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成长故事

2024-05-08

教育成长故事(通用12篇)

篇1:教育成长故事

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

曾在2011年11月刊《读者》中读到一篇文章《孩子,妈妈把你背回来了》,讲述一个女孩从小到大成绩优异,琴棋书画可谓样样精通,从未让家长操过心,后来去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结果半年后家长却得到了小孩自杀的消息,原来孩子是因为太优秀不能犯错活得太累,已经患上了达8年之久的强迫症或抑郁症,这个事例不得不让我深思,在我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敢于面对自己错误的心态。

有一次学生犯错,我非常生气地将他带到办公室,不容学生辩解,劈头盖脸就进行了一通训斥,然后让学生说明理由,结果看到学生委屈的泪水,还有怨恨的眼神,却一言不发,后来在我强势的逼问下,学生说,“你已经将你的观点强加给我了,还让我说什么呢?”我一时语塞,是啊,优秀的学生犯错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为什么我觉得他们犯错是天理不容呢?事后我沉思,我应先把事情弄清楚,如果学生真的错了,就应该帮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避免以后犯错。我觉得,学生有一次犯错的机会是一笔财富,可以从错误中发现自己内心的需要,老师运用正确的方法疏导,让学生的兴趣迁移,变坏事为好事,让他们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不断成长,岂不是大有益处。从那以后,遇到学生犯错我就不再专断粗暴,我会先让自己冷静,然后与他们一起分析错因和面对自己错误的心态,这是他们成长的过程。当然我也会明确,老师可以给机会,但机会有限,如果知错不改就摘掉了“优秀生的帽子”。心理学家盖耶说得好:“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

优秀生的培养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每个教育者研究和思考,而且在当今,网络发展迅速,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对于还未成年的学生来说,有时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优秀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正确教育引导之下,才能得以健康地成长,更好地向前迈进。作为班主任,我同样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也在成长着,在今后我将更加努力的学习,通过阅读书籍,通过与学生沟通,从而全面的提高和完善自我!

篇2:教育成长故事

带着他走出沉默

【案例】

如果有两个插班生让班主任选择,一个是爱吵爱闹的淘气孩子,一个是沉默寡言的孩子,我相信大多数人可能都会选择后者,见怕了那些课堂上不得安宁的“话篓子”,见怕了爱惹是生非的“捣蛋鬼”,于是安静少语的孩子似乎会让人省心不少,然而班级一个安静的孩子却第一次让我感受到沉默的力量,让我反思沉默的个性背后那厚重的成因。

一年级刚开班的时候,班级的小豆豆们常被我形容成倒出篓子的螃蟹,横七竖八的到处爬,每个人身上都有使不完的劲,在我耳边唧唧喳喳的叫唤不停,这真是让喜欢又让人无奈。开学半个月后,耀耀的家长给我请了病假,没过几天孩子家长过来办了休学,通过和家长的沟通才知道,孩子得了一种比较奇怪的肠道疾病,现正在四处求医。

当我再次见到孩子的时候已经是接近期末,以前开朗活泼的他到办公室了还一直抱着妈妈的腿,躲在后面不出来,孩子因为服用少量激素,脸有点肿,无论我怎么和他说话,他就把脸埋在妈妈的身上,畏畏缩缩的样子。我想可能是才出院,不适应,可是真正到上课的时候,才发现更大的问题。孩子根本不张嘴巴,让他写他基本都会,可是就是不愿意回答问题,也不和同学说话,要是点名叫他起来,他还没站起来,就开始吧嗒吧嗒的掉眼泪,一副很勉强的样子,下课叫他来办公室,无论你是询问他的情况还是和他聊些家常,他都是一脸恐惧和焦虑,半天吱唔一声,倒是让我不知所措了。课堂教学展开小组合作的时候,小组的意见很大,读书的时候你听不见他的声音,互相交流时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做事情总是很慢,加上同桌是个急性子,每次小组合作,就听见他们小组成员急的嚷嚷,见他坐在那里哭。

孩子巨大的反差让我很惊讶,在和他父母进行多次沟通之后,大家都意识到孩子的严重性,家长这才敞开心扉,讲出了这些日子家庭的经历,孩子肠道疾病一直不能确诊,一家人带着孩子四处求医,在这期间花费无数,孩子也遭了不少的罪,打开家里的柜子,一盒盒、一罐罐的药让我着实一惊,检查、手术、打针„„我突然为这个6岁孩子的遭遇而难过,同时也为身为孩子的班主任没能帮到孩子而自责,为此他便成了我特别关注的孩子。

假期中,我常给他电话沟通,渐渐的他开始和我说说话了,一次孩子的父母有急事,打电话给我说能不能让我帮着照看半天,我欣然答应了,在小区里孩子静立在那看着孩子们玩羽毛球,看的很入神,我也回家拿来和他一起玩,时常故意的接不到他打的球,孩子忍不住的窃笑起来。休息的时候和他说起来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孩子乐意的听着,有时也插话说说,和他这段时间的熟悉,我相信我们是可以尝试帮助他走出沉默。

