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2024-05-07

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学反思(通用14篇)

篇1: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王金花

上完这一节课本节课,我趁热打铁,立刻进行反思。本节课我努力体现解决问题这类课型的我们老师应该坚持做哪些工作,我个人思考不管是新课程理念还是老课程,也不管是什么版本,数学应该有其本质的东西,那就是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会思考,促进学生去悟懂里面的道理。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和思考,所以在课中我招重注意以下三点:

1注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我等着学生慢慢领悟其中的道理,课堂上照顾全体同学,决不是看到有同学举手,就像看见了一个救星一样,马上请这位同学回答,他回答对了,就代表都会了,这样做就以个体代替了整体,会造成课堂上个别学生的表演。

2注重审题,我感觉对于一个问题,能够正确全面的审题对于能否解决问这个问题至关重要,所以新授部分,我注意让学生多次读题,并且把重要的信息让学生重读,并且说说自己的理解,之所这样就是想培养孩子仔细审题、全面审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效果来看,起到了预期的效果,在学生正确全面的审题以后,解决问题就水到渠成了。

3注重学生在独立思考后的讨论交流,课堂上我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思考后再进行交流,而不是抛出一个问题后就直接让学生讨论交流,我感觉那样的讨论交流一般是比较流于形式的,是浅层次的交流,是没有深度的。因为每个同学还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张口就说,看上去很热闹,往往是:自说自话,简单的想法。通过课堂效果来看,这样的处理有着实实在在的效果,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再来反思自己上课的不足之处,我感觉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1没有很好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提前一天和学生交流的时候,学生很活跃,所以今天在课堂上我想也应该是这样的,其实不然,学生是紧张的,而我还是以昨天的表现来应对今天的局面,显然是不妥的,课前也没有进行充分的交流。

2课堂的练习设计层次性不强、趣味性不高,所以感觉课堂上后面的练习学生积极性不够高,显得沉闷和呆板。

3课堂语言不够生动和活泼,也不够精炼。

以上三点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下大力气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篇2: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新知识点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掌握用“替换”(或置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2.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1.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教学中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2.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手段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例1时,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借助示意图,思考怎样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或小杯替换成大杯。教学例2时,在组织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通过画示意图帮助自己思考。如果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先打开教材,看一看“西红柿”“青椒”“萝卜”是怎样想的。

3.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假设,找出问题的答案,充分感受“替换”“假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

4.重视检验过程,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在解决问题后,教师都应要求学生对求出的结果进行检验,看答案是不是符合题目的已知条件,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课时安排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1课时 2 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1课时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1课时

教学内容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材第68、第69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一的第1~

3、第9~14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并进一步发展推理和转化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1.用等量替换的方法解决问题。2.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谈话:我们每天写作业都要用到钢笔,请拿出你最喜欢的钢笔,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教师选择一支钢笔,问:你这支钢笔多少钱买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拿出自己的一支铅笔,问:老师这支铅笔值()钱。老师想用这支铅笔换你这支钢笔,你愿意吗?(不愿意)为什么?(不公平)提问:请同学们帮老师一个忙,怎样才能公平地换到这支钢笔? 根据同学的回答,教师板书。

教师:我们用数学语言说1支钢笔的价格可以替换成()支铅笔的价格,或者说()支铅笔的价格可以替换成1支钢笔的价格。

教师:刚才老师与这位同学换笔,说明“替换”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谁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替换现象? 指出:我们读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就是一个用“替换”来解决问题的典型事例。既然生活中到处都有“替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板书: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 教学实施

1.教学例1。(1)出示例题。

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1大杯果汁可以替换成3小杯果汁,或者3小杯果汁可以替换成1大杯果汁。

(2)小组合作。

提问:这里的720毫升不仅装了1大杯,还装了6小杯,要求大杯和小杯的容量,该怎么办呢?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呢? 小组讨论,教师出示思考题: ①替换的依据是什么? ②画一画,将什么替换成什么?选一种替换方法,画出替换过程。③说一说,替换后的数量关系是什么。(3)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学生汇报时,教师用课件演示。提问:有不同的替换方法吗?(4)学生列式。

教师:会列式吗?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替换方法列式。教师让两名学生板演。学生板演后,说说是怎样想的。方法一:1个大杯可以换成3个小杯。小杯:720÷(6+3)=720÷9=80(毫升)大杯:80×3=240(毫升)方法二:6个小杯可以换成2个大杯。6÷3=2(个)大杯:720÷(2+1)=720÷3=240(毫升)小杯:240÷3=80(毫升)(5)检验。

提问:怎样检验他们做得对不对? 学生检验,教师巡视,集体交流。

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答案才正确。2.小结。

提问: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运用的是什么策略? 小结:替换的策略。我们把两个量通过替换转化为一个量,便于计算。有时也可以借助画图来帮助理解。

3.练习。

(1)完成教材第69页的“练一练”。

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与例题比,有什么不同?

互相交流,汇报替换的过程。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结果。

(2)独立完成教材第72页的练习十一的第1题。

提问:你会用“替换”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吗?先画一画,再解答。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

8块某种饼干的含钙量相当于1杯牛奶的含钙量。小明早餐吃了12块这样的饼干,喝了1杯牛奶,含钙量共计500毫克。你知道每块饼干的含钙量大约是多少毫克吗?1杯牛奶呢? 四 思维训练

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一的第14题。

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饼干:25毫克 牛奶:200毫克 思维训练

花圃:35平方米 苗圃:25平方米 教材习题

教材第69页练一练

桌子每张1500元,椅子每把300元。练习十一 1.(1)6(2)20 2.(1)2(2)10 大货车的载重量是6.6吨,小货车的载重量是3.3吨。

3.大纸箱:40双 小纸箱:20双 9.大瓶:216毫升 小瓶:108毫升 10.钢笔:7.2元 铅笔:1.2元

11.师傅:(120+16)÷(1+1)=68(个)徒弟:68-16=52(个)12.海芙蓉:(405+20+49)÷3=158(元)雀梅:158-20=138(元)榕树:158-49=109(元)13.(画图表示数量关系略)张宇:108÷2+18=72(张)晓

王星:108÷2-18=36(张)14.花圃:(180+10×3)÷(3+3)=35(平方米)苗圃:35-10=25(平方米)思考题

16÷[(12-8)÷2]=8(元/千克)板书设计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①提出替换——发现矛盾

