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2024-05-24

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精选15篇)

篇1: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表现在解题的活动中,是通过解题活动逐步逐渐形成的。通过例1,例2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体会一一列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在教学时,我都按照“引发需要—填表列举—反思方法—感悟策略”这几个环节进行教学的。

1、利用现实的问题情境,引发列举思路。

出示例1情境图,读题、提问:你能用小棒围一个符合要求的长方形吗?让学生想到围成的长方形与长、宽有关,因此在解答之前必须找到对应的长和宽。

2、在交流中让学生体会围法的多样性。

当在激发学生的需要后,给学生创造一个思维的空间,并与同学交流的机会,把自己的所想、所思给大家分享,从而在交流中感受到方法的多样性。当然,学生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进行有序的思考,因此在汇报时,有意展示重复,遗漏现象,引发学生思考,体会各种围法可以按照宽的米数从小到大有序地列举出来,更能帮助学困生的学习。

3、填表列举,体会列举策略。

让学生获得答案后,继续利用表格的数据让学生发现数学规律:你有什么发现?这就需要通过例2的教学,学生进一步体验策略,提高了列举的能力。

4、练习要有多样性、层次性

解决问题的教学是一种策略的.学习,是通过学习掌握一种解答题目的技能技巧,是灵活运用方法的一种体现。所以,教材中的练习都是不同的,但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怎样安排练习,使学生从巩固——掌握——形成技能。因此,练习的题目不易过多,要精,有层次性,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变化要多样化,让学生变的灵活。

篇2: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今年第一次使用苏教版教材,第一次接触《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什么是“策略”既感到陌生又不陌生,说它陌生是因为以前使用的是人教版,没有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的教学单元。说它不陌生,是因为参加了数学培训和数学教研活动,经常听到专家、名师们谈到策略。可是,一旦iu自己要上解决问题的策略了,又有很多的认识和思考。百度百科中这样解释策略: 1.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

2.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法; 3.有斗争艺术,能注意方式方法; 4.计谋,谋略

在我心里,对策略的定位为: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孩子对数量关系的阐述可以不十分规范地表述,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和自身经验描述出思考过程就可以,但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经过一定的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思考孩子的知识起点很重要!因此在备课前,我首先思考了四年级孩子的知识起点,很欣喜地发现在他们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分与合,二三年级时能用数字组数,四年级上学期学会了“搭配的规律”。原来,孩子们几乎每个学期都在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而且在不断的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孩子们已经体会着一一列举的基本思考方法,知道列举要注意有序,要不重复、不遗漏地进行思考,但我想,到现在为止,这只是一种无意识的解题行为。因此,在课堂安排了这样的习题:

1.两个自然数的和是9,这两个自然数可能是()和()。2.用1,2,3组成几个不同的三位数,把它们一一列举出来。()。

这两道题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们感性认识“一一列举”策略的特征——有序思考。

接着出示例1,孩子们通过摆小棒、列表、画图等方法很顺利地解决了,而我侧重让孩子们在比较自己的探究成果与同伴探究成果中,加深“有序、不重复、不遗漏”这三个关键词。

如:导入部分通过游戏后的反思引入一一列举的策略,让孩子们初步体会一一列举的有序性;例1“围花圃”突出“找到根据,再有序列举”,例2“订杂志”突出“先分类,再有序列举”等等。除了不断地渗透一一列举的有序性外,不断深化孩子们的数学思考,让他们对策略有更深的认识。

在处理P64页练一练时,学生对“小华投中两次,可能得到多少环?”这句话理解不到位,导致其中10+6=16(环),8+8=16(环)这两种情况未能看出环数是相同的,错误的认为是6种环数。正确的是5种可能出现的环数,6种中靶情况。

篇3: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回顾】

一、谈话导入, 回顾旧策略

1.同学们, 知道这节课学习什么吗? (板书课题)

2.什么叫策略啊? (生讨论: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非常好的解题方法、选择比较好的解题方法……)

3.我们已经学过什么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呢? (列表)

(设计意图:直截了当进入本课情境, 通过对策略是什么的讨论以及对上学期学习的策略的回顾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把他们的思绪带进今天学习情境中, 这对一堂数学课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亲历探索, 感悟新策略

1.课件出示例1:指名读题。

2.师:仔细分析这道题里相关信息, 你能试着解决吗?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师巡视)

3.展示学生的做法, 你是怎样想的?哪位同学能到黑板上边画图边说解题过程?

4.指名板演。 (老师适时介入)

(1) 先画出一个长方形来表示什么? (原来的花圃)

(2) 现在长怎么样了? (长增加了3米) 怎么表示呢?向左延伸、向右延伸还是向两边延伸比较好? (我们还是习惯向右来延长)

……

5.结合图示回归问题, 指导学生亲历策略。

(1) 现在请大家对照图和题目, 看看题目中的信息是不是都在图上展示出来了?

(2) 现在对照这样的示意图, 你能解决这道题吗? (学生解答)

18÷3=6 (米) 。 (师:这求的是什么)

8×6=48 (平方米) 。 (用原来长方形的长乘宽便是原来的面积)

答:原来花圃的面积是48平方米。 (黑板板书)

(设计意图:鉴于四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 在他们探索策略的同时, 老师适当介入, 充当他们的合作者, 不仅没有代替他们的思维, 而且能帮助他们理顺思维顺序, 提高探索的效率)

6.小结。

(1) 这道题我们解决了, 回想一下, 我们是怎么解决这道题的呢?

