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一等奖优秀教案

2023-02-28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声声慢一等奖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声声慢一等奖优秀教案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1

教学目的

1.理解词上下阙的含义

2.理解李清照在词中的表达出的“愁”

教学重点

李清照此词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赏析、诵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背景导读】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全词赏析】

一、 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但作为一个才华出众、情感丰富的女子难免对人生抱有更多的理想主义的态度,所以尽管生活是满足的,李清照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惆怅。这种惆怅是来自社会对女子的压抑还是由于她对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不能实现,就不得而知。只是这种惆怅常常出现她前期的词中,与温馨、喜悦相互交织。她的两首《如梦令》似乎正好反映出这种复杂的情感: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前一首表现了无忧无虑、开朗活泼的性格,后一首则流露了她对年华变迁的怅惘,似乎青春也在这暮春的风雨中被摧残而消失。

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属于词的传统题材。但过去大多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来写这一类词,往往隔着一层。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以女性特有的笔法来组织,因而别有一番风味,如: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头,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醉花阴》

但其后不久,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汴京失守,南宋建立这初,赵明诚任江宁知府,李清照也“载书十五车”于建炎二年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去世,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她又到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在她那篇著名的《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以情真意切的笔调回忆了她与赵明诚烹茶赌胜、赏玩金石的欢乐,叙述了南渡后辗转流离、坎坷不尽的经历,抒发心中郁积的哀恸。由于一连串的变故,李清照的性格由开朗变得忧郁,如今的情怀正如《武陵春》中所写的: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作李清照居金华时。久经飘泊,独在异乡,尽管春日双溪风光绮丽,但在她的眼中,却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今非昔比,物是人非,触景生情,越发感到愁苦。在李清照的这一类词中没有正面描写民族灾难的场景,也没有直接呼唤英雄主义的精神,但正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造成了她的个人遭遇,在她心灵深处刻下抹不去的伤痕。她的词中这样写道: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清平乐》

我们看到李清照的“愁”,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的所谓“闲愁”,而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所交织而成的。因此,这“愁”字往往表现得非常沉痛乃至凄厉。

二、 全词赏析

开篇的“寻寻觅觅”反映词人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排遣寄托,就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这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它们似乎是遗失了,又似乎本来就没有。这种心情,有点近似姜爱的所谓“人间别久不成悲”。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一种“寻寻觅觅”的心思来。只这一句,就把她由于敌人的侵略、政权的崩渍、流离的经历、索漠的生涯而不得不承担的、感受的,经过长期消磨而仍然留在心底的悲哀,充分地显示出来了。心中若有所失,要想抓住一点什么,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所得到的仍只是空虚,这才如梦初醒,感到“冷冷清清”。此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倩,由外而内。接着“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惨戚的心灵。开头王句,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

紧接着写词人悲苦心境产生的原因。“乍暖”两句,本应说由于环境不佳,心情很坏,身体也就觉得难以适应。然而这里不说境之冷清,心之惨戚,而独归之于天气之“乍暖还寒”。接下来,本应说借酒浇愁,但愁仍难排遣。可此处不明说,却言谈酒不足以敌急风。用意上含蓄,行文上腾挪。其实,这仍是开头三句的延伸。所谓情在词外。“雁过也”三句,将上文含情未说之事略加点明。正是此时,一群征雁掠过高空,在急风、淡酒、愁绪难消的情景中,它们的摹然闯入,便打破了眼前的孤寂,使人不无空谷足音之感。但这感,不是喜,却是“伤心”。因雁到秋天,由北而南,词人亦是北人,避难南下,似乎是“旧时相识”。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寄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使得这种种情债汇集一起,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 过片直承上文。仰望则天空过雁,俯视则满地残花。菊花虽然曾经开得极其茂盛,甚至在枝头堆积起来,然而,现在却已憔摔了。在往年,一定要在它盛开时搞来戴在头上,而今,谁又有这种兴致呢?看到花的惟淬,想到了自己,正是愁上加愁。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真是苦到了极点。黄昏尚且难熬,那么漫漫长夜又将如何度过呢?一种凄清的苦况蕴含于平淡语言之中,发人深思。紧接着,梧桐叶落,秋色愁人,细雨靡靡,更添愁绪。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了,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最后一句,总括上文,是说在“愁”之外另有一层深意:“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发人深思。词人满纸呜咽,笔笔写愁,难道除了“愁”外,还有什么难以言传的心事?这明明是提醒人们,这里除了悲欢离合、春忧秋愁一类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这结尾,能调动读者的思想活动,从而扩大并深化了主题,大有“回肠九叠后,犹有剩回肠”的艺术效果。

三、 作业 1. 背诵这首词

2. 课外阅读李清照的词,体现其艺术风格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声声慢o寻寻觅觅》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已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可是寒冷是由是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夫伴飞,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多少无法诉说的哀愁啊!