②作出调整:方法一:1个大杯可以换成3个小杯。

小杯:960÷(6+2×3)=960÷12=80(毫升)

大杯:80×3=240(毫升)方法二:6个小杯可以换成2个大杯。6÷3=2(个)大杯:960÷(2+2)=960÷4=240(毫升)

小杯:240÷3=80(毫升)

课后反思

1.学生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但一般处于无序状态。

2.在进行替换时,学生比较难理解为什么替换以后总量变化了,总量是怎样变化的。

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材70~71页的内容以及练习十一的第4~8题。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以及步骤。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取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2.当假设与实际结果发生矛盾时该如何进行调整。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回想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解决问题的策略? 生:替换。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揭题)二 教学实施

1.课件出示教学例2。2.理解题意。

师:请自己把题目读一读,说说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并说说题目的意思: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共装有100个球,每个大盒子比每个小盒多装8个,问题是求每个大盒和每个小盒各装多少个球。

师:仔细反复读题,你能发现题中隐含着哪些数量之间的关系呢? 生:2个大盒里球的数量+5个小盒里球的数量=100 生:每个大盒里球的数量-每个小盒里球的数量=8 生:每个小盒里球的数量+8=每个大盒里球的数量(课件演示上面的数量关系)3.尝试解答。

师:请你先自己想一想,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并动笔试一试你的策略是否有效。

(鼓励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同桌交流)4.交流方法(小组交流后派代表发言)。

生:假设7个盒子都是小盒(也就是把2个大盒也看成小盒),这样球的总数要比100少,因为1个小盒里比1个大盒里少装8个球,所以2个小盒要比2个大盒少8×2=16(个)球,这样7个小盒里球的总数就是100-16=84(个),即每个小盒里装84÷7=12(个)球,每个大盒子装12+8=20(个)球。

列式为: 8×2=16(个)100-16=84(个)84÷7=12(个)12+8=20(个)答:每个大盒装20个球,每个小盒装12个球。5.内化深化。

师:你还有其他的假设方法吗?(提示:能把上面的盒子都假设成大盒吗?)生:可以假设全是大盒,这样把5个小盒都看成大盒就会比实际多8×5=40(个)球,同样可以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6.回顾整理。

师:根据上面的解答方法,你能说说怎样用假设的方法解答数学问题吗?(1)引导学生整体回顾:先提出假设,假设后球的总个数与实际数量不一样,这时就需要进行调整,从而推算出正确结果。

(2)突破难点回顾:在进行调整时,我们又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先算出假设与实际总数相差多少,再算算每一份相差多少,最后算出调整数量。

7.拓展提升,感受文化。

师:实际上,今天我们接触的问题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题,古人称之为“鸡兔同笼”问题。它出自于我国古代的一部算书《孙子算经》。书中的题目是这样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大家看,我们刚才解决的问题和这个“鸡兔同笼”问题是不是有共同的特点呢?我国古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会使用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多么了不起啊!你能算出这道题中的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吗? 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同学们乘船去旅游,大船每船坐5人,小船每船坐3人,42人租了10条船,问几条大船几条小船? 2.大卡车6个轮子,小卡车4个轮子,一共有10辆车,共56个轮子,几辆大卡车几辆小卡车? 3.有100张2元和5元的钱,一共365元,问2元的和5元的各几张? 四 思维训练

100个和尚100个馍,大和尚1人分3个馍,小和尚3人分1个馍。问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

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假设租的船都是大船: 5×10=50(人)50-42=8(人)5-3=2(人)小船:8÷2=4(条)大船:10-4=6(条)2.假设全是大卡车: 6×10=60(个)60-56=4(个)6-4=2(个)小卡车:4÷2=2(辆)大卡车:10-2=8(辆)3.假设都是5元的: 100×5=500(元)500-365=135(元)5-2=3(元)2元的:135÷3=45(张)5元的:100-45=55(张)思维训练

1个大和尚和3个小和尚一组,正好是4个和尚分4个馍,这样100÷4=25(组),所以有大和尚25人,小和尚100-25=75(人)。教材习题

教材第71页练一练

1.2千克 3千克 每个大瓶装油4千克,小瓶3千克 2.成人票:41元 儿童票:16元

练习十一

4.x=36 x=300 x=6 5.210棵 苹果树70棵 桃树90棵 梨树100棵

6.大瓶:5千克 小瓶:3千克 7.(1)30(2)20 8.4797 板书设计

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①提出假设——发现矛盾

②做出调整: 假设7个盒子都是小盒

假设7个盒子都是大盒

少 8×2=16(个)多 8×5=40(个)

100-16=84(个)

100+40=140(个)

84÷(5+2)=12(个)

140÷(5+2)=20(个)

12+8=20(个)

20-8=12(个)答:每个大盒装20个,每个小盒装12个。

课后反思 1.解决问题中对策略的获得“不是由外部输入,而是在内部萌生”。策略的学习关键在于“悟”。因此,在对策略的教学过程中更强调的是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只有真正地去充分感悟和体验,才能实现对于策略的“悟”和“在内部萌生”。

篇3: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而人教版修订教材就在教材编排中凸显了这一点。以下是修订前后两个版本中一、二、三年级关于“有序思考”内容的编排对比:

通过观察, 不难发现两点:有序思考的内容明显增多;修订教材还专门依托解决问题来试图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

因此, 如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经历“有序思考”的过程, 不断积累“有序思考”的经验, 提升“有序思考”的能力呢?对此, 笔者就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测量”单元中的“解决问题”这块新增内容为例进行了探索。

一、情境创设, 搭建“有序思考”的支架

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日常教学持之以恒地弥漫和渗透。特别是低中段学生, 形象思维仍占据主导地位, 对于“有序思考”的感悟和能力的提升, 必然需要经历从具体感知到抽象理解的过程, 这就需要教师借助有效情境, 为学生搭建“有序思考”的支架。

【案例1】

师:同学们, 通过昨天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 通常用“吨”作单位。那今天我们就先来解决一道与“吨”有关的数学问题。请看大屏幕。

1.让学生先自己阅读理解, 教师追问对关键词的理解, 如“装满”“恰好”等词。

2.分析与解答。

生:8吨里有4个2吨, 所以用2吨的车运4次。

师:很快就解答出来了。好的, 那如果要求再高一点, 你能想出所有的派车方案吗? (强调“所有”)

生:还有另一种, 3吨的车运1次不行, 就运2次, 再2吨的车运1次。

3.回顾和反思。

师:确定没有了吗?

