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惯为话题的作文850字

2024-04-12

以习惯为话题的作文850字(通用12篇)

篇1:以习惯为话题的作文850字

以孝顺为话题的作文850字

以孝顺为话题的作文850字

护手霜

人秋,母亲的手渐渐失去水分。干燥、满是毛刺的指尖,土黄的手背,这是我握住母亲手时的第一印象。

“这是你外婆给我的‘遗传基因’,我的手几乎和她老人家的一模一样+就算失散了,凭这也是可以找回的。”母亲扬起眉毛,自豪地说。

玩笑归玩笑,我寻思着怎么能让母亲舒服地熬过整个干燥的秋冬。

“这还不简单!买一支护手霜,好点儿的,用不了几个钱!”好友知道我的心思后兴冲冲地向我提议一

也对,我转身冲回家中,抱起心爱的小猪“扑满”,狠狠地向桌角砸去。四分五裂的瓷片差点儿刺伤了我的手,可看到满地金黄闪亮的硬币,转瞬又有了小小的快乐。

我把硬币塞满了整个裤袋,昂首挺胸地走进超市。一番挑挑拣拣,终于在收银员诧异的目光中,倾尽所有财产,买下了一支护手霜,乐悠悠地看着它在包装盒里发出柔和的光芒。

“妈,妈,你出来嘛……”我撒娇加“无赖”地把妈妈从工作室里拖了出来。

妈妈是个典型的工作狂,工作时最讨厌别人打扰。

“怎么了?”妈妈怒气冲冲,两道眉毛交织在一起。

“喏,给,记得等一下再看。”我把礼物递给她,转身就跑了。

我心里打起了小九九:妈妈看到时的表情会怎样?待会儿又会怎么夸我呢?……自言自语到脸红,一切都等妈妈回家再说吧!

“余霞收夕霏”,夕阳扯拢了黑幕,留下余晖的温柔。时间一声不吭,似乎停滞不前,等待的时间过得极其艰难。

一阵清脆的钥匙声,母亲终于回来了。我快步迎上,一把握住了母亲的手。

还是那么硌人,皱纹依然清晰,皮肤依然发黄。我的.脸上写满了失望。

“对不起了,我把护手霜转送给更需要它的人了!”母亲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温柔。

我听了勃然大怒:“那是我用心爱的‘扑满’小猪换来的,你把我的‘扑满’送给别人,为什么?”

“我也是女儿,而女儿是母亲最贴心的‘小棉袄’,也应该是最疼母亲的。”

我语塞,原来是外婆――那个与母亲和我血脉相连的老人。

“外婆很喜欢这份礼物。真的,谢谢你,女儿,你提醒了我‘孝’字应该如何书写。”

母亲硌人的手抚过我的脸颊,我心里痒痒的。我垂下头,尽量用发丝掩盖我通红的眼睛……

点评:

这是一篇考试作文。构思巧妙:“我”孝顺母亲送给她护手霜,母亲却转而送给外婆。这让读者想到了电视里妈妈给奶奶洗脚,小孩看到后也给妈妈端来了洗脚水的广告。两者异曲同工――孝顺,耐人寻味一

篇2:以习惯为话题的作文850字

相信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幸福,即使是路边的小野花,也有着属于她的春天。

――题记

坐在学校花园的石凳上,我怅然若失地望着前方。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失败,因为我从不肯承认自己的好高骛远。

春日的那个下午,我从学校的“大队委评选”的会议厅大门中走出时的表情与进去时截然相反。我忽然觉得,好冷,好冷……

走向了与同学们方向相反的那条小路,耳畔的`嬉笑声、叹息声、祝福声、安慰声渐渐静了,消失了。我不敢走在阳光下,怕我的影子说自己不够坚强

那时的我,几乎什么评选都要去参加。也不是没有失败过,只是那些伤痛都被其他评比的紧张准备给自然地慢慢抚平了,愈合了。唯独这次,我是投入了最多的心血、付出了最多的努力准备的。但结果却不尽人意。

回想起来,一阵悲楚又涌上心头,眼眶如雨雾里涨溢起春潮,盈满了泪水。这没什么!我对自己说。但听到自己颤抖的声音时,泪水像是得到了命令似的纷纷冲出眼眶,顺着脸颊滚落。看来我还是接受不了吧!泪眼婆娑中,我顺着晶莹的泪光向下看去,在泪珠闪烁的地方,模模糊糊地出现了一朵小野花。

我凝视着她,仿佛她也凝视着我。她很小,五片白色的小花瓣簇拥着金黄色的花蕊,就像是一个穿着白色芭蕾舞裙的女孩。几片叶子像张开的双手,拥抱着世界。她太平凡了,她无力也无意与别的花儿争斗、媲美。她没有牡丹的富贵、玫瑰的娇艳、菊花的气节……她渺小得人们道不出她的名字。

但她有别的花的一切,她有自己的颜色和芬芳。春天的阳光没有少给她一丝一缕;夏天的雨没有少给她一点一滴;秋天的风没有少给她一抚一摸;冬天的雪也没有舍得掩盖她美丽的梦……一切的一切,都凝聚成了她属于自己的幸福;一切的一切,都诠释着她属于自己的春天!她无意去与其他花儿争奇斗艳,不去争抢什么“名贵花种”,甚至也不去讨人喜欢,永远展示着自己的真实,真实的自己,这就是她的幸福!

我明白了,每个人,每朵花……一切都有着自己的幸福,不是攀爬到最高点的荣耀才拥有幸福,享受生活,感受自我,做一朵小野花,同样有甜蜜的幸福!

点评

篇3:以活动为平台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

一、班级文化建设发挥巨大的作用

班级是同学们自己的家, 他们每天在这里上课, 在这里开展活动, 在这里谈天说地。要让这个家充满生机, 我们得用心地去布置它, 发挥它巨大的作用。在这个家中, 我以美丽的蝴蝶作为主体, 希望每个孩子都像蝴蝶那么自由, 那么勤劳, 最重要的是像蝴蝶那样能蜕变成长。每只蝴蝶就是每个孩子, 在这里他们互相竞争、互相合作、互相友爱, 只要被表扬, 都能得到奖章。这样的方式激励着每个孩子, 同时也使班级中学困生、后进生有了动力。孩子们的好习惯也在奖励中逐渐显现。除了美丽的蝴蝶展翅在班级中飞翔之外, 我也布置了一些关于文明的板块, 这些板块的色彩鲜明, 内容生动活泼, 孩子们非常喜欢。健康角, 通过简单的词组教会孩子讲卫生的好习惯;故事林, 围绕主题, 定期张贴一些有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或者漫画;文明果, 结合“八好”, 定期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评出在某个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 在“文明花”专栏里采摘相应的果实。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 孩子们可以读故事、学儿歌、参加活动、争得荣誉。在这个家里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德教育。

二、班级活动促进学生的成长

光有班级文化还是不够的,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班级活动。一个有组织、有目的的班级系列活动是培养孩子优良传统的桥梁, 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讲文明、懂礼貌