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可现在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故物依然,人面全非。"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得似往时"。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手托香腮,珠泪盈眶。怕黄昏,捱白昼。对着这阴沉的天,一个人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漫长使孤独变得更加可怕。独自一人,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

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表达出来。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对比,什么渲染,什么比赋兴了,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相形之下,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失色。一江春水虽然无穷无尽,但毕竟还可形容得出。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自然稍胜一筹。

综观李清照这首写于晚年的《声声慢》,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从遣词造句方面来说,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李清照不愧为李清照,易安词不愧为易安词。

第二篇:《声声慢》赏析

导语:《声声慢》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声声慢》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声慢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一题作“秋情”,赋秋就是赋愁,但这里的愁已不是女词人闺中生活的淡淡哀愁,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难的队伍中,饱经离乱,所以这里的愁是深愁,浓愁,无尽的愁。

词一开头就用了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词人好象有所寻求,但又不知道要寻求什么,这时她已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可寻觅,也没有什么需要寻觅的了,但词人还是希望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空虚寂寞的情怀,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但寻觅的结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围的环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凄凄惨惨戚戚”,写词人内心的凄凉、悲苦、惨戚的情绪。这三句都在表现女主人的愁苦无聊,寂寞哀伤,但各有侧重,第一句写神态,第二句写环境,第三句写心情,第

二、三句又是第一句“寻寻觅觅”的结果,“冷冷清清,先感于外;凄凄惨惨戚戚,后感于心,进入愁境”(吴熊和《唐宋词通论》)。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刚觉得有点儿暖和却又变冷了,这是秋天的时令特征。“将息”,调养。人在天气多变化时,是很难适应的,更何况是年岁已大,身体衰弱,又遭遇了如此不幸的人,就更是对天气的变化特别敏感,更觉得难以将养适应了。

为了适应这多变的秋天时节,词人企图以酒御寒,但“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酒是“三杯两盏”,量少,又是“淡酒”,怎么能抵挡黄昏时的阵阵秋风呢?淡酒不敌风寒,饮酒也不能排遣忧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飞过去,正令人伤心,原来雁是我过去见过的。这里我们可看到三层意思:

(一)雁飞过去了,雁叫声声,凄厉难闻,正令人伤心,原来大雁是老相识了,触动我内心的创伤已不止一次,现在又来触动我,使我伤心难过。

(二)古代有雁足传书的传说。雁以往是给我带过信的,给我安慰,现在丈夫已逝,亲戚离散,雁飞过去无信可带,不能再给我安慰了,使我伤心。

(三)作者的故乡在北方,而此时作者沦落南方,秋天北雁南飞,引起了对故乡的思念,所以使她伤心。雁在北方就相识,现在看到雁不是在故土,而是在异乡,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寄托怀乡之意。

词的下片承接上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是指菊花,品种是黄色的。“堆积”,指花开之盛,可能是小菊花密密麻麻地开放,不是言落英满地。“憔悴损”指人因伤心而消瘦。损,煞,是说憔悴得很。有人认为是黄花“憔悴损”,不妥,因为前面的“堆积”不作零落解,菊花是枯在枝头的。“谁”,指自己。“堪”,能够,经得起。菊花盛开,本要摘花插在瓶子里,可人已憔悴,如今还有什么心思和兴趣去摘花呢?已经没有赏花的心情了。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一个人坐在窗边,象守着什么东西一样,百无聊赖,希望天早一点黑下来,看不到窗外一切使人伤心的东西,但天偏偏与人作对,越等越觉得时间漫长,度日如年。

寂寞难耐,好不容易等到黄昏,等来的却是更令人伤心的东西:“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风吹梧桐叶,萧萧瑟瑟,本已悲凉,又加细雨滴到梧桐上,更助悲凉。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是位敏锐善感的词人,雨打梧桐点点滴滴,好象敲击着她破碎的心灵,使她悲伤至极。

这种种情形不断地折磨词人,情何以堪?所以词人最后冲口而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是说这种种情形或这种种光景。这种种情况加在一起,怎么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愁”说不清楚,用人间文字和语言概括不了,写出了无尽的愁绪,传达出种种难以言传的哀痛。

这首词是在国破家亡、流落异地时写的,词中诉说了词人孤愁无助、生意萧条的处境,寄托了极其深沉的家国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词的描写纯用赋体,写了环境,写了身世,写了心情,并将这三者融为一体。词中写客观环境的事物有:淡酒、晚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这些景物都贯穿浓重的感情色彩,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受,创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凄凉的景物一路写下来越积越多,伤感越来越浓重,最后堆砌的愁苦迸涌而出。

词中用了九对叠字,叠字用得很自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前人称赞她笔力很健。这些叠字用得自然妥帖,是经过作者锤炼而得的,使寂寞、怅惘、痛苦的感情通过这些叠字的渲染得以尽情的表现。

词的语言通俗平易,虽是寻常语,但富有表现力,表现了深刻的内容。《声声慢》词调可押平声韵,也可押入声韵,词人选用了入声韵,能够很好地表达忧郁的情怀,并多次运用双声字、舌音和齿音字,更加重了凄切悲苦的情调。

第三篇:声声慢

《一梦千年》歌词:

醉梦醒后,依稀记得昨夜的温柔。 卷帘人说已过了许多春秋,

多少翻雨疏风聚,海棠花还依旧, 点绛唇的爱情故事你还有没有? 感怀时哪里去依偎你的肩头, 一梦千年你在何处等候。

知否谁约黄昏后?知否谁比黄花瘦? 谁在寻寻觅觅的故事里,留下这枝玉簪头。 知否谁约黄昏后?知否谁比黄花瘦? 谁在寻寻觅觅的故事里,留下这枝玉簪头。

闺中少女,早已走出前世的危楼, 锦书虽在,不见了我的兰舟; 一样的绿肥红瘦,一样的月如钩; 声声慢的心事有谁猜得透? 婉约的宋词是一杯线装的酒, 一醉千年至今粉面含羞。