(2) 为什么要选择画图的策略呢? (说画图的好处, 对策略做出评价)

(3) 画图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要把题目中的信息整理清楚, 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正确地画图)

(设计意图:当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初步形成策略后, 让他们感悟策略的形成过程和策略的价值, 为后续的尝试策略奠定基础)

【教学反思】

一、感悟———体验策略的价值

策略的形成归根到底是要解决问题, 而策略的价值在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通过对问题的信息进行整理、思考, 通过对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比较、筛选从而找出比较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 首先就要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 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出发设置问题,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让学生产生对新方法、新策略的迫切需求。其次, 对于小学生来说, 策略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要在老师的适当介入下,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对自己的解决方案进行反思、比较、选择, 逐步感悟新策略具有的优越性, 从而逐步形成对新策略的价值认同感和探索信心。

二、亲历———收获策略的形成

从某种意义上讲, 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对以往那种应用题教学的改革。它避免了传统应用题教学中分类细致、编排过碎的弊病,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进程中形成认面貌、辩类型、套解法的现象。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不仅仅满足于找到问题的答案, 而在于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能力。它更注重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与学生能力的提升, 更期望“一个策略统领一片实际问题”。

事实上, 任何一个解决问题策略的产生, 都必须经历观察、思考、猜测、操作、交流、推理、比较、筛选等富有思维成分的活动过程。而这个过程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才会收获更大的效果。因为“什么都可代替, 唯有思维不可代替”, 只有这样充分体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也只有这样, 才能使策略的形成过程内化到学生的头脑中。此外, 撇开不同策略所体现的不同思维层次不谈, 经历这样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 对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发现、探索并应用策略的意识, 养成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策略的习惯, 更是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鉴于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给学生搭建广阔的“思维大舞台”, 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互助合作、交流研讨的机会, 让学生的思维深度参与, 充分体验策略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真正经历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过程, 自主收获策略的形成。

三、反思———促进策略的提升

策略的形成通常是在解决问题方案的实施过程中, 通过学生自身的内化、实践的体验获得。而这一过程中, 对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的反思与回顾, 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篇4: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寻求策略的需求

老师要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根据信息自己提出和设计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看成一个过程,让他们以一种逻辑的、有序的方式组织自己的行为,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尝试探索。学生沿着这样的过程不断地解决各种类型的问题,就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分析问题、进行预测和选择策略上,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教学用替换解决问题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小明将720毫升的果汁倒入6个同样的杯子中,正好倒满。每个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学生口答,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除法来计算?出示例题情境:小明将720毫升的果汁倒入(这样的)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提问:还能直接用除法计算吗?为什么?板书:两种未知量。提问:你觉得要补充一个什么条件?情形①:告诉我们一个大杯可以装多少毫升。(问题就是要我们求大杯的容量,这个条件不合适。但是,你的想法就是知道了大杯的容量,题目中就只有一种未知量,就可以求了。)情形②:告诉我们两种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知道了大杯和小杯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可以把大杯换成小杯,或者把小杯换成大杯,这样就可以用除法来算了)过渡: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大杯和小杯之间有什么关系。演示:一个大杯的水正好倒满三个小杯的水。我们可以怎样说?出示例题。这样通过情境题的迁移,引入例题的教学,自然不突然。学生能够顺理成章的去研究新问题。自发产生用替换去解决。

二、设计方案,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问题,启发学生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寻找解题方案。指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不同角度,沿不同的方面,进行不同层次的思考,多触角,全方位地寻求与探索新的方法及开放式的结论。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中例2,课件出示例2,学生自己读题。提问:你会做这道题吗?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答,交流汇报,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先请学生说方程解法及除法解法的思路。小结:这道题是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大家的解答过程也比较复杂。但是老师刚才看到有的同学只用了一道乘法算式就求出了本题的问题,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做的。这道算式的含义你能看懂吗?你能说说这道算式是什么意思吗?在这样的思路中,我们把什么做单位“1”的,这个分率表示什么呢?教师小结:也就是说,我们把女生人数做单位“1”转化为了美术组总人数做单位“1”,把“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转化成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把较复杂的题转化成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这时我们就可以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与同座位说说通过“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怎样思考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全班交流,出示转化后的完整题目。提问:这时该怎么做呢?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和刚才的两种方法比较,这3种方法哪种更简单呢?你有什么体会呢?运用转化的策略还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的简单。引导回顾整理:回顾一下解题的过程,我们是怎样运用转化策略解决这道题的?组内交流。全班汇报。教师小结:如果想比较简单地解决这道题,我们就需要把已知量看做单位“1”,把要求的量转化为已知量的几分之几,然后用乘法计算。这样我们就把复杂转化为了简单。在刚才的解题过程中,老师还发现有的同学运用了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这也是一种转化的思路,同样使得了复杂的数量关系变的简单了,这个方法和我们转化为分数乘法的本质是一样的,都要牢牢抓住份数关系。这样的转化思想也是很好的。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转化,这样既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又便于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转化的策略。也培养了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三、利用策略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标教材解决问题教学与其他学习领域紧密结合,不再像从前那样编排,而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编排上有点“散”。二是信息呈现方式上具有开放性。从形式上看,有纯图画呈现的,有半文半图呈现的,还有纯文字出示的;从内容上看,有日常生活方面的,有学校生活方面的,有环境保护方面的等;从结构上看,有的结构比较完整,有的则不完整;从信息作用上看,呈现的信息对解决问题有的有用,有的没用,需要学生全面观察、仔细识别与合理选用。三是要解决的问题具有新颖性、挑战性。由于课标教材没有现成的类型可套,更没有现成的解法可搬,需要学生探索寻找。这一新颖的编排方式,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构成了挑战性。如果教师能数学的角度看问题坚持这样的引导学生自觉地从具体情景图中找出与数学有关的内容,养成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的习惯,为“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打下基础,同时也为识别有用信息能力的培养作好了铺垫。

