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食杂文随笔

2024-04-29

面食杂文随笔(通用13篇)

篇1:面食杂文随笔

漂泊在外的游子,对于家的思念,往往寄托于家乡的味道!

而我对于家的思念便寄托于家乡的面食。

可能地域的原因,抑或是因为我小的时候家乡比较穷,家里的米只有在来了尊贵客人时才舍得做来吃。

小时候的我们也盼着家里来客人,就可以跟着吃点眼馋很久的米饭,可终究没那么多尊贵客人造访,于是面食一直是我们的主食,偶尔还得加点玉米面。

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为了让我们这些馋嘴的孩子吃饭香甜,爸妈便换着花样给我们做不同的面食。于是我们的食谱也变得丰富起来:饺子、撕面饼、芝麻盐卷子、面条、包子……我家吃的最多的就是面条、饺子和死面饼。

随随便便揉一团面,擀面杖一擀,一锅饼就来了。农村的柴火锅贴出的饼格外香脆可口,如果再能在饼锅里煮两条鱼那就更美了!当然,那样的机会是极少的,但捣一些蒜泥或炒一碟咸菜便可成就一顿美餐,虽然现在看来那样的伙食是极其粗糙的,但对于如今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游子,那却是我们不可多得的美味,就这么想着就由不得馋出口水。但基于条件限制,基本只有回到老家才可解馋。

饺子一直是爸爸的最爱,每到冬天不忙的时候,老爸总能变魔术般的从自家的菜地找出些新鲜的蔬菜,往我和姐姐面前一放:“下午包饺子……”言毕转身,潇洒地留下背影。于是,我和姐姐的一下午就交代给厨房了,我剁馅姐姐和面,然后就是姐姐擀皮我来包。那时候的我还刚十岁不到,姐姐也刚十一二岁,两个小人儿就要包出一大家人吃的饺子,现在想想都觉得那时候的我们好能干。

好多朋友都羡慕我会做面食,想起来真的要感谢老爸对我的严苛要求。还记得第一次做面食的经历,那是个农忙的季节,天还没亮我就被老爸抓起来了,老妈早带着姐姐下地干活了,老爸吩咐我说:“煮一锅稀饭,贴一锅撕面饼,再炒一碟咸菜就行了。”说完就扛着锄头出门了,留下一脸迷茫的我。毕竟那时候我还只是八九岁的年纪,虽然会和面包饺子了,可饼一次没做过,可从小就怕老爸的我还是没敢吭声。做好稀饭炒好咸菜,我对着和好的面团不知所措,为难半天后突然想到求助邻居家的嫂子。可我还没等到嫂子忙完自己手上的活过来帮我,老爸就回来了,看着摊在面板上的面对我吼道:“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吧,面是死的人是活的,这有什么难的,看好了,下次别再说不会。”老爸边擀饼边凶我,我被吓的大气都不敢出,小心翼翼看着老爸的动作,从此就学会了使用擀面杖。现在的我能做出好多老爸也做不出的面食的花样,有机会就会在老爸面前露一手,老爸眼里是满满的赞许。想想如果不是老爸当初的严格要求,我又怎么会做到现在这么好呢。

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外漂泊的我,经常会想家,想家里的亲人,可很多时候都身不由己。所以每当想家却不能回的时候,便开始做小时候吃过的面食,每一种面食都是满满的回忆!

最怀念的是爸爸做的手擀面,面条劲道可口。对于手擀面,最难的是和面,就这一个步骤就得一个多小时才能完成,所以虽一直嘴馋,终究没勇气尝试。老爸最了解我的心思,每次回老家,老爸总是会做一顿手擀面给我解馋。

我又在想家了,今天继续借面食解乡愁,我要把对家所有的思念和牵挂揉进面里。

篇2:面食杂文随笔

他出生在一个阴森偏僻的院子,周岁时父亲才匆忙过来看了他一眼,眼神冷漠仿佛在看一份物件,他听见父亲和乳娘说了些什么,从此以后离开这个院子,又过了两年开始读书习字,学习御人之法。

然后方才得知,父亲的七个儿子死在了宫廷斗争中,唯一剩下的大儿子又是个双腿有恙的残废,连移动都成困难,自己不过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他懂得越多,便越发沉默。父亲有时会来看他,望着他沉默恭敬的侧脸,突然大笑起来,对他作出最恶毒也最诚实的诅咒:“你——总有一天也会死的!”

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接触与死有关的字眼,藏在幼时对父亲最原始的恐惧中,直到父亲的死亡,这股恐惧都未烟消云散。父亲死了,这个男人生的不明不白,死的也稀里糊涂,他死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连太医都对此束手无措。临死前这个男人仿佛突发善心,赦免了所有被他打入大牢的太医,只将他叫到床前,望着他清冷瘦削的背影,不再如同先前那般神经质,就这么默默撒手人寰。

三日后,他举行登基大典。

那个院子中沉默的孩子终于登上了这个九五之尊的位置,但父亲的死在他的心中埋下了一颗惊雷,他成了这世上最怕死的人。手握大权,他便开始肆无忌惮的去寻找一切避免死亡的东西,他遣人去东方寻找长生不老药,造仙殿供道人们炼制仙丹,他甚至派出一支队伍去遥远的西方寻找炼金的秘方,后来这支队伍再也没有回来。

他对国库的挥霍无度终于引来了朝中的不满之声,奏折一天多于一天,引经据典,费尽心思,从商纣,夏桀讲到嬴政,杨广,没有一封提到他的名讳,却封封都在劝诫他迷途知返。

三朝元老顶着花白的头发告诫他:“陛下,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他迷惘:“为何不能有什么千秋不朽?”

