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总结反思

2024-04-11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总结反思(通用12篇)

篇1: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总结反思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总结反思

对于这次考试,总体感觉不够理想,拿到试卷后,满眼尽是六七十分的学生,简直是惨不忍睹。

看到这样的分数,自己非常难过,感觉非常对不起学生,是我有限的教学能力限制了他们无限的发展,是我有限的责任心,导致了他们有限的分数。痛定思痛,当提起一个教师真正的责任心,全心全力于教学,像对待自己初生孩子般那样来对待别人的孩子。对于此次考试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础题中的诗词默写和填写生字依然有总分学生失分较高 这两个题目本属于送分题,但是得分情况并不理想,全班只有10人满分,错得比较多的字依然是“骥、轩、潭、嶙峋、磬”。

二、病句修改出错率过半

病句修改全班只有18人做对,不足一半,对于病句修改在学生语法学习还不够充分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多总结一些典型病句,并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以此来提高病句的判断能力。

三、4-5小题语言运用题得分极低

第4小题失分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只会判断某个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但是对于用修辞手法造句还是无从下手。

第5小题也是一种第一次出现在学生眼中的新题型,很多同学也是找不到北,对于这类题目主要是加强他们的审题训练,并学会分析与概括。

四、文言文阅读得分相对较高

此题是整个试卷中学生完成最好的题目了,满分13,平均得分在10分以上。得益于之前对翻译的逐个背诵跟踪。看来此方法还得继续加强。

五、课内阅读得分超低

本题满分12分,平均得分5分左右,失分点有两个,一是学生对于“象征”不属于修辞手法而是写作手法的认识不够,二是学生缺少对句子的微观分析能力。

六、现代文阅读得分较低

此题的主要失分点有两个,一是学生对于描写手法的概念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第二是学生的阅读分析、概括、综合能力明显不足,使得学生的思维不够全面,因而对于得分点的回答也不够完整。

七、名著阅读得分超低

本题本8分,但学生的平均得分率只有4分左右,满分的只有7人。这个题目属于死记硬背型的,以后能过加强背诵来提高这一题的得分率。

八、作文情况不妙

作文中最大的问题依然是书写问题,其次还有五六个同学字数不够,得分在20以下,一位同学竟然没有写作文,实在出人意料。作文的内容也较为单调,基本上都是发烧感冒类的,缺少新意。对于作文,在学生们生活阅历有限的情况下,一要加大他们的阅读量,二是要进行系统写作训练。

这是七年级入学来的第一次考试,它让我全面了解了学生,也全面了解了自己。自己一定从新出发,努力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探寻语文教育的新方法,争取使孩子们的学习能有一个更高层次的飞跃。

篇2: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总结反思

赵学清

经过近两个月的学习和老师的培养,学生逐渐养成了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一些答题技巧,因此学校组织了第一次月考,结合月

考实际进行一下阶段性反思。

一、命题思路

本套试题满分为120分。分为“基础知识、课内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课

外阅读理解、写作”五大版块,能针对学生和教学实际,知识覆盖面广,难易适

度,特别是针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做到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同时考查能力。及格率:92%优秀率:23%。

二、答题情况

试卷第一版块“语言积累”共7个小题,满分25分。学生得分普遍较低,因为复习的不太充分,出错原因在于落实环节力度不够。尤其是能力较差的学生

需要老师个别辅导、落实到位。第二版块“文言文阅读理解”,《论语》难度适中,出错主要在于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尚未形成,不能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对关键词句不能准确推断第三版块现代文阅读,错误主要集中在学生对文章的阅读不求甚解,理解不够精

准,因此答题往往隔靴搔痒,不能切中要害。课内阅读《走一步 再走一步》错

题比课外的还要多。第四版块课外阅读,共20分,一首诗和一篇记叙文发挥弹

性较大,得分较高。

第五版块“写作”,50分,以“一次不平常的经历”为题,关注新入学的学生心

理,关注学生独特的体验,一般学生能审清题意要求,扣住“不寻常”来写,达

到中等水平,但要想写出新意,则需在立意上下点工夫。例如:缺少创新、内容

老化,不会细腻的情景描写和形象的语言描写,使得原本平淡的内容更加逊色了。个别学生写错了标题,以至于扣了很多分。

三、教学措施

1、本次考试中有些试题类型可能在教师平时教学中注意不够、练习不到位,大家对新课标形式下的考试百倍关注,也心存疑惑,希望大家多学习各地教学模

式新动态,对自己教学有指导意义。

2、古诗词教学时既要抓背诵,还要注重疏通文意,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

背其文还要解其意。

3、以练带讲,抓好基础,抓实基础。

一般而言,语文基础知识主要指:字音、词义、熟语以及关于阅读、鉴赏、修辞、写作等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主要指:分析概括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读题审题

能力、规范表达能力等。这些基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考试的成绩。对语言

基础知识部分,我们认为必须加强训练,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熟练运用的能力。自编自选,组合印刷,反复强化,安排每天五分钟限时训练,让学生对考点及其

题型做到了然于胸,同时要注意落实到每个学生。对其他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在复习过程中也必须讲解清楚,有明确要求的训练。

4、广大教师要从自身重视课外阅读,以身作则感染教育学生,形成博览群书的教学氛围。现代文阅读考试中所占比重大,能力要求高,学生得分难度大。由于现代文阅读考查目标的多元性(主要是阅读能力,如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感悟能力、审美评价能力等),大多数学生都感到很棘手,是复习中的难点之一,如果缺乏系统的训练观念,漫无边际或零打碎敲,必然会事倍功半。现代文阅读要围绕课标的能力要求,实施“分项训练”的策略,不能一味地做题讲题、就题讲题。复习中务必做到“三个准确”:一是准确理解《课标》中关于现代文阅读的具体要求,领会其精髓。二是准确地选择训练材料,不求其杂,但求其精;不求其多,但求其真。三是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训练情况,评价准确才能导向正确,尤其是主观题的答题要旨要确保准确。

5、要高度重视作文教学,不光要求写作数量,还要注重给学生讲写作技巧,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怎样拟一个吸引人的题目?怎样设计精巧的结构?怎样描写人物、景物等这些写作方法,如果老师不教,只靠学生去悟,写作水平的整体提高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一,储备要宽。要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了解时代脉搏,注重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评价生活,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此外,要多读书报时文,占有鲜活材料。只有生活储备丰富,知识储备充足,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才有了创新的基础。

第二,审题要准。审读都是最初的关键一步。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在教学和复习中,要提高学生审读材料的能力。审读能力以思维能力为基础,因此,培养思维能力乃是关键中的关键。

