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2024-05-05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通用6篇)

篇1: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行动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方法简介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在群体动力学研究中首创的方法。他将个人行为的“场理论”应用于群体行为的研究,提出了“群体动力学”的理论。在他看来,行动研究代表了实验与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行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弄清某种教育作用对实际的教育过程产生的效果,并对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评价,用以改进实践活动。这可以看出其着眼点在于改善实践活动。目前,教育心理学、组织管理等研究领域引入此法,用来探讨改进教育方法和改革评定方法。行动研究法与那种为控制研究方法,使研究对象不受研究者或实验事态影响的传统研究方法的区别,在于共同参与,即由研究者和行动过程的实践者结成一体,共同组成课题组,共同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在实践活动的进程中发现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评价或有新的发现、再计划、再实施、再评价或发现……的方式不断进行。

二、行动研究的定义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

三、行动研究的类型和适用范围

行动研究的类型大体上有两种,一是独立进行的行动研究,二是联合性的行动研究。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分别为:单个教师的行动研究;协作性的行动研究(理论工作者与教师合作);学校范围内的联合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的适用范围主要是适用于教育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的研究,单个教师的行动研究的特点是规模小,研究问题范围窄,具体易于实施,但力量单薄,很难从事深入的、细致的、说服力强的研究。协作性行动研究的特点是可以发挥多个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但可能在理论的指导方面较欠缺。

学校范围内的联合行动研究是专业研究人员、教师、政府部门、学校行政领导等组成的较为成熟的研究队伍从事研究。这是较为理想的行动研究,它的特点是有专业人员参与,有较强的理论指导,研究力量大,充分的发挥领导、教师、研究人员的作用。

行动研究的适用范围主要是适用于教育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的研究,以及中小规模而不是宏观的实际研究。针对教育的实际情境而进行,从实际中来又回到实际中去。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研究将改革措施实施于教学过程;对课程进行中小规模的改革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学校管理评价;对已确诊的问题所施行的改革措施,如困难学生的教育措施,不良心理行为的娇正,环境因素的变革等。

四、行动研究法的特征

(一)以解决问题,改进实践为目的。从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可见:预诊在于发现实践中的问题。行动阶段在于解决问题、改进实践。

(二)研究与行动相结合。行动研究的过程是研究进行的过程同时也是行动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以“共同合作”的方式进行,扬长避短。行动研究要求教师运用理论,系统的反思自己的实践,要求研究者深入实际.从实际中发现问题。并直接参与从计划到评价实际工作的过程,与教师一起研究他们面临的问题。所以行动研究以相互参与和共同研究的方式在研究者与教师之间架起了桥梁,使之共同合作扬长避短。

(四)行动研究具有一个不断展开的螺旋过程。从行动研究的框架中可见第一个循环完了之后,进入第二个循环,从而使行动研究的整个过程构成一个不断上升的螺旋过程。

五、行动研究的优点和局限

(一)行动研究法的优点主要表现为:

1、适应性和灵活性

行动研究简便易行,较适合于没有接受过严格教育测量和教育实验训练的中小学教师采用。行动研究容许边行动边调整方案,不断修改,经过实际诊断,增加或取消子目标。实验条件的控制比较松缓,注重实际的教育环境,较有利于在教育这样复杂的研究现象和领域内进行。

2、评价的持续性和反馈及时性

行动研究强调评价的持续性即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整个研究过程。反馈的及时性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及时反馈总结。使教育实践与科学研究处于一动态结合与反馈中。二是一旦发现较为肯定的结果,便立即反馈到教育实践中去。

3、较强的实践性与参与性

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教育研究紧紧围绕着学校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行动。参与性体现在典型的行动研究中,研究人员由专职研究人员、行政领导和第一线教师联合构成,研究人员直接或间接参予方案的实施.4、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

在较成功的行动研究中,可汇集多种研究方法的作用。理想的行动研究法应是多种科学研究方法的灵活和合理的并用。

(二)行动研究法的局限性: 行动研究法的局限主要表现:由于其非正规性而缺少科学的严密性,在实际研究中,不可能严密控制条件,其结果的准确性、可*性不够

六、行动研究的一般操作步骤和程序要点

行动研究法产生以来,人们除了公认行动研究法是一种扩展的螺旋式结构外,对于实施的具体步骤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现在介绍以下两种行动研究的模式:

