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中的十大问题及修改建议

2024-04-29

劳动合同法中的十大问题及修改建议(共7篇)

篇1:劳动合同法中的十大问题及修改建议

上述所指出的“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关系即劳动合同法是否能够容纳集体合同的内容,这就是一个明显的法理问题。只有从法理学上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对此有正确的规定。很显然,按照现在的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的规定,立法者实际上是把集体合同当作劳动合同的一种形式即社会上常说的“集体劳动合同”来理解了。这显然是错误的`。集体合同强调的是劳动者一方与用人单位共同确定本单位的“劳动标准”问题,――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工作时间、职工培训、劳动安全、社会保险等等,这些无不是劳动标准问题。集体合同制度的确立,首先是职工和用人单位共决劳动标准的权利,突出的是全体职工参与管理的作用,是用人单位管理制度形式之一。劳动合同则与之不同,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其内容是明确双方的劳动权利和义务。另外,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在法律体系中的层级是不同的,理论上讲,集体合同的层级是高于劳动合同的,那么,以下级层次的法律包容上级法律,显然也是不合逻辑的。类似的问题还有关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方面的规定,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专门设置了一条:“国家采取措施,逐步实现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随劳动者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问题,属于社会保险法或社会保障法的内容,这样的内容在劳动合同法中做出一个趋向性的规定,其实际意义令人置疑。而这项规定也不符合法理逻辑。修改建议:劳动合同法中不宜规定其他领域的事项。

再者就是劳动合同法与其上位法即劳动法的关系问题。作为下位法的劳动合同法,必须严格按照上位法的原则制定即不能有悖于上位法,否则即是法理之大忌。从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中看,有悖于上位法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开宗明义:“为了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制定本法。”由此可见,劳动合同法必须与劳动法所规定的内容一致,尤其是强调“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个立法宗旨,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内容就必须等于或大于劳动法关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规定,绝对不可以小于劳动法关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规定即不能对劳动法关于劳动者合法权益之规定做缩小性的规定。然而,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似乎并非秉承了这个基本的法律原则。

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中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且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用人单位即可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而劳动法则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方可以解除与该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劳动法规定的是一种递进的关系即该劳动者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用人单位须另行安排更合适工作,如果该职工仍然不能完成工作要求,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也是工会方面在劳动法立法的过程中积极争取来的对职工的一点保护。劳动法草案原稿规定的是“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即可以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那么,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却把这项争取来的职工的一点保护擅自改变为“且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答成一致的”,这样的规定,显然是无任何对职工保护意义的。医疗期满后的职工,一般是身体处于恢复或康复的过程中,可能就会出现不能胜任原工作的情况,由此,需要变更劳动合同规定的工作岗位,那么,只要用人单位不同意这种变更,便可以简单地解除与该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类似缩小了劳动法关于职工合法权益规定的条款,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中还有一些,如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问题的规定:“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动议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可以支付补偿。而劳动法则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即有支付劳动者补偿的义务。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把此做了缩小解释即:只规定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同意解除的,用人单位方支付补偿;而对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同意的,用人单位也须向劳动者支付补偿。显然,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无形中就剥夺了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合同获得补偿的权益,这是不利于劳动力流动的规定。可见,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没有严格遵循其上位法即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也不符合本法的立法宗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修改建议:审议劳动合同法应当深入透彻地弄清楚相关的理论法学理论,使本法更加完善,严格遵照劳动法相关规定。

三、概念使用问题

如果我们稍微用专业一点的视角去研读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就不难发现,全篇有多处使用概念不统一的问题。本文不能穷尽之仅例举个别以示之。

“劳动者”这个概念,在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中出现的频率算是最高的了,但是,这个概念却是有多处不同的用法。劳动合同二次审议稿有时候用做“新招用的劳动者”,有时候用做“人员”,还有的时候用做“职工”。劳动者这个概念,严格地说,是指那些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且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公民。这样的公民约定俗成被统一称作“职工”,近年来把“职工”称作“员工”的也越来越多了。修改建议:无论怎样的定位这个概念,在一部法律文件中,概念使用应当是统一的。

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规定:“用人单位未在办理用工手续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待遇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待遇应当按照企业的或者行业的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实行同工同酬。”这里首先用了“与劳动者约定的待遇不明确的”,再用了“新招用的劳动者”,最后又用了“应当对劳动者实行同工同酬”。这一句话中用了三个劳动者的概念,这三个劳动者是不是指同一个人呢?如果是,就应当用统一的概念表述。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又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那么,这里所称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人员”与其他地方所用的“劳动者”这个概念是什么关系,这些人员是不是劳动者呢?如果不是或有必要加以区别的话,那就应当做出说明。修改建议:其实这里只用“劳动者”就完全可以把问题表达清楚了,或者干脆都用“新招用的劳动者”这个概念有是指责的。无论怎样表述,概念运用应当一致。

还有,“职工代表”这个概念,在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中所表达的是不同的含义却不加解释,由此势必造成执行中出现问题。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这里所称“职工代表”是指哪些人呢?是职工代表大会的“职工代表”,还是指职工临时选举出来的“职工代表”或者是不是还有其他形式产生的“职工代表”?如果仅仅从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的这个规定而言,这里所称的“职工代表”既不是为签订集体合同而进行集体协商的职工代表团之“职工代表”,因为有关集体合同之平等协商在第五章中是有专门的规定;更不是职工代表大会中的那些“职工代表”,因为从此规定中,看不出这些实操的内容与职工代表大会有什么关系。修改建议:说明这些职工代表的身份,或将其归为集体协商的内容,也不妨归为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职工代表;因为这里所说的都是集体合同或职工代表大会的内容。