第三,要求要严。一方面,要给写作以自由度,由“戴着镣铐跳舞”变为“放飞的风筝”;另一方面,对写作的基本素质诸如标题、书写、用词、标点等各方面要严格要求,字要规规矩矩书写,词要反反复复推敲,句子要认认真真组织,苦练写作基本功。此外,质量要以数量为基础,作文训练必须达到相当的数量。作文训练应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的始终,训练要在文化、文气、文品上下功夫。

6、狠抓答题规范,提高应试水平。

篇3: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总结反思

一、激发情趣

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 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如何让新生对已产生乏味的语文表现出惊异, 是我们教学组织者首要任务。基于这一考虑, 我从赞美语文和介绍诗情画意的内容入手, 使学生表现出对语文的惊异感。我设计如下教学内容是:同学们, 语文是一杯滋味甘醇的美酒, 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让人心驰神往;语文一片是浩瀚无垠的大海, 让人尽情遨游。在初中语文教材中, 语文, 是来自朱自清的和风细雨;语文是梁衡对夏的紧张热烈、急促的感悟;语文是何其芳对秋的绚丽色彩的描绘;语文, 是老舍笔下济南冬天的清透与秀气。沈复的《童趣》让人重温童稚时代的种种情趣, 感受别样的物外之趣;法布尔的《绿色蝈蝈》让人认识活灵活现的蝈蝈, 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童话大师安徒生让人了解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径, 教育人们不能弄虚作假。总之, 初中语文教材会让我们树立像曹操“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的人生志向;会让我们学会莫顿·亨特《走一步, 再走一步》中的“面对困难, 化整为零, 化难为易”的战胜困难的方法;像席慕蓉的《贝壳》会让我们懂得认真对待活着的每一天, 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让我们生活更美好。因此, 语文如一壶香茗, 让我们心境澄明地品味;如一曲天籁, 让我们心如止水地聆听;如一杯芳醇, 让我们不知不觉地沉醉。

二、养成习惯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语文我们不只应该喜欢他, 而应该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做到:

养成认真诵读的习惯。做到琅琅诵读:读出语气、语调、节奏、自然恰巧的句间停顿, 在诵读中领会内容, 领悟情感。 (读、思、悟)

养成认真预习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做到认真阅读课文, 阅读中遇到生字词等“拦路虎”, 不要绕过去, 要充分利用《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成语字典》《古汉语词典》解决困难, 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细读课文找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画出或记入预习笔记。 (读、思、记)

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听课必须有“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 而且集中注意听课至关重要, 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 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 目的是向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 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 同时记好课堂笔记。 (听、想、记)

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做到书写规范、工整, 保持书写页面的整洁, 尽量不涂改, 即使有错, 也不随意涂改, 只是将错误部分用两条横线划去, 同时做到书写内容的上下平整。 (美、齐、洁)

养成认真复习的习惯。俗话说“温故而知新”, 就是通过复习过去的知识得到新的收获。做到:尝试回忆课堂内容, 再现老师上课内容, 理清知识点;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过程;记住知识点。 (想、理、记)

养成认真做读书摘记的好习惯。读书看文章是完成以下表格:

课题:《 》

作者:《 》

出处:《 》

好词:《 》

好句:《 》

文章内容和中心:《 》

读后的感受或启发:《 》

三、习得方法

语文学习除了有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外, 至关重要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语文学习中的常用方法有:

(一) 利用书本做笔记的方法

在书本上做记号。用方框框出生字难词, 利用直线表示重要的内容;在书上做批注。利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文采优美的句子, 注明修辞、描写方法, 标明动词、副词、叠词或一些修饰词。

(二) 利用课堂摘记本做笔记的方法

记要点;记重点、难点;记老师补充的内容;记老师着重指出最易混淆和最易搞错的内容;记老师分析和同学讨论的思路;记总结性的语言。

(三) 利用阅读材料运用良好的阅读方法形成优良的阅读品质

逐段阅读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或关键词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归纳全文的主旨明确阅读的要求, 回到阅读材料中筛选可以作答的关键词句;针对不同的阅读题型采用不同的阅读作答句式。

内容概括。运用“谁 (什么) + 因为什么原因+ 干什么 (怎么样) + 结果”的句式进行表述。

语言赏析。修辞方法类。生动形象表现 (突出强调) 某一对象的什么特点, 体现什么情感;描写方法类。传神地表现某一对象的什么特点, 体现什么情感;形象概括。找出体现人物特点的各种描写方法, 归纳人物的形象特点;句意理解。找出句子表述的关键词, 将关键词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评价鉴赏。陈述自己的看法, 结合材料的内容陈述自己的看法的理由。

总之, 语文学习重在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 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摘要:面对刚进入初中校门对语文学习满脸疑惑的初中生, 如何让他们学得愉快、学得轻松是每位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沉重地话题。本文拟从激发情趣、养成习惯、习得方法入手探讨解决的方法。

篇4: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依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充分了解学生实际,如何用好、用足教材,在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让学生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就目前的新教材来看,它更加注重学生预习习惯、边读边思考的学习习惯和各种学习和理解能力的培养,相反,对于一些语文知识点的要求则略显模糊。如标点的使用、句式的了解和训练等等。就七年级的初中生而言,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只有真正知道学生想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以及他们的认知规律等等,才能在预设教材时,有一个正确的预测,使教学过程更加合理化,贴近学生实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不断完善,优化课堂

课堂是教材呈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终身受益。但是,学生刚由小学转到初中,教师的指导也尤为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方法,使课堂达到最优化。此外,教师应特别注意不要为了所谓课堂教学的“完美”而一味地勉强学生,导致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三、挑战自我,不断成长

篇5: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总结反思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七年级语文老师第一次月考总结会发言

其实作为一个新老师,一个职场小白,没有任何经验可言,更多的只能说是大家相互之间的一个交流___。

作为语文老师,在七二班上课还好毕竟是班主任有那么一丢丢权威,纪录问题不用怎么管,但也有可能因为是自己班级里的学生看哪哪不顺眼,也会浪费一点点时间管理纪律。在七一班上课和七二班完全不同的感觉,学生本身也比较活跃,爱开玩笑,语文课我也不希望上成死气沉沉的样子,所以比较轻松愉悦,但是也因此会造成玩笑开完之后收不住,但是也好在我本身可能比较严厉,在班里也是阴晴不定,所以对纪律严格控制一下就收住了。

