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家对企业的发言稿

2024-04-13

金融家对企业的发言稿(精选8篇)

篇1:金融家对企业的发言稿

有些东西能写能说,有些东西能写不能说,有些东西能说不能写,有些东西不能说也不能写。今天在这里,听我说。

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浙江,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据初步统计,2010年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GDP)27100亿元,居全国第四。与其他省份不同,帮浙江打天下的,绝大多数不是靠在其他省份蓬勃发展的有人养没人管的国有企业,而是靠没人养还有人管的民营企业。截至2009年底,全省各类中小企业总数已达260多万家。目前全省企业总数的99%、工业总量的96 %、工业税收的85%、外贸出口的82%、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95 %都来自中小企业。但是,这两年,中小企业这帮野孩子好像断奶了。

而第一个奄奄一息,是温州。等我说完温州,你就明白了浙江。

作为温州人,我深刻的体会到,温州的富人,很富。但是多年来,温州除了多建了几座高楼,少了大片的田地,没有其他太多的变化。几年前,温州的实业投资已经是浙江倒数。温州人富了,但是,钱没有投到实业里面。钱到哪里去了?这个大家都知道,温州炒房团。炒过房,买过矿,河南河北炒大蒜。温州的民间资本四处出击连连得手,为我国物价水平赶英超美做出了伟大贡献。

开个玩笑,话说回来,温州的资本加速逃离了实业,逐渐热钱化并进入高利贷领域。为什么?

资本是逐利的,离开实业只能说明实业投资的收益小于热钱投资的收益。浙江没有很多的国有资本的投资,民营资本唱主调,这就使得浙江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而轻工业是无法给产品带来很高的产品附加值,当经济环境变化的时候,轻工业就轻如鸿毛一般随风飘摇。

这次的高利贷危机可以追溯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之后,国家4万亿资金投入市场,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造成了两三年后今天的通货膨胀。从原材料到水电煤气,从人力成本到运输成本,几乎企业的一切成本都在上涨,而出于竞争的考虑,企业轻易不敢趁机抬价到能获得超额利润。企业的经营环境不能得到很好的改观。不过还好,信贷扩张使得企业的资金链可以很好周转。另一方面,国家在痛定思痛之后,坚决要产业升级,为此也推出了很多政策促进企业将设备技术更新换代。财政的巨额拨款就像狼群中的鲜肉,大企业主在与官员的私人关系的基础上,可以更加方便地通过寻租手段获得财政拨款的资金。获取资金之后,或许用于投资实业,又或许另谋出路,反正无人能管。而中小企业为了在产业升级中继续生存,只能自掏腰包,对企业设备技术进行革新升级。还好当时还有宽松的信贷政策解决资金问题。但是,风云突变,国家收缩银根,自2010年5月始,至今,央行已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于是,企业的资金开始紧张了。当所有企业都在回笼现金的时候,企业之间的势力大小就决定了企业之间的现金的流动,越小的企业,越没有话语权,资金链越容易断链。但是只要还有办法,企业主就不会因为资金链问题关停企业。

走吧,跟银行借钱去。但是县里面的支行没有足够的贷款审批权限,必须到省行或总行去,而到了市里面,银行的业务员与中小企业不太了解,贷款自然难以放行。同时,在贷款第一责任机制下,业务员也倾向于将手中的贷款额度放给熟人网络与优质大企业客户,对于陌生的中小型企业,也只能是宁可不贷,也不错贷。

找担保公司吧,担保公司实力不强却收费甚高,同时银行不愿把过高的信贷风险寄托于担保公司。而较好的担保公司也成了香饽饽,人人争抢,但与很多中小企业无缘。毕竟截止09年底,我省的担保机构仅378家,获得银行承认的优质的担保机构也就更少了。

难不成抵押?别开玩笑了,银行只认不动产,如果有不动产产权,还怕贷不出款吗?而中小企业有多少能提供不动产产权呢?

正在贷款申请一筹莫展的时候,信贷员把你拉到出门右转公厕旁,偷偷摸摸和你说:“兄弟,你来迟了啊。现在银行这边额度紧张,要是有额度,兄弟我一句废话没有,早给你办了。可惜啊。”你无奈摇摇头:“命苦啊!”只听得他悠悠说来:“我有一哥么,手头有点闲钱,你要不试试?要的话,我帮你联系联系。”好了,你两眼射光,犹如久旱逢甘露、他乡觅知音一般只拉着他请吃午饭去了。这银行门一开一关,一个崭新的高利贷贷奴诞生了。之前的种种难度,还会有谁关心这个的真真假假呢?

篇2:金融家对企业的发言稿

首先,很荣幸作为我县政协委员今天能参与到“对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民主评议”的活动中来。

2012年,是我县推进“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是实现“两年赶超、五年争先”的关键之年。对于我们享有“坯布之乡”美誉之称的双甸镇,面广量大的中小微企业既是全镇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也是区域经济的活力和基础,而双甸镇经济社会发展与各银行金融机构的支持是“唇齿相依”、“休戚与共”、“密不可分”。

目前我们双甸镇共有银行金融机构七家: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双甸信用社、双南信用社、石甸信用社。近年来,对我镇支持服务“三农”、支持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和政府融资平台项目推进给予了多方支持。

作为政协委员我也通过工作衔接、日常走访等形式进行了民主监督,更是随同我们双甸组对其开展了相关调研。在民主监督与委组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获悉:

1、虽然去年以来,受国家宏观调控、外部需求减弱以及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的困难,特别是融资难问题愈显突出。我镇各银行能在该困境中充分认识并积极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提供良好服务。各信用社也能在服务“三农”的基础上,对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放贷小额贷款,推动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2、在行业服务规范上,纵观七家,各有千秋。归纳下来,我个

人总结了下,基本上都遵循“7句45个字”:文明规范、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真诚待客、能为客户遵守保密原则、能为群众营造良好环境、能及时处理投诉(意见)。