再说一个“平等协商”这个概念。平等协商在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中用法也是不尽相同的。第一次用是在总则中关于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的内容中:“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这个“平等协商”究竟是什么含义呢?通观我国的劳动法律,平等协商只有一个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条规定的:劳动者为维护其合法权益有权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协商。在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中关于集体合同的规定中再次用了“平等协商”这个概念:“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那么,这里的“平等协商”与制定规章制度的“平等协商”是怎样的关系,其含义是不是一致的呢?如果是一致的则严重违反了其上位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因为按照劳动法的规定,签订集体合同遵行的是“集体协商”的程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集体合同规定》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以及确定专项事宜,应当采取集体协商的方式。集体协商主要采取协商会议形式。”综上所述,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使用“平等协商”这个概念或是有特别的含义,或是概念使用与其上位法不一致甚至有违反上位法的嫌疑。从条文本身,看不出来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使用“平等协商”这个概念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修改建议:将制定规章制度与的内容纳入到集体合同制度,平等协商改为集体协商;或将其纳入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中去,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确定而舍弃平等协商。

还有一些看似不大的问题,如:续订、解除劳动合同中的相关规定,忽尔用“满十年”,忽尔用“十年以上的”;忽如用“满十年”,忽尔又用“不足五年”等等不一而足。修改建议:在一部法律文件当中,类似的概念一定是统一的,或统一用做“满”若干年和“不满”若干年,或用“超过”若干年和“不到”若干年,或用若干年“以上”,若干年“以下”,――这样一致的表述比较合适。

四、文字语句问题

我们不得不说,文字语句的问题是最多的,无论是在劳动合同草案一次审议稿还是二次审议稿中,可以说随处都是。这类的问题表现为指代不明、语法不通、逻辑不清等等,以至于不知所云。

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这条的问题似乎特别多,前边我们有多次次引用过了,这里又不得不再次引用。请看:用人单位“制定、修改或决定”和最后的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这里的“决定”和“确定”是什么关系呢?既然是已经决定了的还怎样予以“确定”呢?如果说“确定”是最终的结果的话,那么,制定规章制度究竟是用人单位单方的管理权,还是用人单位与工会或者职工的“共决权”?这里还有一个程序上的规定即这些规章制度“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既然是职工代表大会提出方案,那么,制定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主动权究竟是在用人单位管理层还是在“职工代表大会”?再进一步分析,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之规定,职工代表大会是职工参与用人单位管理的权力机构,权力机构讨论提出的“方案和意见”,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可以与用人单位单方协商予以“确定”吗?――所谓协商即妥协,如果是这样“确定”的话,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就岂不凌驾于职工代表大会之上了,――这是违反现行法律的行为。如果不能简单地由此“确定”的话,那么,是不是还要把协商的结果再次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呢?如果是这样的话,用人单位究竟要开多少次职工代表大会?!修改建议:参见前述观点。

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中对劳动合同的期限类型做了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三种。”这里的“三种”究竟有怎样深刻的含义呢?前边本来就是采用例举句式表述的,最后又说明“三种”,除了表达强调劳动合同期限只能有三种,也就读不出来更深刻的含义了。这样的语句除其不够通畅缺乏美感,还将造成执行方面的问题。一个“三种”就把劳动合同期限形式限制死了,没有为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鲜活形式预留空间。事实上过分强调“三种”是没有任何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前边既然列举式表述了三种,那么,根本就没有必要再强调“三种”了。修改建议:将“三种”改为直述即劳动合同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等形式。

关于劳动合同期限还有一个问题即在无固定期限和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款中都有这样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或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在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条款中就没有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字样,只是这样表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签订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这样的表述给人的误导就是,签订无固定期限或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就可以不需要“协商一致”而由用人单位单方决定。后边还有规定“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提供”。把这两处的规定结合起来看,用人单位单方决定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者被动接受的意味就更加浓重了。显然,劳动合同法的本意不是这样的。任何形式的劳动合同,都必须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才可以成立。修改建议:或取消前边两种形式中的“协商一致”之规定,因为“协商一致”是签订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前边已经明确规定过了。

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采纳了我们的观点将一次审议稿中劳动合同撤销删除了,但是仍然保留了禁止签订显失公平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规定:“劳动合同中禁止约定用人单位免除自己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条款”。此表述显然缺失了主语。当然我们能够将其理解为是主语省略。省略主语的目的是为的表达得更加精练准确,而其中约定“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责任则显得没有遵行“语言经济”的原则。“禁止约定免除用人单位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条款”,这样的表述完全可以精练而准确表达出法律用意。我们不禁要问的是,这条规定是不是有悖于法律平等的原则。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免除劳动者的责任而排除用人单位的权利的条款,这是允许的行为吗?无论哪一种情况均属于“显失公平”条款,依照合同的基本原则,显失公平的即为无效的。修改建议:补足主语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权利和义务对等即禁止免除一方的责任而排除另一方方的权利行为。

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中使用了“劳动报酬”、“工资”等用词。劳动报酬是什么含义,工资又是什么含义,需要界定清楚。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中使用的这些词,是没有弄清楚其确切含义而混用的。还有“加班”这个用词。加班,在生活中其含义是众所周知的。可是,在我国劳动法中却没有这个概念。修改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中,只有“延长工时”的概念,劳动合同法中如果要规定“加班”这个概念,就需要作出特别的界定,否则就难以与劳动法衔接。如果这个“加班”与劳动法的“延长工时”是一致的,那么用词上就必须与劳动法相同;否则并将在操作中产生歧义。

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规定:“在试用期中,除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这款的表述是分为了两个独立的句子。那么,其欲表达的意思究竟是用人单位可以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还是不可以解除啊?按照前句的规定,非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则用人单位一概不可以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但是,如果按照后一句的规定则用人单位只需向劳动者说明理由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了。这样的法律在实践中简直是令人啼笑皆非。修改建议:删除后一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把此条列入用人单位无过错单方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款项当中去即可。

五、与工会相关的问题

直接规定涉及工会的条款,在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中占近十分之一。工会之特殊的社会角色决定其在劳动合同或说在劳动关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中关于涉及工会的一些规定,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工会”,大而化之地把工会委员会或工会方面的代表笼统地称之为“工会”。