至于作业方面,我对作业的要求首先应该是保量,数量保证,每个人的作业都完成的前提下再要求质量,在开学之后连续一个月的严格检查作业的情况下,现在七二班和七一班的作业的完成度基本可以保证。下一步的目标应该就是严格要求保证作业完成质量。

语文课文中大量的背诵默写部分,刚开始的时候,很想掌握每个同学的背诵情况,于是第一课的背诵,我一人听了4遍,这之后有的同学可能还是不会,但是我都已经能够背诵了。随着接下来课时以及班主任工作的繁忙,到第四课古诗背诵的时候,我只能挤时间,就算在楼道里抓到一个学生也在跟着我背诵,就这样也只听了一个班里的一部分同学,在和其他老师交流经验之后,我决定背给组长,组长背给课代表,我随机抽取学生提问。默写方面,我利用晚自习的时间默写,然后挑取错别字较多的学生抽空就找我来默写,直到没有错别字为止。

作为二班班主任感觉自己更多的是以班主任的姿态来和他们沟通,缺少了语文老师的身份。另一方面作为一班的语文老师,这可能也是我对刘老师较为愧疚的地方,很多不写作业默写错的多的学生都是刘老师在帮我督促和教育,作为任课教师与学生沟通方面应该是我下一步要向在座各位优秀教师学习和加强的地方。

以上简短而又粗略的发言,纯属小小的___和交流,还望各位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范文仅供参考

篇6: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第一、二单元,总分120,其中卷面分5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5分)

1.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4分)

(1),可以为师矣。

(2),不亦君子乎?

(3),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士不可以不弘毅。

2.根据提示默写句子。(4分)

(1)孔子在文中论述了“学”和“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为他人着想,做到“。”那么构建和谐社会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中句子回答)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7分)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理想是导引方向;

理想是,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而不可既,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缀连()脊梁()..

(2)用“罗盘”“船舶”这两个词给文章填空。(3分)

(3)文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应改为。(2分)

4.综合活动。(10分)

班上开展下面两项趣味语文活动,相信你能一一参加并完成。(10分)

① 成语接龙。根据示例在下而成语后面连接出三个成语。(4分)

例:车水马龙一龙马精神一神通广大一大张旗鼓

表里如——、————

② 拆字游戏。将某些字拆开,常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一些道理。请依照范例从下面提供的字中选一个拆开,说出所悟。(6分)

例:“路”由足和各组成,说明人生的路是靠各自走出来的。

怒功悟

二、阅读(50分)

(一)①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_________(啜泣、哭泣),正_______(纳罕、纳闷)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②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_______(恐惧、害怕)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③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

④“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

⑤“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⑥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

⑦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⑧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⑨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5.将①②段空缺处填上合适的词。(3分)

6.第③段画线处运用了_______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7.第④段中画线句与下文哪句照应?(3分)

8.写出在父亲的指导下,我每往下爬一步的心理感受。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4分)

9.第⑨段中你认为哪一句能揭示文章主旨,请写出来。(3分)

10.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或得到什么启示?(请从不同角度思考,至少写出两点)(4分)

(二)老师的忏悔

比尔·克利亚是美国犹他州的一位中学老师,他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总是一丝不苟,在学生和同事中间口碑极佳。有一次,他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学生就自己的理想写一篇作文。

一个叫蒙迪·罗伯特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写开了,用了大半夜的时间,写了满满七大张纸,描述了自己的梦想。他梦想将来有一天拥有一个牧马场,他描述得非常详尽,并画下了一幅占地200英亩的牧马场示意图。示意图中有马厩、跑道和种植园,此外还绘制了房屋建筑和室内设置平面图。

第二天,蒙迪兴冲冲地将这份作业递到老师手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带着未来牧马场主人的骄傲。然而作业发下来的时候,却见第一页的右上角上被老师打了个大大的“F”(差)。

下课后蒙迪去找老师:“我为什么只得了F?”

克利亚老师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毛头小伙,郑重地说:“蒙迪,我承认你这份作业做得很认真,但是你的理想离现实太远,太不切实际了。要知道你父亲只是一个驯马师,连固定的家都没有,得经常搬迁,根本没有什么资本。而要拥有一个牧马场,得要很多的钱,你能有那么多的钱吗?”克利亚老师最后说,如果蒙迪愿意重新做这份作业,可以重新给他打分。

蒙迪拿回自己的作业,去问父亲。父亲摸摸儿子的头说:“孩子,你自己拿主意吧,不过,你得慎重一些,这个决定对你来说很重要!”

此后的岁月中,蒙迪一直保存着那份作业,那份作业上很大很刺眼的“F”一直伴随着他。然而正是这份作业激励着蒙迪,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创业,坚持不懈地不断超越新的征程,多年后蒙迪·罗伯特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一天,克利亚老师应邀带着他现在的30名学生踏上这个占地20多英亩的以“蒙迪”命名的私人牧马场。头上已经添了许多白发的克利亚老师流下了忏悔的泪水,激动地说:“蒙迪,现在我才意识到,当年我就像一个偷梦的小偷,偷走了很多孩子的梦,但是你的坚韧和勇敢,使你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

蒙迪大步走上前去,拥抱克利亚老师,并深情地说道;“老师,谢谢您!正是那次糟糕的成绩,激励着我为实现梦想永不停息地奋斗。”

克利亚老师缓缓地抬起头,面向在场的每一位学生,目光中充满着希望。

是啊,梦就是期望,有期望才会有激情,才会努力拼搏。守住自己的梦,勇敢地走下去,你就终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11.克利亚老师为什么给蒙迪的作业打“F等级?(3分)

12.蒙迪的父亲对他说:“你得慎重一些。”父亲为什么要蒙迪“慎重一些”呢?仔细阅读父亲说的全部话,反复品味其中的含义,你就会理解父亲的用心了。(4分)

13.许多年以后,蒙迪是否完全实现了他在作业中的构想?你对这一事实有什么看法?(5分)

14.过这篇文章,你从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人生道理是什么?(4分)

(三)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视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15.解释字词。(2分)

(1)稚()(2)徐()

16.翻译画线句。(4分)

①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②昂首视之,项为之强:

17.文章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8.区别下列各句中“故”的不同用法。(3分)

(1)故时有物外之趣()

(2)故作镇静()

(3)不知何故()

19.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有哪些原因?(3分)

三、作文(40分)

20.家是什么?是我们的栖身之所,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片天,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丝慰籍;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关爱之情。

请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答案

一,1。(1)温故而知新(2)人不知而不愠(3)见贤思齐焉(4)任重而道远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1)zhuìjǐ(2)罗盘船舶船舶(3)既即