为了有效的给孩子进行心里疏导,我请教学校擅长心理学的老师,给他讲了孩子的事情,我们查看了心理书籍上关于退缩性儿童的案例,发现了一些相似性,如常见的表现有:躲避人群或生人,不合群,在小朋友的集体活动中常一旁呆看,对其他同伴的友好表示反应淡漠,对新环境不适应,极为害怕,行为孤僻,情绪焦虑。自卑胆小,自信心不强,特别在意老师的批评和同伴的讥笑,常常哭泣。这些退缩行为表现虽还不能称之为心理疾病症状,但反映出儿童在早期社会性发展方面存在偏异现象,如不及时关注、及时矫治,会阻碍儿童正常的心理发育,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环境变化时就容易产生不适应,当遇到挫折时产生焦虑、灰心丧气、不敢面对挑战,而且还往往会成为成人后严重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不良的种子。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对退缩性行为儿童的及时矫治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这种退缩性儿童形成的原因是多样的,如先天性格内向,早期不良的生活经历,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现代人际关系淡漠的榜样作用,而这个孩子,这三方都或多或少的都有,而最重要的就是这次大病的经历,给他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找到根源,我就和家长一起制定了帮助计划。

根据孩子的经历,我在班级上了一节班会课,翻出了孩子开学时候我给他们照的照片,其中有一张是孩子第一次介绍自己的时候照的,他穿着黄色的衣服,一脸阳光,同学们的眼睛都看着他,多么令人难忘的情景啊,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说起刚开学的时候那些趣事,谁拉着妈妈的腿哭着不愿进教室,谁的名字是爸爸妈妈名字的集合„„慢慢的我把话题引到了耀耀身上,孩子们说起对他的“第一次印象”。爱笑、声音大,老师特别表扬过他的洪亮嗓音,说着说着,大家目光都转向了他,这么多人说到他,让他有点不好意思,低着头不说话。随后我又从疾病这个话题入手,特别介绍了一个男孩子勇敢的和病魔抗争的事,当大家为这个小男孩的勇敢而钦佩不已的时候,我告诉大家这个小男孩便是和大家坐在一个班一起学习的耀耀,起初孩子们都是一副很惊讶的表情,继而有些孩子开始询问他开刀会不会很疼?大家七嘴八舌的围着他说开了,有的说他很坚强,勇敢,有的说他真是个小英雄,说的他都不好意思了,孩子们的眼神变成了关爱、友善„„我给大家又介绍了军神刘伯承、关羽的故事,让他成为班级孩子的榜样,同时又让故事中的人物又成了他的榜样。

孩子们对他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孩子们开始亲近他,下课主动找他玩,刚开始为了让他性格开朗些,我特意找了个爱说爱笑的女孩子和他做同桌,可是不久发现女孩子性格急,耐心不够,一不小心就引发“责问”了,后来又给她找了个性格温和、各方面比较优异的孩子和他接成对子,每次我都表扬他们俩的进步,这样孩子之间信任更高了,爱表现的时候也越多了。

退缩性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心理调试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在学校营造良好的氛围后,我又带动孩子的父母加强对孩子自身的心理调试,通过几番开诚布公的交谈,让我们明白了疾病带给家庭的负担让父母疲于奔波,这让懂事的孩子过早的承受了心里压力,他变得不敢言语,母亲是个急性子,教育方式比较直接和简单,父亲忙于公司事务,没时间和孩子沟通,为此我从事态的严重性入手,给父母强调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天下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他们这个陪着孩子经历过病痛的孩子父母更是如此,而很多爱是需要说出来的。

经过这一年多时间,身体的康复让孩子轻松很多,和同伴交往已经没有大的障碍了,课堂上又见到他洪亮的读书声。

篇3:故事启迪成长

面对学生的不同表现, 笔者认为, 一味说教的方式换来的只是一时的进步, 但终究好不了几天。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自觉自愿地爱上阅读与思考呢?思索再三, 笔者决定借用故事的魅力。课始, 笔者故作神秘地说“:孩子们, 今天送你们两个成功的法宝, 谁想要?”大家面面相觑, 相视一笑“。别急, 先来听故事。”一听说讲故事, 学生立马调整坐姿, 竖起耳朵洗耳恭听“。孩子们, 雄鹰飞到金字塔的顶端只要一瞬间, 而蜗牛爬到金字塔的顶端需要几年。同样一件事, 同样一个目标, 瞬间完成的是天才, 通过点滴努力实现的是地才。你认为自己是天才, 还是地才?”学生都很谦卑, 都认为自己是地才。无形中, 与地才相伴的“努力”二字悄悄渗进学生心中。

于是, 笔者又讲起《阿甘正传》中阿甘的生命轨迹“:阿甘是个笨人, 是一个傻人, 却成了人们心目中最成功的人。他因为被同学欺负不得不拼命奔跑, 结果成了跑得最快的橄榄球队员;他傻得连自己的命都不要去抢救战友, 结果成了民族英雄;他一心练习乒乓球废寝忘食, 结果成了世界冠军;他努力捕虾一无所获, 但绝不放弃, 结果成了最著名的捕虾大王。今天我要送你们的成功法宝就在阿甘身上, 你发现了吗?小组内讨论一下。”此时, 每个学生都显得无比激动, 阿甘的成功和努力触动了他们的敏感神经, 安静的教室瞬间沸腾起来。阿甘原先的傻和笨让他们产生优越感, 而阿甘的转变带给学生的是成功的体验, 所以, 这个故事让每个学生都津津乐道地回味了一番。

