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2024-05-24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通用8篇)

篇1: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藏象及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藏象”一词,首见于《内经》。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帝曰:藏象何如?……。”

藏,是指藏于躯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如图所示];象,是指表现于外部的生理、病理现象[如图所示]。王冰注释说:“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即是说,脏腑虽然藏于体内,但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均有征象表现于外。所谓藏象,即指藏于体内的脏器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故张景岳在《类经》中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藏象学说,即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脏腑系统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诊断治疗规律的学说。藏象学说认为,人体各脏腑虽然深藏于体内,难以进行直观观察,但这些脏腑通过经络系统与体表的某些组织器官相互联系。内脏有病,与之相应的体表组织器官可出现异常反应,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如舌象、脉象等。临床上,通过观察这些病理现象,根据它们与人体脏腑的联系,来推断内部脏腑的病变,为治疗用药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正如朱丹溪所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藏象学说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藏象学说即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其理论和认识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早期的解剖实践

早在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宰杀猎物及解剖战后的尸体,即对动物及人体内部器官进行了早期的观察。随着医药活动的开展,人们迫切需要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部位与形态,因此,人们对人体器官的观察成为比较自觉的行动,并力求和医疗实践结合起来。

《内经》时代,解剖人体已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如《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皆有大数。”在《灵枢·肠胃》中,还详细地描述了胃肠的形状、容量、位置、长短等。如其中记载的食道与肠的长度的比,与现代解剖学相差无几。《难经》中对很多脏腑的部位形态,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宋代的《欧希范五脏图》及杨介的《存真图》等,则是解剖学方面的专著。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对人体内脏也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而清代医家王清任,亲自解剖尸体,潜心研究数十年,著《医林改错》一书,纠正了古人的某些错误。可以看出,正是这些古代的解剖学知识,奠定了藏象学说的形态学基础。

2.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总结

应当指出,中医学藏象理论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对人体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观察与总结。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细致地观察了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并联系当时的解剖知识,即对人体的脏腑器官及其功能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对其相互关系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例如,通过解剖观察,发现心位于胸中并与脉管相连。又观察到,血液是在经脉内不停流动着,并且与心脏搏动有着内在联系。如果心跳停止,则血液也就不再流动,神志亦就很快丧失,从而形成了“心主血脉”、“心主神志”的理论。

再如感冒,由于皮肤汗孔开合失常而见无汗,并见鼻塞,咽喉疼痛,咳嗽等症,并可影响及呼吸之通畅,从而发现皮毛、鼻、喉、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长期的观察与验证,因而形成了“肺主呼吸”、“肺合皮毛”、“肺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等理论概念。

3.反复医疗实践的验证

古人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观察到某些病理现象与相应的脏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而调整某些脏腑的功能,又往往可使病理反应消失,因而分析这些病理现象与治疗效应的对应关系,即可以反证机体某些脏腑的生理功能。如进食某些动物的肝脏或从治肝入手,可治疗某些眼疾,从而得知肝与目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形成了“肝主目”的理论概念。又如,发现某些补肾药可以加速骨折的愈合,因而认识到肾的精气有促进骨骼生长的作用,又得出“肾主骨”之理论。

应指出,藏象学说的形成,还受到古代哲学理论的深刻影响。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与藏象理论的形成的关系更为密切。如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理论即以五行学说理论为指导,而脏腑内部的对立统一运动,则多以阴阳学说为理论根据。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藏象学说具有许多特点,但其主要特点则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系统整体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以脏腑分阴阳,一阴一阳相为表里,脏与腑是一个整体。如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及心包与三焦,构成表里关系。其主要依据是:经络循行路线的阴阳相对和相互络属;相表里之一脏一腑间在生理功能上的紧密联系。

2.五脏与形体诸窍联结成一个整体。藏象学说的整体观认为,五脏各有外候,与形体诸窍之间各有特定的联系:如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脾,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肉,开窍于口;肝,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及二阴。

篇2: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中医病因学,把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作为外感疾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根据自然界六种气候异常变化对人体的致病影响及机体的反应状态而言。此为邪从外来,故属于病因学范围。

所谓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机体本身由于内脏机能的失调等异常变化而产生的五种病理状态,并有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等之不同,此属“邪”从内生,故属于病机学范围。

篇3:鼻渊的中医治疗概述

关键词:鼻渊,病因病机,中医治法

鼻渊属于西医“鼻窦炎”范畴,是耳鼻咽喉科临床的常见多发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征,属难治病之一,主要以流脓涕、鼻塞、头痛为主要症状,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者多为实证、热证,起病急,病程短,症状较重,与急性鼻一鼻窦炎相类似。

1 古代医家对鼻渊的认识

“鼻渊”一词最早现在《内经》有记载,《素问·气厥论》:“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其中“渊”即渊深之意,形容涕量多,同时《素问·玄机原病式》:“涕唾稠浊者,火热极甚,销烁致之然”说明了胆热与热邪袭肺都是导致鼻渊的病因,后世医家都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并且完善了鼻渊的病因病机,例如,明代的虞搏《医学正传》[1]中提到风寒之邪侵袭肌表,会出现鼻塞,流清涕或浊涕,说明了风寒袭肺也会导致鼻渊。《景岳全书·卷二十七·鼻证》:“此证因酒醴肥甘或久用热物,或火由寒邪,以致湿热上熏,津汁溶溢而下,离经腐败”[2],说明肥甘厚腻及燥热之物亦可导致鼻渊。《医醇感义·卷三》:“阳邪外烁,肝火内潘,鼻窍半通,时流黄水,此火伤之脑漏也”[3],进一步总结了肝胆火热也是导致鼻渊的重要原因。综上所述,历代医家认为鼻渊的病因病机主要有风寒袭肺,风热袭肺,还有肝胆湿热等,同时对临床表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 古代医家对鼻渊的治疗

古代医家在提出鼻渊病因病机后,对于鼻渊的治法也有了更深一步介绍。例如《圣济总录·卷一一六》中针对胆腑郁热型鼻渊创建了前胡汤方,鸡苏丸等,名医家吴谦在《医宗金鉴·卷六十五》针对风寒侵袭郁而化热而创立了奇藿授香丸配合补中益气汤。《济生方》记载的苍耳子散等,在现临床应用中收效显著,沿用至今。古代医家以内服法为主的同时,配合外治法主要有吹鼻,塞鼻,针灸。《圣济总录》的辛夷膏,《本草纲目·卷四》用白芷同硫磺、黄丹共研为末的萃拨粉。《针灸大成·卷八户》曰:“脑泻,鼻中臭,涕出,针刺曲差、上星穴”[4]。正如清代吴师机在《理淪骈文》中所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虽然内治法与外治法的给药途径不同,但是对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一致的。