②示例1 : “怒”由奴和心组成,说明人有怒便成了心的奴隶。

示例2 : “功”由工和力组成,说明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获得成功。

示例3 : “悟”由心和吾组成,说明不论什么事,我们只有用心去感受才会有所悟。

二、阅读

(一)5.啜泣 纳罕恐惧6.景物烘托人物的恐惧心理。

7.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8.我顿时有了信心——我的信心大增——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因为我在父亲的鼓励下,两次取得了成功

9.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10.1)路要自己走,但从大人那里接受知道是必要的。(2)父母不宜多替孩子包办,应该让孩子接受风雨的磨练。(3)要相信自己,遇到困难时对自己说“我能行”

(二)11.是因为蒙迪的理想离现实太远。

12.蒙迪对自己理想的描述不只是一份作业,实际上是他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他必须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因此,父亲要求他以慎重态度对待这件事。(意思正确即可)

13.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说他未能完全实现作业中的构想,可举他的牧马场只有20多英亩,距他设想的200英亩所差甚远为据;说他实现了自己的构想,可以他有了自己的牧马场为据。评价方面,既可肯定他对自己的话负责,用自己的奋斗实践它;也可肯定老师有责任心,他提醒蒙迪把理想建立在现实基础上是完全必要的。

14.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无论是从正面还是从反面,从老师、父亲、蒙迪上都可以悟到许多人生道理。学生能从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三)15.(1)稚(幼小)(2)徐(慢慢地)

16. ①夏夜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地把它们比做群鹤在空中飞舞。②(我)仰着头看,脖子因为这样都僵硬了。

17.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朴素感情。

18.(1)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

(2)故作镇静(故意)

(3)不知何故(原因)

篇7: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答案

2、傍——旁 仪——怡 尤——犹 头——投

3、D4、C5、大家送来的许多生日礼物

回忆起了往事

多么好的小伙伴啊

我在数学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6、小明晚上读书影响大家休息

张伯伯夸赞自己读书认真刻苦

张伯伯,实在对不起,我没有考虑到大家的感受,以后我会注意的!

7、略

8、(1)、把自己比做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

(2)、不要自以为是,所谓山外有山,自命清高、不凡,这种人只能像墙角的花一样,显得渺小。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不去关注其他的人或事,那么世界对他来说也会变小。

(3)、如:天空的鸟,你展翅翱翔时,世界就阔了。

二、阅读

(一)1、回忆学生时代读《千家诗》,编织了童年生活的美丽花环。

2、一方面是对从四季景物的描写选取,另一方面是对从丰富的色彩的描写选取。

(二)、1、提示:可据下文内容揣摩

2、从“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来看,这个家庭并不富裕,这5块钱有可能是他们一天的生活费;而对拥有百万家产的家庭来说,即使捐出500块钱,对他们的生活也丝毫没有影响。所以男孩的母亲这样说。

3、在经历了这次教育和考验之后,小男孩一直充满自信地做人,以奋斗和成绩骄傲地面对那些达官富贾

4、:这“捐”的意义首先是量力而为,捐出自己的一份真心;其次,你的品学,你的成绩,是你对社会最好的捐献。提示:上文母亲对小男孩说的话可作为回答此题的依据。

5、相同:都包含了充分的自信。不同:前一处指小男孩在同学们的议论中坚守自信;后一处指小男孩在后来的人生路上一直充满自信地为人处世,努力奋斗。

6、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

(三)1契:刻 若:像 惑:迷惑 糊涂 遽:立即 匆忙

2D3略

篇8: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总结反思

朱绍禹先生在论及语文教材发展变化的趋势时指出, 语文教材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教材, 是往昔时代的教材。它们是教材, 但又没有从社会一般读物中分离出来, 其为教学服务的特征并不明显。第二阶段的教材, 是我们现在应用中的教材。它们已经有了独立的地位, 有了明确的特有对象, 但还只是教师手中的工具。第三阶段的教材, 是为学生服务的教材, 它应该名副其实的成为学生手中的工具。这第三阶段的教材, 将使教学效果不再单方面的取决于教师个人的素质, 而是依靠编写者提供的条件, 教师稍加指导, 学生就可以独立阅读, 独自研究。同时由于它较少需要教师的指导, 教师也得以从传统的教材方式中解脱出来, 便于完善自己的工作。” (2) 朱先生的话, 指明了教材发展的方向, 其中教材发展的第三阶段, 就是我们所说“学本化”阶段。

当前, 多种版本的新课标语文教材在“学本化”方面都呈现出多方面的特色和创意, 本文将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以下简称“人教版教科书第一单元”) 和翰林版 (国文1下) 第一单元 (以下简称“翰林版教科书第一单元”) 为例来看语文教材的“学本化”趋势。

1 单元编排学本化比较

人教版教科书和翰林版教科书都采取主题单元的编排模式, 两种版本教科书单元编排整理如表一。

“单元是整套教材基本结构单位, 基本按照说明、议论、记叙三大文体组织, 并以列的方式出现在整套教材中, 但每册的单元组织结构大致相同。” (3)

由表一中, 我们可以看到, 翰林版教科书以单元专题的形式, 大致包括专题名称、导语、学习板块、问题讨论与运用练习。

(1) 主题名称。对主题内容起标识性作用。如“诗韵之美”, 一看就知本主题围绕诗歌话题展开。直接明了。

(2) 导语。用简练概括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专题的学习。如“诗韵之美”专题的导语是这样的:

上学期认识近体诗《绝句》的结构, 这学期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律诗”的作法, 并欣赏它的对仗之美。第一册中读过《夏夜》, 认识了童诗, 本册我们要从篇幅极短的《小诗》去体会现代诗的意象美。

将学习要点显现于此。

(3) 学习板块。一个单元主题包括两至三个学习板块不等。每个学习板块由选文及与选文相关的学习材料构成。如“诗韵之美”主题, 包括“律诗选”、“小诗选”两个板块。其中, “律诗选”板块包括《过故人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篇文章及相关学习材料。

(4) 问题讨论与应用练习。几乎每个单元主题设置了“问题讨论与应用练习”板块, 这部分内容是对整个主题思想内容方面的总结, 侧重对文本的记诵、课外语文活动、写作实践等提出要求并给予指导。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自测与自解。

而人教版教科书则采取导语、学习模块、研讨与练习的形式。

(1) 导语。用简练概括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专题的学习。如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语是这样的: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 有幸福的回忆, 美好的向往, 也会有小小的烦恼。这个单元的文章, 或纪录作者成长的轨迹, 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 都给我们以有用的启迪。