生:是的, 因为全部2吨车就一种, 全部3吨车不可能, 两种都用就上面这一种。

师完成板书, 如下:

看来, 这道题数据偏小, 你们只要稍加思考, 就能把所有情况都想出来。那现在老师把数据改一下, 见下图。

师:和刚才的要求一样, 把所有的派车方案都写出来。你准备怎样思考?

【反思】在教学伊始就作了这样的改动, 原因有两点: (1) 首先从教材的原始问题出发, “怎样派车能恰好把8吨煤运完”, 就这个问题本身而言, 事实上只要解答即可, 其实并没有蕴含“必须提出所有的派车方案”这层意思。那这样一来, 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就无从体现; (2) 把教材的例题只是作为本课的切入口先让学生熟悉相互之间的数量关系, 而之后在例题基础之上进行数据改动, 把改动后的题作为探究来用, 是因为原例题数据过小, 答案一目了然, 也无法凸显有序思考, 而数据大了之后, 学生的思考就有可能疏漏, 这个时候再介入“有序思考”, 时机才是成熟的, 也才能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有序思考”的优越性。实际上, 创设情境的过程就是搭建学生思维支架的过程。另外,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 虽然原始例题没有作为重点展开, 但教师还是注重了答案的呈现方式, 即板书, 因为这种形式更方便学生排除干扰因素, 并有效展开有序思考。

二、对比体验, 优化“有序思考”的结构

通过搭建支架, 不仅让学生体验到“有序思考”的优点,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有了对“有序思考”方法的历练。但要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这一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对比体验等方法, 帮助学生逐步建构起“有序思考”的模型, 优化“有序思考”的结构。

【案例2】

1.当学生思考时, 教师有意识地在下面巡视, 搜取学生的典型作品, 供大家分析参考。

2.交流评价。

(1) 教师呈现生1的作品 (无序) :

师:谁来点评一下?

生:他少了几种, 而刚才老师的要求是写出所有的派车方法。

师:嗯, 你把要求听得很仔细。那到底怎么思考才能写出所有的方法呢?

生:要有顺序地思考, 这样才不会漏掉, 也不会重复。

师:有序思考的确能做到“不重不漏”。

(2) 教师呈现生2的作品 (含有没必要的计算) :

师:如果说生1的思考是没有顺序的, 那么来看这位同学的, 有序吗? (生都表示同意)

师:第一列我看出来是有序的, 从10次一直到0次, 那第二列的数据是哪来的?

生:是通过计算得到的。

师:能以前两行来举例说明吗?

生:第一行, 2吨车运10次, 刚好是20吨了, 所以3吨车就变成0次了;

第二行, 2吨车运9次时, 表示已经有18吨了, 还差2吨, 那3吨车还得运1次, 因为是要装满的, 所以一次就是3吨, 总数就是21吨。

师:哦, 我明白了, 就是第一列是有顺序往下写就可以了, 而第二列的数据则是根据第一列的数据先计算出已经有几吨了, 还差几吨, 再计算出3吨车应该运几次。

师:那对于生2的思考过程, 你们还有别的建议吗?

生:老师, 我觉得有些计算可以不用。比如第二行, 我写了9次后, 就知道不可能是20吨了, 所以后面可以不写。

投影出生3的作品, 如下:

师:嗯, 现在看起来是不是更一目了然了?而且还省略了一些不必要的计算。真会动脑筋。

师:但是, 有同学还是觉得这样不够简洁, 情况还是太多了, 所以他又进行了调整, 请看下面这一作品。

(3) 教师呈现生4的作品 (如果没有, 教师可自备或引导) :

师:对比生3和生2的解析过程, 有什么想说的?

生:其实答案是一样的, 都是这样的4种派车方案, 但是生4的表格明显要短一点。

师:表格短, 就说明考虑的情况可以相对少一点, 但会不会因为这样而少了某种方案呢?

生:不会, 因为都是有序思考, 不会漏掉。

3.比较优化。

师:那我们展示了这么多种方法后, 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解答?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最后一种, 既简便又清楚。

师:的确, 下次碰到类似情况时, 我们就可以从数据大的项目开始着手有序思考, 这样既不会漏掉情况, 而且还会更省力。

【反思】这一教学环节是本课的重点, 概括起来讲就是在不断的对比中积累有序思考的经验, 优化有序思考的内部结构。第一次对比主要是凸显有序思考的必要性, 从只能写出2种到写出所有的派运方法, 有序思考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第二次对比的目的是结合学生实际, 因为在知道2吨车已经运了多少吨之后, 后面的3吨车,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 只要乘法口诀过关的基本都能立马作出判断, 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计算;第三次对比, 生3和生4的解答过程都已经很简洁了, 可如果从大数据先考虑起, 最后总的情况会少很多, 但因为同样也是有序思考, 所以不存在遗漏的问题。这里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对有序思考进行内部结构的优化, 让有序思考既有序又简洁!

三、小结梳理, 促进“有序思考”的升华

某种程度上来说, 思维的最高境界是回归简单。数学教学中, 一种思维方式的渗透决不应止步于一节课, 而应该从思维实践入手, 由数学本质的视角切入, 通过观察、感悟、探讨思维规律, 促进学生思考的升华, 为后续学习提供有利生长的力量。

【案例3】

1.巩固练习:教材第33页“做一做” (过程省略) 。

2.小结并揭题。

师:这就是今天要学的“用列表法来有序思考解决问题”。

3.第一次升华:借助“公倍数”来快速判断。

师:现在再请同学们回头来看生4这张表格, 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最后小结得到结论“2次3吨就相当于3次2吨”, 因此上表还可以再压缩, 如下:

4.第二次升华:从表格过渡到算式, 抽象出这类题的本质。

师:这类题可以借助表格同时依托有序思考, 最后把所有的情况都一一罗列。其实这些复杂的信息和问题都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学算式来表示, 你会吗?

