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教师成长

2024-04-17

教育随笔教师成长(通用10篇)

篇1:教育随笔教师成长

教师随笔:教育就是不断成长

184297 李冬伟

下半学期,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让老师们没有喘息的机会。忙忙碌碌地做课,迎接检查,准备运动会,社会实践,六一联欢会……每个月都有一两件“大事”,牵扯着老师们的精力。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我们这么忙碌,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习惯是很可怕的东西,很多时候我感觉到,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习惯了这样做。比如做课,每学期学校都要组织人人献课,最初的想法很好,通过做课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受益。问题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做课变成了一件迫不得已要做的事情。那么多的老师,课程被密集地安排在一个月以内完成,老师们每天忙着听课,想着赶紧听完拉倒,因为下个月还有别的事情呀!

也许只有做课的时候,老师们才有时间认真地备备课,展示自己的风采。课上的很精彩,问题是,这种精彩根本无法迁移到日常教学中,因为没有时间把这种备课的习惯保持下来,也没有时间和同科的老师们仔细教研,甚至于也没有时间读点书――其实也未必是没有时间,只是很多人被日复一日的琐碎而没有意义的工作消磨了教育的初心。

不忘初心,不忘的是什么呢?教育的目的始终是学生的成长――我觉得可以再加上教师自己的成长。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写到:教育即生长。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过程。

我想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忘记的.,就是这个:进行做课,我们没想到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想的是尽快完成,好忙活下一件事。接待检查,我们想尽办法作假,想着尽快应付完事,反正年年是这一套。举行运动会,我们设置的所有比赛内容都是所谓的“趣味运动”,没有运动量,当然也没有危险性,至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精神,对不起,都没有学生的安全重要。准备六一的节目,我们想的不是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是怎么样在领导面前表现一把,争个光彩……

我在想,在这一系列的内容中还有多少可以被称为教育的内容呢?学校变成一个僵化的场所,就是从这样的地方开始的。教育就是不断的成长,如果我们把这句话当作一把尺子,衡量一下我们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会有多少触目惊心的发现啊!

教育界里一直有一句口号: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现在好像不大提起了,我想如果改成“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孩子成长的一切”好像更好些。杜威说,除了更多的生长,没有别的东西是和生长有关的,所以能使教育退居次要的也只有再受更多的教育。

当我们在学校里,把完成任务当作教育的途径时,教育已经从事情中消失了。如果我们在准备每一节课,策划每一次活动的时候,没有想一想我们做的事情对学生的成长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就不能宣称自己是教育者。

每一天,我们都应该对自己说一遍这句话――教育就是不断成长!

篇2:教育随笔教师成长

从观察的意义来讲,我们需要不断努力的去理解幼儿为什么会在当下的环境或情境中呈现如此的言行举止,同时我们进行观察的目的一定不是仅仅止于了解或者理解儿童,更重要的还在于我们能够依据观察解读的信息给与幼儿适合的支持策略。所以看见看懂是前提,而看懂的基础就是我们除了需要具备观察的技术之外,还需要储备丰富的理论观点和知识,进而让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关联。只有建立关联,才能证明我们对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有了正确的理解,才能让我们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角度出发去提供适宜的环境与支持策略。

关于理论储备,我也是在不断的努力积累之中,而且也是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理论储备严重不足。而关于方法方面,的确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有所谓的“笨办法”,那就是多看书,多阅读,常想常看常用。这几年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买书,当然买书也是有目的的进行,围绕最近关注的焦点或热点去寻找一些专业的书籍,而且同类书籍至少购买两到三本。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始终觉得我们不可以仅用唯一的一种理论来支撑我们的实践,而是需要本着“兼听则明”的原则,尝试去阅读理解不同的理论观点,通过比较性的阅读,我们往往会发现不同的理论之间似乎还会有些不同的观点,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地方,于是我们不得不让自己来做个思考或判断“你认同谁的观点呢?”当然,我从不用所谓的“对错”来进行评判,而更多的是考虑适合不适合的问题,有时这些往往会让我觉得读书的乐趣也在于此。

除了多看多想之外,多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记得当年申报课程游戏基地时,一位现场主持的同志说凡事我们需要“想清楚、写清楚、说清楚、做清楚”。理论学习也是如此,很多理论观点只有在实践中被我们反复的去印证、去尝试,才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比如关于环境,假使我们仅仅停留在理论文字记忆的层面,而看不到现实的环境中,幼儿因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一切,或者仅仅只是看到行为,却不能够用我们学习记忆的理论来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或理解,那么理论就只是理论,与现实毫无意义。

