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远方来(古诗)

2024-04-09

客从远方来(古诗)(共14篇)

篇1:客从远方来(古诗)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着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注释:

1、端:犹“匹”。古人以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匹”。

2、故人:古时习用于朋友,此指久别的“丈夫”。尔:如此。这两句是说尽管相隔万里,丈夫的心仍然一如既往。

3、鸳鸯:匹鸟。古诗文中常用以比夫妇。这句是说缔上织有双鸳鸯的图案。

4、合欢被:被上绣有合欢的图案。合欢被取“同欢”的意思。

5、着:往衣被中填装丝绵叫“着”。绵为“长丝”,“丝”谐音“思”,故云“着以长相思”。

6、缘:饰边,镶边。这句是说被的四边缀以丝缕,使连而不解。缘与“姻缘”的“缘”音、义并同,故云“缘以结不解”。

7、别离:分开。这两句是说,我们的爱情犹如胶和漆粘在一起,任谁也无法将我们拆散。

赏析:

此诗似乎是《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的姊妹篇。它以奇妙的思致,抒写了一位思妇的意外喜悦和痴情的浮想。

这喜悦是与远方客人的突然造访同时降临的:客人风尘仆仆,送来了“一端”(二丈)织有文彩的素缎(“绮”),并且郑重其事地告诉女主人公,这是她夫君特意从远方托他捎来的。女主人公不禁又惊又喜,喃喃而语曰:“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一端文彩之绮,本来也算不得怎样珍贵;但它从“万里”之外的夫君处捎来,便带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那丝丝缕缕,包含着夫君对她的无限关切和惦念之情。女主人公不能不睹物而惊、随即喜色浮漾。如果将此四句,与前一首诗《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的“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对照着读,人们将会感受到,其中似还含有更深一层意蕴:前诗是诉说着“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的凄苦,一封“书札”而竟怀袖“三岁”,可知这“万里”相隔不仅日久天长,而且绝少有音讯往还。这对家中的妻子来说,是非常痛苦难挨的事。在近乎绝望的等待中,则会有被遗弃的疑惧,时时袭上女主人公心头。而今竟意外地得到夫君的赠绮,那“千思万想而不得一音”的疑惧便烟消云散。那么,伴随女主人公的惊喜而来的,还有那压抑长久的凄苦和哀伤的翻涌。张庚称“故人心尚尔”一句“直是声泪俱下”、“不觉兜底感切”,正体味到了诗行之间所传达的这种悲喜交集之感(见《古诗十九首解》)。

适应着这一情感表现特点,此诗开篇也一改《古诗十九首解》常从写景入手的惯例,而采用了突兀而起、直叙其事的方式。恐怕正是为了造成一种绝望中的“意外”之境,便于更强烈地展示女主人色那交织着凄苦、哀伤、惊喜,慰藉的“感切”之情——这就是开篇的妙处。

自“文彩双鸳鸯”以下,诗情又有奇妙的变化:当女主人公把绮缎展开一瞧,又意外地发同,上面还织有文彩的鸳鸯双栖之形。鸳鸯双栖,历来是伉俪相偕的美好象征(如《孔雀东南飞》之结尾就是一例)。夫君之特意选择彩织鸳鸯之绮送她,正是倾诉着愿与妻子百年相守的热烈情意。女主人公睹绮思夫,不禁触发起联翩的浮想:倘若将它裁作被面,则可以做条温暖的.“合欢被”,再“着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非常地惬人心意。“着”有“充实”之意,“缘”指被之边饰。床被内须充实以丝绵,被缘边要以丝缕缀结,这是制被的常识。但在痴情的女主人公心中,这些平凡的事物,都获得了特殊的含义:“丝绵”使她联想到男女相思的绵长无尽;“缘结”暗示她夫妻之情永结难解。这两句以谐音双关之语,把女主人公浮想中的痴情,传达得既巧妙又动人。制成了“合欢被”,夫君回来就可以和她同享夫妇之乐了。那永不分离的情景,激得女主人公喜气洋洋,不禁又脱口咏出了“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的奇句。“丝绵”再长,终究有穷尽之时;“缘结”不解,终究有松散之日。这世上惟有“胶”之与“漆”,粘合固结,再难分离。女主人公说:就让我与夫君像胶、漆一样投合、固结吧,看谁还能将我们分隔!这就是诗之结句所的奇思、奇情。前人称赞此结句“语益浅而情益深”。女主人公的痴情,正有如此深沉和美好。

初读起来,《客从远方来》所表现的,就是上述的喜悦和一片痴情。全诗的色彩很明朗;特别是“文彩双鸳鸯”以下,更是奇思、奇语,把诗情推向了如火似的锦的境界。但读者应注意到:当女主人公欢喜地念叨着“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的时候,她恰恰正陷于与夫君“万里”相隔的“别离”之中。以此反观全诗,则它所描述的一切,其实都不过是女主人公的幻想或虚境罢了。根本不曾有远客之“来”,也不曾有彩“绮”之赠。倘若真能与夫君“合欢”,她就不必要在被中“着”以长相之思、缘以不解之结了。所以还是朱筠对此诗体会得真切:“于不合欢时作‘合欢’想,口里是喜,心里是悲。更‘着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无中生有,奇绝幻绝!说至此,一似方成鸾交、未曾离者。结曰‘诗能’,形神俱忘矣。又谁知不能‘别离’者现已别离,‘一端绮’是悬想,‘合欢被’用乌有也?”(《古诗十九首说》)如此看来,此诗所描述的意外喜悦,实蕴含着夫妇别离的不尽凄楚;痴情的奇思,正伴随着苦苦相思的无声咽泣。钟嵘《诗品》称《古诗十九首》“文温而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这首诗正以温丽的“遗绮”之喜,抒写了悲远的“别离”之哀,“正笔反用”,就愈加“惊心动魄”。

篇2:客从远方来(古诗)

《客从远方来》原文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客从远方来》翻译

客人风尘仆仆,从远方送来了一端织有文彩的素缎。

它从万里之外的夫君处捎来,这丝丝缕缕,该包含着夫君对我的无尽关切和惦念之情!