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在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应当听取工会、用人单位以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这里的工会究竟是指谁呢?是工会主席、工会代表、工会委员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还是全体工会会员?当然,其实其他法律也有这样的问题。所谓工会,按照法律和工会章程的规定即“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由此说来,工会指的是全体会员。那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听取工会意见”,是不是指要听取全体会员的意见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非会员劳动者的话语权是不是也要体现出来呢?修改建议:按照工会法、工会章程等相关规范性文件的精神,这里的工会应当表述为工会委员会,因为工会委员会是工会核心的“权力”机构;或者可以表述为“工会方面”或“工会代表”。

另外一个问题即是“听取”工会意见。这个“听取”一词是有两个含义的即“听”和“取”。劳动合同法究竟想表达的是“听”的含义还是“取”的含义呢,或者是两者皆有之?。如果是两者皆有,则无话可说。那么,对于“听取”者而言,则必须履行法定的义务,对工会方面的意见务须言听计从。笔者揣度,劳动合同法似乎没有这样的意思。修改建议:如果仅仅是“听”这单层含义的话,那么,劳动合同中的表述应当换词。莫若“征求”或“征询”来得确切。

我们再来谈谈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中规定:“工会组织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一个小问题是“工会组织”这个用词。工会本来就是个“组织”,这里用四个字表述工会显然不符合“语言经济”原则,另外,全篇通用“工会”这个词,独有这里用“工会组织”,既没有特别的含义,也显得不协调。修改建议:统一用“工会”一词。

笔者更要指出的问题是“应当”这个用词。众所周知,在法律理论上,“应当”是义务性的条款。按照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的这样的规定,工会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是法定的“义务”,换言之,如果工会没有帮助、指导就是法律上的“不作为”之行为。不作为依法须承担责任的。尽人皆知,帮助之行为非强制性的道义行为,劳动合同法如此做“义务”性的规定,与常理亦不符。何况,作为工会委员会这样的一个组织机构或者是极少的工会干部,尽其浑身解数有无法履行这样的义务:劳动合同法一旦实施,工会即是“违法者”,在劫难逃。工会内部有很多个层级,帮助、指导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需要规定由哪一层级的工会实施。修改建议:明确工会的行为层级,或将“应当”改为“有权”,或干脆取消“应当”这个词,平铺直叙为“工会帮助、指导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关于涉及工会的内容还有一条规定值得慎重。()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规定:“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按照劳动合同法二次审议稿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与其他用人单位是一样的用人单位,既然如此,劳务派遣的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存在法定的劳动关系并签订劳动合同,因此,被派遣的劳动者理所应当地在劳务派遣单位组织或参加工会。如果赋予被派遣的劳动者在用工单位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那么,势必在用工单位形成两个工会即用工单位既有的劳动者组成的工会和被派遣的劳动者组成的工会。这两个工会的会员因其劳动关系的身份不同、工资关系不同和诉求的不同,将难以共同开展活动。一个用人单位两个工会的局面,将使工会工作处于尴尬的境地,用人单位也很难实施相应的管理,甚至可能造成在同一个单位的两种身份的劳动者的对立。修改建议:明确赋予派遣单位的劳动者在其劳动关系或工资关系所在单位组织或参加工会。

结束语

劳动合同法涉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大,建议各方面认真研究,在对劳动法学理论及劳动关系实际情况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劳动合同法草案,切忌“行政权力”立法的倾向。笔者认为,劳动合同法草案中问题不少,如果实施这样的法律,将对我国劳动关系有极大的方面影响,因此,不易匆忙出台。

篇2:劳动合同法中的十大问题及修改建议

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着力解决当前劳务派遣无序发展、滥用劳务派遣的突出问题,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劳动合同法》,进一步严格规范劳务派遣,切实维护广大劳务派遣职工的合法权益。建议作出如下具体修改:

一、建议对“三性”岗位作明确界定。分别表述为:临时性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工作岗位。辅助性岗位是指为用工单位主营业务提供服务年限不超过两年的相关岗位。替代性岗位是指用工单位劳动者因享受法定假期或法定权利暂时空出的岗位。

二、建议规定“用工单位应将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两年的劳务派遣工转为劳动合同制职工。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工直接的劳动合同一经订立,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相应终止”。

三、鉴于劳动者收入包含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及其他福利。建议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用工单位劳动者“同工同酬同待遇”的权利。

四、针对目前存在的劳务派遣工民主政治等权利得不到很好保障的情况,建议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劳动合同法》为建立规范、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提

劳动合同制职工同样的学习培训、奖励晋升、民主政治等权利”。

五、为保障被派遣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性,建议明确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遵守劳动合同法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与符合法定条件的劳务派遣职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篇3:劳动合同法中的十大问题及修改建议

一、《劳动合同法》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 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参差不齐。

大中型企业劳动用工制度规范, 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 工资支付和社保缴纳基本实现了按时、足额、规范的要求;建筑、餐饮、酒店、服务等员工流动性强的行业以及中小型民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 有些劳动合同流于形式, 没有实际的约束力。工资支付以及社保缴纳在规范性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这部分企业认为签订劳动合同会增加企业的法律责任和人工成本, 签订劳动合同的积极性不高。

2. 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突出。

一方面, 建筑行业非法转包的问题非常普遍, 多数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不明确, 工资拖欠问题一旦发生, 很难解决。另一方面, 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 维权意识薄弱。一些企业、包工头只与农民工口头约定施工内容以及薪水标准, 当工资拖欠问题发生时, 农民工举证困难, 无法维护自身权益。

3. 劳务派遣配套政策不完善, 监管难度大。

劳务派遣相关法律条款缺少可操作的实施细则。一些企业利用法律漏洞规避责任, 以劳务外包、项目承揽的形式使用劳务派遣工, 以劳务派遣的形式使用长期工, 造成劳动者权益的损害。对劳务派遣机构监管的配套政策不到位, 约束力不强, 给许可监管造成了困难。