“遇到老师主动问好”, 在孩子的意识中就往往教自己的老师, 才问好, 而其他老师可以不问, 自己也经常遇见这样尴尬的场面。“我是懂礼貌的小朋友”这个活动的开展, 让班级的学生受到了教育, 文明礼貌是无处不在的, 也明白尊敬师长的重要性, 如何感恩身边的人。每天放学, 孩子们都会用银铃般的声音对门口的老师和保安叔叔们说再见。最有感触的是当有些老师来听课, 下课时孩子们能主动转身谢谢各位老师的指导。

2. 强化安全教育

“安全”这个词天天都会挂在嘴边, 可是一年级孩子自控力差, 安全意识薄弱, 不是今天这个奔跑摔了跟头, 就是那个昨天回家没注意安全。“安全心中记”主题队会开展后, 这样的情况似乎少了很多, 课间不再看见小尺乱舞、铅笔乱戳、沙包乱扔、跳绳乱甩的现象, 更多的是孩子们在校园内安全游戏的快乐场面, 更多的是轻声慢步, 靠右通行的好习惯。在校外, 他们也知道如何注意交通安全, 有时还提醒自己的家人注意安全。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这一活动的开展, 主要目的是在孩子们心中形成生命可贵”的概念。

教室的布置, 活动的开展, 使孩子们懂得了应该发扬传统美德的道理, 增加了积极的道德情感, 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篇4:以习惯为话题的作文850字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与阅读教学一起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两翼,一翼损伤或薄弱,语文素养就高不起来。在每年的中、高考中作文分数占到了试卷的“半壁江山”,可见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它将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的重要任务。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着学生“写”与“改”严重脱节的现象。大部分教师还未意识到学生是作文的主人,也是修改作文的主人。仍被以往的“重学生写,轻学生改”或“学生写,教师改,天经地义”[1]的观念所禁锢。这样就造成了教师批改作文量大,占用时间多。一次作文上百篇,且要全批全改,甚者精批细改,一本平均十几分钟,也要花上好几天,留给老师研读教材、钻研教学的时间就相对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师的教学水平。老师把大量时间耗在学生作文批改上,而换来的却是“徒劳无功”。同时,学生也渐渐养成了依赖心理。认为改作文就是教师的责任。当拿到教师批改过的作文,匆匆看一眼分数和批语,就扔进书桌,根本没花时间去了解不足的地方和思考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有的学生错别字给他指出也懒得改正,何况其它问题。这样造就了学生的依赖性,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改”的主动性。因此,教师要改变作文教学观念,让学生养成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二、作文教学——以学生为本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2]写作能力的提高可以说是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张志公先生曾指出“中学的语文教学就应当培养学生具备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动笔的能力”[3]。除了具备写的能力外,还需要改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4]这种修改能力的养成必须经过长期的有规律的实践。这就要求教师把作文修改的权力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5],“是语文学习的主人”[6],只有让学生自己变得主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能动性。才能调动他们作文的积极性和兴趣。

初中生的知识结构还不够完善,判断、评价能力也不太强,但这并不影响教师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因为他们具有一种向上心、好奇心。教师只要引导得法,对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能恰当地肯定、鼓励,善于巧妙地帮助学生发现作文修改中的成功和进步,就能满足学生成就感。为了进一步增强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就会努力去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一旦养成自我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努力使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了独特的感受和体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鉴赏评价等逻辑思辨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及能力

作文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自有一套成熟的思路,教师要帮学生找出一条路子,明确作文修改的基本要求。其实以学生为本并不是不要教师的指导,反而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因为“教是为了不教”,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可通过古今中外名人的具体事例来让学生明白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如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成《红楼梦》;俄国的托尔斯泰说:“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他写的《安娜·卡列尼娜》用了五年,改了十二次,从而成为世界的经典著作。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8]可见,文章“入妙”须“频改”,而只有学生本人在“频改”中才能领悟文章“入妙”之法。再者,要抓住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特点。初中第一次作文就让学生自己修改,他们就会觉得新鲜,老师要利用“第一次”的契机,正确引导,让他们感受到修改作文的乐趣。最后,要对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和结果作出评价。心理学表明,青少年很关心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劳动。老师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并作出具体、切要、有指导性的评价,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逐渐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

(二)统一标准,教给步骤

学生有改的兴趣和冲动,是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及能力的重要前提。此外,还需要给予学生批改作文的步骤指导,使之具有相对的可操作性。规定运用统一的修改符号和标准。

1.统一修改符号

修改符号在作文修改中只是起一种辅助作用,能让学生知道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修改程序。教学中要求掌握的修改符号,如改用号、增补号、删除号、调位号等,为了修改方便,老师制定的修改符号,如是错别字的就用小圆圈标在该字下面、不符合语法的用波浪线在句下标出、重复啰嗦的用双直线划出等,这些符号要印发给学生,让他们牢记于心,在实际操作中便于使用。符号不能定得过多过细,够用即可。

2.制定修改标准

修改标准是为了让学生修改时作参考,明白修改作文要从哪里入手。一是制定常规标准,主要从拟题(除命题作文外)、卷面、错别字、语病、标点符号、表达方式、创意、字数等方面制定出详细修改标准。可以印发给学生,以便长期使用。二是制定特定标准,要结合每次作文训练目标,从文章的文体、立意、选材、布局、语言等方面制定出标准,这一标准可以写在黑板上供学生参考。如修改《_______里的新鲜事》(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的题目),我们可以这样制定修改标准,常规标准为:①拟题是否恰当,是否有吸引力;②卷面格式是否整洁正确,书写是否工整;③是否有错别字;④标点符号是否规范;⑤是否有语病;⑥表达方式是否恰当;⑦是否有创意;⑧字数是否达到。特定标准为:①中心是否鲜明、集中,立意是否独特;②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是否典型、新颖;③文章层次是否合理、清晰,过渡是否自然,结构是否完整;④语言是否准确、简练、流畅、富有个性;⑤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否写清楚、具体;⑥详略处理是否得当。满分100,各项标准赋予相应的分值,要设基准分也行,各项标准分值就降低,老师根据学情自行确定。

3.授予修改步骤

教给学生修改步骤,有利于学生能够从易到难,从点到面,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作文修改。首先,小声朗读作文一遍,整体把握作文写的情况如何,主要问题是什么,这样心中就有数,为修改做好铺垫。其次,细读作文,标出错别字、不规范标点符号、语病,然后作修改,并赋予相应的分数。修改其它项也要这样做。第三,跳读作文的开头、中间、结尾,开头是否简明扼要、开门见山、落笔点题,中间部分是文章的主体,主要看文章的立意、中心、选材、内容、结构、表达、语言等方面的情况如何。结尾是否能收束全文、深化主题、耐人寻味。最后,才看文面、书写、字数,是否达成要求。

(三)授予方法,加强训练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说明了教师教给学生修改作文方法的重要性。方法的授予,让学生有“法”可依。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一种素养。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养成。”[9]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反复训练。在引导中掌握方法,在训练中提高能力。

1.师批法

师批法,就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阅,发现需要修改之处标上各种符号或提出修改意见,批阅后也不要急着打上分数或写上评语,这样,学生拿到作文后,才不会看完分数或评语,往书桌里一塞就了事。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批注认真加以修改。