绮缎上面织有文彩的鸳鸯双栖,我要将它做条温暖的合欢被。

床被内须充实以丝绵,被缘边要以丝缕缀。丝绵再长,终究有穷尽之时,缘结不解,终究有松散之日。

唯有胶和漆,黏合固结,再难分离。那么,就让我与夫君像胶和漆一样投合、固结吧,看谁还能将我们分隔?

《客从远方来》注释

①遗:给予、馈赠的意思。一端:即半匹。古人以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匹”。绮:绫罗一类的丝织品。

②故人:古时习用于朋友,此指久别的“丈夫”。尚:犹也。尔:如此。

③鸳鸯:匹鸟。古诗文中常用以比夫妇。这句是说缔上织有双鸳鸯的图案。

④合欢被:被上绣有合欢的图案。合欢被取“同欢”的意思。

⑤著:往衣被中填装丝绵叫“著”。绵为“长丝”,“丝”谐音“思”,故云“著以长相思”。

⑥缘:饰边,镶边。这句是说被的四边缀以丝缕,使连而不解。缘与“姻缘”的“缘”音同,故云“缘以结不解”。

⑦投:本义为投掷,这里是加入混合的意思。

⑧别离:分开。

《客从远方来》赏析

此诗似乎是《孟冬寒气至》的姊妹篇。它以奇妙的思致,抒写了一位思妇的意外喜悦和痴情的浮想。

这喜悦是与远方客人的突然造访同时降临的:客人风尘仆仆,送来了“一端”(二丈)织有文彩的素缎(“绮”),并且郑重其事地告诉女主人公,这是她夫君特意从远方托他捎来的。女主人公不禁又惊又喜,喃喃而语曰:“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一端文彩之绮,本来也算不得怎样珍贵;但它从“万里”之外的夫君处捎来,便带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那丝丝缕缕,包含着夫君对她的无限关切和惦念之情。女主人公不能不睹物而惊、随即喜色浮漾。如果将此四句,与前一首诗《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的“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对照着读,人们将会感受到,其中似还含有更深一层意蕴:前诗是诉说着“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的凄苦,一封“书札”而竟怀袖“三岁”,可知这“万里”相隔不仅日久天长,而且绝少有音讯往还。这对家中的妻子来说,是非常痛苦难挨的事。在近乎绝望的等待中,则会有被遗弃的疑惧,时时袭上女主人公心头。而今竟意外地得到夫君的赠绮,那“千思万想而不得一音”的疑惧便烟消云散。那么,伴随女主人公的惊喜而来的,还有那压抑长久的凄苦和哀伤的翻涌。张庚《古诗十九首解》对“故人心尚尔”一句的评价,正体味到了诗行之间所传达的这种悲喜交集之感。

适应着这一情感表现特点,此诗开篇也一改《古诗十九首解》常从写景入手的惯例,而采用了突兀而起、直叙其事的方式。恐怕正是为了造成一种绝望中的“意外”之境,便于更强烈地展示女主人色那交织着凄苦、哀伤、惊喜,慰藉的“感切”之情——这就是开篇的妙处。

自“文彩双鸳鸯”以下,诗情又有奇妙的变化:当女主人公把绮缎展开一瞧,又意外地发同,上面还织有文彩的鸳鸯双栖之形。鸳鸯双栖,历来是伉俪相偕的美好象征(如《孔雀东南飞》之结尾就是一例)。夫君之特意选择彩织鸳鸯之绮送她,正是倾诉着愿与妻子百年相守的热烈情意。女主人公睹绮思夫,不禁触发起联翩的浮想:倘若将它裁作被面,则可以做条温暖的“合欢被”,再“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非常地惬人心意。“著”有“充实”之意,“缘”指被之边饰。床被内须充实以丝绵,被缘边要以丝缕缀结,这是制被的常识。但在痴情的女主人公心中,这些平凡的事物,都获得了特殊的含义:“丝绵”使她联想到男女相思的绵长无尽;“缘结”暗示她夫妻之情永结难解。这两句以谐音双关之语,把女主人公浮想中的痴情,传达得既巧妙又动人。制成了“合欢被”,夫君回来就可以和她同享夫妇之乐了。那永不分离的情景,激得女主人公喜气洋洋,不禁又脱口咏出了“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的奇句。“丝绵”再长,终究有穷尽之时;“缘结”不解,终究有松散之日。这世上惟有“胶”之与“漆”,粘合固结,再难分离。女主人公说:就让我与夫君像胶、漆一样投合、固结吧,看谁还能将我们分隔!这就是诗之结句所的奇思、奇情。前人称赞此结句“语益浅而情益深”。女主人公的痴情,正有如此深沉和美好。

篇3:客从远方来(古诗)

(1) 故事化下的悬疑叙事。所谓悬疑, 就是受众对作品中故事发展和人物遭遇的关切和期待心理, 被创作人员利用, 并在作品中设置悬而不决的情节, 不断引发受众的注意力, 是一种常见的编剧技巧。悬疑叙事是实现故事化叙事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真人秀节目的重要元素之一。而在纪录片中, 故事化的创作手法不能构成对纪录片真实价值的扭曲, 而要在真实的基础上善于发现矛盾冲突, 并要为纪录片的情节和表达的主题服务, 这样不仅符合纪录片的美学追求也强化了其情感冲击力。在《客从何处来》中便不断地使用悬疑叙事, 调控叙事节奏, 增强了节目的故事性。在阿丘探寻外公外婆死因这集中, 节目一开始便设置了一个疑问, 寻根者阿丘从亲戚口中得知外公外婆是“叛徒”, 自己的母亲也从不提及, 这让他一无所知, 节目在此便根据这个疑问作为引子, 为整个叙事的发展提供了开端和动力, 受众的视线和情绪由此被调动, 也为寻根者的目的和行为提供了方向。节目中的悬念环环相扣, 从对外公身份的疑问, 到母亲模糊的回答, 再到带着图书馆资料中“叛徒”的线索, 阿丘踏上马来西亚的征程去寻找答案, 在历史专家的帮助下, 排除了外公“叛徒”身份, 却又重新设置悬念, “他们到底是谁”, 最终节目在橡胶林完成对外公历史的解密, 就当任务完成之际, 表哥的一封信又揭开真相的另一面。此时, 节目中关于母亲与姨妈的离别以及姨妈独自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历史被揭开, 让之前积累的情绪被彻底释放。可以肯定是, 节目组事先已经知道姨妈的故事, 却让表哥一直保密, 后又以一封信的形式告知, 这样的悬念设置, 引领了受众的好奇心, 在一波三折的故事叙述中, 扣人心弦、牵动人心。