几分钟后, 学生陆续举手。此时, 小手如林的场面让笔者看到内心期待的美好画面, 忙“咔嚓”一声记录下这精彩的瞬间。学生甲若有所思地说“:我想起了一个成语‘笨鸟先飞’, 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天资, 但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来不断完善自己。努力和坚持是成功的法宝。”全场响起了掌声, 学生乙优雅地站起来“:我来补充, 我发现阿甘的每次成功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我们奋斗前一定要明确自己从哪儿出发, 要走到哪里, 这样就会找到成功的最佳捷径。”经过学生们的讨论和总结, 大家认为成功取决于两样东西:一是目标, 二是专心的坚持。

“那么, 升入六年级的你们有什么目标呢?你又准备如何去坚持呢?让我们把目标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时刻勉励自己不断前行。”学生们闻言, 立刻埋下头沙沙地写起来, 每个人都认真制订了一份目标书, 贴在天天见面的日记本上。而笔者随机给几个写得快的学生拍了几张照。

接近下课的几分钟, 笔者把之前的照片和课上的照片在轻音乐的伴奏下用投影仪播放出来, 学生看着上课发言、作业书写时的鲜明对比, 有的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有的抿嘴一笑, 还有的似乎下定决心, 每天都要做最好的自己。

篇4:成长的故事

同学滋味

在儿子步入校门之初。我很少像其他孩子的母亲那样每天陪他写作业、复习,我只笼统地告诉他:回到家必须先写完所有作业,然后再下楼玩。

上到四年级老师在家长会上说了,这孩子像是不会听课、不会复习。我一听,这是关键问题呀,不会听课能学好功谍吗?再一想儿子那稳居中游的成绩,不由得急了起来。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先得知道儿子怎么个。不会听课。呀。可我肯定不能到学校听课,于是我使了个迂回招术,我到儿子业余学习的“少儿剑桥英语班”来了次实地考察——和儿子做了回同桌,这一堂课下来,我觉着心里明白多了,儿子倒是挺认真,可他关注的都是好玩的部分,那堂课讲的是。一般现在时。,书上的几句,儿子当堂拿下,出了教室,再换个单词问问,却一脸茫然——没别的,缺练习!

从那天起,我痛下决心,当起了儿子的“同学”,每次课后,我就本着学生的身份,拉儿子一起把老师要求的口语、书写作业一起过一遍。对儿子,我只说:妈妈也要学外语了。咱俩一起学吧,你们老师不让妈妈去昕。你可听仔细点。回来辅导妈妈!要说这招还真灵,儿子自认为负有辅导‘同学。的重任,听课认真多了。每每回到家里,忙着为我答疑。遇到我提出的一些问题,儿子会像训同学那样说我“巨傻”,而后给出答案。当然,免不了遇到被我的求教卡住的时侯,我也不客气:对不住,去问你的老师去。

这个“同学”当了两个月,英语老师说他大有进步。只有我一个人知道,装傻充愣的滋味也不好受。

学习能力测试

当妈妈的都盼自己孩子是个天才,换个角度,当然更怕自己孩子是个庸才了。可孩子天分如何,怎么判断呢?

脑子一热,我带着孩子去了一家专门搞学习能力测试的机构,先不说别的,让我填的试卷就三大张,孩子念书时丢字落字吗?选择经常、偶尔、极少;孩子做运动时动作协调吗?孩子数学题经常马虎出错吗?出错的原因是什么?(概念不清、计算马虎、原因不明)。诸如此类。总之请你全方位描述孩子的长项和弱点,而后把孩子叫进去,敞一些测试。

结果出来了,跟我判断的一样:阅读能力差,长时间记忆较差。

知道以后又如何呢?只能着手纠正呗。花钱上课,一打听费用还不低,咬咬牙先试1个月。孩子刚开始挺高兴,就是玩。没几天就烦了,大晚上的放学连饭都来不及吃,倒两趟车穿越半个城去上课,太累。更关键的是,孩子从一块上辅导课的同学那儿得知——来这儿上课的都是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一次课后,儿子在归途的地铁上问:“我是学习能力差吗?”

我一昕坏了,这涉及到孩子的自信心了。我告诉他:不是,下次咱们不来了。

儿子的打工生涯

四年级的儿子开始有“挣钱”的意识。起源于他对流行歌曲的喜爱。

儿子五音不全。可挺爱唱歌。尤其爱听歌。苏友朋、刘德华、周华健等都喜欢。而且每去商店必在音像制品柜台前留恋。只是买与不买,全要取决于爸爸妈妈是否给出钱。

或许是无法买喜欢的东西这种感觉太难受了。儿子在一天晚上,突然提出要自己整理房同。他绕了一个小圈子。

那天我正收拾他狼藉满目的房同,把玩具塞回玩具柜,把桌边、墙角的故事书放回书架,满桌的画笔入盒,把脏乱的书桌擦干净。一边收拾一边忍不住抱怨他太不懂事。

就在这个时候。儿子从床角的一堆赛车零件旁抬起头,问我:收拾房间这么累。以后我自己千吧。不过每天您得给我6角钱工资。

“干什么呀?”

