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课文教学教案

2024-04-25

声声慢课文教学教案(通用6篇)

篇1:声声慢课文教学教案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声声慢》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声声慢》,我说课的内容由五部分组成,一是说教材,二是说教法,三是说学法,四是说教学程序,五是教学小结与反思。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声声慢》是语文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的一首词,这个单元编选的课文是宋词、元曲及宋至清代的古诗。在语文版高中语文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安排有宋词的单元。作者李清照,和本单元选取的词人柳永同属于婉约派,本单元同时选取了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的作品,因此,教材编者可谓用心良苦,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完全不同的两种词风,进一步体会四位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闺怨主题是唐宋诗词创作的一个传统题材,“闺怨词”是专门表现妇女生活和情感的一类词。但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男性替妇女表达情感,虽别有一番风味,但终归和妇女复杂、内隐的心理隔了一层。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视角和笔触比男性词人更敏感、细腻。《声声慢》即是此类作品的代表作。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其艺术表现方式是独特的,李清照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她独有的寂寞心境。

2.教学目标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部分唐宋词,当时的学习要求只是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大意,体会情感而已。进入高中阶段,这种要求显然是不够的,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篇作品、某一位作家,而要把他们放在整个宋词的发展脉络中观照、比较他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还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高一的学生心理上摆脱了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可塑性极强。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如果在课堂上能帮助每一位学生习得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将是他们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2)、能力目标:通过“直觉感知——深入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地鉴赏诗歌。

(3)、情感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感受“闲愁”与“丢家弃国之愁”的区别,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

(2)、教学难点:这首词选择的意象很符合传统的审美视角,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二)说教法

1.教学方法

①.首先是诵读法。诗词教学,无论采取哪一种教法,都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作品背诵下来。因为背诵是鉴赏的前提,不能充分的诵读就谈不上深入的鉴赏。要对诵读给予充分的重视,那种先讲解再诵读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教师可以做示范背诵,让学生明白背诵的重要性。总之,能卓有成效地进行诵读训练,从中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就可以说完成了教学目标的一半,决不能等闲视之。

②.“情境法”教学。

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③.比较法

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多诵读、多分析、多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

2.教学手段及教学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和mp3的展示,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三)说学法

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学法上我希望自己能把学生学习宋词的热情煽得旺旺的,能点燃他们兴趣的熊熊之火,使学生个个喜欢宋词,个个迷恋宋词,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经历生疑、矛盾、挣扎、释惑的学习乐趣。

②.朗读法。

让学生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使难以理解的文字变为易懂的,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领悟能力,从而感染学生,使他们更进一步的接受美的熏陶。

(四)说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现在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

播放《声声慢》歌曲

听完歌曲大家有什么感觉呢?这首歌曲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接下来大家来欣赏图片

设计意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气氛,让学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激发学生的情感。

2.朗读训练,初步感知

以朗诵为起点,在与录音的对比中寻找突破。通过学生齐读、录音朗读、个人朗读等形式,熟悉文本和领会情感。引导学生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轻重读音,注意感受朗读中的情感基调——哀婉凄凉。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语调、节奏和音乐的烘托,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

3.鉴赏意象,体验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这样写到:“语文教学应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所以在完成该词的教学重点目标上,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就自己最有感触的意象进行交流,在这一环节主要安排与作者的另一首词《一剪梅》的比较阅读。

对比阅读

现在我们来看看《一剪梅》和《声声慢》这两首词中,哪些信息是共同的?哪些信息又是不同的?相同的信息之下内涵都一样吗?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相同的信息:

A 雁 “雁”这意象带有何意?两首词分别用了哪个动词写它?

B 花 两首词所代表的内涵相同吗?

C 独 两首词所代表的内涵相同吗?

D 愁

不同的信息:

A 月与梧桐、细雨

B 酒

这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异同?

同:愁。不同:《一剪梅》中是一种“闲愁”,《 声声慢》则胜于“愁”。“闲愁”自是相思之情,独居生活的孤单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而《声声慢》中的愁我这样引导学生,从意象入手:过雁、满地黄花、淡酒、梧桐更兼细雨,这些意象共同的特点是惨淡,透过它们,我们能领会到词人的亡国之痛、沦落之苦、孀居之悲。

设计意图:通过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对比阅读,让学生明白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风格和不同情感。通过对不同意象的解读,使学生明白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通过“深入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地鉴赏诗歌。

4.学生朗读,具体体会语言特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A 提问:七组叠词分别写什么?寻觅什么?结果怎么样?仔细体会这一句的语言特点。

B 古代写愁的诗句同学还记得哪些?“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中的“愁” 有什么特殊意味呢?