3 现代医家对鼻渊病因病机的认识

3.1 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讨论也很多,现代医家对鼻渊也有进一步的认识。

认为鼻渊病因较为复杂,但是经过总结可以将其分为实证和虚证,其中实证认为多是由于外邪侵袭肺胃,或者胆腑郁热所致。虚证多认为是由于久病正气必虚,不足以驱邪外出,导致鼻窍不利,故发病。现代医家陈小宁[5]教授将鼻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并且在临床中发现湿热和气虚为主要致病因素。熊大经教授[6]认为鼻渊多以肝胆湿热为本。陈新野等[7]认为外邪侵袭鼻窍,腐浊鼻腔内黏膜,故生浊涕,若浊涕不除,积于窦腔之内,使鼻腔内气血受毒邪所困而壅塞不通,这与痈的发病机制相似。王士贞[8]教授认为鼻渊主要始于邪,成于热注重局部辩证,以消肿排脓通窍为主要目的。吴立清[9]认为急性鼻窦炎根本是感受风热之邪,并且以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原则。孙加煜[10]提出用温病学说对鼻渊进行辨证论治。

3.2 现代医家经验方

3.2.1内治法

张成凤[11]运用桑菊饮合苍耳子散治疗风热郁肺型鼻渊, 临床有效率达91.63%。吴立明[12]采用三花鼻康胶囊治疗慢性鼻窦炎, 临床观察400例, 总有效率为96.25%。邹林根[13]认为慢性鼻渊反复迁延难愈从肝论治是一个主要的理论基础, 并自拟清木复金汤治疗顽固性鼻渊, 临床收效颇佳。何宗德[14]认为鼻渊的头痛并非由于肺脾气虚所致, 而是由于风寒外邪侵袭, 郁于鼻腔, 导致局部血脉闭阻所致。并运用苍耳子散温经通窍以除痹痛。张士卿[15]教授认为鼻渊多以胆腑郁热型为主, 尤多见于小儿, 故运用取渊汤加减治疗鼻渊。

3.2.2 外治法

置换疗法:高瑞斌[16]运用苍耳子,辛夷花等中药煎剂进行置换疗法,临床观察率占92%。贯序疗法:孙书臣教授[17]运用辛凉芳香通窍药物进行贯序疗法治疗鼻渊。依次用煎药的蒸汽熏鼻、蒸馏液滴鼻和中药从而达到对慢鼻渊的治疗目的。蒸法:苏应东等[18]运用黄芩、薄荷、鱼腥草等药物制成的中药制剂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鼻窦炎,有效率95.2%。纳鼻法:傅德元[19]治疗慢性鼻窦炎,用辛夷15 g,白芷、苍耳各10 g,桂枝5 g,将上药研磨后用纱布包好,置入鼻腔内,1 h/次,10 d一疗程,临床观察138例,外感型有效率100%,内热型有效率95.4%;穴位按摩:李巧生[20]通过自我按摩合谷及迎香穴治疗鼻渊,可取得一定疗效。刘彩梅[21]将鼻渊分为2型,风寒郁热型针刺迎香,印堂等穴位,肝胆火旺型针刺太冲,风池等穴位,同时配合蝶腭神经的解剖位置选择取穴,有效率达90.7%。穴位敷贴法:张燕平[22]运用黄芩,鹅不食草,柴胡等药物制成膏剂服贴风池,完骨等胆经穴位,有效率可达83.3%。雷火灸:郭强中[23]在艾绒中加入防风,苍耳子,木香等药物通过辩证取穴进行局部灸治,有效率82%。

4 小结

篇4:小儿外感发热中医外治法概述

【关键词】小儿;外感发热;中医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36-02

小儿外感发热的发生率较高,患儿患该病后,通常会出现咳嗽、头痛、鼻塞流涕、恶寒、发热等临床症状,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1]。小儿机体的抵抗能力较弱,外感发热的病理特征以及治疗方法均具有不同于成人患者的特征[2]。如果给小儿使用苦寒药物,可能会导致患儿脾胃虚弱,从而引起大便异常、口渴、多汗、乏力、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进一步减弱患儿的抵抗能力,不利于患儿恢复[3]。现对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研究中医外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讨小儿外感发热中医外治法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详情如下。

1 擦浴法

擦浴法是按照血管的走向,应用中药液对患儿穴位进行擦浴的治疗方法。该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机体经络将皮肤吸收的药液送至病变位置,或通过刺激穴位来进行治疗,从而达到调和气机、解表发汗、解毒的目的[4]。通常应用的擦浴方法有冰敷法、温水擦浴法、酒精擦浴法和中药擦浴法。而中药擦浴法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擦浴法。采用擦浴法时,通常按照额、颈、掌心、腋下、腹股沟的顺序进行擦浴,不可擦浴腹部、足底、心前区、阴囊处、耳廓、枕后处。擦浴患儿的腹股沟和腋窝位置时,可联合应用按摩手法以强化治疗熊爱国。

2 推拿

推拿具有解肌散热、解表疏风、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作用。与服药打针相比,推拿治疗方法容易被患儿接受,患儿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更强[5]。在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研究中,大部分是推拿联合其他方法共同治疗该疾病,通常选择腧穴进行推拿按摩,推拿该穴位可起到退热清肺、疏风解表的作用,如天河水、肺经、天门、耳后高骨、坎宫、太阳等。相关研究指出,每天推拿天河水、肺经、太阳、坎宫、攥竹1次,持续30分钟,如果存在嗳酸呕吐、脘腹胀满等症状,则增加推天柱骨、推揉扳门、分腹阴阳、揉中脘,治疗1~3天后患儿退热。

3 刺血

刺血是中医中比较特殊的治疗方法,可发挥止痛、化瘀、消肿、泻热的功效。临床上应用刺血方法进行治疗时,通常选择醒神开窍、消肿泻热的腧穴。相关研究指出,大椎刺血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总治疗有效率可达95.00%。相关研究指出,对患儿的关冲、商阳、少商穴位进行刺血治疗,其总治疗有效率可达100.00%。有学者提出,采用耳尖放血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总治疗有效率可达96.58%。有学者治疗外感发热患儿时,采用肛周针刺放血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的效果比较理想。