(一)四环节(四阶段)模式: 即计划--行动--考察--反思

四个循环阶段。“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计划应以所发现的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它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设想是行动研究者(行动者和研究者)对问题的认识,以及他们掌握的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和各种条件的综合;设想还包含了行动研究的计划。“计划”包括总体计划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的设计方案,特别重视计划中的第一、二步行动。

“行动”即实施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的执行和实施具有灵活性。随着研究者对问题认识的逐渐明确,以及行动过程中各种信息及时的反馈,不断吸取参与者的评价和建议,对已制定的计划可在实施中修改和调整。行动是不断调整的。

“考察”是第三个环节。考察内容有:一是行动背景因素以及影响行动的因素。二是行动过程,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实施,使用了什么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如何排除干扰。三是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反思”是第四个环节。反思是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周期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循环周期的中介。这一环节包括:整理描述,评价解释,写出研究报告。

(二)六步骤模式具体步骤为

预诊--收集资料初步研究--拟定总体计划--制定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

1.预诊: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对学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行动改变的最初设想。在各步骤中,预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收集资料初步研究:这一阶段成立由教研人员、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对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和研究,查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献,充分占有资料,参与研究的人员共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做好诊断性评价。

3.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行动研究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所以总体计划是可以修订更改的。

4.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现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

5.行动: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可行的,则可以进入下一步计划和行动。反之,则总体计划甚至基本设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调整或修改。这里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某一设想或计划,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6.总结评价: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评价。这一阶段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和评价。从上述行动研究法的六个步骤中可以发现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具有动态性,所有的设想、计划、,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都是可修改的;二是较强的联合性与参与性,研究者、教师、行政人员的全体小组成员参与行动研究法实施的全过程。三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于行动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终。从上述行动研究法的六个步骤中可以发现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具有动态性,所有的设想、计划、,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都是可修改的;二是较强的联合性与参与性,研究者、教师、行政人员的全体小组成员参与行动研究法实施的全过程。三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于行动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终。

篇2: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答:调查研究是应用客观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某些社会现象,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实地考察,并 收集大量资料以便统计分析,从而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的研究方法。它适合于描述那些难以直接观察的客观现象。

2.实验研究(5)

答:实验研究是研究者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以一定的教育理论及假设为指导,有目的的操纵某些教育因素或教育条件,观察教育措施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3.个案研究(5)

答:是指针对一个人的偏差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此过程须透过各种方式及管道搜集资料,加以分析整合,以了解案主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适当辅导策略,协助改善问题,以增进个人适应。二.简答题(45)

1.叙事研究的特点(15)

答:简单地讲,叙事研究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即以教育叙事为载体、以人文研究为取向、以 自我反思为媒介和强调民主、平等。1.以教育叙事为载体

教育叙事研究的素材是教育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教育中,是“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是当事人的真实生活。因而,教 育故事便在意义层面得到了肯定。但是,“叙事”只是手段,“探究”才是目的。讲究时空位置的叙事才能构成研究。2.以人文研究为取向

在教育叙事研究中,人始终居于核心地位。它是由人进行的对培养人这一教育活动的经验和意义进行的研究。这意味着从人出发,回到人自身;它强调研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弄清楚自己的“认识”是什么。这是生命存在的自我确证。3.以自我反思为媒介

教育叙事研究是在叙述中进行清思、整顿和梳理的过程。这是一种富有批判色彩的反思性探讨。反思还不仅仅限于揭示教育教学实践的意义,更 终极的目的还在于帮助当事人获得一种自由的生活。

