索

在英语快班自主学习的课堂上, 将教师从传统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以教学材料为依托的多种交际活动的引导者和管理者, 使课堂在教师的宏观指导下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的平台, 并在此理念下开展多种活动, 以真正实现教育改革中因材施教, 提高教学效果的原则, 并最终促使《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对学有余力、基础良好的学生的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的目标的实现。

教育改革的目的即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造与创新, 因此对于英语快班的学生来说, 如何让学生摆脱过去单一的上课模式, 而是充分发掘出自己的潜能, 创造性地完成自己整个课堂学习的过程, 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 以及各方面技能的培养等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对于英语快班的学生而言, 良好的英语基础、较强的自我学习接纳能力、积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是他们区别于普通班学生的重要特质。对于他们而言, 基础知识的学习完全可以由他们自己来完成, 课堂教学只需起到引导和提升的作用就可以了。因此, 笔者在快班的课堂上做出了以下一些尝试。第一, 不再由老师带领学生做warming-up (热身活动) , 而是将教学内容下放到每个学生, 让学生了解每堂课的课程目标及安排, 把握整体架构, 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学大纲对于相关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接受程度逐步完成当堂课的学习任务, 随后由教师提供出本堂课的重点掌握内容, 并且回答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用这种方式, 教师便充分发挥出了他辅助教学的职能。对于重点内容的强调不仅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浅入深出, 吸收了知识的精华, 而且帮助学生把握了考试方向, 从而使英语的学习不再仅仅地为考试服务, 而是更多地转向了学生掌握并运用英语知识本身, 这恰恰契合了快班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需求。第二, 快班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英语基础技能, 在教育改革上需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平台, 而大班教学则为学生互帮互助, 相互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鉴于此, 将每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两到三人, 日常学习中小组成员互相分享学习经验和方法, 课堂上彼此配合进行英语对话交流, 在轻松开放的环境下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这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中精学专用的特点。学期末教师评分时, 平时成绩的给出则是由小组成员成绩的平均值衡量, 如果小组成员成绩都很高, 就是强强联手更上一层楼, 如果其中有成绩偏低的学生, 综合成绩评分也不会打压其学习的积极性, 这样一来, 其中既有合作, 也有竞争, 大大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让懒惰的学生不能投机取巧, 也让勤奋的学生更加突出, 这样双赢的合作学习模式是自主学习英语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第三, 为了让学生学有所用, 教师可以策划丰富多彩的学习成果展示活动。借助多媒体设施和语言表达的丰富多样性,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的展示, 例如知识总结、报告陈述、话剧表演、角色游戏等, 如果有必要的话, 还可以引进小组间的竞争模式, 这样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挑战自我的积极性。这样, 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感受到学习并掌握一门外语带给他们的价值, 而且还能持久地延续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并获得持续不断的学习动力, 如此良性循环下去, 实现针对英语快班学生的教育改革目标便是指日可待了。

3 教育改革的意义

21世纪科技不断发展, 世界不断进步, 国际化趋势越来越强, 所以英语在我们的生活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可以说已经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能, 因此对自主学习英语的教育改革就便是迫在眉睫了。经过改革的英语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以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并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为出发点, 积极推动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英语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从而以此为借鉴, 对未来广泛而深入的教育转型变革开设一条可参照性的道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将教育主题转向学生, 让他们有动力、有意愿去塑造自己, 充实自己。社会在发展, 时代在进步。发展必定伴随着改革。为了能够让当代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跟上世界潮流发展的步伐, 教育改革不可或缺。以英语快班为主体的对于课堂自主学习方式的探索和实践是意义非凡的, 这种探索不仅可以为教育改革目标的最终实现提供一个有益的思路和实践方式, 真正实现教育对一个人的能力的全面培养, 而且对于普通班的教学和其他各个科目的学习也是有示范性作用的, 同时, 这也是笔者撰写本论文的最大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白书婷.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阻碍因素及应对策略[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2007 (12) .

上一篇:7施工员(市政工程)练习题下一篇:詹姆斯库克大学新加坡校区信息技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