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成长教育工作总结

2024-05-04

学校成长教育工作总结(共8篇)

篇1:学校成长教育工作总结

成长教师 发展学校——小学在全市教育科研现场会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来宾:

下午好!首先让我代表和平小学领导班子以及全体教师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对市教研院、区教育局和进修校,为我校提供的这次学习、交流、展示的机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汇报的题目是:成长教师,发展学校。

和平小学(原和平厂二校)始建于1951年,是一所有着辉煌历史的企办名校,2004年划归铁锋区教育局后更名为和平小学。现有24个教学班,在籍学生1200余人,54位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大专以上学历48人,中学高级教师10人,小学高级教师29人。现有省级骨干教师1人,省、市级教学能手6人,市名优教师、市学科带头人第三梯队2人,市级骨干(含科研骨干)教师19人。

和平小学,这所从企办学校的低谷中历经了困惑——崛起——拼搏,一直到正式归属铁锋区教育局后,犹如给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市、区教育局、教研院、区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学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归属铁锋区的当年,学校就被评为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2005年被区政府命名为区属名校,2006、2007连续两年被认定为省督导一类学校。在校生人数由2002年的600多人发展到今天的1200余人。

每当谈起学校的发展变化,我们的老师总是感慨的说,是课程改革给学校带来了生机,是校本研修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是科研打造了学校特色,把和平小学引上一条发展的不竭之路。

2002年,当课程改革的大潮滚滚而至时,和平小学抓住契机,紧紧依托教育科研这个第一生产力,以发展的理念确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校本科研工作,坚持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本,从构建科研制度入手,全面推进校本科研工作的创新。提出了“整合研培资源、完善科研制度、优化研究过程、树立典型样本、提高研究实效”的总体推进思路,成立了校本科研领导小组,坚持校本科研“突出实效性、注重过程性、侧重发展性”的原则,基本实现了四个目标:一是建立校本科研工作制度,使科学研究常规化;二是创新校本科研的过程管理和指导,使科学研究逐步规范化;三是培养了校本科研的典型教研组,使科学研究迅速普及化;四是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

一、制度保障,健康发展

建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是使校本科研持续、健康开展的基本保证。校本科研制度的建设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长效机制,应该把它放在整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之下冷静思考,使其成为具有特色的教、学、研一体化的务实有效、持续发展的学校教研机制。

1、校长为第一责任人

校本科研是以终身学习思想引导教师,使学习成为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要将校本科研植根于学校和教师的真实教学情境之中,由校长负责推进,并作为第一责任人。这种机制的政令畅通,上下一致,是推动校本科研走向纵深的保障。

2、建立完善科研制度

校本科研的终极目标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其研究基地是学校。因此,创造一种以校为本的、有内趋力的校本研究机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作为第一责任人的校长,要使自己的核心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就要加强校本科研制度的建设。我们建立了业务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专题研究制度、学习研讨制度、合作交流制度、成果展示制度、骨干引路制度,骨干教师帮带制度以及相关的考核制度,并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

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注重管理与引领相结合。突出一个“研”字,一切工作都定位在教育教学的研究上。校长与教学校长亲临亲为,制定研究方案,具体指导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修改、完善各项考核措施,使校本科研工作健康、有序、规范发展。

二、优化过程,创新管理

校本科研是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一种内在结合,它是以学校自身为主体,充分利用本校的教师培训和教育科研资源,对本校教师实施综合素质培训,并将教师培训、教师参加教育科研项目与教师的日常教研活动结合起来,它整合了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思想、模式与体制。为此,从一开始,学校就将校本科研定位在坚持“教研科研一体化,教学研究课题化,课题研究群体化”的思路上,同时,与其配套的各项活动及考核措施相应跟进,为研究效果做保障。

1、聚焦核心,逐一突破,滚动管理

我们采取研究问题缩小策略,将宽泛的研修主题缩小到易于把握的程度,直接聚焦到研究问题的核心。同时采取各个突破的战略,在一个阶段内,集中力量解决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的问题,收到实效后在此基础上再提出新的研修问题,即对研究课题实行滚动式管理。我们感觉这是提高校本科研实效性行之有效的重要策略。如:课改初期,教师亟待解决的是教育观念以及教师角色转换问题,因此,我们确立出《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这一研究课题。当我们看到教师能够俯下身来与学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伙伴去引导、组织学生学习时,我们又根据课程改革的进程提出了《构建生活的课堂》这一课题,其目的是引导教师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追求课堂教学的返璞归真。当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后,我们又根据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终身受益,先后又提出了新的课题(见课题表。如:《对话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对话教学模式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习策略与教师策略教学的研究》等)。

这样,我们以课题为研究的载体,以应用研究、微观研究、行动研究为主,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教育教学的实践服务为目的,脚踏实地的解决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极大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增强了科研兴校的生命力。校本科研呈现出“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一体化,教师研究与教学工作一体化,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一体化”的研修机制。

2、重心下移,强化引领,淡化管理

校本科研中的研究主体是一线教师;研究的对象是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现存的实际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有效解决课堂中的现存问题,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校本科研是将教师专业发展带回了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中,因此,我们将研究的重心下移到教研组,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鼓励了教师的创新性。一方面填补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空白,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学校科研特色的形成,使教师、学校、学生“三赢”成为了可能。