3、在接受社会监督、党风廉政建设及群众问题整改方面,各银行、金融机构也都对其高度重视。通过社会监督公开公示制度、每周例会制度、目标量化考核制度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投诉箱、意见箱的投放与设置,多元化、多渠道的规范服务行为,提升客户和行内员工的满意度。

4、在看到好的一面的同时,也有老百姓反映个别仍存在不能耐心讲解服务态度不佳、繁忙时段窗口不足、大户插队、大堂经理疏导不够、自助设备如“存取一体机”有待增加等现象还偶然存在。

篇3:金融家对企业的发言稿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时期, 金融企业也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与此同时税收制度也在逐步的调整。1994年, 我国开始了全面的税收体制改革。从1月1日起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其中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此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又规定部分国有银行和保险公司按55%征税 (后在1997年将金融和保险企业的税率统一为33%) , 农村信用社属贫困县的可免征企业所得税, 属微利的征税税率为18%或者27%。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 在1998到2007年间,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针对证券投资基金、农村信用社以及资本市场的改革分别采取了一系列适应当时经济形势的配套措施:1998年发出《关于证券投资基金税收问题的通知》, 2002年发出《关于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 2003年发出《关于证券交易所风险基金、证券结算风险基金所得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2004年发出《关于中国境内企业与外国企业进行融资业务掉期交易扣缴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期货交易所风险准备金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2005年发出《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关于股权分置试点改革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关于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的通知》、《关于保险公司缴纳保险保障基金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2006年发出《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二、我国企业所得税法改革后的金融企业所得税制度

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金融企业的影响逐渐的突显出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 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一直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 为了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2007年3月16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并于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现了内外资金融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纳税人的统一、税率的统一、税前扣除项目、标准的统一和优惠政策的统一。在纳税人方面, 新《企业所得税法》第1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在税率方面, 新《企业所得税法》第4条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在税前扣除方面与金融企业相关的规定有, 新《企业所得税法》第8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第9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第12条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 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准予扣除。”第16条规定:“企业转让资产, 该项资产的净值,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在优惠政策方面与金融企业相关的规定有, 新《企业所得税法》第25条规定:“国家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 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第26条规定:“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三、企业所得税改革对内资金融企业造成的影响

(一) 纳税人的统一

新《企业所得税法》中, 定义纳税人的重点落在“取得的收入源自于中国境内”;而旧《企业所得税法》定义纳税人的重点落在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区分和细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新《企业所得税法》将内、外资企业置于同一平台上, 使内资企业能够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与外资企业竞争。对于金融企业来说, 纳税人的统一大大的提升了内资金融企业的竞争实力。同时, 统一纳税人也是统一税率、税前扣除和优惠政策的基础。

(二) 税率的统一

新《企业所得税法》将内外资企业税率统一降为25%, 仅规定非居民企业中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 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 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适用税率为20%。这样解决了以往内资金融企业税负偏高的问题。

改革前我国内资金融企业使用的33%的税率在国际上也属于偏高水平, 而外资金融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0%。由于金融企业的行业特殊性, 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在竞争上处于劣势, 顺应国际上金融企业所得税税率普遍下降的趋势, 新《企业所得税法》不仅减轻了内资金融企业相对于其他行业和外资金融企业的过高的纳税负担还为我国金融企业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了保障。

(三) 税前扣除标准的统一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税前扣除标准对金融企业有影响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公益性的捐赠支出、呆账损失、工资薪金的支出、职工教育经费等几个方面。

新《企业所得税法》在公益性捐赠支出上将税前扣除标准统一为“年度利润总额的12%”, 相对于原内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的3%”在比率上有所提高, 但计算基数也有所变化, 旧《企业所得税法》针对外资企业符合条件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无限制标准。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年报为例, 11年的年度利润总额为130.319百万元, 而应纳税所得额为168.644百万元, 按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扣除标准计算的可扣除的收益性捐赠支出约为15.64百万元, 按旧《企业所得税法》的扣除标准计算的可扣除的收益性捐赠支出约为5.06万元。由此可见, 尽管计算基数有所变化但是扣除额还是有所上升。另外, 也使内资金融企业和外资金融企业在扣除标准上得到了统一。

呆账准备的提取可以帮助金融企业有效的规避风险, 在金融企业能够稳健的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针对银行贷款坏账率高的问题, 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逐步扩大计提范围, 趋向实质重于形势的原则并向国际惯例靠拢。旧《企业所得税法》对内资金融企业的呆账准备税前扣除公式为“允许税前扣除的呆账准备=本年末允许提取呆账准备的资产余额×1%-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呆账准备余额”, 对外资金融企业呆账准备的税前扣除规定为“逐年按年末放款余额 (不包括银行间拆借) , 或者年末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应收款项的余额, 计提不超过3%的坏账准备”, 显然内资金融企业的扣除标准严于外资企业。新《企业所得税法》虽然统一了呆账准备的扣除标准, 但是照比国际上通行的特殊准备法和核销法依然相差很远。

工资支出在金融企业的总支出上占很大比重, 以2008年为例, 金融机构的工资的年度累计支出占总现金支出的6.28%, 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内资企业纳税人支付的工资按计税工资扣除, 而外资企业纳税人支付的工资可按实扣除。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和薪金支出均准予扣除。这样不仅增加了内资金融企业的扣除额度还缓解了他们的纳税压力并于外资金融企业取得了同样的扣除标准。

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标准新《企业所得税法》也照旧《企业所得税法》由1.5%上升到2.5%。由于金融企业的行业特殊性, 金融政策的保险性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关系到员工的定期培训问题, 所以职工教育经费扣除比率的上升对于金融企业来说也是极大的利好, 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企业对员工教育的投入有利于内资金融企业的持续发展。

(四) 优惠政策的统一

新法统一了内外资金融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将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的和有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均列为免税收入。对于内资金融企业自身来说, 新法扩大了优惠政策的范围, 旧法在涉内方面仅针对特定的纳税人在“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或“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的条件下才能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并且在旧法中外资金融企业享有的优惠政策相对于内资金融企业要多, 如:外资企业的投资收益免税、再投资退税、区域性税收优惠等。使内资金融企业的税负明显高于外资的金融企业。新法在优惠政策上的统一不仅减轻了内资金融企业的税收负担也减轻了与外资金融企业的竞争压力。