4.强调民主、平等

叙事材料需要在现场获取,研究者需要进入现场与现场中的人接触、相处,因此叙事研究强调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建立民主、平等、互信的合作关系,与研究对象平等交流,尊重对方的时间、想法,少作个人的评价与批判。2.田野研究的意义(15)答:“田野研究”,对于当前的课程改革来说,一种新的科研方式,是教育科研的走向和方式的变革。国外人类学与社会学非常重视和流行的田野作业, 比如“田野考察”、“田野调查”、“田野描述”等。这里的“田野”已经不仅仅是“野外”的意思, 实际上已经成了“现场”的代名词。称其为“田野”, 其真正的含义是指真实的、本来的、甚至是原始的;是开放的、丰富的, 甚至是完全敞开的,因而,这种“研究”是实打实的。只有在“田野”里, 才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产生研究的激情, 获取原始而真实的信息。一种新的理论的生成点,不是在书本、书房里, 而是在“田野”即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所以, 变革教育研究的方式,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其实,当前的教育科研应该是走向“田野”的。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转化为运作的课程、教师领悟的课程, 最终转化为学生体验的课程、生活的课程。学生学习的场所就是课程改革的“田野”, 就是教育科研工作者所要付出努力的地方, 在这里有着无数鲜活的思想与经验在涌动, 等待我们去发现与挖掘;也有无数困惑与困难, 等待我们去研究和解决。课程改革不能只停留在“理念”和“通识”上, 更多的是如何具体设计, 如何实际操作, 如何变革教与学的行为方式。走进“田野”, 就是真正走进课程, 走进课堂, 走进生活。只有这样, 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与教育科研才能走进教师与学生的心中, 才具有亲合力、凝聚力, 才能真正的成为研究。3.比较研究的类型(15)

答:(1)按属性的数量,可分为单向比较和综合比较。单项比较是按事物的一种属性所作的比较。综合比较是按事物的所有(或多种)属性进行的比较,单项比较是综合比较的基础。但只有综合比较才能达到真正把握事物本质的目的。因为在科学研究中,需要对事物的多种属性加以考察,只有通过这样的比较,尤其是将外部属性与内部属性一起比较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按时空的区别,可分为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就是对空间上同时并存的事物的既定形态进行比较。如教育实验中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同一时间各国教育制度的比较等都属于横比。纵向比较即时间上的比较,就是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态,从而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往往既要进行纵比,也要进行横比,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按目标的指向,可分成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3)求同比较是寻求不同事物的共同点以寻求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求异比较是比较两个事物的不同属性,从而说明两个事物的不同,以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特殊性。通过对事物的“求同”、“求异”分析比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事物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4)按比较的性质,可分成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所以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既要把握事物的质,也要把握事物的量。这里所指的定性比较就是通过事物间的本质属性的比较来确定事物的性质。定量比较是对事物属性进行量的分析以准确地制定事物的变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各有长处,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应追求两者的统一,而不能盲目追求量化,教育毕竟是一个不同于工人制造产品的活动,很多东西并非能够量化。但也不能一点数量观念都没有,而应做到心中有“数”,并让数字来讲话。

三、论述题(40)

1.历史研究与教育科学其他研究方法的区别(20)

答:(1)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是以历史研究法来研究教育科学。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其具有

1、历史性

2、具体性

3、历史研究是以逻辑分析方法为主的特点。

(2)历史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适用范围

1、对各个时期教育发展情况的研究

2、对历史上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理论观点的研究

3、对一个时期教育流派、教育思潮的分析研究,以及对不同教育流派理论的比较研究

4、对一定时期教育制度,如法令、计划、政策等的评判分析

5、对外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

6、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3)历史研究法的一般步骤及方法结构体系

1、历史研究的一般程序①分析研究课题的性质、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有关的资料条件②史料的搜集与鉴别③对史料的分析研究

2、历史研究法的结构体系分析①搜集、鉴别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②历史事件与历史过程发展规律的揭示是历史研究的核心③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论

2.论述比较研究应注意的问题(20)