4 拔罐

临床上通常应用拔罐联合其他方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而中暑发热可单独用拔罐进行治疗。相关研究指出,对照组患者应用复方氨林巴比妥和头孢曲松钠合地塞米松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仅为35.00%,而实验组应用大椎穴拔罐治疗小儿中暑发热,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5.30%。

5 刮痧

督脉主治热症,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即为背腧穴,膀胱经主一身之表,而对这两个穴位进行挤捏,在经络俞穴的作用下,可达到调节脏腑、调和阴阳、降体温、疏风解表、散寒清热的目的,从而治愈患儿。相关研究指出,按照患儿的胸椎-腰椎走向,沿着患儿背部两侧的膀胱经,用牛角刮板从上至下进行刮痧,刮一遍后对背俞穴、督脉进行挤捏,总治疗有效率达到93.55%。该治疗方法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不可使用大力。

6 敷贴

敷贴是用粘附物质调匀被捣烂的中药,并将调和物敷在特殊腧穴上的治疗方法,通常应用山栀、连翘、石膏等中药材,并对患儿的合谷、曲池、大椎穴等穴位进行敷贴。相关研究指出,使用白酒调和研磨后的冰片、栀子、黄芩,并将药物敷在涌泉穴、大椎穴处,取得的治疗效果较理想。有学者指出,采用鸡蛋清调和研磨后的吴茱萸、山栀子,贴在实验组患儿足底的涌泉穴,而对照组患儿服用阿莫西林和小儿伤风冲剂,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比对照组好。

7 滴鼻

滴鼻主要是通过患儿鼻腔吸收药物,并通过血液系统将药物运输至病灶的治疗方法。该治疗方法的生物利用度较高,患儿的饮食、胃肠道功能、肝脏通过效应等均不会对该方法产生影响。相关研究指出,对患儿进行柴胡注射液滴鼻治疗,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5.37%。

8 直肠给药

通过肛门将药物送至患儿的肠管即为直肠给药。肠道粘膜可快速吸收药物,药效发挥时间短。与静脉输液相比,直肠给药可预防药物对患者胃黏膜的刺激,避免药物影响胃肠功能和肝脏功能。通常应用的药物有大青叶、知母、石膏、葛根、连翘、金银花、大黄、枳实、薄荷、黄芩、柴胡等。相关研究指出,采用大黄、枳实、薄荷、葛根、黄芩、柴胡,将中药煎煮成中药,采用灌肠治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总治疗有效率可达94.38%。

9 小结

中医外治法的操作并不复杂,且治疗效果较理想,值得推广应用。但是临床上应加强对退热机理的研究,为临床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提供有力依据。

参考文献:

[1]魏理珍,许丽.小儿外感发热中医外治法概述[J].中医学报,2012,15(01):85-87.

[2]田凤云.中医外治法在小儿外感发热中的应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18(12):68.

[3]黄雄芬,郭钦源,方美兰.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应用进展及展望[J].中医外治杂志,2012,20(05):50-51.

[4]张琼,戴新娟,解玲芳.中医外治法在小儿外感发热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1,19(06):938-939.

篇5: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一)我们现在上课。上一节我们讲了中医学的科学思维,中医学科学思维的形式,讲了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中国古代哲学的气、阴阳、五行学说为中医学奠定了科学思维方式。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式称之为朴素的、系统的、整体的思维方式。在这样的思维方式,在气、阴阳、五行的科学观、方法论的基础上,中医学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第二章 脏象学说

我们下面讲第二章,脏象学说,脏象。我们在讲前面科学思维的时候,已经初步涉及到脏象理论的方法论。这一章的目的要求:1.掌握脏象和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2.掌握脏象学说的特点及其在中医学(理论)中的地位。3.掌握脏腑的概念、分类及其生理特点。4.掌握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以及脏腑之间的关系。5.熟悉脏腑的生理特性及其意义。6.了解五脏与形体、官窍、五志、五液的关系。

一、脏象的基本概念

我们首先讲脏象的基本概念。

一、藏与臓、脏。藏,在汉字里面读[cáng]和读[zàng],两种读音。读[cáng],它的义项

(一)为隐藏、藏匿的意思;

二、是深的意思,这个“深”是指由上而下或者由外而内的距离较大。在我们脏象学说里面,当读[cáng]的时候,有这么两种含义。比较一下,读[zàng](藏),其义项:

一、是储存东西的地方;

二、是指内脏。有草字头这个“臓”([cáng])字,日后汉字演化为月肉这个“脏”,体现了人体的心肝脾肺肾五脏这个脏。汉字演化过程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我们脏象,历代书籍里面表述脏象这个概念的时候,使用的语言符号可以用这个“藏”,也可以用这个“脏”,月肉这个“脏”是由它(臓)演变而来的,它还体现了汉字的演变形式。那么它的含义,在脏腑的脏的时候,它的含义取其义项之一,它的内涵和外延越来越小,内涵越来越深,专指中医脏腑的脏。月肉这个“臓”是我们现代简化字“脏”的繁体字。《现代汉语大词典》、《辞海》、《辞源》语言文字委员会所规定的,现在都使用这个简体的“脏”。它,原来的就是繁体的“臓”。现行我们国家立法了,语言使用规范了,所以本教材使用这个“脏”,但是为了学习方便,就把原来繁体字的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同读[zàng]一一给大家介绍出来。这个臓(脏),是指人体内脏的通称,在中医学当中主要是指五脏,以别于六腑。第二、讲讲脏器与脏腑。器,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一、在哲学里面,器与“道”相对,器是指有形的具体物质。那么器和道什么关系呢?在中国传统哲学里面讲,“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古代哲学有形下、形上这一类范畴,把它再抽象出来,称为“道器”的范畴。那么,器,在哲学上指具体有形的物质;而道,是指这种物质世界所反映出来的规律,(合为)道器。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一个最重要的范畴,它在中医学历代文献里面也反映出来,尤其是《内经》。那么《内经》在说明世界和说明医学问题的时候,它也引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来论述自己的问题。在中医学里面,这个器,一是指躯体,二是指器官。这是其