师:是的, 其实整道题就存在这样一种数量关系, 只要符合这个等式的都可以。同样地, 在有序思考的同时, 我们一般也先从数据较大的“3”开始考虑。

【反思】“公倍数”这一知识点在高段才出现, 笔者觉得在这里不必提及该概念, 但却完全可以让学生去观察体悟。事实也证明, 这样的发现能促使学生更快捷地有序思考, 充分发展了思维的“敏捷性”。另外, 虽然教材本身没有上升到“算式”, 但笔者认为,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建模”及更有效地推进“有序思考”, 这一环节是有必要的。首先, 用这样的算式架构起该类题目的模型, 更便于学生快速把握题目的数量关系;其次, 就学生而言, 越简洁的就是越容易接受的, 相对表格, 算式不拖沓, 而且也更快地帮助学生排除干扰信息进行有序思考及计算。

篇4: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关键词:教材;充分了解;创造高效

教学片段一:

1.提问:我们已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课件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六个图形,学生分组计算六个图形的面积。

3.抽生汇报,同时口述六个图形的面积公式及用字母表示的公式。

4.揭示课题:我们已能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用几何图形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探究用几何图形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开课我就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要求他们计算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与此同时,还带领学生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这样教学的目是以旧知唤新知,为探究新知作铺垫,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领学生进入自主探究的积极状态,达到预期效果。但原计划这一环节用5分钟,实际教学却用了7分钟,原因在于我备课时对学生的基础未完全了解,没真正做到备好学生。

教学片段二:

1.课件出示例1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观察图,思考:窗户面积等于什么?(生答:窗户面积=半圆面积+正方形的面积)从图中你还发现半圆与正方形有何内在联系?(生答:半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3)学生收集数据,根据收集的数据解答此题。

(4)抽生汇报,并说出解题思路。

(5)结合此题,学生自主探究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

板书:①观察图;②收集数据;③列式解答。

(6)例题的变式练习:

①如果已知半圆的半径是1米,求窗户的面积。

②如果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是8米,求窗户的面积。

(7)思考:无论已知正方形的边长,还是已知半圆的半径或正方形的周长,为什么都能求出窗户的面积?

通过探究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观察图,通过观察图发现半圆与正方形在这个组合图形中的内在联系,因此,不管是已知正方形的边长,还是已知半圆的半径或正方形的周长,我们都能求出窗户的面积。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只要学生能掌握策略,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因此,在教学例1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发现半圆与正方形在这个组合图形中的内在联系,然后引导学生收集数据,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求出窗户面积,最后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对例1进行了变式练习。这样教学的目的首先是让学生通过例1探究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再利用例题的变式练习消化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精神,又及时让学生内化了所学知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他们解决问题的视野,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活动状态。但在这个环节中,我的语言不够简洁,始终担心少数学生对自己的策略不够理解,重复让学生小结策略,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消化知识,没有在课堂上大胆地让优生带动学困生学习。

总之,备好一堂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时不过分拘泥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教案,适当纳入学生的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使数学课堂更具丰富性与多变性,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真正达到高效。

参考文献:

齐丽娟.认识几何图形解答几何问题.数学大世界:初中版,2010(3).

篇5:第四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开展教学,这样就保证了所有学生都具有参与学习的经验和基础,在教学素材的组合上,既充分考虑了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呈现方式,图文并茂,形式多样。“例5”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同时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余数意义的理解,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这课也是后继学习其他解决问题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认识“进一法”和“去尾法”,并初步能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前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所学的内容有所了解,课堂上,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最多坐4人”“至少”的含义,然后同学学生看、想、画、说、算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余数在这时候就需要“进1”。为了让学生理解余数除法的另外一种情况,设计了“买面包”的场景。“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10÷3=3(个)……1(元)还余下1元呢,应该再加上1个面包吗?剩下的1元不够再买一个面包,所以用“去尾法”最多只能买3个面包。在学生初步学习完“进一法”和“去尾法”之后,引导学生把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让学生透彻理解两种方法的联系和区别。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拓展知识,锻炼思维。

篇6:第四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教学中注重对知识的概括,对比。复习题与新知,新知与新知的对比,从乘法应用题改成一道除法应用题,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新课中,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本课应用题的特点,掌握解题方法,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会数学知识。激起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给学生学习探索的空间。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发展。

同时注重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学会分析解决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鼓励学生画线段图多角度分析问题,明确解答这类应用题的两种方法的特点,充分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和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

从练习的效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数的方法,数量关系正确,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只会依葫芦画瓢,不会深究其为什么,数量关系也不太清晰,这样的学生在后续学习中问题就会显露得更多,正确率随着学习的深入会更加糟糕。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数量关系的训练不能有一丝懈怠。

篇7: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63例7。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会区别并解决求“两数之积”与“两数之和”的实际问题。

2.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题目的意思并分析数量关系。会解释所画的图,能把图转化成正确的算式,选择正确的算法。

3.在经历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中,感受画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能体会利用画图的方法作为策略的价值,能主动利用这样的策略 解决问题。学具准备:学案和彩笔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看谁来了。(课件展示熊出没里的小动物。)

这些小动物们想邀请我们去森林里帮他们解决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去吗? 师:那我们就出发吧,我们首先要经过美丽的草原,你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吗?图上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吗? 左边有2只小鹿,右边有5只小鹿,一共有多小只小鹿? 5+2=7(只)

每组有4只小鸟,3组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3x4=12(只)

2、4x3=12(只)3、3+3+3+3=12(只)

小结:两道题都是求总数,第一道用加法解决,第二题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乘法,那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乘法解决呢?(加数相同的时候可有用乘法)而且我们发现乘法更简便。

二、森林里正在进行植树比赛,熊大熊二正在为谁植树多而争论不休,同学们快来帮它们评判。

师:咦!熊大熊二这是在干什么?原来他们正在进行植树比赛,熊大说:“俺种得多。”熊二不服气了说:“俺多,俺多。”究竟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熊大说:我种了4排树,每排有5棵,一共多少棵?

熊二说:我种了2排树,一排种5棵,另一排种4棵,一共多少棵? 1.明确条件和问题,理解题意。

(1)请同学们大声读题,边读边想,你找了什么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师板书“找”)(2)全班交流数学信息和问题。

生答:①数学信息是植了4排树,每排5棵,问题是一共有多少棵?

② 数学信息是植了2排树,一排4棵

一排5棵,问题是一共有多少棵?(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2、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你觉得谁植树多,为什么?(老师适时板书出学生口头说的算式:4X5=20 4+5=20 2+4+5=11等)师:到底这些同学的想法对不对?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不有些没有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孩子们,我们又可以怎样帮助他们。(画图)

3、画图验证。(1)画图

师:请同学们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的方法把题目的意思画图表示出来。(课件展示导学卡,并提出明确的要求)师板书“画”

(2)展示学生画的图,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画。(6)辩一辩:

熊二提出了质疑:我们的数学信息里都有 “4”和“5”,为什么画的不一样?