元老摇摇头:“有。刻印在史书上的文字千秋不朽,您的功绩能摆脱时间的桎梏,永不消亡。”

他从来不认为功过这种东西永远存在,他知道人们善于遗忘。儿时北方曾发旱灾,而父亲那时沉迷于宫闱之词,置流民的哭喊于不顾,后来某日突然想起,随意拨款前去赈灾。于是他曾经的所有荒淫无度都被遗忘,写下文章批判他的书生称赞他的功绩,灾区的人民更是对他感激涕零。而今多年过去,曾经是寻花问柳亦或是悲悯之举都不再有人提起。

可是他对“刻印”这个词产生了兴趣,他知道曾有人在石板上刻下史诗,如今仍被后代阅读。石板这种东西仿佛独立于时间之外,自成一套规则体系。

他想,他要把自己刻在石板上,他要活到千秋不朽。

他遣散了寻来的道人,不再去寻找长生的秘方。取而代之,他开始征召青壮年,他需要一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石板,他要这石板上接天下接地,以风为袍以云为冠,从此以后悠悠历史只余下他的这块石板,而他将在这块石板上不朽。

朝中的不满之声愈发强烈,可他不在乎。那位历经风浪的三朝元老看他的眼神越来越失望,最后引咎辞官,听说携妻带子去了某处隐居,余生山清水秀不理世事。

他见过悲天悯人的书生写下一篇篇平民的艰苦,见过画师陛下麻木的难民,见过百官劝谏的千姿百态,他知道这个世界上发生着交换孩子以获口粮这类有违伦理之事,这个国家已经孱弱不堪外强中干,但是对于消亡的恐惧使他几近疯魔。他撕碎了所有呕心沥血的文字,贬谪了所有忠言逆耳的臣子,于是渐渐他身边只剩下了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他能与武帝玄宗相提并论,哪怕皇城之外还是白骨累累颠沛流离。

那些无法入眠的夜里,他去看未完成的石板,已初见他幻想中巍峨壮丽的样子。乌鸦隐在月色中,停在石板上,他同这只鸟遥遥相望,心想好吧,你同我一起千秋不朽了。

乌鸦大概并不想千秋不朽,它又飞向了望不见人的夜空。

父亲忌日那天,兵变了。

他那双腿有恙的大哥,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同将军密谋在了一起。他心系苍生的好兄长。十岁时偶然遇见,遥遥一瞥便得知若不是双腿残疾,此人也绝非池中之物。后来接触变多了,却始终不像平常人家兄弟般亲昵,谈论的话题永远是父皇如何,母后如何,百官如何,国事如何。直到登基前一夜,他那兄长找到他,终于把压抑多年的隐秘嫉妒说出口,只望他从此以后做个励精图治,慈悲为怀的皇帝,眼中的情怀他那时不懂,现在依然不懂。他听了无悲也无喜,只随口应和两句打发走了他双腿残疾的兄长。

将军是父亲在时提拔上来的,朝堂上从来不发表意见,在他疯狂的执政时期也只是默默隐在角落,任各路人马争执不休,苦心婆口。久而久之,边境无事,他就将这个沉默寡言的武将忘掉了。

说来可笑,这两个被他遗忘的人,将他逼到了大殿之中,将要使他被遗忘了。

他听着宫墙外的刀剑相鸣声。

侍女侍卫们被他遣散逃命去了,他看腻了宫中浮雕上那只张牙舞爪的龙,索性下了王座,走到了空荡荡的大殿外。大势已定,旧朝馋臣四散求生,他一个人站在那座已初见雏形的石板前,品尝出一点孤家寡人的味道。

他想到了死,想到了他那也许今天到来的死亡,想到了他许久不见的父亲的面孔。他最后一次见这个男人的时候,这个男人因病痛而瘦骨嶙峋,从床榻上伸出的手满是褶皱,竟像是老人的手了,这是男人第二次给他带来直面死亡的恐惧。从他幼时起他就太容易被这个男人引出内心最深处的恐惧,甚至死前都没有被放过。他沉默的看着那个人死,看着有时那个冷漠而神经质的男人渐渐没了呼吸,没了温度。后来他亲自为男人下葬,服丧期打开雕花的棺材,将那个熟悉的人千刀万剐。

他听到了大门打开的声音,他看到了他坐着的兄长以及旁边执剑而立的将军,门后人声鼎沸的军队和白骨累累的血海。对面像是在说什么,但他听不见,他望向那块石板,他看到千年之后它还活着,络绎不绝的人们参观着这个未完成的壮举,它将永远活下去,哪怕无数浩劫后最后一个人孤独的死去,它也将活着。

他微笑着置若罔闻,旁若无人的走向这块石板。叛军中有人放箭,箭雨飞向他的后背,血如山间瀑布流下,但他没有在意。他只是走,不停地走,此时的他不是那个偏僻院落的无助皇子,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乖戾帝王,他是没了形体,没了声音,没了听觉的行走本身,他的世界只剩下那块并不遥远的石板,那是他一生的归宿。