“真的,我每天自己收拾,您给6角钱。如果1个月都干得不错,再加2块钱奖励,行吗?”

“你要这钱干什么用?。

“买磁带呀。这样我1个月能有20块钱。不用您出钱买磁带了。”

我看着他挺得意的神情,忍不住想笑:小孩子居然想出这么个主意,也不妨一试。于是,我提出具体要求:居室要保持整洁,脏衣物换下来要放到洗衣机边。还有一个附加条件:挣的劳务费。要在家长指导下花。我们郑重其事地形成文字。

篇5:教育成长小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们就住在一套用木板隔成的两层商铺里.母亲半夜起床上厕所,突然闻到一股浓浓的烟味,便意识到家中出事了.等丈夫从梦中惊醒,楼下已是一片火海,全家两个女儿三个儿子以及两个雇工都被困在大火中.

孩子们别叫醒后,各个如受惊的小兔子,逐一聚拢到母亲身边.幸好阁楼上的天花板只有一层,砸开它,就可以攀上后墙逃生.绝望之余,父亲带着两个雇工砸开天花板,并第一个抢先越过墙头.

父亲出去后再也没回来,他只顾呼唤邻居救火.高墙里面,大火离母亲和五个孩子越来越近了,五个孩子中,最高的也只有1.54,而围墙却有两米多高,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单独攀上去.幸运的是,墙头有一个雇工留了下来.他一手抓紧房顶横梁,另一只手伸向墙内的母亲和孩子.

”别怕,踩着妈妈的手,上去!”妈妈蹲在地上,抓牢大儿子的脚,大儿子用力一蹬,抓住雇工的手攀上墙头脱离了险竟.用同样的方法,母亲把二儿子和小儿子一一举过了墙.此刻,火舌已舔到脚掌,母亲奋力抓起二女儿.此时,她的力气已用尽,浑身不停地颤抖.大女儿急中生智,协助妈妈帮妹妹举过了墙.火海中,仅剩母亲和大女儿.大火已卷上了她们的身体,烧着了她们的衣服.大女儿哭着要妈妈离开,但母亲坚决地将大女儿拉了过来,拼尽最后一口气,将大女儿托过墙头.当雇工再次把手伸向母亲时,她连站立的力气也耗尽了.转眼间,便被大火吞没了了.

墙外,五个孩子声泪俱下地捶打着墙,大声喊着妈妈.而墙内的母亲再也听不到了,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消防人员赶到,20分钟便将大火扑灭.人们进去寻找这位母亲,看到了极为悲壮的一幕:母亲跪在阁楼内的墙下,双手向上高高举起,保持着托举的姿势.

平分生命

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仍会死去。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医生的手心渗出汗,他紧握着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 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篇6:教育故事:成长需要激励

罗 伟

卡耐基说:‚要称赞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一个进步,这往往是点燃学生的自信之火,给予进步向上之助力。‛教师的激励,将会使学生处于欢乐、自信的状态之中,非常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创造性思维的活跃,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开学初,我班来了一位矮小瘦弱的小女孩,名叫萱萱。学习上,速度慢、效率低,很难听到他独立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生活中,沉默寡言,不愿与他人接触;班级里,好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用任课老师的话讲‚她几天不来上学就没有人能发现!‛这样‚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女孩,在众目睽睽之下显得更是谨小慎微。

‚罗老师,我们萱萱在家完全不听我和她奶奶的话,放学后我们让她做作业,她就只顾着玩,非得等她妈妈晚上回家才开始做,动作又慢,她妈妈经常生气打她,我们看着也心疼。她最听你的,你帮忙教育一下她,让他听我们的话,谢谢。‛萱萱的爷爷拉着我的手说道,眼里满是真诚,还有几分无奈!我顺势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才知道孩子父亲在武隆工作,妈妈在南沱上班,成天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隔代爱‛造成孩子有些孤僻、懒惰,以自我为中心等。在教育中最棘手的问题是父亲长期不在家,孩子的母亲脾气有些怪异不尊重长辈,造成孩子对爷爷奶奶的不-1-敬。

针对这些情况,我多次找她谈话,作心里梳理和沟通,甚至打电话寻求妈妈的支持,但是效果甚微。

临近期末,我们班要举行升旗仪式,主持人选谁呢?普通话标准、表现力强的倒有几个,可是每次都选他们,是否遮挡其他同学的光芒。站在讲台上,环视四周,在那个窗帘背后看到萱萱那张羞涩的小脸。选她?肯定上台不敢大声说话;肯定主持词都背不清楚;肯定会让班级抹黑……

试试?我拿着主持词走到她身边:‚萱萱,我们这次升旗仪式想请你当主持人。‛她眼前一亮,睁着大大的眼睛不相信地望着我,好似在说:‚罗老师,我能行吗?你能给我这个机会吗?……‛‚有个小小的要求,你在今晚把稿子背下来,明天和男主持人对词。‛她伸着小手轻轻地接过稿子。