答:比较研究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教育之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比较研究法广泛运用于教育科研实践,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运用,只有在满足如下条件符合时才能运用比较研究法:(1)同一性。所谓同一性,是指进行比较研究的对象必须是同一范畴、同一标准、同一类事物,否则就不可以比较。正如马克思所说:正是因为倍尔西阿尼是一位歌唱家而且人们把她同其他歌唱家相比较;人们根据他们的耳朵的正常组织和音乐修养做了评比,所以他们能够认识倍尔西阿尼的无比性。倍尔西阿尼的歌唱不能与青蛙的鸣叫相比,虽然这里也可能有比较,但只是人与一般青蛙之间的比较,而不是倍尔西阿尼与某只惟一的青蛙之间的比较。只有在第一种情况下才谈得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比较,在第二种情况下,只是他们的种族特性或类特性的比较。(2)双(多)边性。比较只有在两个事物或两个事物以上才可能发生。换言之,比较的对象必须要在两个以上。当然,比较研究还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对两个被比较的对象进行分析比较。(3)可比性。可比性是指被比较的对象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具有其些本质上而不是表面上的共性。为了保证可比性,必须注意概念的统一。

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前提下,比较研究就可以开展了。但具体运用应注意如下几点。

篇3:信息技术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影响

第一, 整体性认识。研究者应该把教育研究问题作为一个系统, 分析其内在的方面、要素及关系;还要认识到这个问题与其他问题的相互关系, 把这个问题看作更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要有从系统出发的分析方法和价值标准。

第二, 有序性认识。任何系统只有开放, 与外界有信息交换, 才可能有序。有序性认识可以使研究者在研究中注重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 使研究问题从较低级的结构转变为较高级的结构。

第三, 反馈性认识。反馈性认识使研究者在教育研究中注重反思, 注重形成性评价, 不断调整、修正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从而保证高质量地完成教育研究。

二、研究方法多元化

信息技术促进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表现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交叉和渗透。由于技术科学既要研究如何运用自然科学揭示的规律研制新的技术手段, 又要考虑这些技术手段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条件及达到怎样的社会效果, 所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同时向技术科学渗透, 使得新的教育研究技术及新的技术工具不断涌现。跨学科性与多学科性的综合研究及其成果的广泛应用是当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多元化的鲜明特征。

三、研究手段信息化

它是指在现代化的思维方式指导下, 运用以信息获取和信息加工为核心的概念和范畴工具, 运用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收集、存储、加工和处理的方法论工具总和。它是研究手段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与推动力。

四、物化技术工具化

篇4: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关键词混合方法研究;量化研究;质性研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489X(2007)12-0013-03

Mixed Methods Research and Enlightenment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Hou Ying

Abstract Mixed methods research is the arisen education research methods paradigm in America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come academia focus ,for it advocates that combin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Increases cross-cutting edge and compresses non-overlapping vulner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quo that singleness of research methods, the lack of conformity and mutual antagonism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ingle research methods, mixed methods research afford some significative enlightenments from the “harmony and cooperation” way of thinking.

Key words mixed methods research;quantitative research;qualitative research;research method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uthor’s address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Department, Guilin,Guangxi541004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得比较稚嫩,尤其是作为学科之间相互区分的重要标志——研究方法,更是不够系统和深入。混合方法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它超越了传统的量化与质性方法范式之间关于归纳/演绎、主观/客观、价值介入/价值中立、实在论/相对论非此即彼的争论,以全新的理念审视当前的教育研究方法[1]。本文通过对混合方法研究的探讨,以期从中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1 混合方法研究:教育研究方法的一种新范式

1.1 混合方法研究的含义

混合方法研究(mixed methods research),又称为混合研究、整合研究,是在美国质性—量化2种研究方法范式争论中产生的。美国教育研究方法论学者约翰逊和奥屋格普兹(Johnson&Onwuegbuzie)在《混合方法研究的时代已经来临》一文中把混合方法研究称为继量化研究范式和质性研究范式之后的“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或教育研究运动的“第三次浪潮”,并且明确提出“混合研究方法的时代已经来临” [2]。顾名思义,混合方法研究是指采用一种以上的研究方法或掺合了不同研究策略的研究[3]。更为确切地说,“混合方法研究就是研究者在同一研究中综合调配或混合定量和质性研究的技术、方法、手段、概念或语言的研究类别。”它区别于其他2种研究方法范式的核心在于必须在同一研究中运用一种或一种以上质性研究的方法和定量研究的方法[1]。

