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第一次月考语文

2024-05-03

七第一次月考语文(精选6篇)

篇1:七第一次月考语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答案

1、略(10分)

2、曾经完成与„„相当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4分)

3、B(2分)

4、B(2分)

5、略(6分)

6、为了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的重要性,使人们领悟到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略。(6分)

7、不能。因为作者是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安排材料的。如果对调,结构会变得混乱。(2分)

8、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3分)

9、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儿童眼中百草园的无限生机,突出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与怀念之情。(4分)

10、言之有理即可。(5分)

11、(4分)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了“我”乔迁新居后的美好心情,12、(4分)不能。“坠”形象地表现了“ 我”面对“高邻”的不文明行为心情沉重的样子。“落”不能很好地表现这种沉重感。所以不能换。

13、(4分)略

14、(4分)既说明了邻居所住的楼层高,又含蓄地讽刺了邻居的不文明行为。

15、(5分)略

16、(5分)高尔基自传体阿廖沙《在人间》《我的大学》 17-20(10分)略

篇2:七第一次月考语文

总分:120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计6小题,计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风筝 澹澹 婉转 莘莘学子 B、着落 酝酿 莅临 窠巢 C、镶边 发髻 碣石 吝啬 D、薄烟 粗犷 涨红 应和

2.下列各组字词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高邈 淅淅沥沥 分歧 相益得彰 B、草跺 萧瑟 灿烂 莘莘学子 C、鼓砺 豁达 铃铛 枯藤 D、悚峙 慷慨 吝啬 咄咄逼人

3.请从所给的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分)(1)都在微微(湿润 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2)走呀走的,她走的有些疲倦了,(偶然 偶尔)在一个池子旁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4.经典诗文默写。(6分)

(1)鸟儿将窠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唱出婉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3),江春入旧年。(4)我寄愁心与明月。(5),风正一帆悬。(6)正是江南好风景。5.阅读语段,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①读书是长期的一个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②因此,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③正如荀子《劝学》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④现实中,不少人都有长期坚持、积少成多,最后

bókuànɡ

zhànɡ

hèxiānɡjì

jié

lìnzháoyùn

kēzhēnɡdànzhuǎnshēn

取得惊人收获的读书经历。

(1)第①句有病句,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2)第③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3)对第④句进行缩句,请将缩写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填空。(2分)

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人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选文中的“她”是《朝花夕拾》中的,她是一个内心很 人。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1)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①【拟写标语】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活动】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活动一: ; 活动二:。

(2)【探究材料】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①15岁的小明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网吧玩游戏。工作繁忙的父母没时间陪他,王大哥则成了好朋友和崇拜的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对他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小明手拿木棍,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致其重伤。

②小刘、小彭、小陈都是某校初三学生,也曾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父母眼里的好孩子。一次外出游玩时,三人结识了社会青年郑某。郑某通过钱和烟的诱惑,逐渐将他们拉拢成自己的小弟,三人跟随郑某四处游荡,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探究结果:

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2)

9.赏析下列语句。(4)

(1)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2)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10.文中划波浪线句子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

11.这段文字表现了济南冬天的气候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18分)

那年的欢喜 郑彦英

应该是1966年,我上高小,暑假的时候,咸阳北塬上的马庄逢集,母亲给了我两毛钱,叫我带三个弟弟到集上逛逛,顺便买一斤盐。

一到集上,小弟弟兴奋地指着吃食摊子嚷嚷:“油糕,麻糖,还有馄饨。哥,妈不是给你钱了么!”

我一声喝住了:“还要买盐呢!一斤盐两毛钱,能吃半年。一碗馄饨两毛钱,一吧嗒嘴就没了!”小弟弟没敢再吭声,二弟和三弟见我瞪眼,也都噤了声。

二弟和三弟都看着我,其实我也被炒凉粉那特别的香味馋得直咽口水,但我还是去拉小弟弟:“走,买盐去。”

小弟弟不走,死犟着坐在凉粉摊子前,我把他提起来,他又坐下去,如一摊泥。油在鏊子里发出吱啦吱啦的声音,拱得我肚子里的馋虫乱爬。

我不再吭气,心里盘算着,吃一盘凉粉,就要少称二两半的盐!于是我吼:“走,不走不要你了!”但是小弟弟铁了心,我吓不倒他,他硬着头死坐着,不看我。

我实在没法了,捏着口袋里的两毛钱,转过身,背对着三个弟弟和凉粉摊子。但是,炒凉粉师傅的每一个动作,我都听得清清楚楚,特别是炒到最后,铲锅底那一层黄灿灿的凉粉锅巴的时候,师傅有意铲得浅,铲得慢,一下一下地,引诱着一街的人。

凉粉铲到盘子里了,筷子重重地放到矮桌上,随后,放凉粉盘子的咯噔声响在小弟弟的面前。

二弟拽拽我的衣服,小声地:“哥!”三弟见我不吭声,走到我面前,怯怯地看着我。我低下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这时候小弟弟说话了:“哥,闻着把人香死咧,我只吃一口,剩下的你们三个吃。”

小弟弟这一句话感动了我几十年。当我转过身来的时候,看见小弟弟眼巴巴地看着我,我软软地说了一句:“吃吧。”他立即笑了,拿起筷子,却只夹了小小一点,放到嘴里,没敢嚼,似乎在等着凉粉化在嘴里,等到咽的时候,声音却很大,我知道那是和着口水咽下去的。

小弟弟站起来,把筷子递给我,真诚地说:“哥,好吃得不得了,里头还有豆瓣酱呢!”我说:“我不爱吃凉粉,你三个吃。”说着把筷子递给二弟。

二弟和三弟推让着,一人吃了一口,又让我吃,我自然还是推。小弟弟夹起一筷子炒凉粉送到我嘴前面,那棕红的酱色,那飘忽的白色蒸气,顿时攻破了我的所有防线。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三个弟弟吃了两堆,剩下一堆,让我吃,我问是谁没吃,二弟说是小弟弟没吃,留给我。

我没有再说话,其实也就小小三块,我吃了一块,夹起两块,一下子喂到小弟弟嘴里。

回到家里,母亲见我们弟兄四个满面红光,就招呼我们吃饭。我把盐袋放到盐罐子上,母亲掂了一下,笑着说:“吃饭。”

从这天开始的几个月里,我总觉得饭菜的味道淡了,少放了盐。我悄悄地问几个弟弟,他们也说感觉出来了,不敢问。

多年以后,我问母亲那天掂出盐的重量没,母亲笑着说:“咋能掂不出来?!” 我又问:“你知道我们把钱花在啥地方了?”母亲笑笑说:“五分钱买了四个娃的欢喜,还有比这便宜的事么!”(《阅读》2016年第9期)1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13.品析下列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3分)他立即笑了,拿起筷子,却只夹了小小一点,放到嘴里,没敢嚼,似乎在等着凉粉化在嘴里,等到咽的时候,声音却很大……

14.你觉得文中最感动人心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5分)

15.文中小弟这个人物形象非常鲜活,请简要进行分析。(4分)16.有人说,文中的这几个小孩子太馋了,太不懂事了,你认为呢?(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4)下车引.之

18.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4分)(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9.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2分)20.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合适不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4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1.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2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分)

-------------------------

四、作文(50分)23.按要求作文。(50分)

请以“做最好的自己”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内容具体,有真实情感; 3.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1.(2分)C 2.(2分)A 21.(2分)D 3.(2分)(1)润湿(2)偶然

4.(共6分,1空1分,错一字本小题为0分)(1)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2)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3)海日生残夜(4)随君直到夜郎西(5)潮平两岸阔(6)落花时节又逢君 5.(3分)

(1)答: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

(2)答:正如荀子《劝学》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答:人有经历 或 人有读书经历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填空。(2分)

答: 衍太太,艰险恶毒的(意思对即可)。7.(1)(4分)

①【拟写标语】例如:交友之道,贵在真诚。②【设计活动】

例如:活动一:办一期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黑板报;

活动二:举行“网络交友利弊谈”的辩论赛。

(2)(3分)【探究材料】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时期一定要慎择友,择良友。②面对朋友的要求,必须保持头脑清醒,以法律和道德为标尺进行衡量,三思而后行,不可随意迁就,否则会铸成大错。

8.(2分)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9.(4分)赏析下列语句。

(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水赋予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绿”的特点和济南温情的天气特点。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空灵的蓝水晶”,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济南鲜亮、明丽的色彩。10.(3分)总结全文,点明题意;并与文章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11.(3分)抒发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12.(3分)示例:我带三个弟弟上街买盐,拿出五分钱买一锅凉粉的故事。