小结:虽然数字一样,但所表示的意思不一样。强调:图一表示4个5相加, 图二表示4和5相加。(3)哪个算式是正确的。

4、列式解答。

看来根据画图这个好帮手,我们已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请同学们在导学案上列式解答,算出得数。(师板书列)

5、检查。

师:可是熊二还是有点不服气,请同学们再检查检查。小组讨论怎样检查,检查什么?(师板书 “查”字

a、检查图画得对不对?同学们评一评,和题目的意思一样吗? b、看看算式能不能正确地表示图的意思。c、检查算式的结果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解答完之后要有意识地进行验证。)d、把这道题的答填完整。

4.回顾反思,强化解决问题的步骤与策略。

借助板书,引导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我们在解决问题时,①首先 “找”找什么?(数学信息和问题); ②接着 “画”画什么 ?画图能帮助我们理解题目的意思,还能帮助我们思考; ③然后”“列”列什么?利用所画的图,列出算式解答; ④最后像熊二那样”“查”查什么?要检查画图、列式、答案是否正确!板书:①找;②画;③列;④查。师小结:我们不仅帮熊大熊二解决了问题,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特别是能把文字题目转化成图形表征帮助理解题目的意思,再把图形表征转化成正确的算式并选择正确的算法。)

三、运用与巩固

师:我们二(5)班的孩子们真是太棒了,熊二说:“我服了,谢谢大家!”

师:现在还有15棵小树苗没有种,这时光头强来了,他说平时自己光砍树,今天也想改过自新,植树为保护森林作点贡献。可是熊大熊二确提出了要求,想植树可以,你得向我们那样,要么像熊大那样把树排列整齐,种成整排整列,要么像熊二那把树种在道路两边。拿出让我们满意的方案就让你种。这时光头强可傻眼了,同学们你们能帮帮他吗?

篇8: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一、此“大约”非彼“大约”

【案例陈述】在教授面积单元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后, 跟往常一样, 课堂上我留了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本, 可是还没到1分钟, 就传来了学生的小声议论———

生1:这里的“大约”要估算。

生2:不用, 不用, 它本身就是长方形, 不用估算。

生3:要估算, 以前有“大约”两个字的题目都要估算的。

生4:到底要不要估算啊?

原题展示:

说实话, 由于教学经验不足, 我一下子也懵了。我暗暗问自己:到底要不要估算?之前在数与代数相关知识教学中确实遇到“大约”就得估算, 可是在这题中, 若不估, 我该如何跟学生解释呢?若碰到这类题目, 要让学生自己去分析究竟需不需要估算, 显然大部分学生还不具备这个能力。鉴于此, 我索性规定:以后碰到有“大约”就要估算。

2.“想当然主义”要不得。

后来在单元考卷中, 又出现了“大约”, 这下我彻底茫然了, 批改试卷中发现, 受“大约”的影响, 学生“拼命”地在估算。

错例展示:

我开始反思:此“大约”非彼“大约”, 显然这题是不需要估算的。那么导致学生“语言误解”的根源在哪里?教学中我该如何跟学生讲评呢?

【案例反思】“大约”词典基本解释: (1) 大致, 大体; (2) 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 (3) 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在数学领域中的“大约”往往跟“估算”是紧密联系的, 也就是词典解释的第二种意思。而在本案例中, “大约”的意思是大体、大致, 镜框的面积和所需玻璃的面积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而不规则的湖泊跟与之相接近的长方形有一定的误差, 所以案例中的题目不需要估算, 它的意思是不规则、存在误差的物体按规则、准确数据的物体来计算便可。由此我认为, 首先得让学生明白“大约”在语文科目中的几个意思, 其次要结合题目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引起注意的细节。

二、此“长”非彼“长”

在“面积”单元教学中, 还存在着一个“语言误解”影响解决问题的情况, 学生错误率也很高。

【案例反思】

1. 学生看到“长”便以为是“边长”、长方形的“长”, 尤其是第二题, 很多学生的算式是:

20×6=120 (平方米) 。我认为首先得让学生明白“长”的意思。“长”词典解释: (1) 两端的距离, 长度; (2) 长度大, 与“短”相对。例题1和2中的“长”指的是两端的距离。有了这样的理解, 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处理:

师:长24 (20) 米的篱笆由哪些部分组成?

实践证明, 学生理解了此处“长”的意思后, 就很少会把这里的“长”直接当做边长或者长方形的长了。

2. 理解“边长”、“长”、“宽”的来源。

在认识正方形、长方形的教学中, 我们说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所以统一称为“边长”;长方形的长边称为“长”, 短边称为“宽”。由此可见“边长”是个称呼, 而长方形中的“长”与“宽”相对, 也只能说是个名称, 而不是数学意义上的“长”。

篇9: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B-0040-02

南宁市横县是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县之一,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其有效教育实验工作卓有成效,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目前,少部分有效教育实验班级在单元组合作学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此,笔者主要分析在单元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一、组内分工不合理,操作呆板,组员之间缺乏合作

在课堂中利用单元组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合作学习的效力;二是利用单元组实现动静转换,防止出现学习疲劳,更好地实现高效学习。单元组是一个机动灵活、便捷多样的组织操控形式,不应过于注重分工,更多的是强调合作。如需要进行分工,一般情况下不像团队那么严格,要根据学习的内容来确定。各组员之间只有密切合作、互相配合,才能高效完成本单元组的学习任务。

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单元组在组长分配任务时就开始起争执,组员专挑容易的任务来完成,却不愿分享自己的成果。仔细观察分析后可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1)学生过去接受的是传统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中多用“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交流方式,造成生生合作意识淡薄,虽然学生已经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学习方式的训练,但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未能完全转变。(2)角色分工太精细,而且各角色不是由学生根据本组人员的特长自荐或民主选举产生的,而是由教师随意强制安排的,导致有些学生在某一阶段不愿意承担或者没有能力承担角色责任。(3)有些单元组的组员角色一经确定后就一成不变,出现了强化疲劳。(4)小组内缺乏凝聚力,组员之间未能做到推心置腹,交互活动未能有效进行,有形而神散,给人一种“只有花架子”的感觉。(5)组长无法发挥应有的组织、协调、督促的作用。