在研究重心下移到教研组的同时,我们积极探索以“引领、合作”为核心的新型研究形式,以各教研组为基本研究单位,借助集体的智慧碰撞和群体的思想交流,促进个体认识的纵向深入和认识的横向拓展。主要采取了如下做法:

(1)引领式研究

我们选派骨干教师分别接受国家、省、市培训,并做汇报式讲座和公开课。新的研究课题确立后,由骨干教师提供引领式教学案例,为全体教师答疑解难,发挥他们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实践智慧优势,取得良好收效。

(2)案例式研究

案例研究是以课例为载体,共同经历,互动参与。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收益颇大。全体教师根据提供的案例,直接聚焦研究的课题或问题的核心,展开互动。争议、辩驳已成为教师探讨问题的习惯方式,在这种浓浓的研究氛围中,教师的智慧得到升华。

(3)专题式研究

专题式研究是以解决教师教育教学实际中的问题为目标,以某一阶段教师比较关注的来自教学实际的较集中的教学问题作为一个活动主题或研究专题,进行诊断性研究。学校根据教师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提出问题,对号入座。如:我校“十一五”课题《建构探究教学体系,营造和谐课堂》第四阶段子课题是《从“研究学生入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我们在提出这个专题的同时,又提出8个具体问题供教师选用,既有要求,又给支架。如:学生不会提出问题的原因分析;学生依赖教师解决问题的心理习惯分析;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形成的关系等等。教师从中选出1—2个问题,针对教师的自身教学实践情境和经验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从而研深、研透、研精。

(4)合作式研究

我们以教研组或同学科教师为研修伙伴,将研究的课题或案例在同伴中公示,确立目标后,问题分解,自主查询资料,共同探讨,达成共识,个体修改。这样既有集体智慧,又突出个人特点。这种研究形式因为是在同一学年组中,所以操作比较方便、效果明显。

(5)网络式研究

为使教师间能更充分交流、研究,我们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建立了学校教研网络。我们以学科骨干教师为引领,打破组际界限,实行学科统领,进行教学疑难质疑、解疑,问题研讨。网络教研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开了方便之门,这样就解决了教师不在同一学年组,而在学校没有时间相互研究的问题。

(6)反思式研究

在教师的实践智慧提升过程中,反思力是极为重要的,坚持经常用新课程理念对自身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实际上是教师职后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我们将这种研究分为个人反思和团队反思,明确研究主题,学校提供反思框架。个人反思是根据研修课题,结合自身教学情况进行教学分析。集体反思,则提倡“实话实说,亮点聚焦”,互相借鉴。坚持经常,形成习惯,使反思成为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形成能力的自觉行为。

我们在这种研训结合、课题牵动、合作互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将管理与引领相结合,淡化管理,强化引领,强化主管校长的课题指导与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使研究成为一种意识,一种习惯,使新课程的实施平稳起步,逐步深入。教师的专业能力明显提升。

3、总结经验,及时推广,激励管理

我们认为,教育经验总结也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它可以看作是一种回溯性研究,也可以看作是是一种追因研究。它通过对一个阶段的研修活动的回溯,进行梳理,对积累的经验进行分析概括,深入、全面、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找出可以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对于教师在校本科研中具有普遍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强,同时又具有发展性的做法,我们积极给予推广,并建立了激励考核制度,对于教师在国家、省市教育刊物上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以及在各级会议上交流的教师,给予鼓励性考核,从而激发教师研究的积极性。

因为我校的教育科研课题参与人员为群体性,所以其研究成果,无论是过程性的、阶段性的成果,还是终结性的成果;无论是显性成果,还是隐性成果,都会在全校范围内得到及时应用、推广。我们通过每学期的课题研究理论培训、课题研究引路课、课题研究研讨公开课、课题研究反思互动会、阶段总结等一系列活动,使每个教研组好的做法,教师中好的观点能够及时在教师中间传播、应用。从课题研究经验交流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们是如何把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实践融为一体的,从他们对每一个研究过程的“描述——分析——归纳“中,一个又一个创新案例展现在我们面前。

同时,我们还注重平时教学中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教师们带着课题进行教学,除了每学期一次的课题研讨公开课后进行集体互动评议外,平时的办公室也是教师们交流的好场所,他们将从这些活动中或交谈中得到的启示及时记录下来,写成教学日记,教育随笔,案例分析、阶段小结等。学校通过定期检查发现他们好的经验及时在全校大会上交流沟通,并将好的文章推荐发表。

三、成长教师,发展学校

几年的校本科研过程,使我们发现,和平小学的每个教师、每一堂课几乎都因课题研究而在改变着、进步着。“教师即研究者”已经成为现实。“问题即课题、教育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特点已经明显展现出来。

1、教师在成长

从课堂教学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们正把自己课题研究的成果转变成教学能力,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体验感悟。