昨天晚上,在我的幼儿体育研讨的微信群里,一位同行发了一个的拉票评比的信息,想了一会还是在群里给他回复了一下,原话是这样讲的“这种活动,基本都是打着公益的商业推广或公众号吸粉活动,意义不大。靠这个获取的荣誉也基本没什么含金量。有这个功夫,建议还是多看看书,提高一下自己哈!”也许话讲的有些直白了,但心一定是真诚的。这些年,教育已经被这些喧嚣的声音和形式折腾的够累的了,与其花时间在这些外在的形式上面,不如把时间花在提高自己的内在价值。

想到几年前接触的一家企业,名叫德胜,他们的企业文化是这样的“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成长就是如此,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老老实实的一步一步的向前走。

篇3:优质教育与农村教师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书记把“更好的教育”放在了人民期盼之首。怎样才能实现“更好的教育”?当然是必须有更好的教师。优质教育、均衡教育, 说到底是由优质或者相对均衡的教师质量所决定。如教育专家朱永新所说:“站在讲台前的那个人, 决定着教室里的一切, 决定着教育的品质。”

当下, 教育, 尤其是农村教育, 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师资极不均衡、优质教师数量偏少。农村教育面临着教师老龄化严重和数量不足问题, 年龄老化带来的是观念落后与知识陈旧, 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要求, 与城市教育质量差距越来越大。近几年, 国家和地方出台相关政策, 采取多种方式, 为农村补充了部分年轻教师, 多少解了燃眉之急, 但相当数量所补充的教师, 或者非科班出身, 或者学历过低, 难以达到教师的专业要求。笔者几年前曾撰文《谁来农村学校执教?”———关于农村学校教师现状调查与解决途径建议》笔者深深忧虑农村学校因教师问题带来教育质量的低下, 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深深忧虑许多农民为追寻优质教育而逃离乡村, 把孩子送到城镇学校读书而增加生活负担;深深忧虑城镇学校学生爆满难以容纳, 农村学校生源严重不足而资源浪费。

解决农村教师质量问题, 一是要创新农村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农村教师队伍补充, 首要的是办好师范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教师教育基本上已由三级师范过渡到二级师范, 并逐步迈向一级师范, 发展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幼儿教师教育是下一阶段的行动目标。正在实施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就是一级师范的教师教育。但是, 重点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则很难直接惠及农村学校, 无论是数量还是其他因素, 都满足不了农村学校的需求。因此, 从实践或者事实来看, 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必须依托本地的院校来培养, 正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每县一所中等师范学校一样。如今中等师范学校早已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 为当地农村培养师资的重任应该落在本地 (市) 的师范院校或者本地 (市) 综合院校的师范部了。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要扩大范围, 直接纳入地方院校, 以吸引更多农村学生报考师范专业。欣喜地看到一则报道:“2013年起, 四川省将开始培养免费师范生, 今年计划2000名”。“从今年起, 我省将开展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工作, 选拔优秀学生免费攻读师范类专业, 为我省艰苦地区农村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定向培养教师, 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紧缺的矛盾, 改善师资结构, 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是一个良好开端, 是提高农村教师队伍质量的希望。

二是要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教。师范教育是优秀教师成长的摇篮, 师范教育是精英教育, 不仅注重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专业素质方面得到应有的发展, 更注重未来教师气质的培养和文化熏陶。师范学校的专门训练, 不限于教学的技能, 而在于多年的教育文化氛围中涵濡浸渍, 使学生对教育实践的兴趣油然而生, 对于教育事业的敬仰日益坚定。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 中等师范学校为农村培养了大量进得来、留得住的教师, 如今坚守在中小学的中坚力量、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绝大多数仍然是这批教师。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本地 (市) 的师范院校 (原来专科升本的、也有少数还未升本) 一直在为当地农村学校提供教师资源, 众所周知的原因, 质量却远比不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的学生 (当时中等师范学校录取的新生和当地重点高中一个分数线, 进入高等师范专科的学生也是高中毕业的优秀学生) 。为实现均衡教育的目标, 为了农村孩子能够“上好学”的梦想, 进入师范专业学习的学生的质量一定要有保证, 至少是二本线以上才能学习师范专业。与此相应, 只有二本以上的院校才具有承担培养教师任务的资格;高职高专由于生源质量的因素, 不应担负培养教师的职责。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 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教师, 理所当然是“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甚至“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 教育, 尤其是农村教育, 才有教师的优质资源, 教育质量才有基本保证。