设计意图:通过诵读体验、语言品味、引导学生体会本词语言的凄美,认识词中意象的特定内涵,初步掌握诗词欣赏的方法。

5.提炼信息,概括手法

提问:词人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抒发感情的?

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得艺术手法

纵览该词可知,通篇表现的都是作者的愁绪。是的,她的国愁,家愁还有情愁,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凭借着自己极高的艺术天赋将漫天愁绪抽丝剥茧,然后进行细细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

设计意图:关于该词艺术手法的知识点,已经在鉴赏意象的环节中散落在教学过程中,在这里提炼信息既考察了学生听课的效果,又培养了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

6.总结巩固

通过对比,我们清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由此可见,个人遭遇和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抓住词中所选择的意象,在这些意象背后,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早年的“愁”是“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晚年的“愁”则是在经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之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明白词人早晚期词作风格的差异,理解了“愁”的丰富内涵。

7.探究性作业:

根据所学知识,搜集相关作品,比较分析

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诗人表现其“愁绪”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作业设计可以呈现多元化的形式,探究性作业的形式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综合素质。七.布置作业

出示幻灯片23:作业

8.板书设计

《声声慢》

(五)教学小结与反思

这堂课,我首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第一位,所有的读、讲、练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学”而展开的,而这种“学”,又主要体现在一个“品”字上。整节课主要设计成三个大的板块:第一板块,在反复的读中品味词的意韵,从而获得整体感知;第二板块,通过比较学习《一剪梅》《声声慢》,了解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风格和不同情感;第三板块,具体体会语言特点。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是课堂学习的中心,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听、说、读、写等训练语文能力的活动均有合理恰当的安排。

经过教学实践的摸索,我认识到古典诗词教学的难点不在于“读”与“讲”,而在于“品”,也就是让学生充当课堂教学的主体,自己来品读古典诗词的意韵,自己来品味古典诗词的美。这样,以“品”为中心,让“读”和“讲”为“品”服务,成为我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摸索的主要方向。

由于农村中学学生语文鉴赏能力偏弱,这节诗歌鉴赏课有不少学生无法真正领会,但我想,经过长期的品读,学生的鉴赏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篇2:声声慢课文教学教案

一、导入

在中国的词坛上,有一位才情出众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哀婉凄,美打动了无数后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婉约词中的杰作《声声慢》。

二、李清照的生平简介

李清照的生活和创作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知书达理、温婉贤惠。18岁嫁与金石考据专家赵明诚,夫妻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诗词唱和,生活美满和谐。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形象鲜明.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句清新别致;<<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则通过对相思之情的描写,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

后期:金兵入侵,宋朝南迁,李清照逃往南方,不久,赵明诚染病身亡。她四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搜集的金石古玩大部分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后期的词和前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使她精神痛苦,所以词风也充满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感怀旧,悼亡之情.

《声声慢》是作者后期作品。

三、分析释疑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

九百多年前北宋年间那个秋天的傍晚,菊花凋零,凉意微微。在这首词中大家觉得李清照的情绪若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是何字?(生:愁),如果在这个“愁”前面加上定语的话,应该是怎样一种愁?(生:相思之愁,蜜甜的愁,闲愁),在李清照的前期代表作《醉花阴》中,作者表现出的是一种闲愁,闺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破译李清照的后期代表作《声声慢》中的无限愁情。

(幻灯片: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品李清照《声声慢》)

二、鉴赏《声声慢》

既然我们抓住了一个“愁”字,那就以这幅对联为线索,在这个“愁”字上做文章,看看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怎样入愁,缘愁选了哪些景,为何而生愁?

(一)怎样入愁

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浓、万种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请同学们齐读此词,思考两个问题:(1)正音;(2)找出作者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

(1)生齐读,正音。(提问学生哪些字音该注意)

(2)提问学生:你能找出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吗?

(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a、你觉得该怎么读?你给我们试一试好吗?

b、这句话你觉得体现愁绪的哪些层次感?

寻寻觅觅:你觉得李清照在寻觅什么?李清照当时的境况怎样?该怎么读?

(老师明确: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可能在寻觅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感觉。)

冷冷清清:诗人她寻找到那些曾经失去的欢笑岁月了吗?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

该怎么读?

(寻觅的结果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应是轻读、降调。)

凄凄惨惨戚戚:最后诗人的心理感受怎样?用通俗的语言概括该是怎么样的情感?