1.2 混合方法研究的特点及优势

由于哲学基础和范式不同,一直存在着以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为理论基础的量化研究和以现象学/建构主义/解释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质性研究两种研究方法范式。它们都属于单一方法论或纯粹论,其非此即彼的理念不但夸大了定量与质性研究方法范式之间的区别,阻碍了2种方法范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影响了教育研究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影响了研究方法论指导实践工作的能力,进而影响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1]。从而,如何超越质性—量化方法间的争论,探讨二者如何和谐共处也随之成为研究方法领域所要解决的问题。混合方法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是在解决研究问题过程中使多元方法合法化的一种努力,一种可扩张的和创造性的研究形式而不是一种限制性的研究形式;它是包容的、多元的和交叉的研究,它建议研究者对方法的选择、判断和研究行为采取一种选择手段。其最为基础的东西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应该随着研究问题走,凡是能够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最好方式。许多研究问题和综合性问题最好通过混合研究的方式来解决” [2]。

混合方法研究可以合并量化和质性的优点,克服一些由于使用单一方法而带来的问题。对于研究者则更利于根据他们潜在的研究问题选择方法和手段。田虎伟博士归纳了混合方法研究的10大优势:一是在研究中使用的文字、图片和解说可增加其中数字的意义;二是研究中所使用的数字可增加文字、图片和解说的准确性;三是可以充分展示量化和质性研究的优点;四是研究者可能产生和检验一个扎根理论;五是由于研究者并不局限于一种单一的方法或手段,因而可以回答一个更宽、更全面范围的研究问题;六是在一个研究中通过使用2种方法,研究者可以利用一种附加方法的优点去克服另一种方法的弱点,形成交叉性优势;七是通过结果的集中和证实可以为研究结论提供更有力的证据;八是可以增加仅有单一方法被使用而可能忽略的洞察和理解;九是可以被用于提升结果的概括化水平;十是质性和量化研究在一起使用可以产生沟通理论与实践所需要的更加完全的知识[1]。

2 混合方法研究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启示

2.1 对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反思

教育技术学是涉及“人”和“技术”两大领域的交叉性学科,研究对象既包括学习工具、学习资源等在内的物质层面,又包括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活动与学习心理等现象,所涉及的因素是复杂的、整合的。这就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复杂多样性。但我国的实际情况却是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多元研究方法意识[4]。由于研究主体学科背景的不同,目前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出现了科学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范式并存的局面。两大范式各自为取得“正统”地位而相互指责。而教育技术研究主体选择什么样的方法论,就决定了他在研究的过程中坚持什么样的方法论原则和研究程序,进而形成不同的研究范式。在科学实证主义范式中研究者较多使用量化的方法,人文主义研究范式中研究者则较多使用质性的方法。使得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曾经一度分别与2种研究范式对等起来,并上升为方法论层次,加之受社会科学研究大背景影响,导致了教育技术研究历史上的“质”“量”大战[4]。

由此可知,当前国内的教育技术学就其研究方法而言,主要存在着单一论,缺乏整合性,这就直接导致了对所要探讨的问题研究得不够深入、深刻,甚至是片面的,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2.2 混合方法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新途径

事实上,教育技术的科学实证主义研究者完全可以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去揭示“客观规律”,而人文主义研究者也完全可以采用量化研究方法去“建构”对教育技术的“理解”[5]。结合混合方法研究的特点及优势,教育技术的特点以及当前存在的研究方法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审视混合方法研究应用于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2.1 教育技术研究内容的多样化、整合性要求其研究方法的多元性、和合性

任何领域及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都不能脱离其研究内容而进行。正如其定义所述: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5个范畴。简言之,教育技术学就是应用技术学的概念、观点、方法以及方法论,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管理过程的优化的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和方法论性质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因此,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既重理论研究又重应用研究的学科理论,理论研究的核心是如何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对整个教与学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教学系统和教学资源的优化设计以及该学科的定位,研究历史沿革和理论体系等;而应用研究的核心是探索如何利用技术方法来优化教与学的过程,研究各种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研究教学系统设计如何实施以及教学资源如何开发与配置等方面的内容[6]。