四、企业所得税改革对内资金融企业影响的探讨

在薪资支出扣除方面,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合理的工资、薪金准予扣除”, 这对于工资、薪金的限制条件可能会给企业的征税带来困扰。虽然在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中对其进行了界定, 但在界定的过程中仍有许多模糊的概念, 这在内资金融企业缴税的过程中不免会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尴尬。

关于优惠政策方面,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居民企业之间的权益性投资收益有“符合条件”的限制, 而对于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的权益性投资收益却没有限制, 这不免让人怀疑优惠政策对于居民企业的不公正性。

篇4:企业发展对企业金融的依赖性探析

【关键词】企业发展;企业金融;作用;目标

一、企业金融对企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化也不断的得到加强。目前大多数的企业发展都走向多元化。随着我国金融事业的不断发展,金融门槛不断降低,这一系列情况都对企业从事金融服务起着积极的作用,有许多的大型企业集团,他们的经营范围很广,而且不同企业单位上的资金都有着相互补充的性质,因此企业内部可以形成一定的金融体系,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金融体系可以从最大程度上节省企业的所需资金,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节约企业的资源,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自保能力,还节省一些企业日常的开销,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自身的金融体系,对一些企业附属机构采取一些适当的控制手段,从而提升企业的利润分配能力,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这对于企业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所产生的影响非常有用。

2.企业金融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企业金融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为企业的下属单位提供一些相应的金融服务,这样不但可以帮助企业下属单位能够有效的进行资金周转,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加强对企业下属单位的控制度,企业可以通过对一些下属公司的金融服务去进行相应的管理,从而帮助整个企业集团的内部实现一体化。此外,企业还应该对一些下属公司进行一些有效的行为监控,这对于实现企业整体的战略规划实施有着积极的作用。还可以保障企业的整体效益。企业的金融系统还应该形成一系列的金融产业链,所谓的金融产业链,就是企业内部的金融部门相互融合,并且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通过实现整个企业产业与金融生产链的结合,可以有效的加强企业与其企业下属部门之间相互的管理,还可以更好的提升企业自身在同行中的竞争力。

3.企业金融是整个企业的经济命脉,企业金融可以从多方面去帮助企业销售,例如,房地产等一系行业的产品,现在大多数的客户都没有可以一次还清贷款的能力,这个时候,企业金房地产等一系行业的产品,现在大多数的客户都没有可以一次还清贷款的能力,这个时候,企业金融应该抓住这一机会,融应该抓住这一机会,比如,企业可以向客户提供一些分期还贷的业务等等,减少贷款的基础金额,使一些受到自身能力局限的客户也能够来企业贷款,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来贷款,以提升企业自身的发展,使企业在企业市场上更加的具有竞争力。

二、企业金融发展的主要方针

1.企业应该强化企业自身的金融体系,比如笼络一些专业的金融人员,从而组建一个专业的企业金融团队,企业有了专业的金融团队,就可以对一些金融事务去做出更好的处理,相比没有金融团队的企业,有着专业金融团队的企业可以更好的为企业收集一些市面上的金融信息,还可以对企业内部的销售预算以及企业的账目等相关的金融类工作去做出更好的分配,然而没有专业金融团队的企业,他们自身的金融体系本就不是很完善,一旦遇到一些金融风暴等状况,企业其内部的金融服务将会接近于崩溃的边缘,一系列人员透支紧缺的想象将会产生。企业金融作为企业盈利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将企业金融放在企业管理的头等位置,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发展。

2.企业的发展,无非就是去生产,然而企业再生产的时候必须要保持着稳步生产的状态,而企业金融则是企业在发展成长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企业的整体发展对于企业金融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因为我国的立法等原因,目前只有金融机构才能提供金融类的服务,企业也不例外,企业金融只有通过一些的金融机构才能去组织一系列能够提供金融类的服务,在目前的社会上,很多的银行以及证券公司等等,企业都可以参考其作为参股的对象,但是还必须要得到一些相关监管部门的认可,因此企业可以通过组建一些集团金融部门,从而为企业提供一些生产必须要的金融服务。

3.一般的来说,企业公司都是直接投资的类型,企业集团对公司内的金融机构直接的投资,也可以对通过企业与其他较有实力的企业成员去进行合作投资。这样的投资方式虽有有些繁琐,但是它可以有效的实现对金融机构的购置,而且也是目前企业金融管理较为常见的控制手段,这种方式在目前来说虽然是对企业金融监管手段,但是它仍旧存在着一定隐患,就是金融监管手段将有可能导致企业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金融业务上去了,这种状况将有可能导致企业整体的金融化。在这种体系下的企业,一旦企业金融出现了问题,那么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甚至有可能导致整个企业的瘫痪。

4.随着目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企业金融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的种类也非常多,比如金融管理制度的保障措施不完善、企业金融的开展不全面等众多的方面,此外,贸易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也也对企业金融的发展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全球经济贸易的一体化导致企业金融的自由化不断加深,但是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仍旧不能更好的去适应。

5.企业金融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企业金融的安全也是必须要去格外的重视,危机到企业金融因素有很多,比如企业金融人员的因素,外界金融的因素等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必须要从根本上杜绝这些现象的发生,提升企业的安全系数,企业金融是整个企业的命脉,因此企业金融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了整个企业的日常经营和运行。要想保障企业金融的安全,那么首先应该从企业内部做起,完善企业金融内部体系,适当的的为企业金融体系传输一些安全性知识,使企业金融具备一些信息解读以及企业学习的能力等等,此外,企业金融应该不断的提升随机应变的能力,多去借鉴一些目前市场发生的企业金融隐患,从危害企业金融的事件上吸取教训,总结其中的经验,这样才可以在日后面对企业金融隐患的时候,更好的去应变,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提升企业金融的安全性。