4.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量薄弱。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任务重、人员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外服务场所场地、设施有待完善, 执法检查经费、车辆得不到有效保障。有些地方将低廉劳动力成本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 对劳动者权益重视不够, 增加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难度。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1.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将《劳动合同法》宣传普及纳入“七五”普法规划。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介开展《劳动合同法》专题宣传, 逐步扩展法律宣传的覆盖范围。针对用人单位、劳动者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组织举办相关的法律培训, 帮助、引导用人单位运用法律规范劳动关系, 解决劳资纠纷。继续推进以宣传为先导的服务型执法以及仲裁员联系企业制度, 逐步提高各类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 增强规范用工的自觉性。

2. 切实加强基层劳动保障监察、仲裁机构建设。

增加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人员编制, 以缓解执法机构力量薄弱的现状, 并将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步改善基层机构对外服务的场地、设施。进一步整合基层机构的工作职能, 优化服务项目, 推广便民措施。对执法、仲裁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针对实际问题、典型案件, 组织开展相关的学习、研讨, 增强工作人员的法律实务能力和办案水平。

3. 进一步推进部门协作。

针对在农民工工资拖欠、劳务派遣机构监管、违法案件查处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加强领导, 推进部门协作。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对重点工作、难点问题统一研究、部署。通过部门协作加大执法力度, 促进《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4. 充分发挥“红黑榜”平台作用。

篇4:债权规定的相关问题及修改建议

关键词:民法典 民法总则 债权 不当得利 无因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下文简称《民总草案》)在第五章“民事权利”中规定了债权。该规定对现行法有所改进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条文设置与条文内容等方面。笔者将在分析条文设置问题的基础上,重点论述在现有规定模式下如何妥善设置法律条文及其规范内容以保持债权体系的内部逻辑一致。

一、《民总草案》对债权规制的“1+2模式”

《民总草案》用三个条文规制债权,第105条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第1款)和债的发生原因与标的(第2款),第106条规定了无因管理,第107条规定了不当得利。在上述三个条文中,第105条是关于债权的一般条款,第106条与第107条为具体债因。《民总草案》对债权的规制体例是由一条一般条款和两种具体债因构成,可称之为“1+2模式”。

“1+2模式”沿袭了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下文简称2002年《民法典草案》) 〔1 〕中的债权规制体例。2002年《民法典草案》债权规制包括债权的一般条款(第86条)与无因管理(第87条)、不当得利(第88条)。所不同的是,《民总草案》第105条第2款后段增加了关于“债之标的”的规定,将债权规定为“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一定行为的权利”。“1+2模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两点:第一,在条文设置方面,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是否可以设置在民法总则民事权利一章;第二,在条文内容方面,一般条款的内容设置是否合理,对于具体债因的规定是否合适。

二、“1+2模式”引发的民法典体例设置问题

(一)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不应放入民法总则

在我国起草民法典的过程中,立法者对于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条文的位置安排一直很“头疼”。立法者“先是试着把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两项制度放在‘合同编中,取名‘其他债权;后又把这两项制度各以一个条文民法典总则‘民事权利一章。这种安排总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 〔2 〕出现这种选择困难的原因在于,大陆法系的立法例多将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与合同、侵权行为并列规定于民法典的债编之中。〔3 〕由于不当得利或无因管理不可能成为民法典的独立分编,〔4 〕符合常理的做法是将它们规定在债法总则中。

《民总草案》“1+2模式”决定了我国未来的民法典很有可能不再设置债法总则。〔5 〕其原因在于,《民总草案》“1+2模式”已经具体规定了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的基本条款,若再行设置“债编总则”,其中如何规定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即成问题。根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的说明》(下文简称《民总草案说明》),“民法典将由总则编和各分编(目前考虑分为合同编、物权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等)组成”,未来的民法典显然没有编纂“债编总则”的安排。或许有观点认为,民法典各分编的设置仅是“目前考虑”,而且在列举各分编后加了“等”字,说明目前分编的设置计划存在开放性,立法者似乎预留了讨论的空间。但设置“债编总则”即意味着民法典将设置债编,如此《民总草案说明》分编体例中合同编、侵权责任编仅可作为债编中债务关系的具体类型存在,在体例上并不能与物权编、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并列,这无疑将较大改动《民总草案说明》计划的民法典编纂体例。而且,即便设置债法总则,如何平衡《民总草案》现有“1+2模式”与债法总则内容设置上的张力也成问题。〔6 〕由于我国未来民法典存在不设债编及债法总则的巨大可能,分编的编纂只能是独立设置的合同编、侵权编,这一法典体例使得立法者只好将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放在《民总草案》“权利”一章加以规定。

但《民总草案》民事权利一章规定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并不妥适。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皆因违背法律上规定的一般义务而设定,遭受损害的人因此享有请求给付的权利。〔7 〕其性质是法定之债,〔8 〕属于债因并非民事权利。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等债务关系虽然更多地是从债权人的角度描述的,即债权人应当能够向债务人请求给付,债法因此称之为债权。但从相反角度看,与债权对应的还是债务人的义务。〔9 〕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作为“债务关系” 〔10 〕只是债发生的原因,仅可作为债权(包括债务)产生的根据,其本身并非民事权利。

(二)“1+2模式”忽略了其他债因

“1+2模式”仅具体规定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却忽略了其他债因,在条文设置上存在欠缺。《民总草案》第105条第2款所规定的债因包括合同、单方允诺、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民总草案》仅单列第106条规定无因管理和第107条规定不当得利,并未设置条文具体规定合同、单方允诺、侵权行为等债因,在体例上有失对称之美感。

首先,“1+2模式”并未设置条文具体规定合同和侵权行为。如此规定的原因应该是未来民法典合同编、侵权编可以规制合同、侵权行为所引发的债务关系,因此无需在总则中予以规定。即便如此,亦应考虑在债权一般条款下设置相应的“引致条款”。梁慧星主持的“债权总则编建议稿”第675条已经注意到此点并作出相应规定:“债因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单方允诺或者法律规定的特别规定发生。因合同发生的债,适用本法合同编的规定。因侵权行为发生的债,适用本法侵权行为编的规定。”