一、什么叫做器。

二、什么叫做脏器。脏器,在中国古代的中医文献里面,也常常出现这个术语,但是按照现代的《汉语词典》、《辞海》、《辞源》,我们所说的脏器这个符号,这个概念,是指与内脏通称,也就是说内脏与脏器它俩通称。在解剖生理学上,主要是解剖学的概念,是指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等几个系统的器官的总称,就是人体器官的总称,称之为脏器。它属于解剖学概念,实体性的器官,叫脏器。中医学文献里面,并不是不使用脏器的概念,也使用脏器的概念,它反映出来中医学是有解剖学基础的。现在一般意义上讲,脏器就是一个实体性(的)解剖学概念,有别于脏腑这个概念。

三、脏腑。什么叫做脏腑?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它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属于中医学的概念。这个概念基于解剖,又非为解剖。我们前面讲科学思维的时候,中医脏象学是以象定脏,基于解剖,又非解剖。由此我们理解脏腑这个概念,它是基于解剖,但是脏腑的概念不完全是解剖,既是又不是。因此,学习中医脏腑的概念,与解剖学脏器不能等量齐观。

第三、讲脏腑和脏象。

一、脏腑。脏腑的本义和引申义。就中医学脏象学说里面所提到的脏腑,其本义是人体实体器官。我们现在脏象学说里面所说的心、肝、脾、肺、肾,在中国最早的字书里面,可以找到根据。《说文》(中)它们同属于肉部,在象形文字里面它们都有具体的形象,它表示了是人体内的、体腔之内的具体的实体器官。它的本义是主要指五脏。但是中医学按照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按照中国文化传统,来阐述医学问题,形成中国传统医学的思维方式。那么在这种思维方式指导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导下,它所形成的这个概念引申了。我们今天认识脏腑这个概念,本于实体又非为实体。它具有什么特征、属性呢?是形态与功能辩证统一而又重在功能这样一个概念。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学脏象学说里面脏腑这个概念,必须牢牢记住,它有解剖学基础,但是又非是解剖学的概念。那么怎么样来正确理解呢?它是形态与功能的统一、又重在功能,这样一个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握脏腑的内涵。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脏腑概念,我们前面讲思维——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意象思维基础上,中医学运用抽象思维形成概念,那么这个脏腑就是一个概念。它的形成:

一、源于解剖学的内脏实体,因此,中医的五脏,大多与内脏的实体非常相似,有的就是解剖学的内脏。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思维的特点,也就是说,脏象学研究的特殊的方法,是以象定脏,不是以这个实体来定脏。因此,它的认识过程,是(从)整体层次把握它的功能,从而建立脏腑的概念。这是脏象学的方法。这一点,至关重要。它是从整体层次上把握生命现象,以象定脏。总体层次把握生命现象,是指它的生理功能而言的,由此而建立脏腑的概念。从脏腑和脏器这两者的关系来说,如果说解剖学的内脏是实体,是原形,我们就可以认为脏腑是一种模型,是人体内脏的模拟物,是一个思维模型。就这个意义讲,有的学者认为,中医脏腑的概念是思维模型,那么思维的产物就是抽象思维要形成概念。说它是模型,模型是模拟原形,与原形某些部分完全一致。它模拟了原形的某些表征,但是又不仅仅是原形。就这个意义讲,中医脏腑的概念可以认为是一个思维模型。因此,中医学脏象学说所说的脏腑,与解剖学所说的脏器或者称内脏,二者是有本质的区别,它决定了我们研究学习中医脏象学的基本思维方法。

二、脏象的含义

二、我们讲脏象的含义。什么叫脏象?是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反映于外的征象。关于脏象的定义,到目前为止,有两种定义方法:

一、可以称之为经典定义。定义脏象是人体内脏的生理功能、病理现象。而今天我们在这里定义是人体内在脏腑生理功能反映于外的征象。这是第二种定义方法。为什么我们在这里取这个定义呢?经典定义源于《内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考察脏腑的生理功能,历代中医文献讲述脏腑生理的同时,又把病理讲了,就是生理和病理同时来讨论、来论述。这是一。

二、历代文献都没有达到像今天这样建立一个完整的病因病机学,没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在定义的时候,就尊重传统,还传统的本来面目,定义脏象是人体内脏的生理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那么随着学术的发展,我们中医理论自身的发展,现在在中医理论体系当中,已经构建了中医学的病理学或者称之为病因病机学。如果现在用经典的定义,定义脏象为人体生理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那么我们的脏象学说这一章,按照这个定义,就应该讲述,一要阐明中医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二要讲述中医脏腑的病理变化。而我们现在的学科体系,现在脏象学说的内容,把原来《内经》所建立的这个关于病理学理论的这一部分,移到病因病机这一章,构建了完整、系统的病因病机体系。基于此,我们采用现在的定义:脏象是人体内在脏腑生理功能表现于外的征象。如果按照现行的教材体系,按照现在的学科体系,我们仍然用经典的理论,我们在逻辑上势必会出现一个相悖的现象。我们讲述脏象学说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而不讲述脏腑的病理变化,恰恰定义脏象学说,脏象是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表现于外的征象,这在逻辑上会出现问题。基于此,我们在这里没有采用我认为叫经典定义,把生理病理都放在脏象里面来谈。我们在这里面把它的外延缩小,把它的内涵加深。征象是外延,但是我们通过内涵把它缩小了,缩小为仅谈它的生理功能而不谈它的病理变化。脏象的病理变化放在脏腑病因范畴里面去讲。这一点,大家在看书的时候,现在的教材,现行教材都是(持这个观点)。关于脏象的定义,就这两种定义的方法,都供同学们参考。而我们在这里面,是根据本门课程所建立的体系,就这样来定义的,保证了逻辑上的一致性。我们用这个示意图进一步来看,以理解脏象的概念。脏,它的本义是人体的实体脏器。那么它是象的本质。脏和象相比较而言。象:一有形象、形态的意思,就是它的原来的解剖形态、形象。

(二)征象或者是现象,是生理、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就是经典定义讲的这个“象”。这个“象”,是脏的外在反映。这个象,第三个含义,有摹拟、象征的含义。咱们引用《易经》一句话,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这个象,是对客观事物的摹拟,印象。第四、脏象这个象,我们讲意象思维,用意象思维,再经过抽象思维建立起这个概念,它有最鲜明的特征,叫意象思维,因此这个脏象的象,它有想象、意象的含义。对于脏象的象,将这四种要素综合起来,才能正确把握脏象的象。这一个汉字就形成一副图画,有立体的感觉。将脏象定义为生理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脏象是内脏的本质和现象的统一、就是经典的脏象说定义。我们这里取生理功能表现于外的征象,是内脏的本质和现象的统一(这个含义),这是我们现在的定义的基本含义。