三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教育需要过程, 因此也需要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成长一批, 离开一批, 学校就永远没有顶梁柱, 办优质教育就永远没有希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保证“教者从优”, 就是激励“优者从教”, 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投身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来。“优者从教”要求未来的教师知识渊博, 业务精湛, 作风纯正, 师德高尚, 为人师表。“优者从教”就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培育学生健全人格, 着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优者从教、教者从优”的落实, 必将造就成优秀的教师队伍。优美的教学环境, 优质的教育效果, 优厚的教师待遇, 优良的教育管理……这将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教育发展蓝图, 多么振奋人心, 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教育梦”!

有教师的成长, 才有学生的发展;有优质教师, 才有优质教育。

教师何以成长?首先是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 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 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教师的阅读应循序渐进, 可先从教育专业刊物、教育随笔文集, 再到教育理论专著。阅读教育教学刊物, 可以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 从而跟上时代步伐;阅读教育随笔文集, 可以分享智者的教育感悟, 丰富感性体验;阅读教育理论专著, 可以拓展自己的教育视矩, 提升理性认识。板凳须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学习教育理论要下苦功。对于教师而言, 学习教育理论是练内功, 而学习教学艺术和写作是练外功, 内外兼修才能成为顶尖高手。

其次是反思。“思”是生命存在的价值, 也是教师发展的灵魂。陶行知先生“每日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鞭策我们身体健康, 学问增加, 工作进步, 道德完善。就教学反思来说, 我们教师应当“每日四问”的是:我该如何教学?我这样做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吗?我关注了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了吗?还有没有更有效的方法?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追问, 既反思了自身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 更反思了自我教学理念的问题。每堂课后认真记下对教材的理解, 对教法的选择和运用, 记下学生学习的障碍和思想的火花, 记下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不断学习与反思, 往往会有灵机一动的奇思妙想, 要把这些经验和教训甚至奇思妙想及时地记录、整理出来, 并由特殊推及到一般, 上升到理性认识……

再次是写作。写作, 是进一步开动脑筋、深思熟虑的过程, 是思想升华的过程, 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能量。如一位网友所说:“教育写作是事实上的回味, 材料上的整理, 思想上的思考, 理论上的提高, 文笔上的磨砺, 灵魂上的升华。”我们每一位教师拿起笔来, 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无论是教育叙事、教学随笔、教育日志、生活点滴, 都可以下笔成文, 纳入我们的写作范畴;博客、论坛都可以作为我们的交流平台。写作即是思考, 思考即是提高, 只要我们拿起笔来, 就已经走在成长的道路上。

篇4:教学随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

【关键词】教学随笔    专业成长     注意事项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学校、家庭迫切需要高素质教师,教学随笔对教师素质提高显得尤为重要。教学随笔来源于课堂教学和学生生活,每一次与学生的成功谈话、每一次对教学失败与教训的总结、每一堂精彩课程设计与探索都是教师教育教学成长不可缺少的方面。新教育试验认为,“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当教师将撰写教学随笔、心得形成习惯以后, 将会变成一种自觉行为,一种生活需要,进而会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我的启蒙老师说:如果你每天坚持写教学反思,三年后你绝对是同龄人里的佼佼者;如果你每天坚持写教学反思,十年后绝对是你所在县区的学科骨干教师。这里的教学反思就是隨笔的一种,随笔,又叫随感、笔记。教学随笔形式自由,教学笔记、教学后记、读书笔记、教学札记、教育教学随感录、备课笔记等等,这些都属于教学随笔的范畴。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师对上课过程中某个闪光点、某次处理校园网的点滴经验、学生某次上机时学得高效的缘由等记载都对自身专业发展尤为重要。

教学随笔记录着教师的生命价值,钟情于教学随笔的教师,对一次创新、一次感悟、一次反思经过的思索,都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有帮助,因此教学随笔是一线教师特有而实用的教育科研资料。中职学校的教师们每天接触新的教学内容,每天都与思想开放的90后打交道,沸腾的生活必将燃起心灵之火,把那耀眼的一瞬记下来,就是随笔。只要我们每位教师真心实意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做教育工作的有心人,随时都会发现值得写、值得反思的东西。