13.(3分)运用动作描写,“拿、夹、放、咽”等一系列动词,把小弟吃凉粉时的样子生动呈现在读者面前,既写出了凉粉的好吃,更写出了小弟的投入、如痴如醉。

14.(5分)觉得最感人的地方是“兄弟四人相互推让,谁也不多吃”那一幕,这体现出了他们的懂事,相互关爱,体现了浓浓的真情。

15.(4分)小弟嘴馋、任性,面对好吃的,不停的嚷嚷,甚至一屁股赖在凉粉摊前不愿离开;但他却是那么懂事、克制、想着别人,只吃了一点点便不愿再吃,令人感动。

16.(3分)并非如此。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平时连填饱肚子都成问题,根本就没有零食吃,作为小孩子,自然难以挡住诱惑。从这兄弟四个只吃了五分钱,而且相互推让这些细节看,他们是懂事的。

17.(4分)(1)约定(2)才(3)离开(4)拉,牵拉 18.(4分)(1)过了正午时您还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拉元方,元方却头也不回就进了门。19.(2分)“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篇3:七第一次月考语文

一、古代诗文阅读 (27分)

(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 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2) 所以游目骋怀, ___________________, 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___________________,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4) 间关莺语花底滑, 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5)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_______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苏轼《赤壁赋》)

(6) 舞榭歌台, 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 文言文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2~5题。

贾诩字文和, 武威姑臧人也。少时人莫知, 唯汉阳阎忠异之, 谓贾诩有良、平①之奇。

董卓之入洛阳, 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 迁讨虏校尉。卓败, 众恐惧, 校尉等欲解散, 间行归乡里。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 而诸君弃众单行, 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 所在收兵, 以攻长安, 为董公报仇, 幸而事济, 奉国家以征天下, 若不济, 走未后也。”众以为然。傕乃西攻长安。后诩为左冯翊, 傕等欲以功侯之, 固辞不受。乃更拜诩尚书, 典选举, 多所匡济, 傕等亲而惮之。是时将军段煨屯华阴, 与诩同郡, 遂去傕托煨。诩素知名, 为煨军所望。煨内恐其见夺, 而外奉诩礼甚备, 诩愈不自安。

张绣在南阳, 诩结绣, 绣遣人迎诩。诩说绣与刘表连和。太祖征之, 一朝引军退, 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 追必败。”绣不从, 进兵交战, 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 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 以至于此。今已败, 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 亟往必利。”绣信之, 遂收散卒赴追, 大战, 果以胜还。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 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 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 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 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 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 将既不敌, 彼士亦锐, 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 力未尽而退, 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 必轻军速进, 纵留诸将断后, 诸将虽勇, 亦非将军敌, 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服。是后, 太祖拒袁绍于官渡, 诩曰:“不如从曹公。”绣从之, 率众归太祖。太祖见之, 喜, 表诩为执金吾, 封都亭侯, 迁冀州牧。

文帝即位, 以诩为太尉, 进爵魏寿乡侯。诩年七十七, 薨, 谥曰肃侯。

(选自《三国志·魏书》, 有删节)

【注】①良、平:指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张良和陈平。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的一项是 (3分)

A.行归乡里 间:抄小路

B.选举 典:主管

C.诩结绣 阴:阴谋

D.太祖征之 比:接连

3.下列句子中, 全部直接表现贾诩有“良、平之奇”的一组是 (3分)

①不如率众而西, 所在收兵, 以攻长安 ②诩素知名, 为煨军所望 ③促更追之, 更战必胜 ④兵势有变, 亟往必利 ⑤大战, 果以胜还 ⑥悉如公言, 何其反而皆验也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 的一项是 (3分)

A.段煨在表面上对贾诩很恭敬, 但内心害怕他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贾诩看出后, 感到不安, 后来离开了段煨。

B.曹操征讨张绣, 不料兵败, 只得撤军。张绣欲追击, 贾诩认为穷寇莫追。但张绣不听, 结果大败而归。

C.贾诩一生数易其主, 先后投靠过董卓、李傕、段煨、张绣等, 后说服张绣一起归附曹操, 辅佐曹氏政权直至去世。

D.本文以“贾诩有良、平之奇”为主线, 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手法, 表现了贾诩的远见卓识。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 若不济, 走未后也。 (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傕等欲以功侯之, 固辞不受。 (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古代诗歌阅读 (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回答问题。 (6分)

菩萨蛮

[唐]温庭筠

玉楼明月长相忆, 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 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 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 绿窗残梦迷。

(1) 上阕“柳丝袅娜春无力”一句内涵丰富, 请简要分析。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阕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请举出一种并作赏析。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16分)

(一) 文学名著阅读 (10分)

7.下列各项中, 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的两项是 (5分)

A.赤壁决战前夕, 曹操在长江大船之上置酒设乐, 大会文武官员。他乘醉横执长槊, 立于船头, 赋诗一首。一位部属当众进言, 指出曹操诗句中的“不吉之言”。曹操大怒, 用槊将他刺死。 (《三国演义》)

B.在觉新的办公室, 觉慧反复朗读《新青年》杂志里的“我们是青年, 不是畸人, 不是愚人, 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句话, 不仅激起了觉民的热情, 也唤起了觉新痛苦的回忆。 (《家》)

C.双桥镇的失陷, 打破了吴荪甫建设“双桥王国”的幻想。但吴荪甫仍雄心勃勃, 他与别人筹建了益中信托公司, 千方百计地吞并小厂。然而不久后, 吴荪甫却发现自己也有被吞并的危险。 (《子夜》)

D.葛朗台太太去世后, 葛朗台的财产面临着被女儿欧也妮瓜分的危险。于是, 葛朗台通过公证人, 让欧也妮签署了一份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的文书, 从而把全部家产总揽在自己手里。 (《欧也妮·葛朗台》)

E.涅赫柳多夫来到莫斯科, 把“马斯洛娃案”上诉到枢密院。在审理过程中, 首席枢密官急着要去见他的瑞士情人, 副枢密官纵情声色而没来得及阅读卷宗, 导致草率结案, 上诉被驳回。 (《复活》)

8.简答题。 (任选一题, 100字左右) (5分)

(1) 简述《红楼梦》中“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的故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简述《巴黎圣母院》中小山羊泄露秘密的故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文化经典阅读 (6分)

9.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 回答问题。 (6分)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 达之于其所忍, 仁也;人皆有所不为, 达之于其所为, 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 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①之心, 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②之实, 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士未可以言而言, 是以言餂③之也;可以言而不言, 是以不言餂之也, 是皆穿逾之类也。” (《孟子·尽心下》)

【注】①穿逾:穿穴逾墙 (行窃) 。②尔汝:轻贱之称。③餂 (tiǎn) :探取, 取利。

(1) 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 的一项是 (3分)

A.人性本善, 恻隐羞恶之心都是人的本心所固有的, 所以会有所不忍和有所不为, 这是仁义的发端。

B.人人都有忍不住的时候和不愿意做的事情, 如果还能忍耐下去并坚持去做, 就可达到仁义的境界。

C.“无欲害人之心”、“无穿逾之心”、“无受尔汝之实”都只是人的善端, 必须加以扩充, 才能实现道德的完善。

D.用沉默的手段来探取对方隐藏于心的东西, 从而获得好处, 这种做法和人所共见的小偷行为一样的可耻。

(2) 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 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知者不失人, 亦不失言。” (《论语》) 结合上面的选段, 谈谈言语 (说话) 有什么讲究。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24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l0~12题。

文艺领域愈演愈烈的“泛娱乐化”倾向, 已经引起了高层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场“反三俗 (低俗、庸俗、媚俗) ”的大讨论正在展开。但愿这场讨论能使人们认清“泛娱乐化”的根源和危害, 还文化界一个清新健康的环境。

“娱乐”是好是坏, 难以一言以蔽之, 因为它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涵义。在前现代语境中, “娱乐”是人们劳作之余, 通过非生产性活动所带来的身心放松和调剂, 以达到生理和精神的愉悦状态;在现代语境中, “娱乐”是人们从事生产性劳动之外的闲暇时间和活动。它不再是劳动的补充和调剂, 而是人们生命本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人的发展、丰富和完善的途径, 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现代语境中, “娱乐”是一种人生观和生活态度, 它是对于理性、正统、庄重感和仪式性的反叛、嘲讽、解构和消融, 试图以反叛者的姿态, 反对并解构一切正统的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前两种意义上的“娱乐”, 对于当下生活具有积极意义;而第三种“娱乐”大肆充斥我们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 则绝非幸事。