学习这个单元, 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 深入体会文中的情感, 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人教版教科书非常注重导语 (引言) 的作用, 并且, 在导语 (引言) 中, 做出整体概述, 提示学习方法, 显露学习要点。

(2) 学习模块。一个单元包括四到五个学习板块不等。每个学习板块由选文及学习材料构成。如第一单元, 包括现代散文, 现代诗歌和文言文板块。其中, 现代散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 现代诗歌有《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 》, 文言文有《伤仲永》共5篇文章及相关学习材料。

(3) 研讨与练习。人教版教科书由过去的“练习”变为“研讨与练习”, 增加了三个字, 实则是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变。练习在注重积累与应用的同时, 更加注重拓展与开放。

2 单元选文的学本化比较

所选取的都是同一个学段的第一单元, 其选文整理如下表:

在这一单元中, 无论是人教版教科书还是翰林版教科书, 都有现代诗。但也有各自特色。

翰林版教科书集中于诗歌的学习, 作为一个专题的形式。古代的律诗, 现代的小诗, 内容较为浅显, 适合朗读, 便于自学, 与前一阶段的学习相连贯, 易于形成系统。系统的学习, 便于知识的掌握, 合服学生学习的心理学特征。

而人教版教科书则将诗歌, 散文, 文言文的学习穿插在一起, 多种样式相结合, 富于变化, 内容丰富, 适合多种层次的学生, 学习具有选择性。但在大班的教学中, 很难做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程度, 因为, 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能力的参差性, 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的新课程理念。

3 单元助读内容的学本化比较

新课程背景下, 专家学者大力提倡中学语文要实现从“教本”到“学本”的转变, 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并且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那么, 如何实现这一重要转变呢?课文系统正文部分固然重要, 但课文助读系统越来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 (课文) 单元助读内容包括资料、图片、问题、作业、注释等一些内容。

首先, 将人教版和翰林版语文教科书的“单元助读内容”之特色整理统计如下表所示:

注:▲表示有的内容

在课文助读内容方面, 人教版和翰林版语文教课书相比较, 两者有许多的异同点:

人教版语文教科书重视每一课之前的引言, 通过引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示本课学习的重难点知识, 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知识的深入探究。

而注释和阅读资料方面, 则是翰林版教科书的一大特点, 注释详尽, 阅读资料丰富, 并且善于运用到极致。如《律诗选》一课中, 通过“语文小视窗”的方式, 对“律诗”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通过资料, 不仅帮助了学生释疑解难, 而且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

在单元/课文插图上, 翰林版教科书则更为讲究。古人云:“索象于图, 索理于文”, 可见图片和文字在课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 语文教科书中所出现的图片有着重要的价值:对学生而言, 插图能提高学习兴趣, 增加想象空间, 释疑解难;对教师而言, 插图对教学的帮助也很大。教育学者指出:“凡课文中提到的人、地、事、物, 应尽量有图, 而且要选择较具代表性与意义者;至于与课文内容无关的插图, 或对教学功用不大者, 皆可舍弃或更换。”同样为诗歌部分, 翰林版教科书有对作者、作品、地名、事物的插图, 而人教版对诗歌部分教科书则没有出现插图。

人教版和翰林版在助读内容方面各具特色, 同样两者之间也有许多共性, 如两种版本教材在每一课或单元之前都有引言;课文注释合理恰当, 等等。

4 单元练习设计

“练习内容, 从广义上讲, 它是教科书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目标为学生所提供的各种口头的或书面的练习题、思考题或活动方案等。从狭义来讲它是指教科书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的总和, 也就是教科书中为巩固学生学习效果所安排的各类作业的总称。从这个意义上讲, 练习内容又可以狭义地成为‘练习题’。” (4) 语文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在形式上更为丰富、多样, 在内容上更具扩展性和生活性, 其作用更为不可忽视。

语文教科书习题是对课文的进一步解读, 是语文课堂的延伸, 它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培养兴趣, 锻炼思维能力, 提高学习水平。人教版教科书第一单元和翰林版教科书第一单元的课文中, 所设计的练习整理情况为:

人教版第一课是3个过程性练习, 2个检测性练习, 1个发展性练习;第二课是1个过程性练习, 2个检测性练习, 1个发展性练习;第三课是4个过程性练习, 1个检测性练习, 2个发展性练习;第四课是1个前置性练习;3个检测性练习;第五课是3个过程性练习, 2个检测性练习, 1个发展性练习;外加一个单元练习, 单元练习为发展性练习。而翰林版在练习的习题上, 第一课是3个前置性练习, 2个过程性练习, 3个检测性练习;第二课是3个前置性练习, 2个检测性练习, 1个发展性练习;没有设单元练习。

而在这两个版本第一单元中的共同文体部分———诗歌 (现代诗) 两个版本则为:人教版设计了1个前置性练习, 1个检测性练习, 2个发展性练习;而翰林版在练习的习题上, 却设计了3个前置性练习, 2个检测性练习, 4个发展性练习。

在习题的分布上, 我们把习题分为课文前、课文中、课文后三种分布状态。课文前的习题类型, 主要是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同时使学生很快抓住将学内容要领, 明确学习重点, 它们起了激励和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每单元/课文前的引言、预习部分。在这一方面, 翰林版教科书则体现的较为明显, 每一课都有课前预习。

课文中类型习题, 通过课文的思考题, 帮助学生深入思考、理解、领会、掌握新知识, 使学生所产生的思维活动在感知和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之中。在这方面, 两种版本教材都没有对其进行设计, 而是将这一部分的练习隐藏了, 并由教师或者学生在解读文本时进行挖掘, 将主动权交给教师, 交给学生。

课文后类型习题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回忆、巩固、检查已获得的知识, 并迁移所获得知识进而技巧和能力。无论是人教版还是翰林版教科书, 都以这一习题分布状态为核心, 将习题集中于此。但是, 课堂是灵活的, 学习也是灵活的, 分布于此的习题, 往往作为预习课文、解读文本的手段, 供学生和教师之用。

在习题的呈现方式上, 翰林版的教科书在习题呈现上则较为单一, 以“直接提问式”为主。这类提问方式往往简洁明了, 直接就课文重点内容进行设问, 使学生掌握、巩固重要历史知识内容。如:“《风筝》这首诗, 哪几句诗的意象开阔?请说说你的看法。”

人教版的较为丰富多样, 有“直接提问式”、“材料+提问式”、“探究活动式”、“争鸣式”等类型。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通篇都是劝说的口吻, 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 它却是一首著名的诗, 为世界各国人民广为传颂。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通过此种形式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提升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分析问题、学会思考的动机。