一、对计算机教师撰写教学随笔的建议

1.加强理论学习,为教师撰写随笔打好理论基础

一些教师对于撰写教学随笔非常赞同,在实践中积极落实,每节课都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反思。可是由于缺乏理论的支撑,写出来的东西仅仅是问题的积累,缺少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办法。所以一线教师要多阅读教育教学类文章,多注重教育理论的积累,才是提高撰写教学随笔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阅读教育教学刊物加大自己的积累,在写随笔时可以及时应用上去,提高独立撰写教学随笔的质量;在撰写教学随笔反思课堂教学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可以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有针对性地阅读,及时解决教学困惑,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反思,及时找到解决的办法。

2.教研组要加大督查力度,为教师撰写随笔做好制度保障

教研组要充分认识到撰写教学随笔的重要性,需要从业务上加强指导,教研组每月要集中学习一次,教会教师如何去撰写教学随笔;从制度上约束老师,要求教师每节课后及时撰写教学随笔;从评价上督促老师,每次教学检查不能只看次数,应该注重教学随笔的质量;从活动中引导,积极开展备课组的教学随笔撰写评比活动,以活动促进教师撰写随笔的积极性。

3.可以尝试让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弱化备课量,重点反思

作为一线教师,对于机械的抄教案深有体会,特别是我们专业课教师,教材变化不大,有些教材我都上了几十遍了,但还要面临抄旧教案的现实。所以对教材非常熟的教师,可以弱化其备课量,重点放在教学反思上,将反思写成日记,反思以前写的“反思”,以总结经验查漏补缺,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教师反思时还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1.随笔和教学“两张皮”

部分教师把撰写教学随笔作为学校压下来的任务,没有真正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反思,课后即使有一点感触也没有及时记录下来,有时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只有到学校检查之前再从去网上抄一些补充完善,和课堂教学没有契合,写出来的内容没有价值。

2.教学随笔无从下笔

一部分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撰写教学随笔是好的,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可是不知道如何去撰写教学随笔,往往是泛泛而谈,不能做到理论和课堂实际相结合。只是记录了本节课的失误,却没有想如何去改进,第二轮上课时问题照出不误。

3.教学随笔只停留在了教案的最后面

篇5:由新教师成长为成熟教师教育随笔

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儿园教师,一转眼我已从事这个职业6年的时间。虽然我说不上是一位合格的成熟教师,但我也不再是一为新教师。不管我现在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但终究我是从一位新教师成长而来。下面我就简单谈谈自己的成长吧!

从专业的角度看,幼儿园新教师 完成从学生向老师的角色转变,实现从新手水平向承受成熟水平的发展,多是从其直观的教育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幼儿园新教师的角色适应就是其教育行为有效性不断提高的过程。角色适应的目标就是高效的教学行为。

1新教师与成熟教师在教学行为上的差异

许多学者是从专业的角度来界定新教师与成熟教师的。《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这样界定的:新教师是指缺乏良好教学效能和教学监控力,不能根据教学情景的变化灵活地采取恰当的教学行为的教师;成熟教师是指具有良好的教学效能感和教学监控能力,教学富有创见,能根据教学情景的变化及时而灵活地采取恰当的教学行为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能够产生较高教学质量的教师。

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的专业行为,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的一种折射。教育教学行为可以综合反映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效的教育行为是指教师在达成其教育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方面都获得成功或表现俱佳的教育行为。

从幼儿园教师的角度看,思想新教师和成熟教师在教学行为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活动前的准备

活动前做计划是所有老师都要进行的工作,包括文字性的计划(如活动设计教案)以及老师头脑中的计划。新教师与成熟教师差异在于:文字教案从结构,内容来看两者也许差的不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设计也没有太大的差异,最大的不同来自教师头脑中的计划,或者说是对设计好的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临场应变的能力。成熟教师对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有很强的预见性,能够考虑到幼儿可能出现的反应,并且了解幼儿的水平和特点,活动设计具有针对性。而新教师的头脑中则缺少这些预备知识,计划只是抽象的文字,实际带活动时则比较被动,只能走一不,看一不,不能像成熟教师那样“胸有成竹”地调空,引导活动的进行。