都是为了一点爱,都想解开一个愁, 都在平平仄仄的时光里,挥着那双红酥手。 都是为了一点爱,都想解开一个愁, 都在平平仄仄的时光里,挥着那双红酥手。

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 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李清照为赵明诚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 1131年: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5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2

《声声慢》教学设计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品味叠词的作用。

2、解读词的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

3、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其后期的愁情。

(二)能力训练点

1、熟读背诵全词。

2、理解词中的意象,体会其情感,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三)美育渗透点

感受词的意境美,体味词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背诵全词

2、品味叠词的作用。

3、解读词的意象,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

三、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作品中所体现的“愁”之内涵。

四、教学方式:诵读品悟 点拨探讨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

1、导入:课前播放《一梦千年》mp3,(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气氛,让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进而走近李清照。)

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的主角是谁吗?歌词化用了这位词人的哪几首词?其关键词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解读李清照的后期代表作《声声慢》,进一步体味词人的无限愁情。

2、整体感知:

(1)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齐读,并找出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的词语。(愁)

(2)对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诵,你觉得哪些地方可以读得更妥当完美些?(寻寻觅觅: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感觉,冷冷清清:应是轻读、降调,凄凄惨惨戚戚: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

3、鉴赏:

(1)请找出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ⅰ/逐句分析

①寻寻觅觅(老师点拨: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在寻觅什么呢?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 板书:动作——茫然

②冷冷清清:

(老师点拨:寻觅无果,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环境的冷清更衬托出心境的清冷)板书:环境清冷

③凄凄惨惨戚戚

(老师点拨:清清,内也,非复外矣。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

板书:心理——凄凉 ⅱ/归纳要点:七组叠词,

① 曲尽思妇之情:从精神状态到生活处境,再到内心世界,清晰地概括她不幸的经历和生活状况,及身心和心灵上受到的摧残。

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的论说,最能传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矣。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 4

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

②增强音乐美 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③开篇奠定了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ⅲ/全体朗读(“寻寻觅觅“句) (2)意象赏析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请问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学生:淡酒 晚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词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意象来抒写自己的“愁”呢? ⅰ/三杯两盏淡酒

①列出有关“酒”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拙酒杯”( 杜甫《登高》)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问: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②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ⅱ/“怎敌他晚来风急”

①列出有关“秋风”诗句:(“秋风”意象略讲)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自古逢秋悲寂寥” ②得出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ⅲ/“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①列出有关“雁”诗句: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教师点拨:本该北归的大雁却向南飞来,而词人当时也正在南方避难,真可谓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这过雁不正是以前经常为词人传递相思之情的那一群旧时相识的雁吗?)

②得出结论:过雁象征离愁。(秋雁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 下阕:由远及近,转入对自己庭院内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达愁情。 ⅳ/“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略析“黄花”意象)

①列出有关“黄花”诗句:

史正志《菊谱》:“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李清照《醉花阴》)

教师点拨:这两句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枯萎凋零的菊花多象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再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已渐渐融入到了落花之中。 ②得出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ⅴ/“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详析“雨”意象,略析“梧桐”意象。)

①列出有关“黄花”诗句: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亡国之愁)

②得出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ⅵ/“梧桐”意象

①列出有关“梧桐”诗句: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②得出结论: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这句主要写声,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凉之感。

(3)小结: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生动化了,具体化了,无一字写愁,却处处惹愁。让我们带着对愁的感知,伴着音乐,再一起来齐声诵读,体会这凄美绝伦的意象意境。 4.深度解读愁的内涵:

但此时的“愁”与诗人写《醉花阴》的“愁”相比又多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呢?让我们看看命运在李清照身上烙上了怎样的印痕?(联系生平遇) 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到底命运在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让时间老人来告诉我们答案吧!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祸不单行 孤苦飘零(幻灯片19) 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可谓祸不单行、孤苦飘零呀。晚景凄凉,没有子嗣的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 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到底《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 淡酒难敌急风——朝廷动荡忧愁难消;

雁逢旧识——天涯沦落 物是人非 人无栖处; 无心摘花——花之繁盛人之孤单; 雨滴梧桐——愁无止尽

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眼前这一切使词人的哀愁重重叠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形容,于是词人情感的浪潮冲破了理性的堤坝,脱口而出地呼告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然而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 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人生的苦难恣意吞噬着李清照的人生。我们可以想象,这个柔弱而又倔强的女子晚年是何等凄凉。了解了这些史实后,李清照的愁应该可以理解了。它的内涵是?(丧夫之痛 颠沛之苦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幻灯片 明确) 5.总结

这首词中作者抒发的那种非比寻常的凄苦哀愁,看起来格调虽显低沉,但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氛围以及遭遇,可知作者这一深重的哀愁不是那种闺 7

怨闲愁,它是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这就使这首词的感情色彩有了一个时代依托,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因此,《声声慢》这首满含凄苦情的词堪称千古绝唱![3] 一代文豪郭沫若评价李清照:

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七、写作练习——我为清照写碑文(幻灯片21)或颁奖词 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虽然我们不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但我相信,她已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留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八、布置作业:

九:结束语(幻灯片22) 最后,让我们齐声诵读《声声慢》,在诵读中送别清照,向易安居士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

再也寻不到,那朝朝暮暮的相守,铿然有声的金石,骤然间,我仿佛看见一位多情又倔强的女子跌落中在昨夜的梦中。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只是这一别,却是生死。