总而言之, 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在习题的设计上都尽量体现了教育理念,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培养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参与型转化。问题设计更开放, 并不要求非得出结论, 更不需要什么统一答案。在提问方式上, 引入趣味性浓, 有挑战性的提问方式。如使用“请思考”“请讨论”的词汇的提问和建议, 代替了原来的祈求式、命令式的提问, 能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但也存在着某些思考题偏难, 有些建议开展的活动不易操作和实施等问题。

5 讨论与思考

“‘学本化’是语文教材发展的必然趋势。” (5) 在当前的教科书设计中, 都力求体现这一特点, 两种版本教材各有千秋, 各有侧重。教材的编写上, 应该相互借鉴, 探索符合实际情况的教材编写方式。但是, 当前的语文教材在“学本化”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如导学模式简单化, 重结果而轻过程, 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选文内容设计没能真正体现“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特点;练习内容科学化水平不高, 影响了练习的真正目的所在等等。这些, 都是在教科书设计、编排过程中有待进一步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另外, 教材“学本化”所带来的学生的学习, 教师的教学, 学校的管理, 教育系统职能, 社会与家庭等一系列所关联的链条上的影响与变化, 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摘要:新世纪以来,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都推行了课程改革, 在此背景下, 两岸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本文选取同一个学段的大陆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和台湾翰林版国文教科书作为比较的蓝本, 以大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和台湾翰林版 (国文1下) 第一单元为切入点, 通过两岸教科书学本化趋势方面的对比, 做此概述。

关键词:人教版,翰林版,语文教科书,学本化

参考文献

[1]吴晓菲.从上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的作业系统看看语文教科书的“学本化”[J].重庆: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0, (6) .

[2]孙慧玲.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3]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七年级 (下)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篇9: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

历史这一学科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科学、文学等。所以对这一学科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对于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历史这一门课程他们既陌生又熟悉。在小学阶段对于历史知识也了解了一些。面对这些初一的学生,历史这一门课程我们老师应该怎么教呢?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初一的学生大多数都处于青春叛逆期,学生的独立性增强,希望有较多的民主。比如自己支配更多的钱和时间,而有些学生有时会错误地理解民主,并逐渐滋生叛逆心理,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们希望独立、自由,有自己的空间,有些事情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再加上他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与新的老师和同学接触,这需要一段适应期。而且许多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无味,不喜欢上历史课,所以这门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大。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呢?

一、根据每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讲课方式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一)》,这一节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广泛,包括先秦时期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因此我认为这一节课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中选择感兴趣的一方面去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由小组的代表给大家讲述他们所了解的内容。最后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所创造的辉煌文明。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历史知识的掌握。

又如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这一节的重点内容就是汉武帝对汉朝的统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给大家看一些大屏幕《汉武大帝》的片段,加深学生的形象记忆,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同时也可以加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汉武帝的了解进行点评,并且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汉武帝没有实现大一统,那么中国的历史会怎样发展呢?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西汉历史的了解,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二、上课前老师要做充足的准备,尽量从学生的视角去讲解

从学生熟悉的内容进行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第18课《三国鼎立》,相信许多同学都对这一课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因为这一课的内容与他们所熟悉的《三国演义》的内容有关,因此学习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前多了解一下学生对这部分的哪些人物比较熟悉或者是一些小故事,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可以从调查的方向上去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

三、抓住学科之间的渗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历史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都有,所以老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从其他的学科上引入历史这一学科的学习。例如第9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二)》这一节会学到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介绍这一时期著名的代表人物。那么在这里可以结合语文课上对《论语》十则的学习,学生对孔子的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由此导入我想学生应该会比较容易接受。

那么对于初一的学生怎么才能学好历史呢?由于初中的学习要求与小学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对此许多学生很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去学习。在此提出一些我的看法。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好自己手中的教科书。对每一节的学习内容要根据小课题有所大致的了解,并在脑中形成一个知识框架。这样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不会摸不到头绪。然后不断地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开始可以简单地进行练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篇10:七年级第一次月考总结

看平时的上课状态,以为学生们学的还不错,但是出来成绩着实吓了一跳。把每个同学的试卷从头到尾翻一遍,发现学生们的计算题出错太多,这一章就是重点学习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每一种运算都有自己的法则,学生做错,根本原因就是法则记不牢。找了几个出错比较多的同学,试着提问了一下几个法则,果不其然,好几个都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有些学生甚至张冠李戴,几种法则记混了。就这样的状态,怎么能做对题目呢?

看似简单的第一章,给了我沉重的一击,原来基础才是重中之重,一味的去做题讲题,却忽视了最基本的计算法则,学生做题的法则都不清楚,做对更是无从说起!还有就是平时强调的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觉得讲了好多遍,学生应该没有问题了,可是从填空题的做题情况来看,学生掌握的并不好,这个问题也给我敲了一个警钟,学生的听课效率很重要!看着都坐在教室里听讲,可是脑子根本不转,心不在焉,所以无论讲多少遍,学生还是记不住,仍然照错不误,在以后的讲课过程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听课效率才是成保证成绩的关键!

篇11:七年级地理第一次月考总结

本次月考试题是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测试题,主要是对世界第一大洲——亚洲的知识考查,本试题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题一分,共20分,第二部分为综合题,共3道读图题,共30分,每空一分。

本次试题主要考察亚洲的位置,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特别是对气候的考察面很大,但大部分同学对气候的掌握不是很好,失分较多。主要有如下几点:

1、对所学知识掌握不牢固,只掌握了皮毛,真正做起题来不能对所学知识应用于试题中,出现瞎编乱造现象。

2、对图掌握不好,知识点和图不能统一,不能结合,成分离状态。

3、做题时太盲目,不认真读题,不是先认真审题之后再去做题,马马虎虎,失分较多。

4、对于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掌握太差,感觉太生疏。

通过本次考试,一定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后的教学中查漏补缺,争取努力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1、对所学知识应强化训练,达到熟练掌、应用。

2、提醒同学在做题时应先认真审题,按要求做题。

3、加强对地图的运用掌握,做题时图文能很好地结合应用。

篇12: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总结反思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 45 分)

1.根据拼音将汉字依次填写在下面括号内。(6分)

有专家指出,少年时代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虽然学生现在并不能准确地理解古诗文的含义,但是这种背诵会在其记忆的底板上根深dì固,使其终身受益。国学诵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潜移mò化中受到优秀文化的熏tao。引导孩子们qiè而不舍地诵读经典,会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拥有丰厚的文化底yun,从而使孩子们的人生不留遗hàn。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全集》(上海现代书局1930年版)。B.多么可爱呀,这些孩子!