由此,面对如此丰富并具有相当强的整合性的研究内容,单偏重于某种研究方法有着较大的局限性,必须要注重研究方法及研究方法的运用,即在教育技术研究中既要关注哲学认识论层次和教育实践层面上的方法,又要关注教育学、心理学和技术科学中研究方法的新进展,注重“质”“量”研究的有效整合;在研究思维方式上,应超越“求一”“对立”的传统思维方式,走向“生生”“创新”的和合思维方式;在操作层面上最终形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协调法、平衡法、互补法、双赢法[7]。这些正是混合方法研究所积极倡导的。

2.2.2 混合方法研究是解决当前教育技术研究方法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不能只重视感悟性思辨分析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概念化、多学科与哲学性思辨分析方法,没有这些思辨分析的方法就无法构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体系,无法提升理论水平。而重视量化与实证研究,是提高教育技术科学化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这对于着重使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和分析技术应用条件的教育技术学科来说尤其重要。教育和人的复杂性、教育技术的综合性以及各种研究方法的互补性决定了教育技术研究应采用多层次、多方面、多学科的方法。事实上,不同的研究范式只是描述了质与量的方法有着显著的不同,各自适应不同研究范围,但并不能规定或说明何种情况下应该用何种方法,因为决定研究方法的是研究问题而非范式(Greene & Caracelli)。尽管质与量的方法受不同的范式所制约,并有着各自不同的哲学基础,但是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来看,正是由于它们彼此有着不同的逻辑,才可以交叉、联合起来完成某项具体的研究,这就为混合方法研究的可行性提供了相应的哲学基础。由此,混合方法研究的最大意义就是通过方法的多维交叉使研究的效度与信度得到加强。因为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有其误差与局限性,但是一种方法的局限性可以被另一种方法的优势所抵消(Campbell&Fiske),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多维交叉,可以使不同的研究结果相互印证,进而提高研究的效度与信度。

当前教育技术学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研究方法,如何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确定相应的研究方法也就成为研究者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在现代教育环境下,教学活动往往是复杂的、整合的、动态的,对于教育技术领域中的问题,其研究方法也必然是整合的。混合方法研究以正确认识和熟练掌握量化与质性研究的各种具体方法为前提,并合并2种方法的优点,力图全方位考察所要研究的问题,成为解决当前教育技术研究方法问题的有效途径。

3 结语

混合方法研究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范式,有效应用于教育技术这门新兴的学科,在此过程中必然会遭遇不少的挫折,如研究者思维方式难以转变,传统的实证主义追求“客观”“科学”对社会科学的影响仍然很大,使研究者习惯于使用量的概念、思维来进行研究,从而影响与质的研究的真正融合等。这就需要众多研究者坚持不懈地对其进行探索与实践,本文仅以此抛砖引玉,以期唤起更多的人们对混合方法研究给予关注,也为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提供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田虎伟.混合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方法的一种新范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7(1)

[2]Johnson.R.B.&Onwuegbuzie.A.J.Mixed Methods Research:A Research Paradigm Whose Time has Come [J].Educational Researcher, 2004,33(7):12-26

[3]Viadero Debra.Mixed Methods’Research Examined Researchers See Pros and Cons of Mixed Methods’Studies[J].Education Week, 2005,2(20):20

[4]蔡建东.关于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的理性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06(4)

[5]丁丽红.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探析[J].教育技术导刊,2005(6)

[6]姜德刚,张宝山.再论教育研究思维方式的转换[N].科技咨询导报,2007

篇5:教育研究方法

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了解教育研究方法不同类型。

(一)实证方法

实证方法作为自然科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其基本规范就是“用经验材料证明或证伪理论假说”。这些经验材料既可来自研究者的现实观察或实验活动(直接经验),也可来自记录了前人观察或实验结果的历史文献(间接经验);这些经验材料在形式上可以是量化的也可以是非量化的,但都必须是可检验的。

实证方法包括教育测量法、定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内容分析法。

(二)质性方法

陈向明先生给质的研究方法下了一个定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性研究包括访谈调查法、定性观察法、叙事研究法。