我宁愿相信,这就是她的最后一首词。或许是因为,她不该再承受这样的哀伤与孤独。这所有的一切,太长,也太苦。

尼采在他生命临近尾声时曾说:银白的,轻捷地,像一条鱼,我的小舟驶向远方。而那个曾经爱过亦伤过的女子,那个刚强而多情的女子,那些婉柔如许的辞章,或许也在此刻划开了水面,驶向那雾气迷萦的远方。

曾经的他们,左手牵着右手,十指紧扣,一瞬仿佛就是一生。只是这时,那曾经如此熟稔的面容,如今只化做眼底心间一个悲伤而单薄的符号。

所以,在这样秋来夜凉的时刻,她才会想到酒。

但或许,那如烈火般灼烧唇舌的酒,亦无法抵挡这急而冰冷的晚风。

大雁飞去了,消失在那远方的天际。而那样的远方,又是谁的故地?很多很多,像是曾经熟悉的片段,蓦然间又呈于眼前。也许就只是一个温暖的窗影,或是那杯溢满清香的茶。

有些事,过去了很久,却还以为就发生在昨天。

这世界上很多事情都会变,而唯一不变的,只有回忆

这个时候,我们也许望见了微黧的暮色,望见了风中的黄花,望见了黑暗中她依然轮廓优美而沉静的面容。就如一曲缓慢的行歌,随着那雁的飞羽,黯然远去。

月光照进窗棂,有冷却的香。梧桐细雨,点点滴滴。暮色逐渐隐去令人伤怀的景色,然而,那滴滴答嗒的细雨偏不依不饶地敲打着梧桐叶落,点点滴滴地把往昔的时光,一笔一画地铭刻易安的心上。

面对这场回忆,要么老去,要么离开。而她只能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待暮色渐浓,时光吞没。

第四篇:声声慢

1

《边城》教学简案

芜湖县一中高二语文 刘荣

教学目标:

1. 了解《边城》的故事情节及人物间的矛盾纠葛,整体感知作品。

2. 品味人物的语言、心理、情态等描写,进而感受翠翠等人物形象,并领会其典型意义。 3. 通过环境描写的分析,了解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风情美,体会“边城”的命题由来。 教学重点:

品味小说的语言,体味语言背后的内在含义,把握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教学难点:

了解沈从文以“边城”为题的目的,理解沈从文以“人性的治疗者”身份来创作本文的情由.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拟用三课时,各环节大体安排如下: 环节一:温故知新,预习准备

1、课前指导学生阅读《边城》全文,自行了解作家作品,有条件的话,可以阅读《“人 性的治疗者”——沈从文传》。

2、温习小说的相关文学常识,重点了解小说的三要素,为研习新课做准备。

3、写一则阅读感言。 第一课时

环节二:交流梳理,整体把握

1、明确小说是文学的一种样式。结合已学过的小说了解这种体裁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明确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请学生介绍《边城》的故事情节。并可以仿照下边句子用一句话点评出对小说的主要基调的 初始理解。例:《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如:《边城》是一幅斑斓的民俗风情画;《边城》是一首哀怨的抒情诗;《边城》是老妪絮絮讲的一个完美的童话;《边城》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等等。也可以给“边城”加一个恰当的定语,要求概括出小说所写的主要方面。如:风光秀丽的边城;民风淳朴的边城;真情相待的边城;人性美好的边城等。

3、

请学生介绍沈从文。改变平铺直叙、没有兴趣、没有波澜、没有感情的介绍模式,可以抓 住沈从文一生中最具反差、最有波澜、最有吸引力的东西来介绍。例如,“不懂标点符号,竟成著名作家”“只有小学文凭,却当大学教授”。也可以从名家评论和作家著作中抽取信息来介绍。如:“台湾学者金介甫:沈从文仅次于鲁迅”;“倒霉后自杀未遂,又成文物学家;北大不能干了,堂堂教授被安排到历史博物馆做一般职员……──陈徒手《午门城下的沈从文》”;“两次诺贝尔奖提名,可惜擦肩而过。1988年5月10日心脏病猝发逝世,享年86岁。如果他晚去世半年,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专家披露中国作家屡屡错过诺贝尔文学奖原因”等。

第二课时 环节三:研习文本,由形入情

1、

端午里不能忘记的那件事

(1)所节选的小说中,四节都描写了同一场景或风俗——端午赛龙舟。从时间看,分别是当前的端午——两年前的端午——上年一个端午——又回到眼前的端午。 (2)端午在边城这儿,有着哪些风俗?(求同)

“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

“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

这里有一段十分有味道的描写:

翠翠正坐在门外大石上用棕叶编蚱蜢蜈蚣玩,见黄狗先在太阳下睡着,忽然醒来便发疯似的乱跑,

2

过了河又回来,就问它骂它:“狗,狗,你做什么!不许这样子!”可是一会儿那声音被她发现了,她于是也绕屋跑着,且同黄狗一块儿渡过了小溪,站在小山头听了许久,让那点迷人的鼓声,把自己带到一个过去的节日里去。

一个十多岁的少女,和狗一样绕屋跑着,想想都有趣的很,为什么?是否是“让那点迷人的鼓声,把自己带到一个过去的节日里去”?