(2) 双层叙事线索的交叉。《客从何处来》中使用了两条叙事线索, 节目主要是沿着顺序发展的时间线索为主, 这是一个动态的、具有目的的线性结构。其中一条线索以现实时间为主线, 在线性的时间中, 寻根者作为第一人称的“我”突破层层障碍、跨越地域的隔阂去追寻自己家族的历史, 完成节目所设定的任务。另一条线索是不断被还原的第三人称“他”, 也就是家族的历史, 在这条线索中通过寻根者的发掘, 解决了一个个疑团, 逐步揭开了历史的真相。例如, 在易中天追寻家族历史的过程中, 以一份死亡名单为开端, 带着对这份名单的疑问, 易中天踏上征程寻找答案, 节目组也在易中天不知情的情况下, 不断地设置了“关卡”, 一个疑问解决了, 另一个接踵而来, 这条线索即是易中天完成任务的线索。透过对这条线索的挖掘, 各种历史信息浮出水面, 在湖南营田已经消失的祖宅和涟源战争中家族避难的地方, 易中天了解到二爷爷曾留学国外又不畏强权归乡务农, 在生死危难中解救了家族的历史, 完成了第一个环节的任务。同时, 在对第一条线索的追溯中, 从湖南到湖北到北京再到越南, 辗转各地, 易中天探寻着曾祖父、父母和先祖的足迹, 逐渐勾勒出第一条线索背后的家族历史, 一个个陌生的人物形象鲜活地展现出来, 六百年的家族历史兴衰还原出了一个个具体实在的故事, 易中天完成了任务的目的——对家族历史记忆的挖掘。在这个过程中, 节目的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 相互关联而又各自独立, 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式的叙事结构, 在完成任务的内部层次中延伸出家族历史的外部层次, 推动着文本的叙事进程, 分解了节目的终极问题“我从哪里来”中的“我”和“哪里”。

二、情感共鸣背后的民族认同

《客从何处来》一直在追寻一个答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在这个设问中, 易中天、阿丘、陈冲等五位名人踏上未知的旅程, 探寻家族的, 也是自己的历史, 跟随他们奔波的背影, 我们感受到一段段有温度的历史。在节目中, 我们看到的是易中天的曾祖父给后代留下的著作;看到的是阿丘的姨妈独自一人被卖在异国他乡、饱经磨难, 给弟弟妹妹凑够路费回国;看到的是曾宝仪的四外婆为养活全家而外出乞讨;正是这一幕幕的历史细节, 使我们感到温暖的家族历史的同时, 获得强烈的情感共鸣。在这种共鸣的背后, 便是民族认同。

一般说来, 认同就是指对共同或相同的东西进行确认。它是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等生命中永恒问题的一种暂时性回答。[1]人的认同是多样的, 作为存在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体, 人的出生便天然的带有血缘上的认同, 也就是族群认同。这里的族群认同, 包含了广义上的民族概念和狭义上的家族概念。在节目中, 嘉宾们辗转各地, 最直接的目的便是寻找关于自身的个人认同和狭义上的族群认同。而有了文化归属上的共同性, 不同的族群才能相互认同进而形成民族认同。这种共同性就是文化认同。所谓文化认同就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文化的肯定性体会, 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2]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 逐渐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观念, 这种家族观念对中国社会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中担负着特殊的职能。中国社会自古就是按照家族的方式生存, 它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中国两千余年的“礼”制, 其基本的元素有孝道、伦理、等级等, 这些元素也构成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持续数千年不断, 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价值观下不断扩大的文化认同, 它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束缚, 凝聚了世界各个角落华人的血脉, 聚积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这种家族观念下的文化认同连接的便是个体与民族。民族的血脉遗产由家族组成, 个体又是组成家族的细胞,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 这些不同的历史便组成了家族史。

在节目中, 易中天的二爷爷是清末第一批公派留学生, 也是因为甲午战争的惨败, 令清末开明的士大夫深受震动, 决心创办新学, 派遣优秀人才远赴海外求学, 开启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易中天的二爷爷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留学日本, 将自己的未来同国家与民族的未来紧紧地联系起来;在曾宝仪探寻外公历史的这集中, 八十多岁的外公曾经是新中国成立前南京“总统府”一名普通的印刷工人, 1949年, 外公跟随印刷厂远离故土来到台湾, 临走时甚至没能和父母道别。这一去匆匆, 直到五十年后, 才重新回到家乡, 当年朝气昂扬的小伙也已过花甲之年两鬓斑白, 父母兄长都已离世。无数个像曾宝仪外公的故事曾经发生过, 以往历史教科书上匆匆看过的文字, 在节目中成为可以感触的、有温度的历史, 外公的个人命运被埋进历史的沉浮中, 打动人心的是那海峡两岸浓浓的乡愁;在阿丘奔赴马来西亚寻找外公外婆死因的旅程中, 我们不仅为阿丘外公外婆的遭遇唏嘘不已, 也看到这背后是一大批马来华工的悲惨历史;陈冲的爷爷做了一辈子普通的外科医生, 年轻时也投笔从戎参加北伐, 抗日时, 在重庆大轰炸下救治伤员。马未都的父亲从一名普通的乡村老师变成抗日战士, 参加过孟良崮战役, 随军解放上海;这一段段的个人家族史和民族国家史交织在一起, 解答的不只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也在宏观的历史中同样回答了“我们的民族是谁”。在这里, 因为有了共同的文化认同, 家族概念上的族群认同便上升到了民族认同。

《客从何处来》作为一档真人秀纪录片节目, 不仅是一档具有创新精神的电视节目, 更是一档具有人文关怀的节目。在节目形态上, 它恰到好处地融合了真人秀与纪录片的创作手法, 也是其成功原因之一。在节目的文化内涵上, 《客从何处来》承载的不仅是寻根问祖, 更多的是个人与家国的历史交融。正如节目总导演李伦所说:“《客从何处来》是关于历史的节目, 也是关于明星的节目, 但更是关于人的节目, 是一部可能不够完整, 但绝对有细节和温度的私人历史。”

参考文献

[1]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4) .