篇5: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一一列举”的策略不是完全的新知识。在小学阶段虽然安排在五年级学习,但是在各册教材中都有渗透,这种解题的策略对学生来说不应该是陌生的,所以,我布置了四道预习作业作为本节课的铺垫1、把7个苹果随意分成2堆,有哪几种分法?2、《科学世界》、《七彩语文》、《数学乐园》,从中任意订2本,有多少种不同的.订法。3、解放军叔叔轮流换岗,第一次换岗时间是7:00,第二次是9:00,第三次是11:00,第四次是( ),第五次是( ),第六次是( )。4、用10根火柴棒摆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摆法?请你摆一摆,画一画。

从预习作业来看1、2、两题列举方法多样,第四题好多同学把10看成了长方形的周长。“一一列举”的策略不是一一列表。教学中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分类列举,用文字,用字母,画图等等,表格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先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表达出了多种形式,有列式的,列表的,用长宽对应书写的。然后教师再向学生推荐表格列举。通过有序与无序、重复与遗漏列举的对比,让学生感悟列举要性。

篇6: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这道例题并不能体现出画图这一策略在行程问题中的价值,因为许多学生根据以前的经验就可以轻松解决。在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采用列表这一策略的。有许多学生告诉我,列表这一策略其实根本也用不上,因为他们很容易就抓住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所以,在讲解这道例题时,我把着力点放在了指导学生画图上。指导学生抓住画图的三要素:方向,条件,问题。数量关系倒是很简单的两三句话带过了。

学生对画线段图来表述行程问题这一方法不感兴趣,我认为是有原因的。第一,不习惯,虽然以前也接触过线段图,要画好线段图也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学生更愿意选择列表这一策略。第二:往往会画线段图的也能够分析清题目的数量关系,甚至说,不画线段图也能分清。而不会做的也不会画,所以,他们觉得线段图是没有必要的。对于学生的这一问题,我们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强调线段图的简洁,方便性,同时,只要学生的线段图上能够反映出三要素,也就应该加以鼓励。如若不然,恐怕学生会更加不喜欢线段图了。

篇7: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者没有把解决某一个具体的问题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主动运用策略来解决问题上。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点比较好:

一、教学设计“实”。

教学内容的设计符合学生的情感,结合教学实际,大胆更改教材,增加了情景中的信息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一种需要情感——愿意在解决问题之前先整理信息。做到了教材服务于教学,而不是教学服务于教材。

二、教学方式“活”。

在教学中充分的体现老师的指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所有知识的学习,教师扮演着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而学生则在老师的组织下充分的在课堂这一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学会赞美别人;他们掌握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内容“丰”。

整节课的教学密度大,内容丰富,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课的开始一直到结束,每一个问题的产生,每一次知识的收获都离不开实际生活的情景,这是教师用心之处,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的最大作用就是让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篇8: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册第91页例2, 完成随后的练一练第1~2题。 (本单元第2课时)

【教材简介】

画图和列表都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前几册教材里已多次教学, 本教材用“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来启发、鼓励学生选择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里只要稍加启发, 学生就能够想到。教材把替换留给学生进行, 没有要求学生列式计算。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解决实际问题未必都要列式计算, 画图和列表也是解题的形式。教学要鼓励解题形式多样化, 发展个性和创造性思维。二是像例2这样的题算式比较难列, 如果列式计算, 不仅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而且会弱化替换活动, 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 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 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当假设与实际结果发生矛盾时该如何进行调整。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同学们猜一猜我画的是什么。 (学生猜:月儿、小船、树叶、香蕉……) 揭示谜底:小船。在里面画一个圆, 猜猜画的是什么。 (生:人!) 再画1个圆。 (两个人!) 画一个表示鸭、猪的图形让学生猜猜。

设计意图:课前游戏旨在唤起学生用图来表示事物的认识, 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唤起最近的相关经验, 导入新课

同学们, 昨天的数学课我们学了什么?我们都学过哪些策略了?看来这些策略在你们脑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板书:替换、列表、画图、列举、倒推)

二、以古老的数学名题为引子, 自觉探索发现策略

谈话:我们中国是一个数学强国, 从古到今出了好多著名的数学家, 这跟我国人民自古就很重视数学有关系。民间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你想知道吗? (出示:鸡和兔一共有5只, 数一数腿有14条。你知道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吗?)

设计意图:以“鸡兔同笼”问题作引子来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为: (1) 这个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更贴近。 (2) 这个素材有童趣, 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3) 这个问题能使学生自觉想到画图的方法。 (4) 学生会比较容易或是不自觉地想到假设的方法。

1.理一理, 鸡与兔的特征

学生在思考, 师轻轻地问:鸡有几条腿?兔呢?

2.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沉静在思考之中。

学生有了想法后请学生说用什么方法。

可能: (1) 假设; (2) 画图; (3) 列方程; (4) 枚举。

让学生说说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 在学生说思路的过程中教师不着痕迹地提炼方法, 形成策略。

屏幕再次出示学生的思考过程, 让所有同学再次体会用假设的方法来解决, 用画图的方法能形象地帮助调整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

设计意图:教师对学生的想法作简要提问和提炼, 学生的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可能会合二为一。就算学生没有明显意识到, 老师也可帮助学生融合。方法来自学生, 但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想到、悟到, 教师在这里给所有的同学留出感悟的空间。

3.小结交流, 归纳方法

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好多同学不约而同地用到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假设思想。是的, 生活中的确有一些问题需要用假设的方法来解决。

三、体验策略, 解决问题, 引发思考, 用画图以外的方法来帮助调整解决问题

实验小学六 (2) 班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 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 每只小船坐3人。你知道他们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吗?