又该怎么读呢?回答,凄凄惨惨戚戚这种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词人早起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东张西望,想要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的空虚,找的也许是丈夫,也许是以前美好生活的点滴,可是四周却是冷冷清清,只有她自己孤单的身影。

补充: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如今沦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其凄惨之景象,令人目不忍睹,其悲伤之心情,在叠词的回环往复中传到读者心中。让我们再齐读这句来感受一下吧。(语速缓慢低沉)这里是写诗人的.心理感受沉痛、凄厉。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

开头这句词定下了全诗悲苦愁绝的基调。刚刚在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十四个字都连用什么词?(生:叠词)如果我将此句改为“寻觅,冷清,凄惨戚”好不好?(学生:不好,少了音韵美)李清照是运用韵律的高手,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诵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别有一番愁情。

(二)缘愁选景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请问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

1、师范读

2、大家一共从词中找出了哪些意象?

(学生: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

3、探究性学习:

在这些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当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个意象?请说说你对这个意象的理解。

要求:(1)基于文本

(2)自由选择学习伙伴

(3)每组推荐一位发言人。

意象探究:

a、淡酒为何李清照喝了三杯又两盏的白酒还觉得酒淡,莫非她是李白再世,酒仙第二?

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词人本想借酒御寒,殊料,非但不能抵御刺骨寒风,却又想起以前把酒言欢的情景,此刻只能自斟自饮,两相对照,愁情更重了。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看来酒是浇不了愁的,只能是举杯浇愁,愁更愁呀!自古以来借酒喻愁的句子就很多,大家能举出几句吗?(学生举出自己所知道的有关酒的诗句。)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看来果然是“酒”文化就是“愁”文化啊!

b、秋风怎么理解“晚来风急”?秋风渲染什么情绪?

(老师明确:“晚”即可指晚上,也可指晚年,自喻晚年的凄苦悲凉。用秋风渲染愁情。)

c、过雁为何说雁是旧时相识?在李清照的那首词中也写到雁?

李清照看到大雁南来北往,伤心些什么呢?

《一剪梅》有句词: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那雁,也许就是当年为他们传信的使者。甜言蜜语犹在耳边,斯人却已逝,千山暮雪,万里层云,天人相隔,睹物思人,情何以堪?

大雁冬天南飞,春暖北归,词人自北方逃难至南方,早已国破家亡,有家不能回,新愁又添旧恨。旧时相识异乡相逢,更增添词人天涯沦落之感。

大雁是古诗中常用来表现离愁别恨的意象。(板书意象雁)

秋天大雁由北向南迁徙,李清照南下避难,所以觉得大雁旧时相识,并且在一剪梅当中写过:“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尚且能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漂流困顿,寄寓他乡。以前尚可鸿雁传书,现在丈夫已死,家人疏散,就算有千言万语,也无人可托,无处可传,内心已是永远的绝望。)

诗人哀戚之际,南飞的大雁横空而过,她抬眼望去,多么像在溪亭近旁,绣水江边时常见的那只呀?北来的鸿雁啊,家国可曾无恙?溪亭可免于战火?耦花还那样娇艳吗?可南飞的雁群却头也不回地飞走了。只留下我一人独自徘徊伤心。

d、黄花黄花是什么花?黄花象征什么?

指菊花,黄花堆积指菊花繁盛,千朵万朵压枝低,大好景象,本该夫妇携手共赏,丈夫摘取一朵为妻子戴上,万般柔情,千种疼爱,此刻的作者却已是形容枯槁,无心赏花,也无人再会怜惜她。这种感情与刘夷希《代悲白头翁》中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所抒发的感情是多么地相似啊!李清照看到黄花的凋落,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颜,更是愁上加愁。)

e、梧桐细雨梧桐细雨在一起通常象征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你运用想象的语言来描绘“黄昏时,梧桐细雨”的画面,注意情景结合。

梧桐这个意象在古诗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来看这句诗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它传递出的是一种离愁别绪,一种强烈的思念之情。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写出了杨贵妃去世之后唐玄宗心中的悲凉以及对佳人的苦苦思念。

再看词中,作者也正是借梧桐表达内心的哀怨和凄凉,更何况,外面淅淅沥沥的缠绵细雨不时敲打这她的耳膜,扰乱她的心扉,梧桐加上细雨的点染,使词人的愁情浓得怎么也化不开。梧桐细雨象征着哀伤、愁丝。这里运用了白描的手法。白描就是用极为简省的语言来勾勒事物,抒发情感。)

窗前的梧桐树又飘下了几片枯叶,沉沉的夜幕里,偏巧这时又下起了淅沥的小雨,难道上天也在忧愁哭泣吗?“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的雨声,对于伤心的我来说,不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在我那颗破碎的心上。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该如何理解?