【解决策略】(1)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教学中把有效教育模式常态化,让学生尽快熟悉、习惯有效教育模式,转变学习方式。(2)根据单元组特性,不要过于注重形式和分工,而更应该强调合作。分工应灵活处理,尽量根据不同的任务及学生的意愿来决定角色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3)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与指导,让学生了解单元组内的各角色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知道在履行角色职责时该运用什么技巧和方法,以此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4)在进行流程性检测时,不仅要检测合作学习的成果,还要评估小组内分工合作的情况。如教师可提问:“哪位同学提出了这个建议?”“你们组是怎样开展合作学习的?”……要让学生真正做到共同完成任务,共同分享成果,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二、单元组中存在较多的边缘人员

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单元组的成员间未注意关注和关照,任课教师也未能顾及所有的学生,致使单元组中存在边缘人员,大大降低了合作学习的效率。以下两类学生较容易成为单元组合作学习的边缘人员:一类是对学习无兴趣、基础差的学生,他们本来就有厌学情绪和自卑感,在合作中如果再屡次出现无力完成任务的情况,或者所提出的见解被忽视,他们就会因对合作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和信心而游离于小组之外,成为显性边缘人员。第二类是性格内向、腼腆的学生,这类学生大多不善于与人交往,即使对问题有较成熟的看法也不敢、不愿表达出来,或者在个人任务不能完成的情况下也不敢向他人求助。他们没有品尝到合作的成功与喜悦。这些学生属于隐性边缘人员,最容易被教师忽略。

【解决策略】任课教师除在上课过程中注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动静以外,更要对以上两类学生做足“关照”的功课:(1)在进行角色分工时,注意暗示组长,让这两类学生担任力所能及的角色,如声控员、发言人等,要让他们感觉有事可做、有事能做,同时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2)在分配或选择学习任务时,引导组员们尽量把较浅的问题礼让给这两类学生,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己能为集体做贡献,是个有用之人。等他们逐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以后,教师再把其肩头的担子慢慢加重。(3)对于性格腼腆、沉默寡言的学生,可经常让他们代表单元组发言,或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让他们有更多的锻炼机会。

三、组员未掌握交互的方法,交互效果欠佳,甚至出现“假交互,真单干”的现象

交互是单元组合作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的交互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关键知识点的强化次数得到攀升。然而,有些单元组在合作中的交互量不足,交互效果欠佳。究其根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未掌握倾听的技巧,不会倾听,不能复述、概括发言者的发言。成员间直至组间的思想、见解得不到充分的碰撞与交流,所得出的往往只是个人的而非集体的成果。(2)学生习惯于只跟自己左右两边的同伴交互,或者只注重异类或同类交互,没有充分利用资源,交互量不足,交互效果低。(3)学生与同伴交互时只注意“听”或“看”的结果,忽略了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只停留在表面。

【解决策略】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学生熟练掌握了各种学习方式,单元组的合作才能顺利开展。所以,教师首先要把学习方式的训练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反复开展,可以分解训练,也可综合训练,要让学生尽量掌握各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其次,要让学生明确:要想与他人交互,自己心中必须有“料”,当同学发言时要一边认真倾听一边思考;交互学习卡时不能只看答案、只看表面,更要看思维的过程,看他人的解答有无特别之处。再次,教师要使交互的形式多样化,如同类知识交互、异类知识交互、同桌交互、小组交互、全班交互、生生交互、师生交互、人机交互等。小组交互时,可以顺时针交互、逆时针交互,也可以先临近交互再对角线交互等。通过充分的交互,使知识的强化次数不断攀升,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扩张。

篇10: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教学三单元小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材分别安排了两道小题进行教学。由于这两道题算出的结果都是小数,而需要准备的瓶子和包装的礼品盒都必须是整数,因此都要取这些计算结果的近似值。在取近似值时,不能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四舍”还是“五入”。在教学时,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和研究点,我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课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从旧知引新知,让学生根据题目的信息,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最后全班交流,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不同解法的理解。使学生深刻的领会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教材里种解题方法的区别,便于学生掌握分析和解答的方法。

2、学生自主的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的思维和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的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应用题教学理当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解题思路的梳理。本节课在分析应用题时,让学生从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的过程,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探索。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的发展。

4.媒体使用,利用交互式白板一体机进行幻灯片放映和利用交互式白板一体机及时书写功能。

篇11: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1、让同学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同学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使同学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运动会广播操扮演录像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教师亲切谈话:同学们,以前我们已经学会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助解决。

接着,口述下面的问题。

二(1)班一些同学为安排教室做纸花。每两位小朋友一小组,每位小朋友做3朵花,8个小组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待同学解决问题后,请两、三名同学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同学研讨解决新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新问题

1.发明情境,引出问题。

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扮演情境,吸引同学“进场”。接着,定格在扮演广播操的一个方阵上(与例1一致),由小精灵提出问题(画外音)。

2.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同学独立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允许遇师生活动

到困难的同学与伙伴交流意见。

3.组织交流。

请同学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同学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胜利体验。

三、自主解决问题。

1.请同学独立解决教科书第99页“做一做”中的问题。

注意留给同学充分的时间。

1.组织交流。

鼓励同学展示自身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同学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数学信息不同,考虑探索的解决方法也就不同。解决“一共有多少个?”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多种。例如,

①5×6×8②5×6×(5+3)③5×6×7+5×6

④5×6×7+30⑤30×8⑥30×5+30×3

同学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同学探索的欲望,增强同学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练习

1.请同学解决练习二十三中第1、3、4题中的问题。

(1)要求同学独立完成。可以不受习题顺序的限制,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就先解决那一个。

解决问题时,假如有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问同学和老师。

(2)适时鼓励同学,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组织交流。

①在小组内交流自身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②各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同学联系身边的事,提出需要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篇12: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数学书P60:例3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能比较熟练地解方程。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3、能利用所学知识,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上课前先考考大家,看一下上节课谁收获最多? 解下列方程:

x+5.5=10

x-3.4=7.6

1.4x=0.56

x÷4=2.5 学习方程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节课就来学习如何用方程来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温故知新帮助部分后进生跟上学习进度。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1)出示题目。(课件)