1.初步感知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学生思考, 老师问学生: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假设) 学生说后教师追问:先提出假设, 假设什么?

a.假设10只都是大船

b.假设10只都是小船

c.假设大船和小船各一半 (5只大船, 5只小船)

师:有了假设了, 接下来呢?指名说说。 (用画图、列表的方法来帮忙)

让学生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一张“我探索”作业纸上尝试完成, 提示:先选择其中的一种假设, 然后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想用画图的方法则在图上画, 不打算用画图的把其他方法写在图下面。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探索纸是再一次引发学生思考除了用假设+画图的方法, 还能用假设+?的方法吗, 从而引出也可用假设+列表的方法, 借助列表来调整。

2.反馈:再次感知借助画图方法来调整的策略

反馈:大船几只?小船?看学生的解答过程, 并说说自己的思路:假设10只全是小船……用画图的方法。

研究调整:发现矛盾, 引发思考。

当学生说到假设后 (全是小船) 多出8人时, 教师要追问:怎么会多出8人呢?这说明什么?怎么办?

如果学生说的是假设全是大船或是各一半, 也一样处理。

3.感知用列表的方法来帮助调整更便捷

展示学生用假设+列表的方法:让学生先看这个学生在提出假设后又是用什么方法来帮助解决问题的。

重点讲评:让“假设大船和小船各一半”的学生说说为什么选这种假设。 (这是一种很好的思考方式, 很有用也很符合实际, 是值得提倡的一种假设。)

学生说完后, 再次一起回味这种假设的思考过程。

(1) 首先他设计了一个表格。表格中需要什么?生边说边出示表格。

(2) 借助表格调整。

a.填入假设, 发现矛盾:假设5只大船5只小船, 就会比42人少2人。

b.引导思考, 表格调整:少2人, 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这2人还没坐上船, 这说明什么呢? (大船少了, 小船多了) 那要让这2人也坐上船, 怎么办呢?

设计意图:把书中的例题作为一个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这个设计旨在让学生发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后, 独立完成一次探索, 体验到问题解决后的成功与快乐, 让学生的个性思考再次闪现, 以他们的“星星之火”来燎起大多数同学的思维之火。

4.检验结果

6只大船4只小船, 是不是正确的呢?这还需要检验。让学生说说怎么检验。

5.回顾整理, 提炼策略

我们一起来回顾,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是提出了假设, 然后用画图、列表的方法发现假设后的总人数与实际人数不一样, 这时就需要进行调整, 推算出正确结果, 最后对结果进行检验。同学们, 你们认为这个过程中哪一步是比较困难的? (调整) (板书:假设→借助画图、列表等→调整→检验)

四、再次感受策略, 学会选择适合的方法帮助调整以顺利解决问题

渗透估计意识, 优化策略———巩固表格调整的策略

六年级同学制作了176件蝴蝶标本, 分别在13块展板上展出, 每块小展板贴8件, 每块大展板贴20件。两种展板各有多少块?

(1) 让学生先估估看:可能是各几块?怎么想的?

(2) 把你的估计作为一种假设, 准备借助什么方法来帮助解决?画图?列表?为什么?学生完成。

(3) 反馈:展示三种层次的, 分类说说怎样调整。让学生感受出比实际多, 大调小;比实际少, 小调大。 (板书, 比实际多———大调小, 比实际少———小调大)

(4) 比较三种假设哪一种较好? (假设各接近一半好些)

设计意图:大胆猜测是学生“估算能力”的体现。这题“取中列表”的方法何尝不是一种大胆猜测的结果呢?这种猜测只要经过逐步调整、试算, 往往能很快找到答案。可以说, 大胆尝试和猜想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而且能加强学生的判断力, 因为猜测的往往离正确结果比较接近。然而更可喜的是, 先估计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不是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 估计的意识让学生能真正面对实际问题, 减少不合理的假设。

五、小结反思, 分享收获

今天, 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你有什么收获呢?你们能有这些收获, 老师感到很欣慰, 老师相信你们能很好地运用这些策略去解决问题。

【资料链接】拓展延伸, 激发热情。

出示:“你知道吗?”

谈话:同学们, 大约在1500年前, 《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道题:“今有鸡兔同笼, 上有三十五头, 下有九十四足, 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就是:有若干只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 从上面数, 有35个头;从下面数, 有94只脚。求笼中鸡和兔各有几只?这便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鸡兔同笼”问题。现在你会解答这个问题了吗?你想知道大数学家孙子是如何解答这个“鸡兔同笼”问题的吗?同学们课后去查查资料, 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篇9: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由此可见,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很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培养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题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下面我向大家简单介绍几种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在解题之前先仔细阅读题目,弄清楚题目中所给的已知条件以及所要问的问题。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对数学应用题题目的感性认知,让学生在初次阅读题目的时候,能够准确找出题目中所给的已知条件,对题目里所给出的已知条件进行标记,并对已知条件进行筛选,让学生在练习应用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进一步理解题目真正含义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以及数学知识点的运用能力。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多尝试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解答同一个问题,学生在解答完应用题之后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共同进步,从而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二、加强解题思路训练,重视估算、验算的训练