近十多年来充斥文艺领域的“泛娱乐化”, 不仅是市场力量的结果, 也不仅是肤浅的时尚风潮, 而是更具有深刻的社会和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根源方面, 随着私人生活空间扩展和自由度增加, 人们的恋爱婚姻、情感偏好、闲暇娱乐等成为私人生活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它们与个体的生活质量和人生幸福密切相关, 因此吸引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同时, 在“市场化”的“消费主义”浪潮之下, 人们也更多关注个体的成就, 追求个体的快乐;对于事关群体前途命运的严肃题材, 则相应的表现出淡漠和疏离。这是“泛娱乐化”得以形成的“群众基础”, 它一旦被市场化的、逐利取向的文艺创作“盯上”, 以“三俗”为代表的“泛娱乐化”就很容易滋生蔓延。

在思想文化根源方面, 则主要是受全球艺术发展趋势的影响, 即西方发达国家发端的, 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从严肃艺术向娱乐文化发展的倾向。在西方国家的后现代语境中, “泛娱乐化”具有独特的效应。但当它扩展到发展中国家, 并大规模充斥于其文艺创作领域之后, 就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在“娱乐至死”的喧哗声中, 一些需要严肃思考的重大命题难以开展, 理性、人本的工业化城市化文明建构更为艰难, 那些真正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人文关怀、具有高尚文化品格、反映主流价值、弘扬主旋律的优秀文艺作品, 其生存和传播空间反而受到挤压, 这是“泛娱乐化”真正的危险和吊诡之处。

文艺创作是精神活动的过程和产物, 它折射出创作者和社会大众的心灵。沸腾而喧闹的娱乐看似繁华欢乐, 但承载人们精神的心灵, 甚至整个文化生态, 都有可能在无度的娱乐中荒芜沙化。泰戈尔说:“当他微笑时, 世界爱了他;当他大笑时, 世界怕了他。”尼采也说, 感到安全和愉悦的人, 脸上会涌现出“精神的微笑”, 那是对美好生活所藏匿的无数舒适感到惊讶的标志;相反, 用尽气力、寻找一切机会放声大笑, 恰恰是焦虑不安的表现。所以, 呼唤思想和德性在文艺创作领域的回归, 恢复一种有道德、有价值的社会生活, 实在是“反三俗”的应有之义。

(摘自《解放日报》, 作者封寿炎)

10.下列中国“泛娱乐化”的成因的一项是 (3分)

A.恋爱婚姻、情感偏好、闲暇娱乐等关乎个体的生活质量和人生幸福的问题, 正随着私人生活空间扩展和自由度的增加, 吸引了人们更多的关注。

B.在“消费主义”浪潮下, 人们更多关注个体的成就, 追求个体的快乐;对于事关群体前途命运的严肃题材, 则相应的表现出淡漠和疏离。

C.在“娱乐至死”的喧哗声中, 那些真正具有深刻思想内涵, 具有高尚文化品格, 反映主流价值的优秀文艺作品, 其生存和传播空间受到挤压。

D.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化, 从严肃艺术向娱乐文化发展, 并成为全球艺术发展的趋势, 中国文化艺术深受影响。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 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娱乐只有在现代语境中, 才不是劳动的补充和调剂, 而是人们生命本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人的发展、丰富和完善的途径。

B.“泛娱乐化”既是对于理性、正统、庄重感和仪式性的反叛、嘲讽、解构和消融, 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补充、发展和丰富。

C.现代人内心焦虑不安, 只能用尽气力、寻找一切机会放声大笑, 所以以“三俗”为代表的“泛娱乐化”能拥有广泛的市场。

D.关于“反三俗”的大讨论, 其真正的价值意义在于呼唤思想和德性在文艺创作领域的回归, 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2.结合文本, 谈谈如何遏制文艺领域愈演愈烈的“泛娱乐化”。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考) (15分)

本题为选考题, 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 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 文学类文本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15题。

烧窑的用破碗

张晓风

小时候, 听人说“烧窑的用破碗”, 蒙蒙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渐渐长大才知道世间竟真是如此, 用破碗的, 还不只是窑户哩!完美的瓷, 我是看过的, 宋瓷的雅拙安详, 明瓷的华丽斗艳都是古今不再一见的绝色了, 然而导游小姐常冷静地转过头来, 说:

“这样一件精品, 一窑里也难得出一个啊, 其他效果不好的就都打烂了!”

大概因为是宫窑吧?所以惯于在美的要求上大胆越分, 才敢如此狂妄地要求十全十美, 才敢于和造化争功而不忌讳天谴。宫里的瓷器原来也是如此“一将功成万骨枯”啊!我每对着冷冷的玻璃, 眷那百分之百的无憾无瑕, 不免微微惊怖起来, 每一件精品背后, 都隐隐堆着小冢一般的尖锐而悲伤的碎片啊!

而民间的陶瓷不是如此的, 民间的容器不是案头清供, 它总有一定的用途。一只花色不匀称的碗, 一把烧出了小疙瘩的酒壶都仍然有生存权, 只因为能用。凡能用的就可以卖, 凡能卖的就可以运到市场上去, 每次窑门打开, 一时间七手八脚, 窑便忽然搬空了。窑大约是世上最懂得炎凉滋味的一位了, 从极热闹极火炽到极寂寞极空无——成器的成器, 成形的成形, 剩下来的是陶匠和空窑, 相对峙立, 仿佛散戏后的戏子和舞台, 彼此都疑幻疑真起来。

设想此时正在套车准备离去的陶瓷贩子忽然眼尖, 叫了一声:“哎!老王呀, 这只碗歪得厉害呀, 你自己留下吧!拿去卖可怎么卖呀, 除非找个歪嘴的买主!”

那叫老王的陶匠接过碗来, 果真是个歪碗哩!是拉坯的时候心里惦着老母的病而分了神吗?还是进窑的时候小么儿在一边吵着要上学而失手碰撞了呢?反正是只无可挽回的坏碗了, 没有买主的, 留下来自己用吧!不用怎么办?难不成打破吗?好碗自有好碗的造化, 只是歪碗也得有人用啊!

捏着一只歪碗的陶匠, 面对着空空的冷窑, 终于有了一点落实的证据——具体而微温, 仿佛昨日的烈焰仍未褪尽。

在满窑成功完好的件头中, 我是谁?我只愿意是那只瑕疵显然的歪碗啊!只因残陋, 所以甘心守着故窑和故主, 让每一个标价找到每一个买主, 让每一种功能满足每一种市场, 而我是眷眷然留下来的那一只, 因为不值得标价而成为无价。

成年后读梅尧臣写瓦匠的诗: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张俞写蚕妇的诗也类似:

昨日到城廓, 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原来世事多半如此吗?一国之中, 最优秀的人才注定只供外销①吧?守着年老父母的每每是那个憨愚老实的儿子。如果这是一个瓦匠买不起瓦的世界, 英雄豪杰或能鼎革造势, 而我不能, 我只愿是低低的茅檐, 为那老瓦匠遮蔽一冬风雪。如果蚕妇无法拥有罗绮, 我且去作一袭黯淡发白的老布衣, 贴近她愤愤不平的心胸。至于那把一窑的碗盘都卖掉的陶匠, 我便是他朝夕不舍的歪碗, 或喂水, 或饮粥, 或注酒, 或服药, 我是他造次颠沛中的相依。他或者知道, 或者并不知道, 或者感激, 或者因物我归一也并不甚感激, 我却因而庄严端贵如同唐三藏大漠行脚时御赐的紫金盂。

(选自《张晓风的国学讲坛》, 花城出版社)

【注】①作者写作此文时, 台湾大批学子留学并定居海外。

1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由俗语“烧窑的用破碗”入题。作者对这一俗语起初是不理解, 到后来有了深切的领悟。

B.作者在旅游时为完美的瓷器所吸引, 导游小姐的话让他知道精品得来之不易, 感受到精品的极致的美。

C.作者将陶匠和空窑比作散席后的戏子和舞台, 形象地写出了窑搬空之后, 陶匠内心的寂寞和失落感。

D.作者在文中引用梅尧臣写瓦匠和张俞写蚕妇的诗, 意在抨击世间的不公, 表达对贫贱者的深切同情。

E.作者运用了想象、对比、拟人和比喻等手法, 通过平凡的生活情境表达出对世事的感悟。

14.为什么说瑕疵显然的歪碗“因为不值得标价而成为无价”?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最后一段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 谈谈你的认识。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6~18题。 (15分)