在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过程中,新教师对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的组织指导往往方式简单,乏味,不重视导语的设计和运用,常常显得匆匆忙忙;不重视精心设计提问,对哪些问题要提问,怎样提问等研究不够,提问的随意性较大;不重视研究指导幼儿操作的方法和步骤;在教学中出现意外时常常惊慌失措,缺乏应变能力,等等。

在组织指导游戏时,新教师易受固定模式束缚,不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指导,在幼儿提出新的游戏主题,扮演新的角色,改变原由的游戏规则,设想新的构思时,常常得不到新教师的及时发现,支持,引导,甚至加以制止,致使幼儿游戏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压抑;不善于处理全面指导和个别照顾的关系,往往顾此失彼,要么一头钻进某个主题,对其他主题不闻不问,要么走马观花,每个主题都巡回一遍,结果对整体幼儿的游戏情况不甚了了,因而也就谈不上对幼儿游戏给予及时,适当的指导,等等。

(2)一日活动的组织

处处时时皆教育使幼儿教育不仅局限与课堂教学这种形式,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指游戏活动与集中教学活动。活动中,秩序管理和对教学的调空是新教师与成熟教师差异很大的两个方面。

1)秩序管理。新教师会发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纪律和秩序问题。活动进行当中,出现了无关行为或者纪律事件,新教师多半会中断正常的教学活动进行处理,或者缺乏有效的手段进行控制。而成熟教师的处理技巧则更多地体现出经验和理性,或眼神示意,或用手抚摸,或变换声音,就能有效地加以解决。

2)教学调空。这是新教师与成熟教师在教学行为中差异最大的地方。对教学有力地调空要求教师首先要准确地解读,领悟幼儿的行为反应,然后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握以及创造教育机会,完成教学任务。面对幼儿的行为反应,新教师往往不能透过表面现象洞察出幼儿行为反应背后所隐藏的真正意图,不能识别幼儿掌握的水平,据此调节自己的教学行为。事前预见性与准备性的不足使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总是“按部就班”,力求教学任务的完成,如果幼儿的反应与设计的不一致,新教师经常的反应是:不要理他,把课上完了再说,往往忽略了幼儿行为后面所代表的新的需要,或者竭力将幼儿的思维朝既定的目标方向引导,甚至包办,替代幼儿作出结论。而成熟教师能比较敏锐地捕捉到幼儿的需求,调动自己所掌握的教学策略,机智地对幼儿的反应作出回应,所谓“收出自如”正是对成熟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写照。

(3)一日活动的评价

活动后的评价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及其效果的整体认识。新教师与成熟教师在这方面的差异表现在:前者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活动中某个细节的得失,头脑中缺少整体性的思考,且目的不明确。而成熟教师则能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策略的运用,对幼儿的反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作出客观的评价和反思,基本能够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形成正确的归因,为搞好下一次活动,为自己整体活动指导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篇6: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反思中成长

我班有的家长经常反映说:孩子在家饭后不愿意洗手;衣服脏了不肯换。所以,今天早上我组织了一次个人卫生大检查。

“小朋友,现在老师检查卫生,看哪个小朋友最讲卫生,最听老师的话,把手洗得最干净,把脏衣服换掉了。”小朋友们听我一说,都争先恐后伸出小手。我边检查边听见几个小朋友低声嘀咕什么。“小朋友说什么,大声点告诉老师。”孩子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不吭声了。“谁最勇敢告诉老师”我鼓励着,终于大胆又调皮的于志瀚小朋友站出来说:“郭老师,你也要讲卫生洗干净,你的衣服后面也很脏。”我大吃一惊,这是今天早上我刚换的工作服呀。我赶忙对着镜子回头一看,的确,工作服的后下摆处有斑斑点点的污渍,原来是早上蹲着洗刷厕所时溅上的。

我赶紧说:“小朋友说得对,老师应该把衣服洗干净,再穿上。小朋友给老师提出来,老师很高兴,下班后就把衣服洗干净。”小朋友听了后都鼓起掌来,掌声响了很长时间。

篇7:教育随笔教师成长

如何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幼儿教师,在园里与幼儿密切相处,与家长交流沟通,创设适合幼儿的生活环境,做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还需具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更为重要的是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教师在保教方面需要不断的去提升和成长。现阶段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员也有从事幼儿教师事业,专业的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高,这就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标准有一定的要求。那在这样的形势下,应怎样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呢?这就要从教师的专业化方面来了解和认识。