从案例研究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的提升和人格的高尚,面对教师展示的教学案例,评价公正、客观,从教育理论的深度去分析、挖掘、剖析问题所在,建议合理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参加各级各类优质课大赛中,明显体现校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与结果,近五年有4人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国家级大赛,5人代表我市参加全省教师基本功大赛,均取得佳绩。教师中有40余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科研论文公开发表在国家、省、市级教育刊物上,其中一篇发表在2008年4月25日的《中国教育报》上。教师从中有了成就感,搞科研的信心更足了。一个以省、市学科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市名优教师为主体的科研型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2、学生在进步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学习框架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轻松地乐学氛围基本形成,从而激发出学生探究兴趣,调动其知识储备。让学生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和学习主动权,在主动探究的实践过程中掌握新知,培养创新能力。

在课题研究的同时所开发的《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科研校本课程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低年级的读书习惯、中高年级的单元内容预习、知识要点梳理、课外拓展等看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植根于他们学习生活之中,在这种学习习惯培养的积淀中,学生们学会了方法。

学生在作文、书法、英语、竞赛中有400余人次获国家级奖励,40余名学生作品公开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

3、学校在发展

几年的研究,几年的坚持,如今,以校本科研为主要形式的教育科研真正的走进了和平小学的课堂,真正的为课堂教学服务,课题研究正在迸发出一种旺盛的活力,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极为务实,又极富个性。课题研究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的特色。

校本科研铺展出一片灿烂,教育科研催生了一所名校,特色的校园不是“一支独秀”,而是“春色满园”。学校分别获得国家级新课程写字教学先进单位;国家级“中华传统美德理论研究优秀实验学校”,全国、东三省、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美育研究先进单位,“

十五、“十一五”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市德育科研先进集体,市第二十七届劳动模范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市师德师风先进单位、市精神文明单位等各项荣誉称号80余项,成为社会认可、政府放心、家长满意的热点学校。

学校在发展,教师在成长,校本科研促进了教师文化底蕴的形成,教育科研促进了学校内涵的发展。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我们体验到了科研的乐趣,但也存在着一定得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我们感觉当前最主要的问题一是如何将课题研究的成果尽快转换为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使课题研究成果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二是进一步提升每位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理论深度;三是真正实现每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结合实际,努力实践,加强管理,不但完善,让课题研究成果尽快多地服务于教学,以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攀升。

篇2:学校成长教育工作总结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而三者之间的协调也非常重要。我们现在的家校合作模式一般是发信息、电话、家访、面谈、家校联系单等。现在我向家长介绍一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家校交流的方式,网络环境下的家校互动平台超越了实际的时空距离,有条件让老师和家长的信息交流变得更顺畅、更及时、更深入、更全面,让彼此的心更贴近,合作更紧密更有效。

一、校讯通

校讯通”主要提供如下功能:学校通知——提供学校咨询,包括家长会、运动会、竞赛通知、学校新闻等。教师评语、考试安排、学生成绩、家庭作业等。

校讯通平台是信息技术与家校联系的有效整合,具有快捷、方便性。如果现在学校的重大事项、紧急通知、收费公示、作息时间的变更、考试安排等都通过校讯通及时地传达到家长的手机中;学校相关活动如教师会议、级组活动等也通过校讯通发到每位教师的手机中,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更是提高了工作效率。学校因特殊情况临时停课或提前放学,班主任需及时和每一位学生家长联系,以前的做法是由班主任一个一个给学生家长打电话,如果平均每个学生家长用1分钟时间,全班起码要50多分钟,而通过短信群发则只需要1分钟,校讯通平台的优势显而易见。

二、班级博客

以网络为媒介的交流,消除了面对面的压力,即使胆小、内向的学生也乐于参与。学生们将自己对班级管理的建议频频发到班级博客上,比如,建议每人轮流管理班级、建议班级设立“学习互助小组”等等。在班级博客上开辟“写作乐园”栏目,把学生写得不错的日记、随笔、作文发布到这个栏目中,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发布在网上,会异常惊喜,很有成就感。各学科老师也可以在班级博客上公布学生当天的学习情况,学生依据这些评价,有针对性修正自己的错误,发扬自己的长处,完善自我。班级博客可以为老师、学生和家长创造广阔的交流舞台。在班级博客中,学生可以对班级中的某些现象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讨论,也可以向老师敞开心扉,述说自己当面说不出口的困惑。老师可以用记录班级日志来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互通,或直接对学生表达希望。家长也可以通过班级博客了解到孩子当天的各科作业及在校表现,或在博客上反映他们的心声,交流家教经验,共聊教育孩子的话题,同时也可以提出对班级建设的意见或建议。