C.我们的院子里种了好多花,像菊花啦、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什么都有。D.“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眉山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D.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B.为了在科技大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C.王老师指出并耐心地纠正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D.在校运会的田径赛场上,初一(1)班的同学们在为本班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呐喊助威。....5.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旁边的那匹野马微微昂着头,表现出一种轻捷的神情,这种神情又与它颈部的美相得益彰。B.我本来对那些的情况不熟悉,你却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C.“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瘦西湖,以其美仑美奂的风姿独异诸湖。D.联欢晚会上,张华和李明合作的哑剧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2分)

A.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四世同堂》、《龙须沟》。

C.马致远,号东篱,元朝著名戏曲家、散曲家。他的散曲代表作是《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戏曲代表作是《汉宫秋》。

D.曹操,字孟德,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品有《蒿里行》、《观沧海》等,《观沧海》写于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大胜而归的路上。7.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雨的四季》选自《散文》,是刘湛秋的作品,写的是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D.《天净沙 秋思》仅用28字就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之情。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5分)(1)安不忘危。(2),吾贼也。(3),一枝红杏出墙来。(4),登高必自卑。(5),病树前头万木春。(6)东隅已逝。(7)“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8)《观沧

襟的诗句:,。(9)《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

(10)人隔两地难相聚,月照中天千里共。请你写出古代诗人将思乡、怀友之情寄予月亮的古诗句

(连续两句)。

9.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和阅读感悟,仿照下面语段中的两个划线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4分)

没有书,就像天空失去了阳光,鸟儿失去了翅膀。书给予我们的是无形的财富——知识和阅历。在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我们学会了坚强;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我们 增长了智慧;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10.语文综合实践活动。(8 分)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书声琅琅……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文气息,学校将开展“诵读进校园”的大型读书活动。

(1)校园标语文化是一种氛围,更是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延伸的基础。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标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校的文化长廊里有以下几位文化名人的雕像,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用一句简练的话对他作介绍。(不能只引用名人的原话)(2分)孔子 屈原 司马迁 李白 杜甫 苏轼 曹雪芹 鲁迅 安徒生 高尔基

人物:_________________ 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就如何营造“班级文学”的氛围,请给老师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5 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9分)

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1.“次北固山下”的“次”意思是(2分)

1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3分)

13.首联中的、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2分)14.诗的前两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吴旭阳的《会呼吸的建筑》,完成各题。(10分)

①仿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结构式仿生建筑,其建筑就像动物的骨骼一样,拥有最优的力学 性能和结构体系,能够有效地减少材料的用量。表皮式仿生建筑所使用的建筑围护材料就像动物的皮肤一样,拥有防寒、透气、不透水等多重特性,而且随着外界气候条件的变化来改变表皮的透光、保温特性,从而创造出舒适的室内环境。功能式仿生建筑的构件能够像生物的毛细血管一样运作,可以调节温度、控制室内空气的流速和流向,而且相对于普通的空调系统,大大降低了材料使用成本。如果一个建筑同时具有上述的两点或三点,则统称为复合式仿生建筑。

②仿生建筑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每一类仿生建筑都别具一格。人处其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它们当中,有的能够像向日葵一样旋转,有的能够像仙人掌一样开花,有的能够像盛开的马蹄莲一样迎风招展。

③向日葵式的仿生建筑能够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房子的旋转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方位进行的,白天朝东,黄昏朝西。且太阳落山以后,控制程序会让房子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这样的设计能使位于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以最大日照角度对准太阳。建筑物四周的太阳能集热器也能面对直射的阳光,以获取更多的太阳能。此外,“向日葵建筑”旋转的动力全部来自自身的“光合作用”,即由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和小型太阳能电动机提供动力,十分节能。

④仙人掌一般生长在干旱的沙漠里,每次降雨,仙人掌都会竭尽全力地吸收和储存水分。城市“仙人掌建筑”也是如此,大面积的户外阳台就是它们吸收和储存能量的“凸起”和“刺”。住户们将各种植物种植在自己的阳台上,整个建筑就像是一座小型的光合作用工厂,能够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并且释放新鲜的氧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住户提供清新、优雅的居住环境。

⑤花梗是马蹄莲的中轴部分,它除了是结构主体,还作为整株植物的能量传送带,使水分、养分及时地在根、花、果之间传送。“马蹄莲建筑”的塔楼作为整支“马蹄莲”的花梗,在其底部设有集热棚,利用温室效应加热空气,通过中心烟囱的内部气流,将热量源源不断输送给整座建筑。此外,塔楼的表面并不平整,像折过的纸一样,这样能够保证经过气流的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而且为了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花”被设计成双弧形界面,将风速提高为环境风速的4倍。当风吹过,“马蹄莲建筑”就会迎风招展,呈现着蓬勃的生机。15.本文的用“会呼吸的建筑”为题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城市“仙人掌建筑”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其实,大自然还有很多神秘之处,科技将产生无限可能。你认为未来还将会出现什么样的仿生建筑呢?请写出来并指出其原理或功能。(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那些卑微的母亲》一文,完成各题。(12分)

那些卑微的母亲

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在桌旁坐下,就见一个老妇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 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躬着身子,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当时,朋友正说着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于是她将身子躬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新鲜的蚕豆……”

②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们的说笑声淹没了。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解开口,才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③每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擦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擦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印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去,重新擦一遍。

④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那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她:“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 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扯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号。

⑤逛街回来,遇上红绿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内,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 要被后面的车碾住了,忽然,就见我身旁的一个女人,猛地冲过交通协管员的指挥条,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连串汽车尖锐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⑥她一边赔着笑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水瓶,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个可以做孩子晚饭的烧饼,或者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⑦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崇高,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18.概括文章第③④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2分)

19.文章第①段“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3分)

20.通读全文,文章标题“那些卑微的母亲”中的“卑微”有哪几层含义 ?(3分)

21.通读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卑微的母亲”?(4分)

(四)阅读汪夕禄的《零分》,回答各题。(14分)

①小旦从汪老师手里接过试卷。鲜红的零分像一面垂头丧气的旗帜猎猎作响。小旦很害怕,不敢看老师的眼睛。好在老师也没有看他,挥挥手说,回去给家长签个字。

②小旦心里难受极了。汪老师平时最喜欢他,上次看到他的指甲里藏了不少泥垢,亲自用指甲钳替他整理干净了。上学期,小丹的语文考了全校第一,汪老师当即就从自己的书橱里拿出同学们都垂涎三尺的《草房子》奖给了小旦,上面还有作者曹文轩的亲笔签名,神气得不得了。