[2]秦宣.关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几点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0 (6) .

篇4:客从何处来

2014年10月13日,俞春芳和大哥俞春军特地从江西遂川来到广东肇庆市睦岗镇的大龙外迳村。同行的还有俞氏宗亲会遂川分会会长俞建中。

俞春芳是为来年春节的团圆地踩点。6月时父亲去世,母亲多年前就已仙去,兄妹四人顿时有种“家散了”的凄凉感。来参加葬礼的俞建中是父亲隔了两房的兄弟,虽然两房人已经二十多年没联系过,但葬礼结束后,俞建中主动邀请俞家老大68岁的俞春军:“今年10月你们要不要去参加宗亲联谊会?”

占据全国总人口87%的百家姓,有资料可查的家谱便有近十万部,以家谱为线索,各地纷纷新修或翻建宗祠,举办各类联谊会。除了联络感情,以血脉维系的宗亲会,还成为另一个人际资源圈,共享政治、经济及其他各行业的便利。

但这些,俞春芳还没来得及感受。因为父亲的关系,上饶的这支俞家人远离在这个圈子外。直到大龙外迳村的湘柱俞公祠新修完毕,决定于10月14日举办祭祖会,俞家人才得到一张进入的邀请函。

“要不去看看?”老大问关系最亲近的幺妹俞春芳,“以前没走出去过,但也听说这几年祭祖、宗族活动非常火,尤其是春节,那些仪式非常正式,很多城里人都愿意回老家去过节了。”她有些动心。老家不是荒芜的农村,有了宗族、祠堂这些东西,它就变得繁华而庄重。

不只是热闹

宗亲联谊会的作用只有一个,让全世界的同姓人在确证同一血脉后,有一个每年定期相聚的理由。“我们不是想把它做成商业活动。”俞建中向侄子侄女介绍,但剪彩、发言、宗亲大佬们端坐主席台上,这些仪式还是让俞春芳生出“机关开会”的熟悉感。

但这和他们之前参加的外事活动又有很大区别,带有浓浓的“复古”气息。各地的宗亲会都希望将传统和历史作为最大的名片,向会员们推广。

看完传统的广东舞狮表演后,俞建中把第一次出席活动的俞春芳兄妹带到众人面前:“光绪年间搬到江西去的六房,俞兆瑞的后人。”

那其实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俞春芳此刻却觉出了亲切感。很快就有人自我介绍:那我们真是一家人,曾祖父下面又有八房人,你们是第三房,我们是第四房,1921年军阀混战逃难时才分散了。

然后是俞兆瑞堂叔的后人、同和俞兆瑞一代但是大房的后人……陌生的先祖成了把在場诸位都联系起来的关键人物。

“你自然而然就把自己代入了那个角色,我是俞兆瑞的后人。”围绕曾祖父和他们那个时代、他们经历的历史风云,大家虽是初次见面,却有了聊不完的话题。

俞春芳觉得血脉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以前对血脉的理解,不过局限于父母、兄妹、子女等直系关系。可宗亲会,这个带着一点商业色彩、又带着更浓郁大家族色彩的活动,让你因为“原来这里都是一家人”而对它越来越亲切,“就像一条迷失了方向的鱼回到了出生的江河大海里,一下就找回熟悉感。”

俞春芳兄妹回去后,决定说服其他人将今年春节的团圆变成一场特殊的自驾游。俞氏宗亲会将2015年的春节祭祖活动地点定在了香港九龙。她希望家里的年轻人能在这场活动之后,对香港有更深的理解:不仅能在香港满足购物欲,它也能满足每个小家庭渴望回归大家庭、找到主心骨的心愿。

易中天的真相之旅

历史学者易中天接到《客从何处来》制作组的邀请时,有些意外。尽管自己是研究历史的,可对自己家族的历史,因为战争和岁月变迁,他反而是最不了解的那人。

寻根之旅的第一站是北京。“这个我一眼就认出来了,我还是像我妈。”从北京师范学院一个校友那里,易中天拿到了母亲分别拍摄于17岁和23岁的照片,此前他从未见过。虽然兴趣爱好为人处世都继承自母亲,但母亲对自己的过去,讳莫如深。

在这段历史里,他第一次知道母亲竟然是民国前总理家小姐。而改变母亲“乡下小户”出身的,是外祖父的第二桩婚事。这是一个复杂的关系圈:

周树奇(易中天的母亲,湖南乡村少女)——周诒铣(周树奇的父亲,律师,中年丧妻,带着三个孩子)——周大烈(周诒铣的亲戚,陈寅恪的老师)——周俟松(周大烈的女儿,许地山的夫人)——许地山(著名作家,熊佛西的朋友)——熊佛西(戏剧作家,朱君允的丈夫)——朱君允(武汉女教授,朱其慧的侄女)——朱其慧(朱君允的五姑,民国总理熊希龄的夫人)——朱濂(朱其慧的侄女,熊公馆里的大小姐,后嫁给易中天的外公周诒铣)

这张关系图让易中天恍然大悟:莫怪母亲有大家气质,能教自己读书识字做人。

旅行的第二站出人意料地需要飞到越南河内,在两个国家的历史里揭开家族的历史。

越南有一本模仿《三国演义》的小说叫《皇越春秋》,记载了四百多年前越南起义军与明朝军队打仗的故事。而据史料记载,易中天的十八世祖易先在越南谅山担任知府时,宣德皇帝决定从越南撤军,但要求必须体面地离开。