三、脏腑的分类及其生理特点

第三个问题讲脏腑的分类及其生理特点。请同学们注意,对于脏腑的分类,我们前面讲了,是以象定脏,脏象更重要的是一个功能的概念,是一个思维模型,因此决定了中医学对脏腑的分类是从功能来分类的,根据功能与它们的功能特点作为划分的标准。严格地说来,都不能用分类这个概念,但是大家已经习用了,(这里)至多属于划分(的概念)。因为我们讲分类,它们之间的关系,必须有严密的逻辑层次,有种属关系,现在大家都习用,如果在讲逻辑学的时候,划分和分类就是严格区分的。我们在这里面使用这个分类,似乎(在为)分类和划分找一个中性词,这样来理解。脏腑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那么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脏,它们的生理特点叫藏精气。用《内经》的文献所说,“脏宜藏”,叫“藏而不泻,满而不实”。这句经典的判断,不要求同学们深刻的理解,都背下来,将来在(学)《内经》的时候,还要进一步讲述。到《内经》讲这个的时候,它要讲什么叫做“藏而不泻”,什么叫“满而不实”;满是什么意思,藏是什么意思。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教科书去了解。就记住三个字,五脏的生理特点——“藏精气”就可以了。那么六腑呢?包括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它的生理特点是传化物,也就是传导代谢产物,用现代语言来说,传导糟粕,气化以后的产物。用《内经》的语言来描述,叫“泻而不藏,实而不满”。后世医家把它根据六腑病,再一个(加上六腑的)生理特点,概括出来一个它的生理特性,共同的特性,叫“腑宜通”,就是指它的气机应该通畅。气机就是人体之气运行的形式。升降出入这种形式,必须在正常状态下才能保证六腑的通畅。就这个意义讲,腑宜通,腑气宜通。只要求同学们掌握五脏的生理特点——藏精气,六腑的生理特点——传化物。同样的道理,教科书关于“泻而不藏,实而不满”作了描述,同学们自己看,理解就可以了。按照藏精气,传化物,是贮藏精气还是传导化物呢?按照这个生理功能的特点对脏腑进行划分。还有一类,它既不象脏又不象腑,„„在这种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打入另类,称为奇恒之腑。恒者常也,恒,那必须遵守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来划分;说奇者异也,它不同于六腑,也不同于五脏,因此叫做奇恒之腑。奇恒之腑包括哪些呢?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它的生理特点,形态似腑,功能类脏。要求同学们对脏腑的分类和生理功能特点掌握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

四、脏象的方法

第四个问题,讲一讲脏象的方法,脏象学的方法。再一次加深如何学习脏象学。这是中医科学思维方法在人体结构学理论的集中体现。我们前面讲过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用今天的话说,先有感性认识,然后有理性认识。我们看感性认识。在科学术语上,感性认识所收集到人体的生理现象、生理功能表现于外的征象,通过直观感受,这些称为科学事实。就是人体在生命过程中,脏腑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那些征象,就是客观事实,通过感官,把它收集起来,这就形成意象信息,那么这个叫什么?叫科学事实。这个科学事实是通过什么途径把它得到的呢?完整地建立起来这个脏腑生理功能表现于外的征象呢?是通过内外相袭,我们前面讲过内外相袭的方法,就是司外揣内,切而验之,那就是说通过人体的活体在动态状态下去看它;另外一种途径叫司内揣外,是见而得之,通过解剖、静态来观察。这在中国中医学发展史上,从《内经》开始,一直到清代,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都采用这个方法。

一、从外,从活体动态中、从总体来考察它;

二、从静态上,从解剖学来考察,司内揣外,把两者结合起来,内外相袭,建立起人体五脏系统生理功能表现于外的征象。把这个称之为科学事实。那么这个科学事实,要经过抽象思维的过程,形成科学概念,形成科学概念的过程叫理性认识。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就是人体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那些各种各样复杂的征象,将这些征象经过理性认识,建立起科学概念,形成脏腑的概念。这个过程,是合而察之。在内外相袭,收集资料,获得感性科学事实的基础之上,一、依据生物学基础,二、利用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系统整体、结构关系、功能状态进行综合起来,用系统思维的方式,来建立脏腑的概念。因此,中医学所说脏腑的概念,与解剖学脏器的概念可以是同名,但是它所表述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并非与解剖学脏器完全一致。解剖学脏器的概念是建立在分析还原的基础上,它用的是线性思维的方式,虽然是由感性到理性,但是它以生物学的解剖学为依据,用线性表现出来的。而系统思维是非线性思维。大家知道现代系统论有一个著名的原理,叫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的整体所反映出来的功能大于各个子系统功能之和。那么中医学脏腑的概念就是这样一个概念,它是在系统思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通过脏象学的方法来进一步加深脏腑概念的理解。由此,用这样的思维方法去学习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脏象学的思想,真正掌握脏象的生理功能。第一节 五脏

我们下面讲第一节,五脏。我们前面讲过五脏是心肝脾肺肾的合称。什么叫五脏?另外,在中医脏象学说里把心包络也称之为一脏。源于经络学说,称心包络为脏。因此,在中医文献上,也有称“六脏”,与六腑相对。我们这个教材,我们现行中医理论体系,讲五脏,强调的是心肝脾肺肾五脏,而心包络作为心的附属物,作为【附】来论述它。因为心包络所反映出来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与五脏相比较而言,还不是那么系统,那么完整。因此,我们讲五脏,不讲六脏。据说,现在有些学者提出,六脏,一是遵循经典的六脏,(即)五脏加心包络。那么现在的学者也有人提出来,心肝脾肺肾再加上脑称为六脏。至于后者,目前是一种假说,正在探索。同学们仅仅了解(就可以了),有兴趣的同学,到了高年级以后可以进一步参与这种讨论。第二、希望同学们进一步来明确,我们在讲述五脏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的时候,为了便于学习,把它分解开来一个一个讲。学习某一个脏腑、某一个生理功能,绝不是某一个生理功能仅仅是这一脏、这一腑所独有的。因为我们在讲脏象学的方法的时候,已经反复强调中医学考察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首先把五脏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在这个思想基础上,坚持人体五脏系统任何一个生理功能都是五脏的整体调节的结果,共同参与的结果。仅仅是又承认某一脏在执行这样的生理功能的时候,与其它脏相比,占有特殊的地位,这就叫做整体和局部的统一、这就是系统整体思维思想。离开这样一个思维方式,简单地、机械地去背诵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建立不起来中医的思维方式,形成不了对中医脏象学的某一个科学术语、科学原理一个完整的认识。这一点,也希望同学们注意来加深理解,反复深思,慢慢地真正从本质上来理解脏象学说的具体内容。