出示洪泽湖的图片,介绍到: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苏西部淮河下游,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但每当上游的洪水来临时,湖水猛涨,给湖泊周围的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危险。因此,密切注视水位的变化情况,保证大坝的安全十分重要,如果湖水到了警戒水位的高度,就要引起高度警惕,超出警戒水位越多,大坝的危险就越大。下面,我们来就来看一则有关大坝水位的新闻。谁来当主持人,为大家播报一下。

“今天上午8时,洪泽湖蒋坝水位达14.14m,超过警戒水位0.64m.” 我们结合这幅图片来了解一下,课件演示警戒水位、今日水位,及其关系。同学们想想,“警戒水位是多少米?”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欣赏大自然美景同时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同时锻炼学生搜集有用数学信息的能力。

(2)分析,解题。

师:根据刚才所了解的信息,这个问题中有哪几 个关键的数量呢? 生:警戒水位、今日水位、超出部分。师:它们之间有哪些数量关系呢?(板)生: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① 今日水位—警戒水位=超出部分② 今日水位—超出部分=警戒水位③ 师: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找出相等的数量关系教师板书,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生提问。

(3)评讲、交流。(侧重如何用方程来解决本题。)

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列出相应的方程式吗?完成的同学到展台前展示。生:(1)学生列出算式,老师指出这是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再小组交流。(3)全班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4)算法比较:说出最喜欢哪种算法及理由

学生到多媒体实物展台展示,可能会是算术方法,也可能列方程。对于算术方法,给予肯定即可。

学生列出的方程可能有: 生1:x+0.64=14.14 生 2:14.14﹣x= 0.64

生 3:14.14﹣0.64= x 每一种方法,都需要学生说出是根据什么列出的方程。

生1:根据的是“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这一数量关系(由于左右相等,也称等量关系)所得到的。

师:解出方程,注意书写格式,并记着检验(口头检验)。

生2:根据的是“今日水位—警戒水位=超出部分” 这一数量关系。师:可以肯定学生所列的方程是正确的,但方程不容易解,为什么呢?因为x是被减去的,因此,在小学阶段解决问题,列的方程,未知数前最好不是减号。

生3:根据的是“今日水位—超出部分=警戒水位”这一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式。

师:同学们进行算术数算法比较,同门发现那些不同点,大同小异,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生:方程的一边只有一个x。

师:在列方程的过程中,通常不会让方程的一边只有一个x。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突破,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尽量让学生说,让学生体会只知识形成过程对不同的解题方案要让其他学生一起点评,增强思维过程训练。把机会让给学生,体会最佳方程列式与其他的不同之处。

(4)小结

在解决问题中,我们是怎样来列方程的?

将未知数设为x,再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三、方法应用

解决“做一做”中的问题。

从题中知道哪些信息?有哪些等量关系?

用方程解决问题,四人小组交流方法,评讲,特别提醒:别忘了检验。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这节课学习到了什么?说一说这节课收获?

五、课堂检测A卷

课堂检测B卷

1.2.五、布置作业:61页做一做 附:A卷答案 x=1.5

x=2.4 X=5.5

x=13.6 X=0.3

x=30 X=3.3

x=65 B卷答案:

1、1)X=4 2)X=8 3)X=2

2、x+2.7=6.9

篇13: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册第91页例2, 完成随后的练一练第1~2题。 (本单元第2课时)

【教材简介】

画图和列表都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前几册教材里已多次教学, 本教材用“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来启发、鼓励学生选择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里只要稍加启发, 学生就能够想到。教材把替换留给学生进行, 没有要求学生列式计算。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解决实际问题未必都要列式计算, 画图和列表也是解题的形式。教学要鼓励解题形式多样化, 发展个性和创造性思维。二是像例2这样的题算式比较难列, 如果列式计算, 不仅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而且会弱化替换活动, 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 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 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当假设与实际结果发生矛盾时该如何进行调整。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同学们猜一猜我画的是什么。 (学生猜:月儿、小船、树叶、香蕉……) 揭示谜底:小船。在里面画一个圆, 猜猜画的是什么。 (生:人!) 再画1个圆。 (两个人!) 画一个表示鸭、猪的图形让学生猜猜。

设计意图:课前游戏旨在唤起学生用图来表示事物的认识, 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唤起最近的相关经验, 导入新课

同学们, 昨天的数学课我们学了什么?我们都学过哪些策略了?看来这些策略在你们脑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板书:替换、列表、画图、列举、倒推)

二、以古老的数学名题为引子, 自觉探索发现策略

谈话:我们中国是一个数学强国, 从古到今出了好多著名的数学家, 这跟我国人民自古就很重视数学有关系。民间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你想知道吗? (出示:鸡和兔一共有5只, 数一数腿有14条。你知道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吗?)

设计意图:以“鸡兔同笼”问题作引子来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为: (1) 这个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更贴近。 (2) 这个素材有童趣, 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3) 这个问题能使学生自觉想到画图的方法。 (4) 学生会比较容易或是不自觉地想到假设的方法。

1.理一理, 鸡与兔的特征

学生在思考, 师轻轻地问:鸡有几条腿?兔呢?

2.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沉静在思考之中。

学生有了想法后请学生说用什么方法。

可能: (1) 假设; (2) 画图; (3) 列方程; (4) 枚举。

让学生说说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 在学生说思路的过程中教师不着痕迹地提炼方法, 形成策略。

屏幕再次出示学生的思考过程, 让所有同学再次体会用假设的方法来解决, 用画图的方法能形象地帮助调整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

设计意图:教师对学生的想法作简要提问和提炼, 学生的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可能会合二为一。就算学生没有明显意识到, 老师也可帮助学生融合。方法来自学生, 但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想到、悟到, 教师在这里给所有的同学留出感悟的空间。

3.小结交流, 归纳方法

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好多同学不约而同地用到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假设思想。是的, 生活中的确有一些问题需要用假设的方法来解决。

三、体验策略, 解决问题, 引发思考, 用画图以外的方法来帮助调整解决问题

实验小学六 (2) 班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 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 每只小船坐3人。你知道他们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吗?