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题的解题能力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并综合运用数学中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对于在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常见的、基础性的应用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练习,让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弄清楚这样解答的原因以及应用题解题的基本思路,为以后的学习做一个良好的铺垫。对于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题,题目里面的已知条件以及解题思路比较隐蔽,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题目中已知的条件,大胆进行假设,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运用多种解题方法解答,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发散性解题思维能力,加强解题思路的训练。估算是学生解题过程中排除错误答案的有效方法之一,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让学生进行估算训练,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明确题目答案的范围,降低错误率,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和预见能力。验算也是学生数学解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对答案的验算,对应用题题意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自己的解题过程有了更好的评价,并在应用题解题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解题习惯。

三、应用题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结合生活常识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让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充分掌握与其相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与几何图形中的三角形相关的应用题时,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比如“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三角形的边长进行测量,并对三角形的性质进行验证,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如果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大于第三边还可不可以组成三角形?”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以及自己实践操作的结果,从而验证三角形的性质。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学生对应用题中相关的条件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快速、准确地找出题目中所包含的已知条件以及内在条件,从而正确地解答问题。

总而言之,应用题教学策略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地对应用题教学策略进行探索和归纳,并将所探索和归纳的数学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的讲课过程中,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姚静.情境问题教学对学生数学认知的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篇10: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关于线段图学生接触得不多,但是有所了解,昨天让学生完成了本节课的预习作业,早晨看了一下,发现大家还是喜欢用列表的方式解决,我想原因有两个:一是列表法曾经学过,二是列表比画线段图要简单得多。但是,简单的列表,并不能清楚地呈现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更无法体现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今天的新课上,一定要让学生体会画图的优越性,不能只图列表简单,要从解题的实用价值出发。

早读课上正好有时间,就把预习作业先解决吧!我先把学生的列表和画图呈现出来,然后根据题意让学生指出图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有我完善画图,接着我把题目隐藏,让学生看图和列表试着编题,这时学生初步体会到画图的优越性,然后试着用两种方法解决,居然连金燕同学也能准确地列式,然后我就让学生谈谈两种方法给你的感觉,虽然画图麻烦些,但还是很值得的。

有了这一铺垫,新课就轻松了许多,但是也发现了比较有趣的问题:许多学生画线段图是从局部着手,逐渐拼成完整的线段图,我就发挥了示范作用,知道他们应该从整体考虑,然后根据题意进行分割,逐渐表示所有的条件,应该有一中宏观的眼光。这一示范的效果还是可以的,课堂练习中我让学生解决了两道简单的形成问题,在巡视的过程中,基本没问题。拓展性的习题只能另找时间了。

篇11: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⑴使学生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⑵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⑶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流程:

一、初步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揭示课题。

⑴出示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⑵交流小红放学回家走的路线。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学校-->桃园-->大桥-->家

⑶介绍确定“行走的方向”的思考过程,揭示课题。

师:请同学介绍确定“小红放学回家走的路线”方向的方法。

生:我说学校到桃园的方向,因为上学时的方向是向东,所以放学回家的方向是倒过来向西。

…………

揭示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倒过来推想)

⑷教师总结,初步感受运用“倒过来推想”策略的步骤。

教师总结:先要明确小红上学走的路线,再用“倒过来推想”策略确定小红放学回家走的路线。

二、具体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进一步感受运用“倒过来推想”策略的步骤。

⑴出示题目,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⑵独立思考,在图中标出其他几个景点和大门的位置。

⑶班级交流,再次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

师:你会先标出哪个景点?为什么?

生1:我会先标猴山这个景点,因为猴山过去是蛇馆,倒过来是蛇馆到猴山,所以要先标猴山。

师:怎么标?

生:蛇馆到猴山是向东4格,那么猴山到蛇馆应该是向西4格。

…………

⑷总结:运用“倒过来推想”策略的步骤,先明确大门到蛇馆的路线,再运用“倒过来推想”策略确定蛇馆到大门的方向、格数等等。

三、借助例1素材,感受运用“倒过来推想”策略解题的多种表现形式。

⑴出示例1,理解题目的意思。

⑵联想,初步解决问题。

师:从“同样多”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介绍:甲杯里现在是200毫升,乙杯也是200毫升;原来甲杯多,乙杯少;原来甲杯是240毫升,乙杯是160毫升。

⑶感受运用“倒过来推想”策略解题的多种表现形式。

A、列表。

甲杯(毫升) 乙杯(毫升)

现在 200 200

原来 240 160

B、算式。

400÷2=200(毫升)甲:200+40=240(毫升)乙:200-40=160(毫升)

C、图画的形式。

⑷总结:运用“倒过来推想”策略解题时,可以用画图、列算式和列表等形式来表现。

四、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内化方法。

⑴出示例2,自主理解题目的意思。

⑵自主解决问题,同桌交流。

⑶班级交流思考的思路。

A、运用“倒过来推想”策略:

+24-30

(?张)-->()-->(52张)

算式:52+30-24=58(张)

B、运用比较的策略:

收集24张和送给小军30张比较,小明原来的张数比52张多6张。

算式:52+(30-24)=58(张)

⑷独立作业,全课总结。

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篇12: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本单元主要教学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图画、列表、一一列举和倒过来推想等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感受到“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初步感知

1、教师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

提问:曹冲怎么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呢?为什么只需要称石头的重量就能得到大象的重量? 讲述:原来用石头的重量来代替大象的重量,这种方法就是“替换”法。

2、板书:替换

3、讲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替换”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补充板书: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复习导入

1、说说图中两个量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追问:还可以怎么说?