一、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与教师群体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努力奋斗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意味着教师这个职业要有独特的要求和条件,首先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有专门性训练,懂得一些专门的教育方法,其次是爱岗敬业对幼儿不偏心,做到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重要的是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反思。教师专业化意味着国家要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例如有培养教师的专门机构和中、高等院校。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理念,也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师这个主体人物在发展的过程中自身要不断的向前发展,接受新的思想,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争取成为一个优秀合格幼儿教师。

二、为什么要走专业化正如人们所说的无规矩不成方圆,专业化的发展在一定的基础上影响着教师的成长道路。当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也在飞快的更新,经济发展,对教育事业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教师自身对所从事的职业意义、地位认识不足,缺乏兴趣,在工作方面是应付了事,对专业知识水平能力存在不足,更重要的一点是来自园领导的压力和幼儿家长的要求不断提高,给教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其次,教师会存在职业倦怠期,教师在任教后的10年至15年的时间段里会对工作产生厌倦,缺乏动力有较强的压力感和挫折感,缺少对新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和,对该专业的每天做重复的事情而感到厌烦。在社会方面要承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要求,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感;在教学情境方面,在很多人看来管得住学生的老师才是成功的老师,幼儿在生活自理方面能力弱,又是以自我为中心,在班级管理和对幼儿教育中要做到细心,耐心,责任心,这些在长期的过程中在不断的消磨着教师意志。正因为如此,教师要调整心态,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来面对,增强自信心,走专业化道路。

三、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因素个人成就意向是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之一,一名新上任的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五个阶段,个人在这个成就的意向中不断的提升自己,在成就的这个过程中会有波动,会遇到挫折,但在教学技能和管理的能力方面,积极的去实践和反思,发现在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在职业到了停滞阶段,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活力会明显下降,对当前的工作安于现状,对于新的教学课题会表现出消极的反应,对教研活动缺少专研的耐心与对其提出新的创意性。自身专业发展的因素,教师在专业成长中不断进取,具备有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也是近期教师工作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丰富教师的知识能力和实践经历,教师专业素质方面提高专业的素质能力,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克服困难,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发展专业的知识,提高科学与人文素养与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认真做好教育工作,为教育良好质量而付出努力。

四、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近些年来,国家不断重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认识到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下发了很多关于幼儿教育有关的文件,例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幼儿教育事业中的不足。立足教学实践,关注孩子们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选择适合幼儿的教育方式。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在新世纪要求下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规范和素质教育不断的规范。社会背景、经济发展和教育科研状况、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的更新,现在许多乡镇都建有公立幼儿园,教师要想进入公立幼儿从事工作,需要报名参加统一笔试、面试考试,教育的门槛高了,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并且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为五年,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对于教师的工资待遇,政府的资金投入不足,在众多的行业当中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是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这在当前也是影响许多人选择是否从事该职业的一个条件。也是当前需要做调整和改进的重点内容。

篇8:借助教育博客促进教师成长

一、教育博客———教师成长的沃壤

教育博客的出现, 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 只要大家相遇在教育博客中, 就意味着大家愿意抛却日常生活中受习俗与权威控制的交流方式, 愿意以平等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 去评论他人的思想, 去接受他人的评论, 从中学习他人的知识和经验。例如, 有一次我在班级管理中碰到一个极为棘手的难题, 搞得我寝食不安, 于是我在我的博客中发出求助, 立刻有许多热心人为我出谋划策, 人多力量大, 终于我的难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如果没有博客这个平台, 我想我的难题是不可能这么快得到解决的。在这里, 有许多精英人士把对管理班级和学校的“金点子”发表出来;把自己独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感悟与他人共享。

二、教育博客———教师成长的途径

教育博客是教师个人教学思想的文库, 当它把大家的教学思想汇聚在一起时, 它就成了教师们的教学资源库。在教育博客这个教学资源库中, 我们不但可以获得教师们精心收集到的教学资源, 更为宝贵的是, 我们还可以感知每位教师最为真实的教学感悟, 获得他们对教育教学实践最为诚挚也最为专业的褒扬和批判。

教师的工作量一般都比较大, 而通过博客, 将日常的思想精华及时记录并发表, 明天就可以又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展开更重要的思考。教师创建自己的博客, 就意味着开始实践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和新的交流方式。在这个实践中, 教师的反思意识增强, 反思习惯得以养成, 反思能力也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教学实践与学习心得都将在自我思考、自我反思、探讨交流的基础上深化, 综合成信息让大家共享。自从开博以来, 我就不知不觉地经常惦记着博客, 总想看看博友有何评论, 又有什么新的惊喜, 我希望自己多加修炼, 善于从人言中吸收营养, 以更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和修养。