2.面批法

面批法,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并能很快地反馈到学生的修改情况。教师在书面批阅的基础上,将学生请到面前,让他们一边读自己的作文,一边对标出的错误之处说说自己的修改意见,有的学生看不懂批语,或是提不出自己的的修改意见,教师可以当面说明具体的修改指导意见,帮助他们分析,指导修改,为培养学生修改作文打下基础。

3.群改法

群改法,是指全班学生共同修改同一篇作文,老师点拨、启发学生,让学生相互讨论修改,使学生直接感知、领悟修改作文的过程,具有示范性。做法是:老师先把全班作文浏览一遍,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然后印发给学生,也可以用投影仪投在白幕上,最好印发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作批注。接着,教师结合作文训练目标确定修改目标,目标要明确、突出,不能过多,面面俱到,依照“修改标准”学生自行修改。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学生自我修改后,都要求他们重写一遍。教师要对学生重写的作文粗批一遍,评定一个合适的分数,以激励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同时,这也是检验学生修改作文能力提高的标尺。老师还要对学生修改情况进行分析,及时给予反馈,进行评点,对不足之处要指出来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好的地方要给予表扬、鼓励。只有老师重视了,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才能逐步改变学生作文水平不尽人意的状况。

平时要引导学生加强训练,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他们修改能力都要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能一开始训练,就要全面修改,这样会把学生“吓倒”,更不利于我们的教学。课外练笔,也可以由学生自我修改,教师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和指导。这样,也是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能力的有效手段。

教师只有“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10],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修改作文,更好地培养他们修改作文的习惯,不断地提高他们修改作文的能力。这样,就能减轻我们老师的工作量,就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育教学,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若能以学生为本,正确地引导学生,能够牢记叶圣陶先生的话,“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11],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便指日可待。

注释:

[1][2][5][6][7][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4][9][11]全国中语会.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C].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

[8]钱梦龙.导读的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参考文献:

[1]李昕霞.初中学生作文自改法的探索[J].作文教学通讯,2002,(1).

[2]郑红梅.再认识:作文教学中的修改[J].作文教学通讯,2002,(3).

[3]白乐敏.作文评改创新浅述[J].作文教学通讯,2002,(12).

[4]刘利民.“‘分组互批,三导两评作文评改方式”教改总结[J].语文教学通讯,1999,(10).

[5]覃忠专.中学生作文批改方法新探[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0,(9).

[6]魏书生,张彬福,张鹏举.魏书生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篇5: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850字

我们应该从小就开始接触书籍,从幼儿园老师给我们讲故事,到晚上回家爸爸妈妈给我们讲的白雪公主,再长大上一年级老师教我们拼音,我们自己读书,从一些薄薄的小书,到厚厚的文学名著。中间经历了多少故事……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津津有味的读一本书,突然妈妈说道:“宝贝,都九点多了,快洗洗睡吧!”我心想:时间怎么过得这么,我还没看够呢!半夜我醒后,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我想起了床头柜上的那本书,我悄悄地爬起来,慢慢地按开了台灯,又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可是我万万没想到,妈妈竟然起来上厕所,竟然不知“军情”,心想要被妈妈骂了。结果,妈妈推开我的门,温柔地说:“宝贝,快睡吧,等天亮了再看!”我怕妈妈生气,很无奈地关灯睡觉了。

再长大我开始看文学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这是一本多么奇妙的书啊!记得那一次日记本中记载,3月某一天,期末测试竟考得这么差,这么失败,眼泪不禁润湿了我的眼眶,“嘀”,一颗豆大似的泪珠落在了我的试卷上,眼不经意看见了桌上立着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想了想,海伦.凯勒一生多么坎坷,她都不轻意放弃生存的希望,不向命运低头,勇敢面对。我为什么要轻易放弃呢?我有什么理由轻易放弃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主人公保尔?科察金那种坚强的意志深深打动了我,教育我们在困难中要树立信心。

书,可以带我们遨游天地;书,可以在我们无助时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书,可以使那些贫苦的人,感到生活的充实。

篇6:以勇气为话题的高二850字

创新需要有跟着自己感觉走的勇气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或个人,要进步,要发展,都要有一股推动其不断向上的动力,并使人们能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力,由此推动人们自强不息,努力奋斗。

看看当今风靡全球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细数他的经历:从早期求学到当教师的经历,看出了他永不放弃,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之决心。再从放弃教师职业到首次创业,看出了他的勇气,看到了他的创新。是他的创新,开起了中国大众的网购模式,建立起他的网络帝国。所以创新,只要跟着感觉走,走出自己的思想,走出自己的勇气,就能创造一片新的天地。马云跟着自己感觉走,创造出了中国新的网络世界。

创新需要有忍受孤独和寂寞的勇气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过:“人生的第二大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啊,有哪一项重大发现是在歌舞之中的闹市诞生的呢?有哪一项伟大的壮举,是在觥筹交错的杯盏中完成的呢?而创新,却大多需要忍受孤独和寂寞。

我国“两弹”之父邓稼先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的“单身汉生活”,通过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咳嗽痹谑匝楹笱杆俳氡ㄏ殖〔裳灾な敌ЧJ员晒螅滞诿舻热送度攵郧獾难芯俊0凑铡暗恕⒂诜桨浮保詈笾瞥闪饲獾⒂谠拥ê蟮牧侥炅惆烁鲈率匝槌晒ΑU馔ü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孤独和寂寞为他带来了身心和健康的折磨,同时也为他带来了清醒的头脑,只有真正的创新人才,才有勇气守住那份孤独和寂寞。让我们拥有邓稼先一样的享受孤独和寂寞的勇气吧!秉持这份孤独与寂寞去创造属于我们的新天地。

创新需要有艰苦储备知识的勇气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21世纪更需要与时俱进,自觉地把创新作为一种不懈的追求,始终保持一股闯劲、冲劲、韧劲。我们中学生要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宽广胸怀与气度,不懈努力。善用年轻的资本,做好艰苦学习知识、储备知识的心理勇气,开拓创新。

我校联合国“模联活动”——培养国际型的创新人才就是活动的宗旨。今年的8月24至28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APEC教育部长会议配套活动——20__年MODELAPEC(模联--亚太经合组织)大会顺利举行。来自APEC15个经济体的百名优秀代表齐聚北京,最终,来自我校陈星宇同学凭借着出众的综合英语能力,对国际时事和国际关系的了解,对商业及经济知识的掌握,得体的外交礼仪,沟通交流能力等创新能力脱颖而出,作为唯一一位中学生代表,与来自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两名代表一起获得了中国区选拔总冠军。

创新,源于心灵的顿悟;创新,始于年轻的悸动;创新,成于卓绝的奋斗。每一项创新,都在改变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每一次思维的火花都在为下一次创新埋下萌发的新芽。当下的我们,要有“甘坐十年板凳冷”的决心,沉心静气地积累素养,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当水到渠成那一刻,我们便可静待创新之花灿烂盛开。

篇7:以习惯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早晨起床晨跑是一种习惯,拾金不昧是一种习惯,饭后走走是一种习惯…..习惯,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一位成功获得诺贝尔奖的智者说:“在人生之中,我认为受益最大的,不是大学,不是在高中,而是在幼儿园。是幼儿园的老师使我养成了种种最基本的好习惯,才让我取得成就,这才是我成功的关键。”