(3)端午,对于翠翠而言,各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寻异)

两年日子过去了。这两年来两个中秋节,……,故两个中秋留给翠翠的印象,极其平淡无奇。两个新年虽照例可以看到军营里和各乡来的狮子龙灯……翠翠同他的祖父,也看过这样的热闹,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第五节)

祖父一注意,知道是什么声音了,便说:“翠翠,端午又来了。……”翠翠还正想起两年前的端午一切事情哪。……(第六节)

上一年的端午毫无印象,现在的端午是为了怀想两年前的端午,唯独两年前的端午甜而美。根源恰在于“翠翠为了不能忘记那件事”。 学生复述“那件事”

2、

悄悄生长的爱情 (1)“那件事”里的翠翠

学生分析在“那件事”里翠翠对傩送(二老)的先后态度变化。 先:“你个悖时砍脑壳的!” “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 后: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 翠翠对祖父那一点儿埋怨,等到把船拉过了溪,一到了家中,看明白了醉倒的另一个老人后,就完事了。但是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2) 翠翠的“沉默”

学生理解品味

这端午里的故事不止让翠翠当时沉默不语,而且在她的心里种下了种子。文中还有很多的文句与此照应。(学生寻找发现)如: ①

认喽啰

有人扛凳子从身边过去,翠翠认得那人正是去年打了火把送她回家的人,就告给祖父:“爷爷,那个人去年送我回家,他拿了火把走路时,真象个山上的喽罗!” (第五节)

一个普普通通甚至没有名姓的喽啰为何在翠翠的记忆里如此清晰? ②

青浪滩

翠翠一面听着一面向前走去,忽然停住了发问:“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第五节)

“鱼”的隐射

“爷爷,你还以为大鱼会吃掉我?”(第六节。传统文化中,鱼有爱情意向的象征)

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第四节)

翠翠的“恼”

祖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所在,因为今天太高兴一点,便不加检点地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 祖父话虽不再说了,心中却很显然的还转着这些可笑的不好的念头。翠翠着了恼,把火炬向路两旁乱晃着,向前怏怏的走去了。 (第五节)

“翠翠,端午又来了。┅┅”翠翠还正想起两年前的端午一切事情哪。但祖父一问,翠翠却微带点儿恼着的神气,把头摇摇,故意说:“我记不得,我记不得,我全记不得!” (第六节) ⑤

结尾四段

3

(3)最初的爱情

翠翠在《边城》中从未言明过她的爱情,甚至连她的心思也是那样微妙而朦胧。而且翠翠的身 边也没有任何可以倾诉的人,父母早亡,爷爷年老。所有少女的心思,对爱情美好而隐约的期待只能悄悄地藏在心底,这恰恰是最初的爱情的模样。

节选部分正是写出了有一个男子到心上时,少女暗暗的痴迷、幻想与心神不定。二老对于翠翠 就是诱惑,懵懵懂懂引发她的情感,点燃她的希望,却又使她飘飘荡荡无处归依。仿佛有无穷幻想围绕着她,快要将她化成一团炽热的幻影,支撑她的却只是一个沉默而不可揣测的愿望,既无凭据,也没回音。可在寂寞的天地中,爱已经不顾一切的弥漫开,心神也在寂寞之上飞旋。少女一向紧闭的身心,此时也如花蕾,烟雨中将开未开。

此时定格于翠翠心中的爱情是具体的,也是飘忽不定的,让她把捉不定,少女的羞涩,不可知的未来又让她不敢敞开心扉。于是,这个灵秀、乖觉、明慧,清纯的少女既表现出了不加修饰的生命本色,又在其人生道路迈出的第一步混入了一丝淡淡的愁绪,预示着结局的悲剧。这是沈从文的一种生命意识的体现。

△延伸扩展:试把翠翠心理与以下诗歌的主人公心理相比较(以学生讨论方式进行)。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和,乃敢与君绝!《上邪》

见客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小结

(1)一位美国学者在写给沈从文的诗的结尾处写道:“我只知道一个翠翠,/我也知道她永远等待我/从那丛山中奔流而下的小溪边上/在一个比游鱼出没还深的梦里/她永远等待/我过渡/就在边城那边。”

第三课时 环节四:探究主旨,交流习得

1、小说里的边城 (1)《边城》问世以来,对它的理解存在着巨大分歧。其实理解课文的关键是理解开头一段对边城环境的描写:

两省接壤处,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知道注重在安辑保守,处置还得法,并无特别变故发生。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还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

读懂这一段,就掌握了一把读懂《边城》的钥匙,其余部分迎刃而解。那么,你是怎样理解的?它符合我国上世纪

二、三十年代的实际情况吗?

(2)另一个关键问题是:读下面一段,说说是否真实。

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持。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 ……

翠翠说:“爷爷,我还以为那人偷你东西同你打架!”

祖父就说:“嗨,他送我好些钱。我才不要这些钱!告他不要钱,他还同我吵,不讲道理!

2、何处是边城?

对《边城》有以下几种理解,你认为哪个正确?