--表面埋怨天气冷暖不定,令人身体不适,实际上实在说生活的变故际遇令人沉沉浮浮,忧喜不定。想想夫唱妇随、共赏拓片的欢乐时光犹在眼前,顷刻之间却剩自己一个承受生活的风风雨雨。

师总结:

小结:词人是词坛才女,也是一位丹青妙手,你看,她选择的是惨淡的黄昏,堆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点滴的细雨,这样一些饱含愁情的事物,将它们别具匠心地组合在一起,反复地渲染,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意境。

四、用诗化的语言,再现诗歌的意境

就让我们闭上双眼,随着音乐把自己化身为李清照,走进她为我们营造的凄美画境,身临其境地感受一番。然后,请你用诗化的语言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告诉我们。

学生发言,教师评价总结。要点:抓住词的语言,可作适当联想。

确实,李清照在情景交融方面取得一愁未了一愁添,一愁却比一愁深的效果,我们通过联想和想象也能深切感受到“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的词人内心深处的痛。

(师生合作诵读:师引读,男生、女生各一人领读,全班齐读)

(三)为何生愁

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尾句点愁,简单直白,反而更觉其神妙。但此时的“愁”与诗人写《一剪梅》的“愁”相比又多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呢?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

从11李清照写作《一剪梅》至1151年左右写成《声声慢》,时间过了大概半个世纪,可为“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到底命运在李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让时间老人告诉你答案吧!

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

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

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李清照为赵明诚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

1131年: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

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

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同学们你们愿意这其中的哪一件发生在你们身上吗?

但它们都一连串地发生在李清照身上。晚景凄凉,没有子息的李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

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如果说李清照的前期的愁是闲愁、闺愁,那后期是什么愁呢?(生:亡国之恨,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三、结语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

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篇3:《声声慢》教学切入点探究

诗词的教学往往需要一个切入点。好的切入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展开讨论, 激活思维。但是, 新颖有效的切入点很难预设。笔者为了确定《声声慢》的切入点曾思索良久, 最终决定以“雁”这个意象为突破点。李渔在《窥词管见》中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 然二字亦分主客, 情为主, 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 非借物遣怀, 即将人喻物。”因此, 从“雁”这一客体说起, 以“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一句为突破口, 设计四个由浅入深, 逐层深入的问题。

1 从“雁过也”三字能读出些什么?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雁”这个意象的意蕴分析。恩斯特·卡西尔在《语言与神话》中说:“艺术王国是一个纯粹形式的王国”, 而“这些形式不是抽象的, 而是诉诸感觉的。”[1]古人认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 “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 “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文人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 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 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 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雁”正是这样一种具有固定含义以及独有特质的意象, 点缀着中国古典诗词, 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符号化了的意象, 经常出现于众多文人墨客之手, 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三千多年前的《礼记·月令》记载了:“东风解冻, 蛰虫始振, 鱼上冰, 獭祭鱼, 鸿雁来。”《王祯农书》云:“九季秋, 鸿雁来宾, 十二季冬, 雁北飞”。《大戴礼记·夏小正》云“九月, 滞鸿雁。”可见, 当时人们已经了解了鸿雁南飞北归的迁徙规律, 并把它的到来当成了划分季节的依据。东汉班固在《汉书·苏武传》中写到:“天子射上林中, 得雁, 足有系帛书, 言苏武在某泽中”, 此后, “鸿雁传书”便成为古典文学的常用典故。“雁”被寄予了“传递书信, 寄托相思和思念”的固定含义。此外, “孤雁”“失群、单飞”的意象经常被用来表达政治上的郁郁不得志, 以及幽愤孤寂之情。例如, 阮籍的《咏怀诗十三首》:“孤鸿号外野, 翔鸟鸣北林”, 将诗人处于恶劣生活环境和险恶政治背景下的悲凉失意吟唱出来。