指出:两个量的关系,换一个角度,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表示方法。

2、从图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多媒体出示:天平的左边放上一个菠萝,右边放上四个香蕉,天平平衡。)

提问:现在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两个菠萝,要使得天平平衡,右边可以放些什么? 追问:还可以怎么放?

指出:从这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能把一个物体换成与之相等的另外一个物体。

4、口答准备题:(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小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指出:这两题我们都是用果汁总量去除以杯子总数,就能得出所要求的问题。

三、新授

(一)教学例1

1、读题

2、分析探索 提问:也同样是720毫升的果汁要倒入到杯子里,这题与刚才的两题相比较,有何不同之处? 小结:刚才两题是把果汁倒入到一种杯子里,而这题是把果汁倒入到两种不同的杯子里。提问:那么还能像刚才一样用果汁总量去除以杯子总数,用720÷(6+1)可以这样计算吗?

追问:那该怎么办?同桌先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

3、交流

谈话: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该怎么办? 追问:还可以怎么办?

小结:两位同学都是把两种不同的杯子换成相同的一种杯子,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啦!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啊,刚才大家的做法中已经蕴涵了一种新的数学思想方法——替换。

4、列式计算

A:把大杯换成小杯

提问:把一个大杯换成三个小杯(板书),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追问: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一共需要几个小杯?(板书)能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每个大杯呢?(板书)

小结:在用这种方法解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都看成了小杯,所以先求出来的也是每个小杯的容量,然后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

B:把小杯换成大杯

谈话:那反过来,把小杯换成大杯呢?(板书)

提问: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又需要几个大杯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指出:把三个小杯换成一个大杯,再把三个小杯换成一个大杯。提问:这样做的依据又是什么?

指出: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就需要3个大杯。(板书)提问:能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吗?每个小杯呢?(板书)

5、检验

谈话: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还要对它进行检验。想一想可以怎么检验? 指出:哦!把6个小杯的容量和1个大杯的容量加起来,看它等不等于720毫升。(板书)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检验大杯的容量是不是小杯容量的3倍。(板书)总之,检验时要看求出来的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

6、小结

谈话:解这题时,我们可以把大杯换成小杯来计算,也可以把小杯换成大杯来计算,那你觉得这两种方法之间有何共同之处?

指出:解这题的关键就是把两种杯子看成一种杯子。

(二)练习十七第1题

谈话:把这道题目,做在自己的草稿本上。(指名板演)提问:把你的做法讲给同学们听。

追问: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还要对它进行检验。就请你口答一下检验的过程吧!

(三)教学“练一练”

1、出示题目

谈话:自己先在下面读一遍题目。

2、分析比较 提问:这题与刚才的例1相比较有何不同之处?

指出:哦!例1中小杯和大杯的关系是用分数来表示的,而这题已知的是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多少的差数关系。

提问:那么这题中的大盒还能把它换成若干个小盒吗?那该怎么换?谈话:现在你能做了吗?把它做在草稿本上。

3、学生试做

4、评讲

谈话: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指出:在大盒中取出8个球,就可以换成小盒;另外一个大盒也是这样。

提问:现在这7个小盒中,一共装了多少个球?还是100个吗?几个?指出:算式是100-8×2,所以84÷7算出来的是每个小盒装球的个数。

追问:把小盒换成大盒也能做吗?把原来的5个小盒换成5个大盒,现在这7个大盒中,一共装了多少个球?

指出:算式是100+8×5,所以140÷7算出来的是每个大盒装球的个数。

谈话:把大盒换成小盒算出结果的请举手!把小盒换成大盒算出结果的也请举手!看来同学们还是喜欢把大盒换成小盒来计算。

5、检验

谈话:同桌相互检验一下刚才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6、小结

提问:解这题时你觉得哪一步是关键?

指出:哦!还是把两种不同的盒子换成一种相同的盒子,然后再解题。

四、全课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用替换的方法解决问题。(板书完整课题)

提问:那你觉得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能给大家来举一个例子说说吗?

指出:哦!当把一个量同时分配给了两种物体时,而且这两种物体是有一定关系的时候,我们就能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追问:那解题时该怎么替换呢?(那在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时,关键是什么?怎么来替换?)指出:把两种物体看成同一种物体,(板书)求出一种物体的数量后,也就能求出另一种物体的数量。

五、巩固练习

1、用33元钱正好可以买12本练习本和8本硬面抄,练习本的单价是硬面抄的1/4。练习本和硬面抄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一袋薯片比一盒巧克力便宜3元。妈妈买了8袋薯片和15盒巧克力,一共花了91元。薯片和巧克力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3、练习十七2(机动)

板书设计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把一个大杯换成三个小杯,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一共需要几个小杯? 能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每个大杯呢?

那反过来,把小杯换成大杯呢?