三、QQ群

篇3:关注学校整体教育及学生成长

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无论是旧社会或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阶段, 尚存大部人的思想、观念仍旧受到封建教育思想的腐蚀, 忽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孤立认为儿童的身心发展, 学习的进步是学校单方的义务和责任。我们应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 注重儿童进入学校后接受学校有目的, 有系统的教育, 仍然离不开家庭的教育。第一, 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儿童生活时间最长的环境。所以家长的言行、生活方式、人的素质等都有意或无意地影响着儿童, 是儿童在学习、生活中的准则。另一方面, 儿童的个性特征、品质、生活习惯、学习兴趣, 在家庭中表现最为自然和充分, 家长对儿童的教育表现为对儿童极为关注和敏感。因此, 家长应该结合实际, 对儿童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培养。特别是在农村, 极多家长轻视、忽略对儿童的家庭教育, 甚至根本不放在心上。这样, 缺少父母的家庭管教, 孩子越来越放松, 自由自在, 再加上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在校表现还可以, 但在校外学坏。这样发展下去, 学校单方面教育, 是很难把一个儿童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这种现象农村广泛存在。第二, 家庭教育具有广泛的内容。我们知道, 学校在教育, 培养学生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必须有家庭的密切配合, 才能使学校的教育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如:文明礼貌、团结友爱、关心他人、热爱劳动、俭朴节约、讲时间和卫生、坚持锻炼等, 只有家庭教育的全面支持和配合, 才能对儿童教育产生连续性、坚持性的作用。若是家庭没有积极督促和监督, 则大部分儿童很难自觉的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久而久之, 他们就会编入“差生”这个队伍。又如:有这么一个学生, 读学前班和一年级时, 该学生学习成绩总是全年级第一名, 整体素质发展较好。但在读二年级时, 随着思想的认识提高, 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可是在缺乏家庭教育, 又加上受到一些较顽皮、爱捣蛋的同学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使他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语文成绩从一直保持“优”等下降到不及格。这就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断链的结果。

社会教育对儿童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社会教育是指学校与家庭教育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儿童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 具有独特作用。第一, 社会教育属于活动之中, 例如:通过各式各样的社会、政治、文化科技、劳、卫、体的活动, 对儿童进行广泛性、多样性、自主性的社会文化教育。第二, 社会教育能及时反映社会意识的变化, 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成果。如:学校可以通过播放关于教育方面的录相、电视教育或组织学生观看具有爱国主义系列教育中的电影。引导儿童随时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 获得新的知识信息, 开阔视野, 扩大知识面, 更新理念思想。或通过组织读有益报刊、图书活动来丰富儿童的文化知识。在农村学校的教育难于做到, 只继承传统的教育框框, 看准单纯的课堂教育教学。这样的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距相差很远。第三, 社会教育有利于儿童把知识应用于实践, 在实践中应用、巩固、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农村学校的教育设备是有限的, 而社会教育可为儿童提供一定设备和场所。如少年宫、文化宫、文化公园、动物园和少年科技站等。儿童可依自己实际爱好, 选择适合的场所参加活动, 提高能力, 发展特长, 但我们必须依社会教育的特点加以有效利用, 对儿童正确引导, 这样才能使社会教育真正发挥其职能作用。反之, 则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

篇4:静待教育花开 感悟学校成长

山东省博兴县吕艺镇中学于1982年建校,现有教学班21个,在校学生1050人,教职工76人。学校现有中学高级教师5人,中学一级教师22人,在岗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以育人为本,践行“博学笃志,兴艺立德”的办学思想,倡导“慧美真善,强健弘毅”的优良校风,实施“质量强校、特色立样、科研兴校”,全面改革和创新教育内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民主化进程,加强德育教育体系建设,狠抓德育落实,注重学校养成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以生为本,提供平台,促进学生成长

什么是“以人为本”?借用县教研室盖志斌主任的话就是:“帮助学生成功,帮助教师成长。”什么是学生的成功?笔者认为,学生的成功=成人+成才。从2008年省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至今已经有七年。这段时间里,笔者逐步认识到,教育应该走向民主,把课堂还给孩子;应该开展自主探究,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应该张扬个性,把发展的空间还给学生;应该保卫“童年”,把童年的欢乐还给学生。对此,学校做了一系列的尝试。

一是大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学校从学生的吃饭、睡觉、走路、说话、写字等日常行为习惯入手,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学校开展了以“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为主题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校通过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自主管理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学校还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开展了在班级内举办集体生日仪式等活动。

二是构建特色鲜明的学校课程体系,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是开展多元评价,促进全面发展。学校开展了“美丽学生”星级评选方案,分别从学业水平、课堂表现、行规表现、活动表现和家庭社区表现五个方面进行评比。学校内各种测试、考试采取等级考核,不排名、不张榜,保护孩子的隐私;作业采取“双等级+评语”的模式。班主任教师为每一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成长足迹。

四是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小组合作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开展探究,通过与他人合作,增强集体意识,贯彻和落实面向全体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是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平台。学校倡导学生读书学习,提升文化素养,建立了深耕阅读中心,设立班级图书角、家庭书柜、楼道开放式书架,建设中外名著文化长廊,评选“读书之星”,组织学生开展励志游学活动,开拓学生视野。为了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学校开展了音乐节、美术节、体育节、校园英语风采大赛、古诗文诵读比赛、读书演讲比赛、学生个人演唱会等活动,还积极组建了绳操、竖笛、口风琴、篮球、乒乓球、太极拳、合唱、绘画、象棋等社团和俱乐部,张扬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