①反动文人说:《边城》所写故事发生在上世纪

二、三十年代,当时我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9•18事变”已经发生,日本帝国主义侵入我国东北。小说中“主持地方军事的”,其实是反动军阀或土匪;顺顺作为“掌水码头的龙头大哥”,其实是地主恶霸。沈从文出身于反动军人家庭,他这样写,其实是美化反动统治,为恶贯满盈的地主阶级歌功颂德。因此,他是地地道道的反动文人。(以郭沫若为代表)

②世外桃源说:就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样,沈从文《边城》所写,只是他心中的一种美好

4

理想──他目睹了被现代文明所浸染的腐朽、虚伪、丑恶的都市生活,感到失望和厌恶,便创作《边城》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但是,这种理想的情景只能出现在书中,在现实社会是根本不存在的。

③淳朴民风说:小说所写的湘西是苗族和土家族聚集地,由于偏远、闭塞、交通不便,尚未卷入近代中国社会的变乱,仍然保留着古老的淳朴民风和奇异习俗。沈从文生于斯,长于斯,对斯地斯人有深切的体察和丰厚的积累。所以《边城》中的情景绝非杜撰,而是当时当地实实在在的风俗民情。尽管后来因为“时代大力”的压挤,那点正直素朴的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遗。

④浪漫现实说:《边城》所写的那种生活确实存在过,但到沈从文写作时已经几乎不复存在。《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又隐伏着很深的悲剧感。《边城》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既是真实的,又是理想化了的,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想留驻一点美好的、永恒的东西,让它常在,并且常新,以利于后人,以便于重造国家、重造民族品德。正如沈从文自己说,他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汪曾祺主张)

明确:“反动文人说”是一派胡言,解放以来对我国文化为害甚大;“世外桃源说”很有道理,但失之于绝对,不能概念化地认为这种现象在现实社会中根本不存在;“淳朴民风说”基本正确,但文艺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能认为是生活的复制品;“浪漫现实说”最为正确,是现在《边城》研究的主流观点,体现了沈从文作为“人性的治疗者”的意图。

环节五:总结全课,修改感言。

(1)沈从文说:“二十年来的内战,使一些首当其冲的农民,性格灵魂被大力所压,失去了原来的质朴、勤俭、和平、正直的型范以后,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新东西。”(《边城》题记)可以说,作者是借助爱情故事,讴歌“质朴、勤俭、和平、正直”的品德,并希望以此来重建中华民族;同时借爱情悲剧隐伏了深沉的民族忧患意识:纵有“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可我们民族的希望到底在哪里?“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质朴、勤俭、和平、正直的二老能找到回归边城的路吗?翠翠在等待,湘西在等待,整个民族都在揪心地等待! (2)课后将《边城》的阅读感言在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第五篇:《声声慢》导学案

一、导入

人世间有万般情感:快乐、欣喜、悲伤、忧愁„„

情感需要表达。音乐家,用声音来传递心中的情感,于是有了贝多芬和他的《命运交响曲》;画家用色彩来描绘心中的情感,于是有了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而诗人呢?用诗。词人呢?用词。于是就有了李清照和她的传世名篇《声声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婉约词名作《声声慢》,走进李清照和她的情感世界.

看看李清照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什么情感?她又是如何表达这样的情感的?

二、朗诵感知。

自由朗诵,体会情感。

学生朗诵,正音;缓慢;低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大家的朗诵水平真是一日千里啊。)

提问:词人在这首词中,写了一种什么情感?

齐读:就让我们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来传达女词人清照这种浓浓的哀愁吧。

三、具体分析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投影)自庾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而词中句句皆现愁。——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词中句句皆现愁”,(分组讨论),你觉得哪句最能体现“愁”字?为什么?

要求:确定一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产生。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觅什么?往昔快乐生活,并不是生来如此孤独愁苦,她也有过快乐生活。 《如梦令》:春游、饮酒。

结果如何?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为何要寻觅?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追忆往昔生活?说说生活体验。 可以调换?不可以,感情逐层深入:动作——身体——心理 可以单字?叠字使情感更浓厚。

举例体会。“庭院深深深几许?”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

《听听那冷雨》“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

漓漓,时而淅淅沥沥„„”

(投影)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 朗读随机。

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为何喝酒? 借酒浇愁。“举杯消愁愁更愁。”

不足为奇,与其它的不一样的地方,“淡酒”说明什么?愁浓。

词人浓烈的愁绪,本以为可以解酒来消除,但酒淡压不住愁浓啊,更何况在这样一个风急得傍晚。

联系自己排解愁绪的方法谈谈体会:谈琴、散步。

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雁:急风、淡酒、浓愁的情境中,一群大雁给词人给人孤寂冷清之感。

“旧相识”:曾经寄来丈夫赵明诚的信。《一剪梅》,而现在大雁虽在,而人已去。

岁月依然无情远去,抛下她一个人在孤寂中打发冷清时日。

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无人共摘:联系往昔生活,明诚插花清照发,小俩口恩爱非常。当日与之共同

赏菊的良人已去

憔悴损的只是菊花么?更是词人自己。女人好比一朵花,年轻时鲜丽娇嫩,嫁作他人妇,爱情滋润更是娇嫩异常,而后来世事变化,国破家亡,良人已去,晚年孤寂,千万愁绪无人倾诉时,再娇嫩的花也憔悴不堪了。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叶大。“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

兼细雨:你的感受?傍晚、细雨打在梧桐树上。

不是滴在树上,是滴在词人的心理啊。

小结:真是“句句皆现愁”啊。

四、体会意境。

(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在南宋,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秋风冷雨里,一位寡居的老人,无依无靠。她寻觅着往日的美好生活,但是遍寻不着,反而更添惆怅难耐。想凭借两盏淡酒浇去心中浓浓孤寂之愁,无奈敌不过冷冷秋风秋雨。看过去所见之景:是满地憔悴之菊,是哀戚的大雁,听到的是雨打梧桐,一滴一滴,声声滴在心里啊。

这样画面,怎一个“冷清”可以形容;这样的浓愁。又岂是一个“愁”字就能说得清的!