紧接着是我的语文课,枯燥无味地复习,大家都偃旗息鼓,但是我意外发现萱萱那只高举的小手,平日新鲜刺激的新课都不感兴趣,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心里一阵窃喜:信任激励的魅力。信任是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力量源泉。我们对学生的信任,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第二天中午到了,我让主持人练习时她让我大吃一惊,平日背诵一篇短小的课文经常要试背好几次,这次满满一篇的主持词却背得如此流利,让我大开眼界。

-在十九周的升旗仪式上,萱萱以响亮的声音、自然的姿态、亲切的微笑赢得大家的肯定。我因势利导,走进孩子的内心,以关怀者的姿态去帮助她。

我把孩子拉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你学习踏实,待人真诚,而且心里渴望进步,是个上进的好女孩,我很喜欢你。你喜欢老师吗?‛‚喜欢!‛萱萱脱口而出,眼里满是激动:‚那你愿意听听我的建议吗?‛她使劲地点头。‚乖乖,你尊重爸爸妈妈吗?‛‚尊重!‛‚那爸爸妈妈都应该尊重爷爷奶奶,你是不是更应该尊重他们呢?‛她沉默了。‚尊重他们老人,是不是应该听他们合理化的建议?回家先做作业再玩,遇到不懂的他们给你指出应该心怀感恩表示感谢,不是大声训斥‘你懂什么!’生活上更不能挑肥拣瘦,这样不吃那样吃腻……‛她不由得臉紅了,我知道她正在反思自己羞愧的行为,正决心用行动改正自己的错误。‚我喜欢用行动说话的孩子,我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

一个优秀的教师,若想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就不应该对其肆意批评或是任其自生自灭,而应该随时肯定他的举动,鼓励他的行为。

我和萱萱有了这次接触后,彼此心灵更进一层。慢慢地,我能在森林般的小手中寻觅到她的一只,能在两眼发光的眼睛中搜索到她的那一双,也能在欢声笑语中听到她爽朗的笑声;更能在工整的作业中发现她的那一本……

看着她的脱变,我更是放大她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利用早-3-会、课堂等大势表扬她:学习激情高,学习成绩优秀,成为班级中活跃的音符。

‚罗老师,我最佩服你!自从你教育我们孙女后她再也不顶撞我们了。‛萱萱爷爷从此见我就直夸。小孩子向师性强,特别是低段孩子对老师更是魔拜,把老师的话当做圣旨。这不是我教育的功劳,准确地说是我身份——教师的优势。但是,我会行动起来,平等的关爱每一个学生,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用强大的人格力量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永续发展,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

请我们老师坚信,你的激励能造福学生的一生,也将造就自己的成功!请记住,你的成功将是学生进步的保证,学生的进步也就是你成功的证据!

成长需要激励,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学习上的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来自教师的肯定和赞誉。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不断地激励他们,让他们拥有‚我能行‛的成功体验,从而扬起生命的风帆。

篇7:我的教育成长故事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26班考的并不理想。可在这次考试中,让我感到开心的是邓忠杰、同学,他的数学成绩有了一点进步,虽然成绩不是那么优秀,但我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我教书那么久从来没有想到给学生一个点赞,能让学生会有巨大的变化。

刚刚开学这个班的同学几乎没喜欢上数学课,他们数学基础差得没有信心上课,优秀的、能在上课前及时拿出数学课本的只有5个同学,坐姿东倒西歪,抄别人的作业习以为常。上课前一直坚持用2分钟强调把数学课本、计算本、红笔、学考精炼放桌子上面,他们才会懒洋洋的拿出来。班主任潘老师有时也无可奈何,因为这种习惯不是一两天形成的,要培养一个学生,一个集体学习习惯需要一段时间的。特别是黄明晨、邓忠杰两位同学,从来上课都不肯拿出课本,上课喜欢找一些话题让全班同学狂笑、让老师出丑,不肯完成作业,上课迟到,迟到的原因天天不一样的,我们几个科任老师找他谈话,找他补作业,德育处找他谈话,找家长来学校教育,或带回家教育,一次次都没有起多大作用,没有羞耻心的学生很难教育。教了十几年书的我,真的无办法应对,在数学课上我几乎想放弃他,但他总是在课堂上闹事,让我很烦恼。

有一天数学课时,上课的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销售问题》在导入新课时,我用我围的新围巾提问:“同学们,老师的新围巾漂亮吗?”,“好漂亮啊!”,我把围巾的标价让同学看看“320元哦!”,“同学们,店当时打八折,猜猜老师当时给多少钱给老板呢?”“256元”邓忠杰马上回答出来,我高兴地给他伸出大拇指,表示点赞,同时说:“邓忠杰同学猜得很准确,说明他昨晚很认真预习新课,值得表扬!”他不好意思低下头,课代表习惯地记下:邓忠杰同学积极回答问题值得表扬!这节课我顺利地按照自己的备课高兴的完成了。下课后,我习惯地把课代表课堂记录拍下发给家长微信群,第一个家长马上反应是邓忠杰家长“谢谢吴老师!你辛苦了!我很高兴!”当时我也没有什么反应看了一下就开始改我的作业。放学后邓忠杰跑到我的办公室“老师你已发微信给家长吗?”他今天变的很腼腆!“发了!有什么问题吗?”,随手我把手机拿给他看,“老师,其实我昨晚自修没有很好预习,还讲话被英语老师批评了。”“哦!那你今后要注意不管上课或自修都不能闹事,课前要预习,课后复习、完成作业!像今天老师还没有开始上新课你都能回答正确答案,这说明你是一位很聪明的小男孩啊!只要你能认真听讲,认真学习,相信成绩一定会好起来的。有什么不懂可以过来问老师,好吗?”他点点头:“老师,小学老师经常批评我。”“小学老师批评你并不是你不聪明,而是你有时没有完成作业,或课堂上闹事、不听讲,是吗?”他又点点头。“老师,对不起!”“没事的,每个人都有错的时候,像你现在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老师很高兴!老师希望看到你课堂上认真听讲、做笔记。”然后我跟他高高兴兴去饭堂吃饭了。