以师为本,铺路搭桥,提升教师素养

什么是教师成长?笔者认为教师的成长就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为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是开展名师、骨干教师专题讲座,开展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论坛,为教师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二是实施青蓝工程,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三是开设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示范带动作用。四是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选派骨干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培训。五是开展诊断式教研活动,帮助教师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六是设立教师成长基金,转变方式,以奖代罚,引领教师开展读书学习,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七是开展案例分析式教学活动,鼓励教师依托教育在线博客平台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提升教育理论素养。八是围绕课堂教学,开展新教育实验研究,让师生过一种完美的教育生活。九是指导教师制定专业成长规划,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帮助他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升专业素养。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学校培养了一支爱岗敬业、专业合格、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现拥有县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教学能手1人,县级学科带头5人,25名教师执教过县级以上优质课、观摩课。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和获奖论文31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62人次,教师指导学生发表作品34篇。

以校为本,描绘共同愿景,助力学校腾飞

学校的共同愿景,既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又是对学校美好前景的憧憬与预设。吕艺中学的共同愿景为“创办适合师生共同发展的学校,让教育带给每个人幸福与希望”,体现了“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的理念。要实现这个共同愿景,需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质量立校;全力开展教学研究,实现科研强校;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实现特色兴校。通过树立共同愿景,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连年被吕艺镇政府授予“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的称号,还获得了“尝试教学理念研究全国先进单位”“滨州地区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优秀学校”“滨州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滨州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滨州市校舍设施维护管理优秀学校”“博兴县青少年工作先进单位”“博兴县德育示范学校”“博兴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博兴县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校的发展,犹如接力赛,一棒一棒,薪火相传。它既是校园文化的接力,又是学校精神和学校实力的不断提升。在这个生生不息的过程中,学生成人成才,走向高一级学校,走进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教师不断完善自我,走向专业化成长……如此,学校便也成长了。

(作者单位: 山东省博兴县吕艺镇中学 )

篇5:学校成长教育工作总结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生命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为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根据市、县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现制定我校主题教育的具体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教育,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树立法制观念,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学生在突发时,学会紧急避险和自护自救;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调适心理的方法,珍爱自己,关爱他人,乐观进取,健康成长,营造快乐健康和谐的校园。

二、活动主题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三、活动时间

从3月底开始至5月底结束。

四、活动对象和组织

(一)参加活动的对象:全校师生。

(二)成立“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主题教育领导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 组 员:XX

(三)教育活动由学校德育处负责统筹安排,按全校统一布臵,分阶段、分班级组织实施。

五、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生命教育要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项活动等方面,同时采取多元化的途径,增强生命教育效果。

1、学科教学。在体育与健康、品德与社会、安全法制、健康教育等学科的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也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

2、主题教育。通过组织讲座、学习会议,宣传栏等形式进行以下内容的教育活动:一是进行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教育,促使师生员工遵守交通法规,安全乘坐车辆,校车驾驶员要遵章守法,确保学生出行平安。二是对学生进行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雷击、防诈骗、防拐卖等安全知识教育;三是进行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禁止非法携带管制刀具、遵守法律法规、防止校园暴力等法制教育。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调节和情绪自控的能力。

3、演练实践。计划进行火灾逃生技能演练,防地震、防地质灾害逃生技能演练,通过演练提高全体师生的自护自救能力。

4、课外活动。充分利用班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体

验,感悟生命的价值。

六、具体活动内容和措施

学校“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主题教育主要从心理健康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饮食安全教育和消防安全教育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具体活动通过以下“十五个一”来实施:

1、一次动员。利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对全体师生进行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并对生命安全教育活动进行动员。

2、出好一期以“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板报。

3、一次检查。组织进行一次全校性的安全专项大检查,对教室、教师办公室、学生宿舍、厨房等重要场所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不留“死角”,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做出整改措施。

4、一场录像。组织学生观看小学安全教育录像片,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5、一次“安全警示语”征集活动。向全校学生征集安全警示语,并对各班同学的征集情况进行汇总,评比。

6、一次主题班会课。各班召开一次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对交通规则、外出安全注意事项、饮食卫生等展开讨论,并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

7、一次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学生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的严峻形势,帮助家长进一步明确除依法履行监护责任外,还要加强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并配合学校落实好有关管理制度和教育举措。

8、一次“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征文演讲活动。牢固树立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丰富安全教育内涵,增强安全教育效果。

9、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因地制宜举行“感受自然,热爱生活”的春游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的美好,体验劳动与收获带来的喜悦,体验来自老师和同学的爱。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生活技巧,学会共处,学会热爱生活,学会团结协作。

10、召开一次法制安全教育报告会。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珍贵,珍惜自己,关怀别人,自觉树立法制意识,知法、守法、学会保护自己,当受到不法侵害时,能依法正当维护自己的利益并保证人身安全,预防激情犯罪。

11、开展一次紧急疏散演练。进一步完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计划有秩序发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一次紧急疏散演练,通过实际演练,教会学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学识和技能,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12、开展一次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生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生命内涵,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困惑,使学生健康发展,积极生活,成长不烦恼。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使学生的身心处在健康、明朗的阳光下。切实做到关注教师的情绪、关心教师的生活、关注教师的成长,给教师工作多一分理解,给教师多一些人文关怀,培养教师宽容、慈爱的心理品质。