于是,第十八世祖易先为了这个决定不得不尽忠死守,最终以身殉职,家人及随从共18人投井尽忠。半年后,明朝从越南撤军,越南恢复独立,明朝也摆脱了战争的泥潭,迎来了仁宣盛世。和平给两个国家、两个民族都带来了繁荣,易家祖先却永远长眠在了这片异国的土地上。

寻根之旅的第三站回到了湖南涟源市六亩塘镇五车堂的老家。等在那里的是易中天远居美国的堂妹和姑祖。

在这里,易氏家族遭受灭顶之灾,被杀400人左右,留下姓名者253人,涉及近100个家庭。被杀者年龄最大的71岁,最小的仅仅1岁,很多家庭都是父子兄弟惨遭灭门。 “我听说过这段历史,但不知道是我二爷爷易甲鹇救了这一房40多人。”易中天更不知道,救了一房人的这位英雄,竟然是日军将领冈村宁次的师弟——为了隐瞒身份,二爷爷不惜在老家隐姓埋名、遮掩其才华。

1939年9月14日,第一次长沙会战打响,23日晚“营田惨案”上演。那个深夜,当日军的信号弹划过夜空,很多乡亲还以为是烟火,跑到河边去看热闹,已经赋闲在家的易甲鹇却意识到了灾难的来临,叫醒了熟睡的家人,用箩筐挑着孩子,扶老携幼,带领全家男女老少30多人,连夜匆忙逃离营田,来到湖南省涟源市六亩塘镇五车堂,那里有7个月前就早已迁移至此的另两批易家人。

“你就是在这里出生的。”姑祖拿出一张照片,那是死里逃生的易家人于1947年拍摄的全家福,那年,易中天出生。

易中天的寻根之旅在五车堂结束。那条指引他寻找真相的线,终于有了答案。

篇5:《客从远方来》原文及译文

它从万里之外的夫君处捎来,这丝丝缕缕,该包含着夫君对我的无尽关切和惦念之情!

绮缎上面织有文彩的鸳鸯双栖,我要将它做条温暖的合欢被。

床被内须充实以丝绵,被缘边要以丝缕缀。丝绵再长,终究有穷尽之时,缘结不解,终究有松散之日。

篇6:客从何处来散文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当耳熟能详的旋律从小提琴的琴弦缓缓流淌而出时,全场的掌声中,我听见有人在低声哼着。

这不是在怀旧的露天电影场看《上甘岭》,这是爱尔兰踢踏舞剧《大河之舞》第十三幕《故乡永存心底》的小提琴慢板独奏,身着黑色长裙的爱尔兰姑娘缓缓拉着思乡的曲调。就在不经意间,《我的祖国》就这么毫无违和感地闯入。明明是迥然不同的曲风,可怎么听都仿佛早已融为一体。

地理课上老师讲过的内容依旧记忆犹新——有人居住的地方一定会有河流。河流不会说话,但是它知道所有的故事。就在香农河流淌过的地方,爱尔兰人生生不息。

初识《大河之舞》究竟在何时,其实已经不大记得,反正在很小的时候似乎在电视上看到过。高一时喜欢看CCTV音乐频道,就在一期期的节目中,不知不觉地将完整的《大河之舞》看了一遍。那时看到的是最早的版本,也就是1995年在都柏林上映的版本。知道《大河之舞》要来演出,是在刷网页时无意中看到的。查了查日历,确认是周末上演,就果断买了票,当然是最便宜的票。幸好坐在居高临下的位置,不单单能将整个舞台尽收眼底,立体感也强烈。

二十年已过,领舞的早已不是素有“舞王”之称的科林?唐恩与珍?布洛尔,变的是演员,不变的是那条长长的香农河,不变的是用舞步说出的爱尔兰故事。当爱尔兰风笛在黑夜中飘来,我很快识别出了这段在再熟悉不过的旋律——《与太阳共舞》的开头。曾经,这段音乐是在网易云歌单里单曲循环的。

黎明的曙光在天空中缓缓游荡,旭日升起之时,便是起舞时分。在破晓时分,大地上的人儿踏响了第一声舞步。那岂止是舞步的踢踏声?那是大地强有力的心跳,是旭日升起时来自大地的欢呼。纷繁变化的队形中,踢踢踏踏的舞步在一串串音符中穿梭。

舞蹈是一种灵性的魔法生物,“踢踢踏踏”是它们的耳语,也是它们的欢呼;“踢踢踏踏”可能是河流澎湃的声音,也可能是远古时代,先民们对于太阳神鲁格发自内心的敬畏与崇拜。就是为了这掷地有声的“踢踢踏踏”,舞蹈团的历代舞者们总共用了1双鞋子,学习踢踏舞的年份总共达到近两万年。

舞者们的衣服都是绿色调,那是三叶草的颜色。

在光线暗淡的剧场,看着一段段曾经在电视上、在春晚上出现过的片段于眼前如一条河流般澎湃四起,我忽然发现,原来这第一幕《与太阳共舞》,或许说整个《大河之舞》不仅仅只是关于舞蹈与欢乐,也不仅是灯光的流光溢彩与音效的声声入耳,而是在追问着一个看似无解又似乎有解的问题:客从何处来?