6.企业金融应该加强对企业金融知识的学习,从而保障企业金融的活动能够顺利的开展,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此外,企业金融还应该建立起良好的资金筹备体系,并具备有效的措施去进行筹措,还应该使企业金融系统建立起科学性的筹资观念,结合企业公司自身目前的状况,制作出相对的规划体系。最后在实行的时候,应该保障筹资活动的科学体系。我国的金融环境目前还不是非常的完善,因此企业金融针对我国目前的金融状况采取一些相对的防御措施,建立起相对来说较为完善的企业金融监管制度,从而提升企业金融对于风险的应对能力,减少企业金融体系的风险,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的安全,稳步发展。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企业金融在企业的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企业金融在组建和具体的实施的时候,必须要遵循我国目前推行的法律,还要顺应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企业自身具体的经营效果等等,还要加强对企业金融的管理,保障企业金融的合理性,还要做好金融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企业金融管控与监督机制,以降低企业金融的危险系数,从而营造出高效率高安全的企业金融产业体系,使企业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益琳.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融资约束与信贷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朱欢. 中国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

篇5:金融家对企业的发言稿

--年会视频制作请百度欧凯传媒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如何突破融资瓶颈,加快园区建设,作如下发言。

一、XX年融资工作打算

为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要求和指示,切实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加大投融资力度,我公司积极主动与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支行、农商行**支行以及等对接,申请贷款资金。

去年以来,已经在农业银行**支行贷款2.4亿元,用于横一路道路建设;已经向农发行申报河道整治贷款2.9亿元(包括污水处理厂);正在做向农行的申报材料6.24亿元,包括东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安置还房项目;正在做向农商行的申报材料2.1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2400亩土地整治贷款5亿元也将在下一步推出。

二、工作措施

为完成以上融资任务,我公司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与银行的全面接触。不但要与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也要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信托投资公司等全面接触。二是充分研究信贷政策,趋利避害。根据工业园区项目的特点,两条腿走路,能做政府融资项目的,就做政府融资项目;能做经营性项目,就做经营性项目贷款。

三是充分发挥园区自身优势。我公司将尽量把融资工作与招商引资工作相结合,把入园企业的金融服务与融资结合起来,既为入园企业服好务,也为银行机构带来综合回报。积极为入园企业贷款服务,并加强与担保公司等机构的合作,争取为企业落实贷款担保。

四是大力降低信贷风险。把园区土地资源优势、交通区位等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不但要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工业发展,创造产值利税回报,也要创造良好环境,把综合用地的优势发挥出来,提高综合还款能力。

篇6:对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探析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崭新的科学管理思想,是经济含义与文化含义的融合。

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银行的企业文化也具有特殊性。在《中华金融辞库》中金融企业文化定义为:

金融机构在长期业务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单位特点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思维方式、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形象表现的总和。是独具金融行业(单位)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金融企业文化渗透于金融机构业务的和非业务的行为体系、精神观念、团体风尚、传统习惯以及外部形象各个方面。

**董事长在今年召开的全行宣传思想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内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企业的亲和力和影响力,既是提高全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更是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的必然要求。” 日前工行**省分行营业部制定了《中国工商银行**省分行营业部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将8月份作为全行学习月。通过学习,笔者认为:企业要发展、要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企业文化”,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用一种坚定的理念去支撑银行经营管理,完善金融服务,提高员工素质,提升竞争层次与竞争品位,来保持企业长期持续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构建员工思想教育文化

人是企业的主体,在现代企业管理的六大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积极并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在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工作,这是做好企业文化的基础。由于银行工作分工细密、技术性强,又是直接与钱财打交道,易于受到各种利己主义的诱惑或腐蚀,因此,通过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其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创造性,以及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繁忙的业务活动中,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银行思想管理的主要内容应是: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发展银行事业服务的思想;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一批廉洁奉公、忠于职守、热爱本质工作的银行工作者;进行银行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教育,使全行形成积极的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体现最大价值,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要不失时机地把工行的经营理念、经营思想和核心价值传递给员工,增强员工的全局意识、品牌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以达到教育和引导的目的。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既要坚持教育人、鼓励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真正体现人性关爱,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牢记员工利益无小事的原则,用企业价值观念规范员工行为,使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

二、以管理为基础,构建员工行为文化

员工行为文化就是把企业价值观念付诸实践的活动。把企业文化渗透到业务经营和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较好地实现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严格、科学的内部管理出效益、出生产力,是业务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为充分发挥管理的效能作用,首先要有一套完善的、适合本行发展的管理制度,建立以内控制度建设为中心的管理文化。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来规范员工行为。员工行为规范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建立执行力制度体系的物质基础。在一个企业中,所有员工应具有一个共同的行为特点和工作生活习惯,这种共性的行为习惯越多,内部的沟通和协调越容易实现,对于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提升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如:建立《晨会制度》等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范围,使每一名员工明白从上班到下班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什么、怎么做,要按统一、标准程序操作,使员工行为服务于企业行为、转化为企业行为。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做到“违规必查、违章必究”,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员工违规积分系统”,严格考核奖惩制度,以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

三、打造服务品牌,营造以客户为中心的银行文化

银行经营的不仅仅是金融产品,更重要的是为客户提供服务。服务就是产品、服务就是形象,只有打造一流的服务品牌形象,才能赢得客户、赢得服务。所以抓业务工作首先要抓好服务工作。以服务工作推动业务工作。在日常业务工作中,客户满意度是银行一切活动的衡量标准。它包括满足客户需求优于银行产品的推销,为客户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是银行的责任,银行要调动全行各个方面资源为客户提供服务,如:建立中高端优质客户档案,详细记录客户的联系方式、地址等信息,根据客户不同层次、文化、爱好等信息适时进行别具特色的服务活动。通过细致周全的服务,让客户感到银行

确实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是在为自己考虑,从而提高其满意度。在柜面服务中,始终要以“请、您好、对不起、谢谢、再见”的十字文明用语接待客户,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要认真给予解答,使每一位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感受尊重、感受亲切。