鸿雁也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词中出现的最多的一种鸟类, 她的词作中有六首写到大雁。李清照曾经借南来北飞的鸿雁向丈夫赵明诚传递相思之情:“征鸿过尽, 万千心事难寄” (李清照《念奴娇》) ;“草绿阶前, 暮天雁断” (李清照《怨王孙》) ;她的“雁字回时”点出了凉秋, 使词人萌发出一种悲秋的思绪;赵明诚为莱州太守时, 李清照从青州寄信给其家乡的姊妹———“好把音书凭过雁, 东莱不似蓬莱远” (李清照《蝶恋花》) ”, 希望姐妹们可以寄书东莱, 互相联系;但是, 宋高宗建炎三年 (1129年) , 赵明诚因病离世之后, 女词人就形单影只,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 , “归鸿声断残云碧, 背窗雪落炉烟直” (李清照《菩萨蛮》) , 大雁鸣叫着向南飞去, 词人却回不了家更“无家可归”。这里的“雁”传达了复杂又微妙的内心感受。

在这句词中, “雁”这个意象包含着明显的时节的意味。暗示女词人写作的时间是在秋季。诗人常常感悯秋天, 《诗经》云:“物色之动, 心亦摇焉。”宋玉在他的《九辩》说:“悲哉, 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名句“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描绘了一幅严凝、肃杀、寒冷、孤寂的图景。秋天的美丽和萧瑟无法让敏感的心灵无动于衷, 李清照作为一个敏感多情的才女也不例外。

2 作品中哪些语句可以读出作者的“伤心”?

第二个问题是学生自主研习、细读文本的纲要。“伤心”二字可以贯穿起《声声慢》中细细流淌的情愫。“文学是燃烧着作者思想、热情、想象的灯盏。”[2]“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女词人在寻找着和丈夫一起生活的美好片段。一口气使用了七个叠词:“寻寻觅觅”是写其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环境的“冷冷清清”与内心的“凄凄惨惨戚戚”相互渗透, 情景交融;梧桐树上的雨水抑或是作者眼中的泪水“点点滴滴”, “愁损北人, 不惯起来听” (李清照《添字采桑子》) 。如今丈夫既逝, 往事如过眼烟云, 自然寻觅无着, 冷清无依, 孤苦无靠进而是凄惨悲戚了, 这十四个叠字从动作、环境、心情、神态多个角度, 由浅入深展现出词人的伤心孤独, 又具有一种缠绵哀伤的音乐感觉, 实是悼亡之语。清代徐釚的《词苑丛谈》卷三云:“李清照《声声慢·秋闺》‘寻寻觅觅……’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 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也。”“叠字之法最古……宋人中易安居士善用此法, 其《声声慢》一词, 顿挫凄绝。” (清·陆蓥《问花楼词话》)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是个很有审美眼光和审美情趣的女性。她深深地喜爱美丽的花朵, 尤其是菊花, 曾经吟诵出“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这样的佳句, 以菊花的风姿绰约比拟自己的清华卓然。但是如今的易安居士却已经不再有赏菊的兴致, 任满地的黄花憔悴凋零, 落蕊堆积;伴着这灿烂如金, 清芬满园的菊花一起枯萎的还有女作者的一颗渴望爱与美的敏感心灵。想起当日, 新婚燕尔, 情浓如蜜,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 徒要教郎比并看” (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 一个娇羞爱美的小女人, 打扮地“人比花娇”, 牢牢攥住心上人的目光。“女为悦己者容”, 可是如今那个“为他美好为他妍”的人已经不在, 就再也没有对着菱花镜簪菊的理由。于是, 女词人连审美爱美的欲望也失去了:“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李清照《永遇乐》) 。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用了反问句, 将词人“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的苦涩和孤寂表现的淋漓尽致。“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一句, 梧桐树是增加秋天萧瑟和悲凉的意象:“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雨滴梧桐, 声音应该是细不可闻, 但是由于闺房内的冷清寂静, 女词人的心如槁木, 点点滴滴的雨水落在梧桐叶上, 如同一根根的绣花针轻轻重重地刺在作者的心上, 这痛苦是那样的细细密密, 拉拉扯扯, 永无尽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一句是明白地直抒胸臆, 也是对于自己的痛苦遭遇的控诉。

3 为什么说是“旧时相识”?