我们从哪里来?凯尔特人的祖先说,我们从黑夜里来。

就在欢乐的舞蹈落幕,暗蓝色的天际中明月升起。纵然一席蓝裙的歌者早已不是当年赫赫有名的凯蒂?麦玛洪,可歌空灵,就和“庭下如积水空明”的月光一道,在暗蓝色的舞台灯光下生出了柔软的翅膀,轻舞飞扬。古老而神秘的盖尔语,吟唱着先民对月亮的敬仰与宁静。月光就像一条河,似乎能让人看见香农公主的倒影,而后看着那个美丽的倒影义无反顾地跃入水潭中追寻真谛。

香农河的名字,正是从这位公主而来。她的奋不顾身,让神鱼将水潭鼓动,化作了了一条大河,在爱尔兰土地上如绿色飘带般起伏。这些人,从黑夜里来,家,就在岸上住。

就在夜幕下,凄婉的风笛声在夜色中化身为长者,对自己的后辈们在月色下说起了神话时代的英雄库丘林。他可是太阳神鲁格与戴克泰尔公主的儿子,半人半神;他在战场上是个所向披靡的孤胆英雄;他一直在前线保卫着阿尔斯泰王国,枪是他最有力的武器,可是最终腹背受敌,被敌人砍去了手臂和头颅。

风笛的余音缭绕中,英雄的挽歌不曾散去。或许我们真的是从黑夜里来的。要不,为什么夜晚时分,总是适合讲那些史诗神话中的英雄故事呢?从黑夜里来,人类才不惧怕黑夜,不惧怕挑战。雷电四起,暴雨将至,男舞者们铿锵有力地走在场地中央。坚定的步伐是他们不畏挑战的宣言。没有音乐,暴风雨般的舞步就是他们的音乐、他们的勇气。舞步掷地有声,是勇士们的怒吼,是刺向一切狂暴的长矛。

客从何处来?客往何处去?

大航海时代,达?伽马、哥伦布还有麦哲伦从大西洋扬帆起航,在这扬帆起航后,大帝国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在这些先后崛起的大帝国中,并没有爱尔兰的影子。那些从黑夜里来,生活在香农河边的.人,在惊涛拍浪中来到了大洋彼岸的美洲。

这是大航海时代下的离乡背井,是“追梦人”不得已的抉择。在美洲的日子似乎也没那么糟糕,在男男女女手拉手的奔放舞步中,异乡人们在勤恳开辟出的田园中播撒,耕种。耕种虽苦,可若将耕种当作一场艰辛的舞蹈,远离故土的日子就不会那么糟糕。

美洲是个出了名的大熔炉。夜幕时分,路灯下的爱尔兰移民还在挺直着身子跳着祖先们的步伐,却发现贫民窟里的黑人反而能将他们的踢踏舞跳出嘻哈与街舞的蹦跳之感。如果说传统爱尔兰踢踏舞是一支欢快的民谣,那么更为酷炫多变的黑人踢踏舞,就是一支放浪形骸的b-box。你看那扎着一头脏辫的黑人小伙儿,一会儿驼着背,可即便是拖着个腿,舞步都能在交叉飞旋中,幻化出眼花缭乱的进行曲乐谱。

这里不单单有黑人,还有一席黑裙的安达卢西亚女郎在裙摆的飞扬中变幻着弗拉明戈舞的步伐。吉普赛人的舞蹈似乎从不知何为婉约,也不知哀愁,流浪的民族早已习惯了一次次的迁徙。只要有一条长裙、只要有一把吉他,他们都可以用弗拉明戈的舞步来赶走一切的不快。没有财富,舞蹈就是祖先留给他们最珍贵的遗产。

都说美洲是一个大熔炉,可这些从大洋彼岸来的人,似乎都能在冥冥之中意会到贺知章所写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是何意。乡愁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大西洋,异乡人在彼岸,故土在对岸。离家多年,故乡的土地,又是何样的气息?倒数第二幕,并非是结束前的狂欢,而是一把小提琴在耳语。它耳语着那个远在大西洋彼岸的故乡的旋律,耳语着《我的祖国》。

它似乎在问:你可曾还记得威廉?巴特勒?叶芝笔下《凯尔特的薄暮》?

可曾在梦里,梦见祖父祖母在星空下,随着晚风吹起悠长的风笛?

可曾还记得临行前,圣帕特里克大教堂唱诗班的咏叹与弥撒时分的神圣?

可曾还记得,香农河畔,秋收时分的歌声?

风笛说,我们从黑夜里来,追寻破晓时分的第一缕曙光;

踢踏的舞步说,我们热爱初秋时的稻香,热爱金色稻田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

鼓声说,我们爱着田野中的歌声,那是我们的冲天热情;

篇7:客从何处来观后感

通过百度搜索这五个字才知道,这是国内首档真人寻根,追溯家族历史的记录片。出现在片中的嘉宾有五位,是易中天、马未都、阿丘、陈冲、曾宝仪。没有什么原因,就点开曾宝仪这一期看了。

节目开始曾宝仪回台湾看望她的外公王悦善,同时也是以外公以前在大陆的经历为线索,追根溯源,找到她未曾谋面的亲人。曾宝仪带回了寻根的经过和资料和外公一起分享,从中感受到了物是人非。其中最让人感慨的便是在她回到故乡,找到四外婆,在倾听外公离开大陆后,四外婆独自赡养父母的艰辛过去。听者伤心,闻者落泪。

是什么导致外公王悦善背井离乡的,片中也有介绍,和当年国民党败逃台湾有直接联系,而这部纪录片中其他嘉宾的祖先经历也大都参与了历史上的大事件。一个小人物的经历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种群来说是沧海一粟的,但这个世界便是有无数小人物汇聚而成,这部历史也是无数小人物的经历交错而成的。我们身旁的故事肯定也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我的父亲也对我说过类似我们家以前的来历经过,可是也被我淡忘。客从何处来?我也想回去问问!

篇8:客从何处来?

NO.1 来自外太空的变异教主夫人项萧萧

圣教秘史:《教主贵姓》

萧哥血泪史:萧哥并不是很明白自己是怎么走到这个预言中来的!他也特别想弄明白这件事!教主贵姓?教主你从哪里来?教主表示我从哪里来不重要,你从哪里来才重要!

NO.2 一不小心就来自唐门的花不离

唐门秘籍:《花家喜事3》

花不离很心塞:地球人都知道,唐门就是炼毒的嘛,我呢一不小心就……成了个毒娃,嫁了好多好多次,都要成寡妇专业户了!一点都不想来自唐门!不要再问我是来自哪里的了!丑拒!