其次,“1+2模式”并未单独设置“单方允诺”条文。“单方允诺”独立作为债因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下文简称《民法通则》)第84条的增补,它是不同于合同的一种单方法律行为,作为新的债因应在105条之后专设独立条文予以规定。

三、“1+2模式”下债权一般条款的规定仍有不足

《民总草案》第105条是关于债权的一般规定,该条与2002年《民法典草案》第86条相比,其第2款增加了“债权标的”内容。尽管如此,该条第2款无论在层次结构还是在内容设计上都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一)调整第2款层次安排

第105条第2款的内容是:“债权是因合同、单方允诺、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一定行为的权利。”该款首先规定了债的发生原因,然后规定了债的标的,这一层次安排不利于条文规范内容的明晰,容易造成理解债权的困难。

一般来说,对于民事权利的规定应首先对权利内容做出界定,然后再规定权利的具体形态或者产生原因。《民总草案》第103条对物权的规定即是如此,〔11 〕该条第2款首先规定了物权的内涵,然后列举了物权的种类。这一层次安排在逻辑上更为顺畅,符合一般人的认知习惯。第105条作为债权的一般规定,应该先对债权做出界定,然后再规定债因的存在形态,这样才能将各种债的发生原因包含于债的概念之下。不同债的发生原因构成债的共同因素。在不明确债权(标的)为何的情况下,民法典不能苛求私法主体对其所列举的具体债因完全理解。基于如上理由,可把第105条第2款的层次调整为:债权是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得因合同、单方允诺、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而产生。

(二)增设单方允诺条文

第105条第2款中新增加了“单方允诺”这一债因,但并没有获得梁慧星等学者的赞同。梁先生认为,按照民法原理和立法例,作为债务关系发生原因的“单方允诺”即“悬赏广告”。虽然我国民法理论和实务界对悬赏广告的性质存在单方行为说与契约(合同)说的争论,但最高人民法院明确采纳了悬赏广告契约说。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债编亦将悬赏广告明定为契约。他因此建议,为免导致立法、理论和实务的混乱,应尊重最高人民法院的既定立场,删除作为债权发生原因的“单方允诺”。〔12 〕

但是将“单方允诺”规定为独立的债因,可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民法通则》第84条对于债的定义的缺陷。《民法通则》第84条只规定合同或者法律规定可以引发债,却忽略了单独行为作为债因的事实。〔13 〕在立法例上,《意大利民法典》债编第4章明确规定“单方允诺”(共5个条文),将其作为与契约、不当得利等并列的债因加以规定。〔14 〕《德国民法典》将悬赏广告作为独立一节(第11节)规定在第8章“各种债务关系”中,与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及各类合同之债并列。〔15 〕尽管“单方允诺”的通常形态包括悬赏广告、设立幸运奖和遗赠等,〔16 〕但我国的法释义学对悬赏广告的性质理解仍存在争议。〔17 〕若采合同说则单方允诺在内容上更为单薄,难以构成民法典的一个独立分编。因此,若保留“单方允诺”作为一个独立债因,应如不当得利或者无因管理一样在民法总则单列一个条文加以界定,如此即改现有的“1+2模式”为“1+3模式”。

(三)反思债因规定

用一个条文集中规定债因的做法,在立法例上为《俄罗斯联邦民法典》所采,其第307条第2款规定:“债因合同、侵权以及本法规定的其他根据而产生。”而典型的大陆法系立法例,如《德国民法典》债编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债编则无类似规定。有学者认为第105条规定债因的原因是,“我国民法理论一直倡导债的发生原因之抽象化及类型化”,因此需要对“债的发生原因做出概括性规定”。〔18 〕但这一理由并不充分,原因在于,对于债因的抽象是释义学上任务,民法典的任务是保护债权,而非限定债权的发生原因。与物权法不同,债法中并不无类型强制。〔19 〕债是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信用的基础上产生的特殊关系,“在私法自治的框架内,当事人得自由改变、结合、混合法律已经规定的类型,创造法律完全没有规定的类型”,〔20 〕因此集中列举债因的意义不大。更为可取的立法设计应是,在债权一般条款中增加债权的一般规范内容以指导未类型化的债务关系。

(四)改“一定行为”为“给付”

依第105条第2款规定,债权是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一定行为”的权利,这一称谓似乎借鉴了《俄罗斯民法典》第307条第1款“特定行为”概念。〔21 〕“一定行为”在民法释义学上即“给付”。“给付,即债之标的,是指债之关系上特定人之间可以请求的特定行为,不作为也可以为给付,且不局限于财产价格。” 〔22 〕之所以称为“给付”,是因为“债权人和债务人共同的利益(即债权债务)负载的都是特定行为,因此,这一利益的‘对象就是特定行为。……我国学者为显示债的动态价值,将其(债的标的,引者注)意译为给付”。〔23 〕目前,“给付”概念已被我国法释义学和司法实践普遍接受,〔24 〕是债法的核心范畴和基础支撑。给付概念可以涵盖交付财物、支付金钱、移转权利、提供劳务等债务人应为的各种特定行为。《民法通则》第84条并未使用“给付”概念,其内容是,“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这一规定以“‘义务取代‘给付有以上位阶概念取代下位阶概念之嫌;以‘履行取代给付(《民法通则》第88条、《合同法》第60条以下),不仅体现不出债的关系内容,而且会失去给付本身所具有的含义,导致无从确立作为债法体系核心的债之关系”,〔25 〕缺陷较为明显。改“一定行为”为“给付”也可以获得国外立法例支持。比如,《德国民法典》第241条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199条即规定债权人有权“向债务人请求给付”;在债法改革后,《法国民法典》第1163条也采纳了“给付”的概念,即,“债务以现在或未来的给付为其标的。这一给付应当是可能的,并且是确定或者可以确定的。如果给付的内容可以从合同或者交易习惯以及双方过往的关系中推出而不需要求助于当事人之间新的合意,则该给付便可认为是可以确定。” 〔26 〕