(三)系统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论的运用体现在研究主体身上,主要表现为系统思维。它的关键特点体现在运用系统科学原理考察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性质,并据此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性方法——既包括实证方法,也包括质性方法,以达到研究目的。

(四)复杂思维方法

复杂思维直面世界或事物本来具有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变化的生动丰富性。它考察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的思维方式,是以非线性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情境思维为特征的。

(五)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依靠教育专家、学者的帮助,在教育实践中展开科学研究,并以研究的成果指导自身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六)文献法

篇6:教育研究方法作业

一、研究背景 1.国外的相关研究

国外对小班化教学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初期,近二十年来更是发展迅猛,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将小班化教学列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柯亨及其同事于1983展开了一项名为“班级规模与教学”的研究,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小班化教学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目前,美国各州的小学每个班有20-30人组成。法国1990年每班平均不超过25人,加拿大小学班额平均20人,日本小学班额平均30人,新墨西哥州小学每班平均在24人左右

第三次国际化学与科学研究中,Stigler(1999)认为:日本学生的高成就是因为日本教师在教学上的成功,而这与日本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研究活动——授业研究(Lesson Study,也就是课例研究)相关。2.国内的相关研究

我国对小班化教学研究的历史很短,最早是上海于1996年开始小班化教学的,并在理论上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北京市从1992年开始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其它省市如南京、大连、台州等城市紧跟其后,目前,我国小班化教学各试验点,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生源状况来控制班额的大小,一般控制在20~35人之间。通过文献资料的分析与总结,我国的小班化教学研究有如下特点::

(1)借鉴、模仿国外小班化教学的经验。

(2)从理论上对小班化教学进行可行性研究。如对国外的小班教学理论进行研究,然后把它介绍给国人,另一些则是立足于我国小班化教学的实验,从局部进行研究论证,对它进行总结和提升。

(3)将小班化教学与当前教育的主流思想相衔接。如小班化教学与研究性学习、小班化教学与素质教育、小班化教学与个性教育、小班化教学与人本主义、活动教学理论及主体性教育思想等的关系,等等。

(4)对小班化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报告。如北京市西城区、武汉市武昌区;走进阳光地带(天津南开区龙城小学);太原市黑龙潭小学推进“小班化教育”试验;大连市甘井子区“小班化教育研究”之点滴,苏州市钟楼小学主编的《小班化教育研究与实验》,等等。

总之,从国外看,关于小班化教学的研究多集中于缩小班级规模与学生成就之间的关系上,其观点大都有实践研究加以支撑,研究过程中尽管有触及到课堂互动问题,如教学环境、课堂气氛、师生关系等,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大部分的研究大都基于教学论,而从化学学科的角度来分析数学小班化教学过程的研究尚有欠缺。

小班化教育使更多学生有了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更提升了市民的教育幸福感。小班化教育研究,在‘关注每一个’的核心理念下,将把重点放在提高学习的效率上,也就是谋求更富成效的小班化教育。即南京小班化教育已经从‘广泛播种’走向‘精耕细作’阶段。提高小班化化学课堂教育的实效性是我们每一个化学教师的追求。

二、理论思考

(一)、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则是小班化教育的永恒的主题。新课程理念与小班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不谋而合,相得益彰。小班化化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润泽生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情感教育理论也告诉我们:在小班化教育过程中,加大情感投入可以有效地优化教学效果。1.有效教育理论。

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2.人本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步为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教育的本质在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地、积极地、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化学教师必须做到眼中有人、脑中有人、心中有人。3.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说”明确了学生智能的多元化的倾向,每个孩子有着多项不同的智能,且不同的智能强弱各有不同,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潜力,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每个学生的兴趣或潜能应当充分发扬,但并不是一味追求“专长”“特长”,而要利用他的长处和优势尽可能去弥补他的短处和不足。4.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能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这个定义包含着几条重要的内容,其关键方面是:比较各种可能的教学方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案,在规定的范围内,获得学生教育和发展等方面的最优效果。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对教师教学设计的启示:就是指教师有目的地选定一种建立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