NO.3 也是一不小心就来自唐门的……唐小言

唐门秘籍:《萌夫下山》

唐小言自我洗白:因为出身唐门,还没出生就被指腹为婚了,但是也因为出身唐门!未婚夫跑了!肯定是……被楼上克夫的传言连累的!萌夫你别跑啊!我虽然出身唐门但是我自己没毒啊!不会毒死你的啊!信我!

NO.4 来自皇宫后花园的包租婆清鸣

宫廷秘史:《一代闲君》

清鸣很自立:虽然来自皇宫,但是皇帝很抠门啊,所以凡事还是要靠自己才行!开垦后花园啊,出租宫殿啊,什么能来银子就干什么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凑足了路费就可以跑路了!出宫去开辟新天地!开启全新人生!

NO.5 来自传说中魔教的二书生

魔教秘史:《天下最二》

书生很迷惑:在下来自圣教,并非魔教,再说了,虽然在下名列天下第二,但早已自废武功,能否不在在下名字前加一个“二”字呢?壮士你别激动,不如我们来讲道理……

NO.6 来自皇帝碗里的果果

未来故事:《朕要开饭》(原名:《皇上,我不好吃》)

果果的血泪史:我……我只是不小心吃了个果果啊!谁知道是仙果啊!早知道是仙果谁要吃啊!搞得现在自己都变成个果果,成天被人惦记!皇上,别吃我啊!求放过啊!我不好吃啊!

NO.7 来自最出名的凤楼楼主沈夜

凤楼传奇:《夜郎自大》

沈夜笑嘻嘻:听说最近大家都有被我吓到?心理素质比舒城还差啊……要多锻炼!而且这不能怪我啊,《凤楼沈泉》那是我爹娘的故事,被剧透不小心误伤的各位,别着急嘛,接着往下看啊,我这不还没开始虐吗?大家打起精神来!

NO.8 来自墨城的熊猫城主墨白

墨城本纪:《我的熊猫城主》

墨白冰块脸:对于熊猫城主这个称呼,原本我是拒绝的,但是……喜喜喜欢,所以只有她能这样叫我,大家还是叫我城主比较合适。

篇9:《客从何处来》观后感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看到这档节目的名字时,就知道出于这首诗:《回乡偶书》。

这是一档真人寻根节目,在这样一个喧闹浮躁的世界里,明星通过节目静下心来、小心翼翼地寻找并讲述着祖辈的经历。

不仅是关于个人的故事,更是还原那个时代的记忆。故事是讲不完的,但是人性、情感这亘古不变的主题是人类不断探索的。

一共看了两期节目,邀请的嘉宾分别是萧敬腾和曾宝仪。首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该节目的音乐音效。

主题曲,充满着思念的气息,透着无名的悲伤意味。像缓缓的小溪不经意间流入心间,某种情绪逐渐涌出,很好的将观众引入节目特定的氛围和心情。而他们在寻根的过程中,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事情。配有急促而富有强烈节奏感的背景音乐,牵动着观众的心,此时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对找寻的资料既好奇又焦虑。我有留意到,节目中不止一处有空白:画面中没有任何人声或是背景音乐。感觉是人物情绪的酝酿过程,而观众也会有点不知所措,却也好奇着接下来会说什么。没有过度的音乐煽情,这种适当的留白能更好的理解嘉宾具体的情感变化。

其次,我想谈谈该节目的内容创新方面。它是第一个寻根的节目。不是普通的寻亲,还有对国家、历史的思考。中国自古以来,人走得再远,也不会忘记最初生活的那片土地,人们称其为根。嘉宾前往根所在城市,听当年相关的人诉说,通过个人的变故,了解家族,国家。国和家从来不是分离的,一个个小家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国家。

像这种类似的打情感牌的节目,都有一个通病:煽情主义。如果拍出来的东西不能得到观众的理解、产生共鸣,此时再丰富、真挚的感情也会变成无病呻吟,令人反感。该节目将寻根的过程真实的呈现给观众看,曾宝仪那一期的确触动到我了。像她这样一个明明不算感性的人,以为大大咧咧的性格,在寻根的过程中,从好奇、惊讶到后来的震撼、沉默甚至有些沉重。这种自然的转变,反映了她的真性情,保证这个节目的真实性。而我被感动的原因很简单:两岸直到九二年才允许探亲,(曾)爷爷与亲人的被迫分离,最后甚至没能和异地亲人告别,被政策拆散的一段婚姻。特殊的年代,作为普通人只能服从这样的命运,无法反抗,充满着无奈与遗憾。他和雇主一家命运般的缘分,可见人与人之间神奇的羁绊。

“直接把节目规则告诉嘉宾,你同意,你提供家族联系人,我们去查。去哪、找谁、拍什么,完全不能告诉你;拍完之后能不能用,会尊重嘉宾的意见。”正是负责人对真诚、真实的高品质追求,才有了这样一个优秀的节目。

篇10:客从何处来节目观后感

客从何处来,围绕着这个主题,其中有冲突,有不确定,有人物突然的悲情叙述,有发现带来的快乐与惊喜,但终究,真实,成就了这部片子。

萧敬腾在之前给我的印象是一个不羁,潇洒的硬派男生,但在这部片子里,他流露出的温情与成熟彻底颠覆了我对他的固有印象,或许这就是一部纪录片的魅力所在。

寻根,是一个被多次用过的主题,但是,明星寻根一直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相对而言的,其在真实性与娱乐性中的平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部片子的走向。“直接把节目规则告诉嘉宾,你同意,你提供家族联系人,我们去查。去哪、找谁、拍什么,完全不能告诉你;拍完之后能不能用,会尊重嘉宾的意见。”正是负责人对真诚、真实的高品质追求,才有了这样一个优秀的节目。

影片并没有全程跟拍,在适当的时间段,会安排简短的采访让主角释放内心,其中萧敬腾在整理阿婆做生意的遗物时,突然泪目,用哭腔叙述着对阿婆的怀念与未曾好好照顾她的后悔与不甘,百种情绪汇集心中的那份真实,感人至深。在跟踪拍摄时,第一人称与旁观视角相结合,探寻与自我表露的节奏掌控的相当好。