一、心

我们首先讲心。第一讲心的生理功能。心的生理功能有二:

一、心主血脉。首先讲心主血脉的含义。什么叫心主血脉?我们采用结构定义的方法,发生 定义法,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是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把这个作用叫做心主血脉。看这个示意图。我们讲心主血脉涉及到三个概念——心、血、脉。心是五脏之一,叫心脏。它的本来意义,就是指的人体内的跳动的心脏。血,是流动于人体内的,脉管内的血液。脉,注意,大家在这里注意,这个脉是指脉道而言,就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因此,它又称之为血府。心、血、脉在结构上,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或者说称为一个封闭的系统。在心的作用下,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循环不已,把这个功能,就叫做心主血脉。

二、心主血脉的条件。心主血脉的功能,从结构上涉及到心、血脉。那么心主血脉的条件,就从这三个方面来看,它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保证心能不断地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呢?

一、就心本身来说,要求心的阳气充沛。请同学们注意,将来我们在讲气血时会进一步强调,那么人体是阴阳的对立统一、就构成人体的本源来说,气是阴气阳气的一而二、二而

一、那么落实到脏腑上,我们说脏腑是物质,是物质和功能的统一。心的正常生理功能,是心脏本身的阴阳的对立统一。那么为什么强调心在主血脉当中,心的条件,它的功能必须保证阳气充沛呢?加了阳气呢?或者说把阳气加于心气充沛,为什么不讲心血,只讲心阳不讲心阴呢?这也是由中医的理论所决定的。具体为什么,我们将来在气血津液这一章讲气血关系的时候,着重讲。这是一。第二、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进一步来理解。我们讲阴阳匀平,命曰平人,说心脏的功能正常,必须得心脏本身阴阳匀平。那么心主血脉这个功能,心要执行主血脉的功能,心脏本身必须阴阳匀平。按照这个逻辑,那么心主血脉条件之一,那就应该是心的功能正常。怎么理解心的功能正常?心的阴阳匀平,而不仅仅是说阳气充沛。这样一种观点,是由中医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所决定的。

一、中医学认为,事物正常范围一定要阴阳匀平的。可是这两者关系在阴阳学说里面有明确规定,用四个字概括,叫阳主阴从。就这一点,和现代的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有本质差别。现代的矛盾论,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规定事物这两者谁主谁从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而我们中医学讲事物的阴阳属性,永远规定阳主阴从。这就是《内经》讲,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为什么不说“阴气者,若天与日„„”?(这是由)中国的文化所决定。如果同学们将来感兴趣,可以念念《易经》的八卦,乾卦和坤卦,乾卦是阳卦,坤卦是阴卦。这样一种思想和《易经》是一致的,表现了中国的伦理道德:阳主阴从,形成了儒家学说的三纲五常。说句题外话,为什么我们现在年青人,女孩子找男朋友,都希望要找一个帅哥,像小说描写,心胸宽阔,能容纳你这个女孩子柔弱的躯体,期望他来保护你,把自己放在从属于男性的这个地位,这是根深蒂固的。为什么?阳主阴从所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总是强调阳气的重要作用,而不强调阴。即不把两者放在平等地位,而是把阴放在次要地位来看。人死了,说亡阳,本来亡阴亡阳同时存在,非要强调亡阳,而强调亡阴的程度不如强调亡阳。在这里多说几句,旨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来进一步理解。否则的话,同学们感到,李老师你讲的这个课程,逻辑上出现混乱了,或者至少说出现片面性。回来我们进一步来理解它,说心主血脉条件之一,一定是心脏本身的阳气充沛。这是第一个条件。

第二个条件,流动在脉管中的血液一定是充盈的。用现代的语言说,它必须满足生理所需要的必须的血容量。多了不可以,少了也不可以。运行速度快了不可以,慢了也不可以。始终处于充盈状态。这个充盈状态,就是满足人体生命过程中所需要的、必须的血量。

三、脉道通利。运行血液的这个通道,要想通利,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这个脉管必须完好无损,如果脉管发生破损,血就出来了,不能正常运行了,就出血了。

二、血液在脉管运行中,虽然脉管完好无损,但是内部环境会影响血液的运行速度,也不可以。那么

一、它本身结构上完好无损,二、内部环境保证它气机通畅,为血液运行提供一个畅行无阻的通道。具备上述三者的条件,才能够使心完成主血脉的功能。

三、讲心主血脉的具体生理功能。

一、从定义我们看,说心主血脉是指心脏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运行的功能。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就可以得出,心主血脉的具体生理功能,用两个字概括就是行血,就是推动血液在人体内循环不已地进行运行,满足生理活动的需要,行血。但是《内经》里面也明确记载,它不仅行血,它也有生血的功能。心生血,《内经》也有记述。虽然后世医家强调心主血脉的功能的时候,重在强调行血,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循行的功能,而少有讲心能生血的功能。我们今天提出来,它的主要功能,一是行血,二是生血。理论依据有二:

篇6: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1.定义

麻疹是由外感麻毒时邪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咳嗽、鼻塞流涕、泪水汪汪,满身发红疹及早期出现麻疹粘膜斑为特征。

2.发病特点

[发病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二季(冬末春初)最为常见。

[发病年龄] 好发于儿童,尤以6个月~5岁多发,自六十年代后开展麻疹疫苗接种以来,发病年龄后移,成人也可见到。

[转归预后] 若出疹顺利,则预后良好;反之,邪毒炽盛,正不胜邪,可引起逆证、险证。患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3.历史沿革