终于,他倒在了他日思夜想的石板旁。

篇3:《夏衍杂文随笔集》后记

一九二○年到日本,先是为了考官费,后来是功课忙,有一段时间没有动笔,后来读了郁达夫、陶晶孙的短篇,忽动写小说之念,一口气写了五篇,陆续寄给上海创造社办的刊物,结果是有的批上“不用”两个字,有的连这两个字也没有,一篇篇地全退回来了。这件事打消了我写小说的念头。此后十二、三年中一直从事翻译,一以练笔,二以糊口。一九三○年加入了“左联”,“左联”机关刊物要我写文章,也只写了一些《欧洲文艺动态》、《高尔基新作简介》之类的东西,在“一二·八”抗战时期写过一、两篇类似报告文学的速写。一九三二年到明星影片公司,五十年代出的《中国电影发展史》里说我写过几个电影剧本。其实,这些所谓“剧本”,都是电影公司老板和导演提出一个故事,在编辑会议上讨论,然后写成梗概,再由这部影片的导演和我商量,替他出点点子,增改一些情节,然后由我给他们写出一个类似电影文学剧本的草稿。因此,那些影片里面虽然有我的想法、设计,乃至台词等等在内,但实质上说,这些都不能算是我的“创作”。我专心地写杂文、随笔,是在一九三三年,搞影评运动的时候开始的,但写的数量也不多。

一九三五年,一连串的党组织遭到破坏的事件,迫使我在一家小公寓里隐蔽了半年多。在这一段时间里,我是名符其实地足,不出户,也不能和外面通消息,于是,只能看些旧书、笔记……作为消遣。日子久了,忽然又发生了利用这个机会写点东西的念头。我在这个时期内写了两个多幕剧和初步整理了《包身工》的材料。一九三五年到一九三六年,是一个时局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当我重新和文艺界接触的时候,主要的工作已经不是文艺运动,而是救亡运动了。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就用各种化名在许多报刊上写鼓吹团结抗战的文章。这些都只能说是政论,或者时评,数目虽然相当多,但没有一篇是自己觉得满意的。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开始了,我奉命办《救亡日报》,从此当了十二年的新闻记者。这段时期也写过几个剧本,但多半是在办报和统战工作的业余时间搞的“自留地”。在这十二年内,按写的东西的种类来排,最多的是社论、每周时事述评,这一类文章占了我毕生写作的最大部分;其次是偶有所感而写的杂文、散文、随笔;再其次才是话剧(这一段时间没有写过电影剧本)。在桂林办《救亡日报》时期,我每天写一篇一千字左右的社论(除因病有几次由廖沫沙同志代笔外),有时还得写一些新闻报道和补白。最近粗粗估计了一下,在这十二年中,我大概写过四、五百万字。就形式说,除诗之外,什么东西都写,但说实话,什么也没有写好。文章写多了,常常自己也觉得腻,但回头看一看,自己觉得可安慰的一是在吃大锅饭和不拿稿费的情况下,一直没有偷懒;二是写下来的东西里也有一些在当时或事后还可以使敌人受到一点伤害。我平生最怕被人叫作什么什么家,只想做一个诚实的新闻记者。写这些文字根本就没有保留的意思,印在报上或杂志上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很快地忘掉了。在抗日战争中和抗战胜利后,几位好心的朋友曾给我编印了五本杂文、随笔集子,这就是:《此时此地集》、《长途》、《边鼓集》、《劫余随笔》、《蜗楼随笔》。解放以后,我担任了行政工作,写作的时间就少了。但每天写一点东西的习惯一旦养成了之后,要戒掉也是很困难的。因此,《新民晚报》在上海复刊的时候,我还应赵超构同志之约,化名给他每天写几百字的短文,大约持续了半年以上。此后,就是写应景文章和在文艺界集会上讲话的文稿。尽管这样,我在这一时期写的杂文也引起过两次不小的波澜。一次是一九五六年写的《废名论存疑》,另一次是一九六二年写的《从点戏谈起》,这些事现在想来都很滑稽,但是,就拿《从点戏谈起》这篇不满一千字的文章来说吧,当时就有人说,这是讽刺某某人,批评某某人,或者是某某人授意写的。从这件事看,我以为某些神经衰弱的人拿起镜子来照一照自己,可能都会有一点阿Q的影子吧。

这次应三联书店之约,重新编印了一部我的杂文随笔选。这本书是我所写的杂文随笔之类的文章的选集,包括前面说过的五本小册子和解放后出版的《杂文与政论》的大部分作品。从时间上说,这里收集的是抗战前后直到现在的文章。时过境迁,有些文章已经失去了它的作用,还有不少是过年过节应报刊编者要求而写的应景文章,这些东西都删去了。大凡我自己还有一点印象的文章,都收进去了。这样编集,内容必然很杂,除了战争时期的随笔、杂感之外,数量较多的是我自己写的剧本的序文、后记和有关戏剧运动的文章。由于整个集子大体上是按照几本小册子的出版顺序和文章发表的年代编排的,所以体例上显得不很统一,特别显眼的是《长途》、《走险记》、《广州在轰炸中》这些介于新闻报道和速写之间的文章,很难排在适当的地位。其中也有一些“遵命文学”,《论<十五贯>的改编》就是周恩来同志看了《十五贯》之后指定要我在两天之内赶写出来供座谈会讨论的。在这种情况下写的文章,当然在行家看来是浅陋的。

收在这本集子里的文章,除明显的误植和为了欺蒙审查官而有意用的曲笔之外,我都没有改动。时间差不多过了半个世纪,世界起了很大的变化,自己在颠沛中也获得了一些长进,但墨写的字是刀也砍不掉的。我以为还是一仍其旧为好。这样做也另有一层意思,就是留下这些记录,让现在的读者知道抗日战争时期我们这些人在蒋管区的遭遇。

从抗战开始,我一天不写东西的日子几乎是没有的,但这里有个很大的例外,那就是从一九六四年到一九七八年五月之间的十五年,我完全搁了笔,理由就不必在这里细说了。

由于我年来视力衰退,此书的收集、编排、校勘等工作,得到了范用、魏绍昌、常君实、黄会林等同志的帮助,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特别要感谢的是我的老战友廖沫沙同志,带病给我写了那篇认真的但也使我感到惭愧的序言。