“自然之友”梁从诫

尽管人们在提起梁从诫时, 总是习惯性地加上“梁启超之孙”、“梁思成和林徽因之子”的头衔, 但他的种种行为却显得颇为“寒酸”。他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印在用过的废纸上, 事先剪成一小叠, 做成“名片”。每次外出吃饭, 即便是赶赴香槟酒晚宴, 他都随身携带一个大布袋, 里面装着勺子、筷子。他拒绝纸巾, 只使用一方发黄的白手帕。

梁从诫明白, 环保主义者光做到“身体力行”是不够的, 还必须有能力、有策略去影响他人。然而, 十几年中, 人们常常看见梁从诫单薄而无奈的身影, 在一个工业发展狂飙突进的国度中显得格格不入。他像一个孤独的老人, “可他依然坚持着, 淡然而从容”。

一名“自然之友”的工作人员记得,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 梁从诫经常在国家机关、大学和社会机构进行演讲。有一次, 全场只有5名观众。他却笑着说:“如果我能在你们5个人的心中种下5颗绿色的种子, 我就很欣慰了。”

他甚至感召了一名在五道口服装批发市场摆摊的小伙子。这个染着金发, 崇拜切·格瓦拉的年轻人, 每天收摊时, 总会穿梭于市场的各个角落, 捡拾废弃的塑料袋。

然而, 这位温文尔雅的学者, 在许多场合, 都是“不受欢迎的人”。一段时间里, 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梁从诫, 总是这样一个老头:执拗、脾气火暴, 不撞南墙不回头。

1999年, 他应邀到上海参加全球500强财富论坛。面对台下的经济巨头, 这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毫不客气地说:“你们所津津乐道的‘世界工厂’实际上只是‘世界厨房’。用我们的原料做好饭菜, 端上国际大餐桌, 给我们剩下一堆鸡毛蒜皮烂骨头, 还有烟熏火燎的污染!”

2001年, 在北京城市河道治理对话会上, 他因为河床干涸的缘由, 与一位北京市领导争执得面红耳赤。他当面斥责:“你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以至于这位官员气得拂袖而去。

然而与外界给予的高度评价相比, 梁从诫内心一直有着深深的挫败感。“我们祖孙三代都是失败者。”他私下不止一次跟友人感叹。

有感于败多胜少, 每走一步都困难重重, 梁从诫曾把环保比作“一场难以打赢的战争”。但尽管如此, 他还是屡败屡战。他说:“不能因为赢不了就不打, 就像你知道人总是要死的, 不能因为这个就不好好活了。”

唯一让他欣慰的是, “自然之友”开始受到足够的重视。一次, 在全国人大有关环境立法的会议上, 作为唯一一家被邀请的NGO (非政府组织) , 邀请信的抬头写的是“自然之友”, 而不是“梁从诫”。

有人评价, 很大程度上, 梁从诫是利用他的家族名望促进了“自然之友”的发展、壮大。然而, 与他共事多年的同事都知道, 其实, 梁从诫十分抗拒贴上“名门之后”的标签。每有学校请他演讲, 打出“梁启超之孙, 梁思成、林徽因之子”的横幅, 立即都会被他拿下。他跟人解释:“我都70多岁了, 每次一介绍, 我还是别人的儿子, 甚至孙子, 我不喜欢。”

“我们祖孙三代如果说有共同点的话, 那就是社会责任感。”一次专访中, 梁从诫认真地说, “梁家三代生于斯、长于斯, 这块土地养育了我们, 我们只能为这个社会、为这块土地、为这个民族,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回报。”

(摘自2010年11月3日《中国青年报》, 作者周凯莉)

16.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的两项是 (5分)

A.梁从诫身体力行做环保, 他的种种颇为“寒酸”的生活细节与他“名门之后”的身份很不相称。

B.面对全场只有5名观众的窘境, 梁从诫没有气馁, 依然坚持演讲, 努力在人们心中播下绿色的种子。

C.温文尔雅的梁从诫骨子里有一股倔脾气, 这使他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四处碰壁, 有着深深的挫败感。

D.梁从诫十分抗拒“名门之后”的标签, 他不愿意自己到老了还不被世人看重, 还活在祖父、父母的影子里。

E.文章重在表现梁从诫在环保事业方面所做的努力, 丰富的事例和精彩的话语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17.文中说全国人大会议的邀请信上抬头写的是“自然之友”, 而不是“梁从诫”, 这意味着什么?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这篇人物通讯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 (13分)

19.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 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 内容合理。 (3分)

诗人说:“一株三叶草, 再加上你的想象, 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因为, 每一汪水塘都有海洋的气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 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湖北省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 然后重新编排再发给学生学习。在重新编印的经典读本中, “昔孟母, 择邻处”、“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子被删掉。校方解释, “昔孟母, 择邻处”暗藏了“环境决定一切”的意思;“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启示读书考取功名是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

材料二:山东省教育厅日前发出通知, 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 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

(1)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概述。 (150字左右) (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 (7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作文。 (70分)

上海“11·15”火灾“头七”这天, 10万上海人自发用鲜花铺满了胶州路教师公寓外的街道。不少市民为祭奠者免费提供鲜花, 代外地网友献花。

江苏盐城一位常年捡破烂的83岁老人张忠泉, 将自己多年积蓄的10万元巨款捐给慈善机构, 而他自己每天的伙食费不过2元。

东莞富豪刘柏权与儿子及直升机教练, 见到两名劫匪骑摩托车抢劫路人。他们出动保时捷跑车、私人直升机、游艇全面围堵, 将劫匪擒获。

对以上材料, 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请以“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自定文体, 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1) 亦余心之所善兮 (2) 足以极视听之娱

(3) 万里悲秋常作客 (4) 幽咽泉流冰下难

(5) 则天地曾不能以—瞬 (6)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C (阴:暗中)

3.A ( (2) 说的是贾诩的名望, (5) (6) 是间接表现)

4.B (曹操撤军, 因“国内有故”, 而非因兵败。后一句也与文中所述不符)

5. (1) 要是不成功, 那么再逃跑也不迟。 (“若”、“济”、“后”各1分, 译文不通顺者酌情扣分)

(2) 李傕等因为这次功劳想让贾诩做侯, 他坚决推辞不接受。 (“以”、“侯”、“固”各1分, 译文不通顺者酌情扣分)

6. (1) (1) “柳”是春的象征, 而“柳丝袅娜”无力摇摆, 说明已经是暮春时节了。 (2) 折柳送别乃古代习俗, 柳丝有暗示离别之意。 (3) 柳丝袅娜无力下垂, 正表现出女主人公因思君而慵懒失意的样子。 (答出一点得2分, 答出两点得3分)

(2) (1) 反衬 (说“衬托”亦可) , 罗帷垂彩, 翡翠斑斓, 反衬女主人公的孤寂。 (2) 拟人 (说“移情”亦可) , 写香烛流泪, 其实是表现女主人公的悲伤之情。 (3) 借景抒情, 花落鸟啼的暮春景象加重了女主人公的哀伤。 (说出其中一种艺术手法即可:手法1分, 表达效果2分)

7.B、E (B项: (1) 不是《新青年》, 而是屠格涅夫的小说《前夜》; (2) 觉民听了这句话后并没有激起热情, 而是态度温和平静, 认为做事不能激进。E项: (1) “莫斯科”应为“彼得堡”; (2) “首席枢密官急着要去见他的瑞士情人, 副枢密官纵情声色而没来得及阅读卷宗”, 是法院初审马斯洛娃案时庭长、副检察官的所为。上诉到枢密院被驳回的原因是, 首席枢密官和“为这个妓女惹出这样一场麻烦, 再加上为她辩护的名律师和涅赫柳多夫本人都到枢密院来出庭, 在他看来是可恶之至”的另一位枢密官都反对撤销原判)

8. (1) 香菱拜黛玉为师, 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的诗并有所感悟;然后一边读杜甫的诗, 一边尝试创作咏月诗。 (2分) 香菱作诗时非常专注, 但她写的第一首诗措辞不雅, 第二首诗过于穿凿; (2分) 最后, 她在梦中得到一首新巧有意趣的好诗。 (1分)

(2) 一个小女孩用糖把小山羊领到屋角里, 解下挂在它脖子上的小荷包, 倒出里面的一组字母。 (2分) 小山羊熟练地用金爪子把字母排成“弗比斯”这个词, 泄露了爱斯梅拉达心中的秘密。 (2分) 原来, 爱斯梅拉达爱慕弗比斯, 训练小山羊排出他的名字。 (1分)

9. (1) B (对“不忍”、“不为”的理解有误)