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就需要3个大杯。把6个小杯的容量和1个大杯的容量加起来,看它等不等于720毫升。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检验大杯的容量是不是小杯容量的3倍。

把两种物体看成同一种物体

1、把大杯替换成小杯

共需要9个小杯

720÷(6+3)=80(毫升)

验算:240+6×80=720(毫升)

80×3=240(毫升)

240÷80=3(倍)

2、把小杯替换成大杯

共需要3个大杯

720÷(1+2)=240(毫升)

240÷3=80(毫升)教学反思

由于课前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学习,所以教学时做到了心中有数,因而今天这节数学课的教学效果是不错的,超出了我的预期目标。学生们对于用替换这种策略来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都很感兴趣,课堂上学生们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包括很多平时学习数学困难较大的学生也掌握了这一策略。

一、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能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探索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其次,它促使学生将过去已掌握的静态的知识和方法转化成可操作的动态程序。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过程。再次,它能使学生将已有的数学知识迁移到他们不熟悉的情景中去,这既是一种迁移能力的培养,同时又是一种主动运用原有的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首先,它能使学生认识到所学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其次,它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再次,它能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后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篇13: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第一问:预设是否有效?有效预设应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目标明了、内容明了、方法明了。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我确定了两个:一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是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 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学内容的重点是课文的二至十自然段, 难点是交流、讨论课文为什么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 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教学方法设计的是讲授法、示范法、谈话讨论法、练习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法等等。实践证明, 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都得到了体现;教师也努力做到了不是“教教材”, 而是“用教材教”, 对教材的解读比较准确、深入、全面;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较简便、实用, 围绕教学目标, 做到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学习信息, 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 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最远的终点, 预设较为有效。但在解读教材方面, 今后我还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即“瞻前”与“顾后”的关系、“深入”与“浅出”的关系、“根深”与“叶茂”的关系、“深度”与“有度”的关系。

第二问:讲授是否有效?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本节课, 我围绕这几个大问题进行精讲:1、课文讲了法布尔迷恋昆虫的几个故事?2、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3、你认为法布尔成为昆虫学家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并注重讲授与启发、讨论、活动、多媒体课件等相结合, 力求使自己的讲授更加简洁、有力, 更富感染力, 我认为本节课讲授较为有效。

第三问:师生对话是否有效?叶澜教授认为:“教学的本质意义是———交往与对话。”本节课, 我力求从“独白”走向“对话”, 努力为更多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 真诚平等地与学生对话, 让师生自在交流、其乐融融, 在“世界融合”的“对话”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并注重把与学生生活上的交流带进课堂, 走出课本, 向生活回归, 回到现实的、流动的“生命态”中, 与学生进行真实、广泛的“对话”。整节课, 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与老师、同桌、小组同伴等进行了交流。在想象法布尔寻找纺织娘的过程时, 学生把生活经历带进了课堂, 交流时各抒己见、兴致勃勃。教师适时进行了点拨, 教育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所以, 对话较为有效。但对于一些课堂上经常不发言的同学, 我有时会忽略, 注意力只停留在举手的同学身上, 课堂上也没怎么考虑提问的艺术。

第四问:组织教学是否有效?组织教学包括课堂教学环境的监控、与学生交往的回应、教学节奏的调适、学习活动的介入等方面。本节课, 我通过生活展现、想象展现、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途径, 为学生营造直观形象、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努力抓住课堂前二十分钟的时间, 并围绕学生喜爱昆虫的“兴奋”中心, 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对于学生的回答, 我总是及时进行鼓励性的评价。比如:渠梦婷同学在朗读法布尔回答爸爸妈妈的呼唤时, 声音太小, 我就启发说:“天色渐渐变黑了, 法布尔的爸爸妈妈还是找不到他, 心里多么焦急啊!快点大声答应他们, 别让爸爸妈妈担心!”结果渠梦婷的朗读有明显进步。刘满昊在朗读爸爸对法布尔的责骂时, 把“放鸭子”读成了“赶鸭子”, 有些同学便开始发笑, 我赶忙说:“同学们, 法布尔的爸爸太生气了, 气得话都说错了。”此时, 小小的骚动便戛然而止, 刘满昊也轻松地改正了错误。本节课, 教学节奏张弛错落、动静交替、疏密间隔、起伏有致, 抑扬顿挫,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我也充分参与其中, 与学生一起书写、一起朗读、一起讨论、一起探究, 成了学生学习的伙伴。所以, 本节课组织教学较为有效。但在组织学生自主练习、合作探究等环节, 做得还不够周全。

第五问:资源开发是否有效?资源开发包括人力资源的开发、教材资源的开发、生成性资源的开发、生活资源的开发、媒体资源的开发等。这节课, 我开发、利用了昆虫的图片、课文插图、课文重点语句、法布尔的《昆虫记》、法布尔的雕像、赞誉法布尔的名人名言、《补充习题》等教学资源, 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欣赏性、有效性。并创造性地将课文关键词语进行重组, 通过使用彩色粉笔, 用绿色的“昆”表示文中的“纺织娘”, 用蓝色的“虫”表示“小甲虫”, 并把“着迷”、“迷恋”、“痴迷”、“殿堂”等引进板书, 学生对我设计的简洁、直观、有创意的板书兴致盎然, 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轻松而深入。因此, 资源开发较为有效。但在人力资源的开发、生成性资源的开发、生活资源的开发等方面, 还欠探究、落实。

篇14: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 应用题 策略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题部分一直以来都是最难教的。应用题部分与其它部分相比,问题类别较多,内容也比较分散。在实际教学中,都是通过对不同类问题例题地讲解,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然后再做大量的习题进行巩固。这样的教学是以提高分数为目的,单纯为了解题而练习,而不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会使学生感到学习很累,积极性不高。因此,应对其中的应用题教学进行改进,切实解决好教学问题,将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作为重点。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