第三个问题是对于作品主题的深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3]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过程就是不断‘同化’和‘顺应’的过程, 学习者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 和接受客体相互消释和重新建构的过程, 就是学习的过程。”[4]

“旧时相识”一词蕴含多少快乐和伤悲, 学生会联想起之前学过的“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 “余性偶强记, 每饭罢, 坐归来堂烹茶, 指堆积书史, 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 以中否角胜负, 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 至茶倾覆怀中, 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对于李清照来说, 赵明诚不仅仅是一个恩爱的夫君, 更是一个懂得她尊重她爱惜她欣赏她的知音。这样的伴侣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有, 所以赵明诚的去世对于李清照而言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伤痛。在世间, 她就成为一只孤雁, 没有同伴。

4“却”字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第四个问题考验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和思维力。“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感觉, 也是心灵的感觉”[5]“人的各种感情差不多都是有心灵在发挥作用……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 一切推论中都包含着直觉。”[6]

通过前三个问题的梳理, 学生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女词人“正伤心”———“看见鸿雁飞过” (鸿雁蓦然飞过, 不像“雁字回时”有所停留, 带来书信, 想起过去的其乐融融、投契温馨, 想到现在的“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的情感迸发。犹如丹麦作家安徒生笔下的经典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场景, 在火柴的光芒中又冷又饿的小女孩看见了温暖的火炉和香喷喷的烤鹅以及最爱她的奶奶, 但是当火柴熄灭, 这温暖美好的幻想全部消失, 现实袭来的寒冷饥饿失落将更深更重更痛。

通过文本细读, 学生能够超越自己的时代、年龄、身份和经历, 去想像, 体悟这种复杂而痛苦的情感。“审美想象是审美移情的深刻化, 即人在审美观照之中, 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对象之中。”[7]

宋高宗建炎三年 (1129年) 八月十八, 赵明诚卒于建康, 从此李清照的生活从幸福的峰巅跌入痛苦的深渊, 终日过着颠沛流离、孤身飘零的生活。《声声慢》就是那段时间的作品, 传达出一位形单影只、欲说还休的孀妇丧失亲人的悲哀、理想破灭的失望、孤苦无依的愁苦。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中评论:“这词, 是写从早至晚一天的实感。那种茕独凄惶的景况, 非本人不能领略, 所以一字一词都是咬着牙根咽下。”[8]清代词人孙原湘凭吊李清照的《声声慢》词有云:“满纸凄风, 如闻欲语又咽。”

“诗 (词) 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9]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种“亘古孤独”、“心如槁木”的寂静痛楚。补充一些材料:一, 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因听说大雁殉情而作了著名词作《雁丘词》的故事:“乙丑岁赴并州, 道逢捕雁者, 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 竟自投于地而死。余因买得之, 葬于汾水之上, 累石为识, 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 予亦有《雁丘词》”;二, 元好问的《雁丘词》:“问世间情是何物, 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 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 离别苦, 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雪, 只影向谁去。横汾路, 寂寞当年箫鼓, 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 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 未信与, 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 狂歌痛饮, 来访雁丘处”;三, 李清照的另一首悼念亡夫的词作《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沈香烟断玉炉寒, 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 梅心惊破, 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 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 人间天上, 没个人堪寄”;四, 补充《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众人射覆, 黛玉说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风急江天过雁哀, 却是一只折足雁, 叫的人九回肠, 这是鸿雁来宾。”这里的“折足雁”是失群的大雁, 这个意象和黛玉父母双亡, 寄人篱下, 远离故乡的形象很符合, 具有悲剧性的意味。

从“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一句切入, 明了“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的绵长的伤痛和难愈的孤独, 懂得“作者处无可奈何之境, 又万不得已之情, 百转千回, 终于不能不从内心喷薄而出”, [10]理解其中的点滴辛酸苦楚, 产生怜惜、悲悯、欣赏抑或其他真实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读懂一个真实的李清照。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 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以及“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的要求。本文以《声声慢》的教学为例, 谈谈如何寻找新颖的教学突破口。

关键词:雁,伤心,旧时,相识

参考文献

[1]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M].北京:三联书店, 1992:143-144.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42-4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

[4]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98-99.

[5]王尚文.语文教育学导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149-150.

[6]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5-6.

[7]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292-293.

[8]梁启超.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357.

[9]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350-351.

篇4:声声慢课文教学教案

导入:

李清照,一个一千多年前工诗文善书画,颇有文名的女子,一个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的著名学者,一个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指出词别是一家”的大家。她生于理学禁锢的宋代却从来没有被驯服,她虽被视作叛逆,但却有着纯真的心和饱满的情。今天,我和同学们将一起学习她的两首词《一剪梅》、《声声慢》,去走进她纯美的词的天地,去走进她坎坷多愁的一生。

一、知人论世

检查预习

师补充

二、初读悟情

1.请学生自由诵读这两首词

(1)梳理字句

(2)品味愁情

《一剪梅》这是一种——愁 (闺怨相思)

《声声慢》这是一种——愁(凄凉哀苦 )

一样“愁“字别样情,不同的处境,构成了作者不同的心境。

请两位同学把这两句用心品读

三、品读况味

下面请两位同学带着作者这两种不同的情怀,给我们深情朗诵这两首词,同学们在听的时候注意划出在这两首词里有哪些相同的物象?