③小旦看出来,易动感情的汪老师真生气了。从全校第一到零分,就是从老柳树上摔下来也不会这么惨。小旦叹了口气,含着泪回家去。

④路上的油菜花都开了,金灿灿的,黄色的花粉沾到小旦的身上,好香啊。小旦的家在一片油菜地的后面,门口有一棵高大的柳树,上面住了一窝灰鸟。正在家门口等小旦的老黑一看到小主人,摇着尾巴迎上来。小旦没心情理它,手里的试卷攥得更紧了。

⑤爷爷坐在院子的槐树下,一树的槐花白得像雪,香气四溢。爷爷的手里抓着那把乌黑梢子的二胡,眼睛微闭,吱吱地拉着,喑哑的琴声,在静静的院子里显得很特别,小旦找不出词形容。但他知道爷爷拉的是什么曲子,自从爷爷动手术以后,老是拉这首《病中吟》,有时候会把老泪拉出来,小旦也跟在后面流泪。过去的爷爷多么壮实,像谷场上的公牛,可一场病,爷爷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说话都抖个不停。小旦再不敢惹他生气了。

⑥小旦啊,回来了,锅里有好东西,你去看看。知道今天你们发榜,犒劳你的。⑦小旦揭开锅,几个长相喜人的嫩玉米卧在清水里。小旦拿起一个,咬咬,真甜。小旦拣了一个大的给爷爷,站到旁边,等爷爷问他。爷爷心情很好,竟然没有问他成绩,很难得地拉了一曲《良宵》,琴声俏皮得像枝头的小鸟。

⑧小旦转身到屋里写作业。作业写完,天已经黑了。挂在天上的凉月很亮,院子里洒下一片银光。爷爷忽然喊小旦出去,让他坐到自己身边。小旦,你要什么奖赏?这次考试又是第一吧。

⑨小旦不敢说话,把试卷递给爷爷。爷爷看完脸色就变了,鼻子里呼哧呼哧出粗气。小旦害怕了。爷爷你咋了?

⑩爷爷不答话,老泪下来了。人一老,眼泪就多。爷爷走回自己的屋子,一声巨大的叹息,差点把小旦的心砸碎。小旦咬咬牙,跟爷爷进了屋。

⑾老师说让爸爸签字,你打电话让他们回来吧。小旦说。爷爷不理他,没有开灯,脸朝墙躺到床上,月光从窗外照进,把爷爷的睡影沉重地映在墙上。

⑿爷爷你让爸妈回来吧,上次王小锐考了个不及格,她爸妈就从沈阳回来监督她了。我好不容易考了零分,你为什么不让他们从黑龙江回来?爷爷,我求你了,打电话给爸爸吧,我想他们了……

⒀小旦的泪再也忍不住了。他抱住了老泪纵横的爷爷。..22.赏析第①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妙处。(提示:可从修辞或用词的角度赏析)(4分)23.文末“小旦的泪再也忍不住了。他抱住了老泪纵横的爷爷。”祖孙俩都流泪了,试比较分析祖孙俩泪水所饱含的感情。(4分)

24.小旦为什么会从全校第一跌落到考零分,请结合全文,概括分析主要原因,并说说这样安排的作用。(6分)

三、作文(60分)

生活中,常有一些东西在不经意中触动着你的内心,让你难以忘怀,这些触动或许来自一次偶遇、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位朋友、一处风景、一段情感…… 请以“ 触动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写完整;2.字数在600字以上;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

1.蒂 默 陶 锲 蕴 憾(6分)2-7 C D C A B C 8.略(8分)

9、在海明威《老人与海》里,我们懂得了勇敢:在施耐庵《水浒传》里,我们理解了友谊;在冰心《繁星*春水》里,我们感悟了母爱的真谛;在伊索《伊索寓言》里,我们学会了思辨;在巴金《家》里,我们懂得了自强。

10.(1)示例①:诵读名人,你行我也行!②经典诵读,你行我也行!③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④让花香伴随书香,让名家走进心灵。⑤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⑥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同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⑦读经典,品美文,提性情。(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符合活动主题即可)(1分)(2)提示:能抓住名人特点,与名人生平事迹吻合,语言简练即可。(2分,人物不计分,只引用名人的原话不得分)(3)例:①利用橱窗、画廊营造校园读书环境,②举办名人名著推荐介绍活动③举办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读书报告会,④读书心得征文比赛,⑤办一期“我爱文学”“与经典有约”的手抄报、黑板报……(1分)(4)答案开放。(要求:①有建议的具体内容②有提出建议的理由③用语要得体)例:老师:我们班是否可以设立一个“图书角”,同学们可以将自己看过的图书放到图书角,大家可以交流阅读,这样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图书的阅读价值,您看行吗?(2分)11停泊,停留

12.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客路 行舟 14.潮平两岸阔

15.“会呼吸的建筑”,题目新颖,运用了拟人(物)的手法,形象生动,告诉了读者说明的对象。(3分)

16.①能吸收和储存能量。②能进行光合作用,能够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并且释放新鲜的氧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③为住户提供清新、优雅的居住环境。(3分)

17.示例:变色龙建筑——仿照变色龙生态特征,具有在不同的环境下呈现不同颜色的功能。

(写出科学可行的仿生建筑名称2分,写出原理或功能2分。共4分)

18.在超市做保洁的母亲,为了儿子读书,谦卑而勤奋工作却遭到主管的训斥。19.外貌描写,既表现了这位母亲的贫穷和低微,又表现了这位母亲的自尊与自爱。20.身份低微,收入微薄,生活在社会底层,不被人重视。

21.生活中有很多这样平凡而卑微的母亲,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但是她们都是靠辛勤劳动维持生计、抚育儿女的母亲,因而她们又是无比崇高,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22.示例1: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将零分比作旗帜,将旗帜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零分对小旦内心的巨大冲击力(2分)。示例2:“鲜红”既实指分数的颜色,又写出零分的刺眼,对小 8 旦刺激很大(2分);“猎猎作响”既写出了旗帜的动态感,又凸显出小旦内心情感的复杂(2分)。(意思对即可)

23.小旦的泪水中饱含了对爸爸妈妈的思念,也包含了自己惹爷爷生气后内心的愧疚(3分);爷爷的泪水中饱含了对孙子的疼惜和因家庭生活状况不景气,儿子不得不外出打工而不能满足孙子需求的无奈(3分)。

上一篇:粤安市烟草打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下一篇:读骆驼祥子读后心得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