1.初步感知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学生思考, 老师问学生: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假设) 学生说后教师追问:先提出假设, 假设什么?

a.假设10只都是大船

b.假设10只都是小船

c.假设大船和小船各一半 (5只大船, 5只小船)

师:有了假设了, 接下来呢?指名说说。 (用画图、列表的方法来帮忙)

让学生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一张“我探索”作业纸上尝试完成, 提示:先选择其中的一种假设, 然后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想用画图的方法则在图上画, 不打算用画图的把其他方法写在图下面。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探索纸是再一次引发学生思考除了用假设+画图的方法, 还能用假设+?的方法吗, 从而引出也可用假设+列表的方法, 借助列表来调整。

2.反馈:再次感知借助画图方法来调整的策略

反馈:大船几只?小船?看学生的解答过程, 并说说自己的思路:假设10只全是小船……用画图的方法。

研究调整:发现矛盾, 引发思考。

当学生说到假设后 (全是小船) 多出8人时, 教师要追问:怎么会多出8人呢?这说明什么?怎么办?

如果学生说的是假设全是大船或是各一半, 也一样处理。

3.感知用列表的方法来帮助调整更便捷

展示学生用假设+列表的方法:让学生先看这个学生在提出假设后又是用什么方法来帮助解决问题的。

重点讲评:让“假设大船和小船各一半”的学生说说为什么选这种假设。 (这是一种很好的思考方式, 很有用也很符合实际, 是值得提倡的一种假设。)

学生说完后, 再次一起回味这种假设的思考过程。

(1) 首先他设计了一个表格。表格中需要什么?生边说边出示表格。

(2) 借助表格调整。

a.填入假设, 发现矛盾:假设5只大船5只小船, 就会比42人少2人。

b.引导思考, 表格调整:少2人, 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这2人还没坐上船, 这说明什么呢? (大船少了, 小船多了) 那要让这2人也坐上船, 怎么办呢?

设计意图:把书中的例题作为一个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这个设计旨在让学生发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后, 独立完成一次探索, 体验到问题解决后的成功与快乐, 让学生的个性思考再次闪现, 以他们的“星星之火”来燎起大多数同学的思维之火。

4.检验结果

6只大船4只小船, 是不是正确的呢?这还需要检验。让学生说说怎么检验。

5.回顾整理, 提炼策略

我们一起来回顾,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是提出了假设, 然后用画图、列表的方法发现假设后的总人数与实际人数不一样, 这时就需要进行调整, 推算出正确结果, 最后对结果进行检验。同学们, 你们认为这个过程中哪一步是比较困难的? (调整) (板书:假设→借助画图、列表等→调整→检验)

四、再次感受策略, 学会选择适合的方法帮助调整以顺利解决问题

渗透估计意识, 优化策略———巩固表格调整的策略

六年级同学制作了176件蝴蝶标本, 分别在13块展板上展出, 每块小展板贴8件, 每块大展板贴20件。两种展板各有多少块?

(1) 让学生先估估看:可能是各几块?怎么想的?

(2) 把你的估计作为一种假设, 准备借助什么方法来帮助解决?画图?列表?为什么?学生完成。

(3) 反馈:展示三种层次的, 分类说说怎样调整。让学生感受出比实际多, 大调小;比实际少, 小调大。 (板书, 比实际多———大调小, 比实际少———小调大)

(4) 比较三种假设哪一种较好? (假设各接近一半好些)

设计意图:大胆猜测是学生“估算能力”的体现。这题“取中列表”的方法何尝不是一种大胆猜测的结果呢?这种猜测只要经过逐步调整、试算, 往往能很快找到答案。可以说, 大胆尝试和猜想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而且能加强学生的判断力, 因为猜测的往往离正确结果比较接近。然而更可喜的是, 先估计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不是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 估计的意识让学生能真正面对实际问题, 减少不合理的假设。

五、小结反思, 分享收获

今天, 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你有什么收获呢?你们能有这些收获, 老师感到很欣慰, 老师相信你们能很好地运用这些策略去解决问题。

【资料链接】拓展延伸, 激发热情。

出示:“你知道吗?”

谈话:同学们, 大约在1500年前, 《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道题:“今有鸡兔同笼, 上有三十五头, 下有九十四足, 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就是:有若干只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 从上面数, 有35个头;从下面数, 有94只脚。求笼中鸡和兔各有几只?这便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鸡兔同笼”问题。现在你会解答这个问题了吗?你想知道大数学家孙子是如何解答这个“鸡兔同笼”问题的吗?同学们课后去查查资料, 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篇14: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预习,正越来越被更多的小学数学老师所青睐,它作为一种学习方法,预习习惯的养成,预习方法的掌握,对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不容置疑。

可有些老师提出:教材中一些需要推导算理、计算公式以及需要探究后才得出结论的内容不必安排预习。理由是抹杀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就不具备探究学习的条件了。而我恰恰認为,这类课,预习过后,合理组织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或者说反而具有更高的思维含量。

例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策略――替换》一课,我是这样组织预习的:

(1)布置阅读书上P89-90页的内容;

(2)720毫升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全部倒入大杯需要几个大杯?你是怎样想的?

(3)在解决例题时,你是怎样替换的?

(4)在探究过程中,你还遇到什么问题?

第二天,我这样检查预习并组织新课,分为这几个层次:

1、开门见山,检查预习情况,指名学生解答预习要求;

2、720毫升全部倒入小杯需要9个小杯,9个小杯是怎么来的?

3、同样720毫升,全部倒入大杯需要3个大杯,3个大杯是怎么来的?

4、小结两种替换方法(大杯换小杯,或小杯换大杯);

5、组织验证;

6、质疑:预习中你还遇到了什么问题?

7、改变条件拓展提升:把小杯容量是大杯的1/3,改成大杯容量比小杯容量多160毫升,让学生思考如何替换,组内交流。

8、对比总结: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9、巩固训练:如何用替换这一策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反思:这样的课堂把原来要通过探究,最终得到的“替换”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预习感知,并通过预习反馈,延续下面的探究活动,解决这节课的重难点,可谓单刀直入,不拐弯抹角,学生的思路清晰,思考方向明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我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有自由的活动空间,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谁又能说抹杀了学生探究欲望,就不具备探究学习的条件了呢?反而,我认为:

1、这样的课堂,高度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地展现了多样化的见解,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说,都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思考,不至于会跟不上教学的节奏,能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这样的课堂,学生不满足于课本知识的获得,敢于向课本挑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长此以往,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达到对课本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3、课堂中教师可以重点点拨预习中产生的疑惑,围绕重点难点组织合作交流、拓展、创新。而不至于课堂中平均用力,突不出重点难点,造成会的学生不愿听,不会的学生听不懂。这样的课堂,充分节约了教学时间,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节奏,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有效课堂。

上一篇: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商品流通概论试题下一篇:服装零售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