宋代以前麻疹与天花常相提并论,宋代以后将两者分开。

《小儿药证直诀·疮疹候》中称麻疹为“疮疹”,记载了典型症状和治疗方法,并指出传染性的特点。

《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始将麻疹与天花分别论述,是证治小儿麻疹的第一部专著。

《证治准绳·幼科》将麻疹分为初热期、见形期、收后期,成为后世分期的基础。

篇7:公共产品理论概述

公共产品理论是当代西方财政理论的核心,其发展源头,最早可追溯到古典学派,以大卫·休谟关于“草地排水”的分析和亚当斯密关于政府执行的三项国家职能等相关理论为代表。20世纪50年代,萨缪尔森完成了对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确定了现代公共产品理论的正式形成。

所谓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指一个人的消费不影响其他人的消费的产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不可分割性,比如国防、公安等。

公共产品的分类。依据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可以将不同的物品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及私人产品。同时具备两个特征的是纯公共产品,比如国防、不拥挤也不收费的公路;两个都不具备的是私人产品,比如食品、衣服、拥挤且收费的公路;只具备一个的是准公共产品,比如有线电视、不拥挤但收费的公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纯公共产品很少,大多数物品都是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的提供。由于免费搭车问题的存在,市场不能以有效的数量水平提供公共产品,使得公共产品一般由政府来提供。从范围上来讲,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范围就是那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产品或者服务,一般来讲,像国防、环境保护、法律等;从提供的规模上来讲,最优规模是要符合资源的有效配置要求;从资金来源上来讲,提供公共产品的资金来自于政府拨款和向消费者收费等方面。

公共产品问题。公共产品的基本问题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将多少资源配置到公共产品上是合适的;第二,如何分担政府的成本;第三,如何分配公共产品的利益;第四,以何种方式实施公共产品的供给;第五,以上问题谁来进行决策;第六,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或扮演何种角色。

公共产品理论的现实意义。公共产品理论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论和社会契约论基础上,以市场失灵为研究的起点,将纠正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作为公共部门发挥作用的范围,为解决市场失灵、缓解本国社会矛盾、减轻社会摩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等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结合我国实际,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建设时期,首先,政府是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但是仅靠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根本无法充分满足全体社会民众对公共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其次,政府对公共产品的垄断经营,会导致管理效率低下,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所以,从现实出发,应该引进市场机制来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从我国具体情况来看,应树立公共产品的市场化经营理念,破除公共产品“福利型”、“供给型”的观念,同时引进多个市场主体,在公共竞争的条件下,实现公共产品的高效配置。

四、产权理论的概述

产权的界定。关于产权的定义,到目前为止,理论界还未形成一致的看法,如德姆塞茨认为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 可以界定人们如何受益及如何受损, 帮助人们形成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诺斯认为,产权本质上是一种排他性权利;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用途进行多重选择的权利。归纳一下各学者的观点,关于产权,它首先是所有权,即法律意义上的归属问题;其次它是一种经济权利和行为规范;再次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权力束,其中有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转让权等;最后它的作用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只有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发挥作用。

产权的内容。产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所有权、所有权的分割、非物质权利或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人权等;又如张五常教授的观点,认为产权包括资源的使用权、收入权和转让权。

产权的种类。人类社会经历的产权制度可以分为四类:私有产权、国有产权、社区产权、共有产权。其中,私有产权是将资源或财产的权利界定给个人,其他人不得侵犯;国有产权是将资源或财产的权利界定给国家;社区产权是由某个社区拥有财产的权利,排除外人使用,并调控内部人使用;共有产权是资源或权利属于所有人共同所有,实际上就是没有人拥有产权,如空气、太空等。

产权的重要性。首先,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合理界定产权,有利于克服资源稀缺对于经济发展的制约,鼓励个人以最有利于他人的形式开发并利用资源,使各种资源要素在国家法律、政策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自由流动,使私有者具有强烈的提高财产的成本效用的动机,能够监督并防止经济权力过分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增进公众的福利,克服“搭便车”行为和产权拥挤现象;其次,一个准确界定的、稳定的财产所有权制度, 不但保护了自由, 而

且为更高级的经济活动提供了空间, 并且最终促进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最后,产权理论的提出,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个挑战,其强调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强调了权利体系演变的重要性,使得西方经济些的分析具有了更多的现实意义。产权理论的一些新观点、新方法丰富了经济分析的思路,无论是对环保问题,还是对公共物品的供给等的分析,都拓展了经济学分析的视野,使得现代西方经济学不断向纵深发展。

在我国,同样重视产权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五、交易费用理论的概述

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科斯首次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思想,认为“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后经新制度经济学家阿罗、阿尔钦、巴泽尔、威廉姆森、张五常等的研究和努力,最终使交易费用理论形成了比较完善系统的体系。

关于交易费用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交易费用仅指市场交易的费用,包括进行交易所需的搜寻费用、谈判费用以及履行合约的费用等;广义的交易费用不仅包括市场交易费用,还包括社会交易和政治交易的费用。如阿罗吧交易费用看成是“经济体系运行的成本”,张五常把交易费用看成制度运作的费用。

交易费用的分类。交易费用包括市场交易费用,经理交易费用,政治交易费用。具体来讲,市场交易费用,是在市场交易过程中谈判、签约和履行合约的成本;经理交易费用,是交易由企业来组织时所涉及的费用,典型的是在企业和雇员之间执行劳动合同的费用,以及经理决策失误的费用;政治交易费用,是通过集体行动来供给公共物品的成本,如设立、维持和改变一个体系的正式与非正式政治组织的成本、营运一个国家的成本等。经理交易费用和政治交易费用都可以看成是委托-代理费用。

交易费用存在的原因。威廉姆森概括了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与交易有关的人的因素,因为个人都是有限理性的和机会主义的,使得交易双方既不可能估计到所有的情况也不可能防止他人投机取巧,所以必须采取一些预防性的办法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由此导致了交易费用的产生,比如婚介所、职介所的存在。另一个因素是与特定交易有关,包括资产的专用性(如打印机,除打印外没其他什么用途)、未来的不确定性的程度、交易的频率(次数越多,费用越高)三方面,为了降低由资产的专用性所造成的交易障碍和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及交易频率过多造成的高成本等问题,需要建立某种一般性的治理结构或中介组织来降低费用。

对交易费用理论的认识。交易费用理论引发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同时也为现实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解释,并在国家理论、产权理论和企业理论中均得到了广泛运用。和实际情况相联系,可以发现,交易费用处处存在,比如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由原来的国家-企业养老保险模式向统帐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转变所造成的转制成本,就属于张五常定义的制度运作所造成交易的费用;又如随着自然