一家大型企业的招聘会上,热闹非凡,一群应聘者正在进行复试。尽管应聘者都很自信地回答了考官们的简单提问,可却都未被录用,只得怏怏离去。这时,一位应聘者小心翼翼地走进了房间,略显紧张。走进房门后,他看到了地毯上的一个纸团,与干净整洁的地毯显得极不协调。于是他俯身,将垃圾捡起,准备将它放进纸篓里。这时考官发话了:“您好,朋友,请看看您捡起的纸团吧!”这位应聘者迟疑地打开纸团,只见上面写着:“热忱欢迎您到我们公司任职。”几年以后,这位捡纸团的应聘者成了这家著名大公司的总裁。

良好的习惯,使之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大巴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着,乘客们有的酣然入睡,有的欢声交谈,有的看着报纸……此时的气氛是和谐的,谁也不会想到危险会威胁他们?又是怎样一个人拯救了他们?突然不知从哪里飞出一块铁片,砸中正在开车的司机,肝脏破损,肋骨骨折,肺肠重伤……面对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和后面惊慌的乘客,重伤后的短短几十秒钟里,他先将大巴车缓缓停下,然后拉上手刹、开启双闪灯、艰难地站起来,告诉车上旅客“别乱跑,注意安全”,然后打开车门,安全疏散旅客……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的他,瘫坐在座位上。虽经医院全力救治,终于还是因抢救无效而死亡。这位伟大的司机,他的名字叫吴斌。

良好的习惯!使吴斌面对死亡的威胁镇定自若。

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河的左岸是好逸恶劳、懒惰贪婪的崎岖之路;河的右岸是前程似锦、阳光明媚的坦荡之道。习惯就是架在这两岸的桥梁。

为生命播下一粒树种,用好的习惯浇灌它,它会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为生命画上一幅画,用好的习惯涂彩它,它会更显得画面的生动明丽;为生命谱写一首乐曲,用好的习惯演奏它,它会更加突显生命的雄浑壮阔。

习惯我们应该习惯的东西,坚持理性与执著,我们会发现,因为好的习惯,我们的梦想,像一把硬币,在怀里次第撞响!

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温家宝爷爷说:“知识不仅能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在北京地质大学读书时,我把别人睡觉的时间拿来读书,晚上回宿舍,同学们都睡着了,我总要读到最后熄灯。睡到半夜起来又开始读。那时候我没有手表,大概是两三点就起床了。”温爷爷说,不希望现在的学生像他那样苦读书,但希望大家博览群书,多记点知识总是有用的。

温爷爷上学的时候那么刻苦读书,真让人敬佩。所以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温爷爷总是温文尔雅,博古论今,有很深的文学造诣。温爷爷是我的榜样。

我也爱读书。

听妈妈说,我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她就每天都给我读书:读诗歌、读童话;我出生后从医院回到家的第一天起,妈妈就给我看书,当然是“婴儿书”啦,我能目不转睛地看好几分钟,可能因为距离太近了,没多久,我的眼睛就成了“斗鸡眼”,这可把妈妈吓坏了,不过通过咨询医生,及时调整好看书的距离,我的眼睛很快又恢复了正常。六个月大的时候,我会坐了,就学着姐姐的样子拿着书,摇头晃脑叽哩挂啦地读着,有时候书还是反着拿的,谁要是敢碰我的书,我还生气地大叫,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两岁的时候,有一次,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同事们聚餐,回来已经很晚了,我在车上都睡着了,回到家,爸爸把我轻轻地放到床上,可一躺到床上我就醒了,我“蹬蹬蹬”直奔书架拿了一本书叫妈妈给我读,弄得妈妈哭笑不得;现在,每天睡觉前,是我最享受的时间,我会拿一本我喜欢的书,在被窝里读上一会儿,我和书中的主人公一起嘻笑,一起流泪;一起探险,一起学习……我喜欢丁丁的机智、喜欢蓝精灵的可爱、喜欢夏洛的聪明真诚、喜欢好心眼巨人“冒傻气”、喜欢皮皮鲁的特立独行、喜欢马小跳的调皮捣蛋……

妈妈常对我说,书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他不会欺骗你,不会冷漠你,他给你知识,使你成为一个有深度有内函的人。爸爸妈妈都是普通的国企职工,可还是尽他们最大的能力给我买了很多书。过去,我每读完一本书,妈妈都会把它简单地记录下来。现在,我已经有能力了,我自己会做读书卡了,我会把好的词句和我的感受记录下来,还配上好看的插图。

爱好书籍的人,决不会缺乏真实的朋友、有益的顾问和愉快的伴侣——作者:伯洛。

同学们,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吧!这种习惯会让我们受益终生的。

养成良好习惯从我做起

习惯,这是一个大家都不陌生的名词,它的释义为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西寒罗曾说过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这让我深思,习惯究竟有多大的能量?

“我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是出于习惯”。那就是说,倘若我们能看清并且改掉坏习惯,看清并且坚持好习惯,我们至少就能在人生路上得90分。关键在于看清自己。关键在于经常地“自我评估”。譬如一句西班牙谚语:自知之明是自我改善的开始。譬如一句中国人都知道的话:吾日三省吾身。“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它可以影响人生的进程。

世间万物无穷无尽,有正必有反,所以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作为一个人当然会有坏习惯,但是如果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可是好习惯并非自然而成的,自然而成的常常是懒惰、生活无规律等等坏习惯。所以我们才要自我控制来培养好习惯,而且这样的培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勤奋是这条路的捷径。苏轼曾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可见毅力对于习惯来说有多么重要。

“小偷针,大偷金。”大家一定都听过的。这句话就形象地反映了习惯的作用。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有好的习惯,而一个有好习惯的人不一定能成功,但是若一个人有不好的、不良的习惯,那么他一定会失败。纵观历史,失败的人无一不是没有养成良好习惯而失足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于人来说,蚁穴就是坏习惯、不良习惯。提前提防“蚁穴”,压住不良习惯的苗头,也不失为一种改变习惯的好方法。

在生命的途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有些人会在困难中迷失方向,而那些具有良好的习惯的人,往往会在困难中学会东西。这就是习惯,可是总而言之习惯真的是一个很广义的东西,我坐在习惯的肩上,用一双好奇的眼睛去预见大千世界。我一个人站在路口,等候着什么;身边的一片树叶落在长椅上,你也在等些什么吗?口袋里也只剩下一个硬币,就给我一份夕阳吧。格外得艳。我会发现,每一天的习惯中,会隐蔽着所有的不相似。

习惯

早晨起床晨跑是一种习惯,拾金不昧是一种习惯,饭后走走是一种习惯…..习惯,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一位成功获得诺贝尔奖的智者说:“在人生之中,我认为受益最大的,不是大学,不是在高中,而是在幼儿园。是幼儿园的老师使我养成了种种最基本的好习惯,才让我取得成就,这才是我成功的关键。”