篇4:稻田上空的月亮随笔杂文随笔

祖母也和我们一样的性急,不停地揭锅察看,满屋子的香气游走,弄得一只狗跟着她的小脚和拐杖,摇头摆尾,来回追随。祖父站在田埂上,手搭凉棚,眺望远方。祖父注视的是稻子,那是他种植了几十年的一种作物,此刻正在静静地灌浆。他随手捋下几粒,轻轻一掐,立时,便流出浓稠清香的米浆汁。天边的一抹红云,映着他花白的须发。其实这只是习惯性的一种动作,对于农民而言,目眺丰收,就是品尝幸福。

令我们失望的是,母亲还没有回家,还在田间忙碌。母亲的忙碌是具体的,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么大的节日,仿佛于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劳作之日。她步履匆匆地扛回一筐筐收割好的豆荚,顽皮的黄豆争相蹦出,跳得满地都是。母亲的身上,弥漫着一种淡淡的草香味。等她汗流浃背地驮回最后一捆,夜色已经来临。祖母面前的桌子上,已经像杂货小店一样,隆重开张了。

我们团在一起,围在一起,啃着月饼,喝着鸭汤,抢着鸡腿,争得脸红脖子粗。父亲和苏东坡一样有雅兴,倒了一杯酒。他教学生们读过“床前明月光”,知道许多和李白一样有名的诗人,只喝得回到唐朝,脸红如霞。看啊,月亮被我们吃出来了,竟然也是红着脸庞,从东边来。月亮是害羞的吧,或者也像父亲一样喝了一点酒,像是带着柔软的笑意,从东面一块更大的稻田上空升起来,飘浮于天,俯瞰人间万户。

母亲拿出备好的一份薄礼——从家前屋后采摘的梨子、苹果、菱角、荷藕,还有从小店里买来的香烛鞭炮,以及十几块月饼,供奉月神。母亲其实还有一份厚礼,摆在田间,那是几亩丰收在望的稻子,平铺在地里。整个乡村被稻田层层包围,那是农人们精心准备的一份丰厚而盛大的祭礼。我们在院子里,其实是置身于一大片稻田之间,浸泡着月光,猜度着嫦娥的美丽。之后,在母亲的剥豆声里,沉沉睡去。母亲像一轮月亮,守着我们的梦境。

篇5:遗愿清单杂文随笔

我看过这部影片,此刻在医院愈发感慨,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到?我默默的拿起手机,在备忘录里写下了自己的清单:环球旅行,去西藏,有自己的事业,富足的人生,健康的身体,写一本自己的小说……

因为这个清单,我突然觉得每一天都充盈着新的希望——我有那么多未竟的愿望,有那么多盛世光景没去看遍,那么多心潮澎湃没去亲自体验,怎能不加倍努力,以求早点实现一条条“遗愿”?

我也终于知道,改变我们的不仅是“遗愿清单”,而是我们知道自己终将死去,于是才决定用尽全部力气,更美好以及更盛大地活着。人生再苦再短,可于你我而言,每天都当盛装以待。

篇6:梦彩虹杂文随笔

我不由地开心了一阵。小伏总是这么厉害,什么都知道,难怪妈妈总叫我多跟她一起玩,向她学习。

15岁之前,小伏都是我无可替代的好朋友,发小,这世界上除了亲人之外最爱我的人。

几日前和妈妈通电话,她照例问我:“你有祁伏的消息吗?”我顿了顿,声音压下来:“还没找到她吗?”

都快一年了。经妈妈的提醒,我才发现时间过的这么快。我呆呆地坐着,脑子里回荡着妈妈对此事做出的结论:“她一直是个好孩子,可惜太倔了,可惜得了那种病……”

不是的。我为自己没敢反驳这句话感到耻辱。不是这样的。小伏根本不可惜…可惜的是她们!是顽固的她们逼走了小伏!

我又打开了和小伏的微信对话。近五十条消息都是我在自言自语,小伏的那句“我走了”下面,有一半都是——

“小伏,你在哪里啊?”

“你在哪里啊?”小伏最没耐心捉迷藏,她和我不一样,喜欢玩踢毽子、丢沙包,有一次在我家看电视的时候,还无意识地把我珍藏的限量芭比娃娃脖子给拧了下来。她妈妈差不多是提着她的脖子来给嚎啕大哭的我赔礼道歉。

三分钟很快过去了。“真是孺子不可教也。”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叹着气摇着头结束了这场游戏,就是从床底下钻出来的样子给训斥的效果打了点折扣。和小伏玩捉迷藏,胜利总是来的这么没成就感。

她翻了个白眼表示不屑:“我想找到你的时候,当然能找到你了。”

这倒似乎不假。小伏第一次专门找我,就是奉三年级班主任之命去捉拿“逃课的同学”。偌大的校园里,她一下就锁定了小花园的秋千架。但是我并没有被捉拿归案,因为小伏远远看了我一眼,就回去报告说她看见我捂着肚子进厕所了,班主任顿时宽容了我不去上课的恶劣行径。

那时我们还没说过话,她就帮我撒谎。后来我俩的妈妈做了同事,发现两家孩子竟然是同班同学,就经常带我们一起出去逛公园。我才找到机会问她为什么不揭发我。“因为你在哭。”小伏笑得很轻松,“我想你当时很难过。你平时上课都很认真,一定是出了什么事才会逃课的。逃就逃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很没出息地呜呜哭起来,小伏从此总说我是哭包,因为我太温柔了,太容易被感动了。其实小伏也是一个很温柔的人,只不过她懒得和别人解释。可是这一点,我一直都知道。