(2) 说话要得体适当。要像孔子所说的那样, 注意说话的时机, 以免失掉友人 (错失人才) 或说错话;也要像孟子所说的那样, 注意说话是否符合“义”, 不得存有试探取利等不良动机。

【参考译文】孟子说:“人人都有不忍心干的事, 把它推及到他所忍心去干的事上, 就是仁;人人都有不肯去干的事, 把它推及到他所肯干的事上, 就是义。一个人能把不想害人的心理扩展开去, 仁就用不尽了;一个人能把不愿扒洞翻墙 (行窃) 的心理扩展开去, 义就用不尽了;一个人能把不愿受人轻蔑的心理扩展开去, 那么无论到哪里, (言行) 都是符合义的了。士人, 不可以交谈而去交谈, 这是用言语试探对方来取利;可以交谈却不去交谈, 这是用沉默试探对方来取利, 这些都是扒洞翻墙一类的行径。”

孔子说:“可以跟他说话却不跟他说, 就会失掉友人 (错失人才) ;不可以跟他说话却跟他说, 就会说错话。有智慧的人不会失掉友人 (错失人才) , 也不会说错话。”

10.C (是“泛娱乐化”的结果, 不是成因)

11.D (A娱乐只有在前现代语境中, 才是劳动的补充和调剂, 在现代和后现代语境中都不是。B前后矛盾。C没有必然因果关系)

12. (1) 引导文艺创作多关注事关群体前途命运的严肃题材; (2) 抵制西方“泛娱乐化”思潮影响; (3) 倡导多创作思想深刻、品格高尚、反映主流价值的优秀文艺作品。 (每点1分)

13.BD (B项“感受到精品的极致的美”有误, 作者感受到的是“每一件精品背后, 都隐隐堆着小冢一般的尖锐而悲伤的碎片”。D项“意在抨击世间的不公”有误, 联系下文“原来世事……憨愚老实的儿子”可知)

14.答案要点: (1) 歪碗残陋, 在世人眼中它毫无价值, 不值得标价; (2) 但它甘守着故窑和故主, 这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因而在故主的心中成为无价之宝。 (每点2分)

15.答案要点: (1) 甘守故土, 与故土贫贱相依。 (2) 甘于平凡, 默默奉献。 (3) 对贫贱者怀有悲悯情怀。 (4) 保持作为平凡者的尊严。 (应结合文本, 每点2分, 答出3点即可)

16.CD (C项“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有误, 从上文的“在许多场合”和下文的“外界给予的高度评价”可知。D项“他不愿意自己到老了还不被世人看重”有误, 联系该段内容可知,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家族名望来促进“自然之友”的发展)

17.答案要点: (1) 说明“自然之友”发展壮大并开始受到重视; (2) 表明“自然之友”的受邀请并不是因为创办者梁从诫的“名门之后”身份。 (每点2分)

18.答案要点: (1) 我国当前环境保护的现状说明了“自然之友”的存在价值, 本文对推行环保有促进作用。 (2) 梁从诫的淡泊名利、执著、正直、不畏权势和富有社会责任感等可贵品质对世人有着感召力。 (应结合文本, 每点3分) (只要言之成理, 即可酌情给分)

19.示例一:每一棵绿树都有森林的苍翠, 每一片白云都有天空的回忆。

示例二:每一片花瓣都有百花的芳香, 每一个雨滴都有云朵的味道。

示例三:每一颗沙砾都有大地的性格, 每一颗星星都有宇宙的奥秘。

(写一句只能得1分)

20. (10分)

(1) 示例一:传统文化经典遭“肢解”

示例二:湖北、山东在中小学中推行经过删节的国学读本。

(意思对即可)

(2) 示例一:对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传统也不全都是精华, 传统国学中有不少内容带有局限性, 它们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受到时代环境和作者自身价值观的影响, 已经不适应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 对中小学生显然是不适宜的。如果不加以甄别删除, 会使得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校园, 扭曲学生的价值观念。

示例二:传统经典经历时间的淘洗, 不可删节。《三字经》《弟子规》《劝学诗》等经典文本, 之所以被人们广为传诵, 历百千年而不衰, 并不是某种权力意志强行钦定的结果, 而是在漫长的岁月中, 由无数父母、孩子和老师自发地选择出来的。这说明经典文本是公认的传统文化精华。删改经典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示例三:删节传统经典是无知的行为。“肢解”《三字经》等经典文本的行为, 既是一种不尊重历史的行为, 也是一种不尊重教育规律的无知行为。将几句所谓“过时”或富有争议的句子予以剔除, 这似乎是在给学生提供一种“标准答案”, 实际上是对学生想象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强行侵夺。禁止全文推荐阅读这些经典文本, 不仅是在小题大做、杞人忧天, 而且暴露了一些教育部门的文化虚弱症。几个句子就把一些人吓坏了, 这也显得太不自信了吧!

示例四:删节传统经典, 违背了教育的职责。推行删节版经典, 看似是为了学生, 让学生不受经典某些部分的负面影响而变坏, 看似是只选择优良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殊不知, 这其实是欺骗学生, 是在推卸应有的教育责任。教育的责任并不在于删节, 而在于给出真相, 在于告诉学生哪些是糟粕哪些是精华, 给学生以全面的知识。如此, 学生才有“抵抗力”, 才会从容面对社会现实, 而不拘泥于经典。

示例五:教育者无权删节传统经典。有选择性的阅读固然没错, 但这种选择权应当掌握在学生手里, 或者至少在这种取舍过程中学生要有发言权。学生有选择阅读原著的权利, 教育部门不应当无视学生的这种权利。更何况, 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按照教育部门的这些做法, 估计《红楼梦》早被“肢解”得七零八落了。

示例六:对传统经典应多一点包容。正如人要多吃五谷杂粮, 所需营养才会均衡, 身体才会健壮一样, 人在精神食粮的摄取上也应该丰富多元, 不可因噎废食。西哲罗素有言: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阅读的丰富多元即是一种幸福。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真实多元的阅读世界。与其“肢解”一些经典文本, 还不如给学生多一点选择的空间。

(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21.略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贾诩字文和, 是武威姑臧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人了解他, 只有汉阳阎忠认为他是一个特异的人才, 说贾诩有张良、陈平一样的奇才。

董卓进入洛阳, 贾诩以太尉掾的身份担任平津都尉, 后来又升为讨虏校尉。董卓被打败后, 众人都很害怕, 当时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想解散军队, 抄小路回到家乡。贾诩说:“我听说长安城中正商议想要把凉州人都杀光, 如果各位将领丢下部队单独行动, 就是个亭长也能捆住你们。倒不如带领部队往西去, 在所到的地方招募士兵, 来攻打长安, 替董公报仇, 要是幸运的话事情成功了, 我们就可以遵奉国家的命令去征讨天下的叛贼, 要是不成功的话, 那么再逃跑也不迟。”大家都认为这样做是对的。李傕于是往西攻打长安。后来贾诩担任左冯翊, 李傕等因为这次功劳想封他做侯, 贾诩坚决推辞不接受。于是改任命贾诩做尚书, 主管选举贤才, 任内匡正、助益的事情很多, 李傕等跟他亲近但是又害怕他。这时候将军段煨驻守在华阴, 他和贾诩是同郡人, 贾诩就离开了李傕归顺了段煨。贾诩向来名声很好, 为段煨的士兵所仰慕。段煨内心害怕贾诩夺去自己的权势, 但表面上对待贾诩礼节很周到, 贾诩愈感到不安。

张绣驻守在南阳时, 贾诩暗中和张绣勾结, 张绣派人迎接贾诩。贾诩劝说张绣和刘表联合。太祖接连攻打张绣, 有一天早上他带兵撤退, 张绣亲自带着士兵追击他。贾诩对张绣说:“您一定不可追击他, 要是追的话肯定会失败的。”张绣不听贾诩的话, 出兵和曹操交战, 结果大败回来。贾诩对张绣说:“现在快速去追击曹操, 再战一场的话肯定能取得胜利。”张绣道歉说:“我没有听您的话才到了现在这个局面。现在已经失败了, 为什么还要去追击他呢?”贾诩说:“用兵的形势有了变化, 马上去追击他肯定是有利的。”张绣相信了他, 于是收拾散乱的部下去追击曹操, 和曹操大打了一仗, 果然获胜回来。他问贾诩:“我用精兵追击曹操撤退的军队, 您却说我肯定会失败的;等我撤回来用打了败仗的士兵去追击曹操打了胜仗的军队, 您却说一定会取胜。一切都像您说的那样, 为什么这些违反常理的事情却全部得到了验证呢?”贾诩说:“这个道理很简单!将军您虽然很擅长用兵打仗, 但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军虽然刚刚撤退, 曹操肯定会亲自断后的;追击的军队虽然很精锐, 但是将领既然不如人家, 他们的士兵也很精锐, 所以知道您会失败的。曹操在进攻将军时没有什么失误, 尚未倾尽全力却撤退了, 肯定是国内发生了变故;而且他们已经打败了您, 一定会轻装快速前进, 即使留下将领来断后, 这些将领虽然勇猛, 也不是将军您的对手, 所以虽然用打过败仗的士兵还是能够取得胜利的。”张绣于是很佩服。这以后, 太祖在官渡抵抗袁绍, 贾诩说:“不如归顺曹操吧!”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 带领部队归顺了太祖。太祖看到他们来归降心里非常高兴, 上表推荐贾诩为执金吾, 封为都亭侯, 后来又升为冀州牧。