可见,将“一定行为”改为“给付”更符合立法用语规范性与严谨性的要求,由此建议将105条的内容修改为:“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给付的权利,得因合同、单方允诺、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而产生。”

四、“1+2模式”导致不当得利规制内容不足

《民总草案》第107条规定了不当得利基本构成,是不当得利制度的一般条款。就条文内容来讲,《民总草案》第107条是我国《民法通则》第92条的照搬,其条文设计并未注意到《民法通则》颁布以来的立法进步和司法实践经验总结,其规范内容过于单薄。〔27 〕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第107条应规定不当得利的返还标的

在《民法通则》实施后,为了进一步规范不当得利返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下文简称《民通意见》)第131条对于不当得利的返还标的做出补充规定:“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民总草案》第107条显然没有吸收这一成果,在此特呼吁我国立法者应重视《民法通则》实施三十年来所取得的立法和司法成就,〔28 〕在此的基础上设计出科学适当的不当得利条文。

(二)第107条应规定不当得利的返还范围

我国学界对不当得利的研究一直聚焦于不当得利的基本构成,而忽略了对返还范围问题的相关探讨。〔29 〕与此相应,深受学理影响的司法实践亦未发展出相应的案例体系。王泽鉴先生曾评价道:“关于不当得利的研究,向来偏重构成要件,而忽略其法律效果。实务上关于不当得利请求权构成要件的判例数以百计,涵盖面甚广,关于法律效果的判例判决,仅数则而已。” 〔30 〕这一情况在我国内地同样存在。得利返还主要包括返还标的确定和返还范围确定两部分内容。《民通意见》第131条虽然对返还标的已经规定,但并未规制返还范围。得利返还范围意指得利人返还数额的确定,其是否返还应因得利人的善意、恶意而有区别,尤其是得利不存在时如何返还在立法上亦应有所反映。〔31 〕《民法通则》颁布以来的司法实践和法释义学通说已经承认第92条对此问题存在漏洞。〔32 〕既然《民总草案》第107条是对其全面照搬,该漏洞显然无从避免,该条款的现有内容因此亦难以胜任对返还范围的规范,亟待补充完善。

作为不当得利的法律效果,得利返还是涉及不当得利功能定位及内在精神的重大问题。首先,由于不当得利制度的功能在于取除得利人所受不当利益,而非对债权人的损害赔偿,〔33 〕不当得利的返还因此不应超过债权人所受损失,得利返还的标的一般应以“得利和以该得利所获的利益”为限。其次,返还标的不因得利人主观状态而有不同;但得利返还范围却因得利人主观状态而有不同。依据不当得利返还的基本精神——“善意得利人保护原则”,“善意”得利人在“得利丧失”的情况下,可排除得利丧失部分的返还责任,仅以“现存利益”为限负返还责任;〔34 〕与此不同,“恶意”得利人一般不可主张扣除“得利丧失”,发生损害时,还应赔偿损害。

基此,第107条应增加两款内容,具体内容拟定如下: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所得利益和以该得利所获的利益。返还不能的,应补偿价额。得利人不知得利没有合法根据的,返还责任因得利丧失或因得利所受损害而免除。得利人知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的,返还责任不可免除;发生损害的,应负赔偿责任。

结语

《民总草案》对债权规定采用了“1+2模式”,该模式将本不属于民法总则内容的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设置在民法总则权利部分,导致了民法典体例设置的不当。即便坚持“1+2模式”,该模式亦未作到自身逻辑一致,而是忽略了对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以外的其他债因(尤其是单方允诺)的具体规定,且该模式下债权一般条款的规定亦有不足。《民法总则》因此应优化该款对债因的规定,调整第105条第2款的层次安排,将债权标的置于债因之前,改“一定行为”用语为“给付”。除此之外,还应增设单方允诺条文以及有关不当得利返还标的与返还范围的条文。

篇5:劳动合同法中的十大问题及修改建议

社保“一卡通”将首先实行省级统筹,预计两年内实现;而跨省市的人员流动的社保转移和接续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开始了前期调研,预计年内即可出台。

昨天,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招待会,邀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副部长孙宝树,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副部长就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回答中外提问。

篇6:劳动合同法中的十大问题及修改建议

一、《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无法真正实现“平等、公平”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订立原则来看,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两者之间具有相等的地位,即劳动合同的制定需要双方共同商议,劳动者具有参与权和话语权,但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劳动合同的订立均没能遵循《劳动合同法》的平等原则,劳动合同的订立现场通常是,用人单位将拟定好的劳动合同展示给劳动者,劳动者拥有签订或不签订的权利,却几乎没有改变合同内容的权利。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们潜意识中一直认为用人单位的地位高于劳动者,另外,用人单位为了避免合同订立的过多繁琐程序,而对缔约程序进行了简化[1]。

(二)政府对《劳动合同法》的认知不够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会存在一些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地方政府的执行力有关,而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又与其对《劳动合同法》的基本认知有关,因此追根究底最大问题在于认知问题。由于长期以来本地区一直存在劳动力过盛,而企业单位又主要以生产为主的现象,因此地方政府认为一旦劳动合同的订立使用人单位的利益受到损害,则有可能造成企业经济收益降低甚至破产,无论对当地经济发展或是对当地政绩效益来说,均存在不利因素,因此地方政府不惜牺牲广大劳动者的权益为相关用人单位大开方便之门[2]。

二、如何解决《劳动合同法》实施中的问题

(一)尽量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地位差距缩小

目前我国为了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利益,国家出台了各种社会保险制度,虽然社会保险制度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劳动者来说仍然与之期望有非常的距离,目前我国劳动者依然普遍处于对失业、生病等问题的恐惧之中。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不断对劳动者进行技术培训,使其充分具有选择用人单位的资格;二是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力度,使《劳动合同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三是全面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使劳动者的权益进一步受到保护,免除其后顾之忧[3]。

(二)增强地方政府执行力

中央机构应积极对各地方政府开展关于《劳动合同法》的讲坛,使各地方政府充分明确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根本上促进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提升,另外中央机构应加强劳动监察的力度,可以将企业内部突击检查和暗访相结合,如此一来则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现地方政府维护当地用人单位的现象,而一旦发现地方政府存在不公平现象,中央机构应针对其进行严格审查和处理,以起到震慑他人的作用[4]。不难发现现实生活中,很少出现劳动者由于自身受到不公平待遇而与用人单位发生正面冲突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劳动者害怕失去工作,基于此,政府更应该加强劳动监察工作,使劳动者权益受到应有的保护[5]。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主要是为了保障我国广大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但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其未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虽然我国政府不断在解决目前《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但仍然无法阻止新的问题出现,导致全面落实《劳动合同法》工作显得异常困难。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相关单位除了进行制度完善外,也应积极引入其他国家的优秀想法和方案,使我国劳动者权益真正受到保护。

参考文献

[1]王美艳.<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问题和对策建议[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3,01(05):23-31.