篇8:中医古籍类图书出版情况概述

一、出版中医古籍类图书的出版社

医学专业出版社多数涉足中医古籍的出版, 出版中医古籍类图书品种较多的出版社有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华夏出版社等, 另外科技出版社也多涉猎, 如辽宁、山西、浙江、上海、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各出版社出版的古籍类图书运用的方式方法多样, 涉及的古医籍种类繁多, 几乎囊括了各个时期、各个分科的各种古医籍。当然种类最多、形式最丰富的还属经典的古医籍, 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等。这些出版社的工作, 使得中国古代医籍得以保存和流传。

二、中医古籍类图书的种类

古籍整理的工序一般包括:选择底本、校勘、标点、索引、序跋、附录, 古籍整理的方法有影印、校勘、辑佚、注释、今译等, 下面根据整理古籍的方法对近年出版的古籍类图书进行梳理。

(一) 校勘类

校勘是整理古籍的一种方法和工序, 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最常用的方法和必备的工序。除非找到古籍的原稿写定本, 可以不必再作校勘外, 要整理古籍就少不了做校勘。有时影印本也要做校勘附校记。但校勘这个工作做起来比较繁难, 需要用上古籍整理和专业知识等各种学问, 因此要做好也最不容易。由于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且需要专业的知识和能力, 而校勘类图书的读者对象群专业水平也要求较高, 因此读者群较窄, 因此近年这类的古籍整理类图书已经比较少见。如辽宁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古籍新点、新校、新参考系列”, 此套丛书得到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 有中国科学院以及山东、江苏、山西、湖南、四川等省的专家参加, 采用了页下注, 原文、点校[批]的形式, 为了丰富内容, 还增加了“临川新用”, 为摘自中医药杂志的现代临床研究应用。

校勘是中医古籍整理的一项基础工作、非常重要, 为了既能反映校勘成果, 又能满足读者需求, 有些出版社将校勘和注释、今译等古籍整理方法整合, 出版了《黄帝内经太素校注》、《诸病源候论校注》、《东医宝鉴校释》等著作, 但这类著作仍然专业性较强, 在目前的古籍整理类著作中尚为少数。

(二) 影印类

选择好的底本对于影印非常重要, 有些影印本还要加标点、附校记、做索引, 因此影印古籍也不是简单的工作。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孤本大全”包含8本珍贵的中医古籍孤本, 以及《本草纲目 (金陵版排印本) 》, 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由于影印类图书对于底本要求很高, 现在此类图书也不多见。

(三) 辑佚类

辑佚是从类书、古注以及《永乐大典》中把已经佚失的古籍搜辑出来, 虽不能恢复该古籍的全貌, 至少能起豹窥一斑的作用。有些从《永乐大典》中搜辑的, 还可以大体接近全貌。这不是整理古籍常用的方法, 整理现存的古籍除发现有佚篇佚文外, 就用不到辑佚。但对于某些遗失的古籍, 还是很有价值的。目前此类古籍整理图书罕见。

(四) 注释类

对于医籍的注释自古即有, 是为了让读者对医籍有较深入的了解。古籍注释列在正文之中, 有双行夹注和夹注。现代书籍注释列于正文当页之下, 称脚注, 亦称本面注;列于文章之后或列于书籍之后者称篇末注。对医籍进行注释需要相当高的学识水平, 其难度不亚于写一本书。此类著作如学苑出版社出版的《伤寒论考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霉疮秘录评注》等。

(五) 今译类

这是现在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 因为此种形式能够满足大众的要求, 将深奥的古医籍内容用现代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出来, 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如科技文献出版社《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中藏经脉经难经精译》、《针灸甲乙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精译》、《本草纲目精译》, 上海科技出版社《伤寒论译释》、《金匮要略译释》等。有些出版社为了将中医知识推广向普通大众, 让大家都能读懂古医籍, 还将古医籍进行了更加通俗的解释, 甚至用图示等方式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尤其是对经典的中医古籍, 如《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图解黄帝内经灵枢》、《图解黄帝内经素问》、《图解金匮要略》、《图解伤寒论》等。这类图书为中医的普及作了很大的贡献。

(六) 丛书

在目前的古医籍图书市场上可以看到, 单本的古医籍整理图书很少见, 多为丛书的形式出现。出版社根据读者的需求, 将古医籍根据学科、年代、地域、读者阅读需要等进行归纳整理。根据学科整理的, 如浙江科技出版社的“近代中医珍本集”, 分为温病、伤寒、金匮、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伤科、五官科、针灸按摩分册等;华夏出版社的“历代中医名著文库”包括伤寒金匮温病名著集成、医经病源诊法名著集成、中医内科名著集成、中医外科伤科名著集成、中医儿科名著集成、中医妇科名著集成、中医五官科名著集成、针灸名著集成、中医方剂名著集成、中医综合类名著集成、医案医话医论名著集成、本草名著集成,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阅读。根据年代整理的, 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明清中医临证小丛书》、《明清中医名著丛刊》、《明清名医全书大成》, 江苏科技出版社的“中医历代医籍精选”包括《中医历代医话精选》、《中医历代医论精选》、《中医历代医案精选》、《中医历代方论精选》, 读者可以了解某个年代或者不同年代中医古籍的情况。根据地域整理的, 如湖南科技出版社的“湖湘名医典籍精华”。根据读者阅读需要整理的, 如山西科技出版社的“中医入门必读丛书”, 包括《医案医话入门必读》、《经典名著入门必读》、《经典名著必读》、《诊脉辨舌入门必读》、《汤头入门必读》、《药学入门必读》、《传统中医启蒙读物》;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现已出版70余种, 受到临床医师等读者的欢迎。

从市场上来看, 虽然中医古籍类图书品种繁多, 但会发现针对中医经典古医籍的整理类图书偏多, 比如仅《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的校注类书就有很多种类、应用了不同的整理方法。如上海科技出版社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科技文献出版社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中藏经脉经难经精译》、学苑出版社的《灵枢讲义》和“黄帝内经素问名家评注”以及前面提到的白话解和图解。这也是因为这类古籍是中医入门必读, 拥有最大的读者群。

上一篇:独生子女和父母的情爱散文下一篇:晚安心语:城市愈大,就愈感到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