文帝继承了皇位, 任命贾诩担任太尉, 并进爵为魏寿乡侯。贾诩在七十七岁时去世。他的谥号是肃侯。

篇4:七第一次月考语文

第I卷(选择题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抽搐 触摸 牲畜 相形见绌 高高矗立

B.诅咒 狙击 趑趄 含英咀华 笑容可掬

C.洗濯 着落 斟酌 卓尔不群 文笔拙劣

D.邂逅 亵渎 解送 不屑一顾 歌台舞榭

2.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沧海一栗 厉兵秣马 陈词烂调 哗众取宠

B.丰功伟绩 缄口不言 功亏一篑 变本加利

C.拙发难数 含辛如苦 修葺一新 前仆后继

D.平心而论 乔装打扮 融会贯通 凤毛麟角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石油价格一再攀升,目前,已成为提高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解决的问题。

②与会的很多国家认为,严厉打击国际恐怖活动无可厚非,但草木皆兵,随意扩大战争范围,则轻率。

③中国方面表示,将就美国家具协会指责中国家具存在倾销问题向美方作出 。

④要建立主体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体系,合理教育资源,努力使我市现代化教育设备和办公条件处在全省领先地位。

A.亟待 失之 回答 配备

B.急需 有失 遏止 配置

C.急需 有失 答复 配备

D.亟待 失之 答复 配置

4.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陈水扁不断散布台独言论,干着分裂国家的勾当,这些危言危行总有一天会成为套在他脖子上的绞索。

B.“绿箭足球队”是在阿贝蒂的支持下成立的,曾经创造了无数辉煌,现在又因他撤资而解散,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C.为了攻克研制火箭新型燃料的技术难关,全体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反复试验,无所不用其极,终于获得了成功。

D.这次考试有道题本来我会,却因为粗心写错了公式,丢了10多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根据财政部统计,近几年来,每年直接由行政支付的会议经费达十亿多元,(有关方面认为实际耗资远大于此)且有与日俱增之势。

B.但是每一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具有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呢?

C.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孩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不能用于十五、六岁的小伙子。

D.“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西部开发一定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把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决不能走以牺牲环境求得发展的老路。

B.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何种贡献。

C.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上,我曾一度徘徊了很久,最终还是选择了理科,因为听说学理科大学毕业后更有机会到国外去发展。

D.月球探测工程是我国进行深空探测所迈出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继人造卫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第二个登上月球的人

1969年7月16日(星期三),美国东部夏令时间9时32分,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的庞然大物——土星五号火箭,在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基地吐出浓烟和橙色的火焰,直插云宵,它使地面为之摇动。震波在10秒钟之后传到5公里外的看台,使铁皮屋顶嘎吱作响,附近的窗户都被冲开。然后,这个3000多吨的飞行器,努力克服地球的引力徐徐上升,沿着阿波罗10号开辟的天路向月球进发。第四天经过了一番紧张的操作后,准确地进入了离月面104.6公里的环绕月球运动的轨道。

阿波罗登月舱和指挥舱在绕月球运动的第13圈开始分开,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的登月舱按时发动降落用的发动机 ,沿着一条弧形路线飞向月球。当逐渐靠近月球表面时,发动机的推力也逐渐增加,至登月舱离月面2195米,距降落地点约8公里时,根据计算机的命令将登月舱艇转至近似直立的状态。这是舱内的宇航员第一次精细地观察月面目标——静海。那是根据无人驾驶飞船拍摄的照片,选定的五处平整地点之一。当登月舱迫近降落目标时,宇航员突然发现,自动寻找目标的装置正把登月舱带进一个足球场大小,且充满巨大的圆形石头的坑穴里去。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赶快抓紧手操纵杆,调整登月舱的飞行位置,它花了19秒钟才找到一个平整的地点。然后,这艘小船慢慢地减缓速度降落,直到登月舱里的一盏蓝灯闪亮,表示登月舱已安全降落月面。在这关键的时刻,宇航员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宇航员手操纵调整,而是按自动寻找目标装置将把登月舱带进那个充满巨石的坑穴里,在那里降落时登月舱细长的脚可能会由于巨形圆石或意外变化而被折断,或者降落在陡坡上,登月舱就会翻转,宇航员乘坐的登月舱将无法起飞返航。

阿波罗11号安全降落后,指挥长阿姆斯特朗立即以极其兴奋的心情,向地面控制中心报告登月舱安全降落的消息。他兴奋的心情使他的心跳从平常的77次升到156次。

1969年7月20日(美国东部时间)阿姆斯特朗从登月舱出来,在5米高的小平台上呆了几分钟,然后他伸出左脚,慢慢地走下扶梯,在每一级扶梯上稍微停一下,以使身体能够适应月球重力(相当地球六分之一)的环境。他走完九级扶梯共花了三分钟。在美国东部夏令时间下午10时56分,他用左脚疑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月面。这是月球上的第一个人类脚印。接着他鼓起勇气将右脚也站到月球上。这时他说: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这是跨了一大步。

至此,人类几千年来渴望登上月球的梦想实现了!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对科学家来说,那是研究月球和地球起源与演化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在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后19分钟,奥尔德林也踏上月球,成为人类第二个踏上月球的英雄。由于现代通讯的奇迹,地球上有几亿观众在电视机里看到了宇航员踏上月球的第一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此,人类的疆域也由地球扩大到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岛屿”——月球。

7.对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飞行器重达3000多吨,在发射升空时,震动很大,所以,5公里外的监测站10秒钟后就监测到了地震波。

B.“3000多吨的飞行器,努力克服地球的引力徐徐上升,沿着阿波罗10号开辟的天路向月球进发”这句话说明飞行器飞行困难,燃料不足,推力不够。

C.阿波罗11号紧跟在阿波罗10号后面,沿着阿波罗10号开辟的道路向月球进发。

D.阿波罗11号飞船经过了四天时间,才准确进入了离月面104.6公里的环绕月球运动的轨道。

8.对登月舱安全降落月面过程的说法正确的一 项是()

A.宇航员坐在登月舱里,在绕月球运动了13圈后就开始登陆月面了。

B.登月舱靠近月球表面时,宇航员控制着发动 机,逐渐增加发动机的推力。

C.登月舱离地面2195米,距降落地点约8公里时,会自动将登月舱艇转至近似直立的状态。

D.舱内宇航员精细地观察月面着陆目标,最终选定了五个平整地点。

9.对奥尔德林第二个踏上月球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阿姆斯特朗乘坐的是阿波罗10号飞船登月的,他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奥尔德林是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的,成为人类第二个踏上月球的英雄。

B.当登月舱迫近降落目标时,奥尔德林驾驶的登月舱自动寻找目标的装置把登月舱带进了坑穴里,从而失去了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机会。

C.阿姆斯特朗在登月舱迫近降落目标时,没有按自动寻找目标装置的指令行事,而是赶快抓紧手操纵杆,调整登月舱的飞行位置,避免了登月舱翻转等现象的发生。从而走在了奥尔德林的前面。

D.在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后19分钟,奥尔德林也踏上月球。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使得两人不能同时踏上月球。

10.对“这是月球上的第一个人类脚印”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第一个人类脚印”是史无前例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B.“这第一个人类脚印”使人类几千年来渴望登上月球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C.“这第一个人类脚印”意味着人类的疆域由地球扩大到了月球。

D.“这第一个人类脚印”是指阿姆斯特朗从登月舱下到月面时所走的那个左脚印。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②,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③。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④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⑤’,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⑥人,多逋负⑦。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始列为九卿,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释】①洗沐:沐浴,此指休假。②大父:祖父。行:辈。③算器:竹制器皿。④推毂:推车,此处借言推举人才。⑤赍:携带。⑥僦:运输。⑦逋负:拖欠,此指亏欠承办运输的钱款。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存诸故人,请谢宾客谢:拜谢