从始至今,他会向我请教问题,一不懂就问,我仔细观察他跟其他同学关系也好很多了,有时还批评黄明晨上课讲话。我的数学课堂经常看到他积极回答问题,我的课堂再没有出现他闹事了,其他老师也同样这样认为,潘老师也很开心,因为其他科任老师也说26班课堂纪律好很多了。虽然他的成绩没有别同学优秀,但我相信他会慢慢进步的。

篇8:与大家分享成长故事

一、选取印象最深的故事来写

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一定有许多值得回味的故事,在写成长故事时,我们应该选取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来写。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家莫言的成长故事:

上世纪60年代,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

你看,由于向老师“告密”,那位没有哭的同学受到了学校的处分,莫言对于自己“向老师告密”一事耿耿于怀,印象深刻。他如实地将这件事写出来,就能让人感受到他歉疚的心理。

二、写好故事的经过

任何一件事情,总有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成长故事也不例外。写好“故事”的经过,才能让人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读后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例如:

那天休息,张孜租来了两双旱冰鞋,让我和她一起滑旱冰。我穿上旱冰鞋,但说什么也不敢挪动一步。在张孜的鼓励下,我总算战战兢兢地挪动起来。没挪多远,“扑通”一声,我摔了一个大跟头。张孜笑着扶起了我,说:“别慌,眼向前看,身子向前倾,步子要迈开。”说完,她牵着我的手,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向前溜。我心里想着她讲的要领,还真溜起来了,心想,这溜冰并不难哪。我一高兴,一加速,心一慌,脚一歪,身子向后一倾,一屁股坐在“冰”上,疼得我叫了起来……

刚穿上旱冰鞋,由于害怕,挪动时是“战战兢兢”;刚得一点要领,便自以为“这溜冰并不难”,结果摔倒在地上。你看,作者把自己学溜冰的经过,以及内心活动写得多么具体呀!

三、写出故事的趣来

好故事是靠情节打动人的,写自己的成长故事时,要注意写出故事的趣味来,这样写出来的故事,才会更加吸引人。请看一位作者的“趣事”:

小时候,我家院子里种着一棵桔树,我经常拿小刀在树干上刻个记号,天天去测量自己是否长高。看着一条条横线,我真盼望快快长高。有一天,我忽然发现自己比那记号矮了。天啊!难道我变矮了?我心里害怕极了,连忙跑去问妈妈。妈妈不明白我的意思,我只好把她拉到桔树旁,让她看“记号”。妈妈明白了我的意思后,大笑着拍了拍我的头说:“傻瓜,不是你矮了,是树长高了!”……

不知道树比自己长得快,反而认为自己变矮了而“害怕极了”。作者通过写自己与树比身高一事,生动地再现了自己成长中的趣事,读来其乐无穷。

四、把自己的感受或收获写出来

成长故事,一定令你难忘,别忘了把自己的感受或者收获写出来!这样,既能起到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也能让大家分享到你的成长经验或教训,从而受到教育。例如:

老师的一番话犹如一盆冷水浇醒了我,我擦干了泪水,收拾颓丧的心情,继续捏起了泥人。正所谓从痛苦中拾回教训是人生一大宝,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我相信,当我再次面对失败和挫折时,一定会以乐观的心态去迎接它,因为我曾尝试过失败。

篇9:我的成长故事

在以往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学成绩成了教师与学生的双重“命根”,是教师与学生头上的“紧箍咒”,在这种压力下,学习差的学生经常被老师批评。我也常常有一种紧迫感,所以对学生就缺少了耐心,多了些报怨。记得那是我刚上班时,对于教育教学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只知道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来严格要求学生进行题海训练。一次自习课上,我在黑板上出题,学生们也都在认真地做着。突然,我发现许同学(班上有名的调皮捣蛋、行为恶劣的学生)正在那偷笑,我瞅了他一眼,他忙把嘴巴抿成一条线,但笑声还是从他粗大的鼻孔里发出了“哼哼……”声,而且还越发不可收拾,这样的情景,学生们也被他搞怪的模样逗得哈哈大笑,看到这里我心里越想越气:就是因为你这样的学生,自己不学也就算了,还影响别人!……于是我豁得走过去,径直走到他面前“你在干什么?为什么笑?为什么不好好学习?……”看到我一脸的怒容,他竟然怒目以对,我气急了便叫他站起来,但他坐在位置上就是不动,一直保持沉默,但我分明看到了他紧抿的嘴唇和一双充满挑战的眼神,时不时的还嚣张的瞅我一眼,好像在说“我可不是好欺负的!”看他这个样,我真有点按捺不住愤怒的情绪,想揍他两拳,可刚挥出的手又瞬间收了回来,心想:我不管你总行了吧!……