篇7: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各个领域,发展至中后期,已经不仅仅只是金融危机,而是一场历史罕见的、冲击强劲的世界经济危机,即便时至今日,此次危机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世界经济。对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来说,也收到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对于调整国有经济产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以及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不能忽视中小企业个体弱小,抗风险能力弱的缺点。此次危机使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陷入生存危机,如不对此高度关注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的话,必然会引起国民经济的衰退,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1、金融危机下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经营困难

以2009年无锡、苏州等地的一些中小企业为例,在抽样调查中,有56.25%的企业目前经营很困难或者比较困难;47.58%的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率处于51%-80%之间;41.47%的企业用电量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0%以上。从被调查企业中来看,规模较大或者所处行业属于重点行业的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生产经营状况也都相对平稳;而有色金属、化工、防止、木材加工能规模小且总体产能过剩的企业都遭受到金融危机很大的冲击,很多都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一时难以恢复元气。据统计数据现实,09年1月份到4月份江苏省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亏损企业同比增长17.4%,企业亏损面为19.2%,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32.1%。

而引起以上状况的原因,大多可以归结为三个大方面的原因:

(1)市场需求不足,中小企业销售渠道受到影响。

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经济形势动荡,尤其是欧美这样的进口大国地区,居民消费方式,需求结构都出现了很大的转变,对我国的出口总额影响很大。

次贷危机造成世界经济衰退,国际需求下降,我国中小企业产品出口受阻,出口贸易减少,这使得对国外消费市场依赖度较高的外向型中小企业处于生产萎缩、利润下降的状态,而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产品中,大多产品都是利润较低的廉价产品,在此状况下,势必会导致这类企业的减产、裁员甚至关门,迫使自身半停产或停产,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

以上是属于一种极致的状态,多数企业在对外销售渠道受阻的情况下,都会思考转型,由外向型企业向内向型企业转变,即将原有的出口产品转向对国内市场销售。但是,一方面在国际市场因为金融危机造成的需求下降存在的情况下,作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的中国市场的需求,基于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影响,股市

低迷,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居民收入减少,购买欲望降低以及消费者对经济前景信心的缺失,导致的预期性存款的增加,消费的减少,都造成国内市场的需求也在减少,而与国外相比只是程度略有差异而已;另一方面,危机之前,经济活跃度较高,居民消费热情也很高,根据需求导向型经济理论来说,这就促使本身应对国内消费的企业生产的扩大,而经济一旦降温,这部分生产也只是适度或略微过剩。然而,外向企业转向内销型企业,势必会使原来就已经相对饱和的国内市场产品更多,最终无法被消费需求所消耗,造成产能过剩。而此时也势必会造成产品价格下降,利润空间缩小,企业的经营困难进一步加深,而对国内整个市场来说,整体状况愈发不乐观。

(2)成本上升,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

首先,危机之前,由于整体经济形势大好,造成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全面上涨,农副产品也由于消费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导向大幅提升,导致中小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

其次,新的《劳动合同法》要求企业完善员工的各项福利制度,以及加班费用,规范用工制度,这对整个市场来说,合理规范了企业用人制度,维护了工人的基本权益,也增加了工人的收入,虽然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和经营困难,但这些都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制度完善的推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本身抗风险能力就不强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是也只是勉强承担,但之后的金融危机无疑为此时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

再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人们对保护自然环境的认识加深,本身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的中小型企业势必会在各级政府的综测要求下,加大废水处理,废气回收净化等项目的支出,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中小型企业的成本。

而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虽然一直在改进,但是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一直都处于一个比较混乱的状况下,面对当前各种困难早就的困境,财务状况无法在短期内得到合理的改善,成本上升却无法合理的压缩,利润缺失,却无法找到新的利润点,经营性困难不言而喻。

(3)中小型企业融资难。

由于我国推行市场经济制度时间尚不算很长,所以很多制度都不完善。即便现如今,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抵押担保机构少,信息不透明甚至信用缺失等现象,这都造成了中小型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的增加。融资渠道少、融资难度大、资金不足,这都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银行为应对金融危机,势必会在中前期收缩银根,同时银行为降低自身风险,也会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门槛,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这使得中小企业的经营性困难愈发的加深。

纵使,在金融危机的后半阶段,乃至现如今,虽然国家以政策导向,加大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但是由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都会使得银行放贷执行力度有限。而对于国家新增贷款却主要投向政府主导的城建、交通灯基础设施项目,用来贷给中小企业的资金却很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09年一季度金融机构新增信贷多大4.58万亿元,但其中中小企业的贷款增速却大大低于大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已经成为当前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最大问题,而这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合理运行。

2、中小型企业对未来发展缺乏信心。

很多企业家认为,虽然当前世界经济逐步恢复,但是中小型企业生产经营走出低谷仍然困难重重,后续发展不容乐观。

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只有53.85%的企业选择了乐观;有68.75%企业选择了持平;18.75%的企业选择了更好,其余12.5%选择了变坏程度加深。在调查的多项选择中,认为国际市场萎缩的企业站41.17%;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加剧、原材料价格大波动的企业占35.29%。

二、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告诉增长中得益于中小企业的巨大贡献。仅以国有级规模以上飞过用工业企业为例,06年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书的99.1%,占工业总产值的64.5%和主营业务收入的62.9%,占总资产比例的60.9%,占利润总额的55.9%。中小企业是外贸出口的主要力量,仅来料加工类贸易出口就占全部出口总额的52.7%。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对于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说,都属于劳动密集型,如此高的比例,也为我国劳动人口就业分担了很大的压力。

因为以上种种,地方政府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虽然无法与大型或国有企业相比,但力度也颇大。而这种扶持,在很大程度上也容易出现扭曲,及对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致使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模式落后,且漏洞百出。

至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小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根据相关调查显示,除部分韩资和港台企业撤离外,在华投资的1600家德国企业也有1/5有计划撤离,而更多的外资或港台企业也在准备有计划的撤离。而对于我国内陆地区自有的中小型企业就没有很多的选择余地,仅08年上半年就有6.7万个中小型企业破产倒闭,其中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