13、组织规范办学行为自查活动。对办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自查自纠。大力推进有效的教学与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安排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每天有足够的体育锻炼和休息睡眠时间。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热情爱护结合起来,尊重学生人格,公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留守学生、贫困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品行有缺陷的学生,不得歧视后进生,不得对学生体罚、变相体罚或“心罚”。

14、进行一次问题儿童排查摸底。针对学校留守儿童居多,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及时给与心理疏导和关爱。

15、开展一次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利用母亲节,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活动。通过讲故事、写书信、谈体会的形式,让学生懂得母亲生育、养育之恩。

七、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学校各部门及全体教师密切配合,努力将活动落到实处。

2、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和防范训练活动,不断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学校加强对本次活动的总结和资料归档工作,为以后开展相关活动提供经验。

XX中心学校

篇6:学校成长教育工作总结

探索教师成长之路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东方中学科研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大家好:

一年来,我校教学科研工作在教学校长的具体指导下,以创建特色学校为推动力,以荆州市课题《网络环境下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研究》(下简称一三五自主高效课堂)为突破口,为实现“张扬教育科研风帆,探索教师成长之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目标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提升科研队伍工作实效

1、加强对教师理论学习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水平。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确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掌握教育科研的思路与方法。近年来,我们在师训工作中,采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组织教师学习一些与学校研究课题相关的现代教育理论,做好相关理论摘录,力争做到100%的教师有读书笔记,并写好学习心得。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上网阅览,及时了解教育科研的新动态,促进教师更深入地把握课程改革的内涵。

2、认真做好信息的收集和传播工作。

为了进一步帮助教师学习,教科室在平时的工作中,时刻关注着教育教学刊物,收集先进的教育理论文章,通过校园网或每周教研例会交流等形式供广大教师学习,为大家的学习提供方便,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3、抓好各级各类培训 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本学年,为了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我们采取 “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一是“请进来”:去年暑期教师集训:湖北省教育学会理事熊武书校长为我们全校干部职工作了“阳光育人,和谐发展”的主题讲座,让我们每位听者都深受启发,有力的推动了学校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二是“走出去”: 去年5月份荆州市组织的中青年教师比武活动在市文峰中学召开,我校及时选派数学教师进行听课、学习。11月份,国培特级教师全国巡回演讲团在市文峰中学举行,我们又组织相关学科教师参与听课。

一学年来,我校共选派教师参加上级各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98人次,其中

省级培训12人次、市级培训10人次,市(县)级培训39人次,其余为办级培训,涉及内容包括:教育管理、教育科研、德育管理、班主任工作、信息技术等。参加这些活动,使我校教师学习到了优秀的教学经验,同时对促进我校教师勤奋学习,转变教育理念,增强新课程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我校目前有石首市级科研骨干教师8名,荆州市骨干教师4名。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研组活动中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我们对骨干教师作了“六个一”要求(参加一个课题研究、开一个讲座、上一堂示范课、带好一支队伍、写一篇教学教学论文、为学校发展提一条建设性的意见),并与每位骨干教师签订了传帮带本组青年教师协议书。同时对骨干教师在教研组传帮带青年教师,参加校级课题研究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要求。

二、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让课题研究走进课堂。

课题游离教学,是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一个顽结,为此,我们特别加强了对“一三五自主高效课堂”的检查和研讨强度,使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能从点到面整体推进。同时,行政领导通过听推门课和参与教师集体备课等形式将教学研讨工作辐射到每一门学科,每一位教师,并督促全体教师加强对常规课的研讨,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不仅充分了解到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情况,还有效地促进了全体教师自觉地将新课程的新思想、新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去。

2、让课题研究走进“练兵场”

学校规定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的教师都应参加“中青年教师大比武”。每位授课教师在课前确定研究主题,将教学设计挂在校园网上,供听课教师课前熟悉研究主题和教学设计,课后还组织相关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授课教师根据上课情况写出教学反思。同时教科室为每一个教师建立了电子和纸质两种档案,并将每个教师将教学比武活动相关资料集中装订成册纳入档案中,把教学比武的成绩作为教师教学绩效考核和考核的重要内容,还作为评先推优、职称评聘、岗位设置的重要依据,学校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还给与比武优胜者适当的奖励。

通过这一系列形式,我们不仅充分了解到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情况,还有效

地促进了全体教师重视常规教学、积极开展常规教学研讨的氛围,最终达到整体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目的。总之,让每一次活动做到有实效,让每一位参与活动的老师都有所收获,让每一节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练兵场”。