小学玩的无忧无虑,上了初中就慢慢变得忙碌了。不过对于我和小伏来说,初中的功课根本不算什么,每次放榜都是我们最骄傲的时候,就连下课后背上书包的动作都更加整齐一致,让人羡慕。别的班的同学也总会对我们投来好奇的目光,“二班的并列年级第一”关系总是这么好。

其实小伏的妈妈远比我妈妈要严厉。我去敲她家门找她一起出去玩的时候,时不时就会吃闭门羹。她妈妈打开外面的防盗门,和我隔着纱门说话:“小浔,你回去吧,祁伏英语作业做的不合格,她要重做。”小伏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妈妈,我马上就做完了!”阿姨威风凛凛地转过身大吼一声:“写作业不要想着玩!”又转头朝我陪笑道:“今天不玩了,没关系吧?”我急忙点点头,把小伏的哭声丢在身后,落荒而逃。

小伏叫我就容易的多。只一次是我在练琴,她敲门叫我,“年浔在练古筝,”妈妈兴高采烈地把她迎进来,“来看看?”有了新观众,枯燥的曲目练习变得生动起来。小伏端端正正地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着我专注弹琴,一边阻止我爸爸不停地切水果给她吃。

一曲终了,我们开心地出去玩了。小伏眼睛亮亮地看着我:“你的手真好看。”我低头仔细端详自己平淡无奇的双手,错过了她眼里的光芒。

许多事情,后来想想都是有端倪的。

我和小伏在楼下的大树旁挖土,讨论起“挖到黄金怎么分”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伪命题。许久都得不出令人满意的结论,我灵机一动:“要不我们就建一座房子,咱们两家人永远都住在一起。”

小伏抬起头看着我:“没别人了?”

“当然了,就我们。”我沉浸在美好的幻想里。忽然被小伏一把抱住了,我袖子上的土沾到了她干净的校服上,摩擦出一片污渍。

“你说话算话啊!”她松开我,认真地说。

15岁的我开始莫名其妙地受男生欢迎。“干嘛要想和我牵着手?和作业本手牵手不好吗?”我私下里跟小伏分享了几封情书,并对男生这种心理表示嗤之以鼻。能完全掌控他们的变化让我觉得索然无味。我发现我越像个娇滴滴的林妹妹,他们就越着迷,我越不回应或拒绝他们呢,他们就越焦急。但小伏很不高兴。

“你能不能不要那样跟他们讲话了!”她头一次凶我,“你又不喜欢他们!”

“玩玩嘛。”我报以温柔地一笑。

我很快就后悔了,因为小伏像看陌生人一样看着我,不理我了。“两个年级第一吵架了。”他们议论纷纷。阿姨在小区里见到我也问过;“你们怎么啦?祁伏心情很不好。”其实并没有吵架,只是她单方面非常生气。

我写了好几张小纸条给她,那时我就已经掌握了“虽然不知道做错了什么但是先认错”的奥义。过了一个星期,小伏终于回了我一张,写着“以后别再玩弄感情了”。

我一头雾水,不过立刻找她表示虚心接受。一切好像又恢复正常了。

后来想想,小伏真正想说的,应该是“离他们远点”吧。

我们真正疏远是在不久后,一次回家的路上。

一个追我的男生腆着脸要送我们回家,我跟小伏说我有点喜欢他,小伏冷笑着同意了。人不多,但是公交车上的座位已经被坐满了,男生站在我身后,右手不扶着柱子却抓着我的手,我完全挣脱不开。随着车摇摇晃晃,他的手也越来越放肆。我整个人都紧张地僵直了,我轻声地叫她:“小伏、小伏,帮我…”

小伏疑惑地转过身看到那个男生和他的手,眼神晦暗下来,平静地对他说:“松开你的脏手。”

我和男生都被唬住了,我呆了一下赶紧躲到她身后。小伏还没我高,但她拿出了书包里的裁纸刀,指着他:“我真想剁掉你的手。”

“别别别别!”我和车上的乘客吓得挤开那个男生好言安抚她。司机也赶紧停下了车看是怎么回事,我脸上火辣辣的,一叠声地说没事没事误会误会。小伏还是恶狠狠的表情,叫司机开车,拉着我就下车了。

我们一前一后地走着,谁也没说话。快到回家的分岔路了,我思前想后做出感激的样子开口:“谢谢你啊小伏…但是你没必要…”

“不用谢我,我搅了你的好事,”她的声音冷冷淡淡,“你不知道我多想保护你。你从来没看清我。”

我明白了,可我什么也没说,我再一次落荒而逃。

15岁之后的小伏沉寂下来,我不知道怎么面对她,赶紧交了新的朋友。但是那些八卦的女生朋友令我烦不胜烦,我又赶紧与她们疏远了。快中考了,大家都很忙,没人再议论我们,妈妈也开始逼我在家里学习了。我总能看到她,可是她不和我说话,我也不和她说话。

转眼中考了,小伏去了内蒙老家上高中,我留在北京。

妈妈们不知道我们发生了什么,觉得莫名其妙,只得安慰彼此“还是小孩子”,然后继续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过了一年多的一天早上,妈妈高兴地交给我一封信:“小伏写来的。你们总该和好了吧。”

我直到晚上躲到被子里才拆开信。

小伏说对不起,不是我的错,她知道我的性向,不该打扰我,希望我原谅她。

我好久没把枕头哭湿了。

15岁之后的小伏,还是我无可替代的好朋友,唯一的发小。

我们一直保持着信件往来,她告诉我赤峰那边的天气,破旧的学校,有趣的老师和同学,还有她和同为les的同桌在一起了。她知道父母一时不能接受,让我瞒着他们。

一向是小伏帮我,有机会我当然要帮她。但是我没把信件藏好,高三那年被家里人发现了。妈妈把这件事当作“重大事故”报告给了阿姨。

阿姨为了不影响她高考,一直隐忍不发。小伏在信里写道:“你没给我说出去吧?我感觉妈妈最近看我的眼神怪怪的。”我信誓旦旦:“我是绝对不会给你说出去的啊。”于是可怜的小伏,把她烦心的甜蜜的日常都写在了信里,那些美好的约会拥抱亲吻,都赤裸裸地展现在了几双愤怒的眼睛里。