从整个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来说,管理模式十分简陋,甚至落后,财务状况十分混乱,而从整个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来说,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来料加工以及制造业等,结构性失调已经成为现实。缺乏良好的循环模式,管理理念落后,这都是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相比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只能说,金融危机只是加深这一困境的导火索。

而事实上,老的企业死亡,也会给新的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带来空间。以金融危机为诱因,所造成的中小企业目前的困境,也会使得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主动自身管理和技术的建设及储备。这也是经济调整、转型和升级的毕竟之路。

三、中小企业摆脱困境的策略

1、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自救措施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际市场经济的低迷,大多中小企业都主动的采取了自救措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某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中小企业中,有82.35%都采取了调整产品结构的措施;64.71%采取了削减成本的措施,如减少投入、裁员、降薪、减产限产等。

而对于后危机时代的发展,很多经营者都认为应当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提高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以及企业内部的资金和经营管理的能力,以此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这对于国内整个中小企业大环境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一旦形成行业自律的措施,那么中小企业将摆脱落后民族加工业的商标,向现代企业方向迈出坚实的一部。而同时,这些企业也提出希望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2、政府完善政策帮助中小企业解困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市场混乱,政府需要加强各项政策的完善以帮助市场恢复秩序。同时,应对我国经济中占相当比例的中小企业,也不乏优惠政策。

08年央行对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而09年又对中小金融机构施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而央行和银监会也在08年5月8日联合发布《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允许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机构投资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江浙等地区纷纷推出试点。9月,央行又推出《放贷人条例》以确定民间借贷的合法地位。这些金融改革措施是国家金融市场开放的必然结果,但是也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而发展贷款担保机构也是解决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方面。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状况都相对混乱,自身担保不足,信息不透明,导致银行贷款难;而国内的担保机构管理也相对混乱,资质不足,即便部分担保机构管理结构相对合理,但数量相对较少,且能力较弱,难以承担大量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09年,央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文,要求完善小额贷款担保政策,扩大利率上浮区间和贷款人范围,提高小额贷款的担保贷款额度。与此同时,财政部安排5.1亿元,专门由于中小企业的专项资金。此外中小企业的“再担保融资”也是未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一种方法。

除以上政府已经执行的政策外,中小企业还希望政府能过多关注与其他方面支持:

在这一多想现则的调查中,有64.7%的企业选择了“科技开发资金项目支持”与技术创新支持;41.18%的企业选择了“贷款贴息”;29.41%的企业选择了“品牌培育支持”、“开拓市场支持”。在这一调查中,有58.82%的企业选择了“出台优惠的产业政策”;35.29%的企业选择了“减税”;11.76%的企业选择了“降息”。还有的企业选择“改善企业生存环境”、“减少地方的各种收费”、“实行行业统一税负”等项目希望能得到政府的支持。

3、全方位开拓国内外商品市场,增加消费途径

金融危机引发全球市场萎缩,只是中小企业产品原本的销售渠道受到阻塞。从国内市场来说,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增加了中小企业的成本,致使低价格产品的竞争优势降低甚至消失。对于大多以低廉价格产品为主的中小企业的产品失去原有的市场。而只有少数中小企业品牌产品受到的影响不大。调整市场结构、拓展企业销售渠道,对自身产品的品牌建设以及革新升级是中小企业摆脱当前困境的根本措施。

(1)全面开放市场,尤其是一些非战略性垄断行业的准入。打破国有企业垄断财政投入资金的状况,在国有大型企业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将一定的资金分流给具有一定实力和有自由品牌产品的中小企业,以帮助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的困境。同时,在如大型商场等消费市场,安排一定的优惠措施,引导商场采购和居民消费中小型企业产品,提高中小企业的销路转变。

(2)大减企业销售平台,宣传和推广中小企业产品。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很少具有自身的销售渠道。危机之前,大都依赖于国外经销商的销售,将产品直接提供给经销商在国际市场上销售,而对于大多以外向型企业为主的状况,国内市场的销售网络更不用说。当前国际市场需求惨淡的同时,国内市场虽然经济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总体消费需求却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以及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而大幅提升,因此还有很大空间来吸收和消化部分中小企业的转型。但是对

于国内较少的销售网络来说,为中小企业产品的销售铺垫一个完善的销售网络是十分必要的。而中小企业也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立灵敏的市场信息分析与预测机制,把握市场动态促进各类产品的营销活动,以促进自身产品的销售。

(3)推动有产品或品牌优势的中小企业走出去,到海外开办加工厂。目前随着我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的完善,在人力成本上,仅一个熟练工人的月薪便接近200美元,且不算社会福利、保险等方面,整体人力成本上升,和国外多数地区人力成本差距在逐步缩减。同时,在国内加工生产的产品销售海外,考虑到中小企业产品和品牌的优势并没有多少,所以大多数都是自身承担运输费用,进一步增加了成本。因此,在海外地区直接投资建厂是一个很好的降低成本的方法,而在国外地区投资,一般还可以享受到当地的优惠政策。当然,单独的中小企业实力有限,对外投资风险也比较大,因此可以采用组团的方式,由一家或几家有实力的企业带头,形成团体,以在国外投资设立工业园区、贸易城等方式带动中小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和建设。

4、建设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共享平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念目前已经深深植入在国人的心里。对于中小企业也不例外。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实力较弱,缺乏自身独立开发产品技术和对产品进行产业技术升级的的能力。建设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共享平台,不仅有利于以中小企业为媒介推动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变。

(1)加强对外合作,组建技术联盟。在企业成长中后期或成熟期,企业在技术、资金等方面已经积累的相当的实力,尽管在整个经济体中来说,中小企业仍然相对处于弱势,但是对企业自身来说,这一阶段是相对成熟的。要是企业自身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并利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从模仿性的经营过度转变到以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为主的战略经营上来,创造品牌,以品牌自身的技术优势来保持在同业中的竞争优势。技术联盟是当前技术创新合作的一种主要形式,包括同业间的横向以及上下游企业间纵向的联盟,运用专职研究机构以及高校联盟等方式开发新技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一般在成长期或成熟期前半段都会积累相对丰厚的资本,但个体优势仍然十分薄弱,对于高投入的技术开发来说仍然捉襟见肘,谈年归国技术联盟的合作方式,促使行业内本国企业以团体方式分摊成本开发市场需要的产品,可以再很大程度上降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