在教学中, 对于一位追求成功、善于反思的教师来说, 每堂课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要设置不同的情境, 要面对学生的不同反应, 教学中的每次师生互动、教学冲突都会激发新的思考和创造。教育叙事就是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背后所内隐的思想, 教师的生活故事当中所蕴涵的理念进行研究。对于教育科研来说, 这些从教师自身实践衍发的案例、思考和经验, 具有专业理论研究无可比拟的针对性、真实性和情境性。这些鲜活的案例胜过任何枯燥的理论和说教, 是促进教师成长、丰富自我的宝贵资源。

三、教育博客———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舞台

在学校里, 教师只负责自己的班级, 有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也只能在自己的班级里应用。这种小规模的教学方式, 使得教师进行研究的成本较大, 但收益很小, 因为享受研究收益的学生太少。于是, 教师很自然地把教育博客当做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舞台。展示自己研究成果, 是教育博客的主要优势, 同时也能够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教育思想与研究成果的批判, 使自己的教育思想与研究成果更完善。因此, 怀着学习的心态来建设自己的教育博客, 更容易让自己的教育博客成为自己与他人心灵互动的平台, 也就让自己在互动的过程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教育博客能够记录教师的欢乐与苦闷, 让广大教师轻松地实现在线交流, 无论你是含蓄还是豁达, 你都可以按自己的个性尽情地展示自己。在博客上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 能使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 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 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科研创新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四、教育博客———教师成长的精神乐园

大部分教师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心理压力: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中小学教学改革全面展开, 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更新力度很大、新的教育理念广泛传播, 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 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岗位的竞争日趋激烈;教师的工作业绩和学生的考试分数、名次、升学率紧紧联系在一起, 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竞争激烈。因此, 教师需要心理健康调适与时代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联系, 教育博客就是这两者共同支持教师缓解与成长的结合点, 既达到宣泄的目的, 又可以与专家、学者进行沟通, 与同侪进行交流。

教育博客是每位教师教学思想的结晶, 也是每位教师向他人敞开的心灵窗户。我在自己的博客中可以把自己的心情倾诉出来, 还可以得到素不相识的同行们的正确引导:“要学会放弃”“要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要学会放松”等等;指出这种情绪是由于过重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心理被严重挤压扭曲, 建议我放下一切包袱, 到户外运动一下或者跟朋友去爬爬山、喝喝茶等;要先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 才能更有利于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我听取了大家对我善意的劝告, 终于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 重新以健康的心态去对待教学和学生。

总之,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学校教育环境更要求我们服从与敬业, 它向我们专业化成长提供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 而教育博客则能够为我们提供专业成长的机会和空间。教育博客的出现, 让我们对教师专业成长有了更多的期待。现在, 教育博客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 更多的学校和老师已建立起自己的博客, 教育博客跨越时空界限在网上相互交流, 共同提高, 在教师的成长发展成为教育改革强有力的声音和动力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腹有诗书气自华, 胸有博客艺更高”, 已上博客的教师正在“体验着改变自己、改变课堂、改变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摘要:教育博客, 是教师成长的沃壤;是教师成长的途径;是教师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舞台;是教师成长的精神乐园。

关键词:教育博客,教师成长,途径,舞台,精神乐园

参考文献

[1]洪慧芳.博客营销[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7.

[2]谢渊明.你也可以成为博客高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7.

篇9:教育随笔教师成长

多实践。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都是“百看不如一练”。当教师通过对知识的理解、演示而使学生对这一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理解的时候,能不能让学生将这一还比较模糊的概念转变成自己思维体系中固有的,较清晰的认识;能不能使学生对这一比较陌生的知识逐渐熟悉起来,关键的一步就是能否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去实践,从实践把握真知、在实践中创造成果。有部分学生当老师讲解时像雾里看花,怎么想也不清楚,但是自己一上机一操作,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鉴于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把教学内容尽量概括得简明、精要,再把上机要掌握的内容列在讲义上,尽量多花一些时间让学生上机,而我在学生上机时,起引导作用,在学生上机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自己去探索、去交流,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归纳和掌握各个知识点,真正把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起来。这点教育随笔对与我的教师专业成长也有一定的帮助。