高考后,小伏终于回了北京,但我没见到她。妈妈跟我坦白,小伏的父母都知道了,他们带她去了精神病院,叫我别跟她来往了。

我们偷偷见面,小伏说起来这件事就苦笑。她一口咬定自己不是同性恋,经过了一些所谓的“治疗”,终于治好了她的父母。

小伏看着我:“我妈妈说,是你把信交给你妈妈看的。”

我看着小伏,看不出她被那双被探灯扫射过,被父母失望眼神骂过的眼睛,信不信我。我大概明白,是我父母不想承认偷看孩子信件的罪名,便改换了说法,而鼓励小伏说出更多故事的我成了罪魁祸首。

也罢。我没有解释。

小伏却拍了拍我的肩膀。

大学我们离得更远了,小时候天天形影不离就好像是一场梦。我们时不时还会聊微信,讲讲自己的生活。

有一天小伏告诉我,她父母骂了她现在的女朋友,又要带她去“治病”,她走了,她要去一个自由的、同性婚姻合法的地方。

我握着手机,闭上眼祝福她。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收到了很多消息,但总觉得少了什么。准备关机睡觉的时候,忽然收到了一条短信。

篇7:中国面食在山西

面食文化孕育着山西人的智慧。山西地处黄土高原,风沙大,蔬菜生长期短而相对缺乏,过去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吃饭首先要考虑省菜,面食可用一菜配一面的方式食用,不仅解决了蔬菜短缺的问题,而且以面食为原料的山西小麦和杂粮,由于生长期长,温差大,本身就聚积着非常丰富的营养成分。对于山西人来说,吃面食是老天爷的恩赐,是土地爷的厚爱,食用起来方便、经济、实用、健康。在山西有这样的口头禅:“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白面馍馍饿断腰”。意思是说若是对于一个挑担子做劳力活的人来说,食杂粮比吃白面能耐饥,能够行走更远的路程。

面食文化与中国古老悠久的历史相连,距今4 000年前,中国便有了小麦,并用杵、舀、盘、棒、碓等工具,先“谷物脱壳”再“粒中取粉”。在历史的长河中,山西对面食发展的贡献不用细细考证,南北朝时代,山西人在孩子出生3天后,就有用“汤饼”(水煮的面片)来招待亲友以示庆祝的习俗。从孩子过13虚岁,到结婚办喜事,到老人祝寿,只要在山西就离不开用面食庆贺的传统。因此,从来就有“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这一说法。从山西北部的大同、雁北,到南部的运城、平陆和芮城,一日三餐无面不食,无面不饱。即便到鱼米之乡的南方出差,山西人也念念不忘找碗面吃。包括省城太原在内的晋中人,对面食更是情有独钟,他们不仅吃得细,花样多,变化新,面食出品的水准也极高极快,还讲究营养搭配。

就原料来说,山西的小麦、谷子、玉米、高粱、荞麦、莜麦和豆类都可成面,而面食的花色之多难以胜数,技术之高更令人叹为观止。目前广为流行的小麦面食有:刀拨面、刀削面、拉面、猫耳朵、抿蛐、、擦面、剔尖、掐疙瘩、春饼、烧麦、粑饼、脂油饼、花馍、水饺等上百种。山西面食所以好吃,百吃不厌,也离不开四季有别,种类繁多的浇头(或称卤汁)和菜码(吃面时配备的各式佐餐菜肴)与小料(吃面时配带的各种小调味),吃法上还分为烧卤、对汤、凉拌、炒烩、蒸焖,难怪人们说山西面食是“一样面百样吃”。山西面食制作的技艺十分讲究,如刀削面的制作需要用钢片制成的瓦形刀,将手中的面团削成片入沸水锅中,成品要求削成约20 cm长0.5 cm宽的三棱或扁条形状。山西的一根面(拉面)可以拉到100多米长。小米、荞麦面、莜面等也可制成各种包皮面、莜面栲栳、小窝头等,近年来杂粮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不断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如荞麦食品是降血脂的佳品,燕麦含糖少,蛋白质多,纤维素高,是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篇8:说心境杂文随笔

这个事例,讲的是做事的心境。

那么打仗呢?我没有打过仗,也就无从感同深受。但我们却可以从影视剧中看到这样的事例。任何一级的指挥员,都是在不慌不忙中完成的作战部署和方案。象“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说的固然是胆识,但它同时何尝又不是在说一个人的心境呢?