一家大型企业的招聘会上,热闹非凡,一群应聘者正在进行复试。尽管应聘者都很自信地回答了考官们的简单提问,可却都未被录用,只得怏怏离去。这时,一位应聘者小心翼翼地走进了房间,略显紧张。走进房门后,他看到了地毯上的一个纸团,与干净整洁的地毯显得极不协调。于是他俯身,将垃圾捡起,准备将它放进纸篓里。这时考官发话了:“您好,朋友,请看看您捡起的纸团吧!”这位应聘者迟疑地打开纸团,只见上面写着:“热忱欢迎您到我们公司任职。”几年以后,这位捡纸团的应聘者成了这家著名大公司的总裁。

良好的习惯,使之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大巴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着,乘客们有的酣然入睡,有的欢声交谈,有的看着报纸……此时的气氛是和谐的,谁也不会想到危险会威胁他们?又是怎样一个人拯救了他们?突然不知从哪里飞出一块铁片,砸中正在开车的司机,肝脏破损,肋骨骨折,肺肠重伤……面对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和后面惊慌的乘客,重伤后的短短几十秒钟里,他先将大巴车缓缓停下,然后拉上手刹、开启双闪灯、艰难地站起来,告诉车上旅客“别乱跑,注意安全”,然后打开车门,安全疏散旅客……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的他,瘫坐在座位上。虽经医院全力救治,终于还是因抢救无效而死亡。这位伟大的司机,他的名字叫吴斌。

良好的习惯!使吴斌面对死亡的威胁镇定自若。

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河的左岸是好逸恶劳、懒惰贪婪的崎岖之路;河的右岸是前程似锦、阳光明媚的坦荡之道。习惯就是架在这两岸的桥梁。

为生命播下一粒树种,用好的习惯浇灌它,它会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为生命画上一幅画,用好的习惯涂彩它,它会更显得画面的生动明丽;为生命谱写一首乐曲,用好的习惯演奏它,它会更加突显生命的雄浑壮阔。

习惯我们应该习惯的东西,坚持理性与执著,我们会发现,因为好的习惯,我们的梦想,像一把硬币,在怀里次第撞响!

习惯

从小到大,假期我都是在爷爷奶奶家里度过。在平凡到一尘不变的退休生活中,奶奶爱做各种滋补的羹汤,细心地享受于一个下午在厨房中慢慢熬制一锅热腾腾的黑米红枣莲子羹,最后加入细细的砂糖—--温润甜美。但在加糖之前,她习惯性地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碗乘一碗没加糖的,那是留给患糖尿病的爷爷的。每每乘这碗时她的眼中总流淌出无尽的温情以及淡淡的无奈,她会在里面多加些莲瓣——那是爷爷爱吃的,再埋一颗鲜艳的红枣——可能是给爷爷小小的惊喜,那满满一小碗沉甸甸安放着奶奶的关怀。

而每到傍晚,奶奶习惯于看完新闻后给爷爷测一次血糖,自爷爷多年前患病后这规矩从未打破过。而奶奶紧盯着血糖仪的那气势,似在威胁它立即报告爷爷身体安好,那种焦急的劲儿看似有趣令我发笑。现在想来,实则其中饱含太多的关切。

不知不觉,十几年光阴流逝,奶奶的习惯依旧不变。

而每每在假期归来,深夜睡前,总看见厨房中有微微的光亮,会听见开水流入保温杯的声音,然后,就看到爷爷清瘦的影子蹑手蹑脚走到奶奶床边,在床头放上一杯温开水,再轻轻回去睡觉,奶奶一直腰腿不便又有眼干口干的毛病,晚上起来喝水极为困难,所以爷爷习惯于给奶奶准备好,一杯温水中融入了爷爷多少的心思啊!

而早上的时候,爷爷习惯于给奶奶先做一碗燕麦片,并且煮得甚为软,入口即化。这也是考虑到奶奶的牙口不好,吃不得硬的东西。每天早上奶奶边满足地吃麦片边唠叨爷爷,时不时也回忆起年轻时爷爷的种种趣事,那时两人便相视一笑,仿佛又回到了曾经年轻时的唯美时光。

不知不觉中,十几年光阴流逝,爷爷的习惯依旧不变!

篇8:以习惯为话题的作文850字

关键词:主旨 理解 缝合 创新

一、经典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三四)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读懂材料,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往往托物言志,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主要的事物(作者依托的对象)的特征,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代表着一般、典型,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三四)》,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滚滚”和“细小”,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或者说,创造伟大事业的,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全面理解,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全面理解诗歌材料,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自己确定话题,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其一,波浪滚滚惊天动地,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波浪借风乘势奔涌,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波浪滚涌激情阵阵,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波浪是外在的现象,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善于缝合,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抛弃试题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写几个排比的句子,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准确为文,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激励创新思维,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使文章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欲扬先抑,注意安排情节,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则要角度换位,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理解要全面,缝合与消化,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染白,一条小路。沿着小路,我,走回去,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篇9:以习惯为话题的作文400字

习惯,有时候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因为习惯了,什么都变的不重要了.习惯了,在秋声中看落叶离愁;习惯了,在梦里寻找快乐;习惯了,在雨后享受清新;习惯了,那一季又一季悄悄开放又悄悄枯萎的花朵.

那一次次的伤心流泪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欢喜.因为快乐已成为习惯.落叶回如蝴蝶悠然而又萧洒地在空中飞舞,这便是秋的习惯.而漫山遍野的,鹅黄鲜嫩的小草,笑遍山冈的桃花是春的习惯.

放晴的天空是微笑,嫣红的黄昏像糖,在很美的地方.阳光习惯敛入云中,云朵习惯放出微笑.满山红花,关闭了心房,等待着朝阳的亲吻.在这一美景中,习惯似乎并不可怕,它带来了独一无二的境界.

习惯了,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习惯了,用虔诚的目光去抚摸那发黄的记忆;习惯了,在黑夜中寻找心灵的归宿.因为习惯,喜欢用同一品牌的纸巾,习惯在睡前含一根棒棒糖,习惯听雨唱无旋律的歌,习惯看伞跳无节奏的舞.

习惯了,便很难改过.习惯了,每一天忙忙碌碌,习惯了,每天晚上睡觉.一切都成了习惯.

习惯

习惯真是一种可怕的势力呀,它让你老是摆脱不掉过去的一切。我有一个坏习惯——就是爱睡懒觉。

有一个星期天早晨,闹钟“铃铃铃地响了。我想:“今天是星期天,可以睡迟一点了。”过来一会儿,妈妈进我的房间,掀起我的被,说:“大懒虫,该起床了,我要出去买菜,你在家里煮饭,听到没有?”我说:“知道了。”妈妈这才出去买菜,走到门口,妈妈又说:“快起床了,不然我回来就有好看的了。”妈妈走出家门口,我又睡觉了。不知道睡了多久,妈妈就回来了。可能是妈妈以为我已经把饭煮好了,就走到厨房洗菜了。妈妈把菜炒好后,就叫我吃早饭。她来到我房间,看到我还在睡,就说:“小岑,你煮好饭怎么又睡了?”我听了迷迷糊糊地说:“妈妈,你把饭煮好了吗?我还没有煮饭哪!”妈妈听了,一下子把我从被窝里拉了出来,还K了我一顿。

就因为我爱睡懒觉,所以经常挨妈妈的批评,我还因为爱睡懒觉常常迟到。

唉,习惯真是一种可怕的势力呀!我一定要改正这个坏习惯!