[2]陈艳.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2,03(11):126-128.

[3]闫磊.<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23(04):269.

[4]许晋.<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16(06):157.

篇7:劳动合同法中的十大问题及修改建议

一、有些内容与标题不统一

第13课第二框标题为《培养情趣》, 但教材从30页到33页讲的是情趣的含义、高雅情趣的作用和来源及高雅情趣的主要形式———读书、插花、幽默等。对于怎样培养高雅情趣, 教材只是一笔带过。笔者建议在该框最后增加下面的内容: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和强烈的好奇心, 是高雅情趣的起点;丰富文化生活是陶冶高雅情趣的重要途径;积极参加各项有益活动, 是陶冶高雅情趣的有力保证;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 是陶冶高雅情趣的条件。

第18课第四框标题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教材第105页先讲述“爱国”, 第106至107页主要介绍“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崇高的民族精神及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至于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教材却一字不提。笔者建议本课最后应补充新时期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要求。如, 新的历史条件下,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 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要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 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让我们一起努力, 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二、部分链接材料与正文所讲的内容不一致

在讲到“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时, 教材第45页第二段正文指出:“大千世界, 纷繁复杂, 法律制定的再多, 也不可能详尽地规范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法律可以严禁遗弃老人的行为, 却无法使人们自觉地孝敬老人。道德则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深入人们的心灵, 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其后, 教材给出下面一段材料:

张老汉一生操劳, 抚育了6个儿子, 他用全部财力和满身疾病换来了儿子们的成家立业。长子承包村里的鱼塘, 一年纯收入3万余元, 但对老人却“一毛不拔”。其他几个儿子也拒绝赡养老人。张某孤独地住在村外的简陋茅屋内, 靠邻里救济度日, 且无钱看病。村委会干部多次出面调解, 要求儿子共同赡养老人, 但6个儿子却互相推诿, 老人的生活一直无人照顾。村里的人对此义愤填膺, 主动帮助老人打官司。法庭调解无效后, 判决6个儿子每年共同支付张老汉3000元赡养费, 共同承担医疗费用。

正文部分明明强调法律无论怎么严厉, 却无法让人们自觉行动, 只有道德才能“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深入人们的心灵, 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即法律离不开道德, 道德补充法律。但上述有关张老汉的这个事例论述的不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作用, 而是法律的强制性最终解决了张老汉的养老问题。也就是说, 小字材料与正文要讲的内容不匹配。笔者建议应去掉或更换“张老汉”的这段材料。

在讲到“法律维护公共秩序”时, 教材47页正文部分讲的是我国法律的作用, 但紧接其后却举的是下面一段有关国外球迷违法的事例:

如果一个人随心所欲地扰乱公共场所的秩序, 就会给社会、他人和自己带来一定的影响。在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亚洲区十强赛A组最后一轮比赛之前, 伊朗队积15分, 沙特队积14分。伊朗队最后一个对手是巴林队, 只要赢下巴林队, 伊朗队就将以A组第一的身份直接出线, 进军“韩日世界杯”。伊朗队作为亚洲强队, 被数百万伊朗球迷寄予厚望。但是, 比赛中巴林队大爆冷门, 以3:1击败伊朗队, 数百万伊朗球迷的心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撕得粉碎。当天晚上, 成千上万的伊朗球迷走上街头发泄不满, 部分球迷丧失理智, 打砸汽车、商店, 还和维持治安的警察发生了冲突, 结果一些警察受了伤, 一些球迷被逮捕。

笔者建议将上述这段材料换成我国球迷破坏公共秩序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的事例。如中超联赛第18轮亚泰主场被浙江逼平, 比赛结束后, 三四百名球迷滞留在体育场一号门贵宾室门前, 高喊口号, 辱骂长春亚泰俱乐部领导和教练。现场执勤的200余名公安民警在对球迷的过激行为劝阻无效的情况下, 依法将带头闹事的球迷强行带离现场。少数球迷又煽动现场球迷大骂警察, 并拦截、追打执行公务的警车。最终5名带头闹事的球迷遭到了警方的处罚。

在讲到“进行消费后, 消费者应主动索要发票”时, 教材77页先是给出一张发票“票样”, 其后, 教材又给出这样一段材料:“国家确认的正式发票必须具备这样的一些要素:由地方税务部门加盖的监制章;全国统一的发票编码;异型发票号码;开票单位发票专用章……”

对照文字和发票“票样”, 不难发现, 文字中所讲的国家确认的正式发票必须具备的一些要素, 如, 全国统一的发票编码、异型发票号码、开票单位发票专用章等在“票样”上反映不出来。既然是国家确认的正式发票, 就应该具备正式发票所必须具备的一些要素。笔者建议将教材中的那张发票“票样”换成要素齐全的正式发票, 既让学生信服, 又利于教师教学。

三、有些内容不完整

在讲“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时, 教材第58页指出:“我国宪法规定, 我国公民享有以下基本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赔偿的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婚姻、家庭、妇女、老人、儿童受国家保护的权利;保护华侨和归侨以及侨眷的权利等等。”尽管这里用“等等”结束, 但是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少“社会经济权利”这一项。况且, 教材第59页又从公民经济权利的含义、意义及其主要内容等方面对“公民的经济权利”作了较为详尽的说明。因此, 笔者建议, 在“我国宪法规定, 我国公民享有以下基本权利”中应增加“社会经济权利”, 最好加在“文化教育权利”的前面。