(1)“雁”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剪梅》

雁过也,正傷心,却是旧时相识。

——《声声慢》

一雁“回”,捎“回”的是对作者相思的慰藉,一雁“过”,“过”的是现实对作者无情的遗弃。

(2)花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剪梅》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声声慢》

学生讨论得出

《一剪梅》 流落花水 无可奈何

《声声慢》 衰败景象 心境悲凉

所以尽管作者在不同的词作中使用的意象相同,但由于作者主观渗透的情感不一样,那么它们所营造的氛围意境也不一样。

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一切景语皆情语”。

补充:意象,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四、选读欣赏

请同学找出两首词中另外的饱含情感的物象意象,用心品读,它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1)《一剪梅》

残藕 玉簟。

点明这是是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写出秋意之凉。

(2)《声声慢》

1.淡酒

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秋雨,这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本词则侧重于抒写深秋之败。

请同学集体诵读。

五、总结提升

请学生用对联的形式总结两词。

《一剪梅》

月满西楼,落花流水寄绵绵情思

《声声慢》

雁过南窗,梧桐细雨写点点离愁

结束语:

篇5:‘教案’声声慢教案

教案:《声声慢》教案-教案作者:浅笑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所用的铺叙手法。

2、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感人的意象来表现心境的写作方法。

3、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感人的意象(借物言情)来表现心境方法。

2、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词中叠词运用的妙处。

教学方法:

朗读法+分析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辛弃疾而李清照,由李清照而课文。

二、初步感知

朗读课文,完成练习。

1、回顾作者及作品。

2、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词的大体意思。

三、分析理解

品读全词,回答问题。

上片(写自己的孤独和凄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这三句运用了十四个叠字,表现了哪三种不同的境界?(第一句,写人的动作神态,似在寻找失去的东西,追索过往的陈迹;第二句,写环境的凄凉、寂寞;第三句,写内心世界的愁苦、哀伤。)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1、大意?

2、“最难将息”的原因是什么?(不仅仅是由于乍暖还寒的天气,更重要的是内心无边的孤独和寂寞。)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1、大意?

2、这几句主要写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主要写作者借酒浇愁,想抵抗悲哀的侵袭,但无济无事。这样写既可以表现作者那一颗坚强心灵的忧郁,又可以表现悲哀和愁苦的深重)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大意?

2、这几句有什么作用?(这几句进一步写悲哀的深重、难以抵御;同时,写出了作者悲哀寂寞的根源。)

下片(主要写作者忧伤不安的心境和渲泄内心的愁情。)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1、大意?

2、这几句是怎样来写作者内心的愁苦的?(由眼前零落满地的黄花,作者想到时光易老,欢乐不再。因而顿生感慨。)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1、大意?

2、这两句有什么作用?(这两句主要写作者在无边的寂寞中度日如年,自觉难以挨到天黑。用以写表现作者内心难耐的寂寞和无边的愁绪。)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1、大意?

2、这几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这几句是环境描写,用以烘托作者内心孤独和寂寞。)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一句虽是问句,却用感叹号收束,直抒胸臆,表现作者内心难以言尽的哀愁。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

2、朗读背诵课文。

五、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词。

2、做好练习册。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一、背景材料

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落职闲置几十年,晚年被复用时借怀古咏史而言现实的一首词,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本报讯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用人才的愤懑。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曾随耿京起兵抗金,后在南宋任通判,安抚使等职,有政声。因与当权者不合而缕遭贬抑,一生郁郁不得志,终忧愤而死。辛弃疾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有将相之才而不能施展,将一腔忠愤寄于词间。继承了苏轼的开拓、革新精神,其词题材广阔,气势雄健,意境深沉。善于熔铸经史,驱遣诗文,亦善白描,沉郁顿挫、慷慨苍凉之外兼有清丽明快、缠绵妩媚之风格。有《嫁轩长短句》,存词六百余首,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永遇乐》,词牌名,又名《消息》,双调,一百零四字。

二、谋篇立意

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求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进用人才的愤懑。

三、层次结构

上阕,即景生情,追怀孙权、刘裕,表达对英雄事业的向往和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慨。

下阕,陈古警今,借刘义隆失败的历史教训,警告韩拓胄不应草率对敌用兵;借廉颇自况,抒发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懑。

四、写作特点

1、围绕作品思想内容而多用典故,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词中用典虽多,却贴切恰当,非但没有妨害思想感情的表达,而且以少胜多,表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思想。正如《词综》所说,由于这首词用典恰切,感慨深邃,“发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遏;廉颇自拟,慷慨壮怀,如闻其声;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尚是不解词味!”