②每五日洗沐洗沐:休假

①与官属言,未尝名吏名:名称

②与官属言 属:同“嘱”,叮嘱

①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匮:缺乏

②常引以为贤于己 以为:认为

①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稍:逐渐

②山东士诸公以此…… 山东:崤山以东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①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①以武安侯、魏其时议

②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

①常引以为贤于己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①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②设九宾于庭,臣乃敢上璧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郑庄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①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②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③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④推毂士及官属丞史 ⑤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 ⑥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庄喜好交友,乐于助人,每逢休假日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拜谢宾朋,往往通宵达旦。

B.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并推荐贤士和属下的丞史。

C.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受其影响,在朝廷议事时,常常随声附和,迎合皇上意旨,从不随便说是论非。

D.文末司马迁一段话启示后人在交友时,要慎重,要以情待人,不可以富贵贫贱为原则。

第 II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四、(18分)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4分)

译文:

(2)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3分)

译文:

1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7分)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①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 絮。

长门事②,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③。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漕:漕司,官职名。移:调任。②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③娥眉曾有人妒:是说陈皇后与汉武帝不能重好,是由于她被人嫉妒。

(1)根据题意填空。(3分)

①词有小令、中调和长调之分,本词属于其中的。

②辛弃疾是 的一个爱国词人,他登临京口北固亭,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及其业绩,心潮激荡,写下的一首优秀爱国词章是 。

(2)作者写陈皇后与汉武帝的故事,其用意是什么?(2分)

答:

(3)有人说“闲愁”二字说得轻巧,却极为沉痛,故用“最苦”二字点明。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作简要说明。(2分)

答:

17.按原文填写括号里所空缺的内容(任选两小题)。(4分)

(1)《离骚》中表达屈原在漫漫长路中求索的诗句是:

(2)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而不见舆薪。(《齐桓晋文之事》)

(3)远而望之,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春从心出

刘心武

①愿乘火车,喜欢那窗外舒卷的田园画面;愿乘轮船,喜欢那船头劈开的浪花飞溅;愿乘飞机,喜欢那舷窗外的云海无边……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

②愿有机会,被准允一个人进入没有演出的剧场,随便选一个适中的座位,静静地坐在那里,凝望那垂闭的大幕,在万籁俱寂中,以回忆,以想象,以对自己钟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的深深感激,以对艺术的敬畏与对审美的忠贞,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活剧,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神秘莫测,难以言喻……啊啊,那是怎样的一种超级享受!

③当近照堆积如山时,我们厌倦了摄影,甚至消退了清理回味的兴致。可是,我们对旧照片的窥视欲却久盛不衰。难道,非得当岁月梳篦过的残照,零星如梳齿上的断发时,我们才能懂得珍惜,生发出琴弦般颤动的情愫么?

④以往,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总觉得那陈列出的新书,有许许多多都应该抓紧购买,而自己囊中羞涩,欲壑难填——甚至仅仅是站在书店的橱窗前,便有一种受到特殊刺激的感觉,怦然心动,难以自持;常常是,进去时拼命告诫自己不得癫狂,而出来时却囊空如洗,抱着一大包书,踽踽独行在长街之上,因为连乘公共汽车的钱也没留下,步行抱书回家真乃苦难的历程……及至回到家中,洗手沏茶,仰坐观书,那一份悠哉游哉的劲头,噫,亚赛小神仙!如今呢,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那些花花绿绿的出版物,虽然呈现着满坑满谷之势,不像以往那样隔着柜台,大半还得有劳售货员取拿,可以随意自选,浏览听便,可是,竟往往很难遇上一两本想买下的书,甚至带去打算购书的费用,竟有花不出去的苦闷;终于淘出购得数种,打“的”回到家中,照例洗手沏茶,倚在沙发上展读,那纸张没得说是雪白挺括的,装帧得也颇称“雅皮”,但仅是头一章,便几乎每页都有别字蹦出,如沙石硌牙,好不扫兴!

⑤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书林杂芜,仍要耐心从中淘出善本精品,人生诡谲,仍要坚韧地追求活着的真谛。

⑥冬去春来,朋友打来电话,兴奋地报告,他那窗外的晴空中,出现了多年不见的南来雁群,一会儿呈一字,一会儿呈人字,跃然翩飞,引出他心中酽酽的诗意,多年不曾写诗的他,一时竟挥就了五首新作!放下电话,我也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生命都只有一次。生命中的青春也只有一回。我们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也只有那么一段。这都很像北国的春天,会飘然而至,绣出万紫千红,却又会匆匆而去,甚至伴随着阵阵沙风,在你不经意时,已经落红满地。现代人里,谁还会像林黛玉那样哀伤地葬花?一时间你会觉得有许多俗众熙熙攘攘,无情地在你跟前践着落花去追名逐利,于是你惆怅,你喟叹……但是,我鼓励自己,也劝告别人,像我那朋友一样,诗意地看待生命,看待青春,看待成败得失,看待生关死劫;须知,有一种春天是永存的,那便是从心灵滋生出来的,大雁跋涉般的豪情……

18.作者用“以往,害怕走进书店”和“如今害怕走进书店”的不同感受作对比,其用意是什么?(4分)

答:

19.作者在文中具体写了哪几个方面的人生旅行?(6分)

答:

20.为什么作者“乘火车,喜欢窗外舒卷的田园画面;乘轮船,喜欢那船头劈开的浪花飞溅;乘飞机,喜欢那舷窗外的云海无边……”?(4分)

答:

2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想一个人进入没有演出的剧场,静静地坐在那里享受,说明他是一个孤独清高的人。

B.“琴弦般颤动的情愫”是指对人生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C.“零星如梳齿上的断发”比喻岁月流逝。

D.作者现在害怕走进书店,即使走进了书店,竟有花不出去钱的苦闷,这说明作者治学严谨,憎恨劣质书、盗版书。

E.作者写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的目的,是想要大家都来分享其朋友的快乐。

六、(12分)

22.阅读下表内容,用简明得体的话概括表中提供的信息。(4分)

高中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种类抽样调查统计表:

篇5:七第一次月考语文

七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时间 :120分钟总分:150分

亲爱的同学,又到了展示你才能的时刻了,别匆忙,别慌张,请你微笑着拿起语文试卷,愉快地接受检验,相信你平日的辛勤耕耘定会在这里收获到累累硕果。命题:吴汉

一、语文知识与运用(30分)

1、根据语境及拼音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字。(4分)

打开心灵的窗口,睁开敏ruì()的眼睛,莫让一切都随风。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rǎo()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fán()恼之泉。一个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悲惨的结局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南辕北zhé()。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3分)

A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B有人说:“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提高。”这真是舍本逐末的说法。....

C他们个个生机勃勃,决心大干一场。....

D这篇文章观点十分新颖,见解十分深刻,的确不同凡响。....

3、指出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了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患措施。

B突然,狂风和暴雨一齐倾泻下来。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D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正式启动,拉开了全国一项大型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序幕。

4、仿照画线的句子,在空白处填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4分)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对人类有特殊贡献的人,几乎都是爱读书的人。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5、情境说话。(4分)

小刚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李大爷说:“小刚,你真可爱啊,我刚晾的被单也锦上添花了。”

(1)你听出李大爷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小刚,应该这样回答李大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知识积累:(4分)

中国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________>>,喜欢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我们学校正在开展“让爱心在行动中成长”暨“做文明复中人”的活动,请你就其中的一个方面,策划活动步骤,并拟写一句爱心箴言或者做文明复中人的宣传标语。(8分)

活动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爱心箴言或者宣传标语: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8、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每空1分)

(1)独坐幽篁里。

(2)峨眉山月半轮秋。

(3)此夜曲中闻折柳。

(4),凭君传语报平安。

(5)我寄愁心与明月。

(6)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7)《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

是:。

(8),;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雄雌?

文言文欣赏(15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

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

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

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

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

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伤仲永:②宾客其父:...