(2)建立公共技术共享平台,构建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这一点需要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在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域建立一批公共技术支持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设计、信息、研发、实验、监测、技术推广、后期培训等全方位服务,可以再很大程度上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自身技术水平、降低资源消耗,形成良好的产业循环,在国际市场上保持本国中小企业的产品优势。同时,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也可以通过自身的研发中心向中小企业有选择的开放一些技术,在加强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行业进步。技术的推广需要多点开花,一个企业即便是国际大型财团,在新技术的推广上也需要调动整个市场的主动性。

5、减轻中小企业负担,降低运营成本。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对一个问题很不理解,在负担的程度上,国内企业反而不如国外独资或合资企业的负担轻,政策优惠程度上也是如此。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多数生产或销售的都是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从宏观调控政策上来看,也很难享受到优惠政策。在这一方面,国家应当考虑在政策倾斜度上,适度的向中小企业靠拢,如果在政策或法规上短期内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对中小企业的直接投资给予优惠。在取消不合理的行政收费项目,加强对中小企业用水、用电等日常成本价格的监控等多个方面上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当然,对积极主动通过自身或联合技术共享平台研究行业新技术,有偿或无偿为行业发展开放技术的企业给予税乃至补贴等方面的优惠,一方面可以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乃至营运成本,可以较为明确的调动中小企业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优化中小企业的自身产业结构外还带动了行业的发展。考虑到中小企业的个体数量,我们很容易可以想象到,一旦这一部分的研发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那么在整个经济体中,即使以较低的比率来计算,单位时间周期内研发成功的新技术的数量将是一个客观的数字。这对于规模以上乃至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很有帮助,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6、加快金融市场建设

加快金融市场建设,促进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扩充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这对缓解甚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还停留在银行贷款、民间借贷等方式上。银行借贷之前有提到,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种种因素,贷款难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而民间借贷,一方面利息高,对中小企业目前的自身负担来说,是雪上加霜,而且由于民间借贷的不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甚至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这对解决当前困难,稳定自身经营的中小企业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加速金融市场建设,也成为当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中小企业大多资金并不雄厚,大多属于低成本加工生产企业,因此对机械设备等的依赖性也比较大,虽然可以从银行以所购买的机械设备作抵押贷款,施行负债经营,但是稳定性不足,不利于银行的经营。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自身信用、财务等诸多因素,这一方式可行性不足。因此,我们多考虑一下租赁业务的发展。早前我国商业银行就有开展此项业务,但因为很多因素,最终沉默在历史之中。虽然现在民间经营此类业务的公司也有很多,但是对于整个国家的企业来说,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些不足。一方面这些公司财务优势也并不是很大,很难承担一定数量以上的业务,一方面信用等都很难得到保证。大力发展租赁业务,在降低中小企业起步门卡的同时,也降低了中小企业设备更换升级的资金困难。

四、总结

金融危机虽然已经度过,但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还在,国际市场经济状况依然动荡,在接下来的2010年,经济形势的不可预测性更大,我国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也会愈加明显。但是,这对于处于体制改革当中的我国中小企业也是一次机遇,运用此次危机,顺应市场潮流,强制性转型,减少生产,增加技术积累和储备,这都会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在未来一个经济周期焕发出新的光彩。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需要时刻牢记,虽然会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但是更多的仍然在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中小企业自身必须坚定信心、抓住机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合适的网络营销模式、企业间横向纵向联合,只有采取这些措施,才能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获得生存和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实现危机后的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鄢来雄.2009年一季度经济述评: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N ].中国信息报, 200928.[2]袁莉.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发展刍议[ J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3): 1043.[4] Cordero R.Managing for speed to obsolesce: a survey oftechnique

[ 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1(8): 294.[5]周莉莉.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J ].安徽科技, 2007(11): 35-36.[6]吴群:《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反战环境探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6):43

篇8: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企业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危机,物流企业,影响,利润

从2008年9月份以来,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逐步显现。主要表现为:一是实物量增速回落。2008年11月, 我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 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8.3个百分点;全国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 增速同比回落7.3和7.2个百分点。二是市场影响比较明显。虽然物流业的成本在不断上升, 但由于业务量减少, 企业竞争比较激烈, 造成物流业利润的普遍下降。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我国物流总额同比回落8.1%, 不少物流企业利润下滑幅度达到20%或30%。作为现代产业经济“晴雨表”的物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了巨大冲击, 已让整个物流业感觉到逼人的寒意。通过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 总结我国物流业发展中的问题, 为我国物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策略和建议。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何黎明在第12届中国物流技术与管理发展高级研讨会上介绍, 2008年尽管我国物流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态势, 但已出现趋缓迹象。具体表现在:一是物流实物量增速回落。2008年前三季度, 我国货运周转量回落8.5个百分点, 集装箱吞吐量回落8个百分点;二是物流市场价格下滑。2008年11月公路货物综合运价指数为71.1, 比上月下降了4.6个百分点;三是物流业投资增速趋缓。2008年前三季度, 国内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低近14%, 同比回落5.3%;四是物流企业遇到严重困难。部分地区中小物流企业陷入困境, 开始退出物流市场, 大型物流企业利润普遍下降, 有的已出现严重亏损, 市场面临重新“洗牌”。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逐渐显现, 并从直接服务于外贸的物流相关行业开始, 逐步向国内的生产物流、商贸物流和消费物流领域传导;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向中西部地区扩散。主要表现在:

1. 物流企业业务量下降明显。

金融危机已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2008年世界经济已明显放缓, 下行风险逐步加大, 前景更加不确定, 并且会造成经济不景气的可能性巨大。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2%, 发达经济体经济2009年将下降0.3%, 其中, 美国经济将负增长0.7%, 欧元区两个主要经济体德国和法国将分别负增长0.8%和0.5%。这些都将对我国的物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预计2009年大部分物流企业将会出现明显的业务量下滑, 业务增幅同比下降20%~30%, 六成以上物流企业的业务将出现负增长。