引发学生兴趣。对于刚进校的职业学校学生,他们还不能很清晰地了解计算机的真正概念及应用。他们只是无意识地感觉到现实生活中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多了,认为计算机是一种既实在又新奇的事物,还不能真正明白计算机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还不能真正明白随着计算机学科对其他各学科不断渗透之后,在学习其他学科过程中,计算机这个辅助工具所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熟练计算机或者说不精通计算机。这门学科在现代科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很多学生开始对计算机课都怀着神密兴奋的心情,非常想着学计算机,认为学电脑可打游戏、好玩,但随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大量去记忆或机械重复地训练,内容枯燥无味,难度也增大,而学习的内容与社会上的计算机应用又有一定距离,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慢慢降下来,因此,我提前给学生打预防针,让他们了解计算机学习的目的性,提早做好心理准备,有利于他们有始有终地学习。

课前备课是一门学科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第一步。计算机学科教学也一样,教师必须在课前作出详尽、周密的备课。所不同的是,教师不但要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探索、归纳、总结,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得在计算机上对这些知识点逐一进行推敲、验证、演练,以使得这些空洞的知识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和完善性。因此,我要让学生理解一个知识点,就必须构造一个小实例,并由此实例在计算机上的推演过程和结果来得出与之相关的结论,最后用一个大实例把很多个知识点归纳进行推演,我認为掌握了这一点,就可以消除学生产生一种似是而非的感性认识。另外,在对知识点进行实例构造时,我还特别强调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全面考虑。在备课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考虑到学生对某个知识点可能出现的各种理解、各个击破,以加强教学环节的严密性。总结起来,可以说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备课,我是对人、书、机三者有机结合的备课,是使书本知识向操作知识转化的基石。这点教育随笔对与我的教师专业成长也有一定的帮助。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始自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我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想想如何解决。如在教word文字处理时,我先给每人一份跟教学内容有关的稿子,然后让学生想办法如何实现稿中的格式。如果想改动稿子中的某种格式,又该如何操作?然后有针对性地讲述稿子的实现方法和步骤,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计算机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在教学中,如果有方法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这就比较理想。如我在讲解系统软件(windows98和xp)与应用软(wordXX或xp,excelXX或xp等)之间的关系时,我就把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windows98和xp比喻为一个舞台,而把应用软件比作一个个演员,他们是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又如用外国人的名字来比喻文件名与扩展名。学生会感到所学的内容与生活是接近的,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这种方法我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也是我的一点教育随笔。

篇10:教育随笔教师成长

有的时候,小朋友的一些行为,恰恰表现了他自己的身体状态!比如说,我们班上的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小卿,年纪不大,才六岁,个子不高偏瘦,好动,课堂表现正常,在数学及绘画上表现突出。刚入园在户外活动中发现,该名幼儿在踏步时表现为同手同脚,在上平衡木时,十分紧张经常会掉下来。律动时手脚不配合,与人交流时不愿意看对方的眼睛。发现这样的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得到家长的配合。该幼儿此情况属于感觉统合失调,所谓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对来自感观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然后使个体能够做出适应性的反应。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由于大脑对信息的解释不准确,导致孩子的行为不恰当。一般来讲,感统失调到6岁才可以通过测试判定,6岁前为感觉统合失调的最佳预防期。

在了解这一情况后我们针对该名幼儿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我们给予孩子更多的微笑让他很快融入集体。其次:我们训练孩子跑跳的能力,增加他肌肉的能力。接下来是对孩子节奏感空间感的训练,例如听铃鼓按节奏走,蒙眼听声音走等。在小班我们和孩子一起玩了自制飞盘,在这个活动中训练了孩子抛、接、奔跑的能力。中班我们开展了拍球的活动,这个对于手脚的配合有一定的要求,经过不懈的努力孩子在最后排球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大班我们开展了跳绳的活动,跳绳是训练动作协调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方法。首先我们要求孩子能够学会手脚配合学会跳绳。其次要求他速度要均匀,不能忽快忽慢.手和腿的动作要协调一致。最后学习包括各种跳法。

经过一年的练习从不会到会,孩子付出了很多的汗水但是终究达到了我们最初的预想。如今孩子即将步入小学希望他能坚持锻炼健康成长。

上一篇:possible的副词形式是什么?下一篇:重庆大学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