回到写作上来,写作要不要讲心境呢?从中外古今的诸多事例中,也可得知心境的重要性。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曾坦言,他要不是过于痴迷写作,他的儿子就不会死。因为有天夫人有事外出,要他照顾生病的儿子,儿子睡着后,他把儿子安放在摇篮里,专心去写作。这时,又起了风,儿子被冻醒,哭声不绝。可他因沉浸写作,竟忘记了这茬。等他醒悟过来,儿子已受了风寒,病上加病,也就一命呜呼了。

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时,家中已到碗米无存,他却依然不顾稼穑,依然沉浸在写作中。

中国古代,类似的事例也是比比皆是。如司马史,纵然受了刖刑,也完成了《史记》;曹雪芹都到冻饿交加了,还是坚持写作《红楼梦》;吴敬梓为了写作完《儒林外史》,每晚都与夫人一起,围城墙跑完一圈,待身体燥热后,再坐下来写作。

以上事例说明什么?说明要想为文就必须有一个好的心境,而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

记得我的《一对冤家》发表后,编辑除了指出我的标点符号有问题外,还奉劝我要静心写作。我当时见了这类话语,一方面佩服编辑的敬业精神外,同时,也叹服编辑的心理学学得好,不然,他怎么知道我没专心写作呢?而反观我在写作这则小文时,心神是有那么一阵的恍惚过。此后,我再也不敢三心二意去为文了。

还有一次,我和儿子同桌吃饭,话题中涉及到了禅。儿子举了个事例。说有个居士问个高僧,说您是如何修炼到这深的佛理?高僧答,我吃饭时专心吃饭,喝水时专心喝水。

这说的固然是专心,同时,也说明了一种心境。

修佛法如此,修文也如此。

篇9:痛杂文随笔

九寨沟发生地震后,很多人都在朋友圈发心灵鸡汤: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所以我们要珍惜眼前人。可是我们总是忘记没有发生在自己身边,你永远可以像个局外人似的肆意评价。你真的学会珍惜了吗?听到妈妈的唠叨,你真的欣然接受了吗?当你看到老板的脸,想到那些为生存而挣扎着头破血流的人,真的不埋怨了吗?没有人知道你真实的想法,有些事真的要自己亲身经历了你才懂那些刻骨铭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惶惶不安,缺失自己的信仰。看到一个小伙子在车站跑,我们也跟着人群尖叫彷徨,结果发现只是虚惊一场。

在噩梦连连的日子里,你发现黑夜太长,黎明始终还未到来。你睁着眼睛等天亮,才发现眼泪早已流干。终于你成了一个麻木的木偶,无法再拼凑一个完整的自己。有些痛你只能自己承受,逼着自己去成长,我想这就是所谓成长的代价。曾经的美好和纯真似乎随风消逝,那些遗失的美好终于被现实撕得支离破碎,曾经温暖的壳却变成束缚,我知道只有强大起来,用力把自己的壳敲碎,会疼会受伤;但是至少我们会勇敢面对,不会再逃避了吧?

篇10:看书杂文随笔

蚯蚓程宇和我都是爱看书的人,因为不善交际,上班之余大半的时间都是窝在家里,也有一起玩游戏,但书还是比较好打发时间的。家里书也不少。偏偏养的两个孩子都不算爱看书,都是喜欢动的。北美豹猫安凡从小就不耐烦看字多的书,基本以漫画百科为主。我又一向秉着看书以喜欢为主,没有勉强纠正他,到现在,他也很少完整看完一本故事性的书,导致他的语文一直是最弱项,特别是作文,总是一两句话就写完了,然后抓耳挠腮凑字数。勉强着拿了本所谓名著,看他看得难受的样子,我实在不忍心。我觉着看书是件很开心的事情,选本喜欢的书,或坐或躺,身心都调到极舒适的位置,时间就这么不知不觉间消磨了大半。看他难受的样,我也跟着难受起来,索性将他手中的书拿走,由着他自己挑选。所以后来蚯蚓程宇怪我说都是我尽由着他看幼稚的书,养出一副幼稚的性子,我无话可说。

如今他突然说要看有深度的书,我俩惊喜之余也有些不敢置信。

我在书架上梭巡了几日,终于选定了一本我觉着既有深度又适合他年龄以及阅读水平的书——苏菲的世界。蚯蚓程宇嘴上说不管,但还是不声不响在桌子上放了本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看来我俩都一致觉得哲学是比较有深度的也应该让他接触的书。我还特地重温了苏菲的世界,以备他的咨询。现在就等他周末回来了。

周末,孩子们一回到家,我立即献宝般将两本书放他面前,简明扼要地告诉他要有深度莫过于哲学。这是人生的意义之始。他听了我几句介绍,说:“这些问题我都考虑过啊。”我顿时老怀大慰,我那一向沉迷于漫画与百科的北美豹猫安凡居然有考虑过人生的意义?

正当我兴致勃勃地告诉他,一辈子没接触哲学也没有什么,但既然已经有了思考有了疑问,不烦看看前人都思索了些什么,总结与实践出了哪些经验……

北美豹猫安凡连声答应着,抱着书跑回了他房间,留下意犹未尽的我……

窝在我平时看书的位置,翻了几页书,心里还是因为我的宝贝长大了开始了解哲学了这样的兴奋充斥着,我忍不住要去向蚯蚓程宇炫耀,走到他游戏室门口时还是念头一转,进了北美豹猫安凡的房间。只见他正戴着耳机听着歌捧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我轻轻地凑近去看,却见《苏菲的世界》翻开了两页躺在一边,上面压着《人生的智慧》,而他正看得高兴不时出声的依旧是《加菲猫》。

亲了他两口,我忍不住问他,“宝宝不是想开始看有深度的书了吗?”

他摘下耳机:“我觉得加菲猫里也很多道理啊。”

好吧,我搂了他一下,“宝宝喜欢就好,看书这东西,不必勉强。”

篇11:面食很亚洲

以自家制的肉碎西红柿炒蛋为浇头,可用乌冬,也可用中式面条,即好做又好吃。

预算: 25元/人优质关键词:急速饱腹·型式多样

才下班、又下厨,难免有累得不想动的时候。这时,面食就变得尤其“可爱”,其优点在于:成本低廉、迅速果腹、配菜灵活。中国传统的饺子、日式口味的乌冬、韩国特色的辣炒年糕,哪款才是你的“菜”?