现在许多小学数学教师觉得应用题不易教,小学生也觉得应用题不易学,普遍对应用题的学习有种反感的情绪, 而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分数, 则往往采用题海战术。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教学内容陈旧, 结构封闭, 使得学生缺乏创新和追求创新的意识。二是数学练习比较单一,数学教学过程千篇一律, 没有创新意识。三是教学仅仅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问题的实际意义、问题所涉及的数学概念和学生对问题理解的重视程度不够, 简单地把实际问题处理成了一个纯数学问题。数学式子的转化过程在教学中没有得到较好地体现,学生只能程序化、机械化地接受。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 使得本来饶有兴趣的应用题教学失去了活力, 变得越来越费时费力,学生的学习越来越郁闷困惑。久而久之, 就使学生陷入一个厌学、怕学、逃学的恶性循环之中。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改进

(一)注重文字语言的教授

学生要想解答出应用题,首先得明白题目的内容, 这也是解答应用题的最基本条件。若学生对数学应用题中的文字语言都不能够很好地理解, 那么就会出现数学与语言知识断层, 给后继学习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 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最基本的语言知识的学习, 使他们能够读懂题意,而读懂题意的关键就是要求学生能剔除题目中的无用成分,能用自己的语言阐明题意,建立相应的文字表征或数量关系。

(二)选择补充条件的应用题

所谓补充条件的应用题,就是指应用题的条件不够完整,需要补充相应的条件才能成为一道完整的应用题。为此,事先设计好了应用题中的数个条件,让学生自己参考题意来选择补充条件再将应用题解答,这样做就会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由于每个学生知识结构、生活经验的差异,他们在补充应用题中的题设条件时,可能因人而异。已知条件的变化,就会出现解题方法的不同和解题结果的差异。

(三)重视一题多解的练习,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如有这样一道题:一些工人进行水管安装,在安装过程中的速度始终是一样的,前224 米用了6天时间安装,之后,又用了15 天时间安装完全部水管,求这条水管的总长?

解法1:用归一法解。先求出15 天安装水管的长度,再与已装水管长度相加:224+224÷6×15

解法2:用比例解。因为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一定,所以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成正比例。

设:15 天安装水管为x 米,224÷6=x÷15,水管全长为x+224

解法3:用分数应用题解法解。先求出安装水管用的总天数,再求6 天占总天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出水管总长度:224÷〔6÷(6+15)〕

解法4:列方程解。设:水管全长为x 米,( x-224)÷15=224÷6

这样做,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四)教会分析题目结构

老师教会学生分析题目结构对增强其解题能力有很大地帮助。有关学者发现: 学困生的解题困难很少表现在解题比例上, 而在于分析假设认知活动的差别。与优秀生相比, 学困生缺乏对题目中隐含条件和中间状态的分析, 这说明两组学生在分析阶段所分析的内容有着本质区别。解决应用题关键在于发现解法, 就是在问题与条件之间找出某种联系和关系,。通过分析题意, 明确题目的已知条件, 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 通过分析隐含条件实现由已知到未知的过渡, 最终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 尽可能用可观察、可表述的行为进行形象化的应用题教学,使教学更加形象,最大程度地将我们的思维过程简单明了地显露在学生面前。

(五)设定开放的题型

为了增强学生解题的分析力, 我们要设定一些有助于提高学生开放思维的题型。所谓开放型的应用题, 就是教师在设计应用题时, 不是出示一道完整条件的应用题, 而是抽取应用题中的某些条件, 让学生根据自身对题意的理解补充条件并且解答的应用题, 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由于每个学生知识结构、生活经验的差异,他们在补充应用题中的题设条件时,可能因人而异。已知条件的变化, 就会促使解题方法的不同和解题结果的差异。

结语

综上,应用题教学策略有许多,在策略的选择上要注意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使教学策略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郭术梅.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之我见[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52):41-42.

[2]许冬梅.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探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7):206-206.

篇15: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用列举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并做到不重不漏,找出所有符合要求的答案。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列举法解决问题的学习、交流、反思,体会有序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严密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对信息进行分析并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有条理地一一列举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出示例题

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

二、探究问题、认识策略

追问:22跟1米长的木条围成了什么形状?要解决什么问题?(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师:条件“24根1米长的木条”中隐藏着哪些数学信息?

1、长方形的周长是22米。

2、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是22÷2=11米、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有几种围法?一一列举出来。在一一列举时,可以从长10米,宽1米起,有顺序的一个一个列举出不同的围法,到长6米,宽5米止。这样可以不遗漏、不重复。(板书:有序列举---不遗漏、不重复)

小结:虽然长与宽的和都是11米,但围成的长方形不止一种情况,长方形的长和宽变了,面积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师:根据问题:“怎样围面积最大”,你能想到些什么?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不同情况下,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进行比较。

小结:在周长不变的情况下,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

三、回顾整个过程,你体会到了什么?

1、有些实际问题,可以通过列举来解决。

2、按一定的顺序列举,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3、要对列举出的结果进行比较,作出选择。

四、练一练,巩固新知。

1、一个音乐钟,每隔一段相等时间就发出铃声。

已经知道上午9::00、9:40、10:20和11:00发出铃声,那么下面哪些时间也会发出铃声呢?

师:同学们观察下题目,你可以得到什么有效的信息呢? 生:钟每隔40分钟发出铃声。

列出所有会发出铃声的时间,最后进行比较。

2、学校食堂某天中午供应荤菜有3种,素菜有4种。小洪选1种荤菜和1种素菜,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 师:从题目中你可以得到哪些条件?

生:一种荤菜分别与四种素菜搭配。列举出所有搭配方式。课堂总结

从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列举的特点是什么?需要注意些什么?

知识巧记 解题策略千百种,一一列举显神通。详列细举不重复,条理清楚没漏洞。

教学反思

上一篇:白夜行有感下一篇:在春季植树造林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