2、多用对比,而又各不相同,使词丰意曲,感情更加委婉深沉。

以古代英雄业绩与可悲的现实相比,用以针砭南宋的萎靡不振;用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其子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相比,这是以历史上英主与庸才之比,用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用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相比,这是抒发忧国忧民的感慨,感叹由于统治者的长期“和戎”媚敌,把人们的民族感情都冲得淡淡的了;用廉颇的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的冷落处境相比,用以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通过这些交互重叠的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五、重点难点解析

1上阕用了两个典故,其作用是什么?

孙权是当年西破黄祖,北败曹操,与曹刘鼎足之势的英雄,作者登上北固楼,首先想到闭门思过以京口为都城,后迁都南京的英雄。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与向往,只是像孙促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已无处可寻了。即便是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也随时光而流逝了。作者对孙权的追慕和钦羡,实际上就是对南宋腐败无能的讽刺和嘲笑。

俯瞰京口街市,缅怀曾在那里居住的刘裕,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有如果能有刘裕这样创大业的盖世英雄和英明国君,作者的正确战略意图就以被采用。

这两个典故,写法虽异而用意却相同,作者对能承父兄基业而有所作为的孙权和创建大业的刘裕进行歌颂,就是对南宋当局不知自振的针砭;作者怀念古代英雄,正是慨叹南宋没有英雄。

2、作者写佛狸祠下一幕景象,表达什么心情?

篇6:《声声慢》教案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2.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艺术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掌握艺术手法。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景设置法、

四、教学手段

PPT展示

五、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新课导入

导入语:大文豪苏轼的词风同学们应该并不陌生,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便把词人豪放的秉性展露出来,苏轼可以说是豪放派词人的集大成者。今天,我们要接触到的是另外一种词风,与豪放词的特点截然相反。没错,就是有些同学已经说出来的婉约词。

介绍: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以及婉约词的主要特点。

(二)朗读词作,初步感知

1.作家作品简介:

时代背景,突出“国破家亡夫死”这一悲惨命运;

2.学生朗读,疏通词意,初步感知词作的感情基调;

(1)提问:词中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引导学生感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蕴,和铺垫的感情基调:

PPT展示:

寻寻觅觅――――→动作――→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环境――→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心理――→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3)追问: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词)有何修辞作用?

(范例引导) 师总结:韵律美;增强情感。

(4)结合诗作背景,说一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词人哪些情感?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愁之一:山河沦陷 悲 故园荒废难回;愁之二:夫妻永别 悲 美满姻缘难全;愁之三:形影相吊 悲 漫漫余生难度)

(5)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过渡语:同学们找的都很对。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是结合过我们之前学习诗词的方法,通过寻找词句当中的关键词或者是意象,品读出词人的愁绪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结合词句,联系过去所学诗文,再次解读一下这些典型的意象,感受词人是如何借助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

(三)结合意象,体味情感

1.随同学口述,PPT展示

“酒 风 雁 黄花 梧桐 雨”

师总结,补充并板书:酒 风 雁 黄花 梧桐 雨)

2.意象分析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诗句体会词中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1)“酒”

ppt出示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师总结:酒是“愁”的象征。

延伸:为何说是“淡酒”?

引导:并非酒淡,而是愁浓

(2)“风”

ppt出示诗句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师总结:以秋风渲染愁情。

(3)“雁”

ppt出示诗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师总结:过雁象征离愁。

延伸:为什么作者看到过雁会“正伤心”?

引导: “雁”是“旧时相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在,而收信的丈夫却离别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4)“黄花”

引导:黄花喻憔悴的容颜,孤苦伶仃的晚境。

延伸:结合词句“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理解“窗儿”?

引导:白日如夜,那长夜就更难熬。这就传递出词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5)“梧桐、细雨”的象征意义?

引导:梧桐、细雨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四)再读全词,把握情思

小结:体会“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集聚心头,无法排遣,是和着血与泪写下的千古绝唱

(五)作业

1.依据赏析《声声慢》的步骤,赏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上一篇:定义与命题教学设计(2014年教师资格证数学)下一篇:李白忆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