美味解构:主食+配菜

主食(面食)

作为晚餐的面食应以清淡为主,但清淡如何出好味?秘诀在于汤底。猪骨汤、牛骨头、西红柿肉碎汤,脂肪含量少,浓香却不厚重,不油不腻。面以外,还有饺子和馄饨的多种选择。

配菜

作为面的浇头,配菜相当重要,比如鸡蛋、卤肉、叉烧就是很常用的配食,可以补充面食缺乏的营养以及口感。

猪骨乌冬汤面

以猪大骨熬汤作汤底,肉碎炒香,再混合炒香磨粉的黑芝麻碎,有嚼劲的乌冬吃起来是每一口均充满芝麻香!还可配上一些卤制叉烧。

烹饪要点

1.学会翻面食的花样

日式凉面: 荞麦面做冷面风味最好,荞麦面煮好后,过一遍凉开水,再泡入冰水中冰透,配上番茄、生菜叶、海苔丝和最具日式风情的芥末酱。

风味炸酱面:选手擀面最佳,肉切丁,用盐、料酒、淀粉腌制,土豆、洋葱切丁。热油锅,放姜末爆香,再放入肉丁、土豆和洋葱。加酱油上色后倒入豆瓣酱推炒至粘稠,加糖和牛肉粉继续小火炒,搅到酱散发出香味,整个过程一般需要10~15分钟。然后准备切丝的蛋皮和黄瓜丝,与酱一起浇在面上。

2.自制汤底

猪骨飞水冲洗干净后放到锅里,加入适量的水,水最好一次性加够。准备一小块生姜,拍裂后放入锅里,滴几滴白醋,大火煮开。再改用小火煮90~120分钟即可。

3.熬汤利器

推荐电砂锅。电砂锅加热比较慢,功率不高,通常用来煮粥、熬汤。熬汤的话,放好材料放够水,按说明书调校好,几个小时后汤就熬好了,不会溢出来,也不用专人看着,很方便。

白菜猪肉饺

篇12:注定杂文随笔

他突然悲从中来生出感慨,人生不过生老病死,无什么趣味,他要找出逃离这个苦海的路径,不受这轮回的苦,后来就有了菩提树下悟道的事,而佛教的诞生也或许与此息息相关。如果释迦摩尼不是太子,如果从小他就生活在悲苦之中,没有养尊处优,会因为见到这些平常之事而感触吗?我想他的成佛大概不是偶然的,而是一个必然吧。因为他是释迦摩尼,他的境遇推动着他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并最终成为了这个样子,这是注定的事实。

我们熟悉的大作家鲁迅先生,他的婚姻可谓一个悲剧,他取了母亲送给他的“礼物”朱安。礼物之说是他自己的说法,他一辈子都不喜欢这个女人,最长的对话不会超过一句。有人说这是周老夫人的错误导致的,这是从最小处来谈,广一点是那个时代让周老夫人变成了周老夫人,让鲁迅变成了鲁迅,让朱安成为了朱安,让一个拥有新思想的人注定不可能爱上一个旧时代的女人,也是命运让他们共同生活在那个空间下,也是一切的趋势推波助澜让他们要结婚的。

篇13:四月杂文随笔

有人说她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而我却觉得她不是,她若真的不食人间烟火,她就不会嫁给梁思成,过这安稳的一生,与梁思成共度的这些年也再没有出现过任何绯闻,他对梁思成大概也是爱的。梁思成没有徐志摩那么浪漫,但他陪伴了林徽因这精彩的一生。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在新婚之夜,梁思成问她:“这个问题我只问一遍,以后再也不提,为什么你选择的人是我?”林徽因说:“这个问题我要用一生来回答,准备好听我回答了吗?”她嫁给梁思成的时候已经想好了自己要怎么过一生,虽然梁思成在林徽因去世后娶了林徽因的学生林洙,但我仍觉得梁思成是最适合林徽因的男人。

她虽没有跟徐志摩在一起,但我相信她对徐志摩是爱的,甚至比梁思成和金岳霖都爱,但她把这份爱放在了心里,因为她知道自己不能爱,她没有办法挣脱传统的思想,没有办法像徐志摩那样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徐志摩的一生就是为了爱情而活,但林徽因不是,她知道自己的一生要做什么,并且按照自己的心意过完了这一生,唯一遗憾的是她这一生太短,51岁变因病早逝,实为可惜。

说到金岳霖,这个为了林徽因终身不娶的学界泰斗,一直恋着林徽因,他和林徽因志趣相投,一直毗邻而居。林徽因对金岳霖大概是敬爱和钦佩的吧,在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婚姻里,金岳霖也一直呵护着林徽因,但他用自己的理智爱了林徽因一生。他对林徽因的爱不同于徐志摩和梁思成,他对林徽因的爱是只要对方过的好,而自己只是默默的守护着。

她既是理性的建筑学家,又具有诗人般的感性才华,书法绘画也都不在话下,在很多人看来,她是完美的。

林徽因的出身本就对她自己的成长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她的祖父林孝恂和父亲林长民对徽因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尤其是林长民对女儿的教育使得林徽因不仅和父亲一样擅诗文,思想更是开放和觉悟。

而与梁思成的结识,更是让林徽因对建筑有了很大的兴趣,并在建筑领域深耕研究,即使在肺疾缠身的时候,也不忘中国的建筑事业,对中国的建筑事业也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在深耕建筑事业之余,她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那个民国时代,她几乎是那个时代最出色的女人,有出众的才华,又有倾城的美貌,她过的浪漫而又幸福。建筑师,诗人,作家,教师,她身上的诸多标签都让人觉得林徽因是一个完美的女人。

上一篇:纪昀的《河中石兽》及其解读下一篇:小学生自我介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