习惯

如今,我已习惯这样的生活。

在苦中寻找快乐,在疲乏的精神世界中寻找振奋剂。

早上的时候,习惯让妈妈叫我起床。

上学的时候,习惯与好友一起走路。

晚上的时候,习惯在爸爸喊我睡觉的怒吼中熟睡。

……

许多事,我已经习惯。但我明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一天,他们都会离我而去,那些往日的习惯已变成回忆。偶尔,某一天,夕阳西下,我会捧着一杯浓茶回忆过去。

但我真的害怕那一天会到来。我习惯在天气晴朗的日子捧着书本去问老师问题。老师鼓励的眼神总让我感动。我多么期待世界永远不要动,我的老师可以永远年轻,而我永远是一个乖乖的小孩。父母在我失意时陪伴我,同学和我共分忧愁与欢乐。那样的日子,我已习惯,天天单纯而美好。仰起头看天空,俯下头看花落,瞬间心中充满着感动。

或许,我现在还小,有很多事情想不通,对死亡,我还有着一段距离。但我真的很希望任何人都可以好好的活着,我无法承受亲人离开的感觉。

我不怕死亡,但却怕有一天我会不习惯没有他们在的生活。

习惯

不清楚自己现在是什么样的情绪,每天生活在渐渐习惯的陌生里,不用说太多无聊的废话,不用在乎太多无奈的琐事!轻松了很多,也平静了很多,都是我想要的那种宁静,这一点我会很欣慰,很欣慰!

我逃离了我的熟悉,我的依恋,我的不舍,我的伤痛和我的厌恶!每天都可以偶尔去回忆一些点滴的温暖,亲爱的男孩女孩们你们都还好吧,我想你们,总会不经意的思念起你们!我从没有后悔,因为这是我唯一能够做的选择!

现在的生活很安静很安静,除了偶尔回忆一些幸福,剩下的都清澈如水,再没有事事非非让我如此伤痛了,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会好好的生活,记住曾经的诺言,努力学习,让自己幸福,忘记该忘记的,记住该记住的!让不快乐的都见鬼去吧!

每次走在广场上看着汹涌巨大的人群,站在喷泉飞溅的水花下听着喧嚣的音乐,望着滑着轮滑川梭的孩子,我总能一句话不说,这时的我什么都不用去想也不知该想什么,…好久没上网,也好久没看电视!每天放学都听听广播,听听歌!很简单复古的生活!我亲手将自己的快乐埋藏了…

习惯

再上一个学期里,我种下了一棵豆子。我把它放在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地方。我每天都为它浇水,看看它发芽了没有。

过了两个多星期,豆子发芽了。很快就长出了两片叶子。那时,我高兴极了。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又长出了许多的叶子,下面的叶子也开始越来越大。可是,叶子涨到了大拇指大小的时候便不再长了,我记得豆子也要比着大得多,于是我急忙去问妈妈,结果妈妈也不知道。

就这样又过了几个星期,上面结出了小豆荚,,我就更加喜欢它了。

后来他的身上开始出现黄色的小斑点,对于一窍不通的我当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也没多在意,后来越来越严重了,开始好几个豆荚都掉了。从那时候就不大喜欢它了。

最后叶子也开始掉落了,上面的豆荚也开始掉了;最后只剩了一个豆粒的豆荚。

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他从小就在屋里生活;没有接受大自然的风吹雨打……

篇10:以习惯为话题初中作文600字

我习惯了我的习惯,也不想改掉那些习惯……

我习惯边写作业边听歌,我习惯一个人在家。我习惯边吃零食边看电视,我习惯聊天,习惯和朋友聊聊私房话。我习惯收集一些八卦新闻,我习惯收看最新娱乐资讯。

我习惯穿休闲服,运动鞋,习惯受伤害时掉眼泪。我习惯走着淋雨,不管多大,习惯回家后就翻箱倒柜地找零食,不找到不罢休。我习惯每天被男生欺负,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习惯偎在朋友身边,像个跟屁虫。

我习惯在学校里就写大部分作业,习惯在书上贴一两张贴画。我习惯在父母睡着后,照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看从同学乃借来的书。

我习惯在早晨老妈的催促下慢吞吞地从床上爬起来,等她走后继续蒙头大睡。习惯把看过的书再看几遍,对新书毫无兴趣。习惯不停地更改QQ网名,习惯把头像换成非主流的。

我习惯了我的习惯,也不想改掉这些习惯,因为它们带给我太多太多的乐趣!

习惯

每个母亲给予孩子爱的方式或许会不同,但她们的目的是相同的——用生命诠释爱,让爱成为一种习惯。

最痛的幸福

有人说,人一生中最大的痛就是母亲分娩时的痛。然而,当母亲听到孩子那“哇、哇”的哭声时脸上洋溢的幸福,你愿意说是痛?痛并着快乐、幸福!其实,我们还没有出生就在享用着母爱,“十月怀胎”或许是母亲的天职,可是在那十个月中,母亲是那么小心翼翼,那么艰难,对母亲来说,这难道仅仅是“十个月”的时间概念?

那盏不灭的灯

小时侯,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我的小屋里总有一盏不灭的灯。

长大一点,该上学了,家里厨房的灯总比别人家的先亮,尽管有时只有一个荷包蛋和一点剩菜剩饭,或许还会伴随着我的埋怨,但那盏灯依旧亮的最早,为此母亲患上了失眠。农村的家庭都不富裕,小孩子能穿一件新织的毛衣就可以炫耀半天,惹的其他小孩那么羡慕。可是那样的一件毛衣花费了母亲多少个日夜啊,昏暗的灯光下,母亲疲惫的脸色,还有那些机械的动作。就是这样,还不领情,再大一点的时候,看到别人穿着买的羊毛衫,就成吵吵嚷嚷的……

再长大一点时,终于明白了,原来那盏不灭的灯就是母亲的爱,灯油便是母亲的心血。

断了线的风筝

“凡事不能太强求,须知道控制我的是大自然的风,而不再是手中那断了的线……”

青春岁月了,听到母亲的责骂时,会顶撞,有时也会恼火,总认为母亲成了自由的羁绊,限制着游戏时间,束缚着一颗渴望飞翔的心。

终于,有一天母亲答应让我试飞,她说,不要飞的太高,否则在风雨中会被吹的支离破碎。在母亲的拌护下,终于慢慢习惯了风雨的日子,不在惧怕。而今呢,为人处世,原本方正的棱角已有些圆滑。

断了线的风筝,越飞越远,渴望落下时才明白,控制我的已经是大自然的风……

从北方到南方远离了家,才体会到什么叫家的温暖,什么叫母爱。自从我们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这其中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有哪一点、哪一样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又有哪一点、哪一样不连着父母的牺牲与奉献呢?一碗饭菜或许是那样的简单,可母亲竟做了一辈子,母亲的双手由白皙变的粗糙,我们认为那仅仅是岁月的痕迹。冬天,冰冷的水中依旧是母亲的双手,已经皲裂的双手,可是有几个儿女为母亲买过一双防水手套?