(朗读体会)

加深了理解后,再次自由朗读,根据我们刚刚对词的分析和理解来处理。(要求:提高) 提示:除了语速舒缓外,也许我们还应该在个别字上面,加以重音、语调的处理,情感投入。 表扬。

五、写作方法指导练习

愁是抽象的情感。而词人李清照把抽象的愁化作了秋风冷雨,化作了两盏淡酒,化作了南飞的大雁,化作了满地的落菊,化作了梧桐和细雨„„把抽象的情感化作了具体的意象。

历史: 其实不仅是李清照,古往今来,很多词人都是如此传达他们的愁绪的。(投影)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问题:体会;回答分别是通过那些意象写愁的?写出了愁的量、形、重。 小结:抽象的愁通过意象一下子变得具体可感,愁托付给了一江春水、一川烟草、满城风絮、黄梅雨„„

2 现实:联系我们自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也有万般情感,何不也用自己的生花妙笔,通过具体的意象去勾勒,去表达呢?也许一不小心,一个大文豪就诞生了。(练笔) 练笔展示。

教师展示。老师也有愁绪,面对时间。共赏析。

六、知人论世。] 凡人皆有愁。那么李清照有什么样的愁呢?使得她化为这曲《声声慢》。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出身官宦世家,这样的出身使得她能够饱读诗书,这样就使得她既“貌美如花,又内秀如竹”。18岁的时候,遇到了生命中最宝贵的另一半——她的丈夫赵明诚,他们情投意合,恩爱非常。但造化弄人,上天把最大的幸福和最大的不幸都统一到了李清照的身上。国家破碎,清兵入侵,李清照经历了人生的三大磨难:一是丈夫早逝,遭遇感情生活磨难;二是国家破碎,身世飘零,居无定所;三是晚年孤独,身边无亲无友。

晚年李清照,想把毕生所学传给一位孙姓女童,“才藻非女子事也”,拒绝了她。一代才女,却无人能懂。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了一个女子所能得到的最甜美的幸福,也承受了一个女子所无法承受的苦痛,其中既有个人身世的苦痛也有国家的破灭的悲痛。是李清照在这国家与个人灾难性的打击下依然不屈,依然顽强的展现出自己全部的美。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化愁为美,或许就是这极端的幸福与苦痛造就了旷世才女――李清照。

她是一代才女,是乱世美神。

齐读。

机动: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声声慢》公开课教案 《声声慢》教案 导入:“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说的是谁?(问:怎么看出来的?)就是李清照,一位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女性。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李清照,走近她的内心世界,来学习她的《声声慢》。

一、作者简介(明确)

展示:ppt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二、解题 :慢 就是慢词表示长调,语气比较舒缓。

三 、对于这部作品,我们高一的学生到底要学什么呢,请看

(打开课件:学习目标:在诵读中体会语言、感受形象、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同学们,对于任何文章(包括诗词)都应该有由相识到相知的过程,

3 (相识就是:写正字形,读准字音,了解词意。) 现在做一下相识的工作:

这里我有一点要求:在阅读中拿起笔来,在思考之后还有疑问的地方用笔墨圈划起来,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吟诵,可以默读。(要积累字词)

总结:大家都很认真,有的在圈划,有的在吟诵,大家读积累了什么知识?(可以是字音,词语,句意。)

如果没有---------我来检查一下:

对课文字词有相当信心的同学请上台!(片刻,上了两个,教师有点名了一个,共三个同学上台,拿粉笔,站定) 考查

1、“雁”的字形

2、“损”的字音

3、“这次第”的词意。

老师点评:注意到三个同学都有下去时检查的好习惯,这可是好习惯哪。一个同学“雁”字只有一个单人旁,一个同学“损”却有转舌音。“这次第”的词意都做对了。看来,错误常在平常处啊,诸位,要警惕啊!

师:落实了字词知识后,我们就有了深入的朗读的基础了。打开课件: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适当的语调吟读词作。 先同学自己吟读,(再次打开“二泉映月”音频做背景音乐), 明确: 找两位同学 来朗读 指出优缺点!!

三点期待:感情融入诗词、抑扬顿挫,还要有诗词的韵味—拖腔托调 总结:先自己评点(语速,语调,轻重缓急,韵律,感情),后然让同学评点。再让同学诵读。

过度:你读过之后,这首词给你怎样的感觉,第一印象。 生:凄惨凄惨。

教师: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呢? 生:惨。凄。。

教师:一个字――愁(板书)。课文最后讲的很明白――“怎一个愁字了得 文章通篇都是写愁的,

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结合她的身世、生平来谈谈。

五、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这就要知人论世! “半世漂泊感生平”

李清照的人生分为前后期,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也是她作品的分水岭。

早年生活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著名经史学家;母亲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善于音律,能诗能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感情深厚,家庭美满幸福。前期词风天真、活泼,抒写闺愁、闲愁、相思。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全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丈夫赵明诚在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一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清照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词风还是比较婉约清丽。但是到了后期她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后,词风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沉郁凄怆。(《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作品中的名篇之一。补:是她在遭受一连串打击(国破、家亡、夫死、半生收藏的金石丢失殆尽),尝遍颠沛流离的苦痛后所作,历来人们公认是她的代表作。) 明确:国愁,家愁,情愁;