(二)、核心理念

小班化教学——小班是指25~35人规模的班级。小班化教育,是在小班中以提高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为目标指向的教育。是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充分照顾其个性特长为目的,通过对教育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实施过程、教育策略和教育方式、教与学的互动交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等改革而形成的一种优质化的班级教育教学活动形式。

小班教学绝不仅仅指规模小,其核心理念是个性化教育或称适性教育,教学策略以自主、合作学习和个别化指导为主,评价策略应体现发展性、过程性、多元性、主体性的统一。教学,不管大班还是小班,都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只不过在小班教学条件下更易实现新课程理念,使更好的享受教育资源,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核心思想】化学教学有效性——化学教学中,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理念】

(1)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实验教师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发展教学思想。

(2)关注化学教学效益。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3)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实验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参与本课题研究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影响。

(4)有效教学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实验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手段,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正确选择最有效的方法。

(5)关注量化和可测性。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的检测,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教师的工作成果。因此,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

三、研究内容

研究总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小班化化学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益。研究目标内容要点:

探寻初中小班化学校大面积提高学生化学成绩的策略与方法,即提高均分和合格率,降低差分率;进行初中小班化学生化学学习有效性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探索具有小班化化学教学特色的民主、平等、合作的交往空间,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环境;以此课题研究为契机,推进学校的发展;构建适应小班化化学教学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同时建设适应小班化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化学学习的幸福感与教师的职业成就感。需要成立几个子课题组,以方便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以教师的备课、上课为主,通过对课堂模式、教学策略、合作探究、有效作业、课堂提问,评价标准、教师成长等七个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要素进行研究,探索出提高学生学习效益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式,努力使他们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各方面能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关注每一个,让每一节化学课堂成为高效课堂,让每一次化学活动都有价值,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四、研究方法(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实验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理论和小班化教育实验的成功经验。2.调查法

通过调查表与学生座谈,了解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化学的状况等,分析整理并建立学生化学学习档案,为研究工作提供基本信息。3.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以实验操作为主,行动研究是最主要的方法,各个子课题都采用该方法,按照子课题研究方案,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总结、边反馈边修正。4.个案研究法

通过个案研究,积累研究经验和研究资料,提炼出有价值的结论。各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的课题,积累经验和案例。(二)研究对象

各小班化实验学校的学生。

五、保障措施 时间:2014—2017 地点:大山中学

人员:成立的子课题组的学生和老师

六、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4.5—2014.8)

1.成立课题组,确定子课题组组长和人员(2014.5—2014.6)

2.各子课题组结合总课题实验方案研制该子课题的研究计(2014.5—2014.9)3.撰写课题研究设计方案,申报课题(2014.9—2014.10)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4.9—2016.07)

1.进一步加强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学习和实践探索,按子课题研究方案开展实验研究工作。

2.组织各种教学研究、研讨活动(每学期不少于3次),探讨小班化教育的教学方式、管理模式、评价办法等,及时交流小班化教育实验的经验、体会和感想;利用例会或专门时间组织课堂教学交流,开展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探索小班化化学课堂高效教学的模式、思路、策略。3.参与各子课题的实验教师积累资料。4.及时研究和调整在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第三阶段:总结和评估阶段(2016.09—2017.07)

1.整理和搜集实验阶段的有关素材(教学案例、教育个案、优秀论文、视频录像等)。

2.总结各子课题实验研究情况,撰写实验报告,申请结题。3.通过专家评估验收,结题。

4.召开小班化教育推介会,推广课题实验成果。

七、预期研究成果

1.全面改善小班化化学学习状况,学生化学成绩明显提高,及提高均分和合格率,降低差分率。三项指标好于市平均水平。2.小班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原则、方法及途径。3.基于各个子课题的实验结果。

4.编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论文、教学案例集,三年内课题组有10篇论文获奖或发表。

5.教师专业成长较快,研究能力和教学技能跃上新台阶。6.各子课题和总课题完成结题报告。

上一篇:励志同学录留言寄语下一篇:世界环境日2022年宣传标语(5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