在讲“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时, 教材从67页到71页对消费者依法所享有的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等权利作了详尽的说明。但是, 从教材第61页可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权利和义务互为条件、互相依存,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所以, 笔者建议在讲完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后, 再补充有关消费者应履行的义务, 如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爱护商品, 尊重经营者的劳动和服务;按照说明书正确安装、使用和维护商品, 按照服务规则接受服务;依法投诉或者起诉, 并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在讲“学会尊重他人隐私”时, 教材85页指出:“未成年学生处于被教育者地位, 个别家长和老师为了了解学生情况以弄清事实或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采用翻学生抽屉、看学生日记、追问学生交往情况等手段, 尽管可能出于善意, 但也是不尊重学生隐私的表现。”教材在这里只从伦理道德方面指出“翻学生抽屉、看学生日记、追问学生交往情况”是“不尊重学生隐私的表现”, 没有从法律这个角度去分析“翻学生抽屉、看学生日记”的行为性质。2010年9月11日, 河北淇县人民法院铁西法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原告, 年仅11岁、上小学五年级的李某, 以未经本人同意翻看他的日记侵犯了他的隐私权为由将其父母推上被告席。所以, 笔者建议将原文中的“尽管可能出于善意, 但也是不尊重学生隐私的表现”这一句修改为:“尽管可能出于善意, 但却是不尊重学生隐私的表现, 也是侵犯学生隐私的违法行为。”

另外, 从语法角度看, 对应“个别家长和老师”应是“子女和学生”, 所以, 教材原文“个别家长和老师为了了解学生情况以弄清事实或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采用翻学生抽屉、看学生日记、追问学生交往情况等手段, 尽管可能出于善意, 但也是不尊重学生隐私的表现”中的“学生”都应改为“子女和学生”。

四、个别图标晦涩难懂

在讲“做个成熟的消费者”时, 教材第76页指出:“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消费者组织通过一些报刊、杂志, 向消费者提供相关的消费知识, 帮助消费者提高消费质量。”为此, 教材为学生专门安排一项“对话”活动, 内容及要求如下:

图示中有你熟悉的图标吗?请向大家介绍它们的含义及作用。

笔者在备课中就上图中的图标询问好几位同科教师和其他科目的老师, 结果发现, 大部分老师能认出有文字说明的几个图标, 没有文字说明的只能认出第一行第二个图标即“绿色食品”图标。而第一行第三个图标、第二行第一个图标、第四个图标和第三行第一个图标几乎没人认出。同组的几位思想品德老师在教师教学用书和网上都搜索一番, 结果还是找不到答案。教完本课内容后, 笔者又布置所教班级的学生到网上去查找, 有的学生虽然找到了第一行第三个图标的名称, 但第三行第一个图标仍然无人知晓。试想, 即便是老师都费了不少精力却找不到答案的图标, 让学生围绕这些图标去进行对话、开展活动, 这样的活动还有多大意义呢?笔者建议将第一行第三个图标和第三行第一个图标去掉, 或者替换成学生容易认出的图标。

五、有些重要语句颜色标注不一

与七年级和九年级教材相比, 八年级教材在编写形式上有一个突出的变化, 就是教材章节里的重要观点或语句是用红色标注出来的。这种标注不仅从视觉上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而且突出该部分所讲内容的重点, 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八下”教材大部分框题内容中都能找到红色标注的语句。但是, 也有一些框题中的重点语句没有标注出来。如, 教材第10页上“判断是非的依据不是个人的主观兴趣、愿望和好恶, 而是法律和道德的要求”;第12页上“一个为人正直的人, 不会心口不一, 想一套, 说一套, 干一套。一个为人正直的人, 也是诚实的人”和“一个正直的人不会因为一己之利而丢掉做人的尊严”;第13页上“一个正直的人能够以国家、民族的大义为重”;第29页上“学会休闲, 要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学会休闲, 就是要求我们善于发现生活中乐趣”、“学会休闲, 要做到科学、合理、有度”;第64页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保守国家秘密, 爱护公共财产, 遵守劳动纪律, 遵守公共秩序, 遵守社会公德”;第65页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其他的义务已标出) ;第69页上“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 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 有权拒绝经营者强制交易行为” (消费者其他几项权益已标出) ;第76页上“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第77页上“消费者应尽量到正规的商店购物, 少购买流动摊点的物品”、“消费者要善于识别各种消费陷阱, 提防上当受骗” (教材原来只标出“消费者应主动索要发票”) ;第88页上“有效保护自己的隐私, 这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和适度的情感距离”;第89页上“保护个人隐私, 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要泄露个人信息”;第131页上“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 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笔者建议以上这些语句都应用红色加以标注。

六、第18课框题偏多

打开苏人版五本教材的目录, 不难发现, 七年级每课内容大部分都安排2课时即2个框题, 八、九年级每课内容大部分都安排3课时即3个框题, 很少看到一课安排4课时即4个框题的。而“八下”教材第18课则安排以下4课时即4个框题:第一课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多花》、第二课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第三课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四课时《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再看看这四课时即四框题所讲的具体内容:第一框题主要讲述五十六个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第二框题主要讲述我国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 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 各民族能够团结在祖国统一的大家庭内;第三框题主要讲述尊老爱幼、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和诚实守信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四框题主要讲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意义。笔者建议去掉第一框题, 因为该框内容与课题“民族情·民族魂”联系不大, 还有该框内容与苏人版九年级教材第二课前两框内容相重复。如果保留第一框内容, 笔者建议将第三框内容整合到第一框之中, 因为尊老爱幼、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和诚实守信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个别标题表述不当

上一篇:《语文乐园二》教学设计 (语文A版一年级下册)下一篇:奢侈品销售(总结_心得_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