2. 物流企业开始出现亏损和倒闭, 物流企业将面临新一轮重组洗牌。

受金融危机影响, 中国物流企业利润大幅下滑, 四成以上物流企业出现利润下滑, 部分地区中小物流企业陷入困境, 开始退出物流市场。造成中小物流企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有: (1) 受原材料、燃料价格上涨, 劳动力成本上升、市场需求缩减的影响, 中小物流企业的“内忧”早已凸显; (2) 物流市场需求锐减、行业总体效益增势趋缓物流企业利润普遍下降, 有的已出现严重亏损, 部分中小物流企业陷入困境; (3) 中小物流企业“散、乱、小”的现状是导致在金融危机中陷入困境的根源。据统计, 中国物流企业中95%为中小型企业, 利润低、收入不稳定, 大部分企业物流系统效率低, 物流成本高, 基础设施配套性、兼容性差, 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 标准化建设滞后, 信息化建设不健全等, 严重制约企业的快速配送和生产, 并影响服务水平的提高, 从而最终成为中小物流企业提高利润和竞争力水平的障碍。而国外的物流企业巨头则凭借资本优势, 加快网络布局, 抢占核心城市和高端市场, 这也使得国内中小物流企业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 这些因素都将使物流企业竞争加剧, 从而引起物流行业新一轮的重组洗牌。

3. 物流企业资金压力增大, 不良影响在逐步扩散。

由于人民币升值、国家货币政策从紧、企业利润下降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很多物流企业出现发展资金不足、流动资金困难、利息成本增大等问题。同时由于出口业务的下降, 给物流业也带来影响。预计在2009年第二季度, 世界经济下滑对国内物流业的影响开始加大, 并给我国物流业带来重重困难。

二、危机下物流企业的自救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物流业的发展, 2008年12月2日,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主持召开座谈会, 就当前金融危机对流通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听取有关省市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向国务院领导同志反映了当前的困难, 并提出9条建议, 部分建议已被国务院采纳。面对困难, 物流企业要采取措施, 积极应对:

1. 加强管理。

健全完善和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鼓励员工加强学习。提升员工的业务技巧, 提高工作效率和综合素质, 提高管理水平。充分挖潜和发挥企业管理功能, 开源节流、控制费用、压缩开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综合提高物流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以降低物流业务减少带来的冲击。

2. 诚信经营, 做好后续服务工作。

物流企业属于服务行业, 要以诚为本, 信誉第一。诚实做人, 诚信办事, 诚心待客, 诚心对待合作伙伴, 诚心对待员工, 诚心给客户结账。树立服务创造价值的观念, 提倡微笑服务, 热情服务, 文明服务。以公司的诚心, 换取客户的欢心, 取得更多的回头客。

3. 优化物流供应链。

长期以来, 我国物流企业走的是粗放发展路线, 以低成本为核心战略。近年来, 随着原材料、能源、物价、人工成本不断上升, 使物流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事实证明:以信息化为基础的企业间物流供应链已成为物流企业新的利润源, 物流供应链信息化将给物流企业带来新的商机。

4. 全面分析市场走势, 加快从传统物流企业向综合型物流企业转型。

物流企业要根据目前的形势, 结合自身优势, 调整经营思路。积极地进行业务扩充整合, 通过更专业化、更精细的服务使企业从“服务企业”向“服务产业”升级转型。从供应商到生产商, 再到市场, 将贯穿这一产业链条各环节的物流服务整体打包, 通过整体整合实现成本最低化和效率最大化, 这种模式将会使很多产业链条中的客户受益。因此, 物流企业要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的市场定位, 形成符合市场需要的经营特色。只有这样物流企业才能赢得竞争力, 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使企业度过目前的危机。

5. 深化战略合作。

在当前困难时期, 客户企业的困难, 要大于物流企业。物流企业要适当牺牲眼前利益, 主动为客户排忧解难, 稳住战略客户。要加强与制造企业、流通企业、金融企业和相关物流企业的合作, 抱团取暖, 共克时艰。

三、物流企业面临新契机

金融危机对物流的影响, 从另外的一个角度, 也可能是一个机会。我国的物流企业要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 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应该是国内需求, 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国内市场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物流基础设施和高效的物流服务的支持, 这对物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提出拉动内需10条措施, 推出了4万亿的刺激经济方案, 并且物流业也入选了我国的10大产业振兴规划, 这些都将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新契机。我们要认真分析内需市场的特点, 深入了解客户需求, 有针对性地开发物流服务项目, 积极引导内需市场的成熟。随着我国产业转移进入新阶段, 广大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物流企业要抓住有利时机, 通过自建或并购等手段, 实现低成本战略扩张。

我国的物流企业要提升自身的物流服务能力, 需求的减弱加剧了物流市场的竞争, 为行业的优胜劣汰、资源重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些有实力、运作规范、勇于创新的物流企业将在这一轮竞争中被优选出来, 获得快速发展。目前, 虽然深圳的大部分物流企业的业务出现下滑, 但有一家供应链企业却实现了300%的增长速度,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800多万元。这家企业除了具备较强的实力外, 在服务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物流企业要增强服务创新能力, 把创新内化到企业文化中, 加强模式创新、业务创新、技术创新, 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 不断提升物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在中国所有企业普遍遇冷的情况下我国冷链物流却在当中看到了商机。从冷链物流企业来看此次的金融风暴对于我国物流业更多的是一次机遇。金融风暴到现在为止影响的只是出口企业和生产企业, 这虽然会对我国的物流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是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种机遇。由于我国物流业包括冷链物流业还处于发展初期, 当前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对冷链物流内部的调整。提高我国冷链物流技术, 做好中小型企业从传统化冷链物流转向现代化物流。

四、结束语

上一篇:庆元旦活动小学生作文下一篇:砚山县人民医院消防安全工作自查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