4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颠沛流离之苦。

社会意义:这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也是当时无数流离失所的妇女的共同情感。作者的遭遇与痛苦是时代造成的

五、词具有浓郁的感情, 带着这些体会,我给大家来范读一下(配乐)

六、想读好诗歌因素是多方面的,更重要的是要与诗歌相知,文字是生命的酒,诗歌的文字尤其如此,要静下心来,细心的去揣摩,去体会,去想象,去联想。 (大声自由 诵读一下 读的时候注意)《声声慢》被称为千古第一悲情之词,写愁写悲写得最深,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来表现“愁”的。

在抒发情感上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抒情,二是间接抒情。文章中有没有直接抒情的地方。有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首先是她是用叠词,那种感情那种氛围更浓厚,可以让愁使人感觉更加丰富。她的寻觅、冷清、凄惨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有层次感。

(教师插话:怎么讲?)因为她写《声声慢》的时候她的丈夫已经去世,所以说她一个人感到很孤独,开始寻觅。寻觅过

后没有结果,或者说她寻觅的结果就是冷清。感觉到冷清之后,她自己内心的感受,就是非常凄惨。

教师:我没有办法讲了,但是我有问题。我们抛开文本,从生活常识来看,人在什么情况下才寻觅?

生:内心有所失落。 学生(小声):东西丢了。

教师:有两种情况,一是我们的东西丢了,寻觅,但一般不说“寻寻觅觅”;心中失落的时候,怅然若失就“寻寻觅觅”

仿佛一直在找在什么。那么李清照她在寻觅什么呢? 生:她和丈夫在一起时候的那段时光。 教师:那段幸福的日子。还有吗?

生:还有国家的命运非常凄惨,她想找些出路。

教师:好像在寻找一切,寻找她以前那段所有的美好时光,美好的日子。但最后找的结果只是冷冷清清。

讲到层次,我们可以简单地分析一下层次。

寻寻觅觅明显是李清照的一个动作,冷冷清清。这里的冷清是描写什么的,环境。 如果说冷清只是暗示出内心的环境,那么最后的“凄凄惨惨戚戚”纯粹是写心情或者说心理。动作――环境――心理(板书)恍惚――寂寞――悲伤(板书) 其实连用十四个叠字的,可以说前无古人,暂无来者。我们写作并非一定要连用这么多叠字,古人有时只是连用几个叠字,就有无限的妙处。 比如李清照的“庭院深深深几许”。

如果要我们来写可能会是“很深的庭院”,或是深深的庭院。而这就是叠字的妙处。写作时要借鉴。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怎么理解啊?愁字写不完,愁字概括不了“我现在的心情”,愁啊,不尽的愁!

相形之下,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失色。一江春水虽然无穷无尽,但毕竟还可形容得出。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自然稍胜一筹。 这就是李清照无法言说,也说不尽的愁情。

5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等。本文是借景抒情。有那些景物: 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雨 梧桐

选一意象,,小组讨论,说说词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假如你是李清照你看到这些景物你会想到些什么?

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深入:酒淡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2 因为“雁”是“旧时相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结论:“雁”有离愁的象征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3结论:黄花喻女子憔悴的容颜。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4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5结论: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 煜《相见欢》 小结:作者就是通过这些意象来抒情的。

在此,李清照可谓大家。一片落叶,一声雁叫,一滴秋雨,一柄青灯,李清照都能点石成金,赋予它浓郁的感染力。读着它,我们似乎听得见阶前滴雨,长天雁鸣,看得见梧桐落叶,昏黄孤灯。营造了一种化不开、驱不散的孤独失落的氛围,无疑,这是一种凄厉的美。 在点滴感受的基础上,让我们再次诵读,细细体会这人世间的悲凉!

八、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阅读《声声慢》和《一剪梅》两词,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同:明确:①风格上:都是婉约词,细腻婉转

②节令上:秋天

③情感上: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浸染词人愁情的景(意象)有何不同? ①相同的意象不同的意境 花:《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菊花本是秋令之花,令人伤感,虽然满院盛开,可由于自己憔悴瘦损,也没有心情去摘花赏花。花向来喻女子,此处菊花愁损容颜,也指词人如今孤独寂寞,没有人欣赏、没有人守护,正是李清照不幸遭遇的现实写照。 《一剪梅》――“红藕香残”、“花自飘零水自流” “红藕香残”从色彩上、气味上写出了荷花的清丽,即使飘零水上,仍是一幅轻盈雅致的图画。

雁:《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说“谁寄”,即是无人寄也。――相思之情。

《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雁”未必相识,却说是“旧时相识”,这里寄寓着作者两层感情:雁足传书为古诗词中常用之典,此指夫亡之痛;秋雁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

6 总结:《声声慢》和《一剪梅》虽然都是李清照写愁的名篇,然而我们从对比中可以发现,两者“愁”的内涵是不同的。《一剪梅》是对丈夫的相思之愁、生离之愁,其时词人锦衣玉食,而士人游学游宦也是社会习俗,故这愁来得轻、浅,正如词人所言是“闲愁”;《声声慢》之愁绪却是沉重、哀痛乃至于凄厉的,这是融合了家国之思、孀居之悲、沦落之苦的泣血之作。由此也可看出李清照前后两期诗风的不同。 结尾:

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词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

(批注:一生怀愁绪,念国、念家、念人。 后世颂美名,颂词、颂画、颂人)

上一篇:税收政策执行存在问题下一篇:实施两纲终期评估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