事后我了解到他是因为不会做题而觉得非常烦闷、无聊,于是就自己找乐子——鼓捣钢笔,可一不小心就弄到了前面同学的脸上……虽然如此,我却一直不能释怀,一直在琢磨这件事,到底问题出在哪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想起来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评价一个学生怎么能只凭他一方面的表现呢?这样的问题学生是更需要我们老师去加倍关心和爱护的群体。当面对他们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蹲下来,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还要摒弃“先入为主”的不良看法,要以亲切的态度,持之以恒的耐心,循序渐进的引导,来慢慢的改变他们的行为习惯,从而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要从关心学生的生活开始。上学期有次早自习检查作业,新转来的女同学陈某因未完成作业而被我批评了几句,她是个好学生在转来的当天我就了解到了,可是在未完成作业后,我不禁有点失望:这是个怎样的“好学生”呢?望着她畏畏缩缩、吞吞吐吐地说出“老师我忘了”“我寻思这个没留呢!”等,听着这样无力的告白让我觉得这里一定有原因。经过了解得知,她母亲又一次离婚了,因而被迫又回到农村姥姥家,心理上承受到了一定的压力,对学习也因此而充满了倦怠感,生活也变得懒散而没有规律。知道了她的烦恼后我耐心地劝导她要正确的对待生活中所给予我们的各种各样的磨难,并打电话给她妈妈,与她交换意见,请她引导孩子坚强地面对生活,这件事后这个学生的心态也调整了过来,学习也渐渐走上了正轨,灿烂、阳光、自信的笑容又一次绽放在她的脸上。

其次,要从欣赏学生的点滴开始。在我们班上有一个爱说爱笑的小男孩,样子很惹人喜爱,可就是不爱完成作业。每次交作业不是没写完,就是一个字也没写。成绩当然也好不到哪去,所以这一问题成了家长、老师的心病。在屡教不改的情况下,我尝试着换一种方法:“夸夸你”,你还别说这么一夸,还真夸出了效果。比如说他爱发言,我就在课堂上经常叫他。当他发言有一定见底的时候,我会夸奖他说:“你说的真有道理!同学们也一定会从你的发言中得到启发。”“今天,你思考问题的角度很特别,很值得大家借鉴一下。……每当听到这样的话语,他表现得都很不自在,以不停的呼气吐气来缓解内心的扭捏和紧张,脸也因不好意思而涨得绯红,就连鼻尖还会冒汗呢!不过那眼角眉梢透露的欢喜却是掩藏不住的。在这样的举措下,他上课越来越有积极性了,小手举起的次数也越来越勤,底气也越来越足。为了使他能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我又与任科老师结合,要求他们在给他布置作业时,难度降低一些,当他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有所进步时,要及时表扬,激发他学习的热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一些科目也已经能够及格了。

课改的路是漫长的,课改中的故事是说不完的,作为一名教师,我要继续深入学习课改理论,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用宽广的胸怀,用博大的爱心,用尊重他人的行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尽量减少失误,悉心呵护良好的师生关系。

篇10:教育故事 快乐的一起成长

从大学校园出来,我又立刻进入了另外一所学校。这所学校不再需要我认真听讲,每天按时上课,而需要我去转换身份,从受教者变成教学者。

我们从幼儿园开始进入学校受教育,学校生活贯穿我们的童年和少年,我们在这里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和同学建立深刻的友谊,学会待人接物,老师在我们人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我,马上就要成为一群一年级的“小萝卜头”的老师了。

我所在的小学是一个教学点,学校面积还算大,但是很明显可以看到衰败的痕迹,本校原有的老师最年轻的一个也有45岁了,来了我们两个新教师,校长显得非常高兴。校长为我们介绍着学校以前辉煌的历史,以前学校鼎盛时有近千名学生,那个时候孩子生的多,人们大多数都在家乡工作,大家都就近读书,学校便很昌盛。现在孩子生少了,青年人也都外出打工,要么孩子留在家里爷爷奶奶带,要么带着孩子出去读书,学校慢慢没落了,新老师不来,老教师也慢慢要退休了,现在来了新老师学校终于有了生机和希望。带着忐忑和热情,我们开始了工作。

一年一度的报名,附近的村民听说学校来了新的老师,纷纷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我和同事当仁不让的接手了那群活泼过头的“小萝卜头”。他们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以前每天生活在老师的严密监控中,现在一下课老师都不管了,想干什么干什么,对他们来说,现在就像鱼儿进了水里,鸟儿飞入了天空,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小学对他们来说是新的,他们对我们来说也是全新的,经过手忙脚乱的三周后,我们都慢慢进入了正轨。他们终于知道小学也是有规矩的,上课要认真听讲,课后要按时完成作业,上课铃声响了要立刻回教室,我们也适应了每天会有的告状和鸡毛蒜皮的小事。

渐渐地,我和同事都发现了一个问题,每当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开心地奔出教室,然后就散落在操场周围要么踢石子玩,要么拔草玩。开始我们没有太过在意这些,可开学一个月他们下课还是这些“游戏”,我们小时候下课各种跳房子、跳皮筋、玩沙包„„在他们的课间完全看不见。询问发现,因为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没有玩伴,没有电视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知道这个情况,我和同事都觉得要做些什么了,孩子就该做各种游戏开心的玩耍,可是因为环境的影响他们竟然不知道怎么玩耍了。

篇11:教育成长故事

三个孩子很高兴他们会做饭,会炒菜了,还说再以后放学后家里没有大人给做饭也不怕了,因为会做饭了。

看来,孩子们离开家长一会半会饿不着了。我的孩子们长大了!