主题曲,充满着思念的气息,透着无名的悲伤意味。像缓缓的小溪不经意间流入心间,某种情绪逐渐涌出,很好的将观众引入节目特定的氛围和心情。而他们在寻根的过程中,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事情。配有急促而富有强烈节奏感的背景音乐,牵动着观众的心,此时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对找寻的资料既好奇又焦虑。我有留意到,节目中不止一处有空白:画面中没有任何人声或是背景音乐。感觉是人物情绪的酝酿过程,而观众也会有点不知所措,却也好奇着接下来会说什么。没有过度的音乐煽情,这种适当的留白能更好的理解嘉宾具体的情感变化。

篇11:笑问客从何处来散文随笔

或许我们早已在梦中见过,自你我初见那一刻,才会觉得如此清晰和熟悉,一点也不感到迷茫和陌生。

——题记

你从春天走来,仿佛脚踏着春暖人间的七彩祥云,手挽起清新可爱的魔法花篮,洒下了阵阵醉人的遍地花香,像春雨绵绵一样滋润着我们的生活。纵使春风十里,皆不如你——那代表新生力量的孩子哭声。

那哭声的穿透力似能划破长空,却稚嫩得又如黄莺出谷、春燕归巢那般清脆悦耳,直接见证着人类新生命诞生的最美时刻。

你知道吗?爸爸妈妈曾经多么渴望你是妹妹,但你哥哥却说喜欢弟弟。如今看来,你比较爱听哥哥的话吧?

你还知道吗?现在你终于出来了,但你哥哥却一脸茫然地笑问:“弟弟他是从哪里来的?”

我竟一下无言以对,只好也笑笑回答:“跟你一样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因为他是你的小时候。”

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你的笑容那么熟悉,我一时想不起。

或许我们早已在梦中见过,自你我初见那一刻,才会觉得如此清晰和熟悉,一点也不感到迷茫和陌生。

我应该是见过你,你那可爱迷人的每一个神情,与每一个动作,及那酣睡的样子,仿佛早已深深的刻骨铭心。

篇12:《客从何处来》曾宝仪观后感

宝仪给外公看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位老奶奶,年龄和外公相仿。曾宝仪的大陆寻根之旅就是从了解这位老人开始的。当她跟随节目组来到南京,来接她的一位中年男子对宝仪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有很特殊的关系,我母亲也跟你家里面有很特殊的关系。”带着巨大的疑惑,宝仪跟着这位名叫董兆庆的中年男子来到他家,见到了他的母亲—一位年迈的老太太。通过聊天她才知道,这位姓刘的老太太和外公是亲戚,小的时候还曾和外公订过娃娃亲。

南京下关火车站,是外公离开南京的地方。1949年大年初一,当其他人家阖家团圆,还在过年的时候。年仅20岁的外公同总统府80多位工人一起,从下关车站出发,途经上海、杭州、南昌、株洲,一路南下到了广州。到了广州以后又搭着货轮,辗转了两天两夜才到了台湾基隆。

外公的老家是坐落在江苏淮安的一个小村落。曾宝仪跟随节目组来到了这个叫做朱尖村的地方,接待他们的是堂舅舅,而外公的父母和两个亲弟弟都已经先后去世。1992年两岸三通以后,外公回乡探亲三次,每次都会住上一个月。在阿公父母的墓碑旁,曾宝仪找到一棵大树,堂舅舅告诉她,这是外公二十多年前亲手种下的,如今已亭亭如盖。

篇13:客从何处来易中天观后感

《客从何处来》纪录片分八集,每集片子仅讲述一位嘉宾的故事,通过阐释个体与家庭、宗族、民族之间的关系,复原我们的故土牵挂、追思念旧、家国情怀的精神线索。多集拍摄下来后就不断的接近“我们是谁”、“我们的民族是谁”的意义。它不仅是一部有趣的纪录片,更是可以撰写出真正具体的,真切的,无法被篡改的,关于我们自己的家国史、民族史。

该节目首位嘉宾,历史学者易中天寻找家族历史的故事共分三集。节目从一份200多名易姓人士的死亡名单开始,追溯家族的历史。无论是死在日寇屠刀下的族人,还是幸免于难的易家40多口人的经历,抑或是精通诗文却科举之路不畅的曾祖父易翰鼎,似乎都给了易中天足够的震撼和感触。在第三集中,更多的易家往事浮出水面,令易中天连呼“我没想到”。

篇14:央视纪录片《客从何处来》观后感

从纪录片里可以看得出来,《客从何处来》的制作团队在搜集材料上下了很大功夫,遍布全国乃至全球的寻觅,常常会有惊人的发现。纪录片中易中天第一次发现,爷爷易翰鼎当年写的书在湖北省图书馆里,而自己之前住的地方,离那里几步之遥,他却从不知道。曾宝仪第一次得知,少年漂泊来台、对自己的家史从来不提的外公,曾是经历了龙应台笔下的千里大撤退。也许直到这一次,先辈们才真正被了解,他们才第一次与先辈心灵相通。其实,他们并没有远去,他们依然在我们的血脉里。只是我们并没有去发现他们。

但本人觉得有一点小感受就是,纪录片中仅靠一份死亡名单就做足噱头去吊足观众的胃口,或许能吸引人,但后来证实真实的大部分信息是从仅两年没见的姑妈那里得到。看到这里我有点疑惑,这或许算是纪录片的纪实表现手法,但我认为这不免有用纪录片的模式做真人秀的内容,故作高深,反而让人有点看着不太舒服。

在该片试映会后,易中天说,之前忙于各种事物,从来没有想过要追溯一下自己家族的往事。当节目组找到他的时候,他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就欣然接受。而在追溯家族历史的过程中,内心受到的震撼和感动前所未有,“通过参与这个节目,我搞明白了我的十八代祖宗是谁,也让我有机会真正认识自己。”一部好的纪录片不仅能让人有所思,而且要能让人有所为。

上一篇:单位食堂销售方案范文下一篇:合伙协议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