三、强化服务意识,注重资料的积累,积极推广科研成果。

教科室承担着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研究、指导、服务以及对教学科研成果开发、积累和推广工作。因此我们牢固确立服务意识,指导到位、服务真诚,努力为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多出点子、多想路子、多搭台子,带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提升教科研工作能力。同时不断加强自身教学法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更新观念,踏实工作,在强化课题过程管理的同时,努力做好课题成果的积累和推广工作。去年由教科室对教师的论文进行筛选,修改,把好质量关,做好推荐工作。一年内,获得国家级论文有10人次;省级论文的有15人次;市级论文的有35人次。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本学年,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有了一定的科研意识,各科任教师教学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绝大部分教师能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教研气氛也比较浓厚。不过,仍有个别备课组、教研组的活动存在应付检查、流于形式的现象。还有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不够认真,导致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理所当然,这样的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把握也不够,课堂教学实效性也不强,更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在发扬成绩优势的同时,继续加大教改、教研活动的检查和指导的力度,更好的树立教师终身学习意识和教研意识,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反思,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真正把集体备课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

篇7:学校成长教育工作总结

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才能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要办好新世纪的农村学校。就必须要有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学校作为创新型教师成长发展的主要阵地。学校该如何去营造创新型教师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呢?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优化师德建设,拓展师德境界

师德建设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主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学校应把师德建设放在重点位置,并加强对新世纪创新型教师的师德培养。

1、加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法规学习,规范教师师德行为。

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地方性的《射洪县中小学教师十不准》、《东岳小学师德及行风建设十做到》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师德认识,规范教师师德行为。

2、以人为本,提高师德修养。

(1)领导以身作则,培养教师敬业精神。在学校工作中,学校领导应率先垂范,勇于奉献,全身心投入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和教学之中,不计个人得失。积极参加听课、评课,亲自参与教学比武,兢兢业业做好学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管理工作,用无声地行动影响着教师们去敬业奉献。

(2)树立典型,培养教师爱生情感。每期在学生中开展“我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并结合师德考核评选出“爱生模范教师”,为教师们树立榜样,激发教师们的爱生情感。

(3)开展活动,培养教师的合作观念。学校经常开展各种教学研究活动、文体娱乐活动等,培养教师的合作精神,群策群力,办好学校。

3、建立奖惩制度,提高师德水平。

一是学校应把师德建设融于学生、家长、社会的.监督中,在学区内设置“师德举报箱”,及时发现教师师德方面的问题。二是成立师德考核领导小组,对照《师德考核细则》对教师进行师德考核,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建立师德档案,与教师的评先晋级挂钩,鼓励教师人人争当“师德标兵”,把教师师德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二、优化制度建设,开放创新空间。

学校制度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师创新精神的发挥。学校应勇于突破甚至摒弃那些陈旧的、束缚教师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创新的桎梏,而建立一套有利于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发展管理制度。

1、根据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和创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要求,修订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如“教学六认真细则”、《班主任工作职责》、《教师工作实绩考核与评估细则》、《教学教研成果奖励办法》等,使之适应创新型教师成长需要。

2、建立有效的学习制度,提高教师素质。

(1)树立教师终身学习观。学校坚持每周两小时的集中业务学习制度,提高教师业务能力。让教师们尽快掌握新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2)建立学刊用刊制度。学校提倡每位教师至少要拥有一份以上的专业期刊,提倡每天一小时以上的阅读,

篇8:学校成长教育工作总结

深圳第二实验学校创办于1989年, 是深圳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初、高中两部共有90余个教学班, 在校学生4500多人。学校建校伊始, 便从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出发, 确立了“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 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近年来, 教育功利思想越来越浓厚, 学生学习负担越来越重、以考试成绩定学生优劣的做法已经达到极致、全寄宿大规模准军事化管理越演越烈, 导致学校同质化、学生模具化、教学工具化等现象, 学校教育迷失了办学的方向, 偏离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 片面强调应试教育, 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束缚了具有不同特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更不符合我国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亟需大量多样化、具有创新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 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和自由全面发展, 学校于2005年确立了“以人为本, 成长为先, 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 顺应人的禀赋, 提升人的潜能, 竭力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最好的平台,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成长的教育, 促进学生的差异性发展、个性化发展。

二、理念解读

深圳第二实验学校的办学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 成长为先, 追求卓越”, 致力于培养身心健康的优秀学子、乐于奉献的合格公民、开拓创新的未来领袖, 使学生具有个性、合作、创新的特质。

“以人为本”, 即以生为本,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 按照人自身的内在特性和需要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尊重、满足个体的好奇心与探究心, 挖掘、开发个体的潜能, 引导、激励和成就每一个人。

“成长为先”, 即对每一位学生负责, 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以体验型、探究型主题活动为平台, 倡导“在做中学”, 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与创造中发掘自我价值, 促成自我成长。

“追求卓越”, 即要超常出众, 争创一流, 要用智慧和行动, 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 求实严谨的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成长为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创新型、领跑型人才 ;履行学校的实验使命, 促成学校的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发挥学校的示范效应, 使学校成长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领跑者。

三、理念践行支撑体系

在成长教育理念指引下, 学校制定了教育改革十年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 探索校本课程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科技教育家成长、精品校本课程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创新之星”培育和“品牌高中”合作办学等六大重点工程。

“以人为本, 成长为先, 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 顺应人的禀赋, 提升人的潜能, 竭力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最好的平台,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成长的教育, 促进学生的差异性发展、个性化发展。