篇12:教育成长故事

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的要说,教育方式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我也和全天下的父母一样,很“自恋”地坚信自己的儿子是最可爱、最可心的。回忆起和儿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仅指尖灵动,敲击下如下文字:

一、扮演“父母”和“师者”的双面人

不要给孩子定太高的要求,给他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其中观察孩子的长处和不足,再施加引导。我想我们都是做过孩子的,应该知道孩子喜欢什么,过多的说教,都不如用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孩子的效果来的好。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自己首先要做到。

案例一:

平时我一再教育儿子洗完脚后要及时把洒出地面的水用拖把拖干净,开始他一直做得很好,结果有一天没有做,我问他是不是忘记了,他很理直气壮地告诉我:“爸爸也不拖的。”我心想:咋坏的一学就会?当晚我就和孩子爸爸“约法三章”,让他要在儿子面前树起为人父的好榜样作用,一些邋遢不端的生活习惯一定要改正,从此我们都很注意在儿子面前的言行。

案例二:

平时在家里我和老公都很孝敬老人,儿子如果对爷爷奶奶不尊重,我会很严格教育,我向他强调爷爷奶奶辈分最大、岁数最大,我们必须尊重和孝敬他们,更不可以对他们用命令的口气说话。长此以往,儿子也知道要对爷爷奶奶好。今年暑假,老公陪爷爷到北京去看病,临走前,儿子像个大人一样对他爸爸说:“爸爸、爷爷,你们放心去吧,我在家会照顾好奶奶和妈妈。”当然这只是个小插曲,但通过为人父母的好的示范,的确能使孩子学习到不少“正能量”。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作为父母,必须从点滴做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样会对他们的内心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孩子从父母那里学会怎么做人和做事。

二、演绎“牵手”到“放手”的变奏曲

案例三:

孩子小时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一家人围着孩子转,使得孩子干什么事情都要丢三落四。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去户外实践,我决定不跟随让他独自去,结果家里大人们反对声一片,我一再解释有老师陪同,安全没问题,他们才放心。回来后,我发现他明显自信了,胆子也大了。

按照万物的生长规律,孩子的成长也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自主权应掌握在孩子手中,但在中国的许多家庭,可能也包括我的,家长过多地收权、揽权:首先是不敢放手,缘自家长对自己的教育和孩子的不自信,同时也是不肯放手,总希望通过自己的“帮助”、“监管”,让孩子越来越懂事,结果导致不能放手,始终把孩子攥在手掌心。孩子不仅缺失了自由成长的机会,而且自我保护本能也逐渐退化,这即抑制了孩子的个性发育,又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所以家长首先要“放心”,接着就是“放手”,只有及时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事去,让他们经历风雨,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他们的羽翼才能日益丰满,筋骨才能变得强壮,思想才能变得丰实。当然放手也需要艺术,不是放之任之不管,而是“该出手时才出手”“该放手时就放手”。

三、与孩子沟通与交流

与孩子要做到心灵的沟通,小时候孩子好像什么都会跟我们说,但渐渐大了,孩子就不那么说了。因为他说了一次被否定了一次,说了一次又被否定了一次。他最后就不说了。记得孩子上一年级时,对韵母进行默写,孩子回家后,给我说了他默写偷看的事。作为老师,要求默写是不允许他们偷看的。但是作为妈妈,我理解了孩子。我引导他问:“当你不会写时你感觉怎么样?”儿子说:“着急!”我再问:“那你偷看后心理感觉怎么样?”儿子说:“高兴!”我再问:“那你通过自己努力会写高兴还是偷看写出来高兴些呢?”儿子说:“都高兴。”我就没有再问儿子了。我想要的是:儿子能通过努力会写更高兴。偷看应该觉得更羞耻。但我没有再问,我尊重他的那一份感受。儿子肯定是明白不应该偷看的。如果我硬要让他觉得偷看羞耻,那他下次肯定不愿意和我分享这样的事情了。当孩子愿意说时,你就聆听,认同他,然后去相信他。

有人说过,交流,是最好的沟通。我们和孩子间也应有交流,有沟通。这样我们才能了解孩子内心的香坊区啊,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引导他们健康向上地成长。最近我一改与孩子命令,强迫式的说话方式,遇到事情先征求孩子意见,待孩子同意后再做盘究。孩子也一改往日逆反的态度,有事也愿意和我商量,还经常向我谈论班内发生的事。我通过交流了解到孩子内心的想法,以及思想为动态,及时纠正孩子所犯错误,及疏导将会有的思想动态,让一些错误思想消失在萌芽状态。

上一篇:教师教案书写格式与要求下一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揭牌仪式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