今天,许多农村里依旧忽略着母亲节,平平淡淡,一如既往;城市中或许儿女都记得母亲节,会让花店的人为老人家送上一束康乃馨,可那里面有多少爱,更多的是一种社会的潮流吧?!难道我们就那么忙,陪老人家吃顿饭、说说话,或许半个小时而已啊,不是我们没有时间,而是借口、理由、应付太多。

无论我们怎样对母亲,母亲都依旧爱着我们,或许是血浓于水吧,可是我们不要以为那是理所当然,因为有一天我们也会为人父母的。

母亲节快到了,希望大家提前安排一下,在母亲节那天腾出一点时间,为母亲祝福一下。虽然母爱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但是,我们做儿女的,不要让母亲在自己的节日里失望也变成了一种习惯……

习惯

一位年轻人,他是一名教师,每次上班的路上,看见地上有小食品袋、易拉罐等,他都会弯腰拣起,走上几步,放进垃圾箱内,然后吹着口哨,继续前行,满腔热情地去迎接新一天的工作。

每一次拣拾垃圾,他都做得那么自自然然,仿佛那路面是他一个人的。

也经常走在那条路上的人,受了那年轻教师的影响,也开始弯腰随手拣起看到的垃圾,把它们丢进垃圾箱。如果看到了垃圾在路面,不去拣拾就会觉得心里不舒服。

这些路人的习惯,影响了更多的人,那座城市变成了一座洁净的城市。

那座城市的人这个良好的习惯影响了外地人,影响了许多的外地人,于是这个好习惯就被带到了许多的城市……

哦,原来一个人美好的习惯可能改变这个世界呢。

习惯

我不知道生活它应该是什么样的,我只知道总是会觉得无聊,总是摆脱不了郁闷和烦躁。

凌迟是古代一种非常残酷的死刑,它会把人一块一块地割成三百多块,然后才能让你死去,我想可能会在行刑之前在他的嘴里塞上一块破布,以免他发出阵阵惨叫,否则也许死的不是一个,会是一群了。在他折磨致死的过程中,也许最痛苦的会是行刑者,他不但要小心翼翼提着胆子慢慢地割,以保证在割完三百刀之前不让他的受刑者受不住死了。不过做到这一点还真够难的。还要根据受刑者的身体状况,割多割少,割深割浅都会随时要了他的命,也同时要了自己的命。中国人从来都是艺术家,把如此残酷的一种刑罚变成了艺术。也许古代的行刑者还会分成N多种,每一种都有绝世的行刑本领,我没办法考证他们是否会经常从恶梦中惊醒,汗湿枕巾。但我写这些东西的确有点变态。就像这变态的生活在我还有知觉的时候一点点地折磨着我。

生活在一种变态的环境中而不变态是不正常的,也许生活在精神病院里的人是正常的,但他们不能以正常的态度去对待他周围的人,但他却无法用正常的方式去发泄。所以,对于他所处的环境来说,他是不正常的。因此,我可以得出这么个结论,对于我所处的社会来说,我不是疯子就是异类。

生活就这样在一系列的习惯中重复和延续。

道德,法律,我相信所有的哲学家都是痞子,虽然并非所有的痞子都是哲学家。在古今中外那么多自杀者中,有很多诗人,作家,而哲人如尼采之类的却是疯了的。疯了也许是一种解脱的方法,那和死了也没什么不一样。如果说死可以逃脱的话,那和不死去承受也没什么区别,如果承受的话也大不了一死而已。痛苦的结局也许并不是死亡。但他们之间唯一的区别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所以我宁愿选择自杀,在我有可能疯之前。

小时候,外婆留给我的印象便是老年痴呆症,还有一种家族性的偏头痛。而我直接遗传了她的这点。所以我完全有理由相信,我的老年会和她一样,也许会更惨。因为呆了不如死了干脆,而且可以完成今生最完美的愿望---死亡。不管是否那边是天堂。也许在天堂我会后悔没去地狱看看是什么样的。而事实上,那不是探索或猎奇精神,恰恰相反,只是无所谓而已。真正无可救药也就指这种状态了。

习惯的确是一种伟大的品质,它可以维持人做为一个正常人生活起居的所有活动而不至于忘了吃饧睡觉时时害怕饿死或冻死。我们习惯性地学习和思考,习惯性地放弃和遗忘。

我在以一种习惯性的方法写这个所谓的文章,就像我习惯性逃课,习惯性地说TMD,习惯性地在绝望和希望中徘徊。未来,是黑色的,爱情,是漂泊的。如果没有习惯性地放弃,也许我会是幸福的;如果没有习惯性地追求,也许我会是快乐的。

可事实上我坚持着这种习惯,它让我饱尝思考和生活的痛苦,但却让我生存和感知。我活着,也许感觉不到阳光,也许我正经受寒风的雕蚀,可我无知无畏,因为我生存。

我渺小如那粒不显眼的沙子,我在众中沙子中泛出淡淡的光,无需掩藏什么,因为那光平淡无奇。虽然它并没有想眩丽多彩。

我期待,有一天我会风化,能在习惯之外飞翔。那不是死亡,却是绝对的自由,因为我可以什么也不想,因为我可以摆脱习惯。

习惯

在闹钟骚扰N次后,猛的坐起,一看表,糟糕要迟到了,飞快的洗漱,以百米冲刺般的速度赶到学校,前脚跨进教室门,上课铃准时响起。

习惯用蓝笔写语文作业,黑笔写数学作业,钢笔写英语作业,铅笔写其它作业.

习惯别人笑我胖时,满不在乎;习惯别人说我可爱时,说句那当然;习惯别人叫我小魔鬼时,厚着脸皮说:谢谢夸奖!

习惯想哭时就哭个稀里哗啦,习惯想笑时就笑个痛快,习惯生气时撅起的嘴巴能挂个酒壶.

习惯清晨看诗歌,中午读英语,下午做习题,傍晚放声高歌,至于晚上嘛!是个秘密!