③泯然众人矣: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10、翻译下列各句。(4分)

⑴、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

⑵、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

11、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3分)

三个阶段:①童年时期。

②少年时期,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泯然众人矣”。

12、方仲永由神 童论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语句)(3分)

答:①、“”②、“”

③、“”

13、你从方仲永故事中明白了什么?(3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最后一课(节选)(19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

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

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

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

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

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

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

去的国土的敬意。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

——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

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

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

了——,你们走吧。”

14、老师为什么在最后一课时穿戴礼服?郝叟等人为什么坐在教室里?(用原文

句子回答)(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选文的第二段加点的“这种方式”指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和号声后“脸色惨白”?(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7、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写了“法兰西万岁!”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8、选文的最后一段用了______、______、描写。(3分)

19、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3分)

(二)我长大了(21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

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

行车捎我一段。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

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

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

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

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

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

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

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

却一定是长大了。

20、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3分)

21、文中画线句子是描写,作用是(4分)

22、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

些惭愧”?(4分)

23、文中“撞人”和“吃晚饭”是(详写,略写),而照顾老奶奶却是_________(详写,略写)。请从括号号中选出答案填在横线上。(4分)

24、“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

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三、作文(5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别人犯忌

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

时,我们学会了关心„„

请以“学会”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下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一、1、敏锐困扰烦恼南辕北辙

2、D3D4、示例:读书,使人知识丰富,通情达理;读书,使人生命焕发光彩,前途充

满光明;评分:最佳答案是各仿前后一句。若只仿前或仿后,但其格式正

确可以给分。若格式不对,全扣。

5、略。

6、略。

7、略。

二、8、略。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第④个没有写出所通之字不得分。

①伤仲永: 哀伤,叹惜②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

③泯然众人矣:完全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攀”,牵,引。...

10、翻译下列各句。一题2分:关键字一分,连贯一分。

⑴、关键字:自是立就 文理观者。

译: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⑵、关键字: 夫 固反问语气

译:现在那些没有先天的禀赋,本来就是普通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普通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11、①敏捷,天赋极高。②衰退。③平庸或者衰竭。

12、答:①、“父利其然也”②、“ 不使学”③、“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3、答:一个人的成才,后天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14、⑴老师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

⑵郝叟等人坐在教室里,是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15、坐在教室里上最后一堂法语课。

16、钟声和号声宣告了最后一课的结束,宣告了阿尔萨斯从此将被普鲁士占领,对于一位爱国之士来说,韩麦尔先生感到内心悲痛,精神受到沉重打击。(意思对即可)

17、这是韩麦尔先生对祖国必胜信念的体现,也是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意志的集中体现。(意思对即可)

18、神态动作语言

19、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20、希望早点进入中学早点成为大人

21、环境描写作用:为下文写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

22、因为我的车撞人了,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23、详写略写

篇6:七年级上册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应(yīng)和 黄晕(yūn) 花苞(bāo) 化妆(zhuāng)

B、酝酿(yùn niàng) 着(zhuó)落 烘(hōng)托 澄(chéng)清

C、淅沥(xī lì) 抖擞(shǔ) 发髻(jì) 瞭(liáo)亮

D、悋(lìn)啬 棱(léng)镜 静谧(bì) 窠(kē)巢

2、为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一项,使句意准确、完整:( )3分

雨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春天的雨 ① ;夏天的雨 ② ;秋天的雨 ③ ;冬天的雨 ④ 。

A、①清新而又娇媚 ②热烈而又粗犷 ③自然而又平静 ④端庄而又沉静

B、①热烈而又粗犷 ②端庄而又沉静 ③自然而又平静 ④清新而又娇媚

C、①清新而又娇媚 ②热烈而又粗犷 ③端庄而又沉静 ④自然而又平静

D、①热烈而又粗犷 ②自然而又平静 ③清新而又娇媚 ④端庄而又沉静

3、根据语境仿写句子,构成排比:2分

有理想,才会有追求。鲜花有理想,才会用美丽装扮大地;蜜蜂有理想,才会用辛劳酿造蜜; , 。

4、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潮平两岸阔, 。 ,江春入旧年。

(2)《天净沙 秋思》的主旨句 。

(3) ,随君直到夜郎西。

(4) 《观沧海》抒发气吐山河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 。

(5)王湾《次北固山下》 , 。”

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

5、(1)①《朝花夕拾》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他的主要著作还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等。1分

②《朝花夕拾》的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2分

A《狗猫鼠》 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

⑵、我们每天都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大自然遭到了人类的破坏,为了使我们周围环境更美好,请同学们在留言板上留言:(3分)

二、阅读理解(28分)

(一)阅读古诗《观沧海》,完成题目。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诗中用一“ ”字统领全文,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2分)

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世说新》二则完成题目。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七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解释下列黑体的词(4分)

① 雪骤 ②差可拟 ③相委而去 ④入门不顾

9、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文(4分)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0、“寒雪日、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1、《陈太丘与友期 》这篇短文给了我们在待人处世方面什么启示?(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6-18题。10分

别丢了坎蒂德

①儿子打来电话,没聊上几句我就急着问他:“坎蒂德怎么样了?他走了吗?”

②儿子笑起来:“妈,你怎么这么惦记他呀?我都嫉妒了。”

③儿子在英国剑桥CSR公司工作。刚上班的时候他就告诉我说,与他对坐的是一个葡萄牙人,名叫坎蒂德。坎蒂德的工号是12号,年纪不大,尚未娶妻,却是这个公司地道的元老级人物了。公司排前20个工号的只剩了三个人,只有坎蒂德一直没有当官,不是因为他缺乏能力,而是因为他不感兴趣。“他可牛了!他是全公司员工在技术方面请教的中心,据说他的钱多到可以在伦敦买上几栋楼呢。”儿子说,就是这个很牛的坎蒂德整天穿得叫花子似的,上下班骑一辆破自行车。“他是刻意藏富吧?”我问。儿子说:“我看不像。他的兴趣不在吃穿用度上。”

④当官没兴趣,吃穿用度也不讲究,那这个坎蒂德“情感的出口”究竟在哪里呢?

⑤儿子说,坎蒂德是个“超慈悲”、“超热爱大自然”的人。他去了一趟养鸡场,看到速成鸡被囚禁在不能转身的笼子里,参观者被告知不可大声讲话,否则这些心脏特别脆弱的鸡就会被当场吓死,回来后,他就开始吃素了。他说,他好可怜那些鸡;他还说,有时候会莫名思念那些鸡,很想去探视它们,却又没有勇气。

⑥三个月前,坎蒂德利用休假回到葡萄牙,投了一笔巨资。儿子让我猜猜他买了什么。我说:“别墅?土地?度假村……”儿子说:“都不是,他买了一片森林。”

⑦休假结束回到公司,坎蒂德每天惦念他的森林。他把森林的照片一张张翻给同事们看,像炫耀自己年轻貌美的未婚妻。他告诉我儿子说,他准备辞职,回家去照顾他的森林。他在英国置办了高档的摄像机、照相机、放大镜、显微镜,说是回去后要好好观察研究森林里的各种植物与昆虫。

⑧坎蒂德是在12月2日那天离开剑桥的。临走前,公司的同事们按惯例为他“凑份子”送行。一笔可观的英镑打到了一张卡上,送到了他的手中。他一拿到那张卡,立刻让我儿子和他一起在网上查找非洲一个救助饥饿儿童的网站,查到后将钱悉数捐了出去。坎蒂德举着那张分文不剩的空卡,开心地对我儿子说:“这个,我要收藏的。”

⑨我多么愿意让儿子一辈子都与这样的人做同事啊!“不要丢了坎蒂德。不管多远,都与他保持联系吧。”我这样嘱咐儿子。

12、文章⑤-⑧记叙了坎蒂德的几件小事,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用一句话概括事件,用简洁的词语概括人物品质)

13、读第⑧段划线句子,说说坎蒂德收藏那张空卡的原因是什么。(3分)

14、题目“别丢了坎蒂德”有怎样的含义?(4分)

三、写作(45分)

15、题目:在你的人生道路上,你也曾经历过对你产生深远影响的事情吧。请你以“难忘的经历”为题,写一篇文章,让老师、同学了解你所经历的事,共享你的人生收获。

写作要求:

1、字数不少于500字。2、书写工整,语句通顺。3、内容丰富,有真情实感。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B

2、C

3、河流有理想,才会用毅力奔向大海……

4、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寄愁心与明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鲁迅 CA、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行动,保护大自然。B、绿化造林、大兴水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C、关爱大自然,就是关爱我们的生命线。二、阅读理解

6、观

7、运用虚实结合,想象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大海的广阔浩大,体现了诗人的博 大胸襟,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8、骤:急 差:大体 委:舍弃 顾:回头看

9、(1)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2)正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10、营造了一种和睦,幸福,书香门第的气氛

11:1.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要言而有信2.要知错就改

12、参观养鸡场,回来后改吃素;花巨资购森林,并辞职回去照顾。乐于慈善 有爱心

13、那张空卡凝聚着他与同事的友谊;能使他能想起做善事的快乐。

上一篇:中考数学的复习方法有哪些下一篇:初一下班级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