1. 丰富开放的课程体系, 奠基全面发展。课程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创新性地开展课程改革, 逐步构建了丰富开放、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基础上, 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开发特色课程, 立体化创设个性化成才课程, 为学生量身打造校本社团课程、校本生涯规划课程、校本科技课程、校本艺术课程、校本体育健康课程、校本传媒特色课程、校本国际课程等, 亲近名家、名师、名校,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渠道。学校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打造尊重、合作、优质的高效课堂, 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一是“先学后导”的有效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授——受”教学方式, 通过结构化预习、自评、讨论、展讲、质疑等方式翻转课堂。二是分层教学模式, 通过走班制将知识储备、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接近的学生集中在一起, 进行分层次、分阶段教学和个性化教学。三是基于网络的开放式互动教学, 构建了网络开放式互动教学平台,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筛选有用信息, 开展自我学习。

3. 动态多元的评价体系, 增强学生成长动力。学校建立了综合评价体系, 以发展性、促进性和鼓励性为原则, 增强学生成长动力。一是奖励体系多元化, 设立了年度人物奖、杰出学生奖、学业成就奖、创新成果奖、热心公益奖、领袖潜质奖、团队合作奖等特色表彰项目。二是学生评语个性化, 制作了个性化《学生成长手册》, 由学生自己、同伴、老师、家长共同完成, 引导学生认识自我, 拼搏超越, 开拓未来。三是评价操作网络化, 开发了成长教育管理系统网络平台, 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准确、真实地记载学生的成长过程。四是综合评价立体化, 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共设46个观测点。

4. 宽广厚实的合作平台, 夯实教育合力。学校广泛利用国内外教育资源, 加强与家长、社区、高校、研究所、国际友好学校之间的教育合作, 构建了全面立体的教育资源体系, 塑造了厚实坚韧的教育合力, 拓宽了学生的成长途径。一是密切家校合作, 组建了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 成立了家长志愿服务队, 定期开展“家长学校”活动, 设立“亲子工作坊”, 家长参选“感动二实”年度人物。二是加强社区合作, 与派出所、街道办、社区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优化校园周边环境, 学校需要和谐安全的社区环境, 社区享受学校文明与服务。三是拓展与高校、研究所、企业合作, 与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共同实施了“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建海外本科直通班, 与南开大学在TYPT活动中开展对接, 与深圳光启研究院共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大学的体育人才后备基地, 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华大基因研究所、比亚迪汽车公司、大亚湾核电站参观学习, 加入了深圳广电集团“校园电视台联盟”, 与美国杜克大学共同开设国际课程, 与歌德学院开展项目合作, 与美国、德国开展交换生合作, 与韩国丽都中学、德国亚琛安妮法兰克文理中学等国际友好姊妹学校展开深度合作。

5. 敬业专业的师资队伍, 保障健康成长。学校创造性地开辟出教师专业成长的多元通道, 初步建立了发展制度体系、科研项目管理体系和培训课程体系, 建设了一支专业化程度高、服务意识强、职业幸福感足的教师队伍。一是深化岗位聘任改革, 重师德、重岗位、打破下限的原则, 进行岗位申报、竞聘和聘任, 盘活了人事管理机制, 激发了人才队伍的活力。二是建立电子业务档案, 建立完善的教师业务档案电子平台, 全面记录教师个人发展情况, 通过量化的方式形成综合评价图和发展态势图。三是搭建多元发展平台, 成立学术委员会, 选派教师参加海外培训, 举办“二实论坛”、“班主任技能大赛”、“青年教师优秀课比赛”、“二实文化沙龙”等。四是倡导教育服务意识, 深入践行服务型教育理念, 在全市率先创办学生服务中心, 提供“一站式”服务, 开展了“五好班子”、“党建工作示范岗”、“教学改革先锋岗”、“巾帼志愿服务岗”创建活动和党员“1+1”活动。

6. 缤纷多彩的校园文化, 优化成长氛围。学校注重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以文化来引领学生的成长。一是色彩文化, 每个年级有自己专属的年级色, 每个学生的校服上都佩有一枚校标, 校标分别以红、橙、绿三种颜色为主色, 每种颜色都洋溢着积极进取的精神, 沉淀着一种色彩文化理念。二是创意文化, 搭建广阔平台, 支持学生的创意实践, 通过100多个社团和每年一度的读书季、运动季、创新季、艺术季, 促进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提高。三是公益文化, 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 长期开展“黄马甲”志愿者行动, 700多名师生注册成为深圳义工。

四、理念成效

在“以人为本, 成长为先, 追求卓越”的成长理念引导下, 学校敢为人先, 勇于改革, 创造出适合每个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教育, 形成了学生个性健康成长、教师发展引人注目、学校发展走向卓越的可喜态势。学校教师在各类大型教学比赛中获全国一等奖20人次。学生获得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奖, 第八届、第九届世界奥林匹克机器人竞赛全球总决赛优胜奖, 全国中学生科学体验活动多项金奖, 2013年“环球自然日”全球总决赛获1金1银7铜。学校荣获“全国创造教育先进集体”、“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 连续八年荣膺“深圳市高考卓越奖”等数十项光荣称号, 正以领跑南方教育的姿态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上一篇:看戏优秀作文下一篇:金岚岚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