篇11:以习惯为话题的写事作文800字

人们常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无论是谁,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也只有自己,能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

“行为”这是一个多么平常的词语,但它却有着不平常的内涵。也许你会说,我们平时的一举一动不就是“行为”吗?这里能包含着什么?其实你说的很对,但是你却不知道,一个成功的生命却是以良好的行为为基础的。

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我们这些新初一的中学生来说,一切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在不断地探索、尝试。无论我们处于一个怎样的班级、学校、家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事情。所以,我们更要以良好的生活行为当自己的保护伞。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我们都有着不同的性格,所以对每一件事情也就有了各自的处理方式。可是,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处世方法,以及各种学习方法都养成了我们或好或坏的生活、学习习惯。而一个人的习惯对自己起着支配的地位,如果我们在日常学习中没有好习惯,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迈向成功。

我想,品质这个词我们一定很熟悉了,但是却不知道形成一个优秀的思想品德是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的一种最好的见证。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美德是智力最高的证明。——约翰生

古往今来,我们听到过多少个流传千年的传统美德故事: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曹冲救人等许多这样的故事。可是,在我们了解过这些故事后,我们有意识地去向他们学习了吗?记得听说过有一个地方,他们那的人们不来乱丢一片垃圾,为了让天鹅永远住下去,我听了很受感动。事虽小却证明一个人有保护环境的美德。如果我们也能这样不乱扔垃圾,那么我们的校园不也成为一个好的学习场所,也会招来“天鹅”的。要知道,美德需要人用行动去验证。

我们都想有一个精彩的生命。殊不知,每一次成功,鲜花与掌声都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进取、拼搏、奋斗。我也相信没好生活不久就会出现在我们的 眼前。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文明社会,充满活力的校园。我们要知道,生活像一支乐曲,行为是配乐,习惯是音符,品质是整支乐曲的主旋律。所以,让我们在脑海里刻下这样一句话:

篇12:以习惯为话题的作文850字

关键词:笔记本;预习;听课;复习;习惯

好的学习成绩来自好的学习习惯。中国科学院的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通过对156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不良行为习惯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发现不良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有影响者占72.8%,其中轻度影响者占32%,中度影响者占20.1%,偏重度影响者占13.2%,严重影响者占7.5%。

为此,笔者对所在学校(农村)初二年段的学生从计划制订、听课习惯、作业习惯及复习策略等学习习惯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学习计划:17%的学生有学习计划,并实施自己制订的计划;72%的学生想过要制订计划但没有制订与实施;11%的学生没有学习计划,进行盲目学习。

2.听课习惯:注意力方面14%的学生能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74%的学生偶尔会开小差,只有当教师点到时才回答问题;11%的学生会经常开小差,几乎不回答问题。笔记方面37%的学生有做笔记和标注重点的习惯;50%的学生很少做笔记;有13%的学生从来不做笔记。

3.作业习惯:47%的学生能在家独立按时完成作业;30%的学生在家有边看电视边做作业的习惯;23%的学生在家很少做作业或做作业时心不在焉。

4.复习习惯:11%的学生会先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再做作业和预习新课;60%的学生会把作业作为最主要的复习任务;29%的学生从来都不复习。

总的来说,约有30%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49%的学生学习习惯一般;有21%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太端正,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待改善。

凭借播种一种行动指令,收获一种习惯;有播种才有收获,有行动才有习惯的理念。笔者提出以笔记本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主动地做好预习、课堂记录和课后复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实践探索。

一种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的引领、指导和督促,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念的引领,还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操作与完善,更需要积极推动班级氛围的形成,使好习惯成为一种正能量,引领和聚集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去尝试并坚持而成为自己的学习习惯。以下是我在两年多的探索时间里所获得的一些体会与感悟,以抛砖引玉。

一、以笔记本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思考、提问的能力

教师和学生都知道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基础,有利于课堂的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做笔记的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教师也都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这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学生也想通过课前预习来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首先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学生怎么做课前预习?教师如何确定学生已经完成课前预习?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教师如何让学生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

我的做法是以笔记本为载体有效解决以上几个问题。教师在新学期一开始就对学生预习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首先是阅读课本、认真看书,每次上新课前先把课本内容(包括插图、表格、阅读材料等)认真看两到三遍;其次是列出提纲、知识点,在笔记本上列出本节课的提纲和主要知识点;最后要求做好标记、提出问题,把预习过程中看不懂的知识点和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并把这些问题归纳后记载到笔记本中。

认真的学生一般就会完成如下情形的笔记(学生笔记本照片):

我们通过班级展示、示范引领等方式,带动班级中的学生做好这一课前预习环节。而教师在上课前大致浏览一下学生的笔记本,不仅能看出学生是否预习了新课,还能更准确地把握学情,明确学生存在的问题,需要学习、解决哪些问题,讲课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预习、提问的积极性,我让学生在上课前把自己的问题写到黑板上。当学生看到教师针对他的问题进行讲解时,学生在全神贯注听课的同时,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二、以笔记本为载体,培养学生专注的听课习惯,提高听课专注效率

经过认真预习的学生,已经把知识提纲和主要知识点整理好了,所以课堂笔记要记的内容不是很多,主要有两方面:根据教师的上课内容对知识点和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根据教师的讲解解决自己预习时存在的问题。

这样一来,学生上课首先就可以集中注意听讲了。因为一般学生的笔记就是把教师上课的板书和重点记下来,而经过预习整理的学生已基本把知识点整理好了,也就不必花很多时间摘抄教师的板书了,只要适当进行补充就可以了。避免由于摘抄教师的板书或投影片上的内容而分散注意力。

学生带着问题听课,能提高自己听课的积极性和兴奋性。有些学生听课本来不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听课时看似目不转睛,但一堂课下来心中却不留痕迹。带着问题听课,就能使学生听课时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带着问题听课,还能促使学生积极动脑,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及时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

以笔记本为载体,在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后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减少课外复习整理的时间,节省下来的时间又可以用于新课的预习等;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每次听课都有所收获,都能解决一些问题,学习自然就有兴趣了。

三、以笔记本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提高知识整理能力

学生在上完课后,往往都把作业作为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而对课堂中学习了什么内容,往往不得而知。这种现象既是记忆规律的作用结果,也是学生学习方法的结果。

以笔记本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就可以改变这种前学后忘的现象。以笔记本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就是要学生养成课后及时整理笔记的习惯,每次上课后能及时整理笔记,把听课的内容加工成自己容易理解和记忆的图式,同时把整理过程中新产生的问题记载到笔记本中,记录下来的问题通过同伴互助或求助教师的途径在课外时间解决。这样,经过预习、听课、课后整理这几次反复之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就有了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能使知识从课本转到课堂,进而成为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结构与体系。

四、以笔记本为载体,培养学生及时整理错题的习惯,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收集整理错题是对自身知识体系的汇总和知识漏洞的大排查。许多学生都习惯单独用一个本子收集整理错题,笔者觉得还是把错题整理放到笔记本中比较好,学生与这些错题见面的机会多了,天天看一眼,不熟也难。随着不断地累积,从作业本、讲义或阶段检测上“腾挪”下来的错题越来越多,对错题集进行筛选和压缩成为必要。笔者教導学生在平时看或复习浏览错题时做总结,一方面把那些认为自己还会做错或者较重要、考试出现频率高的题目进行筛选,再作些记号,下次再看时,那些没有记号的就可以少花点时间。在之后可以进行二轮、三轮、四轮甚至更多的“筛选”,直到这些题目学生可以完全掌握为止。人人都喜欢体验成功的快感,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平时学生将所有的错题都记录下来,复习的时候,学生每看一遍,就将自己认为不会再错的题目划去,需要重新回顾的错题越来越少,知识的累积越来越多,成就感油然而生,有了这种感觉,学生会感到学习的快乐,成绩怎能不提高?

通过笔者的实践,我们平时在教学中以笔记本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高效课堂教学就这样不断延伸与深化,同时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双边活动也变得更加有趣、充实、高效、和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特别是学会主动学习是教师最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孙云晓.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上一篇:《咏鹅》的音乐教学反思下一篇:书香浸润人生征文比赛稿